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篮球是小学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安全 安全管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假如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初衷。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下,怎样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位安全管理者需要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管理手段现状
在对待体育教学、竞赛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这样的现象。把体育教育中体操跳马、单、双杠,田径的标枪、武术的刀、剑、棍这些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危险性系数高的项目减掉,有的学校甚至把跨栏、足球这些项目都不开设模块了,还有的把攀登架拆除(小学占多数),单杠只用来做引体向上。大多数学校体育课中取消标枪、铁饼教学内容,运动会中标枪和铁饼项目也不见了。一些学校在非教学时间,部分体育场地进行关闭,器材限制使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下午一放学就轰学生出校门,还专门有老师在楼道清场,“学生都出校门了,校长当天心里就彻底踏实了。”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把体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它是顺利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保障。体育教学中某些项目存在隐性的危险而禁止或限制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将是无助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策略
(1)强化内务管理,体育教育教学制度的组织化、程序化、规范化,理清权利与义务 。依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体育安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装备正规的体育场地、器械,规划好各个场地器材的布局,增加安全保护设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条例和执行操作规范。建立各种与学校和学生体育安全有关的应急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和指导培训,理清各个部门、人员相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制度组织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第一层保障。我校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扶贫助学助难基金组织,学校每年定额投入,专门为学习贫困学生和因意外事件需要经济救济的个人或团体进行救助。
(2)加强学生体育运动暴力行为认知教育和意外伤害自我救护能力的培养,提高认识,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安全常识、医学常识、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等安全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危险认知和自我救护能力。比如肌肉拉伤后怎么包扎,小腿痉挛运用强直法或刺激穴位法解救,崴脚后冷水泡脚等应急救护方法。对体育运动暴力行为的性质、现象、常见形式以及危害进行普及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有意识地进行避免人身攻击,减少对器材设施的损坏,文明用语,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大力发展体育教育软硬件建设和管理。首先,学校场地器材应定期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单双杠等做重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在上体育课前,应充分检查各个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解除,上课的组织过程中注意场地器材的布局,保持合理的练习空间,减少无意间的身体碰撞。对不同教学项目中有危险隐患情况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针对性的防范,比如排球救球后膝盖半月板容易受伤,救球后采用前滚翻的动作就可以有效避免。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盖、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第三,在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方面要科学合理,技术动作难易程度得当,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防止因错误动作或技术动作不正确而造成受伤。体育教师自身加强体育安全卫生教育的学习,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4)分流措施,体育课安全保险进学校,预防机制先上好。给学校的每个教师和学生买份意外人身保险,给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提供社会保障,减轻学校、教师、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因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和心理压力。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开放和开发,张扬学生个性,提高体育人口质量。对于在体育课出现的学生受伤事故,究竟由学校负责还是由家长负责,目前法律上还没有进行非常明确的界定。在未建立相关法律来维护学生体育课安全的权益的时候,我们要充分重视保险这个社会体制来给学校和学生减负。我们学校有个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被气排球网绊倒,在倒地的过程中手臂向后支撑,造成前臂尺骨意外骨裂,学校老师把他立刻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最后的医疗费用是由学校、家长和保险公司出的。因为学生在开学时就交了保险。学校也处理非常及时,学生家长对学校处理的态度和方式很满意。
三、小学体育安全教学保障措施
(1)创造合适的体育教学场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求相应学校修建一定规模的体育教学场所,必要时购买一定的教学设备,保障生的安全;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对班级进行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不要造成学生的拥挤现象,这样就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其安全的看管;必要时,学校应该进行资金的筹措,建设一定的体育场所体育场等,加强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
(2)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单看文化课的成绩,而应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可以把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平时出勤情况以及最终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的期末考核指标,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另外除此之外,还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考核之中,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这是保障学生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
(3)解决体育教师问题。小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的编制,使得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学不重视,进而也不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基于此,学校应该尽早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
0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英语;体验式教学
一、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求
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语言的单向、线性的灌输,它更是课堂生态主体间一种信息和情感的多元互动体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一种情感或认知的英语教学环境、“以任务为基础”营造一种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体验为重心”架设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平台。全面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活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
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1.学生情况
(1)无锡高等师范学院财金系2012级某班学生,班级共有学生42人,女生36人英语基础整体较好,英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男生6人,性格整体比较腼腆,大部分英语基础比较差,英语表达积极性不高。要求全班男女生分成7人一组一共6组。
(2)学生要求完成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英语教材第二册 Unit 6 watch for fun! Warming up和 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预习工作,在英语课堂上每一组要将各自准备的英语影片片段表演出来,并且让其他小组猜一猜他们各自表演的是哪部英文影片的哪个桥段,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电影类型的英语表达,用英语介绍影片各个角色和大概故事情节。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英语课学习,使学生真正的体验英语学习情境氛围,学生不仅是他们节选的各个英语电影桥段的体验者,同时也是本次英语的主体体验者,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总结提高。
3.教学方式和评分标准
(1)本单元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电影,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电影类型的英语表达,通过课后节选小组喜欢的英文电影到学生自己模仿表演出其中经典的英文桥段,除了增强学生对英文影片的感性认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合作,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拓宽英语学习途径,让学生在体验表演中学习英语。
(2)教师通过各小组的表演,对各小组作出及时点评,同时各小组间进行打分评价。
三、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总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思维交流的工具,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点的同时,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这要求教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视角,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1.学生主体
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作为“全人”作为课堂主旨,教学者要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作用,注重利用工具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形成对语言知识的初步感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这也有利于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独立、高效、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2.情境化合作体验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英语,而且须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该语言进行教学,并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英语而掌握英语。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良莠不齐,教学者适时的给学生整体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比力求在短时间内压迫学生进入英语环境或记多少单词和句型更科学有效。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情境”,即教师为学生创造的语言交际活动较真实的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乐学,然后才可能好学。
3.体验式英语课堂提升空间
在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对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有效的.学生通过在课堂和课后的英语实际体验,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掌握并拓展知识,提升英语综合技能 。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求将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的一些因素引入课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情景之中,学习者要明确所完成的各项语言交流“任务”是有实际意义的。高职院校的体验式英语教学中,必要地让学生阅读相关英文资料,了解一些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常用话语的英文表达从而将课堂语言活动与课外语言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相联系,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
四、结语
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体验和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从而创建一个和谐平等、开放互动的高校英语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反思性英语教学的实践思考》黑龙江高教研院,2011年第8期
[2]刘援.《让英语语言能力在“体验”中升华》中国大学教学,2003(7):43―44
[3]徐洪利.《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口》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一)研究对象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宿州幼儿师范学校、巢湖幼儿师范学校等安徽省主要幼儿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师,包括知识素养、心理教育能力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率95%。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法进行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知识素养能力。
(1)体育专业知识。
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体育课程进行的基础,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样与教师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非常熟悉的占15.8%,不太熟悉占20%,表明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知识一般。教师只有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科学和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2)现代教育理论。
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知识理解较好的只有16.8%,有近20%的教师不熟悉现代教育理论的知识。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充实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拓展教育视野,加强现代教育教学观的学习,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发展。
2.课堂实施能力。
(1)课前设计能力。
课前设计能力主要是指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任何教师而言,教案的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课前设计能力较强以上的占74.8%,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课前的设计工作。
(2)课程实施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能很好地组织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如表1所示,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较好以上的占90.5%,表明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总体较好。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多媒体应用广泛,体育课课堂上也在逐渐兴起对多媒体的使用,但是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水平不高,只有56.8%的教师能较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变换会让学生感觉不乏味、不枯燥,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好以上占84.2%。教学评价尚显不足,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34.7%教学评价能力处于一般以下。教师评价能力能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教师在自身的评价中也能认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课堂实施能力
(3)课后反思能力。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教学实践进步的主要手段。定期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渐改善自身,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但表2显示,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教师都进行教学反思,但是经常会进行教学反思只占23.2%,有35.8%偶尔或极少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足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
表2 课后反思
3.体育指导能力。
(1)运动训练指导能力
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延续,经过科学的训练、竞赛,能使有天赋的同学得到很好的开发,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与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可以成为专业队的后备力量。但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运动训练知识的掌握与指导能力略显不足,如表3所示,对运动训练知识的掌握较为熟悉只达到43.1%,而训练和竞赛指导能力稍好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运动训练指导能力的学习。
表3 运动训练指导能力
(2)运动处方指导能力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将运动处方融入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上、课下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很好的方式,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调查中,如表4所示,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运动处方指导能力较为熟悉以上的占40%,对运动处方知识的掌握较为熟悉以上占44.2%,绝大部分教师运动处方指导能力尚显不足。
表4 运动处方指导能力
(二)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大部分老教师依旧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出现体育课堂上十分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在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很多压力,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很难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造成教育理念不新,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陈旧思想支配着教育行为,结果学生对这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是抵触。
2.外部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文化课的学习占较大比重,部分文化课老师经过“商讨”便占用了正常的体育课程,领导部门不太重视体育课程。
部分家长对体育抱有偏见,认为文化课才是孩子的未来,不重视体育课,教师没有感受到应有的尊重。
学校没有激励机制,学校在津贴发放、评优、观摩考察、社会实践等方面没有做到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
学校方面没有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与监督系统,教师的工作有所松懈。
三、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1.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积极表现。
在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中,体育专业知识掌握、教案的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实施能力、运动训练指导能力总体较好。
2.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不足。
在安徽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中,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运动处方理论和指导能力等多方面尚显不足,表现为知识掌握不扎实,执行能力较弱。
(二)建议
1.开展职前的教育工作。
大量学者研究发现,对于职前的教育工作,系统地学习教学技能十分重要。教师入职前,学校可开展职前的培训工作,根据调查情况,职前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理念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知识素养能力。为保证入职教育效果,应建立评价考核制度,对教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力求提高职前教育的效果。
2.建立机构的同时,建立教师培训的考核与监督制度。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重点在现代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培训的评估考核制度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还要设立监督的专门机构和建立督导制度,确保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收到实效。
3.继续教育的终身制。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较普通中学体育教学而言相对滞后,一个重要体现是教师继续教育没有系统化和制度化。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具体实施可以借鉴大学教育的学分制,并进行学分奖励。学分越高的教师,管理部门会给予奖励,激励教师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依据调查结果,继续教育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育专业知识,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体育理论不断发展,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十分必要;其次,加强运动处方和科学健身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第三,突出体育课程内容拓展能力的培养。
4.领导重视。
领导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提供机会,校内可以开展新老教师的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学校要落实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效果。学校与学校间还可以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开展校际间教学基本功大赛,搭建教学竞赛平台,并与职称晋升挂钩。通过这些活动的交流,教师们相互研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对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5.以体育竞赛为引领,发展学校体育特色,提高体育教师体育指导能力。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载体。幼儿师范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优势项目,设立运动项目队,体育教师通过指导训练和竞赛,提高运动训练和竞赛的指导能力,同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和办学品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学校的奖励机制。
幼儿师范学校要尤其重视学校体育,幼儿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同时要培养幼师学生组织体育教学的能力。学校应将体育学科与专业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层次,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在绩效考核、福利待遇不搞差别化对待,提高广大幼师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体育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7.个人的观念要改变。
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个全面的认识,要定期地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进步。其次,端正自身的态度,要有强烈的进取意识,积极参加学校间组织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在职进修学习,不要松懈,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5).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与外围的各个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看,还存在“高、大、空”的状况,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还缺乏综合创新。为此我们要注意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全新尝试,在方式方法上都必须有所创新,要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加强与其他相关的方式途径的配合,尤其是与现代高校的手段载体相配合,以便为今后进一步搞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开阔的空间视野和更为切实可行的措施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具的创新对策和途径主要有:一是要选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二是要抓住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要区分不同层次,切合实际进行教育引导;四是要充分运用有效载体档案,营造思想教育的社会氛围。此外,还必须改进方式方法,既要强化整体部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也要扩大社会覆盖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还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式的现代化,更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折服力。其中,为大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和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即是时下非常现实及有效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新兴的高效力载体档案。
信用档案
信用档案在我国是一种新事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严重滞后,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个人的发展及其消费的增长,个人信用问题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讲究信用蔚然成风,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就是生命,信用作为商品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适用市场经济的信用档案及信用档案网络体系,正在我国开始形成,这一网络的形成将对信用风气的培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对于构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和谐的个人信用档案(电子档案)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所谓个人信用档案是指由公共部门保存的,反映某一特定公民的基本情况、财产情况和信用程度情况的原始记录,是个人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对个人身份加以判断的重要依据。它由三方面构成:个人的身份证明及社会档案(主要在品行方面即反映本人基本情况的材料)、个人的收入及财产情况、个人的信用记载情况(即自身信用行为管理的原始记录)。其中,个人的信用记载是个人信用档案的核心部分,表明了其信用度状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依托高度发达的电子网络,美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十分完备,大学生毕业后,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他的行踪和收入,从而有效控制风险。所以,尽管美国大学生贷款率达70%,不良还贷率却很低。我国首个助学贷款商业运作模式在重庆工商大学正式展开,在这个模式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表面是由助学贷款引发,但实际上是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更多的同学都在信用这个问题上引起足够重视。
个人信用档案涉及面宽泛,只要与信用主体的道德品行、经济活动有关的记录都包括在内。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与推广,除了关涉诚信教育,还有另外的警戒作用。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是无形的眼睛,能够于更长时间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善意地盯视着同学们的诚信轨迹。有一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档案而不是凭借拍胸脯说自己信用好、说话算数,届时关乎大学生的信用证明就不再艰难繁复了,而是直截了当地任由个人信用档案说话。进一步讲,在我国,应该在厉行诚信教育的同时,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大失信的成本和违约的成本。也就是说,个人信用档案必须和失信行为的制裁机制相联系,如果对失信者不能有效的惩罚,就不能有效地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那么个人信用档案就会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因为信用问题不仅是道德感召能解决的,还必须有具体管理制度来约束。当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因此,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设与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心理档案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关涉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来自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困惑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其中,实行心理健康档案制管理是有效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
2004年,云南省教育厅即决定对全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了解全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及特点,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在全省高校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据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披露,山东省2005年对全省62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些高校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占所在学校学生总数的71.25%。在安徽大学,每一位大学新生都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心理测试,学校根据各自的成绩给学生们建立“心理档案”。据新华社石家庄2006年3月16日电,从2006年起,河北省高校将逐步为大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与此同时,从新生入学开始,还将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由此可见,个人信用档案与心理健康档案,可谓是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匹配、相辉映的新“双子星座”——即高效力载体档案。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 案例教学法; 思考; 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与思考
所谓“案例教学法”[1],就是把教学内容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下,通过让学生搜集与处理、分析与交流日常熟悉的生活案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提出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基于如下思考:
首先,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自主发展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2]: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的教学目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第二、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探究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关注点。我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从而在设计这一教学方式时,我的基本认识是:
在教学理念中,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关注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关注作为自然人的学生的个人尊严。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有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1.新授课案例教学模式
在新授课时进行案例教学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如下:
⑴学生阅读、分析案例
根据教学进度,在上完理论课的同时,提前把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要求学生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如在学习《基础会计》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时,我们挂出这样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分析;
暑假期间,在某大学教会计的刘老师遇到三位活跃于股市的中学同学。他们中一位是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第二位受资产经营公司之托任命于某上市公司的董事,第三位为个人投资者,当问及如何在股市中操作时,三位的回答分别是:
第一位:分析股价涨跌的规律,不看会计信息。
第二位:凭直觉炒股。
第三位:关键是获得各种信息,至于财务信息是否重要则很难说。
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并提出你的见解。
⑵学生小组讨论
在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研究、分析获得自己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小组讨论阶段。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互相启发、提高的目的。
如在学习《成本计算》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案例:
某公司精简机构。对于职员张山来说有三条路可供他选择:(1)继续在原单位供职,年收入30 000元(2)某快餐店愿以每月500元的工资待遇请他,收入打对折(3)辞职,搞个体经营。
结果他决定自己投资30 000元,开办一家酒吧。
下面是该酒吧开业一个月的经营情况:
(1)预付半年房租9 000元。
(2)购入各种饮料8 000元,本月份耗用其中的2/3。
(3)支付雇员工资1 5000元。
(4)支付水电费2 000元。
(5)获取营业收入50 000元。
试评述张山的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
⑶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互动能有效地开展,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背景、事实、观点、材料外,还要谙知案例所反映或蕴涵的方法、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案例教学的成效起着实质性影响。在课堂互动中主要采取的是两种形式:一是对抗与合作式,教师不参与,由学生相互之间提出观点、反驳或辩解。二是角色扮演式,教师指定一些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然后令他们观点彼此交锋辩论,通过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全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账户与复式记账时,要求学生以同桌为组,一人负责出纳角色,一人负责会计角色完成各自的职责(完成后再互换角色):
某厂于19*1年1月1日开业。截止1月10日,该厂共发生了六笔经济业务,如下:
(1)现金 400
(2)银行存款 20 000
(3)材料 4 900
(4)固定资产 170 000
(5)应付账款 30 000
(6)营业费用 1 000
请说明这六笔经济业务的内容。(注意:这六笔经济业务入账后的结果必须产生题目所列出各账户的余额)
⑷总结与点评
这是新授课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最后,教师要对此次案例讨论作全面点评。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要解决的问题
1.确保课堂教学案例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3]”是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多样化来支撑课堂教学,其核心在于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学生课外时间去搜集案例是其中一个方法。同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班级或学生订阅《财会月刊》等财经杂志;第二,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上这些,保证了课堂足够的案例来源。
2.发挥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指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围绕问题搜集案例、展示研讨案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撒手不管,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有所作为。
第一,按照学生自主组合、不同层次学生搭配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节课的案例由一个小组提供,每组确立一个核心发言人,其它组员进行补充。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制作的课件、材料的投影、甚至学生的阅读,以小组循环滚动的方式进行。
第二,教师提前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小组点评的内容必须配合课堂教学进度,点评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遇到出现重大财经热点,教师就指定案例内容。比如,学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财政部关于会计工作改革的文件;学习《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会计法》制定过程的材料;学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时,要求学生搜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素材,等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备课,作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四、“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首先,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的,认识是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而形成的。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枯燥,学生厌学的局面。
其次,较好地达到了“以生为主”[4]的目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只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领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感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查找搜集相关材料,自主设置研究相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主体,养成兴趣,体验探究,掌握方法。
第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案例,使学习过程达到自主化、活动化,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例如:在“会计的含义、特点”的教学上,学生从“家庭生活”这一常见的现象去发现、体验,使教学贴近生活,达到了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 对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是有效的,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案例教学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展创新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着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我国而言,通过公安高等院校的建立,培养具有高质量的公安人才,能够实现人才与国家公安部门的对接,为国家社会治安的维护起到帮助作用。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公安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公安人才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等内容依旧存在大量问题,因此,对公安高校而言,建立有效的教学监控质量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公安实践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对公安基础知识内容学习之上的,它包含有多样的教学内容,例如:基础实践、警务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这些实践内容都会对公安教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多样化的课内课外实践中,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包含课内与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课内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进行的相关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外的教学活动是指在课堂以外由学校或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这两种实践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公安知识技能产生一定影响。
1.2 包含校内与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学校内固有的实训平台进行的内容实践,这种实训平台有许多种,例如:射击馆、电子取证实验室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在学校与地区相关单位通过合作组织的在校外进行实践训练的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以实习、见习的方式进行。
1.3 包含自主与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
自主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通过自主安排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跟踪、评价指导安排下进行的课余时间内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1.4 包含实务与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务性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公安相关技能的实践活动,例如:射击、擒拿等,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根据学科需要进行的论文写作、调研报告等具有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这两中实践活动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重要作用。
2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评教与评学结合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包含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教师,因此,这种监控评价是对评教与评学两方面内容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进行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本科公安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着较多的活动种类,它以多样化的形成出现,因此,在进行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对相关的组织机构加以健全,使组织机构能够发挥评教与评学的作用,例如:成立评价领导小组、成立教学督导团等。
2.2 制定相关科学标准
标准是实施评价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设立评教、评学标准,通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促进监控评价体系的良好运行,进而提高公安院校的教学质量。
2.3 发挥学生主导地位
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近年来,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更多关注,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观点,通过学生话语权的提升将常态评价与集中评价进行结合,促进监控评价体系效果的体现。
2.4 注重校外实践评价
公安内容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走入社会,校外的实践过程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评价,通过对校外实践能力的监控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
3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突出能力本位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它主要培养的是优秀的公安职业人才,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内容要注重能力本位的突出,这种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公安职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公安最基本的工作,是学生基础能力的体现,例如:文书写作、计算机应用等;其次是公安职业的核心能力,这是学生毕业后进行公安工作的最主要能力,它包括调节治安纠纷、协同处理突发性事件等;最后是指公安相关职业素质的能力,这是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它包含有许多内容,例如: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这些能力的考察都是公安实践教学质量健康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4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方法――多样性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相较于其他教学活动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具有多样的评价方法,其中对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是较为重要的,下面笔者主要对学生成绩评价多样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在对公安本科院校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将校外的实践考核成绩与校内的实践考核成绩结合起来,综合的对学生实践水平进行评价;第二,要将单项科目内容的教学实践成绩与综合的实践成绩结合起来,通过二者的结合掌握学生实践能力,第三,要将实务性的实践考核与理论性的内容考核成绩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第四,要将口头表达的成绩与书面的成绩结合起来;第五,要将个体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多角度的方式评价学生。
5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依据――注重规范性
公安实践的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的,现阶段许多公安本科院校在建立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忽略了制度地方完善,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活动的主要依据,对公安本科学校而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视角出发建立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在公安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老师角度而言,可以设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荣誉评选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等;从学生角度而言可以设立教学金制度、毕业推荐、荣誉称号评定等,通过与本科院校自身的实际活动相结合,设立规范性的制度,在以制度为依据的基础上促进公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西安市 普通高校 体育理论 教学现状
[作者简介]赵红娟(1972- ),女,陕西周至人,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陕西 西安 71006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35-01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实践类课程而忽视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类课程的现象,体育理论课程建设发展滞后越来越明显,已经影响到体育教育对高等人才的培养。对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更好实现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发挥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西北政法大学等西安市20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来相关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文献资料,了解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与需要,针对调查对象专门设计相关领导、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对问卷作了相应的信度、效度检验。对相关领导、体育教师共发放问卷140份,有效回收131份,有效回收率为93.6%;向学生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746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3.个别访问法。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的直接接触进行有目的的访谈,了解有关体育理论教学课程现状问题,获取所需资料。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获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应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进行相关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西安市普通高校对体育理论课程的认识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高校体育教学的主管领导重视以体育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实践课教学,忽视理论课程教学,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因其自身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原因,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知识较匮乏、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更多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实践课上;大多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目标让他们不认真对待。可见,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二)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时数现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理论课程的学时不得少于体育教学时数的10%。按规定,在大学一至二年级4个学期,体育理论课程占有的时数下限为16学时。调查表明,目前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时不能满足教育目标的需求。在调查的20所高校中有18所院校按照规定专门开设体育理论课程;在开设体育理论课程的高校中,达到16学时标准的仅有4所,绝大多数高校为10学时以下,而且还有11所高校在8学时以下,这说明高校对体育理论课程的忽视。大多高校将体育理论课程作为新学期体育课的引入形式,有些甚至将其作为应付无法室外上课的手段,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体育教师不愿上体育理论课,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学部门没有对体育理论课程按照大纲作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大多体育教师更愿上驾轻就熟的技能实践课,不愿为一次理论课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体育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与理论知识储备的限制,影响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这种现状制约了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开展,也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造成阻碍。
(三)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形式现状
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整节课理论讲授方式(见表1),讲授中采取与学生互动提问、讨论形式的仅占少数,很少运用多媒体手段。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其他理论课的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要求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运用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课堂获取的知识相当有限。有专家学者提出增加教学时数,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现状,但过多的理论课程时数将会使技能实践课程时数减少,影响整个体育教学。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应有所改变,但不能一味单纯地增加教学时数,也要从多角度考虑,形成理论课程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四)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1.教材的差异。目前,西安市普通高校使用的体育理论课程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在调查的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本校自编教材(见表2)。这些教材各有利弊,差异很大,所涉及的体育理论知识缺乏统一性,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涉及理论知识内容。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技能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却未对体育理论课程教材的编写进行明确说明,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科学的指导。
2.选择的随意。从实际授课来看,教师选择的内容主要是“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随意性大,缺乏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多教师根据自身知识结构与熟悉程度,很少考虑学生需求与教育目标,导致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差。
3.跨度的宽泛。在调查中也发现,多数高校所教授的体育理论知识跨度较大,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到运动训练实践理论,还包括专业较强的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的深层知识,有些高校甚至在一学年内涉及六个或更多不同体育知识领域的内容,但有限的授课时数注定造成蜻蜓点水式地给学生灌输冗繁的知识,学生并无法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应在有限的时间内抓重点,考虑学生需求与教育目标,锁定一至两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时代感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兴趣现状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传授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觉接受知识信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源于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9.6%的同学认为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在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国内外体育实时信息、结合自身运动处方知识、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处理等,但很少有老师选择这些作为教学内容。由此可见,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缺乏对学生自身的需求与兴趣的考虑。
(六)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考核现状
必要的考核可以检查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考核能从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大多高校体育教育中更加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教学与考核,忽视对理论课程的考核,甚至有些学校对学生体育理论课程不予考核,实施考核的高校也有不少采取开卷或口试的简单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所占比例较低,一般不会超过体育课总分的20%。这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程的冷漠。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知识与参与锻炼、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开发与构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