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风险的防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和临床操作手段,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初级救护和支持伤病员的生命,并把他们安全的转送到条件合适的急诊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救治。急救患者不同于门诊患者和病房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特别是医疗外的未知因素较多。因而,院前急救分站历年来都是我中心的高风险科室,据统计院前医疗纠纷占全中心纠纷的70%~75%,所以说如何防范医疗风险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任务。以下就院前护理工作中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和对策结合自己的体会报告如下。
1 容易产生医疗护理纠纷的原因
1.1 误诊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容易产生误诊的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隐蔽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刀扎伤、异位妊娠、某些传染病等。这些病症因存在隐蔽性、突变性而易发生漏诊、误诊,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1.2 存在医疗纠纷风险的患者 这些患者包括老年患者、流动人口患者、昏迷病危的患者、打架斗殴的患者、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传染病患者、酒后患者、希望恶意取证的患者。
1.3 医务人员自身的原因 ①工作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②服务态度冷淡,言语少,必要的事情没有交代;③询问病史不详尽,遗漏重要病史;④查体不认真、不全面;⑤护理文书书些简单,字迹潦草;⑥家属面前讲话不注意影响,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1.4 其他原因 到达急救现场时间长,急救收费超出患者承受能力,转送地点与患者要求不一致等。
2 处理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对策
2.1 掌握急救护理理论与技能 院前护士在工作中往往会遇见各种患者,需掌握各科急救护理知识,熟练应用急救设备,熟知急救药品的性能,正确操作急救护理抢救程序。
2.2 增强沟通能力 在出诊急救过程中,护士应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与患者及时沟通,给予及时评估、检查、急救,对患者家属要有同情心、耐心,尽可能向他们介绍病情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在理解、支持、配合的情况下主动接受风险、承担风险,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抢救顺利进行。
2.3 增进护理责任心 急救患者病情急、发展快,急救护士应具备高度责任心,用温暖的话语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运用娴熟的技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
2.4 增强协调能力 在急救过程中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包括患者家属,交通肇事双方,其他纠纷双方,110、122等公安机关、民政机关、医院急诊科等。
2.5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护士要认真执行急救的各项制度,如危重患者护送、检查、登记、告知、沟通制度;危重患者转送、签字、报告制度;院前出诊有关先抢救、后收费制度等。对未知风险因素,让患者主动承担风险,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胸外2)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生带教中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生对胸外科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及防范意识,有效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评估心胸外科护生带教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隐患分析, 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教学管理, 培训护生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结果:提高了护生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生带教中的运用,有助于预见潜在的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胸外科;临床带教【中国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52-01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分析, 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 。心胸外科病种多、急症多、病情重、变化快, 存在很多危险因素,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点科室,实习护生多。因此,笔者在此对心胸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1.护理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心胸外科临床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为以下点:(1)护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较薄弱,不能识别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后果和护患纠纷。(2)专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足:心胸外科疾病病种多、急症多、病情重、变化快,护理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多,护生在理论学习阶段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因此难以预见和防范护理中的风险。(3)护理技术操作方面的风险:护生在学习掌握操作技术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 容易出现安置胃肠减压管失败,更换胸腔引流瓶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感染,胸引管夹闭不严导致空气进入胸腔等。(4)沟通不充分和沟通缺乏技巧:沟通不充分主要是护生与护师间沟通不充分,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报告,或有疑问不及时提出,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或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完成;沟通缺乏技巧主要是护生与患者之间,护生不善于了解患者的心理, 如患者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困难、是否存在亲情陪护困难、是否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或是否家属是否希望向患者隐瞒病情等,护生与患者沟通时简单,生硬,直接,有患者难以接受,容易影响护患关系。(5)不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发生输错液,打错针,发错药等。(6)护生的心理因素:心胸外科病种多、急症多、病情重、变化快,护生进入这样的科室心理压力大,会有紧张和焦虑情绪,影响正常的实习工作,影响护理操作的正常发挥。2.护理风险管理2.1 加强护生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训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 高新技术的应用, 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2]。在入科教育中加入法律知识和风险教育的内容,组织护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等法律知识,分析风险事件易发部位和环节。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制度,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是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在带教过程中护师需做到"放手不放眼",督促学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帮助学生养成查对的习惯,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专科知识和专科技术的培训 心胸外科病种多,病人病情重,又有多种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如更换胸引瓶,呼吸道的护理,深静脉导管的护理等,需加强对护生的培训,以便护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培养护生预见疾病本身常见的风险和这些特殊的护理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从而有效杜绝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2.4 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鼓励护生多沟通,语言要文明,简洁,易懂。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清晰的头脑, 语义要准确, 语音要清晰, 语法要规范,语调要适宜, 语速要适当, 音强要适中[3]。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教会护生准确无误的表达,以免病人误解而错误吃药进食等而导致各种危险。多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如有效咳嗽清理呼吸道,低盐无盐饮食避免水钠储留加重心脏负担等,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和心衰的风险。
2.5 给予护生有效的情感支持 带教老师对待护生态度要和蔼,语言需亲切,帮助缓解护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主动关心护生,了解护生临床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给予耐心的讲解和指导,让护生尽快掌握心胸外科的疾病知识及特殊护理,从而帮助护生积适应特殊的工作环境,防范护理风险。在生活工作中多给护生关怀与指导, 向家属介绍护生的优点和能力, 增强家属对护生的信任感, 使家属主动配合, 促使带教工作顺利展开。教会护生认识和防范护理风险, 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 鉴定、评估风险。努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从根本上堵塞护理差错的发生渠道[4]。参考文献[1]李亚洁, 张立颖, 李 瑛.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J] .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2 ) : 918- 920.
[2]丁力, 姜安丽, 叶旭春. 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 J] . 护理管理杂志,2006, 6( 11) : 18- 19.[3]夏菁. 杨翔 浅谈护患沟通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2010.7(15)75――77[4]张丽英, 耿岚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运用[ 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90-01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所发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明确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结果 保证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护理风险,通过了解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树立护理风险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护理风险 防范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发生的护理目的之外的不良事件。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1]。如何明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找到相应的措施有效的规避风险,是与治疗手段相提并论的关键问题。下面针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8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一 资料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了28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14例,男女比例3:2,年龄在15-72周岁,平均年龄54.1周岁。其中脑出血128例占44.9%,蛛网膜下腔出血73例占25.6%,脑挫伤37例占12.9%,脑肿瘤22例占7.7%,头部外伤19例占6.7%,颅骨骨折6例占2.1%,;平均住院时间为14.8天。
2 手术后常见的护理风险
由于患者经过手术后一般都会出现心理反应、身体不能自由活动,夹杂着患者对医疗器械、医疗药品的不明确,所以在手术后经常会出现擅自使用器械或药品等现象。
2.1 常见的护理风险
㈠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在翻身或做各种治疗时各种术后留置的管道可能出现意外脱管或者患者自行拔管。其中气管套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最大,此类患者需要再次插管,并有缺氧烦躁表现,在此情况下气管插管难度加大,造成气道的损伤;患者自行拔管时因为肿胀的气囊,以及导管前端斜面的刺激,100%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若伤及较大血管引起出血,对患者又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㈡感染,患者手术后有时会发生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出现尿路感染等,如若发生此类感染会对患者痊愈造成极坏的影响。
㈢窒息,患者手术后要及时观察患者气管插管的情况,避免堵塞,一旦发生堵塞要加强湿化及吸痰,以免造成窒息。
2.2 风险识别及预防
2.2.1 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与护士配置有关的问题。神经系统疾病有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危重且危机生命等特点,所以在护理中要求及时、准确、细心的观察,进行迅速判断。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护理工作量大,交接班频繁等对现象会产生对患者病情观察欠仔细,未及时发现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医疗纠纷或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人员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
2.2.2 患者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神经外科大部分患者都是昏迷症状,病情严重,涉及到护理知识广泛,护理量高,劳动强度大,且护理技术要求高,对科内护士的专业素养有相当高的要求。
2.2.3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存在用药复杂,医嘱处理难度大的风险。神经外科危重病例多,抢救病人口头医嘱多,医嘱是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唯一依据,护士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均属违规行为[3]。与执行医嘱有关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加了护士及时执行医嘱的难度。只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此类风险就是可以规避的。
2.2.4 护患沟通难度大。神经外科住院的大都是病情危急,意识不清,生命垂危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分秒必争的抢救患者生命。由于此类患者多为意外事故导致,家属及患者心理都存在芥蒂,对治疗的期望过高,现实治疗很难令其满意,加大护理工作难度,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多为患者及家属着想,耐心安慰患者及家属,尽可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2.5 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风险。 由于脑外科患者多数需要手术,病情危急时意识不清,相应的各种治疗及护理增多,并且紧急。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未能及时沟通的现象,从而导致侵犯病人合法权益的风险。此类风险完全可以避免,在护理工作中只要做到有条不紊,紧而不乱,及时沟通就可以规避其风险。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医疗健康知识认知的提高,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它既有客观因素的决定,又有主管因素的可控性。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和重视。
护理工作之前,要对先护理工作进行风险识别,尽可能的避免风险的产生。
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和保证[4],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时时刻刻都要提高自身素养。多进行专科业务知识培训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多看、多学、多想、多做。
针对患者术后护理中,用药、器械等技术风险,只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增强。技术类的风险也是可以避免的。
适时的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风险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条例》,增加法律意识,明确责任和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损伤,建立风险预案规程及防范措施。通过学习,使护士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在为病人操作时,应考虑病人的知情权,明确告知各种操作目的意义,对创伤性操作执行签字制度,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5]。
护患关系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特殊的人际关系,只要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有效的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这种非技术性的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产生的风险既有客观因素引起的技术类风险,又有护患纠纷产生的风险。但是只要做到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员责任心,善于处理护患关系,这些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要想做到零风险也不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唐玉平,熊爱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护理研究,2006,20(6):1473
[3] 胡永梅,刘喜梅,房小惠。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现代护理,2005,11(9):734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工作的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急诊护理差错12例,急诊护理纠纷10例,护士职业风险发生8例。结论: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其发生原因较多,需要积极给予防范措施。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18-02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为医院的工作窗口,其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方式特殊,且收治的患者具有综合性,病情复杂,需要护士给予急诊抢救[1]。也就是说,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积极给予防范。为分析我院急诊护理工作的常见风险,提出积极预防措施,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包括两年内出现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
通过查找国内外近几年的文献,积极学习其他科室的管理方法,提出预防风险发生的措施。2.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急诊护理差错12例,急诊护理纠纷10例,护士职业风险发生8例。22例护理风险主要包括:5例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准备不充分,5例护士对专业的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熟悉洗胃机和呼吸机的使用等,4例护士与患者沟通及交流不充分,3例护士未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制度,5例抢救记录书写不及时。
护士职业风险发生8例包括:护士被传染疾病不确定患者穿刺针刺伤5例,3例患者家属暴力事件(辱骂)。3.讨论
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其病情变化较快,且有较多急危重症,其家属的心情较为紧张和烦躁,因此需要急诊护士有较好的应激能力和急诊抢救技术,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矛盾上升,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3.1急诊护理风险常见因素。我院通过研究发现,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护理风险和护士职业风险。护理风险方面,抢救仪器和药物准备的不足,会导致护理工作的进程受到限制,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护士对急诊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其动作缓慢,会导致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不足,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无法进行急诊的抢救处理,直接影响医疗工作质量;护患之间的沟通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院的制度不理解[2],发生情绪急躁等情况,造成纠纷发生;此外,部分护士对三查七对不重视,对护理记录不重视,导致其处于被动情况[3],失去患者信任。
护士职业风险方面,急诊患者由于需要紧急进行抢救,护士的护理操作时间往往快于传染病检测结果,一旦有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如梅毒等,当护士不够重视出现针刺伤等,会造成自身感染;而急诊科患者和家属往往求医心切,一旦不如意就会出现情绪激动,有敌意,而其多将此情绪向医生和护士发泄,造成暴力事件的发生。
3.2急诊护理风险预防措施。针对我院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对风险进行防范。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积极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组织其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防范及对策》,并将风险预防贯穿到护理工作中,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注意增加其应急能力[4]。
其次,科室需要制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入院前的急救制度、交接班的制度、查对制度等,并积极寻找出科室存在的护理风险。
第三,要保证急救的器械和药品完好齐全,护士每日早晚进行交接班,检查所有仪器及药品,专人负责清点和检查,并为仪器建立档案。
第四,要制定各级护士的培训考核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岗前培训方式,要求对护师和高年资的护士做好帮带工作,护士要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等方式,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第五,要加强护患沟通方法,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使护士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咨询台,做到患者就诊时有询问、有接待,并规范使用文明用语。对少数民族,尽量寻找会方言的护士与其沟通,在就诊的高峰期,要做好分诊和分流的工作。耐心地向患者介绍病情和诊疗的方案等。要加强医护的配合方法,提高抢救的效果。
第六,针对护士的职业风险,我们要求护士在抢救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自我防护,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耐心,妥善处理,有效地化解矛盾。一旦紧急情况出现,要及时呼叫总值班等,防止冲突出现。
总之,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其发生原因较多,需要积极给予防范措施。参考文献
[1]赖开兰,钟美声,陆青,等.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73-74.
[2]叶维雅,陈妙霞.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8-69.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安全事件频发,有些甚至升级成为医疗暴力事件,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因此,医疗风险防范成为全球医疗界共同探索的热点。本文结合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实践,对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提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旨在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安全、健康发展。
一、医疗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医疗风险具有客观永恒性、复杂不确定性、兼容性及危害性等特点[2],同时,还具有特定的职业特征:
1.风险水平高。首先,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于患同种疾病不同的患者,因遗传基因等不同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同时,疾病会因机体抗病能力的提高改变其原有特性而出现新的变化;其次,医学是一门在实践中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医学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第三,医务人员本身对疾病的认识、为患者提供的诊疗技术、方法也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2.后果严重。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及其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的后果。同时也会增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不利于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学的发展。
3.风险面广。医疗风险存在于医院各部门、各层次、各种诊疗活动环节中,任何部门、任何环节的管理缺失都可能导致医疗风险。
二、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
导致医疗风险原因概括为五大类:医方因素、患方因素、疾病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医患间关系因素
1.医方因素。医方因素指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包括医务人员责任心、道德修养、服务意识、诊疗水平;医院制度与规范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以及医务人员风险意识。
2.患方因素。患者因素是指患者自身问题引起的风险事件。主要包括患者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期望值过高、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片面。而诸如举证责任倒置使患者处于有利地位,往往会由于医生证据不足,导致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等。
3.疾病因素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舆论导向错误、新闻媒体的不当宣传、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导致医疗风险发生,主要以社会舆论导向为主。
5.医患沟通因素。医患沟通因素是指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充分,对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未予以解释,导致误解,引发医患矛盾,造成医疗风险事件。
综上所述,造成医疗风险主要因素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可见,医院管理与医务人员素质被认为是医院因素的两个主要方面。另外,医学科学的局限性及疾病的复杂性,社会舆论的导向及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等因素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导致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在防范医疗风险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医疗风险,必需建立健全有效的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三、医疗风险预警与控制
1.定义。医疗风险预警是指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并对一切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与预测[3],是为医疗机构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种风险预测警报系统。医疗风险必须在出现偏差之前进行风险因素识别、预警和控制,该系统可事先发现迹象或征兆,警示决策者,提醒其采取干预措施,以实现医疗机构可持续性发展。
2.目标。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是根据医疗风险现状,构建符合我国医疗风险状况的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实现医疗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使医疗风险转换、减轻、避免和接受。
3.实施。医疗风险预警的实施进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三个阶段。
(1)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全面地分析,掌握其特征和性质,确定风险类别,分析风险引发的主要因素及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个阶段是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例如:通过对运行病历网络实时监控、门急诊、病房现场检查、出院归档前病历的集中检说榷嘀旨觳樾问剑对病历书写是否及时、准确和规范,疾病情诊断是否明确、治疗是否有效等内涵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整改[4],在此阶段将潜在医疗风险消除。
(2)风险估测是通过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工具,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这个阶段工作是对风险分析的定量化,使整个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对外科重点监控手术和围手术环节,做到没有明确诊断的不做、没有患者签字的不做、没有术前讨论的不做、没有术前充分准备的不做[5]。
(3)风险评价是根据专家判断的安全指标,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理和处理的程度。
四、总结
在有效的医疗风险管理实践中,广大医院管理者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医疗风险预警的意义在于及时、直观地反馈可能发生的风险,便于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在最佳时间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医疗风险发生概率,为患者和医院减少不必要损失。因此,在构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时不仅需考虑多方因素,还必须确保及时、直观、可操作。
参考文献:
[1]韩红星,黄美良.“风险医疗”的概念、特点及在实践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545.
[2] 杨莉,李顺年,许敏.医院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32) .437 -439.
[3] 徐 伟, 陈洪生,孙心海.医疗风险预警及控制机制探讨,中国医院管理,2014, 34(3):45-47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医疗市场更加云谲波诡,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各医院有必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强化成本管理,及时控制并减少财务风险,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风云变幻的竞争市场。诚然,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医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加之成本管理粗放,医院财务风险时有发生,故必须强化重视。文章阐述了医院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成本管理;有效策略
在构建医院长远健康发展的体系中,控制医院财务风险,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医院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成本管理粗放、松懈、不精而导致的,于是,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强化财务风险控制一定程度上可从成本管理入手,而成本管理的高效性也必然会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
1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效率的可行性策略
1.1通过开展成本分析,实施成本管理来控制财务风险
成本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医院财务风险的源头在于此,控制好了成本管理,财务风险便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与防范。医院要做到全员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到重视成本(各项目的)分析,重视成本管理。重点对主要的成本项目如医疗耗材、药品成本、水电费、职工工资、培训费等做到细致入微地分析、管理与审计等。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医院要能够及时从成本控制的各方面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出现的环节,并且对该环节的成本管理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以便迅速找出解决的方法。例如,在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法上,医院可以从人力成本、医疗耗材、科室治疗公共的没有具体到病人的一些可以控制的药品的成本入手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降低财务风险。成本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是预算管理,各部门应与财务做好预算管理。特别是对于医院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更要关注成本预算管理,事前做好预算计划与预算计算标准,事后还要跟进项目,尽可能缩短项目花费与成本预算之间的距离,避免因预算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财务风险问题。
1.2完善医院制度建设,健全风险预警和防范体制
除了医院成本管理者外,完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风险预警、防范与控制体制是摆在医院面前的棘手任务。制度是确保医院各部门、各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性保障,通过对制度进行建设,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整体效果将得到迅速提升。首先,医院要建立针对全体医疗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制度,确保各部分人员规范化、秩序化进行。一方面,管理与监督制度的设立要做到透明、公正、公开;另一方面,管理与监督制度条文设置要细化、涉及各个方面,从各个方面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效率。其次,加大监督惩戒力度。任何个人因一己私欲导致了医院重大财务风险的产生,医院监督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据情节严重性给予其相应的惩戒,以儆效尤,绝不姑息纵容。最后,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以监督管理机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后,更需要建立完善系统的预警与防范机制,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不断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1.3强化对医院财会人员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
无论是成本管理抑或是健全完善的制度均需要医院财会人员的遵守,故不断强化医院财会人员培养,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再者,近年来因医院财会人员素质偏低而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持续增高,因此,有必要通对财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来强化财会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首先,通过系列宣传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一般来说,医院可通过传单发放、专题讲座、院内广播等方式来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强化财会人员的系统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一般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职业素质、信息技术技能等各方面内容之外,医院还应该着重强化对员工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等系列内容的培训,让财会人员从内心意识到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要性。最后,强化对财会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明晰自身所承担的财务风险防范法律责任。
2强化成本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措施
2.1医院要有目的地建立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
科学的成本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效率,同时也对整个医院是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纵观当下我国公立乃至私立医院,大部分的医院已经建立了完善而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析体系等),只有少部分医院处于探索之中。但是,虽然完善系统的核算体系已经建立,但是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忽视了医院经营管理以及医院多元化服务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故在体系的具体运行方面,问题依然存在,这极大地制约着成本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因此,医院要突破传统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范畴局限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不断地完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例如,可从医院战略成本、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多个角度构建全新的、规范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迎合时展和医院运营情况的科学化成本管理体系。
2.2优化医院成本控制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院成本管理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医院要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尽可能降低管理与经营成本,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在以往,医院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成本预算、成本核算等方法,如今,可采用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法等相对科学,且已经普遍应用的有成本管理法。在具体成本控制策略方面,医院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坚持全员、全程、全面控制法。全员控制,即医院领导以及全体职工均应该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每一个岗位上的职工均应该做到“小消耗,大成效”;全程控制,医院成本控制烦琐复杂,大到整个医院的整体运营开销(职工工资、药品费、办公费、水电费、医疗风险基金费用等),小到每个科室药品的采购、发放、护理治疗等均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全面成本控制,即只要是医院内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应纳入成本控制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第二,分级分层控制成本。医院的层级部门较多,可实施分层化的成本控制,对每一个层级部分指定成本控制标准与任务,提高层级成本控制效率。
2.3拓展成本管理领域,有效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对于医院来说,无论是成本管理理念,还是成本管理方法等均应该实现优化更新。而随着理念与方法的更新,医院还需要有目的地拓展成本管理领域,即成本管理的内容。众所周知,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有很多,而当下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已经不能仅仅以传统意义上的内容为主,而是需要不断拓展新领域,不断细化成本管理领域,突破旧的管理内涵。从更加宽泛的成本管理领域着手,一方面,尽可能控制一切细小的成本管理风险,以便更加有效地切断财会风险产生的根源,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拓展成本管理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成本管理效率,降低了医院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了整个医院在医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可知,医院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要想提高财务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从成本管理入手十分必要和重要。当然,要做到全方位、全角度的财务风险控制,医院还必须要从风险预警和控制体制的构建以及财会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来着手。医院成本管理是一项大工程,其不仅关系到医院财务风险,关系到医院整体经营和管理效果,更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医院成本管理可从健全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成本管理方法的创新、成本管理领域的拓展等方面来实施,以防范风险,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
作者:王亚飞 单位:西安俪人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摘要】:临床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而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教育,已迫在眉睫。笔者对在护理教学中如何提高护生的防范医疗风险意识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护理教学;医疗纠纷;风险意识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医院的各个工作部门、各个工作环节都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特别是护理人员直接和病人接触,患者及其家属对院方的不满护理人员首当其冲。如何让护生正确认知和预防医疗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解决护生后顾之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状
1.1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的数量逐渐增多,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病人及其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逐年降低。
1.2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现状
现在的护生大都是高中或初中毕业后直接进人护理院校接受专业培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的是小皇帝般无优无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真实的社会,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对护理缺乏更深层的理解,知道医务人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务人员所承担的贵任和风险,缺乏足够的医疗风险意识。而这点恰恰是未来医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1.3对护生的医疗风险教育现状
护生前期接受的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对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就显得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有些教师甚至是从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护理学教育,缺乏对医疗风险的感性认识,医疗风险意识本身就不太强。在后续的临床护理课程中,由于教学课时所限,使得有心加强这方面教育的专业课教师又无暇顾及,医学生只有等到进人临床实习后,才或多或少地接受一些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2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2.1充分认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护生最终将走向社会,去面对未来的病人及病人亲属,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医学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医疗纠纷和高额的医疗赔偿,作为护理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势上,仍然只注重给学生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顾及到学生毕业后如何去适应未来的社会,面对病人及病人亲属,怎样去当好一名护士。因此,在校期间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就显得必不可少。
2.2强化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
要加强学生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备,在这方面基础课教师尤其显得欠缺。因此,护理学院校的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把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入教学培训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学教育需要。如果教师具有很强的医疗风险意识,并将其潜移默化于教学过程,学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3将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中
从入学教育和基础课教育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医疗行业的风险性。让他们明白护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同时还承担有相当大的医疗风险。先入为主,让护生一入校门就逐步形成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的观念。在后续的护理课程教育中,教师结合临床案例不失时机地进行不断强化,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学生风险意识的养成。
2.4努力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护士综合素质的高低与护理质量和水平成正比,也与病人的信任程度成正比,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解答问题不当,接待服务不到位,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不仅会造成服务态度不好,更主要的是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被告。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护生学习人际沟通方法,加强护生的语言和仪表、举止的训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日常用语和操作解释用语的练习,特别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护生做到文明、礼貌、专业化服务;热情、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耐心、恰当解释病人的疑问,明确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注意接待病人的方式、技巧,做解释工作时耐心、仔细,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5实习前加强教育
加强实习前护生的法制教育,培养规范护理的意识、重视医疗风险的教育。在临床理论教学阶段,应加强医疗风险知识的教育,开设专门的的医疗相关法律必修课程,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系统讲授防范医疗风险知识,使实习生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保护患者权益,也懂得如何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另外,强化护生的行为意识,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医疗规章制度的意识,实习期间严格遵章守纪、循规蹈矩的心理准备,凡事切忌草率行事,自作主张,要虚心好学、不懂即问,确保护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肃性、安全性和合法性,减少临床实习差错、事故及护患冲突的发生。
总之,为防范于未然,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教育。相信通过各学科教师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培养出具有着现代护理知识与理念,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对改善医患关系也能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明.浅谈加强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J].安全与健康,2004,(2):45-46.
[2]肖锦铖,杨巧兰.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与基本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6(6):833.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1
医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不断发展与建设,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财务风险是医院市场化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全面认识、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医院健康、稳定、规范地发展。就加强医院财务控制谈谈见解。
医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不断发展与建设,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财务风险是医院市场化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全面认识、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医院健康、稳定、规范地发展。就加强医院财务控制谈谈见解。
健全、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是将一个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实现目标的政策和措施与医院资金运行结合在一起的纲领性文件,这是防范风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财务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和流程是财务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设计高效的运作程序是医疗单位财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证。①建立全面的、多层次的、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医院对内控制度作了全面梳理,并按现代管理理念及相关政策法规对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力求使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到医院所有经济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各个层面。②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规避风险是财务控制的根本目标,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财务控制流程,突出相互制衡,是财务控制流程设计的关键。其次,财务控制流程的设计必须考虑效益原则,控制流程越长,控制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控制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关键风险点的控制管理,另一方面要弱化非重点风险点的控制管理,体现控制和效率的平衡。③风险随环境变化,因此,既要规范固化控制流程以实现控制效率,同时也要保持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动态适应性,实现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动态更新和自我调节。④内控流程必须包含补偿机制,即某一控制环节失效,另一控制环节进行替代控制,组织多道控制防线。⑤控制流程的设计融入必要的控制文档,明确规定文档填写内容、填报责任人、填报时间和路径。
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是将一个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实现目标的政策和措施与医院资金运行结合在一起的纲领性文件,这是防范风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财务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和流程是财务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设计高效的运作程序是医疗单位财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证。①建立全面的、多层次的、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医院对内控制度作了全面梳理,并按现代管理理念及相关政策法规对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力求使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到医院所有经济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各个层面。②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规避风险是财务控制的根本目标,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财务控制流程,突出相互制衡,是财务控制流程设计的关键。其次,财务控制流程的设计必须考虑效益原则,控制流程越长,控制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控制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关键风险点的控制管理,另一方面要弱化非重点风险点的控制管理,体现控制和效率的平衡。③风险随环境变化,因此,既要规范固化控制流程以实现控制效率,同时也要保持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动态适应性,实现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动态更新和自我调节。④内控流程必须包含补偿机制,即某一控制环节失效,另一控制环节进行替代控制,组织多道控制防线。⑤控制流程的设计融入必要的控制文档,明确规定文档填写内容、填报责任人、填报时间和路径。
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医疗、药品、器械、材料等价格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院投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医院投资、筹资、用资和收益等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医院经营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药占比上升、平均住院日、提高和医疗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财务人员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医院有关领导反馈,以便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就必须抓好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为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信息,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分析评估财务风险环节中扮演好医院领导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
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医疗、药品、器械、材料等价格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院投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医院投资、筹资、用资和收益等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医院经营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药占比上升、平均住院日、提高和医疗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财务人员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医院有关领导反馈,以便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就必须抓好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为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信息,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分析评估财务风险环节中扮演好医院领导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
完善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控制体系
完善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控制体系
财务控制是在一个部门内部,为整合有限经济资源,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保证财务活动的有序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时防范、发现和纠正行为舞弊所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以资本为对象的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由来以久。鉴于医院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程序处理等多个层面;它不只是财务部门参与的系统,而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控制体系,因此该系统至少应由控制系统目标、财务部门机构设置、重大财务事项审批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组成。
财务控制是在一个部门内部,为整合有限经济资源,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保证财务活动的有序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时防范、发现和纠正行为舞弊所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以资本为对象的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由来以久。鉴于医院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程序处理等多个层面;它不只是财务部门参与的系统,而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控制体系,因此该系统至少应由控制系统目标、财务部门机构设置、重大财务事项审批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组成。
对医院债权债务、项目预算建立健全辅助账,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经济事项合同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经济事项的全程监督和对会计业务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增强医院抗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患者欠费管理。对于恶意欠费的患者建立信誉档案,防止多次欠费。对于确有困难的患者,在开通绿色救助通道的同时,财务内部完善领导审批手续,做好备查记录并及时催缴费用。医院也应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客观上杜绝欠费的发生,保证医院收入能够及时入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指标。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医院内部财务状况考核指标,如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基金比率、资金到位率、资金安全边际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等。财务部门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对经营效益、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而医院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管理者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要有考核、有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风险与损失,确保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对医院债权债务、项目预算建立健全辅助账,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经济事项合同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经济事项的全程监督和对会计业务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增强医院抗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患者欠费管理。对于恶意欠费的患者建立信誉档案,防止多次欠费。对于确有困难的患者,在开通绿色救助通道的同时,财务内部完善领导审批手续,做好备查记录并及时催缴费用。医院也应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客观上杜绝欠费的发生,保证医院收入能够及时入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指标。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医院内部财务状况考核指标,如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基金比率、资金到位率、资金安全边际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等。财务部门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对经营效益、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而医院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管理者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要有考核、有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风险与损失,确保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中国经济管理科学,2000,7:36-37.
1 王卫红.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中国经济管理科学,2000,7:36-37.
2 李艳霞.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经济师,2009,9.
2 李艳霞.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经济师,2009,9.
3 覃丽娟.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医疗安全很重要!这一点,众所周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尽力地保证医疗安全。诚然,医疗安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医疗风险的切实防范。
今天,风险正在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以说,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风险的精确理解,学术界迄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但综合起来,对风险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①不确定性观―风险是事件的未来不确定性;②风险损失观―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失;③结果差异观―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的差异。
其实,每个人都被形形的风险包围着:健康风险、疾病风险、安全风险、医疗风险等等。那么,什么是医疗风险呢?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行为造成的、或实施以后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对患者不利后果的可能性。或者说,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损失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如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医疗意外、服务环节和安全保障中的不及时不周到而致的风险)。
对于医疗风险,患者担心,医生与医院更担心。因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医疗风险的感知、控制与防范,已经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医疗风险的特征
1.1 医疗风险贯穿医疗全过程且具有不确定性
医疗服务是具有专业性、创伤性、连贯性和危险性的活动。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各个部门与环节。医疗风险种类多,难以测量,有些甚至根本无法预测。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高度的个体差异性还导致了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样的治疗手段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可能产生不同的风险,同样的疾病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引起不同的预后。在医学水平、诊断水平、医疗设备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临床误诊误治率不仅存在,而且必然保持着一定的百分比。“医疗服务随时随地都有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1.2 医疗风险具有明显的损害性
对患者造成身心伤害;对医者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破坏医患关系,造成医疗纠纷,干扰医院正常秩序;打击和挫伤医务人员工作和探索的积极性。
1.3 医疗风险的发生成因复杂
造成医疗风险的原因有:职业道德、技术、管理、患者个体差异、疾病本身等。医务人员的过错主要有两点:一是与技术有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常用的操作程序出错。或面对新情况,因对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出错。二是与责任心有关,即忽视相关医疗规则与要求。
1.4 医患双方对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
医务工作者对医疗风险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其风险和法律意识都有待深度加强。患方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危险转嫁)、对医方的期望值过高(风险认识不足甚至忽略)、医患双方沟通不足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原因。
2医疗风险类型
2.1 医疗技术风险
2.1.1 临床误诊误治:医学知识不扎实和临床经验不足,导致误诊误治;对患者提供的信息不重视或忽视患者主诉,或是医务人员未能严格遵循医疗规则,造成错误诊断与治疗、延误病情。
2.1.2 医护质量不达标:不遵守技术操作标准;不履行相关查房制度,疑难病不及时会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医师手术技术标准不严格,存在越级手术与诊疗。分级护理不到位,观察病情不细致,发现病情变化未及时上报。治疗与操作未认真进行三查七对,造成医疗差错。
2.1.3 未达到知情同意:在患者诊疗期间,医生未及时把有关信息让患者了解(疾病诊断情况、重要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手段及手术并发症的防范等)。为了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共同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医务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拥有知情同意权、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
2.2 医疗服务环节风险
服务流程不畅(病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问题);在与患者交往中的服务态度不佳(语言简单生硬、安慰与启发性词语缺失);医务人员服务形象不好(服装、神态、言谈、举止与患者负面心理正相关)。
2.3 安全保障风险
医院建设滞后,设施设备配套、感染控制、水电保障、餐饮供应、耗材质量问题等。
3医疗风险的识别
医疗风险的识别是医疗风险控制的最基础工作,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医院面临的医疗风险,才能及时防范风险,才能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医疗风险识别中,我们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本次医疗服务面临哪些风险?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医疗风险的后果如何?
识别医疗风险有两个环节:一是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医疗风险;二是分析医疗风险,即分析引起医疗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医疗风险的识别要注意系统性、连续性和制度性。系统性是指医疗风险的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科室或环节,而是要在医院完整的系统内进行。连续性是因为医疗风险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而且总在不断地变化,有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只有对风险识别保持连续性,才能发现医院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识别的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的控制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所以医院需要有风险管理的相关组织和制度。
4医疗风险的控制
在对医疗风险识别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针对存在的各种医疗风险,如何做到较好的有效控制?控制的目的,一是尽力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概率,二是想方设法将已发生的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1 重视人为因素管理
医疗活动都是通过医务人员来实现的,由于人员的错误或疏忽,都有可能形成隐患而导致风险事故发生。减少意外事故最容易的方法是消除人的不当行为。而要消除人的不当行为,明确与强化责任是关键,用真情、体贴入微的医疗服务对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进理解,化解抱怨,减少投诉,以致不发生医疗风险。因此,医疗风险控制要特别重视人为因素管理。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素质是减少风险因素、降低风险程度的重要途径。
4.2 重视服务流程中风险因素的控制
无论是医院的管理者,还是医院的员工,都要认真思考与分析,工作流程上是否责任不清?责任是否落实到人?有无管理上的空白?服务时间是否适宜?有没有岗位或环节相互扯皮的现象?这些都可能造成医疗服务的缺陷。
4.3 医疗风险控制中硬件设施不可忽视
很多医疗风险产生于薄弱或不完善的硬件因素之中。因此,医院应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严格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把好医用材料入口关,切实加强后勤供应与安全保障。
4.4 提高技术水平是医疗风险控制的关键
能否搞好医疗服务?主要是能否将疾病诊断清楚,采用适宜的医疗技术而达到有效治疗。会不会出现医疗风险,关键是在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优劣。一个重视医疗技术和专科建设、注重医疗技术人员培训、严格医疗技术操作的医院,出现医疗技术风险的几率就会很低,相反就会很高。
4.5 督查讲评是控制医疗服务风险的保障
无论是哪类风险,建立完善的督查制度是预防风险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方面。通过对操作过程或服务项目进行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多方面分析讨论,消除不安全隐患,是控制医疗风险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医院还可实行督查讲评制度,通过督查讲评发现苗头和隐患,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医疗风险发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监查力度已成为持续改进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5医疗风险的处理原则
5.1 患者第一原则
不论是由医务人员过错引起,还是疾病本身的发展或是非人为因素所致,医务人员都应积极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患者的利益和生命安全,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害。
5.2 积极救治原则
医疗风险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务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避免或减轻医疗风险所带来的不幸,不能互相推诿责任,延误抢救时机。
5.3 主动性原则
在医疗服务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风险的苗头,如严密观察病情和各项生命体征;对疑难病症及时会诊;危重患者要由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直接与患者家属讲明病情的危重和预后;医生在对患者确定诊疗方案和进行创伤性操作时,必须向患者讲明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医疗意外、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措施。让患者和家属充分知情,有助于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即使发生医疗风险,也能够灵活应对,理智协商处理,力避医疗纠纷的发生。
6医疗风险的处理对策
6.1 针对受害者
维护患者健康和生命权,减少患者痛苦和损失;组织专门人员与受害者接触;根据责任判定理赔事宜和安抚措施。
6.2 针对医务员工
6.2.1由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召集专家、当事人,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判定原因,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6.2.2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近年来,各种侵害医务人员和医院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伤害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挫伤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十分重要。
6.2.3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医生只要取得执业资格,就有了对患者的检查权、处方权、治疗权等,患者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应尊重医务人员的职业自,主动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当发生医疗风险时,院方要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患者及家属应充分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不应无故把非责任因素强加到医务人员身上。
6.3 针对上级有关部门
医疗风险发生后,要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必要时可提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6.4 针对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对医疗事件反应敏感,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医院的负面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新闻单位的关系,争取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尽力消除事件的不利影响,珍惜医院声誉。
7如何防范医疗风险
7.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参与的医患关系,是减少医疗风险的必要措施。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视患者如亲人,尽力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需要。着重耐心(多听患者说几句,多对患者说几句)。让患者随时了解病情、治疗、费用等情况。
7.2 建立完备的组织保障
履行岗位责任制,加强科与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协作。加强临床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危重、手术、输血等)。医务人员尽职尽责,上下协调畅通,各个岗位都围绕患者做文章。
7.3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把医疗风险控制纳入质量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质量考评,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疑难病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会诊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病情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谈话签字制度等。
7.4 建立人员队伍保障
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强化岗位专业培训与医疗法规培训、严格执业医师与护士考核、落实“三基三严”训练。加强节假日、休息日、夜班工作人员力量,新老搭配,保证最佳技术力量和物资供应。建立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