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儿科护理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护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科护理的认识

第1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摘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情况。方法论文以自行设计的优质服务认知调查问卷对500例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在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认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上有共同的观点,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优质服务;陪护家属;护理人员;护理管理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2]。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琐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我们对儿科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12月在我院救治和住院超过7 d二级护理以上的250名患儿家属,患儿年龄0-14岁。纳入条件: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年龄21-70岁,其中男102人,女148人。学历:研究生2例,本科35例,大专129例,中学76例,小学8例;同时,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250名,其中男4名,女246名,年龄18-54岁;本科98名, 大专122名,中专30名。

1. 2方法自行设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将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分5个主题共20项。调查前,先使研究对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遵循自愿的原则,由研究组成员亲自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不能自己答卷的家属,由调查者一对一提问后书面记录,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 3统计学方法收集的问卷由研究组成员从研究对象的答案中找出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术语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数,优质服务项目主题总百分率为各项的总数占所调查优质服务项目总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学采用U检验。

2结果

优质服务主题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 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61. 5%以上的陪护家属和53. 0%以上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技术强和护士工作认真负责是作为一个合格护士最基本的条件,在护士操作轻快准和良好职业道德两方面,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差异较大。分析原因可能

表1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比较[人(% )]

为: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短缺,聘用护士越来越多,他们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加之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3],疲劳的身躯使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极少,繁重的工作使个别护士操作忙乱、动作不轻柔,甚至用呼叫器找病人或家属,影响其他病人休息,病人也认为是对他们不尊重的表现。

3. 2有针对性做好健康教育,强化告知,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从表1可知,健康教育在家属和护士之间的认知上不一致。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保健,尤其是初为人父母者,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小孩患了什么病、治疗方法及效果、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疾病康复知识的获得等,虽然医生能解释主要的病情,但许多家长想了解的知识是通过护士解答、宣教或经过护士把信息传递给医生来解决,而护士本身掌握的知识不全面,水平不够,不敢盲目解答或担心医护回答不一致,引起护患纠纷。由于护士自身素质原因及健康教育宣教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还存在宣教流于形式、能力不够、临床护理人员不充足等问题。所以,护士要精通业务,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儿科是“哑巴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有待于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所以护士要善于观察,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出精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儿能转危为安[4]。及时化解不满意,拓展同社会公众的沟通,努力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人性化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是与患儿及家属接触、交往、沟通最多的人,护士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当今就医者可直接根据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价格选择医院的形势下,我们应更加重视医院的服务态度,对患儿态度和蔼、有耐心,尤其是护士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让家属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34. 5%的病人认为护士不怕脏、累、烦就是优质护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服务的硬件设施、护士素质和服务态度等也是满意度评估的因素[5]。虽然总体满意度为85%,达到了三级医院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进一步改善。例如:护士在为患儿提供方便、护理操作前后告知、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耐心的满意度构成比相对偏低。因此,需要继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其内化为护士的自觉行为。

3. 4对患儿的关爱与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爱不同于亲情之爱和世俗之爱,是一种职业之爱[5],许多护士不安心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护士一针没扎到血管,家属张口就骂,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护士不但难受、憋闷,还不能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看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用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过激行为的发生。

3. 5医疗质量强调最终的业绩数据,而服务强调病人的感受对护理质量重要程度的认同差异进行了调查,病人、护士、医生对评价护理质量内容重要程度总体认同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护理质量观。而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家属和护士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各种感受已达成共识,如一些护士能意识到“管一个患儿就是交一个朋友”;护理管理者力争改变病房环境,设立家庭化病房;追求“让医生满意,家属放心,患儿舍不得出院”的护理境界。可见,患儿感受最多的是优质护理带来的感受。

总之,在现代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护理人员只有用充满和善与关切的语言、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患儿沟通,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会相互交流真感情,把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化作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种智慧融入患儿的生命情感里,把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理想、情感、智慧用自己的语言、行动体现在护理过程中,才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增加护士间的合作意识,提升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扩展[6]。

参考文献

[1]方贵蓉.量化考核在急诊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 2008, 22(1B)∶166-167.

[2]许佩珍.提倡感受型服务对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2009, 6(10)∶65.

[3]贺美玲,许艳玲,韩美英.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12)∶34-35.

[4]樊静.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5)∶1 085-1 086.

[5]陈泽红,陈玉英,李雪雁,等.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73-74.

第2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儿科;微笑;游戏

儿科护理工作者不但需要一般护理工作的经验和护理水平,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特殊的技巧才艺才能,根据小儿的特点加以适合患者心理的整体护理办法,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心理反应,给出适当的精心护理方式。消除或减轻在精神和情绪上的不安情绪。减少病痛带给小儿的痛苦和压力,促使其早日康复。儿科的人性化护理重要在方式方法上,突出技巧。笔者认为儿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及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孩子生病是令父母焦虑、心痛之事,因此孩子住院期间,父母的心理、情绪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孩子得了病,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宽松,在照料中常常放弃了与孩子沟通的原则,任由孩子任性,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对护理治疗工作的要求更加苛刻.护理人员的言行都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家属的心理和情绪有所了解,给予理解、安慰,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详细、耐心地向家属介绍患儿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病程延续时间、治疗措施,排除他们的焦虑心理,使家属理解护理治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某些令人不快的护理操作的必要性。从而使家属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与患儿进行沟通

2.1微笑护理

微笑,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洋溢出使人倍感亲切、富有内容的情感。微笑能制止有害冲突,微笑能改善护患的关系,微笑让世界充满爱。微笑是一剂良药,是打开患者心扉的钥匙,不会微笑的护士不是合格的护士。对饱受疾病的折磨而变得脆弱的患儿,报以微笑,是儿科人性化护理的起码要求。

2.2语言交流

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儿交朋友,讲儿童喜爱听的故事,消除儿童害怕恐惧心理。儿童的好奇心,喜爱问为什么,护士要给予耐心的解答。患儿住院期间因疾病带来的伤害性疼痛,以及各种诊疗和护理措施带来的肌体疼痛,如:灌肠、导尿、插胃管、换药等都会导致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年龄相对较长的儿童患儿进行每项护理操作前,语言交流尤为重要,在操作前向患儿说明治疗操作对他的利害关系,争取患儿的配合。而对婴儿或幼儿患儿,只要病情允许,则可以拥抱患儿,抚摸其背部,消除患儿的紧张或恐惧情绪。不应认为患儿无知而不予以解释或进行恐吓、强制,从而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2.3游戏护理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疾病限制了患儿的自由,使患儿的情绪受到影响.感到不快,游戏能使孩子忘却痛苦。护理人员采用游戏的方式扮演患儿的朋友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护理使患儿能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缓和护患关系,使护理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更具有人性化且充满生气。

鼓励患儿家属加入游戏,对于患儿来说,在陌生的环境中,极没有安全感,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鼓励家长加入游戏,能缓解患儿情绪,从而营造―个良好的氛围,使患儿对护士充满友善和信任,以利于诊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2.4特殊人性化护理

为过生日的患儿唱生日歌,赠送非常有趣可爱的生日礼物,很多患儿高兴得也不怕护士阿姨打针了。

3.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人文素质,

对患儿进行诊疗护理时,对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成人要高。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儿科护理不同于成年人,由于小儿抵抗能力低.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身心感受,除一般护理外,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咳、喘、痰、饮、皮肤、二便等,都要经常细心观察,一旦病情发生变化,争取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所以平时不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发展变化不了解,就难以发现问题,以致延误治疗。

另外,对病儿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做到动作轻柔、细致、亲切、耐心,而且操作一定要准确,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技术不熟练,就做不到一针见血,多次穿刺不成功或进行令人不快的操作,使患儿遭受不应有的痛苦,使婴幼儿产生恐惧,从而影响到其他的治疗和护理,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术要精湛,将患儿肌体疼痛降到最低限度,使患儿在精神上消除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在培训中增加人文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美学、沟通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学等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只有护士从心理上接受患者,同情、理解、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人性化护理才能落到实处。要真正做好对患儿的人性化护理,

总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等方面的重视,不断提高人性化的护理水平与质量,可以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利疾病的转归和肌体的康复,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斌全,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08.

第3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进行医治的250例患儿,将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将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40%)、治疗依从性(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5.60%)、治疗依从性(6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结论: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儿科护理 以人为本 应用效果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26-02

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也就是“人性化护理”用于儿科护理,以患儿为中心,根据不同患儿的自身情况来展开护理工作,通过有效、优质的护理使患儿及其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增加,消除患儿恐惧等情绪,让患儿积极的配合治疗[1]。本院分析2个月间收治的125个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儿科进行医治的250例患儿,将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患儿78例,女患儿47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3.3±1.8)岁。将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其中男患儿68例,女患儿57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3.1±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250例患儿确诊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治疗措施。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患儿则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①不断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2]:护理人员在平时要加强学习,要对多发于小儿的疾病进行了解,以便能及时分辨出患儿的病情,帮助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组织护理人员观看“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的讲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知识与技术,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②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3]:护理人员要体谅患儿家长焦急的心情,热情、和蔼的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照顾,要耐心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对哭闹不止、抗拒打针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在家长的配合下,用新鲜事物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配合治疗。③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4]:为了让患儿尽快适应环境,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在儿科病房的布置方面应符合患儿的心理需求,如张贴卡通画、墙体颜色丰富些、还可适当为患儿提供玩具,让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家长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40%)、治疗依从性(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5.60%)、治疗依从性(6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3 讨论

尤其对于儿科这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来说,儿童因年纪较小无法准确的告诉医生自己的病情,加上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偏高[5]。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过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原有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6]。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中,首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7];护理人员应和蔼、主动的与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照顾,安抚其恐惧、紧张等情绪[8];另外,为患儿提供人舒适的治疗环境,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同时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来满足患儿多方面的需求[9]。研究表明,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中家长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统计学上有意义(P

参考文献

[1] 姜美青,琚爱菊.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3(2):74-75

[2] 王秀丽.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吗,2008,16(3):129-130

[3] 朱葆丽.浅议“人文护理模式”在儿科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10-11

[4] 闫武彬,王丽萍.整体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356

[5] 王丽霞.“以人为本”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实效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41-43

[6] 杨华.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131-133

[7]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38(9):707

[8] 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8,25(3):73-74

第4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by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for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s (3.2±1.1) point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s (19.5±10.2)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VAS score as (4.4±1.5) points and SAS score as (25.6±10.6) poin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lower VAS score and S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pplication effect

耳鼻喉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 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进而容易?a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 使治疗依从性降低。所以, 就需要临床护士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体贴,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1-4]。本研究主要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从而为临床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提供参考价值, 以进一步促进人性化护理模式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接收的患者92例, 疾病类型:鼻窦炎21例, 急性鼻炎24例, 鼻息肉18例, 耳鸣15例, 扁桃体炎10例, 咽喉炎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6例。研究组男27例, 女19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3.4±8.2)岁。对照组男30例, 女16例;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45.2±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其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 对其相关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 一旦出现面色苍白、低血压以及大量盗汗等相关症状, 则要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2]。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进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感染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病房环境:临床护士要对病房定时进行清洁以及消毒, 保证病房卫生、清洁, 同时定期通风以及更换床单被褥;在病房安装温度计, 保证室内温度以及湿度适宜, 使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3, 4]。②有效沟通:患者进入医院以后, 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及紧张感。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明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辅导, 使患者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 从而能够主动面对疾病[5-8]。除此之外, 临床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 语言一定轻柔、缓慢, 态度可亲, 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进而使患者的配合度明显提高。③饮食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其病情以及个人饮食习惯, 制定一个良好的饮食方案, 保证营养均衡, 维持机体营养充足, 进而使患者抵抗力及免疫力明显增强, 禁止食用油腻以及辛辣等相关食物, 同时戒除烟酒。④疾病护理:对于进行手术的耳鼻喉科患者, 应该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男患者应该刮胡须, 使机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在临床手术期间, 护士应该主动配合医师, 进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9-11], 同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脉搏等给予详细记录。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创伤表面的恢复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进而加速病情的恢复。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给予记录和对比。其中VAS以及SAS评分越高, 则表明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越加严重[3]。共发放调查问卷92份, 回收问卷92份, 回收率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SAS评分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2±1.1)分, SAS评分为(19.5±10.2)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4±1.5)分, SAS评分为(25.6±10.6)分;研究组VA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10.6)分, 高于对照组的(84.4±9.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耳鼻喉科患者属于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个科室, 患者常常会出现流鼻血现象, 这时就需要护士时刻关注患者的相关变化, 在患者按下呼叫铃时, 护士需要及时出现在患者需要的地方, 协助患者解除突发状况[4, 12-16]。耳鼻喉科的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机体以及情绪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进而会造成护患纠纷, 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降低, 同时对病情的恢复带来较大影响[5, 17-19]。人性化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相关方面给予护理, 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的舒适度。这种临床护理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的局部相对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进而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6, 20]。

第5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儿科选取280例患者。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为(4.6±2.3)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双人核对观察组(140例)和单人核对对照组(14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为(4.6±1.6)岁。对照组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为(4.6±2.4)岁。两组在年龄以及置管过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单人核对法:责任护士对病患进行抽血时,必须核准患者的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以及血型等,并及时贴好标签,且在置管申请单上签名交与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对提取血液并检测血液的质量。观察组双人核对:由责任护士与医护人员双方再次核查患者基本资料,检查血液包装、血液质量、配血试验结果。明确无误后,两位在置管前签名。在置管后对患者感染人数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置管时未发生任何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情好转;有效:患者置管时有少许细菌感染,病情恢复缓慢;无效:有一些病毒或细菌,病情不见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个组别不同管理模式下感染防控的效果比较 观察组疗效为显效占比82.14%(115/140),总有效为99.29(139/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98/140),95.00%(13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两个组别置管量与置管时长的对比 观察组置管量为(89.52±20.15)ml,置管时长为(39.61±16.25)min,对照组的(88.57±22.188)ml,(39.54±17.0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讨论

置管作为临床中一项常见治疗措施,其安全性自然也备受人们关注。传统的输血置管方式以"三查八对"为主。三查指的是对血液的质量、包效期和置管设置进行检查;八对指的是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房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的结果及血液的剂量和种数。虽然传统的置管在一定程度上效果良好,但有时也会出现置管错误的情况。为了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置管时施以双人核对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减少了护士压力,使置管过程更加规范有效而且缓解了医患紧张关系。

第6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儿科 临床护理 纠纷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1-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意识增强,医疗行业面临较大风险。尤其在开展儿科护理工作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患儿群体,如果出现护理纠纷问题,既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也会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甚至不利于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要求儿科护士必须提高风险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减少发生护理纠纷的可能性,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1 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产生原因

1.1 技术水平薄弱。对于年轻护士来说,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临床经验不足,再加上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患者家属的质疑;如果出现问题,年轻护士的应变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全面、业务水平不熟悉,难以及时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可能造成家属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感,进而激发不满情绪。

1.2 缺乏法律意识。当前,一些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不能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开展工作;工作态度不好、服务水平不高。例如,在工作中,一些护士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对待患儿家属的态度冷漠、语气生硬,容易产生语言上的矛盾,引发护理纠纷[1]。另外,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护士保护患儿隐私,但是由于护士没有认识到自身义务以及患者权利,因此也成为引发临床护理纠纷的原因之一。

1.3 护理文件存在缺陷。一方面,医生记录与护士记录存在出入,缺乏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造成护理记录的内容与医嘱或医疗记录相矛盾;另一方面,护理记录过于片面,缺乏对护理的全程记录,对于患儿的病情变化以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等均属空白,病情记录重点不明确,难以发挥护理文件的重要作用。

2 预防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相关建议

2.1 提升儿科护理的整体水平。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所在,也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首要条件。医院应提高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培养儿科护理人才,鼓励儿科护士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进修活动;邀请本院专家或者外院专家进行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树立培训目标,强化监督与检查职能,从整体提升儿科临床护理水平[2];另外,医院还应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如护理操作比赛、儿科护理辩论赛、儿科护理讲座等,全面提升护理质量,避免由于技术原因或经验原因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2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首先,护士应严格遵循护理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入院宣传、治疗与护理宣传、检查指导、手术宣传、出院指导等,让患儿家属充分了解护理要点以及配合事项,减少患儿恐惧心理,以积极配合治疗,达到康复效果;其次,护士每天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加强与患儿以及家属的交流,注意掌握沟通的技巧,要求语言简洁明了,以鼓励的话语为主,加强诱导,促使患儿及家属充满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加强对护士的信任感;再次,充分听取患儿与家属的反馈意见,遵循“换位思考”原则,为患儿提供全方位、安全性的护理,实现融洽的护患关系,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

2.3 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护士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对于已经产生的差错或者护理纠纷,应深入分析原因、积累经验,提高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准则,护士人员应积极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另外,做好护士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也是减少临床护理纠纷的重要途径,组织儿科护士认真学习并掌握《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刻贯彻法律精神,树立以患儿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临床护理工作[3]。

2.4 提高护理文件的规范性。提高护理文件的规范性,尤其加强学习书写病历的基本知识,引导护士认识到护理文件的重要性,以此作为判定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的根本依据。因此,提高护理文件的记录水平与记录质量非常重要,与护士自身利益及患者利益密切相关。规范性的护理文件,必须及时、清楚、准确、客观地记录患儿病情状况,应注意记录的连续性,且保持与医嘱、医疗记录的一致性,从时间、内容、格式等基本相符,为临床提供保障。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同时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鉴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医院应提高意识、端正态度,公平、冷静、客观地对待并处理儿科临床护理纠纷问题,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护士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服务观念,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认识到护理工作可能面对的各种法律问题,及时消除隐患,获得患儿家属及社会的认可,树立良好的医务形象。

参考文献

[1] 韩艳梅,富起英.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在防范儿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0,19(7):228-229

第7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儿科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家庭期望迫切及社会关注强烈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儿科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1儿科护士面对的压力源

1.1繁重而紧张的工作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儿科护士的编制数量相对不足,她们超负荷的工作、频繁倒班等均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科护士要不断掌握各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岗位对儿科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上患儿病情变化多端,儿科护士要经常面对急症、重症患儿的抢救等,都使儿科护士产生很大的工作压力。

1.2高风险的工作环境

医院环境中有许多有害的致病因素,如细菌和病毒侵袭、辐射的损害、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儿科护士姐妹们在客观上面临感染的危险和其他医源性损伤;另外,在工作中时常担心差错事故的发生,如打错针、加错液、发错药,损害患儿的利益,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就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心里压力。

1.3复杂的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是儿科护士面临的两个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儿科护士面对的是心理状态及层次不同的形形的患儿,要应对患儿恐惧、哭闹、抑郁等情绪变化,而儿科护士由于职业的角色要求,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无疑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心里压力。同时,护士与患儿家属、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接触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人际间的种种冲突。

1.4其他

护理工作模式过于简单、职务分工不明确、工作价值认同感低等都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

2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

2.1社会方面

目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儿科护士劳动成果的现象较为普遍。孩子生病后家属心情焦急,加上患儿恐惧而使护理难度增加,家长常迁怒于护士;还有一些家属对医院的规定及程序不理解,对疾病认识不足,产生各种抱怨心理,而我们儿科护士姐妹们常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与医生相比,护士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儿科护士长期工作在这种充满压力源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心理上失去平衡,产生失落感。

2.2工作性质与强度

高水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如患儿血管细小,又不会听话,乱动,这样就增加了我们的穿刺难度,有时侯即便打好了又被动穿,并且不易固定,加之患儿恐惧、哭闹和反抗,一些家长在小孩输液治疗时常施以各种不良言行,给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缺乏经验的年轻父母,因不善于看管正在输液的患儿,常出现自行拔除针头或触碰针头使液体外渗等事情,既激化了家长的不良情绪,又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劳动强度。儿科病种繁多,病情变化快,患儿自主语言交流能力差,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这对儿科护士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3医护患关系

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及护理人员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护患冲突,其涉及双方的权益、健康和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法律责任,稍处理不当,就会陷入困境,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儿科护士不仅要与家长、患儿随时沟通,还要付出更多的宽容和爱心。患者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如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家长多认为是护士水平不高所致,忽略了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配合治疗、护理的义务,造成认知反差,盲目投诉,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儿科护士即使遇到恶意歪曲事实、遭受无端指责甚至打骂等不礼貌言行时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不但要理解患儿及其家长,还要帮助患儿解决问题。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时,会感到地位低下,缺乏人身安全,工作满意度下降。儿科护士面对患儿及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层次的患儿家长,加上工作繁重和缺乏理解支持,容易出现负性心理表现,而使儿科护士在医患关系方面的心理压力高于成人科护士。

2.4其他因素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精、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其职能逐渐拓宽,迫使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造成更新知识需求压力增加。但护理人员继续深造和职称晋升的机会较少,业务水平要求和职业稳定性方面的压力增大。

3儿科护士在工作中适应压力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

3.2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解决问题、决策参与的技巧。

3.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适当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工作之余注意培养个人广泛爱好与兴趣,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

3.4定期用应激量表自我测量,面临应激时,采用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听听音乐、唱唱歌、散散步、到书店看看书、上网看看新闻等,为不良情绪寻求一个适当的发泄途径。

3.5建立支持系统,在面临应激的时侯可向亲属、朋友、同事倾诉,寻求帮助;也要善于利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如给护士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提高护士的待遇,加强技能培训,合理调配人员,减少护士非专业性工作,避免超负荷工作等。

第8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儿科护理 临床带教 难点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9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随着患儿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现就儿科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护生因素:①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儿科护理学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中是考查课程,护生在学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地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是空白。护生入科实习前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数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极为缺乏。②主动性差。进入21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护生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比较差。

带教老师因素:儿科工作责任心强,劳动强度大,且锁碎,需细致,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护生动作慢,一般只给护生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护生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社会因素:①独生子女患儿家长对儿科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儿科患者90%以上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几乎对小儿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家长一看到小儿哭闹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护生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②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儿科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对《儿科护理学》的学时、见习时间、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③临床教学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患儿家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增强带教老师及实习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 策

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入科室后每个护生必须认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按时完成每周一次的小讲课,内容为临床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每轮一次的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护生加强入科教育: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解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要求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注重科室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热爱教学工作的、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作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和保障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常见疾病-主要疾病-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②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科室进行每个月1次针对护生的护理教学查房,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此模式采取护生备课主讲,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合具体病例,除探讨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对患者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及改进措施,都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逐渐培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③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是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指导学生实习。身为带教老师,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有老师的义务,通过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④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出科前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

进行安全护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在临床带教中,从护生第1天踏入病房就对护生加强安全教育,并根据儿科特点强化易引起失误的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向护生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生在临床实习时,注意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依法做事的思维或行为习惯。

课程安排适当调整和增加儿科护理内容:希望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能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对各种新发疾病要及时补充相关教育材料。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途径不能仅限于教材、教师和课堂,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9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以人为本;理念;措施;效果

以人为本属人文学的范畴,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也是适应时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1.1以具体措施落实“五心”服务的内涵

如接待热心做到“五主动”: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介绍、入院介绍。耐心解释做到“四个不”: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知道、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有主诉不说没事。着装仪表“四不要”:内衣不外露,发辫不过肩,化妆不过分,首饰不佩戴。这些顺口溜在大家反复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大家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也巩固了“五心”服务的内涵。让病人感受到温馨规范的护理服务,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在广大护士的心中逐渐形成。

1.2 以人为本等新型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具有特殊意义

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家庭、社会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观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这种纠纷的发生,化解相关矛盾。

1.3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养和品质

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培训。

2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本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如今绝大多数医院都强调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尽可能多摆放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为主,消除儿童恐怖心理。此外,还要设置便捷的传呼系统,随时使患儿得到护士的帮助。

2.2倡导人性化服务模式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儿科护士要注意个人仪表和风度,才坚持文明礼貌用语,态度上要热情、和蔼,更主要的是要多主动接触患儿,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如对婴幼儿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对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需求,调节医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此外,交接班时要注意真诚问候,出院时的要多叮嘱与祝愿。

2.3丰富人性化服务内容

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人性化服务可概括为“四字”、 “四送”。 “四字”是指“技”、“情” 、“忍” 、“乐”,即,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家属时时处处真情相待;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四送”是指入院时送温暖,包括在送水、生活安排、协助检查,指导用药对初入院者要特别关心,尽快缩短双方距离。对儿童而言,在微笑中安慰、叮咛比直接告诫作用更加强烈;康复出院时送祝福,建立一种长久的友爱。

2.4强化人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介绍疾病防治、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儿科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三班倒的无规律生活,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护患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制定护理缺陷记录,根据表现、工作量、承担的风险大小实行奖金二次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

坏一个样”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质量[2]。

4实践效果评价

近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评价患儿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8.7%。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