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植物;道路;绿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43-1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对植物适当的“弃用”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人们认为植物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而在这里,失去的就是生命与自由。
一、植物规划
(一)植物规划首先要满足功能要求,并与山水、建筑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如综合性公园、文化娱乐区人流量大,节日活动多,四季人流不断,要求绿化能达到遮荫、美化、季相明显等效果。儿童活动区的植物要求体态奇特,色彩鲜艳,无毒无刺;而安静休息区的植物种植和林相变化则要求多种多样,有不同的景观。有时,为了满足某种特殊功能的需要,还要采用相应的植物配置。
(二)植物规划要以乡土树种为基地设计的基调树种。同一城市的不同性质的空间选择不同的乡土树种。这样植物成活率高,既经济又有地方特色,同时,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可使其成为独特的林木景观。
(三)植物配置应注意整体效果,应做到主体突出,层次清楚,具有特色,应避免“宾主不分”“喧宾夺主”和“主体孤立”等现象产生,使得设计既统一又有变化,以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而在各空间中又有反映特色的主调树种。
(四)植物配置应重视植物的造景特色。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随着季节的变换产生不同的风景艺术效果。同时,随着植物候期的变化,其形态、色彩、风韵也各不相同。因此,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配合不同的景区、景点形成不同的美景。
(五)植物配置还应对各种植物类型和种植比重作出适当的安排,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如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植物、花、草;常绿树、落叶树针叶树、阔叶树等等)。
1、各种种植类型的比例:密林40%;疏林和树丛25%~30%;草地20%~25%;花卉3%~5%。
2、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
华北地区 常绿树30%~50%,落叶树50%~70%;长江流域 常绿树50%,落叶树50%;
华南地区 常绿树70%~90%,落叶树10%~30%。
总之,植物规划应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重点美化为宜,对一些管理要求较细致的植物,如花卉、耐荫植物等宜集中设置,以便日常养护管理。
二、道路绿化设计
(一)外部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1、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合理配置,充分发挥防护、覆盖、丰富景观层次等功能作用。
2、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在其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引导驾驶员行车视线。绿化树木不得进入车辆运行空间。
3、树木等绿色植物的配置既要与市政公用设施相协调,又要有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因此,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街道绿化与交通、市政规划。
4、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木,多种类、多层次地配置,以保持稳定的绿化成果。
5、街道绿化建设的近期效果也应重视,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特别是对古树名木要加以保护。
(二)绿化设计的前期调查要有长期观察点,首先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道路性质、现场结构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并绘出现状图。
1、街道性质的调查:调查该街道在城市中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情况要建筑物的性质及对绿化的要求。
2、道路现场和结构调查:车流量、人流量及流向,街道两旁道路的形式、路面结构、排水及雨水口位置、市政工程设施(如杆线、地下管网、深井等位置)、人行横道、车站、红绿灯、警亭等。
3、自然条件的调查:调查道路两旁植树绿化处的土壤酸碱度(pH)、肥力、厚度及纵向各段差异;旧路基和旧建筑基础的特殊情况;地下水位、现有树木花草生长情况;气温、日照和风的情况。
另外,还要进行投资费用、苗木供应、技术力量、设备情况的调查。
(三)道路绿化的内容
1、以提高景观为目的的绿化:栽植具有自然树形的树木改善景观,将外观不太美观的场所及建筑物隐蔽起来,或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阻止行人视线进入内部私人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防止汽车尾气。
2、以保护生活环境为目的的绿化:栽植树木对道路及沿途建筑物具有防风、防雪、防雾、防止飞沙、防火等功能。另外,为了保护沿途居民的生活,利用树木的吸声、隔声及使声音的传播途径绕射的作用,达到减轻噪声和缓解噪声的目的,通过树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的吸收和对粉末污染物的吸附来净化空气,缓解因机动车造成的大气污染。
(四)树木株行距的确定
1、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及苗木树龄(苗木规格)的大小来确定。
2、要考虑树木生长的速度。一般在道路上种植的树木30-50年后就需要改新,其壮龄期只有10-20年。
3、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市容,在一些重要建筑前不宜遮挡过多,株距应加大,或不种行道树,以显示出建筑的全貌。
4、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初始期的较小的株距种植,几年后间移,作培养大规格苗木的措施,以节约用地。
参考文献:
[1]赵润江、郭春玉,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应用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2011,(07).
关键词 城市绿地;现状;建设措施;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75-011 临沂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
临沂市地处沂、祊、涑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顺河西北高、东南低,城区周围地势平坦,地面坡度1‰左右。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临沂市具有良好的绿化生态基础条件。目前,临沂市的绿地系统主要包括公共绿地、行道树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截至2008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124.6 km2,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4 553.98 hm2,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 750.26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4 m2,城区人均公共绿地6 m2。
2 临沂市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绿化率低,城市绿地被大量侵占
临沂市城区人均公共绿地6 m2,远低于国家标准(10 m2/人);另外城区绿地分布不均衡,以兰山区为例,兰山区城市公园绿化地主要分布在市东部,而通达路以西大片区域缺乏绿地,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系统。
随着临沂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城市中心区的绿地被大量侵占,致使绿化面积跟不上城市发展。绿地规划只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却忽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按“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因而造成临沂市绿化范围和区域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现象。
2.2 城市绿化廊道系统不完善
城市廊道主要是以交通为目的的公路、街道、铁路旁的绿化所形成的绿道,以及沿着水系、高压走廊进行绿化所形成的水路、绿路等廊道。城市廊道起到通风和联系大、中、小斑块的作用,使城市绿地具有良好的连接度,形成连续的体系和网络结构,为城市提供氧气和舒适的游憩空间。临沂市滨河绿化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沿河建立大面积的绿化带,效果良好,但是并没有和市区的道路绿化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3 城市道路绿化不足
城市道路绿化具有减少交通事故、屏蔽噪音、减少太阳辐射等作用。临沂城区内沿道路配置的绿化不足,城市道路在规划建设时由于用地紧张往往挤占绿化用地,造成道路绿地率偏低,且缺少路侧绿化带。多数街道没有绿化带,如通达路、蒙山大道等;即使有的道路有绿化带也多为单行行道树,没有成为带状林荫路。道路廊道没有与绿地廊道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不能有效减少噪声及有毒气体,如通达路两旁基本上没有绿化面积。
3 绿地系统建设规划目标、布局
临沂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是在保护、利用并挖掘临沂市原有自然条件的前提下,逐步整治和开辟多层次绿化网络,大幅度提高城区公共绿地数量和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恢复临沂城水相依的绿地系统格局。另外,要加强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城市的地质特点、地貌特色以及城市用地布局的特征,将大面积生态绿地作为中心城区的绿色背景[1-2]。绿地系统规划要以绿色山体、近郊风景区、植物园、城市公园组成城市绿色环境背景,加强滨水绿地和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绿带建设,形成城市绿色通道,形成点、线、面构成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增设城市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和滨水生态绿地,共同构成绿化网络;利用京沪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防护绿地和沿路绿带,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区;保护城市周边岸堤水库、沂河、汶河、祊河等大面积的水体和郊野生态绿地,作为临沂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3-5]。
4 临沂市绿地系统建设措施
4.1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绿地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运用生态学原理的景观格局和景观功能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通过斑块、廊道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结合社会、经济、美学各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规划。临沂市绿地景观规划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公园绿地,提高公共绿地比例。针对市区公共绿地分布不均的状况以及城市扩展方向,建设部分公共绿地,有助于改善公共绿地的空间格局。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且主要是商业区及行政部门,要新建一定规模的公共绿地难度很大。而城郊结合部不仅是城市的扩展区,而且也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四周疏散的重要阵地,因而可以在这些地段建公共绿地。在通达路以西、义唐以东的区域可以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供居民休闲娱乐。二是建立城市景观轴线及路径。以沂河以及行政中心至茶山的景观通道为城市景观主轴线,贯穿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将体现时代景观特色的新行政区、滨水景观核心区、古城与文物古迹集中区、罗庄和南坊的生态景观恢复区等串接起来[4-6]。规划双岭路连通滨江路,成为城市的主要迎宾大道,也是最能体现临沂商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一条景观大道。
4.2 滨河绿地及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除了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外,还具有保护路面和行人,引导、控制人流车流,提高行车安全等功能。根据临沂地区气候特点,城市绿地植物应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具体包括合理的城市景观规划,构建复层植物群落,增加单位绿地面积的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要符合当地自然条件,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7-8]。植物选择应坚持多样性原则,充分注意常绿与落叶乔木、灌木、地被和花卉等植物的配置,以提高道路绿化带平面的整洁性;植物种植还要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科学配置,力求以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形式,提高绿地的立体层次。绿地应与道路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协调,道路绿地的设计应符合美学的要求,确保从各个角度都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5 参考文献
[1] 李团胜,陈明.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1998,4(3):231,312.
[2] 潘秀容.城市园林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意义[J].上海农业科技,2006(1):17-19.
[3] 王刚,刘民,阮林.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J].中国园林,2001,4(6):319,721.
[4] 宗跃光.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01-609.
[5] 张国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109-1120.
[6] 徐文惠.都市景观环境规划管理之初探[J].中国园林,2003(4):46-50.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构建美好城市环境的基础,同时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对城市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把绿化景观和城市功能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城市不同的支干道路上选择合适的道路绿地植被,这样能够活化城市道路空间,创造优美的道路绿地景观。城市道路的绿化规划设计研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与道路绿化概述
城市中的道路在城市环境中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他就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进行了解并对其城市风情与景观特色进行感受的一个窗口。做好道路的绿化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气与环境,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能够净化空气等等,这些都有着现实的意义。而城市的规划与道路的绿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关系。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道路绿地的景观对城市景观产生直接影响。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工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道路不仅仅是一个通道,指人们在进行乘车的时候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道路与建筑物以及路边的风景是融为一体的。当一个人行走在城市中的道路中时,对这个城市所产生的印象不仅仅是看到沥青或者是混凝土的外表,而且也包括了对于在道路两边的风景,比如说一些乔木以及灌木,以及那些一排排的行道树,所以说,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就直接决定着这个城市在环境方面的质量。
第二,城市的规划也会影响道路的景观的绿化风格特点。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时,应该对这个城市中的规划做到准确的了解与掌握,要根据这个城市的规划,来设计道路的绿化工作,要根据这个城市的地形、土质、地貌等一些特点,以及道路相关的设计以及车速等相关情况来做好绿化工作,设计好绿化的形式,城市规划的特色在另外一种意义与角度上对于绿化的风格以及特色都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原则
1.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
(1)道路路侧的绿地需要与道路外侧的绿地充分的结合,当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绿地应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2)在道路的主次干路中间的分车绿带和通岛绿地中不要不设置开放式绿地。
(3)行道树绿带宽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主千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
2.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与街景相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在各类绿化带的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注重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四、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1.隔离带绿化
隔离带是指车行道相互之间设置的绿化的分隔带,一般设置于上下机动车道的中间,或者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的宽度主要是根据道路的宽带来设定的,道路越宽,绿化带就设置的相应的宽些。在隔离带上的绿色植物需要考虑到街景的景观,尽量做到与街景景观协调一致。
隔离带的设置上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大多都低于1.5m宽,在隔离带只种植低矮的草坪和灌木以及剪齐的绿篱等,不能影响了司机和行人的视线。随着宽度的增加,隔离带植物配植形式会出现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自然式主要是通过利用植物不同的色彩、线条、形态将各类常绿树、花灌木、花卉、落叶树和草坪配植成层次参差、高低错落的树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2.“以人为本”,保障交通安全
合理的城市道路的绿地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调人流、车流的集散,保障交通的畅通无阻。因此,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中要“以人为本”,首先从人的生理感受出发,由于在道路上长时间的驾驶,枯燥、乏味的硬质景观很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为了缓解和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在道路绿化上利用植物材料的色彩、季相变化、形态、配植变化,更好的来提醒司机驾驶路况,同时缓解司机不良反应。在道路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角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通透性,在弯道外侧,树木沿边缘连续种植,这样预告了道路路线的变化,引导行车视线。隔离带的配置应从“安全性”出发,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0.6~1.5 m的范围内应种植灌木球、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树,株距不大于冠幅的5倍,这样就能有效地阻挡夜间相向行驶的车辆前照灯的眩光。
3.要保护好城市中现有的古木
古木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保护好已经为数不多的古木,同保护濒绝动植物一样重要,不仅是城市里的,只要是古木,都必须严加保护。园林管理部门要对古木挂牌登记并予以保护。
4.交通岛绿化设计
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引导行车方向、交通组织,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设置合理的绿地种植景观,有效的强化了交通岛外缘的线形,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同时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这些都更好的弥补了交通标示提醒功能的不足之处。
5.注重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城市道路的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在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在绿带的植被选择上应设置分车绿带,在绿带上种植的乔木多以落叶树种为主。在行道树种植的植被应多选择深根性、冠大荫浓、生长健壮、分枝点高、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同时又不损害行人出行安全和健康的树种。
道路绿带主要位于人行道到道路红线两者的绿地范围。在进行路侧绿地的规划设计时,应结合附近植物配置的设计进行统一的设计,使设计效果更加具有整体性。在路侧较窄的情况下,主要是以乔木作为主要的树种,并在乔木的基础上植入其他植物,并使其发挥防护的效果。
五、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城市建设包含因素复杂,其中现代交通工具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之一,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关系人们乘车的外部景观环境,它同城市的建筑物和风景融为一体,共同承担着建设城市公共环境的责任。
2、城市整体规划影响着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风格。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要符合一个城市的特有内涵和风格,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城市整体规划,风格一致,融为一体。同时,要考虑城市规划的用地范围,根据相应的地形和地貌,土质和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确定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和形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建设,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的优化,更好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茜茜.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5).
[2]陈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10,(4):55.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元素;设计内容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对美的追求,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通道,而成为了周边环境景观的一部分,成为认知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城市道路要在承担足够交通量的前提下满足美观、生态、人性等要求,道路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交通的动脉、城市布局的决定因素,城市道路景观就是为了城市道路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而创造出的各种景观效果,它是由展现在行车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筑物和周围环境组成的图景。
城市道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区等景物。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构建出的各种建筑物、公共设施、建筑小品等景物。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元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道路的基本功能,而且要使道路融入周边环境中形成一体及美的感受,在进行设计时要具备以下几种元素:
1.通行。能够承担足够的交通量,保证交通安全,使用舒适、方便。
2.视觉效果。城市道路的空间曲线要符合实际的空间地理,满足视觉上的连续性与通透性。
3.景观协调。道路景观应具有节奏性,通过植被高低的变化、路旁有趣而多样的景致等引导视线,并有计划地提供一些视轴、视点和诱导视线的景物,达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做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而且要展示城市的文化风情,设计良好的道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位置一般为中央隔离带、机非隔离带以及人行道。在建筑密度较大的城市空间中,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交通安全的需要,能够有效地符合行车、人流的视线要求。同时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实现立体化种植,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我国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应减少草坪面积,尽可能利用有限绿地增加植物层次,增加上层乔木的数量,特别是树冠大的树种,宏观上有利于大的城市线型绿道的形成;在小环境中,则形成室外空间的顶界面,增加街道空间的内聚力。
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是道路景观的重点,既要考虑艺术效果,又要考虑功能效果。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无臭味、无飞絮、寿命长为主要依据。在植物配置上,应以乔木为主体,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实现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适当点缀花草,利用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季相等特点,按照反差、对比、渐变等美学原理构成绿化带,形成多层次的道路绿地景观。
2.道路铺装设计
道路铺装是道路最直观的界面,不同的铺装体现了不同空间的使用特征。目前,我国的道路铺装样式单调、枯燥,仅仅满足了道路通行的基本要求。而城市道路铺装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影响着城市的风景,因此道路铺装设计在考虑了材料的环保性、排水透气性之后,应注意与周边环境调和,运用有地域特色的铺装材质,丰富地面铺装,有效实现视线的引导,起到地面标识的作用。
色彩、形式与质感是道路的表现手段,而这三者也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因此在铺装设计时,色彩的选择应是沉稳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形式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场所不同而各有变化,起到点缀装饰的效果;质感以粗糙、坚固、浑厚者为佳。不同的色彩、形式、质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铺装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三者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3.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道路的附属设施种类繁多,如:路灯、座椅、垃圾箱、指示牌等,它们形式各异,是展示城市面貌的载体,也是道路景观的重要部分,对整体景观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将各个不同的道路附属设施,通过整体统一的风格定位,创造出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呼应的新景观。城市道路中的附属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同时也传达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表现城市的气质与风格。在对附属设施进行设计时,应注重与人的对话,即应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体现人性化、人文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同时还应结合设计美学,活跃思维,将形式设计充满情趣化、生活化,要充分体现时代感,蕴含现代的文化氛围。在材质选取上,应采用现代技术合成类材料,体现科技含量,彰显时代风格。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景观已成为了人们感知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强调道路中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人对精神愉悦的诉求,都应遵循生态、人性的原则,从行人的角度和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营造人、路、自然三者相互和谐、天人合一、富有城市特色、人性化的城市道路景观。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秀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1997,13(4).
关键词:道路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道路规划设计是对公路修建绘制的基本蓝图,在设计内容上,包括道路的走向、道路车道划分、道路使用的材料和道路绿化几个基本方面,其中道路的绿化不但对道路本身作用的发挥起到帮助,对城市或道路周边的环境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
(一)道路绿化隔离带
道路绿化隔离带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道路上,绿化带都是道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城市中的道路隔离绿化带以一条道路两列或三列长条形的大花坛修建作为基础,在道路铺设完毕后,在花坛中培土并栽种绿色植物,作为车行道与两侧人行道的分隔或者来去车行道的分隔。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主要以中低高度的茂叶灌木或多花灌木为主,基底部分铺草皮,由园艺师傅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
乡村和山区公路的道路隔离绿化带是在道路的一侧或双侧的土地上栽种绿植,作为分隔道路和民居、道路和山体的隔离带。这些绿化带中种植的绿植多以乔木和根系深、不需要经常养护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很好生长的植物为主,也不需要特别进行人工护理。
(二)城市交通广场公园
城市交通广场公园是导率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另一种主要形态。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常在车流量大、道路交汇口多的地方建设大型广场,广场周围至少有四到五个车流进出口,将广场作为分流中心,来维持交通的畅通。
广场公园常以小型园林景观的形式出现在城市广场建筑中,一般是在足够大的广场面积里铺设精美的道路,或者摆放景观雕塑,并在四周种植绿植,也有将广场作为纯粹的城市绿地,不加进任何人工建筑的。广场公园中的绿植多是以低矮多花灌木为主,中心以高大乔木为主,需要城市绿化养护人员的定期养护;而不讲究广场景观造型的广场公园则以高大乔木为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只需对广场外缘的树木进行修剪即可。也有的广场公园规模较小,只由中低高度的花卉组成,花卉多是盆栽,可以按季节更换,但是养护比较麻烦。
(三)标志绿化造型
高速公路进出口或者城市不同城区的分界处,经常能看到作为城市或者区域标志的绿化造型,这些绿化造型多以钢筋结构为骨架,在骨架中间填放泥土,然后按照设计方案在放置花盆或草皮,使多种绿植形成整体形象;也有的绿化造型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如在道路两旁坡度较大的地方大面积铺草皮,然后用不同颜色的低矮灌木镶嵌在大片草皮中间,形成文字或图案。
钢筋结构为骨架的标志性绿化造型是立体的,以花卉、草皮为主,需要定期修剪和养护,而在道路两侧坡度较大的空间上进行的绿化造型设计,多是平面的,对技术要求较低,养护也比较容易。
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作用
(一)美化环境
绿化在道路规划设计中首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城市里,建筑多是钢筋和水泥构造,即使建筑立面颜色再丰富多彩,也逃不过灰白的主色调,加上城市马路和护栏等,也多以深色为主,在没有绿化的情况下,城市的主色调是灰暗的,一眼望去十分缺乏生气。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中,一条路上有三条绿化带,绿化带中植株的高矮错落有致、颜色随着四季更替显得多姿多彩,一条路上没有绿化带,只有零星几棵树木,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美丽”,将很多的评价指标都放在市容市貌上,道路绿化为市容市貌增添的光彩,显然是有目共睹的。
(二)协助维护交通安全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还起到协助维护交通安全的作用,以长途高速公路和盘山、跨河公路为例,如果没有绿化带,驾驶员要进行两小时以上的驾驶,难免会引起视觉疲劳,对继续行车十分不利,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绿化带能够使司机的视觉得以放松;另外,很多盘山公路和跨河公路的周边环境都显得比较危险,道路绿化起着遮挡的作用,能够使司机暂时忘却行车环境的艰苦,放松心情驾驶,注意力也能较多的集中在前方道路上而不至于分心,确保驾驶安全;道路绿化在驾驶中还扮演了参照物的角色,道路两旁的树木距离和植株数量为司机判断与前面车辆的车距提供参考,避免因为快速驾驶导致追尾情况的发生。
(三)维护生态平衡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还起着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绿化始终是建设发展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大面积的地皮被用来修建各种建筑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道路的铺设而贯穿在城市中的绿化带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作出了巨大贡献。树木不仅能够降低噪音、吸收汽车尾气,为城市增添绿色,还对城市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绿化程度低的城市常年处在干燥、粉尘大的环境中,对居民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城市其他物种的生存也造成威胁,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而绿化程度高的城市则提供给人们舒适的人居环境,阻挡风沙和雾霾的侵袭,维护着城市的生态平衡。
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建设的原则
(一)植被因地制宜原则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在植物选择上,并不是想当然的和随心所欲的。植物本身对生长环境和土壤情况有要求,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十分不同,因此在进行绿化建设时候,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南方较为低矮的阔叶乔木和开花乔木虽然外形美观,呼吸作用更强,但要求较为湿润和温暖的气候,强行乔迁到北方,成活率极低,不仅不能起到绿化的作用,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
(二)从实际需要出发原则
道路规划中的绿化建设还应该遵从从实际需要出发的原则,从道路的特点入手进行绿化设计和建设。例如,在盘山路等极其需要稳定道路周围土石状态的需求下,应尽量选择根系发达,对土壤环境要求低,能够抓牢土石的低矮灌木,防止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泥石流等灾害对道路的破坏,而在多风沙的地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作为道路绿化树木,通过阻止风沙和吸收高空粉尘,保证道路能见度符合行车要求。
(三)平均分布原则
在道路规划中进行绿化建设,还应该遵循绿植平均分布的原则,不仅要保证绿植种类的多样化,还应该保证道路每个路段上都有绿植,这样才能够使道路绿化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总结:
综上所述,道路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有绿化隔离带、城市交通广场公园和标志性绿化造型三种;在道路设计中,绿化起到美化环境并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而且绿色植物对缓解驾驶疲劳十分有效,能够协助道路实现交通安全;在进行道路绿化建设时,应选择与道路铺设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宜的植物,从实际需要出发,尽量使绿化平均分布在道路两侧,以保证绿化的效果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俞明健.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06).
[2]卫东.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7).
[3]胡小凯,吴立涵,梁园芳.乡村绿化道路规划设计探讨——以汉阴县双河口镇绿道为例[J].山西林业科技,2013(08).
关键词: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 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找出道路景观中具体的景观要素并仔细推敲各要素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创造出简洁精练的道路形式。为了理解多种多样的景观要素,需要对道路景观元素加以梳理和分类,以便我们更好的把握其特征。在这里,把道路景观设计要素主要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社会要素等四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道路景观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道路景观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每条道路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山川、湖海、森林或者地形变化的不同都可以丰富道路景观面貌,有助于创造出有特色、有底蕴的城市道路景观形象。在人工化日益加强的城市中,城市中生活太久的人们愈发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日本多磨新城富士见大街就是一个以山岳作为道路标志物的例子。
2 季节、气候、时间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雨、雪、风等诸多自然现象会对人的活动方式、道路绿化栽植生长、沿街建筑物形态等造成一定影响。在雨雪天气,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气候因素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氛围。此外,白天和夜晚的道路景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特别是夜晚的景观的灯光设计营造更需要重视。
二、人工因素
1 道路路面
道路路面是构成道路空间的底界面,是形成道路景观的基调。路面时人们步行和车行的主要活动场所,伴随着人们在路面上的活动将会带给使用者直接全面的知觉感受。因此路面铺装是道路景观各要素中给人感受最全的要素,容易成为视觉焦点。路面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方便车行、人行的功能要求。人行道的铺装不易太滑,坡道不易太陡以免给行人造成心里压迫感,引起意外伤害,需充分考虑无障碍道路路面设计。其次,道路路面铺装图案还应该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通过布局和材料铺装方式,给行人以方向感。最后,道路路面的美观性,即视觉效果。铺装材料和铺装形态对于创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地面景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与构筑物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建筑物是最重要的人工因素,它是围合道路空间主要的围合界面。道路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对形成道路景观特色,甚至对城市特色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绿化
在道路景观中,绿化不是一个固定的装饰物,它是一个自由生长、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是无法替代的软质景观材料。很多城市的道路绿化在美化城市和形成城市道路景观特色起了积极作用,扮演着城市形象大师角色。道路绿化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绿色效果来对道路环境作出装饰作用。绿化效果指的是植物自身所具有的活力、质感、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的不同地域特色效果。道路绿化除了美化作用还具有生态功能和安全功能。完善的道路绿化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缓解区域热岛效应,为动植物的迁移和栖息提供生态走廊,优化道路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 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立交桥、高架桥、过街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灯光照明、隔离设施以及道路交通标识系统,这些设施保障着道路交通安全并且发挥着道路景观的功能。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细节的设计和处理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有助于完善和美化道路景观。
5 道路小品
道路小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街边电话亭、售货亭、花坛、树池、坐凳、雕塑以及围墙等。道路小品通常从吸取当地的文化中艺术语言符号,采用当地材料和施工工艺,是当地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反映。它们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道路景观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富有生活气息,让使用者感到生动亲切。在设计创作时,可以根据道路性质的不同来选择它们的内容、形式和尺度,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以创造出富有趣味和时代感的艺术作品。
三、历史人文因素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体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该传承历史文化,尊重文化的不同特性,如历史性、地域性、民主性和宗教性。它存在于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中,也融会在人们的风俗习惯中,形成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城市特色。将具有历史典故性和鲜明特色的、能够反映道路历史风貌、代表城市传统特色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作为景观元素融入到道路景观之中,达到丰富道路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当地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四、社会因素
1 人的活动
杨・盖尔曾这样说过“活动是引人入胜的景观元素。” 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人流、形形人的活动是城市道路景观中运动着并随时变化着的景观构成元素。人才是道路景观的主要角色,脱离了人的活动,道路景观就变得毫无意义。千姿百态的行人活动如交往、购物、表演、观赏等都给道路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孩子们的嬉戏、老人们的对弈,街头艺人的吹拉弹唱都使街道充满生活情趣。
2 政府管理
为了保护道路空间,在其建成后政府应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维护。为了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避免给市民生活交通带来混乱和不便,政府首先应该筹建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和市民之间的责任,应对各组织团体加以整合,维护和管理费用分担,各尽责任义务。
五、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由各种不同的被人们感知的物理形态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组成。城市道路景观所包含的内容也不止是客观体的外在表象,还包括与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内在关系。因此,规划者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做好城市的道路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 [日]土木学会. 章俊华译.道路景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美] Booth Norman K.景观设计元素. 侯锦雄,李素馨译[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生态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骨架,不仅构成城市街景,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绿化建设的好坏,地域绿化景观特色鲜明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特征。近年来,各省市分别把道路绿地景观看作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风貌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随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活动的开展,城市园林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往往只重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忽略道路的绿化工作,导致道路绿化的发展速度缓慢,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1 道路绿化的作用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还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诱导交通,更重要的是其具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道路绿化”其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城市道路绿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作用:一是生态功能,遮荫、降温、降噪、杀菌、除尘、防炫光、防火、避灾等;二是美化功能,植物具备丰富的种类与季相变化,四季景观各不相同,具有动态效果,如紫微等花开时节缤纷无限;三是软化城市的硬质景观,随着城市开发中高楼崛起,硬质景观充斥着城市的街头,而树影婆娑中,就赋予了城市空间里柔软的风景物语;四是道路景观是城市的门面与标志,是城市客厅里的绿色名片和使者,赋予了城市丰富的精神内涵。
2 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较单一
很多城市道路绿线范围内大量单一使用香樟、梧桐、雪松,造成道路的面貌很相似,缺少创意和标识性。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城镇道路景观的单调,而且很容易带来病虫害的泛滥和植物群落的不稳定。以孝感市为例,城市道路中种植量最多的行道树树种是樟树,在主要街道出现频率高达80%,全市几乎遍布都是樟树,树种过于单一,造成景观单调。大部分道路绿化的做法是“一条路,两行树”,只求绿化而不讲美化,而且树种单一,不仅色彩单调,缺乏活力,易造成视觉上的被动,还会导致病虫害的大量传播。
2.2 道路景观缺乏彩色景观和特色
大部分道路绿化带开花、色叶植物种植量偏少,道路景观色彩单一,缺少变化。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偏重常绿树种,忽略了开花乔木和彩叶植物的落叶树种选择,造成彩色景观较少、缺少季相变化。
2.3 盲目追求绿化效果
有些城市为了追求绿化效果,盲目引种未经驯化的外来植物,导致外来植物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又影响了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另外,一些城市为了急于达到道路绿化效果,忽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移栽和选种大规格树种,而且植物的布局形式比较紧凑,没有留足生长空间,会影响远期的绿化效果。
3 关于道路绿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丰富道路整体绿化景观效果
目前我国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应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要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层次.城市道路是司乘人员重要的活动空间,植物配置在以阔叶植物为主词的基础土,应考虑观叶、观花植物的点缀来活跃气氛,丰富色彩,力求避免沉闷单一。
3.2 理选择绿化植物,因地制宜
当地树种是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气候和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而且有水肥要求低、耐修剪和易于B护管理等优点。在绿化中尽量选用当地实生树种。应当重视当地树种的应用,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对于乡土植物资源,应该积极开发,合理利用,避免因所谓的档次不高而抛弃不用,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引入外来植物,必须经过科学地调查和分析,避免带来生物入侵的问题或是盲目追求所谓名贵树种,而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要克服单一的绿化树种,注重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使树种的多样性和树种的形态美、色泽美与艺术造型美能够得到综合体现,同时注重乔、灌、草、花的合理搭配,追求与道路、建筑物相互协调,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感、节奏感。
3.3 道路绿化景观要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特性,进行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绿地形式和树种上,目前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可以作为地方特色的基调树种,使绿地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当地人感到亲切,也使外地人能够了解这个城市的特色。
4 结语
道路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也是城市的绿脉。城市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色。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不仅有利于交通安全,还可以衬托建筑艺术,使城市的面貌更整洁生动,从侧面反映着一个城镇的品位。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以活化城市道路空间,构建和谐统一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因此,做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胡长龙.城市道路绿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梧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处.梧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浅析[J].广西园林, 2007(02):78-82.
[3] 顾德海.浅探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2(02):174.
关键词:市政园林;规划设计;探析
园林规划是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园林规划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公园规划,面积较大和复杂区域的规划,按照工作阶段一般可以分为规划大纲、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以及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园林规划在城市用地的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化城市、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提升城市形象,让城市拥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1 园林规划的作用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科学的布局或是规划设计。通过规划论设计,可以使园林绿地在整个城市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各类建筑中有一定的比例,从而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的新时期,不仅要建设一批新城镇,还要改造大批旧城镇。因此,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主要是这些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具体是指城镇中各风景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街道绿地等各个公共绿地规划设计;公路、铁路、河滨、城市道路以及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一切单位绿地的规划设计。对于新建城镇、新建单位的绿化规划,要结合总体规划进行,对于改造的城镇和原来单位的绿化规划,要结合实际城镇改造统一进行。
2 城市的道路园林规划与设计
道路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直接体现。通常我们探讨的道路绿化也即是与我们联系密切的街道绿化,道路交通性干道机动车辆行驶多,考虑到这个主要功能,分车绿带和人行绿带的宽度要稍窄一些,树种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行车视线的要求,缓解眼睛疲劳,最好具有减少噪声、吸附尘埃的作用,整体效果上以简洁有序为主,不必过于繁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土壤;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化空气要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此外,街路景观的规划要追求整体和谐,既要体现总体风格,又要突出局部特色,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增加亮点。
3 小区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要利用人的亲水性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释放压力,在优美的小区环境中得到放松。近几年来,在小区园林绿化工程中,小区的水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住宅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较多的水体形式是:水池和喷泉。水池是小区水环境设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水池的优点是节省能源,不需要太多的运作费用;人工喷泉在小区环境设计中起到点景的作用,它能在小区的中心或入口地段很容易引人注意,在需要视觉中心的地方,设置喷泉是很好的方式。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是:分级设计,使小区绿地系统化,以宅间绿地为分散点,公共绿地为面,道路绿化为面,来覆盖整个小区;绿地采用开放式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居民提供一个实用、自然、温馨的休息空间;绿化主要以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造景为原则,树木搭配原则以乔灌结合,针阔混交,适当点缀花卉及爬藤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功用;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实施立体绿化,把庭院绿化纳入城市绿化体系,要求所有单位和小区在绿化上必须达标,达到了把庭院绿化引向街道,把街道绿化引入庭院,互为环境,互为补充的绿化效果,努力扩大绿化面积。
4 城市园林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随着汽车数量的显著增加,汽车尾气对城市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引起人们得密切关注。为了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实现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建设步伐,通过启动园林绿荫工程,充实道路、游园景观工程,推进园林文化工程,加速推进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居环境质量。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市民对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停车场绿化设计: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网络体系,注重道路绿化与小区绿化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建设完善的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系统,在满足生态功能需要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绿化成果;抓好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环节,实现园林绿化的全面发展;强化园林绿化的生态化导向和建设成果保护,实现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保护。坚持发挥园林绿化工作的生态导向,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管理实现精细化。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要对所辖街路、游园、广场的乔木、亚乔木都进行了高标准的春、秋两季涂白,保护新植树木;加大了树木的施肥、浇水、打药等养护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绿化质量。加强绿化施工资质管理,强化重点绿化工程管理及其善后工作,规范占用绿地、树木修剪、砍伐、移植等行为,使得绿化执法工作有力推进,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5 结束语
在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此外,要扩大精细化管理的覆盖面,提升园林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效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的规定》严格管理树木伐移和绿地占用审批,最大限度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有计划有安排地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切实做好道路与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工作,真正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合理布局,为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入口道路 景观设计 系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21-01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窗户,将城市与外部联系起来。城市入口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环节。纵观城市入口的分布现状,几乎都是由道路引入的,沿着道路两旁的景观设置是城市形象的最初展现平台。城市入口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重点内容。
基于人们对自身环境质量和特定文化情感的关注,景观学中,城市道路入口作为一个流通、过渡场所,它不仅意味着一个节点本身或一个空间,同时还意味着“此地与彼地”、“内与外”的城市形态的转换和城市空间的过渡[1]。城市入口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需求,其景观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系统工程方法应用
现当今,系统的思想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综合行为或整体功能的统一体[2]。“系统工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大型复杂系统问题,不管是系统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均可统一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2]。系统工程方法是由要求分析(问题的定义)、功能确定(功能的分析和分配)、物理确定、设计证实这四个基本应用活动组成的。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它使得设计方案更具可实施性及合理性。下面就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做整体分析探讨。
出入口道路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双重功能,它应保证城市和周围地区的联系,满足城市的对外交通发展需要,并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之间起协调作用。出入口道路主要有三种形式:连接港口、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的专用路;与郊区公路相连的放射性道路;连接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的道路。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存在很多问题,下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2 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
城市入口道路是从非城市进入城市的必要通道,自然的山体、农田、密集的居住区、杂乱的开发空地在此以不同的方式罗列与交汇,组成了城市入口景观。运用系统工程的功能确定和物理确定的活动方法,综合各个功能区的具体要素特点,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进行了整体设计。
2.1 入口区建筑物外观设计
城市入口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他地区的不连贯,从而更影响到其他景观。而具有城市特征的建筑物分布并不均匀。通常都是带有城市特征的建筑物入口区,紧接着是毫无城市气息的非城市地段如农田、自然山体等,随后就是密集的城市居住区等。故,在城市入口区域的建筑在形态和体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形态所占的比重最大。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控制道路两边的建筑外观与形态,(1)同一建筑物的高度;(2)保证建筑物正立面的协调一致;(3)统一外墙面的材料与色彩;(4)使附属设施的设计兼容。
2.2 入口道路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方面的统一,又要尽可能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艺术、绘画及造园艺术的统一、均衡、调和和韵律四大原则。
2.2.1 入口道路的种植形式
在城市入口的郊区段以快速干道为主,快速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组团式布置的绿化种植形式强调群体效果,突出空间序列的安排。城市入口区域处于从郊区进入市中心的过渡地带,在此路段可采用渐变方式的植物处理方法。植物的种植设计分为带状分层种植、自然式丛植及整齐行列式种植三种,充分体现丰富的植物种植风格。带状分层种植,即采用草地――花卉――花灌木――乔木逐步过渡的形式,介于自然丛植与整齐行列式种植之间;自然丛植则以花丛、树丛散布于绿带中,形成形状、大小、地形与趣味各不相同的植物空间,有半封闭的、封闭的,也有开敞的,使景物的层次更加丰富;整齐行列式种植体现的是装饰性和人工性,由不同颜色和高度的植物行列排出,种植形式变化层次分明,与周遭环境相互协调,靠近市区则人工味变浓,远离市区则更加侧重表现自然生态。
2.2.2 入口的植被选取
植物配置遵循“树木成群,花木连片”的原则,主要以片植和群植为主,通过植物的丰富多样来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人行道的树种选用广玉兰,考虑到行车视线通透因素,道路分车带均选用低矮的灌木,以色块构成图案,段落构成有渐变和韵律,且每段首尾都有植物造型的“标示”,具有鲜明的导向感。
2.3 入口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道路节点主要以道路交叉口为代表,驾驶员通常要在交叉点做出行进的方向选择,故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周边的环境。外来游客通过不同的节点增加行程的丰富感,从而逐渐认识城市。城市入口处的行车道路节点尤为重要,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视觉效果明显。在高速行驶中要保证节点显眼,可将节点景观做大。(2)体现区域特色。城市入口的节点景观设计要能展现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风俗。若能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则将加深外来人员的识别性和记忆性。(3)招牌、广告的设计。入口节点处的广告牌要在位置、材料质地、表面积等方面达成统一。广告内容要积极健康,最好选择公益广告或体现区域特色的产品。
3 结语
城市入口是走进一个城市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形象的窗户。对城市入口的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程晓山.浅谈城市入口道路绿地景观序列――岳阳大道绿化景观设计[J].广东园林,2003(2):19-22.
[2] 李向北,贺德坤,康伟,等.系统思想在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重庆石柱县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9,28(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