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

第1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计算机图形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6-02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以下简称CG)是利用计算机研究图形的表示、生成、处理、显示的学科[1],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因为受算法所影响,感到这门课枯燥、难于理解,从而使其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还有一部分同学只倾向于研究算法,而忽视了算法的编程实现,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旨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述、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依赖的是案例材料,编写一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案例材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设计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CG中的案例设计原则

教学案例的设计,既要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又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CG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两个方面。案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案例材料的设计选取应围绕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的案例,更应精心设计,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方面是指要因材施教,案例的设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性。数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编程能力比较弱,因此案例可适当要求对算法做较深入探讨,同时强调算法的编程实现,这样能够扬长补短、有的放矢。

(二)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应具有代表性。案例中的问题不是泛泛地提出,而是能反映某一类问题,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解决这一类问题。另外,案例中的问题也不必面面俱到,比如直线段扫描转换问题,只考虑斜率大于0小于1的情况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四种斜率,让学生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中心问题上,等把中心问题解决了,通过对案例的扩展,再考虑其他情况。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有趣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学习动力。CG中的理论知识和算法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案例设计时,要考虑怎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下,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往往对实际接触到的、用到的东西感兴趣,那么在设计案例时就要尽量切合实际,把案例跟现实应用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思考常用的绘图软件中的“橡皮擦技术”是怎样实现的?这比直接说画线、画多边形和直线裁剪生动有趣得多,同时这种绘图方式也与商用绘图工具如Windows绘图软件、Photoshop、AutoCAD等非常类似,极具实用性。而对于多边形填充,学生通常感到非常抽象,那就可以以游戏“俄罗斯方块”为例,让学生思考游戏中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方块是如何绘制和填色的。趣味性是案例的驱动剂,案例的设计应突出趣味性、应用性。

(四)多元性

CG中的问题,往往有多种算法,多个解法。多元性原则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不满足于一种解法,而是探究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学生一开始可能提不出多个解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逐步思考、探索、归纳出问题的其他已知解法,甚至有可能提出新的未知的解法。最后通过对多种解法的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答案。例如直线段的扫描转换,学生最可能先想到的是DDA算法,在对该算法进行剖析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做适当引导,使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自发地发现中点画线算法和Bresenham算法,并通过对三种算法的比较,总结归纳每种算法的特点,找出最佳算法。这种多元化及最佳化答案选择,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扩展性

扩展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横向扩展。一个案例有一个中心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又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扩展,使这个案例变得更丰满,涵盖更多内容。例如,学生在用中点画线算法解决了画线问题后,可以再对该问题进行扩展,提出“怎样画任意斜率的直线段”、“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效率”等问题,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扩展问题是对案例中心问题的补充,应在中心问题解决后再提出,精彩的扩展是对案例的升华,没有扩展的案例就像直挺挺的树干,有了扩展的案例才是枝繁叶茂的绿树。

(六)延续性

延续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纵向延伸。案例设计要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内容前后具有关联性,案例中也要体现出来这种关联。因此,可以设计一组案例来体现教学内容,前面的案例作为后面案例的铺垫,由浅及深,层层深入,这样有利于学生学结,使他们善于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比如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直线段,需要先掌握绘制单位宽度的直线段的算法;要想对直线段进行反走样处理,也需要掌握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这些内容存在关联,后面的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延续。再比如,中点法可以用于画直线段,那么画圆时可不可以用呢?画椭圆呢?在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利用案例的延续性,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导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上,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针对数学院学生的特点,按照以上案例设计原则,我们设计了十六个案例,涵盖了光栅图形学、几何变换、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图形裁剪、图形消隐、真实感图形绘制、计算机动画等主要内容,这些案例有效地支持了案例教学的进行。

二、案例的评估及改进

案例设计好以后,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根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案例的评估和改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的难易指数。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用时等情况,评估案例的难易程度,为不同的案例确定难易指数。针对学生特点,适时改动案例,调整案例的难易指数,使之与教学相适应。(2)案例的吸引力指数。该指数反映了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小,通过改变不同的案例叙述方法、问题提出方式等手段,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大小,找到学生喜欢的方式,从而提高案例的吸引力。(3)案例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相似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还要了解学生对案例的认可接受情况。

总之,教师设计好一个案例后,要通过案例实施、总结归纳,对案例进行评估,依此对案例进行改进,以期使案例适应教学,适应学生,发挥出更佳的效果。

以上讨论了CG案例教学中案例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解析。案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使案例适应时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因此,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案例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案例教学;网页设计;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网页设计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计算机网页设计是一项具有操作性极强的一个综合性课程,想要制作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网页,就要具备动画制作、图像处理以及文字版面处理等相关的一些知识。在计算机网页设计当中,常用的网页设计软件有:Firework、Dreamweaver以及Flash,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网页制作三剑客”。

在一般的技工学校开设网页设计课程时的教学模式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大纲的要求,针对各个章节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不同的知识点分别安排一次实验和理论[1]。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只会机械的照搬,不能够融会贯通,没有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也比较注重实践教学,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往往达不到预期想要的目标。形成这些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即使是学生对网页制作中的一些技巧以及技术掌握的非常好,但是在图片制作、内容排版编排、以及整个网站的布局和规划上缺乏对整体网站的把控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学生能够掌握基础部分的知识分析、知识理解以及能够达到辨识能力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呈现给学生所要学习的案例。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案例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采取团队合作和自己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分析,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辨识以及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工作作风、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例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学习星期,再把案例当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到学习网页制作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设计者又是激励者,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讨论。

2.案例教学的实现过程

在案例教学当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但是只有对每个环节的流程都加以注重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才能够使案例教学达到成功。案例教学的流程是:案例教学设计组织案例讨论实现案例和总结。

2.1 案例教学设计

进行案例教学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规划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和对案例相关的技能和理论的讨论,并且对案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案例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案例要具有实践性,设计的案例要跟现实和教学当中的案例相吻合,这样才能被学生理解;教学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教学案例要能够涵盖课程中大部分的知识点;设计的案例要具有系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到的案例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和前后贯穿的,而且要由易到难的进行编排;案例设计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接收能力来设计教学案例和选择教学案例。

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要探索和思考怎样用于实际,及时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能不断的扩展学生的视野。如:在网页设计的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题目,设计个人求职网站。因此,学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结合所学的网页制作知识来分析求职的素材以及独立的做出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2.2 组织案例讨论

组织案例讨论的重点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针对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实现的方法和分析的结果可能不大一样,有些学生能找到简易的实现途径但是难以理解,而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复杂但是容易理解[2]。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删除案例当中次要的细节,并且发现案例中的理论知识和案例结构之间的联系。案例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把案例当中的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创造自由的讨论氛围,知道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主角。

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做一种交往的情境,在此情境当中,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各种互动交流以及学习活动,能够在情境中反复的进行学习。这就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思想。而在案例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对学生不要求强记内容,但是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使学生达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目标。如:在网页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在最初对Dreameaver MX网页制作工具进行介绍的时候,因为学生对这个工具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2.3 实现案例和总结

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以后,教师要对讨论的结果做出评价,摒弃不正确的观念。并且还要对在案例分析当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技巧进行讲析。在学生上机操作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课堂上的讨论内容来对案例进行实现。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牢记。

3.案例教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3.1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位学者曾今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塑造,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教师传递知识和经验来决定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方便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各种新的不同的信息。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威信、影响力加以增强,并且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并且深入到学生中去,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2 构建合理知识体系,选取精心教学案例

认知结构是认识事物、适应环境和学习知识必备的条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是“顺应”和“同化”机能的不断平衡的过程,是认知结构在不断构建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呈现出新的知识点和引入一些必备的背景知识的时候, 要紧扣教学大纲的重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的时候每一个案例都要反映到教学大纲当中的知识点上,做到有针对性。

如:在网页的页面布局时可以采用框架以及层和表格的方式,以一个食品网站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草图:第一层插入背景图片,给网页一个主色调;第二层插入一个flash动画,使网页充满生机活力;第三层插入精品美食;第四层搭配歌曲体现企业的饮食文化;第五层可以添加一个浮动的物体,使整个网页看起来更具有立体感。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鼓励用表格布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再引出层的概念,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任务。

3.3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营造一种融洽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使学生真正做到敢说、敢尝试。教师在案例教学当中处在主导地位,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3]。因此,案例的实现过程都要由学生来完成。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案例的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4.总结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并且还解决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法中的一种,想要优化课堂教学,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小东.浅谈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6-28.

第3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硝酸是氮的重要化合物,而且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硝酸的化学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氧化性是教学难点。硝酸是继硫酸之后的另一种强氧化性的强酸,所以教学时引导学生类比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硝酸的性质。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性。通过对硝酸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酸性质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知道硝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该教学案例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普通班的学生。

二、情境描述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起先,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上课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组7~8位同学,推选出小组长,同时宣布小组比赛记分规则。创设许多问题情境,例如:播放动画“乌云、闪电、雷鸣、大雨,禾苗茁壮成长”,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该情境回忆所学内容,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硝酸的各方面性质逐一展开探究,所有演示实验都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并增设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的实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抢答,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要求学生对所做实验提出问题时出现了冷场。接下来学习硝酸物理性质,学生分组观察。由于课前没有强调实验要求,有的学生一开始不按要求进行实验,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当学生做了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后,大量NO■外逸,教室里刺激性气味很重,学生注意力分散。引入阶段虽比较顺利,但用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当物理性质讨论结束后,剩下的教学时间已很仓促,最后导致重点内容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第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

在后面相同内容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改变原先的探究方法,将多个探究点改为一个探究点进行教学。先用硝酸泄漏的新闻事件引出课题,然后从化学的视角提出问题:1.为什么看到红色烟雾;2.为什么在远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就可以对硝酸的物理性质、酸性和不稳定性进行略微小结,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便于学生记忆,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将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放在让学生探究硝酸的氧化性上。教师先按教材演示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后,发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试管中出现红棕色,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课本中描述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为何试管中出现红棕色?”学生立即回答:“NO气体被试管中空气里的氧气氧化而生成NO■气体。”教师追问:“如何证实铜与稀硝酸反应开始生成的是无色的NO气体?”部分同学答道:“反应前排出试管中的空气,然后重复刚才的实验。”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如何排出试管中的空气呢?请大家设计实验装置。”这时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启发(此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够):我们收集气体时可用什么方法?”学生马上回答:“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教师继续引导:“用什么气体好呢?”学生甲首先想到:“用CO■气体,排水法中是气体把水排出。”“那么水能把气体排出吗?”这一次学生乙最先想到:“能,贮气瓶中气体就是用水压出的。”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按上述思路设计实验装置。经过几分钟,有几位同学画出几种实验装置,部分同学仍然无从下手。师生共同评价几套装置的优劣后,教师推荐用注射器进行实验。教师先向学生说明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先把细铜丝放在针筒中,然后抽取2~3mL稀硝酸,针头用橡皮塞堵住(注意:不可用手)。观察到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后,把注射器竖立,针头朝上,拿掉针头上的橡皮塞,向外拉注射器,吸入少量空气。立即能观察到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三、案例结果

对比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第二种教学方法明显优于第一种,不仅没有出现第一次教学实验中出现的有毒气体逸出或者教学进度偏慢慌乱局面,而且整个教学按教材顺序从上到下,有条不紊,一一传授各个知识点,同时把硝酸的性质与盐酸和硫酸进行比较。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积极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大部分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实验由几位学生来演示,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节省了教学时间,很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四、案例评析

通过对两次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分析,我认为第一次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对学生不够了解,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只是稀奇的方式而已,久而久之,随着好奇感的消失,学生就很难进入状态。其次,学生分组及小组竞赛规则介绍耽误时间。再次,实验前未让学生彻底明确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实验不能同步进行,课堂节奏不好控制,延误了不少时间。最后,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所有内容都进行探究,造成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不够。

对于第二种教学方式,我比较认同,既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现代教学理念,又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讲授。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可以发展能力。实验的安排和设计也充分考虑到环保问题,体现于绿色化学理念。之所以这次教学能取得成功是由于:第一,总结第一次的失败经验,课前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第二,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学生积极主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意义。第三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第四,探究点设置明确,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

虽然第二种教学方法相对于第一种要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经过思考我觉得硝酸这一节内容还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探讨:1.你通过对硝酸的观察能得到那些信息?2.你能找出硝酸与盐酸、硫酸的区别吗?3.硝酸为何保存在棕色瓶中?4.通过实验,比较浓、稀硝酸与铜反应异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5.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有何规律?6.你是如何认识硝酸的氧化性的?你能对硝酸还原产物做出判断吗?这些只是构思,并没有进行教学实践,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优缺点。

第4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 教学设计理念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理念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CDIO理念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创新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WebQuest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应用与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中的研究 计算机课程中的协同式教学 新理念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微课理念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CDIO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表现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探索 浅谈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晓端.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杜淑娟.形成性评价机制下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9).

[4]任加坚.课堂上,应当尊重学生的自尊心.[eb/ol].http:///content/160178.

第5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高校;教学 改革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益发达,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保证学生有过硬的计算机基础素质,而且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始终应当保持与社会水平的同步,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就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经历了一个有专门教学到普及性教学的过程阶段。目前所有高校毕业生都具备了初级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一般性操作技能。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者开始新的生活打下了比较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计算机教学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简言之,跟不上时代必然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体而言,传统中“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所谓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全体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无论讲台下面坐着多少学生,教师都采取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案,一样的步调。总而言之,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按照学生差异化特点制定分层次有步骤的教学。而实际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其次,教学设计简单易操作,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完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应当在教学中成为推进改革的重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教学计划和设计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教学中应当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自身的计算机水平都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教学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有的学生基础课程不扎实,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础课程加大训练和学习力度,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形成比较牢固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这样有步骤的开展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进展。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首先对基础课程加强锤炼,在基础课程得到保障以后再进行比较难的知识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都比较扎实和牢固,那就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使他们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之间形成比较合理的搭配,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基础较雄厚的学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带动作用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工具。因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成为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高校教学中,计算机是一门必修课,无论什么专业都要进行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文科专业学生可能对文件处理软件的学习比较侧重,美术或平面设计专业对一些设计类软件或者图片处理类软件了解和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需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等等,都需要比较扎实和坚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是影响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但是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的程度的发挥在计算机知识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将计算机应用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个引子,从而以趣味性和现实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学生在上网中经常看到的FLASH动画,可以作为三维设计或者编程等内容的教学的开始。再如,在Excel表格中,可以向学生演示自动求和、自动求差带来的便利性,激发学生们对于Excel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另外还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将特殊案例引入教学,以缓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枯燥性,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引入课堂,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方法的革新,另外还有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鼓励和提倡学生之间开展自由辩论,对某一专项问题讨论的方式加深学习的印象,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较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教学是任何时候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项必要措施,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是计算机教学的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首先,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在计算机改革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应当重点加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机会。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验证和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另外,还应当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实践,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接触计算机应用知识,总结规律,积累经验。从而使学生直接获得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参考文献

[1] 曲滨鹏,王桂媛.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的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第6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高校 学生信息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and Students' Information Quality Training

YANG Jicheng

(Tianjin Xinhua Staff College, Tianjin 30007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e to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various fields, so that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llege courses required of all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help develop students' inform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for comput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quality.

Key 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quality; training

0 前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不合理现象,制约了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教育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研究,将会有效促进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优化调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①

1 高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目标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实行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计算机教学内容时应该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理论渗透其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设计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应该看到,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教育,另一方面是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1 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教育

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Power 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打印机、复印机等常用办公设备的应用等。

1.2 与计算机相关的计算机教育专业

(1)Microsoft office办公应用软件高级模块。Microsoft Word高级应用、Microsoft Excel高级应用、Power Point高级应用等。(2)计算机硬件基础模块。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单片机初步应用、计算机的系统操作等。

虽然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教育学习内容难度较小,但其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且杂,由于是非专业课程,课时安排较少。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②此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还可以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能。相对于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不仅要学习基础的办公应用软件与办公设备,还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这也是专业与非专业计算机教育学习的主要区别。由于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能与信息素质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实际中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安排应结合具体专业课程而定,满足实际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在高校计算机教育课程安排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设置计算机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教育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与实际应用技能。③

2 高校计算机教育模式的优化调整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主要是以理论为主,与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不属于同一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设置都不相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专业,相同的课程配备的教师也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计算机教育与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正在逐渐的融合中。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新时期的信息中,单字信息的占有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计算机教育可以有效补充信息素质教育的缺陷。因此,有效优化与调整高校计算机教育模式,将高校计算机教育作为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④为了达到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可在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2.1 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可以运用课上的案例分析与课后的实际操作两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课程前,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案例进行精心选择、灵活设计与安排,确保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⑤例如,在进行广告创意设计的教学中,由于广告创意本身要求的是如何吸引受众人群的眼球,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在广告创意教学案例的设计时,教师可以“中秋节”为题,由于学生对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都很熟悉,并且对于中秋节不同的地区有很多不同的故事、风俗习惯与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特征切入主题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文字段落设计、文字设计以及相关图片处理等进行编辑处理,一方面有效提高学生软件的实际应用性,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⑥

2.2 促进计算机教学过程的网络化发展

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地点都是在学校的计算机机房,授课方式主要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实际操作流程,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对于课堂上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交作业的方式在网上找到答案,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完成,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可以有效考察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能够确保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进行,应将计算机教学机房对外开放,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机的使用频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学习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与信息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就必须加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优化调整,掌握高校计算机教育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关联性,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课程,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⑦

注释

① 郭伟刚,郭俐丽.基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理论版),2009.12(1):111-112.

② 陈蓉素,张小天,刘玉琳等.高校计算机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培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9):173-174.

③ 樊康新,张新宇.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3(10):147-149.

④ 邹立坤.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124-125.

⑤ 高立强,刘伟平,张春娟.数字农业教育与高校大学生计算机信息素质培养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上旬刊),2011.23(21):175-177.

第7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教学设计理念是为了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采用的一种系统、科学的的设计理念,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一个计划安排和统筹全局的重要作用。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学设计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对计算机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对掌握教学进度、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理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也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全面提高。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应用

教学设计就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统筹分析和详细安排,布局设计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科学设计理念,从而达到统筹全局,优化教学的目的。这个理念的提出对于老师设计水平和教学能力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好的设计理念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引领老师和学生科学、合理、完整的完成计算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就针对计算机教学设计理念中的设计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提炼进行简单的论述。

1 计算机课程中教学设计的方法

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到的领域特别广泛,实用性特别强,所以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很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这种情况下就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绝对不能单纯的灌输,按照菜单功能逐个讲述和演示传统模式,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应该本着实践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1 细化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广泛运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求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不断的进行具有连续性、渐进性的思考、探究和发现,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的良好效果。任务驱动的方法在教学设计理念的应用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就是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的教学内容,当然每一步都要设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步步的加工和完善作业,最终完成一个以前望尘莫及的任务。这样不仅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计算机实用工具的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眼看到自己的进步,化难为易,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乐趣。

比如说在利用基本办公软件excel进行数据统计排序的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个学生成绩表的任务,可以带来样本作为参考,让学生思考都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排序和操作,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个连续的教学内容细化,驱动学生一步步的从计算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生成图表等过程逐渐的完善操作。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梳理思路和记录,确保学生完全熟悉和掌握技能。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将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发散思维,增强操作能力,强调了高层次的思维发散和创新。

1.2 教学相长,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当然,教师也不是全能,所以绝对不能高姿态,以盛气凌人的架势和学生产生距离感。学者知不足然后自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或者是被同学们难住。只有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汇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体味教学的乐趣,不断积累的经验也是教学设计中的宝贵财富,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真诚友好的态度才能博得同学们的爱戴。所以教师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用觉得尴尬,只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一起来想办法,相互补充,最的终收获一定更多。而且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和谐发展。

2 计算机课程中教学内容的提炼

当前的网络系统十分复杂,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那么在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计中就要针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课程标准,提炼和选择他们能够理解、接受的内容由浅入深的逐步进行学习和深化。围绕知识点展开设计,有意识的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安排进行个别的指导,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学无止境,课堂上的知识永远都是有限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难以捉摸的,计算机作为一门技术型教学学科,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水平,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自主探索知识的奥妙,发现和解决更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适应社会需求。也就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了。

3 结束语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教学设计理念的提出,全面统筹规划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丰富,教学的形式也更加科学、多样。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不断深入的了解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索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理念的运用,使教学工作变得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文献】

[1]杜淑娟.教学设计理念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中旬刊),2013,(7):186.

[2]许根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任务设计理念的探讨——由两节公开课引发的联想[J].科技信息,2010,(13):242,262.

第8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为今后的创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受教育者拥有足够的创业能力的一门教育学科,由于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主要是向社会提供专业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将计算机教学和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1 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具有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应用面比较广的特点,因而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展开,对于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知识的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技术是一个信息量巨大,应用广泛的行业,主要包括软件工程和硬件工程,尤其是在软件工程方面,需要大量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计算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系列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新软件、新技术。其次,计算机技术目前几乎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够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日常生活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要贴近实际生活,将计算机技术落到实处,这时候,加强计算机教学中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增加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计算机教学中创业教育的渗透模式

2.1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业需求、明确创业的动机,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计算机行业为许多人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比如IBM的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虽然自幼家境贫寒,但是拥有很强的创业精神,最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再比如我国阿里巴巴的马云、搜狐的董事长张朝阳、腾讯的马化腾等,他们都是我国计算机行业的精英,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身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他们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众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发展,进而营造一个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合理设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应该正确积极予以鼓励,正确审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保持对计算机技术的热情和创新态度。

2.3 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对基本的知识进行模拟练习,缺乏相应的创新实践能力,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普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方法,首先应该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传统的考核方法是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开展的,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会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僵化,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因而,在计算机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不仅重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视,改革考核方法,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网页设计,考查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为学生的今后的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强化创业实践能力

由于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高优秀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计算机技术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计算机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要强化课堂教学的相关实习活动,比如,在学习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时,教师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材料,使学生制作不同的表格、演示文稿等,然后进行展示、评比,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同时,教师要围绕创业教育这一主题,不断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以及计算机的组装等活动,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与相关的老师一起,参与校园的网站建设,对企业进行网站设计,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9篇: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应用实践;改革策略

1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分析

1.1计算机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

高校学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计算机课程现已被大多数高校列为必修课程了。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实践较强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使用基础知识,其次是要将所学计算机理论知识用于相关领域的实践中。然而现多数高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于理论化,缺少计算机实验等相关课程设置。在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上,学校还是按照普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课程的安排,这样的教学不能满足社会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专业化需求,也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计算机相关应用实践知识较缺乏,对于一些计算机专业技能掌握不完整,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岗位需求。

1.2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应用不匹配

在多数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必要理论知识和简单计算机操作的教育,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实践的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较欠缺。而计算机教育的培养要求是要达到除了学习基础的互联网知识,了解当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操作外,还需掌握简单编写程序、C语言以及Java程序设计等相关实训。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显得十分浅显,大多只是学习文档和电脑的基本操作。同时也缺乏与校外企业的相互协作。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得不到实践的机会,学校也缺少相关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计算机应用里的操作案例。当学生毕业后面临严酷的职场竞争,感觉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毫无用处,无法满足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基本需求,也是在浪费社会人才资源。

1.3对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重视程度不高

就现在的高校而言,许多计算机课程只是在就业压力剧增的当下,为适应上级部门的指示,开展现代基础职业技能的学习活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没有完全考虑到计算机技能知识的掌握,这使得高校大学生只是接受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对社会基本技能的学习。毕业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面对就业选择时显得手足无措。在计算机课的教育上,很多都没有达到对必修课程的重视程度,没有在高校的整体教育上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更没有体系化的计算机课程流程安排,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受系统化的计算机综合理论和实践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探究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策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的时代催生出新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课程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课程。计算机教育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应用,为社会培养多功能的专业人才,将所学计算机技能运用到社会岗位的生产实践中。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等教育,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更是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教育改革创新,使之符合社会大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2.1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设计

信息时代的悄然而至,信息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现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更是要紧随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传统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设计没有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使用的还是普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效果严重滞后,学生在接受了专业学习后,对计算机相关应用的实用性差。高校可根据自身专业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对于所有的知识框架进行合理的规划,将技能型知识加强,有目的地进行日常教学,逐步形成有别于传统计算机课程的独特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有用的实用技能,还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朝着多人才、高水平、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上,一定要调查清楚市场对不同专业的不同基本要求,按照市场要求来培养适合岗位的学生。以市场实际需要为方向,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以后职场的职业竞争力。

2.2加强计算机实践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育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计算机工程运用到各个领域,是实现现代社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有效手段。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也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来建立计算机实验模式。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大多受限于实验器材和设备,对于实验的检验过程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借助新媒体教育,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教育设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重视计算机教学,创新教学形式

高校的计算机课堂作为其他课程技能补充,旨在培养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在社会领域或相关的技术领域中运用计算机技能来增强自身专业的综合竞争力。这需要获得基础计算机知识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而计算机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过程,充足的实践时间能对计算机操作的理解起到深化作用;但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缺乏课上及课后的实践操作,对于一些操作只是课上看老师操作,学生难以真正地消化计算机实践操作。因此,要利用现代技术来帮助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例如:虚拟机技术,它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能实现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多系统灵活操作。虚拟机能为计算机教学提供多变的实验教学环境,还能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实践能力。虚拟技术模拟真实的计算机实验,提升实验效果,是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虚拟机技术能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