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

第1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发现中美家庭教育观念关于孩子归属和孩子抚养期限问题有差异,家庭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探析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原因之后,提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家庭教育目的,丰富家庭教育内容,拓宽家庭教育方法等建议,为我国家庭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一、关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本文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却最为深远。

二、中美家庭教育对比

下面通过中美家庭关于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的案例,直观的感受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一位来自中国监狱的犯人写到: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的苹果。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正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苹果,这时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责备弟弟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把好东西让给别人。”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一听,非常高兴的亲了一下我,并奖励给我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我通过撒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后来,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这样写到: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的苹果。妈妈拿着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我们争先恐后都想要,但妈妈对我们说:“我只有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谁能把门口草坪修剪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母亲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通过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同的影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美家庭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下面从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深入了解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决定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美国家庭教育观念认为:首先,不以父母的意愿随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视为父母的公共财产。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有期限的,孩子成年后学会独立生活。中国家庭教育观念认为:首先,父母根据自己的愿意随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无期限的,从孩子呱呱坠地到成年再到成家立业后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孩子。通过对比发现中美家庭教育观念在孩子的归属和孩子抚养期限方面有明显差别,直接导致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差异。

(二)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统领整个家庭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目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人”,“社会人”具备正常人的生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更符合社会实际,家庭教育目的围绕孩子个人发展,具有单向性。具体表现在美国父母不会过多的干涉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获取财富等。中国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才”,“人才”具有光明的前途,拥有好的工作和高的收入。中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家庭教育目的把家庭发展与孩子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具有双向性。具体表现在中国父母替孩子安排好未来发展道路,从小到大一味的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抹杀了孩子的天性。通过对比发现中美家庭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侧重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三)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内容

1.知识教育

美国知识教育侧重社会生存和实践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生存能力、实践能力、理财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表现在美国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探险、冒险精神,并在生活中教会孩子生存能力。实践能力体现在美国父母给予孩子自由选择升学、就业、交友等权利,在美国父母替孩子做决定视为侵犯孩子权利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美国家庭认为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孩子的家庭幸福与事业成功,他们把理财教育称为:“从三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理财能力的培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知识教育侧重文化知识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分为学校文化知识教育、功利性知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首先,中国把家庭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延续,孩子放学后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情况。其次,有些父母知道孩子文化知识薄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选择特长(美术、音乐、体育等)进行培训,以期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最后,中国父母注重孩子谦卑、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的教育。

2.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美国品格教育融入追求个性张扬和自由的特征,称为个性化品格教育。鲁斯活.基耐将成功的品格教育概括为七个“E”,权利性、有效性、扩展到社区、渗透性、参与性、认识性、评价等七个方面。美国父母包容孩子的顽皮、奇思妙想等,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氛围。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品格教育培养中,与孩子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美国个性化品格教育最突出的是自信教育,不管孩子长相如何,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中国家庭品格教育主要包括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良好的品德方面是指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优良传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是指父母以好孩子的标准教育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例如读初中要以考重点高中为目标,读高中要以考重点大学为目标,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不能做影响学习的事情。

3.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是指通过强化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减少使用不当的和无效的策略,来提高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提出核心素养下21世纪的技能教育,其中包括生活和工作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与媒体技术能力。而中国的技能教育包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三个方面,对比中美家庭教育中生活技能教育差别在于美国父母会理性的与孩子谈论性教育的知识,美国一个家庭基金会调查显示,44.5%的美国父母与孩子谈论过性教育的知识。相反中国父母很少和孩子谈及性教育,孩子也害羞听到有关性教育的知识。(四)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决定方式,造成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提倡民主,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以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把孩子当成家庭成员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权和选择,孩子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利。因此导致父母过于放纵孩子,造成美国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凸显。中国家庭教育主要采取驯服、劝导等教育方式,突显家长绝对权威的地位,对于孩子的教育采用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两种极端方式,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三、中美家庭教育对比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前提条件。美国历史较短且为移民国家,受旧的封建思想文化影响较少,美国公民更易接受多元文化相互撞击下产生的新思想。体现在美国家庭教育上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悠久受封建思想影响较为深远,陈旧保守等封建思想根生蒂固。体现在中国家庭教育上从古至今中国家庭以培养顺从、听话的人才为主。

(二)社会性质

社会性质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美国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达,竞争激烈,追求个人利益。体现在美国家庭教育上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中国为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父母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孩子的个人发展与整个家庭紧密联系。

(三)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现实条件。美国经济发达,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父母培养孩子不是为了防老,另外美国对于职业认同感强,父母认为孩子当总统与当清洁工没有差别。而中国在历经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正逐渐发展,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和稳定,养老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防老,另外父母对于职业辨识度强,父母认为孩子进入单位工作与当清洁工差别大。

(四)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传统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价值成分。文化传统中价值取向对中美家庭教育影响最为深远。美国的价值取向以个人为本的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崇尚自由,发展个性。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独立于家庭之外。中国的价值取向以集体为主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父母视孩子为自我价值的延续,以自我角度替孩子安排未来发展。

四、美国家庭教育经验及启示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一方面要明确孩子的归属问题和服务期限问题,另一方面要摆脱封建因素的桎梏,具体来说首先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公共财产,不以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观念不能一成不变,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积极吸取国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转变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变“人才”教育为“社会人”教育,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人”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自由成长。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展示个性;鼓励孩子通过努力获取财富;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权利。

(三)丰富家庭教育内容

中国家庭教育内容以文化知识为主,在中国社会中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丰富家庭教育内容首先,家庭教育内容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丰富关于实践和生存能力培养的内容。其次,在注重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最后,转变提及性教育为耻的观念,把孩子心理发展相关知识纳入家庭教育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成长期的心理问题。

(四)拓宽家庭教育方法

第2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一、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出生前(胎儿阶段),还是出生后(婴幼儿时期、学生阶段到长大成人),都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情感、养成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通常来讲,家庭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胎教。胎教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受到的最早、最初的家庭教育。日本胎教、学前教育专家七田真说:“每个胎儿都是天才,胎教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资料记载,我国古代时期就出现过胎教,现代社会,胎教更是成了孕产期妇女的必修课。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产科医生提倡胎教,80%以上的孕妇接受这一早教方式并身体力行。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从事临床的产科医生,通过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仪器,对胎儿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实:怀孕24周后的胎儿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大部分出生后的婴儿,对在母体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表现。实验证明:经过胎教的婴儿比一般婴儿学话、走路均早,并且反应灵敏,记忆力强。

二是婴幼儿教育。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去接触一个大环境,并且通过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婴幼儿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在这一时期,父母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父母的待人处事态度、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动作技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由于婴幼儿判断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他们在模仿他人时,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因此,父母在对婴幼儿教育时,更应小心谨慎,重视细节把握,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是学生教育。这个阶段应该说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人接受新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在学生时期到达巅峰,这个时候积累知识和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孩子步入校园,开始从学校获得知识,但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责任,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社会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重要,孩子能否成才主要在学校和老师。这种观点在中国教育领域里也占有一席之地,致使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学校老师占主要责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老师教给孩子的是基础文化知识,而孩子的人际关系、思维模式和生存能力都要靠家庭教育去养成。事实告诉我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让人遗憾的缺陷。考上了名牌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导致辍学、跳楼的悲剧。有着渊博的知识却找不到好工作,只因没有好的职业操守,只会纸上谈兵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人就很难再继续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人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来自于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保持一个快乐、向上的心态,而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外在重点指物质层面的富足,内在则是指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项统计表明,在全世界5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名诞生在5个家庭中。通过对这几个家庭跟踪研究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发现有些获奖者虽然家庭清贫,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是孤儿,但他们从家庭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学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精神层面,他们足够富有。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传导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我们客观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反之,孩子就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离异家庭超过百万,这些家庭中,有近三成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出现品行障碍,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笔者在对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调研中发现,吸毒犯罪人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低龄化,戒毒人员中40岁以下占84.6%,20岁以下占6%,这些人员绝大多数缺少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系个人的成长进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抓好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抓好家庭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因人施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父母忽视客观事实,经常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措施过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悲剧。其实,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但其后天发展与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要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计划,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要让孩子沿着自己喜爱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要注重方法。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表情、神态以及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方法,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法科学、方式得当,唯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

三是要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与,更需要的是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将心比心,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做好家庭教育,父母要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四是要强化德育。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培养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品德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无不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知行脱节”,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到位,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与其总是用语言灌输,不如拿行动引领,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老大爷倒地扶不扶等关系道德素养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伸手。

第3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8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日益更新。目前,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通过探寻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试图改善优化这些因素,充分发挥幼儿家庭的教育功能。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园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状况与幼儿发展状况关系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

1. 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子女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但往往思想重视,行动忽视。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样重要”的家长占 96%,可是每天可以留出 2 小时以上时间与孩子一起交流、游戏、学习的只有10.3%的家长,选择“不顾劳累,坚持和孩子玩”的只有 28.7%。对比数据可知,普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没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没有完全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

2. 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内容认识不够。经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倾向依次是: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教孩子与人交往;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自我服务;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家长忽视的家教内容包括忽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如,教孩子知道自己几岁,教孩子分清性别);忽视孩子的游戏和玩玩具;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独立睡觉只占22.7%)。有部分家长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只是把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使家庭教育缺乏自身的特点和内容。

3. 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困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孩子的某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是某种社会影响,很少有家长认真检查自己在家教中的失误和应负的责任。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教育目标的倾斜,导致家长产生许多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迁就和放纵孩子;过度严厉、过度保护或者过度放任。

4. 家庭教育承担者偏移,教育意见不一致。在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调查中显示,62.5%是母亲,21%是祖父母,16.5%是父亲。可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之重要,作用之重大。再加之大多年轻父母工作较忙,依赖祖辈养育孩子情况普遍。扩大家庭、祖孙家庭和单亲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教育意见不够一致,其不良后果是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则会形成当面一套和因人而异的态度。

二、解决策略

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儿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甚至是孩子所特有的稚气、调皮和不成熟产生的“错误”;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孩子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2. 全面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要想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阅读或是与孩子进行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加深孩子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有洗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善、大方。在言教、身教的同时,还要做到境教,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环境。

4.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协同进行。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教育好孩子。

第4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随着孩子步入初中,在校学习的任务增加了,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一时段孩子从身体上、心理上的波动随之增多。尽管老师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一些教育实属鞭长莫及的,需要家长补充配合来完成,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谈一谈家庭如何教育孩子谈一点个人感悟。

    一、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的,与个人的命运相联系。平时我们经常对孩子讲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富强、小康社会要靠你们来实现。告诉孩子现阶段就是集中精力掌握好基础知识。如果不用功学习掌握不了这些起码的知识,就不可能具备真正的本领和能力,就不可能参与激烈的人才竞争。就象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要想遨游大海到达理想彼岸,虽然有浪漫的想法和勇气,但等待他的是葬身大海,因为你根本不会游泳,从而教育孩子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我们父母学历教育过程中,大专自修完后,我还报考了自修本科,平时多看书学习,无疑给孩子做好榜样,共同促进学习提高。对待孩子,经常沟通思想,尊重孩子的选择。例如:家庭中重大开支让孩子参与讨论,培养主人意识,尊重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家长是通情达理的、有爱心的父母,例如:在学器乐方面我们听取了孩子的意愿选择了古筝,在给爷爷、奶奶寄生活费时让她去做,引导孩子孝敬老人,热心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孩子乐观、博爱、自信、豁达的品格。

    2、正确处理学习、娱乐、休息的关系。在保证孩子的正常营养外,要本着既保证孩子学习时间和质量,又要满足有充分的睡眠休息时间。作为家长合理安排好社交活动,比如看电视、娱乐、串门等,但绝不在家里打麻将或酗酒等。

    3、根据孩子的爱好特长,有计划地参加一些培养特长活动,如:办学习板报、参加古筝、英语角、美术书画学习等,使孩子既学到知识,又扩展了孩子的视野。

    4、孩子要在激励和改善学习方法为主。进入初中,学习课目增加许多,一时不适应。偶尔成绩跟不上去,有时有畏难情绪。但我们家长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和孩子沟通,分析原因,录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经常教育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融合贯通,灵活运用。

第5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习;教育;习惯养成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儿时养成的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好品质、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育。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定型前,我们的家长、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注、习惯培养、行为训练;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阳光健康的心理、严谨的学习态度、刻苦探究的精神。

一、家庭习惯培养的重要影响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庭内父母的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相应习惯。孩子的习惯、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成型。要坚持做到“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把“说教”变成“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在细雨润物中,把孩子的好习惯逐渐培养起来。只有这样,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孩子的美好人生也会由此起航。

二、好习惯能动性分析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加以设计,使一个自然人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并有所作为的社会人。不管什么样的动作,要想成为习惯,就需要不断重复,这样才能使其成为自然反射动作。比如将纸片扔在地上,让孩子捡起,然后再扔,再捡起,直到孩子形成条件反射,看到地上有纸就毫不犹豫地捡起来。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作用,当我们反复地强化、训练、巩固,人的意识成为一种本领,就会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坚持下去,习惯就成为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了,从而引起事物的变化,这种好习惯的力量就变成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去实践了。

三、好习惯的养成

积极锻炼、按时起居、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举止,与人和周围事物良好相处的行为方式,做事专心,有始有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主要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四、隔代人教育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定位

1.定好位,善其责

父母是亲子教育的主角,祖辈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要明确彼此的角色,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不错位、不越位。祖辈不要过多干涉父辈的育儿方式方法,年轻的爸爸妈妈只有在亲自照料宝宝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幸福与疲累,更多地理解老人,更用心地照顾孩子。年轻父母也不要排斥、不屑老人的经验,有些经验很实用。

2.越代沟,善其言

祖辈和父辈要相互学习,共同学习,换位体会对方的正面意图,在积极主动的互动与交流中彼此理解,彼此尊重,跨越“代沟”障碍,一家人相处得更加融洽,而不是彼此压抑或者是爆发。

3.树家风,善其行

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再到三代同堂,这样的家庭结构变化,的确令人不太好适应,特别是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父母亲之间,本就存在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好多祖辈还要适应融入大都市的生活节奏,这种情形下共同制定家庭教育观和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祖辈与父辈的融合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良好的家风是隔代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家族生命力量的传递。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抓住习惯养成教育的本质,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理想的。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参考文献:

[1]晏红.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0-6岁幼儿习惯养成教育[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4.

[2]周周.优秀孩子素质教育培养[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第6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更多人所重视,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1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儿子已经15岁,暑假以优异的成绩被泰安一中首届创新班录取,已经成为一名准高中生了。儿子善良、正直、刻苦、向上、自信、阳光,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伴眼中好学上进的好榜样,是很多父母教导孩子时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回想儿子从出生到今天的点点滴滴,其实我们也没有刻意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努力试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自律自约,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时怎样做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作为父母,首先我们会在孩子面前实话实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其次,我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能相互体谅,和睦相处,不耍家长威风。还有,我们对待工作都是全身心地投入,都多次获得各自单位优秀员工、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我没觉得这才是最好的表率,这样的家庭教育一定会有成效。

二、适时引导,严而有爱。

00后的孩子,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我们小时候大相径庭,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课业量大、学习任务重,孩子有着太大的压力,我多数时候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想法设法的多找到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多引导,少强加,多沟通,少指责。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各种参观、旅游、夏令营,使孩子能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但对学习习惯要严格要求,我认为这种严而有爱的教育应该适用于所有孩子。

三、付出第一,回报第二。

我们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并配合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我们一直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做事情不要太功利但要努力,没必要所有事情都要争一争二,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孩子学习围棋、书法、二胡,老师反映都不错,因为初衷就是培养个爱好,所以一直练着却并未追风考级。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父母不要求你做最好的,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好孩子,我们都会以为你傲!孩子在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低调处理,适当鼓励,但又指出不足,防止孩子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我始终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我的孩子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中生活才马上开始,泰安一中创新班学霸云集,会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他。我将会继续努力,让孩子登上更高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2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点点是一个脾气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对她凶,她就越哭闹得厉害,你要是蹲下来好好和她说,反而会乖乖听话,懂事的让我们吃惊,跟小大人一样。所以我经常和她互换角色,让她来当我的姐姐甚至妈妈,她会一一告诉我这个要这么做,那个不可以这样做,之后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时不好的习惯,而我达到了预先的目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点点虽然有脾气,但很爽直,我不喜欢孩子像个牛皮糖那样粘。她就是哭也不会很长时间,在她没完没了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转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儿哪儿玩耍,或者买什么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会突然说“哎呀,昨天爸爸买的那个玩具怎么不见了?”她就马上不闹而是去把那个玩具找不出,还说“你看呀,不是在这吗?”早上孩子往往会赖床,特别是冬天,闭着眼睛缩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就拿了一样东西,在她耳边说“看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吗,今天亲公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吗?”她马上就清醒过来,呵呵,还屡试不爽呢。但有时候也会很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边,全家人步调一致,她会哭到东哭到西,然后有个“好人”就站出来,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马上止住哭闹,还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们全家就马上会意的笑起来。孩子还小,我们的教育都是正面的,从来不恐吓她,说什么大灰狼来啦,妖魔鬼怪来吃宝宝啦,也从来不把孩子关到黑房子里。不能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

老师经常表扬她的小手很巧,我们大人当然很受用,可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后才出的结果,让她收拾干净,必是不愿意的,只有说我们一起来比赛看看谁收拾的最干净哦!她才会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兴奋的干起来。孩子从小就好学好动,最会模仿大人的样子,看到我们搞卫生,她就抢着抹桌子扫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纸沾了水到处擦,尽管有的时候反而弄脏了,可是看到她认真快乐的样子,我们就都开心了!我们全家还常常跟她一起互动,比如她带上围兜,拿了锅碗瓢盆做饭,还煞有介事的来问这个“你想吃什么菜”,那个“你想吃什么菜”,我们都认真的说“我要吃蛋炒饭”,“我要吃清蒸鱼”,于是她就说好的,马上做。一会就端上来给大家吃,我们就装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还不住的夸奖说“真好吃,真香”,她马上咯咯地笑个不停。

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概念。刚到学校什么都不懂,老师发红花,她扔掉,因为她不喜欢,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对的事,老师为了教育大家,让他们站到上面给大家讲什么是不对的,可她会跟他们一起站到上面,这个时候就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结合在家的表现,她也喜欢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龙头上冲洗,一来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湿了,二来还浪费了水,我们就跟她说衣服湿了要咳嗽,浪费水是错的,结合南方干旱的事,给她讲南方的小朋友因为没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让她懂得要节约用水。现在她还经常给我们大家发小贴纸呢,边发边说谁表现好就发小贴纸给她,我们全家都是她教育的对象呢。

孩子从小就有虚荣心,喜欢争第一。开始的时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赖皮,一定要我们等她让她,有时候干脆哭闹,这时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争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让给你,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领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竞争,得到第一是很光荣的,别人得第一你也该为朋友高兴。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第一而哭闹了。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3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4虽然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有许多许多的难题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学习下,一定可以一边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一边把女儿教育的更好。

我是一个80后妈妈,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难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儿后,更是像一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但俗话说:"家庭教育无小事,生活无处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儿上我要从小事做起,同时也要从自身出发,做女儿的好榜样。

女儿作为我们家长的一面小镜子,如果想要让女儿更优秀,首先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养。出口成脏的父母,怎么教育出文明礼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没有良好的习惯,怎么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质;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怎么会诚实守信。这三点在我教育女儿时也时时刻刻反省着自己。

尊重女儿也是我们家比较重视的一件事,不把女儿当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儿再小都会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年纪虽小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女儿,给女儿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听取女儿的意见,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儿会越来越懂事。

为了给女儿补充营养,所以在选择奶粉上,我们选择了美赞臣荷兰版A+,味道女儿一直都很喜欢,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学配比的DHA,DHA又被称作为脑黄金,也是系统神经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让女儿的脑袋充分发育,只有脑袋发育好了,才能让各方面的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独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担心上火。

虽然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有许多许多的难题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学习下,一定可以一边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一边把女儿教育的更好。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5进入初中了,孩子也是进入青春期了,这个时候就有点叛逆,因此家庭教育就很重要了。我也来谈谈我对家庭教育的心得。

一、思想引导法

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叫响“学生不学习不算尽责任,学习学不好,不算好学生”的口号。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针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现实思想、生理健康等特点,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标鼓励法

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印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

三、形象感召法

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教育实践”。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长强化“为国教子”的意识.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样子,就一定能够带出你所理想的孩子来。

第7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合作性亲子游戏;集体创作游戏;家园参与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种跨越不同领域的综合学习。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教育保持一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来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一理念的提出,更是强调了家庭与幼儿园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如今“独生子”现象带来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孤僻自私、缺乏合作等种种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教育主导的幼儿园能做些什么?作为同样负有教育责任的家庭又能够做些什么?

一、幼儿缺乏合作意识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我园自编设计调查问卷《××园亲子合作意识情况调查》,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幼儿园目前家庭亲子教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家长自身的社会化水平对幼儿有一定影响。平时喜欢外出交友活动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69%,而这部分的家长中61%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和人交往。喜欢居家独处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22%,而这部分的家长中83%认为自己的孩子性格安静内向,不太喜欢和人交往。可见,自身不喜欢交往的家长,其日常较为封闭的社交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孩子。不喜交往的家长平时较少为孩子提供外出及交友的机会,家长也表示不习惯鼓励孩子主动与小伙伴联系或来往。反观之,平日喜欢交友性情开朗的家庭,孩子大都性格活泼,喜欢和同伴交往。

2.大多数的家长在家里与孩子合作机会少。只有46.5%的家长在家有和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习惯。超过半数以上的家长以没时间、不会和孩子玩等理由,在家中较少与孩子交流。调查中的105个家庭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孩子平日在家主要以独自玩耍为主,与他人一起游戏的机率仅占18.5%,其中和家人一起游戏的几率更是不到10%。

3.家长培养孩子眼高手低。家长普遍希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问卷中的家长100%都能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是很重要但81.5%的家长不明白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而在选择“培养有效途径”的多个项目时;而93%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培养”,98%的家长选择“家园共同培养”;47%的家长选择“家庭教育培养”。由此可见,家长们对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都很重视,但缺乏专业的教育引导,他们迫切希望幼儿园能从专业教育角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4.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不足。85.5%的家长都表示自己喜欢艺术,但其中73.5%的家长表示自己艺术水平低,不能和自己的孩子谈论或指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更不可能和孩子一起参与到艺术类的游戏。由此可见,艺术是受家长们喜爱的内容,但家长们对培养孩子缺乏正确的方法,更加缺乏教育的信心。

二、策略与行动

幼儿合作意识属于社会性领域,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主要从“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进行。鉴于此,我园利用艺术游戏这一特色途径,尝试从“贵知、重行、育情、深意”这四个方面入手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

1.贵“知”――观念更新,促进亲子合作意识增强

(1)知专业之音――家园专家、教师讲座

幼儿园的“集体艺术创作游戏“在当前来说,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教育思维和方法,让非教育专业的家长们从理解这个概念。到接受这种观念,再到融入这个家园共育的过程,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们邀请到外来的专家为家长们做讲座,请本园的园长、教师们以家园沙龙等座谈形式,让家长们倾听教育专业的声音,了解教育改革的转变,产生家庭教育的动力。

(2)知孩童之性――家长会

以往的班级家长会大多是老师说家长听,家长们大多是被动的心态。我园的家长会尝试一些简单有趣的合作性游戏穿插其间,如传纸条、条件反应等游戏,既活跃了家长会的气氛,调动了家长们的兴趣点与注意力,又让家长们感受到合作性游戏的乐趣。

(3)知教育之事――宣传栏

幼儿园内及每个班级的门口设立多个艺术游戏宣传栏,以图片、照片及文字介绍的形式,时时向家长们展示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一些艺术合作游戏情况。家长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近又玩了哪些有趣的合作性游戏。还可以及时欣赏幼儿园近阶段开展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集体艺术合作游戏情景,从而欣喜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同伴们一起自信而快乐的身影。

(4)知未来之向――幼儿园、班级环境

艺术的氛围可以熏陶大众心灵,合作的思想可以转化教育行为,游戏的理论可以成就喜乐之园。我园为孩子们做出了各种艺术作品布置园内环境,让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欣赏艺术的创意与美感,更以校园文化墙、亲子合作栏等环境元素向全园家长传递家园合作游戏教育的理念,让家长们萌生教育使命感,萌生家园集体感。

2.重“行”――方法传递,促亲子合作技能提高

(1)行可行之道――亲子艺术游戏课堂与户外亲子游戏

我们不定期的邀请部分家长来园参加亲子合作游戏的课堂活动,从欣赏艺术作品的环节中家长们惊讶于孩子们的丰富想象,从艺术创作的创新表达中家长们感受到艺术贴近生活的别样乐趣,从和孩子的快乐游戏中家长们体会到亲子交流的重要性。通过直面教师,直观学习的方式,家长们逐步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方法,逐步尝试将合作游戏的方法运用于亲子教育中。我们以这些少数家长为扩散点,个别交流反馈,有针对性的作出改进。并将亲子课堂中的有效经验提炼出可以推广的亲子游戏,邀请全体家长参加,以最受孩子与家长欢迎的户外活动形式进行艺术合作亲子游戏。

(2)行长远之道――每周亲子游戏活动单

每周一个亲子活动单,是我园坚持了几年的一个亲子活动项目。亲子活动单就像是家园共育的导向标,建议家长们什么阶段带自己的孩子做什么。艺术来自于日常生活,让家长们创造条件带领幼儿通过参观、游玩等方式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合作来自亲子游戏。从简单的手指游戏,到呼应的娱乐游戏,再到需要合作学习的节奏游戏和手工游戏,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重温那些孩童时的趣味游戏,一起尝试那些与音乐美术结合的艺术游戏。

(3)行广阔之道――Q群、微信平台交流拓展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普及,微信、QQ群等平台为家园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多媒体平台,由班级教师定期推荐好音乐、亲子小手工、趣味游戏、亲子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内容,有文字信息、范例图片、动感视频,全方位的为家长们展示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全方位的吸引了那些日常不愿接受单调说教的青年家长的注意力。此外,随着这一家园交流平台的逐渐成熟,从原有的教师主导过渡到家长们的主动参与、收集与交流,如一首好音乐,一个好创意,一个有趣的游戏等。

3.育“情”――参与体验,促亲子合作效应提升

(1)情由浅及深――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这一幼儿园传统的家园工作模式已经存在数十年。以往的家长开放日,家长以观看孩子的在园学习生活情况为主,即使孩子有其他的活动演出等,家长也总是在旁边拿着相机拍照。我园这几年尝试逐步推进的阶段式整合式的家长开放日模式。从小班开始到中班、大班阶段,家长们可以经历观看孩子游戏表演――参与亲子合作游戏――参与亲子合作音乐游戏――参与亲子合作美术游戏――参与亲子合作艺术综合游戏等。在参与家长开放日的成分、程度不断增加,随着参与度的提高,家长合作的热情与创作的激情也逐步加深。

(2)情由己及彼――跨界家园交流活动

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的缩影。亲子需要合作,家园需要合作,社会更需要合作。我园开展艺术合作游戏家园活动时,逐步推行从小组班级跨年段全园合作的模式。随着家长们逐步熟悉幼儿园内的人和事,随着这类跨班界家园交流活动的深入,一种集体合作的向心力悄悄萌发,一种集体归属的感情愈加深厚。

4.深“意”――理念拓展,促亲子合作意义深远

(1)意且思且行――集创游戏文化艺术节

集创游戏文化艺术节是我园所特有的家园交流艺术节日活动。从第一届“舞动节拍、快乐同行”的音乐游戏艺术节到“把爱画在蓝天下”的美术游戏艺术节,再到第五届“畅音乐之声,游美术之园”的综合艺术节,在每一届艺术节上,每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家长都是主角,既有孩子们的集体创作,快乐游戏,又有家长们的大胆创意。以艺术节活动的方式阶段性地汇总家园共育的成果,并促进了全园性的合作交流,拓展集体艺术创作游戏进一步深化的思路。

(2)意且歌且远――集创游戏推广

随着集体艺术创作游戏特色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发展,我园进一步与社区、社会加强合作模式,家长与孩子们将自己创作的艺术游戏成果展示在社区大众面前,展示在社会媒体面前,让每个平凡的孩子和家长都为自己的合作成果自信和自豪。

三、结果与分析

本园通过近几年开展的“艺术亲子游戏特色”家园共育工作,观测到幼儿园里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合作愿望和合作情绪明显提高,中班幼儿在艺术游戏活动中的合作独立性有所强化。大班幼儿则是在小组及集体协商合作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表现出显著提高。而家长们从刚开始对艺术合作游戏的课程不理解、不重视,到现如今能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游戏活动,主动配合各项特色亲子合作任务,并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产生了明显的转变,生活中鼓励带动孩子积极与同伴交往合作,产生了“周末小群体”“班级亲子聚会”等一些自发性的交往合作现象。

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培育美的心灵,合作教育的宗旨是培育爱的情感,家园教育的宗旨是相互支持,共同行动,实现最大的教育合力!

第8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1.1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因材施教。社会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形式灵活等特点,且具有时空的延展性。只有三者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时空上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主要通过与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参加社区活动以及网络的形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以良好的教育活动占据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能使学生始终处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2教育合力形成的条件

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坚强有力。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学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严密、内容科学,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教师,这些都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力地教育和引导。其次,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家庭教育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虽然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系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主导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最后,社会教育要积极健康。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社会教育要注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

2学校教育在教育合力中主导作用的形成

2.1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学校通过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认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均渗透思想教育,寓教于各门课程之中,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另外,学校教育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正确的教育方向,能对复杂的社会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抵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2.2.1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三维的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做人的根本。学校教育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流文化占据学生的空间,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为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宣传。

2.2.2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父母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但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对孩子过分苛求、片面的人才观导致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等。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包括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微信群、举办观摩活动、电话访问等。

第9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范文

惩罚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合理的惩罚教育有助于儿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使儿童成就健康的人格。由此可见,合理惩罚教育对幼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幼儿的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幼儿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探索,而且还与同伴、教师以及父母等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表现。个体社会化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违背了这些规范和准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倾向”。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有形的结果(处罚与奖赏)或根据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来揭示行为的好与坏。凡不受惩罚和服从权威的行为都是好的,认为受到来自权威者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权威者一般是父母或者教师。行为动机是避免惩罚。这一阶段与我国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相对应。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制力薄弱,缺乏是非善恶观念,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家庭作为幼儿个体社会化的首个场所,当幼儿出现这些违反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时,家长要对其实施合理的惩罚教育。通过惩罚教育,幼儿认为受到来自家长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将好的行为标准逐渐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幼儿犯错误后受到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要让其明白有过失就要对此负责。从而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他们不适应竞争激烈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有着直接关系。现今很多人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而反对惩罚教育,对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教育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父母的过度保护造成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甚至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有利于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有利于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上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个体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个体行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可以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受到惩罚后,他的心理受到了外部刺激的冲击,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适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惩罚教育对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二、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惩罚对于教育而言,如何存在与运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卡连柯说:“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家长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笨拙的家长不合理地、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方法。

(一)惩罚的目的是教育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之所以要实施惩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并逐渐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更应该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惩罚的目的。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只罚不教、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幼儿实施不合理的惩罚教育,导致幼儿身心疲惫,同时也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为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对幼儿采用合理的惩罚手段。

(二)惩罚坚持一致性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式上常常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容易使得幼儿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对孩子实施惩罚教育的问题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达成一致观念,而不能出现为了袒护孩子而指责惩罚实施者的现象。只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统一科学意见,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惩罚要适时适度

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惩罚需要适时适度,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坚持这一原则。当幼儿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进行教育,不能延迟教育,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幼儿的思维发展不具有守恒的特点。家长要敏感地察觉教育契机,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对幼儿实施教育。当幼儿犯错误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使用惩罚教育,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说教无效之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对自己不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错误的改正。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也要注意惩罚的适度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惩罚过轻,教育效果不明显,惩罚过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当幼儿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有所认识时,惩罚教育就应该适可而止。

(四)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