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思政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

第1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思政教育 教育资源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屯堡文化是安顺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中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供借鉴、借用的地方极多。但在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对于能否较好地运用屯堡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地域文化通常认为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类群体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世代更替逐步形成而遗存下来的有关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总和。 因此,地域文化通常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丰富性、独特性等特征。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一方面,现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教材为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所列举的教学案例比较空泛,这样会使得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高校所处的地域都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各地区遗存下来的文化精髓,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资源是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主旋律一脉相承的,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以屯堡文化为例,屯堡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极有特色和代表性,名声在外。屯堡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屯堡人的历史蕴含保家卫国的情怀,包含远大理想的信念,屯堡人最初是接受明王朝的征召,毅然离开江南来到安顺,为了扎根安顺,屯堡人祖先克服重重障碍,自然环境、当地土著居民的排斥、语言差异、生活风俗差异等。经过不断的世代更替、世代努力终于形成今日之屯堡人。在不断同化的今天,屯堡人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重要原因便是屯堡人坚守传统文化,不管是在服饰、神榜、民居建筑等物质方面,还是在语言、地戏、抬汪公等精神方面都得到很好地传承。因此,通过屯堡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屯堡文化。

2.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外,还要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即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远大志向、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和谐等教学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屯堡的建筑、屯堡人的服饰、地戏展演、抬汪公活动等照片拓展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知识点时,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讲述屯堡人的历史、生活方式、习俗特点等增强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屯堡文化事项结合起来。

3.拓宽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

为了让高校学生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传统课堂讲解外,另一重要教育形式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知识升华为内在理想和坚定信念。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参观学习各种红色文化。在安顺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形态就是屯堡文化。屯堡文化完好地保留下来,是一个活的文化形态,屯堡人生活在这个文化之中。屯堡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蕴含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开辟新的实践教学场所。

地域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还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屯堡文化分布在安顺地区,距离学校仅几十公里,且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思政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大学生到屯堡村寨,学生通过屯堡老人讲述屯堡人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通过实地参观屯堡人的住所、地戏的展演等活动,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全面了解屯堡人。这样,通过有效利用学生身边存在的地域文化,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资源,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起来。

二、地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但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

随着地方高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使得高校教师来自祖国各地,不再局限于以高校所在的本地人才为主。高校教师来自不同地区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使得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高校所在地具体人文资源不熟悉、不了解,即使知道和了解地域文化的也很少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导致思政教育者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尤其是年轻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以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进行课堂讲解。

2.教师未将地域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通过对思政教师的访谈发现,很多外地教师对学校周围的地域文化是了解的,至少是有所耳闻的,很多地域文化被开发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屯堡文化为例,通过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思政教育者都知道屯堡,很多老师到过屯堡村寨旅游,一些教师甚至对屯堡文化进行了学术研究,而且部分教师做到了在课堂上引用屯堡文化的相关案例,但并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举例,而是单纯向学生介绍屯堡,这样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没有将屯堡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不佳。

3.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物质文化结晶,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但由于进入机制不畅通,将地域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政教学实践中还有一定困难。屯堡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不管是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还是独特鲜明的精神文化都对笔者所在高校具有极为重要的运用价值,由于缺乏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高校思政实践课堂难以建立;由于缺乏与民族组织的合作,使得屯堡民间艺人难以进入学校。由于没有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学校和当地政府、民间组织没有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屯堡文化进入校园具有一定难度。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1.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教育中,教师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要想强化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师。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同时是将地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桥梁,因此,要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引导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首先,对高校思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较为集中、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高校思政教师通晓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以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走访的形式,让思政教师了解、熟悉和掌握地域文化的内容及教学价值。其次,引导教师树立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的意识。教学中,除了教材已有的素材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将案例与知识点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有感悟,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

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固然是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最主要的形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创造性地开辟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如将地域文化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通常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介绍、专业情况介绍、适应性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纪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的一系列具体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蕴含的相关教学资源,不仅提高讲解过程中的可听性,还强化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屯堡文化为例,可以举行与屯堡文化有关的讲座、举行屯堡文化摄影活动及摄影展、以屯堡文化为主体的写作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知屯堡文化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隐性”的方式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3.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

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之一,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常丰硕,但对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还较少。以屯堡文化为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屯堡文化一直是研究热点所在,每年都有大量有关屯堡的科研成果面世,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涵括了屯堡人的方方面面,但对屯堡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科研成果还很少。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首先,高校可以鼓励思政教师编写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教材,将教材作为思政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进入思政课堂。其次,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课题,如与收集、整理和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等科研项目,最终形成成熟的理论成果服务思政教育。

4.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地域文化由于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可感性、可听性等特征,使得其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但由于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导致地域文化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因此,高校要理顺地域文化进入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地域文化进思政课堂创造条件,可以将地域文化所在村落建立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思政教育方式;可以聘请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为客座教师,通过工艺展演、知识讲座等方式丰富思政教学内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高校、政府、社会三级保障,最终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四、结语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还拓宽了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由于地域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树立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的意识,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认真研究,取其精华为教学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

[2]刘会胜.地域文化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8.

[3]孙红霞.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高中学思政教学效果探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文教资料,2014,(28).

[4]陈晶.论地域文化中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苏南地区吴文化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2).

第2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24-01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是开展思政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工程的关键一环。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加强思政教学,完善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的思政教学机制,确保思政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思政理论教学较为落后,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课程吸引力不强,学生政治素养偏低、缺乏学习思政理论课程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致使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院校如果想要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分析课程,将思政理论实效性与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合理融合。

(一)学生素质不同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思政理论教学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原因众多,但一定程度上与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直接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政理论基础并不相同,差别较大,教师开展思政理论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目的并不纯粹,缺乏深入了解并认识思政理论课程,仅仅关注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学科教育,轻视思政课程;在我国中学已经开展哲学、政治等学科教育,其内容与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相似,学生难以对其燃起学习兴趣与热情。

除此以外,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分数差距较大,学生思维敏捷程度、学习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部分人较为懒散,学习没有规律性,缺课、逃课、迟到现象此起彼伏,屡禁不止,学生参与思政理论学习讨论、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交流意识以及主动性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听课时间较少,这都是思政理论教学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具体原因。

(二)教学方法有误

在思政理论教学中,教师通常无法合理地掌握思政理论教学内容,课堂中师生缺乏交流互动。传统思政理论教学单方面注重“教”,将教师当作思政教学工作主体,教师更加重视教学经验以及对知识的分析与讲解,忽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合理,使学生对思政理论教学缺乏兴趣与热情,无法产生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缺乏兴趣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感受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将理论知识“填鸭式灌输”给学生,没有明确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对“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彻底忽视。

除此以外,教师思政教学理念较为枯燥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实施思政理论教学工作难度。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思政理论教学,教师必须重视思政理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全面发展思政理论教育。

二、实效性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教学技能与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思政理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可以重视教师学位学历,为教师深造提供经费与时间支持,鼓励教师再教育,提高思政理论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加大骨干教师与学科领路人培养力度;除此以外,院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前往其他院校参加教学经验实践交流,与其他思政理论教师交流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理论教师如果想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方式,重新出发,更加注重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选择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应用于思政理论教学,以此推动教学改革,由“教师教、学生听”转变为“学生问,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教学第一位,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以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在创新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的同时将学生放在教学首位,将参与式教学应用于思政理论课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与教师交流,增加沟通,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空间,确保学生可以产生学习热情,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并掌握思政理论课程的学习价值。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思政理论教学对学生三观养成方面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只有学生具备了优秀思政道德修养,才能适应时展与社会需求,因此,思政理论教师必须充分明确思政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在当前时代下,必须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提高思政理论教学实效性,更好地为我国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哲,陈占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第3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足

第一,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存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主要为思政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以及其他的思政内容。但是,这些课程教学中,都还在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思政思想的传递面对较大困难,未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自身感受详细研究,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较为反感,无法在整体上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发挥。

第二,负面影响的掩盖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该教学方法主要是学校在管理期间,会利用隐瞒、隔绝方式,减少负面消息在校园内的传播。但该工作无法保证思政教学的合理开展。学生有权利知道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当产生一些负面消息的时候,学校需要将受事情整体进行阐述,保证学生能有一个了解,也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热点问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政教育工作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体系有一个了解,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他们都能更好的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同时,教师作为思政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感悟。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想法,基于学生发展角度对其详细思考,保证在整体上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使学生能关注到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深入到相关网站和论坛中,掌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阐述观点,这样方便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和实际发展情况实施教学,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二,社会热点问题能促进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输,无法促进实践教学的积极开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详细思考,在该情况下,需要对大学生思政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根据当展特点,在思政教学中充分应用社会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思政课堂进行备课期间,也要对知识体系进行扩展,保证学生能接受到更多知识。基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还需要促进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更重视,也能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以保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社会热点问题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当前的思政教育内容都比较单一,尤其是很多理论知识都比较枯燥。该现象主要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重视,教材也比较落后。同时,很多教材中的政治理论跟不上时展需要,无法凸出重点,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思政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利用身边案例进行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也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促进思政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四,社会热点问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行锻炼。在思政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还要学会对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如:社会热点案例分析,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实践平台。因为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学生经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对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也能促使其长期进步。教师在思政教学工作中,也需要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应用

(一)对社会特点问题进行收集

为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保证工作能够系统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其成立专门机构。在高校中,实现专业的信息收集机构,并在工作中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以及分类处理等工作,保证能将其应用到思政教学中,可以做为课堂教学案例。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的信息和内容,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也能使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学校也要为学生定期举办关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以及相关活动,针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其积极解答,保证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思政知识体系。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促进思政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发展,以获得更好的思政教学效果。当前,高校的思政教学内容还比较枯燥,高校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起来,促进思政教学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获取。同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下,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强大动力,保证学生思想觉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形成合理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動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更明显,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优化性,能在高校中保证工作的完成。当前,很多高校在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组织期间,都需要将其与义务活动、社区服务、环保以及调研工作等相互联系,但整体上,由于创新意识的缺乏,导致无法获得有效的思政教育意义。所以,高校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合理性。在工作中,需要为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出科学、合理计划,保证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在该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能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详细分析,也能对问题形成正确意识,促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得以增强,从而在实践工作发展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思想政治意识。

(一)掌握当前社会热点

在大学生评优、成绩考核工作中,需要大学生掌握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高校实现大学生考核工作中,在期末会为学生成绩打分,也会将学生试卷上的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但是,该方式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无法保证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可以在思政考核中,为其增加社会热点的相关分值,这样能对学生掌握社会热点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能减少思政教学的形式化。同时,在学生综合成绩中,也要增加社会热点问题比重,引导学生主动、自愿的参与到社会中对其详细分析,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对校园网进行应用

对校园网充分利用,合理设置社会热点问题和交流版块的形成。高校校园网的主页内容是对学校的自身发展以及科研成果进行分析。校园网的成立,当学生登录后能对相关信息自主查询,促使其服务功能的发挥。但是,由于对网上内容宣传不到位,导致大量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高校需要针对该现象,对其详细分析,保证能设置一些与学生交流活动。对于思政教育,学生能利用校园网,展开社会热点栏目,引导学生在期间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对于一些负面消息,也要将其到网页上,对于一些重大新闻、社会事件,还需要重点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保证学生的思政学习能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4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思政工作;高职院校;整合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职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高职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一、高职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来源比较复杂,有因成绩不好无法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也有通过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继续到高职深造的。不管是哪种来源的学生,他们都是成绩曾经不理想,要么不能上高中,要么不能上本科院校,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卑感较强,普遍缺乏自信,意志消沉,没有学习动力。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之间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成为同学们的“副业”,而比吃穿、秀时尚、玩手机、打游戏反倒成了大部分同学的“主业”[1]。

二、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存在问题

1.主渠道教育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思政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课”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教学作为双边交流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相违背。部分思政教师的理论功底、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思政教学转型的挑战,对难点和热点问题缺乏研究,网络等庞大的信息流量让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相形见绌,如果选择的教学案例、现实生活实例不具有典型性,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2],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可想而知。

2.思政教育队伍分工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其中思政课教师只负责思政课的授课,辅导员(班主任)分管学生的日常事务,院系学生管理人员仅在宏观上指导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由于思政课教师不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没有深入学生当中,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困惑和思想问题,思政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而直接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由于忙于应对繁杂的日常事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或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这种机制下的结果不能激发思政教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率低下。

3.思政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中的思政教育者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度不高,高校中“两课”逃课现象严重,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两课”课程不感兴趣,相当多的学生仅把它当作获取学分的工具[3]。学生对课程的抵触直接影响着老师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学校缺乏对思政课的考核机制,思政课进入学生不愿意听课,老师无心思备课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辅导员来说,由于长时间忙于学生的日常事务,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继续教育、进修的机会,加上辅导员的地位、待遇相对低,评聘职称没有优势,一些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转而对工作变得麻木不仁,根本没有心思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或工作效率。

三、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搭建全员育人的思政工作平台

1.改革教学方式和模式,提高主渠道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其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正面作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组织形式由传统单向灌输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化,即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内容设计上应尽量联系学生关注或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热点事件去展开,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热点问题的了解,也可以提升他们对理论的认识,让他们感到理论是“有用”的。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程的地点实施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变动,比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研等形式拓展课堂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

为了使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学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及管理,比如让思政课教师当班主任或联系一个班级,学生的操行评定与思政课程挂钩等。

2.立足专业,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专业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开展专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师也同时承担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这部分教师,尤其是对口专业且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教师,他们能从专业学习和思想状态两方面共同教育和引导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一些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教师,应主动关心并积极参与由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发动的学生专业活动。虽然对专业教师来说,也许需要牺牲自身的业余时间,但通过活动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专业教师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提高。这种思政教育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氛围,使学生在思想水平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3.工学结合,共建思政教育的平台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1/3 的时间在校外,如何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的地点发生变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也在变化,教育者由老师变成企业的员工、指导师傅。因此,学生实习阶段,学校应与企业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双方组建专门的由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参加的学生思政工作机构,建立紧密合作的联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者素质

辅导员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他们的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高低对有效开展学生思政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关心和引导辅导员的发展和成长,给他们创造继续教育、学习的平台,定期给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让辅导员承担部分思政课程,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训,不断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辅导员的发展上给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比如转为政工干部或在适当的时候考虑转为专业教师等。

时代在发展,学校在前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创高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柴成鱼.思想政治课程对改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观念的作用——以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7—29.

第5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法 问题 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内涵和任务的新课程。此教材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从证明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较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因此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甚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隐性教育和探究性教学等有待整合等等,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思想道德实效性的提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门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课程本身的教学设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分不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年轻”学科,它在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还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的教材体系结构模式经历了伦理学浓缩结构,成才学改编结构,人生哲理学结构三个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设计教学法、谈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

1.设计式教学法。设计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自主解决问题。设计式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创设场景,学生则自己策划和组织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议论问题的得失,从而进行自我重构的过程。从具体方法上来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品、实话实说、演讲、辩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强调“案例中心,参与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要求。有些教师认为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有利于师生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因素

1.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关注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办法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其中部分院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支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把着力点放在与学生专业对口或者是学生将来就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无关紧要, 甚至有压缩课时的现象,分单双周上课,甚至把压缩的课时称为教学实践课,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使得思政课教师无心研究教学方法。

2.思政课教学考核效果不突出

对思政课的教学考核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稳定教学秩序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和评价教学得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考核仍流于形式,偏重于理论考试、课堂考核和结果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考核、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在理论考核方面多以开卷、半开卷和闭卷的形式开展,这种考核形式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考核主要侧重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这里面的社会实践也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开展,往往也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考核方式,对教师而言,只是证明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而言,考试合格获得一门公共课学分,使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忽略了“育人”的作用。

(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当前,高校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学习能力较强,面对这样的工作对象,如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自身没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或者知识水平不高,就很难让大学生接受,就更难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所需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即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相关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具有与思政工作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辅助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教师自身因素

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一方面,既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认同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谋事”谋求个人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只有对职业建立起基本信任关系,才能够从职业与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感受和道德价值。同时,高校教师科研压力的增大,使得部分老师将自己的经历都放在科研能力上,无心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根据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科学发展。

(一)合理构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实际情况是大学生群体不仅在性别、年龄、地区、年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反映在他们的需求层次上也具有多样性。首先,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对受教育者需求的差异化进行细分。通过建立信息档案,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在实施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思想道德相关课程,进行差异化的引领和教育,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其次,要树立关爱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观念。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做好不同层次学生个性需求的细化工作。再次,要积极引导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学会体验。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化的理解,通过谈论或者座谈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他人或者社会各个层面的故事中,体验什么是道德,从而构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进行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探讨

当前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应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自我实践、学生自主探究、暗示引导学生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常识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实践中存在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建立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的体制并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作为依托,实现两支德育工作队伍的有机结合。

2.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引导、鼓励和帮助大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在问题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探究型教学能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亲自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心理学上说符合了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就是那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教育,它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得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隐性德育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潜在性、载体的分散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和效果的长期性等特征。隐性教育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善功能。

第6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科;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校企协同;教赛展联动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支撑企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第二,工科类高校的育人理念多是学“术”,而非传“道”,理念和认识上普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更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在人文情怀培养、职业素养训练、科学精神塑造等方面与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明显差异[2]。鉴于此,“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团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结合社会与行业需求,增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坚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梳理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的同时,努力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希望为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技能训练”为校级一流建设课程,该课程是专业实践类课程,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后,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为期四周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至今已连续开设12年。根据学校现有实验和师资条件,课程分组进行,每组6~8人,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选题、市场调研、文献查阅、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到实物加工制作,最终完成一件或一套木质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任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滞后于行业发展,实践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实训题目多以教师虚拟为主,并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没有与产业融合,导致教学和行业发展与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且工程教育相对薄弱;实践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人才培养能力结构不合理;教学过程“重术轻道”,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理想信念、人文精神与情怀、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和终身受益局面的形成。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双一流”建设驱动下,课程团队围绕立德树人要求,全面推进了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拓展和深化。

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一)校企协同拓展思政育人维度

校企协同,全员参与,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实现校企育人无缝对接,从“技”与“道”两个方面强化育人成效,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单一培养的不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三全育人”效果。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学生的培养不能缺少企业的参与,为了克服学校因地域限制、社会资源有限以及教育的局限性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的诸多不利影响,多年来,课程团队一直积极挖掘社会优势资源,建立并健全了校企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这些平台,完成了专业认识实习、综合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与就业实习等任务。从2017年9月起,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平台作用,提升育人质量,专业教学团队又拓展了校外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基地,与企业共同探索了“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与模式。每年向企业分流3~5组学生,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完成产品造型、结构、工艺设计到加工各个环节的实践任务,至此,实现了专业实践环节(除专业课程内实验)校企协同全覆盖。企业的参与,增加了思政育人的维度,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落实了“三全育人”理念。学生接受企业管理,遵守企业纪律,感受企业文化,在完成实践任务、锻炼实际能力的同时,被企业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工艺匠人精湛的技术、员工的敬业精神所感染,潜移默化受教育,做到润物无声。此外,为了强化思政育人效果,还在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座谈会、安全教育、与设计师面对面交流等,经过四年的改革与实践,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校内外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强化学生实践、工程、创新等能力的同时,真正做到“道”与“术”有机结合,使思政育人不流于形式。

(二)因材施教构建合理的思政育人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授课群体包括专业教师、实验人员与企业工作人员,授课对象是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双一流”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围绕本专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校企协同育人”的价值引领体系,结合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报国、科学思维、科学伦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爱岗敬业等思政元素,再依据实训具体项目内容、实习地点、授课群体、培养目标梳理这些思政元素并进行分类,最终实现了专业点和育人点的契合,构建了以“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工业强国的民族追求、精工细作的工匠品质、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四个元素为主,兼以培养良好的协作、诚信、责任担当和工程伦理为辅的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多元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灵活设置各教学活动,如弹性设置选题,即为学生提供多个实践项目,可以是蕴含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具,也可以是体现科技强国、智能制造的板式家具及相关制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题;实践地点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企业,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另外,课程任务分组完成,学生可自由组队。总之,通过一系列方法,实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并且灵活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教学团队依据课程实际,结合“新工科”人才能力培养,开展了课程思政创新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改革,除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了实例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1.实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具有思政育人的教学案例,达到思政育人目的。如选题环节,设置中式家具主题,学生在选题前,以明清家具为例,通过分析其造型美观、用材考究、制作精良等特点,向学生展示我国明清时期在家具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世界家具史上的重要地位,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传统中式家具的热爱与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并在后续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引导其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自觉。2.演示法。“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完成一件或一套家具或木制品的设计制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使其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通常借助演示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该方法在家具结构设计与加工制作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木质家具通常为榫卯结构,对于一些复杂的家具结构,需要借助一些实物家具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各类结构关系,以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另外,传统木作家具的加工制作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匠人完成,通过匠人演示家具的加工制作过程,学生既可以学习工艺加工的方法与传统加工技艺,加深对家具工艺的理解,也可以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深刻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讨论法。讨论法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各组从草案构思、方案筛选、优化、深化到最终加工制作,每个阶段都由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员反复讨论与论证,完善方案,完成实物制作,这个过程是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四)创新“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的新模式,即通过校企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保障实训作品外观与加工质量更加精良,学生的创意在企业得以更加完美的呈现,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如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和广东省家具设计大赛等,并在西安国际家具博览会和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等国际展示平台展出大赛中获奖作品的实物,为学生提供国际化、高规格的学习交流和展示机会。2018年至今,课程作品已斩获3项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金奖,3组新中式作品参加广州国际家具展,作品“玄绛椅”获全国新锐设计奖。通过“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以赛促教,将教学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设计与竞争意识,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3],通过专业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对于强化学生全球视域,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与专业信心等均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效果

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可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对其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均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学生专业热爱度,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在职业素养训练、人文情怀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有明显帮助,思政育人效果得到学生、同行专家与企业的一致认可。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训练”与其他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均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教学团队成员在全国高校专业教育交流会上作了“家具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探索”线上推广交流,线上参会人数65000多人,会后多位同行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能力提升、产教融合、产品落地”的实践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并表示要进行交流学习。

四、总结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立足于行业需求、贯穿创新发展意识、培养家国情怀的人才理念,深度融合产学研,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有效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实现了“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的新工科三维立体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崔艳雨,武志玮,陈媛媛,等.工科专业实践环节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3).

[2]章小峰,杨永,谢谦,等.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研究———以工科类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3).

第7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随着各类大学生犯罪事件的频频出现,社会矛盾也被激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法律素养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凸显。整合高校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对于二者的整合,至今都未形成系统性的方案和有效地实施途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寻求二者的结合契机,最终提出一套整合方案,希望对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一、高校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联系

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正确有效的心理教育是能够在人们之间传递正确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未来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心中确立一套正确的法制观念。但是不论是法制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都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信息的统一体,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得以健康的成长。现实表明,很多大学生犯罪事件的根源都是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心理的扭曲、思想的交错、对人生三观的不明确是造成大学生走上邪路的潜在根源。法制教育在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多年实践证明,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大学生的犯罪率,但是相对而言,法制教育仍然处于表面抑制。想要真正有效地减缓大学生犯罪还是要从纠正其错误的思想、理念开始,这就是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紧密联系。心理教育能够有效推动法制教育的实施,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又是对心理教育的保障。

(二)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区别

首先,高校的心理教育主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来开展。同时,大学中的辅导员也是心理教育施教者之一。而法制教育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其中蕴含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最基本的教育手段,当然,法制专题、视频教育、模拟法庭也是近几年发掘出来的有效途径。其次,我国对于法制教育的要求比心理教育的要高,或者说我国的普法观念比心理健康观念要强,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是我国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最后,心理教育是一种双边双向的系统互动过程,因此强制灌输和放任自流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但是法制教育往往适用于强制性。

二、整合存在的利弊分析

(一)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研究需要建立在高校大学生认可、支持的基础上,因为被教育者支持和认可是促使整合目的达成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法律案件的频繁增加,对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整合是迫在眉睫的事。笔者还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实际的访谈,结果表明:不论是思想政治教师还是大学生对整合的概念不清楚,对整合教育的意义更加不理解。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大家分不清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认为心理教育是针对心理有疾病的人而不是人人都应该接受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就是学习法律知识,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已经包含该部分的内容,对于法律只要做到守法就好。

其次,不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法制教育,方式都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在高校中进行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一直存在很大的阻力,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效果来看,大学生对于通过课程教学来渗透法律知识或者心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最后,高校教育者作为该整合方案的主力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心理问题或者法律问题都是照本宣科,因此整合与否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大区别。很多思政教师都没有全面接受过心理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因此并不懂得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对两者的整合也增添了阻力。

(二)整合带来的好处

1.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法制教育都离不开教育资源,在高校里,所谓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设备等,其中包含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是一个综合力量的组成。对于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这样必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因此对二者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整合两者,从内容到形式,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授课等各方面,资源合二为一,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经过整合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实际上,开展整合,我们的教学行政管理成本也应该降低,学校思政教育开展可以将更多的经费和精力集中在整合工程中。二者若有效地融为一体,无论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学人员,能集中精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整合所要达到的效果。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分离式教学必定会导致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是分离的,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阶段,如果将二者整合,必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心理教育是从根本上纠正大学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手段,而法制教育是确保高校大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保障,或者说可以及时纠正或者制止大学生犯罪的强制性措施。

三、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实施路径

(一)心理教育与法律教育教材整合

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传授主要是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来实现的。为了保证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要求,应当将心理教育知识和法律知识融合,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统一汇编成一本或一套教材,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有利于学生融会两种知识,达到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效果。

(二)丰富授课内容,进行多元化授课方式

首先,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基础的法律知识和最基本的心理教育,还要增加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丰富课堂内容要紧紧围绕着大学生的特点而且要紧跟时代,要注重他们的实际需要,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要密切关注国家时事,关注百姓民生。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多元化的授课,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要提高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课堂讨论、观点辩论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和心理引导。同时,情境设计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授课方式,通过观察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反应来分析现实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找到需要加深巩固之处,这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注重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1. 丰富师资结构。师资结构是否专业对于整合高校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自身学识、人格和心理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高校负责法制教育的主要是思政教师,基本上集中在马克思基础理论、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负责心理教育的主要是依靠辅导员和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他们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心理专业。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校负责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分离的,而且专业参差不齐,缺乏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引进法学知识和心理知识兼备的教师是整合高校教师队伍的必经之路。想要丰富师资结构应从引进人才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不论是专业、学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是交流沟通能力都要进行严格的考察,此外还要注重年龄结构的合理性。

2. 开展专业培训。培训是一个可以提升人们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同样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训来进行建设,这对于整合高校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法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培训。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学术交流机制,给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学术问题的机会。同时,针对专业的教师还可以资助他们出国进修,和国外相关教师或者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当然,这种专业培训坚决不能流于形式,对于培训效果也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对于优秀教师可以予以奖励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向其学习。

第8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学管理;不足;对策

中职教育过程中需要以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基础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步入社会后有扎实的知识基础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体系缺乏是导致中职教学管理水平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此保障中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发挥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中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中职院校属于目前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备受关注,如何提升中职院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中职院校管理效率是相关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多元化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优化管理措施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实现多元化教学均有积极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措施,充分融入信息化建设,转变教学管理理念,重视信息资源共享才能充分提高中职院校自身竞争力,满足社会教育教学活动需求,提升自身教学质量[1]。与此同时,从学生角度分析,加强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对学生思想水平、认知水平、知识学习等均起到积极意义。

二、教学管理不足分析

尽管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不断完善与发展,但部分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笔者就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管理模式落后

受到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影响,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老方法”,如黑板式教学,灌输式教育,重视课程教学,忽视思政教育等,教学模式与素质背景下教学改革发展背道而驰,长期如此导致中职院校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暴露,不仅制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还对培养学生素质有消极作用。因此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教育管理思想进行转变。

(二)管理机制欠缺

中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以及培养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中职院校教学具备基础的社会岗位专业需求,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机制约束性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未能明确自身教育目的,同时管理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更加弱化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因此在开展中职教学管理中同样需要积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做好人才教学以及人才评价工作。

(三)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学科间的平衡性,只有保证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高效性,以此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但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安排过程中很难做到合理安排,导致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间不能有效平衡,不是过度重视专业课程就是重视基础课程内容,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结合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开展实践指导教学,同时又影响学生自身能力提升,弱化了学科分配之间的平衡性。与此同时,中职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与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结合开展教学,导致中职学科教学活动与学生教学脱节,影响中职教学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2]。

三、优化管理措施说明

加强中职教学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开展,如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教学体系等,只有保证教学管理全方位共同开展,才能提升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

(一)转变传统管理模式

在传统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主要强调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进行知识讲解为学生开展知识传输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影响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现阶段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教学根本思想,做到以人为本,融入信息化教学,创新中职院校教学模式以及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又能够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发展。除此之外,更需要在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服务机制优化发展

教学服务机制优化发展是提高中职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院校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同时又属于一种教育服务形式,其主要服务群体为学生,在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服务机制,针对教学现状以及教学弊端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资源优化管理,明确教学目标以及管理目标,使其更加具备人性化特点,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校服务监管机制,能够不断依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完善教育内容,使其能够在健全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学习、生活,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为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三)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体系较为单一,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积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民主化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减少行政管理内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制度体系、注重教育活动中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充分保证学科管理、学生管理、学习管理三部分共同进行,才能实现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四)重视教、学、行一体化建设

中职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教、学、行一体化建设,教师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展开示范教学,学生通过教学案例指导,在学习中进行实践,这样可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逐渐转变为实训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现场学习,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交流,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通过有效交流实现知识传输,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教、学、行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职业化学习环境,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模仿岗位中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打破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传统教学方法,使中职教学与工作岗位学习间无差别教学,以此提升中职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五)加强校企合作新模式教学管理

校企联合教学是现阶段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由企业内部工作岗位技术人员为学生学习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岗位专业性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得最新的岗位技能需求,使学生不仅能够开展校内学习,同时还可以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奠定扎实的岗位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素质[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结果进行正面考评,考评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保证教学结果评价多元化,同时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中职院校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中职院校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影响着技术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优化传统教学管理措施,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优化教学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重视教、学、行一体化建设,加大校企合作新模式教学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胜利.浅谈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祖国,2019(18):86-87.

[2]李盈秋.中职学校在严格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6):124-125.

第9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法制观念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对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这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原有的法制教育观念,陈旧的教育内容,简单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更新,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形式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当前,高校针对生源数量、层次、规模的新情况,要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只有学法懂法用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受到了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一方面是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已作为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另一方面,法律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息息相关。

2.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市场经济主体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意思自治,享有平等法律地位,不得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方。第二,经济活动需要法律来规范。市场交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公序良俗等原则,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具体化,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操作性。第三,市场秩序需要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要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保护正当竞争,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市场秩序,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来抵制假冒伪劣,投机倒把,行业垄断,权钱交易,地方保护,行贿受贿等现象。

3.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十七大指出:“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民主的法治思想不可能自发地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现代的民主法治观念,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思想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当前大学生中许多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常识缺乏。出现了许多盗窃、故意伤害、随意散发不良信息等新问题,有的甚至触犯国家法律。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成功与否将成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4.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教育、法律意识等。另外,法制建设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1.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行为,保障师生权益,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2.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了。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法律意识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强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违法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抱憾终身。

三、高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校虽然已把《法律基础》课列入到教学计划中,但是对该门课程的投入却非常少。由于法律基础课安排的课时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让学生了解到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基本内容。法制教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

2.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法制教育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有的高校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仅局限在《法律基础》的课堂上,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部分法律法条,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等教育形式。

3.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基础课是由政工处、学生处的工作人员担任,没有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这就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也就自然而然地不重视了。

4.法制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好坏的惟一办法是阅卷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考试成绩成了评判的唯一标准,学生忙于追求该课程的分数,考完了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未真正地培养起来。

四、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1.加强法制教育课程建设,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唯一一门纳入教学计划,对全体大学生进行专门法制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它不仅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而且为学校开展各种其他形式的法制教育提供法律支持和指导。因此,加强法律基础课课程建设,要更新法制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要在观念上创新,不能以旧观念看新问题,应根据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为社会培育大批具备法律素质的普通公民;要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法律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被修定、颁布,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这种发展和变化;要在教学手段、方式上创新。呆板的、强制性的灌输已不能适应法制教育的需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引导学生对法律价值的关怀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和科学的法律意识,并自觉指导其行为。

法律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法。在选择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

2.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运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观看、收听法律的纪录片或专题片等,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西京学院曾今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西京学院组织动员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列席旁听审判过程,增加其对法律学习的感性认识;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高校开设大学生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西京学院的法制教学改革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好。

3.加强法律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加强对法制教育者的在职培训,既可以巩固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又可以结合实践、结合教育者教学科研中遇到的新问题,解决教师的困惑,综合提升教师的素质。在职培训应重点提高法制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西京学院根据自身的条件,成立了思政教研室和法学教研室,专门负责学生的法制课教育,并通过试讲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支法制教育的兼职队伍,同时,还在校外聘用了一批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西京学院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现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西京学院每学年开展心理普查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5.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校园氛围是一种非政府组织的群体行为习惯和群体风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某种氛围形成后,常常通过暗示、模仿、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成为学校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并抑制少数违反集体行为方式的言行。营造校园法治氛围,高校首先要依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使校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西京学院在制定校园规章时,在注意不得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内容上坚持了以人为本,程序上公正、公平、公开,通过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广泛进行讨论。其次,高校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要坚持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校师生员工毫无例外都要遵守规章制度,决不能对学生严、对教师松,对教师严、对领导松。此外,西京学院积极开展文明法治教育活动,通过校内广播、网站、电视、报刊、板报、宣传栏等途径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民主法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处理结果定期通报,对学生爱法、护法、守法的积极表现及时表扬,学生的文明礼貌、法制意识大大增强。

五、结语

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涉及课程设计、教学安排、教师选拔、教学方式、考试考核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特别是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作用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有明显的提高。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崔长珍.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2]陈金春,刘成荣.重视并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盐城工业学院学报,2006(4).

[3]宁玉民.思想政制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5).

[4]潘玉腾.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