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生物学科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学科教学案例

第1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教改中尝试了案例式教学法,构建了生物化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标准、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及案例教学的考核标准,并以2013级和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物化学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案例式教学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生物化学;地方本科院校

案例式教学法最早是在1870年前后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用在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方面[1],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推广和发展,案例式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它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国内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我国一些中医院校和教师也进行了生物化学案例式教学的改革尝试[2-5],通过教学改革证明,将案例式教学法用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不但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还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了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本课程组拟就生物化学中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内容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案例及问题讨论,将学生引入到特定情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了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案例教学的编写与实施

1.1案例编写的格式标准

本课程组制定了生物化学案例的编写格式标准,保证了教学案例库的编写质量。本课程案例编写格式标准为:(1)案例名称;(2)案例涉及主要教学章节;(3)案例教学适用对象;(4)案例类型;(5)教学案例,包括案例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问题参考的答案以及知识拓展5个方面。案例名称是教学案例的标志,要求简要明确,突出主题,能反映出案例的内容和特点;案例类型主要分为简单案例和复杂案例;案例内容是案例的主要部分,教师需遵照案例编写的要求,根据案例原始材料进行整理编制,另外,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应围绕案例提出相关问题,通过提出案例中的有关问题来实现教学要求,案例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部分与提出问题部分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拓展部分结合案例列出可以进一步学习的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进行自学,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

通过2013级和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案例选编的原则,课程组制定了两套实施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教师先不讲解相关章节,让学生先自学再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和总结。基本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课前:①明确教学目标,布置案例及问题;②学生课下自学并预习教材学习内容,查阅案例相关资料,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课堂: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②教师精讲点拨,引导构建基本理论框架;③课堂再讨论,达成共识。课后:查阅文献,完成问题拓展。教师在课前确定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案例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先学”,让学生对所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预习;而课堂教学是以案例为导向,在“先学后导”基础上,通过学生汇报、课堂点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解决自学遗留问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套方案应用于简单案例。第二套方案是先由教师进行相关章节的讲解后再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基本教学过程设计如下:①在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按照系统的教学内容讲解此部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阶段,课前教师提前把所设计的案例预习分发给学生,并通过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即归纳总结阶段,在课堂上先由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后的结果,小组其他同学也可进发言行补充,其他小组同学可进行质疑提问,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总结。另外,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分析报告或综述。这样通过课下小组讨论、课上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此套方案应用于复杂案例。

1.3案例教学的考核标准

案例教学活动成绩包括讨论记录、组内评分、组间评分、学生总结四项,分别为20分、30分、30分、20分,总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15%。在案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组采取多元过程评价方式,编制了考核标准,对案例教学实施全过程进行了评价。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22013级、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法问卷调查

课程组在学期末对2013级、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从案例教学整体评价方面进行了《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法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91.2%的学生认为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88.2%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方式,问题3和问题6中,76.5%和79.4%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是”,这表明了大多数学生接受、认可了案例式教学法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但问题4、5、7、8中20%以上的学生表示为“不肯定”,说明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改革持怀疑态度,这可能与他们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对自主学习的不适应有关,对于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教师花更多精力去帮助、鼓励他们,因此课程组预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案例内容的设计与编写之中,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结论

综上所述,课程组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案例式教学法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钩、知识僵化等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选用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将实践融汇到课堂理论教学中,促进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只有坚持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才能实现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琳,李雪雁,潘子强,等.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46-48.

[2]封少龙,曹朝晖,龙石银,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检验专业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300-3301.

[3]南海波.高护生物化学案例教学实例[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83-84.

[4]杨云,姚政,李奇峰,等.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改革的统计分析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57-59.

第2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一、校内人身安全

经常有学生因为顽皮会从楼上向下扔水气球、小石子等物品,因为高空抛物发生的校园伤害事件并不少见。法律规定:如果抛物行为致人死亡,则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抛物行为致人损伤,则依法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学生往往认为扔的都是小东西所以不会伤到别人,所以屡禁不止。但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及抛体运动的知识,不难看出一个道理:即使是质量很小的物体,如果抛出高度很高,足以产生很大的速度。即使是小物体,当它以很大的速度撞击人体,后果相当严重。一个拇指大的小石块,在4楼甩下时可能伤人头皮,而从25楼甩下时可能会让路人当场送命。空啤酒瓶在18楼和25楼的高度抛下,均可造成致命伤害。一个4厘米的铁钉从18楼甩下时,可能会插入行人的脑中。所以在学习抛体运动相关知识时,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案例,用科学证明,用数据说话,让学生参与计算,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杜绝校园内的高空抛物现象。

二、交通安全

据有关媒体调查,我国有将近76%的市民有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意愿,尤其是初高中学生,更是喜欢骑电动车上下学。但是这几年全国各地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急剧上升,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如成都市,2004年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430件,造成35人死亡,958人受伤,在上海、天津、济南等城市有关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情况与成都市非常相似,近年来伤亡率有上升趋势,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是超速、违反交通规则,随着这两年电动车挡风被的大量使用,又多了一层安全隐患。在冬季,为了抵御严寒,很多人选择使用挡风被或者倒穿棉衣的方式,但是这样会大大降低车主的灵活性,以及车子的转向功能,左右可以转动的角度会由左右各53度左右降低到35度不到,如遇紧急情况,会因为转向受限来不及避让直接撞上障碍物,或者是用力过猛发生侧摔,学生上下学时间恰恰是车辆行驶高峰期,发生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物理课的一个研究手段就是实验,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对比,提高安全意识。骑车时还要注意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提到安全距离,很多人认为只有驾驶机动车才有必要关心安全距离的问题,事实上骑自行车也会发生追尾事故,速度过快时同样会受伤,轻则擦伤破皮,重则骨折脑震荡,甚至伤及生命。在讲动力学问题时,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堂实践课,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算自己的平均车速,反应时间及相应的刹车距离,帮助学生建立起个人专属的安全数据,促使他们增强安全驾驶意识。

三、消防安全

高中电磁学部分,涉及高压输电、多种电器的原理,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也已经大量使用,这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的好机会。比如冬季宿舍使用的电热毯,就可以充当一个很好的素材。拆开几床不同价格不同品牌的电热毯,让学生看看电线,计算功率,对比粗线和细线哪个更安全,从而解释为什么市面上销售的电热毯价格悬殊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选购电器产品不要贪图价格低廉的三无产品,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再用一些不能正常发热的电热毯,指导学生用多用电表检测故障,及时维修或弃用。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平时不要多人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吹风不要长时间放置在床上等等。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使得物体课更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得以体现,对物体课的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一举两得。春季学生喜欢到户外放风筝,此时一定要选在空旷的场所,远离高压电线和人群。风筝多为塑料、竹子制成,风筝线也多为棉线和尼龙线,并非绝缘材料,如果风筝不慎落在绝缘外皮破损的高压电线上,可能导致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如果是燃放孔明灯,那危险性就更高了。近些年因此发生的火灾事故不少,有的还是大面积的森林火灾,所以在讲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的知识的时候,要让学生意识到高压电的危险性,放风筝或者游戏时一定远离电线。

四、运动安全

第3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学策略;动手操作;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2-02

1中学生物课实施动手操作的目的

学生的思维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操作学具不仅能开发人的右脑,而且能协调左、右脑的发展,又能让学生的认识活动从形象至表象再到抽象,使认识不断内化,最终使认知结构得以形成,学习技能得以提高,以致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更注重独立操作。使演示实验演化为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使知识简单化,有利于长久记忆。

2关于生物课堂动手操作教学策略实施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有效教学的理念。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和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教学设施的投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的需求而组织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现实要求我们构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是否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抑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视学生是否“吃”的饱抑或学生“吃”得好。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或者学无所得,教师就是教得再刻苦亦是无效的劳动。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刻苦,但学生发展很有限,亦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在新教改中:我们切忌把探究学习简单误以为“动手”操作,而应该促进学生思想发展和知识建构,应该侧重“做”背后的社会文化实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共同体的文化情境;应该尽可能采用知识建构共同体这种“做中学”的思路,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知识(思想)的生成和不断改进活动,同时辅助实践共同体“做中学”的思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生物课堂动手操作教学策略实施的案例——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教学为例

(1)目的要求:①认识种子的结构。②学习观察种子的方法。

(2)材料准备实验前一两天,将菜豆(或蚕豆、黄豆)、玉米的种子放在培养皿里,加水浸泡,使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3)材料器具浸软的菜豆和玉米种子,刀片,载玻片,放大镜,滴管,碘液,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挂图。

引入:家住乡村的同学可能知道,这两天正是农民播洒稻种的时节,不久,播入土壤中种子就会萌发,长出新苗来。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和水稻一样,当它们的种子落入土壤中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萌发,长出幼苗,随后有的可能长成一株不太高大的花卉,有的甚至可以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棵植物体呢?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你们想知道么?

师: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必须先了解种子的结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种子的结构。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看实验桌上的种子,看看你能认识几种,大家相互提示,将你们组认识的名称填入实验报告单相关的栏目内。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取一粒大豆的种子,作为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每位同学拿到1-2粒大豆种子,请同学们观察它的外形,像什么?再看凹的一侧有什么结构?用母指和食指挤压一下,看有没有水出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撕开外面的种皮,小心地分开两片豆伴,仔细观察内部结构,利用书本上提供给你的信息,找到有关各名称所对应的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大豆的种子完成以后)

师:学习完大豆的种子的结构后,下面我们来学习和探究玉米种子的结构,请大家取出一粒个大、饱满的玉米种子,作为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二个对象。

请同学们用摄子小心地从胚处撕开种皮,这实际上是结合紧密的两层结构,外层较厚,是果皮。内层较薄,是种皮。

然后请大家把一粒玉米种子平放在一张白纸上,从中间纵向切开(教师画图演示)取其中的一半,在其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出现的变化。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对照课本上的图或挂图找到各部分结构。它们各有什么功育旨?

(各小组都完成之后)

师生共同总结:两种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利用多媒体幻灯演示)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析和比较上述两种种子的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上述完成后)

观察并解剖其它植物的种子,和上述两种种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得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定义。

讨论:种子能长成一棵新植物体的奥秘是什么?

通过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大豆和玉米种子,对于大豆和玉米的结构的区别就非常容易了解,也可以很容易的给单双子叶的植物定义,通过对玉米切面滴加碘液变色的现象,学生也容易掌握胚乳内含淀粉的特点。这种记忆属于长久性记忆,不易遗忘。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解剖其它植物的种子也可以分辨出单、双子叶来。

4结论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出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庆喜.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2]黄建军.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16)

第4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健词:教学案例;项目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各部分正常形态、结构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它是研究人体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发展的一种生命科学。其中它包括的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机制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作用不但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更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这门学科理论性强,涉及面广,抽象难记,课时又少。在短时间内完成内容繁多的教学任务,是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的一个困境,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改革,尝试将案例教学和项目任务安排进教学中来,使抽象的理论不再难于被理解。

一、创新教学理念,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教和学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教师的角色是利用更好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的角色是能够完好的将接收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可被利用的知识,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这两个矛盾体进行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的形成理解和共识。而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教师需要不断的摸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一个不断创新的意识,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和自我创新的结合,就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

1.实施大学内独特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的性格基本上已经定性,也能明确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大学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并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积极的论证。大学的教师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只要能够正确的引导再加上适当的指点,教授和学习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相结合

大学本科的教学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根本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一种评分制度。这种教学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选择性学习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为大学生能够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前提条件。这种独立学习的集中表现为,在教师正式讲课前,学生已经独立阅读材料和相关的参考资料。[2]例如,在生理系统教学过程中进行脑细胞基本功能讲解时涉及到脑细胞生物电的生理机制,在神经、泌尿等各大系统中涉及到的问题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应用到的心电、脑电等的实际应用,在重点部分教师会进行重点讲解;而在运动和消化等系统中涉及到的知识因其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只是采用了课上将教学目标进行阐述,然后将具体内容布置给学生课下自学,同时下节课拿出自学报告或自学笔记。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以前讲过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减少了课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

二、利用现代科技教学,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教学中的一个科技的进步。因为人体解剖生理学中有很多知识是微观的,如果只用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微观世界的多彩,使很多无法用语言进行明确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易懂。例如在细胞膜进行物质转运方式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模拟进行,将抽象的物质运转过程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不但省去了老师费力讲解的过程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进度不能过快,给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的时间,才能使教学轻松愉快的完成。

三、培养深层次的思维学习能力

深层次的学习是学生通过完全独立的思维及深层次的学习进行概念重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不断的通过刻苦努力才能完成的。具体的来讲,深层次学习是学生利用以前积累的知识与教师刚刚讲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一重组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教学重点。[3]例如:对青蛙进行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与骨骼肌收缩的实验,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蟾蜍的椎管,然后准确的用探针刺入,直到蟾蜍出现下肢僵硬,尿失禁的情况即完成探针破坏脊髓的过程。这一实验的要点是能够准确掌握脊椎孔,并能准确的进行破坏。在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指导和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实验的过程不但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掌握本次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还要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明白此次实验的原理和生理机制。明白生物体基本的结构构造。同时在深层次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用笔记录下来教师讲解的要点,同时能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深入加工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一步的思考,将两个不同的知识点连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能够连贯成为自己的知识。

四、结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需要在一个宽泛的环境下,运用实际案例和下达项目任务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不但需要教师的明确引导,还需要高校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不断的进行学校的自我更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15(2):1-5

第5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课堂;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94-01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各学科教育要担此重任。高中生物课程的宗旨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探究方法(主动探究、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结论),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生物学习策略及保障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识

为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识,笔者精心编制了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分三大结构,每一结构包含三维度,即:学生情况:1.分属哪一年级。 2.是否是独生子女。 3.家庭组成;学生品质:1.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品质 2.最好的学习方法 3.家长要求;学生评价:1.怎样认识团队合作精神。2.怎样发扬团队合作精神。3.怎样评价现行的团队合作学习。通过问卷和学生谈话得知,90%的学生能够简单理解团队合作精神是几人在一起自主思考、相互探讨和彼此交流共同学习,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是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品质,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表示不满意。

二、教师对团队合作精神的深化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团队中的人员为了团队利益或是个人利益而相互协作、竭尽全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相互鼓励, 相互支持。

团队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各种信息、学会存同求异,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今后社会学习奠定基础;团队合作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多表现为“一言堂”、照本宣科、“填鸭式”,学生思考少、探索少、创新少,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这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在各领域广泛运用,我校教师逐步落实这一教学方式。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多表现为气氛好、活动流于形式、问题简单肤浅,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三、师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实践

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团队合作精神实践。

1.组建合作小组。高一年级每班48人左右,为了讨论学习的方便,6人一组,共8个小组。安排位置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组内成员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自由组合,保证每小组成员在性别、学科兴趣、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大致均衡,并民主推选组长,任务是管理组内成员日常纪律,确保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2.课堂小组实践。这是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的重点环节,对教师和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拟定活动的内容、活动时机、活动形式。如温习旧知识、新旧知识衔接、新知识探究、巩固总结阶段、解答“开放性”问题、知识拓展深化等方面,学生起初接触小组活动没有头绪,不会思考,不懂合作,常表现出沉闷、茫然、面面相觑,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因此,需要教师使用幽默语言或娱乐活动等方法,走近学生、适当引导、培养合作能力。需要组长起“领头羊”作用,合理安排、主动发言、调动成员积极参与思考交流。让学生通过快速缜密思考、激烈讨论、归纳总结和勇于发言,尝到成功的喜悦后,逐步培养学生爱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动心学习的能力,即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培养学生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相当关键。

组内根据讨论情况、提出建设性问题、发言情况、质疑等方面,民主推荐最佳火炬手。教师根据讨论激烈程度、回答流利程度、答案踩点情况及挑战外组问题情况,选出最佳活动小组。活动中应避免学生精神疲劳,奖励性评价不应过多,批评引导言语也不可少。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树立了虚心倾听、准确获取信息、大胆挑战、公平竞争的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在生物课堂中的实践,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挑战和提升。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应用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魅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第6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将基础知识;融入案例;击破考试重难点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31-011.问题的提出,如何组织复习课教学一直都是高三生物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难点:一是复习课的内容,学生都已学过,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上新课,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做"炒冷饭"式的重复。二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未必都掌握,尤其是旧知识用于新情境中,学生往往对旧知识的重组或者知识间的联系及应用缺少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旧知识进行深化、拓展、重组。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以真实的"案例"为核心.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回忆和构建知识网络;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旧知识的再现和应用;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面就以高三生物复习专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例,简述具体案例教学的过程,供各位同仁参考。

2."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案例教学的过程

2.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袁隆平田间观察稻苗的图片和获奖情况,从袁隆平的实例导入,很自然地与课题联系起来,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2.2主题探究引入目标。师:假如现在给你一亩耕地,让你来耕种。请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规划,如何才能使年终收获的农作物产量最多?

师:看到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感到无从着手,其实在你平时做过的题目中已经向我们暗示了一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请看下面的一道例题。

[探索一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例题: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究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师:请你解释为什么干重在12天之前逐渐减少,而12天之后为什么又开始增加?(学生回答)总结: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通常是前一种作物还没收割的时候,就在垄沟中播种下一种农作物,这样当前一种作物收割时下一种作物已经长出小苗,我们称为套作。(出示图片)

师:还有哪些措施能让你这一亩地的产量提高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探索二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师:当然,如果有现成的优良品种你直接选育就行了,如果没有,那么就需要培育优良品种,哪些方法能培育优良品种?(小组讨论)师展示措施,并提出以下问题:组织培养能培育出新品种吗?上述方法谁能定向改变遗传物质?上述育种分别属于什么水平的改变遗传物质?(师生一起总结整理比较各种育种的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的表格)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优良品种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向地里种植,那么种植的时候是不是种得越密越有利于提高产量呢?

[探索三合理密植]

师:为什么要合理密植而不是越密越好呢,请大家跟我一起看这样的一个题目。

师:右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请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师:通过分析曲线你认为叶面指数为多少。才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如果超过这点农作物的产量为什么会下降?

师:密植的目的是要增加有效光合作用的面积,其实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在种植的时候还会考虑到风向等问题。

[探索四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指物体的生长发育的阶段,水分代谢,遗传特征等。外因有哪些?(生讨论)

师:我们 的理想状态是想保证各种外界因素,但实际生产中未必都能实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分析主要的限制因素。解决主要矛盾。请看下面的一道例题:

师:在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下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请据图2分析:

(1)在P点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2)Q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P点与O点之间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探索五生态因素的影响]

师:此外,你种的这亩地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哪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谁起主导作用?

师:既然是人起主导作用,所以农民就要中耕松土,这样有利于根部呼吸,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就要采取合理灌溉等保证非生物因素被植物充分利用。此外田间的杂草和一些以作物为食的害虫,它们与你的作物之间属于什么关系?(生讨论发言)

师:杂草可以人为地拔掉.也可以用毕长素类似物等方法去除杂草的竞争。但是病虫害怎么办?采用什么方法更好呢?

第7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一、师资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任课教师15人,教师平均年龄36岁,大部分的教师有朝气,虚心好学,进取心强,有自学能力。因此他们突出的特征是:有正确的教育观,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多元的教育技能,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会以积极向上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及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努力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不足之处是:15人中只有2人为生物专业毕业,多数教师在生物专业方面存在着知识短缺的障碍。

二、目标和要求

尊重每个教师个体的学习需要,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激励他们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1、培养自信的教师。自信是教师充分发挥潜能的前

提。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积极创造,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实现,体验到工作和成长的乐趣。因此,通过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自信地面对教学。

2、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研究主要是指向自我,对自身专业现状、教学风格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提高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及时发现身边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善于积累,用课题指导教学,同时把问题变成课题进行研究。

3、培养会学习的教师。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发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展示和发表的能力。

三、培训模式

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形式。在培训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讲述---探究”模式。

四、培训课程编制

1、专业理论学习

(1)”生物课程的评价建议”专题理论学习。采取观看专家讲座光盘的形式,结合观看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案例,教师共同分析,通过专题讲座(关于评价),再尝试探究。这样,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理论素养,要求教师做好笔记、作业。

(2)针对观看课堂

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引导教师不断去探索教育教学现象,学会辨证、理性地思考问题,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感性的、经验性的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学会如何继承和创新。

2、专业技能学习

(1)学习“生物学实验与探究教学技能——专题一”,让每位教师都要有5分钟中心发言,激发教师广泛阅读书籍的兴趣,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期末考试试题和试卷的分析入手,强调教师对如何完成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重视,每一节课都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3、行动研究

针对教学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围绕研究主课题,确定每个人研究的子课题。逐步形成每个教师参与研究的氛围,提高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讨论的技能和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实践。

4、信息技术

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布置作业:制作一节课的课件。要求:要适时的使用课件(一是强调重点、二是突破难点、三是扩充知识内容),要使课件为完成三维目标服务。

5、成长展示

(1)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布置下学期活动安

第8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一、“十一五”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四、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五、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六、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七、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八、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第9篇: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践性教学 教学方案

一、引言

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生物学科相比,更侧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性掌握能力。这是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最大特点,因此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领域中,教师们对实践性教学并不陌生,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模式。但是,许多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内容都在我国应试教育形势下变成了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根本没有达到实践性的目的。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该如何进行实践性教学呢?

二、高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案

制订条理清晰的教学方案是高中物理中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第一步。方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点较为深奥,而课堂时间较短,学生课业较繁重的情况,发现要切实可行地实施实践性教学并不简单。笔者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以下两个实用方案。

1.以实验教学为主。

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相连是高中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由于条件限制,因此许多具有实践特点的知识是无法实现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也没有经常带学生到室外观察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所以最大限度让学生有实践机会的教学方法就是做实验。实验教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可在每周物理课中安排一到两节实验课,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或者把实验器材带到课堂上,这两种实验教学法都能增强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

2.将物理融入生活,把知识形象化。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学科,教材中所学的物理定律、公式都是由众多物理学家从生活或者实验中研究所得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让学生进行物理实践的方式除了实验,还有生活。实际生活中能找到许多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是检验物理定律和公式正确与否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实例引进课堂,或者让学生带着物理问题体验生活,将物理融入生活,从而使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素养。如教师在讲授摩擦力这一章节时,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摩擦力的例子,如抹墙的磨砂纸,轮胎上的纹路,结冰公路上撒盐,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利用摩擦力解决问题的实践案例。通过教师的点拨,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搜集几种运用摩擦力知识制作的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锻炼学生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模式。

三、在高中物理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分析

有了实践性教学实施构想之后,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下面通过高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案例,对实施实践性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课本中,力学是课程的重点。而冲量这一概念是力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一开始接触冲量时,学生都有点懵懂,不知道究竟什么叫冲量,也不知道冲量到底是什么物理现象。这一现象无法通过言语描述表达清楚,图文也不能帮学生理解清楚。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法,给同学们展示冲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首先,教师准备两根粉笔,一根白色的,一根红色的。让它们在同样高度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只是两根粉笔的落地点不一样。白色粉笔的下面是一块海绵,红色粉笔的下面则是水泥地。结果可想而知,落在水泥地上的粉笔肯定会断,而落在海绵上的粉笔则安然无事。一般思维认为这是两根粉笔掉落地点的硬度不一样造成的结果。而学习冲量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另一种解释方法。从做功时间长短角度分析,当粉笔与水泥地发生触碰时,粉笔和水泥地之间做功,但是时间太短,所以瞬间压力大,导致粉笔断开;而当粉笔与海绵碰撞的时候,粉笔挤压海绵,海绵反弹粉笔,做功时间长,所以没有造成太大压力,也就不会造成粉笔断裂。通过这种形象实验,学生不仅有兴趣深度挖掘物理的奥秘,还对冲量有形象理解。

四、结语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优化物理教学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尽量搜集实践资源,创造实践机会。通过实验课和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贯彻落实实践性策略,达到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