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医药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6年,3家基础电信企业计划投资约67亿元开展固定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扩容骨干网和城域网,开展光纤接入网建设及农村地区光缆接入建设工作,解决最后1公里接入问题,全面提升全省宽带基础设施水平。目前,投资进度已达58%。(6月22日《云南日报》)
云南高铁动车组“4S店”竣工
近日,由中铁十一局集团与中铁十二局集团联合承建的云南高铁昆明南动车运用所竣工。这为即将开始的沪昆客专云南段和云桂铁路云南段联调联试,以及年底开通奠定了基础。
昆明南动车运用所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小新册,距离云南高铁昆明南站8.6公里左右,动车存车线可同时存放37组动车组列车,动车检修库可同时检修8组动车。今后沪昆客专、云桂铁路等所有进出云南的动车组都将在此进行检查保养。动车运用所形象地说就是高铁动车组的“4S”店和“家”,是集动车组检修、保养、清洗和编组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基地。(6月23日《都市时报》)
云南今年前五月旅游业总收入超1500亿元
据悉,今年1―5月云南旅游业总收入达1529.88亿元,同比增长18.42%。1―5月,云南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21.25万人次,同比增长6.20%,完成年度任务(580万人次)的38.1%;接待国内旅游者1.47亿人次,同比增长14.43%,完成年度任务(3.52亿人次)的4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57.62亿元,同比增长19.01%;旅游业总收入1529.88亿元,同比增长18.42%,完成年度任务(4000亿)的38.2%。旅游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71.5亿元;共受理游客投诉1056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全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6月23日云南网)
云南“147”计划力促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据云南省科技厅介绍,云南计划到2017年,力争实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40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医药种植(养殖)业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种植(养殖)业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6月22日云南信息港)
昆明启动创建无传销城市
近日,昆明市创建无传销城市活动正式启动。据了解,活动由市政府主办,石林县政府承办,无限极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协办,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工商局、公安局,省、市打传办负责人,以及4家在昆直销企业共同参与。按照云南省打传办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范围内80%以上的县(区、市)要创建成为无传销城市;昆明市力争2018年底,全市80%的县(市)区达到创建目标。(6月23日《昆明日报》)
滇池湿地摘“中国最美湿地”桂冠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发起的“中国最美湿地”微博评选活动落下帷幕,21万网友参与投票,昆明滇池湿地在全国参与投票的10个湿地中脱颖而出,以110628的高票摘得桂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进行特别报道《绿色中国・览夏篇・湿地》,并发起了“中国最美湿地”微博评选投票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最终,昆明滇池湿地排名第一,得票110628;江西鄱阳湖湿地排名第二,得票78082;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排名第三,得票9497。(6月23日《云南日报》)
昆航引进“超级经济舱”飞机
近日,编号为B-7870的全新波音737-700飞机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加入昆航机队,这是今年昆航接收的首架全新运力。据了解,这架飞机客舱采用“超级经济舱+经济舱”共144个座位的布局。其中12个超级经济舱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更贴心细致的空中服务,让旅客轻松享受更高性价比的飞行体验。(6月23日《云南信息报》)
昆明“七库一站”蓄水量超去年同期七成以上
近期,昆明又进入了连绵阴雨的模式,连续几天的降雨有效补充了全市的库塘蓄水。记者从昆明市防汛抗旱办获悉,目前,为主城供水的“七库一站”蓄水充足,现已蓄水30840万方,已比去年同期17797万方的蓄水量多73%。(6月23日《昆明日报》)
《昆明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方案》公布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环保局获悉,《昆明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方案》将在全市建立市、县(区)两级网络,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
2012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广东省发展临海工业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及海洋科技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滨海旅游业实施方案》、《广东省集中集约用海实施方案》、《广东省海洋生态保护实施方案》等五个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按照构建“三区、三圈、三带”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的要求,规划了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争取到201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2020年达到2.5万亿元,全面实现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
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从短期看,当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五个《实施方案》提出的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无疑突出了重大建设项目对广东“稳增长”的带动作用,对确保广东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并且,从资金投入结构看,重大建设项目主要以企业投资和社会资金为主,财政性资金将主要用于公益性基础建设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这显然也反映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特征。
从长期看,近些年广东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大幅提升,环境和土地承载能力越来越小,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增长极。广东海洋资源丰富,向海洋要资源、要环境、要效益无疑是广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料显示,广东海岸线长411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的22.9%,位列沿海各省区第一;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 2.3倍;滩涂、浅海可养殖面积836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39.7%,居全国首位;海岛1431个,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海湾510个,适宜建港口的200多个;探明滨海砂矿4.7亿立方米、近岸海域石油资源97亿吨。毫无疑问,广东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改变粗放发展方式是关键
从国家战略看,我国已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专门部署,国务院明确将广东、山东、浙江三省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其中,山东为首的环渤海面向东北亚,浙江面向东海,广东面向南海。三省率先布局蓝色经济,显然承担着带动全国海洋经济上新台阶的重任。而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整个南中国海的稳定提供后方支持。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尽管广东是海洋大省,但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科技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综合管理等方面仍不令人满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省。就是与国内浙江、山东等地区相比,广东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港航物流服务和海洋勘探开发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仍有差距,海洋经济存在明显的短板。总的看,当前广东海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第三产业发展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待发展,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此外,海洋产业的关联度也太低,规划布局特色不突出,地区间错位发展不足,粤东、粤西地区海洋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很好发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偏低,海洋调查勘探和开发、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八个建议
广东海洋经济要实现大发展,重要的是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态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海洋经济新格局,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八个方面使力:
一是要着力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广东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原因主要还是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倾斜,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因此,必须解决人才与高新技术短缺的问题,建立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基地。根据《广东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及海洋科技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累计投资约370亿元用于海洋新兴产业与海洋科技发展重点工程建设,这对广东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真正落实好。
二是要注意适度发展,防止海洋开发一窝蜂上马。要以船舶工业当前的困境作为前车之鉴,防止海洋开发一窝蜂上马,无序开发。从2005年开始,随着大量投资涌入船舶制造业,低端散装货船产能急剧膨胀,大型油轮也在国油国运的政策刺激下大量生产,最终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的船舶制造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亏损,亏损金额同比增加了60%以上。此外,广东海洋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加快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但在做大海洋第二产业过程中,要注意大干快上可能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给海洋经济发展埋下隐忧的问题。
三是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在人口密集、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珠三角地区仍存在大量化工项目,造成公众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矛盾比较突出。政府在开发海洋经济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区域环境的承载力,努力促进海洋经济合理布局,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海洋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是要坚持海陆联动。海陆联动包括空间布局的联动,产业的联动,生态环保的联动,可以把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形成临海主体发展区和内陆联动区之间的同步协调和对接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理念,将有效促进区域协调。
五是要发挥好广东天然的海洋资源优势。与山东、浙江等省份相比较,广东省湾区特征最为明显,沿海有大汕头湾区、大红海湾区、环大亚湾湾区、环珠江口湾区、大广海湾区、大海陵湾区等六大湾区,打“湾区”牌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促进资源优化和统筹,形成产业聚集。“湾区”概念有利于整合岸线资源,并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独特的发展定位。如“环珠江口湾区”整合了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五个市的相关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全国最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
广东海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南海,南海开发的最大特征就是深海开发。为此,必须发展在3000米以上深海开发的高科技产业,并带动形成一系列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海水淡化、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通过深海开发,集聚国内外海洋科技方面的高端研究的资源,使广东成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六要大力提升海洋科技和教育的支撑能力。科技实力和新兴产业发展非一日之功,必须紧密结合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科技和教育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海洋科技的重点攻关,大力发展海洋教育事业,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海洋人才队伍。
昌平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交通出行便利,服务设施完备,是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宜居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区内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有包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内的42所高校和103家科研机构;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4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以及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汇集了近2万名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原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昌平园区”,1991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1994年4月,经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一部分;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和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请示》,昌平科技园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作为中关村最早成立的三个园区之一的昌平园,规划面积11.4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昌平园北区5平方公里(包括昌平园西区、昌平园东区、民办科技园)、昌平园南区即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4平方公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及三一产业园2.48平方公里。
建园以来,特别是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以来,昌平园凭借优惠的产业政策与高效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成为中关村重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综合改革的先试先行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基地,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服务基地。昌平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跨越式健康发展态势。2007年,昌平园实现工业总产值39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0%以上,总收入530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出口创汇8亿美元、上缴税金25亿元,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30%。1992年至2007年,昌平园技工贸总收入累计达到2142.5亿元;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519.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57.8亿元;累计上缴税费84.37亿元;出口创汇累计超过32.75亿美元。
目前,昌平园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年增加,重点企业推动园区经济发展,骨干企业队伍已经形成,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神华昌运、诺华制药、福田环保、赛迪集团等已经成为昌平的龙头企业,继二六三网络、直真节点、清华阳光、鄂尔多斯,亚都等企业之后,中信国安、英斯泰克、三一重机、中电智能卡、利德华福、巴可利亚得等企业已经加入骨干企业队伍,中软股份、有研亿金、绿创环保、万泰生物、振冲工程、柏瑞安科技、美高仪软件等一大批企业正在加速步入骨干企业行列。
围绕能源科技和生物医药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园区专业园建设不断推进。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总规划用地面积249公顷,其中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32公顷,规划为研究、开发、中试基地。二期工程用地面积119公顷,定位为医疗及产业基地。一期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国家顶尖的研究机构;在技术支撑体系上,设有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国家863实验动物及病理动物模型中心、北京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等;在产业化资源上汇集了扬子江集团、江中制药集团、北京养生堂和奥瑞金种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吸引了诺和诺德、Takara等著名跨国公司。
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项目,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是科技部针对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巨大需求于2003年2月提出的。一批在提升国家重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中发挥骨干作用的科研院所(以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和院所兴办的公司为主)聚集起来。目前创新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土地开发实施方案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中石油的一批科研院所和企业先期进驻该基地。
昌平园未来发展重点:
(一)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基地功能
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昌平园作为北京郊区的高新区,将推进二次创业,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软硬环境。主动承载首都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产业基地作用,强化昌平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基地功能,加快引进、加速培育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将昌平园建成北京市主要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
(二)重点发展两个产业――能源科技和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认真贯彻落实“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方针,积极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年创一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具有产业基础的能源科技、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成就一批科技人才。有力地促进昌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积极实施三项工程――专业园及产业孵化工程、目标招商工程、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工程
【关键词】 生命周期 集群竞争力 政府
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念及阶段划分
1.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念
生命周期理论来自生物学对生命体从出生到死亡这一循环的观察与描述,将出生、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变化,以及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质表现出来,用来模拟人类社会中有关组织、产品、市场、产业的相关变化。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指产业集群从形成到衰亡的发展全过程。由于政策变化、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技术和社会进步、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竞争等影响,产业集群必然存在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奥地利著名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1997年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Tichy.G从产品创新、集群竞争的优势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该理论,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后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如图1)。
1.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及各阶段特点
产业集群一般大致可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共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集群规模、专业分工程度、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等各个方面。(1)诞生阶段。集群产业规模、区域范围、专业化分工程度都较小,集群的认知度很低,影响力仅限于本地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以小企业为主。(2)成长阶段。集群的认知度、影响力逐步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显现,集群内部的总体结构逐步完善,集群显现出来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投资回报率很高。(3)成熟阶段。均衡阶段经过形成期、成熟期两个阶段的积累沉淀,集群内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产业集群企业数量、专利数量、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核心竞争力、认知程度和科技创新资源拥有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1]。(4)衰退阶段。进入衰退阶段集群规模开始缩小,集群内恶性竞争事件频繁、企业外迁现象严重,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度下降。有大量企业退出集群,集群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2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辽宁省产业集群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不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其中1000亿以上集群19个,500亿到1000亿集群19个。预计到2015年,90个集群销售收入将超过47000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措施以及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的建设,辽宁产业集群开始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历史时期。
(1)特色产业集群分布广泛。辽宁以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依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积极引导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如沈阳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连的“钻石港湾”和船舶制造业产业集群、抚顺的碳纤维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鞍山的锻造工业园和五金产业园产业集群、锦州的光伏产业和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本溪的医药产业集群、丹东的环保产业集群,营口的光电和微电子产业集群、阜新的皮革加工和林木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辽阳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铁岭的改装车产业集群、朝阳的活性炭产业集群、盘锦的石油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葫芦岛的CBD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项目等。
(2)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丹东仪器仪表、本溪生物医药、阜新液压、朝阳新能源电器及铁岭专用车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超过100%。其中,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现有企业258户,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东方测控、奥龙、通博电器等龙头企业的射线仪和煤气表产品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和70%。阜新液压件产业集群现有企业193户,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有企业145户,实现销售收入30.85亿元,原料、生产、供销体系齐全,有省以上名牌10个。
(3)成长潜力巨大。从产业集群具有高成长潜力看,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12个,占10%;处于全国上游水平的60个,占50%;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38个,占31.7%;处于全国一般水平的10个,占8.3%。截止2011年2月初,辽宁省级以上工业类特色产业基地近4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基地近30个[2]。
从上述特征来看,辽宁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影响力逐步提高,销售收入和企业数量等量化指标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辽宁产业集群处于成长阶段。
3 成长阶段辽宁产业集群政府对策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作用也是其他机制所无法完全替代的。辽宁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现已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并已初具规模,在成长阶段辽宁政府应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培植一些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好更快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1)制定适合的集群规划方案。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决策。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科技为引领、以新兴产业为引导,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因此,辽宁应以省委省政府的政策为依托,制度出符合辽宁产业集群特点的集群规划方案,包括制定做大做强辽宁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提出各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比较详尽的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等。然后根据辽宁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每个产业设立由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牵头的临时或长期的工作机构,对本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引导。找出比较优势、制定合理、完善的产业集群规划方案,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作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宏观调控目标。
(2)培植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但各市的龙头企业数目屈指可数,政府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沈阳围绕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IT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3]。因此在此阶段,政府应对工业龙头企业、纳税大户企业、超大投资规模外资企业以及政府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紧紧围绕增强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和差异化发展这两点,在政策扶持、行政审批、检查验收、监督管理、业务指导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先、便利的服务,努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对集群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龙头企业。
(3)协调各方力量培植特色集群。要根据辽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本地区资源配置状况,确立适合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进行培育,以构建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政府要针对辽宁省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再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在中部城市群形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政府要制定推进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4]。其次,沿海城市要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着眼点,实努力打造沿海城市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港口、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最后,支持辽西北地区市县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强市帮扶、有关部门帮扶和重点企业帮扶的办法,促进辽西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4)规范政府行为及约束政府权力。由于成长期的产业集群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政府在此阶段不可大包大揽或者过度干预,最好是间接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建和提升过程中,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催化剂和剂或者桥梁,充分发挥集群中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不是直接主导集群的发展。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应该主要是: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政府不要刻意创造产业集群,要避免创造产业集群的高成本、高风险,防止不同地区追求相同的产业集群重点而导致重复建设。所以此时,要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约束政府的权力,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集群的畸形发展。
(5)加强产业集群创新以提升集群竞争力。制度创新的主要执行者是政府,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在均衡阶段,政府要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将环境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服务创新相统一结合[5]。政府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基金或政策鼓励开展集群创新,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获利。并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向企业提供专利数据查询,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政府除了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制和制定有利于创新的行为规范之外,必须树立与创新精神相吻合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念。政府通过教育、培训、舆论宣传、文化娱乐、创建文明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途径,大力宣扬创新文化,从制度、体制、法律、政策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创新文化建设的条件。
4 结语
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特征及规律不同,针对现阶段辽宁所处于的成长生命周期阶段,政府需改变职能,准确定位自己在集群发展中的位置,用战略的眼光对关系到集群发展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制度出符合辽宁产业集群特点的集群规划方案,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1):99-105.
[2]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研究—以政府和市场角度[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2011,(18).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坚持以下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瓶颈制约,政府适当给予扶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二)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重点发展方向,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资金,综合扶持,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区域集聚发展,鼓励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区别对象,创新方式。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及阶段性特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支持方式,并做好与其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一)支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采取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参股,共同发起设立或增资现有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具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属性、且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发展。
(二)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选择受关键技术严重制约,关联性、基础性、公益性强的产业或技术,支持行业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新一代技术储备、专利池集聚等,推动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构建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三)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针对行业或技术领域特点,依托产业链优势单位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及投资者,建立涵盖全产业链的开放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支持区域集聚发展。选择技术路径清晰、产业发展方向明确、相关配套不完整或市场需求不足的产业或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资源统筹配置,引导上、中、下游相关产业自主跟进,推动创新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决定》和《规划》要求,以及行业或产业发展需要确定的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
专项资金支持方式:
(一)专项资金一般采取拨款补助、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等支持方式,并根据国际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进行适当调整。
(二)参股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程序、资金拨付等按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1〕668号)执行。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府发〔2012〕72号) 由“上海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更名而来。本办法有效期至2017年6月30日。
项目推进部门分工如下:
(一)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民用航空、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网络(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新型显示、智能电网、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卫星导航专项工程的项目,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为推进部门。
(二)属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专项工程的项目,由市科委为推进部门。
(三)属于电子商务与新型贸易现代化专项工程的项目,由市商务委为推进部门。
(四)属于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为推进部门。
(五)属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参照原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分工,由相关部门为推进部门。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范围符合《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技术指导目录》及相关专项工程指南,并可按本市有关规定用于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应用项目、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这些项目按其性质、投资规模,分为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配套项目等。
重点项目原则上属于《关于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的专项工程领域,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2亿元。其中,生物产业领域的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1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8000万元。
(二)新增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80%。
(三)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30%。
(四)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已完成项目立项程序,且已落实土地、规划、环评、资金等实施条件。
(五)项目单位拥有项目实施必需的自主知识产权。
重大项目是指在满足重点项目支持条件(第一款除外)的基础上,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生物产业领域的项目总投资高于1亿元(含1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项目总投资高于8000万元(含8000万元),其他领域的项目总投资高于2亿元(含2亿元)。
(二)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其他项目。
配套项目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并需要本市配套的项目。
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或其组合方式,重点用于设备购置等项目建设支出,以及新产品研究设计费等符合国家规定的研发费用支出。
重点项目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新增投资的10%,对其中的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应用项目、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支持比例不高于新增投资的30%,且支持金额均不高于2000万元。对需超过上述规定比例或支持金额上限的项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重大项目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新增投资的10%,对其中的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应用项目、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支持比例不高于新增投资的30%,且支持金额不高于1亿元。对需超过上述规定比例或支持金额上限的项目,另行上报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优先支持本市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申报国家有关政策、资金扶持。配套项目的支持比例,原则上按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2005年,区经贸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积极应对用地困难、能源紧张的不利形势,开拓进取,使我区经济运行保持“十五”以来的良好势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维持健康稳定。
一、基本经济运行情况
2005年我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10月份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48.36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年计划608亿元的73.74%,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及五大支柱产业增势良好,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9.7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8%。五大支柱行业总产值169.98亿元,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稳健增长,2005年1-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2.24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18%。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交活跃。1-10月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1.81亿元,增长12%,贡献率为57.7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了7.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29亿元,同比增长12.1%;商品销售总额527.01亿元,同比增长25.8%;外经外贸发展情况良好,1-10月合同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实际使用外资5183万美元,同比增长19.12%;外贸出口总值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80%。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整合引资资源,创新引资方式,推动产业群聚集。
2005年我局的招商引资工作注意体现片区发展格局,配合中心镇的规划,围绕全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动产业集群。
(1)整合引资资源,调整与优化引资结构。今年我局完成了对全区可用于招商的土地资源及其能源供应状况的摸查工作,为今后招商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引资过程中,一是注意根据各中心镇的规划布局,引导投资向园区聚集,开展主题招商。如民科园今年引进了两个投资2亿元的项目。w商会的ww品牌产业基地都已完成项目选址。二是注意加大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的力度。mm、yy、ll、jj等项目都已完成项目选址,目前正在密切洽谈dd、ff、tt等项目,竭力促成项目落户我区。我局还积极开展对我区生物医药发展状况的调研,提出了《2006年b区生物医药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并已掌握了一些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意向。
(2)构建招商合力,营造投资服务平台。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我区招商引资服务的积极性,今年我局在充分发挥《关于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扶持措施》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起草了《b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并已获区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共接待并协助80多个企业实地考察我区投资环境,组织了由区领导主持的项目协调会十多次,为投资项目的落实创造了条件。通过多种形势大力推介b区的投资环境,如与s街共同举办了“b区政府与知名商业企业座谈会”,共吸引10余家投资企业参会,对盘活s街三处商业用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提升水平、优化结构为着力点加强工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局努力谋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在降低土地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经济的增长。
(1)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走名牌发展道路。我局相继制定了《2005年工业技术进步工作意见》和《关于申报2005年技术进步项目的通知》,广泛宣传发动企业进行技术进步。积极争取省市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已落实的资金包括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项目2个共100万元、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补助项目2个共45万元、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3个共155万元、技术创新项目1个,共35万元。草拟了《b区实施名牌战略工作意见》和《b区获得中国和省市名牌产品、弛(著)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试行)》,组织部分重点企业召开了申报名牌工作座谈会,指导企业开展名牌产品申报工作,实现以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局今年继续秉承“做企业娘家,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宗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沟通协调,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根据今年用电紧张的实际情况,我局积极向市经贸委及市供电局争取,将我区的日用电指标由35万KW调整到55万KW,帮助企业缓解了用电紧张问题。制定了《2005年b区错峰用电实施方案》和《b区错峰用电检查工作方案》,多次召开街镇错峰用电工作会议,指导企业使用谷电。合理规划和加快开展电网和电力设施建设,推进了ss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mm110千伏变电站、dd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保证了我区电网可持续建设及我区工业经济的正常发展。深入开展能耗管理和节电改造活动,鼓励工业企业大力推广应用节电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2005年我局从协调产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高度指导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片区发展格局为基础,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的整合,全面实施区委九届六次全会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1)全面改造提升商贸业,增强我区经济实力。今年我局从推进中高级批发市场的建设,打造批发市场集聚区、积极开展三类市场升级改造,营造安全卫生的放心消费环境、悉心培育建设现代商业中心和商业发展新亮点,推进村镇和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加快商贸业改造提升的步伐。经过努力,中高级批发市场集聚区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类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目前18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已有1个农副批发市场完成改造,4个正在动工改造,3个已经制定方案,3个正在制定方案;55个肉菜市场中,已完成54个的升级改造,1个市场正在动工改造;yy路综合商业街、hh路汽贸汽配街、b美食长廊等商业中心初具规模。
(2)大力发展物流业,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区物流业发展的空间极大,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青睐,cc、dd、jj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落户我区。目前,我们正积极引入投资1.3亿元的dd物流中心项目。四月份我区委托专业设计单位编制了《b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二圈三带”的规划布局,目前我局正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以ss“公路货运物流产业带”为示范点推进我区物流规划建设。
(3)打造品牌,提升旅游业形象。今年我局紧紧围绕着g市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发展旅游和饮食业。完善m山等生态旅游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以“水果世界”“g园农科旅游度假区”为突破口开展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通过酒店星级评定、“百佳”餐饮企业评定等工作提升我区旅游接待水平。“b美食长廊”被评为广州市十大美食街之一,b区游形象更深入人心。
(四)协调发展外源经济,细致做好外经外贸管理工作
我局一向重视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今年在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我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1)招商与扶商、留商并重,保证利用外资的增长。2005年我局根据我区区情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新落户外资企业大幅增加。1-10月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4个,包括g国际酒饮中心、bw有限公司等较大型外资企业,新批企业个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7.59%,新批企业合同外资10,422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同时我局注意密切与外资企业的联系,为企业排忧解难,留住现有外资企业,不少外资企业增资扩产,1-10月企业增资1943万美元。我们细致做好外商实际入资的督促和统计工作,实际使用外资也有较大增长,1-10月实际使用外资5183万美元,同比增长19.12%。
(2)大力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外贸出口长足发展。今年我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和管理,积极配合海关、市外经贸局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参加联网监管,提高了海关和外经贸部门对企业业务的审批效率,方便了企业开展业务,缩短了企业通关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力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通过为民营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申请交易会参展摊位、申领各类出口扶持资金等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已有36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累计获权140家,共有24家企业参展广交会,民营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为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一般贸易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也成为我区外贸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五)规范市场秩序,注重生产安全,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围绕建设公平竞争和诚信守法要求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今年我局注重落实整规工作层级管理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整规机构,充实人员,保证打假日常机构的正常运转,各街镇相应成立了打假工作机构并签订了打假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从群众关注的问题入手,深入开展整治无证照经营、食品安全、卷烟打假、保护知识产权、整治野生动物市场、整治食盐市场、整治鲜豆制品生产和市场经营、整治危险化学品企业、整治屠宰及肉品流通市场等专项市场整治,有效地遏制了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同时,广泛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加大重点地区的打假力度,成功摘掉j街的打假重点黑帽,z镇也已经达到了摘帽的要求。我们还努力克服无专职工作人员的困难,推进食盐网络建设工作,全面开展食盐和酒类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了辖区内的酒类、食盐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日常监管突击整治相结合,保证生产安全。我局注重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制定了《b区街、镇安全生产专职督查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充分发挥我区各街、镇安全生产督查组基层监管作用的同时,把部门的行政监管与地方社区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经常性的日常监管。在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强化执法检查监察,狠抓隐患的整改落实,今年进行了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大检查、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紧急大检查、全区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检查、区五套班子领导带队的安全生产督查、建筑行业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大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教育系统校巴安全大检查等多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行动,取得明显的效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举办了多个层次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保障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2005年全年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用地的困难使工、商业拓展受到限制。我区没有用地审批权,现有可使用的工商业用地很少,用地审批非常困难;不少土地的原有规划与现状存在矛盾,或是权属、债务关系复杂,难以有效利用;行政规划调整后,一些镇的规划未明朗,招商引资工作难以开展。
(二)房产建设手续的缺失困扰企业经营。因历史原因,我区大部分厂房及用地手续不全,市政府实施的2号令《g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给我区企业造成很大影响,许多新企业因为房地产证的原因无法落户,旧企业也将面临年审过不了关、用电报装无法通过等等困境。
(三)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对企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今年用电最紧张时期企业每周有五天要实行错峰用电,用电不落实使不少企业不敢接订单,也放弃了增资扩产的计划。原油供应的紧张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制约工业增长的瓶颈。
(四)商业网点布局缺乏规划指导,经营业态相对落后,商品交易市场及物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五)市场整规和打假经费投入尚显不足,市场整规工作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四、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正确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和主要问题,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正视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培育和引进税源。多方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服务等方式扶持税收高的行业和企业,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围绕生物医药、物流及商业等几个重点领域开展主题招商。做好重点项目的贴身服务,力争明年底之前引进1家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继续向rr、ss、jj输送物流项目,在bb、dd的基础上,再落实2-3家商业企业。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本局。立足片区发展格局,以功能定位和功能开发指导空间规划,建立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合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体系。特别要按照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做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争取在2006年6月前完成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商业,以b新城规划建设为着力点打造市北部的商业文化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增强我区批发市场的流通辐射能力。
一是技术创新层次较低。全省工业企业以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为主的创新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技术创新多为改进式创新,全新产品研制较少。企业更多依靠加工制造的扩能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保持企业增长,自主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主导产业技术自给率低,it产业85%以上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以及汽车行业主要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另外,大部分行业技术创新以企业独立开发为主,仍然缺乏与外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模式,企业获取外部关键核心技术较难。“事实标准”和“路径依赖”等情况也导致我省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的门槛提高,制约了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日益趋小,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相当部分的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在3%以下,远未达到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企业5%以上的标准。目前,全省企业r&d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1.2%,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距离《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提出的“到2010年,广东省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1.8%”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技术创新基本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其他来源不足。
三是技术创新平台不健全。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滞后,同行企业共同开发产业核心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对形成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合作组织机制仍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创新支撑体系还没有形成,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不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研究开发、检验测试、咨询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还不能给予充分的配套服务。另外,创新要素区域分布不平衡,全省约95%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平台集中在珠三角,山区和东西两翼创新资源明显不足。
四是技术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技术创新成本高和回报期长成为制约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各类侵犯自主知识产权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对软件、医药、轻纺、建材等主要行业影响很大。侵权产品不仅减少了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影响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而且严重挫伤了企业继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行业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优先采购等有关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也未能有效落实。
一、*年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年,我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各项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跨越,为我省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战略转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主要任务
1.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政策环境。贯彻《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制订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产业的发展计划和配套政策。二是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依托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机构,推进技术开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区域性或行业性技术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以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三是投融资环境。探索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导向,社会和企业资金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2.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获益的主体。进一步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支持企业与有关高等院校或研究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联合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开发实体。争取建设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再认定3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全省技术创新体系。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内外市场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从我省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在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着力突破10项以上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一是突出产业升级。引导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二是突出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推广应用。三是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优化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强化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渗透和应用。四是突出协调发展。支持山区及东西两翼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支持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关键技术。
二、*年重点工作和措施
(一)抓重点研究
结合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修订,加强调研分析,进一步摸清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情况。开展以技术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突出工业设计推进技术创新等专题调研,进一步研究分析我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加强对先进装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研究,做好我省传统产业提升所面临技术瓶颈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细化未来几年我省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点,更好地指导全省技术创新工作。
(二)抓政策落实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年度)》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中有关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通过政府采购和国产设备首台套使用,提高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积极性;通过落实各类发展高新技术的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落实固定资产折旧等政策,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落实《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若干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创新财政资金的资助机制,整合政府资源,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向技术创新活动。同时,逐步修改和完善技术创新项目招标、项目评审和项目绩效考核的程序与制度,做到依法行政,科学选题,管理到位,确保技术创新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三)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从产业和区域的层面,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中心。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广东分署等部门,对*年出台的《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我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我省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今年,将组织我省企业申报第15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推荐*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完成第9批、开展第10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组织承担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并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同时,开展现代流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研究与试点。
(四)抓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的力度,推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等主导产业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现有产业的步伐。继续组织和开展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瞄准战略产业和高增长产业的发展,通过广泛征集和科学论证,将具有行业带动性和共性意义的关键技术列入*年招标专题,集中力量发展若干重大产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五)抓重点技术产业化
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重点,提升行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市场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抓好传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促进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好*年的重点技术创新、山区及东西两翼等专项,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作要点及举措: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生效。
2.强化政治统领,提升党的建设能力。严格落实管行业管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指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发展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教科体系统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3.推进教科体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教育“三乱”问题专项整治,扎实推进行风校风建设及党风政风人民满意工程,全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积极推动干部交流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上挂、下派、交流轮岗、调动等多种方式,力争2021年干部交流20%以上。
5.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培训干部。举办1期校级干部、1期中层干部集中培训;选送20名以上学校干部到名校跟岗学习。
6.完善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制度,确保学校教师的合理配置和需求,选派县城学校3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乡镇学校支教。
7.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创造性实施“三名工程”,组织县内“名教师”送教下乡200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名师效益,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8.完善干部职工目标绩效考核细则,加大师德师风、劳动纪律、教学质量考核权重,进一步拉开分配差距。严格实施校长工作目标责任追究和教师教学质量责任追究。
9.拟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50名,充实到缺编缺科学校;按要求做好考调、选调教师等工作。
三、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管理
10.计划9月举办爱国主义读书活动,10月评选新时代好少年,11月评选市县三好学生。
11.对接新高考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好“选课走班制”和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
12.加大课程管理力度,引导学校进一步落实和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
13.加大“自主·快乐教育”成果推广力度,构建快乐课堂、自主管理、课外活动“三位一体”学校教育体系。
14.组织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与培训,推进中学、晋城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5.做好高三教学视导,加强高三“诊断”考试分析,强化教学过程指导与质量评价,确保我县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16.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保障和增加教育投入,推动实施“大班额”化解计划、“薄改能力提升”行动。
17.启动南西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建设,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8.加快推进城南小学及附设幼儿园建设。
19.完成学校一期建设。
20.推进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建设。
21.做好我县教育科技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五、切实推进科技创新
22.通过宣传栏、网站、基层平台等渠道开展“双创”政策宣传,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双创”专场活动,宣讲就业创业政策。
23.积极与宣传部、团县委等联合举办2021年创新创业电视大赛活动,为各类就业创业群体搭建交流平台。
24.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县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25.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关系,力争开发各类科技成果10项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以上。
26.继续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多扶工业园区),重点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继续加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和扶持太极制药、九天真空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档升级。
27.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21年培育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省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网站注册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0户。
28.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促进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预计2021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10余家。
六、切实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29.组织开展“迎新春”“庆五一”“8月8全民健身日”“庆国庆”“冬季系列健身”等五大系列活动。
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如果达到30%,就被称之为高速成长的公司。而深圳京能集团的企业资产则从5000万元发展到10亿元,成为深圳市成长速度最快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挥旌南下,投资成立京能公司,朱亚萍被任命为京能公司的总经理,从此开始了她在京能公司的创业历程。
实业加资本
“疯狂”一词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位清秀的南方女子。但用“一路狂奔”来描述朱亚萍的创业经历并不为过。媒体惊呼董事长朱亚萍创造了现代企业超速发展“神话”。
从开始的一家公司发展到参股、控股9家企业的集团公司,朱亚萍带着京能人奔波各地,公司业务扩展到电力电子、节能环保、计算机通讯、工业园和酒店等多个领域业务。这一过程中,朱亚萍走南闯北、马不停蹄,拓展业务、提升效益,她敏锐地察觉到实业与金融、技术与资本结合将带来的增长点。
1997年京能成立国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国有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之一,致力于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以及利用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2000年,国成公司向上市公司中核苏州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转让深圳市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4%的股份,获得了1000多万元收益,为公司的资本经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进行资本市场创新的同时,朱亚萍意识到企业发展的根基终究是实业。京能近10个重点跟踪项目,涉及光通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实业领域,正是实业与资本的双头并进,使得集团资产规模增至10亿元。
减法的逻辑
节能环保是时代的强烈要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2009年年底,京能集团变更为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子公司――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弘扬“中节能”品牌形象,并在深圳、珠三角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使“中节能”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然而,不仅仅是名称及其平台的转变,朱亚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即促进深圳公司所在地区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深圳公司在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新集团新战略的指引下,王小康对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公司作出规划,“下一步的根本任务是要加快发展,在2010年彻底实现转型。深圳公司的未来主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创业投资,在投资中要力争做到良性滚动发展”。
朱亚萍说,“近几年来,公司致力于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主业投资,在城市污水处理、绿色照明、太阳能及生物质发电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扩张的版图上,位于句容市的南山农庄生态园(即怡景湾度假村)是京能人颇为自豪的一步。2006年深圳京能集团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南山农庄生态园,成为国际级的生态示范农庄,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经过多家媒体和机构评比调查、审核,南山农庄生态园荣膺首届“中国十佳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园”称号。在新形势下,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公司毅然放手怡景湾度假村这部分效益良好的非主流业务,将发展主力集中在节能环保投资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