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土资源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保证发展上有新作为。
市招商引资形势越来越好,当前。乡村建设特别是新城区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用地需求继续旺盛,目前,新登记在册的项目用地已达3000多亩。将对明年要开工的重大项目提前谋划,落实供地保障。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占地,争取先行用地、先占后报。以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为突破口,引导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过去批而未用、已供未用地的土地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为市政府科学处置当好参谋。
(二)土地整理上有新突破。
克服一切困难,一是善始善终搞好移民土地整理。春节前完成全部工程,让移民接收,让移民满意。二是综合整治上创特色,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结合,力争把熊口农场东大垸分场土地整理和134户农工整体搬迁项目,打造成我市以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样板工程;三是继续抓好高产农田项目的申报,做好已批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施工和已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三)执法监察上有新建树。
密切关注,一是强化土地执法监管责任。防止违法用地反弹。二是全面更新执法理念,深化土地预警执法,完善土地网格化管理和每周零报告制度,把执法监察的着力点放在宣传提醒,早发现早告诫早制止上,变生硬执法为柔情执法,变主动奖励为主动预防,最大限度减少我执法利息和用地单位的违法本钱,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土地用管关系,增强全社会管地用地的共同责任。三是着眼明年和更长的时间,从执法监察的角度,对用地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打好提前量,确保明年违法用地有更大比例下降。
(四)改革创新上有新思路。
而且是新问题、老矛盾相互交织。要把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作为创新的重点,现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屡见不鲜。做到两手抓,两手结合更好。把制度创新作为探索创新的着力点,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保证能力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特别要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研究,对上了解并争取政策,对下全面掌握实情,有效解决农用地转用指标缺乏问题。
【关键词】国土资源;资源规划;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都和资源有关。由于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了国土开发不合理布局与当地环境不适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阻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国土资源规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种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1.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1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统计,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我国的耕地因被占用、退耕、弃耕而减少的面积达到了2930万公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因调整农业结构、非农建设和灾害损失减少的耕地面积达到了681万公顷。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这更是降低了我国的人均耕地数量
1.1.2 土地资源质量降低,被严重破坏
随我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电气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使农田越来越少的使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地中的有机质含量。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地力下降和土壤板结。农民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增施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既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有些缺乏环保意识的小工厂排放“三废”造成的污染已经影响了土壤的质量。
1.1.3 山林乱垦和荒山闲置现象严重
有些地方大量的把不应该开垦的山林和草原开垦成耕地。目前,我国仍有607万公顷的耕地坡度超标。水土在大量的流失。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开发科学指导,再加上没有调动农民开发土地资源的积极性,造成我国6867万公顷的荒山长期的荒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1 矿产供需失衡,紧缺资源。
石油、富铁矿等支柱性矿产长期供不应求,供需缺口在不断的扩大,可用矿产越来越少。
1.2.2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矿产的技术含量、加工程度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口矿产的优势,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1.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合理。
小型矿、难选矿、超大型矿和贫矿多,富矿少,很多地方都出现重复建设和打矿小开的情况。矿产开发的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都比较低。
1.2.4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采矿诱发的泥石流、崩塌等现象加剧。
1.3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3.1 海洋开发技术落后
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海洋科技经费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开发和研究经费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我国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渠道比较单一。
1.3.2 海洋灾害加剧
生态环境在不断的退化。海洋污染和海洋灾害严重的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由赤潮发生的累积面积达到了93260公顷。
1.3.3 污染事故频发,环境污染范围扩大
随着海上运输越来越频繁,海洋自身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每年我国海上都会发生几十起原油泄漏事故。益处的油达到了上万吨。加上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都是导致海洋污染范围加大的原因。
1.4 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4.1 矿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开采矿山时,“三废”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加上环境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所以恢复生态环境的工作很艰难。
1.4.2 地质灾害严重
每年我国都要发生多起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很矿区的水均衡系统都遭到了破坏。有些地方过度的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下沉。地质灾害的频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1.4.3 地质遗迹保护不当
地质遗迹保护不当造成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迹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着毁灭的可能。
2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国土资源规划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在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等全部的过程中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引,把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做好,在发展中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国土资源规划工作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2.1.1 国土资源规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国土资源规划是在国土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运用先进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的体现。充分的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土资源规划实际上是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的一种规范,它并不是限制人们使用多少资源,而是指导人们该如何合理的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接受科学的指导合理的利用资源,同时也提出了规范来制约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体现了国土资源规划引导和制约两个基本的功能。国土资源规划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中,充分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
2.1.2 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应做的五个转变
国土资源规划更应该做好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以资源节约为基础的规划体系和和谐文明的资源消费观。对此,我们应转变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转变规划内容。由以前只注重资源开发用转变为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二是转变规划管理模式。由以前的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三是转变规划编制的方式。由以前效率第一公平第二转变为效率和公平并重。四是转变指导思想。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由以前的指令性规划转变为指导型规划。五是转变规划的范围。由以前只注重国内资源转变为在国内资源上面向国外的规划方式。
2.2 国土资源规划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之上的,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土资源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2.2.1 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持续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不能把一时的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上,应该把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在三者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基础上来经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2.2 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对资源所有的改变都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在对当前的资源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现实的资源利用要在不危害后代的人需求前提下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确的处理好眼前和未来的关系。
2.2.3 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如果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资源开发,那么必将会掏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丧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要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放在并重的位置,正确的处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 总结
总而言之,对国土资源的规划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把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来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国土资源规划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彦英;樊笑英.新时期国土资源面对的问题解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1,(4)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国土资源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秩序,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以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首长责任制,并成立了两违办,专门负责对全县和县城周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督查,并依法组织强制拆除等工作。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办2013年的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2013年的工作情况汇总
我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以来,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坚决予以查处,并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两法的宣传,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家知户晓,为我县的两违拆除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两违巡查工作,由县四家班子领导带队分为四个巡查小组,按线路安排,重点监控,每月每组集中巡查4至5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严格依法行政,走完程序,成熟一个打击一个。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发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案件41宗,组织拆违联合大行动7次,出动车辆70辆次,出动人员2100人次,拆除违法房屋基础27间、房屋及临时建筑55间,拆除总面积9241.28平方米。经过集中整治,目前我县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大大规范了我县县城周边国土资源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秩序。
二、日常管理制度
1、县处级领导分为四个小组定期轮流每月每个小组各巡查一次,带领相关部门及时、依法处理,县国土局、住建局负责做好巡查记录。
2、县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实施巡查,负责国土资源案件的调查、取证、立案处理工作,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确保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依法处理到位。
3、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一是规划方面: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对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进行违法建设的行为依法查处;二是建设方面:负责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并依法从严处理;三是城乡规划方面:负责城镇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牵头组织拆除等工作。
4、乡(镇)政府及其国土所:定期实施巡查,巡查发现或在接到村级报告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后24小时内到场核实制止,制止无效的向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住建局报告,对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必须在发现后10个工作日内采取相应措施。
三、存在问题
1、农民建房用地是刚性需求,但由于群众依法用地意识不强,且受总体规划、农用地转用、耕地占补指标和程序等多方面限制,导致了无法落实而发生违法用地;
2、一些群众和个体老板受到利益驱使,置土地法律法规于不顾,擅自出租、转让集体土地进行木片加工、焦炭厂等非农建设。此类案件由于普遍得到当地农民支持,查处难度相当大;
3、个别群众法制意识不强,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认识不足;
4、政府职能部门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巡查力度和打击力度不够,没能及时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2014年工作计划
1、继续加大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巡查力度,及时、深入发现问题,为我县更加有效地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提供准确无误的线索;
2、加强法制宣传,全面提高依法用地意识。采取多形式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全力营造全民依法用地管地的良好氛围,同时用好用活保障支持用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确保依法合理用地;
3、进一步完善机制,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土地、矿产管理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动态巡查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发现、制止、查处、惩戒、防范等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4、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两法的宣传,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家知户晓,为我县的两违拆除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5、继续加大两违拆除力度,让非法买卖土地者、违法建设者无处藏身,知难而退,为进一步规范县城周边国土资源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秩序,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县城周边国土资源、规划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现将国务院批准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按照《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的要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上报材料包括市人民政府审查意见40份,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1万~1∶5万)2份,其他与省级规划相同。需报国务院审批尚未报预审的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尽快上报预审;经过预审的,要按预审意见抓紧修改,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
全文
为了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订本办法。
一、审查组织
国土资源部负责具体组织规划审查工作,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国务院审批。有关部门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民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等。
二、审查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他相关调查资料。
三、审点
(一)编制原则。规划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编制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二)目标和方针。规划是否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相符,是否体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和21世纪人口高峰期对耕地的需求,是否体现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草地的要求,是否体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否落实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指标。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分区和布局是否合理,交通、能源、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是否有保障,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四)实施措施。实施措施是否体现了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五)协调情况。农用地与各类建设用地安排是否相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是否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是否与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总规模衔接到位。
(六)规划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七号)的要求。
四、审查报批程序
(一)前期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规划时,应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组织评审,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二)申报
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上报材料包括规划文本及说明、专题报告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查意见各40份,规划图件2份。
国务院收到报件后,将规划文本及说明、专题报告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查意见批转国土资源部组织审查。
(三)审查
国土资源部收到国务院交办的报件后,分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同意批准、原则批准、不予批准的意见。
在规划审查过程中,国土资源部综合有关部门意见,认为有必要对该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可建议国务院将该规划退回报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其按要求修改完善后,另行上报。
国土资源部完成组织规划审查的时间为一个月,有关部门和单位自收到审查规划征求意见之日起15日内,应将意见书面反馈国土资源部,逾期按无意见处理;有关部门对规划有较大意见分歧时,国土资源部应组织有关各方进行协调。
(四)批复
国土资源部将综合审查意见和附件及有关部门不同意见一并报国务院审批。
凡属原则批准,但需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公布规划前应认真组织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划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规划审查批复的周期一般不超过两个月。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贵州省
在城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城乡建设规划来合理安排城乡的建设布局,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做好土地资源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贵州省来说,应当协调好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用地,对土地的利用目标和方针进行统筹规划,严格遵循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控制方向和控制指标,有效实现各项控制指标的动态平衡,合理布局城乡发展中的农田和城市建设布局,并提出合理的实施规划。
一、贵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必须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共有17.62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处云贵高原向丘陵地区过渡的中间地带,很多土地都是斜坡地形,高原山区占大部分,并具有强烈岩溶化的特点。根据贵州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山地占绝大部分,约为60%,丘陵约为30%,另外还有7.5%左右的山间平坝。与其他省份相比,贵州在土地资源方面缺乏平原支撑。贵州省的耕地资源不足,存在着严重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在城乡规划中却存在着过多占用农村土地的问题。随着城市化部分的逐步加快,贵州省的农民也逐步走出乡村,开始走入城镇中寻找工作机会,使城市和乡村逐步走向了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城市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另外,很多农村的土地资源类型也日益多样化,这也吸纳了很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土地资源的使用权限通常都是通过拍卖的方式得来,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拍卖得来的资金也可以用于城市的发展规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贵州省的进一步发展。
(二)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说来,贵州省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土地征用不合理。目前,很多地方的土地利用权限都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获得,土地补偿费低于土地出让的价格,使土地收益分配混乱,不但损害了人民利益,也带来了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滥用和土地浪费等问题;第二,利用竞拍的方式取得土地资源的使用权,这也导致房地产商竞拍得来的土地价格较高,开发商为了赚取利润,会通过降低房屋质量、提高房屋价格等方法来取得利润。这些原因都导致房价的过快增长,房屋价格居高不下但房屋质量较差,这些都不利于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容易形成房产开发中的泡沫现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土地资源规划协调困难。在土地资源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土地资源的规划中,规划部门的着眼点和土地部门的着眼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规划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城镇的功能,要求土地资源利用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土地资源部门则依照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的方针,强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另外,在编制标准和编制技术方面,土地资源部门和规划部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人均用地指标和土地分类等方面存在着测算不一致的问题。最后,在土地用途管制方面,二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小城镇用地方面的管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城乡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必须要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以贵州本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加合理、科学、规范地利用土地资源。具体说来,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土地征用标准
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政府应当依据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决定补偿的额度,合理区分不同用途的土地资源。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途来划分土地资源的优劣,合理提高优质地块的补偿费用。另外,要逐步从“征地”走向“购地”,在土地征用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征用和管理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在具体的费用上,耕地补偿费应接近于土地出让金,不得低于同等类型的耕地造地成本,避免出现征地补偿费用较低的问题。
(二)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管制
对于土地资源的出让、招标和拍卖等活动,我国应当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并要加强对土地拍卖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土地征用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维护好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问题。土地资源的征用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将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看待。为了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价值,规范土地招标和竞拍的过程,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土地资源的基准计价,更加规范地对土地资源的产权进行管理。另外,要根据土地产权的不同,并结合土地的用途、位置和使用年限等相关因素,综合衡量土地资源的价值,合理制定土地资源的基准地价,更加规范地对土地招投标、拍卖和挂牌等过程的管理,形成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系列的制度体系。
(三)合理规划并协调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重要的保障,也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为此,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土地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使城乡规划更加的规范与合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逐步完善《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并做好“两规”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明确二者之间的约束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衔接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制定土地资源利用的配套管理办法,更加有效地约束和引导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其次,要在技术层面做好“两规”之间的互通,建立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两者在技术层面和标准规范上的互通与协调。最后,要坚持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和落实合理用地的基本理念,尽量少地占用耕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贵州省的人口、经济等方面相适应,不断优化贵州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
在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价值,用发展性的眼光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作用。为了促进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制定出城乡土地资源的规划政策,并建立健全土地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资源的招投标、竞拍和使用过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解决贵州省存在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房屋价格上涨过快和各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根据贵州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科学规划贵州省的土地资源,促进贵州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冬梅. 浅议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中的合理利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2]曹光永.基于土地合理利用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科技资讯,2010.(18).
二、理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
一调整和理顺市、县区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干部管理体制,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各县区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切实做好干部移交和接收工作。
二市、县区国土资源局,为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其机构、编制仍由同级人民政府管理。
三各县区乡镇国土资源所或按区域设置的国土资源中心所,为县区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其机构、编制上受到县区人民政府管理,经费上划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业务由县区国土资源局管理。
四各县区乡镇国土资源所包括原土地管理所、矿产资源管理站编人员,原是公务员的其身份予以保留。同时,要在原编制数和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对乡镇国土资源所包括原土地管理所、矿产资源管理站机构及人员进行整合,依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统一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市、县区政府要保证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到位,切实发挥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在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中的作用。
五加强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机构编制的管理,合理配备编制,按照“凡进必考”原则,严把进人关。政府机构改革以来,个别县原土地、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合并设立还没有到位的要在六月底前合并到位。
六国土资源工作所需经费全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原预算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和工作需要适当增加,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原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征地管理费等资金的计提及使用管理办法不变,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管理。
三、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体制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做好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确保规划任务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二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和调整,一律由省政府审批。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做好审核和报批工作。
三经省政府依法授权市政府审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事先将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土地用途分区图等规定内容,上报省政府核定。规划经批准后,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四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或调整,涉及改变规划规定内容的必须逐级申报并经省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或调整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
一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国策意识和法律观念,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国土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省上将加大对市、县区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执行和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直接查处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对大案要案公开曝光。市国土资源局对县区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重大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二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对坚持原则、严格执法的干部要加以保护;对不执行和不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严格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严格按照国家国土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
三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按照省政府甘政发[]87号文件的规定,市国土资源局要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市、县区都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根据职能和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并适当增加编制。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法监察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四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市、县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要切实履行执法监察责任,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动态巡查和督察等制度,特别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的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力争将破坏耕地、滥占耕地、非法开矿、乱采滥挖的行为制止在始发状态。
关健词:城市;国土资源;规划;重要性;特点
1、分析国土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国土规划是一个比较全面、长远、综合的发展构想,通过明确资源综合开发的目标、方向和步骤,达到国土有效开发利用的目的。我国的对于国土规划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土规划更加紧迫和重要。
1.1规划类型客观存在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必然涉及不同区域和城市规划,国土的开发和建设也必然要影响到具体区域和城市的空间布局,因而有关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间布局,有关国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认真考虑和决策的重要方面。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土地甚至是耕地,开发过多,耕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诸种现象,已成为中国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所有这些区域与城市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共同研究的热点,国土规划也就更显迫切而重要,它既是上述问题解决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1.2 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
国土规划侧重于资源的空问配置和布局,着重解决规划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规划的各项指标通过资源开局,最终分解落实到特定空间,偏重于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协调方面。国土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规划目标的积极维护,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在国土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把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真正地落到实处,成为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1.3 关于国土资源战略问题的途径
城市的国土规划属于空间规划。空间是各种资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体。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既是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也是各种资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关系调整的过程。这种关系的调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消极的一面,往往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造成土地、草地、森林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协调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国土资源重大战略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靠单一的资源规划是不可能的。国土规划以揭示各种资源间相互联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使各种资源间的关系得到很好的协调。
1.4 加快推进资源管理转变的方式
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不仅明确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总原则、方向,也给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关健是要切实转变资源管理方式,侧重于开发监督管理,向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目的转变;从偏重数量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管理,逐步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型管理,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效益转变;从计划分配为主,向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从传统粗放型利用方式,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集约利用方向转变。国土规划,是为避免市场配置资源失灵而建立的,作为政府的事前管理、宏观管理、公共管理行为,正是推进资源管理方式实现上述转变的重要步骤。
2、城市国土规划的特点
分析和把握城市国土规划的特点,对于指导城市国土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我国国土规划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国土规划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2.1 国土规划的依法编制
对于国土规划必须坚持依法编制的原则,目前国土规划并不是强调规划本身,而是强调规划的实施。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规划要达到真正的实施并产生效果,从编制到实施都必须有法律依据。
目前,国土规划工作应该以下列法律法规作为依据:1)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而制定的各项资源法规,如土地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法等。2)为加强国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而制定的综合性国土法规,如国土规划编制办法、规程,国土开发整治法等。3)为完成国土规划某些任务而制定的专业性国土法规,如国土建设与整治法、国土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4)为在特定地区开展国土开发整治而专门制定的地域性国土法规。
2.2 国土规划的发展战略
过去,城市国土规划致力于发展经济,实行一种“赶超战略”,因此在国土空间上都是以重点地区的开发战略为主导,以推进整个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重点地区开发所形成的经济圈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济过度集聚,国土利用失衡,一些地区的交通、环境和人口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2.3 国土规划的科技创新
国土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国土资源潜力评价,国土开发利用及其效益评价,国土综合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规划动态协调与信息反馈等。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土开发建设的合理布局;加强国土规划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对国土规划的动态协调、灵活监督、及时反馈的能力,综合运用RS、GPS、GIS、LIS、4S技术作为国土规划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国土规划的编制实施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国土资源开发建设的利用水平,以引导国土规划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4 规划的主题
城市的国土规划主要看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和不断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做到既合理、科学高效、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又节约、保护好国土资源.在新时期国土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5 增强区域发展规划、经济区划的内容
区域规划开发战略,必须注重区域国土的协调发展。因此要研究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的区域资源战略,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因时制宜搞好国土规划,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潜力和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国土规划开发新格局。与此相协调,城市发展也要根据各自的特色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规划。随着我国国土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其实施的不断进展,国土规划必将在不同区域发展中,起着更好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2.6 国土规划的公开性和适应性
规划程序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规划向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的诱导型规划或上下推拉式规划转变,规划背景必须由“大政府小社会”模式转为“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即体制创新原则。使规划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和参与度,这对我们启迪颇深。强调广泛的公众社会参与度,为编制规划以及解决规划问题献计献策,为实施规划尽职尽责,真正参与到政府、企业及规划部门的推拉式规划中,制定一个透明度高、可靠度强、操作性好的满足全社会愿望的发展规划一一推拉式国土规划。
通过上述各种体制的完善与创新,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转,保证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国土规划的日臻完善,以便更加有效的发挥规划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7 国土资源安全问题
城市的国土规划中,既要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土资源,又要保证国土资源具有支撑和保障能力,具有自主力、自卫力、竞争力。国土资源安全理念,要求人们在国土规划中应该在确保国土规划合理消耗资源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储备制度,要完善和发展土地储备制度,要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备,要积极开展海洋资源储备。更好地开发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正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土资源;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P2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土资源测绘工程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测绘过程中不仅关系着行业本身的健康稳定发展,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测绘是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技术的革新也关系到土地资源管理效益的提升,
1、坚持从战略层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
立足当前改革发展实际,以“四个强化”为牵动,重点从战略层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跨越发展。
一是强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要紧扣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结合县域经济建设需要,坚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和探索;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土地储备模式,调整利益分成机制;研究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经验和做法;切实推进矿政管理改革,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
二是强化国土资源宏观调控。要严把土地闸门,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推行集约、高效用地,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设立企业准入门槛,对投资额小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鼓励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推进产业调整。
三是强化行政审批管理能力。推动审批办事方式的转变,加快政务公开化建设,建立接办分离、流程规范、时限明确的行政运转程序,规范行政审批人与管理相对人的工作行为和社会行为,增加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推动资源配置方式、监管方式的转变。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能,为各类服务对象解难事、办实事,通过抓服务促效能、抓管理促发展,力争做到“执行效能更高、审批速度更快、收费标准更低、服务质量更优”。
2、坚持从技术层面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在对国土资源管理之时,注重使用3S技术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
2.1、国土资源测绘中应用3S技术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土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当前对国土资源的测绘和利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用3S技术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土地资源的勘测,并能获得更为完备的实时数据信息,为我国土地资源测绘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国土资源的测绘中,利用3S技术可以及时掌握土地的使用情况,采用GPS遥感技术也可以对所得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甄别。对于常见的宅基地的勘察与测绘中,GPS技术可以实施全天候的勘察和测绘,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居民的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还可以获得面积信息,对土地的使用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采用GIS技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起统一的数据信息库,并及时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态势。
2.2、3S技术的应用策略
国土资源测绘领域运用3S技术首要考虑其便捷的服务特点,在建设技术系统的时候,要对各个部门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合。国土资源信息库的建立主要有土地的规划、用地的建设管理、地籍工程的管理、土地使用监察等方面,所有这些部门都要做好协调统一的工作安排,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3S技术的优势。GPS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载波相位进行及时动态差分定位,这是全球定位系统的新型技术,这种实时处理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CM测绘的精准程度,因此该技术完全符合现代国土测绘中对地理坐标定位点的精确性,同时也可以减小界址线与测绘目标附近物体之间的误差。采用同步卫星接收技术,将传送到基准站的相关信息进行解码和改正处理,借助计算机操作软件,得出最后的精确数据。利用Trimmap软件将数据传送到TDC电子簿进行保存,以便供国土资源测绘人员随时调取使用。GPS技术的工作流程比传统的测绘技术简单得多,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线状工程的测量、国土资源测绘等方面。
3、坚持从管理层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
当前,面对服务和保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全面推进思想、制度、队伍、作风建设,提高破解资源保障难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抓思想建设,进一步提高争先创优能力。要切实增强争站排头、勇创一流的工作劲头和发展激情,善于用系统的方法抓推进、用典型的力量抓落实、用法律的手段解难题、用市场的机制抓发展。要强化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倡导“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作风,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要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围绕既定目标,争分夺秒,快节奏、高效率地推进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二是抓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尽快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和共同责任体系,把国土资源各项任务指标纳入整体工作管理目标责任状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强化责任制考核力度,奖优罚劣,增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形成上下联动的整体合力。三是抓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提高全系统干部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干部考评、选用机制,使善谋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为有位。
3、坚持做好城市土地进行综合规化管理工作
3.1、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优化利用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控城乡用地总量与布局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优化土地的利用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土地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划标准,要严格按照土地使用标准进行开发和应用,是什么样的土地就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案。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认真做好村庄、城乡结合部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的衔接工作,注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进行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提升建筑土地的使用率,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土地利用的规范发展,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科学的进行土地利用、合理的开发土地,提升土地开发率,降低土地供求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同时加强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开展基础产业建设规划蓝图,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2、加强土地规划与整治管理强度,推动城乡规划的顺利进行全面整顿和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土地规划与整治管理工作的实施强度,定期开展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筑行为,对违法建设作出责令停止建设的决定后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拒不停止建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违反详细规划或者擅自改变规划条件的要责令改正,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逾期不采取改正措施或者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责令限期拆除,对于不能拆除或者无法拆除的,要没收实物以及违法收入,按照规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推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开展。
4、结语
在当前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以及基础研究,同时建立国土资源创新体系。促使国土资源的合理开以及和管理控制可以得到较好的管控,使得国土资源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同时应该建立国家投入引导、开发风险共担以及创新利益共享的新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基地 各异类型 研究成果 科学实验
深秋九月的呼和浩特,暖意融融,绿色盎然,一派“夏日”风景映入眼帘,舒怡人心。2011年9月27日上午,土地勘测规划院迎来了“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正式落户揭牌的日子。为此自治区领导、中国土地规划院、国土资源厅和科学技术厅等领导,通过亲临现场或委托专人代表等多种形式对“内蒙古科研基地”揭牌进行了支持和关注。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内蒙古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重视,也体现了自治区对国土资源利用及科学研究基地成立的高度重视。“科研基地”的揭牌成立,开启了自治区土地资源利用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窗口,为国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形式的探索找到了有效的实践途径,也为我国北方地区各异类型土地利用在内蒙古区域内相应类型的土地利用研究及成果、经验的推广找到了最佳实验基地。如何发挥好“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科学实践的作用,值得深思!为此笔者认为统筹“科研基地”目标,规范“科研基地”制度,明晰“科研基地”程序,营销“科研基地”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品味发展成果 推进平台建设
成立于1954年的土地勘测规划院,历经机构称谓及职能变迁的历史过程,至今终于回归到成立初期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土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及地区土地利用特征调查研究政策建议成果输出职能的机构,实属不易,认知难得。五十八年的规划院发展历史,让我们在土壤普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壤化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牧场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地形测量、工程制图、数字土地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建设,取得几十项省部级荣誉成果。并在学术研究上收获了近四百篇论文及十几部专著成果,特别是近几年在规划院鼓励学术创造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每年有三十多篇土地利用及相关内容的学术在省部级刊物上,而且每年有几项土地利用专项研究课题在开展着。对于拥有近170名职工及10多名招聘人员的土地勘测规划院,又迎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的落地,是可喜的大事,值得熟虑。对比拥有同样工作人员的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2004年成立)的中国土地规划院所取得的成绩,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应把握契机将自治区国土资源利用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实做牢。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短短的二十五年中,取得1000多项研究成果并有100多项国家、省部级荣誉成果。深厚的学术积淀,铸就了辉煌业绩,必有厚重下的果实为基。以2005年学术成绩为例:30余篇技术专著,400余篇专业论文的数量为中国土地规划院赢得年度科研国家级荣誉。如何借助“内蒙古科研基地”平台,推进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学术研究进程,并全面服务于自治区经济建设及北方区域国土经济发展,是值得琢磨的!统筹“科研基地”工作,规划“科研基地”活力是基本建设原则。
二、凿定原则范畴 控制基地方向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作为国土部门土地利用及地政研究两目标实验室(中心)之一的“利用基地”落户于土地勘测规划院,是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对规划院的信任;也是对规划院机构建制职能的肯定。为此“科研基地”在建设上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下原则:要结合内蒙古经济建设形势和土地自然条件、现状利用形式及国土厅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指示精神开展土地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并采取灵活多样的研究形式,开展自治区各异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方法的研究,要凸显重点研究目标。同时,也要把常规研究项目做好做实,为未来十几年、乃至几百年的区域土地利用研究夯实基础。
“科研基地”建设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以纲举目张的方式开展。首先,要进行“内蒙古科研基地”规章制度的建设。用制度规范行为,使核心科研目的明确;统一认识、服务目标,把自治区国土资源利用的各层面研究,及涉及的各领域研究内容规划好,做到统筹有序、张弛有度。其次,要明晰“内蒙古科研基地”科研程序秩序。用程序引领多种科研形式及灵活方法的实施,使国土资源系统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到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实践中。让成果丰富;使人才展示,把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自治区国土科技力量建设。再次,要制定“内蒙古科研基地”土地利用科研的中、长期目标规划,特别是,要把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科研规划目标,制定好、衔接好。使“科研基地”有的放矢,防止“蛮牛”乱撞现象发生。最后,要落实、激活“内蒙古科研基地”土地利用研究成果的综合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土地利用形式科学转变的理念价值、觉悟价值,及研究成果能够不断产出的激励机制效果价值的运作机制价值。
科学实验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同样“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的科研活动也需要经济经费来支持。如何统筹“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的经费利用是考量国土厅及规划院领导智慧的课题!也是土地利用科研成果能否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课题!关乎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工作职能效果的问题!也关乎“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科研平台服务于内蒙古经济发展效果的问题!应加以重视。 虽然,国土厅和规划院对“内蒙古科研基地”的项目经费使用有了统筹规划,但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经费作用?如何使经费利用创造出更大的科研成果?需要有灵活的机制进行运作。既要把有限的经费利用好,又要使经费利用带来更大的研究成果效应。其需要“两条腿走路式”的利用:(一)通过科研申报程序确定的重点科研项目,要进行固定经费科研利用,要明确法人或项目带头人下的责任和义务的项目研究,同时对那些国土厅审核后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的项目课题,进行一定数额经费的支持研究,但必须有“合同式”责任和义务及科研成果的研究。对区域针对性常规土地利用现状科研项目要进行维持性经费支持,百年大计持续是基;(二)对于众多土地利用研究及学术论文、论著和土地日常优秀可推广的技术成果,采取年度申报的程序,由“内蒙古科研基地”评审组人员由厅领导和专家组成进行评审。评出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特别是利用民间资金对内蒙古土地利用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获奖后要进行“特殊重大成果”奖励。激活国土资源各部门及社会力量进行土地利用形式的研究,使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建设。要清醒的看到土地利用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是国土资源职能工作的重大内容,是国土资源经济生产力的贡献内容。
三、拓宽研究领域 增强科研实力
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形式研究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影响面大、延伸细微处的科研活动。不是简单的土地利用方式、方法在农牧业上如何利用的工作,而是对城乡各异类型土地在经济活动中深入在各个经济领域利用带来的综合效益效果考量度的研究,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效益程度的研究,是国土资源土地利用生产力的科学实验,是对土地生产力的研究。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步入狭隘的经验主义泥潭中,更不应该陷入到无知自大的本位主义上。土地利用,上关乎物种繁衍的生存质量,下关乎人的衣、食、住、行安全度、舒宜度、满足度。关系重大!研究必然。研究,要自由宽泛,更要“时尚”现实。鼓励对现状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关系土地生产力的研究,以及土地利用生产关系的研究。“内蒙古科研基地”的规范研究,既鼓励涉及各个领域的研究,又有基本目标要求的研究,把“科研基地”的职能作用发挥好,力求研究成果丰富多样。譬如:黄土丘陵区沟壑土地如何高效利用;赤峰地区某旗县的某小山村的土地利用如何恢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满山青绿、泉水长流的利用方法,又如:露天煤矿的土地利用怎样降低粉尘污染;荒漠化草场利用植被恢复的有效办法;区域某地城镇房地产土地供给量的合理性研究;城市中如何配置休闲绿地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的研究内容进行开展。但是,“内蒙古科研基地”必须要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主流方向的研究课题,作为机构职能内容进行落实。同时,必须把自治区重大土地利用问题作为重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譬如:自治区草原土地利用脆弱性―即荒漠化趋势的土地利用形式如何转变的研究;呼包鄂环经济圈土地利用生态覆被度高比例目标如何实现的研究;兴安(岭)带土地利用绿色经济提升的低碳效益率与农牧业补偿效果的研究;内蒙古经济发展热点区土地利用的GDP贡献度研究;城镇土地利用如何控制PM2.5研究等等都可以作为重点课题加以实施。“内蒙古科研基地”的土地利用重大项目科学研究要始终坚持以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为核心进行土地利用形式的研究―即利用方式、方法科学、合理性研究。
“内蒙古科研基地”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土地资源利用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生态性研究的基地,隶属于国土厅,委托土地勘测规划院进行日常管理。由于土地利用研究涉及的基础信息资源较广,牵动的部门较多,简单地依靠土地规划院技术力量进行综合性较强的土地利用研究,有“小马拉大车的嫌疑”,为此要整合系统力量和社会各部门的力量进行自治区国土资源利用研究,并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到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中来。同时,要充分利用、联合自治区各大学和学院的专业特长及学术资源力量开展土地利用相关内容的研究,把先进、前卫的技术和知识、方法利用在研究上,实现调查、知识、研究一体化运作工作模式,提升土地规划院研究的“软”实力。
四、结束语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研基地”的成立,开启了统一、规范、系统、合理的土地利用研究平台,为国土资源生产力的合理、科学利用开辟了最佳科学实验途径,掀起了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研究的新浪潮。其势必对内蒙古土地资源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利用规划带来新思路、新认识、新理念,对现状土地资源利用必有创新举措的贡献,我们“国土人”应具备这样的认识和觉悟。“内蒙古科研基地”要在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融汇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智慧,采取一切灵活、多样的研究形式激活土地利用科学实验的大活动,为内蒙古经济建设,为北方地区各异类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探索出国土资源生产力发展的新办法。战略统筹“内蒙古科研基地”是必须的、必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