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

第1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简称MBO)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美国2002年度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彼得•德鲁克对管理实践的主要贡献。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的提出在当时的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应用于管理实践当中。目标管理之所以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绩效价值导向。目标管理以公司战略规划为前提,以公司年度计划为依据,将各种任务及明确量化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个人。通过上下沟通,共同研究制定目标,促进全员参与,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个人和部门的责、权、利具体明确,促进分工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将目标管理体系引入到炼铁厂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工作中,不但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更是在此项工作开展中的一种创新和超越。

2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实施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在2006年首次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确定节能减排这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集中体现。而当企业致力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往往容易忽视环保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认为环保工作无法产生效益,可有可无,阻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形象。炼铁厂实行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切实可行的。一是根据公司与二级单位签订的《2007年度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责任书》需要,要求各单位明确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和任务,根据公司《循环经济实施细则》制定本单位的具体方案,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落实责任,逐级考核,强化目标管理。为实施目标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环保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增强企业整体素质,对企业自身、对经济社会、对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力推进环保、节能和循环经济是莱钢“做强”的迫切需要,是莱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节能减排是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循环经济能使我们真正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这将是未来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主要方向,炼铁行业作为能耗排污大户,2007年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我们没有退路。因此,必须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纳入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中,与生产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相结合,使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经济工作挂钩,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管理提供经济基础。

3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构建

《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从6月初开始起草,历经1个半月,其间各主要职能科室碰头修改3次,厂长亲自主持修改4次,试行版于7月7日定稿签发。该体系融入了半年来炼铁厂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的诸多经验,确定了“以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为基础,以高效、经济、清洁生产为核心,以降低高炉生产的燃料消耗、动力消耗为着力点,以粉尘、烟尘、废水的排放治理为重点,以技术进步、管理进步为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目的”的工作思路。

3.1目标的制定和展开

目标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迫使管理者认真思考目标,所以它有利于计划的制定;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为管理者与员工提供了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可以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通过员工参与制定出的目标,既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反馈信息,可以不断改善工作状况,提高工作绩效。而且,如果在一个许可的范围内制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还可以发挥出员工较大的工作潜力。正如高尔基所说:目标越高,人的潜力发挥得就越好。在《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中,除了对《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所提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外,还提出了高于责任书目标的炼铁厂厂级一期、二期奋斗目标,为炼铁厂制定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开展的长期规划及支撑体系。

3.2目标管理的实施

目标的实施,就是各级组织、各部门及职工按照各自所定目标规定的内容开展工作,组织实施。在《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中,每一部分都明确了目标、现状、现状分析和潜力分析、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保证授权范围内,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本着责权相称的原则,使员工有职有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职责权限内自行决定完成目标的方法、手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完成目标。

3.3目标的过程管理

为使员工了解和熟悉目标,将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分为工序能耗动力消耗、工序能耗燃料消耗、环境保护、循环经济4个板块考核,每月将考核结果与指标和目标间的差距公布到局域网,并在考核明细中具体体现出来,使员工明确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目标管理理论比前人更强调协作,无论是个人与组织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强调要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进行协作。在此过程中,节能减排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对目标执行人进行指导和协助,发现问题就及时给予协调解决。

4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绩效

自从试行版《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下发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炼铁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可实施计划。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考核等都根据厂级目标体系制订,并及时将执行情况反馈给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办公室,减少了过去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办公室管理人员向各职能科室“讨债”的时间,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工作开展更加规范。每位员工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都有了责任感,感到了压力,所以日常生产中不良反应在减少,发生异常情况时信息沟通顺畅,体现了全员参与管理的作用。

(3)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考核形成了制度。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目标管理体系分为工序能耗动力消耗、工序能耗动力消耗、环境保护、循环经济4个板块考核,主管科室根据所列评价标准来贯彻、实施、测评、检查,检查实行月报制,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办公室负责核实与监督,并将结果公布,使每个车间都知道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促进了车间在相互竞争中前进。

(4)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仅工序能耗一项,截至2007年8月相比2006年下降了14•55kg/,t比计划下降了7•25kg/,t在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前33家中名列第11位,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第2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20-03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汽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该议定书。“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7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7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2008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生产规模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长治市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煤炭、焦化、冶金、化工、电力等重工业更是快速发展,上述五大行业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8.7 %;上交税收119亿元,同比增长43.2%,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90%以上。但必须看到,长治经济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基础之上的。据调查,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确保完成降低25%的目标,减少536万吨标煤消耗量。从“十一五”前两年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006年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5.6%,节约85万吨标煤,但实际上只下降了1.72%,比节能目标少53万吨标煤;2007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约6.04%,超额完成任务。但从2006年和2007年两年完成情况来算,仍然还有40万吨标准煤的欠账,这就加大了“十一五”后三年任务的完成难度。同时,一批新上的大项目,特别是大火电,预计后三年将新增3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二、金融支持的现状节能减排

长治市自2006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在冶金行业先后分期分批淘汰44座小高炉,总容量7119立方米。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3天,综合污染物指数下降到2.01,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浓度下降到0.106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接近二级标准。

金融部门发挥信贷支持节能减排主渠道作用,对节能减排工作功不可没。2005年至今,长治市金融部门累计发放贷款26.5亿元,重点扶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达标排放,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深入,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在短期内是难以消化改造的,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还须认真研究解决。

1.宏观调控背景下的“一刀切”现象,使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不从心。一是金融部门缺乏长远的信贷投入策略。从长治地区的特点看,扶持辖内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主体仍然是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特点,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前几年只从经济利益考虑,支持的对象多数定位在“两高”项目,贷款投向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过热行业,以致于一些主体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设备齐全的企业在投资关键的环保设施时支持力度不足,只能在没有环保设施的情况下生产,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力度。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实施严格环保政策后,一律给予信贷收缩限制;二是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的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中,迫于流动性考虑,设计信贷支持项目多数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贷款方式主要是担保、抵押二种,2008年1-6月?熏长治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亿元?熏其中短期贷款占比为71.1%,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28.9%,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的短期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三是金融支持中,“一刀切”现象严重。由于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缺乏长期性策略,当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时,部分金融机构很难适应,对前期支持的项目,一旦从紧,往往对支持企业和项目实施“一刀切”,对一些正在实施环保项目建设的企业,在资金链断档的情况下,只好停工,继续实施污染性生产,对节能减排形成很大压力。

2.金融支持中的政策缺位,使节能减排中的信贷投入大打折扣。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各地“大干快上”导致对企业环保政策执行不严,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将项目环评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环保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而辖区经济结构重型化使前期形成的“两高”贷款存量很大。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下,致使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压产或关停整顿,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存量信贷资产不良率不断上升加大。有关部门如环保、税务等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但是对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很容易出现在节能减排支持上的信贷资金缺失。

三、实施节能减排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投入难落实,投资不到位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投资巨大的事情。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加强,必然对金融服务产生旺盛的需求。目前,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解决,财政资金和环保收费返还资金只是一个补充。国家“十一五”期间预计安排270亿专项资金,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离6000亿元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距离。据调查,长治市节能减排,达标排放需投资200多亿元,现有资金实力与辖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所需资金尚有很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不得力

由于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还存在明显的行业壁垒,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以电力行业为例,一些煤矿、焦化厂、钢铁厂利用焦(高)炉煤气上马自备电厂,发展循环经济,但电力部门要求企业按0.27-0.28元/度电价上网,用电时再按0.42-0.43元/度从电力部门买电,企业普遍认为不公平,行业垄断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突出

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当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其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减少制污成本,常常“偷工减料”,或是关停部分设备,或是绕过环保设备直排,或是夜间偷排,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偷排偷放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企业效益最终放弃了社会效益。

(四)综合性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节能减排和关停“五小”会造成GDP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以及失业人数增加;金融机构担心银行贷款损失无法挽回;一些地方政策热衷上规模、上项目,做大经济蛋糕,对节能减排工作消极应付,“紧时抓一抓,松时不管了”,无大局意识。同时,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县(市)区因经济结构中“二高一低”企业占比过高,节能减排和控制增量,调整优化结构难度较大。

四、优化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建议

(一)优化金融服务,拓展绿色信贷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各级金融机构应把支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级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二是优化信贷政策传导,构建绿色信贷工作协调机制。把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与优化信贷结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绿色信贷”。三是完善节能环保信息沟通机制。应进一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四是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考核体系

从政府层面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金融系统要建立健全支持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指标,完善考评程序。要建立信贷管理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形成支持节能减排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领域。

(三)完善政策,进一步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要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总之,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统一协调,统一规划,避免政策出多门,条块分割,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在信贷、土地、税费减免等方面利用经济杠杆拉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闯、王峰,《为“节能减排”开通“绿色通道”》.《金融时报》 2008.1.22。

第3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一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县的石材原材料采掘所毁坏的自然地貌、农民耕地等现象不容忽视;

二是通过“行风热线”以及石材企业主反映,石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很让令人头疼,这些废物不仅污染了环境,占压了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

三是个别石材企业因加工区位设置不当,产生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原因分析: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部分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沙尘暴袭击等严峻形势下,如果忽视了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必将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针对于此,×××人民非常有觉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采取节能降耗、限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对地方国际罐头城的治理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县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为了×××能够实现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摆脱“资源--产品--环境污染”的“直线型”生产套路,逐步形成低耗高效经济发展模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策建议: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要想打开出路,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是支撑。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欲生环境美,先断污染源”,在石材等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在人们惯常印象里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变“废”成金,通过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使废料变身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让企业得到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也就能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加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得到实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诸如地方国际罐头城曾经存在的一些令人头疼的现实,其实多部分是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写照。如果实现了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就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联合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通过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石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文秘站:]但从平邑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正努力推进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跨越,由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高新型产业跨越,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为实现平邑经济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还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如何实现好“高标准起步,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节能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耗指标的科学、限期、有序下降,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二是推行“石泥(渣)等废料”双向治理模式,密切合作,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针对于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促进企业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要积极推广金矿工业景区示范项目建设模式,把石材原材料采掘后遗症彻底消除。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旅游景点建设成为我县的绿色产业龙头,积极打造文化名城并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三是合理布局循环经济项目,拉长产业链条,降低企业节能减排成本。坚持资源化、无害化并重的治理思路,改变单一为治污而治污的局限,探索跨行业、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首尾相连、良性循环,让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的成本尽量降低。当前,要积极推进我县石材城建设项目的进度,在搞好基础建设的同时,不忘节能减排。要重点要在建筑、化工、

第4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找准突破口打好主动仗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20世纪60年代,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新思考。在他看来,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就像是一艘宇宙飞船,要使地球资源不会在短期内消耗尽,只有实现对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找准了循环经济这个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媒体在日常的报道中就有了打好宣传报道主动仗的思想准备,但如何形成浓厚的节能减排宣传氛围,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和改进。

拓宽报道思路助力节能减排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在日常报道中,要注意引导各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不能鼓励退耕还林的地方不顾自身承载力发展养殖业,要引导当地以保护森林和植被为荣。

树立投入减量化的理念,引导企业绿色成长。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过去几年中,环境保护问题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循环经济的宣传中也往往突出了它的环保意义,但实际上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减少排放废弃物,它从生产的源头上就提倡减量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在生产过程中也注意再利用的原则,因此,循环经济不仅有环保意义,而且有增加生产效能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产生社会效益,更能产生出经济效益。例如,笔者在采写的《煤变油的绿色探路》报道中指出,潞安集团在设计生产、洗选加工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减排探索和实践,2006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基本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相当于用6年再造了一个污染物零排放的2000万吨矿井,实现了“增产不增污”。

为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科技进步摇旗呐喊。目前我国燃煤发电锅炉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约20%,工业锅炉的能耗更高,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先进燃煤技术和环保设备将煤炭转化为二次能源的方式相比,我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况且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科技底子不如发达国家,环保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公众节能减排的意识并不高。正是鉴于此严峻挑战,所以在报道推进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节能减排靠政策、更靠科技的理念,对我国开展研究的洁净煤技术、近零排放电厂、煤制油、光伏发电系统、风能技术、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不惜版面、不惜笔墨进行报道推介。

树立建筑节能的理念,引导建筑行业科学发展。建筑节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95%的建筑是高能耗的建筑,目前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可以挖掘节能潜力的三方面包括节能设计、节能运行、行为节能。目前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规建设的滞后和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对建筑能耗现状认识不清,大楼里的照明和空调不能分别装表;建筑能耗统计缺位和不统一;设计保守,运行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设备大马拉小车的效率低、浪费大等问题。要宣传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思路、好办法,引导建筑行业科学发展。

树立农业节能大有作为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原有的生态系统已遭破坏,环境自净能力十分脆弱。据了解,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6亿多吨秸秆,畜禽养殖产生25亿吨的粪便,如果不合理利用,既浪费又污染。在宣传中,要重点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报道:1.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2.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推广节能型柴油机、燃油添加剂等节能产品;3.推进畜禽养殖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4.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5.推广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全社会形成文明的、健康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科学消费的前提,这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媒体在以往的宣传中大多重视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而忽视资源占有和浪费状况的增加。例如宣传私家汽车成了都市人的代步工具,总是洋溢着自豪的感情,殊不知,随着汽车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能源消耗、道路建设、废气排出、停车场占用土地、市区部分场所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接踵而至。所以,在以后的宣传中,一定要提倡新的合理的消费观念,特别要反对一次性耗费资源的消费观念,更要反对耗费资源的高消费观念,如豪华包装现象。日本循环经济专家小柳秀明指出,在日本,甚至罐装饮料的马口铁的厚度都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马口铁罐的厚度要按国家标准减到最薄。

第5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荆门市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在2007年底确立了“把循环经济作为荆门新一轮发展总抓手”的战略思路。

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核心是对资源“吃干榨尽”,原则是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严格目标考核: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检验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将节约资源、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示范试点等纳入各级班子年度目标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年初签订责任状,年中督办检查,年底考核验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等循环经济主要目标任务的地方和责任部门,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严格督促企业特别是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制订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并把资源消耗、综合利用等指标考核与干部、职工收入挂起钩来。目前,荆门市有近50%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管理制度,纳入“国家干家节能行动”和“省百家节能工程”的企业还完成了能源消耗审计或清洁生产审计,编制了节能减排规划。

强化政策保障。按照“实践者受益、使用者付费、污染者受罚”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荆门市银行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4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排污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的征收力度,主要用于污染减排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积极落实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未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目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地方留成的税收资金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荆门市每年为相关企业减免税金1.3亿元以上。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循环经济项目审批、征地、规划、环评、注册等前期工作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对循环经济项目在土地、资金、煤、电、运力、资源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确保循环经济项目顺利落户、建设、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为目标的新型价值体系,改变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

第6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技术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16-01

煤炭企业要坚持在逆势中发展,必须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技术、调整服务方式,实现从“生产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多、规格最全”向服务“多样化、差异化、高端化、精品化”转变,确保企业的发展速度、服务质量和效益高度统一,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效益一流、服务一流的煤炭企业。

一、实施工艺技术创新,为打造一流的现代服务提供技术支撑。生产发展,工艺先行。先进的技术、工艺是生产顺行基础,也是打造一流现代服务的关键。一是创新实施科学技术研发计划,抢占高端产品的制高点,明确煤炭服务业产品研发方向,实施产品系列化、差异化、高强化战略,主动出击、进行矿井技术系统研究开发工作。二是巩固和完善已经开发出的先进技术,进一步创开展先进技术的设计和改进。三是加强用户应用技术研究,实现与用户在新产品应用方面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品质量持续优化提升,充分占领用户心智资源,在卖产品的同时“销售”技术和服务。四是实施离线检测向在线检测的转移,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和质量预警调整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的即时反馈,严格工艺纪律和过程控制。五是以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保障措施,积极推广TRIZ理论的应用,利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起学习型实验室,提供知识交流共享平台。

二、实施设备管理“零故障”管理,为打造精品筑牢物质基础。作为以输出技术、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服务行业,良好的设备状况是实现工艺要求的基础,更是完成生产任务的保证,生产设备以及工装精度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创新设备管理是建设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措施。一是深入推进设备管理体系运行,以设备故障源辨识评价及控制为核心,强化现场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强化故障源的日常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故障率。二是适时收集设备日常点检信息,深化设备档案管理,科学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在设备日常点检基础上,煤炭企业要对关键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对责任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维修记录、故障记录、故障源动态辨识、机旁备件、记录等运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更新。三是深化设备承包,积极开展设备零故障竞赛,广泛推行全员设备管理。按照“管用结合、用修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组织设备管理单位根据职责,实施设备承包管理。四是坚持重点设备重点对待的原则,高度关注变电站设备和运输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结合年修计划的实施,切实落实特护责任、落实调整操作责任和离线工装精度的恢复、保持工作,杜绝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大型线重点做好大型设备的保障方案;中型线重点组织好电气控制升级改造;小型线充分利用生产停顿时间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通过实施设备管理“零故障”管理,实现了设备作业率显著提高,并实现设备管理与经营成本有机结合,设备维护费用大幅度降低。

3、实施低成本战略,为打造精品产品提升竞争优势。一是成立“对标挖潜降本增效管理实施方案”活动推进工作小组,并按分公司、核心专业化划分为五个具体成本控制小组。二是对所有可控成本指标全面梳理分解,根据成本构成重要性因素,对系统控制指标实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同时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形成关键绩效KPI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责任落实。三是落实精益生产。建立起“生产稳定顺行,指标第一”的精益生产组织模式,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优化、动态调整生产组织,实现高效满负荷生产和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的持续提升。四是系统推进,严格控制,持续降低机物料和工艺件消耗等费用。以故障源管理为核心,创新设备承包和外委外包机制,降低机物料消耗。五是建立系统的“按月成本计划指标控制各项费用消耗;建立产品规格成本日通报、日分析制度;建立旬预警制度;形成成本管理月总结、分析、逐步提高”的成本动态管控模型。制定“短板规格”重点控制措施,形成全员、全流程、全时段降本挖潜局面。

4、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打造精品、节能环保产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是建设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的需要,也是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一是认真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国家和山东省、泰安市对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分解落实责任。针对集团公司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签订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专业科室主抓,车间班组受控,层层分解到位的指标掌控体系,坚持日检查日通报制度的落实。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保障体系。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并认真组织实施,完善相关计量设施,建立能源数据传输信息系统、节能减排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建立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考核激励机制。四是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力度,按照国家和山东省的要求,淘汰高能耗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五是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力度。把节能、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科技投入和攻关的重点。六是签订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责任书。要通过多措并举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管理责任书目标。

第7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当前,我们要以水污染治理为关键着力点,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8%”两大指标,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具体实施“五个加快”:

一是加快“五小”企业的整顿关闭。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整顿的要求,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环保未达标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各市(县)、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全市每一个化工企业进行核查认定,锁定年内关闭的企业名单,组织力量加快实施,确保在年底关闭500家。所有新建化工项目必须全部进入化工集中区,否则不予环评、不予安评、不予能评。

二是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整治。认真编制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规划,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统筹产业布局;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园区生态环境特点、敏感度和环境承载力,提出环境功能分区、排污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具体要求;要严格环保审批,坚持把总量减排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

三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制订并实施15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50家试点企业的方案,全年争取落实20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总量排放超过稳定限额的企业,强制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全年要确保完成15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扶持50项清洁生产项目,形成"指标分解-责任落实-跟踪管理-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突出对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绩效考核。

四是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活动,迅速建立一批相关工程技术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的合作开发,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产业化示范项目。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大力加以推广。加大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

第8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的产业特点

产业高度集聚,分布相对集中。在北仑区585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临港重化工业,形成了钢铁、石化、能源、造纸、修造船等六大主导行业,这在国内沿海港口地区极为少见。六大主导产业在全区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39?郾6%提高到2007年的51?郾8%。不同临港重化工行业的高度集聚,为构建区域“工业共生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临港重化工业的过度密集,也会影响和制约优势行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集中度高。北仑区电厂是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宝新不锈钢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吉利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基地,亚洲纸浆是亚洲单体最大的造纸企业,台塑石化、三星重工等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我区六大临港产业的规模最大企业在行业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钢铁行业87?郾1%、造纸行业78?郾1%、能源行业75?郾4%、汽车行业63?郾8%、修造船54?郾3%、石化行业39?郾4%。这些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逐步展开,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

产业链较长,带动力较强。国内外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经验表明,钢铁、石化、能源等临港重化工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是延伸产业链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产业。从江北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发展看,在钢铁行业中,有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冶炼、普通钢板和特种钢板的生产以及金属制品制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在石化行业中,有台塑石化、三菱丽阳腈纶、逸盛化工、埃索石化、亚朔科技、太平洋化学、和桥化工、林德气体等项目,为形成涵盖上中下游产业、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汽车行业中,拥有吉利汽车、拓普、信泰、敏孚等30多家汽车及汽配生产企业,为形成国内外企业相配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群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关联度高,联动发展潜力大。北仑区临港重化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中、龙头企业规模大,重点行业之间还存在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这为开展产业间的协作和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表明,钢铁产业和修造船、汽车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分别达到92?郾5%和89?郾7%;造纸、石化、能源等产业之间,石化、纺织、新材料等产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各种资源、原材料能够在关联产业之间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虽然临港重化工业具有高投入、高能耗、调整慢等不利因素,但他们之间关联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共享体系。

北仑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进。一是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了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努力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这些项目主要有:北仑电厂脱硫工程、宝新废酸回收再生工程、申州公司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明耀热电污泥焚烧发电工程等,累计投资15?郾6亿元,减少废水排放469?郾5万吨,废气排放15?郾2万吨。二是率先开展能源审计,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从2007年9月开始,对区域内103家年耗千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专项能源审计,基本掌握了全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薄弱环节和漏洞,摸清了底数,推动了节能项目的落实。三是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自2004年以来,北仑区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通过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技术和流程,先后共有宝新、海天等3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宝新等6家企业通过了省级绿色企业审核。目前,全区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21个,累计节约能源21?郾2万吨标煤。

以完善临港产业链为抓手,产业间循环开始启动。一是努力完善临港工业产业链。围绕能源、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着力引进补链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使全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目前,北仑区初步形成钢铁――化工、能源――建材循环链。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台塑石化工业园、青峙化工园区、宁波钢铁工业园区、春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重点生态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积极推行环境保护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实现园区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环境共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奠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资源节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推进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工程建设。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设了岩东污水处理厂、小港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形成“取引水水厂生产生活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排放资源化”的区域水资源循环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北仑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通过油气节约、热电联动、余热利用等工程,对全区实行集中供热和生产、生活热电联动,全区年节约标煤近7万吨,并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废物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建成了宁波市首个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宁波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引进枫林垃圾焚烧厂,形成了支撑北仑区废物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2007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6?郾6%,其中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6%,处置率为100%。

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系统设计,不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着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北仑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指导全区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政策激励。设立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扶持。同时,还出台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依据区域特有的“环评”和“能评”细则,对高能耗、污染项目在源头加以控制。三是创新技术服务。与浙江大学签订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合作协议,建立循环经济技术项目库,大力推广工业中水回用、工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治理、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和项目。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开通了“北仑循环经济网”和“北仑区节能服务网”,及时公布循环经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活动。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注重源头控制,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一是重点做好钢铁工业园、台塑、青峙化工园区、春晓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园区内部企业、产业共生;明确钢铁、石化、造纸、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促进各行业循环经济联动发展。二是制定明确的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设置产业准入门槛,限制高消耗、低产出、工艺水平落后的项目进入,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三是优化临港重化工业布局,大型钢铁、冶炼项目争取远离城区,到白峰峙南、峙北布局,石化产业主要向青峙化工区、台塑化工园区集中,修造船项目争取在白峰神马岛周围布局,造纸项目要集中布局在青峙工业区,做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环境共建、污染共治,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公共资源基础。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加强生态化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钢铁行业要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要求,加快用干熄焦技术代替湿熄焦技术,逐步从焦化还原过渡到熔融还原、直接还原;延伸钢铁产业链,加强精品钢和特种钢开发,促进废钢综合利用和钢材深加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石化行业要形成乙烯基础石化原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采用最先进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化工原材料、精细化工原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造纸行业要以生产纸制品为主导,形成“废纸加工纸板高档纸废纸回收”的产业链,利用国际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提高废弃物和废纸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能源和船舶工业要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努力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依托临港大工业大项目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是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亮点。鼓励和培育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挖潜改造,提高产出能力,达到规模经济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和环保等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使北仑临港重化工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功能,加强对内部次生资源、纵横产业链上以及全社会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

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有新的进展。一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发和推广一批节能降耗的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资源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二是建立节能减排标准管理体系。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行业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标准,推行单位产品能(水)耗限(定)额管理制度,对未达到能耗限额的产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三是深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施内部挖潜计划,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设备工艺流程,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四是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深化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探索建立能源审计长效机制。组织研发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支撑技术,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推广。加快建立北仑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引进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全区企业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五是限制淘汰技术落后企业。根据江北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目录,逐步淘汰一些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

第9篇: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范文

一、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

节能目标任务: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年下降6%。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户企业实现节能3500吨标准煤以上,列入省“239重点节能”的6户企业实现节能15864.7吨标准煤以上。关闭或整合企业1户(),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企业2户()。

减排目标任务:年12月15日前完成(企业名称)、、、、、等6户污染治理工作。主要污染物削减量:COD1106.48(吨)、NH3—N(吨)49.72、So2(吨)控制在30000以内。

(二)完成情况。

(一)节能减排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对节能工作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机构、编制、人员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管理较为粗放,节能减排意识还比较淡漠,制度不完善,节能减排还未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在制定“”规划时,经济增长是按照年均7.5%速度确定节能约束性指标的,而去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我市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3%以上,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仍未改变,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难度较大。

(三)节能减排空间缩小。经过前几年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全市绝大多数重点污染源、重点排放大户完成了治理任务,削减了排放量,工业减排的空间非常有限,削减难度增大。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属偏重型的工业结构,重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达60以上,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70%左右。新上马的企业中高耗能行业比重依然偏大。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中高耗能的落后设备仍在继续运行。

(五)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在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市本级财力安排的补助和引导资金较少,与节能的任务还不相适应,没有能有效地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降耗。

(六)节能减排体系不完善。市及县(市、区)两级节能减排行政管理体系体制、节能监察中心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节能需要;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准入管理。对新上项目做好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关预防。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同时压缩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业。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四)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继续抓好工业试点园和公司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之成为全市循环经济典范,并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全面得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切实抓好当前省明确的我市的、、、、等6户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帮助重点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建立和推行严格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节能的积极性。强化基础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督促企业围绕降低重点产品能耗单位的目标开展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污染治理,逐年将污染源纳入限期治理,实施工业园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或实现零排放。加快市、县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