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传统非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非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非遗文化

第1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第2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岭南舞蹈;传承;发展

中途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8-01

岭南传统舞蹈源远流长、悠久灿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承载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人走出国门,将岭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带动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岭南传统舞蹈除了现如今大家最常见的“狮舞、龙舞”还有很多颇具名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已经失传的艺术文化我们无法挽回,如今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千年流传的岭南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促使岭南传统舞蹈能有效的传承和稳步发展。

一、岭南舞蹈的概述

1.岭南舞蹈的起源。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南越族的先民在岭南就有舞蹈活动。岭南舞蹈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独立发展时期。远古时期的岭南舞蹈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去寻找舞蹈形象。二是汉越舞蹈文化融合时期。这时期的舞蹈我们除了能在考古发现外,还有文字资料记载中去展开想象。三是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舞蹈形式都保留到了现在。

2.岭南舞蹈的多元化。岭南地区多名族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舞蹈。其中除了汉族的“狮舞”、“龙舞”、“采茶舞”、“闹花灯”、“钱鼓舞”还有黎族的“招福舞”、“草笠舞”、“钱串舞”、“跳娘舞”、“清音舞”;壮族的“绣球舞”、“扁担舞”等等。岭南舞蹈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期盼丰收、喜庆的酒歌舞,有表现辛勤劳作的劳动舞,有表现爱情的情歌舞。这些舞蹈都蕴含着岭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快乐与哀愁。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我们要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二、广东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岭南人经历了岭南舞蹈文化和中原舞蹈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创造了绚丽多彩富有 广东特色的岭南舞蹈。广东民间舞蹈,多数是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等民俗风气中展开。

1.广东民间传承的岭南舞蹈

1.1.傩舞:50年代在钦州发现傩舞“跳岭头”,随后在海康发现“走成伥”,湛江市郊发现“考兵”,化州县发现傩舞“跳花棚”,吴川县发现傩舞“舞六将”、“舞二真”。从广东“考兵”等几个傩舞特征考察,舞蹈动作和面具比较古朴,内容主要都是祭神驱鬼。流行于海康县等地的舞具有戏剧性的特点。

1.2.宗教舞蹈:佛教在广东历史悠久,香火旺盛,信佛拜佛者甚多,族中和家中做香花佛事也很普遍。在民间常可看到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打莲池”舞蹈源自“目莲救母”的神话传说。是宣传佛教慈悲为怀、驱难报恩、普度众生。舞蹈时气氛严肃悲凉,低沉哀切,舞姿轻盈回转。

1.3.民俗舞蹈:岁时节日,是人们相互祝愿、共同娱乐、交流感情的重大民俗活动,而民间舞蹈在这些节日喜庆活动中,成了最活跃、最能宣泄人们情感的活动内容。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节日里,“英歌舞”、“钱鼓舞”在潮汕地区盛行。以及佛山“十番”等,这些几百年历史的舞蹈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抒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表演性较强、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舞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2.岭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专业舞蹈演员不足,岭南舞蹈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出机会很少,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这些时候才会展开,所以岭南舞蹈的演员薪资收入就较少,导致岭南舞蹈的演员严重不足。

2.2.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岭南舞蹈不像电视上常见的歌舞表演,喜闻乐见,岭南舞蹈演出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喜好程度不深、受众群体太窄。

2.3.专项制度不健全,目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为这一传统的舞蹈表演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没有相关部门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办法

1.加大媒体推广,电视台和广大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最快、最广的途径,岭南人想要把岭南舞蹈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广大观众都了解岭南舞蹈、接受岭南舞蹈、热爱岭南舞蹈就要加大媒体推广。政府也要成立相关部门扶持岭南文化的传承,多推荐优秀的舞蹈演员参加电视台的娱乐活动,加大电视台及广大媒体对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发挥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观众欣赏岭南舞蹈的同时,加深对岭南舞蹈的了解及认可,促进岭南舞蹈的全面发展。

2.加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岭南舞蹈由于历史悠久,岭南日常生活中岭南舞蹈影响深远,岭南人对于基本的岭南舞蹈有所了解,但岭南舞蹈的技巧、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岭南人民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岭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必须加大专业舞蹈人员的培养,重视舞蹈教学,对舞蹈人员的基本功、专业技能、美感意识、情感表演等进行专业的培养。才能感染观众,加大观众对岭南舞蹈的认可。

3.追求创新,岭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它以各名族各时代的意识为主体,传扬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由于岭南地区,是沿海地带,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地区之一,国外丰富的文化、商业文化、科学技术引进丰富及文化的传播,岭南民族舞蹈在创作新品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形式。岭南民间舞蹈在社会文化历史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探索创新,激发人们潜在的想象和创造力,促使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4.社区平民化推广,现在广场舞、健身操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乡镇。岭南舞蹈的专业演员有志之士也可以组织在一起编排一套适合广大观众学习的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岭南舞蹈的热情及欢乐,营造活跃的氛围,把岭南舞蹈传播到神州大地每个角落,促进岭南舞蹈平民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南方论刊》 2011(06)

第3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非遗;武术遗产;现状;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51-05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武术之乡,自古以来拳种众多,据统计现在山东流行的拳种多达70余种。其中,查拳、螳螂拳、孙膑拳、文圣拳、肘捶、佛汉拳、牛郎棍、徐家拳等发源于山东。山东省内诸多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为山东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源泉。

1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现状

自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起,到2011年6月12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历时四年多时间,各省市相继开展了“摸清家底”的普查工作,地域上涵盖全国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港、澳、台3 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原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的十大门类,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就隶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杂技与竞技)。据统计,山东省内各地市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达30多项拳种,但被最终审核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仅有20项(其中属于“同宗同源”的项目视为一类),这些项目分布在我省21个地市,分布区域较广且在某一区域呈现出密集分布。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共计38项。属于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冠县查拳、莱阳市螳螂拳共计2项。2011年6月12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共计14项,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东明县佛汉拳、安丘市孙膑拳、临清市肘捶共计3项。至此,山东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项目共包括冠县查拳、莱阳市螳螂拳、东明县佛汉拳、安丘市孙膑拳、临清市肘捶共计5项(见表1)。

山东省是武术大省,传统武术拳种项目繁多,除以上统计的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外,山东省内还有众多仍需挖掘整理的优秀传统武术拳种,这些古老的拳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隐匿于民间,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其“浑金璞玉”的活态文化本质,基本上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异变”影响。但是其自身发展举步维艰,生存空间仅有“立锥之地”。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山东省内仍有诸如以下传统武术拳种文化亟待我们去保护和研究(见表3)。

山东非物质武术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且待挖掘整理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域分布相对集中,覆盖范围较广,体现出了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武术大省的风范,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些非遗项目文化流失问题还在继续,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萌发或流传于山东的拳种数量近百种,如今有20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古老拳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山东省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总数的80%,处在全国第2位,仅次于邻省河北,目前来看省级非遗数量上略高于河南。到目前为止(截至2011年7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公布了本省(市、自治区)省级第一、二批非遗名录(个别省市已公布省级第三批非遗),粗略统计具体见表4(选取国内具代表性的13省进行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山东省“非遗传统武术拳种”数量众多,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市、自治区级的非遗传统武术数量都远高于兄弟省市,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我省省级数量是国家级数量的四倍,说明我省武术非遗价值略低,或者仍需对我省非遗武术拳种进一步挖掘整理,深入探寻研究其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目前北京、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已经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这说明山东省应紧跟申报工作,实事求是,科学挖掘我省其他优秀拳种项目。

2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特征与价值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浸染,其不论是外在表现抑或文化内涵,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多元文化特点,其价值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群众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2.1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特征

传统武术的特点多表现为:第一,拳种扎根于民间,地域文化对拳种的影响深远;第二,拳种个性鲜明,特征显著;第三,历史久远,拳理深奥,拳种多以形象化的语言阐释。以下是将武术文化遗产置于不同的视角对其内在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2.1.1地域文化说——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地域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它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文化探讨,其地域概念通常是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它在产生之初当然是精确的,但由于漫长的社会历史的演变,其地理学的意义逐渐模糊, 其疆域更变,人丁迁移,景物易貌,只剩下大致的所在区域了。岁月的流逝虽然改变了古代区域的精确性, 但这种模糊的“地域”观念已经转化为对文化界分的标志,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

齐鲁文化熏陶和滋养着中国武术拳种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不同的武术拳种的技术风格和武术文化特色,门类繁多的拳种在齐鲁地域得到发展和流传,呈现出武术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如螳螂拳、孙膑拳、戚家拳、牛郎棍、吴式太极拳等主要萌发于山东胶东半岛各地;佛汉拳、子午门、大洪拳、二洪拳等萌发并流传于鲁西南;查拳、临清肘捶、临清潭腿亦是鲁西重要拳种;子午梅花拳、内功八极经传入临沂,龙形太极拳由天津传入利津,小虎雁拳在广饶流传,二郎拳、燕青锤在惠民流传,岳家大枪、摔跤二十手在益都、沂水流传,太祖拳在苍山流传,潭腿、埋伏捶等在郯城流传。

齐鲁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自然奔放、风格迥异的拳种,这些武术拳种在孕育之初就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功能,并且在内容体系,技术风格,拳理技法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

2.1.2历史沿革说——承继性与兼容性的统一

传统文化最为明显的一个文化特点就是世代相传性,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更加具有代表性,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技术内容、拳理拳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承继性和兼容性的高度统一,这是所有传统武术文化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每个拳种的传承时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的交融、碰撞中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在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薪尽火传,这种承继关系和兼容并蓄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个性体现和精神展示。

2.1.3文化个性说——内敛性与张扬性的统一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莫过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在世界文化之林展示出了独到的魅力”。诞生于山东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传统武术,在其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得到锤炼,越发显露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的演绎不仅表现为外显的,还表现为其内在精神,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所以某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地域内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价值观。人的个性和文化的个性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某一地域内的人们创造的共同文化标准,也就映射着某种文化的个性。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拳种文化的最初形成在某一方面被赋予了当地人们的个性倾向,既然拳种是人创造的,那么拳种文化也就有了人的个性。对山东省内诸多传统武术拳种的个性进行整体审视发现,产生于鲁西南、鲁西地区的拳种文化在外显上大多具有张扬的个性,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拳种的渊源有直接关系,比如大洪拳、二洪拳、佛汉拳、二郎拳等这些拳种,多与中原少林武术有血缘关系,而且这些拳种在农民战争中作为斗争的工具运用得淋漓尽致。相比来说,在鲁中、鲁东地区的拳种多表现为内敛型,这可能与地缘关系有关,比如鲁中地区的文圣拳、徐家拳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较深;鲁东地区的崂山道家武术、戚家拳、牛郎棍、吴式太极拳,这些拳种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与经历农民战争,经过战争洗礼的鲁西南拳种相比,相对偏安一隅,文化个性较为收敛。

2.1.4文化地标说——符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地标是指某个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事物,游客或者一般人可以通过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具有北斗星的作用,如教堂、雕像、桥梁等。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不仅仅是外在表现,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文化、精神的影响上,引入“文化地标”一词,也是从事物所具有的“场”来考虑,这个场就是“精神文化场”,笔者认为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个项目成为各个地域的“文化地标”,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功能:首先,它是这个地域的“文化策源地”。因为每个遗产项目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影响着当地文化,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发源于鲁东地区的螳螂拳文化,莱阳螳螂拳、栖霞螳螂拳、青岛螳螂拳等,都是“螳螂拳文化的策源地”。其次,它也是武术文化的“集会中心”,提到某个拳种,必定会涉及到哪个地域或者具体某个活动中心,比如安丘孙膑拳、青岛孙膑拳等。在健身领域,传统武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时代性、普适性的特点。第三,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地域文化名片”,每个武术拳种可以成为一个地域、一座城市的标签或者名片,是当地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临清的武术文化名片就是肘捶,东明的武术文化名片就是佛汉拳,其他亦如此。

所以,文化地标与一般的项目相比,其区别首先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是符合时展的,是符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2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价值

2007年6月9日,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特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具有这些特点,因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撑。所以,研究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2.2.1科学研究

每一种武术拳种都是在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个拳种遵循人与自然界的生存生长、繁衍发展之规律,遵循佛家“拳禅合一”、儒家伦理道德以及道家、太极阴阳学等深奥理论基础,汲取兵学、技击名家传世绝招,拳法、拳理奥妙高深,具有缜密的科学性。此外,对它的形成演变、拳理技法、价值功能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必定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2.2历史文献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一个拳种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传统武术拳种演变的足迹,从拳种发展的历史管窥整个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对于历史考古等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武术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山东武术拳种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山东人民斗争史的真实再现和演绎,对山东传统武术历史的考证有利于山东历史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2.2.3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其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因此教育内容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民族特色。把对武术文化遗产的认识提升到民族文化教育功能的高度, 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品德教育的关键期,武术文化遗产每个项目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揭示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在教育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功用和价值,从而服务于社会。

2.2.4实用价值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击实用性是山东诸多拳种普遍的功能价值,使习练者掌握护身制敌的本领,而且锻练人的胆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第二,有极高的观赏娱乐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第三,在健身养生长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功能,是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拳种多数附有养生功法,比如崂山道教武术就有养生功的练习。

3结语

山东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山东是中华武术主要发源地之一,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一个拳种都至少有上百年的传承历史,拳种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体系,每个拳种项目都深深植根于地域文化,与当地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真实演绎再现了齐鲁儿女自古以来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的全貌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见证了齐鲁大地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体现了山东省各族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已成为凝聚齐鲁儿女,营造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最显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李成银.山东传统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邱文山, 张玉书,张杰,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3.

[3]马永通.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山东省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49-50.

[4]李成银.地域武术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发展[J].搏击,2006(12).

[5]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6]李成银.齐鲁武术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7]郭守靖,郭志禹.从地域文化学视角透视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

[8]李成银.传统武术发展应坚持三个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7(5).

第4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戏剧 影视 传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的新兴艺术对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影视艺术也发生了巨变,利用光、时间、空间、声音、特技等所形成的多维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使影视艺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各类不同的电子媒介上。如果能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歌舞,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最终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剧艺术。主要由民间的说唱、歌舞、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融汇而成。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黄梅戏等。中国戏剧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曲词、表演、音乐、美术等融为一体,用节奏贯穿其间,既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表现力,又达到和谐的统一,大大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形成了独有的、节奏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中国的戏剧艺术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006年,戏剧艺术作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6月2日予以公布。早在2001年,昆曲已被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现状

同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剧艺术发展到现在,都面临着衰亡的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电影电视、随身听、DVD机、互联网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和广阔的选择空间。相反的,戏剧艺术的生存方式就显得陈旧和过时了,传统戏剧只有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才能表现出它的艺术魅力。但这种以剧院(舞台)为中心的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约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已不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去欣赏一种程式化的、剧情相对比较简单的传统戏剧表演。不仅戏剧如此,所有的剧场艺术都面临着普遍的危机。

目前,全国共有戏剧剧种360多种,除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剧种外,还有几百个小剧种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它们的传承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大剧种,如京剧、越剧、豫剧等都开办有专门的艺术院校,但近年来都面临着生源匮乏的危机。对于一些小剧种,更加令人担忧,有些剧种的传承人仅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两个,更没有任何资料得以保存,他们的传承全部靠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很多小剧种都悄无声息地消亡了。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戏剧,近年来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保护模式过于保守,保护手法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与时展的趋势,效果不好。因此,对戏剧艺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科学的传承迫在眉睫。

三、如何发挥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最能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影视艺术,将对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发挥巨大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影视艺术的强大记录功能,对经典剧目、经典唱段以及演唱方法,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小剧种,进行记录、归类整理成视频资料,统一保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守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法则。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能得以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淀,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因此,在它消亡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它的记录,因为只有在这些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地绽放出新的艺术之花。而影视艺术的技术性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使记录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文字和图片的层面上,而是真实地保存了它的影像和声音,这对今后的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也为这种即将消亡的艺术形式保存了最真实、原始的影像记录。

(二)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通过电子媒介将优秀的戏剧剧目传播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

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受很多条件制约:它必须要有一个舞台(空间),它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而观众欣赏戏剧也必须通过舞台,每一个观众由于所坐的位置不同,其观看的角度就不同,因此他们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而且经常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表演。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即使是去趟洗手间或者接一个电话,都会漏掉很多精彩的片段,要想再看一下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安排时间、花费金钱从头看一场。因此,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借助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通过摄像机的角度转换和镜头、景别的切换,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来展现每一个场景,使剧中人物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变化都可以被观众看到。再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把这些优秀的剧目通过各种不同的电子媒介传播出去,人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剧场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欣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戏剧传播的局限性,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戏剧、认识戏剧,进而热爱戏剧,戏剧艺术也将因此而更加接近普通老百姓,从而重新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三)在保护传统戏剧艺术的同时,努力融合影视艺术的美学原则,开发新的戏剧形式,使戏剧艺术更贴近生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成了观众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而对于戏剧来说,其精华所在却是追求神似的写意风格——假定性和程式性。传统戏剧要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诠释复杂的场景和情节,解决舞台空间与剧情实际空间之间的矛盾,在几代艺人的努力下,终于创造了一整套拓展舞台空间、变换舞台空间的巧妙办法,这就是高度程式化的虚拟手段。例如,同样是表现上楼梯、开门的情节,在戏剧艺术中,可以用几个程式化的动作就交待了;而在影视艺术中,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楼梯和门,而演员也要像在生活中一样去上楼梯、开门,仿佛身临其境。戏剧艺术不仅通过富有音乐节奏的肢体语言,配之以小道具,创造出各种变幻的空间,并且以不同的脸谱来概括类型化的人物特征,生活形象被高度抽象化、符号化。这些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之所在,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保护的。就像现代的剧院文化一样,虽然都在逐渐式微,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剧场艺术一定要保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欣赏到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戏剧艺术,还必须回到剧场、回到舞台,这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对传统戏剧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和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开拓新的戏剧形式。影视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影视艺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借助科技的手段,制作出逼真的场景,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时空与视听的综合再现。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培养和改造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传统戏剧也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依据影视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传播媒介、欣赏方式、审美心理,运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全新的、以戏剧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屏幕艺术作品。在融合的过程中,肯定要经历痛苦的割舍,因为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和程式性恰恰违背了影视艺术中的逼真性原则,因此,割舍在所难免。其实,不仅是戏剧,各种艺术形式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例如电影,随着剧场文化的逐渐萎缩,电影艺术本身也正在萎缩。但是,在电影艺术式微的同时,它还在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或与别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媒体进行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态,比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广告、活动网页、电脑游戏等。而传统的、古典意义上的胶片电影,可能会成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戏剧艺术要得以延续,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融合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催生新的戏剧品种。

艺术发展史的经验证明,所有生命力旺盛的艺术门类都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历久不衰的,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有寿命的,需要做出不断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历史的发展。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30147)

参考文献:

第5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市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优势与成绩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1-0004-03天津是具有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渤海之滨,为古代燕赵之地,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天津又为近代武林宗师霍元甲的故乡,民风淳朴、行侠好义,群众性练武活动蔚然成风,名家辈出。众多的武术拳种在天津发展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众多的津门武术流派和武术社团组织,成为津味十足的民族传统体育标志性文化。解放后传统体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曾于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天津有许多著名拳师参加比赛并获得名次,为天津争得了荣誉。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在市委领导下,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取得进展。天津市在2005年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精神下,进行了非遗保护的实质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目前保护传承的状况如何?有哪些优势和成绩是文章将要阐述和分析的,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天津市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对天津市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 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天津市文化局直接领导下,做了较为大量的工作: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19日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领导天津市非遗具体保护工作之机构,正式担负起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整理、保护、申报等工作;成立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联席会}义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拥有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非遗保护队伍,标志着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有了自己的指挥部。近年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有效地保护了天津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文化传承。

2 初步形成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我市逐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项目中的第6项。而在第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中“传统武术”是其重要内容。为使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持续性进行,除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同时向国家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各区、县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我市是直辖市,相当于省级,因此,初步形成了国家+直辖市+各区县的三级保护体系。

3 进行武术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

在天津市文化局和非遗中心直接领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取得进展。2007年经专家评审、天津市市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0项,在非遗第6项“杂技与竞技”中传统武术有5项:他们分别是回族重刀武术(红桥区)、拦手门武术(河东区)、霍氏练手拳(西青区)、北仓少练老会(北辰区)、北少林武术(蓟县)。其中回族重刀武术(传承人曹仕杰)和拦手门武术经申报,文化部分别于2006和201 1年批准并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经专家评审,天津市市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0项,在非遗第六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9项中,传统武术占4项,分别是无极拳(东丽区)、鲍式八极拳(北辰区)、李式太极拳(武清区)、独流通背拳(静海县)。2013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9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中传统武术共7项,他们分别是功力门武术(红桥区)、傅式形意拳(宁河县)、太祖长拳(天津体育学院)、王秦庄少林功力拳(北辰区)、五行通臂拳(南开区、武清区)、赵堡太极拳(北辰区)、银炭导引养生功(红桥区)。迄今为止,列入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共计11项。列入同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项。天津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和天津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详细信息见(见表l、表2)。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其他保护工作在天津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除了进行了武术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外,还进行了较为大量的其他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如非遗专家讲课、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信息登录工作、非遗专题片的录制工作、媒体的宣传工作,如天津日报非遗板块、还建立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等等,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天津传统武术的内容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5 天津非遗博物馆成立,天津传统武术涵盖其中坐落在天津庄王府内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经过精心筹备正式建成,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天津市“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的基地。展馆共7个展厅,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的10个项目类别设立。包含了当时公布的本市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漫步展厅,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一件件实物,“京剧大码头”“评剧发祥地之一”“北方曲艺之乡”等天津的文化标志清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刻砖、木雕、剪纸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天津非遗内容涵盖其中、天津传统武术的悠久历史、丰富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唤醒渐趋沉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提高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6 霍元甲纪念馆建立,国际精武体育会寻根天津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乡,霍元甲1910年创办精武体育会于上海、后分会遍布世界,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倡导和发扬爱同,修身,正义和助人的精武精神是一宗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天津市非遗保护和2010年天津市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2亿元的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中华武林园――霍元甲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霍元甲纪念馆的建成对迷踪艺的继承和津门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纪念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同武术家霍元甲逝世100周年及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体育会”成立100周年,2010年11月13日,来自12个国家39个精武体育会的代表,聚会霍元甲的故乡一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中华武林同,寻根溯源,弘扬中华武术。

7 北少林寺得以复建,利于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天津蓟县北少林寺是禅宗主庭少林寺的主要寺院,北少林武术是少林武术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寺地处蓟县盘山,始建于魏晋。寺院僧人习少林武术,后经演变发展为北少林武术,距今有700年的历史,后商仕芝将所学少林武术发扬光大,至今200余年,商门武术为北少林武术之代表,目前已传至7代。为推动北少林寺重修工作,天津宗教局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复建之中。北少林寺的复建既可以扩大北少林寺的影响,无疑有利于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

8 天津市传统武术团体组织、习武站点和馆、校、社的建立。

天津市武术运动协会成立于1984年。在体育局领导下负责本市群众武术工作。绝大部分区、县也都先后成立了武术运动协会分会,并领导本区、县的武术工作。调研显示,2006年至2013年间,天津市市级单项拳种研究会经申报由市武术协会批准成立的有: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杨氏太极拳研究会、孙氏太极拳研究会、吴氏太极拳研究会、武氏太极拳研究会、八极拳研究会、拦手拳研究会、五行通臂拳研究会、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无极武术研究会、形意拳研究会、迷踪拳研究会等12个市级单项拳种研究会。之后在区、县也成立了部分基层单项拳种研究会,如:天津市北辰区八极拳武术协会、西青邓店开门八极拳研究会等武术组织。单项拳种研究会的成立,对于保护、传承、研究某一拳种,并进行各门派之间的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我市还有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天津文山拳社、武当研究会天津分会等组织。在基层武协或单项拳种研究会组织下,武术、太极拳辅导站、点纷纷建立,他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习武锻炼的组织形式。新千年前后,主要以通过教学、培训、参加表演、比赛等活动指导群众参与武术健身等为目的武术馆、武术学校、武术社、武术培训中心、武术俱乐部相继成立,分布在天津市市区及各区、县。这些传统武术团体组织和武术馆、校、社的建立,无疑对天津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活态的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9 天津市传统武术竞赛活动的开展在群众性练武活动的基础上举行的传统武术竞赛活动,是民间群众性传统武术练武活动的延深和提高,也是非遗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乃至于汇报和展示的平台,是对群众性练武活动成果的检阅。因此,传统武术竞赛活动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开展得如何,往往从传统武术竞赛活动中折射出来。白2008年以来至目前举办了三次,即2008天津市首届传统武术大赛(在南开大学举行)、2009年天津市“双街镇”杯传统武术大赛,以及2011天津市“双街镇”杯传统武术大赛(在北辰区举行)。参赛队员主要来自本市各区、县武术协会、各单项研究会、武术馆、社、俱乐部、部分高校学生等。天津市传统武术大赛对天津市传统武术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天津市传统武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观。

10天津市部分传统武术进学校进社区我市部分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进学校,进社区。结合中小学健康、快乐、运动、发展的办学理念,进入部分小学和中学发挥其教育功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鲍氏八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拦手门武术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如鲍氏八极拳成为双街模范小学校本课程,并作为体育必修课的一项内容进入天津市92中学。并为适应中小学生和初学者演练,编排简化套路以利普及推广,并注重教练武术技能的同时注重武德教育。拦手门武术首次进入春华街长康里社区活动站,对青少年传授武术。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推进了非遗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学生们在参与了有意义的健身活动的同时了解体悟了传统武术文化,提升了自身素质。

11 结语

综上所述,天津市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天津民风淳朴、行侠好义,素有习武之风,名家辈出。加之天津非遗博物馆的建成并对外开放,以及霍元甲纪念馆建立,北少林寺复建,有历史悠久的北少林武术,拦手门武术,少练老会等诸多武术流派、社团组织是天津地区优秀文化遗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保护工作成果明显,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机构市非遗中心成立和非遗专家委员会、初步形成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武术国家级、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对于津门传统武术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005 )18号.

[2]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C].天津市人民政府文件津政发[2007]38号.

[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项目名录的通知[C].天津市人民政府文件津政发[2009]47号.

[4]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N].渤海早报,2009-01-22.[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Achievements of Traditional Wushuls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ianji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第6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

第7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品牌化

1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自身条件

1.1 邳州非遗文化自身的价值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具有文教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邳州每一项非遗技艺都经历了历史沉淀,无形中已经化为邳州丰厚的文教资产,另一方面,文教资产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又衍生经济价值,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邳州的文教价值。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

1.2 邳州非遗开发的法律支持、政策扶持

非遗产业化一直是广受争议的焦点,因此在邳州非遗产业化措施实施之前,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权威性的制度保护措施,以保证非遗产业化中生产、销售过程的通畅化,让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1.3 邳州非遗的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运作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最K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的相关群体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要达到这样的成果,一方面要抓住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非遗传承人,让社会和政府同时对传承人进行辅佐保护,使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邳州应加快非遗产业链的建设,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模仿高校非遗“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传承人、非遗生产基地、市场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邳州非遗产业化的独特体系。

2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难言之隐

2.1 传承人的局限

时代在飞速发展,众多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他们未来得及与时代共进退,只单单用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面对产业化的冲击,他们没有积极应对,而采取一种偏激的保守措施,不肯接受非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存在自我封闭的局限。

若想打破该局限,最为关键的是让传人主动迎合社会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使其手艺能够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为时代所接受。在守护中求发展,才是民俗文化正确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处在较低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的传承行为,阻碍了邳州非遗的多元发展。

2.2 非遗文化背后的利益纷争

目前,邳州部分非遗工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非遗发展背后的利益纠纷仍不容乐观。部分非遗技艺者为争得传承人的头衔而费心思,只为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资金,非遗技艺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盗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赚取金钱,不理会传承人的权益,不给予传承人补偿,忽视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进度缓慢。

2.3 传统思想与产业化根深蒂固的矛盾

产业化是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先进的工艺完全服务于资本。老手艺人坚守的是原始而纯粹的手艺,是最根本的文化内涵。面对机器,面对产业化,手艺人选择大都是拒之门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脆弱、非物质形态流变或无形、表现形式个性独特、传播扩散呈现民族地域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不能完全像工业化产品一样无限制地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而更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进行产业化,即使对其产业化也会前景暗淡、步履维艰且负面效果较大。

3 邳州非遗产业化品牌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邳州非遗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劣势,邳州非遗的产业化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别具特色的邳州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和传承邳州非遗,成为邳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1 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大对邳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媒体的消息传播成为主力,借助媒体宣传邳州非遗产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起集文化与技术于一体的邳州非遗宣传方案,将邳州非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集中体现,打造邳州非遗文化的特有品牌,营造邳州的非遗文化发展氛围,实现非遗发展与宣传的一体化效果。

3.2 深入对邳州非遗历史背景的挖掘,创作“新非遗”,培养“新传人”

每一项邳州非遗工艺都是历史积淀而来,它们发展至今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故事。我们将这些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创作最具邳州非遗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邳州的非遗品牌类型,提高邳州非遗的含金量,将邳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好做强,让非遗文化保持活态传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作为邳州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将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创作邳州“新非遗”。

3.3 建设及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筛选邳州适合开发的非遗项目

邳州非遗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的同时,还应设立非遗产业化所需的督查小组、审核部门,确保邳州非遗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合理有序。另一方面,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也亟待解决,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应在三方利益协调合理化的情况下,再进行市场的发展,以免日后的冲突加剧。

市场化的发展要选取邳州合适的非遗工艺,不能一概而论,囫囵吞枣,降低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效率,破坏邳州非遗工艺的本土化发展。

3.4 重视非遗传承人

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非遗文化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参加活动的经费也大相庭径,这对有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来说,成了最实际的困难。邳州想要将非遗工艺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拨发专款,解决传承人面临的现实“危机”。另外,在获知相关活动开办时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有更多机会对外交流,丰富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将传承人引入邳州高校,并颁发相关职位证书,让传承人进校园,把非遗文化带给高校学子,培养传承新生源,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针对邳州思想保守的非遗传承人,应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劝解,解放思想,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传承人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理解非遗产业化的原因,积极投身到邳州的文化建设中。

4 结语

邳州传统民俗文化不胜枚举、形色多样,许多传统手艺人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举步维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变得显而易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适当改变以寻求突破,将邳州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创新,不但可以促进邳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然新机,协同好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再启蒙: 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光明日报》[N],2011.

[2]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1期.

[3]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N].新华每日讯,2013-06-21.

[4]鲍展斌;黄亚男.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问题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01):100-105。

[5]闫玮.洛阳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及开发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市场,2014,124(07):17-18.

作者简介

第8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高职学生就是非遗文化绝佳的传承主体。这是因为,高职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基本都是拥有创新意识的杰出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工艺有很浓郁的学习兴趣,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机会,学生就敢自主创新[3]。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都接受过好的专业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会持续引导他们创新,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不受利益约束,他们能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倾向于区域性非遗文化的交流学习,促进了非遗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深入中,学生发挥创新作用,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类高职教育一定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9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运河综合保护的应有之义。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桥西区域是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核心地块,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主要区域。馆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桥西历史街区打造以怀旧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为重点的特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内容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以馆群为核心来带动桥西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保护大运河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推动运河申遗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核心定位。馆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也就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依河而居的浓厚生活文化氛围,通过工美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现杭州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目前,馆群最显著的特色是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并实现了“老厂房”、“老字号”、“老遗产”和“老手工艺人”的有机结合,是全国首家以刀、剪、剑、伞、扇为展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群落。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馆群最为核心的定位与内涵。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及经验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博物馆传统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对已经灭绝或无抢救可能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是以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博物馆做法,通过保护理念的“进化”,实现对还“存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与以往“博物馆化”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文化危机、成为暂时延续生命途径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运河桥西区块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活文化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继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因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这个模式的具体创新,可以用“生活、活态、活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生活。作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美文化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大众生活。只有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把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才可以重新焕发市场活力。一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集中反映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2010年,桥西历史街区顺利开街,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导下,保留了大批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桥西历史街区完美呈现出“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生态人文特色街区,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杭州历史与桥西历史文化的活态读本。作为桥西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在博物馆建设中始终秉承“保护第一”理念,将“老字号”、“老遗产”和“老厂房”有机结合,让整个博物馆群与整个运河和桥西街区相互融合,营造了人与河、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彼此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活空间,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体现与传承。二是创新展示形式,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在展陈示计上,博物馆群通过多元化、现代化和动态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馆群展品陈列中,打破了传统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统全面的展品历史背景介绍和传统工艺的场景展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现代解读,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艺、形制、艺术风格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活动等丰富内涵。在场景设置和互动环节的安排上,也从“非物质文化展览”的本质出发,为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而设置,比如通过张小泉作坊的场景复制、现场刻花表演、西湖绸伞现场制作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让非遗文化走入学校和社区。博物馆群还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把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活动、工美技艺送到社区和学校。2010年,活动走进福利中心等4个社区(中心)和拱宸桥小学等9所学校。

2011年,活动又走进沈塘桥社区6个社区,杭州聋人学校等15所小学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动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共计12次,如浙大城院、文澜中学、明珠实验学校、保俶塔实验学校、市聋人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源清中学等都进行活动展览。活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历史,而是要让它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有活态的展示,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一是打造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筹建,2011年5月开馆,建筑面积1538.86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特色鲜明。手工艺活态馆二期将于2012年底启动,计划于2013年9月建成开放,届时将实现扩容1300平方米。展馆现有入驻厂家12个,近30位艺人长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销售的手工艺品近百余种。目前已成为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四位一体”的非遗亮点,其中手工艺现场制作包括王星记制扇及民间扇面绘画、张小泉制剪、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紫砂、陶艺、手工旗袍4个传统类手工项目,以及手绘、手工皮具、软陶捏塑3个现代创意手工种类。到2012年10月底,活态馆累计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团队291个,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展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代表性和综合性、展示的真实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组建方式的社会性。二是国大师带徒。“国大师带徒”是全国工美行业传承发展史上的首创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创新,它由杭州市文创办、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项目旨在弘扬传承国家级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精神和精湛技艺,进而带动杭州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促进师承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使杭州工艺技艺和工艺产业规模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5—8年培养出10名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高端人才。

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生活,除了机制的设计和推进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的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的持久互动,激发市民对非遗的文化需求,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关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一是非遗文化创意集市。2010年国庆期间,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伞市三大文化创意集市活动,特别邀请张小泉、王星记、浦江麦秆扇厂、西湖绸伞等厂家参与,展现刀剪、伞、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曲艺大观、非遗技艺、民俗展卖、手工游园”四大特色活动为主的“非遗集市”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共邀请到全国47家非遗项目参展。2012年青春创意集市集大学生和社会手工达人的力量,不仅手工作品有创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推陈出新,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宣传效果好,既传播和推广了传统的非遗文化,又搭建了各类现代创意手工的交流平台,更传递和宣扬了环保创意生活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为馆群的品牌活动。二是举办非遗文化系列展览。围绕非遗主题,馆群举办了系列展览活动。具体包括“纸剪传奇”———桐庐剪纸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伞行天下”———休闲、军事航空伞具展,“纸剪传奇”民间剪纸作品系列展之吴素莲剪纸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书楼的风雅,“纸剪传奇”之富春撷英———桐庐剪纸作品展,“感悟非遗”系列展“来自田间的守望”———浦江麦秆剪贴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澄怀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国风,“感悟非遗”系列展之光影传奇———海宁皮影展,“扇上清风”———高甬春书画艺术展,传承与弘扬———浙江民间文艺十大特聘专家师生精品展等。三是举办节假日非遗主题活动。2011年6月,博物馆成功承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活动,并现场进行了油纸伞糊伞面、西湖绸伞贴青、张小泉刀剪刻花、现场剪纸、彩绘表演等手工艺活态演示,同时在四大馆区分别开展剪纸现场体验、剪纸大赛提升班、运河历史人文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生活化传承”的路子,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馆群应继续立足“生活、活态、活动”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从产业园区打造、体验旅游线路设计、演艺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好优化提升工作。

规划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单一的博物馆往往只能实现留存的功能,而无法做到传承和发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创造出非遗传承的生态空间,就必须打破博物馆的单一功能,以博物馆为核心,整合研究、创新、生产、展示、体验、销售、传承等各个环节,打造出一个非遗保护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整合桥西街区,联动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各点,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吸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或传承人入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渐打造形成一个“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以非遗为线索进行相互贯通、串珠成链,并做好功能、业态、旅游体验等专项规划,真正把这些空间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发展、传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非遗体验、交流、学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态空间和创业产业园区。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演艺项目。重点突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主题演艺项目,可以以博物馆为核心,扩展到整个桥西街区,进行节目的设计和表演。同时,邀请各地非遗项目及老艺人参与,支持已有的演艺表演项目及节庆活动入驻博物馆及街区,形成非遗及民间演艺的集聚中心,进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增强整个区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