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案例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笔者在网络上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叫“问卷网”的网站,经过尝试,发现其中很多功能都能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下面就将个人利用“问卷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各位分享。 “问卷网”提供了“问卷”、“表单”、“测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建立调查问卷或者教学测试题。
一、 利用“问卷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问卷网”提供的问卷功能非常强大。笔者曾经指导学生利用问卷的功能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进行网络调查优势明显。
传统的调查问卷,基本上都是纸质,由被调查者笔填,然后由调查者回收进行统计,再将统计的数据导入到分析软件,如“Spss”或者“Excel”中,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数据分析的柱状图等用于使用。这种方式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显得有些过时。一是因为需要印制纸质的调查问卷,浪费纸质资源,不利于环保。二是调查者在进行调查时,如果需要进行多个地点的调查,则浪费时间和人力,在同城还好说,如果在不同的城市,研究成本会大大增加。三是统计结果需要人工进行输入,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出现统计的错误。利用”问卷网”进行的网络调查极大的解决了上述出现的问题。
首先,“问卷网”提供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图片题、排序题、矩阵题等近13种题型,题型的丰富可以让使用者将调查问卷编辑得更加科学有效,这是纸质调查问卷所难以达到的。使用时只需要将相应题型拖拽到空白处就可以M行调查问题的添加,输入题设和答案即可,操作非常简便。笔者在使用时发现“逻辑设置”这项功能非常的实用,这是纸质调查问卷很难实现的。“逻辑设置”的意思就是在回答某道题时,如果选择A则题目就跳转到A选项所对应的调查流程,选择B就可以跳到B选项所对应的调查流程。例如,笔者在做“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时候就利用过此功能。题目是“您的角色是?”,选项有“幼儿园教师”、 “本科在校生”、 “5年一贯制大专在校生(幼师五年制)”等。由于几种角色的基本信息情况调查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问卷时使用“逻辑设置”,就可以在一份调查问卷中实现不同角色的调查,被调查者在操作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选项自动跳转到后面的调查流程。也就是说一份调查问卷就可以实现不同角色的调查任务。
其次,“问卷网”在生成调查问卷时,可以在前进行问卷的外观设计,也可以进行问卷的预览,同时也可以实现问卷的word文本导出。在调查问卷时,可以设置“链接收集”、 “有偿收集”、 “网站收集”、 “邮箱收集”等多种收集方式,的调查问卷可以用网站链接地址、手机微信等方式打开并进行填写。从而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员的调查,而不用调查者亲自前往,极大的节省调查所需的时间、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再次,“问卷网”的调查问卷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统计结果不受任何影响,这样可以方便调查者不断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利用“问卷网”所进行的调查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数据的统计很方便,“问卷网”可以实现Excel数据的导出,用于其他分析软件使用。除此之外,“问卷网”还提供了多种图表,有柱状图、饼状图、圆形图、条形图等,这些图表还可以导出成Word文件,方便使用。
利用“问卷网”制作调查问卷,可以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随时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学校管理者、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 利用“问卷网”进行在线测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问卷网”中的“测评”功能,用以实现教学中的在线测试。
编辑试题一共分成三步,第一步,测评设计,即编辑试题。“问卷网”提供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图片题、描述说明题等近8种题型,完全满足笔试的题型。第二步,分值设置,即设置每道题正确、错误答案的得分。第三步,结束页设置,即测验结束时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结束语,及分数显示的方式。通过这简单的三步就可以实现试题的编辑。
的试题像前面介绍的一样,可以有多种方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是让学生用手机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扫码答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教师打开“问卷网”,查看学生答题情况,通过查看答题情况,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可以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此种方法也可以以学案或者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线自测答题,有助于教师在进行新授、复习等环节时实现分层次教学,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然,笔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此功能还有待完善。比如,在答题后,学生只知道自己总共的得分,而不知道究竟是哪道题出现了错误,不便于学生自我学习。
以上两个实例只是笔者利用“问卷网”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没有开发出来。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应当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只有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并能够将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中,才能使得学习者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使得教育的信息化更加扎实稳固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设计;反思
参与式语文教学,更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语文教学不再枯燥和死板。最重要的是,利用参与式教学的任务设置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实际做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两次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的任务设置进行比较,从而完善老师关于参与式教学中的任务设置的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手段。
一、授课任务设置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乌鸦喝水》这篇文章进行分析。首先,需要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授课任务设置。通过绘制表格的形式可以了解到任务设置的过程。如表1所示:
二、教学设置任务分析
通过对教学任务设置的分析可以明确教学任务设置的目标和过程。任务设置的目标,第一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并且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欢和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之中,这样可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课程顺利的进行。而且需要根据教学难度的不同,划分成为几个级别。比如对生字的偏旁部首,以及韵母和声母的使用等,都是教学设置人物的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认识汉字的能力。比如,认识“渴”,这是故事的起源,就是因为“乌鸦渴了”。而针对“渴”这个字,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想像自己“渴了”以后,会采取的行动,就可以理解乌鸦的行为。而且老师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现任务分层,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任务和完成任务,实现对课文和语文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任务设置分析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师利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不够清晰和成熟。因此自主认知的能力比较差,所以选择参与式的任务设置办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环境之中。而且在呈现任务的阶段,学生会喜欢参与到任务之中,并且注重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完成任务阶段,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等内容进行反馈和分析。
四、教学反思任务设置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采用参与式教学的任务设置方法,可以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在一次,真正的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次,则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设置任务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执行活动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设置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掌握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最后,则是参与式的任务设置,可以让语文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任务设置的完成更加困难。
本文通过对同一个语文教学内容的授课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利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以及任务设置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并且可以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利用参与式的任务设置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老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这样也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互动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参与式任务设置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海英,李建军.“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问题透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33-138.
[2]魏小娜.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技术[J].教师教育学报,2014(06):111-113.
关键词:高等学校 语文课程 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高校在从事各类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信息资源[1]。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作为高校课程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的状况,是高校进行语文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融入,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文本类资源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涉及到许多文档资源,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指令性和指导性文件,如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规划、教育教学计划、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新生招生、毕业生分配、毕业生就业、肄业生记录等方面的有关指示、计划、规定、细则、办法、记录等文件资料以及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如高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语文教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与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数据报表。
(二)语文教师师资类资源
高校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经验的不断提升和积累能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而师资类资源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是师资培训类档案,如语文教师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计划、教师培训实施进度、教师培训考核和总结、委托师资培训、出国进修培训等资料;其次是师资学术类档案,如语文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教学科研成果。在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教材、专著、译著。最后是教研室档案,如高校语文课程教研室的教学总结,教师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及各类竞赛结果、奖励材料、教学情况调查表。语文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核定、执行情况、各学期的教师工作量等统计数据资料。
(三)学生类资源
学籍管理资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管理卡、学生成绩记录卡,在校学生花名册。学生学籍变更记录,如有关学生升级、留级、转专业、转学校、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等的记录资料。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处分记录资料,学生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档案资料。完善的学生资料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针对学生各自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
(四)招生、毕业、就业类资源
招生类档案,如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学校介绍、专业介绍、新生名单,委托代培计划与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毕业生分配资料[2],如毕业生分配计划、方案、报告、总结、分配名单、毕业证书发放记录、毕业证书存根、供需见面的计划、合同。毕业生质量调查资料,如高校对毕业生质量调查的规划、计划、总结、调查表,用人单位的审核反馈意见。毕业生就业资料,如校园招聘会、用人企业名单、招聘计划与指标、招聘条件细则、就业合同签订记录、就业信息反馈资料等。
(五)课堂教学类资源
课堂教学类档案,如语文课程任务书、课程安排表,课程进度表,语文教师任课安排表,典型讲义和教案,各种课程的考试题库。实习、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类档案,如语文专业类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验、实际训练、校企合作方面的资料。包括上述教学活动中的规划、计划、大纲、总结、指导书、讲义、协议、合同、结果鉴定、报告等。教学管理类档案,如语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数据上报等资料。
(六)教材、专著、论文类资源
教材、专著类档案,如高校语文教师及职工自编、主编、参编、撰写出版的各类教材、专著的正本[3],语文教材的使用目录,教材的购买、入库、发放及使用记录。论文类档案,如高校具有保存价值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其评审意见资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名单、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及其有关审批文件和资料。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查询能力,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改革创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是高校语文课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面对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教师通过建立语文学习网页或社区能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达学习任务和上传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建设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乃至高校整体档案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的数据计算、信息资源检索和查询、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远程网络传送、不同语言文字自动翻译等功能,以及功能完善的各类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和加密,会变得更为规范、准确、高效与安全。反过来,数字化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又为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三)有利于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档案本身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善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美整合,能够进一步满足教师、学生、教研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便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了信息的存储、检索、查询、调用、分析等过程。教学档案的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4]
(四)增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对时展的适应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迅速进步,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只有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才能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来自于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面应有的信息资源保障,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及时适应21世纪10年代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分类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是以纸质载体为主,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录入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且查阅非常困难,且需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橱柜和档案架和空间。而数字化档案克服了这些缺点,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可方便地无限量地复制。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指由纸质档案转变为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的电子档案,也可以直接称其为数字化档案。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经过数字化建设所形成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联网,才可以实现在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网络范围内的用户对其资源的共享。因此,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最终实现其资源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功能有多种,如网络教学、网络实习、网络作业、网络题库、网络归档、网络组卷、网络借阅、网络检索、网络传送、网络复制、网络上传、网络下载、网络获取、网络存储等。
(三)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安全化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是其网络化带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5],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升级管理系统、加强保密措施等方法逐步加以解决。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首先是得解决安全保护问题。要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及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攻击等因素造成的损毁和遗失。其次是安全保密问题。对于涉及保密的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也应分为完全公开、部分公开和完全保密进行管理。
(四)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服务化管理
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与高校语文教学档案内容与载体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服务。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校内的校园局域网、本地的城域网,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广域网,乃至互联网进行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并可以同时开展对校内外学生、学校、社会各类用户的教学档案网络服务。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方式有多种,如查询、检索、复制、下载、传送、存储、链接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安全化等特点。语文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了信息存储、查询、提取的速度,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间内的不同需求,同时对高校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香.浅议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25-227.
[2]谭鸿雁.认证服务视角下的高校教学档案资源建设[J].兰台世界,2011(5):42-43.
[3]谢芳清.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09(3):15.
一、前言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要想更好地理解目的语的语言构成和自如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还要学习陌生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不同的人文与生活。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思维方式。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汉语也就是在学习中国的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实现了从单纯侧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到交际能力的提高再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转变。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将把语言学习者培养成为成功的语言使用者作为教学目的。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因素还是经常被忽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跨文化意识不强,交流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这种误解主要体现在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上。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和正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笔者在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喜欢通过听中国歌曲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而具有浓厚中国风的歌曲更能加深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周杰伦代表性的中国风歌曲《发如雪》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背景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曾有人说过:“21世纪的文盲,是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掌握多种语言的人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跨文化交际也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充分重视。与此同时,由于语言的复杂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性,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困难和重要。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不同民族间的交际或者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必须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里所说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一定的交流场景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利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由于语言本身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想顺畅地进行交流,不仅是语言技巧运用的问题,而且还是文化要素理解的问题。可以?f,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间的差异。在跨文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要遵守对方文化礼仪的原则,还要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
2.中国风歌曲的特点。中国语言是文化,中国文学是文化,中国历史是文化,中国饮食是文化,中国艺术是文化,中国科学是文化,中医武术是文化,华夏衣冠是文化……可以说但凡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中国文化,一种中国风。所谓“中国风”就是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如歌曲、电影、广告、服饰等。
与中国风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hinoiserie,来自于法语chinois?@。从18世纪开始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陆续走向世界,直至受中国风影响的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式园林在欧洲各国王室流行,再到今天走红毯的明星们身着中国民族元素的服装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以及中国风歌曲风靡全世界,曾长时间流行的“中国风”又一度在全世界兴起。
一曲《东风破》宣告了华语乐坛中国风时代的到来。周杰伦擅长将古典音乐与现代元素糅合起来,配合方文山极具中国文化内涵和历史质感的诗意歌词,打造出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风歌曲。简单地说,中国风就是将“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独特乐种,而且只有符合“三古三新”这6大标准的歌曲才能叫中国风歌曲。而方文山更是准确地界定了中国风歌词的内涵:“所谓的中国风歌词,正因为它加入古典元素的用词后,文字上很容易使用到修辞学的技巧,然后这些歌词形成仿古调性的画面,同时也很自然地依附某个背景时空,使得词意显得较有深度。”(1)
此后周杰伦的每一张专辑都会推出一首中国风歌曲,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通俗的唱法和古今结合的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每一首都有着不同的格调,或婉约,或哀怨,或典雅,或凄美。本文选取周杰伦《十一月的萧邦》专辑里的中国风歌曲《发如雪》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其实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异域文化的理解、认同、适应的一个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语用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个人能力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是非母语者在不同交际情景中正确、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这里的语用能力包括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语用能力不仅受语言的构成和规则,也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的制约,而且还受使用规则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不仅语言不同,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文化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区别,因此语言的使用规则也不一样。由于语言和文化的负迁移,学习者必须充分了解汉语的使用规则,语用能力才能得到加强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相互影响,汉语学习者交际是否成功取决于在与中国人的交流过程中,语用能力的高低。受古汉语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也会出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汉语学习者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如雪》中“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在这里就可以借助凄美来讲解。“凄美”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动词,意思是“使离别变得凄美”,改变的不仅是词性还有意境。
2.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达、情感的表现,90%以上要靠交际。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地练习才能得以提高,以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敢于交流。一方面要营造交际的氛围,唤起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欲望,并根据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高低进行互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给学习者提供说的机会,培养学习者交际的习惯。比如借助中国风歌曲《发如雪》的场景和意境,两个人一组,通过角色对话,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不同文化关系的理解和体会,对不同文化现象和特征的洞察力。缺乏跨文化意识或者跨文化意识不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很难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语言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实际上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和使用的语言的特征,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面镜子。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是实用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进行基本语言学习训练中,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次是文化渗透原则。始终把中国文化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让学习者通过学习汉语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去,跨文化意识加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中国风歌曲里融合了很多中国元素,通过中国风歌曲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发如雪》里化用的古典故事和诗词以及常见意象都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印记。另外曲中所穿插的戏曲的唱法,也属于中国的传统元素。比如歌词中的“伊人”一词,其出处最早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用法主要是指那个人、这个人或意中人,属于第三人称。在古代男女通用,今多专指年轻女性,“伊人”也就是心目中喜欢的那个女子。《发如雪》中常见的古典意象还有“明月”、“铜镜”等。
4.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总称,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自发地学习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发主动的学习,以及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重视自我评价,学习能力自然也就随之提高了。喜欢音乐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中国风歌曲来学习汉语和汉文化。比如通过《发如雪》的欣赏和学习,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到中国人对于爱情的诠释。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在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本节以中国风歌曲《发如雪》为例,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1.听力教学。学习者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外语水平的高低。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听力教学一般不太注重听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导致很多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了放弃学习的现象。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教师可以选取外国学习者比较感兴趣的中国风歌曲作为听力材料。这种教学可以通过改变学习者认知行为的训练方式来进行。中国风歌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发如雪》为例,通过播放歌曲《发如雪》,首先要求学习者把能听到的单词记录下来,根据某个单词出现的频率和正确与否,确定这个单词的难易度。接着要求学习者边看歌?~边听歌曲,把错误的修正过来。最后再集中反复地听两遍。比如学习者反复听到的“发如雪”就是一个高频词,通过这个词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为什么用“发如雪”表达愁白了头发的意思。这种训练方式,从认知方面改变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从而可以更快地适应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另外,学习者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听中国风歌曲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特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不仅提高了其听力水平,也增强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2.口语教学。通过中国风歌曲进行的口语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教学可以通过体验型的训练方式进行。通过《发如雪》中展示的唯美爱情,可以让学习者表演各自国家恋人之间的对话,再和《发如雪》中诠释的爱情进行对比,来了解中国人尤其是恋人的思维习惯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在进行训练时,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习者体会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在特定的语境中训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歌词进行赏析,从而引出歌词中包含或化用的古典诗词,感受优美的意境,理解接受中国文化,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这种教学可以通过提高文化敏感的训练方式进行。《发如雪》中包含或者化用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溺水三千,只取一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及梁祝化蝶、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尘埃等典故。而歌曲中“明月”的出现更是中国人表达相思之情的常用意象。学习者通过训练,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进而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4.写作教学。针对很多学习者不喜欢写作的现状,对外汉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经过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后,不仅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适应也得到了加强,这样就为汉语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素材,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提高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教学可以通过互动式的训练方式进行。借助中国风歌曲《发如雪》中出现的古典诗词和典故,可以让学习者以白头偕老为主题,写一下对中国人爱情和婚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爱情忠贞不渝,命中注定以及前世今生轮回的永世爱情的诠释以及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在写作之前可以和中国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加深对特定文化的理解并且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当然,以上教学中使用的训练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内容交叉使用,相互补充,以便学生更快更好地增强其文化敏感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除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语言运用技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掌握充分的语言知识,还要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清醒地认识。只有跨文化意识不断地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从而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成人教育 学籍档案优化 档案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人教育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籍档案管理落后等。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这一问题重视力度,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难点
成人教育属于组织中的一个教育过程,不管是否正规,在社会上均被视为成年人增长能力的方式。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中,如学习形式、学历层次、学习方式等存在着多样性特点。因此需要记载的材料复杂多样,各种资料的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为:
1.学习档案管理中漏洞较多,管理较为混乱
在这种问题下,成人教育学籍档案中存在较多的漏洞,使学籍材料不够齐全。同时由于因为办学周期较长,涉及的方面较广,导致建档和归档困难。办学层次和办学种类的繁多,造成时间的编目和组卷工作十分混乱。
2.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很多管理人员并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这就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3.学籍档案管理手段不够完善
部分办学机构管理层,对于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不是十分了解,导致管理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有些院校还没有使用档案管理相关软件,这就导致档案信息存在重复劳动现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优化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对策
1.补充学籍档案信息,完善学籍材料
为了完善成人学籍档案内容,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要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当学生入学后,要及时将档案收回,作出适当整理后,交给学校学籍部保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籍遗失,以便日后建档。第二,当学生入学进行学籍表格填写时,要求学生统一贴上彩色尺寸照片,禁止学籍无照片现象出现。第三,每份学籍档案中必须具备学生的入学通知书、考生信息、学生成绩单、登记表、学习卡以及实习考核鉴定等所有与学生相关的材料,从而保证有据可查。
2.保证学籍档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1)严肃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严肃学生成绩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管理手段做出适当的改进,开发并充分利用具有专业性的学籍管理软件。二是加强监管力度,禁止任何人员或者单位对学生学籍中信息进行改动或者取消。三是对网络安全进行严格管理,禁止非法人员通过网络途径对学生成绩做出恶意改动或者破坏。
(2)对学籍档案的书写规格进行统一。学籍的书写不仅要清晰美观,其规格也要统一。对于学籍档案的规范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学籍中的表格必填项目不能留白。二是必须使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学籍内容,禁止使用蓝色墨水和铅笔进行书写。三是学生出生日期必须填写,内容要和学生身份证一致。四是文字要采用简体中文。
(3)依照法定程序对学籍信息进行修改。对于涉及到学生个人信息,例如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等,在原则上是不允许更改的。如果有必要,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更改:一是学生本人填写,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学籍信息变更申请表》。二是以公安机关提供的户籍证明为依据,并提供相关材料和复印件。三是对证明材料做出严格审核和验证。四是将申请交由学院领导审批,如果学院不同意进行更改,需要及时通知学生。五是如同意更改,需要将文件抄送上级部门进行备案。六是向学生下发同意修改文件,同时将文件进行上报,并将有关信息进行挂网处理。如果学籍档案中的信息正确,学生已领取完毕业证书,则不允许进行修改。
(4)保证学籍档案的正确性。学籍档案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真实性。成人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只有学籍卡是保留在学校的,其他先关文件均被加盖公章后,交由原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员管理,或者将其存放在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近几年,各个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越来越重视。学籍档案中的内容如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特点,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因此,相关教师或者管理者需要实事求是的对学生的各方面行为、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学籍档案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对班主任填写内容作出严格监督,禁止学生本人对档案进行填写,防止虚假行为的出现,进而保障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真实性。
总而言之,在实施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首要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严格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另外,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成绩的管理,规范学籍书写格式,进而保证学籍档案的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吕冬梅.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3):64-65
【关键词】轻负高效;拓展延伸;教学案例;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很多课文由于历史背景、文体特点以及文本深度等因素,造成学生不能高效的吸收其应有的精华,甚至课堂教学结束后大部分学生仍旧一知半解。面对这种现象,笔者想通过探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改善学生学习文本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拓展延伸到底应注意哪些,如何进行处理?
一、拓展延伸与文体的关系
语文教育专家经常这样说:“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出文体味”。换言之, 不管文本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应还原其“语文”的本身;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灵活处理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不同文体需采用不同的拓展延伸的形式,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拓展延伸。现通过教学案例的比较来看不同拓展延伸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以说明文为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生物入侵者》运用说明文的知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文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延伸环节――我来当编辑:教师引进了现在网络上百度将一些名词加以解释的百度词条这样一个概念。接下来举了具体的例子,以及写百度词条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当一次编辑家,为生物入侵者拟写一条百度词条。
通过课堂效果的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此种写作方法,并且运用自己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对课文进行一次归纳小结,这是对学生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另外,这样的教学环节也同样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不得不佩服此教师拓展延伸设计的巧妙,在立足于文体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拓展延伸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的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回归文本,立足文本之外,我们更要抓住课堂的教学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篇课文时,笔者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设计了一场辩论赛:庄子与惠子孰是胜者?在辩论前我为学生对辩论知识稍作补充,学生精彩纷呈,辩论激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
在《白兔和月亮》《皇帝的新装》等课文的教学中,将课本改变成课本剧,将抽象文字变成直观的表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锻炼了他们重新组织材料和表演的能力,另外也能通过表演更深入地琢磨人物性格及内心情感,让人物更加真实化、立体化。
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课本,里面的课文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得好,就能使学生透过课文学到更广、更深、更实的知识,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拓展延伸与教学对象的关系
在探讨前面的基础之上,我们却不能忽视一项最根本、基础的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拓展延伸效果的优劣。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新课标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在主导课堂的时候更多地应该考虑学生的因素,如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情感需求、价值取向等。
如笔者在传授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中,由于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储备而造成课堂效果的沉闷。一开始关于马的成语、诗句等环节开展的都非常顺利,而在文章的结尾处,我让学生展开游戏,进行一项关于马的知识小擂台,由于课前没有相关的预习提示,因此学生之前没有进行资料搜索,出现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有很大难度,这时才发现:我为学生铺了一层台阶希望他们登高,却高到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拓展延伸是一个多元化的课题,而笔者仅仅谈了与拓展延伸有着密切关系的三大要素,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取得进一步的收获。徐志摩先生曾经用这样的诗句来领略康桥的意境:“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笔者也想以这种探幽的美妙来比喻语文课堂中拓展延伸在教学中奇妙的效果,希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将研究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家伦.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多元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
[2]周一贯.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 浙江宁波出版社, 2000
封面学校介绍
(1)封面学校介绍 无
教改前沿
(4)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学习理论的重新解读 姚建忠
(6)生态课堂:演绎教育的和谐 薄方林
(8)语文课堂学习策略 徐静佩 陈奇斌
教育感言录
(9)善意的谎言 陆国杰 李金洋
教改前沿
(10)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刘萍
(12)以人为本,开辟作文创新之路 王青
(14)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顾晓红
教育感言录
(15)在张扬个性的心灵对话中充满活力 史小芳
教改前沿
(16)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 钱维娜 陈卫东
(17)新理念 新课堂 新评价——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李增强
(19)“全程式”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沈小花
科研指津
(20)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 彭丽君 孙闯 孙雪昭
科研经纬
(22)巧借“节日、纪念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魏仁飞 宋飞
(23)低学段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与运用研究 林金江 朱春明 朱玉勤
(24)激发学生数学课堂的“主角意识” 张燕
(26)数学教学的“有疑——无疑——疑中出新” 晁林
(27)引导学生 走近数感 屠莉琴
(28)对数学符号教学的思考 良
(30)品德与生活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落实 宗引囡
(32)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王建凤
(33)小学舞蹈创编和教学的艺术特点 刘静洁
案例与分析
(35)两种教法 折射不同的教育思想——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 顾桂荣
(37)关注个性差异 尊重个性体验——一年级《家》的教学及评析 朱健琳
(38)《两只小狮子》教学片段及反思 王洪汝
(39)在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学会做客》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与评析 许嫣
(41)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尝试——《比尾巴》教学有感 陆玉芳
(42)学会真正的阅读——《雨点》教学片段及反思 刘芳
(43)一个文本 多种感情 几多回味——《去年的树》教学与反思 方利
(45)以玩为主:一年级语文教学示例
及简析 陶友云
(46)在游戏中学数学——一年级“数的组成”的教学 张荣森
(47)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园地 唐晓红
教学衔接研究
(48)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濮荷英
(50)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探索 周惠琴
专题研讨
(52)语文教学的“关系” 张菊荣
争鸣之页
(54)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 李明霞
(55)营造互动的数学课堂教学 周敏
热门话题
(56)阅读:回归自然,还“本”求“真” 庄蓉琴
(58)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理性思考 吴刚
(60)运用开放性策略 追求可持续发展 任建华
名校专版
(62)抓教学三项常规工作 促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陶建良
(64)语文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陶沁
(66)着力探索 倾情“对话”——语文课堂精彩的“生成” 俞培菊
(68)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杨春蕾
(70)注重情感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 蔡秀华
(72)小学体育应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 沈伟华
名师教学研究
(73)教师——“富有个性的读者”——特级教师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片段及分析 虞岳明
青年沙龙
(75)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 谭敦舫
教育感言录
(76)执手相看泪眼,竟成无语凝噎! 时守礼 熊苏芹
海外传真
(77)美国全方位浸润式的价值观教育 朱芳仪
治校方略
(78)校园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韩培珍
(79)本刊理事会名单 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优化语文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是以优化的情境为学习的空间,根据教材的自身特点,创造出一种优美的环境,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后,课堂的氛围会大大活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又作用于课堂,使得课堂的气氛得以优化。
2.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最为关心的重点――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这是出于对应试教育的考虑,对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却相当忽视。这肯定与我们作为人的天性所不符,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丰富的情感,人不像机器一样只会运算,而没有其他想法。人在认知外在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我的情感加入其中,因此教学必须培养情感。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情境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教师创设出多种情境,W生在多样的情境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大了,情感也丰富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大大提升。
3.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索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呈现的方式越是直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能被调动起来,主体性越能发挥出来。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会慢慢地活跃自己的思维,将情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自然学生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遇到较难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学生会自己去研究和解决,时间久了,语文探索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培养出来了。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案例分析
1.课堂记录(片段)
……
师:今天我们采取一种特别的读书方式,即:“我读大家评”,请同学们务必读出小猪当时收到麦子的心情。
生(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小猪的心情了吗?我们结合图片来一起读读这一段。
生(学生齐读)。
师:小猪的心情是这样的,那小猴,小牛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
生(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几位同学感情都很到位,读出了各自的心情,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在音乐声中朗读)。
……
这是本人在听了一节语文课后的片段的展示,那节语文课,表面上上课很热闹,内容很丰富,给同学带来许多欢乐。可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教师虽然创设了许多情境,但很多是不必要的。这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对教学重点丝毫没有提及,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只能勉强地应对这些花哨的情境,很难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刚进入情境,有一点自己的感悟,又走进下一个情境,都是蜻蜓点水,很难产生好的体验,这样也导致了教学效果比较差。
在现在的情境教学的创设中,教学情境脱离了教学目标,没有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的情境创设“在教学内容上面教师人为地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糖衣,学生很可能被五颜六色的糖衣迷惑住,对外面的糖衣感兴趣,至于其中的内容,学生基本一概不知。”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情境,却始终未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教师慢慢地形成教学形式,就是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的意识,教师创设了大量的情境,但学生最终所学到的东西与教学目标不相关,只会让学生越走越偏。
2.课后交流(片段)
调查者:老师,您课堂上展示的材料非常丰富啊,这些都是您亲自挑选的吗?
老师:不是,这些都是我在互联网上面下载的课件,感觉还不错,就拿过来用用。如果自己做的话,花费时间太多,而且也没有这样好的效果……
在简单交流中,可以看出教学情境创设只是个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将变得既省时又省力,敷衍应付教学情境创设,教师没有亲自对情境进行相应的设计。网上的教学案例,都属于比较好的案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教师如果没有进行筛选,完全照搬,许多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导致教学效果差。比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必然要有月夜荷塘下的图片,讲诗歌的时候肯定要配着音乐朗诵。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在每一次这样的描写景色的课上,都采取类似的教学情境创设形式,教师都是照搬照抄,这样只会把教学的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明显是失败的。
笔者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能够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更好地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服务,促进当代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促织》 教学案例 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目前倡导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的趋势下,有的教师放弃了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归纳。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得多,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把握不深刻。因此笔者借鉴传统教法,让学生拟小标题,将学生置于“通过写……,表达了……”认知图式中,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提高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本功。
《促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节曲折,教学设计上宜以情节梳理带动文意理解及文言知识积累。
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已经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梳理,作了批注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案例描述
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利用情节的理解带动对文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文意,能在书上作批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共六个部分分别属于哪几段,并且板书于黑板。
环节二:小组合作探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要求:1.尽量含“虫”字;2.尽量在原文中找相关信息;3.最好每段的小标题字数一致,结构大致相同,以七字为佳。
环节三:展示学习成果,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本组所拟的小标题。每段尽量多写,以比较优劣。学生的答案尽管有的用词不是很恰当,概括性不强,但也有拟得比较精当的,如第一段有写“尚促织导致民不聊生”(“导致”删去更好)、“官摊派‘名’不聊生”(“名”即成名)、“宫尚促织岁征民间”。学生踊跃上台表演。
环节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各小标题的优劣来带动学生理解文意并且积累文言知识,重要句子让学生当堂翻译。教师展示所拟标题。板书:1.虫劳民伤财;2.官征虫成名遭杖;3.求解脱成妻卜虫;4.得神助执图捕虫;5.窃发盆虫死儿悲;6.怒转喜成名得虫;7.博一笑小虫显能;8.虫卓异化祸成福;9.刺贪虐一虫关命。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总体来看,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标题用词欠精当,概括性差,但部分标题概括性强,能覆盖段落内容,有出彩部分。下面结合教学具体谈谈:
1.“归纳概括”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侧重多元化解读而忽视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从认知心理学上说,“通过写……,表达了……”是重要的认知图式,只有当我们弄清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即写了什么之后,才能对这篇文章有初步的整体的感知,才能进一步思考“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等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概括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思想是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解读而忽视了根本的东西,那么学生对文本势必浮于浅层次的理解,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本人借鉴中国国文传统教法,让学生拟小标题,归纳段落内容,这样既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促进阅读教学,实现“以写促读”的目的。《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就能独立地读书看报,因此,归纳概括能力是中小学生的基本能力,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2.“文言结合”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目前有的语文老师在教授文言文时有两种倾向:古汉语倾向和现代散文倾向。前一种倾向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整堂课只有古汉语知识积累,没有课文鉴赏,学生感觉枯燥;后一种倾向把文言文当现代散文来教,整堂课进行内容鉴赏,但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没有得到落实。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语文教师对此作了积极探索,将落实基础知识和内容鉴赏结合起来,以文意的理解带动文言知识的积累,这样可避免教学过程的枯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以“文”为主还是以“言”为主,要视文章而定。一般说来,文采斐然、情节生动、感情充沛的文章宜以“文”为主,史传文学、说理文章宜以“言”为主。《促织》情节曲折生动,是学生的兴趣点,因此我定下了以情节带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的策略。
3.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感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洪镇涛指出语感的培养需要对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在《促织》的教学中,让学生拟小标题,这是运用语言的过程,然后对各组答案进行比较,领悟语言。学生在比较小标题过程中提高了语言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