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和减排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6-0013-06
引 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科学研究问题延伸成国际事务问题。从总量上,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面临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为实现我国碳总量控制的目标,各行各业都要根据各自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潜力,制定切实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产业替代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设计一套完整的中国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并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降碳目标的实现。
一、旅游业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潜在的关键性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指出,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产业。这里的“资源消耗低”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而且是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之一,是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落实“调结构”和“促转变”战略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旅游业能源消耗低、污染少。我国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以工业为主,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例始终稳定在70%左右。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耗统计项没有设置旅游业或服务业的能源消费。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业是旅游业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两项能耗共占旅游业总能耗97%以上。对照统计年鉴中的统计项,即旅游业的能耗主要散落在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统计项中。而这两项能源消耗总比例仅为5.29%,显然这个总和是远大于旅游业能源消耗的,也就是说,旅游业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比例很低。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仍是环境污染主要源头,约占总污染比重的70%;农业污染占到总污染的近1/3。相比工业和农业,包含旅游在内的服务业几乎无污染。因此,从旅游业自身的产业特征来看,旅游业是降低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也是当前最适合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
在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兴起的背景下,旅游业应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然而,由于受旅游业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惯性思维的影响,旅游业被认为和减排没太大关系,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中没有旅游主管部门。但事实上,旅游业也排放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显示,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候排放负有5%的责任,除去飞行,贡献值为3%;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92Mt(10度吨)和284 Mt;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至2035年,旅游业、交通及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36 Mt和728Mt。
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旅游业在气候变化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尽管旅游业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但同时也排放了相当量的二氧化碳。有效减少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我国碳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旅游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领域之一,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潜在的关键性作用。
二、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面临的问题
减排政策框架是要制定减排目标并设计减排措施,解决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及总量不明确、排放的途径不清晰、减排的目标不全面等。
(一)排放现状不清,总量不明
熟识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及总量,是设计减排政策内容最基本的条件。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时间尺度上的不匹配,导致无论旅游学界、气候学界还是产业界对二者相互关系的关注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和旅游业是两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两者都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认识都不深刻。从全球来看,我国旅游总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仅占4%强,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占主导地位,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国内对二者关系的关注和研究相当薄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负反馈作用到底有多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到底是多少,至今仍是空白。总体来看,中国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不清,排放总量不明。
(二)排放途径不详,抓手不实
要弄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总量,就必须厘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这样才能找准有实效的工作抓手,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如民航、公路等交通部门,餐饮、住宿、娱乐、通讯、零售业等,均与碳消耗联系在一起排放温室气体,有的甚至是高耗能产业。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随着大众、散客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活动的方式更加多元、灵活,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更加多元。复杂的产业体系、多元的排放途径,使得弄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准确计算排放总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除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外,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也十分薄弱。在排放途径不详尽的前提下,确立卓有实效的工作抓手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减排目标不全,安排不周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现状及总量不明,就很难制定全面、具体的减排目标,只能是泛泛地提一些目标,或者仅就某几个行业领域提些具体指标。这样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仅有的、就某几个行业领域的减排安排,对旅游业减排潜力的影响及完成总目标的作用有多大?会不会出现真正需要大力减排的领域却没有实施相应的减排措施?以酒店和 景区为例,往往高星级的酒店和景区因资金雄厚,理念先进,对技术的运用程度较深,其减排潜力及净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比那些星级低的酒店、景区要低得多。二是就某几个行业领域的减排安排,会不会在限制了某个行业发展的同时打击了其他行业,难免有不公正之嫌。并且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产业相互衔接,一旦某个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会迅速波及整个产业。如果是这样,那么政策的安排就显得不够周全。
三、政策框架设计
按照公共政策学理论,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提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各项环节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决定了政策目标能否有效实现。而优良的政策设计则是一项政策的良好开端,甚至有人认为,制定出优良的政策就等于政策成功了一半。本文对于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就是本着这一初衷进行的。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政策框架设计只作为概念模型。
(一)总体目标
中国旅游业减排的总体目标就是根据自身现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切实制定相关措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国家实现碳控制总量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利用旅游业是窗口行业的优势,推动我国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向世界有效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二)原则
1 差异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区域资源特点、环境承载容量、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不同,对二氧化碳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不尽相同,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差距也是存在的。旅游业减排政策的出台不仅必须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相适应,与产业、行业的现实相适应,而且政策的制定必须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达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行业发展的目的,否则就是一种极为不经济的行为,所酿成的损失与浪费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因此,需要打破传统政策框架,设计更为科学和贴近区域和产业实际的减排政策,而且需要设定一条最能够适应当地及产业实情,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环境的发展路径,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进步。
2 综合协调原则
合理的减排政策,需要符合全面、协调的原则,既要强调以减排二氧化碳为核心,同时也需要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人才、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要素,将减排的要求渗透到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人才政策、环境政策等各项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中,促进减排政策系统化和诸要素的一体化。另外,减排政策要处理好旅游业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门槛高了,会影响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发展;门槛低了,则无法实现减排目标。
3 灵活性原则
为保障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旅游业减排政策的深度要适宜。因为减排的总体目标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尽管政策在出台之前经过了多方反复论证,但仍存在一些难以预知的因素,政策定得太死不利于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进行适度调整。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源头,既要重点突出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理念,同时要注意政策内容的灵活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并且执行力度和深度需切合实际。
(三)设计重点
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明确中国旅游业减排具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旅游业现状,在政策框架设计方面除常规的必须符合元政策的规范及法规体系的要求,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争取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是指导全局的总原则,是各行各业制定减排政策框架的重要标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明确提出了实现减排目标的政策、资金、技术保障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旅游业减排政策纳入国家政策框架体系,才可以分享国家资源,更好地利用财税政策,运用部门协调机制、减排技术和专项资金等,解决旅游业一己之力难以突破的瓶颈,从而更好地实现减排目标。
2 制订中长期规划
明确旅游业在未来5年或5年以上的减排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国家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总体目标和任务逐年、逐行业分解,逐年落实、评估,并对下一年工作安排进行相应调整与细化。
3 摸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现状及潜力
熟识自身的状况是政策内容设计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旅游业需要厘清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做好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真实数据的统计与整理,并且数据要及时更新,以供参考。基于排放数据,旅游业可在全国开展一次全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审查工作,对于确定是高排放的行业,准确做出评估,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严重的甚至可以采取查封措施。
4 分区域、分领域制定政策及实施力度
从全球看,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旅游交通、住宿业、相关旅游活动及旅游装备制造业。由于我国尚未系统地进行此类研究,因而无法准确判定旅游业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或领域。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区域,其资源特点、环境承载容量、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对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不同;不同领域,产业组织水平不同,其排放途径、排放方式、对减排技术运用的深浅程度千差万别。因此,在政策设计时,要区别对待,分区域、分领域制定政策及实施力度。 5 引入调整机制
按照公共政策学者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观点,可以将决策(包括政策)看作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同理性决策模式相比,渐进决策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性。
由于各种资源的局限,任何政策制定者制定出的政策都不可能是最优的,都需要不断调整,以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样,按照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设计出来的政策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进行不断调整与改进,因此,具备有效的评价与调整机制之于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有效性应该是一个必要的保障。
四、中国旅游业减排的战略措施
旅游业减排需要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者“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要通过规划、法规、政策等的制定和实施,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及价格机制,为发展低碳旅游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旅游企业应从运营模式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提高企业减排水平;旅游经营者应从管理角度提升效能,开发低碳旅游模式及低碳旅游线路;旅游者则以实际行动实践低碳旅游,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一)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政策推动和引导
发展低碳旅游,必须依靠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推动。
1 统筹协调,创新推动
低碳旅游是个整体的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统筹协调。
首先,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完整的低碳旅游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确定旅游业降碳和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并对重点行业降 碳和节能减排做出具体安排。
其次,要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对启动、实施、宣传教育及成果推广应用等具体行动做出计划。
最后,要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一个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低碳旅游国家工程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基地,重点研究建筑节能、酒店节水、新能源利用、低碳交通工具研发及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合作平台,特别是国际合作平台,共享先进的技术和低碳管理模式。
2 规范引导,做好试点
低碳旅游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政策、规范上予以引导和支持。
首先,政府要运用财税政策、经济杠杆和行政管理等手段,加大调控力度,激励企业发展低碳旅游,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公共财政预算中要单独安排旅游业节能减排资金,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试点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引导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其次,制定标准,规范发展。尽管低碳旅游已在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初见端倪,如自费北极低碳旅行团、绿色酒店、景区内的低碳交通,上海、保定等低碳概念城市等,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小众化和非系统化状态,因此,亟待制定《低碳旅游标准》来引导并实现体系化。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国内外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旅游等方面专家及旅游企业、民间绿色组织人士,研究、起草行业标准,择期试行,待成熟后申报国家标准。
最后,组织实施示范项目,做好试点推广工作。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旅游企业、旅游支撑和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大。可遴选重点景区、酒店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分别遴选旅游城市(如深圳)、旅游小镇(如乌镇)、旅游景区(如九寨沟)等,从不同层面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和模式进行推广。
3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政府和旅游行业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企业、旅游者,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中国旅游协会向全国旅游行业发出低碳旅游倡议书,鼓励旅游企业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并从旅游经营环节开始推行低碳旅游方式及低碳旅游线路,共同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氛围,迎接碳总量控制时代的到来。
向旅游者低碳旅游手册。收集、整理国内外低碳旅游小窍门和实用方法,按旅游六要素分门别类地总结,形成便于旅游者携带和操作的低碳旅游手册。如“食”,调整饮食结构、自备环保餐具、优先使用当地食材;“住”,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行”,共乘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游”,自带垃圾袋,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家;“购”,不买带塑料袋包装的旅游商品,优先购买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娱”,选择喝茶、读书、观赏等低碳活动或种下一棵低碳纪念树。开发、推广和普及基于互联网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计算软件,让旅游者在每次旅游结束后,计算低碳旅游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所减少的碳排放,从而提高旅游者降碳、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发掘旅游者降碳、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积极性。
(二)旅游企业:运营模式及技术创新
1 提高运行效率
目前,中国旅游企业中类似电话沟通、手动记单等科技含量较低的业务仍普遍存在。旅游企业要转变管理和运营模式,采用信息化技术开发智能化管理,开发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等,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开发低碳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要大力设计、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如旅游“碳中和”产品,即旅游企业在出售旅游产品同时附加出售配套服务,要求游客付费用于环保、低碳项目建设;生态旅游、自行车、徒步旅游等产品;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云南香格里拉、东部大兴安岭、贡嘎山燕子沟)等低碳旅游线路产品。
3 技术创新
技术转让、技术创新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非常关键的措施。旅游企业要注重减排技术的创新,加快研制更高燃效的旅游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碳或零碳能源新技术代替高碳化能源,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酒店业也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争创绿色酒店,加强旅游企业减排技术改造等技术的创新。这些技术往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需要通过转让机制和市场化运作实现转让。重要的是,旅游企业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带动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减缓气候变化影响。
(三)旅游经营者:开发低碳旅游模式
旅游经营者转变现有旅游模式,鼓励旅游者以共乘方式出游,旅游景区内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对凡响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不主动提供包装塑料袋的景区内的商家标示“低碳营业商店”;配置专职低碳导游;在景区设置“碳减量计数器”,计算游客所从事的活动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所减少的二氧化碳等。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种植相应数量的树木作为“碳补偿”。
(四)旅游者:低碳旅游实践
1 充分认识旅游者个体对减排的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中国13亿人口积极参与节能减排36项日常生活行为,则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可见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尽管目前没有详细计算旅游者二氧化碳减排潜力,但参照以上研究,减排空间也是巨大的。因此,旅游者要充分认识到个体在对减排方面的巨大作用,并积极主动采取低碳旅游方式。
2 积极主动实行低碳旅游
旅游者应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在旅游过程中除积极采取节能减排36项日常生活行为外,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低碳旅游方式,在饮食上尽量选择以旅游目的地本地产的原材料为主;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或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如果开私家车,尽量降低空载率等。
【关键词】船舶;节能减排;应用
前言
作为海上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不仅要确保船舶的可靠性高和速度快,而且需要处理好船舶设计节能减排技术问题。中国正在进入节能减排时代,船舶航运作为Q易运输的主体,其能源结构和废气排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从船舶设计入手,研究节能减排技术,以尽可能地减少船舶航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船舶节能减排的意义
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主要工具,他具有通过能力大、运费低廉、运输量大等特点,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的三分之二,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船舶作为能耗大户,对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航运业对环境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众多的研究表示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8%到4.5%。而且该数字还将随着世界贸易活动和国际航运量的增长而不断增长。除排放二氧化碳外,船舶动力装置还会排放一氧化碳、氮氢化合物、硫化物、微粒等有害物质,这些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
二、节能型船舶的发展趋势和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型船舶的发展趋势
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船舶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选择节能型船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选择节能型船舶需要坚持的两个原则:1)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河流,选择不同的节能型船型;2)根据经济效益因素选择不同的节能型船型。节能型船舶除了船型、螺旋桨等因素影响节能外,还存在许多因素,比如航速和外界条件等。
(二)节能型船舶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节能型船舶的研发与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节能型船舶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部分政府对于节能型船舶的环保作用认识不到位,并没有给予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这是节能型船舶在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节能环保意识不强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必须依靠宣传才能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节能型船舶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决策者以及船东对节能型船舶的认识不够,从而影响节能型船舶的研发和推广。
3.短期经济利益的影响
节能型船舶的造价较高,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大多数船东会选择造价低、短期经济效益高的船舶,一般不会选择造价高的节能型船舶。
4.基础设施的制约
目前我国中一半的航道存在机械化程度低、技术条件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大型节能型船舶的推广。
5.缺乏法律保障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需要利用法律对环境保护进行制约,目前船舶的能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大,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对于环保型船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节能型船舶推广受到阻碍。
三、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一)船体减阻降耗
船舶船体减阻降耗是船舶节能减排重要手段之一。从船舶设计层面上讲,船体减阻降耗可以从船体低阻力线型设计、浮态调整、船舶船体表面减阻以及低风阻上层建筑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低阻力线型设计主要包括线型优化和总体设计优化两个方面,如下图3.1所示。低阻力线型设计中的总体设计优化指的是设计优化人员根据设计经验和母型船等,在保证船舶具有足够排水量的前提下,调整方形系数和浮心位置,选取合适的船型尺寸比。而线型优化则指的是船舶船体线型的UV度、水线进流角以及去流角等的设计对船舶船体阻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设计优化人员依靠模型试验和CFD手段等,反复调整船舶线型,并最终确定船体的低阻力线型。船舶在实际航行中的阻力不仅仅取决于船舶的静水阻力,还与航线上风浪流等环境因素有关,研究人员对船舶在多种转载工况下的阻力性能进行研究,实现了在全航程多工况下船舶综合阻力性能全面提升的目标,从而形成了船舶船体减阻降耗的浮态调整方法。低风阻上层建筑则指的是设计人员通过优化船舶船体上层建筑的外形,降低风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二)使用经济航速
船舶的燃油消耗是一种综合反映船舶节能减排技术与经济性的指标,其与船舶航速息息相关。在实际的船舶运行过程中,经济航速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也即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最高盈利航速以及最低燃油费用航速,实际意义上的经济航速常指的是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船舶主要部分有锅炉、船舶主机以及发电柴油机等,其中最重要的耗油就是船舶主机耗油,其重要的耗油特点就是在运行船舶主机时,船舶功率和船舶航速之间具有三次方关系,因此应适当地降低船舶航速。从实际的船舶运行方面进行考虑,当船舶转速和功率变化时,船舶主机消耗燃油量就会受到船速、换气量以及喷油量的影响,因此就要找到一个船舶航速和耗油的最佳平衡点。最佳平衡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船舶航速和主机耗油量关系、船舶耗油设备的状态、船舶运营年限、船舶航行条件、船舶实际的运行路线等。因此,船舶使用经济航速的基本原理就是工作人员在主机安全的转速范围内,根据主机实际的运行情况,找到船舶耗油和航速最佳的平衡点。
(三)提高推进效率
提高船舶推进效率主要有改进尾部伴流场、主机降功率使用等方式,改进尾部半流场指的是在船舶船体上加装螺旋桨整流罩,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到对螺旋桨尺寸有限制的以及拖轮等高负荷低航速的船舶。加装螺旋桨整流罩后的螺旋桨后流场、桨轴上下不完全对称,其螺旋桨桨轴上方流场偏右,桨轴下方流场偏左。因此,使船舵上下部成一定角度,来分别对齐螺旋桨后流场,进而减少船舵所受扭矩,这种节能措施可在服务航速工况下节省4%的功率。主机降功率使用指的是将船舶主机的功率降低,进而降低船舶燃油消耗率,达到船舶节能的目的。这种节能技术较为成熟,虽然初次投入成本较大,但从整个船舶生命周期来看,该节能技术经济性较好。目前,很多的大型船舶公司可以接受这种优化设计方案,其通过主机的优化配置可实现3%D6%的降耗。
(四)废热回收及废气处理
船舶废热回收及废气处理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船舶节能减排手段,其中船舶废热回收主要指的是船舶废热利用技术,在船舶燃油消耗中,大概有50%的热量以热辐射、废气以及热交换的形式浪费掉。船舶主机废热利用透平转化功率为最大功率的0.6%到4%,这种利用技术初次投入资金较多,多用在大型集装箱船上;船舶主机冷却水废热再利用则可对船舶扫气和缸套的废热进行再次利用,从而提高2%到3.5%的主机功率,这种回收系统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与蒸汽透平和废气透平等联合使用,因此多用在大型集装箱船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节能减排技术在船舶中,对于船舶设计节能减排技术应当从原理进行研究,重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及其影响,最大限度的善船舶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减排;船舶性能;减阻降耗;经济航速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的考验,车辆、船舶等交通运输加剧了 的排放,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被认为是最清洁、最环保的船舶运输行业也不能幸免。因此,研究船舶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船舶节能减排技术重要性
船舶节能减排是航运发展的需要,船舶运输努力的方向就是利用最合理的航速和耗油关系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船舶运输行业来说,船舶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船舶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步骤,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船舶运输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船舶运行航线、工况等实际的变化情况,对船舶实际运行中的耗油等进行分析以及修正,以便得到船舶实际的耗油数据,从而分析船舶实际的节能方式,为满足实际船舶运输需要奠定坚实基础。船舶节能减排也是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我国明确规定了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会降低到16%,船舶运输单位运输周转耗能量降到15%,因此可以说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节能减排总体战略。
二、船舶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
1.船舶性能
船舶自身的性能会影响到船舶节能减排的效果,一般来说,不同船舶主辅机状态、涂装底漆以及污底情况、运营年限、型号以及船体浸水体积等都会对船舶节能减排产生不同影响。船舶主辅机是船舶运输过程中重要的耗能设备和安全设备,主辅机运行效率越高,船舶燃烧效率就越高,这样就可以适当降低船舶单位耗油量,在一定程度上对船舶节能减排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不同运营年限的船舶主机磨损程度不同,长时间运行的船舶主机磨损较大,其单位耗油量较大,对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等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同型号的船舶抗风浪性能不同,其甲板受风面积以及船舶耐波性等都会对船舶节能减排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船舶船体浸水体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船舶兴波阻力,进而影响船舶节能减排效果。
2.环境因素
在船舶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环境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船舶燃料燃烧效率,进而船舶节能减排效率。具体来说,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船舶运行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温度、气压、航道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等,这些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船舶耗油水平以及排放水平。例如大风会增加船舶运行阻力,影响船舶主机负荷,进而增加船舶耗油量;在海拔比较高的地区运行时,大气压力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空气含氧量也随之降低,这样船舶燃料就不能充分燃烧,单位燃料燃烧的实际功率也会降低;航道弯曲角度、交叉情况、航道宽度以及航道深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船舶能源消耗以及废气排放情况,航道弯曲度越小,燃烧消耗越少。
3.效益因素
船舶资金投入成本以及效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船舶企业给我国国家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实施节能减排的效果。船舶企业在进行高效低成本投入时,能够更合理地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船舶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但船舶企业在进行比较高成本投入时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可能使企业产生负经济效益,进而打击船舶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船舶企业的发展。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在船舶运行中,产品投入比值,其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船舶行业。从国民经济方面来讲,经济效益就是说全部的构成要素和其中某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百分比,经济效益越高,船舶节能减排发展越迅速。因此可以说,经济效益是船舶节能减排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1.船体减阻降耗
船舶船体减阻降耗是船舶节能减排重要手段之一。从船舶设计层面上讲,船体减阻降耗可以从船体低阻力线型设计、浮态调整、船舶船体表面减阻以及低风阻上层建筑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低阻力线型设计主要包括线型优化和总体设计优化两个方面,如下图3.1所示。低阻力线型设计中的总体设计优化指的是设计优化人员根据设计经验和母型船等,在保证船舶具有足够排水量的前提下,调整方形系数和浮心位置,选取合适的船型尺寸比。而线型优化则指的是船舶船体线型的UV度、水线进流角以及去流角等的设计对船舶船体阻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设计优化人员依靠模型试验和CFD手段等,反复调整船舶线型,并最终确定船体的低阻力线型。船舶在实际航行中的阻力不仅仅取决于船舶的静水阻力,还与航线上风浪流等环境因素有关,研究人员对船舶在多种转载工况下的阻力性能进行研究,实现了在全航程多工况下船舶综合阻力性能全面提升的目标,从而形成了船舶船体减阻降耗的浮态调整方法。低风阻上层建筑则指的是设计人员通过优化船舶船体上层建筑的外形,降低风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使用经济航速
船舶的燃油消耗是一种综合反映船舶节能减排技术与经济性的指标,其与船舶航速息息相关。在实际的船舶运行过程中,经济航速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也即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最高盈利航速以及最低燃油费用航速,实际意义上的经济航速常指的是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船舶主要部分有锅炉、船舶主机以及发电柴油机等,其中最重要的耗油就是船舶主机耗油,其重要的耗油特点就是在运行船舶主机时,船舶功率和船舶航速之间具有三次方关系,因此应适当地降低船舶航速。从实际的船舶运行方面进行考虑,当船舶转速和功率变化时,船舶主机消耗燃油量就会受到船速、换气量以及喷油量的影响,因此就要找到一个船舶航速和耗油的最佳平衡点。最佳平衡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船舶航速和主机耗油量关系、船舶耗油设备的状态、船舶运营年限、船舶航行条件、船舶实际的运行路线等。因此,船舶使用经济航速的基本原理就是工作人员在主机安全的转速范围内,根据主机实际的运行情况,找到船舶耗油和航速最佳的平衡点。
3.提高推进效率
提高船舶推进效率主要有改进尾部伴流场、主机降功率使用等方式,改进尾部半流场指的是在船舶船体上加装螺旋桨整流罩,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到对螺旋桨尺寸有限制的以及拖轮等高负荷低航速的船舶。加装螺旋桨整流罩后的螺旋桨后流场、桨轴上下不完全对称,其螺旋桨桨轴上方流场偏右,桨轴下方流场偏左。因此,使船舵上下部成一定角度,来分别对齐螺旋桨后流场,进而减少船舵所受扭矩,这种节能措施可在服务航速工况下节省4%的功率。主机降功率使用指的是将船舶主机的功率降低,进而降低船舶燃油消耗率,达到船舶节能的目的。这种节能技术较为成熟,虽然初次投入成本较大,但从整个船舶生命周期来看,该节能技术经济性较好。目前,很多的大型船舶公司可以接受这种优化设计方案,其通过主机的优化配置可实现3%―6%的降耗。
4.废热回收及废气处理
船舶废热回收及废气处理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船舶节能减排手段,其中船舶废热回收主要指的是船舶废热利用技术,其回收原理图如下图3.2所示,在船舶燃油消耗中,大概有50%的热量以热辐射、废气以及热交换的形式浪费掉。船舶主机废热利用透平转化功率为最大功率的0.6%到4%,这种利用技术初次投入资金较多,多用在大型集装箱船上;船舶主机冷却水废热再利用则可对船舶扫气和缸套的废热进行再次利用,从而提高2%到3.5%的主机功率,这种回收系统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与蒸汽透平和废气透平等联合使用,因此多用在大型集装箱船上。船舶废气处理主要指的是船舶安装废气净化器以及船舶采用废气循环系统,船舶废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船舶废气中的SOX以及微尘颗粒等,其去除率可达到98%、80%,船舶废气循环系统则可以有效减少船舶中的NOX,其主要是加装一个EGR单元,以降低船舶废气的峰值温度,从而减少船舶的产生。
结语
总而言之,船舶节能减排不仅能满足我国航运发展的需要,还能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总体国家战略,因此工作人员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船舶进行节能减排优化设计,例如船体减阻降耗、使用经济航速、提高推进效率以及废热回收及废气处理,从而提高船舶节能减排效果,推动我国船舶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放平,王海松.浅析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
[2]赵春生.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
(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2.17吨标准煤下降到1.69吨标准煤,降低22%;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278立方米下降到222立方米,降低2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79吨标准煤下降到2.15吨标准煤,降低23%,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29.42立方米下降到25立方米,降低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3%提高到86%以上。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005年的2.7万吨下降到2.26万吨以内,在新增量基础上削减38%;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3万吨下降到2.02万吨以内,在新增量基础上削减33.1%。全市节能减排重点目标、县区重点目标年度分解、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及年度分解见附件2、3、4、5。
(二)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控制增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新建项目审批,严禁淘汰类和限制类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入驻。市发改委、经委及环保、国土、建设、工商、规划等部门要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能耗、污染增量。坚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环保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项目。对年耗能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审核。全面落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力度。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严格按照区域环评(规划环评)的相关要求,实施企业准入和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淘汰小炼钢、小化工、小造纸、实心粘土砖等“十五小”和“新五小”生产企业。到2010年底前,取缔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183家,其中粘土砖厂50家,小炼钢96家,小化工、镁砂、卷材等37家,实现节能15万吨标准煤,削减二氧化硫1258吨;取缔关停COD污染企业6家,削减COD787.85吨(见附件6)。对不按期关停的企业,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市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各县区执行情况,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县区实行区域限批。
(五)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促进燃料结构调整、风力发电、煤层气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地(污水)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供热、供冷中的规模化利用,稳步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工作,积极组织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试点示范。深入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秸秆气化工程。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六)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形成2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推进实施30项节能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华锦集团乙烯装置节能增产改造项目,力争20*年底前完成,实现年节能2.6万吨标准煤。在全市推广应用高效绿色照明产品、高效电机、变频调速装置、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节能新技术。
(七)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工程、*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盘山县新县城污水处理厂、大洼镇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处理工程,确保2009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加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和泵站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确保污水处理量不低于设计能力的90%。上述4项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新增日处理能力13.3万吨,减排COD9297吨(见附件7、8)。加强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建设,重点完成华锦集团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中油辽河石化公司600立方米/小时污水处理厂等33个减排工程项目,减排COD6162吨(见附件9)。
(八)推动二氧化硫治理。通过更新和改造除尘脱硫设施、实施专用型煤炉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推进辽河石油勘探局热电厂、华锦富腾热电厂、*热电有限公司、市供暖处供热站二次脱硫项目建设为重点,抓好14个工业污染源的尾气治理工作,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20*年底前完成对3家电厂及市供暖处供热站的限期治理工作,在现有循环流化床的基础上安装二次脱硫除尘设施,力争将脱硫效率提高到90%以上,减排二氧化硫5078吨(见附件10)。实施14个工业污染源尾气治理项目,减排二氧化硫5933吨(见附件11)。所有脱硫装置要确保正常运转,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加大对分散小锅炉的拆除力度,鼓励采用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有效范围内的企业,必须尽快拆除自备工业小锅炉和生活锅炉。
(九)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区政府要积极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融资服务和投资,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贷款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投入力度。各县区政府要突出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各有关部门、企业要积极争取和吸引国内外、社会和民间资本,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取BOT等运作模式,努力开辟多元化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的投资、融资渠道。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按照国家及省循环经济工作要求,实施《*市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我市作为省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建设步伐。到2010年,培育6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园区、1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各类园区、企业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和改造,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建立和谐共生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船舶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园、精细化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循环经济建设,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着重推进*经济开发区、辽河石油勘探局、华锦集团、鼎翔集团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经济开发区以*热电公司、华孚公司等企业为试点,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展能源和水资源的梯级利用。*船舶工业基地以发展船舶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为主导,建设高科技生态型园区。
(十一)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逐步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加强石化、电力、建材等高耗水行业的工艺和设备改造,促进企业向节水型方向转变。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到2010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3提高到0.60。抓好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全面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2010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禁止滥采地下水。积极推广IC卡智能管理系统,安装IC卡式水表。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2010年,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由40%下降到18%以下,城市污水处理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
(十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依据《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工作。推进企业开展粉煤灰利用、化工尾气回收、油泥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以废塑料、废轮胎、废旧家电及废旧电力设施器材回收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林牧副渔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建设各类有机肥厂15座。
(十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轻工等行业和污染严重的其他工业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对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做好已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持续清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到2010年,完成100户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培育节能减排服务体系
(十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高全市节能减排的整体技术水平。到2010年,攻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20项,建立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中心5个。
(十五)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加强科技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推广应用高效绿色照明、变频调速、污水处理及回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循环生物法制纸浆等节能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化工尾气回收、油泥处理、废橡胶(塑料)热裂解、造纸黑液回收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到2010年,组织推广成熟节能减排技术20项,实施重大集成应用示范工程3项。
(十六)培育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和设施运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项目代建制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专业性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签订包括污水处理达标率在内的特许经营协议。
六、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十七)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其中节能工作由市经委负责,减排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区和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十八)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指标逐级分解和考核制度,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行政效能监察,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责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凡履行职责不力、节能减排任务未能按期完成的,对所在县区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总量建设项目,直至目标完成。对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的企业,追究有关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加倍征收排污费。
(十九)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精神,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从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完善能源统计。以普查为基础,根据各行业的能耗特点,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社会各用能单位要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建立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对各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评估重点企业的能耗数据质量,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节能降耗的进展情况。建立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对各县区政府及重点用能企业,采用量化办法,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落实节能措施情况进行考核。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要求,加强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调查。及时调度和动态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主要减排措施进展情况以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台账。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监测档案,排污单位要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和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二十)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市所有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可研报告中要包括合理用能分析篇,其中年耗能在1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备案。按照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项目污染增量,必须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绝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坚持项目环评审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二十一)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按照《*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0户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行动,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开展能源审计,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十一五”节能70万吨标准煤目标(见附件12)。其中重点抓好国家“千家企业”中的我市五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掌握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节能降耗投资等情况,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56.5万吨标准煤任务(五户企业节能目标及年度分解目标见附件13)。
(二十二)积极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节能审批管理程序,加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定期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积极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编制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规划,明确改造技术方案、资金来源、扶持政策和实施进度。以党政机关办公楼为突破口,抓好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到2010年,存量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应改造面积的15%以上,其中民用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重点推广太阳能供热制冷、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采光照明、淡水源热泵、浅层地能热泵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研究开发建筑节能结构体系,积极推动绿色建筑、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开发和试点,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推进供暖体制改革,一是抓好供暖收费制度改革,实行谁用热谁交费;二是大力推进分户计量工作,积极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分户供热,以热定费。
(二十三)强化农业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节约型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推广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促进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和生态基地建设,形成西安、太平、鼎翔、石山4个农业种养殖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林牧副渔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秸秆气化工程。到2010年,全市新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0处,建200立方米以上沼气工程5处。
(二十四)强化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减排。发展建立节能型公共交通系统,对老旧汽车及时报废更新。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推行公交、出租车油改气,推广使用清洁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推广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650吨的垃圾填埋厂,2009年竣工投产。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改造天然气供气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到2010年天然气漏失率由35%下降到20%。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节能照明产品等。所有公共建筑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对商业及餐饮业开展优质管理节能达标活动,对居民住宅加强节能指导,提供咨询服务,鼓励自觉节能。
(二十五)完善能效标识和节能节水产品标志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能效标识和节水、环境标志的监督检查,强化社会监督、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开展专项市场监督检查和抽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六)加强节能、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市节能监察中心的能力建设。配备用能状况评价设备,建立节能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测、节能效果评价工作。完善环保监管体系,加快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七、依法行政,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二十七)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督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检查企业及公共设施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情况、明令淘汰设备使用及异地再用情况、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及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情况、污染源及污水处理厂的污染排放情况等。对违反节能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予以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限期治理期间要限产限排,逾期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停产关闭。
(二十八)加强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20*年,全市42家重点工业污染源、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等企事业单位必须安装脱硫除尘和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见附件14),建立脱硫设施运行台帐,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监管。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脱硫设施的电厂要扣减脱硫电价,加大执法监管和处罚力度,并向社会公布。
(二十九)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监管。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着力提高污水处理厂达标率。对超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水处理厂,责令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对纳管企业实施限产限排措施。逾期仍未实现达标排放的,对其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直至实现达标排放。对未达到规定要求建设、投产、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相应扣减财政专项补助,并对规划截污管网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直至达到相关要求。因纳管污水超标导致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的,可采取关闭超标排污单位污水纳管阀门等措施。对超标纳管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或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实施停产整治。
八、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逐步建立健全能够反映资源环境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供给成本的价格体系。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利用余热、余压和城市垃圾发电,执行相应的电价政策。执行脱硫电厂优先上网和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运用价格手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城市、企业用电方案,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完善水价改革方案,严格执行各类用水收费标准。建立促进节水价格机制,推行阶梯式水价,合理提高各类用水价格。逐步调整非农用水价格,推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改革。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逐步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根据污染减排工作需要,对总量控制和减排任务无法完成的县区,辖区范围内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将适当提高污水排污费标准。
(三十一)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充分利用市节能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等项目。充分利用市污染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减排产品和减排新机制推广、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各县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工作,帮助企业争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免增值税政策。执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存量建筑节能改造税收优惠政策。
(三十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和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力度。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要求,环保部门与人民银行要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的企业诚信系统中。
九、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能环保意识
(三十三)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要制定年度宣传报道计划,开展节能减排专题宣传报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做好节能减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三十四)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发放节能、环保知识宣传册。加强对青少年的节约环保教育,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节约环保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鼓励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减少浪费。积极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鼓励开展节能减排咨询研究、培训、研讨、宣传等活动。将节水、节电、节气等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评选标准之一。
下面,我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对我州节能减排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切实认清当前全州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年,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确定到“十一五”期末,全州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的目标。
对此,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围绕“十一五”期间全州节能减排目标,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部署,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把节能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州八县和主要行业主管部门、重点用能企业,每年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州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实施意见》、《州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州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州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通知》、《州公共机构“十一五”后两年节能计划实施方案》、《州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以及年度节能降耗工作要点和年度节能考核指标分解等方面的政策和文件;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严把行业准入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加强对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督查,圆满完成了各年度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全州节能减排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十一五”以来(截止年),全州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6%(年不降反升2.39%、年下降3.52%、2008年下降4.98%、年下降5.34%);累计淘汰落后铁合金生产能力49台14.04万千伏安、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6万吨;累计削减二氧化硫1580吨;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矿热电炉和公司、兴建公司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降耗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冶炼、建材等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稳步推进;全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以年为基数,总体水平降低20%以上(其中水资源消耗量降低4%、电消耗量降低4%、耗油量和低值易耗品消耗量降低4%),各公共机构节能灯的使用率达到90%;累计推广节能灯10.4万只,增加太阳能热利用面积0.857万平方米,营业性公路载客、货汽车综合汽、柴油燃料单位能耗控制及农村节柴改灶、沼气池建设等任务圆满完成;建成一批节水、节电试点示范“绿色学校”和示范卫生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州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目前我州正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工业发展还较为滞后,并以资源型企业和产业为主,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等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还较为明显,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这种矛盾还有可能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而有所加剧。二是节能减排基础设施薄弱。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制约化学需氧量减排的主要瓶颈。目前,全州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仅有和两县,但由于管网不配套等原因,运行不正常,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进度缓慢,远远不能适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需要,给全州年及“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的完成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三是因污染物排放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成为新的不稳定隐患。四是今年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依然很重。今年省下达我州单位GDP降耗任务是4.4%以上(州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是4.9%),需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15900千伏安、水泥熟料产能8万吨;在不计增量的情况下,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90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00吨,完成14个省级重点污染减排项目,任务较为艰巨。
节能减排不仅关系到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是一项硬性的经济工作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节能减排工作,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找准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工作突破口,不折不扣地抓好本地区、本部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和任务的落实,促进全州节能减排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抓责任落实,全面完成今年及“十一五”全州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各县、各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按照《年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今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从根本上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通过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水平。一是按照“轻工抓三七推动,重工抓铝业推动,实现工业发展调结构、创特色、上水平”的思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新型冶金化工基地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并加快推进州烟叶复烤厂、化工厂、通用机械厂搬迁技改等项目。加快发展以三七生物制药为重点的轻工业。二是加大三七、烟叶、辣椒、油茶、八角、草果、茶叶、甘蔗、蔬菜、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普者黑、坝美两个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推动全州旅游业加快发展,并加快推进、、丘北、、平远、天保等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
(二)按要求按时限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今年我州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是:淘汰4台铁合金矿热电炉共15900千伏安(其中云南华联润源电冶有限公司1台3200千伏安、县同利铁合金厂、阿舍硅锰合金厂各1台3600千伏安、县联营铁合金厂1台5500千伏安),淘汰县富港经贸有限公司睦伦水泥厂机立窑1套、产能8万吨(2.85m×10m),淘汰云荷纸业有限责任公司4条1万吨小造纸生产线。各县和各有关企业要坚决按照省、州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工作步伐,争取6月前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和支持其它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淘汰落后的高耗能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工业升级换代。
(三)抓好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要对高耗能企业实行重点监测,严格控制企业的用能水平,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县阿舍冶炼厂锰系铁合金节能技术集成改造等10个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项目,要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改造步伐,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节能减排管理,为全州节能减排工作和结构调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步伐。按期完成14个省级、3个州级重点减排项目,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完成,是今年及“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工程要在今年9月30日前建成投运,排水管网和丘北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要在今年底前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要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各县及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好落实。
(五)加强节能减排工程设施监管。环保部门要牵头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减排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问题突出的企业加大监察力度、加密监察频次,对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污染减排设施无故不正常运行或设施不完善导致不能正常运行的,除了督促整改之外,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六)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培训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宣传培训工作,以企业、机关、社区、学校为单位,开展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技术和普及知识培训,积极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生产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及加快低碳经济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能源税;减排量;经济技术条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72-02
1 引言
在哥本哈根环境会议结束时,各国都确定了相应的减排指标。其中中国承诺在未来10年将污染排放减少40%。这个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应是艰巨的,一方面由于减少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为止尚未有成熟的适应当前经济运行模式的减排政策工具。
就征税环节来看,目前使用的能源税基本是在销售环节征收,而税率则采用差别税率。由于能源供给是垄断竞争市场类型,不论是在生产环节征收还是在销售环节征收其税负都由消费者承担。也即能源税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通过能源税率提高能源价格,影响需求进而减少能源消耗。能源税具有差别税率,可以起到引导和调控能源消费结构的功能,并促进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
对于能源税的经济影响而言,不论是采取从价计征还是从量计征,其最终结果都是增加了能源的使用成本,所以可以表示为能源价格的上涨。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将兼有通货膨胀效应和产品结构效应。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而言,能源税的产品结构效应是正效应,而通货膨胀效应则是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两种效应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总需求中的产品结构、产品需求弹性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等因素。在正效应强于负效应时,将会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在负效应强于正效应时将会影响产出,减低经济发展速度。
2 关于计划减排量的定义
如陈诗一所指出,目前关于节能减排的研究通常将能源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处理,而污染排放则被视为期望或非期望产出。本文所指的能源需求均指投入要素。
由于供给的稳定性,在能源的市场定价机制中,价格的波动主要受需求的影响。则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的计划减排量可作如下表述:
其中f为需求函数,p为某能源价格,r为环境税率,c为某能源的排放系数,定义为每单位能源燃烧所产生的废弃物重量。则(1―C)=K为每单位能源所包含的能转化为能量的物质重量。若r在短期调整,且能有效浮动。则减排量可定义如下:
减排量Q=CiEirifi(pi)=cifipiri(2)
其中E为能源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定义vi=cif′ipi为某能源的市场排放倾向,则减排量等于税率向量与市场排放系数向量的内积。由于税率不可无限增加。即r1+r2+…+rn≤η,在η的约束下,要使减排量达到最大,只能调整税率结构使税率向量与市场排放系数向量之间的距离最远。在最远处某能源的税率占总税率的比重恰好为市场排放系数所占总系数的比重。即:ri/ri=vi/vi,则某能源税率可确定为ri=vivi ri.代入上式可得Q=v2irivi,即一国的最大减排量为能源市场排放倾向v和税率约束η的函数。
在市场排放倾向变量中,若假定排放系数相同,则市场需求越大的能源其排放倾向也越大,当把能源作为投入要素处理时,市场需求程度即反映了其对最终产出的贡献度。意即某能源对最终产出的贡献度和其排放倾向成正比。而在最大化减排量的过程中,税率和排放倾向成正比关系,从而和能源的贡献度成正比。因此,在运用能源税促进减排时,要使减排有效率,必然会使社会生产中相对效率高的能源利用数量减少,而相对效率低的能源利用数量增加,其作用结果将会使生产效率降低,影响最终产出。
3 引入能源转换的实际减排量分析
在要素投入型经济体中,能源税所导致的能源价格提高将影响产出。为使影响最小,需要开发新能源以补偿税收带来的要素减少。受技术水平和设备结构的影响,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期投资,因此具有累积性和规模收益的特征。在新能源开发初期,所开发的新能源数量要小于税收带来的原有能源减少数量。随着投入的增加,规模效益显现,由税收资金可获得的新能源数量逐渐等于或大于传统能源减少的数量。因此存在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处若不考虑额外投入和漏出,税收资金可获得的新能源增加将等于传统能源的减少。首先:
税收总额M=r1p1fp1+r2p2f(p2)+…+rnp
临界点表示在当前市场技术条件下能源税仅是能源转换的工具,而并不影响最终产出。意即在能源转换的情况下要使经济不受影响需满足以下假设前提:
(1)在当前市场技术条件下税收可获得的新能源所产生的能量等于因能源税所造成的传统能源减少所损失的能量。
(2)关于税率的传统能源减少函数和新能源增加函数均可微。
如上所示,实际减排量可以表示为两部分的差:Q=Q1-Q2,Q1表示计划减排量,Q2表示能源转换后新能源带来的排放量。由于Q1和Q2都是线性函数,则实际减排量可有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
由于一国在初始状态的新能源数量不会绝对为零,所以Q2的截距不为零。同时由于r1+r2+…rn=η,在η中税率结构的约束下,Q1的斜率为s1=cif′ipi,Q2的斜率为s2=c*pifipi…*。从而得到能源税促进减排的市场技术条件如下:
当且仅当一国市场技术条件下s1>s2 (如图1所示)时能源税将会在临界点η′后对减排量增加有促进作用,减排量为Q1 到Q2差额,在临界点以前为负值,临界点以后为正。临界点也反映了能源转换的学习曲线规律。而当s1<s2 (如图2所示)时,Q1论税率在何水平,永远小于Q2。在这样的市场技术条件下,能源税对减少污染排放没有促进作用。而斜率s1和s2分别是技术排放系数,传统能源的边际需求,能源价格和需求量的函数。特别的,ss2的斜率和新能源价格p*呈倒数关系,而在条件(4)里面,l′(M)(新能源的边际供给)是p*的函数,p*越大,新能源的边际可获得量越小。
4 结论及评价
在供给既定的情况下,条件中需求价格pi度量人们愿意为得到一单位能源可付出的成本,意即这一单位能源可带来的包含了中间生产过程的最终消费品数量(类似于徐寿波之广义节能技术)。当生产技术与能源利用效率取得进步时,一单位能源带来的产出也将增大。而f′i衡量一单位能源的效用或者说可带来的收益发生微小变化时,能源需求数量的变化。与之相关的是总需求中的产品结构,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消费方式下,人们对低碳产品的消费比重越大,该比率也将越大。综合来看,条件Q1部分表示:生产技术越进步、能源利用效率越高、低碳产品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大、传统能源的排放系数越大就越能利用能源税促进节能减排。而能源利用效率和减排量可呈正比关系。
在条件 Q2部分,新能源的排放系数与能源税的运用效果呈反比,由于新能源的取得依赖于一国既有自然条件,在我国没有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要提高节能减排的潜力必须首先从生产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效率及倡导低碳消费这三方面入手。其中低碳消费是关键环节,因为低碳消费可以改变人们过于依赖传统制造品的消费习惯。从而在能源价格上涨时可以找到消费的替代产品,进而减少能源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效应,增大产品结构效应。而倡导低碳经济又和生产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倡导低碳消费意味着产品结构转换,新的产品需求需要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又要求比传统生产工艺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而能源税在这一过程中会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最终产出。要使能源税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最小,需要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已达到一定程度。
相比之下,我国的减排环境与减排潜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消费模式单一,消费品中工业制品所占比重达。在我国人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支出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外,主要用于购买传统工业制品,这种消费模式被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以放大,从而又增加了能源需求刚性。第二,生产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三产业比重。而在第二产业中又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为基本特征。导致单位产品耗能量高。第三,生物能源开发潜力不足,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用量少,难以支撑庞大的工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便难以使能源税在我国发挥如西方国家一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11).
[2]彭江波.绿色配额促进节能减排的定价机制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5):52-55.
[3]谭真勇,杨可伟.能源价格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1):142-147.
[4] 韩凤芹,苏明,傅志华,黄运.中国能源税问题的初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5):2-12.
[5]黄鑫,陶小马.欧美国家节能政策演变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8,(9):98-100.
[6]宋效中,姜铭.节能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7,(1):71-73.
MTRBRB项目旨在克服中国农村节能建筑和节能砖生产市场转化的障碍。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和影响节能产品(节能砖和节能建筑模型)的生产和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效果将减少农村制砖过程中以及农村建筑的取暖、降温过程中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到项目结束前,MTEBRB项目将减少236,669吨CO2排放量。项目实现的长期的CO2直接减排量将更高,到2033年,累计直接减排量将达到265万吨。在项目的影响下实现的GHG减排量将达到62百万吨CO2。
CO2直接减排量
MTEBRB项目将开展旨在中国农村地区商/民用建筑行业宣传和推广节能砖生产和节能建筑技术的活动。
假设条件
CO2减排量是依据以下主要假设进行核算的。
CO2间接减排量
MTEBRB项目将间接实现大量的CO2减排,其间接影响如下:
·项目所关注中国农村地区建筑市场占全国建筑的60%,房屋面积年增长的57%,砖产量的95%以上:
项目将涉及3个主要气候带的建筑节能问题,占国土面积的90%,总农村人口的60%:
项目将涉及所有的关键制砖技术,占制砖工业现有设备、设施的90%;
通过项目的信息传播部分,项目的关于节能技术及其在农村建筑行业应用方面的信息、知识和成功经验将被传播到大部分农村地区;
通过开发和实施全面的推广机制和活动,开展节能示范以及有效地实施相关策略,同时通过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将撬动更多的政府、商业资金投入到农村建筑行业的节能市场转化方面。
MTEBRB项目的直接减排量是按照2008年之后开始执行的用于计算GEF项目GHG效益的方法学估算的。项目影响期为10年。在此期间潜在的CO2减排量将与项目投资影响期内的CO2间接减排量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相加。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从估算全国农村节能砖和节能建筑的应用潜力开始。10年的减排潜力还应该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有多少节能量是由于GEF的干涉产生的,有多少是在没有GEF干涉的情况下也一样会实现的。
第四节:项目风险和假设
在保证项目活动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的同时,项目的成功实施还依赖于对于风险的预测。项目计划矩阵(PPM)详细列出了项目风险和假设。影响项目成功实施和/或降低项目实施效果的关键性风险可能出现在以下几方面:
·和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一起组织、协作如此一个大规模的、复杂的项目的有效性;
·实施伙伴的技术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
·推广项目与示范点的技术、节能性能不符。
为了降低第一项风险,项目将成立有力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包括关键的政府部门,例如MOF、MOHURD、MOST、MEP等),并成立地方项目指导委员会(由地方负责生产和推广节能砖的墙材办或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办公室领导)。同时,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包括充分利用MOA现有的中小企业网络和农村能源服务系统,以及在UNDP—GEF TVE项目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在MOA的技术能力方面,将通过建立一个由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加强其项目管理能力并为PMO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增强地方合作伙伴的项目执行能力,在相关项目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将举办广泛的培训。这些培训将特别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在项目实施和成功达成项目目标过程中对能力建设的不同需求。
项目筹备小组认为,缺乏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是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向GEF TVEII项目参与方咨询该项目开发和运行农村节能金融机制(该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以及与地方政府、开发商、砖厂、金融专家的研讨,项目将通过以下策略克服该风险:
·调查表明,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制砖领域最关键和活跃的金融机构是植根于地方经济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信用社(RCCs)。调查表明,不同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例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的集体所有制金融机构(县级及以下),其主要业务与地方经济活动(80%甚至以上的信贷)有关,并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很大;
·本项目将为这些金融机构设计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和信息传播活动,以满足其特殊需要和要求;
·本项目将选取的示范、推广点必须是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节能活动的地方。
与示范企业不同,推广活动的范围更大,得到项目的金融支持很少,项目也很难对推广点进行管理。这可能会使推广点的节能效果达不到示范点可能达到的标准。为了保证推广点的管理和实施结果,项目计划运用TVEII RCF的一百万美元作为对推广项目的技术援助。这笔资金已经由GEF/UNDP转交中国政府。在这笔额外资金和完善的设计的基础上,项目将:
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领导下,制订和运用详细的示范点筛选标准,包括节能砖产品和节能建筑的节能技术指标: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推广点实施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以提高其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项目将动员优质的技术和合格的技术专家在项目可研和具体的工程设计、运行等方面给予技术上的协助:
在PPG文件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推广点的能效和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将被纳入项目LFA分析中;2)制订针对有效的技术和机构程序的节能效果的监测评估计划;3)规划与开展地方培训和机构安排(充分利用MOA的国家农村能源环境网络),以便配合PM0进行日常监测评估和数据收集。
在MTEBRB项目策划阶段确定的各类风险及相应的减免措施如下:
已经对上述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评估,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如上表所述,项目总体风险为中级,但是机构方面的风险已经显现,尤其是机构间的协作。
〔关键词〕 治理高碳,“效率困境”,“认知-态度-行为”模型,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91-05
一、 引言
在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干预下,我国的节能减排在短时期内,特别是“十一五”末期取得明显绩效。截至2010年,我国单位GDP的一次能源消耗比2005年下降19.8%,主要污染物单位GDP排放量下降10%。其中,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能耗强度下降17.4%,工业的能耗强度下降16.9%,建筑能耗强度下降15.4%,而交通和生活用能的单位能耗有上升趋势,2010年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32.9%和44.4%。可见,政府的节能政策和新能源发展措施推动了电力、建筑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有效地降低了相关领域的能源增长,但政策供给对引导居民树立低碳化的消费理念并没有发挥效用。2001年~2009年,我国居民生活领域的能耗快速增长,2005年后甚至超过工业能耗的增速,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耗领域。尽管生活领域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变化不大,维持在13%,但其绝对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措施的干预和财政资金的投入。我国节能法第六条确定了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20%的节能目标作为各地方政绩考核的约束性指标。〔1 〕为完成该行政减排指标,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干预开展管理节能和结构节能,主要是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政府直接投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金用于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特别用于清洁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政府的直接投资,大力推动了技术节能,促进了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的改进和替代,但由于技术节能投资成本呈现出增长趋势,低碳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是否能够发挥可持续效应,是“十二五”节能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点与关键。〔2 〕
可见,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单一的参与主体和单一的政策供给,我国政府主导的治理高碳存在着“政策供给高成本”的效率困境和“城市生活低碳化”的激励困境。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政府治理高碳能力的较多,但是对于治理高碳“效率困境”的探讨却较为少见。为此,笔者拟根据“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理论,通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有关低碳意识的问卷调查,来分析治理高碳的“效率困境”。所谓治理高碳的“效率困境”,是指完全或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政策规制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在该治理模式下,政策的供给和财政资金对低碳发展的促进效率逐层弱化。
“认知-态度-行为”模型认为对起因和影响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行动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了行动意愿。基于该模型理论,政府的低碳意识被分为三个层次的指标:认知――政府低碳发展的价值观;态度――政府的政策供给偏好;行为――政府开展治理高碳的行动意愿。政府低碳发展的价值观指标,要测度不同科层、不同区域的政府对低碳发展概念、低碳发展目标、低碳发展措施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水平;政府治理高碳的行动意愿指标,要测度政府促进低碳发展的驱动利益、行动阻力和已经采取的行动举措;政府治理高碳的政策偏好指标,要测度不同科层、不同区域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偏好的治理模式和政策措施供给。问卷调查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比较。
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课题组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培训学员开展问卷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采集方式,共发放问卷377份,收回376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回收率为83.8%。调研对象由中央政府官员(占27%)和地方政府官员(占73%)构成。其中,地方政府官员来自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调研对象选择上海、浙江和江苏,占总调研人数的37%;中部调研对象选择河南和湖南,占总调研人数的29%;西部调研对象选择四川、、贵州,占总调研人数的34%。调研对象所从事的工作涉及环境保护、水利、国土资源管理、交通运输、能源管理、城市规划及建筑管理等治理高碳领域。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低碳认知存在差异
(一)对“经济发展”和“低碳”的认知差异。该部分的问卷调研包括三个问题。如表1所示,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对“温室气体的主要构成”的回答正确率均不高,中央政府官员为47.2%,地方政府官员为43.9%。主要的认知错误是将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误认为温室气体。关于“2020年中国承诺的碳减排目标”问题,只有三个目标均被正确认知,才被定义为“正确”。中央政府官员对该问题认知的正确率为68.8%,说明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中央政府的共识;地方政府官员的认知正确率为53.0%,略低于中央政府官员。从答案分布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被84%的政府官员认知,但地方政府官员对“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一目标认知的正确率明显偏低,是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对“中国承诺的碳减排目标”认知的差异所在。
关于“低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87.8%的中央政府官员将低碳发展视为经济转型的良好契机,而地方政府官员的该认知水平较低,为77.3%,其中,东部区域工作人员的该认知率较好,中西部区域除四川外,其他区域对“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知存在误区。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的特点。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转向现代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东部的高能耗产能也正在向中西部转移,因此,东部区域政府的低碳发展意识相对较高。此外,从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看,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较为缺乏,能源储备较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主要依靠中西部地区(晋、蒙、豫等地)供给,区域能源降耗的内在压力较大。相应地,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较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地方政府在实现区域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过程中,存在对“经济效率”的担忧和顾虑。〔3 〕
(二)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差异。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水平决定认知主体采取气候减缓和适应行动的意愿,其中气候减缓的重要组成包括治理高碳。如图1所示,在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方面,88%的中央政府官员和86%的地方政府官员都认识到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风险。相比之下,气候变化对海平面的影响尚未引起政府足够重视,仅有25%的中央政府官员和27%的地方政府官员认为气候变化可以引发海平面上升。
政府对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已经形成较高共识,75%以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都认识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方面,中央政府官员的认知侧重粮食生产的影响和能源短缺,认知程度分别为88%和75%;而地方政府官员的认知侧重台风、暴雨等引发的洪涝灾害,认知度为82%,甚至高于中央政府官员在该因素上的认知程度75%。以上几方面的气候影响较为直观,而且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和洪涝灾害已经给农业、畜牧养殖业、城市的基础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外,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引发一系列可持续的发展问题,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一政策引导的背景下,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也得到政府的较高关注。
50%的中央政府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会增加交通的脆弱性和人体健康的脆弱性,但仅有45%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27%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影响交通。仅有25%的中央政府受访者和32%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表示认知到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次生灾害。可见,以上几个方面的气候影响尚未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其原因在于:一是这些气候影响并不直观,其潜在影响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来显现;二是如果防护及时或者地方气候适应能力较强时,气候影响的脆弱性不明显,并且不会造成较大的灾害和突发事件,这种潜在气候风险容易被忽视。
三、政策供给缺乏市场激励
从表2看出,76%的中央政府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立法和经济激励政策措施推进低碳发展,仅6%和13%的中央政府受访者表示会通过市场机制、NGO引导开展治理高碳。在地方政府中,44%的受访者表示青睐经济激励政策主导的治理模式,23%的受访者对NGO引导的治理高碳模式表示了认同。由此可见,在治理理念上,我国各级政府主体在治理高碳理念上偏好行政资源和财政投入的经济激励政策。这种政策供给的偏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节能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决定的。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为例,“十一五”期间,《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为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但由于补贴申请的程序繁琐,企业对“补什么”、“什么时候补”等政策缺乏了解,以及受补贴的资质门槛过高等因素的存在,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并未能对企业的节能行动产生有效的激励。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的20亿元基金预算甚至只使用了12亿元。而其他市场机制如标识制度、碳排放交易、碳排放核算标准等的建立仍然缺乏制度保障。
从表3可以进一步看出,63%的中央受访者和73%的地方受访者均表示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开展治理高碳。50%以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者表示会通过开展“长期能源规划”、“低碳教育和宣传”来促进治理高碳。但75%以上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受访者对合同能源管理、低碳认证、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作用缺乏供给偏好。
四、低碳行动的系统认知和“主动性”偏弱
如图2所示,各级城市开展低碳行动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63%的中央政府受访者表示开展低碳行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中央行政减排指标的压力。另外,分别有63%和50%的中央政府受访者同时表示,会基于能源短缺压力、国家形象或“城市荣誉”感采取节能降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措施。地方政府的低碳行动主要受到两个因素驱动:一是来自中央的行政减排压力,68%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表示驱动力来自行政减排指标;二是期望获得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协同相应。73%的地方政府受访者都对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表示出积极态度。
图3显示政府认知的低碳发展障碍。75%的中央政府受访者和72%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表示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低碳与发展理念互相冲突”的观念误区。可见,GDP仍旧是政府的主要绩效指标。此外,地方政府对低碳发展障碍感知较中央政府强烈。61%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为“相关政策的缺失”限制了地方开展低碳建设工作;44%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识到技术研发和储备的滞后对低碳发展带来的限制;39%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为低碳发展缺乏专项资金的扶持;33%的地方政府受访者认为低碳、节能相关专业人才短缺是治理高碳的主要瓶颈。
可见,在国际组织的压力和城市声誉资本的驱动下,中央政府已经形成“低碳化”发展的价值观。该价值观通过中央政府的决策和地方政府的落实进行传递,并最终影响和形成“低碳”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由于对低碳发展缺乏系统认知,我国地方政府的低碳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低碳行动能力缺乏“主动性”,从而造成价值理念在“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中出现逐层弱化的趋势。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从以上问卷调研的分析看,中央和地方的相关城市决策者已经具备良好的低碳意识,但系统认知与行动力仍然缺乏。具体表现在:一是GDP仍旧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绩效指标,在政府官员的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在低碳城市行动中,政府为主导力量,但促进公众参与的市场机制培育理念明显偏弱;三是地方政府大多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被动”执行,政策供给注重减排的短期成果而非可持续效应,注重经济效益而非消费模式的转变,注重行政减排指标的完成而非社会成本的优化。因此,破解治理高碳的“效率困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气候风险意识,并建立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的协同机制。从问卷结果看出,我国中央层面基于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安全(农业生产、健康卫生等)的考虑,较地方政府具有更积极的治理高碳意愿,而地方政府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及次生灾害影响(极端气候下的交通瘫痪、建筑物坍塌等)具有更直观的认知,因此,地方政府在气候适应行动特别是增强地方防灾抗灾能力方面具有更强的意愿。《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简化和适应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的政策有共同之处,其共同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协同影响。可见,适应气候变化与节能降碳战略同样重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有限条件下,治理高碳应该注重“减缓”与“适应”并重,通过建立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机制,鼓励地方的适应行动,提高地方的减排效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
(二)要从单纯强调政策主导转向促进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激发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中央政府的低碳发展决心是我国“十一五”治理高碳的主要驱动力。根据中央政府制定的可再生能源规划、节能工程项目规划等,地方政府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补贴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使电力、制造业和建筑部门的碳强度取得明显回落。但这些政策措施较为单一,主要侧重生产领域或大能耗企业的节能降碳,而中小企业和公众的消费节能意愿并不强烈。治理高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地方政府的治理高碳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碳减排问题,而是“减排减量化”下的发展问题,其关键是促进地方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香港通过LOOP减碳办公室计划和LCMP低碳生产计划,向企业传播办公能效节约方案和制造业生产节能措施,帮助企业认识到节能行动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并通过能效示范,在区域和行业内产生联动效应。此外,低碳消费也是带动企业低碳生产的重要内生动力,比如企业/家庭减排指标体系和碳标识制度、区域碳交易市场机制、阶梯电价等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创造低碳消费的社会环境,还能树立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激励企业自愿减排的行动力。
(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治理高碳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的实践者,是低碳发展价值由中央政府向企业、公众传递的决定性环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具有良好的气候变化意识,但依然缺乏实施的动力和方法。各级地方政府缺乏实施动力的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节能降耗目标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存在利益冲突。节能降碳措施在短时期内将增加地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降低地方边际收益(GDP增长、财税收入、预期政绩等);二是由于市场机制尚处于完善阶段,企业和公众的低碳自治意识较薄弱,各地方开展节能降耗行动主要依赖于政府的经济激励,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减免等。大量资金和其他资源用于碳强度降低可能导致福利损失,甚至加重地方财政负担;三是由于缺乏信息、资金等,尽管中央政府对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但大部分地方政府并不了解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与措施,也不了解政策的成本效益以及政策的可能影响。因此,应该建立低碳发展补偿机制,通过中央政府对低碳发展地区的机会成本损失给予政策补偿、实物补偿或技术补偿,缓解地方和中央对节能降碳指标的博弈,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尔德.“十一五”结构节能为负贡献〔R/OL〕.21世纪网,2011-03-26.
【关键词】低碳;低碳建筑;建筑设计
引言
早在2005年,我国曾批准建设四个建筑节能的示范项目,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各两个。如今座落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节能楼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四个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之一,现在则是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样一座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的楼宇的运行成本甚至比我国以往一些采用传统方式建造的建筑实际能耗及运行成本要高很多。
中国要想真正在建筑方面降低能耗,必须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减排模式。 曾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老教授秦佑国也多次指出,过去一度成为时尚的那种以全封闭式建筑追求恒温效果的建筑模式,并不见得能实际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违背自然规律。而实践中,大功率空调系统的运行,正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1年1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签订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北京、河北等全国诸多地方主打“低碳”概念的示范城、建筑示范项目或立项或通过规划,也都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中国已承诺到2020年节能减排40%―45%,建筑节能作为其中的重头戏受到各界瞩目。然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科研开发处处长陈新也坦言,截至目前,我国关于低碳建筑乃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体系尚不明确。何为低碳建筑?怎样建设低碳建筑?低碳建筑中关于碳减排的指标体系怎么量化?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概念又有什么关联?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先要从串联这些问题的核心――建筑设计。
1 低碳建筑模式的选择和低碳建筑的关键
1.1 低碳建筑模式的选择
一位建筑界资深人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建筑节能工作的经验,试图给记者讲述这样一个概念,即某些建筑或许真的能达到节能百分之多少的目标,但这种所谓的节能可能是在与那种未曾采用节能手段或技术、产品但为了追求较高舒适度或其他目的而使用大量高能耗设备的建筑运行情况相比时得出的结论,至于此类节能建筑的实际能耗,则可能比传统模式的建筑能耗还要高。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建筑界专业人士的眼中,关于建筑节能的理念与模式,也存在不同的理解与选择。 对此,德国可持续建筑协会(DGNB) 中国首席代表、中国建筑节能委员会(CBEEA)副主席卢求指出,中国在追求绿色建筑以及建筑节能的过程中走过一段弯路,过度强调技术应用,而没有完全认识到建筑节能的综合治理。“过去是采纳多少技术就有多少分,为了获得好的得分指标而分解、孤立地采用一些技术与产品。这种片面而不成熟的方式,导致使用了价格高、能耗也高的产品而未能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如今倡导低碳建筑,同样存在这种理念与模式的选择。”卢求说:“当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为了追求节能减排,重回到窑洞式的生活,同样地,我们也不能为了享受现代化的技术及生活,而过度浪费资源,忽视节能减排。”这里面,自然有个“度”的把握。“人们追求舒适的生活需要有足够的能源做支撑,但人类更好的生活方式也不能以过度奢华地耗费能源为代价。所以我们需要在最低的能耗与最合适的舒适度中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卢求坦言:“在这个过程中全封闭的手段不见得是最好的,它或许适合一些高端建筑,但不适合大规模推广。”所以,提倡低碳建筑,核心还在于节能减排,特别是碳的减排,同时也要兼顾舒适度,兼顾百姓的需要。
1.2低碳建筑的关键
那么,究竟何为低碳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认为,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
过去所讲绿色建筑,主要关注的是节能与环保,而低碳建筑更多的着眼点在于碳的减排,当然核心都是节能。此外,低碳还是很综合的概念,包括交通规划、小区道路的设计如何便捷步行,水的减排如何降低对市政管网的冲击等等。另外低碳建筑的概念相较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实际范围最窄,是人类因为一次性能源消耗引起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保护措施,“而众所周知,低碳的概念可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通过碳减排继而进行碳交易,从而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明确低碳建筑乃至于推广低碳建筑的关键都在于如何将碳减排量化”。
对此,加快建设低碳建筑体系,我国应积极落实经济激励政策,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同时加强建筑节能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措施。卢求也指出,低碳建筑领域的推进,带动的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政府的理解与引导,需要技术领域的创新,更需要消费者低碳节能意识的提高。
2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
2.1 基于信息技术的低碳设计
总的来说,数字化技术主张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建筑整体或重点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监控、反馈、控制,从而减少建筑物碳排放量的释放,达到低碳建筑的基本要求。低碳建筑设计借助数字化技术的相关软件,可以进行建筑碳排放量的模拟与测算,在几分钟内便可计算出建筑的碳排放,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也使建筑低碳化设计中的物理环境条件的参数化设计和数字化精确调控成为现实。另外,数字技术结合环境科学可以对建筑将来的碳排放指标、低碳效应进行准确的计算。另外低碳建筑设计可以借助数字控制技术,借鉴和使用当前前沿的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再循环和资源替代技术、生态式的能量供应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建立以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减少碳排放量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2.2 基于物联网的低碳建筑设计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依托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结合集成分项能耗计量系统,运用适合于各个类型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对建筑准确的分项能耗计量、公示、建筑环境监测、建筑设备运行监控,实现用能监督管理;通过科学的能耗数据诊断、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能症结,以改进管理的形式实现针对暖通空调、照明等关键耗能系统的改造实施,降低建筑物能耗的使用,实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3 基于仿生学的低碳建筑
设计技术与方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仿生学对低碳建筑的影响就是将仿生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低碳建筑设计领域。结合建筑生态的技术特性,相关学者借鉴仿生学的学科方法,针对低碳建筑策略,提出了“建筑腔体”的概念。所谓建筑腔体,即建筑采取适宜的空间体形、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能够利用或辅助利用可再生能源,在运作机制上与生物腔体相似,高效地好地营造出低碳排放高舒适度的建筑。
3 结论
回顾工业革命以来建筑学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建筑学对技术变革反映的迟滞性。建筑学的技术惰性可以说是建筑学与科学技术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必须要破除传统的建筑学与科技逐渐淡化的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同时,需要建立科学与低碳建筑设计交融的框架体系,积极运用新科学影响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军. 当代建筑的科学之维[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云胜. 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