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中运用到了许多处理和分析财务的专业软件。学校也不例外,很多的小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都使用到了这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技术成果。目前小学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化的大环境,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具备哪些特征呢?只有我们从根本上了解这些特征,才能更好的去提升小学财务管理的水平,做好这一工作。所谓信息技术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加工、存储、传递、输出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学校财务管理系统作为经济信息财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信息技术发生变革的环境影响下,也将产生一系列深远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的说来,它应该会成为我国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史上的一次变革。
一、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引入信息化的意义
1.促进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小学校园中的推广应用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指的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基础,对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落实,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资金的具体流向进行合理的控制。现代校园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持续推进有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地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的共享、对于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反馈机制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完善是促进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实现强化学校管理工作,控制资金流向的有力手段。
2.有助于促进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技术更新
在此之前,小学的财务管理往往使用会计电算化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目前来看,会计电算化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显现出了信息整合力度不够、信息缺乏专业分析等不足之处。而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综合的运用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对涉及面较广的专业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分析。经过这样的过程,能够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提升,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将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能够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和精确分析,使信息按需进行合理配置,极大地节约了在数据传输、分析等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提升了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财务管理的工作特点
1.计算机及网络代替了传统的处理工具
传统的财务处理工具主要是算盘,随着科技的进步过度到了计算器的计算,虽然现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但算盘由于其快捷、简便的特性,一直存在于财务管理系统之中。在草稿纸和算盘时代,会计人员的精力主要用在缺乏激情和创造性的会计数据的分类、分配、汇总和加计等简单劳动上,由于认为因素的大量介入,导致数据处理速度慢,需要多次复合。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速度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同时,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性,可以完全避免计算上的错误,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网络的普及和运用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大型的网络、强大的共享功能,可以使数据在瞬间完成传输及共享减少了数据传递的时间,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误差。
2.多元化电子信息载体使数据保存更加效率化
以往会计是以纸张作为会计数据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数据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即电子数据存储技术的运用,具体表现就是硬盘、移动硬盘、内存、软磁盘和磁带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成为财务数据的新载体。传统的纸张只有记录、读取和传播的功能,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大量的数据,而且由于纸张介质本身的特点,会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影响变得模糊,数据存放时间过长易形成分辨困难的问题;纸张介质在传播数据的时候只能以复印或抄录的形式,复印需要专门的复印机,并不是所有场合都具备的,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资源;而抄录更是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同时会造成人为的误差。信息技术下电子介质的介入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更快、更全面的分析。它消除了数据在存储过程中造成数据模糊难以分辨的问题,而且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无差别多份备份,所以维护和运行成本也得以降低。
3.数据传输方式变为实时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县级卫生系统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也日渐提上日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提及,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将对这个话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其重要性,其次分析现状,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8301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都开始进行信息化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卫生系统也加入了这场改革,本文将重点讨论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的管理。1 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的作用1.1 降低成本县级卫生系统财务采用信息化最大的好处将是能降低成本,一旦财务信息化采用后,全县的卫生系统实行信息化及网上操作,将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环节,有效地节约资源和成本,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县级卫生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所以,县级卫生系统实行财务信息化后的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能大大降低成本。届时,很多工作步骤如财务数据的计算、分类、存储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一个命令或多个指令来完成,完全不需要手工操作,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1.2 便于监督以往的县级卫生系统多数是采用人工采集数据、计算数据、录入数据及会计做账,因此在工作的效率方面有所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的财务经济犯罪正式因此滋生,因为,人工的账目很容易篡改,且不被人察觉。特别是在县级卫生系统,很多的领导都没有精力来管理这一部分,这样滋生了很多患者的病例结算出错的情形,一旦县级卫生系统实行了财务信息化,则具体的财务人员会将所有的有关数据全部输入电脑进行储存和自动计算,将避免人工的接触和篡改,特别是有些财务系统实行授权制度,因此很多的重要数据资料没有权限将没法篡改,在这个基础上,将有利于卫生系统的领导和其他方面的权限领导能够及时地适时地对卫生系统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其真实性和公正性。2 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现状分析2.1 认识不足国内很多县级卫生系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县级卫生的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了解甚少,其中多数都认为在县级卫生系统没有必要施行财务信息化,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多余的浪费资金的行为,认为在这些县级地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和区域卫生环境的限制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财务信息化,而有的地区虽然进行了财务信息化管理,都是表面的或局部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施行财务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另外,另一个方面就是,很多医院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化的了解不足,没有充分真正地将财务信息化与县级卫生系统的工作结合起来,没有从意识上来根本地认识到财务信息的作用,从而,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对推行财务信息化则不是尽心尽力,因而导致县级卫生系统的信息利用率低下,也就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放缓。2.2 资金紧张国内很多县级卫生系统没能推行财务信息化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按其现有的体制,由于其业务量有限,有的还要依靠上级部门的拨款,所以资金很紧张,而财务信息化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才迟迟没能提上日程。2.3 人才缺失县级卫生系统的财务信息化一旦实行,则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人才来操作这类新兴的财务系统,或者说,需要一部分的人才来对原有的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但对于这一块的人才缺口一直很大,现有的很多县级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学历有限,因而对新型的财务系统及财务信息化的了解有限,更别谈具体的操作,所以比较依赖于相关的财务培训,当然如果县级卫生系统有专门的财务信息化方面的管理人才则是最好,而事实上人才都不愿意去底层去工作,不乐意去县级的卫生系统去发挥真才实干,因此这方面的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宣传工作只有依赖于有关机构的专门的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缺失也是县级卫生系统迟迟没有推动财务信息化的原因之一。3 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分析3.1 转变认识当务之急,应该普及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教育内容,加大各方面的培训和宣传,是县级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及领导能够及时地清醒地转变认识,意识到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及对卫生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只有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认清事实后,才有利于今后相关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当然这部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将是实行财务信息化的中间技术人才。3.2 建立信息化财务系统转变认识之后,县级卫生系统则应该抓紧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及经济资源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财务系统,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以核算为基础,以管理为目标”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因此则需要搭建财务软件运行所必需的运行平台,搭建主机和网络环境系统,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计划,来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要适时地逐步地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把各级单独核算的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纳入该财务信息化系统,从而对整个卫生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可以将卫生系统的财务方面的功能模块设置为常用的六大功能模块:总账、报表、往来款、固定资产、工资薪金、现金银行票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财务信息化核算岗位责任制与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在建立财务信息化的财务系统的同时,我们要实时地将基本的会计工作岗位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进行重新的划分与整合,来更好地配合财务信息化工作,一般可以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稽核和档案管理。同时,要加强会计内控,在进行人员设置时,要符合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要求。3.3 重视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县级卫生系统要注重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类主要是从内部选拔培养而来,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合格的人才能热情饱满地投入到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上去。同时,在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所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针对所有的财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人员的素质将是财务信息化建设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因此,对这块的人才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管理和思想教育。同时,通过施行财务信息化,能使一部分财务人员从日常繁琐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中摆脱出来,从而是他们起到一个管理员、监督员、分析员而不是记录员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将会成为紧缺型人才,拥有人才者,将拥有前途和商机。3.4 政府支持当然,依靠县级卫生系统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财务系统信息化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此,当地政府要予以全力支持,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也可以据以拨款支持,来辅助有实际经济困难的县级卫生系统完成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与卫生系统的有效沟通和合作互助,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的群众服务。通过推行县级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效将会逐步显现,将会更一步地推动区域甚至是全国卫生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步伐,造福一方百姓,促进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参考文献[1]黄曼丽,王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徐俊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3]邵庆东.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与实现[J].医院管理杂志,2007.[4]范国华.浅谈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J].经济师,2008.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技术。档案信息管理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档案管理建设逐渐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向数字化迈进。同时,财务会计档案信息管理要与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体系相结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档案管理的规模化。但是,在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转型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不断推进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在长期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充分发展。
2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
档案信息来自两个方面。狭义的档案信息是档案内容的信息统计;广义信息是档案信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相结合的信息。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到企事业的档案管理,其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先锋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单位,经技术档案找到对策。
3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发展趋势
(1)会计档案管理内容趋于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管理,首先确保数字档案馆的内容,在以前的条件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他们的工作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除保持会计档案以纸质文件保存,图片主要以图纸和照片形式、视频信息主要是以电影的形式进行数字管理,打破传统档案馆的形式,开始过渡到数字形式。
(2)会计档案管理方式趋于技术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的变革是基础的改变,在数字档案管理中,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来解决相关问题。对会计档案提出数字管理要求,主要是在计算机和网络的世界,将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与现代主流文化的结合的产物。
(3)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在目前这个大数据时代中,在多数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里,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这对推进其的广泛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化的协助单位的发展,为其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
4.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1管理规范化程度低。
我们国家缺乏统一的文件管理规范和标准。一些企业比事业单位的文件管理水平要更高。另外,工程的文件管理存在着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差异,部分地区甚至有的地方都充分有效地记录,文件信息资源没有统一建设的问题,严重妨碍文件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4.2财政支援不足。
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信任化建设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只有专业的软硬件设备才能为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支持,提供会计资料管理的环境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政资金对这块的资金补助是非常缺乏的,这对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3对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认识并不充分,对会计资料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到位,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相关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形不成一个全面、有效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
4.4缺乏专业人才。
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新式建设对专业知识和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相关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与足够的工作经验,还要精通办公自动化的相关操作。但是目前,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建设专门人员相对较少,缺乏一定的管理和专业工作经验,对会计资料信息化没有帮助。
5加强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5.1将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化
目前我国对于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没有完善的制度出台,各个地区间、单位间的具体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就是没有规范化。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实际上还存在许多漏洞。建立完善统一的工作规范、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档案管理的质量。事实上,在将纸张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输入和扫描文件,而且还包括提交和存储等具体的工作程序。项目的每一步都需要行业标准的具体细节,这是会计档案信息管理和建设的必由之路。
5.2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增加这块资金的投入。只有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才有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确保获取可靠的软硬件设施的专项资金,才能保证档案馆的有序发展。此外,为了保证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利用先进的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和完善会计资料档案管理网站,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5.3,提高对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有关单位、各部门、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责任制,使会计档案信息建设工作有序有序进行。
5.4,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培训。
财务会计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没有相关专业人员,任何项目都没有意义。从人才引进入手,定期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关于相关信息建设培训,加强其认识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对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和信息操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信息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而信息档案工作者是这一过程成功运作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单位应培养具有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和计算机背景的技术人员,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财务会计档案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一种趋势。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信息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财务管理,促进单位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高校的档案工作,是高校的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工作的总称。高校档案管理包括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属于档案实体管理;编制目录、文献汇编和参考资料等信息加工,连同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等信息输出,同属于档案信息开发。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档案的分散、零乱、量大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加强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财务档案的定义及特点
高校财务档案是指高校在行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四大功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财务支出和收入材料。与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相关的法规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高校财务档案的范畴:是指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财务档案是重要史料和证据,每年形成的档案应当由高校财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并编制财务档案保管清册,在财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财务机构保管一年再移交档案机构统一保管。
随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不断发展,财务标准的变化越来越频繁,各种标准划分越来越细。随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信息化管理,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的基本性质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的工作。档案部门通过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当前,各个高校都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财务档案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走信息化建设之路。
三、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标准化系统、安全系统等,主要内容是指相关部门在科学收集、开发、管理、利用、储存高校财务档案时,大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它以光盘、磁盘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向数字格式转变。使档案形成科技含量高、储存便捷安全、查询迅速、全面电子化、环保无纸化的特点。计算机在高校档案管理中,被用于自动编目、自动检索、自动转档和对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辅助立卷。这些广泛应用,使得高校档案部门使用计算机管理财务档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电子财务档案本身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存贮形式多样,既可以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方便打印输出;便于计算、分析,快捷获得所需结果。电子财务档案不仅可以满足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节约了办公成本,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基本上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储存,形成电子财务档案,利用的效率越来越高。
四、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统一标准:在进行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任何高校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这就导致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建设目标不明确: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在档案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一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识———高校财务部门是最忙的,档案管理部门是最闲的,两个部门往往也互相推诿,缺乏协调配合;财务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事人员中,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财务档案,尤其是可以将纸质档案有效地转变成数字化档案的人员较少。
五、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及时采集动态数据。传统的档案大都以纸质为载体,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档案管理转变。高效能的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库一建立,必须立即着手数据的录入。在转换过程中,为了保障其质量和完整性,必须注意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录入规范、数据库安全。
其次,大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素质。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一步拓宽,数字化的存储技术储存已经变成现实。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呈爆炸式地增长,档案利用的骤增———一方面要对文件进行准确分类,另一方面根据利用者要求提供所需信息,使档案信息分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加强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最终实现对专业性较强的高校财务档案的精准把握。
参考文献
[1]侯贤祥.高等学校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会研究,2011(10).
[2]郭生华.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管理功能的关系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经费收支,资产监管
1、引言:高校财务信息管理问题一直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所以对这个领域进行探索的财务人员及研究人员等也是日益增多。胡昀在他的论文《浅析高校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中针对网络财务发展的瓶颈,提出了网络财务发展的解决对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快培养网络财务人才;加强防范网络财务安全措施等[1]。梁勇在他的论文《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中探讨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措施如树立主动信息公开的意识;确定高校财务信息的内涵;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公开的有效性管理。而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本身的模块功能的实用型,在高职院校较少关注。
2、高职院校财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由于更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实用型和应用型,所以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普遍投入都比较大,在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也比普通的高校快,所以按照普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需要更新的软硬件等资产的清点、申请及购置相关资产及报销手续会显得比较繁琐;由于实验室的利用率比较高,高职教师的面向实用和应用的专业授课特点,实验室及高职教师所用的消耗品消耗比较快,所以相关的消耗品也需要不断补充,所以按照普通的财务审批、购买以及报销等手续进行消耗品的补给会显得死板;由于外聘的来自企业管理层和技术层面的教师相对普通高校数量增多,所以在相关的工资结算上手续较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及学生与企业的产学研等科研及实践环节的合作需要更多的互动,其中发生的各种经费的核算及报销的项目可能会有不少个性化的特点。
3、高职院校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3.1提高财务的信息化功能。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的信息透明度还比较低,很多的财务信息管理功能都没有启用。财务工作人员从全校的学生缴费到各种财务单证的报销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设计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用于工作当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3.2简化实训基地及实验室的软硬件更新及报销等手续。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及相关实验室是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桥梁,而各类相关专业的数据更新及应用软件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改进或完善或换代,国家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用专业软件也在不断随着新的需要而改变或升级,所以需完善各级的监控管理措施,增加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软环境管理接口。
3.3简化消耗品的申领手续。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教师授课时会增加很多各类相关练习题资料,考虑到学生的吸收能力及经济能力,这些资料都需要打印出来,这就导致纸张等消耗品的需要量非常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课程的实用型和应用型的要求,实验室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实验室中相关专业的物资消耗品如会计专业的账册、日记账等、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网线、水晶头等实验器材的消耗量也比较大的。所以如果学校按照正常的消耗品申领制度,会给消耗品的管理人员及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在做高职院校财务的信息化系统时,需要有相关的消耗品申领功能。
3.4简化学生缴费及奖学金、助学金领用等手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较多,实践活动的经费一部分来自学校,有一部分来自学生个人。所以学生除了缴纳正常的学杂费外,有时候还需要缴纳其他活动费用。所以通过增加学校的财务信息化缴费接口,并与相关银行合作,既可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学生也方便缴费,学生的奖助学金则通过银行转账及时到账。
3.5简化外聘人员工资结算手续。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稍微弱一些,还有不少高职院校还和企业合作办学开设相关专业,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修养,会从相关从事相关专业应用的企业聘任相关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和较高管理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讲授有关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聘请研究型大学的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的教师到高职院校讲授理论知识,由于聘请的相关人员比较多,传统的外聘工作结算手续就会影响外聘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对于这类外聘教师多的学校,可以在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外聘教师功能,将经过核实后的相关数据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转交到财务处的相关财务人员中,以便及时发放工资。
3.6增强各级领导对各级部门经费收支状况的了解。由于高校的经费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各级领导都需要按照高校的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及培训等实际总收入总体规划,根据各级教学单位、相关部门及图书馆等的预算进行资金核定,并预留出临时性的支出款项。所以各级领导随时掌握核定的经费收支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而学校高层对学校的总收支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对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及学校运营策略的特点导致其财务信息管理有其特殊性。而较完善的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学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基建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加快基建项目的进度,简化实训基地及实验室的软硬件更新、报销及各类消耗品等的审批申领手续,简化外聘人员工资结算、学生缴费及奖学金、助学金领用等手续,通过授权强化各级领导对相应所属部门的经费收支情况的管理情况等,使得学校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转当中。
参考文献:
[1]胡昀. 浅析高校财务管理的网络化[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4:32-34
[2]梁勇. 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J].教育财会研究,2011,1:8-11
[3]乔春华. 节约型高校的财务视角[J]. 会计之友,2011(33):54-57
“企业信息化”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所促成或能?虼锍傻囊滴衲J健⒆橹?架构乃至经营战略转变。“信息化”用作形容词时,常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所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
二、传统信息化管理与现代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区别
传统的财务信息化,功能较单一,基本围绕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汇总为专业的财务报告对外报送,报告结果偏重最终整体经营财务成果,对精细业务过程的指导性不明晰。而基于以财务信息化为核心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则是将企业全部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形成一个大型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将财务数据与各环节业务数据进行串联对接,以形成及时、有效、针对性的信息,供经营者、决策者使用。
三、实施全面信息化的意义
(一)拓展了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有利于企业的各类信息加以集成,并以数据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企业管理层精细化挖掘企业各环节潜力。同时也打破了经营管理时间空间上的界限,特别是对于集团化、多层级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能更加及时有效的获得信息并加以处理决策。
(二)便于全流程管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信息化管理,可实时动态监控各生产流程,将生产、消耗、质量、效率等相关指标与财务数据进行无缝对接,适时引入自身历史数据,期望目标数据、行业标杆数据等进行比较、控制、调整。以达到调整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目的。
(三)有利于整合资源
从人员结构上,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各层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工作协同性大幅提升。可达到优化岗位结构,减员增效目的;从资金使用上,便于集团化资金集中调配,有效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成本;从商品流通上,可时时监控库存情况和物流信息,以达到降低存货资金占用的效果。
(四)细化成本构成,精确市场定位
信息化的全面运用,可以精分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同时可对不同产品进行准确定价,做好市场细分,进而可指导企业把握产品的发展方向。
(五)加强财务监管、有效风险管控
健全企业投资、筹资、担保、资金收付、物资采购、生产销售、存货管理、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工资薪金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日常运营的各项业务数据都通过系统信息化方式进行记录,再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对比、分析,有效管理,对不规范的交易及时进行预警,控制经营风险。
(六)有利于数据材料的保存完整,可追溯
随着企业的发展,拥有庞大的信息群,以传统的方式保存数据,有规模上的限制,且查找起来也不便捷,各类信息间的关联性也不明晰,不完整。运用信息化的手段保存,则可以建立以财务数据为中心,串联整个经营网络的数据信息流。
四、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不够。
目前虽然多数企业都在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但多数还停留在完成会计记账,快捷编制记账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查询会计信息等简单性操作上。实际并未真正实现“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为经营决策分析提供支持尚显薄弱。同时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也有待强化。信息化管理不应只是财务系统单一模块或几个模块的独立信息化,而应是涉及了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利益需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是自上而下全流程的信息集成。而许多企业职能部门间创新意识不强、对信息化的接受意愿不强,往往为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设置了障碍。
(二)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甚至信息失真
由于企业的经济数据涵盖了产、供、销、存各个环节,包含资金流、工艺流、物流、信息流等等,数据种类繁多,信息量庞大,因此在传递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完整、不对称、断裂、缺失,甚至人为调整,提供虚假信息。这样得出的财务信息往往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决策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甚至误导决策。
(三)适用的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力受限
因企业自身因素限制,往往没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化构建团队,不能有针对性的自主开发一套适用性强的信息处理应用程序,而直接购买的相关信息系统要么价格高昂,要么只能满足通用化功能,不能满足贴合个体需求的信息处理功能。
(四)缺乏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全面信息化是以财务信息化作为核心,这就对要求企业培养高端复合型的财务人才,财务人员的素质影响着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思想相对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对财务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只要“做好账、管好钱”的理念上,对财务软件、办公管理软件的学习不够,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薄弱。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需要领导具有全局意识,增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自上而下,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层层关联。除了在硬件上保证之外,各级领导的创新理念和贯彻执行力也尤为重要,否则全面信息化就会成为一纸空话。
(二)加强各级信息化管理意识,完善相应制度提升执行力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监督、评价制度体系,以制度推动和制约信息化过程的严格规范执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弱化人制在管理中的影响,确保信息全面、真实、有效。
(三)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从理念、人力、资金等方面大力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企业可自行建立一套全维化信息系统,可对整个经营环节进行管控,做到信息真实,可时时传递,可前后追溯。或者直接选择已成熟的软件,但必须根据自身需求、管理的重点进行分析选择,避免软件的植入水土不服。要实现全面信息化,对信息平台的要求较高,需要信息系统开发具有稳定性、安全性、自测功能、且有一定前瞻性。以满足未来经营环境、经营需求的变化。从一般通用性转向针对性。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1.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职能。
由于钢铁集团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的发展朝向集约化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集团财务管理发挥自身的职能,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效率和内部控制职能。钢铁集团由于分散经营管理,就要对财务信息具有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对集团的发展提供科学管理的支撑力,有助于钢铁集团实现战略发展规划。通过财务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钢铁集团对各分公司与各部门的有效控制。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还能够规范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决策水平,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和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防范钢铁集团的财务风险。因此,钢铁集团的财务管理必须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集团财务管理职能,增强钢铁集团的内部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钢铁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匹配的管理架构。
在钢铁集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过程中,需要企业构建与信息化战略匹配的管理构架,这样才能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要使钢铁集团的管理构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客观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成为钢铁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框架,也有利于钢铁集团的各个部门的良性运行,钢铁集团的管理架构的功能影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钢铁集团的管理构架应包括: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部门,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流程及标准,要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监督部门。根据钢铁集团的财务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采取科学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框架结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钢铁集团的资源配置,重点是加强内部控制能力,促进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与管理架构的不匹配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钢铁集团的快速发展,使得财务信息跟不上业务发展的客观需求,这种财务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失真影响到了钢铁集团对财务管理的控制,不能解决钢铁集团采购资金的分配、销售货款的回收情况等。这对钢铁集团各分公司的生产缺乏指导性。同时,钢铁集团还没有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配备对应的组织管理部门,未能在钢铁集团的管理构架中突显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职能缺失。
钢铁集团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会计数据方面难以做到真实性、实时性、格式一致性,这样的财务管理必然是效率低、质量差。在钢铁集团存在着会计主体的独立运行,对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缺乏内部控制,不能掌握应收款和应付款、内部交易的处理情况。钢铁集团需要的财务管理职能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及业务预警等系统,还没有进行有效实施和运行。钢铁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都是需要在钢铁集团内部加大推广和实施集中的集团财务系统,来满足集团和各分公司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钢铁集团需要启动集团财务信息化项目,并积极推广和实施,达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水平。
2.钢铁集团组织管理构架的部门不健全。
为了有效实施钢铁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必须组建相应的管理部门。在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监督和控制部门的情形下,就不能有效推广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难以将各分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汇总,特别是采购、生产到出库、销售的数据信息不能动态掌握,也不能对各分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掌握,失去了财务信息真实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职能。
三、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的有效实施措施
1.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的实施过程。
钢铁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框架实施要明确实施范围与模块。在实施范围方面应包括钢铁集团的二级单位与各分公司,统计财务信息化实施的单位数量。在财务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功能模块方面,应包括总帐、现金流量表、报表、汇总与合并报表等相关核算功能,还要包括采购、生产到出库、销售的数据信息在同一信息平成操作。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的实施过程包括组织与计划、上线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收尾。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框架的组织与计划方面,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组织构架的组建、实施项目的计划与流程,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标准,进行项目组核心成员进行项目管理及实施方法的培训。在上线准备阶段,应完成业务及管理流程标准化、制定数据信息的标准化、用户培训、数据准备等。在系统试运行阶段应完成系统上线试用、上线支持与维护、上线评估等。在项目收尾阶段应完成系统管理员的培训、系统的应用状况检测、项目资料的交接与评审、项目的最终验收会议等。
2.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的实施策略。
钢铁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需要采用瀑布式上线策略,需要在管理框架上设置若干实施小组。这些实施小组按照一定的项目实施规范与标准,同时进行实施工作。要对钢铁集团各部门和财务信息化业务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流程整理、业务模拟、培训等,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率与质量。要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中贯彻标准化,要尽量采用成熟系统的标准化流程与功能,这些为各级领导进行决策支持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要能够得到集团领导的支持,需要集团各部门的协调,形成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的完善结构和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信息化实施效率,降低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成本与风险。钢铁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要能够建立各分公司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促使钢铁集团的资金流、信息流得以通畅运行。要建立与财务信息化匹配的钢铁集团管理框架。钢铁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框架要能够运用智能化决策支持工具,将决策信息以简洁的形式提供给各级领导,使决策层对钢铁集团的财务信息准确把握,以此制定和实施战略决策和规划。
四、结语
急救中心是集抢救治疗、医疗转诊、急救与重症监护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救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因其在医疗机构内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该中心的财务管理也不容忽视,有序高效的财务管理方式能提高急救中心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表现其救死扶伤的效能。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财务管理,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将其引入急救中心财务管理,能有效提高急救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增强竞争力。该文就加强急救中心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策略总结如下。
1 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的财务管理通常依靠人工记账、整合,这就导致了财务信息更新不及时、统计过程复杂,无法及时掌握急救中心实时财务管理等情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建立急救中心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使中心各部门均实现网络连接、资源共享。这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云平台使各级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中心财务信息管理情况,及时将各应用端的数据汇总,及时更新资金出入情况,为急救中心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实际支持[1]。
2 实现多部门协同管理
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也需要急救中心多个部门共同维护,如果财务支出及收回只由各单位单独上报财务部,再由财务部门统一记录、整合,会造成费用使用情况不明确,财务信息传递不及时等情况。所以,要实现多部门的协同记录管理,财务记录工作由各单位通过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整合工作再由财务部完成,使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
3 完善急救收费机制
急救中心的收费机制与医院窗口收费有所不同,其大多为在救护车上的急救过程中由医护人员收费,这就可能导致收费过程的杂乱无章,财务管理混乱。所以,完善在急救过程的收费机制对整个急救中心财务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在入院前,通过救护车与急救中心建立的可流动管理系统及高科技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实现救助信息的实时传输,使患者信息系统化,在入院后也可清晰了解患者费用使用情况,统一收费;入院后,对于在治疗过程中或转院前费用的使用情况也要及时利用管理系统记录,使整个财务使用信息可查、有据,摆脱以往手工记录、手工计算造成的财务信息混乱。
4 加强财务信息监管制度
急救中心以往的收费票据常由人工填写,再于统一的时间上报财务管理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票据不全、内容记录笼统、收费项目不明确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中心收费情况、每一笔医疗输出的具体归属,使财务信息管理无法与急救中心具体运作接轨,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不清,也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因此,要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措施,使财务信息的监管制度更加透明化、及时性、规范化。医护人员无论是在急救车中还是在急救中心内都要随时登陆系统记录费用收取情况及耗材使用情况,利用电子系统打印票据,同时在电脑中留有备份,便于必要时查看;急救中心还要明确各人员相关职责,使各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效能,打破任何人员都可收款、开票据的杂乱局面,从而实现收费正规化、财务信息管理有序化、责任分工明确化的急救中心财务信息化管理。
5 提高相关人员财务信息化管理素质
在注重急救中心财务管理机制信息化的同时,相关人员专业管理素质的提升也十分重要。中心领导首先要在整个单位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思想,使各人员重视费用的使用效率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杜绝乱收费,收费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职务混杂、分工不明确,收费用处不明等现象;还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及相关收费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急救中心财务管理机制及信息化管理原则,各尽其能,为财务信息化管理奠定人员基础;同时,要聘请专业人员教授各人员信息化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答疑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升级管理系统,备份财务信息,使中心全员充分掌握财务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财务信息。[2]
6 提高急救耗材使用管理效率
由于急救中心经常需要在中心外实行流动救助措施,所以其急救耗材的使用情况往往无法预先估计,各部门从库房的支出情况也较为混乱。为加强中心的财务管理,急救中心要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严格的监管及审查机制,使耗材支出及支出后使用回报透明、易管理。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管理系统对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便于中心掌握急救护车上耗材使用及剩余情况,统计整体财务支出收入情况[3]。
一、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1)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目前,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以全面支撑财务集约化为核心,切实提高应用水平,构建横向集成、纵向管控、高度融合的财务应用,自上而下,稳步推进,逐步优化流程、不断改进财务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业务与财务协同、控制的财务管理方法。它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和财务管理于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四流合一”,从而达到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目标。
(2)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范围。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纵向范围为所有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横向范围为与财务有业务集成的部门。
二、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
(1)财务应用系统信息集成。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主要依赖于ERP、财务管控系统、其他关联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ERP与财务管控系统生成的会计凭证,通过两级数据中心双向传递、资源共享,以全面反映、监控企业财务状况。
(2) “集团一本账”架构。根据电力企业“SG186”工程的总体部署,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前提,以标准化建设为先导,开发建设财务管控模块,构建横向集成、纵向管控、高度融合的财务应用。解决上下级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底层一线的财务数据在高层管理者内部的及时共享,提升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一本账”。
三、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财务岗位职责,规范财务信息化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财务内控制度,保证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系统内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
(2)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充分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为了抵御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威胁,专业部门特别对财务信息系统加强了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控制,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包括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等,都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方面的技术,建立了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数据操作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并制定了一套计算机数据紧急情况预案制度,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将影响降低为最少。
(3)狠抓ERP的财务数据质量的提升,完善财务信息化工作。为了提升ERP的数据质量,完善财务信息化工作,企业内部制定了《ERP财务模块完善提升与深化运用自查工作方案》,目的在于通过此方案持续提升集成力度,规范业务处理,改善数据质量,巩固单轨运行效果,为后续财务集约化管理与相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采取以本级单位、下级单位自查为主,上级单位抽查为辅的自查方式,重点从帐务一致性、主数据的准确完整性、集成业务规范性、财务业务规范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自查及抽查,制定了ERP数据自查的组织机构,分利润中心、分财务数据类型确定了负责人和督办人,对ERP数据质量进行双重把关,并确立了考核机制,对自查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考核。
(四)强化财务信息化培训,深化运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适应电力企业管理需要,近几年,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ERP的上线和财务管控模块的运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事后会计核算方式,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高度集成,各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环环相扣,才能顺利的完成各项业务流程。电力企业内部对ERP应用培训十分重视,采取了以专项专题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多次培训,使得财务人员更深入的掌握ERP知识,熟悉业务运转流程,掌握处理常见问题的技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应用水平。
四、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1)财务信息系统自身方面需要改善。ERP、财务管控系统作为新上线运行的财务信息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财务管控模块运行环境不够稳定,运行速度慢;凭证归档ERP与管控同步失败现象常有发生,等等,希望能在下一步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中进行完善。
(2)财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现状的契合程度有待加强。ERP的上线大大加强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但是在业务流程上,与电力企业实际的管理流程有一定的差异,造成了操作上和管理上的困难。例如:ERP前端业务的错误,财务部门作为末端环节不能主动退回,而上级单位对财务凭证归档率的考核,使财务人员的工作十分被动。
(3)财务信息初始化过程中数据清理工作繁重。数据的来源和质量是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数据的清理收集更是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难点,包括ERP的上线和财务管控各个模块的应用,数据的清理和收集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数据清理的工作任务基本上都是财务人员在进行收集、整理,财务人员在完成日常财务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大型数据清理,工作量成倍增长。
五、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改进的方向
(1)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加财务管理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契合度。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与目前实际管理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财务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还比较欠缺。面对这种形式,电力企业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来适应现代化软件的应用。因此要加强财务与业务的横向集成,加强与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
(2)加强基础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推行,都离不开财务基础数据的录入。财务基础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了今后的财务工作质量和财务信息系统的运用。因此,加强基础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当作提高管理质量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