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

第1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对策

手术室是外科治疗、抢救患者的主要场所,人员复杂、工作节奏快。因此,手术室发生各种意外情况的可能性较大[1]。随着护理科学的深入发展,护理行为过程越来越复杂,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与各个专业关系密切,侵袭性检查及治疗手段逐渐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增多,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成为医院管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组调查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

1.1 护士原因 (1)法律及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依法施护、安全救治的理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收集和管理,且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2)专业知识缺乏,有些护士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患者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较差,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从而出现不应有的操作失误。(3)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患者治疗和抢救,引发护理安全问题。(4)言语不当,部分年轻护士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消极。谈话涉嫌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时简单、生硬、含糊等,均引发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言语纠纷。

1.2 医院护理压力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护理质量,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较多,如工作量、时间分配、护理专业方面及患者护理问题是护士主要压力源。工作压力有利有弊,适度压力可起到激励员工、增强工作效率的作用,而压力过大则会造成不良身心反应,对护理造成影响,增加护理风险。

1.3 管理工作缺陷 管理者缺乏经验,造成护理管理制度松散,责任无法落实。而监控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增加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缺陷主要存在:(1)护理缺陷:如接错患者,“四查八对”工作不到位,易接错患者或将患者放错房间。(2)器械准备不足:术前未调试仪器,术中易发生故障,如电凝器电极松动,引起脱落或污染,钳端夹持不牢,刀剪针等器械易顿,结扎线不牢,管道堵塞等,均延误手术。(3)不当:两上肢外展过度或约束带过紧,导致神经压迫,诱发各种并发症。术中应用止血带、驱血带时,忘记记录时间,未通知主管医生,造成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及肢体神经受损。(4)没有遵守消毒要求:个别的工作人员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不按工作流程办事。(5)患者护送不细心:全麻患者术后尚未清醒,医护人员即先离开手术间,搬动患者时动作幅度大,导致各种插管及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等。

2 管理对策

2.1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抓好及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防范差错事故,健全手术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如手术室的一般制度、器械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品管理制度、设备保管制度等。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2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倡导护士学习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增强其护理安全意识。同时,为预防医疗纠纷发生时能“举证倒置”,护理记录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完整。为降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应采取以下手段:(1)手术室护士应自我减压;(2)改善福利待遇、工资待遇;(3)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2.3 遵守医院消毒制度的规章流程 做好手术室工作的第一环节,就是对手术室的医疗器械经常进行消毒和管理,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无菌工作的培训,讲解消毒灭菌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4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定期举办护理知识讲座,订阅护理刊物,开展护理知识交流。对手术室购置的新器械要求护士全部掌握。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增强其手术室护理质量。加强临床护理实践及有关法律知识学习,如《护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增强法律意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2]。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手术质量,其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危,因此对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对待。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防范需要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素质及法律意识,使手术室护理安全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马振芳,高玉平.手术室护理工作质控标准的改进与检查方法.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18.

第2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00-1

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本文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护理技术欠缺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的医疗器械大量引进,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各科手术配合中遇到许多理论性和技术性的难点问题,导致护理人员技术方面与手术医生不同步,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技术不当

如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

2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措施

2.1完善科室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完成。

2.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外科手术学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的出现,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如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以促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医院管理者应让护士从非护理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一些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等工作。还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服务质量。要保证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各自的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范,将差错或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2.3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保证术中正常使用。使用电刀前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大腿及臀部等肌肉丰厚处,避免负极板受压,并靠近切口部位,加强巡视观察粘贴是否牢靠。选用高质量的电刀极板,以一次性极板一次性使用最安全。术中应将电刀笔置于器械护士视野中,不用时放在专用布袋中,以免术者误按开关将患者灼伤;患者肢体禁止与头架、手术床边缘等金属接触,以免造成电灼伤。护士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以及腕带(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3结束语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阎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7).

第3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优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99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随着医学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疑难、大型手术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手术种类及专科手术日益精细化,手术病理组织标本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再加上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医生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若标本管理不当,导致标本丢失或不能按要求及时送检的安全隐患,则会给临床诊断和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引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只有确保病理组织标本的优化管理,才能确保患者手术方式及后续治疗的准确性。笔者所在院自2008年4月下旬搬入新病房大楼启用层流手术室以来,实施了科学的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手术标本管理中以往常见问题

1.1病理标本的管理不规范多种原因引起的标本丢失,如手术中主刀医生切下的病理组织,明明看到是脂肪瘤或其他部位的良性肿瘤,主刀医生说不需要送检病理,切下的活体组织经家属看过后就随便丢弃,术后患者家属要求做病理检查。

1.2病理标本的存放不规范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或固定液量太少,没有完全浸没标本,易使标本变质。同一台手术有多个标本时,送检个数与手术医生的口径不相同,往往造成各标本间位置顺序混乱。多个标本混为一袋,难以辨认。

1.3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不规范医生忘记开病理送检单或申请单填写不全,或者申请单与标本袋上的标签不一致,使收取标本的专职人员无法取走标本。

2手术标本优化管理

2.1规范病理标本间笔者所在科病理标本间按要求设置在清洁区区域,标本间内配有专用的病理标本存放柜(A、B、C)三种型号嵌压式标本袋[2]、病理标签、病理标本填写登记本台、病理标本登记本(要求记录的内容有:日期、时间、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份数、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病理科收取人员签名[3])、蓝黑钢笔、标本固定液、红色记号笔等专用物品。统一规范手术标本的书写登记,实行一体化填写病理标本程序。

2.2规范病理申请单和标本袋上标签的填术前有手术医生准确详细地用蓝黑钢笔填写病理申请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送检标本的采取部位、标本的名称、病史摘要、送检日期和时间及医生签名并盖章,以便于病理科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标本袋上的标签要有巡回护士用圆珠笔认真填写患者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标本名称,以免标签上的字迹模糊或擦掉,使收取标本人员核对时造成麻烦。

2.3及时准确收集标本手术切下的标本,要妥善保管,并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装标本袋。术中有多个标本时,要即刻装标本袋,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标本袋,巡回护士认真检查标本袋有无破损。同一患者有多个标本应分袋盛装。严格按规定逐项填写,严防出错或标本遗失。

2.4建立完善的手术病理标本优化管理制度每位患者的病理标本均要实行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标本送检者、病理室人员五级负责制,层层把关,让各级各类人员均要认识到送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加强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的深入学习,不定期考核,实际工作中的检查,使全科人员熟记手术标本管理制度与流程,并落实到位,提高整体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认识手术病理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免受伤害,杜绝由于标本处理不当而带来的医疗纠纷。因此,建立完善的手术标本优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标本,有效控制病理标本的送检质量是手术护理工作者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将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个环节要严格交接查对。手术结束后,手术医生将手术切下的标本拿给患者及家属看后,让家属了解手术标本的情况,认识标本送检的重要性。然后再回手术间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由巡回护士将标本及填写完整的病理申请单送到标本间,用适量固定液固定标本,封闭标本袋口、核对、登记。根据标本登记本上登记的序号,用红色记号笔在标本袋上写上标本登记本登记的序号,再把标本按顺序放入标本箱内。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15点由病理科专职人员到手术室标本间按照标本登记本上所登记的顺序和内容与手术室器械护士两人逐项核查无误后,病理科人员签全名后取走。

3体会

手术标本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等有重要意义,标本质量的有效控制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标本管理不当若变质,就会影响疾病的定型,影响治疗,延误病情,使恶性肿瘤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手术室病理标本通过优化管理,实行制度化、安全化、规范化管理,减少了标本保管和送检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保证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确保医务人员免受医疗纠纷的牵绊,提高了各级人员的责任心,有效地保证了标本无遗失和无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恩伟.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J].南通大学学报,2011,31(4):313-314.

[2] 钟玲,何小玲,林平联.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2011,33(5):165-166.

第4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

1.1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台。

1.2 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3 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4 物品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妥,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6 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

1.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摄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 安全管理

2.1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1.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2.1.2 安全管理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题、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1.3 清点制度: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可能有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2.3 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3 体会

第5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医院感染作用

医院感染指的是住院患者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其分为住院期间的感染以及医院获得但是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并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潜伏的感染。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因此也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1]。手术室护理能够防止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护理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提高其规范操作水平,从而有效防止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预后质量[2]。我院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加强护理规范操作管理,显著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手术患者240例,其中男125例,女115例;年龄19岁~57岁,平均年龄36岁。入选标准方面,所有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住院时间>3d,无精神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和心肌疾病。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沿用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规范护理管理制度

健全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是规范护理操作并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前提条件[3]。我院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科学系统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同时设定配套的奖惩制度,包括组长管理制度以及组员监督制度,具体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以严格控制医院感染为目标进行护理操作,从而改进护理技能和提高质量[4]。

1.2.2开展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护理培训

护理人员是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所以增强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对规范护理操作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有着重要作用。我院根据手术室护理操作规范为护理人员提供针对性培训,一方面增强其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消毒、灭菌以及隔离等各方面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

1.2.3强化消毒护理管理

手术室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应当采用层流方法,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内的生物以及细菌含量[4]。手术室要严格控制进修人员以及实习人员的进出,同时控制手术室的人数,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除此之外,手术室需要定期清扫以及消毒,通过空气净化实现消毒,并且在无人时使用紫外线常规消毒。要严格区分手术室内的无菌区以及有菌区,根据要求保证手术室的紫外线消毒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手术室的医疗垃圾需要使用双层包装进行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严格洗手消毒,同时增加洗手设施以及消毒液,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加以监督,从而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执行洗手消毒制度。

1.2.4合理布置手术室中的移动操作

手术室移动管理的内容包括患者移动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为降低患者体力消耗,应当合理调整科室线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分析护理人员的操作方法合理与否,从而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环节[5]。在手术室等待环节,需要缩短患者、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等待时间,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手术切口感染11例,泌尿感染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3%;研究组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是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的科室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地方,因此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对于患者手术效果以及预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医院感染对手术患者的康复有着严重危害,能够导致并发症率以及病死率上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也加大了医院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这样一方面加大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医院感染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院的声誉,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已经发展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6]。传统上沿用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着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主动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护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不利于有效控制并消除手术室患者的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规范操作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步骤,可以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确保护理流程更为科学合,增强每一名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高度重视自身工作,最终保证手术室护理操作的无菌安全运行。除此之外,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有利于监督护理人员工作,从而不断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手术室护理的组织管理,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高效。本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规范护理操作,在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加强规范操作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素娟,胡炜,张学利,等.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7(2):115-117.

[2]王娜娜.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24(3):1669.

[3]杨云美.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5(16):174.

[4]侯智容,徐春梅,郭文哲,等.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7(19):121-122.

[5]郝桂娥,王悦.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集中式管理实施效果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14,12(3):15-16.

第6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因素;防范方法

医院的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以及进行生命抢救的场所,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部门之一。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其工作的优劣对患者的手术的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不但业务水平要高精,而且在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护理理念,工作严谨而规范,大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 常见护理缺陷

1.1 接错手术病人 手术病人在入院手术室前,通常很紧张,有的手术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应用了镇静剂,导致不能正确回答医护人员询问的问题,护理人员很容易将手术病人接错或者错放手术间。

1.2 手术病人手术安置不正确 比较常见的一是对手术病人肢体捆绑过紧,缺失对手术病人骨突出的保护,导致病者局部组织受压时间过长,发生压疮现象;二是手术病人是俯卧位或侧卧位,使手术病人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手术病人局部组织的损伤;三是约束带太紧或者两上肢过度外展导致手术病人神经受压;四是衬垫不正确造成手术病人循环呼吸障碍。

1.3 物品遗留手术病人体腔 在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时,忽略对医疗器材的清点,忽略对 量的纱布、针线、脑棉片等的处理,导致手术病人体腔遗留物品,造成医疗事故。

1.4 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在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没有仔细查看病历记载以及X线片来核对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导致手术部位发生错误,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对称性器官手术。

1.5 用药与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护理人员在执行口头医嘱时,由于理解错误等原因导致用错药、用错药剂量或者输错血。

1.6 器械、用物等准备不充分 护理人员在出入病房时,对手术病人的头部等重要部位不注意保护,手术前器械、用物等准备不充分,打包消毒前没有仔细检查器械的性能。

1.7 言语伤害 护理人员在术中与病人交流时发生口误,或者嬉笑与高声谈论病情,让手术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而情绪低落,安全感降低。

1.8 标本和垃圾处理不当 护理人员对手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不能进行妥善的保管,导致标本混淆甚至丢失;护理文书有漏项、漏签名,与麻醉医疗记录单不相符;对传染物随意丢弃,混装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

1.9 管理方面缺陷 一些医院的手术室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度得不到落实,监控管理机制不健全,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缺失,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等都是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2 防范方法

2.1 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手术室的查对制度、物品清点制度、交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等一些重要制度要不断完善健全,并严格执行,奖罚分明,避免违规操作现象出现。科室质控小组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对一些易出差错的环节、易出差错的人要加强监督,让护理人员的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对其评价有依据。

2.2 正确摆放手术 手术病人的不当不利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而且又能顺应患者的呼吸与循环功能,预防手术病人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避免手术病人的身体各部肌肉发生扭伤。因此,护理人员在摆放手术病人的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协调保持 致,对于负重点与支点要注意其正确性,要保持较大的支撑面达到减轻局部受压的目的,护理人员严禁将病患者安置在超过其忍受限度的强迫上,严禁在手术病人身体上放置物品。

2.3 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管理,大力实施EDA扫描对患者身份的识别 在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一是要严格执行六查制度,按手术病人的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的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进行核查,手术病人手术期间再次核对;麻醉前要核查,消毒皮肤前要核查;执刀时要核查;关闭体腔前要核查二是严格执行十二对制度。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等进行核查;三是严格执行四到位制度。对于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等医疗器械要备齐备全。四是加强三方核查制度,就是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手术病人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核查。同时,要充分采用移动网络技术通过移动护士站(EDA)与医院信息系统,使用二维条形码腕带,通过移动数据终端EDA扫描,能够保证患者在入院时、各项治疗时、出院时全过程的身份认定。例如,患者输液过程的识别。护士使用EDA扫描患者腕带和输液瓶签,可以确定患者与药品之间的匹配,若正确通过,若正确通过,从而保证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与法律意识 医院要增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对其进行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充分给他们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达到医护配合默契的目的。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依法行事意识,让护理人员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能够用法律约束保护自己,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要进行分析讨论,并且提出改善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2.5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医院管理部门要根据手术情况以及要求,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理人员的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

3 结 论

总之,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来保障,医院要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与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将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参考文献

第7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1.1提高医务人员专业及思想素质

1.1.1护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对于刚到岗位的护理人员,面对并不熟悉的护理内容,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根据医院组织的培训进行学习工作,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工作状态。不同手术室培训制度不同,在培训结束后建立考察评价标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从理论到思想都得到明显提升。

1.1.2工作中安排带教手术室这种具有高强度、精神高度集中的空间中,护理人员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缺少感染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排带教则可以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提醒,做出讲解和示范,及时回答不懂的问题。具体为对手术室内环境讲解、对最初培训内容总结、对感染的重要性以及无菌区保护的提醒。

1.2围术期患者看护管理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水平有着更好的要求,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也相应提高水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之前的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的步骤,在陪护患者的过程中使患者产生安全的心理。体现手术护理的全面性,使满意度大大提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护理知识有很大程度的更新,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做好围术期的患者看护工作,保证患者处于适合手术的安全状态。

1.3提高手术室无菌质量监控

1.3.1手术室中的无菌保障主要保证手术室及相关联空间中的质量情况以及手术中用到的物品达到无菌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防感染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不出现感染事故的先决条件。

1.3.2手术切口防感染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和达标的空气质量,手术器械要经过消毒达到标准,医生手上的细菌量也需要达标。全方位的保障手术过程中的细菌量以及无菌空间和设备,使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

1.3.3手术操作管理在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之前每一个步骤都是要严格保证无菌隔离的,各个操作都是单独的被隔离的,严格区分区域。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无菌效果,影响到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影响到手术是否成功。

1.4建立核心人员管理制度

核心人员由护士长担当,在对护理人员分配工作时,按照手术的详细情况进行准备,对手术中所用器械和物品等进行合理调度。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执行,并能够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对待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好护理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对待急诊手术时,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长以及当时的工作状态,既保证了年轻护理人员学习锻炼的机会,又能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1.5手术室管理,严格审查防止感染事故出现

在患者手术之前,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保证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手术室。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对患者的姓名和病史等基本信息进行核查;检查患者进行手术的手术室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检查手术室中的环境情况,保证患者在适宜手术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检查医护人员应该消毒的范围和对应时间。

1.6手术室内部的质量管理

对手术室中的无菌区和污染物排放区有明确标识,应该处于完全隔离状态。在术后清理中,要区分清扫工具,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更换。手术间的空气质量也要进行定期消毒。对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在使用之后要及时更换、消毒。对每一种器械都应该定时检修,专门护理。无菌物品的储藏要严格履行管理制度,放在无菌的储藏室中。对于器械的使用要按照专业人员的指示使用,并且经过定期培训了解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维护知识。手术中一次性的耗费物品要做到及时清理,对于医用耗材要准确登记。对于纱布等使用量较大的用品要集体参与管理,减少浪费现象产生。

2提高院内感染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通过落实上述关于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落实质量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经过改进后,合格率和满意率有所提升,同时,对手术中操作规范知识进行抽查,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院内感染的相关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3结语

第8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Keywords: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 events; risk; management;

一、 一般资料以及方法

(一) 一般资料

将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这六个月进行手术患者对于实施手术的满意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 方法

1. 调查方法

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了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进行手术的患者给与其调查,在实际的调查内容上主要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手术满意度的实际评价以及风险事故的状况这两大内容,其中又将风险事故分为了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问卷主要是由相关医护人员在探讨分析基础上进行具体内容的制定[1]。

2. 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操作:

首先是在医疗机构中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对行为的一种指导和规范,同时也是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参考依据。从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上来讲具体包含了:其一是“手术室一般制度”即日常的值班制度以及巡逻制度,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制度、患者接送制度。其二是“安全管理制度”即“六项检查”、“十二项核对”、“四项到位”。六项基本检查具体指,病人姓名和病情资料检查,手术前二次检查、手术前麻醉检查、皮肤消毒检查、手术器具完备性检查、体腔关闭前后检查。十二项基本信息核对具体指,患者科室核对 、姓名年龄性别核对,手术床号名称核对、手术药品物品核对,手术设备以及消毒核对。四项医疗用品的到位具体指,手术药品到位,手术吸引器以及氧气罩到位,手术中电刀到位。因而在进行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各个细节条例进行操作。

其次是建立风险管理小组,也就是说为了最大化的降低手术中危险时间的发生几率在构建了相应详细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配合,进而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就显得必不可少,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可以由主管医师作为小组的组长,而由护士长最为小组的副组长,同时由各个科室的相关医护人员作为具体成员,进而通过这样明确的级别划分来组建成管理小组。同时在是实际的手术前、中、后管理小组要对管理制度的是否有效的落实给与严格的监督。其中主要就是对涉及手术的相关医护人员在是否落实管理制度方面给与具体的监督,同时还要提前对手术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以及预防,定期进行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研究在风险管理人员监督中需要调整的方面。进而为后续降低手术风险提供良好的保证[2]。

最后是相关医护人员工作观念给与一定的转变和提高。具体来讲要在医疗机构中大力宣传手术危险事件对于患者以及医院的重要影响,定期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宣传大会,将手术的安全风险所涉及的医学知识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普及,进而有效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在日常手术前、中、后进行危险防范的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建立赏罚分明的措施,也就是对于能够及时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发现危险隐患同时及时汇报的医护人员给与一定的奖赏,同时对于在工作中消极工作因为自身没有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操作进而造成的手术危险事件的医护人员应该给与严厉的惩罚,可以说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强化手术护理过程中风险防控意识,进而最大化的体高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3]。

(三)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相关计算软件来统计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数据以及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的数据。

二、 结果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在后续的六个月中日常手术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相较于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之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对于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效果都表示比较满意。

在对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前后对比情况

三、 讨论

众所周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是患者家属最关心的,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而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对于整个的手术顺利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手术室由于日常使用率较高同时在任务量上也比较大,因而难免会出现环节上的一些失误状况,而这些状况就会对手术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会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这样的状况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关于手术室日常护理方面的风险管理则是对于目前状况的良好解决办法,通过具体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具体风险管理小组可以较好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危险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也可以通过这些制度来有效的规范其行为进而提高其专业护理技能。同时风险小组可以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也可以将手术过程中风险进行大大的降低。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在手术室的日常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推广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第9篇:手术室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护理细节管理;手术室感染;作用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比较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无菌要求高,是医院控制感染工作中的重点[1]。手术是一种开放性创伤,患者的皮肤、组织、器官等会暴露,如果手术室环境、空气、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消毒灭菌工作做得不彻底,将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感染[2]。细节护理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69岁,平均(41.56±2.87)岁;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73岁,平均(40.23±3.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①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避免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同时实行责任制,要求各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尽职尽责。②定期进行手术室感染知识培训。护理工作人员的抗感染意识的提升,也是抗感染工作的整体提升[3]。培训不应该带强迫性或者过于频繁,应建立在人员自主学习的基础,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细节护理管理方法。①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和管理,健全手术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使用一次性用品制度、合理使用层流手术间的制度等各种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规章和制度[4]。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分析评估会,就各项预防感染的规章落实情况进行探讨和总结,以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继而自上而下的反馈系统,如此反复,彼此协同,不断提高。②人员的细节管理。定期对各护理小组人员灌输新业务、新知识、新观念,同时设置适当的奖励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接受新型知识,服务于临床。③器械的细节管理。从器械的回收一清洗一消毒一包装一分发上严格制定质量指标,并每次对人员工作做好客观评价,以便工作人员检视自己,不断进步[5]。④手术室灭菌、消毒制度实施量化考评。对手术室消毒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登记,每月定期对手术室空气、物品表面、护理人员的手、灭菌或消毒物品器材、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扣分。⑤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护理人员要用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向患者介绍清楚手术室的布局和环境,有效地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6]。向患者讲清病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告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治疗,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手术的过程,注意卫生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达到降低手术感染的目的。并可以为患者介绍以前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⑥人性化护理和人性化管理。尽量指导各组人员对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如提前开启空调系统,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患者的情绪,病房里播放舒缓或患者喜欢的音乐,使患者处于心情愉悦中,并告诉患者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其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种药物都无法替代的[7]。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O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对照组患者200例,非常满意97例(48.5%),满意62例(31.0%),不满意41例(20.5%),总满意率79.5%。观察组患者200例,非常满意126例(63.0%),满意61例(30.5%),不满意13例(6.5%),总满意率93.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对照组患者200例,发生感染21例(10.5%);观察组患者200例,发生感染9例(4.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承担着进行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担,是较容易发生感染的场所,是医院控制感染工作中的重点。细节护理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控制感染,就需强化护理细节管理的理念、意识。首先,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注重细节,围绕以预防感染为中心,以控制感染为理念的工作重心,须不断地检视自己,提高自身才能杜绝感染发生。其次,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在护理中亲切、友好地接待患者,做好人性化护理的各项细则,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从感染源上着手控制感染。同时,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型知识,提高管理质量,做好定制教育和定期核查,从细节上全面监督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使各项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实行人性化管理方式,构建和谐工作关系,让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更好的推行、实施管理。

综上所述,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淑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156-157.

[2]史春霞.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35): 123-124.

[3]徐雯,殷群芳.基层医院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思路[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84-85.

[4]张庆鸾.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7):96-97.

[5]熊建萍.手术室应用细节护理管理对控制感染的价值[J].全科护理,2013,(2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