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困境与对策;养老转型
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剧增。与其他群体相比,这一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养老风险更高、养老困难更多。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村养老保障成为一个新挑战,本文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弊端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在一种精神愉悦的状态。然而,近年来,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口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与在农村的年迈父母分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孝道文化影响的弱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严重挑战。家庭养老还需要其他辅助功能来促进其顺利发展。
(二)农村集体养老
这种养老方式要基于当地富裕的经济条件。农村集体养老必须有较为充足的物质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才能够进行下去,而且子女自身要具备多元化的养老认知,老年人也要有广泛的社会交际。但是,当下农村经济并没有达到农村集体养老模式的标准和要求,而且其所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导致农村集体养老无法大规模地普及。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集体养老要么收费较高,要么服务水平较低,并没有成为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养老方式。此外,“五保”覆盖面较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服务也不在其范围之内。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在一些地区只有少数人参保,实施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旧农村保险”。2009年,中国开始实施“新农村保险”,开设个人账户。“新农村保险”于2010年全面实施,2014年改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此外,我国政府对达到一定年龄标准的老年人给予老年补贴,补贴标准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1]。尽管我国当下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这也影响到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另外,所设置的财政补贴机制也无法兼顾所有农村人民的实际情况,而且当地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财政补贴的比例,个人所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较高;最后农民自身的参保意识并不强,农村居民保持着“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并不愿意将钱投入农村养老保险之中。甚至相当一部分居民由于对养老保险的理念和概念认知程度不深而拒绝参保。
(四)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
从奖励援助的标准来看,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奖励援助的数量并不多,调整的频率也相对较低,既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也跟不上收入水平的变化。
二、大数据时代新型养老方式
(一)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按照当下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配不同的传感器,老年人能够在各种感知相对清晰的状态下得以生活,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和精神上的幸福状态给予呵护。这个养老模式的核心是将老年人、养老机构、社区以及护理人员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水准和生活质量。同时智慧养老模式会对现有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当老年人产生了服务需求时,可以通过该平台请相关的服务人员来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并针对该服务进行监督。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智能老年保健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贫困的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整合供需资源,打开“绿灯”关注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卫生保健等方面,准确、快速满足其养老服务需求[2]。
(二)互助养老
为了保证农村养老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在农村实施养老互助[3]。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该养老模式可补充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更要求普通居民之间能够相互提供精神慰藉和物质上的帮扶。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设置“互助社”这一形式,让部分低龄老年人能够对一些高龄老年人在生活、精神等各方面进行照料,使用互帮互助的方法对城乡社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另外该模式精准分析和评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根据其需求建立起数据库,链接社会养老组织、社工机构以及爱心服务商等多种社会资源,以此来提高养老水平。另外互助养老的第一要义是帮助老年人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得到增强,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在情绪管理、运动和饮食等各个方面制定指导方案,最终让老年人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对于新型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某市农村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解决“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特困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生存问题,大部分农村设立了敬老院和福利院。如今,农村空巢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那些子女离乡的老年人的养老成为难题。本次调查对象275人,56.4%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33.8%的老年人选择智慧养老模式,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二)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
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如图2所示。
(三)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
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具体如如图3所示。
四、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及养老文化转型现实困境分析
(一)家庭养老日渐式微
在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和独生子女是分开的。独生子女家庭很难赡养老人,进城打工独生子女的经济实力往往不足,对父母的赡养能力也有限。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面临经济与独居的双重困境。“养儿防老”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农村老人的心中,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大多数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无法照顾家中老人。
(二)土地养老难以为继,缺乏资金投入
曾几何时,土地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老年人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但这是一种可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因人口少,劳动力短缺。这使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土地收入处于低水平。农村养老需求大,但是由于资金匮乏严重限制了农村养老的发展。
(三)养老生活缺乏多样性,护理场所及人员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生活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等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忽视了老年人的真实养老意愿,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养老内容过于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农村地区,对于养老方面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当地缺乏相应的养老设施;专业的护理人员短缺。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工资待遇较低,高素质专业的护理人员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的养老服务中,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护理水平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而且,由于资金的短缺,大数据养老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以及专业人员等多项资源并不充足,部分老年人对于大数据养老的认可程度也并不高,仍然保持“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不接受大数据养老这类智慧养老模式,使得大数据养老新模式的发展比较困难。
五、农村养老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老龄化水平高,护理需求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最为严重。2016年10月《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2015年,城乡老人中,有18.3%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需要护理服务的概率为20%,存在较大的养老隐性需求。据调查,农村残疾者和半残疾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为了满足农村巨大的养老需求,必须创新养老模式,使养老形式多样化。
(二)人口结构变化,空巢老人涌现
由于农村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18年,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上涨6.9%,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不断加重,满足养老需求对于“421”家庭成为难题。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作用小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处于低水平状态,但老年人最需要的是这两方面的保障。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引进新的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水平。
六、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的解决对策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进行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我们应该主动面对困难,积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与其他农村家庭不同,应给予特别重视。
(一)重点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意愿
在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探索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的意向涉及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独生子女一方并不代表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问题的主体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必须以人为本。因此,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规划,优化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策略。
(二)养老方式供给多样化
在农村对于缺乏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可以使他们得到有效的生活照料。而机构养老指的是老人本身经济条件有余,或是子女的经济实力较强。居家养老是指居住在原有社区,在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与社区护理相结合。因此可以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同时联系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针对特定的区域提供上门养老服务,而且要高薪聘请一些专业的护理人员前往家庭之中提供老年人的护理和照顾服务。其资金应当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既能够让老年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还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老年人不仅可以住在家里,还可以在精神上、生活上、娱乐上得到社区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三)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政策倾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每人每月150~200元的养老金无法支撑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生活。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保障手段,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关注,增强保障效果。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设置有关农村养老的专项账户,可以将现有的资金流动速度加快,避免出现过多繁杂和无意义的办理流程和手续。利用大数据技术抽调数据库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为其专门设置养老辅助金账户。
(四)实施差异化的保障制度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险应从制度上进行区别对待。一些地区实行了农村计划生育专项养老保险。我们可以将现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制度与养老保险相结合,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设计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省、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制度。首先,要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保障权益,根据其家庭成员的实际状况制定报销的比例等级;其次,要统筹和规划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险参保。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并按照当地经济水平、个人的文化程度和理念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同时当地还要设置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农村独生子女养老基金,并对该基金的使用状况和去向进行监督,保障该基金能够朝着正确化和科学化的方向持续增值。
七、结语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农村养老文化转型升级,丰富农村养老模式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不妨构建农村养老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智慧养老的监督、护理和预警功能,同时减轻农村养老负担,促进养老文化发展。随着传统养老文化的弱化,新型养老文化必将兴起。
参考文献:
[1]颜悦.我国养老文化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20(19):223-224.
[2]卫微微.大数据时代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1):82-83.
[3]杜彦.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精准养老问题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8,39(6):101-102.
关键词:乡村农业经济 实施效果 西部大开发
1 延安经济社会变迁状况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包括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绿化荒山荒地,对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十多年的封山育林,绿化荒山荒地,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延安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1.1 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表现为对环境治理,对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子长煤禁止使用,改用灵武等地的无烟煤。其次表现为植树造林。如今延安城内天空清澈湛蓝,城区山林郁郁葱葱:南泥湾、松树林、宜川的峁头山风景宜人,野生动物时隐时现,黄龙的林子出现了大型动物,狼和狐狸在这里安居、繁衍。
1.2 农业经济发展
以1999年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乡一个乡村为例,住户69户,369人,耕地3610亩,撂荒地300多亩,坝地120亩。村民以种粮为主,粉条是主要的经济收入。除了少量属于畜力运输外,而肩扛是基本的运力。99年实施大开发后,村民山上植树,种草,当年种草176亩、撂荒地种树100亩。当年由国家分给口粮每亩80公斤,每亩种草补贴200元。2012年底,村里共种草2500亩,栽枣树和苹果树达600多亩。
1.3 基础设施增加
2000年前延安农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不通电、不通路,无移动通讯设施。不到3年,各乡镇相继通路、通电;家电下乡;居民烧饭使用天然气;居民生活用水改为自来水,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延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出现“空心化”
随着经济发展,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延安农村的变化更具特点,国家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村民居在人口、文化等方面渐呈“空心化”状态,或者说相比较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农村出现了相对意义上的衰落。这一现象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贫困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作为典型,陕北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是十分普遍。突出表现在人口、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2.1.1 居民人口的空心化
空心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数量的下降。除了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观念已深植于人心外,一方面是子女养育、教育费用加大,另外,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许多家庭举家外迁,长年客居外乡,留守人员多是老弱病残。结果是农村人口绝对数量迅速减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整个村庄失去活力。
2.1.2 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小学还有四个年级40多学生,有三位老师,一名公办教师,两名民办教师。至05年村小学只剩3名学生,两名民办教师也不干了,只剩那位公办教师。年底学校彻底关闭了,剩余的3名学生转到50公里外的镇上上学。如今村里中学毕业的村民只有2名,一名是村长,另外一名是书记。80%老人是文盲,青壮年则基本是小学文化程度。就户籍在村的外出务工者,其文化程度也很低,无技术特长,基本在城镇从事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活。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的小学翻修一新,还建立了文化站,所谓文化站则是设在村小学一间窑洞里,里面摆放几排书,可门是常年紧锁的,书架上厚厚地落满了尘土。也是,村里年轻人几乎走完了,老年人识字的不多,文化站只不过是个摆设。
2.1.3 居住村庄的空心化
村庄的空心化不仅仅是在延安农村,这几乎存在于众多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造屋盖房。村庄向四周扩大,而村原中心地带,十室七空。沿着村路新修的院落一直蔓延几公路远,但村中心住户人家稀稀落落,夜晚的灯光孤寂地可怜。
2.2 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延安农村,除了少数发展特色农业比较突出的县乡以外,大多数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出现瓶颈,二是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三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2.2.1 退耕还林出现瓶颈
西部大开发实施已经十多年了,延安市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面积最大的地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面提到延安近几年来空气质量逐年提高,以往春秋季节的风沙天气已经很少,水土流失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可退耕还林后农业经济发展却成效不高。在退耕还林初期,陕北种植粮食作物收入较低,而种草和种树却有国家补贴,于是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土地没有纳入退耕还林范围,然而,时过境迁国家政策的调整,与退耕还林初期相比,现如今种植农作物经济收入大幅度上涨,并且农作物周期短见效快,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有些地方甚至有退林还耕的举措。如贾家坪乡白家河1999年至今累计种草面积已达到2500亩,经济林木(主要是红枣和苹果)600亩。已经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可如此庞大的经济林和草地,给农民带来的实际经济收入却很低,除了国家每年有限的粮食补贴和货币补贴外,几乎再无别的收入。种草植树并没有带来直接的明显的经济增长。而现在陕北种洋芋、种各种经济作物却收入可观。目前陕北市场上洋芋每市斤平均1.8元,批发价也在1元左右。红小豆每市斤6元,黄豆每市斤3.5元。村里有几户种洋芋的大户,一年种10亩地,收入相当可观。于是很多农户退耕还林还草只是应付完成政府的任务。何况国家对退耕还林的补贴只发放到2016年。如果以后不再补贴,那么退耕还林还草如何为继?很是令人担心。
2.2.2 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
农业的长远发展直接地依赖于本身产业的投资,而目前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的自身积累和社会积累。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递减,农村集体积累功能萎缩或者说基本消失,而重要的积累者――农民投资兴趣转移,基本用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农业的投资普遍不足,这是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们的农业积累机制不够完善,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轻视搞积累的倾向时有发生。农业资金的短缺,已经或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整个经济振兴的进程。因此,在目前国家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积累机制。
2.2.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农业发展,决定因素是农业的生产者。农民作为决定因素的生产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其素质低于其它产业人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流失越多,留于农村务农的基本是既无文化也无技术的低素质者或者年老体弱者思想保守的人。这样的低素质劳动者,绝大多数没有长远计划和发展意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他们也有改变困境的愿望,但基于素质的制约,使他们既缺乏技术又缺乏资金更没有魄力敢于创业。在农业发展上,他们只是单纯的等、靠、要。
3 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思路及对策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陕北能源建设的迅猛发展,延安的财政收入迅速跃居陕西前列。然而延安贫瘠的黄土地、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以及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的生产者,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改善很大,而农业发展效果甚微。要保护陕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西部大开发任务还任道重远。
3.1 明确政策,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初见成效,继续发展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3.1.1 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应该调整
在退耕还林工作初期,之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响应,关键是政策的扶持和兑现,对于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时过境迁,如今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减免农业税、对种粮予以粮食补贴政策出台后,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热情,也增加了种植业的经济收入。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至今国家的补贴不仅没有增加还有减少的趋势,况且有年限限制,按照政策至2016年将逐步取消对退耕还林的政府补贴。相比之下退耕还林的热情锐减,当务之急,我以为国家应该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助,至少使还林土地的综合收入不低于种植业。适当放宽补助年限。
3.1.2 明确国家政策,实施长远规划
如果说解决退耕还林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那么完善还林制度,明确国家政策则是关键。国家在退耕还林政策上应该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以及实施细则。并且大力宣传,坚持不懈努力。改变当前农村中计划年年变,年年不一样的现状。真正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长效机制提供政策保证和实施细则。
3.1.3 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后续产业
在退耕还林初现成效的时下,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和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有效利用林地和草地,解决圈养和林地的综合利用的技术、资金问题。指导农民找到新的致富之路,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养殖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
3.2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目前农业人口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保守,加之经济收入有限而负担较重。对于创业和发展新型农业、养殖业有畏惧心理。所以政府应该认真贯彻“三下乡”活动。把技术送到农村,手把手教会农民。把文化贯彻到实处,多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农民培训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引进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在这方面,陕北的洛川县做法很不错,技术员下乡传授果树的培育,修整等知识。组织果农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洛川苹果享誉世界,洛川农民很少外出打工。他们的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
3.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转变经营方式
土地流转主要有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等三种形式。土地入股,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成股子评估后入股。土地租赁,则由公司向农民租赁土地,每年每亩定个价付租金;土地置换,则是公司与群众置换土地以集中发展规模农业。所有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均发给股权证。同时,农民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村民挣工钱。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劳动密集型的种养业经营,需要大量劳动力,公司长期雇工或阶段性雇工。村民们忙完自留地上的农活后,就受雇到公司打工,家门口就能挣钱。土地流转后,村民成了股民,村民和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为了让公司早出效益,让自己多得利益,打工时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对怠工、慢工、偷工的现象敢于监督、揭发。村民家门口打工挣工资、入股分红得红利,原来的荒山也会逐步利用起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晶.延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价值工
程,2012,31.
[2]王进.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3.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业;灾后重建;扩大内需
一、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旅游业外部经济环境:深化抑或触底
从次贷危机转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2009年10月失业率更跳升至10.2%,达到26年多来最高水平。英国2009年8月份3.25万人失业,总计失业人数达172万人,比例高达5.5%。2009年1月,中国对外贸易下降29%,一季度下降25%,预计到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幅度将缩小到16.5%。上半年,中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企业大批倒闭,2000万制造业工人面临失业。世界各国进行拯救本国经济的同时,2008年10月8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21日,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刺激农村消费;11月5日,中国政府包括4万亿巨大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不仅把财政赤字从0.8%一举提高到3%,而且首次使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随后,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5%,欧元区及欧盟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日本内阁府2009年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0.6%。中国2009年GDP增幅将超过8%,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金融危机在基本面上的表现是剧烈冲击暂时缓和,世界经济透露出逐渐回暖的迹象,因而,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旅游业的负面作用也将有所弱化。
二、金融危机作用于我国旅游业的一般机制:直接抑或间接
1.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消费的影响。经济的不景气使旅游消费支出削减,消费者信心的丧失,根据万事达卡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2008年第2季度的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6.0,而去年同期为69.3。
2.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游的影响。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使我国旅游产品价格竞争力减弱,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雪上加霜。
3.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游的影响。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收入预期下降,持久收入减少,个体更倾向于储蓄。目前,从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比较来看,相对比较稳定,也要考虑经济危机波及我国旅游市场的滞后效应。
4.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主要行业的影响。酒店业、旅行社和国际航空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国航、南航、东航等几大航空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亏损了50.5亿元;2008年前3季度,三亚各酒店接待境外游客量为34.7万人次,同比减少了7.39%,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5.43%;目前不少中小型旅行社处于歇业状态,员工或被终止合同,或被遣散回家待岗。
三、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旅游业的相关性:正向抑或反向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不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品需求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规律。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旅游产品需求就会相应增加;相反,如果消费者收入减少,旅游产品需求必然会降低。对此笔者认为,往往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走向相反的情况时常发生,我国旅游业与金融危机的基本走势不一定必然成正向或反向关系,金融危机对经济基本面有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旅游的需求必然相应增加,这都将极大的促进文化休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四、金融危机中我国旅游业的现实发展:萎缩抑或成长
2008年1~9月份累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439.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80%。这就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并不是一味的萎缩。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增长26.4%。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2100万人次,门票收入9.19亿元。2009年1~11月,四川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308.9亿元,同比增长42.7%。2010年1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获悉,元旦小长假3天,四川省共接待游客440.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1.6%。由此可见,我国旅游市场前景及其潜力依然非常巨大。
五、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困境抑或机遇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整体经济环境不佳,消费者信心不足,三大支柱业受到打压,投资融资困难等等问题。鉴于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六部委共同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政府将会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给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出巨资带动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中国旅游业同样迎来了海外扩展的契机,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发达国家货币出现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旅游企业也是经营惨淡,这将是中国旅游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的良机。
六、重振我国旅游业的政策措施
1.树立信心,重整旅游业战略规划。在“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基金和鼓励各类投资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恢复重建,尽快全面恢复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为旅游业先后推出了27项工作政策措施,确定了“一个工程、五大行动”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1~9月,四川省已经实现旅游收入1137.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7.1%,四川省旅游市场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这些就是正确的旅游战略指导下取得的积极成果。
2.内外并举,立足扩大内需并放眼海外。中国旅游业历来不乏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一期占地达150公顷,建设投入资金约244.8亿元,预计游客达1000万级规模。另外,中、日、韩三国已经成为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国,大家应当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中国应当主动提出“以市场换市场”的合作方案,鼓励中国人到日本和韩国旅游。同时,海峡两岸以及香港、澳门也应当举办类似的青年交流活动,增强了解,联络感情,实现旅游发展的双赢。对于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来说,要充分利用地震全球对四川的关注度,加大海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尽量保持其对四川关注和关心,大力推出爱心之旅,感恩之旅等活动。还要抓住全球对灾区援助和支持的动力,争取在我省举办国际性会议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四川知名度,为灾后重建全面恢复四川旅游奠定基础。
3.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对于四川来说,相关景点市区内拥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等,近郊有三星堆遗址、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等,再往外走就是峨眉山、四姑娘山、九寨沟等,旅游品牌丰富而响亮,再加上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就基本上构筑了比较好的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对于灾后重建来说四川省旅游局加大了对“富民安康”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了估算投资额高达80820万元的灾后重建项目35个,完成了《甘孜州康南片区旅游线路产品规划》,不断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稻城亚丁香格里拉景区、泸定海螺沟景区、康定木格措景区等精品旅游线路,并以更大的力度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截至2009三季度末,四川省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乡村旅游经营户1.68万家,农业旅游经营点接待游客2.08亿人次,初步统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12.87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4.84万人。这些措施已经收到实效,值得继续坚持、发扬和进一步推进。
4.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绿色生态旅游市场。2009年四川省以九寨、黄龙、卧龙、峨眉山、蜀南竹海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举办了森林观光、红叶彩林观赏、野生动物和野生花卉观赏等森林生态旅游文化节。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猫儿石村依照自身环境优势,精心打造生态概念和羌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北川南大门的第一羌寨――吉娜羌寨。北川县只是四川省旅游业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阿坝、甘孜、凉山等地也都在恢复重建别强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再一次彰显绿色生态旅游市场的勃勃生机。
5.资源整合,搭建全方位旅游合作对话平台。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是主旋律。2009年9月举行的“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产业紧密合作协议》,从产业培育、线路统筹、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强协调合作。12月26日举办的“中国?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上,国内生态旅游知名学者、全国各省市林业系统专家代表云集一堂,就“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展开专题研讨。以上的案例和相关措施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于我国旅游业恢复增长,重振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意义重大。
6.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振兴旅游业配套措施。要振兴旅游业,国家政府必须在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业本身相关的配套措施也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我国的汶川地震,还是在旅游目的地出现的车祸等事故,旅游保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酝酿3年之久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全国统保计划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游客跟团旅游,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交通事故、飞机航班延误等事故,都将通过最新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合理赔偿,其中,个人最高赔付额度高达80万元。这都将有力调动我国旅游者的热情,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恢复并蓬勃发展,配套措施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全面完善,对我国旅游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何君陆.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管理.2008(7)
[2]于成国.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
[3]杜富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9(5)
关键词:河北省 贫困山区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为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河北省贫困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和保定太行山区。这些山区贫困县24个,占全省贫困县的52.2%,这些贫困县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水平。如早在2001年承德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5%,比当时河北省城镇化率的26.08%还要低,比全国平均水平37.66%低10多个百分点。时值十三年后的今日,这种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国城镇化52.57%,河北省城镇化46.8%,承德市城镇化率仅达到42%。
一、传统城市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这是一个首要问题――城镇建设目标、定位和方式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
城市的涵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城市的本质,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的说,也可以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1)从事非农生产的人口为主;(2)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3)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4)有现对较好的公共设施;(5)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城市化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各地推进城市化的“化”――即建设内容与过程,过多地注重了实现上述五项的后三者,热衷于传统的城市版图与形象和规模扩张,铺大摊子、盖大高楼、建大广场,人为地“化”在城市的硬件上;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变样,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类园区扎堆聚,CBP扮靓GDP”。经济底子薄的欠发达贫困山区这样建设城市更是欲速则不达、雪上加霜,使得城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工业化和全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很多地区相当程度上出现: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样的“城市化”模式贫困山区“化”不起,也不是人为照搬能解决问题的;承德市城小乡大、城弱乡贫的矛盾长期未有效缓解。
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出“新”?河北省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8%,承德市城镇化率达到42%,尽管仍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发展形势和势头好;且标志着城镇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由向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的阶段。而且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农村人口规模庞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发展落差凸显、劳动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城市病”大量涌现等重大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沿袭传统城镇化老路,我省现代化进程面临“中断”的风险,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城镇化工作的表述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是总的战略意图。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市化老路,一是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二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转向内涵为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贫困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所带动的城镇化,对于以农为主的贫困山区的城镇化无异于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动力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的归宿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农民生活市民化。
二、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没有质量就等于没有速度。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尝试对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中省会石家庄市排名第92位,唐山市排名最高为第50位,欠发达的承德市排名最低,为275位。
有关专家指出,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
1、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过去的3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2.57%,城镇化率已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 “52.57%”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是27.7%。这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涉及到:市民化的程度,城镇的形成质量、速度,城市的科学定位、功能自我完善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2、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以适应城镇化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贫困山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速度与质量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切合市情和发展实际,城镇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开始时,甚至较长时间内,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还不能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与二元制并存的是,还面临未城镇化先老的问题,15~64岁人口绝对量在50%的城镇化率之际就下降。
3、城镇化融入能力直接取决于此时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的水平,接下来的城镇化要推动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口城镇化,之中60%的人在农村,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部分人的城镇化则必须靠经济的规模化扩大,难度非常大。
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在过去的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并没有大幅提升,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将难以快速吸收他们就业,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而教育决定的城镇化速度将放缓。
3、城镇化的方向是对的,但需要科学确定迈步的节奏。还需要制度变革。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应该更强调资源分配,对提升国内需求总量、改善需求结构的内涵,应推进的政策改革建议:户籍制度改革,放松落户条件;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降低土地供给垄断;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镇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承德市的城镇化质量而言,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比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上升更重要。就2008年分析,承德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13.7,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13.7%,按可比综合发展指数计算,虽然仍在全省11个地市居后,位列第八位;但评价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全面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6.4%,社会发展水平提高0.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36.9%,城镇聚集水平提高3.1%,城市建设水平提高2.3%,生态环境水平提高13.0%。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突出,贡献率达78.8%,其他要素贡献率为21.2%。 城镇化率5年提高8.64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
[1] 季良纲.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邱俊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 2013, 4:82-86.
[3] 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4:9-12.
作者信息:万树兴,男,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教师,工程师,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大学园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城市旅游;危机事件;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F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44-02
旅游业作为城市名片在吸引外资、城市外联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与其治安、文化、经济、规划、人民生活水平相联系,多元素的和谐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城市元素间及其个体的和谐成长,如此良性循环使得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和青睐 [1]。但旅游业也因其对城市安全性、资源独有性和自身保障机制的完善性依赖程度较高而显得越发敏感,尤其是它对媒体宣传的敏感性更使得其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下更易受到负面消息的波及,并导致城市旅游自组织系统的紊乱 [2]。建立突发性危机事件下的旅游业应对机制不仅是城市应急系统中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旅游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
一、城市旅游业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置流程[3]
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流程包括危机分析、危机处置、危机恢复和危机转化四个阶段(如下图),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危机分析 危机处置 危机恢复 危机转化
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流程图
(1)危机分析。在旅游危机发生以后,应迅速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对危机的性质、范围、规模、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同时,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危机发展,预测危机发生的方向和趋势,并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为处置危机作好充分准备,提出解决方案。(2)危机处置。在危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危机处置,针对危机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化解危机,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包括有效控制和遏制危机的态势,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确保信息透明、公正;重塑与宣传城市旅游形象,为旅游企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以渡过危机期等。(3)危机恢复。危机恢复指旅游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经达到顶峰,不再造成更大的损失,并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危机造成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这个阶段应加大形象重塑和宣传力度,致力于消除公众和旅行商的疑虑,着力于市场的恢复,努力把危机带来的延续负面影响时间缩短。(4)危机转化,也可以称为“全面复苏阶段”。危机过后通过采取积极综合性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强化促销、提升服务、调整结构、营造“亮点”等多种措施,化解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化危为机,实行危机的转化,使城市旅游业回归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轨迹,并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消除危机发生根源,以免再次发生。
二、城市旅游业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利益相关者权责分析
城市旅游业危机也可以说是城市危机。旅游危机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明确城市旅游危机管理职责可以使社会各方各司其责,有效应对并化解旅游危机。旅游危机管理职责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四个层面 [4]。
(1)政府层面。政府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旅游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指政府为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危机发生;在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消除危机,尽量降低危机的不利影响。政府在城市旅游危机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包括:在危机发生前,进行旅游危机的预警和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预防机制,制订应对危机预案和对策;在旅游危机发生后,动员全社会致力于战胜危机,进行及时的信息,协调政府各个部门支持和帮助旅游业应对危机并正确解决旅游危机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各种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在危机化解阶段,一方面要及时给予旅游业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突破常规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恢复和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并加强对旅游行业的指导和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尽快恢复城市旅游业常态。(2)旅游企业层面。旅游企业在旅游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大,所以旅游企业尤其要重视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职责和内容有:建立危机管理制度,成立旅游危机管理组织;建立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系统及危机处理系统;培养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和战胜危机的信心;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应对危机的工作;尤其是要“以我为主”,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与新闻媒体、旅行商、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公众的信息和感情沟通渠道,开展危机公关营销;在致力于市场复苏和改善的同时,还应针对危机后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业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品牌,以在化危机为机遇的过程中集聚复苏和新突破的动力。(3)旅游从业人员层面。旅游从业人员是在旅游危机中受到影响最大的群体,但又是克服旅游危机的重要力量。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平时应当主动接受危机教育,树立危机意识,并从工作实际出发关注和防范危机。同时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的关系,积极投身危机发生后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组织的应对危机各项工作和活动,并积极献计献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战胜危机、市场复苏作出自己的贡献。(4)社会公众层面。旅游危机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化解旅游危机要靠全社会的努力,社会公众是旅游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危机管理职责和义务有:培养良好的危机心理素质,提高个人应对危机的能力;参与危机公关业务宣传,并配合政府部门积极应对危机,从自身做起为城市化解危机、实现旅游业振兴贡献力量。
三、城市旅游业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
城市旅游业管理手段是正确应对旅游危机的关键。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可以减少危机延续的时间,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进而实现危机的转化。
(1)危机中的信息沟通。在旅游危机发生后,信息沟通显得十分重要。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提出,旅游业危机管理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沟通、宣传、安全保障和市场研究。其中,基于诚实和透明之上的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危机管理的关键 [5]。(2)危机中的公关行动。开展积极有效的公关行动是应对城市旅游危机的重要内容,由于发生危机而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旅游业首当其冲。采取公关行动主要是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危机中的公关包括与各种新闻媒体、上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客源地、境内外旅行商、兄弟城市和本市各相关部门等。包括“请进来”、“走出去”、进行感情沟通、争取更多支持并共同进行正面宣传,以达到改变形象的目的,依靠各方面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尽快恢复城市形象和正常旅游。(3)危机中的市场营销。针对危机导致市场下跌、滑坡等现实,面向旅游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是城市应对旅游危机的重要工作。受旅游危机影响的城市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市场营销抵消原有的不利影响。市场营销主要是针对社会公众、客源地、旅游者、旅行社等进行宣传,营销的重点要消除人们对产生危机事件的心理影响,重新建立信任感。同时可以通过组合包装推出新的产品、线路,提供优惠的价格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举办主题旅游节庆、节事活动,加大在媒体的宣传力度等多种促销举措来尽快恢复市场,重新恢复城市旅游目的地声誉和游客的信心。(4)危机中的区域合作。城市发生旅游危机后,往往单靠一个城市自身的力量有限,实行区域合作是有效化解城市旅游危机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和周边城市、旅游主要客源地要加强合作。周边城市由于地缘相邻,人缘相近,合作交往较多,市场互动性强,并且交通便捷,对发生旅游危机城市的最新情况比较了解,容易率先起动旅游的支持与合作。(5)危机中的形象重塑。发生旅游危机从短期来说会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并蒙上阴影,但只要应对妥当,可以借危求机,化危为机。城市发生旅游危机后,一般国内、国际上较为关注,特别是媒体会在短时期内集中报道,对城市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发生危机,人们对发生旅游危机目的地关注度比以往更高。(6)危机中的产品调整。城市旅游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同,对不同旅游产品及旅游景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甚至对某些旅游产品的推广反而是一种机遇,如非典疫情后人们对郊外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反而增加。在旅游危机发生后,可以通过调整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来化解危机带来的困境,并营造市场复苏的趋势,这也是应对危机、实现市场复苏的重要基础和对策。(7)危机中的队伍建设。作为受旅游危机冲击最大的旅游企业,在危机到来时和危机管理中,抓好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十分关键。一是抓好队伍稳定,增强信心和凝聚力,使他们成为战胜危机的主人翁,形成应对危机的合力。特别是营销队伍一定要格外投入,积极开展危机公关营销。二是抓住机遇,组织培训,提高素质。由于旅游危机的发生,旅游从业人员工作量一定时间内会不足。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应从长远着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抓好员工的培训工作,集中时间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切实稳定员工队伍,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三是以员工为主体,引导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以文明优质的服务来配合城市形象重塑,推进旅游市场的复苏。
参考文献:
[1]袁辉.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研究[J].安全,1996,(2).
[2]赵伟鹏,戴元祥.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
内容摘要:为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拓展我国工业园区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改革及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就欧洲发达国家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其丰富的管理经验,简捷的办事程序、高效的工作效率,以及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欧洲 工业园区 发展经验 借鉴
欧洲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及教训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摇篮,欧洲工业园区在过去和现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英国、法国和德国工业园区地位特别突出,巴黎盆地工业园区,里昂工业园区,伯明翰-曼彻斯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和鲁尔区传统工业在世界有重要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浪潮也给这些地区的传统工业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出现衰退迹象。但欧洲各国主要工业园区都从各国实际出发,逐步改变高耗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发展的老路,培植有竞争力的新兴替代产业拉动结构转型,从而由衰退转为可持续发展。
(一)法国工业园区早期发展经验及教训
20世纪80年代是法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创建新企业的兴盛时期,每年新生企业平均达24万家。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建企业的数目逐年下降。农业食品工业项目、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特别是启动阶段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势头更是明显减缓。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企业投资相对减少,失业率增高。面对这一形势,法国把振兴工业园区看成是创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催生新兴企业、增加更多就业机会的好办法。为了鼓励各行各业创建新企业,法国政府设立了一项“工业发展基金”,以8.75%的优惠利率供营业额在5亿法郎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之需。另一项鼓励投资的政策是设立“融资保证基金”,即政府提供3亿法郎给SOFARIS投资管理公司,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50%的保证,这样可以使投资公司和银行的贷款尺度放宽,使企业较以前更容易获得所需资金。
除了上述鼓励政策和措施外,法国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当局对工业园区的企业还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在2~5年内减免税收。各地方、省市和乡镇的做法略有不同,有的地区前两年全免,第三年交25%,第四年交50%,第五年交75%,第六年交100%。
可享受一次性的奖金。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可获得一万法郎奖金。在落后地区或工业转产地区一次性奖金甚至可以达到18万法郎。
最初5年的科研投入可以看作连续增长投资,全部享受“科研税收信贷”的优惠。
如与科研单位签订合同,当地政府可补偿合同费用的50%,但合同最高金额不能超过50万法郎。
在条件比较差的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可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通常的作法是,企业进入园区的头两年不用交纳自由职业税(由动产、不动产和人员工资组成,由企业主动申报),以后逐年增加到课税基础的12%。如果业主拥有房地产,则要交纳土地税。一旦企业盈利,就需要交纳利润税,无论是生产型,还是商业型或服务型的企业均一视同仁。在地皮和房屋价格方面,工业园区的房地产主一般愿意以市价折扣20%的优惠吸引企业进入园区。
通过一系列措施,法国的工业园区得到了长足发展,法国目前已具规模的工业园区达50多个,正在建设的有15个。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例如,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园区针对人口过度密集,市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交通设施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政府严格控制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并采取了几个方面的主要措施:大力发展地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计划;将权力下放,建立“地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协商机构,协调中央政府与工业地区的关系,并促进工业园区的具有更大自由的发展;注重中小企业的联合,形成规模效应。2004年9月,法国还批准了一份主题为《新竞争力点》的报告,决定在全国实施2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项目,并形成产业集群。为此,政府开始在全国招标,寻找一个地区成为新竞争力点,然后加以扶持与推动,使其在世界领先。法国的战略是在传统工业转型后,逐步实现专业化、高科技化。目前,国家正集中力量推动20个新竞争力点,将来的目标是发展到50个甚至更多的新竞争力点。
(二)德国鲁尔工业园区早期发展的经验及教训
鲁尔工业园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鲁尔工业园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地区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由于世界煤炭产量大增,加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工业园区被迫缩小煤矿开采规模。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钢铁生产也陷入困境,鲁尔工业园区的传统产业结构被迫转型。1957年,鲁尔工业园区有140个煤矿基地,如今只剩下7个;1955年,这里有81座炼钢炉,现在只有7座,工人数量也都从当年的数十万减少到了几万人。整顿后的煤钢生产出现了集中化的特点。其整顿的几个方面主要是:
1.鲁尔工业园区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新的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以及环保工业等纷纷建立,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等各种新兴服务产业百花齐放。在上豪森市一处炼钢厂的旧址上,现在是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目前,在鲁尔工业园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2.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鲁尔工业园区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联邦公路,3300公里乡村公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从1961年开始,鲁尔工业园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等陆续建立起大学。鲁尔工业园区现在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高校之外,许多研究所也在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几乎所有的鲁尔工业园区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600个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鲁尔工业园区还有一个把技术转化到市场应用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工业园区为在这里落户的企业提供支持,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分无偿援助等优惠,中小型公司尤其得到扶持。
3.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工业园区还努力开发新的产业。该区把12个产业作为今后开发的重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集群效应”。在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将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此外,鲁尔工业园区还鼓励各个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鲁尔工业园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
欧洲工业园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欧洲工业园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虽然存在问题,但是在园区规划、促进产业聚集、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品牌、集约使用土地、实现循环经济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工业园区建立伊始就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不同时期的工业化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出台相关政策,把企业投资引导到所要发展的重点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工业园区“指导方案”和区域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法国西部、法国西南部、中央高原和东北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布列塔尼公路网建设规划、中央高原开发计划、南方滨海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计划、科西嘉地区工业园区开发计划、东北部诺尔-加来和洛林工业园区“结构改革计划”和“工业结构改革方案”等。德国鲁尔工业园区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国家公路,3300公里乡村公路。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应该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政府引导培育工业园区而形成产业集群
欧洲成功的工业园区,大都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产生,园区内企业关联性强,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成为各自优势的特色工业园区。以政府支持促进园区产业集聚,无论哪种方式形成的工业园区,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外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说明,产业集聚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推进技术创新,培育集聚品牌,从而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因此,在进行工业园区建设时,要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特色工业园的形成。客观地说,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如苏州工业园、温州工业园,东莞工业园区等。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业园区,由于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成为各类企业的集聚之地,入园企业产业关联度不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以至发展缓慢,甚至举步维艰。因此,要提升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努力打造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吸收民间资本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
我国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政府的主导兴办的,政府兴办工业园区的过程中,参与了从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工业厂房设施、推销工业设施以及获得收入全过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优势,但在有的地方也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行政成本过高等弊端。利用民间力量形式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向农民征用土地和进行园区开发都是市场行为,是采用经济核算的办法进行土地开发,这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也有利于降低政府建设工业园区的行政成本。发展小型工业园区,缓解工业园区过大的压力,这有利于增强工业园区的联系性,也可大大降低政府对工业园区的管理成本。德国鲁尔工业园区在提高民间的积极性,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工业园区努力开发新的产业,该区把12个产业作为今后开发的重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在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将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此外,鲁尔工业园区还鼓励各个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
(四)注重培养工业园区创新体系
创新是产业集群及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在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技术断层,集群就会衰亡,最终导致工业园区的衰败。然而,单个企业由于资金、科研等方面资源的制约,其独立创新行为很难取得重大技术的突破,这就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强园区与外部科研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建立创新集群体系。在这方面,成功的有巴黎工业园区。该园区依托巴黎的大学机构,不仅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高科技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还积极参与本地企业的合作论坛,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来促进研究人员、院系之间以及大学与外部公司之间的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从1961年开始,鲁尔工业园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等陆续建立起大学鲁尔工业园区。现在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高校之外,许多研究所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几乎所有的鲁尔工业园区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600个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此外,还特别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培育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园区企业技术水平,我国工业园区除少数园区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外,总体来说,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应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激励创新,保障创新主体的利益。建立创新补偿机制、弥补创新企业的损失;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投资研究开发机构、人力资源和培训机构等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引导创新主体的合作等。
(五)坚持园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
传统的工业园区由于基本上采用的是“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惨痛代价。在资源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形下,德国等一些国家按照“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3R”原则,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着手建设工业园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园区的发展,由于涉及到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市场投入、基础设施等众多的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方面企业的参与以及政府的支持。国外在产业政策、财税优惠、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也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法国鼓励工业园区生态建设,对参与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的企业、科研机构、民众实施补偿金制度。德国鲁尔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
参考文献:
1.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
2.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4(3)
3.海尔曼•皮拉特.杨志军译.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4)
关键词:城镇化;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
一、城镇化背景及农村教育资源概述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到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内容。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其重心应该是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
(一) 城镇化背景概述
城镇化概念的使用在我国最早见于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书。现较为普遍的解释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人的城镇化并不仅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得城市规模扩大这种纯粹空间意义上的城镇化,还应该包括城镇化地区人口整体受教育的水平、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的全面城镇化。怎么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与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农村教育,完善、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城镇化是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城镇化的手段来改善农村面貌,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惠及群众、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发展经济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城镇化必然包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
(二)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是指维持、组成、参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的一切资源。按照性质和组成内容不同,教育资源分类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时空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政策资源、关系资源等。1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活动中关系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农村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缩小与城市教育资源存在的差异,其次,就农村教育资源本身而言,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类资源之间的配置。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不少外国学者给出教育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2。而我国教育学界总结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面临着两方面困难,分别是教育投资短缺、政府教育拨款不足和教育投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作为教育资源应该在国家财政体系中获取多少支持,其次才讨论城市教育资源和农村教育资源二者之间的配置,最后才是农村教育资源怎么配置的问题。农村教育资源除了给钱,还需要思考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的支出管理方式建立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绩效评价机制,科学评估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通过研究评估结果促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三)城镇化视域下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1.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党的十报告多次提到城镇化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学龄人口的优质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城镇化给农村,尤其是西南偏远山区的教育带来了办学效率低下、教育不公平、教育质量下滑和社会效益不高等方面的困境。2016年3月召开的凉山州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凉山州未来五年的城镇化进程做了详细的规划,其中一点提到:"到2020年,促进约3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左右。"3在城镇化背景下,对凉山州的农村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研究,如果仅限于静态层面的研究,明显赶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城镇化视域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创新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践层面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理论及实践的客观需要
从理论上来看,教育资源管理问题涉及到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本研究是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的具体运用,因此,在城镇化视域下研究以凉山州为代表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不仅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方法论的创新,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推动和充实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理论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和理论的研究,而且将对在城镇化背景下制定凉山州农村教育发展策略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其他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实践上来看,对于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着重解决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对探讨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改善以及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又存在配置不当、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有利于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有效配置现有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在经济转型中提高质量;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国内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农村教育的现状披露与对策研究限于静态层面,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大背景下的内容并无涉及。
二、城镇化视域下凉山州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凉山州地区社会状况的特殊性
凉山州位于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之间,是中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山高气寒,故被称为凉山,但凉山这个词到了清代才开始在文献中出现。凉山州部分区域与云南省相接,全州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470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居住的自治州。
1.凉山州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凉山州带给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据相关资料显示,凉山州是我国最后一个消除奴隶制的地区,1956年在全国的民主改革运动之后才摆脱了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落后局面。凉山州长期贫困的局面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长久以来的贫困、生产效率低下、生活方式落后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凉山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六十多年来其依靠全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国家扶贫工作的帮助及自身的发展让凉山州的贫困局面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依旧贫困的现实仍然是凉山州地区发展时面对的最大窘境。由于财政供给能力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极度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差距非常大。
2.凉山州地区民族状况具有特殊性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地区还有藏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特点,凉山州的人口状况和民族状况都有其特殊性。凉山州的少数民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口状况,当地人普遍存在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因此这里的出生率高于其他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生活方式不科学,又使得这里的死亡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人口平均寿命更短。在这个六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彝族的人口占全州人口一半以上,加上这个地区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使得这里的地区发展带有非常明显的民族性。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与汉族的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某些落后的彝族文化氛围又体现了这个地区精神上的贫困:听天由命、迷信鬼神、重男轻女。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凉山州地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3.凉山州州内各地发展不平衡
由于凉山州地区的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导致了这里的交通极不方便,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以直线距离来计算,交通建设也因此非常困难。而修建大型公路工程量极大,成本极高,很多技术难题难以攻破,导致了这里的道路建设举步维艰。各个地形单元之间由于交通不便,联系困难,所以相互之间非常闭塞。虽然成昆铁路和雅西高速这样的大型交通工程为凉山州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两条生命线未穿过的地区并没有享受到最直接的便利,这也让这些偏远的地区相较于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更加落后,使得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另外,由于地区之间的自然差异明显,例如矿产资源分布差异以及农作物种植选择差异,也让凉山州内各地区之间的产业比例有着很大不同,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明显。
(二)凉山州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凉山州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
凉山州农村地区整体教育状况落后,尤其是彝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其它少数民族。十年前,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完全不被当地群众重视,甚至有很多村民认为读书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钱。这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凉山州的农村教育体现了大多数西部农村教育的特点,即入学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但实际上在凉山州的农村地区,"两低一高"的状况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也使得当地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提高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仅如此,正如大多数西部山区农村地区,凉山州农村地区落后的性别观念也让当地的受教育程度在男女比例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甚至在近些年也还有大量的女性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近几年,在凉山州的农村随处可见类似"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这样的宣传标语,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地政府正在作出努力试图改变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
2.凉山州农村地区硬件教育资源配置滞后且不合理
近年来凉山州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校舍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校舍建筑很多都是用简单的材料修筑,有些年久失修或是更为破败的校舍甚至不能抵挡当地恶劣的天气,这一现状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产生着威胁。除此之外,凉山州农村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必备的课桌和凳子都很简陋,高低不一,难以保证正常书写。地形状况的限制又让一些学校连一块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在这样的硬件状况下,读书变成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该地区教育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师资配置和学校管理不合理
首先,体现在凉山州农村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低。以往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被推上小学的教师讲台,这些教师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地区一个合格教师所要求的文化水平。其次,虽然有些条件稍好的学校聘用了一些有着正规师范学历的老师,但这些老师所学的专业与他们的授课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凉山州的农村学校,时常可见一个老师横跨几个科目,科目之间的随意变动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都不能严格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凉山州农村地区的学校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松散、缺乏民主决策等,都让这些学校无论是学校管理学生还是学校管理教师都存在恣意和无序。
(三)凉山州农村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贫困使得凉山州农村教育面临困境
贫困的局面导致了这里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校舍和必要的教学器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提供诸如村道、校车、图书馆这样的辅助类设施和设备更是无从谈起。贫困也让更多的人稍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逃避这里。该地区的年轻人非常憧憬大城市的生活,因为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有的能读书的年轻人在大城市学成后并不愿意回到家乡,外面的教师也很少愿意来到这里。凉山州与周围其他地方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和其内部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让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选择凉山州的农村学校作为自己的职业归属。贫困与落后的教育资源又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凉山州的农村教育发展愈加困难。
2.思想文化落后让凉山州农村教育难以摆脱困境
由于凉山州在民主改革运动之前长期处于蛮荒的奴隶制社会,现代教育在凉山州起步较晚,所以这里的思想文化大大滞后于其他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就是一个最大的体现。落后的文化和教育观念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这里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保守和封闭的状态,对外来文化持反对,排斥态度。家长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凉山州的农村地区对待教育有一种特别普遍的思想:读书太花钱,不如去大城市打工。诚然,没有厚实的经济基础,确实让这里的村民很难负担长达十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年轻村民背起行囊到大城市打工确实弥补了一些经济上的困难,但文化的匮乏和知识的欠缺,让这些年轻人并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接受教育才是长久之计。
3.教育资源投入失衡造成农村教育面临困境
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凉山州的教育资源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些教育资源的投入还是呈现了城乡分配不均的特点。植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教育投资层层下发,教育资源的投入先满足省会城市,其次是地、州级城市,再次是县级城市,随后是乡镇,最后才是边远农村地区,而"自上而下"的模式,会使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出现两极化的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凉山州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稀缺。4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上下级联动不畅也使得教育资源的投入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投入缺乏针对性,精细化程度不足也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同时存在教育资源浪费和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
4.城市化进程让凉山州农村教育受到强烈冲击
城市化带来的是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随之相对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到城市工作和居住,也留下一部分人在农村,这里面就有很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缺失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少了一部分的教育约束,他们只能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一特点导致了凉山州的农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就有很大的不足,也更容易辍学。城市化也让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或多或少会抢占一些农村的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凉山州的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出现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也导致了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地区更加稀缺,城乡教育的发展也更加不平衡。
三、国外对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及借鉴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仅仅是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日本和韩国这类同属亚洲的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曾同样面临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在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优化的相当一部分措施,对于我国诸如凉山州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韩国
1960年后韩国,随着城镇化和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剧增,农村地区人口流失逐年上升的状况。从1970年41.1%的城市化水平到2006年高达90.2%,到目前为止城市化还在呈上升趋势。5为应对城乡失衡问题,1970年4月,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以及新村教育,其中"新村教育"作为新村运动的核心,具有"二元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包括扫盲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
农村社会的急剧变化引发了许多农村教育的问题,农村学龄人口减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突出。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针对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韩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村教育得到稳步发展。
1.相关法律的制订颁布过程
1949年《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有接受六年制初等教育的权利,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为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设置必要的学校设施,学龄儿童的监护人有让其监护的儿童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义务。6此后,由于初等教育的学校数量迅速增多,升学竞争也越显剧烈,对此韩国政府于1969年出台"初中免试升学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由此全面实现,并在1984年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修订定进《教育法》。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1967年,韩国还颁布了专门法《岛屿、僻地教育振兴法》,在农村、渔村、山林开始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优先解决岛屿、偏僻地区学校用地、教室和学校网站等必要教学设施设备;给予岛屿、偏僻地区的在职教师优先研修的机会,并支付研修所需的经费;按照地区的级别划分向教室支付津贴等。
2.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
1981年韩国教育部准备开展"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旨在解决农村适龄教育人口日益减少的问题。以"面"(韩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我国的"乡"、"镇")为基础开始推行,以学校人数为标准进行合并,统一组织与管理。该政策的推动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了教师负担,同时还促进了闲置校舍的有效使用。在忠清北道,从1982年到2014年间,成为"废校"的235所乡村学校中有4所被造成为运动员的训练场等教育设施,10所被改造成为免费的公共文化场所,5所被改造成为地方性政府的盈利性公共场所。7这样的利用方式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又丰富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外的扶持、特惠政策
2009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实施了以针对国内所有的幼儿园,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资助为项目主要的内容的"幼儿学费支援计划"。为弱势群体儿童提供无偿的学前教育,减轻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相当于普及了学前教育。为增加农村大学生的入学机会,韩国政府还修改相关法案,颁布农村学生大学入学特惠政策,从1994年开始,为农渔村出身的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从2004年开始,为农渔村出身并学习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学杂费补贴。8
4.农村教师的鼓励政策
按规定,每隔2至4年,部分韩国教师要在城乡学校之间进行调动换班,为鼓励教师自愿到农村地区任教,政府为农村教师提供津贴,增加工资外的教学奖金,改善教师膳宿条件等。除鼓励政策外,也有一定的强制手段,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在申请教职时,必须服从分配,到同一行政区划内的不同地区的学校去。以此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二)日本
近代日本教育始于1872年的《学制》,到1879年废止并公布《教育令》,再到1947年的《日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成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制度演变过程。基于二战的特殊历史背景,战创后的日本农村教育面临崩溃,校舍被毁,许多教师学生被迫疏散或者被动员参加劳动,放弃学业。为此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明确了在日本农村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在此大原则下,日本政府依据《学校教育法》,在农村教育方面做出以下的努力。
1.重视普及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
1954年日本制定了《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法》,以提高条件设施差的山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拉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住宿费的补助,对偏远学生的走读费补助,特殊地区的餐食补助等,保证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义务教育费用国库负担法》和《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国库负担法》规定:"日本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中包括由国家财政直接出资部分和地方财政中以转移支付形式分担的部分构成。地方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公立学校教育费用,分别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二级财政按教育财政法令规定各自负担。"9地方财政分担的转移支付金即国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方交付税返还给地方行政团体,日本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地方分担费用,实则地方税收的返还。其大部分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学生的补助、福利保障费以及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因此,所有的教育经费实质上是由国库直接和间接负担的,保障了经费的有效到位。
3.提高教师地位,建立教师交换、轮岗制度
日本明确规定,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一般官吏相同,并根据教龄的增长,给予不同程度的加薪。为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农村教育师资的充足,还建立了教师的交换、轮岗制度,保证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具体实施表现为,每3到5年期间内,各学校要进行师资轮换调整的工作,同一教师不得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超过5年。
4.合并小规模的农村学校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91年的日本农村,人数在499以下的小学数量占全国小学总数的68%,且近年来此数据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0可以看出,日本正大兴将农村学校合并,且按照在校生人数的标准划分合并。
(三)对韩日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根据以上对日韩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分析,可以发现两国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做法,比如:重视振兴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并颁布对应的法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学生补助与教学设备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以及城乡教师流动换岗制度。作为同为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的凉山州,国家、政府应重视紧抓凉山州的教育,学习韩日的先进经验。首先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立法上规范建议;其次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贫困现状,将教育资金作为首要经费投入;最后学习借鉴城乡教师流动换岗制度,保证优秀教师资源的注入。
当然,韩国与日本在各自的农村教育上也有比较特色的制度值得借鉴。一是,韩国义务教育外的扶持与特惠政策,在义务教育前的学前阶段与义务教育后的大学阶段给予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扶持和帮助,保障他们受教育程度的完整性,降低辍学率。二是,日本的教育相关法律的颁布较为系统完善,比如,仅仅关于国家实施就学奖励的法令就有很多部,《学校给食法》、《学校保健法》、《学校安全法》等,均对学生的学习用品费、餐食费、偏远地区走读费等补助予以详细规定。三是,日本的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学习日本的财政转移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其成为一项制度,缩小城乡差别。
四、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的建议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凉山州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创新问题也正是很多类似农村地区正在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全局。另一方面,资源总是稀缺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总量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可利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凉山州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对该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资源配置理念--"公平高效"
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要做到"公平",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地区及类别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调节和修正。不仅要保证资源配置从计划实施的一开始就是公平且科学的,也要保证资源配置的结果是符合"公平"要义的。而要做到"高效",一般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往往用投入产出比来考量项目的经济效果,那么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同样要考虑到投入的经济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会给本国带来的效益来考量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况且,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为经济上的,更会产生极其广泛的囊括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凉山州地区的教育问题,对于该地区是否能够摆脱贫困,更是至关重要。而在配置方式的选择上,无论是采用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型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等的哪一类,教育其本身作为国家产业,其最终还是要以尽可能多地取得效益作为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相应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对财力资源配置--"专项转移"
"专项转移"作为一种被广泛适用的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样作用于教育领域。而基于我国自身的特点,如版图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各方面发展差异较大等。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更是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凉山州作为贫困地区,其义务教育工程属于专项拨款项目。要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我们应做到:完善事财匹配的管理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清主次,按区域担责;完善项目设计的科学机制,统一设计,专项管理;完善项目整合的工作机制;完善提前告知的工作机制,做到中央与地方预算编制同步,那么就必须保证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确保地方配套的资金能够及时落实到位,以利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及时落地执行,这样才能有利于人大和各方面监督;完善项目绩效的评价机制,制定一体化绩效评价机制,将绩效和专项转移支付挂钩,;完善透明公开的监管机制,专项转移支付环节的主要环节可以公开进行,建立科学的定期报告与审计制度,要做到地方紧跟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进行管理和约束,要使教育专项真正独立,提高资金使用率,不被其他项目挪用挤占,真正做到专款能够专用。11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确保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供给,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人力资源配置--"灵活分配"
我国现在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通常为"城市优先",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往往被人为割裂看待,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得现如今部分发达城市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资源差距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境地。分配不均而产生的教育上的严重差异会进一步地影响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这样不均等的社会发展程度又会反作用于教育本身。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从源头上,阻断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
想要补足现存的这种"二元教育制度",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就要做到整体合理与部分倾斜相结合,强调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要促进和保障优秀教师到凉山州地区从教,就必须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保障农村教师入编,稳定教师群体;完善农村教师财政投入制度,保障农村教师在当地的各项福利与社保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审计制度;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代课问题,制定代课教师的聘用、考核、辞退整体标准,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水平,争取将长期代课教师入编,保证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各项事由;必须完善凉山州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制度,由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培训措施,建立对各地教室培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培训要立足于当地的农村教育的基础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12
虽然前文强调了教师的安置工作,但是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必须考虑到市场对教师资源配置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如果仅由各地方以行政强制手段直接干预教师流动的话。只会导致教师调动困难,打击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因此,若要采取行政手段调控教师群体的流动,首先就要为来到凉山州工作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劳动力价格以控制教师的流动走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待遇的合理调整;二是提供流动成本对流动教师进行经济补偿;三是对不同的流动教师进行差异补偿(包括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等)。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动模式,是"教师交换"和"对口支援"等补足型模式,还是教师定期轮换的全员流动模式。当然,选择不同的模式后具体应如何操作还需由凉山州本地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13
(四)对信息资源配置--"远程共享"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偏远,其复杂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地貌特征使得这里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其基础设施建设难度也远远大于其它地区。那么,从发展教育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既然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改变当地的地理环境,那么也可以暂时用其他手段弥补当地的地理与师资缺陷,使当地人能够接触到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改变当地人对传统教育的错误认识,纠正他们的"读书无用论""女孩读书无用论",让他们真正地知道读书能够带来的好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远程共享"这一信息武器了。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进行的先进技术手段,具有空间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简便快捷等优点。一般来讲,学校各自发挥自身的学科结构和师资优势,选派优秀的老师前往凉山州进行交流,传授先进的教育经验,并且与对方学校互聘短期教师并承认教学工作量,允许学生跨校选择网络课程,实行教材资源共享,合作订购教材,互通有无,两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两校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培训在职教师等。
对于凉山州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来说,其可利用的自身优势不多,且没有远程通信设备,那么就应由政府出面,组织在学校内部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安装远程信息交流设备,组织学校与发达城市的学校达成定点的长期一对一友好合作关系,借助先进的信息交流公共平台,让凉山州的孩子能够远程学习到其他学校的课程,同时与该校学生结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借助有趣新颖的现代教学模式和同龄人的相互鼓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其本身的灵活性,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克服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凉山州的老师们也可以借助远程信息技术与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定期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当地教师的职业素质。此类帮扶项目也不光仅利于凉山州学习,对方学校也可以由此学习彝族自治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语言,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差异,开阔学生和老师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结语
本文的完成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与老师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给予项目的支持,感谢凉山州美姑县侯播乃拖乡板诺洛村小学的能子尔衣校长及吉列阿佳老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
[2]1978年,Benson给出了教育财政体系运行好坏的三个判断依据:教育资源分配的效益如何、提供教育服务是否充分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1991年Levin又将这三个标准扩展为: 经费是否充足、教育资源的使用是否有效率、资源配置是否公平。1996年Csatro-Leal就非洲国家马拉维的教育改革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 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效应角度论证了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在反贫困政策层面起到了显著效果。
[3]"未来五年凉山城镇化进程大提速",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2016年3月7日。
[4]陈慧敏.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5]朴继植. 通过教育共同体的自律和参与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可能性的摸索--以克服忠南牙山巨山小学停办危机事例为中心[D]. 忠清北道:韩国教员大学教育政策学院, 2007.13.
[6]Im Youn-Kee.Towards New Directions for Korean Rural Education Policy[A].ISFIRE: Improving Equity Rural Education[C]. 2009 SiMERR National Centre,2009.11-14
[7]王婵,"他山之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外咋解决?",广州日报,2015年5月4日。
[8]Cui rongshao.Trends and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Policy in South Korea[R]."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2009.
[9]闻竞主编.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9).
[10]武锐,方媛.从中日对比谈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9,06:225-228.
[11]余奕祥.关于规范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4,01:52-55.
[12]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 教育研究,2006,09:47-53.
[13]夏茂林,冯文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01:75-79.
作者简介:
施乔(1994-),女,四川安岳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
张伯骏(1990-),男,四川温江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研究。
陈雪欢(1992-),女,四川成都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金融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