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老年保健及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保健及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保健及护理

第1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Community elderly mental health nursing analysisLu Ling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79-02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渐被引起广泛关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愉悦舒适,是相关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除可对生理及疾病改变产生的影响进行预防外,还可促使老年人更好的对社会及家庭问题进行处理,全面提高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老年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3.5)岁。各种慢性病患病时间为3-24年,平均(11.7±2.3)年。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多关心和体贴老年人,加强主动沟通及联系,使其与社会良好对接,保持有效沟通。同时就衰老的客观规律进行介绍,让老年人了解到机体的具体变化,丰富晚年生活内容,增添情趣。可介绍同龄的老人参加共同喜爱的活动,多行沟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师生活乐趣,消除忧虑及孤独感,使其心理、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1.2.2疾病知识宣教:帮助老年人对各种生活问题及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就疾病的基础知识行个体化的、针对性的介绍,使老年人自我防护和保健能力增强,可从容正视疾病。同时接待老年人的态度需积极热情,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恐惧感,培养豁达的心态,使心境安宁,起到延长生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2.3和谐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护理人员除常与老年人建立稳定联系外,还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向老年人家属行必要宣教,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料、支持及关爱,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特别是有疾病伴发或失去伴侣的老年人,需给予更多的体贴,同时指导家庭对危机感有正确认识,使家庭环境轻松、温馨,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1.2.4加强综合素质:需向老年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建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在智力得到有效锻炼外,还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使保健效果增强。同时可指导老年人对老年心理学、老年自我保健知识重点学习,运动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2]。

1.2.5饮食指导:老年人消化系统在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系列衰退表现,胃部肌肉及胃内膜原有功能丧失,大肠运动能力显著降低,使老年人食欲不佳,易有便秘、腹胀情况发生,需加强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多食水果和宣含纤维食物,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保持愉快心态。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计理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3 讨论

老年群体渐在社会中占有较高比例,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身心健康水平渐引起重视。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心理保健护理具有较重要的价值。社区护理人员需对各项技能及专业知识娴熟掌握,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及心理行为方式,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全面、整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以使老年人可自我对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提高舒适度,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综上,在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整体、全面的心理保健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  敬老院老人   社区护理   经验   体会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1]。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2  护理方法及内容

        2.1  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档案,这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岁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  护理内容。

        2.2.1  饮食保健指导 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如预防性饮食、适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谢特征的饮食、针对老年疾病的饮食[2]。

        2.2.2   睡眠保健 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2.3   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室明亮、通风、清洁,居室环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   老年人运动保健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运动时意外。

        2.2.5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心病[1]。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创造条件,积极努力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锻炼等各种活动,缓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减轻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的感觉,使生活充满乐趣。

        2.2.6  培训敬老院的照护人员,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识及老年照护技术,指导他们为老人提供服务。

        3  护理效果

        为了解对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前后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病后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对实施社区护理此项卫生保健满意度共6个项目内容,并就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从调查表发现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经验与体会

第3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健康;家庭护理;医疗卫生改革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区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居民人口迅速增加。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也将同时增多,如何对老年病人进行方便、有效的护理,已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为不同需求的社区人群特别是无条件住院的老年慢性病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使老年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服务,深受老年病人及家属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家庭护理服务情况自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共护理老年病人207例。男性 86例,女性121例,年龄60~82岁之间。其中高血压病39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期43例,冠心病49例,糖尿病38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心病17例,骨折恢复期14例,癌症晚期7例。

1.2家庭护理服务项目

1.2.1 为老年慢支、肺心病病人进行氧疗、静脉输液、肌肉注射。

1.2.2 协助脑血管意外、骨折、手术后恢复期等活动受限的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换药、导尿及康复指导。

1.2.3 为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监测血压、心电图、用药指导。

1.2.4 为糖尿病病人制订食谱、血糖监测、医护指导、定期复查。

1.2.5 为各种老年慢性病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针对病情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

1.2.6 对衰竭及肿瘤晚期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

1.3 家庭护理服务方法

1.3.1 住院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护理。

1.3.2 对门诊不需要住院的病人主动预约上门服务。

1.4 结果接受家庭护理服务的老年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护理服务深受老年病人和家属的欢迎。

2 体会

2.1 全科的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是做好家庭护理服务的保证。家庭护理服务的对象、病情不同,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全科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必须能敏捷、果断、正确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才能使病人及家属在与其接触中感到轻松、信赖,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是做好家庭护理服务的关键。做家庭护理服务工作常常是护士带着器械、药品到病人家中独立操作。因为老年人多数反应迟钝,不善言辞,所以对于病情的观察处置是否及时、恰当、准确,全凭护士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说话易重复,所以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百问不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其感到温暖,以取得配合。

2.3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据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年轻人的两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也增高[1],因此对老年人用药要密切观察,以防意外。如一例72岁肺心病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肌肉注射三次后出现局部微红,轻度肿胀,因其反应迟钝本人未察觉。当我们及时发现后问老人是否还有其他不舒服时,方说臀部轻度瘙痒,于是我们即按青霉素过敏迟缓反应处理,给予停药,2天后局部症状消失。

2.4 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善于观察病情。老年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其实施护理时要善于观察分析病情,特别对缺乏典型症状的病人尤其注意。如一例78岁的病人,饭后突然感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大汗淋漓,似急腹症的表现,经严密观察和精心分析,考虑可能是急性心梗,急做心电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立即使病人平卧,护送医院救治,使病人转危为安。

2.5 家庭护理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方便了家属,密切了医患关系。我国目前城市家庭状况是,双职工、独生子女类型家庭增多,子女与老人分居的情况增多,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同时看病难、住院难、康复难的现象较为普遍[2],护士步入家庭为病人进行护理服务,不但给病人治疗疾病,同时还耐心为病人讲解、宣传疾病康复及预防保健知识,使老年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保健,满足了病人的身心需求,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送医到社区,送医进家庭,免去了挂号、排队、子女陪护,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是新时期卫生改革的具体体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社区家庭护理比医院护理具有更大的医疗纠纷风险。通常,在患者家中完成各项处置后医护人员要离开患者。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家庭护理服务仍以基础的、简易的护理技术操作为主【3】。有关社区医疗纠纷问题,希望卫生主管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以更好的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使社区医护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社区家庭护理服务向健康方向发展。

3.2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量增大。老年家庭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很多问题 。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出台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加快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鼓励有识之士投身于社区家庭老年护理工作,建立家庭式老年护理院,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夏廉博.老年病人家庭护理指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72.

第4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也相应的从单一化、片面化扩展为以整体化、多元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这些根本转变给新世纪的护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对护理职能的转变及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去积累。医院高年资护士经历了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她们转入社区将为提高社区护理起到突破性进展。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随着时代进步,社区护理也正式迅速发展,为慢性病患者及不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如今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设有依托医院而生存的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站,但社区护理人员短缺、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社区护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笔者了解到我院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不同程度存在医疗设备短缺、专科人才配备不全的问题。因此,急需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区护理人才。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工作的范围窄,应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基层和农村推广,达到老年人均能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与生理功能退化、躯体疾病和功能障碍以及对人文、事物反应的迟钝,再加上现在家庭大都老年人独居,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由于机体疾病、自力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给儿女造成不便等问题的发生,心里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

2 社区老年人对高年资护士的需求

1993年我国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需要,我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老年社区护理,但目前由于资源与人力问题困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经济情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社区护士在老年健康护理方面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如评估老年人护理需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康复护理、维护良好的生活质量等,这就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临床经验丰富、有较深阅历、知识面广的护士到社区从事护理工作。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这也需要懂得老年人的特性,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和亲人般的温暖去说服和感染他们,使其感受到社区保健和预防的好处,让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流动频繁,家庭照顾老人的成员和时间急剧减少,无法给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再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社会保障体系欠完善,这就使得老年人不愿进医院,而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提供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护理为主,治疗为辅,这需要护士长期和患者接触。

3 高年资护士对社区老年人护理的优势

高年资护士善于交往,能与各种人群进行良好的沟通,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临床经验,有耐心、爱心,善解人意,专业知识面广,护理技术周到娴熟,能让患者放心和信任,工作能力强,处理事情胆大、细心、沉着、冷静,有能力和胆量处理突发事件,具有慎独精神,能充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这对社区老年人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5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2―02

《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因此,开展社区老年人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重点。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定远县城内60―70周岁,无痴呆及精神病史,能正确回答问题的部分老年人。

1.2调查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询问的形式,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逐项向老年人询问、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36份,回收率为100.0%。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老年人对社区的护理需求;包括;1.健康指导,2.体格检查,3.家庭病床4.上门护理5.康复服务.6.社区老年院。

2 结果

通过对我县几个社区的136名年龄在60-7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的护理需求都十分强烈,在6项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中,平均每人需求3.2项服务,其中92.08%需要健康指导,69.79%需要体格检查,46.28%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和康复服务,还有90.28%的老年人需要走进社区老年院。老龄人对社区护理需求与现有社区护理项目的低利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今后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力量。

3 对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认识

3.1 转变观念,鼓励全民参与

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为主流,家庭负担极为沉重。中国老人赡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赡养,应向社会赡养过渡,动员全民参与养老保险。

3.2 完善和规范社区护理机构

国家应加强对社区医疗领域的投入力度和管理,逐步形成“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一条龙服务。提供连续的疾病护理、康复护理、心理精神护理、日常照护、健康指导,高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3.3 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建立社区养老机构

政府部门要完善养老金制度、保险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由政府投资或鼓励投资者建立私立养老院及社区老年院。

3.4 多元化服务模式发展

社区老年人护理不仅要做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还要对老人进行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加强老年院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3.5 培养社区专业护士

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改善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照护的专业水平,同时重视基层护工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护服务需求,提供规范有效的老年人照护服务。

4 社区老年人护理评价

4.1 社区老年人护理的内容和形式不全面

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还主要以老年人护理医院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为主,其他的护理内容以及护理形式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发挥它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作用,有待规范化、专业化。

4.2 老年人社区护理人员不足、人才短缺

社区护士工作的满负荷程度高、有效工时数低、社区护士数量不足以及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不足。即使在上海――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通过调查发现,其社区护理人员也存在着年龄老化、学历低、职称不高以及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4.3 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社区护理的管理基本都是秉承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而缺乏一套符合社区护理服务要求和特点的管理模式。因此,出现社区护理管理中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建全、质量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快速发展。

5 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使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口的老龄化必将使社会患病人群的需求与医院有限床位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疗模式的转变,健康内涵的扩展,必然带来医疗保健模式的改变。以个人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个人、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这已经是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变化,一是选派骨干外出参观,进修或学习。二是应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班,让护士了解国际、国内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发展的现状,为实践打好基本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正在逐步发展之中,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将成为我国社区医疗结构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刚刚起步阶段,就未来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之一的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在加强护理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形成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而形成制度化,对提高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水平,增强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提高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第6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至2010年,内蒙古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36413人,占总人口11.4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56%,内蒙古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2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护理

2.1人口老龄化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

美国护理学会将社区护理定义为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人心,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持续上升,护理内容也不断扩展。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影响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抵抗力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丧失,老年患者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和护理,更好地应对疾病,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社区护理作为医疗机构之外的重要组织,可为其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

2.2社区护理现状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是“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社区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社区护理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全国各大城市虽然逐渐建立集护理、保健、医疗及健康教育于一身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突显出来。侯淑肖等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1.2%,医护比例为1.6∶1;社区卫生护士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3.3%,医护比例为1.5∶1,而WHO提出社区护士与社区医生的比例应为2∶1或4∶1。此外,我国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52.6%~76.9%。

3社区护理教学面临的挑战

3.1社区护理教学现状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国务院提出的“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的要求。我国社区护理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学校教育中社区护理课程只占护理专业课程的5%左右,所涉及知识面及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的需要。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方式主要有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两种。大部分学校没有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实践较少导致培养出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全面,未真正了解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此外,护生对国家有关社区医疗政策了解较少,不重视社区护理工作。

3.2社区护理缺乏就业吸引力

3.2.1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调查

采取整群抽样,在参考国内相关调查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医科大学312名已进行社区护理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仅23.1%(72/312)护生有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这个比例较此前相关学者在其他地域的调查结果略低;98.7%最理想的就业地为大型医院,1%为学校,0.3%改行。

3.2.2社区护理就业缺乏吸引力原因

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处于低水平。首先,职业期望影响社区护理就业意向,护生目前主要的就业关注点还是大型医疗机构,可能与当前医院护理人员的待遇、福利较社区护士好有关,由于国内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社区卫生机构设施简单,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医疗服务范围有限,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福利保障不足等不容乐观的现状使护生对社区工作信心不足。

4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护理教学改革

4.1确定社区护理培养目标

当前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2007年卫生部颁发的关于《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通过培训逐步转变学员服务理念,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达到社区护士岗位的基本要求”。从前单纯的临床护理已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全方面护理的需要,当代老年社区护士不仅需要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及娴熟的护理技术,还需要通过系统化培训增强社区护士综合能力,使社区护理人才具有足够的人文、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人际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当前较合适的社区护理培养模式是从常规临床护理培养模式中进行社区护理专业“方向化”,使社区护理体现自身特色创造自身效益,推动社区护理学教育及自身建设。在社区护理培训体系的研究中,完善并及时更新社区护理教材、师资配备及专门的培训基地。

4.2完善课程结构

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因素有人口老龄化、家庭独子化、生活小康化、保健需求多元化等,护理人员将逐渐成为初级保健的主要提供者。社区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家庭护理等培训成为重要部分。相比以往的理论教授大于实践,应注重教学与实践相衔接,重视当代老年人的护理特点,关注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合理设置课程,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整合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特色人文课。如对必修课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选修课开设以技能和知识的专业需求为依据,开设老年心理学、老年伦理学、老年康复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老年人对高等护理人才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紧密结合教学与临床实践,重视学生专业个性化的发展。

4.3依托基层社区强化社区护理实践

第7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3-02

国际社会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视为老龄化社会[1];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53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养老服务和保障等面临巨大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人口挑战[2]。目前,我国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护理方面的人才却严重匮乏,直接制约着老年护理的发展。因此,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为护理教育在“银色浪潮”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现实问题。老年护理最早出现于美国,1900年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1961年设立老年护理专科小组;1966年成立美国护理协会老年护理分会;1975年颁发老年护理专科证书,《老年护理杂志》创刊;1976年提出发展老年护理学。瑞典在9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健康护理管理委员会。日本从1961年开始实行全民健康保健,1973年开始65岁及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从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中可见,对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培养内容均有较高要求。

一、我国目前状况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与我国各层次护理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较晚有关。在高等院校,老年护理学于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被列为必修课程[3];为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老年护理教育的研究必将进一步的增加、扩展与深入。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据调查,65岁以上老人的两周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9倍,达46.6%;我国目前患痴呆的老年人口已高达600多万人,每年还有大约30万老人加入这个行列[4]。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正式成立“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世纪里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非常缓慢。

二、方法

1.调研。我们主要针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需要开设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①调研组。主要对乐山、眉山两地的综合医院和老年病专科医院进行了现场调研。调研的单位包括:乐山市人民医院、乐山市老年病医院、乐山市中医院、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眉山市人民医院、眉山市中医院、乐山市福利院、眉山市福利院、乐山市民政局、乐山市卫生局、眉山市民政局、眉山市卫生局等10余家综合、专科医院、相关行政部门。②调研对象。主要是:乐山市、眉山市区内各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临床医师、相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同行。③调研方法。进行实地访谈、信函调研、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召开专家访谈会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等。

2.调研报告形成。调查乐山、眉山地区等十余家医院,对老年护理的需求情况是100%,都需要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护士。经了解,目前四川省尚未开设有老年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学校。通过调研了解医院用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护理专业方向(老年)开设必要性及课程设置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交由各教研室讨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讨论形成正式报告。①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意义。乐山市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末,乐山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58万,占全市总人口(350万人)16.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5.7万人,90岁以上老年人8789人,百岁老人342人,最高年龄达110岁,纯老年人家庭人口5万余人。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我市养老服务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日益加重。养老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较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对需长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务人员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拥有庞大的数量的社会岗位群体。②老年护理专业的地方需求。乐山市人口有300多万,而65岁及以上人口40多万,占12.2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对乐山市各种产业的建设以及健康和谐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对的制约作用。老年护理人员成为紧缺型人才,特别是老年护理教育明显滞后,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几乎是一项空白;对于地方需求而言,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开展。养老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较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对需长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务人员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根据我院2013年、2014年专业调研统计,乐山、眉山两市护理人才缺乏,特别是老年护理人员及高级护理技术人才缺乏。乐山、眉山两地市护士缺编数6930左右(按“十二五”全省医疗机构床位、人员配置规划)。调查、统计显示:乐山、眉山两地市需要一批高层次的技能型护理人才(见表1)。③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形成。目前,我们已经拟定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护理行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方法,会本专业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国内外护理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能在国内或国外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

1.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线并进,基本护理、专科护理、综合护理能力三能合一”的大专业、小方向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①增设了高职老年护理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了老年心理健康、老年营养与食疗、老年护理(含老年用药)、老年康复、老年口腔护理、老年照护等6门课程,共计200学时,加上原专业课程模块中老年护理学和老年精神护理共264学时和老年方向课程见习、临床老年护理集中实习等。②修订确立了综合医院和养老机构两段式(医院8个月、养老机构1个月)毕业顶岗实习;与峨眉山市养老院、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确保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学生的顺利实习。③增加人文课程,提高人文素养。采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意见,增加了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礼仪与护患沟通等人文课程,2个模块共计64学时;从而形成了突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四、专业团队建设

老年护理师资水平直接影响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师资水平提高离不开团队建设,专业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组建了老年护理专业教学团队,配备有专业主任,鼓励专业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学校能否满足学生择业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生源以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通过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将护理教育理念、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理念和课程理论与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转变观念、锻炼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的目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我们通过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建设,培养出医院用得上、能从事老年护理的专科护士;同时,也加快了我院老年护理专科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并为本地区老年协会在职人员、养老院管理人员、养老院护工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基地。

参考文献:

[1]李法琦,司良毅.老年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2]翟德华.当前我国民营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短缺的经济学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1).

第8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本组抽取了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120例老年患者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6.8±2.1)岁;28例为心血管疾病、22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9例为神经系统疾病、21例为糖尿病、12例为癌症、30例为其他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相关护理人员做好打针及发药工作,同时需保证患者输液卧位的正确性及科学性[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主要措施如下。

1.2.1实行护士分管患者制度,每一位责任护士均需要做好自己分管患者的各项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

1.2.2实施弹性排班措施,对患者进行固定分管。由于干部保健病房保健对象较为固定,需对其构建系统化的护理链条,包括干部社区医务室、体检、门诊及住院等内容。

1.2.3不仅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还需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焦虑、害怕及恐惧等心理状况,同时给予他们生活方面的关心,以此为老年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树立信心。

1.3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方面使用SF-36量表评定[3];满意度方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设置四个等级,即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结合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2.2两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8.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3 讨论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均呈现衰退的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便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于医院来说,要想实现稳健发展,便需要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方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护理,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医院的优越性,从而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优质护理关系到多方面的护理优化,主要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管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5]。①住院环境。病房需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各项设施需齐全,如电视、空调、呼叫系统及洗浴设施等。走廊需有扶手,铺防滑地板,墙壁需体现出艺术化布置,流露出积极健康的文化气息,以此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条件允许情况下需为老年患者提供象棋盘与麻将桌等娱乐实施;②服务态度。相关护理人员需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对于老年患者的问题需耐心解答,并充分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需求。对待工作需保持高度的热情,懂得尊重、宽容及同情老年患者;③护理管理。围绕老年患者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规范科学的预防措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管理体现出优化的特点;④生活护理。大部分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为老年患者喂水喂饭,处理大小便、理发及修剪指甲等[6];⑤健康教育。无论是对老年患者还是家属,均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此引起他们对疾病的重视。比如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需告知药物及食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梅.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提升[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389-391.

[2]朱淑贞.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90-91.

[3]袁瑞香.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

[4]傅荷莲.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24-125.

第9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1.1课程安排

老年护理学主要由老年护理理念、老年护理工作方法、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临终关怀6部分组成,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共32学时。采取优化教学环节,细化教学目标及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方式(即理论授课16学时,校内模拟实践6学时,养老院活动4学时,社区见习6学时,第三学年毕业实习期间进行社区实习两周和医院老年病科实习两周),实施实践准备、模拟实践、养老院活动、社区见习、社区实习和医院实习6个阶段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2教学组织与管理

1.2.1实践准备阶段

(1)细化实践教学计划。课题组根据老年护理学理论教学内容,将所涵盖的各种老年护理实践归纳为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老年人健康教育及老年人临终关怀5个模块,并分别制定具体要求。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及我院老年护理实践基地状况,确立实践主题,根据主题优化实践形式,具体计划见表1。

(2)师资的选取。我院要求理论教师每年到养老院、社区、医院老年病科工作两个月;实践带教教师则选取具有5年以上老年护理工作经历、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资深护士担任。

(3)成立合作小组。在老年护理学开课之初告诉护生关于实践教学的安排与要求,根据护生学习成绩与认知能力、性格、特长等分小组,每组6~8人,各小组选出组长1名。各小组配两位实践带教教师,以轮转方式进入养老院和社区进行实训。

1.2.2模拟实践

(1)老年人健康评估。教师根据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实践目标,设计1份老年人健康评估单。当老年人健康评估理论课结束后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院附近社区的老年人家庭,对老年人进行生理和心理评估。下次课安排两学时讨论,首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针对评估内容分析案例,提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判定。其次,教师抽取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并接受教师及其他小组学生的提问。最后,开展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与评价。课后学生将资料整理后书写并上交老年人健康评估报告。

(2)老年人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理论课后,确定老年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等多个主题;每个小组负责教师选定的一个主题,准备的内容要具体,有可行性,并制作一份宣传教育手册。宣传教育手册语言要通俗易懂,考虑到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宣传教育内容应为老年人最关心或最需要的知识。下次课安排两学时的模拟健康教育讲座,由每组派学生代表作为宣传教育者,其他学生作为养老院的老年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接受“老年人”的提问。最后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与评价。课后每组学生上交一份讲座课件及宣传教育手册。

(3)养老院活动。由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理论课后,到岳阳国泰阳光养老院进行慰问、帮扶等爱心服务活动,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如梳头、洗脸、剪指甲、卫生清洁等,并结合专业知识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常见疾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等。通过志愿者服务让学生接触患病老年人及健康老年人,加深其对老年护理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尊老爱老意识。

(4)社区见习。在所有理论课结束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理论课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岳阳楼区三眼桥社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等大型活动,主要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咨询、保健知识讲座(如糖尿病人的饮食、用药指导,冠心病的护理,跌倒的预防等)。到老年人家中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指导老年人的饮食、睡眠、运动,为老年人合理有序地摆放居室物品,为功能障碍老年人实施康复护理。

(5)社区实习。于第三学年毕业实习期间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介绍社区老年人的现状,由社区护士带领学生进入老年人家中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指导与促进。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居家护理。

(6)医院实习。于第三学年毕业实习期间进行。由医院老年病科的护士介绍老年人常见生理、心理疾病的发病情况,护理计划。由实习带教教师带学生进入病房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实践,为临终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临终关怀。

1.3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后,课题组自行设计实践教学反馈问卷,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包括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讨论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对社会老龄化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感受不到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所面临的重重压力,且尊老爱老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浓,老年护理就业意向不高。实践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为老年人进行护理保健服务的意识。他们在走进老年公寓、街道社区、老年病房后很快就会感到“银色浪潮”的来势凶猛。同时能了解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老年人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能理性地认识到老年群体十分渴望得到相应的保健和护理,从而激发其学习老年护理的兴趣,产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

2.2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带教教师指导学生从饮食、睡眠、活动、衣着、环境等方面着手,为老年人制订合理的生活计划,有序安放居室物品,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安逸。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一些自理能力差或有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制作简便易用的生活工具及设计恢复功能的训练方法,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小组合作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推进体验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