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范文

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第1篇: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范文

20多年后,他成了秀山县闻名遐迩的农技专家。

金银花专家大院专家组成员黎江国,在“百果园”里华丽转身。

半路出家,体育教师结缘果树专业

1985年9月1日,秀山县宋农职业中学。

开学第一天,体育老师黎江国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看着学生在操场上挥汗如雨,黎江国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在这一天迎来转折。

“小黎,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下。”身后有人呼喊,黎江国回头一看,是校长杨忠庆。

“小黎,你愿不愿意担任农业实践课的指导教师?”黎江国走进校长办公室,杨忠庆问。

当时,这所临时改建的农业职校专业教师奇缺,新增设的果树栽培学专业课找不到任课老师。

“农村的确太需要专业人才了。”黎江国琢磨了一两秒钟,说,“行!”

这个连苹果树都不认识的“门外汉”,从此和农业技术结了缘。

1986年,从果树农技师培训班毕业,黎江国踌躇满志,回校上课。

可新工作一开始,他就遇到了难题――学校条件简陋,连学生实践基地都没有!

一所农业职校,没有实践基地怎么行?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动手实践,黎江国找到附近果农,挨家挨户做工作。

黎江国磨破了嘴皮,终于说服几户果农同意学生到果园里上课。

可是,“寄人篱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一连几天辗转反侧之后,黎江国终于有了主意:“找不到实践基地,我就自己建一个!”

1986年10月,“秋老虎”发威,炙烤着群山。

校园旁的小荒坡上,黎江国挥舞镰刀,在满山荒草中开出一片空地。

镰刀过处,阵阵热气扑面而来,熏得让人喘不过气。

黎江国顾不了这些――他要把这里变成果园,变成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实践基地!

没有工具,他就掏钱买回了锄头、镰刀;没有经费,他就从每个月120元的工资里挤。

每天放学后,他就扎进地里,一干就是几个月。

黎江国的妻子不乐意了。“柴米油盐哪样不花钱?你几个月都不回家,自己地里那么多农活,让我一个人怎么做?你说这日子还咋过?”

面对妻子的埋怨,黎江国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一声不吭。

功夫不负有心人。黎江国的举动感动了学校师生,大家纷纷加入拓荒队伍。经过近一年开垦,近40亩果园终于成形。

1987年9月,又一个新学期开始。

第一次走进实践基地,高二学生杨再群在果树丛中兴奋不已。下课后,他向黎江国要了30棵油桃树苗。

从此,杨再群喜欢上了果树种植。现在,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果树大户,每年仅出售水果就能进账四万多元。

此后20多年中,近千名农业技术人才从黎江国的果园里走出,其中上百人成了杨再群式的果树大户。

桃李满园,“土专家”圆梦“百果园”

2003年9月,黎江国所在的学校更名为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同时搬迁到位于县城的新校区。

离开老校区的前夜,黎江国独自走进果园,抚摸着相伴多年的果树,回味着果园里的苦与甜,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天,他带着30多棵果苗来到新校区。

为了给果苗“安家”,黎江国又忙开了。

刚搬来的几个月,每天一放学,学校围墙外就会响起“哐当哐当”的石头碰撞声。

那是黎江国在开垦荒滩。

几个月下来,黎江国捡了十几卡车石头,硬是将学校外的河滩变成果园。有人给新果园取了名――“百果园”。

一些当地乡亲慕名而来,请教果树种植技术。黎江国从不拒绝,总是耐心地为乡亲们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提高学生和果农的技艺,黎江国多次自费到湖南、广西等地考察。经过多年的探索,黎江国研究出一种最适合秀山气候环境的混合泡剂,掌握了不易生根树型的嫁接诀窍,还编写了《金银花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茶树栽培与管理》等数本乡土科技教材。

2008年,黎江国接到一份聘书,他被秀山县科委聘为金银花专家小组成员。

这年8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秀山20万亩金银花产业项目。

黎江国在“百果园”里练就的绝活,现在派上了更大的用场。

2009年6月,接连不断的阴雨天,让金银花种植大户蔡凤廷愁得直跺脚――他的金银花生了蚜虫。万般无奈之际,他拨通了黎江国的电话:“黎老师,怎么办啊?我种的三亩金银花生虫了!”

第二天,黎江国赶到蔡家。

“这是治蚜虫的药,还有治白粉病和褐斑病的,都给你了。”黎江国递给蔡凤廷一包药剂和配方,“我在‘百果园’试验过,效果挺好!”

几天后,黎江国再次接到蔡凤廷的电话。

“黎老师,太感谢了!”蔡凤廷高兴地说,“你的药剂真是太神了,金银花树上的蚜虫都死光了!”

进入专家小组后,黎江国每年都会定期到各乡镇指导,将自己的一身绝活倾囊相授。对乡亲们的求助,他更是有求必应。他的足迹已经遍及秀山所有乡镇,培训农民三万多人次。

2010年冬季的一天,黎江国又一次接到蔡凤廷的电话。蔡凤廷说,想请黎江国再去看看他的金银花。

“又遭虫了?”黎江国愣了一下,赶紧出了门。

走进蔡家,却见院子里摆了一桌酒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