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1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大白菜;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83-01

夏季大白菜是介于夏、秋之间上市的大白菜,由于此时正值蔬菜供应淡季,经济效益可观,所以深受广大蔬菜种植户喜爱。现根据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总结夏季大白菜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夏季大白菜生长时期由于气温高、雨水多、病虫害高发,在品种选用上应注意选择生长期短、株型紧凑、耐热、抗病等品种,如夏优、夏阳、夏丰等[1]。

2 整地做畦

大白菜主根粗壮、须根多,叶片肥厚、蒸发量大,对土壤养分要求较高,应选择向阳、便于排灌、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好、保水肥能力强的砂壤土[2]。以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栽培为宜。清园后将土地深翻晒垡7~10 d,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腐熟豆粕3~6 t/hm2、硫酸锌150 kg/hm2,或有机无机复混肥750~1 500 kg/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施肥后深耕、细耙,整平后培垄,垄高10~15 cm[3]。

3 适期播种

夏季大白菜播期宜选择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种过早,低温时间长,易抽薹开花;过迟,错过蔬菜伏缺期,经济效益低。如果采取麦茬地种植,应在麦收后立即整地培垄,提前育苗,带土移栽。选择条播或穴播,条播、穴播用种量分别为3.00、2.25 kg/hm2。播种沟底要平坦,覆松细土,忌太薄或太厚。播种后浇足水,忌水漫过垄面[4]。一般在傍晚或下午播种白菜,幼芽2 d后出土,经一夜再受日晒。

4 田间管理

4.1 幼苗期管理

在3~4片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5~6片叶时定苗。间苗、定苗时尽量不要伤根,以防根系发生软腐病,保苗6.75万~7.50万株/hm2。

4.2 肥水管理

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及时浇水,忌忽干忽湿。高温干旱天气,于傍晚或清晨浇水,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5]。要注意早间苗(分次间苗)、晚定苗、定壮苗。间苗3次,在心叶发生时、2~3片叶时、5~6片时分别进行第1、2、3次间苗。心叶发生时不过分拥挤,可不间苗。追施尿素75 kg/hm2。如果播后遇到阴天,可减少浇水次数。通常播后浇一水,拱土浇二水,苗出齐后浇第三水。

4.3 莲座期管理

适当浅锄,配合中耕去除杂草,同时注意浇水。干旱条件下,每隔5~6 d浇1水。第2、3次追肥可配合浇水进行。在莲座初、后期分别进行第2、3次追肥。肥料分别选择熠昌生物海藻素冲施肥300 kg/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

4.4 结球期管理

可适当延长浇水时间,每隔8~9 d浇1水。条件允许的,结球前期可再追施化肥。夏白菜包心前10~15 d浇1次透水,然后中耕蹲苗。在浇蹲苗水后,再追1次壮心肥。结球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地表发白要及时浇水,结合浇水施尿素150 kg/hm2或硫酸铵225 kg/hm2,以穴施或沟施为主,施肥点应远离植株,以免烧伤根系。收获前5~7 d停止浇水,这是夏白菜丰收的关键。

5 病虫害防治

夏季种植大白菜,病害以预防为主,一旦得病就很难防治。生产过程中,苗期以预防霜霉病为主,成株期需要预防软腐病、黑斑病、白斑病等。防治霜霉病时,可在定苗前和定苗分别喷施防治药剂1次。发病初期可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出现后,要及时拔除病株。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 500~2 000倍液喷浇。莲座期后期和结球期初期,分别使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防治。黑腐病和白斑病可用多菌灵500倍液防治。黑斑病可用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

夏大白菜主要虫害为小菜蛾、蚜虫、菜螟等。菜苗被虫啃食后,容易传播病菌,引发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因此从苗期开始必须及时进行防治[6]。对虫体小的害虫,如蚜虫、小菜虫等,可用阿维菌素、锐劲特等进行防治。对虫体较大的害虫,如菜青虫、甘蓝夜蛾等,要用甲维盐或蛀虫清等药剂防治,特别是对后期的老熟幼虫防治效果更好。蛀虫清有一定的熏蒸作用,能较好地防治钻心虫。

6 收获

大白菜长至七八成熟时即可采收。若包心过紧时收获,大白菜容易得小黑点病,影响品质。夏季大白菜产量通常在90~105 t/hm2,经济效益可观。

7 参考文献

[1] 刘宗立,应芳卿,王从亭,等.大白菜夏季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4):69,129.

[2] 朱永清.大白菜夏季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8):18.

[3] 刘玉侬.大白菜夏季栽培成功要诀[J].农家之友,2004(7):26.

[4] 石家庄市正定县农牧局 张颖.大白菜夏季栽培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7-06-23(3).

第2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春大白菜;早秋芹菜;冬春西兰花;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4.104+.7;S636.304+.7;S635.9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43-02

宁都县地处赣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17 ℃,年降水量1 500~1 700 mm,虽然全年平均气候较为温和,但7―9月多高温,1―2月多阴雨天,而5―7月则集中了全年近80%的降雨量。高温、阴、冷、洪涝是露地蔬菜生产上难以逾越的阻碍,因此宁都县本地蔬菜生产供应在这3个季节形成明显的淡季,上市数量锐减,种类少、价格高。根据这一特点,固厚镇桥头村一菜农利用保护设施,巧打季节差,采用春大白菜―早秋芹菜―冬春西兰花的模式创造了菜地一年39万元/hm2的高效益。现将该高效模式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建造大棚

选择土壤肥沃、交通以及水源方便、面积较大田块作菜地,进行冬翻晒垡。3月中旬用薄壁镀锌铁管在菜地上搭建边高1 m,跨度6 m,中高2.2 m,长度30~45 m的大棚。在棚架边高0.8 m处安装弹簧压膜卡槽,棚架顶部覆盖幅宽6 m的耐老化无滴膜,膜顶部用压膜线拉紧,膜边缘则压入卡槽内。大棚周边底部裙膜用普通中膜,下边用土压严,上边压入卡槽内。棚两端加剪刀状柱,用膜封严,四周开好排水沟。

2春大白菜避雨栽培技术

2.1选种育苗

大白菜品种以鲁春白1号、春冠、四季王等冬性强耐抽薹品种为宜。3月下旬,在大棚内作宽1 m、长8~10 m的土畦,在每土畦上撒10 kg腐熟鸡粪+0.5 kg三元素复合肥,将肥料与深约10 cm的表土混合,耙平畦面后将掺有适量干细沙的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用种量1.2~1.5 kg/hm2)。用过筛的火土灰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在畦面覆盖稻草。用洒水壶反复洒水,直到畦面3 cm土层完全湿透后再盖小拱棚,小拱棚四周用土压严。3 d后种子即可出土,此时要揭去稻草。若畦面干燥,用喷雾器补充1次水分,重新盖好小拱膜。白天在两头保持小通风,若遇寒潮,晚间在小拱膜上加盖草毡,防止幼苗通过低温春化造成提早抽薹。种子出苗15 d约2叶1心时进行1次间苗,苗距约3 cm×3 cm。由于底肥充足,整个苗期可不必追肥而只需保持畦面湿润即可[1]。25~30 d后,幼苗长至4叶1心即可移栽。春大白菜育苗的关键是尽量保证较高温度,阻止幼苗通过春化抽薹。

2.2移栽

4月下旬前将大棚内土地按30 cm畦沟、1.2 m畦面做成4畦,并结合做畦,菜地均匀撒施腐熟鸡粪45 t/hm2+45%三元素硫基复合肥450 kg/hm2。选择晴天提前2 h将大白菜秧畦浇透水,然后按30 cm×40 cm株行距规格把秧苗带土栽入大棚内。移栽时必须剔去病弱苗,并浇足定根水。

2.3田间管理

大棚春大白菜的主要生育期间(5―6月)外界气温已达20 ℃以上,在后期更是可达30 ℃,在大棚管理上主要是4月下旬后保留顶膜避雨,撤除裙膜通风及防风毁棚。定植7 d后大白菜活棵,此时选择晴天浇1次 1%三元素复合肥液。15 d后大白菜进入团棵期,此时进行1次浅中耕,重施1次2%三元素复合肥液。大白菜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每隔10 d左右施1次硫基三元素复合肥液。

2.4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粉剂1 000倍液,隔5~7 d连续喷施2次可有效防治。春大白菜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菜青虫、菜螟,特别是斜纹夜蛾,若不及早防治,高龄幼虫一旦蛀入叶球则难以杀死,常导致整棵叶球腐烂,造成较大损失。这些害虫都属于鳞翅目,只需在团棵期以及20 d后连续用普遵450 g/hm2对水900 kg喷施2次即可彻底防治。

2.5适时采收

春大白菜定植后60 d左右,叶球重1.0~1.5 kg便可陆续采收上市。在宁都当地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小满水接梅雨天,雨水连绵,露地叶菜类基本绝收,此时大白菜上市可轻易卖得高价。

3早秋芹菜遮阳栽培技术

3.1选种育苗

芹菜品种选择上以宁都本地青梗芹、新泰芹、正大脆芹为宜。6月上旬播种育苗,用种量22.5~37.5 kg/hm2,需苗床300~375 m2/hm2。先将芹菜种子浸种后放在15~20 ℃环境中催芽,经过5~7 d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芹菜苗床做法及播种方法同大白菜。芹菜种苗露面揭去畦面盖草,搭建荫棚,每天早晚洒水1次,保持畦面湿润。每5~7 d浇1次克松液500倍液防立枯病,苗高5~6 cm时每7~10 d浇1次1%尿素液,苗高10~15 cm时揭去荫棚炼苗,3~5 d后即可移栽。

3.2移栽

7月下旬前后,春大白菜收获完毕,将畦翻转曝晒1~2 d后,菜地撒施腐熟鸡粪45 t/hm2+钙镁磷肥2 250 kg/hm2后做畦。芹菜苗床反复洒水使根系层土壤湿透,用平铲将秧苗连土成片铲起,5~6株苗一起将其根部连泥捏成团状,在移栽畦上按15 cm×20 cm开,每穴栽1团秧苗。栽后浇足定根水,大棚顶膜上加盖遮荫网并用压膜线压好[2]。

3.3大田管理

5~7 d后芹菜苗开始长新叶表明已经活棵。此时用1%尿素液第1次追肥,此后每隔10 d追肥1次,肥料以氮肥为主。每2~3 d浇1次水,注意必须保持畦面湿润。受旱害的芹菜叶柄变红,植株矮小,产量低,味苦品质差。进入9月撤除遮荫网保留顶膜,此时芹菜已经进入旺长期,管理上采取大水大肥(肥料以化学氮肥为主)。

3.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8 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芹菜具有特殊气味,虫害很少,只有蚜虫。防治蚜虫可用10%蚜虱净2 000倍液喷雾,效果极好。

3.5适时收获

10月上中旬,芹菜苗高50~60 cm开始陆续上市,由于常规栽培法的芹菜还处苗期,可抢得高价,售价常常可达5~6元/kg,而产量也有45~60 t/hm2,效益可观。

4冬春西兰花保温栽培技术

4.1选种育苗

西兰花品种以绿岭、东亲绿等适应性广的中熟品种为宜。11月上旬播种,需种300~375 g/hm2,需苗床150~225 m2/hm2。苗畦做法、播种方法、管理方法同春大白菜。播后30~40 d,西兰花幼苗具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4.2移栽

12月中旬早秋芹菜已经收茬,在棚内开始栽培冬春西兰花。西兰花的移栽畦的做法同前茬,移栽株行距为35 cm×45 cm。西兰花移栽好后,大棚安装裙膜,棚两端用膜封好。

4.3田间管理

在晴天白天棚两端保持小通风,阴天及晚间闭棚保温。由于温度低,冬春西兰花前期生长量较小,可每20 d选晴天施1次1%三元素复合肥液。开春以后,自然温度高,西兰花生长量大增,可每10 d追施1次2%三元素复合肥液[3-4]。花球开始显露时,叶面喷施1次硼肥。

4.4病虫害防治

西兰花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等,可用2.8%阿维菌素1 000倍液或普遵75 g/hm2对水225 kg喷雾,可有效杀灭。

4.5适时收获

3月中下旬西兰花开始采收上市,此时尽管常规蔬菜供应量充足,价钱低廉,但因西兰花属特种高档菜,市场价格仍然较高。

5参考文献

[1]张淑霞,杨晓云,张清霞.春大白菜冬暖大棚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3):45.

[2] 袁留斌,林延山.泰国金白骨芹菜夏季大棚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9(6):32-33.

第3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黄心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心大白菜富含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口感好、味道鲜,病虫害少、易栽培、管理简单,生育期一般为65~75 d,产量75 t/hm2左右,高产田块达112.5 t/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播种育苗

播前晒种1~2 d,宜放在竹编的容器内进行晒种;还可用大白菜拌种剂菜丰宁或高锰酸钾拌种。根据该品种特性和蒙城县的气候特点,黄心大白菜在蒙城县的适播期为7月20日至8月15日,也可进行分批播种。在苗床四周设立支架,一般离地面70~100 cm,中间放小竹竿,使中部略微高些,覆盖遮阳网。在高温季节10∶00—16∶00或雷阵雨前盖上遮阳网,其余时间揭除。分别在幼苗“拉十字”和3~4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1-2]。去除小苗、病苗、弱苗,留下长势均匀、生长强健、叶片正常的幼苗。对因虫害等原因造成缺苗穴位,应在第2次间苗时选取邻近多余的健壮幼苗于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带土补栽;墒情不足时应带水移栽。播种应根据苗床营养土墒情进行适时浇水,浇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采用喷壶浇灌。对于长势较弱的白菜秧苗可在2次间苗后用5%充分腐熟的人粪尿进行浇施,或叶面喷施0.5%~1.0%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苗期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在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的基础上,选用1.5%植病灵Ⅱ、抗毒丰Ⅱ或病毒A配合稀释配合美洲星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主要虫害是蚜虫、白粉虱、黄条跳甲、菜青虫等。根据不同害虫种类用药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3%啶虫脒、1.8%阿维菌素、48%毒死蜱和1%甲基阿维盐。

2整地定植

白菜忌连作,宜选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且水质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大麦、小麦茬地。采用深沟高垄种植,一般垄高20~25 cm,垄面宽30~35 cm,底宽为50~60 cm,垄沟宽15~20 cm。结合整地一般施腐熟农家肥30.0~37.5 t/hm2、尿素120~150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或施40%(15-10-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900 kg/hm2、尿素75~90 kg/hm2,配施含钙的多元微肥15 kg/hm2或硝酸钙225 kg/hm2。苗龄达25 d左右、幼苗具有5~6片真叶时,及时定植。

3田间管理

团棵时重施1次发棵肥,以速效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一般施尿素150~180 kg/hm2、氯化钾75~90 kg/hm2,在距植株8~10 cm处开沟施入,尽量少伤根。施肥后随即浇大水,以后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结球前期,结合浇水施尿素180~225 kg/hm2、氯化钾45~75 kg/hm2;结球中期即施灌心肥,用尿素75~90 kg/hm2;在莲座后期和结球前期,还可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和0.5%~1.0%尿素混合溶液2~3次。在肥力差的田块特别是缺钙地块除喷磷酸二氢钾外,还应喷施0.3%~0.5%硝酸钙,以防止大白菜因缺钙引起干烧心,影响品质和产量[3-4]。大白菜喜肥喜水,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开始包心时根据天气状况要浇1次较大的水,间隔2~3 d浇第2次水,以后5~7 d浇1次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7~10 d应停止浇水。一般中耕2~3次,深4~10 cm,中耕原则是先浅后深,苗旁浅,外部深。待外叶封垄时,停止中耕。

4病虫草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结合栽培管理进行药剂防治。软腐病主要在结球期严格治虫,防虫伤及机械损伤[5]。发病初期连续喷150~200 mg/kg农用链霉素,每隔6~7 d喷1次。霜霉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常用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等。病毒病可结合防治蚜虫用20%病毒A、1.5%植病灵等及时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斜纹夜蛾等。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害虫种类用药及时防治,常用10%蚜虱净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还有40%毒丝本、3%啶虫脒、1%甲基阿维盐等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治。白菜播种后或移栽前可用33%施田补1 500 mL/hm2,对水600~750 kg(药量、水量一定要达到标准才能达到除草的效果)于阴天或晴天17∶00后进行均匀喷雾,即可防止杂草的滋生和危害。

5适时收获

黄心大白菜一般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不得在收获前20 d追施氮肥及其他叶面肥和喷施农药,防止产品中农药残留、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超标。采收期遇到特殊情况时可推迟到11月上旬采收结束,不误种植晚茬小麦。

6参考文献

[1] 陈汉良.韩国黄心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经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3.

[2] 李粉红,郭志锐.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信息,2010(3):34.

[3] 宋光超.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8(3):14-15.

第4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防虫网或露地栽培改为薄膜+防虫网栽培、高畦

改为低洼畦、密播改为稀播,生产出的无公害小白

菜品质高、效益好。

关键词:小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小白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叶菜

类蔬菜,在广大消费者日常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地

位,民间素有“三天不吃青,眼中冒火星”的说法。

夏季因高温、暴雨、病虫害多发等原因,致使小白

菜产量低、品质差,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影

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过

长期实践,改进了夏季无公害小白菜栽培技术,生

产出的无公害小白菜品质高、效益好,现将该技术

总结如下。

1将防虫网或露地栽培改为薄膜+防虫网栽培

小白菜播种前将大棚裙边薄膜去掉,大棚顶部

薄膜用卡簧卡紧继续使用。选用20-22目的浅银灰

色防虫网,覆盖于整个大棚上,四周用泥土压平,一

头留出纱门,便于进去管理。由于大棚有了薄膜+

防虫网覆盖,一方面可以避免暴雨直接冲刷小白菜,

另一方面基本隔绝了外来虫源的侵入。

2将高畦改为低洼畦

由于大棚顶部有薄膜覆盖,雨水灌不到棚内,

可将高畦改为低洼畦。每个标准棚(30m×6m)

做2畦,畦面平整,畦四周高、中间低,四周田埂

比中间畦高20cm。在畦内灌满水,1h后水基本渗

入土中。由于底水充足,小白菜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只需后期每天早晚浇1-2次水,就能充分满足小白

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3将密播改为稀播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商

品性好的青梗杂交小白菜品种,如冠军1号、华冠、

伏虎等,这些品种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每667m2

栽种一茬的需种量为300-400g,将种子和3-4kg

细土拌均后撒播。夏播小白菜一般于定植后20-25d

采收,也可采取一种二卖或一种三卖的采收方式,即

播种后先收1次鸡毛莱(南通地区称小白菜菜秧为鸡

毛菜),追肥1次后隔10-15d再收1次小青菜(指

第5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81-02

大白菜在淮北地区作为冬季的一种主要叶用蔬菜,种植面积一直持续不减,但近几年由于病虫害的危害,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白菜三大病害的重发地块,几乎绝收,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下滑。现将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大白菜品种有3种类型,即直筒、平头和卵圆。淮北地区秋季中早熟栽培应以叶片大、叶柄短的卵圆型为主,中晚熟栽培以抗寒性较强、耐储藏的平头型为主,一般生长期以70~90 d为宜,如豫新六号、津绿80、鲁白3号、北京新3号、丰抗70、丰抗85、丰抗90等品种。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处理

播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 h取出,用3%高锰酸钾药液浸30 min后,用清水冲净。催芽播种也可用50 ℃温水浸种20~30 min或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浸2 h,晾干后播种[1]。

2.2 播种方式

2.2.1 直播。直播有2种方式,即穴播和条播。穴播是按预定的株距在垄上开直径12~15 cm、深1.0~1.5 cm的浅穴,浇足水播5~6粒,播后覆土平穴,用种量为1 200~1 500 g/hm2。条播是在垄上开出深约1 cm的浅沟,沟内浇透水,待水渗入土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再覆土,用种量为1 875~2 250 g/hm2。淮北地区一般立秋前5~7 d播种育苗,2~3 d直播。

2.2.2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一般1 hm2大田约需育苗畦450 m2。育苗畦要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前茬收获后及早深翻晒垡,使土壤充分曝晒和风化。播种前,做成宽1.0~1.5 m、深30 cm、长10 m的平畦,每30 m2畦应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 kg,再掺入三元复合肥0.5 kg。为了防雨降温,育苗畦上面最好搭设防雨棚,前期上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利于幼苗生长[2]。播种时,前一天晚上在畦内浇透水,第2天待水下渗后,均匀地撒种在整平的畦面上,然后覆细土0.8~1.0 cm。也可采用8~10 cm的营养钵育苗,营养土可用6份田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制,每钵播种4~5粒,播后覆营养土1 cm。

2.3 苗期管理

白天利用增加遮阳网的厚度控制温度在25 ℃以下,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步揭去遮阳网。出苗后,当真叶1叶1心时及时间苗,苗距4 cm左右;3叶1心时进行第2次间苗,苗距8~10 cm,以便移栽时切坨。苗期要小水勤浇,保持床土湿润,忌浇大水,定植前5~7 d,进行控水锻炼,促进根系的生长。一般在第1次间苗后,用0.1%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3~4片真叶时,如幼苗不旺,可结合浇水施1次提苗肥,1 hm2苗床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 kg。

3 整地移栽

大白菜根群主要分布于30~50 cm的浅土层中,对土壤水分和养料都有较高的要求。选择前茬连续3~5年未种过十字花科的蔬菜地。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理残茬耕翻晒垡,以杀灭病菌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合整地,施用腐熟有机肥75~90 t/hm2、磷酸二铵37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土地平整后即可做垄,为方便排灌水和通风透光,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垄高20 cm,垄距离65~70 cm。

苗龄15~20 d、5~6片真叶时移栽,边移栽,边浇定根水,移栽于晴天的下午进行。由于菜苗嫩、天气热,为保证成活率,移栽后第2天,有条件的可采用树叶或土块遮荫的办法,以保证成活率。移栽前一天晚上,应将育苗畦内浇足水,第2天起苗时,一方面可以保证带土移栽,另一方面可减少根系的损伤。直播田20 d左右,幼苗5~6片叶时进行定苗。合理密植是大白菜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中晚熟品种行距65~70 cm,株距55~60 cm,栽植3.75万株/hm2左右。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除草

按照“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分别在第2次间苗后、定苗或移栽成活后和莲座中期进行中耕,耕深4~10 cm。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

4.2 水分控制

大白菜移栽成活或直播定苗后浇水1次,第2天中耕封土,直到团棵(7~9片叶)时,一般不旱不浇水,出现旱情时,于早晨或傍晚浇水,保持地表10 cm土壤潮而不湿,每次浇水后或下雨都要进行中耕。到莲座期(23~25片叶),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大白菜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末期(包心前10~15 d)适当控水蹲苗。大白菜进入结球期后,结束蹲苗浇1次透水,然后隔2~3 d再浇1次水,以后一般每5~6 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3-4]。

4.3 肥料管理

大白菜对养分的吸收状况:1 t大白菜约吸收纯N 2.2 kg、P2O5 0.94 kg、K2O 2.5 kg。苗期吸收养分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不足总吸收量的1%;莲座期明显增多,占总量的30%~40%;包心期吸收养分最多,占总量的60%~70%。并且结球以前吸氮较多,钾次之,磷最少,进入结球以后氮、钾吸收较多,而钾的吸收量超过了氮[5]。

大白菜定苗或移栽成活后,要及时追施发棵肥,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25~300 kg/hm2,施肥时距根5 cm穴施,施后盖土;在莲座期,穴施尿素150 kg/hm2、三元复合肥150~225 kg/hm2;在结球期,一般追肥2~3次,第1次在蹲苗结束,随水冲施尿素150~225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第2次在结球中期,随水冲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隔10 d进行第3次追施,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150 kg/hm2。

4.4 温度管理

秋季栽培的大白菜适宜温度是10~22 ℃,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大白菜生长,特别是大白菜莲座期的适宜温度是17~22 ℃,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叶片徒长延迟结球,且易发生软腐病。结球期的温度要求10~20 ℃的范围,气温高不能结球,气温低结球停止,包心不实,商品性较差。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毒病

发病前注意防治传毒媒介蚜虫,发病初期可用植病灵1 000倍液,或病毒灵600倍液,或病毒1号乳剂500倍液,或病毒2号乳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连防2~3次[6]。

5.2 霜霉病

发病时可用72.2%普力克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150~200倍液,或25%的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等,连续防治2~3次。

5.3 软腐病

发病时用25%增效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或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1 000~1 500倍液喷雾,或用70%敌克松原粉500~1 000倍液浇灌植株及周围的健株根部。

5.4 黄曲跳甲、蟋蟀、蝗虫

整地时,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剂2~3 kg,均匀撒在地面深翻,害虫危害期用90%敌百虫500 g拌麦麸、棉籽饼10 kg制成毒饵,于下午撒在畦面诱杀。

5.5 蚜虫

可用10%烟碱800~1 000倍液,或3%啶虫脒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 500倍液,或25%蚜虱净或19%蚜宝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000~1 500倍液防治;也可用臭椿叶1份加水3份,浸泡1~2 d,将水浸液过滤后喷雾防治。

5.6 菜青虫、甘蓝夜盗虫

幼虫3龄前可用Bt乳剂1 500~1 800 g/hm2或杀螟杆菌1 500~2 250 g/hm2对水450~750 kg/hm2喷雾,或用“虫瘟一号”病毒B型800~1 500倍液喷雾,每7 d喷1次,连喷2次,也可用鲜苦楝树叶1.5 kg,过滤后去渣,每1 kg汁液加水40 kg喷雾防治[7]。

5.7 地下害虫

8月下旬至9月初,用敌百虫100倍液灌根防治地蛆、金针虫等地下害虫1~2次。

6 捆叶和收获

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捆扎。一般在收获前10~15 d,停止浇水,将莲座叶扶起,抱住叶球,用甘薯秧或尼龙绳将菜叶捆住,使包心更坚实。淮北地区一般10月下旬至11上、中旬开始收获上市。冬储白菜收获稍迟,一般11上、中旬寒流来临之前,气温下降到-2 ℃时收获,并在田间晾晒2~3 d,待外叶萎蔫,根部伤口愈合,菜温和水分下降后贮藏。

7 参考文献

[1] 闫春芳.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7):28-29.

[2] 张旭,张万业,杨胜.无公害富硒大白菜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3):41-42.

[3] 杨建平,高睦枪,张晓伟,等.春季大白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3):28-29.

[4] 陈月姮.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05(2):16.

[5] 杨,刘书昌,段宝军.无公害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4):7.

第6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白菜;反季节栽培;高山地区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高山地区,平均海拔在800 m以上,夏季低温凉爽,该县利用这一气候特点栽培高山夏季反季节大白菜获得成功,一般每667 m2产量可达5 000~6 000 kg,平均收益2 000元以上,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效益较好。现将高山夏季反季节大白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栽培大白菜,要选择耐热、耐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如早杂5号、夏福2号、早熟五号、永荣热宝48天等品种。

2 选择适宜播期

海拔800~1 200 m地区的适播期是5-6月,播种过早,气温、水温、地温都较低,大白菜易抽薹,结球不紧实,产量低,耐贮性下降;播种过晚,生长后期高温多雨,田间湿度大,病害严重,影响外销率。因此,应抓住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 ℃时及时播种。

3 播种育苗

3.1 播前种子处理

做好种子处理是消灭外来病原菌的关键,用50~55 ℃的热水烫种10 min,烫种时搅动种子,沥干水分后即可播种。

3.2 育苗

夏季大白菜育苗一般采用营养袋或营养块育苗,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能灌能排、土壤肥沃的地块。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且多雨,播种后应及时用遮阳网加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遮阴。苗期视菜苗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苗龄应严格控制在20 d内,当幼苗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时,要带药、带肥、带起苗水、带护根土进行移栽。

4 大田栽培

4.1 栽培地选择

栽培夏季大白菜应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的田块。

4.2 整地施基肥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暴晒10~15 d,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增强,以利于大白菜根系生长。整地时每667 m2施农家肥2 000~2 500 kg,与土壤混合均匀。另外,整地时每667 m2施入生石灰50~60 kg,有利于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钙含量,预防大白菜干烧心,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4.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利于大白菜提前包心,从而缩短生长期,达到早熟、防抽薹、减少病害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高产。栽植密度一般为每667 m2栽4 000~4 500株,行距35~45 cm,株距30~40 cm。

4.4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加强田间保水保肥能力、免去中耕除草工作,又能提高菜田中后期的防雨排湿性能,为大白菜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覆膜前先给定植穴内浇足水,同时每667 m2在定植穴内侧施入过磷酸钙40~50 kg、硫酸钾10~15 kg。在畦面两头和两侧各开一条平直压膜小沟,然后覆盖地膜,并用细土压严压实薄膜四周,以提高保蓄水肥的能力。定植时,用刀片对准穴心上的膜面划“十”字(划口长3~4 cm),然后定植,定植后在定植穴周边覆盖细土。

5 田间管理

5.1 施肥

夏季反季节大白菜生长期短,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要掌握“以促为主”的原则,生长初期要勤施薄施肥,莲座期、结球期各施1次肥,每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另外,反季节大白菜生长速度较快,钙、锰等微量元素容易失调,极易造成大白菜干烧心,一般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交替喷施0.3%的硝酸钙、0.3%的硫酸锰和0.3%的磷酸二氢钾3种叶面肥,每5~7 d喷1次。

5.2 浇水

夏季大白菜生长前期需水量少,要轻浇勤浇,每5~7 d浇1次,浇水要在下午进行,浇水后用细土封实膜孔。进入莲座期后应逐渐加大灌水量,提高田间湿度,可在晴天早晨灌水,一般每5~6 d灌1次。进入雨季后要注意疏通田间沟道,排除积水,将落入沟内的土挖起覆盖在膜面上,并及时除去膜下杂草。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主要有病毒病、真菌性病害(霜霉病、黑斑病)和细菌性病害(黑腐病、软腐病)。夏季大白菜栽培正处在病害高发季节,要提早进行防治,一般每隔5~7 d喷1次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1 000倍液防治;真菌性病害用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等进行防治;细菌性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进行防治。田间出现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四周撒上生石灰。

6.2 虫害

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药剂防治应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化学农药,生产上常交替使用苏云金杆菌制剂、杜邦康宽、溴氰菊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

第7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棚蔬菜;一年四熟;套作模式

多熟种植是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块上前后或同时种植2种或2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模式,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种植集约化,其包括复种、套作、间作、混作。这种方法的使用在我国至少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1-3]。目前,成都平原普遍采用“菜-稻-菜”一年三熟栽培制度,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笔者进行了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一年四熟高效套作模式研究。该模式利用间套作栽培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达到了立体栽培效果,同时利用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提高了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双流县公兴镇三跨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壤土,肥力中等。

蔬菜品种及来源:农家自留的大红圆叶苋菜,台湾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的碧秀苦瓜,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的丰抗60大白菜,香港惟勤农业公司的马拉松西兰花。

1.2 试验设计

试验示范面积3 hm?。一年四熟栽培模式为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茬口安排如下:苋菜撒播,苦瓜采取大棚嫁接育苗,大白菜和西兰花采取露地穴盘育苗。大棚为8 m宽标准钢架大棚。大棚中间开沟做成2个宽畦,于2月初撒播苋菜,4月上旬始收,5月上旬收完。苦瓜1月底播种,2月中旬嫁接,3月中旬定植,每个大棚种2行,667 m2栽64株,6月中旬始收,10月上旬拉秧。大白菜4月上旬穴盘育苗,5月上旬定植,667 m2定植4 500株,6月上中旬,苦瓜尚未布满大棚骨架,大白菜莲座期即采收上市。西兰花8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及时定植,12月下旬收获。具体茬口安排见表1。

1.3 各季茬口安排及栽培管理

1.3.1 苋菜栽培

选用大红圆叶苋菜品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1 500 kg腐熟有机肥+50 kg复合肥作底肥,大棚中间开沟做成2个畦面,耙平畦面,提前1 d浇透底水,第2天用细耙疏松畦面使土壤上虚下实,将浸种过的种子与干种子各1半充分混合均匀后撒播,及时加盖地膜,667 m2用种1 kg。3月中旬前注意保暖防寒,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排湿。苗高5 cm后适当撒施尿素。4月上旬,苋菜长至15 cm时即可分批采收上市,5月上旬采收完毕。

1.3.2 苦瓜栽培

选用中晚熟“碧秀”苦瓜。1月下旬播种,2月上中旬嫁接,3月中旬定植,每个大棚种2行,定植行距离大棚拱杆0.5 m,株距2.5 m,每667 m2稀植64株。打去0.8 m以下的侧枝,4月底引蔓上架。坐果后加强水肥管理,每隔10~15 d每667 m2撒施15 kg高效复合肥,生长期内注意霜霉病、白粉病、瓜实蝇等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6月上旬始收,9月底拉秧。

1.3.3 大白菜栽培

选用可作毛窝子白菜的优良品种丰抗60。4月上旬用128孔穴盘播种育苗,5月10日左右定植,株行距30 cm×30 cm,每667 m2定植5 000~6 000株。缓苗后施清粪水,或者667 m2撒施尿素或尿素型复合肥10~15 kg,撒后及时浇水。注意蚜虫等虫害的防治。6月上旬,大白菜卷心前后即可采收上市。

1.3.4 西兰花栽培

8月下旬用128孔穴盘播种育苗。苦瓜拉秧后及时翻地,结合翻地每667 m2施2 000 kg有机肥和50 kg复合肥。10月上旬定植,每667 m2定植3 000株。缓苗后施清粪水提苗,或者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5 kg。花球直径2~3 cm时每667 m2随水追施20 kg复合肥,花球形成中期再施1次复合肥。整个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12月下旬及时采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年四熟蔬菜的产量及产值

苋菜667 m2平均产量1 500 kg,按照3.0元/kg计算,667 m2产值4 500元;苦瓜667 m2平均产量4 000 kg,按照1.3元/kg计算,667 m2产值5 200元;大白菜667 m2平均产量1 500 kg,单价2.6元/kg,667 m2产值3 900元;西兰花667 m2平均产量1 600 kg,单价4.5元/kg,667 m2产值7 200元。从表2可以看出,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一年四熟套作模式平均每年667 m2产量8 600 kg、产值20 800元。

2.2 一年四熟蔬菜与其他多熟蔬菜的产量和产值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双流县公兴镇三跨农场的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一年四熟高效套作模式与浙江金华市一年四熟大棚蔬菜种植[5]、福建将乐县一年四熟小拱棚蔬菜种植[6]、四川彭州市茄子-苦瓜-冬莴笋一年三熟蔬菜和四川郫县辣椒-水稻-儿菜一年三熟粮菜种植[4]比较,其产值分别增加38.67%、13.97%、43.45%和98.10%。

3 经验总结

笔者在四川双流县公兴镇三跨农场进行的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一年四熟高效套作栽培模式研究,相比其他四熟蔬菜或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产值明显提高。总结实现大棚蔬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有3点。

3.1 正确选择品种

大红圆叶苋菜质地细嫩,颜色艳丽,品质好。丰抗60大白菜采收的是结球期前后的毛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器官,叶面皱缩,绿色,可煮汤、炒食,深受消费者喜爱。碧秀苦瓜长棒状,单果质量0.4~0.5 kg,商品性好。西兰花品种是马拉松,较耐低温,冬季采收期长,品质佳。

3.2 合理安排茬口

后茬蔬菜提前育苗,能做到前茬蔬菜收获后立即移栽定植,节约了时间,是一年四熟种植制度能够实现的前提。利用大棚生产,苋菜和苦瓜实现了提早上市,大白菜在6月蔬菜淡季上市,保证了销售价格。

3.3 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碧秀苦瓜侧枝发达,种植密度极小,前期生长量亦较小,667 m2定植64株的密度几乎不占用苋菜生长空间。5-6月份,苦瓜枝叶尚未完全布满大棚,为地面的大白菜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光照资源。该套作栽培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实现了立体栽培,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岑土良.贵州多熟种植的气候条件初步探讨[J].贵州气象,1992,16(5):22-28.

[2] 苏跃,管智能.浅议贵州多熟农作制度发展[J].耕作与栽培,2005(3):14-15.

[3] 潘玖琴,胡静,戴惠学.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初探[J].蔬菜,2010(6):10-12.

[4] 汤永禄,黄纲,郑国家,等.川西平原种植制度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2):203-208.

[5] 王惠娟,严志萱.大棚蔬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J].上海蔬菜,2008(1):70-72.

第8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1选择地块,轮作倒茬,减轻病虫害发生

选择无污染灌溉、无农药残留、周边环境好,上风口无“三废”污染源,排灌方便且耕层肥沃的地块作为无公害春大白菜生产田。用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最好实行2~3a轮作制度。避免相同的病虫害浸染。

2选用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施用量

选耐低温、抗抽苔,耐病虫害、高产优质、早熟、商品性好的春季专用品种。如陕春白1号、鲁春白1号、春大将、春黄、强春等杂一代种子。抗病优良品种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

3清洁田园,精细整地,减少或消灭病虫源

在前茬收获后和种植前,及时清理地块,消除病虫越冬或转主寄主的滋生,以减少病虫基数。在越冬前,对菜田进行深耕、冬灌,既可改良风化土壤,又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及越冬害虫。开春后结合整地,重施基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鸡粪肥2 000~2 500kg,高效复合肥30kg,尿素10~15kg。然后整地作畦,采用平畦或高畦覆盖地膜栽培。一般畦宽1m,高10~15cm,畦沟宽25~30cm。每畦种2行,行距50cm,株距30~40cm,每亩栽苗3 000~3 500株。

4适时播种,科学定植

4.1适时播种播期选择主要依据品种冬性强弱,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和栽培设施条件。冬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可早播。用加温温室育苗,露地小拱棚定植或小拱棚内覆膜直播的播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露地地膜覆盖直播或露地育苗栽培的播期为3月20~4月10日。

4.2科学定植定植过早,易发生冻害和早期抽薹,定植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定植期确定应使其生长环境的气温和5cm地温分别稳定地通过10 ℃、12 ℃,方可安全定植。定植时适宜苗龄为20~25 d,适宜生理苗龄为4~5片真叶。定植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4.3早期保温栽培通过早期保温栽培,能直接改善大白菜生产环境,避开外界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多雨,在外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下,提早定植进行保护性生产,不仅有效地避开了病虫为害,而且使大白菜提早收获上市,缓解淡季市场供应,达到增产增收。因此春大白菜栽培早期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育苗床的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 ℃,夜晚最低不低于12 ℃,定植后也要注意防寒保温,尽量避免10 ℃以下的低温出现。棚温超过25 ℃要及时通风降温。4月15~20日,自然条件下气温已回升稳定在15 ℃以上即可全部去掉棚膜。

5科学施肥、合理灌水,提高抗病能力及其食用品质

5.1科学施肥在无公害大白菜生产中,施肥方法上坚持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结合,辅之以叶面喷肥的原则,施肥种类上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原则。注意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的养分平衡,控制氮肥用量。为减少大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禁止施硝态氮肥。春大白菜生长期短,不宜蹲苗,要肥水猛攻,一促到底。除施足基肥之外,追肥还应尽早进行,缓苗后追肥,每亩穴施尿素10~15 kg。莲座初期结合浇水重施包心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30kg、尿素20~25kg、硫酸钾10kg,此期采用0.20%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2~3次,更有利于叶片生长和叶球形成。结球中后期不必追肥。

5.2合理灌水大白菜浇水要浅浇勤浇,保持地面见干见湿,防止大水漫灌,减少软腐病发生。如采用地膜覆盖进行膜下暗灌、渗灌,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还可以降低菜田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只需浇水4~5次,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浇灌为宜。如直播应结合浇水施肥,及时进行中耕锄草,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要细心,禁止机械损伤大白菜叶片及根系,避免诱发软腐病。

6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病虫害少,以农业预防为主。如发生蚜虫、菜青虫为害,可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防治。

6.1物理防治一是黄板诱杀蚜虫,用60cm×40cm长方形纸板,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每亩挂30~40块,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再涂1次机油;二是覆银灰色地膜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避蚜虫。

6.2化学防治防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1 000~15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菜青虫可用Bt乳剂300倍液或2.50%敌杀死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用辛辣蔬菜植株浸提液如取大蒜1 000g,加水适量捣烂成泥,每千克原液加水5kg喷雾,防治蚜虫、菜青虫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软腐病除采取栽培措施综合防治外,如需用药可在大白菜包球始期,采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者新植霉素4 000倍喷雾防治。如有其他病虫害,可选用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在农药使用量和施用次数上要严格掌握标准,杜绝重复和超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隔离期。一般用药安全间隔期为7~10d,连续用药不超过3次。在农药残效期过后,才能采收销售。

第9篇: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早春苋菜—冬瓜—大白菜—秋大蒜模式是武汉市黄陂区近年来发展都市农业探索出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大棚投入少、利用率高、效益显著,武汉地区及长江流域可参考。

1 效益分析

每667 m2总产量10 750 kg,总产值3.21万元,总投入3 750元,总纯收入2.84万元。其中667 m2早春苋菜投入750元,产量

2 200 kg,产值9 900元;冬瓜投入1 050元,产量5 500 kg,产值1.2 万元;大白菜投入750元,产量1 300 kg,产值3 900元;秋大蒜投入 1 200元,产量1 750 kg,产值6 300元。

2 茬口安排

1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植2茬苋菜,其中1月上旬播种的,3月下旬陆续采收,采收后,立即耙细畦面,再播入1茬苋菜,5月上旬采收上市;4月5日前后,在苋菜畦面上定植已育好的冬瓜苗,苋菜采收1周后,揭棚栽培,7月上旬采收;7月中旬播种大白菜,8月下旬采收。8月底播种经冷冻处理的大蒜瓣,12月底视市场行情陆续采收。3 设施条件

早春苋菜使用中棚内套小拱棚栽培,棚宽4 m,高1.8 m,长33.5 m,出苗前覆盖地膜;冬瓜爬蔓时撤去棚膜;大白菜播种后,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避雨栽培;大蒜生长至11月上旬时,覆盖棚膜。要求大棚两侧棚架和立柱坚固,多年使用的大棚应及时修理加固。

4 栽培要点

4.1 苋菜

①整地作畦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畦面要细碎平整。

②播种 早春气温低、出苗差,宜选耐低温品种,如黄陂圆叶红苋菜;播种量宜大,每667 m2用种3~5 kg。播前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上一层底土,再将催芽后种子拌细沙撒播均匀。播后用细耙耙一次,盖上地膜,在大棚内搭设小拱棚。

③田间管理 春季气温低时,追施稀薄人粪尿,浇水量不宜过大。2~3片真叶时,每667 m2用尿素4~5 kg对水浇施提苗,2周后第2次追肥。每收一次,每667 m2追施尿素5~10 kg,并拔除田间杂草。

④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苗床猝倒病。可用72.2%霜霉威800倍液、99%噁霉灵3 000倍液或54.5%噁霉·福美双1 500倍液喷雾防治。

⑤采收 株高10~12 cm,5~6片真叶时即可陆续采收。结合间苗,优先采收过密、生长较大的苋菜。

4.2 冬瓜

①品种选择 选择蔓生,生长势强,耐热、丰产抗病的品种。目前广东黑皮冬瓜在本地栽培的综合性状都优于其他同类品种,种植较为广泛。

②早春育苗 3月初用营养钵薄膜育苗,若在大棚内育苗,可再架设小拱棚,促使秧苗早发。

③定植管理 在未采收的苋菜畦面上距棚侧80~85 cm平行定植,667 m2定植500~550株,株距60~70 cm,行距150 cm。移栽前用移苗器在畦面上打洞,再将生长整齐一致的瓜苗移栽入内,深度以钵面稍低于土面为宜,栽后培土,随即浇足定根水。

④整蔓留瓜 当植株具7~8 片叶时,向大棚两侧引蔓,去除卷须和腋芽,仅留主蔓。当植株长至130 cm时,即可沿棚壁绑蔓。此后,向大棚顶端引蔓,并及早摘除侧枝。植株长至17~18节时开始抽出雌花,此时温度不稳定,不易留瓜,一般低于22节位的雌花应除去,保留第3朵或第4朵雌花。瓜坐好后,1蔓仅留1个瓜,摘除之后开放的雌花或幼果。当瓜长至20 cm时,尽量用叶片遮住阳光,以防日灼。

⑤肥水管理 冬瓜抽蔓期间,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尿素10 kg;坐瓜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30 kg、硫酸钾10 kg。追肥后,可采用浇泼或沟灌的形式进行灌溉,沟灌时,水位不能超过畦高的1/2。建议配套使用简易滴管。

⑥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疫病。可用72%克露(霜脲·锰锌)500倍液或58%精甲霜·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⑦采收 当瓜表皮茸毛疏松、颜色较深时即可采收。采摘时,应一人托瓜,一人剪断瓜柄,轻拿轻放,勿弄伤瓜皮。

4.3 大白菜

①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热、早熟、抗病、耐湿品种,如豫园50、夏阳50和豫早1号等。

②播种 冬瓜罢园后,结合施基肥,整地作畦。667 m2种植4 500~5 000株,穴播为宜,每穴2粒。开浅穴后点水,水下渗后播种,播后盖0.5 cm厚的细土。2片真叶时间苗,4片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③肥水管理 抗热大白菜生育期不足60天,施肥以基肥为主,667 m2施用三元复合肥50 kg,发酵完全的干鸡粪400~500 kg。大白菜莲座期和结球期,每667 m2可分别追施尿素5~7 kg、硫酸钾10~15 kg。宜小水勤浇,遇大雨天气要及时排涝。

④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为软腐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可用15%茚虫威3 750倍液或2.5%多杀霉素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采收 播种约50天后,可视市场行情采收。

4.4 红蒜

①品种选择 为了达到蒜苗早熟丰产、供应期长的目的,选择早熟、萌芽发根早、叶肥嫩、蜡粉少的品种为好,如山东红蒜、成都的云顶早等。

②开沟播种 前茬作物罢园后,立即结合施基肥浅翻整地,将厢面作成宽1.5 cm的平畦。然后用锄头开一浅沟,将已经冷冻处理后的种瓣点播土中,沟间距15~20 cm。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将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后覆土2 cm厚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并在土上覆盖一层稻草。667 m2播种量为120~140 kg。

③肥水管理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 m2可施用完全腐熟的土杂肥4 000 kg或发酵充分的干鸡粪1 000 kg。播种后若土壤过干,应立即灌水,使土壤湿润,确保蒜苗出早出齐。齐苗后薄施速效肥1次提苗,播后40天内进行第2次追肥,若土壤较干,追肥后再灌水1次促苗。

④采收 当蒜苗长至20 cm以上后,即可视市场行情陆续分批采收。采收时,应连根将大蒜拔起,就地清除根部泥沙后,用草绳扎成捆上市。第1次采收后,应追肥1次。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蔬菜栽培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20-643.

[2] 李汉霞,汪淑芬,叶志彪,等.双柳镇冬春大棚苋菜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8(5):47-48.

[3] 王海明,俞佩华.大棚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4):38-39.

[4] 魏荣彬.大棚越夏大白菜栽培技术[J].蔬菜,2012(6):23-2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