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

第1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一、初中音乐教材歌曲部分的分析

2012年版新教材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而成。全国共有14家出版社出版了16套音乐教材。综观这些新的教材,歌曲部分在整个教材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教材中歌曲的体裁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思想性融入艺术性之中,贴近生活。歌曲所呈现的文化背景,即人物、历史事件与风俗习惯, 风土人情及文化差异等,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加深并提高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培养其音乐感。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歌曲部分的构成与内容,现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七至九年级)为例做简单分析。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12册,简、线各6册)共有演唱曲目四十余首、欣赏曲目百余首,演奏曲目近十首、自主选唱(随心唱响)曲目十余首。从歌曲的类型和题材来看,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以校园生活题材和爱国主义题材和民族风格为主;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增加了外国歌曲的数量;八年级上册在歌曲类型方面有所变化,出现了外国歌剧咏叹调、声乐套曲和通俗歌曲等体裁;八年级下册的歌曲以中国古典歌曲、合唱曲目为主;九年级上册选用了多首京剧音乐唱段、加大了通俗歌曲的数量;九年级下册增加了黄梅戏、评剧、豫剧和越剧等曲种的唱段,也选用了多首不同风格的外国流行歌曲。

从以上分析来看,教科书中所选的曲目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经典歌曲作品,所选的作品仍然侧重于美育、人文因素,体现了音乐教育重要的宗旨。编排方式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从选编歌曲的训练体系看,所选歌曲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这些歌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高度统一,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词曲的鲜明特色,呈现出很高的审美品格;在读谱训练、歌唱技能的训练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能使学生领略歌曲美妙多彩的同时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无疑这些经典的歌曲能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的歌曲学习带来良好的影响,让他们能充分感受到歌曲美、旋律美和节奏美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歌曲作品选择恰当与否决定唱歌教学的成功与否。那么,在歌曲曲目的选定方面如何考虑呢?

一是必须遵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是唱歌教学的导航灯,只有研读透,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唱歌教学的困惑。

二是应该尊重教材文本。2012年版新教材丰富的内容给唱歌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从课程目标出发,与音乐教材亲密接触,走进音乐教材的世界,真正打开教材文本构成的本体世界,才能领略教材歌曲音乐构成的绚丽风光,才有可能上好唱歌课――引导学生在教材文本构成的歌曲海洋里领略音乐的美、实现歌唱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是唱歌教学歌曲学习的目标。歌曲对体现唱歌教学的核心价值起到了关键作用。教材的歌曲内容虽丰富多彩,但音乐老师要有“歌曲意识”,在突出歌曲作品的特点、找准歌曲学习的切入点、抓住关键要素、整体目标呈现等几个方面重点考虑,注重情感态度、歌唱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歌唱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初中唱歌教学的起点

在唱歌教学中,教学的起点往往决定了师生唱歌的方向和质量―唱什么、怎么唱、从唱歌中学到什么。

在以往的一些初中音乐唱歌课中,教学的起点往往由教师掌控,学生在教师的调度下,以“情景”进入唱歌教学,或以“歌词分析”进入唱歌教学,或以“认识作者”进入唱歌教学……看上去虽然紧扣歌曲的主题,让学生在进入教学后的第一时间就能够接触歌曲,但在看似直接的掩盖下,掩盖的却是初中唱歌教学“低年级化”倾向,即多见老师一遍又一遍教唱歌曲,讨论歌词的构成框架、指出需要注意的歌词和节奏,然后反复地纠正声音。这样的教学方式运用在初中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有很多不当之处:一是停留在孤立的歌曲学习上。这种教学的关注点仍然是声音与歌词大意;二是唱歌教学环节与教学整体的割裂。这种割裂不仅是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更是歌唱学习内在线索的错位;三是低起点。这种唱歌教学看上去显得流畅,但缺失了真正的歌唱学习的价值体现,学生思维在较低的层面徘徊,教学的发展性不足。

那么,初中唱歌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起点?

一是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感受体验的获得。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决定了唱歌教学内容应该以歌曲为主,致力于学生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的形成与发展。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已具备了歌曲体验的初步知识,即使有些不熟悉的歌曲,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讲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强调学生对歌曲体验感受的关注,对音乐的理解自然会发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寻找所学歌曲的审美要素和表现要素,融会贯通。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2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应用

【中国分类法】:G633.3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坚实。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为过去的应试教育而服务,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学堂。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使之为课堂服务。其中,情景教学法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途径。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内容枯燥,给学生的误解是语文是单纯的记忆过程,这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方式单一,大多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否改善这一现状呢?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体验情境,进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为学生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得到了提高。随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最后,在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表情不能过于严肃,适当地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等各种肢体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三、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引导下的课堂更是这样,在上课之前,教师作为情景的创设者,应该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以及情景创设过程的预备解决方案。同时,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与精神状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3]。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讲述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事迹。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轻声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那个自由的、活泼的、充满童真的百草园的情境中去,从而切实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展现情景。初中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较浅,对课文的理解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运用情景教学,引入生活实际经历,既能丰富学生的阅历,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成长的烦恼》这一课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对情感的把握也就更加细腻了。

(二)利用音乐,创设情景

音乐是一种散发着节奏美与旋律美的艺术。它能够创设一种情景,促进人体会作品表达的意境及思想。例如,在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中,在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播放著名的《命运交响曲》,这样既能介绍贝多芬的作品,又能借着铿锵有力的如雨点般深刻地敲打着学生的心灵的节奏启发学生感受贝多芬作为一名音乐大家面对命运的打击时那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又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的《黄河颂》时,在上课之始,就播放一曲《黄河颂》,则会给课堂营造一种了气势磅礴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诗篇的学习,然后指导学生朗诵,体会诗歌传递的浪漫主义革命情怀。接下来,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诗人所歌颂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与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三)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初中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仅仅从这句话来看,哲理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作者背景,思考“路”指什么?有几层意思?“路”与“希望”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式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这句话就容易多了[4]。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视觉情景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的语文教学若能与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也能为封闭的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激发出学生更多想象与思考的智慧火花。如在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中,教师准确教授文中的翻译、字词重点并无太大难度,学生也可以理解体会,但是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离我们毕竟已经比较遥远,对很多学生来说甚至是陌生的。然而,若能在课文讲授前或讲授结束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现代的口技作品,相信可以令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能侧面增添了文言文的魅力。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创造性劳动,仅仅依靠以上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5]。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更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设计更多更新鲜更高效的教学情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讲解与解惑,让学生在情景中得到启发,在情景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左侠.新课标新教法: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师怎么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2]单彬彬.试析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现场阅读,2012,3.

[3]姚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第3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去年5月下旬,我们语文组的李春青老师上了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荷》专题。(为了便于我们组的调研,我们的老师作课都是借班作课)。在这节课上,李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发挥了其基本功扎实的特点,运用表演、绘画、音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课堂气氛很话跃。

课后我们组进行了交流。大家首先肯定了李老师这节课的优点,然后每个教师又谈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该怎样上,教给学生们什么?是绘画,音乐,还是表演?李老师当时没有问答出来。大家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研讨,觉得这节课师生的表演占用了不少时间,过分注重了外在的形式,从而忽略了语文学门的某些本质的东西。

于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方法。李老师激动的说:“我再上一遍。”

过了两天,李老师又上了一遍《荷》专题,在这一节课上,第一遍出现的问题,这节课己经解抉了。课后的交流和反思,大家普遍认为课堂上重点,难点的把握恰如其分,和上节课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校长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节课学生的朗读增多了,如《咏荷》的诗歌,《颂荷》的文章读的不少。但过于浮于表面,还缺乏深度。在朗读时教师有时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使其被动接受。然而真正的课堂耍求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去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关、音乐美、意境美。一石激起干层浪,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共鸣。于是 ,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我们组本学期的一个教研专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的同事们进行了多次反思和交流。虽然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们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和万法,多次邀请其它组的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主动聘请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指导工作。

七年级的教师提出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达到解决。八年级教师提出要在创设情景的情况下指导朗读,使学生置身情景中感悟文章的内涵。人在画中,身临其境。九年级的教师则认为要给与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朗读。这次不同年级,不同组别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反思和交流。在这反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

10月份李老师又上了七年级上册《夏》一课,这节课她努力地体现着大家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然而在课后交流研究时,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情感还是不到位,也许是学生的阅历浅,生活经验少,或者对劳动人民的了解不太深刻,所以在朗读收麦片断时没能体现出农民那种对夏日收获时艰辛和欢快的情景。于是我们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李老师在全校展示课上,又增设了一个劳动人民收麦扬场的画面。通过增设这个画面,学生仿佛直身于场景中,体验到了那种既艰辛又欢快的情景,朗读起来恰到好处,便我们的预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4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单词教学;问题;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28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所学语言的词汇,是提高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毋庸置疑,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中词汇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一种语言的应用,需要有敦厚的词汇基础为依托,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才能组成有意义的语篇。如何化枯燥无味的单词变成有灵动的趣物,这是笔者想要探讨的话题。

一、七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问题1: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掌握单词表上的289个(除Starter部分除外)单词。

问题2: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有部分学生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26个字母的学习以及Starter部分的单词极大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英语的负担。

问题3:词汇教法经常会是一种单调重复,“费时低效”的弊端时有存在。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词汇的教法,为了教学到达便捷,有的教师会采用对着单词表教记新单词。进行“集中识字”,试图单词全部“过关”。造成英语“学困生”大量涌现,层出不穷。

问题4:“词离句、句离文”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无兴趣可言。

问题5: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处理不当,词汇的学习缺乏整体性。认词不认意,认一不认二。即学生不能很好地在掌握新单词在不同语句或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更多的更广泛的意义。

问题6:脱离单词的形、音、义孤立地进行单词教学。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分析单词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单一地进行“读读读、记记记”,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采取了用汉字来标音。

二、词汇教学实践

1. “音标”开路,降低“台阶”

音标教学是使学生提高掌握单词记忆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字母――音标――单词”“三位一体”词汇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词汇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48个音素教学和26个字母教学同步进行。音素教学和字母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使七年级学生在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教学环境中,慢慢地了解和掌握一些英语词汇的读音规则。通过这些教学手段,降低了学生学习单词的台阶。学生单词拼得准、记得快,不再完全依靠教师,逐步做到“听音识形,见形知音”。

2. “音”、“形”结合,强化记忆

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大部分是符合读音规则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要求学生按音节划分来记忆单词。一个单词,不管有几个音节,只要读得准,一般都能拼得准,切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如:dic-ta-tion, in-for-ma-tion, con-gra-tu-la-tion等。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使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甜头,便会自觉地学习读音规则,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师也要关照学生要注意少数规则以外的有限单词。

3. “构词”略陈,“归类”跟上

对英语单词“构词法”的适当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如:在动词后加上后缀-er表示干这一工作的人,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teach-teacher, wait-waiter, drive-driver, work-worker, farm-farmer等相关单词。再比如形容词加上后缀- ly 则成为副词。这些构词法的适时讲解使原来神秘的东西变得简单、易学、易记。再如:一些合成词blackboard,classroom,bedroom,playground, afternoon,完全可以让学生将单词拆分开来背。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也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因为四五个字母构成的单词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背诵的。

归类记忆法也是一个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不错方法。将所学的单词归类集中,也可以发动学生归类整理归类。如:按颜色分类:black, blue ...按动物分类panda, shake...按常用的人体动作:sit, stand, walk... 按星期月份: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还可按工具、学科、季节、水果等进行分类。

4. 创设“语境”,提升“趣味”

在词汇教学中,适合穿插些有趣故事、趣味风情等等,会被学生深深记住,并津津乐道,收到愉悦的效果。如:parent这个单词,在教会他们会拼读之后,笔者创设了一个情景:同学们总是爱上网,很多父母啊,都不赞同,所以你上网的时候总是怕人来提醒。怕(pa)人(ren)提(t)醒,这样很容易就把单词拼写学完了。当然说这个的前提是我们已经教会了学生怎么读。另如,chicken,笔者给学生的建议是吃(chi)一口,喝一口(c),啃一口(ken)。编口诀记忆会使人轻松愉快,易学易记。在记忆以f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可用一首打油诗编口诀集中记忆,效果颇佳。如thief, wolf, knife(贼狼刀,贼狼刀);shelf, self, loaf(书架自己吃面包),elf, sheaf ,leaf(小精灵一捆树叶);calf, life, half(小牛生命一半了)。再如:编一些活泼、有音乐节奏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把单词复杂的问题趣味化、韵律化,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记得了忘不了。如:来是come,去是go, come,come,go,go, 点头yes,摇头是No, yes, yes, no,no,我是I,你是you,见面问好是Hello, Hello, Hello.

第5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一、用歌曲营造课前氛围

上课前一、二分钟,打开课件,音乐响起,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多媒体播放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优美图片、动情的朗诵,或是老师温馨的提示语……学生的心情会慢慢平静下来,课间的躁动、上节课遇到难题的困窘、犯了错挨老师批评的难堪等都会被优美的旋律所代替,轻松愉快而又神情专注地走进新的课堂。例如我在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第一课时,选取《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伴着音乐,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而失去了花儿一样的生命。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的嬉闹平息了,走进教室的同学脚步放轻了,翻动课本、作业本的同学动作幅度变小了,有的同学眼里甚至还闪动着泪花。就这样,同学们在课前背景音乐的伴随下,走进了课堂,进入了角色。

二、用自己的歌声导入新课

利用歌曲导课,是常用的教学技巧之一。我用歌曲导入课题,从不播放歌曲录音,而是自己唱,我觉得这样更有感染力。例如我在教七年级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的第一个专题《友情伴我同行》时,采用卡拉OK的形式,多媒体播放音乐,出示歌词,我把歌词的重点内容作了标识,音乐响起,我放声歌唱,歌声落下响起的是一片掌声。“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而且期盼着能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不知道你们愿意吗?”学生们非常激动地高喊:“愿意。”“那么,谁能帮老师把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反应积极,有位学生主动跑上去,写出了“让友谊天长地久”。多有创意的课题,况且还是一首歌曲的名字。

三、巧用歌词,优化学生的记忆方法

我们一直追求“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思品课中有些理论,学生不好理解,也不好记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我就巧用歌词,把要记忆的内容融进歌词里。如我教《让友谊之树常青》时,就把交友的原则融进了歌曲《让我们做个朋友》的歌词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平等、尊重、真诚,关爱、帮助、宽容,朋友间要讲原则,友谊之树才能长青。”简单明了,易懂易记。再如我教九年级第二单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时,就利用了歌曲《越来越好》的歌词:“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婆媳和了,家庭暖了,生活越来越好;孩子高了,懂事多了,学习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通过歌词,学生们体会到中国的发展,不仅经济发展了,而且文化教育也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精神素质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增强了。巧用歌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学生的记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机智选歌展示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品课的每节课都有一个让学生展示学习收获的环节,叫收获平台,设置要求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诗歌、名言、小故事、一首歌、一段话……)来展示这节课的收获。学期刚开始时,学生一般都用文本中出现的资料,像课本中的名言、诗歌或者是文中的标题来说。随着歌曲积累的增多、教师思想情感引导的加深,很多学生都学会了用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所学。谈友情时,一位学生声情并茂的一首《思念》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说师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老师和我手拉手》;爱家乡、爱亲人、爱国家,学生们找到的歌曲更是丰富多彩。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思品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五、用歌曲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品德升华

第6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导导入;形式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导入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导入的形式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下面介绍几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导入形式。

一、实物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直接法教学原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物直接带进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例如,在教学仁爱版《英语》(以下各例均来自此教材,不再注明)七年级(上)Unit 2,Topic 2,Section C(有关服装的词汇)时,我特地穿了一套新连衣裙,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们就投来惊奇的目光。我指着连衣裙说:“Hello!This is my new dress.Is it a nice dress?”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Yes!”然后带读一下dress这个单词,接着用学生们身上穿的衣服进行服装类词汇的教学,然后导入新课的内容:What color is this dress?It’s green.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熟悉的,也是他们生活中需要的,因此整堂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涨,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

二、歌曲吟唱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利用歌曲导入,学生们会感到新奇振奋,从而自然地进入学习氛围。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1,Topic 2,Section C(数词1至10)时,以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 导入。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轻松愉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使学生马上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并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九年级(上)Unit 1,Topic 3,Section D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然后师生对话(教师问: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 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you hear this song?让学生讨论),导入希望工程。歌曲导入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游戏导入,激励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1.竞赛游戏

竞赛具有刺激性,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能使他们积极思维。如在新课刚开始时常需要复习已学过的单词或句型,然后导入新课。复习单词时,我将单词卡片逐一摆在讲台桌上,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一名代表,教师念单词,学生快速拿到相对应的卡片,将其交到老师手里,其余学生连读两遍。这个小游戏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积极性高,都争着、抢着到前面试一试。在复习句型时,我让学生玩转盘抢答游戏。转盘的内环标示四个小组,外环是要复习的句型。指针指向哪个小组,则由哪个小组说出相应的句型,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2.猜谜游戏

初中生求知欲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悬念,运用一些“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教学七年级(下)Unit 6,Topic 1 ,Section B 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时,我用“猜猜老师的新家”的游戏导入:“I live in a new house now.What’s in my house?Guess!”由于出于一种真实的交际需要,学生非常自然的说出许多上节课刚学过的句子”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A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study?…在与学生问答的过程中,我一边引入本课新的语言知识,同时逐步呈现我的新家情景图,随着叙述内容的不断增多,讨论的气氛也愈加热烈。这种猜测的形式进行问答交流,使课本上的知识化为运用英语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四、故事导入,增强英语课堂的吸引力

学生很喜欢听英语故事,所以,我会在授课前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适当的时机导入。听英语故事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对英语保持新奇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兴趣为爱好。例如,在教八年级(上)Unit 1,Topic 1 ,Section A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时,一上课,我就用英语告诉学生说:“Hello,today I’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Mr.-Going-to-do.”这时,学生们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接着,我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当我提到Mr.-Going-to-do要去做的事,学生们竟然会用He is going to…来接我的话。然后,我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内容be going to do的教学。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由于故事的吸引而牢牢地记住了be going to do的结构,使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语言点具体清晰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第7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结合

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读透文章,精心备课

针对中学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基础。

二、精读和泛读要紧密结合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最终达到质的飞跃。所以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三篇文章为底线。要求学生定时定量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3篇较好的文章,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要求学生背诵。

三、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分层教学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如七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八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九年级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备考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第8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体验《念故乡》的情感与情绪,并能有感情和尝试运用有气息控制的演唱方法表现作品《念故乡》。

2.聆听歌曲《故乡的云》,感受男声独唱与四重唱的不同表现风格,关注音乐要素,尝试交流听赏的感受。

3.在聆听与学唱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比较感知,关注音乐的情绪、音色、速度、力度等要素的变化,乐于参与音乐律动。

三、教学重点:以情带声,用有控制的气息和柔和而圆润的声音演唱《念故乡》。

四、教学难点:附点音符时值的准确与避免用真声喊唱歌曲的高音。

五、课时安排:1学时

六、教具准备:电子多功能教室,电子琴,口琴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自我介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姓罗,大家可以叫我罗老师,今天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课前我从老师和其他班同学那里了解到,我们七( )班的们大都喜欢上音乐课,不少同学还很有音乐天赋,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很喜欢对音乐作品进行探究。

生:……

师:真是这样吗?下面的音乐课我们就从听赏一个音乐作品开始,不过,听完以后我有问题要你们告诉我哟!

2.怀揣问题,欣赏《故乡的云》

播放男声四重唱《故乡的云》mp3 256

提示:注意体味歌曲表现的意境和听听有几个声部?是男生还是女声的声音?

生:两个;三个;四个。是男声……(男声四重唱)

师:同学们能分辨出不是一个声部,耳朵真不简单。我这里还有一个这首歌的独唱视频,大家想看看吗?

生:想……

师提示在看和听时要注意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

播放视频:费翔1987年春晚演唱的《故乡的云》450

师:幻灯片介绍作品及词曲作者

欣赏了男声四重唱与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有谁愿意把自己聆听的感受说说,与大家分享吗?

生:……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说的感受也比较中肯。

实践活动:(作业)

谭健常和他的妻子小轩共同创作的音乐作品还有很多,而且也很好听,同学们课后通过学校的图书室或网络查找了解一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分享。

3.师小结,导入学唱歌曲《念故乡》:

古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这既是一种情感表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欣赏完中国的这首思乡歌曲,我们再听听国外的一首思乡作品,看看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播放天使之翼合唱团:Going Home.mpg 212

播放Will Martin:Going Home.mpg 338

提问对歌曲聆听后在音乐的情绪、音色、速度、力度等要素的变化比较感知,鼓励的同时教师进行归纳。

师:幻灯片介绍作品及作者。

播放05-1《念故乡》演唱+C调.mp3 222

同学们对《念故乡》这首曲子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接下来大家看着教科书p42页上的谱子,跟随老师的琴声内心用“u”音小声地哼唱,唱时注意倾听着其他同学的声音。

师弹琴,生哼唱

(二)实践活动:1、2

1.比比看,谁能唱好乐曲中连续的出现附点音符?(讲解并分解练习动作)

2.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和方法演唱呢?(示范让学生感受选择) 演唱情绪:深情地 悲壮地 活泼地 演唱方式:断音唱法 连声唱法 3.旋律发展常用重复的手法。和组内同学一起分析歌曲《念故乡》的旋律,把其中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乐句找出来。(让小组发言,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请随着我的琴声,用轻柔的声音把唱名唱出来,尽管我们是用唱名来演唱,仍然要把那种“思”和“念”的情绪给表现出来噢!

师弹琴,生哼唱(针对学生演唱情况,教师作提示、指导,反复练习)

师:这一遍呀,进步真大,只是……就更好了,接下来我们请班上的一位同学领读歌词,其他同学跟读。(师对朗读效果鼓励并对有错误的予以校正。)

师:读得真好,现在老师给你们弹奏,相信大家能够把歌词正确地唱出来。

好,让我们随着琴声轻轻的演唱。提示注意避免用真声喊唱。

师:真是一遍更比一遍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范唱的《念故乡》,想一想,我们还能用声音把歌曲表现得更好吗?

播放05-1《念故乡》演唱+C调.mp3 222

师:有谁能说说我们与录音演唱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吗?

生:………

师:找到差异呀就说明你们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提高了,要想演绎好呀,就需要课后多去练习才行。下面呀,老师用口琴把这首曲子吹奏给大家听一听,在老师吹奏的时候,同学们轻声的唱歌词,同时再加入这样做动作(乐曲的第一拍,男同学跺左脚,乐曲的第二拍,女同学双手交叉拍双肩,乐曲的第三拍,男同学跺右脚,乐曲的第四拍,女同学双手捻指)一起作律动。

练习分解动作后,师生合作表演。

4.课堂小结:这短短的45分钟就要结束了,这节课我

们欣赏了歌曲《故乡的云》,听赏和学唱了《念故乡》,同学们还加进了自己的律动动作,看来学得都很愉悦轻松。其实用诗、画、歌、乐曲表现“思乡”主题的作品还真不少,大家课后去收集一下,下节课互相展示交流,看看谁的最丰富吧!

5.下课。

八、课后反思:

这是借农村学校上的一节音乐示范课教学设计,对学生也只是初步估计,结合教学目标的情景预设。

在本单元中,教参书建议安排2课时,但内容较多。作为1节新授内容,笔者安排欣赏《故乡的云》,再采用听唱法、声势律动法让学生再把握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能够唱准《念故乡》的第一声部。在教学目标的设订时充分把握和利用学生的已知、已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实状况,把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新要求作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比较不同作品、感受作品蕴涵的人文价值的基础上,乐于参与音乐实践学习活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但在操作中,欣赏《故乡的云》一个mp3和一个视频加上简单的学生感受理解分享和作者简介,就要用去12分钟左右;再后面的《念故乡》新课听赏导入、歌曲中连续出现的附点八分音符以及最后四小节出现的高音的唱法等重点练习和学生的歌词朗读与声势律动等,在时间上就会不够,更不用说对整节课学习内容的小结了。今后应该把作者介绍简略些,作品与其他与故乡相关作品的比较应该放在教唱和声势之后,一是可以在突出教学重难点上时间得以充分保证,二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把握后更有利于对相关作品的对比理解。同时将声势律动等安排成教师简单提示后学生课后的创编作业,一是为学生创造发挥提供操作平台,二是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

在导入部分,笔者作了简短的介绍后,针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班级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况,增设了询问班上住校学生和留守学生情况的环节,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人生当中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照顾、离开家后盼望回家的心情感受及表现,让学生说出来、做出来,再小结后顺利导入学习内容,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活动设计;激发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也有句话说:“万事开头难”,精彩的导入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还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导入设计得好,能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所以导入一定要新颖别致,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激发兴趣法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一堂成功的课不是老师讲的有多精彩,而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现积极活跃,都能参与其中,从而掌握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我常采用riddles(设谜),interesting pictures(图片),guessing games( 游戏),stories(故事)来导入新课。

如:八年级上lesson13:I Love Autumn,课文中提到两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和感恩节,我先让学生讲中秋节的来历,完了之后再补充感恩节,让学生明白这两个节日的时间都是秋天,从而引出autumn这个单词。

二、发散思维法

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思维促进语言的发展。发散思维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积极调动已有知识,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比如冀教版八年级上Lesson25 I Want to Be a Teacher,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去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职业,另外的搭档猜,这样可以聚焦知识,全员参与,给内向和后进生机会,增加自信。

三、创设情景法

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际情境。情景源于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比如七年级上lesson18:We All Look Different,我会找两个学生,一男一女,站在讲台上,问谁高谁低,皮肤,长相,头发长短颜色等,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装扮一下,然后我会问: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学生会明白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Lesson22:In the Restaurant,教师准备一碗饺子,面条的图片并标有价格,让学生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结合前面所学知识:Would you like sth.please?How much for...?学生自然明白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话题了。

四、温故知新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由上节课的思路引出今天的话题。这种方法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如:七年级上册Lesson25:Jenny’s Family,在学习LI Ming’s Family 的时候,可以先复习Jenny的家庭成员和职业情况,后引出李明家的情况。

五、视听导入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music,songs and videos (flash/movies)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的话题。

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pring Is Coming!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春天的视频、图片等活动(鸭子、踏青活动、放风筝及大自然的美景),并且以Spring Is Coming!这首诗歌作为背景音乐,学生会通过试听效果爱上春天。

再比如有一节课是关于节日的,重点的语法知识是名词所有格,我会播放一些有关新年、儿童节、教师节、春节、劳动节等节日的歌曲,让学生听出歌曲并能用英语写出来,学生会很努力地尝试。

六、悬念预测法

这是一种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使学生思维进入惊奇、矛盾等状态,构成悬念的导入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地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用图片、视频、提问等方式,通过造悬念、巧妙地设疑、做预测,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欲、探索欲,关注新话题。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的环境,从而满足学生“乐意参与、乐意创造”的心理需求。

如九年级上lesson 25:let’s Do an Experiment,教师先启发学生:如果我把广口瓶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然后倒翻过来,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这时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答案,那么教师会进一步去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七、文化背景导入法

通过名言警句,名人轶事,风土人情激发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渗透学生做人的道理。如:七年级上册Lesson14:Colours and Feelings,中国的红色象征着喜庆,白色象征死亡,绿色象征生命,而西方国家对颜色的寓意却与中国大不相同,红色意味着生气,白色意味着和平,黑色意味着死亡,绿色意味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