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

第1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厌学;学生;案例;教育;心理辅导

【案例介绍】

王辉(化名),男,高一学生。该生自尊心极强,性格古怪,自私,浮躁,自由散漫。该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不好。学习上,没有进取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作业很少交,成绩自然很差。生活上,大手大脚,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500元以上。

该生对自己很放纵,纪律性非常差,经常违反纪律。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有时尽管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一转身又“旧病复发”,把自己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虽然班主任和老师多次和王辉谈心交流,对其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

通过家访以及与王辉交流,我们了解到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辉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从王辉上初中开始,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虽然父母经常给王辉打电话,但每次除了问问他有没有生病、缺不缺钱花之外,其他的就很少关心了。

而爷爷奶奶对王辉生活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他学习的重视。同时,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如何教育管理孩子没有正确的理念,只知道不让孩子受委屈,所以两位老人对王辉很娇惯,甚至有些放纵。按照王辉的爷爷奶奶的说法,只要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其他方面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初中时,王辉就曾出现过几次重大违纪事件。

进入高中以后,王辉每次双休日回家,爷爷奶奶都要给他做顿大餐,补补孩子在学校“缺乏”的营养。返校时,除了生活费,爷爷奶奶还要多给王辉一二百零花钱。

根据对掌握的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王辉之所以没有在初中形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没有纪律观念,性格怪异,与他缺乏父母的关爱、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

【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

根据对了解的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王辉,除了班主任和老师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更为重要的是先要改变其父母和爷爷奶奶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为改变王辉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自身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学校和年级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班主任和老师与王辉的爷爷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方式。首先,让他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其次,让他了解在家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方式。经过沟通,班主任和老师决定让老人首先从生活细节开始加强对王辉的教育管理,如每次过双休回家给他的生活费要定额,规范王辉的生活习惯。同时,老人给王辉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不要再直接给王辉寄钱。王辉的爷爷还在家庭生活方面对王辉进行“控制”,不再专门为王辉做大餐,而是吃家常饭,以培养王辉节俭的习惯。

第二,班主任和老师进行不定期家访,向他的爷爷奶奶送去家庭教育的“真经”,了解王辉在家的情况,并告诉他们王辉在校各方面表现。在向两位老人介绍王辉在校的表现时,我们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哪怕是王辉很小的一点点进步和改变,让两位老人对王辉充满希望,增强教育的信心。王辉的爷爷奶奶也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困惑告诉我们,我们就和他们共同商量讨论解决办法,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回到学校后,我们及时就王辉在家里的良好表现对他提出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增强其改变自我的信心。

第三,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与王辉的父母的联系,我们把王辉在校的良好表现及时告知他们,让他们为孩子的转变和成长感到高兴,同时也委婉地把王辉身上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他们沟通,既提出我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倾听他们的想法。我们也把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科学方法介绍给他们。基于亲子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建议王辉的父母能够回家创业,让王辉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哪怕他们有一人在家也好。经过多次沟通和他们的慎重考虑,王辉的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孩子,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后来,我们在家访中对王辉的母亲也做了多次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以提高其教育效果,促进王辉转变和成长。

第四,加强对王辉的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班主任通过召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座谈会,让他认识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认识到老师、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增强王辉的感恩意识。王辉的母亲也根据我们的建议,在双休日让王辉参加家务劳动,到地里干农活,假期带着王辉到父亲打工的地方去和父亲一块干活,以此让王辉更深刻地体验到父母的劳累和付出,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更加关心、感恩父母。

通过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脚踏实地、认真细致的工作,王辉开始慢慢改变自己。他每周花的钱比以前少了许多,心胸打开了很多,开始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心态逐渐稳定、端正,课堂上基本上能坐住认真地听讲,偶尔也有举手发言的表现,纪律观念也有所增强。尽管王辉的不良习惯还不时出现,但他身上的变化让我们老师和家长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案例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溺爱是家长和儿童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用溺爱的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在王辉的家庭教育上,父母和爷爷奶奶给予他的就是溺爱和“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这是造成他性格怪异、习惯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变王辉厌学情绪的关键所在。

第2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考核情况列表

1.自测练习(1-7章)

第一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选择一项:

A.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题目2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

B.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

C.

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

D.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题目3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选择一项:

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题目4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

题目5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选择一项:

题目6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选择一项:

第二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经济状况

B.

家庭居住条件

D.

家庭生活设施

题目2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B.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

D.

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选择一项:

题目4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选择一项:

题目5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6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项:

第三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头尾原则

B.

远近原则

C.

等级整合原则

D.

系统独立性原则

题目2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玩具越多越好

B.

玩具越贵越好

C.

玩具越复杂越好

D.

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选择一项:

题目4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选择一项:

题目5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选择一项:

题目6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选择一项:

题目7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选择一项:

第四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

B.

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C.

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题目2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

B.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

C.

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

D.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选择一项:

题目4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选择一项:

题目5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选择一项:

题目6

6.

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选择一项:

题目7

7.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选择一项:

第五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

B.

孤独症儿童

C.

肢体残疾儿童

D.

视听障碍儿童

题目2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型和学术型

B.

创造型

D.

运动型

题目3

3.

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

B.

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

C.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D.

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4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选择一项:

题目5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选择一项:

题目6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选择一项:

题目7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8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选择一项:

第六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1.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C.

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D.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题目2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亲职教育

B.

教育活动合作

C.

管理与研究合作

D.

资源支持

题目3

3.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

B.

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C.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D.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题目4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

C.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D.

教育资源利用

题目5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共享法

B.

宣传法和讲座法

C.

调查研究法

D.

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分。)

题目6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选择一项:

题目7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选择一项:

第七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家庭教育内容

D.

家庭教育方法

题目2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让孩子面对现实

B.

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题目4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选择一项:

题目5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选择一项:

题目6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选择一项:

题目7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选择一项:

2.形考任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1

题目1

1.【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⑴奠基性和终身性

⑵亲情性与终身性

⑶随机性与针对性

题目2

2.【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

目的:家庭事儿童社会化的场所,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任务:教给孩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内容:培养幼儿独立自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题目3

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

内容:⑴教育观念更新

⑵身心发展知识

⑶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知识

渠道:⑴幼儿园指导 ⑵社区指导 ⑶社会团体指导 ⑷大众传媒指导

方法:⑴兴趣诱导法 ⑵游戏活动法 ⑶实践操作法 ⑷环境熏陶法 ⑸榜样示范法

题目4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答:⑴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儿童成长的第一要素

⑵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高低

⑶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决定孩子以后道德面貌的基础

⑷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时重要因素

题目5

5.【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最早就亲近之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影响甚大,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并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题目6

6.【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2)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题目7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题目8

8.【论述题】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树大自然直”、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等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境性、情感性、稳定性、整合性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一般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其中,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矛盾型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积极作用较大。偏向专制型的家长,常常会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否认孩子的一切。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

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家庭都有个陋习,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这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把自己做不到或希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宿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这个现象上绝不是抵毁身为父母的他们,试扪心自问: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许多家长却不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出发,不考虑孩子发展的适宜性以及发展潜力,期望值严重偏离孩子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样就会形成对孩子的心理高压、导致心理抵触,而且往往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有家长从幼儿期着手,而幼儿正是培养幼儿个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对幼儿进行消极的评价,势必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实际发展力,所提要求也必须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期望面要宽,不要仅局限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期望孩子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形成性考核作业2

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题目2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题目3

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

(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题目4

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题目5

5【简答题】.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题目6

6【简答题】.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题目7

7【简答题】.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题目8

8【简答题】.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9

9【简答题】.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家庭教育要关注: 1. 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 2. 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3. 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题目10

10【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题目11

11【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题目12

12【案例分析题】.

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0一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题目13

13【案例分析题】.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题目14

14【案例分析题】.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形成性考核作业3

1【简答题】.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可以分为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和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1.

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

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题目2

2

【简答题】.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这些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评价一个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

题目3

3【简答题】.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家长也可以积极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因此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性、目的性

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

二,互动性

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的。

三,有效性

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题目4

4【简答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教育内容不合理

⑵过分溺爱孩子

⑶代替代劳,劳动教育薄弱

题目5

5【简答题】.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

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题目6

6【简答题】.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有三个:独立个性、民主开放、经济意识。这也集中反映百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度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专民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属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

题目7

7【论述题】.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题目8

8【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1)

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

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

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新模式,使城市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

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便成为其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很好的利用了幼儿园的网站进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他们把幼儿园的新闻,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放在上面,让那些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的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所以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成长后悔欣慰并感动。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网站的开设,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可以进行交流和指导,更是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的活动,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他们今后在进行家园配合的时候更能理解支持教师。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而案例中其实只是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所以,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的开展。也能够利用更多的方式,丰富家园联系的内容。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小孩能够更早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包办孩子的一切。 以上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了我们警示,警示着我们:别等孩子失败才后悔。孩子缺乏独立性,任何事都依赖父母,无法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都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时过度呵护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应看好时机,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是,爸爸妈妈有的都可以给你,但你想要的你也都能自己争取得到。不要等到孩子失败,才后悔当初没教会他独立。并请:(1)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独立性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而促进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学习独处。当明白家长无法随时随地帮忙时,他们也将学会依靠自己。(2)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只要有能力做,就让他们自己来。只要观察到孩子是有能力

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

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

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活动设计与指导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第3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共育;思想;合作;和谐;乐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42-02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我园围绕“智慧阅读 快乐童年”的办园理念,立足“善读”、“赏读”、“乐读”文化展开家园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案例分析

幼儿家长常来我校询问“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节目?”、“孩子打架引起家庭间矛盾”、“为什么没有识字、算数的作业”、“请老师关照我的孩子怎样怎样”等等的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和老师常常忙于事务工作和矛盾纠纷的处理,导致保教工作的滞后,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科学和谐的发展。

综合幼儿园出现的家园教育问题,主要存在家长观念滞后过分溺爱孩子;家长凭自身素质关注和支持对幼儿园;教师给予家长的引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家长参与教育中走过场、无实效性等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育观没有形成合力,以致教育的脱节和片面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1、教育者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

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

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

4、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二、家园共育的误区:

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家长配合。

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开发,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幼儿片面发展。

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把家长听众化,以单向的讲授为主,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孩子上兴趣培训班,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5、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宣传力度不广泛,不深入。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回家得不到巩固,在社会很少有遵从和实践的活动机会。

三、家园共育的策略和措施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偏颇任何一方,教育都会与“无效”结缘。如何携手共同教育好孩子呢?

1、统一思想,夯实“悦读合作”基础

思想的统一是合作的基础,为了让教师、家长、社区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幼儿园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网络互动、家长会等,让家长、社区参与幼儿园的文化打造,通过专家引领、园所的专业指导、教师的专题培训,领悟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智慧悦读 快乐童年”――“善读” “赏读” “乐读”文化的精髓,让家长树立“生活即教育”“做中学”“赏识、挫折教育”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育儿观,真正领悟“所有摄入人眼球的一切符号的过程”皆为“读”的过程”,家园共同将此过程愉快融入每个人学习生活的活动中,共同践行“善读”“赏读”“乐读”,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2、“善读”需要,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合作”

幼儿园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在幼儿园大厅、楼道创设互动性的环境,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通过QQ群、幼儿园网站等形式与家长互动,充分了解家长需求, 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使家长明白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教育方式、配合的方式等,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从而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解幼儿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矛盾,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

3、纽带互动,创“赏识”共育的和谐氛围

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幼儿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 ,通过幼儿将幼儿园培育的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积极主动关注、关心幼儿园的发展,并积极建言献策,付之行动。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如:进门排队刷卡、玩具哪拿哪放、大家来分享……

4、整合资源,创设“乐读”共育的大环境

社会教育是终身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重视孩子社会性培养,让孩子在实践中去经受考验,体会生活,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自信的面对生活,加强自律与他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4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家校互动;策略

家校互动合作是家长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的教育合作方式,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家校两者合作使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走上正轨,可以促使双方更好地互通情况,互相配合,了解特殊孩子的具体成长过程,提高教育的成效。

一、引导家长调整心态,营造积极氛围

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败,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成功、健康和快乐的保证,任何时候都要抱有积极的心态,对任何事情都要付出最大的热情,那么成功离你不会再遥远。家长要常针对孩子的自卑心理适时引导,以赏识的眼光鼓励孩子追求进步,告诉他:“你能行”,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只有把孩子的行动变成他们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对所做的事情才会越来越感兴趣。反之,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那么他们做事情就没有动力驱使。家长要在兴趣培养上下工夫,通过自己实际行为引导孩子尝试,学会选择,学会坚持,学会承担,把握住一个原则:变“要他做”为“他要做”,积极调动孩子的兴趣,让“要求”变成学生的自然行为。可是我们常常忽视了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在调查中也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存在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后天心理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心理咨询室或心理教育讲座让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家长要理性接受孩子孩子的事实,保持乐观精神,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

二、鼓励家长亲近孩子,减少沟通障碍

特殊教育孩子不仅需要家长提供物质上的需求,更需要家长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很多家长表示在家里无法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就是通过父母说话的语调、身体动作、神情等理解父母的用意,并通过彼此交流,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疼爱,感情是相互的,这也就决定了孩子从心理上是否愿意与父母亲近。可见,家长亲近是减少沟通障碍的前提,而不同的对象又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三、开设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探索家庭辅导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特殊教育的孩子不同于正常孩子,父母总是很容易疏忽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些教育,通常情况下这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首先,课上可以给家长们讲解一些对待这些特殊孩子应有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对于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可以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要对特殊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特殊心理以及行为表现给家长进行一一分析。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案例分析,让家长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们做出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奇怪的行为举动。也可以开展讨论,各个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并且交换意见,谈谈自己孩子的情况和看法,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对待孩子的方法上的不合适之处进行一定的指导,并要求父母平时应该多拿出点时间多关心孩子,多与这些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更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的气氛,多鼓励和表扬孩子。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站,开设“家庭教育知识论坛”。

四、加强家校互访工作,增进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与学校保持一致性,关键看班主任和家长间的联系,同时,班主任应该要注意与家长交往的内容、形式及其艺术。

第一,增加教师家访率。对孩子的了解,仅通过档案是远远不够的,未必能了解到全面而真实的情况,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家庭进行访问,了解家长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孩子在家的情况,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参考。

第二,鼓励家长进校园。了解是双向的,家长应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学习情况、交友情况,增加与孩子的沟通话题,更好地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为教育交流奠定基础。

第三,采用书信或电话交流。部分家长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工作的需要,由于时间上的不便安排,很难实现与班主任间的面对面交流,这样情况下,彼此可以通过书信或电话反馈情况,请求彼此协助配合教育。

第四,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教育局统一的一日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解决普遍性问题,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家长间也可以交流经验。

五、实施家庭支持计划,做好总结评量

第5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礼仪教育 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范常被视作人生之本、立业之基。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礼仪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总体而言,传统礼仪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

一、家庭教育:礼仪教育启蒙

相对学校、社会的教育而言,在礼仪教育中,家庭的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1 重点突出爱心教育。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 紧抓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留意典型的日常小事,让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

3 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

二、学校教育:礼仪教育规范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1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开设礼仪课,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指导学生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定期安排礼仪知识讲座,讲授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帮助学生做到知礼、重礼,并通过各种场合不断练习,养成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

2 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学校要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将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实行长效机制,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 开展校园礼仪活动。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其中“礼”的达到要靠“乐”,孔子说的乐是广义的,不仅包括音乐,而且包括诗歌、舞蹈,简言之,即艺术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养成礼仪习惯。如开展礼仪知识竞赛、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礼仪辩论,讲礼仪故事,成立演出队,自编节目如小品、哑剧等进行以礼仪为内容的文艺演出。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激励学生效法礼仪行为,既提高活动的文化层次,又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还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创新方法,做好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

4 教师礼仪率先垂范。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因此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必先正己的道理,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质,尊重爱护学生,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行为检点,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正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做到课堂上用文明语言上课,平时言谈举止当楷模。 转贴于

5 创新礼仪教学方法。礼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必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这其中包括:(1)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的无法控制的局面。(2)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要求,设定区别于常规课堂形式模拟某种特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或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切身体会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此教学法趣味性、可视性强,可形成立面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性强,可促进每位学生积极溶入教学情景中。在实施这种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设计一个情景,如应聘面试、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内在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取得了预期效果。(3)实践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礼仪课程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声誉,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三、社会教育:礼仪教育实践

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宋朝的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说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社区和家庭予以引导推进。

1 政府。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进一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塑造人人讲文明、守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热情好客、亲和融洽的良好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一是崇尚礼仪的舆论氛围。城市主要地区、繁华大街要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橱窗和宣传栏,利用多种载体、手段宣传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二是繁荣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净化文化市场,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事业,形成覆盖全市的文化活动网络。三是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动党政军民、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努力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四是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要做好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形成崇尚礼仪、争先创优的育人氛围。

2 大众传媒。礼仪的作用发挥是靠人们自觉来维持的,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3 社区和家庭。创建文明社区。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以组织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应广泛开展“创文明社区、做社区主人”和“绿色社区”“社区志愿者”等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区。

第6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幼儿园和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家园这两个同时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中,幼儿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所以幼儿园教师有责任主动地做好工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家园合作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本学期我们在贯彻《规程》的实践中,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围绕专题开展的活动

1、重视家委会功能的发挥,大力改革创新,凸显家委会组织在幼儿园行使管理权,提高管理效益。组织家委会(管理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会议,共同查漏补缺,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过邀请家委会(膳食管理组)家长参与我园“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下午点心”会议,听取他们的“金点子”,使幼儿的点心能既符合孩子的喜好又能使家长放心、安心、满意。

2、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家长学校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为迎合家长的需求,开展小班组和大班组的家长学校活动,以多种形式——讲座、案例分析、沙龙等活动形式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家园合力,受到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二、教研常规工作有序开展活动

1、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对象的班级个性家教指导活动。以新生夏令营为突破口,缩短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期。利用双休日开展不同年龄段的亲子活动《祖孙情、心相印》、《圣诞迎新活动》《阿拉上海人迎新活动》良好的开展家长指导工作。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利用家长资源,中大班开展“爸爸老师走进课堂”活动。

2、进一步规范幼儿成长档案整理。将幼儿成长“baby”分解到每月必须完成的各个板块并及时检查反馈,提高完成的质量。

3、进一步加强检查力度,保障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畅通。定期制作班级家园小报,保证家园信息畅通。扎实落实“家校互动”以及“班级qq群”的建立与使用。

四、教研收获

1、进一步利用家长资源库,各班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与班级主题相关的各类家教特色活动,特别是大班开展的“上海小吃”亲子活动,可以说打破了以往由教师策划活动的单一局面,而是采用了家长、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策划与准备的新思路。此次的活动不仅使家长在观察幼儿活动中学会了一些方法,还使家长对指导幼儿活动有了学习与运用的机会。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2、做好园主页的内容建设,展示教改动态、办园理念和经验成果。并及时更新各班网页的同时做好家园的网上交流,保障班级qq群的畅通。

3、定期向家长播放幼儿各类活动录像,让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常态活动有所了解。

4、利用家长调查问卷、家长期末感言等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想法,让家长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幼儿园管理,并及时对家长反馈做出相应回应。

5、有效地扩大利用家委会的宣传作用,协助幼儿园做好家长工作。

6、努力发挥好幼儿园“家长学校”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

五、家长委员会工作逐步制度化

1、每月召开一次的家委会会议,会议由家委会主席牵头召开,并让每位家委会成员为幼儿园本学期各项活动出谋划策,每位家委会成员都为幼儿园的发展献上一计,很多内容对我们幼儿园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2、继续发挥园、班两级家委会的桥梁作用,以加强参与幼儿园、班级的管理。

结合各节日主题继续开展家长志愿者的活动,利用好家长的资源为幼儿园服务。让家委会委员更好地明确承担的职责,给幼儿园班级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例如:春秋游活动,每班的家委会成员都积极参加,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辅助老师一起组织游戏等等;又如:大班幼儿的毕业典礼,很多家长也是群策群力,有的借服装,有的帮助制作道具,有的则辅助孩子排练节目等等。在家长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顺利完成,并使家委会成员感受到自己也是幼儿园的一份子,为幼儿园出力,她们非常的高兴。

六、加强社区共建,拓展社区服务资源

第7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措施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品德、学习、纪律等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存在。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后进生”常常屡教不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在小学阶段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一、案例分析,寻找产生后进生的原因

案例一:

小叶是个学习成绩好,善于观颜察色、反应机敏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好”学生经常遭到同学及家长的投诉:经常动手打小朋友,在班里搞恶作剧:经常把同学的学习用品藏到其他同学的抽屉或书包,或自己出一些坏点子,指使同学干一些有损于同学的事情,从中恶搞同学,看着同学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与家长沟通后得知:由于年龄比较大才生的孩子,父母自然是宠爱多一些;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暴打。母亲又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还小的时候想出一些不太好的点子或不端的行为不仅没有及时制止还认为是孩子机灵的表现,长此以往就形成孩子这样的不良行为。

案例二:

小张是父母眼中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贴心小暖男,而在同学、老师的眼中是上课纪律差、很会说谎,品行有问题的学生:经常趁着做早操或体育课的时间,借口身体不舒服,从中翻同学的书包,看见自己喜欢的小物品、钱等财物拿走,甚至跑到其他班级偷同学一千多元的手表。同学投诉他,死活不承认,就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还是谎话连篇,最后经过同学的指证、老师的再三教育后,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信誓旦旦的写了保证书,没过几天又犯同样的错误。

从上面的两个个案中,不难看出“后进生”的产生是由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具体转化措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有这一弱势群体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自信,回到正常孩子的轨道上来,槲侍夂⒆哟丛煲桓鲅艄獠永玫拿魈臁T谑导中对学习成绩尚好但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转化工作的: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校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的主阵地,通过下面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是非观。一是教师以身示教,教师用自己成熟良好的是非观,优雅的举止言谈,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作示范,就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二是评价激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对一些美好情感的表露给予即时评价,让学生时时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三是在活动中教育,如集中或个别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并对照自己的行为,自己改进和加强的方面。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抓拍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组织观看视频或生活中的现身说法,通过全班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并说一说好的行为习惯又是怎样的。

2.用爱心温暖曾经“丢失”的心灵。对“后进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后进生”的首要条件。“后进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引导其转化的过程中,多鼓励、肯定,少批评、指责,加以耐心地辅导。我们要真心地爱他,用自己的真爱打动孩子,叩开孩子的心灵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3.正确处理反复,促其转化。后进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卑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他们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转化后进生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老师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第8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一、引言

家长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1]少儿图书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目前,少儿图书馆在为少年儿童提供文化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的研究。然而伴随少年儿童终身的老师――家长并没有受到少儿图书馆的足够的重视,多数的少儿图书馆除了开展“亲子阅览区”外,很少为家长提供专门的文化服务,对开展家长教育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特别需要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言传身教。少儿图书馆作为终身教育机构的重要部分,应该面向家长教育提供文化服务,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少儿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价值。

二、少儿图书馆与家长教育的现状

1.少儿图书馆重未成年人教育,轻家长教育

一直以来,少儿图书馆为广大的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对未成年人读者进行多角度的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基地”。但是,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即少儿图书馆主要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而对家长缺少应有服务。目前,家长教育及与之相关的家庭文化建设未能得到少儿图书馆的充分重视,甚至有些少儿图书馆只为少年儿童办借阅证,[2]从而减弱了家长走进少儿图书馆的热情。

2.家长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突出表现在家长加大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例如:为孩子请家教,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辅导班,为孩子买学区房,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但却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孩子身上,却不懂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远的。

3.社会上家长教育的概况

目前,社会上出版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并伴随书刊开通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热线,但缺少专门的家长教育机构。就我国的现状来看,家长教育主要依赖于幼儿园家长学校、中小学家长学校中的家长会。[3]但是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思想不重视,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大多数是让家长如何协助学校进行教学的,对家长自身素质的教育很有限。其次,我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国家长教育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创办了中国家长教育网这个公益性的家长教育机构,但由于缺少实际载体,很难利用它在全民中普及家长教育;而去年刚刚新兴的“家长团训指导师”虽然是直接针对家长的培训,但它的发展壮大还有赖于我们家长整体意识的提高。

三、少儿图书馆开展家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必须要由社会、学校、家庭的充分参与才能有效。有哲人说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其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初形成,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受家长的影响而形成的。[4]开展家长教育,有利于家长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家长正确的“人才观”的培养,从而减少由于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人格不健全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少儿图书馆如果能开展家长教育,引导家长科学地哺育、教育子女,必定会充分发挥家长在抚养下一代的潜在力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是发挥和拓展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

家长教育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理应得到重视。[5]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把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对家长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这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家庭教育所应起的主导作用。少儿图书馆通过开展家长教育,为家长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有利于引起社会对家长教育的关注,让更多人认识、肯定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地位,使少儿图书馆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下去。

四、少儿图书馆开展家长教育的对策

少儿图书馆是社会公益事业的文化窗口,拥有富含文化底蕴的馆舍、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的学科馆员等,是辅助学校开展家长教育的最佳基地和场所。[6]所以,少儿图书馆应该以提升家长的素质为己任,在全民中大力开展家长教育。

1.利用馆藏资源,开设家长借阅专区

首先,少儿图书馆应改变过去只发放少儿证的做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发放家长借阅证,为“母子共读”或“父子共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近年来,湛江市少儿图书馆不断对少儿阅览室、低幼活动室进行改造升级,允许成年人进入少儿阅览室借阅,就是为了方便家长更好的进行亲子阅读,支持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其次,利用已有的馆藏资源,开设家长图书专柜,不断向家长推荐新书、好书,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7]再次,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更多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以满足广大家长的阅读需要。

2.开展家长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活动既是对阅读本身进行推广,也是对阅读指导服务的推广,少儿图书馆应该重视家长阅读推广。首先,定期开展家长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大力宣传,使尽可能多的家长获得推广活动信息,走进少儿图书馆进行借阅。其次,培养图书馆内部专门的家长阅读推广人员,进行有效的家长阅读推广活动。同时,广泛吸收和利用拥有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人员来参与家长阅读推广,以弥补图书馆推广家长阅读时专业人才不足的状况。再次,建立家长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使家长阅读推广活动与儿童阅读推广一样,成为少儿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

3.加强合作,开展家长讲堂

著名图书馆学家吴慰慈先生曾说过“图书馆只有懂得合作,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少儿图书馆应积极与学校、社区、网站、电台等合作,[8]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定期开展高品质的家长讲堂。首先,在馆内开展家长讲堂,系统地向家长传授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和自主教育的能力。其次,遵循家长讲座品牌化和经典化的原则,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参与图书馆的家长讲堂,通过常年开展有影响、高质量的家长讲堂,以点带面的推广家长教育。

4.提供家庭教育问题的咨询辅导服务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隔代教育、离异家庭、特殊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外出或留守子女)家庭的增多,不少家庭教育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少儿图书馆应突破传统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范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根据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家长的个性需要,通过专家咨询法、个别指导法、案例分析法、情境体验法等,力求实效地开展咨询辅导服务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问题的咨询辅导服务。

5.建立完善家长培训制度

世界上的各行各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而做家长如此艰难复杂的职业却不需要专业的资格证书,从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家长、问题儿童。近年来,呼吁家长持证上岗的声音越来越激烈。2012年3月,全国妇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将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尝试。少儿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智力引擎,应该积极呼吁建立家长培训制度。通过争取政府支持,使家长培训工作制度化,使家长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成为一项法律规定,并坚持常年在馆内进行家长教育培训,培训期满时,进行考试鉴定并颁“家长执照”。

第9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科研院所研究生 原生家庭 非原生家庭 朋辈互助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2-02

A new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YIN Yonghua SHAO xin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s deepening, post-graduat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face much more pressure in many respects. Correspondingly, the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becomes more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mily environment on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s explored through case study. A new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by means of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institute and family as well as peer counseling.

Key Words:post-graduat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original family unoriginal family peer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2014年注定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不平凡的一年,取消公费、全部自费、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这一系列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改革措施,将从今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新生开始正式实行,而这一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为最多毕业生(超过700万)“撞上”最大留学生归国潮,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这一切意味着广大研究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也不例外,他们承担着学习与科研的繁重任务,背负着国家、社会、家庭、师长的多重期望,新的形势使他们的心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科研院所与高校不同,并没有庞大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通常是仅仅由三四个人组成的“研究生部”,承担着达五六百人之多的研究生的全方位管理,确实无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探索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1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易被忽视的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

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有学业、就业、经济、婚恋、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文章和著作,然而追根溯源,这些成因都与隐藏在背后的一个易被忽视的深层次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在心理学中,原生家庭是指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研究表明,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生活习惯、亲子关系等,都会深刻影响子女的人格、习惯、人际关系等,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绝大部分年龄在20~30岁这一阶段,很多人尚未结婚成家,不可避免地仍旧处于原生家庭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之下,因此探讨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与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关系,并寻求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和对策,对于完善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首先通过以下案例分析来探讨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与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关系。

1.1 家庭氛围冷漠, 缺乏温暖

案例:某院学生,男,博士高年级,自幼由奶奶抚养长大,与父母关系冷淡,父母受社会影响不支持其继续求学,认为应该早些工作赚钱。该生由南方知名高校专业第一保送读研,有一定的学术培养潜力,博士期间因奶奶突然离世,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导致该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轻生的严重后果。

1.2 家庭对孩子“望子成龙”,期望过高

案例:某所学生,男,硕士,父母倾尽全力培养,从小到大一路名校,钢琴特长,本科毕业时放弃出国选择保送至研究所读研,其父希望该生能读博,但该生没通过硕转博考试,其父放出狠话“如不读博,断绝父子关系”,使该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需定期咨询并服药治疗。

1.3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不肯放手管束过多

案例:某所学生,男,硕士,父母管束过多过严,从学业、生活到恋爱、求职无一不干涉,并且家长经常找导师和研究生部老师谈话诉苦,该生不胜其烦,非常渴望尽早独立脱离家庭,苦于在读期间无法实现真正独立,心理压力非常大,加之失恋无法排解痛苦,最终放弃出国深造以求早日毕业工作。

1.4 家庭经济贫困,导致自卑自弃

案例:某所学生,男,硕士,父亲小儿麻痹,母亲重度精神疾病,家庭经济贫困,该生受亲友资助得以求学,但仍旧非常自卑,后因失恋和学业困难的双重打击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虽经医生和师长朋友全力救治,但因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而效果不理想。

以上案例均为科研院所的真实个案,反映出研究生心理问题与其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密切联系,其原生家庭背景越不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由此导致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治疗工作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就越困难。

2 非原生家庭研究生的心理影响

非原生家庭包括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部分非原生家庭下成长的研究生的心理教育不能忽视。当今社会离婚率逐年升高,部分非原生家庭的研究生由于从小就因为家庭的种种原因而破裂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对心理造成阴影长大以后难以抹去,从小得不到父母双方的疼爱,或对父母单方的偏见,难免性格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孤僻、好强、自卑,不愿意与同学相处,更不愿意谈及家事,使同学老师难以相处。对于这样的研究生就要更加引起重视,更加投入精力去关心爱护他们,以下案例分析非原生家庭研究生的心理教育

案例:某所学生,入学后与同室不和,与同学关系处不好,性格孤僻,假期从来不回家,不愿提及父母。情绪低沉,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会问起他父母的情况。当他们看到别人家庭和睦团圆时,心情更加压抑,感情更加脆弱,心灵上的创伤更加恶化,这样,就使他的言行举止失常。

3 对策与建议――探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3.1 探索建立科研院所与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

科研院所、学生家长应当对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以及非原生家庭的心理影响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科研院所与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共同参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降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关心非原生家庭研究生,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

3.1.1 组织保障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效的组织机构来保障其实施和运作。根据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需要成立由科研院所研究生部老师、家长、导师代表、研究生会干部四方组成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指导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1.2 活动形式

考虑研究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的实际情况,举办其家庭到科研院所的活动非常不容易,但如果经过事前的充分调研、精心组织,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还是能够以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如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网上视频讲座、电话家访等。

3.1.3 活动内容

积极宣传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及非原生家庭心理影响与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关系,努力提升家长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家长能够认识到营造家庭的健康和谐氛围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乃至未来事业发展和新生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家长角度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家长可主动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与子女之间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代沟,加之所处时代、教育程度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生活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甚至导致对立和冲突。“解铃还需系铃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是化解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沟通和交流可以使家长和研究生坦诚相见、交换彼此的意见、观点,从大处着眼,不拘泥于一孔之见,,由相互理解开始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二,家长要与时俱进,了解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大多数研究生父母年龄在45岁至60岁之间,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及年轻人,对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也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观念,常常出现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尴尬局面。如果家长能够面对现实,放下家长的权威,放下身段,及时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做到思想观念的升级换代,则完全能够与年轻人比肩,实现两代人之间的平等对话。

第三,家长要重视与研究生的情感交流。我们常常将家庭比作温馨的港湾,亲情和关爱萦绕在其间,这种宁静、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可以消除研究生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还可以满足研究生最基本的情感需要,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第四,家长要创新家庭交流载体。一封家书曾经是很多人重要的家庭交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已成为当今研究生与家长的主要交流载体。除此之外,家庭活动也可以成为新的交流载体。如寒暑假期间的家庭聚会、举家出游、K歌、运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增进家长与研究生的感情,增强研究生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五,引入朋辈互助,在科研院所开设面向学生的朋辈互助中心。在在学研究生中选拔朋辈心理咨询师,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来确保业务能力,为广大同学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将极大地加强科研院所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有效扭转当前心理咨询力量不足的被动局面。同时让更多的研究生成为心理咨询的主体,引导他们成长为朋辈互助中的助人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同龄人解决心理问题,也将大大提高本身的心理调控能力,充分发挥了研究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