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的再生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而劳动生产率指标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运用最广的生产率指标。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可测定的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如图一所示)。
图一 企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图
它是由企业劳动者自身情况和素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决定。目前企业劳动生产率计算是通过工业增加值核算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按工业增加值核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式如下:
(公式1)
-100% (公式2)
劳动生产率指标直接反应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一方面要靠投入劳动量,另一方面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一是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工业增加值增多;二是增加值波动不大,平均职工人数减少。如果能在增加年度工业增加值的基础上,控制企业从业人数,提高人员效率,则能较好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人员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为全面反映出劳动生产率指标情况,还应将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进行统计,通过多维度数据的比较来衡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变化情况。
(公式3)
(公式4)
以某企业2009-2013年工业增加值和年度劳动生产率发展情况为例(详见表1),对其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根据表1数据,由于2011年、2012年企业职工人数波动比较大,因此数据按照2009-2011年度、2012-2013年度两个部分,按公式(1-4)分别计算: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2009-2011年度工业增加值以平均19%的年增长速度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其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劳动生产率增速保持基本一致。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2009-2011年该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逐年下降,生产工人比例由59%下降到52%,减少7%,同期劳动生产率则增加了10.17万元/人。这说明由于企业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人均劳动生产率。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2012-2013年度预计工业增加值以平均9%的年增长速度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2012-2013年度该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生产工人比例保持在63%,同期劳动生产率则增加了1.31万元/人。该企业工业增加值保持一定增速,但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远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说明企业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第一,在满足管理及生产服务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非直接生产人员。
第二,积极进行直接生产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三,积极利用先进设备,推动技术进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经济,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市场不会直接关心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问题。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问题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障,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劳动能力的恢复及其生存,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就会遭到破坏,市场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也会因为缺乏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而无法继续,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效率。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虽然不会直接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保障问题,却需要社会去保障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需求,以满足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连续需求,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社会承担起保障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责任,保障外部环境的安定、平稳。同时,社会保障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膨胀和经济萧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正常平稳的运行。
2物质资料再生产对劳动力随时调整的需要,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对劳动力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劳动力的供给源源不断,以满足连续生产过程的需要;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生产规模不断变化要求能够及时补充或释放劳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要求连续不断地投入劳动力,客观上就需要一个总量适当、来源稳定的劳动者队伍。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一般要经历劳动力的养育、劳动力的使用和劳动力的老化、丧失这三个阶段。只有劳动力的使用阶段才能为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要素。虽然劳动力在其养育和劳动能力丧失两个阶段不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获得报酬,但这两个阶段又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劳动力在养育阶段和丧失劳动能力阶段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保障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社会拥有适量的符合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满足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对劳动力连续投入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和相应的生产能力,只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才能保证物质资料再生产运动对劳动力随时进行调整的需要。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优化结构调整的加快,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结构调整的加快,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的现象,为提高效率,在事业单位通过改革减少富余人员在所难免,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下岗失业人员会继续增加,再就业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如果劳动者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及时获得失业救济金或其他帮助,他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威胁。即使失业救济金可以弥补一部分劳动收入,他们的生活仍会受到影响,他们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如果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经济体制改革和优化结构调整的加快实现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及对策
1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消除市场经济运行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要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支出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力量,使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有效弥补市场缺陷,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发放要合理,真正起到解困扶贫的作用,并要依法对社会保障资金严格管理,降低社会保障支出成本,杜绝浪费。
2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以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保障对象,才具有确实的保障性。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在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城乡、在职劳动者或非在职的社会成员,都应参加社会保障。同时,应大力加强对各类参保企业社会保险的征缴。
3开征社会保障税
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拨款、社会保障税(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式的捐款。而采取社会保障税为筹资模式的优点在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其应得的福利直接挂钩,使福利水平随着每个纳税人纳税多少变动,便于对社会保障的财政监督。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应包括企业、机关、城镇劳动者个人和农民。计税依据应为工资总额,按不同的保障项目设置不同的差别税率。社会保障税开征后,由税务机关征收,并由财政部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
4发挥政府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及相关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摸清其就业规模、趋势及潜力,制定相应的就业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指导,发挥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特殊作用。由于各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同,政府在制定规划、产业政策及安排投资时应优先考虑劳动力就业问题,决策时应向那些有利于就业的行业适当倾斜。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带动劳动力就业,使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完善户籍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
据统计,我国现有二亿多承包土地的农户,户均耕地仅046~053公顷左右,使农户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扩大耕种面积。这就要求非农部门较快地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就业,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畅通人口流动和劳动就业渠道。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后处于无社会保障状况,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户籍制度又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立了一道人为的壁垒。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就业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保证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畅通人口自由流动渠道。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构成
关于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已经作过系统的分析,其基本原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但在构成因素和计算方法上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马克思认为“假设个人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假如生产劳动力每天所需要的商品量=A,每星期所需要的商品量=B,每季度所需要的商品量=C,其他等等,那么这些商品每天的平均需要量= 。
假定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这个商品量包含6小时社会劳动,那么每天对象化在劳动力中的就是半天的社会平均劳动,或者说,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是半个工作日。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这个劳动量,构成劳动力的日价值,或每天再生产出的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在成长期的教育费等是否应该计入劳动力价值等问题。这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可取的,由于那个时代的“这种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在当今社会,劳动力在成长期间所消耗的养育费尤其教育费用是巨大的,因而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马克思认为,应该“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是一种潜在力量。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
第二,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如果劳动力所有者既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又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商品生产者,靠劳动去生存、致富,绝不会去出卖劳动力当雇佣工人了。就一般商品的定义而言,商品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劳动力商品既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同一切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也具有价值,与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这种特殊产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活的个体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中包括:
(1)为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要维持劳动能力、延续生命,就要吃饭、穿衣、住房等,要有基本的生活资料。
(2)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这样,这种特殊商品所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
(3)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费用。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总体,马克思说过:“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与一般商品相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又具有特殊性,即“和其它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一方面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本身也就不同。另一方面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要求。即劳动力所有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该国的风俗习惯等的制约。
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的内容也会不断扩大。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它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基本标准。
二、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劳动力价值
(一)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劳动力价值
当企业决定生产一件产品时,它首先要订购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然后才能进入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厂房、机器设备等。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运输并出售给零售商或消费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原材料、燃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消耗,厂房、机器设备等的折旧,工人及管理人员等的工资等,这些或全部或部分地构成了产品的价值。
一个劳动力一生会经历三个阶段:成长期、工作期、退休期。劳动力的支出一般是在工作期,劳动力价值的补偿也应该是在工作期。在成长期,劳动力的“生产”需要生活资料和教育培训。在退休期,劳动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也需要生活资料等。必须考虑在成长期、工作期、退休期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用是否应包括在劳动力价值之中,包含多少才是合理的。
首先,分析成长期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用(总和称为养育费)是否应该包括在劳动力价值之中。众所周知,在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本单位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能包括生产其他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与普通商品的生产相比,劳动力商品的生产是要复杂得多、特殊得多的,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一代人的劳动力价值只能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本代人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
在现实生活中,任意一代劳动力所有者都需要上一代的养育,同时又需要养育下一代。上一代在养育下一代时,所需要的各种费用通常是由上一代支付的。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一个人的劳动力价值包括他或她养育下一代的费用。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人都是以独立的利益主体身份存在和参与活动的。这就需要厘清各代的劳动力价值的构成。既然上一入的用来养育下一代的各种费用,是投入到了“生产”下一代这一特殊商品的过程之中,那它就应当成为下一代的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应计入上一代的劳动力价值。可见,各代劳动力的价值都包括他或她作为上一代的子女被养育时的费用。一个人在成长期间所消耗的养育费,反映了“生产”该劳动力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应该成为其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
其次,分析工作期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统称为生活费)是否应该包括在劳动力价值之中。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其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的需要维护一样,劳动力所有者在工作期间,每天也都需要一定量的生活资料以维持正常生活,还会参加一些教育培训活动以提升自己的“性能”。固定资产在正常使用期间所需进行的修理等的费用,在会计上的处理是: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使产品的质量实质性提高;或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同理,劳动力所有者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生活费,反映了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生存和发展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也即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所消耗的时间,理所当然是该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写到:“人力资本的总投资指的是获得和维持这种资本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其中包括抚养子女、营养、衣服、住房、医疗保健和自我照顾所需的费用”。这同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构成的分析显然是相似的,抚养子女的费用也应该包括在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费之中。
再次,分析退休期的生活资料价值是否应该包括在劳动力价值之中。所谓退休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不再处于工作期或不再参与工作了。按一般的商品来说,在被生产者或消费者购买并使用之后,其物质形态会不复存在;但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在“使用”期结束之后,作为劳动力载体的该劳动力所有者的身体还处于活着的状态。为了延续这种状态,就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既然该劳动力所有者不再参与工作,那么就不再是劳动力;因为“劳动能力……不卖出去,就等于零”。因而在退休期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不作为他或她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增值以及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经过维护会提升其价值一样,劳动力经过成长期的培养以及工作期的再教育等,也会出现“增值”现象。正是这个“增值”部分,使得劳动力所有者在其不再是劳动力的退休期,能够得以存续下去。对于这个“增值”部分,其用途很多,如可用于投资、储蓄、养育儿女等。一般来说,投资和储蓄所得,无非是为了在退休期能够更好地生活;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养育儿女也是为了在退休期能够生活得更美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增值”部分的处理方式都可以被看作是劳动力所有者在进行投资决策。
就拿养育儿女来说,“养儿防老”可以看作是一项投资,是因为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养育,可被看作是上一代购买了“养育下一代”这项投资;并期待(或顺理成章地等待)获得“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的报酬。当然,我们在此关心的并不是投资报酬率的大小之类的问题。报酬率的大小只是说明了子女的孝顺与否,即“投资”的成功与否。我们只需要关心这项投资的本金,即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养育费。其实,这养育费已包括在“增值”部分之中。只是劳动力所有者将其生活费中的一部分“挤出来”用于“投资”。故这项投资的“本金”应该计入劳动力价值,但若将这项投资的“报酬”――即赡养费用――计入该劳动力价值,则只会造成重复计算。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劳动力价值应由他或她在成长期间所消耗的养育费和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生活费构成。
(二)从商品属性的角度来看劳动力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但是单个生产者生产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只是个别劳动时间,而不一定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或者说商品要成功地实现“惊险的跳跃”,就必须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不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否则“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对于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来说,也是如此,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所耗费的养育费与生活费等来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平均的养育费与生活费等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培养不同质量的劳动力所消耗的养育费多少不等;培养同质量的劳动力,因各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以及生活水平等的不同,实际消耗的养育费多少也会有所差别。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个别养育费(各人实际消耗的养育费)只能反映生产劳动力的个别劳动时间,同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的养育费不是个别养育费,而应该是社会平均养育费。所谓社会平均养育费,是指在社会正常条件下培养某种质量的劳动力平均消耗的养育费。
假定有甲、乙、丙三位同质劳动力的劳动者,三者的个别养育费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其社会平均养育费为5万元。尽管甲的个别养育费只有4万元,但他的劳动力质量与乙相同,因此社会将承认其劳动力价值中的养育费为5万元;相反,丙的个别养育费为6万元,劳动力质量也与乙相同,亦只能按社会平均养育费5万元来计算其价值。
上述道理对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的生活费也是完全适用的。个人实际消耗的生活费是个别生活费。同质劳动力价值中的生活费不是个别生活费,而是社会平均生活费,即在社会正常条件下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平均需要的费用。
一个人的劳动力价值应由他或她在成长期间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养育费和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社会必要生活费构成。
三、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劳动力价值
由上述分析可知,劳动力所有者在成长期和工作期所耗费的各种生活资料构成了该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买和卖的过程中,作为等价物(价格)而支付给该劳动力所有者的工资,便是该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假定某个劳动力所有者的成长期的年数为T1,所消耗的养育费(包括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用Y表示;工作期的年数为T2,所消耗的生活费(包括工作期间的教育培训费)用S表示;在T2年工作期中所支出的全部劳动力的总价值用VT表示。这里暂不考虑计息与贴现问题,则有:
VT=Y+S…………………………………………… ①
①式从总体上反映了劳动力价值的构成。但在现实中,劳动力所有者是分期支出自己的劳动力,养育费Y和生活费S以不同的方式构成分期支出的劳动力的价值。
由价值规律的内容可知,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而,商品的价值是在商品交换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同理,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在出售时是以劳动力价值为依据的,“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它的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确定。”但是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构成部分的养育费与生活费的耗用分别位于劳动力出售之前与之后,因而劳动力价值的计算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劳动力虽然特殊,但是终究是一种商品,其价值的核算可以依照一般商品,以劳动力的成长期的结束与工作期的开始这一期间为基点,把成长期间逐年消耗的养育费予以增值和工作期间逐年消耗的生活费予以贴现,再把增值后的养育费与贴现后的生活费加总就可得到该劳动力的价值。下面就这两部分来简单分析劳动力价值的测算:
(一)在劳动者成长期间逐年消耗的养育费的增值
假定劳动力所有者的成长时期为20年,社会平均养育费为5万元,平均每年消耗2500元。假定年利息率均为10%,则就业前1年消耗的养育费2500元到就业时的利息为250元,就业前2年的养育费2500元到就业时的利息为525元(按复利计算,以下在计算利息时均按复利计算),……;全部利息加起来大约是107506元。这就是该劳动力在成长期逐年消耗的社会平均养育费的增殖。养育费50000元加上其增值额107506元,总计约157506元,都应计入该劳动力的价值。
(二)在劳动者工作期间逐年消耗的生活费的贴现
假定劳动者的工作时期为40年,社会平均生活费为50万元,平均每年消耗12500元。假定年利息率均为10%,则就业后第1年消耗的生活费12500元在就业时的现值约为11364元,就业后第2年的12500元在就业时的现值约为10331元,……,最后一年消耗的生活费12500元在就业时的现值约为276元。这些加总起来就是在劳动者成长期间逐年消耗的社会平均养育费的现值,总计约122256元,都应计入劳动力价值。
依据⑤式计算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是一个总的价值。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类似于固定资产,它不像流动资产,在一次劳动过程或者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就耗尽,而是循环往复的逐渐耗尽。然而它又有不同于固定资产的地方。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是在一次易下完成的;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力的买卖却是通过多次交易完成的。劳动者可以与同一雇主签订多次合同,也可以与不同的雇主签订合同来出售自己的劳动,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即劳动力商品采用了类似于折旧的方法来摊销自己的价值的。只是在用折旧方法摊销自己的价值时,既没有采用平均折旧法,也没有采用加速折旧法,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即越接近退休期的年份分摊的价值越多。因为在每一个劳动合同执行期间,劳动力所有者或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或参与了一些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合同结束之后,就需要重新调整它的价值。就如固定资产在维护之后,会计入账时,会相应地调整它的账面价值一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劳动力所有者获得的工资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
依据⑤式计算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是一个简化了的价值。在劳动力商品的性质类似于一般商品的部分,即忽略了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的时候,其价值是可以计算的;这也就是⑤式所表达的内容。但对于劳动商品的特殊性部分,其价值是难以计算的。目前,我国有些规章制度在制定赔偿条款时是依据简化了的劳动力价值,据此得出的赔偿额也就出现了“同命不同价”的现象。如2005年12月15日,在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租房居住的何青志夫妇,到农贸市场卖猪肉,其女何源与两同学乘同一辆三轮车,结伴去学校上学。在途中,三轮车发生车祸,三个学生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在当地政府、交警等参与下,2005年12月17日,各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两位城镇户口女孩的家人各自得到了20余万元的赔偿;而14岁的何源虽然从出生时起就随父母在重庆主城区生活,但因是农村户口,按2003年12月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何青志夫妇只得到5万余元的死亡赔偿金和4万元的补偿金。此外,出现的“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现象,则是因为在制定工资政策时,较少考虑现代社会中公民的看病、上学等基本权利。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工资的增长幅度较小。在涉及但劳动力商品特殊性时,需要更多地考虑“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否则就有违宪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农业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首要条件。
2、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重工业也需要一部分农产品作为生产资料。
3、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事业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除了依靠劳动力的自然增长,挖掘部门内部潜力外,还必须依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腾出的剩余劳动力。
4、农业是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的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内部积累,其中一部分是由农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
本章讲的资本的流通过程,既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属于广义的流通过程。通过广义资本流通过程的学习,了解单个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以及不能满足这些实现条件所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3.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到留守地农民增收
从这几年农民的收入结构看,因为农村生产和消费能力下降,农村收入中外出务工性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农产品出售获得的收入比例则日益下降。主要原因还是劳动力转移以后,农村生产和消费能力下降,农业生产局限于规模狭小的简单再生产,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偏高,价格偏低,收益上不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
在沿海劳动力稀少因而工资较高,内地农村劳动力富余因而工资较低的情况下,人员向沿海流动是必然和必要的。但是人走了,土地却不能走,精壮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造成了大量生产性和制度性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从而影响到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克服的困难。
1.留守地存在土地资源闲置现象
从种植意向看,2008年春,全县春播农作物面积56.98万亩,粮食41.88万亩,其中:早稻25.62万亩、中稻6.86万亩、大豆4.9万亩、玉米1.8万亩;蔬菜3.5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1.7万亩。各个村镇一般都存在着耕地零星抛荒和季节性闲置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外出劳力多,还有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等原因引起。
本次调查的100户家庭,人口总数551人,其中劳动力总数352人,转移劳动力人数134人。家庭拥有土地面积、耕种面积和耕种方式如下表所示:
由该表可计算得出,样本家庭在劳动力转移后耕种的土地明显减少,其中耕地面积下降19.28%,山地面积下降4.64%,水面面积下降51.07%。这在宁远县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劳动力减少和种粮成本提高,一些以前的水田已经不再种粮。特别是那些耕作距离较远的耕地,长年不种植,上面长满了野草,已经与荒野无异。
2.当地农产品供给减少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中坚力量。农村精壮劳动力的减少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流失,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劳动力,只能维持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农村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当地农产品供给下滑。
本次调查的100户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后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出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样本家庭主要农产品生产除家禽外,降幅均超过15%,其中牛羊肉生产的降幅较大,达24.13%。与生产相比,农产品供给降幅更大,粮食、猪肉、牛羊肉和水产品的降幅分别达18.65%、22.53%、24.32%、11.70%。考虑到有的家庭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较长,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年均降幅一般在1%到2.2%之间。虽然农产品供给下降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3.农村生产生活的各项设施和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
宁远县现有的农业水利设施及设备大多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所建,由于农业生产不活跃,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塘、库、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大部分是带病险运行,部分水库病险严重,农村塘坝蓄水能力严重下降。农业靠天吃饭、基本受制于自然的农业生产特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转化缺乏应有的基础。去冬今春,该县还未出现强降水过程,全县的库塘蓄水难以满足农业用水需求,这直接影响了今春作物的育苗和播种进度。
农村精壮劳动力大量转移,留下老弱劳动力不仅对各项有形设施造成闲置和浪费,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更造成各项无形制度的衰落,为农村社会发展带来隐忧。例如,因为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一般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生产能力不强,因此家庭里青壮年的劳动力转移以后,他们不仅要承受由此造成的农村经济萧条,接受留守地人们收入逐渐减少的现实,之前农村传统中老人的赡养和照顾,孩子们正常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正涵义是在保证发展劳动力转移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即: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被证明是当下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实践中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问题。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不仅要促进转移劳动力增加收入,还要促进留守地农民增收;不仅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的农民增收,还要保证发展劳动力转移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面对劳动力转移地区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有如下政策建议。
二、建议
1.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农业内部劳动吸纳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转移地农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和精耕农业,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活劳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仍是一条可选的途径。在农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和精耕农业,一方面可以增加转移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农业生产生活
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有益补充。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收益
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孤立和截断。这种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节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农村显示劳动力虚假“过剩”的表象,所以在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一方面在短期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收益,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的新局面。
3.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域内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大部分要靠非农产业载体的吸纳。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的域内转移,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农村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目前,我们不仅要发展农村传统的三产,如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还必须注重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配合农村小城镇建设,让农村三产成为转移农村农业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4.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农村创业
地方政府在继续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防止盲目跟风外出打工,一方面荒废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在外面又找不着合适的工作;特别防止农村未成年人因为跟风外出打工而过早失学的倾向造成严重后果。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提供政策,鼓励成功致富的转移人员回归农村创业,为农村经济提供新经验,带动新风尚,注入新活力。
5.社会各部门积极支持劳动力转移政策,支持转移地区农业生产
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他把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个部分。工作日的第一段,工人只是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马克思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工作日的第二段,是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时间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这段时间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马克思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绝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延长工作日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然而,工作日的延长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度的延长工作日必然会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另外,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单靠延长工作日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是不能满足他们欲望的。此时资本家要提高剥削程度,就转而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途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
1.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工作日中,扣除必要劳动时间后,就剩下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这样一来,资本家可以不按劳动力价值支付工人工资,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侵占必要劳动时间。但是,这并不能真正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将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和同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提高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也就随之降低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这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既然只有与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才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但是必要生活资料的总和是由各种商品、各个特殊产业部门的产品构成的,每一种这样的商品的价值总是劳动力价值的一个相应部分。”。而劳动力全部价值的降低,要靠工人所必需的整个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才能实现。但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自己的商品便宜的时候,他并不是抱着降低劳动生产力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而是为了取得超额剩余价值,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只要每个资本家都最终促成了这个结果的话,也就促成了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技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并不能长久保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必然迫使他的竞争对手们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当竞争使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发生变化,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价值下降。一旦这种下降影响到再生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就会下降,结果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1.积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前面在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相互竞争,争先改进技术和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各自企业的产品变得便宜,最终促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首先,要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竞争的作用,促使企业在竞争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不断地节约产品成本,企业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其次,把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配合起来发挥功能,政府应该放开对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管制,由市场来调节价格,同时也要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价格垄断行为,并对企业生产活动加以引导。
2.充分发挥分工与协作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家使用雇佣工人进行的协作劳动时,分析了协作在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协作的优越性是协作本身所具有的,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都是适用的。因此,这对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产越进步、越社会化,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越发达、越精细、越全面,越需要科学严密的管理。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严密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系统、分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成本和财务管理制度。
关键词: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发达国家资本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29-0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发达国家先后获得政治独立,纷纷寻求经济的独立与繁荣。同一时期,以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吸引外商投资被视为不发达国家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一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2000年之后稳步增长。一些经济规模较小和收入较低的国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同样表现不俗。如越南,外商直接投资在越南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泰国所收到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其经济规模而言也很多。资本原始积累是任何一个工业化社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拟从民族资本原始积累的角度考察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尤其是直接投资对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分析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不能简单地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描述的以19世纪的英国为典型代表的资本原始积累史对比,而是要充分地考察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区别。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在地球上的几个地点出现了第一批用机器操作的现代化工厂,除了这几个地点之外,世界上根本没有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工业。而当代不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然形成的体系之内,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处于竞争的状态,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的影响。资本原始积累主要经历了商品输出的初级阶段和资本输出的高级阶段。本文拟对第二阶段进行探讨。
一、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内在动机
资本是在运动中不断增殖的价值,因此它的本性是扩张的。这种扩张的路径是沿着中心向不断扩展,要求资本从其历史上的诞生地即发达国家向落后的“第三世界”即不发达国家扩展,把只生产使用价值商品的一切国家和部门改造成为生产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的国家和部门。这种扩展的路径遵循两点基本逻辑:第一,竞争性的生产和销售。即销售价格必须低于简单商品生产或家庭生产中生产同一商品的成本价格。第二,过剩资本投向生产领域获得的利润率必须高于投资于中心生产领域获得的边际利润率。
上述两点决定了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输出资本尤其是直接投资形式的资本的决定性动机在于中心国家相对过剩的资本和寻求更高利润率的要求,在于的不发达国家可以为发达国家的相对过剩资本提供廉价的原料和低廉的劳动力。
1.廉价的原料。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大宗商品的稳步增长,这种商品可以用一定数量的机器和劳动力生产出来,从而导致商品平均价值中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所占份额相对降低,不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主要是原料成本)所占的份额相对提高。由原料形成的价值部分的相对增长,只有依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抵消,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替代原料丰富国传统的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料生产。也就是说,发达的中心国家在不发达的国家直接投资设立或并购原料生产企业。
2.低廉的劳动力。工业化的开端和由此带来的平均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使得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大大降低,即使这种价值下降可能由于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并不从它的货币价格中表现出来),但与再生产劳动力相联系的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必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真实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平均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并不导致再生产劳动力在道德方面和历史方面的成本增长。两者相乘的结果是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最低生存水平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工资水平极其低廉。工业化的缓慢发展赶不上穷苦农民与土地加速分离的步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的大规模产业后备军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价格的低廉。
二、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控制不发达国家民族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
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决定、控制、限制不发达国家民族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由此以来的200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大规模工业的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严格局限于西欧和北美。与此同时,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在世界很多其他地方开始了。外国资本确实也流进那些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国家,但是它们不能控制这些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2. 帝国主义阶段。未曾资本主义化的经济体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开始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本身的再生产。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地带的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制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而不是本国民族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投资来自这些宗主国,这些投资开办的工业只符合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利益需要。不发达国家成了发达的宗主国经济发展的补充,发达国家集中输出资本在于购买不发达国家的原料,并将廉价原料输入回宗主国。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劳动、组织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使得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生产价格与不发达国家原料生产价格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不发达国家使用劳动力和生产原料变得相对昂贵,而在发达国家使用机器生产合成原料变得相对便宜,原料生产大规模转回到发达国家。然而,发达国家并没有停止资本输出从而控制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活动,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投资于工业制成品、机器设备的零部件及组装工业,将这些制成品以垄断价格在不发达国家出售而攫取巨额垄断利润。
三、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性质
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不发达国家输出机器、设备、技术,是否意味着世界出现彻底工业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意味着普遍工业化并达到世界经济的最终均匀化呢?完全不是。这种资本输出形式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其控制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从而经济增长的性质。
1. 资本积累方面。发达国家在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并不是来自资本输出,而是来自在不发达国家已经获得利润的再投资,来自对当地资本市场的越来越多的控制,来自对不发达国家本身所生产的农业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越来越多的吸收。
2. 生产力方面。世界市场的不等价交换,往往是两国间平均劳动生产力差异造成的结果。在较高的劳动生产力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在较低的劳动生产力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交换,这是一种不等价的交换,是以较少的国民劳动对较多的国民劳动的交换。这种交换维持并深化了不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方面的不发达。[1]
3. 剩余价值压榨方面。20世纪初叶以来,在发达国家想要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因为工业后备军不断缩减,资本只有集中力量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反,在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起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分离的过程,使得产业后备军大规模增长,资本通过对劳动力实际工资的重大削减而使剩余价值率大大增长,以弥补利润率的降低。
4.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国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繁荣方面的区别。不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交往中的收入分额不断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不断递增。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输入的投资的流动速度赶不上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反方向流动的利润(剩余价值)的速度。
四、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窒息了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
不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受制于西方国家资本本身的再生产,外国资本而不是本国资本控制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这种条件下,要想完成国内的工业化是注定要失败的。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外国资本吸收了本国民族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源,外国资本剥夺本国剩余价值生产,全民族沦为外国资本的雇佣劳动者,即所谓的“奇异的资本主义”。“奇异的资本主义”是由波兹南斯基提出的概念。“东欧地区的经济体已经被剥夺了从资产中获取利润的权利,利润流入了资产的外国所有者的腰包,那么,这一地区所剩下的基本上就只有劳动力的劳动所得――工资,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已经转变为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但这里所用的资本却是外国的,而劳动力则是本地的”,“从本地劳动者身上榨取到的财富要转移到国外”。这样的“‘不完善资本主义’的结构更有利于外国所有者有效地榨取工资;这样的结构会导致财富的分配对劳动者更加不利。”他认为,这种经济“存在着剥削”,并把这种资本主义叫作由外国资本加本地劳动组成的“奇异的资本主义”。[2]
2. 依赖性的发展。不发达国家变得既落后又依赖。当地经济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宗主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宗主国资本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工具,已不再是廉价商品的“轻型炮弹”,而是控制资本资源的“重型炮弹”。
3. 农村人口被保持在实际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领域之外,冻结了农村中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限制了不发达国家统一完整的内部市场的完善,阻碍了其工业化。
4. 永久化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化的裂口。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资本积累的量的方面的差异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转变为质的差异性,工业化的裂口稳步扩大。由于原料和零部件生产只是初步地实行了工业化,因此工业化的裂口在生产力各个断层的鸿沟越来越深,从而永久化了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性。
五、阻碍外国资本控制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若干因素
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控制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遇到最重要的障碍,最初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资本积累的规模不足以使其在世界其他地方建立工厂。19世纪上半叶产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法国、比利时,其本身的资本积累规模也是有限的,英国1860―1869年每年对外投资的平均额只有2 900万英镑。
2. 运输手段的不足。产业革命初期制造工业和运输工业的不平衡发展,使得西欧工业的大规模生产的廉价商品不仅不能深入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小城镇和乡村,而且甚至不能深入到欧洲南部和东部的穷乡僻壤。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和资本的大规模积累以及科技革命使得交通运输、通信费用的大大降低,尤其是新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上述两大因素对外国资本控制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构成的障碍已荡然无存。当今不发达国家的本土资本原始积累可能屏蔽外国资本威胁的唯一途径,就是政府的适度开放政策。从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的历史看,早在15世纪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者就提出了“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思想;19世纪初,美国、德国、法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本国新兴的民族工业,抵制英国老牌发达国家经济力量的侵入,一直采取适度开放政策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不发达国家想要获得本国的经济发展,逐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由政府出面对本国民族工业及民族资本的原始积累适时适度保护,抵抗发达国家以各种各样形式提出的强迫不发达国家实施的不对等、单方面、无条件地开放本国要素与产品市场的要求。
当然,适度开放不等于不开放。应当承认与外资相伴随的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本等现代商业理念对于提升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转变仅仅满足于追求量的增长的粗放型引资模式,更多地引入能够引起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从而带动和提升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经济起飞,应当而且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的进程。然而,这种融入应当是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为前提的融入,而不是把本国变为发达国家的新的经济殖民地。
参考文献:
一、女性就业机制及其结构
就业机制是指由多个结构部分或变量组成、遵循一定方式对就业行为和就业现象产生相对运动或影响,并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相互联动过程及其运行机体。它直接作用的结果是使就业容量或就业效力产生变化。把就业机制概念以一个最简单的函数关系表示出来,即下式:
CE = f(M)(就业机制函数式)
其中,CE表示就业容量(capacity of employment),M表示就业机制(mechanism of employment)。M本身是由多个变量组成的总体系统,它由许多个子系统组成。就业容量与就业机制子系统M息息相关。
现阶段我国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都十分突出,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效率是解决这两个就业矛盾的根本途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建立良好的就业机制,使M的子系统之间组合良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就业机制作为某一国家或城市一定时期内就业安排的总体运行系统,可细分为若干个相关的子系统。就业运行机制应包括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法律法规制定与监督、就业政策制定等)、企业用人激励、个人教育和培训、劳动力市场运行等子系统。本文将女性就业运行机制机构确定为就业政策制定机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机制、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雇佣女性劳动力的激励机制、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机制五个维度进行探讨。
二、女性就业机制的构建
(一)完善女性就业政策制定机制,为女性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首先,要使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即意味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政府的公共决策主流。性别主流化所提倡的是一种价值,一种思维方式,它希望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检讨和反省,重新打造一个符合性别正义的社会。政府要将经济社会发展、两性就业机会平等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理念纳入各级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调整时要适当向女性倾斜,强调差别照顾与保护。
其次,选择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公共政策。实施积极的性别对待和保护政策;加强对女性的教育与培训,通过改变女性的意识,提升女性专业能力水平,从根本上增强女性就业竞争力;确定推动女性就业的公共政策目标――就业机会均等和男女同工同酬。
再次,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开通妇女就业多渠道化。增强社会保险金中用于劳动者就业风险支付的资金,保证女性失业人员走向新的就业前获得必需的保险;建立社会就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女性就业中的作用。
(二)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平等
要完善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体系,建立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规。政府要制定出有利于男女就业机会均等的就业法规,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注意各项法律之间要相互支持,重新审视与两性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分析其对女性的需求是否重视和满足;制定法律法规的具体细则与规定,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同时,要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其他非政府组织为辅助的监督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机构和监督机构;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执法和政策指导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用工行为;劳动部门设立“性别平等”监督办公室,劳动市场应设立监督投诉窗口;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应充分发挥维权作用,保证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工有畅通的投诉渠道。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扩大女性就业容量
女性就业归根到底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容量,才能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困境。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给就业带来的机会增加最明显,不仅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为女性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好的平台。
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提高女性就业数量。要确保公平竞争贯穿于男女两性的职业生涯全过程;应规范对非正规就业市场管理,规范劳动合同、劳动保险社会化,完善劳动仲裁等;对聘用女性超过一定比例或相对较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聘用女性。
扶持女性创业,扩大女性就业渠道。落实政府优惠政策,反馈女性创业者的需求,解决女性特有的困难等;对女性创业者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体现对女性关怀支持的特点;营造女性创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政府应引导整个社会营造一种社会舆论,为女性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女性创业。
(四)完善关于雇佣女性劳动力的企业激励机制,保障女性就业准入的平等性
企业不愿意雇佣女性的重要原因是女性的生理因素,尤其是女性的生育期会增加企业成本,给企业造成损失。但是,人的再生产具有社会性,这一再生产的成本应由全社会来分摊。应建立关于女性生育费用的社会补偿制度,也就是对企业接受女性就业所带来的“性别亏损”要给予合理补偿,把原先要求由个别企业支付的成本转化为社会支付;对雇佣女性较多的企业采取适当的奖励或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企业雇佣女性劳动力的积极性,逐步消除就业准入方面的性别歧视。
(五)完善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提高女性就业质量
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公平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要抓好义务教育,努力消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进一步提高女童入学率、升学率;通过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对家境困难的女性进行减、免、缓交学费制度,并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女性教育基金,帮助女性完成学业。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建立终生教育体制和灌输终生学习理念;加大女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
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女性就业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就业人数比例下降、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现状,才能推进性别关系的和谐、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