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1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简约模型;新巴塞尔协议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1-0074-04

信用风险是指因银行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规避信用风险,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曾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状况,提取足够的资本金。而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规则,采用了两种方法:即信用风险标准法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后者又可以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方法,以鼓励更多的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评价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计量依据是对借款人和特定交易类型风险特征的评估,因此借款人的违约概率(PD)是内部模型的核心,但要全面反映银行潜在的信贷损失,还必须衡量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值(EAD)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期限(M)。内部模型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和计量,并能由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检验。这些风险要素形成内部模型测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基本数据输入要素。西方信用风险模型虽然都以衡量和解出这些变量为目标,但通过模型的演进,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模型是如何通过设立符合现实的假设和运用最新模型技术,发展到信用风险模型的最新形式的。

一、信用风险模型的演进

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大致经历了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模型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其研究基础是当时常用的一系列经验假设,而研究者凭借这些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总体而言,他们第一次假设特定变量是随机的,并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估计债券的价值,这与早期假定所有变量都是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相比前进了一大步。第一代模型包括: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詹姆斯迪恩(Jamshidian)的债券期权模型等,以格为基础的三项式美式期权模型(Trinomial Lattice-Based American Option Models)。这些模型都设立了严格假设,即承诺支付的交易对方或者是无违约风险,或者违约时间和违约数量事先可以确定。这些假设大多反映在他们的研究中。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隐含假设普通股票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支付是确定的。惟一不确定的是股票的价格,通过股价我们可以推导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基于无风险期限结构模型的债券期权模型假设,作为基础资产的债券无违约风险,期权偿付者同样不存在违约风险。三叉数和二叉树模型通常用于估算债券赎回或抵押预付的美式期权,这些量化技术同样假设抵押借款人无违约风险或其违约风险已知。这种解析等同于假设借款人是无风险的,但是这种偿还计划与损失为零借款人偿还计划存在差异。

第二代模型试图扩展第一代模型所包含的有关信用风险的研究,但对模型本身不作修改或作少许修改。第二代模型有:默顿(Merton)的风险债务模型:该模型假设权益资本是对公司资产所拥有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中的买权。在该模型中只有一个风险变量,即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一样,此模型也假设利率不变。组合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应用第一代模型确定组合的价值,然后加上违约/不违约独立变量,对付款人的信用质量进行模拟。由于模型假设付款人的违约概率可从某种外部渠道获得,且违约概率与影响基础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宏观、微观因素无关,因此可以使用无违约风险模型进行估价,而前述的违约概率也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世界范围内交易所的信用风险。

第三代模型具有两个共同特征:至少包括两个随机变量,明确假设付款人可能违约,并将此贯穿于相关资产价值估计的全部过程。这类模型非常多,这里仅择取数例:杰诺―特恩布尔模型(Jarrow-Turnbull) (1995):模型假定违约是随机过程,利率也是随机变量,并将一系列违约证券的利率代入估价公式。杰诺―兰多―特恩布尔模型(Jarrow-Lando-Turnbull)(1997):模型根据评级转化矩阵假设违约概率的随机变化。达菲-辛格顿(Duffie-Singleton)(1999)的研究框架了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全部假设。斯姆考―手岛―范•戴维特(Shimko-Tejima-Van Deventer)(1993)在默顿模型框架中假设了利率的随机性。杰诺(Jarrow)(2001)模型完善利率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所导致的违约概率变化的研究框架。

二、信用风险的简约模型

简约模型是“风险率”(hazard rate)模型技术的一种变形,这种模型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金融实践,目前广泛运用在诸如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模型、零售信贷核准和公司信用模型等方面。“风险率”模型技术主要利用医学上的疾病发作预测统计方法和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走向金融学的随机过程数学。风险率模型之所以被称为简约模型是因为该模型将复杂的违约机制简化为简单的表达,使得模型能接受现实中可收集的市场数据,并导出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这些模型中的违约强度(the default intensity)就是风险率。简约模型有多种变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杰诺模型(Robert Jarrow)。

(一)杰诺的基本模型

杰诺(1999,2001)模型是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扩展,这是第一个广受欢迎的简约模型。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价格与依据早期信用风险模型计算出来的价格差异很大,而杰诺―特恩布尔模型实现与市场价格的吻合,且为公司债券到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演变提供合理的经济基础。最初的杰诺―特恩布尔模型(1995)假定违约是随机的,而违约概率是非随机、是时间变化的函数。杰诺(1999,2001)模型在很多方面对杰诺―特恩布尔模型进行扩展。首先,他假定违约概率为随机,违约概率明显与利率及其他一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有关。杰诺还引进影响债券价格但不影响股价的流动性因素,这个流动性因素是随机的且随债券发行人的不同而不同。另外,流动性参数是决定违约程度宏观风险因素的函数。杰诺模型还能计算给定违约ξi的隐含违约补偿,杰诺定义该参数为部分补偿(fractional recovery)=ξi(t)υ(т-,T∶1),其中,υ是破产前?子时刻风险债务的价值,下标i代表债务的偿还优先顺序,而该参数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受其他因素影响。达菲和辛格顿[1999]最早在补偿率中采用上述定义。传统银行家理解补偿率为本金的某个百分比,达菲和辛格顿认为这种理解使得债券和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数学推导更为困难,同时这种理解也过于狭隘,比如处于实值的利率上限期权的本金、外汇期权、未执行的贷款承诺如何确定,因此将补偿率理解为破产前风险债务价值的百分比更合理,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定义转换成传统的“周围本金某个百分比的补偿率”,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风险率”,或者说“违约强度”,在杰诺模型中是三个因素的简单线性函数:

λ(t)=λ0+λ1r(t)+λ2z(t)

其中变量Z(t)是一个冲击项(shock term),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代表宏观因素的随机波动(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动),这些宏观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特定公司的违约。宏观因素变动一般写成如下形式:

dM(t)=M(t)[r(t)dt+бmdZ(t)]

dM(t)表示宏观因素的变动,M(t)为宏观因素某时刻的水平值,r(t)表示随机无风险利率,dZ(t)为随机扰动项的变动,бm为宏观因素的波动率。虽然在杰诺模型中,违约概率的表达式只含利率及一种宏观因素,但很容易将模型推广到任意多个宏观因素,原因是像Z(t)这类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函数仍然服从正态分布。

在杰诺模型中,利率是随机的,如果偏好不变利率模型,只需将杰诺模型中的利率波动率设为0。期限结构模型假定无风险利率是黑斯、杰诺、默顿(1992)模型框架中的特例,如霍尔―怀特(Hull-White)或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最初的凡瑟塞克(1997)模型,由于无风险利率的假设必须完全与当前可观察的收益率曲线(及其他建立在该收益曲线上的利率衍生产品)一致,这个模型受到批评,而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对此进行修正,只要求理论的收益率曲线与实际收益曲线相匹配,在模型中,短期利率r(t)的时间漂移(对时间求导)以某种方式与利率周期相符,并受布朗运动形式的随机波动的影响。W(t)像Z(t)一样,均值为0,标准差为1。

dr(t)=a[r(t)-(t)]dt+бrdW(t)

(二)杰诺模型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 对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处理。简约模型的优点之一是能将参数拟合到各类证券价格的模型中,当然,与贷款者利益相关的数据是债券价格或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许多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只有一种,而流通在外的债券则可能有十多种。由此,一般而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低于股票市场(即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杰诺在模型中引入一般化的公式,解决债券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影响的问题,它将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设置一个参数表示流动性的影响),而不至于把问题复杂化到怀疑债券价格能否作为信用模型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折价或流动性溢价,杰诺没有假设流动性折价是不变的,所以它是随机的,可以实现灵活的取值。

最初的杰诺模型(2001)可以同时拟合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或者单独拟合债券价格。杰诺和伊德拉姆模型(2002)还可以拟合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嘉瓦和杰诺则扩展模型以拟合违约历史数据。

2. 杰诺模型运用于小企业信用和零售信用。风险率模型方法,由基弗(Kiefer)在1988年第一次用于经济学,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比传统信用评级方法有明显改进,已成为定价和小企业零售违约概率估计的主要工具。

由于所有银行99.9%的业务都涉及小企业及零售信用,杰诺模型的一大特色是其具有通用性,可以拟合零售和小企业信用的数据;而以前的模型,如默顿模型,由于受限制于公司权益是公司资产的期权这一假设,其模型要求的数据具有结构限制。杰诺模型能够适应高级信用评级框架,这个框架允许使用许多有效的解释变量,沙姆韦(Shumway)(2001)首先应用先进的风险率模型技术预测违约。

风险率模型方法明显区别于信用评级,传统信用评级综合两类数据得出结论:一类是已违约公司或个人在违约前一段时期的数据,另一类是无违约记录的公司或个人最近的数据。比如安然公司违约前很长历史时期的数据,通过分析安然公司的所有数据,而不仅是最近数据,风险率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安然的违约概率和引发违约的因素。对于小企业,风险率模型方法估计违约的变量包括:CEO记账卡(charge card)的余额、收入、银行账户透支金额、CEO的个人信用状况、小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存续的时间和公司规模,等等。在零售信用方面,杰诺模型还使用的变量包括:收入、教育、本地居留时间、是否有房产、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价和年龄等因素。由于杰诺模型框架能使用上述全部变量,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模型评价

简约模型的发展,是基于过去信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精确的模型技术,放松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从而构建更灵活、更简单、更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1)灵活。风险率模型是一般模型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分散的、缺乏信息借款人的情况,风险率模型方法能够利用全部可得数据,比如公司案例中的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和债券价格,小企业CEO案例中的“本地居住时间”、“未偿还信用卡余额与信用卡限额”。(2)简单。公司管理层的资本结构战略以复杂方式与公司财务状况联系在一起,而风险率模型方法抓住违约问题的本质,不用模拟在全部可能情形下的动态资本结构,给实际操作带来巨大便利。(3)有效。风险率模型方法导出信用风险的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方法。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表明,信用风险的管理日趋准确、科学,这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应顺应这种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深受不良资产的困扰,这和信用风险主观、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还缺乏运用最新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的前提条件,表现在:

1. 运用模型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模型,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中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或者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无法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反映企业市场价值,也无法获得企业债券市场的数据,简约模型从总体还不能够用于中国实际。

2. 计量模型的构建、运用,需要熟悉金融和计量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中国高校普遍缺少风险管理专业,缺乏熟悉和掌握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和运用的人才,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急需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不能马上采用西方最新模型管理,但是,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顺应风险管理的潮流,借鉴新方法、新手段,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系统,为模型管理信用风险建立信息平台,集合各方资源,培养自己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并结合自身特点,对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加以改造运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R.Van Deventer,Kenji ImaiCredit Risk Models & the Basel Accords [M].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03.

[2]梁世栋,郭人人,李勇,方兆本.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3]约瑟•A•罗培斯,马可•R•圣登勃格.信用风险模型有效性的评估方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9).

[4]春,孙林岩.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特征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3).

New Development of Credit Risk Model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ZHOU Tian-yun

(Financial Department, Lingnan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第2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信息不对称;法律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171-02

对我国银行业而言,信用卡还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业务,对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今后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相对于银行的其他业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信用卡交易涉及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其次,信用卡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信用卡金额支付是通过电子数据划拨或压单完成;再次,信用卡业务流程复杂,涉及环节众多,风险存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因此,需要认真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控制管理其风险。

1 信用卡风险的类别

从来源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首先是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隐蔽性最强的信用卡犯罪手段,因而对发卡行的资金安全危害也极大。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这是持卡人充分利用信用卡的责任条款,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称没有进行交易或者没有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一些持卡人假装信用卡丢失,到商业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而银行误以为是窃取信用卡者透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持卡人利用多张贷记卡大额透支,发放高利贷,从而达到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其次是来源于商家的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时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二是不法商家欺诈。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再次是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一是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二是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三是ATM欺诈。发生于ATM设备的欺诈通常是因为密码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甚至是暴力抢劫。通常欺诈者会在ATM插卡槽中置入微型读卡设备,并在隐蔽处安装微型摄像头记录持卡人输入密码的动作。四是伪造。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在键盘输入设备里非法安装接收设备获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统获取,再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五是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个人身份信息如社会保险号码、信用卡号码、家庭地址、电话等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而网上罪犯可以破入虚拟叫款机,窃取商户的网络标信之后模拟商户行为。六是虚假申报。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或谎报卡片丢失,然后实施欺诈消费或取现,使银行蒙受损失。

最后是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擅自超越权限,套取大额现金;或通过更改电脑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等等。

2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既有来自虚拟经济本身的原因,也有外在制度带来的影响。前者主要源自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性,缺乏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卡的资信调查工作仅能依靠发卡银行自身的力量解决,持卡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第一是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一个全国性的、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个人信用资讯的获得和传递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卡银行往往根据申请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收入、家庭支出、银行账户和借贷记录来衡量其信用价值。

第二是发卡银行与相关部门之间、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外部相关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掌握着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此外,如果各商业银行能够共享各自的客户信用记录,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负债情况,减少借款者多头借贷带来的过度借贷风险。然而现状却是发卡行之间的风险信息非共享,风险管理标准也不统一。

第三是信息不对称状况下不同授信额度的制度设计缺陷。在信用卡营销的过程中,发卡行一般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对不同的客户授予不同的授信额度,这样的制度设计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将会完全失败。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客户不用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冒充优质客户而不被发现,优质客户却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被劣质客户轻易赶走。

3 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发达国家从事个人信用业务历史悠久,从管理模式、法律环境到具体操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的个人信用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套用外国模式,而应建立我们自己的个人信用制度。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中针对个人信用卡风险,建立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是关键。

其次是全社会统一起来防范个人信用卡犯罪。对个人来说为防止意外,持卡人要警惕犯罪分子诈骗、冒用的风险,不要轻易将卡转借他人;使用信用卡密码时要严格保密,切忌用生日、电话号码等简单数字作密码;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遗失或失窃,应在最短时间里办理挂失手续。信用卡犯罪,其实很多时候是由银行管理上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的,很多漏洞被利用了。例如,由于现在办卡所需要的身份证、驾驶证等证件都是用复印件,有些银行的审查制度不是很严等等。因此,中国目前在银行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系统需大力建设。

最后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我国的个人信用卡风险管理制度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中介公司等机构密切合作,协调配合,因此必须依靠政府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个人信用制度法规及其配套措施,以尽快从单位信用保证和道德约束逐步过渡到以个人信用保证为主和法律制约的信用中来,用法律的形式对个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的记录和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个人信用主客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个人信用制度的主管部门和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合理分工,严格奖罚措施,以国家的强制方式来推行个人信用制度,以使个人信用制度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一、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健全风险预防机制上,商业银行把可以通过相关操作作为预防基础,建立内容详细、真实、完整的体制,并且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监管,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还要把风险预防体制同其他方式进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主要依靠动态信息、整体化、准确性内部系统进行测评,工作人员还需结合预防机制增强防火墙的功能。

第4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风险互换(CDS);信贷风险;风险共担

一、背景介绍

信用违约互换是指信用保护买方(Protection Buyer)和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之间签订的协议,其中的一方(保护买方)持有的一些资产可能会由于发生某种信用事件而遭受损失。为了寻求保护,转移信用风险,该交易者向愿意承担风险信用保护的另一方(保护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定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承诺合同期限内,当相应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保护卖方需要向保护买方赔付一定的金额。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重要一员,信用违约互换的核心是将原生金融产品中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进行重构定价,从而便于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违约互换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至今已经占据了信用衍生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发成为世界各大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主要衍生品工具。

二、信用违约互换应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目前,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介绍和讨论定价模型等非应用阶段,较多的是建议银行把信用违约互换应用到对债券的信用管理方面,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将信用违约互换运用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更具可性行。

(一)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不适用于债券

我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以债券资产为信用标的意义不大。在美国等国,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标的资产多为公司债券,且种类众多,风险各异;而在我国,央行票据、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债券占了全部债券发行量的75%以上,公司债券的种类稀少,其发债主体多为大型国企,信用风险较低。同时,我国银行持有公司债权的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也削弱了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进行债券信用管理的动力。

(二)我国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必要性

1、我国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我国金融体系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银行的资金运用又相对集中。各银行贷款更多偏向于大企业、大项目和发达地区,集中度较高,使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周期运行形成较强的相关关系。一旦宏观形势变化、经济周期发生拐点,信贷资产存在较大的隐患。

2、不良贷款面临反弹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次贷危机影响依然深不可测,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扬,资金链十分紧张,普遍面临一定困境。银行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而信贷资金规模又被控制,“惜贷”和“缺贷”错综并存,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3、衍生交易缺失加剧信贷风险隐患。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程度较低,衍生金融交易比较更是落后,信贷资金大量集中和风险规避工具的缺失,无法对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规避,有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分散原则,也不利于银行资金的运用和投资获利要求,从长远看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和与国际的接轨。

三、信用违约互换运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简析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双方,可以是两家商业银行互相为对方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标的资产的选择方面,进行信用保护的贷款应该是在双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实现两份合约定价一致,并进一步实现双方“收益不变,而风险分摊”的目的。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如图1所示:

经过上述信用违约互换安排后,两家银行实现了收益不变而风险共担。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两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银行A的贷款出现坏账时,B向A支付坏账损失的一半,A自己承担一半,同理对银行B也一样;银行A和B同时出现贷款坏账,各自分担总坏账损失的一半。

(二)信用违约互换的三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可以由三家商业银行共同完成,三家商业银行分别为另外两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合约标的资产选择三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三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三家商业银行中某一家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银行各自分担损失的三分之一,而有两家或两家以上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共同对坏账损失进行分摊。

(三)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模式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用于测算信用风险模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使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较易为另外的商业银行所接受。经过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安排之后,风险将由整个银行体系联合分担,这样就把信用事件发生对银行的冲击降到了最低,可以帮助我国银行系统实现整体的风险共担。

四、信用违约互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分散

有效运用信用违约互换,将银行的信用风险从信贷资产中予以一定的剥离,实现信用风险交易的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过于集中投放少数行业、企业和地区带来的风险集中度问题,对防范不良贷款的反弹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

银行在信用管理中遵循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但采取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损银行和客户建立起来的长久关系,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能使银行将其贷款组合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单独剥离出来加以管理,银行在风险分散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维护其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避免短期化行为的发生,对银行的长期信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

信用违约互换的广泛使用,有助于衍生避险等金融工具的推广应用,能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规范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模式的更新,使我国银行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去管理信贷风险。在丰富衍生交易的同时,提高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于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分散和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有助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控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信用违约互换说到底是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可能会扩大风险。二是其定价问题是关键所在,要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定期公布企业的信用信息,既有助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又降低了交易双方搜集信息的成本。三是积极主动监管。信用违约互换衍生产品虽然是为了管理风险而存在的,但它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其交易作为一种表外业务,很容易被银行拿来掩盖资产质量的真实问题,要就其运作原理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交易和运用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推动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信华,叶龙森.金融衍生品[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R].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2006.

3、蒋静.信用违约互换的契约方程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

4、冯谦,杨朝军.信用违约互换与我国金融结构良性变迁[J].上海金融,2006(9).

第5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若干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透过国有商业银行纷繁复杂的不良资产成因,深藏其下的是体制、机制性根源。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沿袭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治理模式,管理体制老套。

二、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息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二是决策机制不完善,2000 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先后经历了从简单的“三级审批”到“审贷分离”两个阶段,无论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决策程序对道德风险约束力,这两种模式均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决策机制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如中行的“三位一体”的授额信贷决策机制的建立,但还存在决策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还不到位,商业银行仍以信贷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重视不够,

三、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国际先进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和创造收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Risk and Return )is the same coin。即风险和收益(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在经营管理中,割裂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风险控制,不良授信与日俱增,授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具有明显的风险滞后特征,在诱人的短期利益后面潜伏着巨大的中长期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许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失败教训证明了此点,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尚待确立。

四、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设立独立的信贷审批官,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r Eyes Principal),即至少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五、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在目前国际银行竞争激烈的形势,中国银行业的问题仍旧很多突出,应继续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品和业务,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漆蜡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2

第6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管理;防范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外资银行渐渐参与到我国金融业的竞争中,而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市场不长,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市场化经营过程中,我国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如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等,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如何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世界接轨,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提高我国商银行贷款质量和降低风险角度出发,提倡银行实施科学的信用管理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有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波及世界范围的次贷危机,是由于信用危机引发的,并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迅速扩散开来。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金融机构业务是相关的,都是相互影响一起的整体,只要一家银行出了严重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金融业的信誉,立即引发整个金融业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世界出现金融危机。如果在金融危机中大量银行遭遇挤兑,许多金融机构就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甚至倒闭。

(一)我国银行业对信用管理认识的缺失

我国银行长期以来多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遇到行业竞争强度小,由于对国有企业存在政策性倾斜的需要,一些贷款是否收回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到一定时候用行政命令冲销我国国有银行呆坏账,效益不是国有银行关心的主要指标。改革开放这后,金融体制改革使得我国银行开始面对市场,银行系统自负盈亏,但是国有企业的观念仍然存在于人们头脑中,许多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报着对金融客户服务的应有心态,没有建设有竞争力企业的主人翁的意识,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发放随意,有限的管理能力使得银行盈利性差,贷款回收率低,呆坏账比例非常高。信用管理对于许多商业银行系统内的人来说,重要性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许多银行信用管理部门流于形式,贷款的发放仍然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信用审批过程,缺乏基本的现代银行管理环节,这十分不利于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

贷款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永恒的主题之一。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需要更好的金融支持,银行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银行在成为现代经济必要的核心条件之一时,银行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大,甚至可能对我国金融行业造成严重的冲击。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银行业逐渐对外开放,将面临国外银行竞争的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以信贷为主要职能和业务的商业银行,需要在增加业务和防止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都担负着盈利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普遍存在着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问题,这些严重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引起了业内人士、理论界和政府高层的广泛关注。引入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已成为国有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为了降低信贷风险,找出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就必须加强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科学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1.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保障整个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和抗击风险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巴塞尔协议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系统,确定资产风险权重和最低资本充足要求。而内部评级系统正是一种建立在信用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金融管理创新,它需要以科学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资信评级和信用风险计量等信用管理技术为基础。一个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将极大促进优良贷款的产生,并且同时遏制不良贷款率。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依据说不清的个人经验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而是科学、系统地对贷款对象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和贷款的数额、期限及利息率等。

2.信用管理为坏账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信用管理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的盘活能力和债权资金的回收能力。银行对不良债权不能仅仅以卖方为主,更不能完全依靠准备金冲销,这将极大地削弱银行的获利能力。信用管理为坏账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坏账可以由信用管理部门借助信用服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完成。

二、防范信贷风险的基本途径

防范贷款风险的传统方法:自从14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首次出现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以来,贷款风险的防范问题一直都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任务,降低贷款风险的传统方法包括财务报表法,即通过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可获得贷款对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指标,可以确定贷款对象目前以及未来的风险因素。包括专家打分法,即传统上银行度量客户信贷风险的方法很大程度上类似于量体裁衣,银行考核客户各种状况并最终做出关于是否贷款以及贷款金额的决定。

现代防范基本途径:围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应侧重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内部评级方法、资产组合分析工具、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等全新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如何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处理政府干预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商业银行在盈利目标之外,还承担着较重的社会责任,保护民族产业生存、发展、壮大。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地方政府,而要降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用依法行政、依法治贷的方法弱化行政干预,并向政府争取应有的权益。对涉及银行权益的房地产抵押,要依据《担保法》、《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据理力争,不轻易放弃应有的合法权利,才能将银行风险降低到合理程度;对地方政府要求支持的项目,商业银行要坚持信贷原则,主要从银行利益出发,依据制度规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办理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或者要求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做好商行信贷风险的转移和化解工作,确保发放的每一笔贷款不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发生信贷风险,一方面要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要尽到银行的合理社会责任。

(二)加强银行系统制度建设

1.银行内部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监测、预警与控制的组织体系,完善组织设计,在各个岗位上安排合适的人员,确保各机构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

2.按照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真正落实和完善信贷“三查”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管理制度及风险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内控制度,科学控制风险,做到商业银行岗位有责权,操作要规范,保证合法经营。

3.健全内部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搞好人员监督工作,防止人为造成风险的隐患。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教育加强责任心,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4.强化内部审计与稽核的力度,建立健全风险的防范、监测与预警系统,有效识别风险隐患,尽早把信贷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在银行内部还要健全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避免内部人员因为过劳而出差错,防范内部人员作案造成的损失。

(三)强化信用评定工作

掌握真实、有效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是信贷发放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贷款发放前掌握第一手资料。除了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收集信息资料,如利用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自行收集资料。要求信贷管理人员深入第一线,与借款人的股东、供应商、客户及企业主管进行充分地接洽和沟通,收集资料。还有,商业银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征信系统收集资料。目前,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和工商管理征信系统均已开通,商业银行可利用这些渠道查询企业的资料。最后,商业银行要通过分析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去伪存真,利用其真实的信息资料,做好贷款调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确保贷款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以降低决策风险。

(四)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贷款风险预警体系是针对贷款对象因财务变动、经营状况变动、重要管理人员变动等导致的风险发出及时的报警信号,使信贷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风险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这样通过充分的准备,而不至于等到企业出现严重坏账才发现银行损失无法挽回,这样能有效降低贷款回收的风险。

提高信用管理水平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科学信用管理方法的引入有利于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的降低,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的效益。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开放的需要,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信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信贷风险,提高银行信贷收益,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科学的信贷管理将有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英.关于加强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6,12.

[2]江木峰.关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问题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5,8.

[3]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286.

[4]徐建斌,金雪军.信息不对称、信贷制度安排与信贷资源配置[J].浙江金融2003,9.

第7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中国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视角的全面对外开放,充分体现一个具有有序市场竞争性的银行业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稳定发展。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行业,在提供金融服务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各种风险之中,信用风险与银行流动性、资产总量密切相关,对商业的传统业务、贷款业务、信用担保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都起到影响。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的金融全球化和市场波动激烈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识别是对信用风险的定性分析。银行通过信用事项识别技术来分析信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判断信用事项代表的风险与机会,为信用风险识别提供相关信息。第二个环节是信用风险计量和评估,它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管理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即估算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预测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充足的数据来源和良好的信用风险模型是信用风险计量的重要依据。第三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控制,该环节是银行根据其信用识别和计量的结果,银行通过其自身所能承担的信用风险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监测,包括内部监测与外部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管,主要监管银行的风险资本金。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来控制信用风险,以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滞后性、可控性等特征。信用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是不会被完全消除的。但可采取相关措施将信用风险调控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与借款人内、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当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借款人不能时偿还贷款,最终贷款成为不良贷款,而一定时间后信用风险才会凸显,这便是信用风险的时滞性,因此运用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及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信用风险也具有可控性。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2.1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虽然开始早于2004年,五级分类制度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里面进行全面的推行使用。按照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贷款的划分可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根据这五个等级贷款的违约情况和逾期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根据监控结果得出相应指标,由于各类贷款分类标准不统一,界定不清晰,导致大多数贷款分类情况都按主观分析。加上相关的度量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无法与快速发展的银行业保持匹配性,银行间大数据基础平台缺失性,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监控。

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具有缺陷性

从国际上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可知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决定了风险管理质量,评估信用风险质量存在滞后性。信用风险管理应该在完整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部流程,渗透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坚持以信贷业务前控制、信贷业务早期控制和内部消化等作为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三大原则,运用分析系统对客户贷款进行动态式跟踪调查,例如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等。为有效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很多商业银行制定了清晰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了银行业务的拓展环节,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环节,贷款发放后的管理环节,对不良资产管理环节等。为促进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设计了信贷控制流程,通过信贷业务前、信贷业务中、信贷业务后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或规避。但通过实践,与领先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任存在不足,各部门只履行自己的职能,风险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统一性。

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设置不科学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银行运用的是“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架构,管理体系由总行、一级、二级分行、一级、二级支行五个层次构成。在总行中股东大会分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层面再分设风险管理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经营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风险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查委员会构成了高级管理层;除二级支行外其他四个层次主要有行长室、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运营财会部、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保部等。这种管理体系这使得信息传递时间长、对形势变化反应不灵敏,造成决策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降低。另外,风险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且年龄普遍偏大,部门地位常年没有明显提高,其他部门也不会完全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其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未能实现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模式。

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推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体系优化,应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架构的优化开始,在高级管理层统一部署,各个经营层认真执行,最终推动管理架构的优化。其次是风险管理文化、计量技术、风险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优化。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计量技术和管理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3.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用风险体系,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管理和识别,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了解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以促进战略实施,优化信用风险结构,平衡风险、资本、收益为目标,学习借鉴新资本协议实施成果,优化信贷组合管理措施。加强建设三道防线,完善产品管控机制,改善客户管理体系,改进授权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风险管控技术,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加强风险案件治理,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科学管理和衡量资产质量,将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次级、可疑、损失为不良贷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架构作出整改,调险控制部的设计。经营风险监督委员会监督、管理全行范围内的信用分险,并负责审定信用风险的管理政策与信用风险限额;授信检查委员会是业务交易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信用风险监测报告,管理措施的制定由风险管理部负责;表内外业务的审查审批,授信审查和审批的由授信审查部,有效实现相关岗位的行政分离;负责风险资产部主要负责风险资产管理。另外,设立集中出账部门,负责银行业务出账监督管理和管理分支机构;由授信审批部选派员工至分行,负责分行授信审批工作,分行选派审批员工至各支行负责相关授信审批工作,各分支行遵循全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这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集中垂直管理。

3.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优化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灵魂的完善,先进的信用理念使员工自觉遵守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使制度约束和激励员工行为。促使风险管理更有效力和生命力。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与员工行为息息相关,银行应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每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风险意识和行动准则,懂得洞察在日常工作中的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要把风险管理理念注入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涵盖全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个环节,形成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规范银行员工的职业操守,降低银行工作员工的道德风险。发挥风险文化的约束、激励、导向等作用,最大限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力,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但是风险管理意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在全行范围内进行相关培训,让每个员工都有专业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商业银行应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加强了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识别。信用风险通过预警监控模型发现时,通常还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挽救弥补银行的资产损失,但如果被动地等待不良资产发生往往导致银行资产的巨大损失。先进的预警监控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快速有效区分目标客户,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可以成功挑战竞争对手。运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对经济金融发展策略、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重大的行业技术变革、行业出现明显衰退、政府调整行业政策,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都是影响行业预警信号的因素。密切关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加强风险预警,运用风险预警指导信贷业务发展,促进预警监控模型的不断完善。银行业务的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每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此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和银行每笔贷款的质量状况相关。由此可见对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限额尤为重要。进行信用限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银行客户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资产价值的评估报告等,将银行客户提供的审计部门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比对客户纳税信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扩大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法律法规立形式,将所有政府部门系统相关数据交由征信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为商业银行不同业务发展需求,提供更多详细的高质量信息;第三,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梳理补充现有数据,为信用限额测算规则建立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商业银行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风险信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信用风险的损失。积极推行风险报告机制是为经营决策服务,为风险管理服务,为创造资产价值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报告机制的作用依靠风险报告传递的效率和风险报告的质量。

4结语

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机构。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迫在眉睫。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顺应时代热点。金融危机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与模型运用,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淼.HX银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2]谢济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衣向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时代金融(银行分析),2009(4).

第8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

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

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5]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第9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