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

第1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升依法执政能力这个关键,把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守法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述法述廉考核,从“德、能、勤、绩、廉、法”六个方面考评党政领导班子、基层执法站所负责人以及执法人员履职情况与工作绩效,并将考评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钩,真正起到“动全身”的作用,不断推进县域法治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工作一年多以来,××市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和推进法治建设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依法执政、执法为民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县域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市各级领导班子都建立健全了依法决策行为规则和程序;各镇政府都组建了法制工作室,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所有行政执法机构都建立了法制科或明确了专职法制员。全市涉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高达100%,各类行政争议案件下降26.1%,量下降25%,八类刑事案件下降54.6%,法律咨询和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法治建设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市经济增幅连续五年获“省政府上台阶奖”,各项指标已从过去南通“小六子”跃升至南通前列,有的指标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市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工作,受到上本文来源:文秘站 级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

市委“立足干部述职、注重法治实绩、完善考评体系、强化激励引导”的述法考评经验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领导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并要求其它城市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市的做法,从实际出发,有组织、有步骤地在各级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工作。要科学确定述法考评内容,健全完善述法考评机制。述法考评内容要立足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和依法履职的实际,把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述法考评的重点内容。要以现有干部述职述廉考核制度为基础,分层组织、分类实施、立足述职、综合考核,确保每个环节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要注重结果运用,发挥“杠杆”作用。考评结果要及时提供给所在地组织部门并反馈给个人,与干部奖惩任用挂钩。要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开,确保述法考评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把开展干部述法考评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部门牵头,政法委积极配合,基层党政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等要协同配合,科学制定干部述法考评指标和运作程序,切实把述法考评与述职述廉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干部述法考评与法治创建考评有关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各地依法治理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与当地党政部门共同谋划、精心组织,规范实施干部述法考评活动。

××市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工作经验,不仅为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探索了新的抓手,而且对改进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考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制度上保障法治实绩。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考核制度。把干部依法履职、公正执法的实绩以及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指标,列入干部述职述廉考核的内容,不仅是对干部述职考核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更是对现有干部监督管理体制,特别是干部述职内涵和政绩评价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三是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水平。开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把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情况列入述职述廉考核内容,通过“倒逼”机制,形成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的制度约束,促使领导干部树立信奉法律、崇尚法治的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四是有利于鼓励探索创新,丰富和完善法治建设实践。总结推广如皋述法考评经验,有助于激发基层法治建设活力,调动各地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积极性,在探索创新中把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断培育法治建设工作新亮点,不断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工作汇报材料

第2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辅导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况

1.对法治精神理解不够准确

随着我国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大部分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仅凭这些感性的法律意识并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大学生普遍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意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

2.对法律法规有偏见和抵触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发育的阶段,有着极强的被认可和需求的心理冲动,同时会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由于其法律意识尚未成熟,只接受过以灌输为主的法律教育,许多大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偏见和抵触情绪。

3.辅导员过分强调义务本位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辅导员进行日常组织和实施的。但是教育内容过分集中在了集体意识、感恩意识、安全意识、爱国意识及中华民族传统传承和各类礼仪礼节等方面。这些教育大部分属于义务本位的教育,强调了学生对集体、社会的服从意识和应尽的义务。但是忽略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教育,更遑论法治的真正含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教育。

二、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的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速度和深度。首先,大学生要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宪法、民法和诉讼法。尤其是与自身权益相关的劳动法。其次,还要具备法律人意识,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对保护智力创造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繁荣科技文化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国际技术文化交流等都有着积极作用。最后,还要具备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正义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学生要具备公平正义的理念,渴求、参与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1.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辅导员应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方面,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管理和处理大学生事务时,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给大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榜样。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请求权、正当选择权、合理知情权和事后救济权等,通过这些权益保障,增强他们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意识。

2.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主与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法治社会的标志不是具备完整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而是在于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维护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行使法律规定的义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将法律意识内化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来。

3.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维持市场经济的秩序的根本在于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如果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在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能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阻碍社会发展。他们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辅导员要借助自身工作的便利条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第3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意识 培养模式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认识,它既包括公民对其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识,还包括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的自我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将担负起实现法治中国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而大学生公民意识,将直接影响到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提升和法治社会的发展,也将对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方面,这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必然要求。一个法治国家的发展必然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素养,主要体现为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够充分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而提高公民素养的逻辑起点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当公民对自己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了明确清晰的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公民素养才有提高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力。

另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义是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求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公民意识培养能有效地将法律精神、法治理念、法律意识和法律规范最大限度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信念和行为规范,使公民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法律的信仰,形成较强的权利义务意识,从而构建起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

大学生对公民意识认知模糊。其一,大学生对自身的公民身份认知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大学生尽管生理发展成熟,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他们对自身的公民身份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过于依靠父母,独立性不强,不愿面对和担当自身所肩负的公民责任等方面。

其二,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缺乏了解,对法律的内容知之甚少,许多大学生对于公民被赋予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在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缺乏维权意识,更不知道维护权益的方法和途径,法治的思维更无从谈起,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不足。其一,目前学校对于公民意识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缺乏实践的具体指导,尤其是法制教育方面,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宪法规定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行使的程序缺乏了解,导致无法充分行使权利;不少大学生虽然在学校的组织下行使了这些权利,但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理解权利的内涵。

其二,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对公民意识内容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即大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不能很好的践行。例如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内容非常熟悉,但是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违背公德的行为在这一群体中并不鲜见。

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其一,很多大学生能够心系国家,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但是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公民意识淡漠,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缺乏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很难作为合格的公民参与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去。

其二,不少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权利意识较弱。一方面表现为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很好的维权,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缺乏权利意识,麻木接受,作为公民的参与性较弱。另外,有些大学生仍然存在“人治”的思想,存在“官本位”的意识,对法治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法治信仰。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指导思想及内容

明确指导思想。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我国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公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其指导下形成公民意识,充分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公民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大学生成为“好公民”,从而推动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目标和原则,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先进的、根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全社会、每个公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明确可行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法治中国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要求,因此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实现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首先,以主体意识教育为前提。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主体意识教育为前提。主体意识包括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知,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对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参与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主体意识。只有公民个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才可能真正形成公民意识和独立人格。公民主体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公民树立主人翁思想,并自觉自发地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怀着青年一代对国家和社会的极大的热情,形成巨大的动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形成,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其次,以国家认同教育为重点。公民必须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可见公民的存在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那么公民意识的形成也必须以对国家的认同为前提条件。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护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人们只有对自己的国民身份有所认知,感受到自己与国家产生的密切联系,对于国家产生一种自我归属感,才会自觉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才能够感到义不容辞,做到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担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①

国家认同教育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所谓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反映了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从父母、家庭的依赖中走出来,在面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寻求新的归属,包括对群体、他人的归属,对社会、国家的归属。国家认同教育,应当针对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归属的心理,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逻辑的高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认识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促使他们把感性的不稳定的爱国心理上升为理性的坚定的爱国信念。②

同时,国家认同教育应该将爱国主结统一、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另外,国家认同教育还应把大学生的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国信念转化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形成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态度,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再次,以社会公德培养为基础。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公民公德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公民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决定了公民社会责任承担的程度。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与他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大学生养成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习惯,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③

最后,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权利义务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起点和归属,贯穿公民意识的全部内容。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教育应当达到四个层次的目标:

一是使公民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把法律权利和义务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法律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将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四是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利义务教育一方面要开展法治教育,营造法治氛围,使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法院旁听,召开模拟法庭,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使权利义务意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付诸实践,外化于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夯实公民意识培养的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重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主阵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特别是要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点讲解基本法律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制度,认识到自己所享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激发他们的公民主体意识,更好的提高公民素质,理解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所应承当的责任。利用《形势与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实施的各种政策,有利于学生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时政,了解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课作为有效补充。专业课程的内容虽然并不直接涉及公民意识的内容,但利用专业课程开展公民意识培养可以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具体可以借鉴美国德育的方式。在美国,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专业学习中,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课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介绍从事这个专业应当承担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这个专业将面临怎样的社会伦理问题,以及从业者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从而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公民意识的探索,达到公民意识培养的目的。

有效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实现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特殊的精神环境、浓厚的文化气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规章制度,这些校园文化的内容都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因此,应将公民意识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去。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起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公民行为养成的作用,实现公民意识培养的目的。

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性。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相较于其他形式,志愿者活动具有自愿性、实践性的特征,是广大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对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

组织建立关于公民意识培养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增强公民意识。如创建法律学社,组织有关专家、老师举办公民权利方面的讲座,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等,如建立社会学兴趣小组,通过召开模拟听证会,组织学生对国家、政府即将实施的公共政策进行模拟听证,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意识,达到增强公民意识的目的。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在当今的网络信息社会,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开发建立相关网站或网页,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教育与引导作用,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设置其中,同时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更好地吸引学生。

其次,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添加公民意识的内容,使学生在订阅微博、微信中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最后,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积累宝贵经验,更好地促进今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

【注释】

①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路径”,《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1期,第107页。

②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第4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

1、突出抓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新任务,组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村居、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

2、突出抓好宪法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引导人民依法参与立法工作。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3、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着重宣传与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开展部门法宣传,强化“法治六进”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切实形成有效互动的大普法格局。

二、大力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群众满意度

4、强化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党校法律知识培训、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等主要学法制度和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推行无纸化学法考法工作,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公务员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5、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动落实全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标准,加强学校法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培育校园法治文化,组织参加全省中小学生网上法律知识竞赛,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6、强化企业经管人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更加规范有序、守法诚信,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开展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普法,推动运用法治手段促进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7、强化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稳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普法联盟”,把“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主题教育与“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农活动紧密结合,继续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帮助广大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当地社会,不断提高农村普法实效。

三、切实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引领向上作用

8、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年活动。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推动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不断激发群众自觉学法用法的热情。

9、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把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提升农家书屋的法制图书种类数量,不断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法治文化“六进”活动。

10、组织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加快普法产品的研发和宣传推介,加大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普法产品的供给,村居(社区)实现法治宣传挂图、普法口袋书全覆盖;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媒介,向群众进行各类法治文化建设成果的刊播、展演、介绍。

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普遍认同和遵行

11、促进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协调县文明办等部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增加法治宣传在文明城市、文明行业(岗位)创建考评中的占比,通过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12、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创建。以创建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基础,开展“法治创建提档升级”行动,不断提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规范、引导作用,促进基层组织和群众在法治化轨道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五、筹备“六五”普法考核迎检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第5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问:您认为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佳(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品德与生活》的延续,它仍然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活动性综合课程,但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法治教育”融入课程,体现了德法并育的教育新思路。全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空间,均融入了相关的 “法治”元素,除此之外,还将六年级上册作为了法治教育专册,有利于较系统地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宪法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权利观念、程序公正等现代法治价值理念。

朱长刚(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我认为新教材主要有三个亮点。亮点一,同样都强调回归生活,新教材更加注重主题的聚焦。亮点二,同样都强调道德养成,新教材更加强化法治教育。亮点三,同样都强调自主学习,新教材更加注重综合实践。新编教材非常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内容涉及学生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尽可能设计安排有具体方法技能的学习指导,让学生在生成性的活动中思考、践行。

廖思思(重庆市南开中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非常适合新生对于初中生活的入格。如第一课讲到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和梦想;再由目标和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现阶段的努力――学习,进而引出第二课的学习主题。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第三课《发现自己》就正好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需要。

问:面对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您觉得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刘佳:面对充满“法治”元素的新教材,作为一线的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自身法治知识的匮乏,法治意识的淡薄和法治思维的缺乏。首先教师自己得主动学习法律知识,阅读法律书籍,参加法律培训,倾听法律讲座,让自己懂法;其次要转变观念,崇尚法律,守法并会用法;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将法律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它变得亲切而熟悉,要把干巴巴的法律条文与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让它变得丰满而生动,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中播下法治创造美好生活的种子。

第6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坚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坚持以普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法制建设各环节整体推进的同时,坚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求发展”的工作中心,着力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扎实推进“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城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活动基本原则等内容,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崇尚遵守宪法、贯彻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2、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宣传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资源、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宣传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承包和征用以及企业改制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4、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宣传与平安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维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围绕“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继续推进“回归社会”工程,充实健全“四位一体”的帮教组织,形成教育转化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巩固工作质量。

三、“法律六进”工作

1、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要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我镇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工作,深入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反警示教育。以“法律进万村大服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普法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

3、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4、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要通过学法用法,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5、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把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中,在社区形成崇文明、反对的浓厚氛围,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远离,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社区自治工作向纵深开展,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适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五、具体要求

1、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要注意把握重点工作,抓出亮点,同时要全面兼顾,整体推进,使“五五”普法工作在新的时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和亮点。

2、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反邪知识培训,提高和增强他们的识别、防范和抵制各类的能力。

3、全面加强专职、兼职、志愿者三支普法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普法宣讲员的政治、法律素质,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努力增强法制宣传的实际效果。

4、加强网上法制宣传,认真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和特定日期专项法制宣传活动,深化基层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法制教育覆盖面。

5、适时组织普法队伍业务培训,积极培养典型,研究探索普法工作新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第7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一、健全法治体制,誓做维护校园稳定的护航员

接上级指示精神后,校领导班子立即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成立了学校“法治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张东涌为组长,副校长李贵才为副组长,行政其它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还特聘请东来派出所教导员员峰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法治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法治工作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法治进校园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做到任务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领导小组定期集中组织全校师生,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内容以及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的健全,为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提供了可靠地保证,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纷纷表示,誓做维护校园稳定的“护航员”。

二、搭建多种平台、争做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生法制教育宣传网络。主要做法:

1、在教学楼前悬挂法制宣传横幅。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升旗仪式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2、利用校园广播站第七节大课间广播时间,法制办公室选拔学生干部定期广播,进行法制宣传。

3、利用每周一第七节课班会,建立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阵地。各班召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校为每班印发了宣传材料,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学校领导进行了检查。

各班学生人人参与讨论,班主任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了学生知法、学法、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各班每个学生办一期法制教育手抄报。

4、借助《品德与社会》课程这个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法律和思想教育,通俗地、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的危害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拒绝,珍惜生命。

5、搭建警民关系平台,特邀请法制副校长员峰和民警张云彪同志在全校大会上做“法律知识”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安全防犯意识。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人人争做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三、完善校园警务室,甘做促进校园平安发展的调节器

学校政教处,建立健全“校园警务室”,严格落实校园内部保安巡逻措施;加强学校护校值班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作到24小时值班,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巡逻,营造良好治安环境。保卫处和政教处成员,甘做促进校园平安发展的调节器。他们协助门口保安,整顿上学、放学期间接送孩子车辆的拥堵,打击校园周边社会闲杂人员和小偷的嚣张气焰,不断净化校园治安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社会闲杂人员少了,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秩序井然了,学生的城管法律意识增强了。全校师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去。

第8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法治与社会》杂志按照“封面聚焦”、“人大版”、“法治版”、“社会版”四大块设置栏目。“封面聚焦”属刊物的独家策划,栏目定位要求贴近省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围绕监督、代表履职、专题报告、执法检查、立法、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热点策划选题,强调现场感及独家新闻源,强化独家观点,强调建设性及导向性。“人大版”以报道省市县人大工作为主要内容,分别设置有“特别关注”、“市县巡礼”、“代表星座”、“辩论大厅”、“人大新事”、“委员论坛”等栏目。“法治版”关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热点事件、热点问题,从法治的视角解读立法、司法、行政,主要有“立法经纬”、“法眼天下”、“法案在线”等栏目。“社会版”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介入报道人大工作,对一些关乎民生民意民情的热点社会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主要有“焦点观察”、“民生民意”、“媒体精粹”、“史海回眸”、“前沿视点”等栏目。

选题策划是一个刊物的灵魂,贯穿于编辑出版的始终。《法治与社会》杂志着重加强“封面聚焦”的策划,围绕省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围绕立法、监督等社会的关注点,围绕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深度的法治事件、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等,做好选题策划。这些选题大多采用聚焦式、多角度、多侧面、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安排稿件,既有对新闻现象的分析、透视,又有专家对客观事实的评议分析,这样的组合报道既强化了刊物的品牌标识,又推动了阅读的不断深入。这些报道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积极反响,被众多门户网站刊登,受到读者好评。如《激活询问权》、《让人民“食之无忧”》、《立法为民奏强音》、《地方立法:奠定民主法治基石》等。

深度报道能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由于期刊在时效上不能和报刊电视网络比拼,而着力去抓新闻的第二落点,使自己的报道求全求深则是它的长处。抓住重大题材,聚焦民主法治领域的热点问题,挖掘其深刻的法律、社会方面的内涵;以充分的事实吸引读者,以全面的视角深刻展示,以独到的见解开人眼界,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大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深度报道是在人大的执法检查,常委会会议、委员发言、代表意见建议、法规审议、监督及其他法律个案的基础上,寻找那些与民生与人大息息相关的问题,寻找经济文化社会与人大的结合点,以人大的视角,法治的眼光,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引发读者共鸣。由于深度报道记录了事件中最感人的部分,触及了各种事件的最深处,容易达到良好的传播功效。如《“良法”时代风云录》、《关注民生――安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绿色机关的节能之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人大执法检查制度史话》等。

法治报道是《法治与社会》杂志一贯的特色,也是杂志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法宝。在法治报道中,我们强调准确性与严肃性,强调对法律的评析与说法,注重选择与经济生活、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重在引导公民学法用法普法,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杂志始终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注重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坚持“以案例倡导法治理念,以故事解读法制新闻”,坚持“三贴近”的宣传原则,用生动、翔实的案例和纪实的笔法,深入报道各类法制新闻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使广大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杂志特有的魅力。

创新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把培育名牌栏目,强化核心内容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抓手。“封面聚焦”是杂志精心经营的重点栏目,每期一个专题策划,已成为《法治与社会》的名牌栏目,成为其鲜明的身份标识。话语新闻的“一语惊人”、民主法治评论的“众议”,人大理论、人大工作探讨争鸣的“辩论大厅”,成为杂志的精品栏目,很好地支撑了杂志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杂志舆论宣传的重磅武器。

人大期刊是人大宣传的重要载体,是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不断拓宽人大制度宣传的领域,增强人大期刊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不断增强期刊的活力,增强人大期刊的感染力。要克服官样文章、简报型文章、八股文文章、纯粹会议文章、领导讲话、公报等,在文章的风格、语言、表达方式、体裁上下功夫,用通讯、特写、深度调查、报告文学、图片等体裁,反映人大履行职权的风采。要注意克服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就事论事等问题,要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上多下功夫,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写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报道来。

要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宣传报道。对人大组织的重要监督活动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对法制建设、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活动,要进行追踪报道,对“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改进工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活动,要及时进行报道。在宣传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典型的同时,对于那些严重违法的突出案例,要予以曝光,把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人大期刊的影响力。

人大期刊在反映人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时要切实符合法律规定,增强针对性。反映民主法治进程和人大工作实绩要贴近群众,吸引群众,增强指导性和可读性,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增强透明度和影响力,对立法活动和执法检查活动中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不同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出决议、决定等,运用适当的新闻手段和形式加以报道,彰显人大的公开性和权威性。

要树立人大期刊的品牌意识,在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在内容创新上狠下功夫,在包装设计上狠下功夫,力争办出独具人大特色的期刊品牌。

第9篇:增强法治意识的内容范文

前几年,学科教学渗透了安全法治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今年,我县把学科渗透法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各科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大不一样,现在是有目的地、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这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日积月累,就会懂得许多丰富的法治知识,促进他们向着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方向发展。

十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要求,秉承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谈一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一、钻研教材,抓住各学科法治教育渗透点

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法治教育的方法、时机,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数学63页《解决问题》中向学生渗透交通法规中的不得超载的条款;六年级语文《索溪谷的野》中渗透《森林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四年级音乐《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中渗透《国家法》的有关条款;美术《家乡的古建筑》中渗透《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条款,等等。

二、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在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治教育。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索溪谷的野》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文字及描写的优美景色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图片和视频之后,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景色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忘记作为一个旅游者的责任;要想永远拥有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需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周老师趁机为学生介绍了《森林保护法》中有关保护森林不受破坏的相关条款,使学生对保护优美景色不受破坏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让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形成自觉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各册的教材中有许多都能渗透法治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潜移默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利用数学课本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利用数学教学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充分发掘数学课本中的法治教育渗透点,做到恰当渗透。如我校五年级数学教师彭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利用组织旅游租车时,剩余的人不够坐一车,按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法也不能收尾的情况下,该这么办?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机动车辆不得超载的规定和九十二条对机动车辆超载的处罚的规定,不但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且解决了收尾法应用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