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管理学决策过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决策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决策过程

第1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 第三部门 社会治理 决策 模式构建

一、引言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不同领域的社会矛盾以不同的程度与形式展现出来,对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严峻挑战。面对挑战,社会治理注重治理理念与实践兴起,强调治理过程的多元主体及其相互间的协同合作与公共责任,社会治理的决策过程作为社会治理的项层设计,强调多元主体有意识的主动自主参与的科学的决策规则、程序与体制。

在社会治理决策向多元主体倾斜过程中,第三部门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政府的强制性与市场的逐利性,第三部门提品与服务的公共性、志愿性以及专业性,使其既区别于政府、市场也是对其的有益补充,共同构成社会空间的三元存在发展模式。

二、理论框架

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决策过程的理论体系涉及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不同学科的理论框架为第三部门参与决策过程提供着理论性支持、需求与构想。

(一)政治学:理论性支持

1.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兴起于20实际80年代,强调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还应是一个倡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正如哈马贝斯所说“公民社会由那些在不同程度上自发出现的社团,组织和运动所形成。这些社团关注社会问题在私域生活中的反响,将这些反响放大并集中和传达到公共领域之中。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社团的网络,对公共领域中人们普遍感觉的问题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话语体制。”[许纪霖, 《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公民社会理论为第三部门承担社会责任并在社会治理决策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支持。

2.多中心理论

多中心理论提供了操作、集体和立宪三个层次的制度分析框架,打破了单一中心制度中最高权威只有一个的权力格局,形成了一个多个权力中心组成的治理网络,以承担一国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责。多中心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注重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与互动,为第三部门打破政府主导、积极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整体而言,公民社会理论、多中心理论强调公共领域的多元化,注重多元主体的互动与配合,为第三部门在明确与政府的权责划分中参与社会治理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支持。

(二)社会学:理论性需求

1.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布迪厄访谈录,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社会资本作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资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等,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其强调调动和整合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形成政策制定的合力,而第三部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资源组成部分。

2.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的开山之作,他强调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组成的,各种矛盾之间相互平衡以寻求社会整合与团结。在书中,杜尔凯姆将团结区分为机械的团结与有机团结,其中有机团结在承认成员差异的基础上,注重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当前中国,社会成员之间各方面的差异在加大,第三部门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服务,总结归纳他们差异中的共同需求,进而能够代表他们的共同利益诉求;同时,第三部门与政府在工作体制与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但在社会治理决策过程中,需要双方在差异的基础上相互配合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整体而言,社会学理论论证了科学的社会治理决策过程需要第三部门的参与,需要第三部门与决策主体在互动中进行合理分工。

(三)管理学:理论性构想

1.治理理论

“治理”主要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全球治理委员会,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治理理论认为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限于政府的权力,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其中的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复旦大学]。治理的本质就是多元主体在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的引导下,互相信任,加强互动,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治理。治理理论强调决策的多元主体参与与参与方式的多元化,为第三部门参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强调信任、互动也为第三部门参与决策、与决策层合作提供原则性的构想。

2.决策程序理论

决策程序理论由H.A西蒙提出,他认为组织中的人的协作有着共同的模式,协作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他指出决策有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决策的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与审查活动阶段,从调查研究、分析设计、比较选择到评估反馈涵盖了决策的形成。决策程序理论为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决策提供了理论性的实践指导,也是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决策过程的模式构建的基础。

整体而言,管理学理论以理论化、操作化的决策过程为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的决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四、模式构建

在建构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的决策过程中,主要依据西蒙的决策程序理论将模式构建分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抉择活动阶段与审查活动阶段进行具体系统的阐述。

(一)明确角色定位

在构建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模式前,需要对第三部门在整个社会管理决策体系中的角色进行切合实际的定位。当前我国“小社会,大政府”特征依然明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第三部门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或依附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在此基础上,如果将第三部门在社会治理决策过程中地位作用定位于主导者不仅不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也不利于第三部门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广泛性与深入性,首先需要承认政府在社会治理决策中的核心地位,认识到第三部门的辅助与配合作用,接受第三部门的局限地位并不意味着第三部门在决策中的消极被动,而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积极适应。清晰明确的角色定位是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前提,有利于第三部门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二)情报活动

情报活动阶段主要是作为社会治理的决策主体需要探查环境,寻找达成决策要求的条件,即进行的前期的调查研究。在此阶段,国家需要收集来自专业领域、实践领域内的信息与意见建议,而第三部门无疑是一个畅通、高效的渠道。第三部门是各种利益群体在志愿和公益的基础上自发组织的,可以代表某些特定群体的利益。第三部门可通过大量而翔实的实践工作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使第三部门能够全面而广泛、系统而深入的了解特定或广泛群体的利益诉求,让政府了解到不同群体的呼声,使情报收集全面而和谐。整体而言,第三部门在情报收集阶段中,通过发挥信息聚合与加工的作用,可为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决策奠定雄厚的基础。

(三)活动设计与抉择

在活动设计与抉择阶段,需要决策主体创制、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可行的、合理的方案。在这个阶段中,第三部门依据长期的与相关利益群体工作的经验,可以以一种独特而全新的视角、本土化的专业经验向政府反映决策中可能的疏漏,保护相关群体的利益,促使决策的相对均衡,促进决策的完善。另一方面,第三部门可依靠自身的平台征求特定群体对于政策的意见建议,广泛了解决策的现实反应并向决策层进行反馈进而对决策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开辟道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总之,第三部门以自身专业化的工作与资源贯穿于决策的设计与抉择中,有助于决策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审查活动

审查活动阶段,即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估。决策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决策过程的终止,仍需要对决策进行评估,以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决策的负面影响。第三部门在此阶段可发挥缓冲引导与反馈调整的作用。决策所形成的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可能会带来部分社会成员心理的不平衡甚至有可能带来社会成员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第三部门在了解成员不满的基础上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与平台,协助社会成员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认识决策带来的影响,合理疏导情绪。此外,第三部门还可充分发挥监督功能,监督政府在社会治理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行为,第三部门积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可促进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完善化。

第2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此次培训的课程由美国南达科达州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田教授和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副教授主讲,两位教授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进化和人类行为等多角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我们面前全景展示和描绘人类行为决策的全过程,深刻剖析和探究行为决策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关联,从理论的高度启发我们在实践决策中的学会规避陷阱、理性决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在培训中边听边思考,感受最深的是王晓田教授的“三参照点理论”,通过该理论的学习,觉得运用到银行理财规划也十分有效,现把我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供大家参阅。

一、“三参照点理论”简介

“三参照点理论”是在“前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前景理论”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卡尼曼教授提出,他通过一个s型价值函数来更为准确的描述了决策过程,并表明非理性行为可以被识别及预测,王晓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参照点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面临决策和选择时,同时在考虑两件事:如何使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底线不保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心理上实际考虑了三个参照点(三个要素):目标、现状、底线,由此推导出失败、损失、获益、成功四大区域。

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模型,可以很好解释决策者风险决策心理,借此启发决策者在风险决策时应尽量做出理性决策,减少失误。用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当人们处于赢利状态时,他会选择不冒险或减少冒险,成为风险规避者,求稳;反之,当处于亏损状态时,会选择破釜沉舟,放手一博,成为风险寻求者,以期乱中取胜。

二、“三参照点理论”在银行理财规划的实践运用

当前,银行理财、财富管理正成为零售业务重点,我们平时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时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我们都知道“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观点是对的,但正确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没有细想,但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有种豁然开朗、似曾相识的感觉,上述观点不正是“前景理论”、“三参照点理论”的实际运用吗。

例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我们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量身订作理财规划,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目标,那么how?“三参照点理论”提供了思路。

首先,我们要倾听客户的讲述、向客户提问,弄清客户的理财缘由、客户财务现状,但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参照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弄清客户另外两个参照点:“理财目标、风险承受底线”;弄清客户的理财“三参照点”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外汇、基金、证券等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特征,向合适的客户以合适的渠道在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产品,比较准确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规划了。

平时我们也在这样做,但没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现在知晓了“三参照点理论”,我们就以拿来主义观点,将理论运用到理财实践中,通过掌握了客户三参照点,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准确、客观地帮助客户做出更理性地决策,减少失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大幅提升我们理财的水平,进而提升我行理财品牌知名度。

另外,学好“三参照点理论”不仅有利于客户个性化理财,对自身理财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它可以广泛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证券、外汇以及外汇期权等投资决策中去,大家在投资前考虑好自己的三参照点,或根据情况实时调整,然后根据三参照点为自己何时获利了结、何时该止损决策提供理性依据,避免一时冲动、感谢决策而后悔。

第3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 管理学 决策理论 决策方法

在管理学中,不同学派对决策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也有学者提出,决策是从一组有限的方案集合中选择最佳方案活动。纵观文献,笔者认为,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决策活动中应用的决策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决策的情景,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和非确定型决策分析,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确定型决策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属于确定型决策分析范畴,即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给定一定前提条件,其后果也是可以计算和推演,这种情况可称为确定型决策分析。

例如,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其固定成本为2万元,目标利润为3万元,边际成本为30元,该产品的建议零售价为80元,那么,应该如何求得该企业的保利销量?

为求解上述问题,可以设其保利销售量为X,于是: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边际成本)=(20000+30000)/(80-30)=1000(件)

所以,当销售量达到1000的时候,即可保证该企业的利润为30000元。

二、决策树(风险型决策分析)

有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决策时面临多种方案,且每一种方案通常面临几个不同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概率。如此,每一种方法都面临着一定的胜算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决策树来进行辅助决策,例如:

某企业成功研制出一种新产品H,现存在两种销售方案甲和乙,两种方案都面临着:滞销、一般、畅销三种可能,每种可能的获利情况和可能性也已得知,见下表(单位为万元):

销售情况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0.1 0.5 0.4

方案甲 20 60 70

方案乙 30 50 90

此时根据情况,便可绘制决策树:

如图所示,根据期望计算,方案甲的获利情况为60万元;方案乙的获利情况为64万元,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乙。

三、冒险决策方法、保守决策方法以及后悔值法则(非确定型决策分析)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现实生活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类情况,即非确定型决策情景。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所涉及的变量和约束条件不能够量化,而且其自然状态中的概率不能确定,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便要用到冒险决策、保守决策和后悔值法等一系列方法。

回到上一案例,如果方案甲和方案乙所面临的滞销、一般、畅销的概率不能够确定(现实情况通常也是如此),此时如果应用冒险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乐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大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作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大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此时概率未知),可得知在冒险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7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90万元,所以按照冒险决策方法,应该选取方案乙。

同理,如果应用保守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悲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小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小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可得知在保守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2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30万元,所以按照保守决策方法,应该选择方案乙。

此外,在非确定型决策方案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后悔值法则,或者萨凡奇决策准则。它指的是,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有其他方案可以产生更大收益,那么决策者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通过选取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决策方案。所谓“后悔值”=“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据此做出各方案的后悔值进行比较。

同样以上一案例为例,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方案乙,则后悔值为0(30-30),因为方案乙在滞销情况下获取的利益最大;而如果选取了方案甲,则后悔值为10(30-20),即滞销时方案甲比方案乙少获利10万元。又比如,在销售一般的情况下,方案甲的后悔值为0(60-60),而方案乙的后悔值为10(60-50),即销量一般时方案乙比方案甲少获利10万元。于是,经过分析整理,可得出各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见右表(单位:万元),

销售

后悔值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方案甲 10 0 20

方案乙 0 10 0

第4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 公选课 实践教学

一、管理学公选课的作用

公选课的一个理念就是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习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而且凭借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得相关知识, 在管理学公选课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管理学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作为核心基础课程,而作为公选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较为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今后专业就业领域引导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模式。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是为了在大学中学到一身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找到一个好的职业,因此,大学所提供的服务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个需求,培养能够靠自己所学在社会上立足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作为已所应用型大学,其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也不应该例外。

二、管理学公选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选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根据教学课堂的随机调查,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抱着混学分的想法,有些学生选课只是从众心理,随大流,造成开头学生的到课率较高,而学期中到课率就较少,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

其次缺乏适合公共选修课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教辅教材,过于强化理论教学。在我院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均采用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所用的教材,强调学科理论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未去找寻管理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理论体系的契合之处,造成高高在上的理论教学,脱离实践教学的目的。

第三,重视程度不够,无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受课时以及学生人数的限制,更是由于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只关注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作的推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计划不完善,更谈不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关注。从选修的学生角度来看也没有意识到管理学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何帮助。

三、管理学公选课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想

(一)首先加强与公选课相适应的实践性教材建设

管理学的教材非常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不过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多数教材的内容对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讲显得较深。应根据增强实践环节的要求编写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充实、语言通俗流畅的教材。还可针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编写案例教材。此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学,通过构建立体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辅助体系来达到教学相辅的作用。

(二)采用简化理论系统教学,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收集、观察、编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从简单的事情推出基本原则。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要重点讲清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这样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就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助手”的理念,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实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用辩证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将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转化为运用能力地提升,发挥个人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因此要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管理的情景之中,通过模拟管理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理解管理学的理论并切实地指导实践。除了采用案例分析等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还要发挥公共选修课灵活机动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地运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宿舍的基础管理,使实践教学与宿舍管理相结合。要求制订并提交管理规范,明确分工,承担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职责,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岗位的权力和责任。

(四)推行以创造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课下布置给学生一些课外参考书,课堂上大家以开放讨论地形式交流读后感,尽可能使用参与式、互动式、探究性的方法,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讨论,不拘泥于形式与结果,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艺术类的学生可以以组织一台汇报演出的方式来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还可尝试将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环节,并且要强化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五)启迪学生创业能力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较强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学生更易接受和体会。在游戏教学法中,对事先准备的游戏进设计,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这就需要参与者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使其在游戏中获胜。因此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非常轻松的情景下学会管理技巧。游戏结束以后,老师不要忙于下确定性结论,而要通过游戏的过程及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尝试着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分析整个游戏,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接受别人的批驳,这既符合管理的理论性、科学性,又符合管理的实践性、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的真正目的,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总之,针对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与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第5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服务公平性;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信息公平

[作者简介]张艳清,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助教,管理学硕士,广东 广州510762;张秀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28―03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服务性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企业要取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与顾客建立、保持和发展长期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经济利益。为顾客提供公平的服务是企业获得长期经济利益的重要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和满意感,从而赢得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也才可以得到保持与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来,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者对服务公平性理论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是,他们侧重于研究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以及交往公平性这三类服务公平性对顾客的影响,尚未有学者提出信息公平性也可以归为服务公平性。为了填补服务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这一空白,本文将回顾服务公平性自其产生至今的主要观点,并提出服务公平性四因素结构(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以及信息公平性),以便丰富服务公平性理论。

一、服务公平性的概念

在工商企业管理领域内,理论研究者对服务公平性的研究不到20年。美国学者克莱曼(Eliza.beth C. Clemmer)于1988年首次提出了服务公平性概念,她认为社会交往公平性理论对服务性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往也是适用的。服务公平性是指顾客对企业提供服务这一行为公平程度的评价。1998年,美国学者赛德丝(Kathleen Seiders)和贝里(Leonard L.Berry)在《Service Fairness:What it isand Why it Matters》一文中指出: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顾客购买行为的风险性。即在购买服务之前,顾客无法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甚至有些时候,在消费服务之后,顾客仍有可能无法对自己的消费经历进行准确评估。基于上述情况,一些不公平的服务性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私利,很可能会产生损害顾客利益的行为。正因为服务的无形性对顾客利益存在这一潜在的威胁,使得顾客更加重视服务的公平性。此外,他们还指出:在消费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的细微疏忽都可能会使顾客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进而会产生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性企业不仅是失去了某位不满的顾客,而且还会因为这位顾客对提供服务的企业进行不利的口头宣传而失去大批顾客。因此,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必须给予服务公平性高度的重视。

二、服务公平性的类型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公平性类型可划分为三种:交往、程序、结果。1993年,克莱曼和美国著名服务管理学者施奈德教授要求学生对他们在快餐店、高级餐馆、医院、银行等四类服务性企业所经历过的特别公平和不公平事件进行描述;然后,他们要求另外一批学生对他们所收集的这些事件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表明,服务性企业的顾客也同样从结果、程序、交往等三方面来评估服务公平性。其中,结果指顾客接受服务之后所获得的利益;程序指企业所采取的服务方针和方法;交往指服务过程中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顾客在评估服务公平性时,既评估消费结果公平性(结果公平性),也评估服务过程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以及他们与服务人员交往的公平性(交往公平性)。美国学者鲍恩(David E.Bowen)、吉伦特(Stephen w.Gilliand)和福尔格(Robert Folger,1999)也认为,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包括了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三种类型,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一学术观点进行实证性研究。近年来,在组织公平性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组织公平性还包括了信息公平性。他们指出,信息公平性强调员工的知情权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诚信。如果企业不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并且向员工提供欺骗性信息,那么员工的工作情绪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认为,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同样有必要考虑信息公平性这一因素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影响。我们在总结文献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服务公平性存在四种类型: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以及信息公平性。

(一)结果公平性

结果公平性指顾客对利益或代价分配结果公平程度的判断。学术界对公平性的早期研究是关于结果公平性的研究。根据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衡平理论(公平理论),人们会对自己与他人的得失之比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公平性。此外,在某些情形下,人们也会采用平等法则或需要法则评估结果分配公平性。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结果公平性是关于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学术界开始注重分配结果的象征性价值。许多学者指出,决策者给予人们应得的分配结果,实际上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尊重。美国学者德奇(Morten Dentsch,1985)认为结果公平性主要是指交换双方获得利益和付出代价的分配是否公平。换言之,结果公平性也可称作为分配公平性,指顾客在接受服务后对服务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奥立佛与斯旺(Oliver and Swan.1988a,1989b)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服务管理领域内,结果公平性是影响顾客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多种指标来衡量服务公平性。其中,衡平、平等、符合需要是最常用的三个指标:(1)衡平原则:与那些投人不如自己的顾客相比,自己理应得到更好的对待;(2)平等原则:自己与其他所有顾客都得到同等对待;(3)符合需要原则:不同的顾客应依据他们的不同需要得到不同的对待。

(二)程序公平性

程序公平性指顾客对企业的决策程序与决策方法公平程度的评价。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程序公平性主要指决策者保障决策接受者的“发言权”。锡伯特和华尔克(Thibaut和Walker.1975)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仅关心决策结果公平性,而且非常关心决策程序的公平程度;程序公平性可以消除或减少不利的决策结果对人们的负面影响。1984年,福尔格指出,人们通常相信公平的决策过程会带来公平的结果。随着程序公平性理论研究逐步深入,许多欧美学者认为,顾客在消费服务过程中,同样会重视服务结果公平性和服务程序公平性。同时,学者们也发现,发言权并不是决定程序公平性的唯一原则;顾客在进行服务消费过程中,

会从多方面来评估决策过程的公平程度。1980年,莱文赛尔认为公平的决策程序应该符合以下六个原则:决策程序一致性;决策者没有偏见;决策过程出现错误时,决策者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决策者用于决策的信息准确无误;决策者兼顾有关各方的利益;决策者根据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进行决策。

(三)交往公平性

交往公平性是指顾客对服务人员如何对待自己的看法。1986年,贝斯(Robert J.Bies)和莫格(Joseph S.Moag)提出了交往公平性的概念。他们认为,交往公平性指员工对管理人员如何对待自己的看法,即员工会从礼貌、平等、尊重、诚实、守信等方面评价管理人员是否与自己公平交往。贝斯在2001年进一步指出,如果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以下行为就会觉得自己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贬低,指无理指责、严重歪曲事实、背后说坏话、恶意中伤;欺骗,指说谎、违背诺言;侵犯隐私,指打听、公开他人的隐私,泄漏他人的秘密;无礼,指粗鲁地对待他人、公开指责、羞辱他们,以及强迫他人做某些事情。

(四)信息公平性

信息公平性指服务性企业使用充分的信息,向顾客详细解释企业的服务过程和服务内容。在组织行为学理论学术界,格林伯格(Greenberg.1993a)认为,在工作中,员工所感知的程序公平性不仅包括企业在决策和交换过程中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交往公平性;Robert J Bies,1986),也包括企业在决策和交换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整性。格林伯格把后者称为信息公平性。在各种企业决策过程中,信息公平性发挥着对决策进行说明、传达的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信息公平性实质上就是交往公平性中的一部分,但是,信息公平性独一无二的作用又明显使得它不同于交往公平性(Greenberg和Cropanzano,1997)。莎匹诺、巴特、巴利三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沟通者类型(交往公平性)和解释的全面性(信息公平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Shapiro,Butter,和Barry,1994)。Coonlly和Gallagher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公平性在一个组织中的重要性,即他们认为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信息公平性)会影响到临时员工的工作态度(包括: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性)(Coonlly和Gallagher,2004)。依据这些观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服务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信息公平性)同样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即会影响到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承诺、对服务的满意度、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等方面。

第6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 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 互动 能动 能力

1 以课程内容改革促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既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从其普遍性而言,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几乎对所有的教学工作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从其特殊性来看,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所制约,不同内容的教学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实现两者的互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不断反映新时代公共部门决策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近年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当今世界与我国公共部门决策实践的不断发展,对教学内容做了不断的调整,大胆吸收当今世界与我国公共部门决策实践的新成果,使教学内容对实践状况做出及时的、真实的反映。

在教学内容方面,比较重要的调整主要有:一是更新实践案例,将一些及时反映时代特征的案例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强化学生对公共部门决策问题和决策实践的理解,需要运用大量的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决策理论的理解及其应用。尽管由本人编写的本课程教材已被入选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高等教育的国家级教材系列,并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在该教材中每章均附有决策案例。但教材的出版是有周期的,几年才更新一次,而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则年年都有新进展,所以仅仅依靠教材已有的案例进行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收集新的案例,更新用于教学的案例内容,将一些及时反映时代特征的案例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是更新部分教学内容,将一些新的公共部门决策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决策理论从总体上而言,还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基本内容是人类决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公共部门的决策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关于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例如,在以前的公共部门决策课程教学中,主要着眼于常规状态下的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已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如何决策?显然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与常规状态下的决策是不同的,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每次教学中教师结合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进展,往往需要调整很多内容。

随着教学内容改革的推进,也促进了教学方法不断有新的探索。从近几年教学的实践而言,教学方法改革的进展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案例教学,由课程内扩展到课堂外,由教师讲授案例分析为主发展到学生自找案例并分析为主。“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传统,并广受好评。但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往往教师拿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生更多是扮演着对已给出的案例提问和发表意见的角色。尽管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已为大多数人肯定,实践表明它对于提高学生对管理类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对于发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局限性,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阅读有关新闻,亲手收集有关公共部门决策的现实性很强的案例,并要求在已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上讲台讲授他们所做的案例分析,并由其他同学参与提问和讨论,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引入并完善情境模拟教学方法,探索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新途径。情境模拟是近年来很多地方和部门在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中采用的测试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如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将几个(一般10个左右)人置于一种无领导小组的讨论中,考官通过被试者参与讨论时所发挥的作用来测试被试者的组织才能、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我们将这种方法加以改进,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创造出一种适合于培养提升学生组织与决策能力的情境模拟方法。一般是由若干学生组成一个决策小组,由他们自行拟定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的公共决策问题,由这个小组中的成员扮演在决策中的不同角色,召开决策会议并最终做出决策。通过这种情境模拟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组织决策能力。

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互动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找到一种脱离教学内容的所谓教学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所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样,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如同上面所述,在“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能够把最新的相关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2 以互动教学促能动学习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坚持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的互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可称为“互动促能动”的教学模式。这种“互动促能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学习的能动性。教学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大学本科高年级的教学而言,更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而应该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的过程,甚至是一个“互教互学”的过程。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师讲授某一内容前后,向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就是准备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案例,下一堂课在教师讲授新课前,由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准备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在上讲台的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其他学生可以向讲台上的学生提问,教师也可以向他们提问,并对他们的分析予以点评。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是通过课堂内与课堂外互动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理解的能动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一门课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或回答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课程外的学习和思考更加重要,尤其是要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没有课堂外的功夫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外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思考。主要做法是:如前所述,课程内容讲授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温习并准备问题,上课时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讨论;课程内容讲授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复习并准备案例,包括从有关文献中收集案例和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案例,上课时在课堂上讲述并分析这些案例。这样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互动,把课堂内与课堂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理解的能动性。

三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学习交流的能动性。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情境模拟教学中,通过情境模拟教学中同学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地进行思想交流和智慧上的碰撞。在情境模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定一些他们所熟悉的决策问题,并在就这个问题进行模拟决策的过程中,由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一个相对完整的决策过程,让他们围绕这个决策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在这个讨论或争论过程中进行思想充分的交流,智慧不断地碰撞,从而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使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得到了一次能动地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效果的机会。

师生互动、课程内与课堂外的互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交流的能动性。能动即是主动,要达到有效的“互动”,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角色为主动角色。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互动”,能够比较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3 以能动学习促能力培养

如前所述,迄今为止,管理学还是一门经验科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之一,同样是一门经验科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其中的一些原则、原理固然是人们过去经验的总结,同时对现在人们的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于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让他们在未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仅仅了解这些原则、原理是非常不够的,关键是要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其中决策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本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潜在的决策能力。

如何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我们认为,一般说来,无非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学习,二是通过实践。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由于他们现在还没有进入公共部门工作,现在更不可能在负有决策责任的重要岗位上工作,因此他们现在还不可能有通过参与决策实践来提高公共决策能力的机会。从长期来看,一个人的公共决策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但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我们主要只能从教学的角度也就是通过使学生学习决策知识或前人的经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互动,能够把最新的相关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师生互动、课程内与课堂外的互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能够比较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一个最根本的目标服务的,这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决策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而言,我们上述做法实质上始终贯串着三个“置于重要地位”:

一是在教学理念上要把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决策科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教授这样一门科学,如果只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管这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说,还是没有用处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管理决策能力。对于一个教授决策科学的教师来说,应该把这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主动参与置于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学生仅仅作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而应该创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应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去试图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来提高自己实际的决策能力。

第7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5-02

管理学原理是我国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既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如全国首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获得者单凤儒教授所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即片面强调理论原理的死记硬背,而应该采用“双驱动”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双管齐下,既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操能力。

一、什么是“双驱动”教学模式

“双驱动”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两个驱动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驱动一即理论教学,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原理和方法;驱动二即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两个驱动并驾齐驱,不可偏颇。若只是强调理论,学生即使对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背的滚瓜烂熟,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若只是强调实践操作,而忽视理论总结和提炼,学生很可能只是就事论事,不会举一反三,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驱动一:理论教学

(一)把握理论知识框架

尽管目前各个高校采用不同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但管理学原理主要的理论知识框架结构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

1.管理概述:主要介绍管理的性质与职能,管理和管理者,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管理理论:主要介绍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含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四大职能是课程中非常重要、花费学时最多的理论部分。教师可以反复给学生梳理四大职能的内涵及关系,四大职能是一个有机整体,环环相扣,管理活动始于计划,接下来要进行组织构架及人员配备,期间要领导、激励组织成员,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控制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反复梳理,学生可以很好的把握管理学主要的理论知识框架结构,真正理解管理的四大职能的内涵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步学会举一反三,透过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寻找管理规律,形成管理思维,学会用理论分析、指导各种管理实践活动。

(二)更新理论知识内容

将国内外新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见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广泛参阅国内外优秀管理学名著和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新方法、新思路以及企业改革方面的最新信息,将这些新的先进而实用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尽可能向学生传授,使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把握住管理学原理的知识内容[1]。

(三)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

案例教学法是很多教师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库无疑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案例都是直接从国外直译过来,既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且比较陈旧,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案例的收集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性及时效性,即课堂讨论的案例素材一定是新近企I管理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启发性,教学案例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并在讨论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3)多元化和趣味性,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按照这三个原则,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整理案例材料,积累案例素材。

三、驱动二:实践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2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已有超过80%的课程教学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它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把组织管理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即将要发生的管理活动和实践,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文字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再现,供广大学生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精心准备案例,还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格局,而应该坚持“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引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抛出案例以后,不要急于自己分析,并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先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分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掌握学生的瓶颈问题所在。讨论结束以后,小组代表发言,此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碰撞,教师则对小组发言做适当的点评和总结。点评过程中应该分析每个小组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二)ERP沙盘模拟训练

ERP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将学生分成小组,成立一家模拟公司,分任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等不同角色,每次训练共形成4―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公司,连续从事三至四期的经营活动,并展开竞争,以此来训练各个团队的管理实践能力。通过ERP沙盘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亲身体验企业的现实运作过程及管理活动,也让学生切身体验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2]。

(三)情境演练与角色扮演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游戏、小品、情境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模拟并参与实际情境,并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所要解决的管理关系与矛盾;或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各扮演者的处理是否得当。[3]例如,在讲授“决策”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情境参与“沙漠逃生游戏”,模拟飞机在沙漠坠毁如何选择逃生物品,分别进行个人决策和小组决策。通过模拟,学生不仅对个人决策和小组决策的区别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且对决策过程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由此可见情境演练与角色扮演能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和领悟所涉及的“实战”问题,能让学生熟悉管理中的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

(四)团队合作学习

众所周知,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其中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核心的。通过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什么是团队,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体验和心得,因此团队合作学习就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教师首先要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的规模在4―6人,小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在课程学习期间不再随意变动。接下来就是小组成员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完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如前述的案例教学法、ERP沙盘模拟训练、情景演练与角色扮演等都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每次任务完成以后,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或上交分析报告,要求说明各成员在任务中承担什么工作,如何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最后,教师综合每个小组一学期的表现,给各个小组打分,作为学生们的平时成绩。

总之,理论+实践的“双驱动”教学模式两个驱动并驾齐驱,不可偏颇,既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操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122-123.

[2]王新玲,柯明,耿a润.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

[3]何玮.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2,(7):178-179.

The Research on "Dual Drive" Teaching Mode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WANG Yi-ra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00,China)

第8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课程管理系

交通与物流系

教研室

物流管理教研室

适用专业

现代物流

使用范围

执笔:

审核:

审批:

一、课程简介

《物流管理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物流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本课程与专业内其它课程的关系

《物流管理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其他核心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它主要涵盖现代管理学所涉及的四大职能以及管理学科的相关理念。因此,《物流管理学》为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的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管理者的概念及其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不同管理流派主要的管理思想;

(2)能够解释古今中外著名的管理案例中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3)决策的程序、影响因素和决策技术;

(4)

计划的内容、作用与制定方法;明晰实现目标管理的步骤;

(5)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常见形式;

(6)领导威信、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的运用;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沟通过程、类别及沟通障碍克服的方法;

(7)管理控制的流程和方法;

(8)管理的环境;组织岗位职能分析的方法;

(9)组织中生产过程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10)管理创新的理论、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2、能力目标

(1)能学会组织团体中管理的一般流程;

(2)能熟悉影响管理职能发挥的因素;

(3)能学会计划的程序、方法;

(4)能熟悉理解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

(5)能熟悉组织架构的常见形式,理解组织变革中的动力与阻力,具备初步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能力;

(6)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原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人员配备的技能;

(7)能学会如何运用激励理论进行员工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初步具备进行挫折管理的技能;

(8)能学会如何解除管理活动中有效沟通的障碍,并初步具备冲突管理的方法;

(9)能学会衡量工作成效、纠正偏差的控制方法;能熟悉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影响,掌握创建、塑造企业文化的途径;

(10)能学会生产型企业管理、流通型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策略;

(11)能运用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的管理工作服务,以便适应未来就业创业时管理理论应用的新发展。

3、素质目标

(1)探究问题的能力;

(2)与人沟通的能力

(3)归纳总结的能力;

(4)团队协作的能力;

(5)自学的能力;

(6)解决问题的能力;

(7)信息处理的能力;

(8)创新能力等。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章节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知识

4

理论课

2

第二章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

4

理论课

3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4

理论课

4

第四章

计划与决策

4

理论课

5

第五章

组织与人事

6

理论课

6

第六章

领导与激励

6

理论课

7

第七章

控制与协调

6

理论课

8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管理

4

理论课

9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6

理论课

10

第十章

营销管理

2

理论课

11

第十一章

理财工作管理

2

理论课

12

机动

4

总计

52

五、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

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知识

1、了解管理活动、管理意识的含义、特征;

2、掌握管理的定义,理解管理的特征;

3、掌握管理的职能,理解管理的性质;

4、掌握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5、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了解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

7、掌握管理者应具有的技能;

8、把握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1、管理活动、管理意识的含义、特征;

2、管理的定义,理解管理的特征;

3、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

4、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

7、管理者应具有的技能;

8、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4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二章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了解中国传统的管理;

2、了解西方传统的管理;

3、了解西方现代的管理;

4、了解管理的发展趋势;

5、熟悉中国现代的管理;

6、理清管理思想发展的思路。

1、中国传统的管理;

2、西方传统的管理;

3、西方现代的管理;

4、管理的发展趋势;

5、中国现代的管理;

6、管理思想发展的思路。

4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1、了解组织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及条件;

2、了解和预测环境,适应环境,争取环境对组织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3、明确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4、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特别是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

5、把握组织文化的发展水平;

6、学会怎样建立适合组织发展、能与国际想融的优秀组织文化;

7、掌握建立和培养组织的信用理念;

8、明确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组织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及条件;

2、预测环境,适应环境,争取环境对组织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3、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4、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特别是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

5、组织文化的发展水平;

6、怎样建立适合组织发展、能与国际想融的优秀组织文化;

7、建立和培养组织的信用理念;

8、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四章

计划与决策

1、了解计划的概念与特征;

2、熟悉计划的种类与编制计划的程序;

3、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具体掌握网络计划技术法;

4、了解决策含义与主要特点;

5、熟悉决策分类与影响决策的因素;

6、掌握定量决策法;

7、了解编制计划的前提—目标的含义与性质;

8、熟悉如何确立目标;

9、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1、计划的概念与特征;

2、计划的种类与编制计划的程序;

3、编制计划的方法,网络计划技术法;

4、决策含义与主要特点;

5、决策分类与影响决策的因素;

6、定量决策法;

7、编制计划的前提—目标的含义与性质;

8、如何确立目标;

9、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4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五章

组织与人事

1、掌握组织的概念,了解组织的作用;

2、掌握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了解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5、了解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含义与原则;

6、掌握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内容和程序。

1、组织的概念,组织的作用;

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5、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含义与原则;

6、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内容和程序。

6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六章

领导与激励

1、了解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差异;

2、了解领导的含义、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领导的方式及其理论;

4、认识激励的性质,了解激励理论;

5、了解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6、理解沟通的含义、过程和作用,掌握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1、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差异;

2、领导的含义、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3、领导的方式及其理论;

4、激励的性质,激励理论;

5、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6、沟通的含义、过程和作用,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6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七章

控制与协调

1、了解控制的含义、目标、作用和重要性;

2、理解控制与计划、组织、领导的关系;

3、了解管理控制的特点;

4、掌握控制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5、熟悉控制的基本类型;

6、掌握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1、控制的含义、目标、作用和重要性;

2、控制与计划、组织、领导的关系;

3、管理控制的特点;

4、控制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5、控制的基本类型;

6、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6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管理

1、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概念与组成;

2、熟悉生产计划的内容与制定方法;

3、了解工厂布置及车间布置的原理及方法;

4、掌握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内容与方法;

5、了解企业生产调度与生产控制。

1、企业生产过程的概念与组成;

2、生产计划的内容与制定方法;

3、工厂布置及车间布置的原理及方法;

4、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内容与方法;

5、企业生产调度与生产控制。

4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意义;

2、了解工作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

3、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控制与评价;

4、了解职业培训的内容以及职业发展趋势;

5、熟悉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6、了解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原则。

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意义;

2、工作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

3、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控制与评价;

4、职业培训的内容以及职业发展趋势;

5、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6、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原则。

6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十章

营销管理

1、了解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2、了解市场营销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步骤;

3、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类型,熟悉市场营销组织的设计,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控制;

4、理解市场营销组合、目标市场等相关概念,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5、分析如何对营销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1、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2、市场营销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步骤;

3、市场营销组织的类型,市场营销组织的设计,市场营销组织的控制;

4、市场营销组合、目标市场等相关概念,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5、如何对营销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2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十一章

理财工作管理

1、熟悉企业理财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熟悉企业理财的法规制度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

3、了解企业理财机构的设置;

4、了解企业理财计划的基本内容;

5、了解企业理财控制体系的建立。

1、企业理财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企业理财的法规制度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

3、企业理财机构的设置;

4、企业理财计划的基本内容;

5、企业理财控制体系的建立。

2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六、教学基本条件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授《物流管理学》的教师应具备物流专业知识及核心技能,这将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拥有企业工作背景或企业实践学习经历,最好是具有物流相关企业的经历则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2、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最好在多功能教室、物流实训场地、物流企业等环境中进行。

3、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教师通过教学,逐步形成课程讲义、课件等相关资源。

第9篇:管理学决策过程范文

关键词:领导者 决策成本 素质 管理效益

所谓决策成本,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领导为达到目标,对活动方式、内容以及方式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同时选出最佳方案的总付出。也就是说,决策目标与决策付出之比就被称为决策成本。通常而言,较成功的领导都相对较重视决策,他们的目标就是以最低成本来换取最大经济效益。

一、决策成本构成与决策成本影响因素

就本质而言决策者为决策的主题,一般决策者能力、认识以及把握时机的程度和决策成本有直接关系。首先,思维与成本。一般情况下,决策者自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对决策行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决策思维过程通常要消耗决策者大量时间和精力,若其思维出现一定片偏差,则最终会造成领导决策出现失误;其次,成本和能力。在形成能力的过程中也会有成本付出。领导决策时,其成本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化,也就是说,将其像决策过程中转化。若领导具有比较强的决策能力,那么其决策成本就会降低,反之就会增加决策成本;再次,机会与成本。其它条件相同,机会就决定者决策成本,若能够将机会抓住,那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抓住,那么就会导致一事无成。

决策费用是决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费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是论证过程所费。具体内容有决策方案论证所费、目标论证所费,这两部分是决策成本的关键。第二是决策实施费用。领导决策实施费用被称为决策成本的主要构成,主要包括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的支出,所以决策实施费用和整个决策成本有直接性关系。

二、决策成本公式

在分析了决策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后,能够得出决策成本公式,即:决策全过程所费/决策目标=决策成本。此公式的意思是,决策目标与决策全过程所费对决策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决策目标相同,如果决策所费比较高,则决策成本就会升高。用公式表示:决策全过程所费=时间×(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而决策成本可以用两个公式表示,即:公式一:决策成本=[(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决策负效果]/决策目标。公式二:决策成本=[(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超目标效果]/决策目标

三、领导在降低决策成本时必须把握的主要问题

就本质而言,领导主管因素和决策成本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将其能力与素质打牢,其素质和能力对决策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领导一定要主动、积极与科学决策需要相适应,对自身能力与素质予以全面提高。首先,必须提高其思政素质。也就是说,在领导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宣传政治,以形成一种正确价值观,针对科学发展观具体需求,领导在决策关键问题时,必须确保立场坚定,同时做到一切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其次,必须提高领导业务素质。不断适应于科学决策需求,需要领导一方面要成为其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博学通才。一方面必须具备科学知识,而且还必须通晓经济学与现代管理学等新兴学科,对相关社会知识有所了解;再次是提高其信息利用能力。获取信息是决策成本的基础性活动,领导一定要不断提高其对信息的驾驭能力,确保信息的实用性。

因为决策过程与成本关系紧密,因此,领导必须严格遵守决策过程和原则,一般决策主要遵循的程序包括目标确定、问题发现、实施决策、方案拟定和决策跟踪等,其不仅具有相互独立性,同时又前后紧密相连。在对决策程序予以认真履行过程中,领导一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所谓针对性原则,其实就是科学界定与诊断决策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是正确认识问题。因为问题具有客观存在性,若领导不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或者说视大问题为小问题,那么正确决策的实施就非常不利,浪费决策成本。第二,必须准确发现问题。也就是说,领导一定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明确问题本身所存在的范围和属性,同时意识到问题发展趋势和其存在状态。从根本上说,准确发现问题被称为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其次是对问题予以精确界定。具体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通过间接、直接的方式具体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领导必须要对问题具体情况实施综合、概括、分析、抽象和归纳等,以达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目的。

(二)明确性原则指的是避免决策目标含糊不清

进一步确定和明确决策目标,被称为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目标予以确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首先,决策目标要保证切实可行,不然在投入大量物理、人力以及财力后,却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最终浪费决策成本。其次,明确目标一定要具有目的性,而且一定要针对问题要害。如果解决的问题不存在,那么目标就不存在,最终就会失去决策方向。如果目标决策存在错误的方向,那么就会导致南辕北辙现象的出现。最后,要保证目标准确、清晰、具体,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否则下属就会无所适从。

(三)所谓实效性原则,指的是反对形式主义,求真务实

必须确保决策实实在在,容不得有半点虚假。即领导者必须要规避决策出现形式主义,一定要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相关决策效果与决策动机做到有效统一,将着重点置于求实效方面。

总而言之,有效降低决策成本,确保各决策机制之间均衡有效进行,对领导管理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耀国.老板的素质有多高,员工的素质就有多高[J].经营者.2006(17):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