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听法教学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在西方管理研究和教学中较为流行,并且俨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趋势。然而,其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运用却尚在起步,相关成型的案例参考也较少。这点与当下我国旅游专业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现状,急切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强化理论运用的情况相互矛盾。从整体上看,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运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可选用的案例数量有限,其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数量不足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运用案例分分析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众所周知,案例分析法在旅游管理上的运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旅游管理案例也正在推广,尚未成熟。也正是因为这一层面的影响,导致可选择并运用到相关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数量少之又少,可以参考的仅仅只有屈指可数的基本旅游管理类书籍、教材以及少部分的网络案例材料。这对于当下旅游管理专业相对庞大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在为数不多的案例选择中,还存在案例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滥竽充数的案例,一旦被搬上课堂,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专业性,而且也极大程度地损害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就以当下人人都可接触的网络案例来说,网络上流传的案例大多以描述性为主,对案例的解读,以及相关案例背景介绍等内容都不够详实。学生在接触并学习这些案例过程中,很容易对其进行误判。除了网络上流传的案例具有资源不规范、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外,相关旅游管理教材上所记录的案例同样也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旅游管理是一门与时代联系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和内容,然而教师可选择的参考教材十分有限,尽管一些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内容规范、材料完整,然而其大部分是以前的案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案例老化现象。对于此类案例,规范度足够,实用价值却并不高。由此可见,案例资源的缺乏以及案例质量的良莠不齐,是旅游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一大阻碍。
(二)对旅游管理案例的整理欠缺,造成大量案例的错失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善与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生动、优秀的案例。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些案例的疏于整理和归类,导致大量优秀的案例被浪费和错失,未能及时地被搬到教学课堂中去。同时,我国各类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也客观造成一些优秀的案例难以被有效的分享和共用,是旅游管理案例相关图库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但取到的成效却未能得以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几点思考
在认清旅游管理专业使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之后,作者针对性地提出四点解决策略:
(一)加强案例资源库的建设
从上述分析得知,案例数量不足,质量不齐是当期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课堂的主要障碍之一。对此,要强化对旅游管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审定相关旅游案例资源,并做到统一入库,已备查询。同时,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考虑创建专门的旅游管理案例相关杂志,广泛向社会征集丰富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不断丰富案例资源库的建设。
(二)加强案例资源的分享
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案例资源库的效用,同时降低资源库建设成本,故提倡对案例资源库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一来,既为那些原本资源丰富的院校获得更多、更全的案例资源,又能让那些资源相对短缺的院校也能获得平等的资源共享机会。不仅如此,推行案例资源共享策略,还能促进案例资源库的更新换代,使其更具有时效性,进而提升案例教学课堂的效率。
(三)不断丰富视听案例
有效的结合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是当前教学的流行趋势。在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而视听类案例资料是实施旅游管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基础,因此,要多角度、多渠道增加多媒体案例资源,不断丰富视听类型案例资源,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课程知识。
三、总结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商务英语 视听说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历了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世界各地的很多大学包括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及相关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给学生初步接触商务活动和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并与口语课、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具备坚实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商务常识的必修课程。然而,基于本科教学模式的借鉴,高职院校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成了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也成了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工学结合”模式所要实现的四大转变
1.课程设计的转变
新的职教理念详细介绍了课程教学的设计问题。具有先进职业教育教育观念的课程教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项: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及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高效率的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方式,指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戴士弘,2007)。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领学生做事,围绕知识的应用能力、用项目对能力进行反复实训,实现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覆盖商务活动的基本概况,课程分为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技巧。传统的单元设计以知识、概念等问题引入,往往由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再让学生用实验对知识理论进行验证,“先学后用”在传统课程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课的特点是,给学生讲书(课本):围绕通用知识体系、知识点、重点、难点讲书。理论课与实践课通常是分离的。因此,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力图摆脱从语言到专业知识,由听到说的单一训练过程,设计灵活生动的教学过程。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即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和技巧;然后,利用生动直观的例子导入教学;最后,完成本次课程的任务所要经历的阶段有:
案例分析阶段?陴分组讨论阶段?陴角色扮演阶段?陴总结评估阶段?陴能力巩固阶段?陴作业布置
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首先由直观的商务场景或案例开始,给学生直接的视听感受,并从中总结语言技能、商务技巧和交际素质。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仿商务活动,并进行小组汇报和个人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从而体现出学生由实践到经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具体到抽象的领会过程。
2.教学方法的转变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具备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在商务背景下展示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活动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多维的“音”“像”结合的互动听说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交际法。在教学中,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组5名左右学生,按能力好的带动能力不足的学生自由组合,并选出一名组长负责)进行表演、做报告等。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团队精神,为学生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来完成任务,能得到自我满足感。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环境等手段辅助教学,课程内容通过图片、实物、PPT电子课件、音像资源和人为创造模拟环境和场景,仿真完成实际训练的过程,在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模拟商务情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方便学生自我学习、拓宽视野,并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且实用性强的证书考试(例如英国剑桥的“商务英语(BEC)”和托业考试(TOEIC))。
3.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当然,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英语视听说课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语言交际环境的营造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在互动听说教学模式及网络学习平台之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学习该学的知识和完成相关练习。因此,教师的责任并非让学生来到固定的教室给学生放视听材料这么简单,而是要促使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必须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尽量进行仿真的训练。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语言素质、商务常识和交际技巧,能够及时对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质量加以准确判断和评价,促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同时也要求教师预测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并帮助学生独立进行解决。
4.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转变
执行严格公正的评估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以往的学科对学生的评估基本上是建立在如期末考试、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估之上的,这样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也不能及时反馈信息,课程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要实行过程性评估为+终结性评估的方式,侧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估并逐渐减少期末考试分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也可弥补终结性评估的弱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模拟训练。
对于学生每次的课堂表现和表演,教师应该做记录并进行评估。教师必须记录学生的表现、并填写评估表并且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训练。视听说的教学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个人展示、小组表演、小组汇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估表的制定中,应该包含语言、表演和交际技能方面的评价。评估参考表如下:
三、构建“工学结合”模式所要实现的条件
1.教学资源的建设
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一本教材的使用,还应参考相关的著作和网站:如《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体验商务英语视听说》等,同时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视听材料。参考的网站如:省略,http: // 省略/, http: // 省略/ ,mofcom.省略/,省略/.
在实践教学环境方面,建设实训室、语音室并配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和网上学习平台,共享网络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听说操练,教师也可以做到个别指导,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2.实习(训)基地的建设
开拓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训)基地保证了“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能以新的模式顺利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仅限于教室这一地点,而实训室和实习(训)基地的建设,使仿真场景更真实,效果更理想。从而使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模式深入、持久地进行,更加有利于每学期都开展模块实训活动(例如“商务英语综实训”、“酒店英语实训”、“英语翻译实训”等);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生产和工作过程,也应成为视听说课的一大特色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商务英语的真实场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此外,星级酒店也是校外实习场地之一。安排学生一定期间的顶岗实习,主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台、西(中)餐、咖啡厅服务等岗位的服务工作和翻译工作,给学生创造尝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逐渐积累“工学结合”的经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商务英语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体验真正的工作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心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基础。
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持有双证并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一大特色。如果学校的教师属于由高校到高校的过程,基本上没有足够或较少的企业经验或实践经验,这对于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岗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存在着极大矛盾。要扭转这一窘况,就要重建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商务英语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商务知识和交际素质。所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邀请企业骨干到校内汇报指导之外,还要通过进修培训、企业见习等方式促进本校教师的自我提升,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并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如BEC考试、报关员考试、秘书资格考试等)。以此改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纯语言教师的普遍现象,从而达到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四、结语
职教改革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希望,也带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完成这项复杂的改革工程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样也要坚持“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念。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视听说的教学探讨上,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能力和相关的资格证明,刺激和推动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也便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共建学习社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工学结合”全面接轨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我院教师在多年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归纳、升华这些具有一定运用经验,并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方法。
1兴趣导入法
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导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引发思维的前提,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境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再者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紧扣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制作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导入教案,让学生感觉新鲜。
2启发式讲授互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如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一样,是运用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场合的指导思想,更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所以,它适用于各学科的课程教学。温总理要求教育改革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知识的同时,常要渗透着启发式指导思想,伴以多种多样的启发方式。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运用启发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讲授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思维互动、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在职业教育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是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实施好启发互动式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方法策略:一是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学会应学的内容;三是教学要民主,使学生愿意学。
3做中得学教学法
“做中得学法”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归纳和总结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要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做中学,学中做,螺旋式提高。知道做某事的知识,并不等于会做和具有方法技能,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技能和知识后才能做好某事并形成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上非常强调“做”,在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这种做法、学法、教法三者合一的方法,首先以“动手动脑做”为基础,为我们研究职业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
4现场实训教学法
现场实训教学是组织学生到工作现场边教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而展开的练习操作活动,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职业教育今后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现场教学大体有四种方式:第一,专业直观认知性现场教学参观,为学习新课奠定感性认识基础。第二,巩固加深知识性现场教学,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知识后,通过参观、调查和感受,了解知识应用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三,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现场教学,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到现场参加实际操作,锻炼劳动技能,这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第四,考级考证培训现场教学,在学生经过严格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现场实训教学的优势明显,对于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就地示范,学员就地操练,练后就用,掌握技能较快,而且扎实有效。现场实训法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头戏,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同时还要改进完善现场实训教学的内容。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组织学生对所要考察的实例进行研究讨论,学习如何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锻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实践教学在法律、管理、商务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其它学科或培训班也广泛应用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要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为使教学双方相互适应,案例教学要设计好以下三个步骤:1)选编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案例;2)精心组织讨论交流案例;3)案例评价。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学生独立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品德的培养都应借助案例讨论展开。首先,案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悉心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编、布置、组织讨论到最后评价,都体现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与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统一。第三是掌握专业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学生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听取他人的发言,在多项信息交流中,促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进步,有助于增长知识、发展合作、协调和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情境体验教学法
情境体验教学法是“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真实环境创设、模拟情景和亲身体验,将教学与技能训练科目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技能开辟实践途径,感知经验和知识、获取技能的方法。这种情境体验教学实训活动效果较为突出。首先,教师将学生带入模拟情境或实境,先阐述任务,学生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领受任务,分组拟定程序计划,再观察教师演示、再分组分角色扮演操作性训练,最后通过师生共评方式检测效果,师生总结提高,获取服务和管理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及地点有:1)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训练。2)校园公园实景导游训练。3)在厅场馆所创设实境训练技能。情境体验教学要体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要以美为突破口,以情境为纽带,以思考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以实境为源泉。
7岗位角色模拟法
岗位角色模拟法顾名思义是模拟企业、公司、社团组织或政府组织中各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从中体会各种岗位职能、岗位间的关系及如何协调,处理问题,完成岗位职责的教学方法。
8多媒体视听教学法
多媒体视听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功放、扩音等现代化工具教学的活动。具有集声、像、文字于一体,能听能看,高速可以放慢,微观可以放大,信息量大,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化难为易,容易理解,有教学效率高的优越性。同时,多媒体教学已由过去的辅助教学手段跃至目前的主要教学手段,课件上载校园网供学生上网学习,可以弥补当前职业技术课程课时和内容压缩较多,学时较少的不足,是更加直观逼真的教学环境。可利用多媒体视听教学充分开发教学和培训项目。
多媒体视听教学的缺点是师生交流性较差,对教师操作设备、制作课件、选编内容要求高,利用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方面还不够直观,演示效果有待提高。因此,要求讲解播放过程要与学生记录、讨论、理解活动有机配合起来。再有新生程度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差,授课应适时利用暂停和板书形式,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容易跟上,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更好。
以上八种教学方法是职业技术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直观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培训教学法等也都是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视听 形式和内容
自2000年至今,本人一直使用多媒体讲授经济法、劳动法等课程。讲授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也有教训,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课件制作要精良
多媒体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手段,通过在课件中添加图片、音乐、视频等娱乐元素,声情并茂地展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相对于传统黑板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
这就要求备课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准备上课素材。同时,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使用和操作技巧,精心设计课件的细节。使课件不再是黑白两色、令学生昏昏欲睡的模版,而是会跳、会动、会说话、会唱歌,有时甚至能幽默一把的人性化的“小精灵”。
比如,我在讲经济法这门课时,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秘密的概念,我在页面的动画方面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孙悟空,播放课件时,它首先会跳出来跟大家问好,然后跟同学们说:“我老孙近日云游国内,发现人间官司还真不少,这不,有个人状告女子十二乐坊,说十二个女孩子组成传统民族音乐形式的乐坊,然后演奏现代流行音乐,达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名扬国内,可是他说啊,这个点子是他先想出来的,非要状告女子十二月坊侵犯了他的商业秘密,我老孙可搞不懂了,同学们,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有创意的好点子算不算商业秘密啊?”
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我接下来因势利导,把“女子十二乐坊”官司的来龙去脉向学生作一介绍,并进而解释“仅仅是一个点子,一个想法不足以成为法律上保护的商业秘密”。
应该说,这些活泼、有趣的形式,对于吸引学生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学生还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童心较重,有时考虑问题不太全面,往往凭某个细节就能决定是否喜欢上某一门课程,所以利用一切手段来引导其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挥多媒体特长,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冲击
现在视频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我的课堂教学中重要一环,我甚至认为这是多媒体教学相比较传统教学最大的进步。通过录像、电影、新闻报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和事,虽然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也能让学生了解某个案例的来龙去脉,毕竟有些苍白。
在经济法课程中,涉及到价格法当中的不执行国家定价和指导价,乱收费问题时,我在课件中插播了8分钟的案例片,给学生展示了哈尔滨第六人民医院是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向病人家属收取500万元医疗费和住院费的荒唐事件,学生深感震惊,纷纷就价格体制改革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再如,在劳动法课程中,讲到劳动合同时,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插播了农民工因没有和资方签订劳动合同,最终没法认定其为劳动关系,从而无法追回拖欠工资的案例。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这些案例,都使学生沉浸其中,有时为当事人的命运而担忧、不平,有时又为案例中的荒唐、可笑的情形而哄堂大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渴望通过自己所学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对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因为社会现实是很复杂的,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往往不止一个,错综复杂,学生只有综合运用所学,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使其知识结构的体系趋于完善。
当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分配好授课和视频案例的时间。我们学校的课程一般是两节连上,持续一个半小时。视频案例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否则本末倒置,课堂效果反而大打折扣。我一般每次授课拿出10分钟左右时间用于视频案例的播放。我认为,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计划。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一个“疲惫期”。连续授课超过一个小时以后,学生的精神注意力开始下降,开小差、打呵欠明显增多。我一般把视频教学安排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效果很好,重新唤回了学生的精神状态。
还有一个视频案例来源如何取得的问题。很多老师为此也颇费脑筋。找不到合适的案例,恐怕是视频案例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作为法学教学,主要涉及到法律案件较多,渠道还是有的。中央电视台法治类节目,是我近几年案例视频的最大来源。经济与法、今日说法、庭审现场、法治在线等节目,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实效性,是案例视频的好素材。有的老师在电脑上安装了有线电视接入和视频捕捉系统,把这些节目录下整理后作为案例使用。这样固然不错,但是花费大精力,定点定时守候、制作,不可取。我一般从网上下载,最近我发现了一款名为“顶悦视听盒”的免费软件,可以订阅国内、港台、国外数十个电视台的节目,下载到本地硬盘使用,其采取bt下载方式,无人值守可方便得到各种资源。现我已累积法学视频资源库达200g容量,节目近千个,成为了课堂案例教学的珍贵宝库。
三、形式和内容要统一
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变的形式,带有娱乐性的视听效果,同时还能给学生大信息量,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必须强调,不能因为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课件精美、手段丰富只是形式问题,衡量一堂课的价值,关键还要看学生有没有受益,受益多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丢掉祖训。
这要求我们,结合多媒体的丰富多彩手段,把课程内容讲精、讲透、讲深。而不能浮华于声色的表面。这不是多花几个小时备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日常积累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丰富内涵,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要有深度。这些都能反映到课堂教学中。
(1)素质教育原则: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在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
(2)交际性原则:交际性原则主要包括: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的结构特征,还应包括功能范畴。依照以上指导原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视听材料
多媒体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因而多媒体视听材料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选材时一要注意语音语调要标准纯正,二要注意难度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选材难度过高,学生听不懂,这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反之若选材难度过低,会让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而失去兴趣。在众多的多媒体视听材料当中,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加深。
2 以听说作为切入点,推动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下面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2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的片段,从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视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口语练习作为学习和巩固新知识的主要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其中的两部分内容:
2.1 教学手段:①导入新课时用 VCD 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在VCD 的影视片段中对本单元的内容有初步的认知。②多方位使用 VCD 画面和电脑多媒体动态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知。③利用学生对自己喜好内容的表述进行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以及使用不同人称时动词的变化。
2.2 教学理念和教法:①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不同类型影视片段的展示中进行名词和形容词教学。②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练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③ 让学生在转述的过程中学习第三人称下动词的变化以及连词的用法。④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口头训练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⑤ 新知识的学习在本单元最终以笔头练习加以巩固。
3 以学生为中心,在反复的交际性实践中培养语感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知能力。英语的语感包括在听说活动中人们对英语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等。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它内含大量的语言感性知识和一定量的理性知识,它是语言素质层面的东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通过听力课和课文教学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英语的良好感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大量安排学生用英语说话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开口,积极参与,完全浸泡在英语的海洋中,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语感。
3.2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语言的条件。课后要引导学生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参加英语角活动等,要引导学生多做英语听说练习,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从而提高听说能力。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实施改进
一、案例型教学法的意义与现状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市场运营规律、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管理的应用学科。因此,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激发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市场营销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结构式课堂教学,着重教师传授理论体系,缺乏学生参与,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对知识不求甚解,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型教学,由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学生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用实践来测试理论,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同步协调发展。案例型教学直观生动使学生如临其境,使感性认识通过分析、研究、讨论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运用案例阐述理论,让事实说话,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成了每个案例的导演或指挥。
案例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无详细的实施办法,只在口头上要求相关教师尽量实行,至于什么是科学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如何实施?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占多大比重?必须分析的案例数量是多少?要进行多少次课堂讨论?一次多长时间?一次讨论多少个案例和问题?哪些问题是指定回答的?哪些问题是自由回答的?分几个小组讨论?每个学生在一堂讨论课上可以作多长时间的发言?案例考核等问题均没有相应的要求。在专业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中,只确定了课程的总课时,至于理论教学、实验或讨论各占多少课时,并不明确。而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案例教学只是各位教师自己的事,其质量和效果基本上是由教师个人的热情和自身素质决定,致使案例型教学在实施中往往流于形式。
二、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选择案例并非意味着从诸多案例中选出若干案例的简单行为,案例的选择要真实、典型、贴近生活,内容必须充实、精炼。如果案例庞杂,教师和学生会被案例的数量和细节所拖累,造成事倍功半。案例的来源途径和形式也力求做到多样化,可来自经典案例集、报刊杂志以及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还可由教师根据现实资料自行编写。案例的形式可以是:
(1)实证型案例实证型案例指的是在教学中可说明某一观点、原理、方法而列举的实例,在具体运用中可分为演绎法、归纳法。前者是先讲清基本原理,然后以实例来说明;后者是先举出实例,通过分析归纳出原理。
(2)分析型案例分析型案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的案例,可以是专题,也可以是综合。
(3)模拟型案例模拟型案例即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实践活动的案例。
(4)操作型案例操作型案例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而进行实际操作的案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相关企业或单位或自立项目进行营销活动实际操作。
2.问题的设计
由于案例型教学并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所以在向学生展示案例的同时,也应该将所要讨论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实战感,能针对性地分析案例,查阅资料,制定研讨提纲,从而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设置的问题应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展开,多选择开放性的问题,不提供被选答案。设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
(1)全面贯通式主要是对案例的整体进行设问、引导和考察学生思考问题的全局观、系统观。比如“请谈谈你对这个策划的看法或见解”“你认为此案对你有何启发”等。
(2)藏头去尾式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删节,或隐去前面的背景分析,或中间的策略,或最后的结果,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前面的背景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下一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等。
(3)移形换位式主要是通过换位思维、逆向思维,让学生充当营销活动中实际角色,进行高仿真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实战的经验,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假设你是该项目的市场总监,你有何高见”等。
(4)抛砖引玉式主要是利用报刊杂志或业界的一些与案例相关的评论,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类问题的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对于什么是营销。整合营销传播之父舒尔茨说:“营销即传播,你认为呢?”对市场进入,业界提出“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这一看法,“那么你认为对不对呢?”或“该公司老总说……,你怎么看?”等。
(5)自由发挥式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其言无不尽。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树立打破常规的勇气。如“就这一点,你有何独到的见解?”等。3.准备工作
(1)学生的准备案例课堂讨论前,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老师在案例课之前一星期把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和熟悉,推荐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并把思考题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读案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批注和心得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所得。阅读完以后,还要做的就是预讨论。组内成员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拟定方案,作出决策,达成共识,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师的准备教师为课堂所做的准备工作要远远超过学生,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提前确定讨论的核心主题,对案例进行反复揣摩从而确定一系列问题,预测学生的可能反应,对各种反应该如何应答以及怎样开始讨论、如何组织教学等。
4.课堂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激发和培养学生临场发挥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引导和点拨可借助提示、追问、反问;恰当的肯定、表扬以及创造幽默自由的讨论气氛,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愉悦之中高效率地参与,使其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习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发言及其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一方面,肯定学生们的成绩和优点,保护和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希望、目标要求和方法建议。
5.课后工作
(1)教师总结。在整个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结合课堂讨论,针对教学目的,总结从该案例可以学到的知识及对实践应用的启发。从而明确下一步需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2)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不仅可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思想,还可作为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这也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包括案例简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市场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的每一个方案都有成功的可能,只是不可能一一验证罢了,因而在案例教学中注重的不是求唯一解。由于案例教学的答案是多元的,这就给学生成绩的评定带来一定困难。实践中,也常常由于缺少必要的规则和评判标准,使得案例教学出现许多随意性,为了使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客观和直观,可以将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得到最终评分。成绩评定主要包括学生分析的步骤是否恰当,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等;其次,是对学生技能的考核,它主要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另外,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考核。
6.多媒体手段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多媒体案例展示的时间,在上一次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应将下一次课堂讨论的案例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准备的时间。还可以将案例的视听资料输入课程网站或挂在校园网公共账户文件夹中,供学生随时调阅、讨论。
三、完善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借助集体备课,完善案例教学的设计。在案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组织教研室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拓宽营销案例信息的来源,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不同的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集体讨论中可以使思维在相互借鉴、相互碰撞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两方面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对案例教学设计的完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开展营销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取长补短。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不能仅限于校内,要注意争取校外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应走向全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3.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使案例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案和方法是否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准确的获取这些信息,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发表意见的顾虑,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其次要采用多种调查方法收集意见,在案例教学的改进过程中,运用了典型学生个别深度访谈、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方法,并将三者结合起来,相互对照和印证,去伪存真,这对于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实境研修 阶梯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30
Abstract Kindergarten-based research is the cradle of teacher growth, however, examine the status quo,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its floating in the superficial,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we find that not only the teachers' training happines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but also the training is more effective, and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training is promoted.
Keywords reality training; ladder growth;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1背景及意x
教师的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这也不断鞭策我们在研修的道路上,不断寻找更为有效而实际的研修途径。
1.1 园本研修需从流于形式到回归草根
在现实研修中,很多无效的现象不断阻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园本研修常常“赶时髦”。在园本研修的过程中,许多灵感会来自“上级”或者是“热门话题”,从而使研修脱离了教育现实需要,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园本研修呈现“两张皮”。所谓的“两张皮”就是指研修与实践脱节,研修时热火朝天,研修后老方一贴,没有改进。
(3)园本研修容易“表面化”。园本研修的表面化主要表现为研修只为应付任务。热闹的背后没有“货真价实”的东西,问题不断堆积,教育也就淤积久而成病了。
1.2 教师成长应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研修中教师常常会沦陷于问题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内在的问题堆积不能及时消化,呈现“病态”教学。另一方面外在的问题研讨无法渗入实际,形式化的研修在实践中无法套现。
1.3 专业差距可从阶梯成长中良性促进
(1)阶梯成长利于取长补短。按专业水平给教师阶梯分层,根据特长提供互动平台,鼓励教师有选择地研训,激励彼此取长补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实境研修促进良性耦合。实境研修由于其研究内容是真实而具有情境性的,所以蕴含的情感因素比较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研究氛围,自然给予教师更多的成长动力。
2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1)实境研修。文中指教师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具体案例、实际现象进行研修,从而在真实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阶梯成长。文中喻指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根据专业发展水平进行分层,并通过不同途径,在最近发展区,专业上的取长补短式成长。
2.2 理论依据
(1)实境研修源于“经验之塔”理论。实境研修中教师面对的是大量真实的观察素材和行动经验,而这部分内容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获取知识和积累经验的重要基础。实境研修符合美国视听教育家埃德加・戴尔的塔式图解中的塔基、塔中的经验获取途径,因此,其所能收到的效益也是非常庞大和坚实的。
(2)实境研修符合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优先发展理论”提出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中心思想。而实境研修正是符合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以人为本进行研修,制定出一套教师发展的专项政策方案。
3 “实境研修 阶梯成长”园本研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构建“阶梯成长”的“实境研修”模式
我们将教师队伍的成长通过“鹰架分层”形成“启航、、搏浪、导航”四个自下而上的成长梯队,通过“青蓝结对”、“学科兴趣小组”两条途径,来促进梯队的阶梯成长,最终以“视听研修、实境模拟、案例教研”三种形式的研修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提高。
3.2在“实境”中感悟,在“研修”中反思
实境化的探索和突破让教师的研修在“问题”中不断挑战,看到最真实的问题,开展最真实的研修。
3.2.1视听研修――剖析最根本的现象
“视听研修” 就是拍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视频再现针对细节进行研讨、反思、再次实践,循环往复,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1)分析视听资料,发现幼儿需要。表1是教师在盘线画教学视频观看后的感悟,通过视频,教师发现了盘线画线条的制作也是孩子的兴趣需求。
(2)通过细节回放,发挥小组作用。视频记录让参与的教师能关注教育细节,通过视频细节回放,就能将记录中的典型案例、成功案例或是反面案例提取出来进行研修,增加有效性。
(3)透过镜像自我,清晰问题症结。视听研修在回放研修过程中,许多“错误”清晰可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旁观者”从另一个角度看清自己。以下是教师在视听研修中的感悟:
教学研讨活动结束了,然而,故事并未结束,我的反思开始了。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次教学,总会有所瑕疵,所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不断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及时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教师才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而通过拍摄课堂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自我,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适用于这一次公开展示活动,更适用于平时的教学活动,对促进自我的专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录像记录的方式有利于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录像记录的方式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多次观看研讨,录像记录的方式还有利于进行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4)尝试在线观摩,实现自然研课。为了实现自然状态下的自然研课,我们尝试“在线公开课”。通过布告栏,执教者自愿发出邀请,听课者根据需要预订。借助教室内录播系统使听课者能网络同步观看现场,录制的教学过程得以保存,课后在网络评课留言板块进行反思交流,也可以通过QQ留言、网站论坛展开研讨。
3.2.2实境模拟――再现最真实的情境
实境模拟首先开展的是“录象观摩式”学习,其后尝试“实境模拟”,从而将习得而来的经验,进行内化。这种“边模拟、边研修”的形式是一条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3.2.3案例教研――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以往的文本化教研需用大量文字来描述案例,既繁琐也呆板。现在用视频进行拍摄记录,用音频、视频配以文字解说,大大丰富了研修的内容,增加了深度。
3.3在“实境研修”中试行“阶梯成长”
不同教师的层次差异决定了园本研修必须站在不同的高度分层推进,于是我们构思了“阶梯成长”的队伍建设设想。
3.3.1鹰架分层 互动研修
根据教师成长速度,我们分为四个梯队(见图1)。
(1)同层同研――“实境”中碰撞问题火花。同层同研让同一水平教师队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挖掘共性问题,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数学活动的系列研讨中,不同层次的教师就围绕着主题分别研讨,数学的疑难杂症就这样在百花齐放式的研讨中迎刃而解。
“启航队”在拍摄环境中提出问题;“杨帆队”在摄录活动中探索问题; “搏浪队”在照片分享中研究问题; “导航队”在跟踪拍摄中解决问题。
(2)异层互动――“实境”中寻找多元解答。异层互动的实施更容易产生多元化的结果。
①“同课同构”的拍摄提供研修丰富的素材。“同课同构”更容易促使教师的快速发展。以下是小班音乐活动《扭一扭》“同课同构”研修中,教研组用视频研修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展开的讨论。
②“激活问题”在现场模拟中进行解答。异层互研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激活问题”,它可以在集思广益中较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手指游戏”的异层互研中,教师将自己积累的手指游戏进行分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梯队的教师常用的手指游戏竟然都很雷同。由此可见同层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讯息非常相似,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专业架构也就较为相同了。
3.3.2青蓝结对 搭档成长
青蓝在结对中彼此取长补短,在师傅的亲临指导中,许多问题通过实践带教得以解决,无疑是最为真实的一种研修方式。
3.3.3“学科小组”让实境研修细致到领域
兴趣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大动力,因此我们根据教师的兴趣选择学科研究组,在志趣相投的氛围中,围绕该学科开展研修活动。
这有利于教师比较细致深入地围绕某一学科开展“实境研修”,在过程中,某一个观点的碰撞,某一种方法的分享,某一句引导语的讨论,都因为兴趣和志向的统一而更容易激发教师在原有起点上对学科细节探索的动力。
4 “实境研修 阶梯成长”让园本研修研之有“效”
给予研修真实情境,给予教师成长阶梯,在课题研究中,既看到了成长的惊喜,也感到了研修的快乐,“实境研修 阶梯成长”让园本研修更加研之有“效”。
4.1教师的研修幸福与日俱增
(1)因为需要被满足而感到幸福。在鹰架分层中来促进教师成长,在青蓝搭档中倡导教师互学。“教师成长册”积累的是幸福的成长足迹,曾对教师在研修幸福感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阶梯式的成长符合教师最近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研修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成长的价值和成功感,由此研修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2)因为压力被释放而感到幸福。教师面临了较大工作压力,心理常常呈现亚健康的状态。我们分别在课题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教师教育压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实境研修中的教师工作状态更为愉悦和健康。
正是因为实境研修中,真情景可以实现教育细节的放大和回放,让研修团队能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而且摄录的孩子表现还能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同时,推陈出新的教育研讨活动,让原本严谨的教育研究显得轻松活泼,在愉快的氛围中将教育的压力转化成了动力,形成积极的自我成长欲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压力正逐年递减,这正是快乐成长理念对教师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
4.2教师的有效研修事半功倍
(1)细致观察给予了更多研修的资料。在实境研修的过程中,老师每观看一段视频、研究一张照片、观察一份作品,都能真正走进幼儿内心世界,反思教育行为,做出合理的教育预期,从而使研修浸润于日常教育活动。
实境化的研修氛围,为教研活动提供许多生动的研讨素材,结合拍摄内容,可以细致分析,遇到问题可以回放推敲细节,研讨更为灵活多变,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2)真实剖析放大了问题症结的根源。“实境”式的研修,让我们能更加客观细致地去观察孩子、发现问题,感受教育。比如区域活动有了视听记录的内容,教师便能直观地看到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发现孩子的动作或者情绪,从而给予孩子科学而有效的评价。
(3)个案追踪拥有了多元记录的内容。以往的纯文字的个案研究,不够客观也增加教师负担。“视听研修”,现采用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的多元呈现式个案,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加了深度。
4.3教师的专业发展初试锋芒
(1)提供了真实的研修视角。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实境研修让教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欣赏自己、改变自己。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次教学,总会有所瑕疵,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不断地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及时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教师才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而实境研修通过拍摄课堂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自我,让教师受益匪浅。
(2)促发了教师的研修热情。实境研修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大胆地展示自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以特长组建的的特色教师队伍日渐成熟,各展所长!而“教有所研”也就成了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参与研修的过程中,教师发自内心地感受和感悟,从实践中提炼出了理论经验,又以理论来支撑自己的研修尝试,从而形成积极快乐的研修氛围。
用情景串起问题,用问题激发研讨,在鹰架分层下的教师梯队,不断绽放自己的魅力;在问题中研修,在教育中落实,正是这样不断地挑战,使整个教师梯队都能水涨船高,形成积极而又好学的团队研修氛围。实境研修让我们沉浸于研修的幸福,而阶梯成长则让我们感受成长的快乐,园本研修终将成为教师成长路途中幸福与快乐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9.
[2] 张行涛.走进校本教研.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3] 毕天增.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 朱小蔓.新世纪教师专业化走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5] 朱家雄.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视听说;改革
在当今国际贸易和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高水平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面对日益加剧的来自社会和市场的人才竞争,作为国际贸易专业重要基础课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应当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加快改革步伐,与时俱进。而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又是商务交际能力的核心,改革商务英语教学,加强视听说训练势在必行。
一、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作为特殊商务用途英语,以英语为媒介,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和国际贸易内容为目标,学习诸如营销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商法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商务英语具备普通英语的一切特征,又兼具独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商务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有机结合体。它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各国经贸沟通的桥梁和手段。通过商务英语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和贸易相关基本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进行基本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和国际贸易谈判[1]。
二、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商务英语是一门语言又是一个工具,也是一个专业,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视听说属于语言实践环节,学生会通过视听图像,借助视听手段和活动情景,学习沟通和谈判技巧等,所以视听说环节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现今的商务英语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手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更多地注重读写译,强调翻译的重要性,对于视听说方面的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教学多采用传统的在普通教室的黑板教学,缺乏有效地互动和沟通,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视听仅限于听老师讲课,没有实际商务英语沟通或谈判的音视频资料。说的机会也不多,仅限于对教师提问的回答。考核方式也仅限于期末书面试卷,造成事实上的“哑巴商务英语”。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学生认为学好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熟悉国际贸易流程、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学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等就可以了,英语只要过了四、六级就行。而实际上,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有很大的差异性,表现在专门词汇、专用表达、常用句式和专业知识等方面。与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说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可能略胜一筹,但在英语方面并不占优。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成绩就高,基础较好。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如果再不重视视听说,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结果可想而知。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的欠缺,有些学生在就业企业只能做内贸,而进不了国际贸易部。
(二)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资源支持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或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英语。既是英语,那就同样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那么就同样需要外语专业的语音教室和相应的设备资源等。而一般的教室无法满足视听说的需求,对于需要展示的对话或案例或视频片段学生无法观看,需要练习听力和模仿听力练习也比较困难;退而求其次,普通的多媒体教室也勉强可以完成上述要求,只是听音效果没有在语音教室里那么好。但遗憾的是,受各种因素限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只能在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室进行,对话练习可以完成,但由于缺少视听训练和模仿练习,学生口语的语音语调、专业词汇等存在较多的问题,商务礼仪、谈判技巧等无法通过视频直观体验,可模拟的案例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语言训练,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开口讲话,口语交流沟通存在障碍,就会造成就业后外贸谈判等业务不精,无法胜任国际贸易业务。
(三)师资力量薄弱
绝大多数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师为专业课教师出身,本身也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语言训练,真正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少之又少。虽然专业课素质过硬,但在英语发音、口语表达方面与专业英语教师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教师多重视翻译和写作,忽视了听说的重要性。另外,有企业实践经历、实战经验的教师也是凤毛麟角,所有的知识点和案例也都来源于书本和相关资料,依然是纸上谈兵,这也是造成学生听说能力不强的一个原因。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试是指挥棒,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目前,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有所改变,比如:从原来的单纯的书面测试(包括翻译专业术语,翻译句子,语法填空等),只注重翻译和语法,到现在的增加口试内容,即笔试+口试的形式,应该说在重视听说方面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这也仅限于形式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听说能力差,沟通交流障碍问题。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未来进行有效商务沟通和国际贸易,如果口试内容仅包括词汇和术语,是远远不能达到目的的。
(五)授课方式僵化
商务英语的授课大多在传统教室里进行,采用的方法也只是传承已久的传统的方法—黑板+粉笔,授课方式基本就是精读方式—老师讲,学生记笔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单词、术语、句子翻译、读课文,大体这样的流程。如此,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必要的互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主动性。这样的授课方式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又不爱听,教学效果差。
三、改革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强视听说训练
英语专业的课程包括泛读、精读、翻译、视听、口语等。国际贸易专业的商务英语受学时和自身特点所限,不可能分得那么细致那么具体,但是课程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借鉴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某些章节内容可以设计成泛读,某些要设计成精读,某一堂课着重讲翻译,某一堂课着重练习视听说,等等。特别是,视听说属于语言实践环节,学生会通过视听图像,借助视听手段和活动情景,进行语言实践,既直观又形象,既看到角色的仪表仪态,肢体语言,又听到专业的口语表达,还学到沟通和谈判技巧等。要想缩小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方面的差距,就要精心安排设计教学环节,提升听说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重视程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与其他专业的专业英语不同,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离不开的媒介和载体,商务英语在整个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里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只要通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就能胜任商务谈判,就能做好国际贸易。实际上,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是一种所谓的“内容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英语本身就是个符号系统,始终只是个外壳,它的美感和价值来源于它所“运载”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商务内容和内涵,无法进行商务交际和交流,无法进行国际贸易。即使手握专业英语八级证书,也并不能胜任国际贸易工作。隔行如隔山,英语和商务英语既相似又大不相同,无法互相替代。
(三)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立体化教学
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指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资料,自主学习,完成事先布置的任务,以教学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教师或同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2]。它应当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背景和支持手段,教师将与主教材相关的电子课件或网站分类整理给学生,提供的材料线索应当包括适当的视频、电影片段、甚至广告等;包括VOA,BBC等广播或音频材料;包括ChinaDaily等听读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好。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获取的最新综合信息,拓展和丰富有限的课堂学习内容。课后作业以指定或非指定情境的谈判或对话为主,可以是机场接机、入住酒店、报关报检、进出口谈判、网络销售等等;可以是两人一对,也可多人一组,还可一对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组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国外商人、业务经理、秘书、公司总裁等等。课堂上将准备内容进行展示,展示后需要点评别组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各自都会从队友或对手或他组汲取一定的经验或教训,以利于自身听说水平的提高。“翻转课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效率。但是,“翻转课堂”应当只是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传统教学方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多种教学模式需有机融合和互动,形成立体教学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视听说测试
听说是口头交流,是面对面交流,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涉外商务活动,从商务接待、商务旅行、职场活动、餐饮娱乐、日程安排等到进出口贸易的询盘、报盘、还盘、订货、支付、保险、索赔、仲裁等,无所不包,无处不在[3]。所以在考核方式中增加听说内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考核方式可以在原来期末测试(笔试+口试)的基础上,增加平时考核内容,重新分配各部分分数比例,比如:期末笔试占40%,口试占20%,平时表现占40%。平时表现包括情境对话、商务谈判等的得分,该得分为各组互评得分的平均分。期末口试内容也可以进行改变,教师给出不同情境的商务谈判题目,学生抽取题目后查找资料、准备对话并录制视频,然后按照视频质量给出分数。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仪表仪态、口语表达、专业素养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平时的视听说的积累,要想做得好,拿高分并不容易。因此,由于学生最终成绩中视听说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会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待,有利于听说读写译全面均衡发展。
(五)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显得尤为重要。前文提过,目前多数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师为专业教师,真正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很少,对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较为不利。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授课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语言方面的,包括实践体验方面的等,即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引进科班出身的专业商务英语教师,引进商务英语外教(不是普通的能说英语的外教),提高整体授课教师水平,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提供必要的视听设备和资源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都是工具和资源的重要性。借助必要的视听设备,比如语音室,比如多媒体教室,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如果能够提供实习实训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模拟商务活动,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真实的商务活动,用中学,学中用,听说能力将迅速提高。同时若网络技术应用于商务英语的教学,会更加高效快捷,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进行近乎真实的训练,对于听说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国际贸易专业的商务英语的改革必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国际市场。提高听说技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强调视听说训练,并非是对其他读写译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弱化,各部分改革需有机结合和配合,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婧.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发展方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6):132-133.
[2]李慧.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244-245.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教员的本质工作,也是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展开教学,如何把知识翔实、明了地传授给学员,如何推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院校和教员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教学设计
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教员要传授给学员学习的方法,提高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学员自我研究的能力。
1.1学期计划
教学是一个有很强目的性的工作,教员教学之前要根据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针对学员的学习需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监控学员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1.2课时计划
教员应根据课时要求、学员的基本情况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内容深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加师生互动,课堂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
2备课的实质和要点
教员要想很好地把握课堂,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课前准备非常重要。
2.1备课的指导思想
(1)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备课过程中,要深挖教学内容,对知识点要有所展开,根据本门课的研究现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防止照本宣科,远离主题。
(2)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备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合理,要综合考虑内容的展开和学员的接受能力,难度适中。重点突出。
(3)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为加速推进教学改革,我院定期组织教学演练,目的就是创新教学法、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为内容服务,为学生乐于接受服务。
2.2备课是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
(1)熟悉教材。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员自己要非常熟悉和理解,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很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2)研究课程标准。院校对每门课都有都有很详细的课堂标准,教员应吃透标准,掌握本门课教学目的、要求与重点,并转化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3)研究教学的目的。找准课程的定位,明确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定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佳方案。
3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3.1研究性教学
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的结合可以提高教员的知识水平,把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增加到课堂中来,也是对教材的完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员自己思考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师生互动,大力提高学员理论与实践联系能力的培养。
(1)教学科研相结合。通过教学科研的结合,教员可以引入科学思维方法,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模式,让学员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2)师生互动。问题和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可以由教员事先设计,也可以由学员通过学习自己提出,课堂不是教员的舞台,学员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员只是导演。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要与实践课教学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3.2案例教学
3.2.1案例教学的特点
(1)真实性,教学的案例应取材于现实生活;
(2)典型性,案例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
(3)启发性,案例的设定应能深化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3.2.2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选取恰当的案例;
(2)鼓励学生讨论。案例不是越多越好,选取的案例应该很典型,能充分说明问题,具有可讨论性。
3.3多媒体教学
3.3.1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教鞭、黑板、一支笔已经过时,高科技的使用,课堂的多样化,情境的在线,完美的视听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多媒体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极大地促进学员知识吸收最大化。
3.3.2问题
多媒体手段虽然丰富,但仍不能盲目推崇,忽视传统教学的优势,优秀的课件不是教案或者书本内容笼统的搬到屏幕上,如何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每一个教员认真的研究和总结。
作为一名院校教员,教学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员,还要大力培养学员认知社会、知识运用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无疑给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