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教学案例要求

第1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对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尚无清晰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和写作的规范。本文从目的意义、定义内涵、基本要素、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等方面,对近年来受到教育界推崇的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对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满足于理论思辨,或以经典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研究方法难于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在此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逐渐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提供“样板”与“范例”,提倡移植与借鉴,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能够应用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当前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对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大多数教师甚至教育技术工作者都不知道两者的准确定义和区别。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到含“教育叙事”关键词的网页160,000条,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网页919,000条,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网页16,9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从1979至2006年,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论文1940篇,以“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论文168篇。通过对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一种是自说自话、大同小异;第三种是有所区别、但未进行系统比较。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属于同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又各有侧重;教学案例与广义的教育叙事中的一种类型——教学叙事比较接近。为写作和研究方便起见,应加以区别和规范。本文将就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辨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一词译自英语“Case”,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应有如下几个特征:案例是一个故事(事例)的讲述;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要有隐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思想、信念和理论,等待读者去解读、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只是一个平淡而肤浅的故事,就没有教育意义。

根据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案例实际上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实践的记录,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学”的案例。

在教学案例所记录的教学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方法。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关重要。

从Internet网上搜索发现,“教学案例”一词还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的统称,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能够引起分析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绍、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称之为“用于教学的案例”,这与本文所指的专门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是不同的。当然,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原本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所获得的是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长期以来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将之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波尔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将叙事界定为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意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来研究教育问题。抽象一点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2,3]。

目前关于教育叙事的分类很多,也很不统一。比如有将教育叙事分为“真实的教育叙事”和“虚构的教育叙事”的;有将教育叙事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的;有分为“调查的教育叙事、行动的教育叙事、虚构的教育叙事”的;还有分为“大叙事、小叙事”的。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

1.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基础指前一个教学活动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学任务是在怎样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如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

2. 教学过程

即教学实录。它忠实地记录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后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某一教学结果作出会心的微笑反应,这样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间的,但却包含许多学习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堂教学往往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应真实地记录结构以及结构内的内容细节。

3. 教师反思

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任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自我评价性介绍。可以由教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设计者提出有关问题,任教教师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对象。一些研究者还主张,教师反思中还应提出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4. 学生反馈

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学案例所缺少、而笔者特意强调的内容。它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所收集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学习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对研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质量非常必要。

四、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 情境描述

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要生动、引人入胜。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夹叙夹议。

3. 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

问题或矛盾解决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进行描述。

4. 反思或评析

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他人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同

1.相同点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都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自然情境性、自身工具性、情节性和反思性等。

(1)自然情境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自身工具性

大多数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或学生、参与者)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一些描写他人的教育教学故事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虚构作品如教育小说、教育电影等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3)情节性

案例和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案例或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4)反思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学案例和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2.相异点

(1)目的不同

教学案例是一种在先进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样本”和“范例”,它通过对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使专家“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真正成为教师“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理论。而教育叙事研究则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更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见解与结论。

(2)有无主题

姜瑛俐认为: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而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只有问题没有主题。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是案例的灵魂和精髓,问题是案例主题的支脉。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起来。案例主题要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情景或特殊问题[4]。

(3)方法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见解”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而教学案例既有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又有自上而下的演绎法,采用的是“理论-实践-修正理论”的途径。教育叙事更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而教学案例事先往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事后要有系统的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带有较浓厚的“研究”的味道,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理论。

(4)范围不同

教育叙事的内容一般比教学案例要更加宽泛,可以涉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教育叙事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这些看似平淡的教育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正是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去体会、去挖掘这些教育故事的内涵,因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丰富性与情境性,但它不能用作评价标准,不可作为推论的前提或基础。相比之下,教学案例一般局限在具体教学的范围,由于有事先的设计与一定的条件控制,因而更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5)文体与结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对文体的要求不太严格,也没有比较明确的格式与规范,只要具有某些基本要素就行了。教学案例虽然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格式与规范,但相对教育叙事来说,还是要严格一些,结构要求越完整越好。教育叙事更强调可读性、故事性,而教学案例虽也要求有可读性,但更强调逻辑性、规范性。例如,对背景的描述,教育叙事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与场景,而教学案例则侧重于描述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反思方面,教育叙事研究侧重于感悟,教学案例则强调理性分析,而且还要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常采取夹叙夹议,教学案例则大多是先叙述再集中分析。

总之,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虽比较相近,但仍有多方面区别,研究者不可不细加辨析。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9):11-13

第2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葡式蛋挞;制作方法;教学案例;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的分析应用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应用手段,以案例形式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师充分运用实践经验,并结合理论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案例的分析应用,重在考验教师的整合归纳能力,从而形成系统、清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葡式蛋挞制作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以引用教学案例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进行案例应用与案例分析。旨在通过案例研究,促进教学案例分析更好地应用,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充分发挥教学案例的引导作用

现阶段尽管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但课堂教学模式仍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任何一种教学形式也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案例的分析与应用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并有效整合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进而促进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使教师增强自身反思意识,这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加强反思,引导教师进一步总结与分析课堂教学,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增强教师的领悟能力,将理论教学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

案例研究能够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以相互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加强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各有侧重,将各种案例加以整合处理,在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整合,形成面向不同层次的教案,全面体现教学原理与教学规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案例

1.课题:葡式蛋挞的制作。

2.教学目标:①掌握蛋挞液的配制技术;②每组完成15~16个蛋挞所需蛋挞液的制作;③每组完成一盘蛋挞的烤制。

3.教学重点:掌握西点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蛋挞液的准确配比。

4.教学方法:以视频为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在先;教师引导,完善学生思维在后;最后教师讲解注意点,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5.教学课时:2课时。

6.教学流程: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系统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展示蛋挞图片,并提问:蛋挞的制作分几部分,揭示制作主题。同时,针对葡式蛋挞制作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即关于蛋挞皮的说明:①每组准备15~16个蛋挞皮;②蛋挞皮的保存需要冷藏。

原料探究与解读:①播放蛋挞液制作视频;②学生回答所需蛋挞液的原料及用量;③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准备特色蛋挞所需的辅料。

制作工具探究与解读:学生回答所需工具,指出自备工具。

制作流程探究与解读:①学生总结制作流程;②教师引导补充;③学生关注,教师强调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内化学习内容与明确分工:①学生填写流程表;②学生商讨分工,填写分工表。

学生通过直观获得的感受,经过思维内化后,用笔头落实到纸上,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则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环节,这也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部分。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葡式蛋挞的主要制作。其流程如下表所示(附表见下页)。

在实践环节,教师设计“复习回顾”环节,使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一起回顾流程,重点明确每个流程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此明确流程、注意事项与安全细则,对于制作实践来说事半功倍。

这次对于制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最优化的小组合作,才能限时完成任务。在准备原料的环节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创意和个性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审美意识。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对于目前学生归位意识的缺乏,更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在此实践过程中,关注并提醒学生安全事项。

最后,是教师的评价总结环节。一是蛋挞制作的评价总结,主要依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色泽明艳、口味醇正、个性鲜明,并请学生提出还有哪些评价要求,师生共同总结、修改评价标准。学生对于作品,应该有自己的解读,所以应该尝试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利用Inspiron展示,达到教学目的,即使学生从简单的模仿教师评价,到能够自己提出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对学生要求的提升、评价能力的培养。二是针对卫生整理情况的评价。教师要表扬高效、卫生、整洁的小组,勉励动作较慢的小组,各组进行最后的卫生自查。评价总结对教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有着帮助作用,有检查,有反馈,才能有进步,也才能着力促使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

三、案例研究总结

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激发学生探索与尝试的兴趣,教师利用成功的蛋挞制作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蛋挞的制作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确把握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教师选择成功蛋挞的制作案例进行教学,符合烹饪课教学的需要,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案例的独特作用,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下,引导自身进行自主思考与实践练习,最后促进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学习目标。

通过本文的分析讨论,最终可得出结论:尽管学生对于烹饪课已不陌生,但是由于上课频率较低,所以很多烹饪课特有的课堂规范仍需多强调和关注。学生对于制作有热情,但是理性的思考不多,又是第一次接触西点的制作,所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流程意识,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中能有所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耀婕.回味无穷的葡式蛋挞[J].科学之友:上旬,2013(10):76.

[2]郝瑞峰,辛崇萍,俞黎黎,等.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17):43-45.

[3]许文涛,程楠,朱龙佼,等.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案例法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183-184,186.

[4]武俊瑞,岳喜庆,乌日娜,等.案例教学方法在《食品质量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78-279.

第3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高职 模拟环境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黄莉(1972-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就业与创业研究工作。(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基于环境模拟的高职创业教育实践过程研究”(项目编号:SK13LX582)、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研究――以柳州市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97-02

一、前言

目前对微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鼓励个人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更多人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和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一个人创业往往会给一大批人提供劳动岗位。因此,创业活动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这给当前的创业人群不断地输送新鲜的人才血液,同时也给后续的创业者树立很多示范性的榜样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学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意欲为学生传授更多实用性的技能,提高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中的劳动就业能力,同时也非常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进行创业活动。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并不多,在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很好、快速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直接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挫折。这既增加了毕业生创业的难度,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毕业生继续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根本上建立一套适应高职创业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使所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针对高职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并不多,也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地研究高职创业教育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环境模拟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二、教学基础环境的建设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高职创业教育最缺乏的是相关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支持。中心原因是创业教育所要求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都比较高,根据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面对创业环境时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所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术为主要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短时间内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技术,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限。在传统的基于高职教育过程中,针对技能的培训其所要求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都不是太高,而且目前高职的技能培训教育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和环境都拥有十分成熟的建设方案。无论是从建设成本还是建设策略等方面,都能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达到用户的预期要求。

然而面对创业教育复杂的教学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所拥有的教学条件和环境都无法满足创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尤其是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最好途径是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个与真实环境非常类似的模拟创业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真实地体验创业的过程,以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让学生真正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为此本文所提出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环境的建设。高职创业教育教学环境建设的宗旨是如何为学生提供与真实的创业环境相类似的教学环境,而且这种创业环境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复制价值。为此本文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高职创业教育教学环境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

1.教学模拟环境的高逼真度是建设的首要目标。高职创业教育的模拟环境建设是为了让学生在该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创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模拟实践最终具备创业的多种能力。模拟环境以真实的创业市场环境的相似性,决定了在该环境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所建设的模拟环境必须具备高度的逼真程度,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都必须准确地模拟和再现出来。

2.模拟环境的建设成本决定了创业教育环境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目前高职教育依托的教学资源一部分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另一部分来自院校自身的经费筹措。总体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高职院校在短时间内难以拿出大量的建设经费来拓展教学条件,开发新的教学模拟环境。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好、更快地推广创业教育方式,要求所建设的模拟环境具有较低的实现成本和较短的建设周期,以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高职院校都可以建设出这种教学模拟环境,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

3.模拟环境中各种资源的复用程度能够促进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如果所建设的模拟教学环境具有较高的资源复用度,则能够将高职院校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用价值,从而也可以使得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能够在更多的院校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而且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条件以及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种类又非常多,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种类也很多,为此在建设针对创业教育的模拟环境时,应该尽可能地考虑教学环境中资源的复用度,使得所建设的模拟环境中能够集成现有的绝大多数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同时建设好了针对创业教育的模拟教学环境之后,也能够根据今后新的需求,方便地将该环境中的相关教学条件和资源应用到其他的教学应用中去。

三、创业教育中的教学案例设计

高职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在该教学领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最缺乏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案例。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较弱,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更依赖于教学案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发现和激发出潜能,促使学生通过高职创业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将其所具备的创业潜质给挖掘出来。相反,如果教学案例设计得不合理,则可能让学生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是看到了创业的一个点或一个面,难以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其创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也十分有限。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开展创业活动帮助十分有限,因此教学案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的质量。

根据本文对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发现,在针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其教学案例的建设应该作为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来完成。而且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应该具有典型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本文将教学案例的建设方法和规律总结之后,提出了面向环境模拟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教学案例应该分为以下三大类进行建设。第一,简单教学案例是指对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典型的过程进行模拟和设计出来的教学案例。这种教学案例所覆盖的知识点或实践的能力点是相对较少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参与到这种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也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实践,很快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培训目标,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第二,单项能力培训教学案例是指针对创业教育中所覆盖的多种能力培养要求,而专门设计的教学案例。由于创业教育对学生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学生掌握的能力也很多,因此不太适合一开始就设计过于复杂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到学习的重点,而应该根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能力要求,对每一种能力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逐个地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对学生所欠缺的一些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以完善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综合教学案例是指针对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学生针对一些具体的创业案例来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在这种案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整地感受到创业的过程,也能够对创业全过程中所要求的各种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练习和实践,因此综合教学案例是对高职创业阶段过程中,专门为学生设计的一个全面性的教学实践案例。

在教学案例设计过程中,除了按以上三个类型分别设计教学案例之外,还需要注意在每一个类型中所涉及的教学案例应该都要包含成功的实践案例,以及失败的实践案例。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失败案例,能够让学生从中吸取到非常宝贵的经验,避免今后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

四、创业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设计

高职创业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是推动创业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创业教育活动中能力的高低,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学习,其创业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付出,让教师能够以一种高效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是创业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因此在构建高职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过程中,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设计了以下三种适合于环境模拟的高质量教学方法。

1.基于任务牵引的教学方法。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其他技能培训的教学目标不一样,其最终是以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环境模拟来为学生构建出逼真的实践环境。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速地挖掘出自身的创业潜质,同时提升自身所欠缺的一些创业能力,最佳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创业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牵引,在任务的实践和完成过程中去发现自己所具备的某些创业潜能,同时也能看到自身在创业过程中所欠缺的一些能力。从而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弥补和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提供很好的依据,而且基于任务牵引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之后的成就感。因此基于任务牵引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这种在模拟环境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

2.基于目标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对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由于创业教育所持续的周期一般较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时间提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为了让学生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可以设计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来激励学生持续高质量地完成创业教育的学习内容。这种基于目标激励式的学习方法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会因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诱惑或者额外的挫折,而丧失对学习的热情。

3.基于节点式量化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要让学生通过高职创业教育的学习,认识到自身在创业过程中的某些欠缺和不足,因此需要开展基于节点式量化评价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整个创业过程,以及创业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都划分为若干个节点,分别建立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学生既可以根据整个创业的阶段分为多个节点,然后对每一个节点,或者每一个环节中所需要的能力分别进行实践和训练,并通过量化评价指标来评价学生在这一个环节中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根据创业教育所要求的学生全面的能力,对每一种能力建立相关的量化评价指标,让学生逐个对照不同的能力要求和能力训练问题,来发现自身在某一单一的创业能力上是否有欠缺。这种基于节点式量化评价教学方法,既有助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育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身通过创业教育学习之后所掌握到的知识,以及还欠缺的某些能力,因此这种节点式量化评价教学方法,具有监督和保障创业教学质量的作用。

五、总结

高职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高职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基于环境模拟的高职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急需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基本完成创业教育体系中对教学环境、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三大主题内容的建设,然而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还不止这三个方面,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推进,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李斌,郑焱,等.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曲殿彬,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周秋江,赵伐.“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其运行――来自宁波大学的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程文忠.试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第4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个性化案例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推行新课改,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各地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都想方设法,提出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下新的课程标准,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是从事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新的课程标准来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1 个性化案例教学法的由来及定义

个性化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个性化案例教学的雏型。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的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学习、研究,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案例应该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现代个性化案例教学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被广泛运用医学、工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教学之中。

所谓思想品德课的个性化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对一些典型性的事件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用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 个性化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难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始终保持注意力,认真听讲。而个性化案例教学法则不同,它是在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效果。

2.1 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背死知识,按照条条框框背定义,不管学生能否理解,只要把背出来就行了。结果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背死知识,而不会用知识,甚至谈不上理解,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把所背的知识忘记了。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而个性化案例教学法则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教学案例,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将知识很好的掌握。另外,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对知识更容易理解。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了情景教学,开动了他们的脑筋,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教师通过视觉材料的教学并且与学生一块对材料进行分析等方式,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由于对知识理解深刻,那么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牢固。

2.2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了个性化案例教学法之后,正好符合这一点。由于案例教学是在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下,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

2.3 实现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解论性,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老是把眼睛盯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在课堂里创设情景,而要把课堂搬到学校之外,在校外创设情景,利用社会大资源和大背景来实施案例教学。这样的案例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另一方面,要将真实的社会上发生的事浓缩到课堂上来。把社会中的真实生活引进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2.4 使学习变得快乐

根据调查初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学生不喜欢上的一门课,究其原因是理论性强,枯燥乏味,而传统教学模式则强调单纯的依靠教师讲解,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更不要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而个性化案例教学法则不同,由于使用了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情景,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受。同时,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让学生觉得他们不是在被的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参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由于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此之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 个性化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个性化案例教学法虽然具有很多优点,对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高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例例都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 在选用教学案例中,要选择与思想品德课相关的教学案例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案例都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只有使用那些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案例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否则,就违背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开课目的,达到国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

3.2 选用的教学案例要具有时效性

一定要选择近期发生的事情与新闻,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案例实施的教学过程。如果选用那些过时的教学案例,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根本没有印象,学生不熟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就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

3.3 教学案例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要求

有些教学案例学生不容易理解,如选用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由于学生心特征和知识要求达不到这个层次,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那么实现不了教学效果。

4 个性化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

1)在运用案例之前,教师要考虑到选择什么时候实施案例,因为案例的引用是证明一定的观点、辅助分析一定的问题。这个就是说应设计好案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呈现的时机和方法,如用案例导入,引出所要讲的知识;还可以用案例使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变的容易理解;最后还可以用案例总结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深入和提高。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可为了说案例而说案例,案例的设置一定是要有目标,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的。华师大课堂与教学研究所赵中建教授认为,应用质量原则于课堂,就必须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案例提出后,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结论,提出观点。

2)对一些为了解决重点、难点而设置的案例,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共同研究,不能一味的都是教师讲解或学生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引导的作用。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不能把整个课堂完全让给学生,而应进行组织的工作,在旁进行点拨。有时候,教师的一句会加强师生的融洽程度和合作程度,能达到合作中学,合作中提高,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目的。

3)老师要能够及时地从学生对案例分析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当然,这种点评不应该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简单地罗列,而是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后对问题认识的升华和创新。同时案例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讲学稿、试卷中。个性化案例教学的好处已成共识,但是我在编案例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比如说不够典型、苦于没有材料等问题,这个时候,平时的一些准备工作就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对于如何现素质教育,完成新课改的要求,各地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在苦苦思索,将新课改精神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笔者根据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对新课改文件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目的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水平,当然也是给各位同仁提借鉴。

【参考文献】

[1]宣小贵.政治案例教学浅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

[2]包宇润.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上海教学研究,2005(10).

[3]盛桂兴.浅谈新课堂中教师的作用与发挥[J].上海教学研究,2005.

第5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军事任职教育;案例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员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员学习、研讨并提高学员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能通过案例给学员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发学员的理性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案例教学中从案例的搜集与教学内容编排、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分析讨论、案例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案例的等环节灵活采用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那么,案例教学必将在提高军队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使他们快速成长为适应一线部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案例的搜集与教学内容编排

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重点和前提,只有建立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精品教学案例库,才能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工作。建立精品教学案例库,需要进行搜集案例素材、加工案例、分类存档等细致的具体工作。

1.搜集案例素材。教学案例的搜集可以采取到部队调研、以书信方式与在部队一线工作的以往毕业学员进行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多渠道获取,但对于信息应以适当方式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2.加工案例。教员应结合授课内容,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注重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运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编制案例教学模拟软件。在软件中要通过一系列案例的形式来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综合反映该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采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是flas、3D模拟仿真技术等,以图形、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再现案例场景,使案例变“活”。

3.分类存档。案例编好之后要运用数据库技术、案例模拟软件等计算机技术分类存入“案例库”,便于查询和动态更新,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分为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评判三大环节。由于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时数有限,很难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学员有时也很难在很短的课堂教学中对案例展开多角度分析,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网络技术,以ASP为主要开发技术实现类似于Web的BBS系统,实现案例的、讨论、评判等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共享,构建主动、协作、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从而拓展学员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1.案例引入环节。在进行一个案例讨论之前,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案例的选编、引入方式、角色的定位、讨论的组织形式等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员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在相应的分区案例、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并设定用户级别,允许获得系统授权的用户案例,案例人还可以制定该案例的难易程度和相应分数并在案例讨论结束后以此为依据给参与者评分。

2.案例讨论环节。案例讨论可以分为课堂讨论和在线讨论两种。课堂讨论时,可以采用学员分组讨论、交流发言、教员点拨指导等,引发学员积极思考,并力求使研究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线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员可以借助网络对的案例发表观点,采用Net Meeting技术实现在线交流,并增加E-mail通讯功能。在线讨论方式可以采用同一个问题集中组织的方式,还可以边讨论边思考及查阅资料,因此可以对案例进行多方位的分析,教员还可以设定专有时间、设定版主来引导讨论,参与案例的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加深案例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案例评判环节。可以分为课堂评判和网上评判两种形式。教员在学员发言讨论的基础上,对案例的经验、启示进行归纳总结及适当的补充,并将学员提出的各种方案和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更合理的方案,帮助学员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借鉴和运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网上的在线讨论案例,当讨论进行到某个阶段,如果案例的者认为可以结束讨论时,则可以对案例做出总结,并设置评分功能对参与者的表现给出评价。

三、案例报告的撰写

撰写案例报告是案例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后要求学员写一份书面案例报告,以书面交流的技巧来保证严格的案例分析,同时教员还要及时作出评估。比如,针对机务一线排故等维护性案例,如果结合飞机模拟器等设备为学员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场景,并提供他们借以进行练习的模拟训练设备,学员很快能够了解该做些什么,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在课堂学习完成后再进一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就更能引发学员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并锻炼学员的书面表达能力。对教员而言,除了课堂发言与考试,案例书面报告的运用是评估学员成绩很有用的一种手段。当然,书面案例报告给教员带来的困难是评分,好的评分需要花费时间,且需快速反馈给学员才能达到效果,达到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四、案例的归纳整理

通过课堂、网络上案例的讨论、归纳,再经过教员将上述事例以案例的形式整理归纳,形成丰富的案例资源,从而促使教员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员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案例的讨论也为教员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如果教员长期坚持积累教学案例,保持案例的经常更新,可以保证所教的课程很好地反映教育教学实际,更新案例是保持课程活力的血液。

总之,广泛地开展案例教学是深化军事任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方法、组织实施以及精品案例库的建立都还处于探索中,在案例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极大地突破普通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容量、交互手段上的限制,拓宽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形成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实现网上信息的实时交互和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内容,及时地调整并充实到案例教学内容中,并根据任职教育中学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工作阅历与培训目标等差别来及时调整、更新案例教学的内容与组织方式。可以断言,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案例教学在推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创造军队院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并激发学员的学员兴趣,提高学员创新能力方面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德定.航空维修工程与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第6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数学物理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53-02

上世纪90年代推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大众化”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标志着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指导方针得到进一步实施。众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教学宗旨。因此,大规模、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在各地方性本科院校推行,旨在为每一门课程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文根据《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特点和多年的一线执教经验,提出了以案例教学法改革该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物理方法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是以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和求解方程为主要内容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简化问题模型,并将实际问题采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从物理思维转向数学工具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课程内容一般分为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和特殊函数[2],其中数学物理方程的教学重点,包含波动方程、输运方程和位势方程建立与求解。根据边界条件又可分为直角坐标系、球坐标系和柱坐标系。另外,经过长期发展与积累,形成了解决一些特殊物理模型的方法,如格林函数法、积分变化法、变分法等。在早期出版的《数学物理方法》教材和各高校选用的教材中均以内容的原创性和完整性为特色,推导过程复杂,学习难度较大。另外,数学物理方程求解过程理论性强,在早期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主导式”为主,该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在完成深层次理论讲解和繁琐的过程推导后,拓展教学内容和实例相对偏少。因此,适用于早期的“精英”教育模式,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能力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呈现出较大局限性,结合学生基础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提出了课程改革要求。

课程教学改革常见方式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考核过程改革,其中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之根本。所以,《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改革首先必须弊除传统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数学推导繁杂、应用性与新颖性不足等问题。根据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其目的是降低理论教学内容难度、适当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内容,实现该课程向“易教、易学、易懂”的方向改进。另外,根据专业特点,将专业技术课程中一些应用型问题引入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课程的应用特性。其次,改革以教师为主的“主导式”教学法,借助近代教育技术和实验过程辅助课程教学,以简洁明了的教学过程探索深层次理论问题,实现课程教学深入浅出、层次分明。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民主性三大特征[3],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改进的一种应用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一个教学案例就是该课程所服务领域或学科方面的实际课题或小项目,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4]。因此,就教师来说,需要从大量的教学资料中选择适当问题设计教学案例,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除少数体现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典型案例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使用外,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教学案例应结合课程学科发展选择最新且具有典型特性的案例,对于没有现成案例的教学内容应由教师动手撰写,并按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然后将各章节的典型案例按一定逻辑关系或技术层次进行组合的有机结构体。每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必须包含有一定深度的科学问题,同时具有某一些特征典型。

案例教学过程是将各案例遵从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索,总结某一规律或得出某一结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案例中疑问的分析与处理,引出课程应用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问题处理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异,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方面都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变革。首先,要求教师将一系列典型案例融入到讲课过程中,同时在案例剖析中不断提出待处理问题,供学生思考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思考,经过系列逻辑推导后最终获得答案。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单独“唱主角”的特点,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其次,要求教师将各典型案例进行逻辑组合,在理论中体现实践、在实践中提出理论,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典型实践案例的分析处理以及各案例直接的关系衔接,不仅能向学生阐明课程基本理论,而且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要求教师建立与学生平等地位的课题关系,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课题教学秩序,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直接的讨论、辩论有序进行。使各自观点、理由和论据都得到充分展现,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3.案例教学法应用

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我们认为该教学法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数学物理方法》课程。首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案例与数学物理方法的模型建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将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和典型物理模型转化为教学案例。其次,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遵从理论够用、技术过硬的基本原则,所以通过案例降低理论深度,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讨论式教学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全面掌握课程教学体系,敦促教师不断将工程技术问题引入教学课堂、更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举例。

3.1贴近生活案例素材

波动方程是数学物理方法的三类方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应用型能力培养,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模型――鱼洗构建了教学案例。鱼洗受双手摩擦产生振动并在介质中传递,鱼洗内的水受振动影响形成水波和水跳现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教学视频演示详细的实验过程,通过调整摩擦频率改变了水跳个数和位置。经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观看后,着手归纳模型中蕴含的物理背景和内涵,指出问题的实质。然后进行物理过程分析和数学过程推导,完成模型建立和求解。最后进一步分析结果的物理意义,提升教学层次。将鱼洗模型引入该课程教学既增加了教学过程生动性,有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应用特性。通过该案例成功分析机械波的形成和在介质中的传递过程,不仅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波动模型,并解出鱼洗的振荡性能,而且可以从实验方面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如在不同水深之下系统的振动性质,不同密度的液体之下系统的振动等。

3.2贴近工程技术应用的案例素材

散热片是现代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器件之一,在电子产品中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将散热片实体作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将之与数学物理方法的输运方程和稳定性方程教学有机融合。该教学案例具有方便改变定解条件优点,解析求解与数值模拟等不同方法求解的特点,既拓展了教学内涵,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又改革了传统教学方法,增加了实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应用能力培养的机会。

我们将铝材散热片贴装在一定功率的电子元件表面进行散热,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不同位置的温度监控,借助此实验模型可以同时完成与热烈传递相关的输运方程和与稳定态温度分布相关的位势方程的教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在案例演示过程中改变散热片材质和形状,并测量出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对比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而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进一步研究影响散热效果的各因素和自然规律,提升教学内涵层次。在理论与实验分析基础上,引入数值模拟计算的相关内容,提出课外自学要求,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蒙特卡洛方法,并在课堂内进行学习交流,提炼出内容要点和学习心得,并将之用于该教学案例分析与求解,实现理论问题的工程方法求解。

4.结语

本文分析了《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弊端,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该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检验,该方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内涵,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姚端正,梁家宝.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7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37-01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第8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81-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论而言,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实践能力,有效地实现教学理论的构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必须对课程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其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与教学目标一致,有效地突出教学的原则与理论,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流程,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辅导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进行探究。当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要具备判断能力,可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案例进行讨论和评析。这样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分析案例,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二)合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的选择和搜集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对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其可以选择原生态案例、音像案例以及文字案例等,但是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讲解字词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搜集字、词、句,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一边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美景,一边学习作者在字、词、句方面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对“是……也是……”“既……又……”“因为……所以……”等词句进行仿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这些词句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词汇储备,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美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研读评析教学案例

研读和评析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案例时,应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案例材料,并对其具体内容和有价值的命题进行深入分析。1.对对案例中揭示的情况和事实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对案例中教师的地位加以明确,考虑教师的对策和行为是否合理。2.要案例的因果关系加以重视,全面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3.对案例中即时性问题和基本性问题加以区分,有效掌握问题与事实背后的规则和原理加以了解,并归纳、总结、推理、演绎以及解释案例中的信息。同时利用已学知识和经验综合评判案例中的内外部因素和背景材料,并提供有效的方案和解决对策。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研究案例,并将相关的问题加以综合,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案例的背景、观点以及事实等加以熟悉,并对案例蕴涵的规则和原理等加以明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归纳和总结。

(四)创设有效的案例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这个时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来,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案例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逐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些常识性文章的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能够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重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实践的重要性加以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加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换位思考正确地看待问题,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般案例教学多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加以完善,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并与学生相互协商和尊重,促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从而加强师生的交流,增强合作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深入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体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案例,通过丰富的教训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王本火.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

[3]林江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第9篇:教育教学案例要求范文

案例教学是目前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开启学生智慧的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案例教学法包含四点内容,分别是:背景、主题、细节和结果。其中背景是指一个事件所发生的事件、地点、主要人物以及发生的原因,通过实际事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学生的思考;主题是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的解决问题垫定基础;细节是指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事件的细枝末节当中不断钻研,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是让学生明白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并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案例教学法更加适用于应用实践的课程当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某种社会岗位的人才。就当前的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其学历教育主要应依托为国民教育,但在实际发展中,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对于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需求不统一

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并没有以实际岗位为出发点设置课程,而是沿用传统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注重通用知识的传播,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不统一,联系也不够紧密。虽然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制定出一些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在授课的体系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然而仍然受到很深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无法满足部分企业岗位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

(二)教材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

中职教育由于更加注重岗位的实用性,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避免一些理论价值较强的。然而纵观我国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或者与学历教育完全相同,或者直接使用地方学校的教材,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需求。一些院校虽然自行编写、设计了教材,但由于其教师缺乏企业任职的经验,对于岗位的实际要求缺乏相应的了解,教材的编写也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三)教学成果不够显著

在上文中讲到,目前的中职教育教学沿用传统的学历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反映所学的知识与今后的实际岗位联系不大,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便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教学成果不够显著。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思索的主要问题。

三、案例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准备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企业的岗位众多,每一个岗位对于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准备案例的同时,要关注到企业的实际建设。在进行正式的案例教学之前,学校可以开展学生谈会,让学生上台讲话,讲述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对中职教育教学的要求等,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案例。

(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该环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案例的具体情节。在正式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让每一个观点充分融合与碰撞。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案例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三)注重案例教学的归纳总结

在学生结束对案例的讨论后,教师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阐明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点评,为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明方向。在教师归纳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后,学生要做出相应的课后反思,反思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正确,针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习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