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理说明文范文

事理说明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理说明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走向,现以《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片段为例,试从命题形式、答题思路、应对技巧三方面谈一谈有关事理说明文语言类试题的解答。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片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命题形式

上面这段话,如果从命题形式来看,可以作如下方面命题:

1.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或生动性特点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一句中的“次第”能否删去,为什么?

2.找出一个含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本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答题思路

1.根据句意仔细揣摩。例如上面提到的第一个例子,“各种花次第开放”是说春天来了,各种花会根据不同的温度等条件先后开放,而不是同时开放,所以只有用表示先后顺序的“次递”才能更准确。

2.根据语境仔细比较辨析。例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段话是说自然界的物候与农事的关系,三句话中的“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语本来是写人的,而在本句中作者用这三个词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他们似乎都有了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拟人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答题格式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

这个方面的试题可按如下格式作答:先判断“能”或“不能”+词语的语境义(表估计、推测、范围、程度等)+词语去掉后的后果(删掉后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这与客观事实不符等)+总评(如“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言)。

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方面。

这个方面的试题一般按如下格式答题:

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先准确点明文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自身作用或具体形象(解释这种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的具体修辞作用或表达方式所勾勒的具体形象)+文章内容(再结合课文把修辞效果或形象意义阐释清楚)。(两题的答案可参考答题思路部分的相关解释。)

第2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一、论文名称: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硕士毕业论文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2、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

1、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2、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第3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作者简介:张文英,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王中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摘要:科技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可根据其文本功能采用对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其信息功能的部分采用对等翻译完整无误的传达信息即可,而对于呼唤功能部分则可采用等效创造的方法,使其译文符合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最终促使译语文化中的受众获得准确信息并受到译文的吸引和感染,从而购买和使用该商品。科技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是一项责任性很强的工作,译者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精通英汉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的特点,熟悉英汉产品说明书规范,通过句法和词义分析,准确无误的充分理解原说明书所要表达的意义,再转换成符合中文产品说明书规范的通顺畅达的等效的科技产品说明书。

关键词:文本分析;理论视角;科技产品说明书;翻译

1 科技产品说明书的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涉外产品说明书。科技产品说明书也是其中一种,其翻译的目的是让译入语阅读涉及方了解产品的组成材料、性能、存贮方式、注意事项、主要用途等的介绍。译本一般采用说明性文字,使用规范的译语文本格式和专业术语,流畅通顺、忠实无误地传达科技产品说明书原文的内容。对于译者来说,最基本、最重要,也最难的是准确无误的理解科技产品说明书源文本的含义。翻译成汉语的第一步是从句法和词汇的角度搞好文本分析,准确理解科技产品说明书的内涵。

科技产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解释说明,兼具传播知识、指导消费、宣传企业的作用。科技产品说明书要详细地阐明产品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和注意事项。通常来说,科技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产品概况,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产品的使用方法,产品的保养与维修,其他事项。其主要功能是向用户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构造、使用和维护方法,以增进用户对产品的认识,掌握操作程序、使用和维护方法。所以,其在生产者和用户之间起到的是桥梁作用。

2 从文本分析理论视角看科技产品说明书的翻译

纽马克根据文本功能将原语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三类,科技产品说明书就属于信息功能文本。纽马克认为,信息功能类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以译语为文本重点的等效翻译;翻译单位大小居于表达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单位之间,最大的是句子,最小是词组。根据国内学者王宏印对文体类型划分和翻译手法的分类,科技产品说明书属应用文体,其译本要采用规范的译语文本格式和专业术语,流畅通顺、忠实无误地传达科技产品说明书原文的内容,其翻译单位和对应层次主要是在句子层面和词组层面。本文就着重讨论如何从句子层面和词组层面完成翻译的第一步――对原文本的准确理解,然后再转换成符合规范的通顺畅达的科技产品说明书。

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用汉语造句时,中国人在复句中惯用意合法(parataxis),即主句和从句不用连接词的排列。而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hypotaxis),主要靠连词、介词和曲折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义结构。为了表达准确、严密和符合逻辑,英文产品说明书往往充斥着复杂的长句。长句包含的信息量大,其结构和逻辑关系也较复杂,因此需要细致地分析,理清其层次关系,充分理解其中包含的信息,再图翻译。对于长句的分析,可遵循一定的步骤:a) 通过寻找谓语动词和关联词确定主谓结构的数目。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即为简单句;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每个主谓结构的句子成分完整且为并列关系则为并列句,否则为主从句。然后分析每个主谓结构的主、谓、宾和定、状、补成分。b) 确定多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找出并列连词和主从连词,根据这些连词、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确定各个分句是主从关系还是并列关系。c) 确定从句类型和说明关系,如为主从句,确定主句然后分析多个从句的类型(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找出所修饰的词,确定各个从句和主句的关系。d) 然后分析每个主谓结构内部的关系。根据主谓结构中动词词组(谓语)的不同结构形式,英语单句可分为七种最基本的结构:主――动――补(SVC),主――动(SV),主――动――宾(SVO),主――动――宾――宾(SvoO),主――动――宾――补(SVOC),主――动――状(SVA),主――动――宾――状(SVOC)。实质上,所有的主从复合句和简单句都可以简化成这七种基本句型结构之一。

通过解析,句子结构了然于心之后,就可以翻译了。这是正确理解原文的最基本的要求,分不清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误解,就不能完成其应有的信息功能,也就更谈不上等效,即便翻译得通顺流畅也于事无补。通过语法分析和逻辑推理分清了句子结构,了解了大致语义,下一步就要正确理解和翻译词和词组。

科技产品说明书的语言有一定的专业性,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有些常用词在科技产品说明书中被赋予了专业含义,有些是科技产品特有的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如遇到不熟悉的内容,切不可马虎猜测,应尽可能地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内行请教。这样才能保证忠实传达原文信息,使一本科技产品说明书达到功能等效。

译者应掌握科技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常见的一些固定词组和缩略语。固定词组一般都有规范固定的汉语对应语,不能望文生义,自造表达方式。缩略词可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必须根据科技产品说明书涉及内容和上下文确定在科技产品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以下列缩略词为例:FAS在现代商务英汉大词典中=free along side(船边交货价),而在航空英语缩写词典里=Federal Aviation Services(联邦航空服务),在英汉综合大词典中=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英汉地质大词典中=(芬兰科学院或佛罗里达科学院)。

理清了句子结构,又对原文词义有了准确理解与翻译,还得认真校对,切不可有漏译现象,就是一个介词或者副词也不可漏译。因为科技产品说明书中每一个字都有其作用,一旦漏译,可能会丢失或歪曲原义。最后,通读全文,在确保原文内容被准确无误的翻译成汉语之后,看所翻译的科技产品说明书是否符合中文语言规范,是否流畅通顺,是否符合中文科技产品说明书的规范与格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可根据其文本功能采用对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其信息功能的部分采用对等翻译完整无误的传达信息即可,而对于呼唤功能部分则可采用等效创造的方法,使其译文符合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最终促使译语文化中的受众获得准确信息并受到译文的吸引和感染,从而购买和使用该商品。科技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是一项责任性很强的工作,译者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精通英汉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的特点,熟悉英汉产品说明书规范,通过句法和词义分析,准确无误的充分理解原说明书所要表达的意义,再转换成符合中文产品说明书规范的通顺畅达的等效的科技产品说明书。

参考文献

[1] Christiane Nord, C. 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二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8

[2] 华有杰:《功能翻译理论历史综述》,《大家》,2010年第17 期。

[3] Newmark, Peter. 198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4]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M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8.

[5]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M ]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08.

第4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1.明对象

(1)看文题。如《风味独特的客家菜》(2009年广东河源卷)、《微晶玻璃》这些题目一看就知道是文章的说明对象。

(2)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可通过找开头、结尾的总结句来确定。

2.抓特征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方便、高速的铁路新时代》;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速冻食品的保鲜》;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要注意两种不同的情况:①文章中有足以概括说明对象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②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3.找方法

(1)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逐一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更有条理性。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2)列数字: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点,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更具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3)作比较: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且和说明对象存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对象作比较,或选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周全、周密的定性说明。作用是科学、严密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

(5)举例子:举出实例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

(6)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表格等形式来说明事物和事理。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4.理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结构的,常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联系的,常用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常用答题模式为:“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条理性。”

5.剖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并列、递进和总分几种形式。而总分结构又可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事物说明文一般用总分式的结构,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事理说明文一般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6.品语言

说明文语言有生动、平实之分。生动的语言,常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如果题目要求举例分析文章语言生动的特点,就应举出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加以分析;如果题目要求举例分析文章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就应举出运用限制性词语或数字来说明的句子加以分析。

7.提信息

(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事理等类型的文章。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与题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在此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上略有不同: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说明了……的……(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的答题模式;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介绍了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的答题模式。

8.重拓展

第5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说明文从对象上可分为具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从语言上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要指导学生阅读好说明文,首先让学生熟悉中考说明文的题型,并对答题情况有了解。2014年遵义地区语文中考阅读说明文――《电磁辐射污染》,共设5个小题,15分。各小题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题号考查内容分值平均分得分率

14概括说明内容30.5919.74

15理解说明内容31.8862.54

16整理信息31.4949.62

17分析说明方法30.5719.13

18说明语言31.8862.66

第14题 考查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电磁辐射污染",而不是"电磁辐射",考生没有读懂文本,没有抓住说明的对象作答,如:"说明了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有的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答非所问:"电磁辐射既可以造福人类,但同时也给环境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第15题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概括不简洁,如:"引发重大事故,可使易燃易爆物爆炸,火箭发射失败、卫星失控,还有危害健康"。

第16题 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由于平时缺乏阅读图表的训练,考生不能正确提取表格中的信息,有的乱答一气,有的空着不答。

第17题 考查说明方法的分析。考生不能正确区分"作诠释"和"下定义",把"下定义"的方法答为"作诠释"。本题得分率仅为19.13%,是阅读题中得分率最低的。

第18题 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考生不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会说套话,如:不能删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不管对语文老师和学生,如果对以上内容有所了解。那么在阅读说明文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平时在训练过程中,怎样学说明文?怎样教说明文?

首先要整体把握说明点。阅读说明文,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区分其是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然后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并以此为突破口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中心内容。阅读说明文必须抓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有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说明的中心内容。如上《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它有什么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明晰说明对象及其特征,题目就可以给学生提示)本文通过介绍了针鼹的外形特征、避敌方法、取食、生活习性和生殖过程,让人们了解澳洲神奇小动物,突出它的珍奇稀有。正确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还可以抓关键语句。说明文的关键语句常常是中心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概括性很强的过渡句,或提示下文说明的要点,或归纳上文说明的内容。如《苏州园林》这篇事物说明文,通过抓关键句,就明白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特点是关键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围绕这一特征,作者又从四个方面(即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展开,作具体介绍。最后,补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门窗、雕镂、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无论介绍哪个方面,都紧扣图画美这一特点。

一般来说,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但有一些说明文则需要把一个个小的说明点归纳,才能构成全文的说明点。这种说明文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通过抓关键词句,概括文本信息,理清文本思路。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再有事物、事理本身内部都有自己的顺序,理清文章的顺序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如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以设计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问题?其实这样设计就要让学生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关键是理解,需要学生明白在说明的过程中,按"花红"的主要原因到次要原因,有花的自身条件(内)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来排列的,即有主到次,由内到外的结构顺序,典型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第6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其一,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为中心的,说明事物要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怎样安排说明顺序才算合理呢?这,决定被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和是否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一般说,说明事物的成因、发展,往往以时间为序;说明事物形状、构造,往往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制作、使用,往往以逻辑为序。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

合理安排顺序,是为了符合所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或者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或者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以便说明得清楚明白。条理性或称言之有序,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之一。根据说明目的和对象,说明文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安排顺序是为说明文给人以知识的目的性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通过有条理的介绍和阐释,事物的特征清清楚楚,事理的本质明明白白,这样的顺序安排就是合理的。

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首先,明确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如:以说明学校为题,最好以空间为序。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学校是以空间分布的建筑体。只有依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的说明顺序,才适合建筑物内在的结构特点。其次,说明文给人知识,作者必须对所要传授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是合理安排顺序的前提。阐释事理亦然,如对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若明若暗,就无从安排逻辑顺序了。

最后说说观察点和参照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站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就完全不同,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通常有两种观察方法。一种叫定点观察法,就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进行观察。如写《我们的教室》,观察的位置可以在教室后边,把教室的前后左右的情况都观察清楚了,然后一层层写出来。还有一种叫移位观察法,就是移动位置观察,用这种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点是移动的,参观游览,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观察。

其二,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描写的运用必须适当,文字要力求简洁,不能像写记叙文,更不能像写抒情散文那样地过分渲染。说明文中的描写比较灵活,或集中或分散安排,或与说明紧密结合,或渗透在说明中。描写的语言色彩浓淡皆宜,或轻描淡写,或浓彩渲染,或简笔勾画,或工笔细描。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这样几种:

1、白描式。对说明的事物和内容只作简单洗练的勾画,不着深墨重彩描绘,称为白描式。《中国石拱桥》介绍芦沟桥上的石雕狮子是这样描写的:“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介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写道:“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用“站”这个动词和两个成语对书里的人和动物能活动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点缀式。说明中文中的描写,不是集中在一处,聚合在一段,而是分布于整篇,散见于全文,便是点缀式。说明文运用点缀式描写,能使语言变得活泼,增强行文的变化和文章的趣味,避免表达呆板,读来乏味的弊端。如《巍巍中山陵》中的2-4段: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造型优美,栩栩如生;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3、浓彩式。为了展示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说明文往往采用浓彩式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落笔不惜重墨泼洒,大笔渲染。如《看云识天气》开头一段写道:“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这段描写文字,生动说明了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总特征。

第8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49-01

专四阅读理解所考文章可分为四大体裁,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所考文章题型可分为主旨题、态度题、语义题以及细节题(包括事实细节题和推理细节题)。能够熟悉了解各种体裁的结构、特点以及出题模式,对于迅速分类各种题型,定位正确,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揽历年专业四级考试试题,议论文和说明文出现频率较高,记叙文和说明文交替出现。有时四种体裁全部出现(比如2008年阅读试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和出题模式,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些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故事、小说、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记叙文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生的前后来交代人物事件的。但是在专业四级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单纯的记叙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是:(一)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二)叙述先前的经历(举例)及其感悟或议论;(三)继续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再次举例)及其感悟;(四)做出总结或感慨。

根据记叙文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在记叙文中大多数题型为细节题和态度题,或者语义题。细节题应是对记叙文五大要素对who, where, what, why, how的基本考量。根据细节题的出题特点,找出关键词定位文章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对于记叙文中事件叙述之间的感悟和议论话题,多出一些态度题。那么考生利用事件和作者的语气,便可推断出作者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态度,或者其他描写对象的态度。在记叙文中,基本上是题文同序,即所问问题和文章的顺序是一致的。

二、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个文体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模式是主张——反主张。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者某些领域认可的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提出反主张或观点。所以在议论文中,常见题型为主旨题,态度题以及基于不同观点的细节推理题。所以针对议论文,最重要的方法是略读。通过略读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且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归纳或演绎;主张或反主张),找到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细节判断推理题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

三、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介绍一种事物、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专家)发现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事理)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细节。

四、描写文

描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征和性质活灵活现地刻画或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为了使人或事物的特征跃然纸上,但是描写文一般与记叙文结合起来。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描写文中,又可分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描写。所谓主观描写,就是描述人或者事物的特征或特性时,可以把自己对此人或此事物的看法表现出来;客观描写就是就事论事。在实际写作中通常是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相结合,这样既能描绘出事物本身的特性,又能表现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因而,在描写文中,相应会出现态度题和有关描写的细节判断题。针对这种题型,考生应该总体把握好作者描写的语态。而描写文的语言特征是大量使用动词和修饰语从而使得被描述的对象能够被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所以利用大量的词汇,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态度以及主旨。同时,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推理作者思想。同时细节判断题(一般考查的是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则要求考生根据文中深刻形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总结归纳。基本上,描写文的解题规律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空间和事件的参照物,根据事件的事件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分析。

在专四阅读理解中,了解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对于快速定位问题和答案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不同体裁,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作者简介:李慧(1985—),女,回族,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硕士,英语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邹申主编.全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刘芹主编.写作与阅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事理说明文范文

要求: 1. 100 词左右; 2. 要点包括: a. 有悠久的历史,位于广东的东北部,离广州 198 公里,人口约 324 万。 b. 有许多名胜古迹,如苏家围( Suiawei );万绿湖( Wanlu Lake )等等;万绿湖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湖水清澈,无污染;湖中有各种各样的鱼;你可以到那里划船,野餐,钓鱼,是度假的好去处。你也可以去参观河源市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恐龙化石( fossil )。c. 祝大家在河源玩得愉快。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eyuan,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city - Heyuan t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英语满分作文欣赏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eyuan,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city - Heyuan to you. Heyuan is 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t is in the northeast of Guangdong and 198 Kilometres away from Guangzhou. it has a population of 3,240,000.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Heyuan, such as Sujiawei Wanlu lake and so on. Wanlu Lake is a beautiful place. The water is clean and not pollut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fish in it. You can go boating, go fishing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It is really a good place to spend your holiday. Besides, you can go and visit Heyuan museum. There you can see a lot of dinosaur egg fossils.

I hope you can enjoy yourselves in Heyuan.

Thank you.

指导:说明文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要写好说明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事物特点即本质特征,从而使读者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

第二、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安排有下列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时说明复杂的事物,常常将几种说明顺序结合运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