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

第1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始终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1984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提出:“最好以图书馆为基地来组织教学”。2002年,教育部对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行修订并提出五项任务,其中第三项明确规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变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标准逐渐显露一些弊端。元素养作为Web2.0技术发展新浪潮中“信息素养的素养”,在新媒体环境的刺激下应运而生。它的功能类似于互联网技术的“漏洞补丁更新”,在传统信息素养基础上不断追加新要素的理念,使元素养理论逐渐成为新时代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标准。

本文针对元素养理论的提出、意义及实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意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元素养教育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尝试构建符合笔者学校特色的校本化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 一、元素养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2000年,美??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以下简称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面对信息飞速发展的环境,2007年,美国中小学图书馆协会针对义务教育提出新的信息素养标准,引起美国图情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011年,一直走在信息素养教育前沿的ACRL成立工作组,开展了信息素养新标准的调研和探索。同年,麦基(Tom Mackey)和雅各布森(Jacobson)在其发表的《重构信息素养为一种元素养》一文中,首次提出元素养概念。Jacobson指出,传统信息素养是其他媒体素养、视觉素养、数字素养等系列素养概念的基石,而元素养则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基础。

2013年ACRL工作组以元素养为核心内容,开始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探索更新。2015年2月ACRL正式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确立了信息素养的新定位――元素养。

2014年,我国学者杨鹤林在《元素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前瞻》一文中对元素养进行解读:认为元素养可理解为“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是数字化时代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整合吸纳其他相关素养的理念,以获取信息、生产及分享。

元素养理论的提出,不仅保留了传统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将情感和元认知一并纳入教学目标,融入MOOC、游戏、嵌入式等教学手段,调整以往定期、短暂的教学周期,使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扩大素养教育关注对象,改变素养教育参与角色,有效促进高校师生的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以及交互协同等新能力的发展。美国学者S.Bell曾预言:“元素养教育必将成为下一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石。” 二、国内外元素养教育实践研究现状

在新信息化情境下,Facebook、Twitter、ins、YouTube、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软件受大环境刺激,原本的静态信息变得活跃,元素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焦点。

在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已相对正常运作,包括:根据《框架》标准,制作元素养教育MOOC,通过互联网形式,向全世界感兴趣的人免费开放资源;纽约州立大学设立元素养教育协作学习项目为创新教育技术项目;分设协作学习的子项目――徽章系统,让参与者在学习中通过挑战任务的方式学会评判、选择和共享信息;Mackey和Jacobson将徽章系统学习模式嵌入到MOOC中,创建设计创新在线学习;TrudiJa―cobson等人在原有的元素养徽章系统基础上,重新建构资源。

在国内,经图书馆电子文献检索,直至目前,元素养教育基本上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以分析元素养教育产生背景,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与思考为主的理论性研究;对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剖析、总结、启示的分析性研究;还有对元素养现状调查等一些其他研究;以及西南交大图书馆陈晓红等老师构建的一组“All-along-study(一贯式)、Based-on targeting(目标化)、Cooperation(协同式)、Diversification(多元化)”四维一体的元素养教育体系模型,即“A-B-C-D”教育体系模型。 三、笔者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笔者学校图书馆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传统教育为主,以行为、认知为目标,以面对面的培训、讲座为主要方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周期定期、短暂,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角色。

笔者学校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薄弱,检索能力不高,对信息的利用目标不明确。加上入馆教育效果不明显,文件检索课又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图书馆的讲座信息宣传有待加强,在线教育还是单向传授为主。在当今信息数量猛增,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具备获取、鉴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关键能力。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因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素养教育经验,一直是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场所。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国外的实践操作方式,针对笔者学校学生的特点、专业学科差异,元素养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尚属于较新颖的研究领域。作为高职图书馆人应如何理性认识元素养,开展符合学校特色的元素养教育实践迫在眉睫。 四、校本化的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用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参照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四维一体元素养教育模型体系,以元素养理论为基础,以美国 《框架》的核心理念为依据,结合笔者学校师生的专业学科特点,探索图书馆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搭建符合本校特点的元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拓展,从信息检索时强调资源的查全、查准,到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包含信息意识,文献检索,信息分析与利用,以及信息伦理的把握,直至目前,元素养教育的提出,其内容在传统信息素养基础上涵盖了现代信息的数字、视觉及媒体素养,涉及学术能力、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监督以及数据管理等。信息素养教育涉及的范围也逐步拓宽直至面向全校,面向院系以及专题培训等。图书馆开展元素养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变宽:首先,是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其次,研究、制定符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最后,形成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效果可测的全校师生信息素养教育综合体系。为了推动元素养教育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些条件,笔者学校的元素养教育框架体系流程如下。

制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元素养能力标准设置元素养教育系列课程制定各学科元素养教育能力标准形成图书馆员元素养能力培训体系构建元素养教育教学模式体系依照框架,搭建元素养教育能力在线平台设计元素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体系。

2.利用分层服务方式,设置元素养教育课程

由于笔者学校是以商科专业为主要特色,专业设置门类广泛,旅烹、电商、会计、工院、人文、艺术等一应俱全,导致全校师生在信息素养教育需求上呈现出多样性,牵引信息素养教育应需要教学的培训范围广、内容多、涉及面大。针对笔者学校这一特点,为满足全校师生的要求,我们在设置实践元素养教育时考虑开展分层式服务。

一是对学校的决策者开展前瞻式服务。发挥Web2.0时代互联网的效用,搜集与决策相关的各类信息,联动传递,让学校决策层可以有优先把握权。

二是对学校的科研人员及各专业教师开展保障式服务。学校在建设元素养教育?n程平台时,把与教学、科研相关的需求合理对接,按专业分类归置,积极宣传推送。

三是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创新式服务,在进行元素养教育课程培训时,按专业需求,为大二的学生尽力提供专业上的帮助。对大三即将毕业的学生,按求职需求,有效发挥网络时代搜索引擎的有效利用,并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对大一的新生开展启发式服务。合理利用图书馆的入馆教育,通过图书馆宣传片、参观图书馆、入馆教育讲座等,让新生了解图书馆资源与基本服务。

3.合理设置元素养教育学分与教学

在全力支持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学校学生毕业学分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毕业时必须修满2个学分的素质教育分。其中,素质教育分中的部分学分需要在学校图书馆完成。因此,元素养教育课程的合理安排,按需开设课程,既可支持学校通识教育和院系教学,保证学生既能顺利毕业,又能有效习得相关信息素养教育知识。

(1)设置学分课程。根据高职学校师生的特点,课程目标定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动手操作、创新能力为准则,掌握基本文献检索知识和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和鉴别信息来源,将合理合法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利用其顺利完成一项任务。我们选择对学生实用性较强的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为参考范本,选取符合学校师生需求的章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参照美国ACRL的元素养教《框架》,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合理配置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环节多样化,考评规范。比如:案例教学,课堂互动与分组讨论,通过网站和QQ等在线学习,中间穿插题目问答,开卷考、大作业等,课程考核通过平时成绩、小组讨论、综合练习等形式,最后按照修得的总分数根据以上框架体系中制定的标准进行换算。

(2)在学院学科教学中运用嵌入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展课程合作,嵌入元素养教育。运用局部嵌入或全程嵌入的方式。比如嵌入式的新生研讨课,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课程,嵌入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站制作、视频制作、PPT制作等,和专业教师协同确定考核方案和标准,参与作业、小组评阅。

(3)常规的培训讲座。在元素养教育部分课程中融合滚动培训、新生培训、学院专题讲座、各学院信息专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如每学期滚动推出元素养教育系列讲座,滚动培训特有的特点是,时间可以周期化、模块化,讲座教师可以多元化,培训流程可以规范化。学院开办专题讲座时可以按需定制个性化专题,既可达到元素养教育的目标,又与各专业密切结合。随着新时代学生群体学习行为方式的变化,学校在常规培训时减少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利用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各类学习手段穿插开展。

4.搭建在线辅助学习平台,支持教学新模式

社交网络时代,借鉴美国元素养教育模式,有效利用MOOC、自制微课等手段在图书馆网站上设计元素养教学课程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按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学习过程中的闯关问答,获得学分。在大知识环境下,融合人、资源、平台、技术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有机体。学生在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群组学习与互动分享结合,翻转课堂,并提供图书馆智慧服务,借助网络主动推送有关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资源。打造集图书资源、深入阅读、课程学习、群组交流于一体的元素养在线学习辅助平台,以提升师生的素养品质,促进元素养教育理论的发展,迈出元素养教育实践的第一步。

5.图书馆元素养教育展望

第2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依学而教――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虽然两篇微课程教学设计的题目都是《24时计时法》,但两个团队却根据预设的微视频实施途径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金鸡湖学校设计中的微视频实施途径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内自主或合作学习、课后辅导等,所以教师并没有把本节课中“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这一内容放进去,只是引导学生认识“一日有24个小时”,并借助时间条认识普通计时法,创造性地认识24时计时法。内容虽少,却能让学生扎实地形成认知基础,为课堂上“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探究学习做好铺垫,这也体现了微课之“微”的特点。娄葑实验小学设计中的微视频实施途径是课内自主或合作学习,所以微课涵盖了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设计了巧设冲突、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等学习阶段,使学生在观察、记录、交流、思考中理解“一日有24个小时”,掌握两种计时法的概念以及互换方法等。

微视频实施途径不一样,课程设计中的教学内容也就不一样,但这两个微课程设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都是合理的。金鸡湖学校的教学目标简单精致,直指知识的根源,易于实施;娄葑实验小学的教学目标全面细致,扎实进行四基训练。建议娄葑实验小学将“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放入知识与技能目标中。

因人而定――设计合理的活动展开教学

1.设置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这两篇微课程教学设计都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所起到的积极意义,选用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钟面导入教学。金鸡湖学校和娄葑实验小学分别选取了典型时刻“12时”和“9r”,用同样的方式设置了认知冲突――“同样是12时(9时),为什么有人在吃饭(上课),有人在睡觉呢”?将有价值、有关联的生活经验整合在一起,快速调动了学生头脑中的“为什么”,激发了学生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内驱力。

2.引导对比,探寻知识本真

如何利用微课程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掌握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是本设计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两所学校都能准确把握“两种计时法的计时方法各有不同,却又互相关联”这一知识要点,尊重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这一特点,设计了利用钟面时针转动、时间条走动、在时间条上用两种方法记录相应时刻等活动,以便学生一一对比观察、分析这两种计时方法的异同,从而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内涵与外延,为后续“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以及“解决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学以致用,延伸学习成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这两篇微课程设计都能采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创编相关练习,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金鸡湖学校选取爸爸进货的场景让学生判断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采用汽车禁行标志让学生尝试将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而娄葑实验小学的练了有判断两种计时方法外,还有动手填画时针,这是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选取常见的公交站牌与图书馆的营业时间牌,分别设计“这辆公交车的服务时间是上午几时到晚上几时几分”“中午12时到达图书馆,能借到书吗”等典型问题,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两篇微课程设计所对应的练习深度、广度明显不一样,但它们均与教师既定的微课程设计目标是相匹配的,达成了练习所要承载的教学效度。

因需而用――制作精妙的视频辅助教学

这两篇微课程设计中微视频的共同亮点是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而制作,辅助教学做到了“到位但不越位”,让学生借助这一信息化媒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成为一种可能。“一日有24个小时”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为了帮助他们建构“一日有24小时”的时间观念,两所学校的微视频均采用了日夜场景依次展现的方法将流逝的时间记录在时间条上,化动态为静态,既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又便于他们进行观察和感悟,使其后面学习两种计时法的认识和互换变得简单。金鸡湖学校还在微视频中介绍了“一天24小时”的由来,做到了科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有机整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点思考

第3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建立机制。项目启动伊始,基教研中心就致力于项目组织机构的建设与完善,统筹建立了“市级教研―区级教研―资源单位―实验学校”的协作机制,并明确了各协作主体的责任分工。如:要以Y源单位为主,开发、实施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课程;区级教研单位与实验学校要充分配合相关工作;市级教研单位则根据各单位的资源特点,一对一配备相应学科的市级教研员,进行课程建设的支持、引领、服务工作。

研制课程开发整体框架。为了保证对课程教学不够熟悉的各家资源单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符合教学标准、高质量、成体系、合体例的校外实践课程,经过与部分区级资源单位代表、教研人员、实验学校教师深入研讨,对各方意见进行深度整合,于2015年1月底下发了《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整体框架》与《课程研制说明》,从课程总目标、课程特点、课程架构、课程一览表等几个角度,对一家资源单位可以建构的所有课程进行整体介绍,以便于资源单位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开发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程;对资源单位开发的每一门主题课程进行详细说明,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目标、实施流程、课程评价等,并建议每门主题课程都能配备相应的学生实践学习任务单,供教师选择或参考使用。

2015年9月,在对30家资源单位提交的课程先后进行过至少三轮评审、修改之后,项目进入到了大规模实验性实施的课程检验阶段。各资源单位与区教研员们合作,组织中小学校师生到场馆内参加活动课程的学习,既让广大学生提早受益,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对前期完成的课程方案设计进行实践检验,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第4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一、 环境资源

从空间分布范围来看,环境可划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分室内和室外环境,校外环境主要分家庭环境和公共场所环境。

1.校内环境资源

(1)室内环境资源。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交往接触的主要场所。因此,笔者主要以教室为例,阐述如何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第一,巧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出英语板报,板报语言尽量使用英语,板报的内容可以是英语对话、幽默小品、英语谜语、单词填字游戏、课文背景知识介绍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英语无意识输入的频率与机会,增加学生英语习得的机会。第二,利用教室四周墙壁。教师可在四周墙壁上面悬挂英语世界地图,张贴学生英语作业或把课文重要单词、词组、句型等张贴在墙壁上,供学生随时复习、参考之用。第三,巧用课桌椅的摆放。教师可以依据不同课型需要变换课桌椅的摆放形式。如讲授课,采用秧田式,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表演课,采用扇形式,营造一种剧场效果,便于学生欣赏;小组讨论课,采用四桌相拼式,方便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模拟辩论课,采用椭圆式或圆桌式,便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看法。第四,巧用多媒体设施设备。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大多数教室都装有多媒体设施设备。教师可在电脑里面安装语言教学软件如英语语音训练系统、英语写作教学系统,下载英语学习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语儿歌、课文录音,虚拟交际场景,创设交际环境。

(2)室外环境资源。需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室外环境资源主要是指校园内的室外空间场所。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校园室外环境资源分为室外空间环境和室外设施、设备资源两大类。第一,充分利用室外空间环境。室外空间环境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校园内,开辟英语宣传专栏,张贴英语通知海报、英语报纸等。在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上,标上英语标识。这些资源的开发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促进英语单词的记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二,充分利用室外设施设备。室外设施设备主要是指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系统、LED显示屏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系统或LED显示屏,播放英语新闻、英语歌曲、英语故事、课文对话、英语国家纪录片等。这些设施设备在营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校外环境资源

校外环境资源是校内环境资源有益的补充。根据分析观察,与学生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外环境主要有公共场所的各种建筑和外国人聚集场所两大部分。

(1)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各种建筑资源。校外公共场所各种建筑如商场、酒店、银行、邮局、科学馆、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上面英文标识以及与之有关的英文说明、介绍等,街道、公路、公交站、火车站、港口、飞机场等处的英语指示牌、说明书等。这些资源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与内容。

(2)充分利用外国人聚集场所资源。外国人聚集的场所主要有外国人子弟学校、外国人集中居住小区、英语国家驻华使馆、外资企业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考察、交流,开展英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体验、感知英语国家人士的学习、生活、工作状况,风俗、文化、习惯特点。

二、 人力资源

人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开发课程资源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按与学生英语学习相关密切程度划分,人力资源可分为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和其他资源四个部分。

1.巧用教师资源

随着国家对外改革开放日益发展,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旅游经历的英语教师越来越多。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国外尤其是英语国家学习、工作、生活、旅游的经历,把自己所见所闻,转化成英语学习的课程资源。

2.巧用学生资源

与教师一样,有海外旅游经历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把学生身上这些优势转化成英语课程资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错误也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另外,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3.充分挖掘家长资源

首先,组建英语家长委员会或家长英语学习互助小组,通过举行面对面的研讨活动或QQ群在线讨论,互相交流辅导学生英语学习的经验,帮助解答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其次,发挥家长自身学习工作经历优势。有些家长曾在海外学习、工作、生活,有些家长就职于外资公司或政府的涉外部门。教师可邀请这些家长来校给学生做国外学习、生活、工作经历的专题报告。最后,家长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教师开发英语课程提供技术、人缘、智力等方面的支持。

4.其他人力资源

主要是指与学生英语学习有关的其他人,诸如同学、朋友、亲友、外国人士等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人身上有利因素,开发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打招呼、进行交流。还有,鼓励学生与英语国家人交笔友,用英语给笔友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

三、 教材资源

1.补充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一套教材在编写之初,与当时情况是相适应的,甚至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使用一到两年之后,可能就会显得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充相应课程内容,增加相应语言材料,如英语词汇、短语或常用句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英语阅读文章或视听材料等等。

2.删减

由于时展,英语教材中有些内容与时展不相符,有些内容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有些内容可能过于简单或难度超过学生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内容予以删减。例如有些繁杂、晦涩难懂的英语语法知识或难度超出学生接受程度资料,可以删除掉。还有,某些落后的、与时展不相符的英语阅读文章,也可以删掉。

3.调整

调整教材内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以及方便教学的角度,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秩序。另外,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对某些重、难点语法知识可采取先集中讲解,然后再分散在不同时段重复练习。

4.二次开发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简笔画、挂图、PPT、Flas、视频等方法手段,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课程学习资源。另外,根据小学学生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和性格特点,对英语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

四、 网络资源

第5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蕴藏;人文;载体;资源;母语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以往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关于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大搞形式主义的花样。

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郎、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倡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2.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4.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以往大家往往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专家特别是课程编写者的工作。其实专家们开发课程的优势往往体现在内在的学术价值上,但要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教师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建构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北京可利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资源,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件、景观,创设地方课程,海南岛则可利用海岛、大海、热带景色风光等自然资源开发课程。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现成地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

第6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基本是两学期制。为克服传统两学期制学期时间过长的弊端,改变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曾试办暑期学校,但由于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后勤管理等原因被迫恢复两学期制。2004年,北京大学再次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随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5年前后,我国大学出现了第一次学期制改革热潮。目前,实施三学期制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及南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在我国,三学期制大都是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原有两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

南华大学在2015年8月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度,也是从原来的两学期制的20+20周,变为三学期制的19+4+19周制。详细来说,三个学期分为春季学期(19周)、夏季小学期(4周)、秋季学期(19周)三个学期,其中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对应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下半年学期,夏季小学期时长为4周,开始于8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夏季小学期结束后并不放假,立即接着秋季学期(9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三学期制实施后,春季学期基本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没有区别,但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比原来的下半年学期有所推迟,从9月下旬才开始上课。由于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实际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学期。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都有夏季小学期,分为夏季第一学期、夏季第二学期、夏季第三学期、夏季第四学期。夏季小学期开的课多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或讲座等。

一、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遇到的困境

1、制定三学期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从两学期到三学期制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更改和制定培养方案。每个学院的每一个系都需要更改三学期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三学期课表,这需要花费很多的工作量。但这些工作并非交由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是由每个系的任课教师自己完成,这样会有一些问题:一方面,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已经承受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非常繁忙,此时又得加班加点地进行培养方案和课表的制定,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由任课教师在百忙之中制定的课表,忙中有错,其成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

在三学期制度实施之前,学校各院系并没有讨论要实施三学期制,在学校教务部门突然通知各学院要实施三学期制后,各院系才开始讨论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表。从开始接到通知到最后的实施三学期制,实际上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各院系的三学期课表和培养方案大部分是在原来两学期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仍然比较草率。如在原来的两学期制里,实际已经有足够的实践课程,三学期制实施后,这些实践课程原封不动被调到夏季小学期了。以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例,夏季第一学期主要是实施军训,夏季第二学期是实施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及公共基础认知选修课程;夏季第三学期是一门选修课程;夏季第四学期是课程设计。其中军训是原来就有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课程设计都是原来两学期制度中调到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小学期的。

2、浪费教学资源

南华大学实施的三学期制中,在夏季小学期,任何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包括任课教师、后勤、行政、图书馆等。这样实施的目的是吸取部分高校的经验,因为在某些高校里,小学期里后勤跟不上,图书馆、行政等基本上不上班,引发许多矛盾。但是,当三学期下所有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后,很多没有课时的教职工既不上课,也没有其他任务,在整个夏季小学期处于闲的状态,这样实际上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3、教师对三学期制的不适应

教师在三学期制中,教师工资待遇等一切不变,但实际上一年要比两学期制多上两个星期的课。对于夏季小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三个学期制下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放假时间减少了,这样会减少了教师的科研时间以及个人生活的时间,会给教师造成一定压力。且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这样两个学期实际上是一个大学期,不但没有将原来两学期制时间过长的弊端去除,反而加长了学期时间,给教师带来很大的疲劳感和不适应。

4、学生管理问题

在三学期制下,对学生的管理上会比两学期更加困难。学生对三学期中的夏季小学期普遍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学期,这个学期只要去听听讲座,上一上实践课就可以了,考试或考察都很容易。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同时,学生逃课缺课严重。另外,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晚上不归寝的情况也比两学期严重,很多学生夜不归宿。更有甚者,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有些年级的学生在夏季小学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课,学生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上网,晚上出去逛街等。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和不少困难。

二、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带来的教学负面效果

1、课程量不够引发的问题

由于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比较仓促,统筹和规划不够,夏季小学期制开设的课程量不充足。由于课程安排不够,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天天玩游戏,白天出去逛街,晚上很多学生通宵外出,直至秋季学期开始才认真上课,给教学带来很大负面效果。这个问题是三学期制实施以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受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诟病,以至于在夏季小学期上到一半左右,教务处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系将本应该在秋季学期上课的部分课程,提前安排到夏季小学期开课,以补救夏季小学期部分学生无课可上的局面。

2、教师开课问题

夏季小学期涉及到要开新课,到底该开什么课,如何开,实际上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即使经过讨论后决定开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开这门新课用什么教材?教学大纲?课件的制作?如何授课?如何系统的将这门课讲好?这方面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另外,各院系教师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通知下,为了完成工作量勉强开课,教材、教案、教学计划皆不完善和成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对新开的课程审核或评估不够,这些新开的选修课基本上由各系讨论制定后立即使用。

另外,由于夏季小学期开的大部分是选修课,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也比两学期要差,课程教学随意性大。

3、考核宽松,学生学习态度差

由于夏季小学期选修课程集中出现在一块,大都不需要考试,或者对考试的要求比较低,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也比较差,这样造成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同样一门课程,如果课程设计放在两学期,学生能认真学习,放在三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差。

4、超长学期造成学习疲劳

对于课程比较满的学生来说,他们其实是比较疲劳的,因为夏季小学期结束后,中间没有休假,立即进入到第三学期。这样第二第三学期实际上是可以看做一个超长学期(19周+4周=23周)。另外,小学期上完课立刻考试,给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不多,学生必须快学快考,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够扎实。

上述是南华大学三学期制实行以来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当然,南华大学已经意识到刚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后造成的上述弊端,已经着手进行改进和改革。

三、总结

南华大学在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度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困难和缺点实际上在其他大学也出现过,如80年代的北京大学,国内一些相关高校也曾报道过类似情况。[2-4]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只看到三学期的优点,没有意识到三学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准备不充分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三学期制造成的。

表面上看,南华大学实施的是三学期制,但夏季小学期跟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基本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就是一个学期,这样它实际上还是两学期制,只不过由原来的20+20周的两学期制变成19+23周的两学期制,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不但没有将学期缩短,反而增加了学期的时间,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和不适,造成一些弊端,严重浪费教学资源。

第7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许多地方都相应地设计了地本和校本课程,编写了地本和校本教材,从而使我国传统课程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制度性转型。可以明显看出,增加校本课程,实际上是给了各个学校一个相对比较灵活的空间,有利于施展各个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的智慧。在大课间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学课间的发展还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去发现问题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去改变现状,才能让大课间活动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小学课间操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的需要,通过到图书馆查看各个体育院校的体育周刊,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关于课间操的资料,为设计本文提供了一些参考。

2.访谈法

访谈昌宁县小学的的体育老师及其相关领导,了解到他们学校课间操的开展情况,组织形式以及出现的问题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间操的开展形式

在学校课间操的开展过程中,昌宁县小学的课间操活动单一,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就是广播体操和眼保健,这样单一的活动内容长期以来开展让学生觉得没有新意,学生没有兴趣,从而变成了学校活动的一种形式。开展其它活动的只有一所,据了解还是在县城的一所比较好的小学。而其能够完全开展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学校占所有小学比例不是很大,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甚至连广播体操和眼保健都没有开展开来,是由于没有器材开展这一活动。昌宁县教育局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各方面的规定或举措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定,所以导致一些国家有的文件规定只是是空谈而已,到了地方就没有去实施。

为此学校应该在开展课间活动时应该多开发不同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根据学校或地方的特点来开展活动,例如一些地方少数民族多又没有器材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跳彝族特有的彝族舞蹈,这即是一种课间活动,又是对课间操的一种创新,同时又满足了一些学生的需求和一些地方没有器材的现象。同时面对器材没有的情况教育局应该对体育器材的补助资金添加一些。

(二)开展大课间操的时间

国家规定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是天天有时间,校校有空间的可贵体育教育资源。以每次30分钟计,每周有150分钟,有较大的灵活余地,不受教学大纲的约束,能更有效地发挥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健身、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育人作用;当心率达到150脚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当心率增至160~170次/分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也未出现更好健身效果的迹象。因此,通常把正常人取得最佳谁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勿分之间。而每次锻炼时将心率保持在120~140加分之间,占该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据此,在大课间活动中,每次体育活?拥脑硕?负荷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还要依据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运动量,既丰富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保证活动的效果,又不能影响后面的课程学习。

(三)体育教师的基本技能

昌宁县小学体育教师没有研究生,本科包括自考和函授的有15人,占到总人数的26.3%,专科占总人数的29.8%,其他占到总人数的43.8%,其他就是非专业老师在上体育课。总体上来看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师占得比重还是不够分量,在非专业体育教师的带领下小学体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样的师资队伍是很不利的,课间操的质量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在体育老师素质这一块要加强,学校应该招聘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学校还应该对学历还不够的体育老师督促进行再学习不断加强专业,与时俱进的学习才能满足时代教育的改革步伐。

第8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因此,品德是人在形成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的“道”的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德”的自觉。因此,只有让学生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得出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才能达成塑造稳定价值观的目的。

实践发现,在学生生活、综合知识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个断层,需要有一个桥梁将二者联系与融合起来,这个桥梁就是学生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架桥”的过程就是学生价值观和能力塑造的过程。当然,对小学生而言,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形成其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全部认识,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正确常识和朴素观念及认识这种关系的正确的方法,这些是其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可以说,生活是基础,认识、能力是桥梁,价值是终点。

基于儿童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我们构建了“常青藤”课程体系。如下图:

一、“常青藤”课程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常青藤”课程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主张唤起人的欲望,激发人的情感,提倡手脑并用,并且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儿童性。把儿童当儿童看,不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想法,从课程设计、教学素材的选择到教学途径都切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二是对话性和互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儿童放在和成人平等的位置,采取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三是渗透性。在价值观形成、能力培养方面,一定是在具体的“事情”中水到渠成,即“做中学”。

二、“常青藤”课程的内涵及目标。

“常青藤”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旨在运用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认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和探索人、自然、社会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道德自觉的能力。“常青藤”课程的目标遵循《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基本精神,但从课程目标的层次来看,“常青藤”课程强调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落脚点。

“常青藤”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由与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追求真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辩证思考的能力、质疑的能力、联系想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主要指沟通、合作、表达、决定、实践、自我调适的能力。

三、“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

“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发现人、社会、自然的正确关系,并实践这种关系,辅以情感的体验和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课程运用“主题轴”的方式来构筑课程的基本框架,具体安排了主题,即个体发展与认同;联系、规则与责任;时间、关联与变化;文明及其传承;科学与生产、生活;人、地方及环境;个体精神与社会体系;中国与世界。

主题的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人、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其之间的关系,各主题之间互相关联。

首先,主题的设计是从儿童社会生活中“问题和领域”的角度体现学科的整合。这符合学生变化的、开放的生活特点和认识需求,而且任何一个主题并不依赖单一学科或对应于某一学科来构建。这样的主题设计使儿童迅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跳”出来,对国家或世界其他地方熟悉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立足于未来。

其次,主题特别突出其相互联系,主题设计以个体、自然、社会、国家及其之间的联系为基础,而且每个主题目标中知识――认识――能力――行动这几个发展环节都体现了层次性。比如,在高年段“个体发展与认同”主题下(见表1),依据同心圆的方式设计内容,设计了认同自我、认同学校、认同社区、认同国家和世界这样的系列单元。有了这种联系,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念才能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以及情感上的认同。在教学“个体发展与认同”主题时,教师通过主题――核心要素――各年段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进一步解释主题内部和主题学习内容的关系(见表2)。

四、“常青藤”课程的实施途径。

“常青藤”课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展开,并在不同的场景中赋予不同的任务。

1.课堂。

围绕“常青藤”课程的八个主题,教师将每个主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清晰的主题点,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对一个具体主题点的正确认知,并将目标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课堂的主题点和任务。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去完成任务,然后,学生将作品及体会与大家分享,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任务是明确的,形式是多样且有趣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

(2)学习实践的过程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如画图、阅读、写作、思考(会批判)、讨论、表演、游戏等。

(3)导入、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能够“刺激”学生感官的、生动真实的照片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道德想象力或道德选择能力。

(4)总结的方式。各个小组总结时,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总结报告,并与其他小组一同分享。

2.主题学习。

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来搜集资料、思考、论证,最后形成主题报告并与大家分享,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主题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将目标渗透在主题学习中,实现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主题点系统化的再认知,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查阅资料等手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对于“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我们确定了“中国民族多样性”这一主题学习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和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平等意识,使其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更加热爱祖国。主题确定后,学生分组进图书馆、博物馆收集不同民族的人口、文化、传统等情况,各组搜集资料、思考、整理、分类加工形成认识,做成小报、幻灯片等,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了解和认识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沟通、组织表达等能力。在展示、分享自己的主题学习成果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与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价值,获得肯定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塑造价值观。

3.综合实践。

“常青藤”课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起点,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点,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及时关注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纠正其不足,从而使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各种关系和面对各种问题,在体验中形成公民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体验中学会尊重、合作、质疑、思考、行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获得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能力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处理生活中的关系及问题。课程充分营造有意义的公共生活空间,比如,学生共同制订“课堂公约”,将参与、责任、规则等公民意识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在“文明及其传承”主题中加入电影的发展及其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使学生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电影日”。大家一同制订了“电影日”里参观电影博物馆的计划书,包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和哪些同伴去,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在电影博物馆,他们又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组建多个小组展开活动。之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形成不同的汇报成果,各小组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手抄报、照片等),与同伴一起分享。

五、“常青藤”课程的三大行动。

1.阅读。

“常青藤”课程向学生推广连接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联系。所谓批判性阅读,一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反驳与修正,另一方面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和补充。我们向学生推荐100本经典图书,设有专门的阅读推介会,结合不同的主题,定期向大家推荐读物并举办挑战赛。

2.思考。

“常青藤”课程注重儿童的思考(反思)。课堂上教师利用画思维图的方式表达小组的讨论结果(如下图),这样的表达使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用“六顶思考帽”的方式,学生要通过旋转“帽子转盘”,确定自己的思考方向,比如转到白色帽子的同学就需要表述相关的事实,转到蓝色帽子的同学则要思考、总结。

3.走进博物馆。

“常青藤”课程主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合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小组设不同的专题,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究。当然,走进博物馆仅仅参观是不够的,“常青藤”课程里的儿童要有自己的行动。例如:学生走出课堂到北京市环保基地聆听讲座,还亲手栽培绿色植物、制作画、查看气象温度箱……他们还知道一些国家用很低的价格收购我们的一次性筷子,然后用它造纸,再高价卖给中国。这时学生会反问:我们自己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造纸与环境的问题,用高科技造出便宜的纸吗?于是,该组同学撰写一份建议书,建议造纸厂采取相关措施尽快告别污染。

“常青藤”课程除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知体验外,更注重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儿童的情感,并在其中获得对人、社会和自然本质关系或道理的朴素认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获得参与社会生活、自觉塑造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并深化积极的情感。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才能平衡,道德知识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

“常青藤”课程涉及多门学科,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这些学科知识的合理和高效运用。儿童通过知识的运用和体验,形成对个人、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实现自我塑造。另一方面,这种正确价值观及自我塑造能力是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积极客观的评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解决难题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常青藤”课程在小学付诸实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教师自身在知识、视野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开阔了视野,从不同的维度对“常青藤”课程进行了深度思考,根据儿童的需要确立了实施“常青藤”课程的内容和途径。

第9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范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水利工程勘测、水利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组织管理、施工质量监控及管理、工程概预算和招投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一直以来水利类专业学生人数多,课程资源相对紧张,包括教师人数不足,导致师生比例不协调,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实训室不够,不能合理安排学生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基地较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要求。课程资源的紧缺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和难以提高,这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急需解决的一个共同问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结合学院现状条件挖掘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整体构成

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师资源、教材资源、习题、教案、视频、课件、工程案例等一切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社会环境、校外实训基地、专业网站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基本资源

本专业建立了职教新干线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了精品课程空间,及在空间展示的所有基本课程资源,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课件、习题、视频、试题库、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资料等,这些资源的建设严格按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整理。

1.2特色资源

课程视频。主讲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同时收集整理了一部分特资源,这些视频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校企共同开发,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地面灌溉技术”、“渠道灌溉工程技术”、“喷灌工程技术”、“微灌工程技术”等系列教学视频资料,

工程案例。近年专业教师积极对外承担技术服务任务,在灌区续建配套、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节水灌溉技术、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配合教学收集整理大量的工程案例、工程图片,在教学上以真实的灌溉排水工程施工与管理项目为载体,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筛选教学内容,删减繁冗的理论基础教学,将工程案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很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开发。依托湖南湘水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水总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桂阳县水利局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程序及行业规范等资源,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开展生产性实训项目,使学生从专注书本环境走进模拟生产实训,或者直接参与真实的技术服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了工作实践能力。

1.3拓展资源

为从业后专业资格考证准备,给学生提供专业提升的空间,本课程资源注重后续的职业资格考试进行拓展资源的建设,例如结合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的考试要求开发相关练习题、模拟试卷等资料。除此之外,还提供当前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热点和新闻,拓宽学生知识面。

2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建设要点

2.1挖掘开发现有的信息资源潜力

着重完善建设本专业职教新干线专业网站、网络课程空间,构建职教新干线空间网络教学资源库。完善学院网上资源检索系统和网上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查阅各种图书与期刊信息和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加大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清华同方数字图书馆等镜像站点信息量。

2.2建立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课程资源

在网络课程空间里根据教学设计中提出的资源要求开发课程文本图表素材资源、音频素材资源、图形图像素材资源、动画素材资源、视频素材、仿真软件素材、知识卡片等,课程素材资源能上传至职教新干线。

课程素材资源的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现代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以建设微课程,知识碎片化为手段,基于五分钟课堂的原理,对素材资源按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包装,组合成知识卡片。课程的最小学习单元为知识点、技能点,按知识、技能点设置碎片资源,适用于正式学习、碎片式学习,适应通过各种终端进行微学习的需要,同时碎片按课程、技能、岗位和知识、技能前后搭接关联等诸多元素设置碎片属性,便于组织正常课程教学,形成以行业企业为土壤、建设团队为根系、专业为树干、课程为枝杈、碎片资源为树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资源库。

2.3建设“五对接”特色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网络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本专业特点,选取水利水电工程典型工程案例,基于工作过程和技术流程,概化为学习和实训项目,建设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对接”的资源素材,实现学习与生产零对接,确保资源库具有实用性。

2.4建设翻转课堂品牌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里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和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在学生看完教学视频后,设置课前针对性练习。学生对教学视频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完成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创设学习工作情境,利用协作、会话等要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活动质量。一般流程如下:确定问题―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反馈评价、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通过翻转课堂学习使学生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师点拨解惑有效结合,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