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通信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行业市场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与工程实际结合日益紧密,尤其是当前4G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未来若干年移动通信业人才需求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将给普通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实施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构建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1 移动通信教学现状及分析
目前,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基本能够满足培养要求,但专业课程教学滞后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陈旧且偏理论,实验内容无法对接当前最新的通信技术,难以达到通信行业的用人要求。以移动通信为例,近年,移动通信引领了通信行业的潮流,其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与之相对应的“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却仍然以原理讲解为主,实验手段仅仅是模块化的移动通信仿真和点对点的局部功能演示,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及实践内容均无法反映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缺乏对移动通信整体架构和技术标准的理解,对不断演进的4G、5G移动通信技术更是“雾里看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缩短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差距,我们尝试在专业实习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技能培训上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生产实习通常开设在第六学期期末,利用暑期的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赴相关企业学习。生产实习虽能增加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及相关技术的机会,但毕竟时间仓促效果有限。毕业实习时学生精力主要花在找工作和论文写作上,实习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实习岗位也非常有限。而参加技术培训是专业培养计划之外学生的自愿行为,通常由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学校反倒成了学生和培训机构之间的中介,其自身教学行为依然“我行我素”,游离于通信行业之外。可见,尽管采取了上述多种措施,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亟待在教学内容、实验技术及平台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提升和改革。
2 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改革
2.1 改革思路及内容。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使教学内容与飞速发展的专业技术、就业市场和学生多样化需求实时接轨。基于该思路,本研究主要着眼两个方面的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体系。改革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合原有课程资源,删减、合并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理论,加强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等实践内容较多的课程的教学比重,以3G移动通信系统为主线重新构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体系,将系统级、网络级、应用级综合知识及技术作为讲授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为有效对接企业需求,目前我们正在搭建面向工程实践的3G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实训上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设备,如实验箱、仿真平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专业教育阶段的教学手段应该更多的面向工程实践,在系统级、网络级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
2.2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1)优化移动通信原理验证平台。原理验证实验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某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使学生能够把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本专业实验室中移动通信原理实验平台的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基带信号处理、移动通信信号的同步、移动通信无线传播、抗衰落仿真等。当添置TD-SCDMA和3G联合仿真实验套件后,还能在虚拟的终端、RNC、NodeB上进行3G信号流、业务流等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为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实验结果,还应多借助其他实验设备。(2)开发GPRS移动通信应用平台。我们对移动通信的应用开发主要基于西门子公司的无线通讯模块TC35i,对该模块的二次开发,可实现GPRS的短消息业务和对象数据的实时收发,可帮助学生理解GPRS系统的体系结构、短消息SMS的技术、TC35i模块的结构及功能、手机电路设计等诸多实际应用内容。以下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利用通讯模块TC35i实现GPRS短消息的无线收发过程。当我们需要通过GPRS网络监控远程目标时,例如监测温度,可以将远程监测点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并编辑成短信,通过连接到单片机上的GPRS短信模块以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图1a)或直接将温度数据发送到监测员个人的手机或移动终端上(图1b),以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远程目标进行无线、实时、精确监测。整个过程利用了现有GPRS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可避免有线传输方式中存在的因监控端远离采集地点而导致的监控设备安装、监控线路铺设及维护不便等带来的问题。该套系统实用性非常强,可根据不同应用目的开发出不同的实际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学习应用兴趣。
a. b.
图1 GPRS移动通信网络远程监测系统
(3)打造3G移动通信综合实训平台。在系统级工程应用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以面对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现有商用设备,熟悉当前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基本操作,通过现有软硬件设备模拟实际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使学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际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维护内容。在移动通信实训机房中TD-SCDMA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组成为:大唐基站TDBl8、射频端TDRRS20-61、华为NGN软交换系统、装有LMT-B集成软件的PC机等。该实验首先需要学生熟悉系统的硬件构成及板卡插槽和走线等,然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包括系统初始化、相关驱动下载、加载及应用程序运行等内容。例如,系统初始化实训内容如下:1)配置板卡必要资源和初始参数,解析配置文件,进行各板卡的初始配置,RRS接人配置本地小区,CA配置;2)解析配置文件,进行板卡的初始配置,解析nb.cfg、antenna.cfg等文件,配置CCU板APS资源表、TNL、RIU板SAAL链路、PATH、CTU、BIU寄存器的初始值、BBU等,最后将RRS接人到目标小区,并配置CA。
通过以上实训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系统和实际的认识。
3 结束语
通过面向工程实践的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不仅有效利用了移动通信原理验证平台及应用开发平台等现有实验资源,而且搭建了涵盖移动通信全过程的实训环境,进一步拓展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此举意在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际移动通信系统工程施工、维护、管理等工作以及新知识的学习、新问题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运营商储备和提供合格的零距离上岗的移动通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重阳.于Simulink的仿真在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
作者简介:刘帅(1980-),男,湖南长沙人,讲师,从事移动通信教学与科学研究。
关键词:网络信息;保险财险;信息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P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097-01
保险行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化竞争地加剧,对内降低组织的摩擦力,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对外实现与客户更友好的沟通,提升服务水平,对客户需求给予迅速回应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而优化业务与管理流程在技术层面要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特别使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为保险行业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如客户对自身保费缴纳状况的动态查询,对保险公司推出的新产品的动态了解,对保险公司出台的保险优惠政策动态获取;公司业务人员需要随时随地地访问公司Intranet查询修改客户信息,随时随地地向客户传递公司相关政策,公司业务管理人员需要随时随地地了解公司业务状况等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保险行业从业务到管理的移动信息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条件。
因此面向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各层面,建设以无线投保、无线核保、人展业等系统对提高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一)功能需求描述
1.数据交互的需求,建立一个B/S架构的系统,形成手机端与后台的数据交互体;可以使定位信息及短信任务信息与业务系统或门户网站等的实时交互。
2.位置管理的需求,能够对所有外勤人员进行主动定位查询其当前位置。
3.业务实时处理及客户服务的需求,公司管理层能够规范业务处理标准,提高业务处理的时效,从而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服务。
4.客户自助服务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客户感知及服务水平,客户需要自主修改资料、在事故现场自助查勘等功能需求,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5.地图定制开发的需求,能够利用保险公司已经建设的地图服务,通过接口开放和提供技术支持,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此次项目建设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移动查勘平台在定位调度方面的应用。
6.其他业务需求,系统应包括任务管理、任务提醒、语音通话等功能;
(二)非功能需求描述
1.系统应该由参数驱动,从而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
2.系统应提供无缝的系统升级功能。在升级过程中无需重新安装其他任何客户端软件,以降低维护成本。
3.集成商应提供系统维护和使用的技术培训以及详细操作手册。
4.系统应支持负载均衡(ClusteredLoadBalance),并保证所有功能都能满足24×7×365不间断运行,系统备份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5.系统应能够支持扩容,内容包括系统功能和系统用户数。系统可以通过硬件升级的形式(增加CPU,增加服务器等)来满足扩容需求,但不能以牺牲系统性能为代价。
二、系统设计总体原则
1.开放性:系统采用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技术,同时支持大型商业数据库系统。系统可以在数据和流程上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连接,同时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开放的接口以便和其它系统对接。
2.易用性:本次项目建设的应用系统应用范围广,对应的用户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提高系统的易用性,提高用户使用效率,真正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工具显得犹为重要,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将采用大量的信息导航、数据默认值、在线帮助、选择输入等多种方式,系统功能和人机交互界面上采用用户熟悉的windows、Office及日常操作习惯,功能模块和功能按钮的说明根据实际的操作方式定义和命名,提高系统易用性。通过搭建良好的人机界面,以及尽量贴近常用软件的操作方式使本系统易学、易用、易维护。
3.安全性:系统安全性是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安全性和业务操作安全性两大部分。系统安全性可通过系统架构、设备/系统软件选型、病毒防杀等措施来实现。业务操作安全性可通过操作权限(包括系统权限、数据权限和角色权限)的授权、分配和管理机制来保证。采用多层安全级别,管理级与系统级分别设立权限授权机制,支持角色、部门、个人等多种的授权。
4.先进性:在保证方案可靠性和技术成熟性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系统体系结构,先进的构架方式,先进的系统平台,先进的应用软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确保本系统起点高,技术领先,为各类业务功能的实现提供最佳的技术平台支持。
5.扩展性: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可虑可扩展性,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注重业务逻辑的细化,采用模块化、组件化和开放性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降低系统扩展复杂性。采用标准的接口规范及技术,在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情况下实现与其他系统灵活对接,实现不同系统间互联互通,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功能及兼容性。系统总体结构图:
三个结构层:(1)终端用户层,采用高级终端(WindowsMobil操作系统)、普及版的终端(BREW系统)、当前最流行的Android终端等作为操作终端。(2)移动服务层,通信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CDMA1X/EVDO等无线网络发送到专业服务平台,传输网络都是采用3G技术。(3)保险无线应用服务平台―核心层,主要是承载保险公司内部业务的管控系统,能与理赔业务管理系统、短信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位置服务系统等互通。其中数据传输系统提供图片及其他信息的实时采集接入、认证、处理等功能;位置服务系统通过完善的GIS系统完成第三方定位功能,支持GPSone方式的定位服务。(4)数据传输及接口,支持多种应用协议:FTP,HTTP工业标准协议。可向企业现有业务系统提供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一、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锻炼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抽象的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鲜生动的事物和事迹,使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和自然,培养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及时了解社会各行业对学生的需求状态,从而明确专业建设、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搭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的实践平台、素质平台。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既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拓展了学校的办学视野。地方院校由于区域位置、资源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其必须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把专业发展与行业、企业融合起来,积极寻找专业的社会土壤,不断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出路。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企共建实验室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的工业环境和人才需求、合作发展战略、实验平台建设、师资力量等因素。我校在校企实验室共建上就与中兴通讯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长期以来,中兴通讯致力于与高校开展专业共建项目,向高校输出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资源,实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企业化训练过程。中兴通讯以程控交换、光网络传输、移动通讯、智能网和GSM等设备为主构筑了局运行通信网实验平台。这个平台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够模拟近于真实的局运行环境,实现以工程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践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良好的实践条件,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现状,我们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了程控交换实验平台和移动通讯实验平台,并以此获得了中兴通讯在设备上的优惠政策和教育资源。通过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将所学知识融合在实习过程中,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对专业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初步具备在本领域岗位的工作能力。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合作制定教材内容
合作制定教材是为充分借鉴知名通信企业在培训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包括技术培训课程、教学方法、实验方式,以及在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上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实验教学总体水平。在与中兴通讯合作中,秉持教材开发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中兴的NC教育充分吸收高校教师加入NC课程开发团队,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材编写合作,竭力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中为学生提供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训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秉持的是“以实验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知识内容上及时追踪新技术与前沿技术,保持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可读性,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2007年开始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程控交换等课程教学中试用中兴通讯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我校在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课程上全部采用了中兴的课程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中兴通讯的NC认证,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建设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校企合作中,我们与中兴通讯在师资力量上采取的是互补的形式。大学教师拥有企业培训师不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和课堂经验,而企业培训师拥有大学教师不具备的特质,包括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在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中,师资力量和实验平台是工程教育的两大核心要素,大学里的企业训练要取得良好效果,没有具备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是无法开展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也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最大效用。可以说,与平台建设相比,师资力量投入的产出比是高的。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尤其是在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中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9年派出2名教师参加中兴通讯的督导师培训;2010年派出3名教师参加思科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培训;2012年受中兴通讯邀请派出3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学习3G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又有2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学院学习光传输与程控交换技术。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进校园,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企业工程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工程技术实践的积极性。
(四)校外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专业实习的质量保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培养目标,采取大工程、大实践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工程教育、实践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我们与省内的移动和联通通信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毕业实习协定,实现了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并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态势,学生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与中兴通讯合作建立了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通信工程实验室,在获得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优质培养资源,不仅丰富了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形式,而且完善和优化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也成了真正的“双师型”,现本专业已有多名教师获得中兴通讯的NC认证,师资力量也因此获得较大提升。知名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各种教学要素,而所有的要素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市场岗位适应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4G技术;发展路径;移动电子商务
纵观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从2G到3G都经历了相对较长的发展周期,相比之下4G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迅速。根据全球行动供应商协会(GSA)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LTE用数已达4.97亿户;至2015年中,已达7.55亿户。用户数的成长数量每年都以亿计,庞大用户数量以及不断增长的速度也给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极大的改善了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环境,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中有了更好的购物和消费体验,对于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契机。
1、4G技术对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改善
其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环境的改善体现在几个方面:(1)支持更丰富的内容,相比于3G来说,4G技术能够更快的传输视频、音频、图片等数据,并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更快的网络传输效率以及更大的网络带宽也能够支持更多的内容和服务,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2)兼容性好,良好的兼容性使得在通信中和多个接口互联,使得终端更加的多样化,用户可以用更多的设备完成电子商务的工作;(3)智能性好,能够通过4G信息供应商来获取更多投价值的潜在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推荐服务;(4)通信质量更高,4G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用户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有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良好的通信质量也提高了移动电子商务的效率。
2、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分析
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尽管有着很多的优点,但是其标准多、技术难、容量受限,且市场难以消化等问题也制约其发展,而移动电子商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要实现一步到位是相当困难的,必须从政策、技术以及管理等各个角度稳步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如下:
2.1 加强与政府合作
为此首先加强移动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专门的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对于故意破坏移动设施、逃税漏税、侵犯消费者权益等的不法行为要严惩不贷,严厉惩罚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的投机分子,规范市场上的各种行为,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是加强和移动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活动,积极的学习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对比分析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不足,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发展委员为,展开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第三是和各级政府合作加强人才的培养规划,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来引导培训机构多开设与移动电子商务有关的技术培训课程,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的知识,并在高校开设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有关的专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推动其发展;最后联合媒体、企业和社会的力量营造一种良好的移动电子商务氛围,从产业促进社会发展、创业发展、传媒报道等多个角度宣传移动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推动社会各界对其关注,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2 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
近几年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也都显示出了重要的价值,产业链整合和完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必须积极的构建有效的联盟和合作,发挥各个环节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分配利益构建并完善良好的商业模式。产业链的完善可从几个环节来进行:(1)终端设备制造商,重视和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以及用户的交流合作,例如和区域内的移动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专门的移动数据服务来鼓励和引导用户选择移动电子商务,通过降低移动电子商务有关的通信资费等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和资源,吸引用户选择移动设备来进行商务合作和交流;(2)平台提供商,通过标准化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和完善,来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与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等多个平台的融合,从而通过物流平台、移动平台、安全平台以及支付平台多个角度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3)内容/服务提供商,注重市场调查,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参考,并不断的创新营销推广和营销模式。加强和传统媒体如报社、电视等合作,丰富内容的制作形式。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能够被用户接受和适应的特色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4)移动运营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机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营销推广,从而有效的改善服务质量。不断的扩大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合作,推出更为完善的移动服务和产品来适应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移动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加强企业合作、部门整合和系统整合,将移动电子商务引入到产业化运营当中从而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发展形势。
2.3 完善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移动电子商务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其支撑服务的帮助,在物流、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质量监管部门等多个机构和行业的结合下,抓紧的完善线下配送平台建设、安全认证机构和移动支付平台等有关的支撑体系。加大和银行的合作,建立更加规范、合理和标准的移动电子商务支付服务,完善移动电子商务支付有关的服务模式,打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打造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深化和金融部门的合作更加标准化的支付平台,通过更加规范和标准的支付方法来保障商务交易中的信息安全性,从而营造良好的移动支付环境。并积极的和优秀的物流公司合作,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质量和效率,改善配送体系,提升移动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
2.4 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是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程度来看,全面的实现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移动电子商务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极大的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混乱,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高速的移动网络发展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使得移动电子商务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也使其成为电子商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 应用也衍生出了更多的商业模式,为此必须认清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多方合作,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莫靖林,潘强,李永耀.广东省移动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11,05:23-26.
[2] 何湘岩,赵克宝.移动电子商务安全路径选择思考[J].中国商贸,2010,06:93-94.
[3] 陈亚琦.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路径探析――基于时空分析视角[J].河北学刊,2015,05:219-222.
[4] 石磊.中国农村信息化中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前行,移动医疗逐渐在医疗行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HIMSS将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来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和信息,将无线技术纳入各种医疗解决方案,把移动医疗的特殊功能和服务捆绑于各种终端上,来实现患者体验感的加强和节约医疗成本。移动医疗技术在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中的快速发展,使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并降低成本成为可能。同时,鉴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移动医疗的出现使患者传递医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患者与医疗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渠道日益增多,这也是移动医疗发展的契机所在。
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不平衡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遏制我国医学发展的极大困扰。虽然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很大发展,改善了医疗行业较其他行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的现状,而医护人员也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诸多改善,如医疗环境、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延伸和扩展,旨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效率的移动医疗,直到近年才得到广泛发展。现在,移动医疗为医院业务所带来的效益和提升已无需考证,它所改善的不仅仅是院内医疗质量及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我国医疗领域所存在的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地区医疗设施薄弱、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
1.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移动医疗的部署,医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直接调阅患者的化验报告和相关资料,从而掌握最新病情,并在病人床边记录患者动态信息 ,减少了在病房和工作站之间来回行走的时间,增加了诊断、治疗病人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移动医疗投入运行有助于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合理配置资源;移动医疗使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床旁的扩展和延伸成为可能,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优化了临床医疗、护理任务的过程控制,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帮助解决高素质医护人员短缺的状况,提升了医疗管理的水平。
3. 平衡卫生资源分布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公众对于医疗质量和安全需求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移动医疗技术中远程医疗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远程医疗将信息技术、无线设备与移动医疗技术相结合,最终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使优质医疗资源不再独有化。
移动终端未来将走向结合
有了移动医疗,采用何种终端产品自然就成了热门话题。一直以来,众医院在移动终端的选择上破费脑筋,移动电脑推车、PDA、平板电脑在现阶段似乎各有一份“领地”,但在护士发药、床边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移动电脑推车还是有其他两个终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大型医院的无线网络覆盖,无论是护士所用的护理车还是医生所用的查房车,甚至是远程巡诊车,均可以冠以“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的头衔,可谓真正实现了将信息系统从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延伸至患者床边的作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和有益补充。
著名的医疗IT专栏作家朱杰曾形容移动电脑推车、手持PDA和平板电脑三种终端之间的战争像是“关公与秦琼之战”,看似平常却透露出些许荒诞。可以说,三者中只有移动电脑推车是“根儿正苗红”的医疗设备出身,且由于近年电池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脑推车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在医院更受医生护士的青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计虹说:“移动电脑推车相对手持PDA和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切用品均可置放于车上,护士可以腾出双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在医院中,医生开医嘱,而护士有更多的治疗、护理操作要执行,需要解放双手为患者服务。为了减少护士取物的多次往返,移动电脑推车上可以配备大药盒装发药品;可以装上治疗盘、输液架、锐气盒及手消等物品进行治疗。可以说移动电脑推车集发药车、治疗车和护理车多功能于一身,具备PDA和平板电脑所不能及的特殊用途。”
而且,目前的移动电脑推车上都装载小型电脑主机,医院各种信息系统都可加载到移动电脑推车中,包括HIS、EMR、LIS、PACS等多个系统,解决了手持PDA设备对信息系统安装的局限性,具有更大的适用空间。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教授王秀民说:“未来,移动医疗终端的发展将走向‘结合’的趋势。将PDA与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或将平板电脑与推车结合使用,以拓展其各自的业务短板。”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的认知状况
当前移动医疗主要采用的是无线局域网技术,即通过无线局域网模式实现各种医疗应用,目前多应用于大型三甲医院,大多数二级医院对移动医疗的重要作用也已经相当认可,并逐步在筹备之中。记者随机调查了20所医院,分别包括6所二级医院和14所三级医院。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医院中有7所医院目前还没有开展移动医疗,以二级医院居多,占调查比例的35%(图1),这些医院主要存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困难,或者是自身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参与调查的三级医院基本全部开展了移动医疗,从应用PDA实现移动查房,到移动电脑推车实现信息系统向床边的延伸,均体现出大型医院对移动医疗的重视。
在已经开展移动医疗的医院中,采用PDA实现护士移动工作站的比例很高,达到了84.6%(图2),说明PDA的便携性和无线传输的特性已经深入医护人员内心,可以说PDA的开发是目前移动医疗应用的一个热点。而移动电脑推车和平板电脑两个终端在医院的应用则稍显逊色,分别达46.2%和30.8%。多数医院采用PDA和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的方式,以推车的优势来弥补PDA在执行医嘱和治疗患者方面的局限性。
虽然移动电脑推车目前的应用还比较少,但随着2011年移动护理信息化热潮的出现,移动电脑推车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参与调查的医院中,仅有两所医院认为移动电脑推车前景堪忧,其他90%的医院均认为移动电脑推车是最适合医疗业务的移动终端工具,并表示了浓厚的采购意向(图3)。据调查采访,目前应用移动电脑推车的医院中,很多都是先尝试性采用3~6台,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后便逐渐扩展推车的应用范围,有的大型综合医院第二次采购高达上百台。可见,移动电脑推车将来必然是实力医院重点青睐的终端产品,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传统终端PDA、平板电脑也会越来越多地和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更具优势
从此番的访问调查中不难看出,在移动医疗时代,虽然移动电脑推车目前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但其仍是最受医院认可的终端产品。且不说护士对推车本身发自本心的熟悉和接受,只要想一想医院十多年来使用各种PC端软件都可以在推车上运行并马上移动起来,就足以征服所有的直接使用者。说到底,无论是信息化还是移动医疗,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医患,患者在床头能就接受诊治,护士推着车就能完成查房、治疗、宣教等一系列工作,似乎只有将各种终端产品结合移动电脑推车来使用,才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才能实现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要求。
目前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大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无线医生工作站、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和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现在,这三类移动平台均实现了无线wifi接收功能,在医院的用途也各自不同。其中,无线医生工作站通过无线网络和无线推车设备保持信息系统网络实时连接,可以将医生办公室带到患者床旁,帮助医生在患者床旁查阅病人病历、影像、检验检查报告单,下达医嘱,真正实现移动查房。医生扫描患者腕带完成患者身份的确认后便可以实时下达医嘱,医嘱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HIS系统,护士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以查看医嘱信息,及时执行医嘱。
一般来说,无线医生工作站的设计通常比较简洁,推车占用空间小,附带1~2个抽屉,仅供医生放置一些文书即可。车体装有极其灵活的万向轮,无论是地毯还是硬地板,都可以做到静音前行,不会打扰患者休息。
与无线医生工作站比起来,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则稍显“笨拙”。据计虹介绍,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一般由铝、塑、钢结构组成,安装大药盒、杂物盒、洗手液网篮,同时配有输液架、污物桶和电子系统。车上装载的微型计算机,可以为护士提供随时处理医嘱信息、录入患者症状、体征信息的功能。一般来说,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兼有药车、治疗车、护理车、移动电脑等功能,功能决定形态,所以必然“身形”会稍大一些。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还有一种特殊功能的应用,就是远程医疗的应用,在一些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医院能发现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的身影。由于多用在远程查房环境中,车体一般配置有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车载医疗设备和便携式医疗设备,并可以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多用在远程会诊中,远端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所以一般车体都会配备高清摄像头、专业医用显示器。所以,远程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目前一般多用于完成大型综合医院对城市社区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开展巡诊和转运危重病患、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技术指导与示范、基层医院专业技术培训、远程科研教学和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等。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个企业开始了移动电脑推车的研发与生产,扩大了医院的选择范围,丰富了选择品种,本专题也总结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品牌产品进行展示(见右表)。
综上所述,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在医疗业务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医护可以在患者床旁完成数据的查询、医嘱的下达,不仅减轻了查房医生的负担,提高了查房效率,而且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查房过程执行得更为准确,患者医疗过程更加安全。
优化诊疗流程、提高诊疗安全:实时患者信息查询、医嘱项目的开出,为患者诊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临床诊疗安全性。
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率:通过用药提示和药品禁忌提示,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一些临床用药错误的事件发生。
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形成闭环医嘱:由于护理工作可以与医嘱执行同步进行,护士对患者腕带、药物二维条码以及医嘱条码的扫描,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医嘱执行流程,构建了医嘱的闭环管理体系。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在医院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未来局势
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大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美国难分伯仲,但是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却处于世界倒数水平,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生活需要。中国是世界粮食产量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依然是国家的巨大挑战。尽管国家早已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从全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部分地区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导致传统农业持续停滞落后,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四个发展阶段。现在一般引用的“现代农业”概念,脱胎于近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通常也将两者并在一起讨论。“现代农业”,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而言的,利用现代新型种植技术发展的农业。目前世界上对“现代农业”并没有非常确定的官方定义,因为“现代”二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农业”的含义,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文章另辟蹊径,从三个特殊的视角,去解释现代农业的内涵。
1.1生产效率
古代农业,主要采取人畜手动劳作的耕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首先,古代都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的劳力难以推进耕种和收获速度;其次,古代的耕种技术落后,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即使华北平原开发了新的耕种技术,也因为古代闭塞的交通难以将先进技术传播;再次,古代没有先进的化学肥料以及人工降雨人工施肥等条件,农作物生长主要靠自然光照和降水,农作物遇到病虫害也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未知性太多;最后,古代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四季劳作不同还要受地主的压迫,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而现代农业不同,借助人工降雨人工施肥天气预报等先进科学技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先进的耕种工具,提高了耕种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稳定的工作质量。农民对自己耕种的土地拥有自主选择权,收获的多寡都是自己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1.2机械设备
古代农业主要以犁、耙、铲、锨等作为耕种工具,是“二牛抬杠”式的耕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速度慢,一次性耕种面积小,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大。农作物收获也只能靠镰刀等工具收割,人畜运载,消耗时间长但是效率低。现代农业建筑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动力基础上,借助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一天就可以完成古代耕种工具一个月的劳动量。在播种时,播种机一次性可以完成两米宽土地面积的播种任务,并且人只负责开播种机,更先进的西方国家,甚至实现了无人驾驶播种机的耕种模式。农作物收获时,更是省力,现代化的收获机械,可以实现一次性收割农作物秸秆,粮食颗粒脱壳,粮食装袋三项工作。是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区别于古代农业最主要的动力基础。
1.3劳动者技能
劳动者技能也属于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一部分。古代农业的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耕种实践下,自然也积累了一部分耕种经验。但是这里要说的劳动者技能,是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的,关联新的科学种植新知识的劳动技能。为了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也鼓励更多农民放弃传统的种植谷物小麦类粮食,转而去尝试养殖业,渔业以及新兴的蔬菜果树种植等新领域。政府也着力于投资农村果树修剪技术培训机构,养殖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机构的建立,力求提高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让科学知识帮助传统农业发展,让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界活跃起来。
2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要探究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技术创新仅仅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发明改造的新的种植技术或者种植机械。广义的农业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农业创新技术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涵盖了农业生产新技术从开发到完善的过程,并对整个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种经济效益的总和。文章主要从广义角度阐述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技术创新作用的体现。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采用了套种模式,即稻田种水稻也养鱼。水稻的花粉散落在水田里,成为了鱼最好的饲料。鱼的游动也能帮助水稻松土,排泄物更能帮稻田施肥。农民一次性可以获得两份收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山地多,平原少,传统种植方法所生产的农产品从产量方面无法与平原地区竞争,这就意味着面对耕地较少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户精耕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为目标,加强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结合高原、山地地貌特征,推广普及各类农用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2.2生产质量提高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提高,重点表现在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农田施肥上。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例,现在大棚内都建有电子监测仪,能够随时监测蔬菜的生长情况,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状态等,根据电子网络的精确分析,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全自动的大棚管理模式,更会实现自己开棚顶接受光线,自动喷水施肥等种植技术。未来5G移动通信技术在蔬菜种菜方面的应用,更会实现蔬菜与电子系统的互联。针对播种的质量方面,以东北人参种植为例。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其种子价格昂贵,一斤都在三百元左右,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传统的人参种植,是采用人工手抓撒播的方式,手掌容量的大小,播种人员的经验,播种人员的专心程度,甚至自然风向都会影响种子撒播的均匀度和实际入土数量。人工难免会出现种子撒出实际面积的情况,种子的浪费在所难免。但是中央十套播出的《我爱发明》栏目中,有人发明了人参种植的机械,类似于大型小麦播种机,可以保证每一粒人参种子都能播种下土,提高了播种质量,受到大力推广。
2.3农民素质技能提高
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于农民的个人素质和技能。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大都是“经验式”的播种和收获,利用牛、马犁地,几乎不需要很高的技能。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新兴种植技术、新型农用机械的使用等,而且要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3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
凡事都有两面性,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也不例外。在大力推广创新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看到创新技术背后,存在的隐患和挑战。具体如下:①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思考如何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②育种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许多高质高产的品种。这些品种大规模的种植,会间接淘汰低产品种,导致农产品种类单一,失去多样性。而单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③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且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与土地。
4结束语
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帮助,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给人与自然的相处埋下隐患。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工济民,刘春芳,申秋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石明权,陈宏.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