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孩子的教育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是一则比较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浓缩本。这位妈妈很难得的一点是,她敢于在众人面前和盘托出整个事件的原委,说明她在认真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大多数家长丝毫不怀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却对家庭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等问题存在认知误区。美国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经向家长们发出这样的忠告:不要仅仅成为父母,要成为身为父母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好的父母需要技巧。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上述的案例。很明显,案例中的妈妈想教育儿子懂得感恩与回报。在我看来,它至少暴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C误区1:重他律轻自律
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根本,也是最高明的家庭教育技巧。案例中的妈妈要求孩子将来要孝敬自己,却忽视了自己“不孝敬老人”的行为,这一身教与言教相脱节的教育方式恐怕很难获得教育对象的心理认同。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问题所在,并向妈妈提出了疑问。
假设妈妈此时能合理应对,及时修正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及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重塑自己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反之,对孩子的困惑和疑问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一通训斥,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渐渐地习惯和认同妈妈这一不当行为的合理性,学着模仿妈妈,成为妈妈的影子。
C误区2:急功近利的价值观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从根本上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这是家庭教育的本义。优秀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会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在上述案例中,当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洗脚时,马上联想到孩子将来也能为自己洗脚,很容易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妈妈为自己洗脚是有所求的,进而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爱可能也是有条件的,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孩子心里就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要求、定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一组非常鲜明的对比是:长期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精神十足、机灵活泼,会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而另一方面,来自精神科的临床数据显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
C误区3:不当的培养方式
在前文我们已经谈到,大多数家长的心里都清楚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细节的把握上还存在认知误区。可以说,懂教而不会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在洗脚小事中,妈妈只抓住具体行为的表象,按照类似于等价交换或者投资回报的简单逻辑,去引导和规范孩子的行为。就孩子尊老爱幼等品德培养来说,没有抓住感恩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构建。
其实在这起洗脚事件中,鉴于儿童模仿能力很强的特点,妈妈完全可以通过不教而教的方式来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那就是自身做好尊老的表率。
关键词:听障生;心理孤儿;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01-02
【案例回放】
新生报到了,计算机班来了一位脸上长满痘痘的学生,该生和学校的大部分同学一样存在听力障碍,不能说话。入学不久他就成了班主任和同学们关注的对象,对他的关注不是因为他的成绩而是因为他的平时表现。他花钱大手大脚,请客吃饭,出手阔绰,一个月常要花掉两三千元钱。开始以为他家境富裕,但是通过和家长的联系知道他家境非但不优越而且是当地的低保户,他花的钱都是外公的退休工资还有亲戚的资助。除了爱花钱,他还不讲卫生,衣被黑脏,蓬头垢面,身上总是散发出一阵异味;因为他的卫生状况,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走得太近。
那年10月初母亲去世,该生回家奔丧,但是回家第二天还未等母亲下葬,该生就着急着要回学校,他外公无奈只好给班主任打电话,让老师劝说该生等母亲下葬后再回学校,经劝阻,该生等母亲下葬后回学校。回校后,该生身上出现了一系列状况。
首先是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经常呕吐、喉咙痛、胃痛、头晕,但是该生不愿去医院接受治疗,学校班主任、领导多次劝说并带他去医院治疗,但病情反复并持续。接着是他的思想行为有了改变:自述睡眠不是特别好,经常胡思乱想,脑子里塞满了东西;言谈之中多次流露出自杀的念头。年底,随家人回家乡医院做心理鉴定,经鉴定为轻度抑郁。开始接受治疗。之后,他一边治疗,一边继续在学校学习。该生在校期间学校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予他更多的关注,试图走近或走进该生的心理世界;学校心理老师也给予了心理的咨询和帮助;学校的领导也较多地介入该生的思想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案例反思】
该生来校后,班主任通过电话家访,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该生家在浙江某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是当地的低保户。父母均为农民,且关系不和。该生从小由外公抚养,和外公关系较好;和母亲关系一般,但是和父亲关系很僵;该生看不起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不会赚钱。学习生活的费用均由亲戚承担,平时和小外公、舅舅、表哥联系较多,因为小外公开公司,舅舅很有钱。
在和该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在该生的身上存在着“心理孤儿”的现象。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以融入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1]“心理孤儿”现象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家园的封闭,是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或不当引起的正常关系的脱节。[2]它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包括学校)和个人。一个家庭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还有家庭出现问题,如父母离异,或者一方离世,另一方忙于生计疏于照顾,这类问题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还有社会压力增大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存在某些生理、性格缺陷等都可能让一个人的心灵陷入孤独之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孤儿”学生的比率高于普通学校,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身体上的残缺更容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本案例中的学生其孤独的形式和其他的“心理孤儿”有所不同,下面对其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1.恋校不恋家。在本案中,该生在校期间,逢节假日基本不回家,如果非得回家一趟,那是因为身上没钱了,如果回家的话,那么通常情况是等不及假期结束,他就会回校。该生还和父母的关系淡漠,甚至是在母亲去世后还未及下葬,他都能坦然地想要离开,而不是尽孝道。本案中的班主任还亲眼看到了父亲来校接儿子,儿子不愿意和父亲回家,父亲的暴力行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所导致的亲子关系紧张或者淡漠。
我们知道“心理孤儿”现象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不足,本案中的父母没有成为第一任老师,没有给他合适的家庭教育。父母关系不和谐,他们不识字,不会手语,不会挣钱养家,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是无能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帮助,在需要温暖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障碍无法沟通,而得不到温暖得不到爱,所以家在他的心里只是能一间可以挡风避雨的房子,是一个想要用钱时的“取款机”。在这样的状况中时间久了,孩子的心灵自然逐步封闭,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亲人。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其交流沟通能力也会受影响,严重的就成为“心理孤儿”。
2.制造病情,期待获得关爱。心理孤独的孩子都特别渴望理解和关注,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获得这份关注。在本案中,该生在家庭中不能获得关注,获得爱,于是他渴望在学校、在班级中获得,于是他采用了与众不同,或者说比较偏激的方式。
某天开始,该生开始喉咙不舒服,呕吐,他常去洗手间,大声地呕吐,然后是头晕,对此种现象班主任和学校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派老师陪同就医,医院的结果是咽喉炎和轻微胃炎。但是这个现象并没有因为治疗而有好转,相反越来越严重,直到有一天他站立不稳,摇头晃脑,甚至流露出自杀的念头。该生去医院的次数不下十次,直到在学校的建议下去医院心理卫生科问诊。
当我们面对该生出现的问题时,我们不敢怠慢,担心他真的会出事。其实事后我们再次分析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假设,他是为了获得关爱而采取的一个措施,他是为了得到温暖而采取的非正常手段。因为他没有在家里得到过关爱,他不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这份关爱,于是他认为:只要我病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我,担心我。所以,他不断地制造病情。鉴于这种情况,该生所在班级的同学都努力地去帮助他,在生活中去关心他,班主任也在平时给予更多的关注。
3.独来独往,缺少朋友。曾看到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谈到教育儿童的原则时说:“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依赖式的自卑心理很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事实上许多心理学家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同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无比的愉悦。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笔者有亲身体会,当自己的孩子在一群陌生孩子中,开始的时候他有点拘束,但是一转眼他就能融入这个群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仿佛他们是已认识好久的朋友。而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因为视角的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孩子会显得无所适从,是拘谨的,受约束的。当笔者带孩子出去应酬,而身旁没有其他孩子的时候,他就觉得很无趣,落落寡欢,甚至流露出以后不愿意跟我们出去聚会的念头。这就告诉我们,孩子是需要朋友的,孩子的长期独处,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本案例中,该生生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又加上生理的缺陷,比普通的孩童更加缺少与朋友的交往。从小缺少玩伴使他不知道该如何去与人相处,如何获得友谊。在学校里,他为了找到更多的朋友,他用金钱去购买友谊,他请同学吃饭,把钱借给同学,甚至是送给同学,他的这些行为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孤独。可是,他这样做并没有换来真心的朋友,同样是听障生的同学也存在一定的行为上的偏差,在收获了好处之后并没有把关爱施舍与他,所以他仍旧孤独。我们知道爱是双方的,关爱是由衷的,金钱买不了友谊。
【案例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的孩子,那么如何让他走出孤独,扫除心中的阴霾是很重要的一课。笔者认为下面几点是很重要的:
1.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学生某种不良行为的存在是长期形成的,其矫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不能遇到问题就轻易地放弃。本案中,该生的“心理孤独”从孩提时代就已经伴随着他,期间在求学过程中,或者亲朋好友那里,他也曾经获得过关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缺少的是持续有效的关爱,如果家庭能给予他与成长相伴的温暖与爱,或者他不会再孤独。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我们都知道,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专家尹建莉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就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案例中,该生所处的家庭是一个失败的家庭,缺少关爱,缺少交流,缺少尊重,所以导致了孩子的今天,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关键在于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笔者认为:对于聋生来说,成立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开办手语培训,举办传授如何运用听障儿童心理学知识矫正孩子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等方面的讲座,这是非常有益的。相信,只要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寻找闪光点,挖掘潜力。当然,我们常说要用放大镜看待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学生的缺点,事实上我们平时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对案例中的该生来说也是这样。他虽然不能为班级添彩,但是他也在努力地维护着班级的荣誉,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他最大的优点是有爱心,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捐款,他曾捐款200元,是全校学生中捐款最多的。他还曾经送给邻居50元钱,因为那个邻居在他看来比他更困难。他还想把自己的衣服送给灾区,多次表示想去灾区帮忙。也许该生是受到了家庭之外的爱的感染,比如:亲戚的资助、学校的补助、社会上的关爱,激发了他的爱心。也许这颗爱心,是他和外界交流的一个支点。所以,我们要尽量挖掘潜力,从闪光之处去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去驱逐他的孤独。
参考文献:
[1]东子.别让孩子成了“心理孤儿”[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徐萍.浅谈心理孤儿现象及其德育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9,(8).
案例: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男生(以下简称黄××),学习成绩不佳,每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脸上苍白,但下课以后却喜欢跑去跟其他班的一些差生混在一起。他在这些差生中,虽没有过分的打闹,却喜欢跟在他们后面跑来跑去的,非常积极。
上个学期的中段考试,还没到开考准备时间,他和另一个差生就已违纪爬窗进考场教室了,被我和另一位老师当场抓住。在我训诫他时,平时看起来还比较温顺的他竟开始有了冷漠和凶狠的眼光,对违纪事实也没有诚恳的认错态度,甚至跟旁边说服他的老师顶撞起来。
我感觉到了这个黄××同学的变化。在这一段时期内,他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他现在的行为。
我把他领到了办公室继续批评教育他,他依然是不服气,没有检讨自己的过错,却抓住另一个老师批评他时话语上的漏洞不停地狡辩。见他这个态度,我批评他的语气更严厉了,没想到他却突然做出了一个让我大吃一惊的举动:他扑通一声地坐到了地下,号啕大哭起来。
这意外的举动让我冷静了下来,我开始思考该生这些意外举止背后的因素。我让黄××同学站了起来,不再批评他,让他在旁边冷静一会儿后,换了另一种教育方式,让他反思今天的过错,写检讨书。
他在写检讨书的时候,我就在旁边思考,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想来想去找不到办法,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特殊的现象背后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孩子的心理一定有疙瘩,这个不是马上能弄清和解决的。
想到了这里,我就找了个借口还有急事要处理,让这个学生回去把检讨书写完,第二天再交过来。
孩子走后,我就联系了这个孩子的班主任,了解他最近的表现和家庭的情况,然后又跟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了解他在家里的情况。通过沟通后,家长了解到了孩子在学校的变化,着急了,才开始认真思考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并介绍了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原来,上初中后,这个孩子就面临着家庭离异的挫折,母亲离开了,他目前跟着父亲和爷爷生活。他父亲一直秉承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教育这孩子。黄××同学个子瘦小,从小就非常害怕他爸爸,被家里打怕后,在学校里就一直非常羡慕那些胆大调皮的孩子,所以,总喜欢跟在他们后面,好像自己变得威风起来了。
最近这个孩子的父亲工作岗位调整了,每天晚上没法及时回家,由孩子的爷爷照顾他的起居生活,父亲往往到晚上10点左右才能从深圳市里回家,跟孩子的沟通少了,听说成绩不好,或者在校表现不好就一个办法:用鞭子打。孩子极度自卑,潜藏在心底的不满逐渐堆积成逆反的外在表现。
找到了病根,我就联系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请他来跟这个孩子沟通,了解他潜藏在心里的想法,找寻解铃之办法。
最后,我们又请孩子的爸爸到学校,跟他一起分析孩子思想和黄××同学前阶段行为变化的原因,建议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孩子的家长很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建议,也愿意做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去改变教育方法。
三个月过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同学,有了明显的变化,愿意跟本班的同学玩了,跟外班的差生混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脸上开朗的表情也更多了,学习的状态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特殊教育学校和普校一样,对学生开展常规性教育成为一项例行工作。主要通过晨会、班会、队会、主题升旗仪式、纪念日活动、学生行为规范大会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对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宣传表扬,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心理辅导或是必要的批评教育。学校每年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大会,教师根据各自的工作经验谈做法、谈成绩、谈不足、谈想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普校不同的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体上的缺陷,特别是听力上的障碍,造成学生在接受知识、认识事物上存在一定障碍,甚至存在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不厌其烦,有耐心、有恒心、有决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要让难以接受的问题经常性、反复性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直至学生彻底消化、吸收,提高学生主观上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二、通过榜样、实例等启迪式管理方法,突出“特点”
我校是十二年制学校,实施封闭式寄宿制管理。学生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采用引导、榜样、实例、实践等启迪式的管理方式、方法,主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潜力。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身教重于言教、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更适合我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学生从6岁进入学校开始,教师就承担起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由于听力的缺失,我校大多数学生没有语言基础,感知事物的知识贫乏。但他们具有观察敏锐、表象完整清晰、更接近实物等比较明显的特点。学生长时期地生活在校园中,他们的言行、举止,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在学生身上完全可以表露,形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行为。在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或某某同学这样做”,因此,对残疾学生的教育用身正为范形容恰到好处。我校紧紧抓住对于学生身教胜于言教的管理模式,要求每位教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进入我校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就没有和亲人、健全人正常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更谈不上学前教育,家长只知道娇生惯养或放任自流,养成了孩子任性刁蛮的个性。这些学生刚来学校时,有的哭闹不停,有的躺在地上打滚,有的甚至谁碰他就抓咬谁。这时候,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就充当孩子妈妈的角色。一年的冬天,我校的闫文君老师刚接一年级班。那年的寒流来势汹汹,她班里十几个学生相继生病、发烧、咳嗽。她推着自行车,先把发高烧的两个学生安顿在医院,配好药,打上点滴,然后返回学校再带两个,直到把生病的学生全送到医院就诊,闫老师已累得精疲力尽。闫老师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孩子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圆圆的眼睛都望着我。他们的眼神,像求助、像感激,这些残疾孩子此时比健全孩子更需要亲情更需要爱。当他们把小手伸向我时,我会本能地把他们搂入怀中,孩子们会艰难地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喊你一声‘妈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还能说什么、我们还能说什么?只有幸福和欣慰。”类似这些事情,是我校所有班主任和生活指导老师经常做的工作。像帮助学生洗衣服、剪指甲、洗澡理发这样的事在我校的老师中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老师们人人这样做,天天这样做,日久天长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他们从没有想过什么报酬,没有想过什么补偿,只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对孩子的学习负责,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这些看似日常小事,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当老师们在教师节收到“老师辛苦啦,谢谢您!”的祝福时,当家长们说,我们的孩子现在很懂事时,当社会上反映我们的学生很有礼貌时,当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突出时,我们老师甚感欣慰。
三、注重个别化教育,突出“个体”
国家规定,特殊教育听障班容量原则上不超过12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人造耳蜗的植入,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儿童的数量逐年下降,目前一个班人数最多超不过8人。另外,同一班内学生年龄相差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拿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有的是6岁入学,有的已经是十一二岁,甚至更大,但是入学以前基本未接受过系统知识教育,只能和低龄儿童放到同一起跑线,这就造成同一班内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个体之间对于外界事物认知、知识的接受、消化程度不同的现状。但是,班容量少,正好为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与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所在,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化教育,吃偏食,完全可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优良品质得以形成。
四、用实例说事,突出“警示”
通过亲临实地、宣传实例,及时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让学生时刻树立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意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残疾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事物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带学生实地观看监狱,请派出所民警到学校结合案件视频实例讲解等,教育学生辨别是非、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多年来,我校无偿派出手语翻译教师协助市、区两级以及旗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在破获聋哑人犯罪案件中起到了特有的作用。同时,我校参与破案的手语翻译教师也从案例中广泛了解聋哑人的犯罪情况。如:没有上过学或中途退学的听障生,法律知识淡薄,缺少关爱,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受不良朋友蛊惑、影响等。手语翻译教师及时将这些案例信息反馈给学校,经学校有关部门整理,这些资料成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好实例。班主任结合这些案例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从根源上入手,用身边的反面实例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引导、培养学生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学生步入社会、回归主流打下思想基础。经调查,建校20年来,我校毕业学生从未发生违法事件。
案例一:留守孩中的“游离孩子”小谢是上期来我校插班的初二学生。前三个学期中,他曾三易其校。入校后,学校一方面加大矫治教育的力度,采取特殊措施,重点关爱帮教;另一方面开展诸如“相信自已今天会做好,明天一定会更棒”的主题自我教育活动。实现自我解脱、升华与跃迁。成长坏境给了他勇气,老师支持给了他毅力。他坚持记成长日记,播种、收获每天的成绩与快乐。至现在,尽管有时有些“小动作”,但在老师同学的视线中,他是个有进步的孩子。上期末还被评为了“安家标兵”。
案例二:这是一个真实而悲惨的故事。前不久,在县城交警队旁的一个网吧里,两个留守孩中的“游离孩子(未成年人)发生口角斗殴。一气之下,其中一名未成年人拿来一把屠刀,趁另一未成年人不注意,一刀之下,另一未成年人躯首两离,倒在血泊中,当即断送了性命。
相关资料:出事后,笔者对行凶人行凶前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孩子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父母就进城务工了,自守家门。年幼的他,对父母的选择难以理解,亲子关系紧张,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行凶人的学籍档案里,记载他入校读初一期间,经常犯错,成为学校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几个月后,学校建议转学择校。来到另一所学校学习,不久又旧病复发,校方又建议转学。短短二年多时间里。他三易其校。出事前不久,他因行窃,被治安拘留,所在学校出面担保,但仍受到了行政处罚。此后,他游离于学校与社会,结识损友,染上哥儿们义气。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社会上的不良信息。他沉溺于网吧,网吧里的有害信息,本来患有“残疾”(思想行为上的不健康)的孩子,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使他染上了“重感冒”。
教师会上,我汇报了专项调查情况。同时也分析了造成游离状态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原因。二年期间,三易其校,“推皮球”的作法,推来推出,酿成了问题。学校矫治教育功能不到位,保护措施不得力。二是家庭原因。一方面父母进城务工,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监护缺位,导致孩子行为不轨;另一方面,传统的某些教育方法(如打骂教育)往往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起负作用。三是社会原因。社会上的有害信息,网吧里的有害信息,也会给游离孩子发出危险的信号。游离孩子需要我们的特殊关爱,解决游离孩子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老师们统一了认识,积极开展矫治、纠偏工作,为游离孩子安建了一个家,受到了游离孩子的欢迎。我们的基本作法如下:
家长一一撑起一把爱心伞。
学校号召老师实现角色转换,做教中含养、教养结合,教学、抚养、监护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师,做游离孩子的家长。教师职责与父母职责一肩挑,师爱与亲情一体融。每个教师与游离孩子确定“亲子”关系。负责游离孩子的学习、生活管理。包括抚养,代管游离孩子的钱财、生活抚养和精神抚慰。负责情绪心理医治,帮他们调控情绪,医治心理创伤;负责健康安全守护,定期对游离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卡片,教给安全知识;负责行为纠偏矫治工作,建立游离孩子纠偏档案,记载游离孩子每周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等进步情况,让他们感受成长的喜悦。老师们对游离孩子道德上的指导,行为上的矫治,学习中的关心,生活中的关爱,为游离孩子解脱自我、学会诚信、张扬礼仪、知晓荣辱、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爱心伞。
关爱、情感教育一一推开一页心灵窗。
以品格感染游离孩子。首先,老师们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用师德的优良品格感染游离孩子。如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活动,塑造良师形象,以教师的优良品格感染他们。其次,大力宣传弘扬留守孩子的优良品格。如召开十星留守孩子成长经验交流会,用他们健康留守、快乐成长的典型事迹感染游离孩子。用真情感动游离孩子。老师们加大对游离孩子的情感投入,积极开展心理矫治辅导工作。如开展情感救治活动,建立情感诊所。进行心理矫治与情绪调控工作。用爱心感化游离孩子。我们坚信,爱能改变一切,爱能融化一切。爱定能教育转变好游离孩子。学校建立爱心园,收集宣传关爱游离孩子的典型事迹。建立爱心驿站。开展爱心日、爱心周、爱心月活动。老师们爱的微笑、爱的呵护、爱的关照、爱的教诲感化着游离孩子。关爱情感教育如春雨,滋润了游离孩子的心田;像春风,拂开了游离孩子心灵的户窗。
无痕、有效教育一一张开一扇健康门。
善于等待。等待是一种教育艺术。游离孩子的教育转变,不能急于求成。首先是有耐心。我们一致认为,教育需要时间,游离孩子的教育转变,更需要时间。例如,在他们认识缺点错误上,我们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在他们出现缺点错误时,我们不简单粗暴,而是耐心教育帮助,给他们以梦想的机会和权利。其次是善于容忍。例如,在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中,不要求求全责备,允许有一个按主次、分轻重的缓改空间。同一缺点多次出现时,我们更能宽恕容忍,允许有反复。再次是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如抓住动情点。例如,学校颁奖大会上,当留守孩子走上领奖台,捧回“十星留守孩子”的大红花深感敬佩、深受感动时,我们不失时机地赋予期望:“鲜花正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留守孩子开放。亲爱的孩子,努力吧,明天的领奖台上,一定会在你的胸前戴上进步奖的大红花。”此外,抓住兴奋点、兴趣点等都是行教的及好时机。
巧妙赏识。巧妙赏识,我们尝试了三巧。一是赏识时间巧在及时。二是赏识内容巧在具体。三是赏识方法巧在灵活。例如,游离孩子小明沉迷于电脑,一玩起来,就通宵达旦。一次,他利用电脑设计了一朵非常漂亮的玫瑰花。班主任了解后,在学习园地表扬栏中写道:“未经专业学习,未经老师指导,能独自设计如此漂亮、栩栩如生的玫瑰图案,可见他有多么认真的态度,多么细致的精神,多么聪慧的头脑。具备这种态度、精神、智慧的人,一定能慎独自律,将会是大有作为的。”小明看到后,心里乐滋滋的。教师节前夕,他来到了班主任办公室,当他捧手把玫瑰花(图案)献给班主任时,不知是感动,还是愧疚?这个平日死活不肯“低头”的男孩,竞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并向班主任表示:“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实现自我解脱与飞跃”。
巧赋期望。期望,实际上是一种引道。适当的期望,能引领游离孩子健康成长。在运用这种教育艺术时,我们做到了这样三点:一是期望值适当,做到不高不低。高了会使他们失出信心,低了会失出期望的意义。二是期望内容具体,具有针对性。如小谢在他日记中流露出自己获得进步奖后,为以后的努力困惑时,针对他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问题,我在他的日记尾批中是这样提出期望的:“学海无涯苦作舟。扬起学习的风帆,驶向知识的彼岸。努力吧,亲爱的孩子。”果然,他的学习真的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三是把握提出期望的契机。如小明生病后,被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得热泪盈眶时,班主任敏悦地对他说:“孩子,谢谢你的心意。珍藏起自己的泪水,用她滋润枯竭的心田,化作绵绵的春雨,收获金色的秋天。”他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把感动化为动力,终收获了进步奖的金色秋天。
矫治、纠偏教育一一安建一个成长家
一、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消除家长的担心
孩子初入园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分离的焦虑使孩子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家长对孩子也很不放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饱不饱,生活会不会自理,有没有受委屈等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人多时间短,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直接交流也不多。但要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喜欢上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充分交流和相互配合是很重要的。微信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沟通渠道。教师利用微信向家长发送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向家长介绍克服孩子入园焦虑的策略。如小班孩子高乐(化名),入园第一天就哭个不停,无论教师怎么哄和开导都无济于事。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使其他幼儿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家长也焦虑不安。针对孩子的特殊表现,教师通过微信和家长交流,了解到孩子特别爱看《熊出没》的动画。教师抓住孩子的喜好,让孩子从家里把碟片带来和大家分享。几天下来,孩子的焦虑感减轻很多,虽然对妈妈依依不舍,但已经不哭闹了。接下来的日子,教师把高乐在园的一日生活拍了下来,发送到微信,家长看到孩子在园开心快乐的表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二、发送温馨提示,让幼儿得到更周到的照顾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年轻的家长们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可以充分发挥微信功能,为家长发送各种温馨提示,如气温升降较明显时,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或天气太热时,注意在孩子的书包里多塞一条毛巾;每个月末及时告诉家长为孩子换洗被子和枕头;有传染病流行时,提醒家长给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通过这样的平台,使家长更好地配合我们做好工作,孩子得到更周到的照顾。
【关键词】特殊教育;自信心;培养;途径;策略
一、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看来,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高中阶段教育。而特教中职学校教育与普通中职学校教育对比又具有其特殊性。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特教中职学校,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初期阶段(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看来,这个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都具有相似的心理、生理特征,如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等。基于上述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普遍表现的心理、生理特征,构建了我们特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我们特教中职学校里,肢残学生更多的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如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便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自身内在能力的发挥。而这些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感”。在特教中职学校中,肢残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的缺陷以及长期在不公甚至是在受歧视的环境下成长,其自卑感的表现更为凸显、复杂。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意识的觉醒和逐渐发育成熟,不仅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而且自我意识的内容也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他们不仅表现为内心脆弱和不自信,更表现为非常在乎外界给予自己的评价,尤其在乎别人对自身残疾的眼光和看法。
在特教中职学校里,肢残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教师的疏忽或步入教育误区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为此,只有引导学生撕开消极自我标签,才可能帮助他们战胜自卑,重拾自信。因此,在特教中职学校中,教师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成为特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之一。
二、培养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自信心的途径与策略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是打开生命潜能的金钥匙,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如拿破仑所说:“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意志品质。
从前文分析看来,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具有更明显的自卑心理特征,他们缺乏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根据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通过以下的途径与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引导学生撕开“自我标签”,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己
①适时、适当放宽尺度评价学生。在特教中职学校里,肢残学生的判断力都比较薄弱,他们需要从老师的评价中来评价自己,需要从老师的赞赏中给自己添加自信,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个好学生。因此,老师应当给与学生适时、适当的赞美言辞,以鼓励学生自信力。
由于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大部分是被随班就读,在校期间或者是受到过度的关注与关爱,或者是在被歧视的眼光下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原因等经受了太多的挫折,因此,他们大多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占据其整个心灵的都是对生活、学习的消极态度。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而正是这一“闪光点”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动力。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寻找合适机会多给学生以鼓励。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少体验成功,极少听到表扬和鼓励,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因为一直以来,他听到的批评教育太多、否定太多,而一旦你表扬鼓励他,他倒反而会觉得不知所措。
作为教师,不妨大方点,多给学生点鼓励,学生从老师这里获得的信息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最大根据,让我们多用欣赏的眼光来注视学生,给他们足够的自信,成全他们的自信心。
②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在特教中职学校里,肢残学生通常都缺乏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信任学生,为学生搭建平台,大胆的鼓励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当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想法时,我们应当认真聆听,并给与支持和鼓励,让学生从老师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的判断力。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对于我们的学生,信任犹为重要。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特别是青春期的这些学生,常常把自己看作成年人,希望我们老师充分尊重他们。本人向来和学生走得比较近,碰到什么情况也常常和他们商量,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在他们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和他们商量解决的途径。很多时候,学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和重视,会非常主动积极的学习和工作,他们的自信心自然会增强。
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职生人才观,残疾人人才观。俞国良教授认为,中职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一方面,他们由于成绩不佳,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受到歧视,没有得到成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社会观念和文化背景作为潜在因素,对中职生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的看法不断印证了中职生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认识,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生的自暴自弃。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必须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了解自我能力。结合工作实践,本人会收集、采集在我们社会上、校园里、以及就在身边发生着的各种典型中职生案例、残疾人案例作为我们学生阅读、讨论、思考的课题,课题的选择既有积极案例亦有消极案例,并从中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开展心理体验,促使学生对案例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职生人才观、残疾人人才观。
2.结合德育课程、专业课程,激发学习动机,渗透自信力培养
“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在校园内,学生除了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引导外,还接受着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教导,尤其是德育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比例中高达85%,因此,培养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的自信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自信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一直秉承“教书育人”的宗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德育课程是我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有关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针对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疏、引导,开设有符合肢残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同时,对于专业课的任课老师也提出了特殊的目标要求,要求专业教师针对肢残学生的身心特点,使用适当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旨在达到适当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在教学教育的过程中,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渗透学生自信力的培养。我们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家校共建,共同育人,充分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积极作用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孩子自幼与家长在一起,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入我们特教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在家里和父母的交流普遍比较少;还有一些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此外,由于许多家长对残疾孩子的教育意识较低,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生理、心理情况知之甚少,家长、家庭的教育力量发挥较薄弱。因此,加强和学生家长信息上的沟通,会增强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合力,更有利于渗透对学生自信力的培养。
我校建立了“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机制”,学校与家长保持常态性联系和沟通,构建强大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良好氛围。而且,在家校联系机制的带领下,给家长一个明确的信息和信心:你的小孩只要给予适合的适当的教育,合理的引导,也会取得令人欣慰的进步。同时,通过家校联系机制,加强家长、学生、学校三方的交流,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促进家长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改变家长对孩子的看法,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进而鼓励孩子,孩子受到家长、社会的鼓励和肯定也会更加坚信自己真的行。
4.搭建舞台,演绎青春,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就和展示自信
“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我校除构建有“班主任教育引导、课堂教学渗透、家校共建育人”的不同层面的综合教育合力外,还积极为学生搭建演绎青春自我的平台,其中,团委、学生会、社团的建设卓有成效。
我校除设有团委、学生会外,还成立各类适应学生实际的社团组织,如青年志愿者、“”文学社、手语协会等,学生自由选择加入社团组织。基于团委、学生会及各类社团组织,学校搭建了学雷锋活动月、诗歌朗诵比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迎新联欢会、体育运动会等才艺展示平台,并把这些活动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善向上,包括“日行一善”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艺展演等有益活动。学校的社团文化活动,已经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青春和朝气,使学生建立自信。
笔者认为,如果对特教中职学校肢残学生运用适当的、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给予足够的保护、爱护,他们同样能够在不同领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针对生源实际,我校切实做到以生为本,理性看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关爱、宽容学生,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耐心说服教育工作,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黄卫青,赵桂芳.浅谈中职教育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曾多次听同行提到吴放教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今年有幸拜读了,虽未能读完,但已被它那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吸引了。正如有位专家所说:在这本书中,吴教授以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和经验,适时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那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想到,又时时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经吴放教授深入浅出的解剖和分析,变成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蕴含着教育智慧的生动案例,引导着我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照顾。在一个班级中有个别特殊儿童(盲童、肢残)的话,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但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吴教授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的那种恋爱和宽容。瑞秋是她接收的第一个盲童,为了迎接瑞秋的到来,教室里的布置、家具的摆设、教具的选择就都要照顾她的特别需要,对于教室里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要拉着她的手在教室里走一圈,为她讲解教室里出现的变化并让她摸一摸,用脚步量一量。尽管瑞秋在生活中需要很多的特殊照顾,但在学习上却没有放低要求,细心的吴教授发现了瑞秋的表达能力特别强,于是就随时把瑞秋的语言记录下来编成她自己的故事,让瑞秋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她的故事,自信的种子在瑞秋的心里开始萌芽,终于瑞秋成为了班里的讲故事大王。盖儿是个生下来双腿就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孩子,虽然她需要依靠助行器和金属绑腿来行走,但老师还经常请她帮忙把教室里的玩具搬来搬去,成为颇让同伴们羡慕的小"搬运工"呢!不仅如此,盖儿可以把滑车"开"得和同伴的三轮车一样飞快,盖儿和她的小滑车还成了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吴教授的班级中尽情的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吴教授对身有残疾的孩子格外的偏爱,这种偏爱并不是表现在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上,而是始终能平等的对待他们,没有把他们的生理残疾作为孩子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借口,培养他们自信、自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她眼里他们已经不是"能力落后的儿童",而是"有不同能力的儿童".看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真是非常的惭愧。去年我班来了个曾经做过心脏手术的孩子,当时我是非常的抗拒这样的儿童来班里,尽管孩子的妈妈一再说明她能正常的参加各种活动。但我还是有很多的顾虑,担心她能不能正常的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摔跤了、小朋友之间打闹了会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我想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的话将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我有权拒绝的话我肯定不会收这样的孩子的。在孩子刚来园的日子里我总是怕这怕那,每次孩子们游戏的时候都看到她渴望的眼神。今天听了吴教授讲述的故事,我领悟到自己的想法多么的自私,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而没有切实的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就因为做个手术而不能让孩子正常的上学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我想当时我能够主动去了解更多孩子的病情,并能够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话可以让她享受更多童年的快乐。是吴教授让我的心胸更加开阔,是她激发着我心中无远弗届的爱,更让我懂得珍惜每一个生命。
最后,我想引用吴放教授的这句话与大家共勉"我是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可我觉得,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却更多更多,你说,这样的孩子们,能不让我"偏爱"吗?"
关键字:特殊家庭;小学生;分析;思考
一、背景
某小学学校规模较大,学生来源基本相同,大多为附近小区的住户的子女。有一名二年级男孩子十分调皮,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上课经常傻笑,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老师们对于这个孩子的作业和成绩常常是抱怨有加。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班主任老师经过了解,知道了这个学生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缺少管教,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怎么听爷爷奶奶的话,爷爷奶奶也感到束手无策。该学生的个人卫生也比较差,衣服比较脏乱。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之后,老师对他就一直比较关注,也常常关心他。帮他搞好个人卫生。显然是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现在的这些问题,包括了生活上的和心理上的都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关爱,使幼小的心灵在无形中留下了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而同时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不能细致地照顾到孙子,对于他的个人卫生也没有太大的重视,于是使得他平时在学校里邋里邋遢。
二、解决办法
班主任老师一直在思索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一种方法是与他交朋友。经常给予他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上积极启发他,帮助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予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缺少课外书也买给他;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他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鼓励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但是这对于老师的时间要求很高,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种方法是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这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老师,而这是最困难的。
第三种方法是与他的爷爷奶奶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级比较大,对于这一方面也不是很了解,也很难弄清楚,同时也存在着沟通的问题。
三、启示
班主任老师细心观察学生,及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且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行为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本身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忙。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以后的小学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观察每个孩子,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作为小学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积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老师的努力,他的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老师的下一步的打算是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直到他能够真正跟上班级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