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初中生的心理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的心理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的心理辅导

第1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一、小组心理辅导的提出

(一)目前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的心理辅导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多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个别辅导面对个别学生,针对性较强,以治疗性目标为主,双管齐下能较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当前的心理辅导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要面对很多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的指导都不同,师生间、生生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受到很大限制;第二,个别辅导虽然针对性强,但是目前学校心理教师少,学生多,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二)小组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在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小组心理辅导可以成为第三种选择。原因如下:第一,初中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集中,多在自我意识、学业考试、人际交往(包括异往)、情绪困扰等方面,可以针对有同类问题的学生展开辅导;第二,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同伴的重要性开始显现,更在乎同龄人怎么看自己,对父母和教师有叛逆倾向,与同龄人在一个小组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彼此;第三,近年来,西方、港台、大陆都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探索使用小组心理辅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说明小组心理辅导是可行的;第四,小组心理辅导在帮助有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经济而有效,可以缓解心理教师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郑日昌、陈永胜认为,“团体心理咨询对于帮助那些具有害羞、孤独等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更有其特殊的功效。”这更体现了小组心理辅导的优势。因此,笔者尝试在本校进行小组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多样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

(三)小组心理辅导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小组心理辅导又被称为小团体辅导,属于团体辅导的一种,指组长针对有某一类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参与者,进行集中的心理辅导,参与者理论上有2~12人,一般是5~10人。

小组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是团体动力学,其主要观点认为一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构成了“团体动力”,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在小组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组长(教师)要注重团体氛围的创设,提高咨询的效果。

二、小组心理辅导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成功的小组心理辅导也必然离不开考虑周到的前期工作,大概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小组的人数

小组人数的界定主要考虑小组成员沟通的效果,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好,林孟平认为,小组人数为7~8人为宜,外加1~2人防止中途有人退出,保障最终人数在7~8人左右。笔者的小组原本有8人,由于中途有人退出,最后还剩下5人。

2.辅导次数和时间

一般每周1次,每次90~120分钟,总次数8~12次。笔者的小组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共进行了12次。

3.辅导场所

好的场所可以营造优良的辅导环境,利于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没有专门的辅导室,找一个安静的、不被人打扰的空间也可以。

4.封闭式小组

小组心理辅导可以采用开放式小组,也可以采用封闭式小组,但最好是封闭式小组,人员固定有利于建立信任关系,能深入交流,便于组织,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5.小组成员的选择

成员的性别、年龄、智力、家庭情况、组员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小组辅导的效果,最理想的状态是成员的各项情况差不多,小组成员间同质性较高,但这不太可能实现。一般的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有时候教师也没有选择成员的自由,只能在现有成员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共同问题来进行辅导。笔者的小组成员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如果可以选择小组成员,可用的方法有:招募、问卷、访谈、教师推荐等。

6.目标的确立

要想有好的辅导效果,当然需要好的目标。最好能针对每个成员制定适合他的目标。目标分为一般目标和终极目标,一般性的目标就是直接目标,如提高自信心的小组辅导,直接目标应该是帮助成员提高自信。终极目标按马斯洛的观点是自我实现,成员能通过小组辅导得到成长。乍一看终极目标,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虚,但如果忽略了它,辅导往往会治标不治本。

(二)实施阶段

1.建立关系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长和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互相认识,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笔者在第一堂课上首先通过“棒打薄情郎”的活动让组员之间熟悉起来,步骤如下:首先填画胸卡,为自己挑选一个昵称,填写在胸卡上,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昵称,然后围圈就座,选一人手执报纸卷成的“棒子”,组长喊出一位成员的昵称,被叫者左右两侧的成员要马上站起来,否则由被叫者给予当头一棒,“棒打薄情郎”,反复做,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其次,通过盲行引导者相互交换的活动让组员体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增加组员间的互相信任,并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

最后订立小组契约,让学生们讨论哪些行为会影响团体辅导的进行,应该建立怎样的团体规范。在组员们一致通过的基础上签订合约,内容包括:按时参加每一次的小组活动;严守保密的原则;积极开放自己,与其他成员真诚互动等。

2.主题探索

本阶段的任务是组员之间通过讨论、探索共同关心的主题,刚开始时可能会遇到怀疑、拒绝、排斥等,但这也是组员有明显变化的阶段。

笔者在本阶段主要安排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主题的活动,如通过让学生思考并分享: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植物、颜色、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上帝……)我希望 ,因为 ,让学生探索自我概念。

3.互动体验

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组员之间的进一步互动,改变自我,增强自信,达成参加小组活动的目标。到了这个阶段,组员之间的内聚力增强,更能体验别人的感受。

笔者在本阶段尝试让学生了解自己没有显露的东西,在第五次课做了“运动衫”的活动,步骤如下:请组员分别在运动衫上作画,把自己公开的一面(可以被别人看到的一面)画在运动衫的正面,私密的一面(隐藏的、别人看不到一面)画在背面。建议使用彩色帮助诠释情绪。20分钟后,宣布“时间到”,让小组聚拢起来分享作品。

抓住初中生重视同伴、易受影响的特点,通过优点轰炸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此外,秉承自信应该源于内心的观点,安排了调节自我方面的内容,如通过学习情绪ABC理论让学生能更好地调节情绪,真正自信起来。

4.回顾审视

本阶段的任务是重新审视辅导目标,结束小组活动。到了这个时候,组员们已经彼此信任,可以让组员们交流自开课以来的感受,也可以组织一个告别活动。

(三)反馈阶段

在课程结束后,可依据事先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变化作跟踪随访及记录,了解组员对参加小组的感受,了解组员在小组结束后的变化及遇到新问题的应对情况。必要时可召集组员重新聚集,对新问题进行新的辅导,寻求解决方法。

笔者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没有作系统的事后反馈跟踪,只是后来与组员口头交流过,这也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四、反思

1.小组辅导的阶段目标必须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小组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话题,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向善、引发人进步的。而阶段目标就相对具体一些,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要切记能操作,不能只凭自己的良好愿望就有过高的期许。

2.小组辅导的内容要层层递进

由于经验和能力的不足,笔者在实际进行活动的时候发现课程的内容没能有效地层层递进,虽然组员们感性上反响不错,但如果能在逻辑上深入理解会更透彻明白。

3.要提高自身作为组长的修养

组长在小组辅导中看似不直接参与,但其实主导着整个活动,组长要引导组员营造良好的氛围,这种无形的影响最考验功力。辅导组长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充分的个人魅力。

第2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 团体辅导 问题 对策

初中生升学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学生们却因为在家中的娇宠而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些压力;初中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青春期;第二反抗期的到来使初中生要求人格完全地独立。以上三方面说明了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必要性。但在实际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下面来看看会遇到哪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初中生心理团体辅导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活动设计、活动操作、活动目的的升华等各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在授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程的活动设计

团体辅导活动课最关键的是选题与活动设计。有些活动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使学生失去对心理课的关注;有些活动不符合初中生的思维阶段,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从而达不到活动的效果,使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还有一些活动虽然很精彩,但对于超过40名学生的班级就很难开展,甚至有些活动只适合对20名左右同学开展;对于活动课,可能教师最担心的就是班级纪律,有些活动会使学生过于活跃导致班级一团糟,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2.活动的操作

活动内容确定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1)学生活动的分组。首先在学生分组的问题上要提前有所准备,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交往模式发生转变。初中初期的交往模式表现为小团体交往,他们不加掩饰地排斥团体以外的同学并且每个班级会有一名有影响力的学生,学生对异性的兴趣用相反的方式表达,如漠不关心、讽刺甚至以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初中后期则表现为只有特定的一两名同性别好友,男女生的关系逐渐融洽,但不表达出来。

(2)学生的活动气氛。初中生活泼爱动,不像高中生那样有自制力,所以在活动中学生过于兴奋,不会仔细听老师所说的活动要求,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活动。有些学生虽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但不能够认真对待心理活动,只当作闹着玩。我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完成“优点轰炸”这个活动时,有的组能够按照活动要求完成活动,有的组一直在开组内同学的玩笑,即使老师站在旁边也不认真对待。

3.活动的意义

初中心理活动课一般为每节45分钟,有时一节课下来时间刚刚够,忙完活动,已经没有时间与大家讨论活动的意义了。初中生在分享活动时最易冷场,尤其是男孩子不敢去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做教案时应该着重加以注意。

二 心理团体辅导课所遇问题的对策

1.课程的活动设计

(1)活动要有趣味性。学生们希望的心理课不应该是单纯说教性质的,活动内容不能单一的为小组讨论、心理测试,要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而不是只坐在椅子上。像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在小组内分享这样的活动就很难让同学们产生兴趣。

(2)活动要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有些活动如通过画图理解家庭关系就会使学生感到很为难。初中生虽然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这种评价还是比较不完善的,很难达到教师所要求的效果;初中生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优点,觉得很难为情,所以在设计这方面的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3)活动要简单易操作、易管理。有些活动过于繁琐,即使教师反复强调规则,学生仍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大大地影响了效果。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活动要求、能不能按照活动的要求去做。“信任之旅”是提高伙伴之间信任感最好的活动,但在初中却难以开展,有些同学搞恶作剧,反而对主题起到了消极作用。最后,也要确定活动没有危险性。

2.活动的操作

(1)学生活动分组。分组时尽量避免男女生为一组,以免在活动中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每组人数宜为8~12人。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的队友,如果教师强行分组或为了增加活动效果随机分组,都会使学生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

(2)学生的活动气氛。我在初一进行活动时,有一些男孩子经常在活动的间隙不顾教师要求自顾自地开小差。这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非常喜欢心理课,也乐于参加课上的活动,有时他们扰乱课堂纪律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条件允许,有一名助手会大大提高课堂质量;这名助手可以为心理老师也可挑选一名在班级人缘好的同学作为课代表,在课前和助手商量活动内容,使助手完全明白活动内容。在分组活动中可以让助手负责几组,这就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活动的灵活应变。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使我们不能按照教案中的计划进行,比如学生以前做过类似的活动、教学进度过快留出了过多的空余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备选活动。

3.活动的意义

(1)合理安排时间。不宜把活动安排得过满,有时简简单单的一个活动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我们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活动的看法。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学生不好意思举手发言,教师可以先点平时活动积极的同学或小组组长分享感受。当冷场时,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表扬同学们的思维活跃,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发言。当一些同学发言后,其他的同学可能思维被固定了,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时教师应该从其他方面引导学生。

总之,在团体辅导课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教案计划得再完美,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不能对活动效果太苛求,随着与学生们的接触时间变长、信任感增加、课程的深入,教学会越来越顺利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领[J].思想理论教育,2001(10)

第3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一、计划性原则

心理辅导老师在制定相关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时,要确定不同年龄阶段主题教育的主题内容、教育价值、教育原则,以及主题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要求。

1.时间安排上的计划性

心理辅导老师所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不能仅仅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点缀品,也不能成为学校德育或其他工作的附属物。首先,要从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角度,确定主题活动的时间。心理辅导老师在做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时,应该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时间和学校相关工作的时间安排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避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流于随意和显得零散。其次,要从学生成长和发展重要阶段的角度,确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时间。在一些特定的阶段要开展哪些活动都要有计划。最后,要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其他教育形式相互配合的角度,来确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时间。可以尝试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会进行有机整合,也可以考虑把学科课程中所设计的主题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机整合。

2.主题系列设计的计划性

心理辅导老师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中,应完成横向的内容维度上的系列设计、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的系列设计、统一主题活动的系列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首先是横向的内容维度的主题系列设计,要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价值教育活动的不同主题,在内容方面,把主题教育活动中关涉的内容通过主题选择和计划体现出来。其次是纵向的时间维度的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确定系列教育主题。例如在初一到初三这三年之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具体的教育主题。另外,还要考虑同一主题活动的系列性,将育主题的活动细化和拆分。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到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性主要指向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要针对班级中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其二要针对学生特定年龄的阶段性特征。

1.关注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一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适合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判断力,使团体辅导活动成为学生愿意擦怒,而且能够充分理解的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活动形式是否契合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是否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提高主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在内容上必须做到“近小实”,远离“高大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班级的教育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才能调动学生的的参与热情和兴趣,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达到预期教育效果。“近”即“贴近”,要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教育实际和学生生活。“小”就是主题范围要小,切入点小,避免表演秀和走过场。所谓“实”就是内容真实,效果实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必须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整合性原则

所谓整合性原则就是对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所涉及到的主题和主要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中,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心理辅导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清楚主体的针对性,把握主题的方向。通过对活动实施过程的动态掌控,实现主导作用,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放大教育影响,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在重要环节适时介入,实现教师的主导。另外在活动的尾声,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提升。

2.心理辅导老师要注重每题演示与言语解说之间的整合。当前,我们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去完成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互动的实施要关注媒体演示和教师言说解说的整合,以便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内容,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辅导老师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要实现图片展示与言语展示的整合,要采取口头言语解说和图片直接标注文字两种方式。事实证明,心理辅导老师对图片内容进行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深度。

第4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字:初中生 青春期 常见问题 辅导对策

前言

青春期是指个体12至16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大多都处于初中教育阶段。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对自身的身心变化大多适应不良,加之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大多数初中生都存在着青春期的困扰,并由此诱发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

1、负面情绪。初中生在青春期时,情绪强烈、多变、失衡,初中生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初中生由于生理急剧变化,加上学业压力、情感挫折、家庭矛盾等因素,常会产生郁抑、焦虑、烦恼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就将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初中生产生自杀心理和行为。

2、人格冲突。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许多矛盾,不能很好地整合人格,从而产生了人格冲突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初中生都会出现反抗和依赖、勇敢和怯弱、闭锁和开放、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矛盾现象,这就是初中生人格冲突的表现。

3、性心理问题。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性发育日益成熟,但是由于他们对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缺乏了解,因此经常会产生性困惑、性价值观混乱和性保健意识薄弱等问题。性心理在引发初中生犯罪或自杀的因素中占了较大的比重。

(二)初中生青春期常见行为问题

1、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是一个“大人”了,因此觉得自己理应有“大人”的行为,加之家庭成员和社会成人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极易产生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并以此为傲。

2、早恋行为

初中生性意识的出现导他们脱离集体,喜欢单独和异性在一起,开始早恋,甚至产生。如果对此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3、网络成瘾

现在社会上网络游戏泛滥,加上社会环境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引导,初中生极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等,导致初中生网路成瘾。网路成瘾对初中生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加以治止,就会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

4、逃课、打架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以后,内心对新生事物极度渴望,加之自控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因此常常逃课出去游戏、娱乐等。同时,初中生在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极易暴躁,又没有良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打架是男子汉行为,是一种义气之举等,因此常常出现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的辅导对策

初中生出现的种种青春期问题,如果不善加教育和辅导,就将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初中生进行必要的青春期辅导。青春期辅导的对策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

教师在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时,应该给他们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让他们对青春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正确的认识。青春期知识讲座的内容,应该以性知识和性心理知识为重,为初中生开展必要的性心理辅导,因为性问题在青春期对初中生的影响最大。性心理辅导的重心是教师向初中生讲授科学的性心理知识以及正确的性价值观和伦理观。辅导应该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老师来开展,辅导方式最好是以讲座的形式。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不是要向初中生灌输青春期知识,也不是对初中生进行说教,而应该以启发和引导初中生科学地对待青春期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为主。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开放式、参与式和探讨式的讲座方式,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辅导。

(二)开展课堂集体讨论

教师开展初中生青春期知识讲座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正面引导,并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针对初中生共同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青春期问题,教师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辅导,课堂讨论既可以提供给初中生一个共同分担青春期问题与困惑的机会,又可以提供给初中生一个分享同伴经验的机会,还避免了来自教师的压力以及出现尴尬的情况。比如,关于早恋问题,如果教师以开展讲座的方式来进行辅导,效果就可能因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大打折扣。但是同伴效应却非常有效,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讨论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与青春期知识有关的活动

教师对初中生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和青春期问题讨论主要解决的是初中生对青春期知识和问题的认识以及态度问题,如果能设计一系列与青春期知识有关的活动,让青春期有关的知识和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中去,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情境短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方式。

(四)开展针对初中生个人的个别辅导

许多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性问题非常敏感,同时又心存压力和顾忌,因此,讲座、课堂讨论和活动等团体辅导需要与针对初中生个人的个别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可以采取师生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师生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的形式。初中生在面临困惑的时候,尤其是面临情感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向父母讲,也不愿意和任课老师讲,却特别信赖心理辅导老师,他们通过书信、电话,或在咨询室里向心理辅导老师宣泄出自己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初中生在父母、教师或同学那里不仅找不到接纳感,还会添上新麻烦,担心会被当做异类,所以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他们都不会公开讨论,而喜欢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个别咨询或辅导。青春期常见的男生的以及女生的未婚先孕等敏感问题因具有极度的私密性,应该采用个别咨询。

三、结语

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 樊轶华.初中生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及辅导的有效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0,(4):182-183.

[2] 文华.中学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30):12-14.

[3] 王长虹,李晏,苏林雁等.青春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58-961.

第5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个中部地区地级市的中小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评价。

1.1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访谈法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精神和内容,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对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评价、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评价等),最后还包括中小学生对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某市和河南省某市中小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选取小学二、四、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共九个年级11338名学生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1027份,回收率为97.3%。其中农村中小学生4453人,占40.4%;城市中小学生6574人,占59.6%,符合当地城市和农村学生比例。在所有学生中,小学生4495人,占40.8%,初中生3408人,占30.9%,高中生3124人,占28.3%。调研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录入和分析。

2研究结果

2.1城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城市中小学在设置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课程开设方面较好。但整体来看,初中和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相比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设置心理辅导室整体来看,城市中小学中有88.7%的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4.3%的学校没有设置,7.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有没有设置心理辅导室。其中,城市各级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设置情况如表1。卡方检验发现,小学、初中、高中心理辅导室开设置情况有显著差异(χ2=802.8,p<0.001)。初中学校相对较少,只有80.7%的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

2.1.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城市中小学中有89.8%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8%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4%不知道学校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卡方检验发现,不同阶段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92.1,p<0.001),其中高中和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占90%以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中学校占83.9%。

2.1.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其他活动情况整体上,城市中小学中,有66%的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其他活动,12.7%的学校没有此类活动,21.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及活动较多,占85.7%,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活动的中学刚过半,3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有没有心理健康讲座。经卡方检验,不同阶段学校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方面有显著差异(χ2<701.6,p<0.001)。

2.1.4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城市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满意度为:67%的学生表示很满意,24.8%的学生认为一般,8.2%的学生不知道。具体来看,小学生的满意度为85.6%,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8.4%和53.1%。经卡方检验存在显著差异(χ2639.6p<0.001)。整体看来,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低于小学生。

2.2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通过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认知与评价发现,农村中小学在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与城市中小学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没有得到落实。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2.2.1设置心理辅导室与城市相比,农村设置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较少,尤其是高中。整体来看,66.5%的学校设置了辅导咨询室,13.7%的学校没有心理辅导室,19.8%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有无心理辅导室。其中,小学有81%的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初中和高中比小学少(见表4)。经卡方检验发现,小学、初中、高中心理辅导室设置情况有显著差异(χ2=932.1,p<0.001)。

2.2.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农村中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占70.7%,没有开设的占16.0%,不知道自己学校是否开设的占13.4%。其中,小学开设情况较好,在90%以上,初中有75.4%,而高中仅有27.3%(见表5)。经卡方检验,不同阶段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414.8,p<0.001)。

2.2.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整体来看,农村中小学中有45.3%的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相关活动,30.2%的学校没有相关活动,24.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讲座或相关活动。小学中有76%的学生回答举办过心理健康讲座,初中为58.5%,高中最少,只有25.1%。经卡方检验,农村中小学之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的情况有显著差异(χ2=767.7,p<0.001),小学心理健康讲座的开设情况明显好于初中和高中。

2.2.4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整体来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低于城市。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表示很满意的学生占45.3%,表示一般的占30.2%,表示不知道的占24.4%。小学生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初中,高中生满意度最低。经卡方检验发现,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呈显著差异(χ2=881.6,p<0.001)。

2.3城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

如上所述,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这里,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以期了解城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差异。

2.3.1心理辅导的态度与评价在所有参与调查的11027名中小学生中,去学校做过心理辅导的学生为3592人,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32.6%。其中,小学生1480人,占辅导总人数的41.2%,初中生1520人,占44.6%,高中生592人,占19.0%。整体来看,做过心理辅导的学生中,初中生最多,高中生最少。

(1)对心理辅导教师的评价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辅导水平的评价存在差异。城市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有水平的占74.3%,而农村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有水平的为68.9%。整体来说,城市和农村心理辅导教师水平之间存在差异,经卡方检验发现这一差异显著,χ2=35.8,p<0.001。城市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水平评价更高。

(2)对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价整体来说,心理辅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接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和农村学生都认为心理辅导对他们心理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仅有3.5%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没有帮助。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效果评价差距不大,认为心理辅导“很有帮助”的分别占74.5%和74.4%,表示一般的分别占20.8%和23.2%,表示没有帮助的分别占4.8%和2.4%。

(3)对心理辅导的态度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态度比较接纳。整体上看,79.1%的学生表示接受心理辅导,20.9%持不确定或比较排斥的态度。具体来看,对心理辅导表示“比较接受”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79.2%和79.0%;表示“不确定”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17.7%和19.1%;表示“比较排斥”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3.1%和1.9%。由此来看,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态度上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大,整体呈接受态度,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表示对心理辅导持排斥态度。

2.3.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有8721人,占79.1%。这里主要分析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表现出差异,城市中小学生中有73.3%表示很有兴趣,而61.1%的农村学生表示很有兴趣,接近40%的农村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课程兴趣一般或毫无兴趣。经卡方检验,城市和农村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差异显著(χ2=160.8,p<0.001)。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城市中小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占79.4%,这一比例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只占64.8%(见图5)。在授课内容上,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卡方检验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城市和农村学生的评价差异显著(χ2=233.4,p<0.001)。

(3)授课教师水平的评价城市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评价更高,认为心理健康教师授课很有水平的城市学生占79.7%,而这一比例在农村学生中只有62.5%(见图6)。近40%的农村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水平一般或水平不高。卡方检验,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方面,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差异显著(χ2=330.6,p<0.001)。这说明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上,农村和城市之间有差距。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差距不大。具体来说,城市和农村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很有帮助”的分别占74.3%和73.3%,认为“一般”的分别占22.6%和24.1%,认为“没有帮助”的分别占3.1%和2.5%。这表明,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有帮助。虽然农村和城市在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教师资源上有差距,但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整体评价没有显著差异(χ2=4.729,p=0.094),说明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3教育成效与建议

3.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自教育部《纲要》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重视,受到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效。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基本普及至所有城市中小学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与十年前相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仅是面向少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是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跟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而是促进中小学生在认知、情绪、动机、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人格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二,随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态度的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小学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从本次调研数据看,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呈接纳态度,心理辅导室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得到广泛普及,极大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小学学生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表示很有帮助。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硬件设施比《纲要》颁布初期有了明显改善。相比2005年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本次中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情况都有明显改善。2005年中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率仅有38.1%,全国范围内47.3%的中小学没有心理咨询室。这说明近十年来,随着教育部《纲要》的颁布和中小学校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广泛普及,正在逐步向深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3.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6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一、初中生朋辈心理互助的现实意义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易被学生接纳。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初中生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他们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碰到麻烦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伙伴间则不同,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双方极易沟通、理解,从而取得统一的认识。因此同辈心理互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容易被学生接纳。

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尽管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专职心理教师严重短缺且力量不足,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中学生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而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可以随时利用学生共同拥有的生活空间进行心理互助活动,能够起到预防和自我治疗的作用,从而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供应不足的压力,为解决我国当前心理教师缺乏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有利于加强基层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的力量。专业心理辅导过程首先需要辅导员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并对当事人有一定了解,这需要较长时间。而朋辈心理互助,由于大家都是同学,共同生活和学习在一起,能及时了解对方的心理动态;发现个别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能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老师,或转介该学生到学校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能很好地配合学校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加强基层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力量。

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心理互助可使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与人交往、共处;有利于看到自身的不足,培养自我调适的能力;可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不断汲取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耐挫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初中生朋辈心理互助的实施途径

1.组建心理社团,普及心理知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形成阶段,由于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压力和困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但他们又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主动沟通,常常陷入苦恼中而不能自拔。组建心理社团是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心理社团可以向学生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生活、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由于朋辈心理互助的特殊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团成员,特别是担当朋辈心理互助工作的骨干进行准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如进行谈话技巧、自我解剖等方面的训练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其助人技巧,更好地自助、助人。

2.以心理剧的形式,开展朋辈心理互助

校园心理剧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各种角色的内心感受,达到了与别人换位思考的效果,对于解决师生、生生、亲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效果显著,也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剧本撰写、排练剧本、汇报表演到最后的分享阶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朋辈心理互助的过程。

第7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54-03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其设定的一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它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体验。这就包含了我们大多数人眼里所谓的幸福、安宁、成就和生活满意度。由个体自行评价而不是由别人评定。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受到的压制和束缚也较少,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想象力与好奇心。所以,如果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方法

1.研究对象与工具。以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同学,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被试共134名,其中男生67人,女生67人。测量工具采用国内段建华(1996)对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个项目对被试进行施测。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班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计分:0~10累计相加,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实验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t检验。

2.干预实验过程。前测:实验班、控制班发放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回收率为98.8%。实验干预:第一步,是向实验班同学讲解涉及主观幸福感相关知识的材料(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以及影响因素),时间是40分钟。第二步,间隔一周,实验班被试自愿参与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间是50分钟。第三步,间隔一周,针对实验班同学进行个别咨询,同学自愿参与,时间是80分钟。后测:干预活动结束后一周,使用与前测相同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控制班、实验班进行施测,发放问卷135份,回收问卷133份,问卷回收率为98%。

二、结果

1.实验前测两个班的差异性检验。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两个班被试是同质的,可以对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

2.实验班前后测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的差异性检验。对实验班68名被试前测和后测数据求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前测实验班的平均数为65.13,标准差为6.53,后测实验班的平均数为90.38,标准差为9.3,t=-18.33,P

3.总体幸福感量表6个维度前后测差值的差异性检验。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和忧郁和愉快的心境这两个维度上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

三、讨论及建议

1.讨论。①干预实验前测两个班的差异性分析。干预实验前,对控制班和实验班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主观幸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确保了被试的同质性。被试是初一随机抽选的两个班,初一的学生是根据入学成绩分成的若干个平行班级,而且,中学处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差异不大,所以两个班的被试没有差异。②实验班前后测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的差异性分析。从表2可以得知,实验班前后测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2.建议。学校要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旦学校老师意到识它的重要性,初学生才会关注老师们的关注,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其次增强其心理健康自我监控的能力;学会去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态度,及其对所经历的事情的评定,在面对自己很重视的事情或一些重大事件时,让自己处在一个适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下,比如期末考试或升学考试。而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的时候,学会放松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宣泄自己情绪的渠道。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Diener,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

[2]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723-731.

[3]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2005,(2):13-16.

[4]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埋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5]Patrick CL.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mong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6]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2):96-99.

[7]Bohart A.C,GreeningT.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Psychology[J].Positive Psychology,2001,56(1):81-82.

[8]张雯.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4,(24):4968-4969.

[9]石国兴,祝伟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8,3(28):63-66.

[10]甘群妃,廖丽芬,卜春芳.潘伟耀.团体心理咨询对低年级贫困医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干预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2010,(11):239-240.

[11]刑秀茶,曾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6(26):1142-1143.

[1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59-66.

第8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26001)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与个体接受心理辅导不同的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将全班(40~50人)作为大团队,或以15人组成小团队,使学生在一个较为熟悉的人际环境中,自由地表达、聆听、活动、学习、感悟。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思品课教学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苏人版初中思品课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方案1】 认识你、认识我

根据苏人版初中思品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尊自信”、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的主题,结合初一新生入学不久,对新同学的认识处于“半生半熟”阶段的特点,为了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友谊的发展,特设计“认识你、认识我”活动:

1.活动人数:全班。

2.活动时间:15~20分钟。

3.材料准备:笔和问卷。

4.活动步骤:

(1)将学生以2人为1组,分成若干小组。

(2)各人在与小组伙伴交谈之前,先看看问卷(如图1),然后再进行交谈。

(3)交谈后,各人按照对小组伙伴的了解和猜测,在问卷上写上答案。

(4)交换答案纸。各人读出小组伙伴对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准确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现况加以修正。

1.你的伙伴的姓名有何含义?

2.你的伙伴几点钟起床?

3.你的伙伴几点钟做完作业?

4.你猜伙伴最喜欢什么动物?

5.你猜伙伴最喜欢什么运动?

6.你猜伙伴最喜欢阅读哪一类书籍?

7.你的伙伴在班级中要好的朋友是哪几个?

8.你猜你的伙伴有什么雄心壮志?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一个不太熟悉的团体中较快地认识到身边同伴的爱好与特点。步骤(2)着重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技巧,对小组伙伴而言,则是一个倾听和分享的机会。此项活动的总体目标是要学生初步树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接纳别人的意识。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团体中的成员,寻找其他成员与自己的异同点,从而促进友谊的发展,提高彼此之间的接纳、尊重,有利于一个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团队的形成。

【方案2】 了解父母特质

根据苏人版初中思品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的教学内容,基于现实生活中父母与青春期子女之间存在沟通难的问题,特设计 “了解父母特质”活动:

1.活动人数:15人。

2.活动时间:30分钟。

3.材料准备:纸笔。

4.活动步骤:

(1)成员围圈而坐,每人1张纸、1支笔。

(2)在5分钟写下7种特质,是你父母所拥有的而你最欣赏的。

(3)轮流分享具体事例。

(4)当一个成员分享完毕后,让其他成员从中选出几项与自己的父母相同的特质。

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通过自己的心去感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父母的优秀品质和长处,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为子女树立的良好榜样。让他们体会到——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尽管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各异,但其本意都一样,都渴望儿女成才和幸福。

【方案3】 同舟共济

根据苏人版初中思品课九年级第二单元“合作诚信”的主题,基于当前初中生的责任意识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这个现实,特设计“同舟共济”活动:

1.活动人数:全班。

2.活动时间:10~15分钟。

3.材料准备:每队1张报纸(预备数张报纸做后备之用)、领队用的哨子。

4.活动步骤:

(1)组员以平均人数分队,每队5~6人,男女生比例相仿。每队分派1张报纸,将报纸铺在地上。

(2)领队发出信号后,每队成员尽量一起站到报纸上,不可弄破报纸,弄破则另取1张报纸补充,继续游戏。

(3)能够长时间且站立人数较多的队为胜。

该活动方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小组成员间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出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共同达到团队的目标。合作精神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生存技能,教师若通过传统的课堂传授的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很难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该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合作,产生了触及心灵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品质及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改变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单一说教形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相互尊重、配合以及相互接纳,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陈秋燕.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在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3]赵慧群,陈国权等.团队学习心理准备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

第9篇: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73-02

初中阶段是学生告别童年、步入青少年的转折时期。进入初中后,学生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这个时期是他们身体和心理都处在成长与成熟的关键阶段。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还希望他们拥有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因为生理的发育、社会现实的熏陶、学习考试的压力、人际交往等,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大为增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易于出现的心理问题

1.过分地注重自我。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速度加快,内心情感渐渐丰富起来。学生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关注自身,常常会想“老师是怎么看待我的”“在别人眼中,我是个好人吗?”“我漂亮吗?”等等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他们心神不宁、陷入迷茫。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主宰着他们,于是对一些人、一些得敏感、偏激。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总是过分地强调并固执地坚持。初中生对自己的个人形象也开始渐渐关注起来,爱穿漂亮的衣服,喜欢时髦的发型,喜欢照镜子,喜欢模仿明星等,有的还出现虚荣嫉妒等不健康心理。

2.学习积极性下降。有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开始厌学,他们心思没有在学习上,上课听不进去,思维紊乱,情绪消极,不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总是敷衍了事。这样就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有的在小学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初中突然就会成绩下滑。学生厌学其实是一种心理疲倦的反应,是因为长久地专注、紧张于同一事物而引起的不适应和厌倦状态。研究表明,导致心理疲倦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神经过于紧张;持续长时间地进行乏味的工作;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应激反应。相对小学而言,初中的学习压力更大更紧张,正好符合以上因素。

3.叛逆心理。上了初中后的学生都开始“叛逆”,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学生内心产生了过度的焦虑,学生的“叛逆”就源于这种焦虑。在“叛逆”心理影响下,学生对家长、老师、同学甚至社会产生对立情绪,你说东,他偏往西,而对来自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爱,他们却认为是虚伪的。

4.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状况、生理缺陷、生活环境、社会影响等许多因素,不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后进的学生都会有自卑心理产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相对严重一些。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这些学生往往远离群体,沉默寡言,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被人嘲笑。如果提到他们的短处,常常会使他们非常紧张而害羞。

二、针对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用真挚的师爱感化学生。面对心理复杂敏感的初中生,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去感化他们。对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要采取疏导的方式,采取初中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学校、班级内搞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在活动中交流情感,培养感情。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和差生,更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找出差生和犯错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进步和优点要及时地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心理上产生振奋和鼓舞,这样才能让他们身上的逆反心理逐步消减,直至彻底消失。

2.做好青春期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趋于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就必须提上日程。由于生理现象突变,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更加敏感,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主题课,就男女生交往、青春期的成长、自我身心保护、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加以点评与引导。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比赛、写心理日记、办心理手抄报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和宣泄自己的情绪。

3.培养健康爱好,激发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通过高雅的兴趣爱好,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和健康的心理。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促进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中的新奇想法和探索要给予充分的资助和自由,要容许学生在探索中的失败,要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4.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健康心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场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信、积极、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师生间要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彼此了解、互相信任。教师要注重对后进生的心理抚慰,挖掘并放大他们的优点,通过不断的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增强信心。

总之,初中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可塑性还很强,一个乐观、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要以宽容、理解的态度进行正确、合理的疏导,要努力让初中生能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学会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和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2]孙义农,姚立新.初中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