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态设计课程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

第1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关键词:先学后教;问题;自主学习

案例背景:2010年4月份,农二师华山中学举办了一次“高中语、数、外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联片教研活动,我校应邀去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活动中我校数学教师展示了“基本不等式”这一节课。下面就这一节课来谈下在新课改下如何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施课堂教学。

课题引入:(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三章第四节《基本不等式》

环节一:出示学习目标(背投展示)

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及不等式成立的限制条件;

2.会用基本不等式进行简单的最值求解。

【设计方法及意图】该学习目标的设置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设计。揭示学习目标,有助于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

环节二:出示自学指导(背投展示)。

请结合下列注意事项,认真阅读P97—P98“探究”以上内容,6分钟后检测大家自学效果。

1.不等式是如何由风车图抽象出来的?它又是如何转化成基本不等式的?

2.完成推导基本不等式过程中的填空,并注意理解每一步推理的依据。

3.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重点)

4.若基本不等式中,则可以得怎样关于x的不等式?

【设计方法及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上述问题的设计依照课程标准出发,揭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知识的演变、升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大家对本节知识都掌握了,那么会不会应用呢?我们还需要练习来检测,下面请看检测题

环节三:出示检测题(背投展示)

检测题:(找班级数学成绩后几名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同学在随堂练习本上完成)

1.若,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求函数的最小值;

3.若,求函数的最小值;

4.若,求函数的最大值。

【设计方法及意图】该题的设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在选题上面注重层层递进、步步加深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后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最大程度地暴露出问题,然后让下面的同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这里要注意凡是学生能帮助解答的教师不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予点拨,教师的点拨常常有拨云见日的效果,但一定要用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这几个题的练习,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式的应用。

环节四:当堂训练(背投展示)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 (2)若,则

(3) (4)

2.已知,且,则的最小值是( )

A.1O B. C. D.

3.已知正数x,y满足求xy的最小值。

【设计方法及意图】该内容的设计了3个题目,主要是让学生在当堂检测的基础了进一步巩固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这个内容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通过对这个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实施“堂堂清”。

课堂小结

1.的常用变形:

();

2.主要思想方法与技巧:

(1)数形结合、“整体与局部”;

(2)换元法、分析法;

(3)配凑等技巧。

【设计方法及意图】小结是对本节课的主要思想、方法的一个概述,该小结能帮助学生理清所学内容、形成知识框架,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到数学思想和方法。

【课后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其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效果是明显的。

1.通过学生课堂和当堂训练的反馈,有90%以上的学生都能熟练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有关问题。

2.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本节课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关系与作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以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但是学生主体性能否在参与中极大地发挥出来,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指导。也就是要把教师教学的主导落在学生的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的发挥上。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点拔”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导”问题定向,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民主和谐;设疑;互动

近几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也使自己的专业技术的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本文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师生互动合作平台,提升课堂实效,谈一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引导探索促互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创设教学预设环境。教师应在教学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条件与空间,促进师生互动。

例如,课时45分钟,活动内容“游戏――负重脚带实心球”,我预设的游戏规则是:身背一同学,在五秒钟时间内,用脚将二公斤重的实心球带到距起点十米,且半径只有二十厘米的圆圈内;我的教学组织是:由各互助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以二人为一组的游戏活动参与小组,并由组长安排好各小组参加游戏活动的次序,然后按各小组排列的参与顺序,轮流参加游戏活动,并规定在规则所规定的五秒钟时限内,必须把球带进圆圈内,否则视为失败,对失败组别的两位同学象征性罚做俯卧撑三次。当本课的游戏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及规则等向同学们宣布完后,全场立即引爆出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一时,同学们要求参与游戏活动的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很快,各互助小组就组建好了参与小组,继而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始终全身心投入,场上不时传出阵阵加油助威

声,使课堂活动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竞争的一种快乐学习方式,这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他们越比越来劲,越练越兴趣。课后小结时,我借学生余兴未尽之机,有意识地向他们提出一道思考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动手又动脑,让他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即:能否在今天的游戏规则和内容要求等方面,更进一步设计出能加大游戏参与者的参与难度和趣味性?这话一出,马上把每个学生带进了积极思考之中,片刻就有学生提议,可在这一游戏方法的基础上,将负重学生的眼睛蒙上,这样,当负重学生脚带球找目标时,就必须依靠背上学生的指挥,才能把球带到目的地,这样虽增大了活动难度,却能在游戏中体现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一创意提法马上得到全体学生的赞同,同时不少学生还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补充意见,不多时间,一种参与难度更大、趣味性更强的游戏方法,在学生集体酝酿中形成了,它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恰恰是教与学所期望的师生互动,更可喜的是,它让学生在这一参与过程中,真正得到了参与、交流、合作的亲身体验,同时享受着与教师共同互动所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民主和谐促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常因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等存在区别而使教学同一性、差异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身体素质差、协调性不好的学生,由于存在学生差异容易导致厌学,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提供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然后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做教学引导、思想鼓励、安全保护的教学组织工作。在整个教学中,不管体育基础好的还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向我提出,如何才能跳的更高,不同组别的学生或本组的学生都会互相交流动作要领技术要求,大家都心怀更高目标,不断地练习。这样的做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课后设疑促互动

我在体育教学时,利用课后小结设疑来促进师生互动。例如,你们想知道什么指身体形态吗?你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吗?若想知道其答案的话,就请学生去认真翻阅课本第4~7页的知识内容,它将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同时,只要你认真地把课文中的内容理解消化,它还将使你懂得自己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克托莱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你们现在初中阶段的身体形态发育有哪些特点、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形态发展有哪些好处等。这是在一节体育课的课后小结时,有目的地给学生提示的一段话,在提示时,还预告学生,下一节体育课,我们将在教室里上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课,到时会请学生来回答和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你们也比一比谁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多。这种课后小结设疑,课前预先设问,预设课堂教学话题,目的是想激发和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求知心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实践证明,一堂室内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课上得非常成功,原本对于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喜欢的室内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其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相互提问、置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课堂教与学的气氛极为浓厚,教学效果也是无可置疑的。

近几年来,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参与课程实验教学,给我一个启示: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核心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追求创新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是每一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实践的共同目标,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成长方向。为了教育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

第3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1.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2.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过程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4.从自我经历方面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5.从学生角度方面的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士在讲课时就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现自己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实思维过程是怎样的。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经常去问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6.从与同事交流方面的教学反思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糟糕的地方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合作解决问题――共同从事教学设计,从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到教学重心、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要为其后的教学反思留下空间。

7.对学困生教学的反思

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在课堂上的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适时适当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基础差的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题目数据改改,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应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同时教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8.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的反思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新教师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9.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第4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这次优秀课展示评比的规则是首先参赛教师先进行说课,再进行教学片段录像播放,最后由参赛教师进行反思说明,接下来有指定评委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展示的点评,最后一环有现场听课教师的互动点评(提问答辩),大会要求每位选手总共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我们工作室成员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认真学习了展示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和智慧高效的教学设计,同时还仔细聆听了专家中肯的点评和最具前沿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报告,收获颇多!本次优秀课展示的圆满举办引起了所有听课教师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思考。下面我将展示课的“亮丽风景”整理成文,跟我们老师一起分享。

风景一:情境创设――自然合情、文化润泽

一堂课的“序曲”表现在导课情境的创设上。上课伊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导课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刘冰(江西南昌二中)老师的“数轴”一课。视频欣赏:欣赏五位数学圣贤――毕达哥拉斯、祖冲之、笛卡尔、高斯、陈景润及其标志性的成果,感知数学家的科学探究。(从预备铃开始,由数学课代表播放“视频欣赏”)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时间轴”展现数学史上我国数学家的成就及相关时间点在一条直线上的表示,生动形象的“数学文化史上的时间轴”,类比出新课数轴的内容,再用教材上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画说情境”;通过“想一想”“做一做”和“悟一悟”表现出数学好玩,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用数学发展史时间轴上的璀璨成果,展示数学的“火热思考”,用文化润泽我们的课堂。

风景二:知识探究――智慧预设、精彩生成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问题载体,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同样是本次大赛的又一亮点。探究新知,旨在知识形成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有侧重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数学表示、数学抽象概括和推理(包括计算)等活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相互交流,优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案例:沈艳秋(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问题驱动,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对学生尝试因式分解后的结果提出“三问”:

1.结果中哪些是单项式因式?哪些是多项式因式?

2.结果是否已经是几个单项式因式或多项式因式的积的形式?

3.结果中每个多项式因式是否不能再分解因式了?

其中问题1和问题2着眼于对“因式”的真正理解;问题3着眼于对因式有类似“素因数”的“素”的要求的理解。用问题驱动学生对因式分解的概念进行有效的数学理解。

设计意图:“因式分解”是本课时乃至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但学生所得结果往往产生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因式”“整式的积”等概念理解不深,对因式缺乏“素”的意识所造成。榇耍沈老师有针对性地编出所谓“三问”的问题串,在尝试运用、例题解析两板块中,都让学生进行“三问”,以期学生逐渐养成“三问”习惯,从而达到突破因式分解结果易错的难点。我相信,坚持“三问”,会出效果的。

案例:刘冰(江西南昌二中)老师的“数轴”一课,很好地设计了探究体验活动从数轴的概念的形成与发生过程,让学生体会“概念从哪里来”;从学生的探究活动积累了经验;思考将经验升华为数学化的描述,从而呈现出“数轴”概念的雏形。孕育了“概念怎么学”的核心内涵――抓特征;通过“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让学生体会“概念怎样用”以及对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感悟与数学概念的学习范式的体会,让学生经历从数学学习的“教育形态”到数学学习的“学术形态”的旅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玩转数学,从听懂到学会,很好地给我们提供了启发和借鉴。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系统性,充分注重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去联想、去探索,直至完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构建。如此探究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是有生命力的!

风景三:知识拓展――适度推进、凸显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一个更高的认知平台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重组和提升。教学中,每位展示教师都认识到知识拓展环节的重要性,因而设计适度推进、凸显内涵的拓展内容同样成为本次展示课的一大亮点。教学上适度推进,旨在进行例题和习题的变式。变式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和技能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通过探索、求异的思维活动,发展能力。

案例:刘冰(江西南昌二中)老师的“数轴”一课,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环节:

问题1: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A.表示0 B.表示-2 C.表示1

D.表示2.5 E.表示-3

问题2:数轴上的点是不是都表示有理数呢?

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出发将圆滚动一周它经过的路径有多长?这时圆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以及实物演示圆滚动一周经过的路径长度,学生认识到数轴上除了有表示有理数的点以外,还有像π一样的数。数形结合,让学生渗透从数到形的转化思想,并能感受到无理数也可在数轴上表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不就是思维的层层推进,凸显内涵的表现吗?

同样是在本节课中,在探索拓展环节,问题: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边,距原点的距离是___个长度单位,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___边,距原点的距离是___个长度单位。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结合初一学生的学情,从数到字母的变化,这是数学思维的重大变化,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面,而是实实在在在课堂上具体的题目的拓展、变式中进行渗透和体验,这样的设计是高质、有效的。

风景四:课堂小结――独具匠心、风采各异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表现在具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需要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连贯流畅、浑然天成的美妙境界。本次展示课中,揭示本质、承载思想、承前启后的,虽平凡但又是熠熠生辉的一个个课堂点睛同样又是一大亮点。

案例:胡松(江苏南京二十九中),课题为《几何图形》,他的课堂小结是用一个变式题,让学生看图说话检验教学效果,在学生描述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挖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案例:乐增光(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学校),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课堂小结为:回顾总结、提升认识环节:

1.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大家庭中最简单的一类,你觉得它简单在哪里?

2.比一元一次方程稍稍复杂的方程可能是什么方程?它复杂在哪儿?如果它的“次”“元”继续增加,又可能产生什么方程?

3.如果“元”“次”同时增加,还可能产生什么新的方程?你能写一个吗?

设计意图:从方程到一元一次方程得到概念,从一元一次方程到方程加以提升。

4.我们发现,从左到右,方程越来越复杂。同学们,我们不妨换个方向,如果从右往左看,感觉又会怎样呢?这是我们以后解方程思考的方向。当然,解方程不可能像今天一样都去尝试究竟如何解方程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渗透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为后续的方程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在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归纳、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整理知识、提炼方法、感悟思想、积累经之目的。上述案例的课堂小结给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叶澜老师说过:“有待完善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有遗憾才有反思,有反思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从而走向完美。”

展示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章建跃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编审)的报告(原话):

1.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和确定还不到位,“三维目标”不是课堂目标,是课程目标。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2.缺乏对学习方式的研究,有效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指导的能力有待提高。

3.引入环节刻意联系实际,不够自然;刻意设计探究、讨论等活动环节。

4.问题设计不切实际的情况较普遍,问题提出后急于引导、提示,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

5.教师讲得不得法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老师把有思维含金量的内容留给自己讲解了。

6.小结用于“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人不知所云。

两年一届的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评比活动已落下了帷幕。为期四天,我们工作室一行,学了很多,感悟很深!虽然路途辛苦,但我们累并快乐着!静静思考过后,我们在三尺讲台上需要演绎火热的思考、揭示本质、提炼思想、践行理念的“家常课”,愿我们以此为起点,以此为导向,把本次赛课中新的成果与新的智慧充分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潜心研究,不断呈现出一个个成功范例,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精于启迪,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我们的课堂精彩不断,风景无限好。

第5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组织理论与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86-03

作者简介:曾红,女,讲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组织理论;王华锋,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家族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

一、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提出的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寿命锐减,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这一现实背景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授学生知识、通过知识装备学生、借此使学生适应并立足社会”的观点不断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而非知识本身”的声音涌现、并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同。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适应变化迅速的外部环境,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推出了“自主学习”模式,设立“自主学习”课程。

二、设置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的目的

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的推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维持并发展自身的可持续能力奠定基础。其中,自主学习意识是指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信息的意识、具有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书籍及咨询相关人士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而自主学习能力则体现为学生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时间、进度,并能自主评估学习效果。更具体来说:①确立目标,学习主体知道做什么并且愿意付出行动实现;②确定学习内容,学习主体通过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经验为达到学习目标根据自己优势、劣势选择学习内容;③应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艰辛的,不仅付出勤劳的汗水,还有废寝忘食消耗的体力,更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这个过程有待学习主体寻找适合自己的、效率极佳的学习方法;④管控学习的时间、进度等环境要素;⑤评估学习效果,学习主体能够根据现实状况,客观中肯地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进行调整。

三、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简介

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是管理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关系的结构形态和活动协调方式作为研究的重点,以影响组织设计的若干因素(环境、战略与目标、技术、规模与成长阶段、组织文化)为主要框架,探讨了组织环境的组成、环境对组织设计的影响、组织如何适应环境、战略的类型及各自对应的组织设计、技术与组织设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文化,以及与组织有关的效果评价、组织决策、冲突、权力、组织结构的作用类型、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无效的表现、创新与变革、信息技术与控制等话题。课程主要面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内容较多,比较抽象,思辨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四、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的导学设计

结合以上自主学习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可以设计如下的方案来引导、监督与管理学生展开自学:

1.自主学习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动员

在课程开始初,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自主学习动员。动员可以主要围绕着两方面展开:

一是谈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提出的背景(知识更新加快,学四年用一生的设想越来越不现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环境;信息技术兴起,知识与信息获取变得简单容易,只有更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自主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培养自学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意识主动学习以胜任工作,锻炼与提升自学能力)。

二是谈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主要结合课程内容来谈。如对于组织目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伦理价值观、组织设计等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会拔高学习者的高度,使其看见组织中中高层才能看见的事物,去关注原来只有中高层才会去关注的问题与现象,学会像中高层一样思考问题,从整体而非局部、长期而非短期的视角看待组织。又如,学好本课程会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婚姻幸福、家庭和睦。比如用组织的生命周期这一理念来分析婚姻,每段婚姻也会有生命周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规则,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虽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但仍然用第一阶段的行为方式(或者虽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但仍用第二阶段的行为方式),可能会让婚姻搁浅,所谓的7年之痒就是指很多夫妻到了7、8年离婚了,而离婚的原因在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却还在采用前一阶段的行为方式;再如,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分析家庭这个组织,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这个家庭的利益相关者,如果该家庭使得某一方的利益严重受损,该方对该家庭严重不满时,那么该方就会不支持这个家庭。对冲突、权术等知识的学习,则会让学习者正确认识到组织中必然会发生冲突,从而在冲突发生时不惊慌,不困扰,能理性对待;能认识到权术活动存在的必然,并在合适情形运用权术解决问题。还可以学到一些管理方法,如应对环境的方法,增强组织协调的方式方法,等等。通过学习,还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原来可能只会说“发现与解决问题”,而现在他们可以用决策这一词汇来概述发现与解决问题,而这些词汇只有学过的人才会用,那些没有学过的人是不会用的,这些专业术语可以提升学生的档次,表明专业。还能帮助他们在尚未亲身深入组织的时候,就能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对组织内部运作(决策)有大致的了解。如明茨伯格对25个组织决策进行了跟踪,抽象出渐进决策模型;卡内基大学的3个研究者对组织决策进行研究,抽象出卡内基决策模型,等等。

通过以上动员,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课程的兴趣,使其愿意在自主学习本课程上投入时间与精力。

2.自学方法介绍

对于本课程,可建议学生选择先粗读、再精读的顺序;或者先读章节引语或每章小结,再读正文;也可结合教师编撰的自主学习指南展开自学的自学方法。建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断调试,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自学方法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能在自主学习中结合自身情况,主动调试,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而这些都属于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

3.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在自学初制定自学计划,在自学计划中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并设计学习方法。期中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前半期的自学小结,就自学计划的执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依据前期的自学状况,对后期的自主学习计划进行调整。期末考试后,要求学生撰写自学总结,就自学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调整进行总结,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总结得失。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课程评价

设计期中与期末考试,结合学生撰写的自主学习计划、中期小结、期末总结,以及主动向教师提问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期中与期末考试的设计旨在督促学生认真投入自学,自学计划、期中小结、期末总结的设计缘由如前所述;而对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情况考核,旨在培养与引导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的意识,如前所述,主动请教他人属于自学学习意识的一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5.编撰自主学习指南

教师编写自主学习指南,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对每个知识点的重要及难易程度进行标注。比如,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的重点章节为组织结构的基础、战略、环境、技术、文化、规模与生命周期,等等,而组织结构的基础章节的重点是组织结构的作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等等。自学指南分为上下两册,期中考试内容针对上册,期末考试则针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总体将学习进度控制为两个时期。自主学习手册的编撰主要针对本课程内容多、难这一特点,有助于辅助学生自学,不使学生迷失方向,不因内容多且有一定的难度而产生厌烦与畏难情绪。

6.个别交流与集中辅导

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选择时间及方式向教师咨询、与教师交流。结合学生咨询的情况及课程本身的难点、重点,教师进行集中辅导,集中辅导时间可选在期中与期末。

五、结语

以上对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的导学设计,主要适用于当前自主学习模式与自主学习课程的设置还属于探索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自学习惯的养成,以上关于自学动员以及自学方法训练的设计可以略去,重点可以放在针对课程特点进行自学导学设计。另外,单靠一门课程,是不足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带来较大培养与提升的,还需要其他教师、其它课程共同努力,方能形成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红,张树人.自主学习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3,(4).

[2]金钱伟.自主学习理论与《大学写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化论坛,2013,(2).

第6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能力利器的构成教学方法,在整体社会二十余年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却并无与时俱进的改变。二十余年中,虽然编著出版了大量构成艺术的新版教材,但构成艺术教学与发展了的应用实践仍然存在诸多的不和谐性,特别是在教与学的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误识误导。为此,针对构成艺术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探究针对性的纠错策略,已成为当下构成艺术教学研究刻不容缓重要课题。

关键词:构成艺术 教学研究 误识误导 纠正策略

一、构成教学的性质与作用

构成艺术指的是形态的艺术构成。即是将形态要素按照视觉原理、力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组织成理想的形态与色彩的抽象造型效果。构成艺术是设计艺术的基础,通常采用摒弃主题性含义的纯粹形态、抽象形态组织造型,形成纯粹意义上的美感形式;构成艺术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并举,是一种理性直觉的创造行为。构成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区别在于:构成艺术并不具有主题性含义,只追求形式美感的表现,是对美感形式的研究;而设计艺术必须实现某种主题意义,是构成艺术的实际应用。由于侧重不同,构成艺术分别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构成,还可由此引申出如空间构成、材料构成、动态构成等。构成创意分别可以应用于图形设计、标志设计、装帧设计、染织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雕塑设计、壁画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动画设计、陶瓷设计等一切艺术设计领域。

二、教学中的误识误导现象

教与学的互动在构成艺术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的互动效果可以反衬出教学质量的优劣程度。授课与学习的过程中最糟糕不过的莫过于同时出现教师误导和学生惰性取巧,现实情况恰恰正是如此,相当数量的误导、误识现象仍在构成艺术教学中普遍流行。

1.教学误导的具体表现

⑴缺失理论指导。构成艺术理论的讲述是导入构成艺术知识的重要环节,形式美法则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造型指南。许多学生不明白如何设计、欣赏抽象造型,关键的起因就是不会用形式美法则去衡量、比较构成的造型美感。从教学方法论,作业辅导更是完成构成艺术理论教学的必要手段,因为,空谈理论对于学生而言既无意义也不会有好的收效。通过一定数量的构成创作过程思考和验证,逐步掌握各类构成的创意与制作方法,构成造型会变得有趣味且知晓其中的理论要求。在以往的构成教学中,这是不容易保证的硬件,他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创作经验和兢业精神,在缺乏教师的背景下,我们选择按教材讲述理论,保证有老师上课,按教材辅导作业,至于教学效果几乎不评论。

⑵依赖教材灌输。迄今为止,适用的构成艺术教材确实不多,尤其是新教师习惯全盘运用教材中的顺序内容授课。对于课本中的需要重点分析,甚至示范讲解的知识,选择回避或模糊化表述。构成艺术教学主要包含两块内容,一是讲解构成艺术理论和技法,二是掌握如何使用不同构成形式进行针对性应用设计。如果在教学中对理论或应用的讲解有所缺陷,选定一本适用的教材也许能弥补相当程度的损失。

⑶忽视构成知识的关连衔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材料构成作为独立的课程授课,它们的教学内容存在递进顺序,需要前后铺垫,互相连贯、支撑。学习构成元素不仅是构成的基础内容,也是为了不同构成之间相互支撑,满足了这些前提条件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同一班级的构成课经常会由多位不同老师分别授课,由于教师对理解和讲授方法的差别,学生常常会意识不到它们内在的联系,授课教师之间如果没有一致的构成理论观念,没有在教研工作中勾通、交流观点,有心的学生反而要花时间猜究竟是哪一位老师讲得“有道理”。为构成而构成的作业缺乏应用性指向,课程的实用价值就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教学中有个典型的误导方式就是让学生去完成众多无应用目的或非功能性的命题练习,机械的填方格、填满色块,学生为完成作业而练习,构成作业不知在专业设计中如何应用。

2.误识现象种种

⑴轻视理论盲从构成。惰性是人性中的孽根,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技法、要求,对于学生而言,非常烦琐,凭感觉的任意“创作”更乎合自己的兴趣和习性。因此,在构成作业中常常会看到学生效仿现代艺术的形式、观念去完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作业。相当数量的初学者不了解用审美法则的要求去推敲、比较元素的数量、体量、位置和色彩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学习构成的过程自然也就感触不多。

⑵摹仿性学习方法。同样是惰性使然,学生们无师自通,对摹仿性设计显示出极其强烈的兴趣和要求,这一方法的选择,直接扼制了同学们自主创意、思考的训练空间,放弃了对构成创新的挑战,影响他们在今后专业设计中灵敏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创作思维的学习路径和方法。大量的摹仿同时还可能在思想上产生不劳而获的错误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⑶套用现代流行艺术的表达形式。现代艺术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构成作品,但这一现状并不是指所有现代艺术都是抽象的构成,都属于本课程同学们应该训练的范围。观念艺术是现代艺术中一朵盛开的花朵,是近代西方艺术流派发展的产物。观念艺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向、表现方法、表现过程、表现材料、表现质地,目标是让观众获得刹那间的艺术感受或震撼,因此,这一类别的构成常常是“不择手段”地采用“猎奇”,极端之时有的甚至不惜选用“丑感”化效应,这些就同我们以抽象设计训练为目的的构成艺术相差颇远了。前者为纯艺术观念的表现,后者是为研究设计应用的基础,训练学生接触、运用抽象形态、抽象的语言。

⑷用具象形态的组合缺乏抽象语言。出现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以下两个问题有关;其一:对具象造型与抽象构成的概念理解不清,自认为只要组合起来,完成了就可以;其二:还没有学会构成的基本方法,不懂得要遵循什么法则去构成,主要是凭着有兴趣、好玩,依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结果便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造成这类问题的学生大多是缺乏抽象思维指导意识,具象思维活跃,这种情况的特点是:只管过程,不顾结果。这种作业做的再多也没有意义,因为学生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都不会使用抽象的思维,抽象的语言,几乎没有收获。大多同学都“不习惯”同老师勾通、探讨问题,在训练中不仅常出错,有些问题就犯在基本的概念上,往往还是老师在课堂上反复提醒,要求避免的那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廓清对构成的认识。学习构成艺术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内容是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不应该让含糊的误区影响初学者的认知。构成艺术在教学中存在的误解,这是以往课程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典型问题。了解具象、抽象和意象造型艺术的区别是学好构成艺术设计的前提条件。

构成艺术的基本原则在于抽象的组构,类似于数学中加减法的决择,它的造型途径是从自然形态或人造形态中提炼出纯粹的形态要素,再把它们“分解与组合”成抽象的新形态。构成过程运用形状、色彩、肌理、材料、空间、光效应等造型要素和工艺技能,科学而系统地创造了与自然完全平行的艺术真实。同具象艺术相比较,构成的抽象形式更凸显了艺术化的“纯情”,形式美感鲜明。

2.纠正教学误导的具体策略。笔者运用在专业创作、课程教学和撰写教材的经验,思考了误识、误导所反映出的问题,尝试性的归纳了一些相对的纠错策略。

⑴严格教学的规范要求。加强构成艺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松懈是不规范教学长期存在的前提条件,加强专业教学的管理的监督措施,展开课程教研工作的研讨,在学术观点上多勾通,总结教学经验,交流研究成果。

⑵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培养和选择合格教师上岗是改善构成教学工作实质性的第一步,切实注重教学梯队的培养工作,是改善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合格的教师方能在教学工作中追求质量,纠正误导、误识等问题。

⑶编写或选择优秀适用的教材。课程教材的实用价值就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教材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硬件内容,优秀的教材不仅能够帮助经验少的教师背课,同时也能为学生独立作业提供非常大的参考作用。开展校际交流、对话,逐步提高构成艺术教学水准。走出去学习,不仅能学习兄弟院校的优势,更能通过比较认清自己在教材使用方面的不足和下一步应该回避、注意的问题。

3.纠正学习者误识的具体策略。学生工作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要求,按照以下的纠正措施,把误识问题控制在最低程度:

⑴强化构成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学生重视操作,轻视理论的普遍心理取向,系统、详尽的介绍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方法和要求,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防止偏科,影响对构成艺术理论知识的吸收。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有效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和缺乏章法的误识现象,为在专业设计中把控视觉美感造型,寻求新颖的创意提供有效方法和指导。

⑵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授课。放大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通病案例,具象生动的揭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俗易懂,记忆深刻。在课堂辅导和小结中运用有错误的作业做反面教材,分类评析错误的根源所在。

⑶重视构成方法与应用性知识的结合训练。通过具体的设计图像,让学生了解每种构成方法可能应用的效果和应用领域。经过这个环节的训练,再把学生的创作思维逐步引入相关的专业设计就不存在基础性的阻碍了。规范借鉴与抄袭作业的界线,情性的抄袭往往是不易控制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抄袭的危害及不良的行为性质,在评定成绩和布置作业之前必须强调要求,抄袭作业不计分,每份作业均需拿出设计构想过程的草图或草模方案稿。

四、结语

总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专业教育必须具备严肃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否则难免影响教学质量。从以上举例的构成艺术教学中的误导、误识现象中,已不难看出它的危害性。构成艺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长期困扰于如此境况之中,值得专业教学管理者和执教者们深思。纠正种种有违教学目标的行为既是教学部门的责任,也是求学方的意愿,研究构成艺术的教学需要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尤其需要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第7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实验学时与安排

    本实验具有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选择在春季5~7月,实验总学时15学时,分5次进行,每次教学指导20min,采用小结实验进度和答疑方式。学生查阅资料、编制方案及实验报告不计入学时,根据报告内容和新颖性推荐发表。

    实验方法

    1样品采集与前处理学生实验前按5人1组分组,通过社会实践或生源地了解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实地采集或邮寄林木病害分离用标本,并填写好“林木病害调查记载卡(见图1)”。记载卡记录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因子、林地管理情况,对分析发病原因至关重要。采集标本注上标记后,如不能及时分离,要用塑料袋分类装好,冰箱中低温保存备用以防样品变质。

    2培养基制作培养不同的病原菌,要根据它们的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病原菌还要配制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截至1930年,已经报道了将近2500种。学生要对所诊断的病害性质有一基本了解,如真菌病害或细菌病害,选择适宜培养基制作。因此,同学们在实验设计时应选择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分离真菌或肉汁冻培养基分离细菌。由于该步骤要加热和高压蒸汽灭菌,有一定危险性,除安全教育外,还要求学生不能在灭菌期间离开实验室。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制作时,先将洗净后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碎,加水1000ml煮沸0.5h,用纱布滤去马铃薯,再加水补足1000ml;然后加葡萄糖或蔗糖10~20g和琼胶17~20g,加热使琼胶完全熔化后,趁热用纱布或脱脂棉过滤,或者用滤纸和保温漏斗过滤。而后分装试管,加棉花塞后灭菌。作平板培养的每管约10ml,作斜面培养的则每管约5ml。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以分装在三角瓶中灭菌。教师必须在实验前说明,高压灭菌器的用法和注意事项:(1)灭菌器中的水,应加水到指定的标度;(2)需要灭菌的器物放在灭菌器内,将盖密闭,打开气门;(3)加热,等空气完全排除后(蒸汽从气门有力地冲出),关闭气门;(4)当压力上升到所需要的指标后,开始计算灭菌的时间,灭菌过程中保持压力不变;(5)达到需要灭菌的时间,停止加热,稍微打开气门,排出蒸汽使压力慢慢下降;(6)当压力降到内外相等时,才能打开高压灭菌器的盖。肉汁冻培养基的方法:取3g牛肉浸膏,蛋白胨5~10g,琼胶17~20g,水1000ml,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分离培养(1)超净工作台清毒与分离材料的选择。分离和培养应该在很清洁的条件下进行。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灭菌30min,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关灯5~10min,再进行分离。(2)组织分离法分离真菌。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用组织分离法[3],是林学、森保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要求学生从上述采集的标本中,选择新近发病的植株、器官或组织作为分离的材料,可以减少腐生菌的污染。腐生菌容易在生病很久而已经枯死或败坏的部分滋生,所以一般斑点病害应该从邻近健全的组织的部分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上,从病斑切取每边约5mm的小块病组织,用70的酒精浸几秒钟,再在0.1的酸性升汞水溶液中浸3~5min;而后用灭菌水换洗3次,将其移置在上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蜡笔在培养皿上注明分离材料日期后送入25℃温箱反转培养皿培养;3~5d,在培养基上选择纯的菌落,移植到新的平面上或斜面上培养并纯化,并计算各分离真菌百分率。以优势菌群作为回接实验菌种。(3)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细菌。平板划线法[3]是分离细菌的常见方法,取小块病组织,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过2次以后,放在灭菌载玻片上的灭菌水中,用灭菌玻棒研碎。静置一定时间,用灭菌的移植环蘸取以上组织液在肉汁冻培养基琼胶平板上划线培养;先在平板的一侧顺序划3~5条线,再将培养皿转60°,将移植环灭菌后,从第2条线末端,顺序划出3~5条线。也有其他划线的形式,如4分划线和放射划线等,目的都是使细菌分开形成分散的菌落,并计算各分离细菌百分率,以优势菌群作为回接实验菌种。

    4病原回接与再分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传染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用相应的接种方法。种子、土壤、气流和昆虫等传染的病害,接种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指导老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试验前,对一种病害在自然条件下的传染方式和侵染途径有所了解。一般气流和雨水传播病害较普遍,可采用喷雾法进行。将上述真菌孢子(或菌丝)悬浮液喷洒在寄主表面,并用湿纱布保湿3d,病菌可以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影响接种试验的因子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力、接种植物的抗病性和感病性和发病的环境条件。在接种时,应尽量模仿接种菌在自然条件下,侵染寄主时的环境条件,特别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对接种发病的影响。学生在回接后,每隔2~3d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并与自然状态比较,等出现显着症状后按上述方法能再次分离到用来回接的病原,否则实验失败。

    5病原鉴定与病因分析(1)病原真菌:以形态学特征[4]为主,结合分子生物学[5]鉴定种群。(2)病原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结合分子生物学[6]鉴定种群。实验要求学生根据优势菌群、回接试验情况与采样地环境状态分析发病因素,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课程讨论。

    6创新实验设计小结本创新实验流程简单总结为:在采样及前处理基础上,完成“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技术规程。(1)分离:从病组织上分离病原物并进行纯培养;(2)接种:用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的健康植物上,给予适宜发病条件,观察是否引起原来相同的病害;(3)再分离:从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能分离到与用来接种的病原物。

第8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问题;教学改革

1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授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及学生特点定位不甚准确

就专业特点来讲,农林类院校常设置多门园林植物相关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植物的学习多基于其生态习性,涵盖到对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器官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与人关系等方面的教学,致力于为园林、农学、林学等相关系统性学科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而我院作为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园林植物课程课时量受限,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不成体系。此外,老师们的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有农林院校毕业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也有更擅于设计实践,但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就学生特点来讲,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以艺术生居多,艺术生注重艺术实践,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但多轻视文化理论学习,学习能力欠佳。我院“园林绿化设计”课程安排涵盖两部分:①对园林植物艺术性的学习探索;②对植物学和绿化养护等植物基础知识的讲授。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植物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美学效果及配植形式等知识饶有兴趣,但在听纯理论性专业知识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在最后园林植物方案设计阶段,也显现出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的情况。以上这些反映出课程安排需要对专业及授课对象进行准确定位与剖析。

1.2教学目标落实不甚完善

本院“园林绿化设计”教学目标有两点:①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识别本地常见园林植物,掌握其基本习性及园林用途,领会不同类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植物配置手法;②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阅读园林工程设计图纸和领会设计意图,具备运用多种构图规律和手法对各类园林绿地实例进行分析、评判和鉴赏的能力。能够胜任植物配置设计项目。从教学目标便可看出“园林绿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安排需实施理论与实践并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更侧重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统讲授,实践环节多是学生课下自主选择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制成植物调研报告。实践教学部分形式单一,且缺少统筹计划,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不甚完善。

1.3课程作业设置不甚合理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作业分为三部分:植物实验及实验报告撰写、设计案例方案还原和方案设计。前文已分析环境设计专业及学生特点和学习特征,农林类院校课程中实施的植物实验及记录环节并不特别适用于艺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设计专业,这一环节对于植物知识基础薄弱的设计类学生而言,接受起来稍显吃力,作业完成度不高,他们也由此产生消极对待的情绪,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此外,方案设计部分,同头课老师对场地基址尺度有明确统一,但设计场地类型及图纸则各自行决定。几十位同学从老师提供的两处基地图纸中选择一处进行场地规划与植物设计,场地类型难免单一,学生课堂所学的各类型园林绿地规划及植物配置方法无法在方案设计中得以运用,学生设计构思受限,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

1.4课程考核项目不甚具体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作业成绩组成是:调研汇报30%+设计作业30%+设计说明20%+展示效果10%+平时考勤10%。考核项目分类稍显粗放,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过程性,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需要细化到各个阶段的表现,注重过程评价。譬如在调研汇报中,只对后期调研汇报形成了总体评价标准但并没有对学生前期调研计划、中期调研参与度形成合理成绩分配。再有设计作业部分,没有对前期方案草图阶段及中期方案讨论、修改及跟进阶段的学生情况形成考核评价。这种情况一是容易造成最终成绩评定不合理,二是容易让个别学生产生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因此,课程最终的考核项目要进行具体细化,由此制定出详细的评价依据。

2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2.1正视专业及学生特点,扬长避短

前文提到环境设计专业关于植物相关课程只有一门,其中还要涵盖到一定的植物基础知识讲授,这在农林类院校原本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然而放在艺术类院校则需要进行合理浓缩。同时,鉴于艺术类学生理论性知识掌握起来吃力的现实情况,也需及时调整理论部分的课程编排方式。譬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各自所长,系统安排理论讲授,实施大课与小课并行的方法。具体而言,适当安排课时,调用有农林类院校学习背景的授课老师为学生合班集中讲授植物基础概念及生态习性等理论知识,然后再分班由设计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植物艺术性、植物配置原则及手法等知识讲授,并做完整的调研指导。前文也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艺术类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力及表现力,因此课程改革中要善于扬长避短,为学生提供充分施展艺术表现力的机会,表现在“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中可以是发扬学生手绘特长,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每人以记录手账的方式制成一本植物图册,除封皮、植物目录外,每本图册总页数不少于10页,册子内部每页绘制植物群组一组,包括平面图、群组效果图和主要植物标注,每组植物种类不少于三种,以现实植物场景为依托,可运用课堂所学植物及其配置原理,适当调整,使植物群组最终平面及竖向配置合理、层次丰富、树形多样。由此增强学生植物调研兴趣,10套甚至更多的植物配置实例转绘及再设计进行下来,学生便形成一定的设计优劣评估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

2.2增设体验式实践教学环节,制成调研场地信息库

在原有课程安排中增设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体验主体,老师带领学生到较具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实地讲解。体验式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灌输式”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体验、调研与内化。具体而言,第一步,同头课老师在备课期间,共同商榷确定数处当地较具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并亲自走访调查,最终制成较为完备的调研场地信息库,尤其着重记录各园林绿地所使用到的典型性、多样性的植物图像,为其标注名称,建成植物资料库。第二步,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即时将这些植物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自行组建调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老师指定的园林绿地展开首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场地概况简介、设计理念、平面图、功能分区、地域性特征、植物名称及类别、典型性植被群落结构形式、配置手法等,制成图文并貌的速写调研笔记及植物图册,并明确记录调研感受及疑惑点。第三步,老师集中带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场地二次参观调研,老师就布置的调研内容在调研现场展开提问,就学生反馈情况,进行关键问题分析与解答,并要求学生在调研笔记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二次调研记录。第四步,返校后要求各调研小组先在组内展开讨论与体验汇报,推举一人制成调研报告小结。第五步,老师组织全班性的调研小结分享,各组委派一人进行陈述,可互相质疑,形成开放的汇报氛围。

2.3加强课程作业实践性与多样性,制成课题设计场地信息库

课程理论教学涉及到街道景观、公园景观、居住区景观、校园景观和广场景观等5种不同类型环境的植物配置讲授。为了使学生所学理论更好落实于设计实践,课程作业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场地图纸选择模式,同头课老师需要共同调研、讨论并决断出数套图纸,最终归为5大类设计场地信息,以供学生在课题设计时选择。老师把控学生选题,同班级内提倡图纸选择的多样性,各小组间降低图纸重复性。由此一来,学生在设计及课题汇报过程中,能看到其他同学关于不同场地植物配置的不同设计构思,有利于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更有益于拓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设计能力。

2.4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加重过程性考核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植物配置及表达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运用情况是课程考点,因此考察调研与课题设计将作为两大考核重点,加之平时考勤,初步得出考核比重为:考察调研占30%,课题设计占60%,平时考勤占10%。前文提到“园林绿化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过程性,需要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细化各阶段分数比重,具体而言,考察调研评分比重细分为:一次+二次调研占10%、调研笔记+植物图册占10%、调研小结汇报分享占10%;课题设计评分比重细分为:草图方案推进占10%、场地植物配置设计相关图纸完成占50%。由此,加大了课程形成性考核比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更具完整综合性和严谨性。

第9篇: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

2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在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的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整体。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物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适应和影响环境:并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七年纪学生刚踏进初中校门,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喜欢观察、提问、听,但有一个不足在于不善于动手动脑,虽然生活在农村,可基本的生产生活常识还是比较欠缺。所以先从直观的四幅图片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再以一个探究活动导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两个内容较简单,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要让他们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捕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4.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的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5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教学难点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6 数学过程设计

6.1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物经验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描述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同时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6.2 新课教学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并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说出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主要适应环境中的哪一种因素,从而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观点。其次,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明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

老师接着举例总结: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具有普遍性,这种适应还是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不断的与环境磨合进化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利用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课前布置学生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各组推出一人交流测量的过程、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在这里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处理比较难,师应积极的指导和引导。并对探究报告给予评价。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亲身体验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这个事实。接着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确实影响着环境,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技能训练 这是练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猫、兔的双眼位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作出差异性评价。

7 教学小结与反思

7.1 教学小结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环境,它们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生活在生物圈,若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必将反作用给人类。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点。

7.2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有意识的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分析、发现问题,讨论和交流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足之处有:本节是初一新生第二个探究实验。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探究知识掌握的不够,导致整个探究过程不是很完整,湿度计摆放的位置不规范等,致使小组之间得出数据差距较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