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这深度分析了资源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危机的有效方法,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型社会的良好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内涵
1.气候变化催生低碳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目前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人类在过度开发自然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共同的主题。如何应对气候变暖,英国首先给出了其独特见解。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目标,即: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8年,当第3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联合国设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时,“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选择。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从广义上讲,是要协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应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出发点;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为目的;以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以及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输出创造机会为目标。而从狭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造成的影响。但是,单纯地将“低碳”经济理解为“无碳”经济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氧化碳不仅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而且在灭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饮料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完全的“无碳”经济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假如“设定自然系统(大气圈)客观地存在一个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要确保气候不至于逐渐变暖,人类经济活动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必须始终小于或等于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否则,气候变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2]由此可见,只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也可以并行不悖。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不等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部内容。
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基础的,那么,发展低碳经济是否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将自然经济纳入其研究范围,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可利用资源的供应系统。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进行价值交换,因此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吴易风教授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结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3];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自然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有着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给出系统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5]这一观点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基础。因此,自然资源是通过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6]揭示了灾难性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资源,污染了环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洁环境。价格、替代品和技术进步对清洁环境的作用与对其他资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没有成本的,那么,生产者就没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励。但是,如果污染环境存在某种价格,那么,生产者将设法寻找到某种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有积极性去研发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径。”[7]因此,在生产中加入环境成本,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起到提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三、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低碳经济倒逼技术进步
低碳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是一种倒逼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低碳经济”,只要突破了技术问题,低碳经济也就自动发展起来了。其实,这完全颠倒了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为了适应某个预先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纵观历史,只有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会通过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新的需要。事实证明,当下运行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极大挑战。为了挽救濒临枯竭的资源、恢复碧海蓝天,人们提出了更高一级的,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必将是前者倒逼后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倒逼机制是低碳技术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2.低碳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改造自然来获取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的过程。高碳经济模式是将支持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人造资本结合,改造自然资本来获得各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要素。对比低碳经济和高碳经济的理论模型得出:假设将人类全部的经济活动抽象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低碳经济模式下,在对自然系统向经济系统(社会在生产过程)输入可用资源的认识中,首先,加入了对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可转移消化的废弃物(抽象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重新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力的有限性问题,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统能够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载力时,社会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条件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其已经逼近自然系统允许的最大排放量时,还必须满足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则社会在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低碳经济模式展示了劳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性,也不再将生产力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商法;发展;价值体系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浪潮之中,民商法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政府部门也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而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民商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如《侵权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民商法只有努力迎合时展的需求才能以从容的姿态和宽容的精神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因此,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价值体系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安全与效益原则成为民商法追求的基础价值,尤其安全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安全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只作为其他体系的派生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和交易环境日益复杂,民商法的经济价值必然会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必然会迎来一个经济发展高峰。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给商品交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经济交易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民商主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或是第三方交易软件进行资金交易,这就给商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民商法中的安全性建设得以凸显,这也给我国政府和立法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外,新时期的民商法价值体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安全以及效益等,其中效益与安全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的价值体系是摆在立法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和法制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经济社会中民商法的变化
(一)民商法内涵的变化
现代经济发展赋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和意义,更加注重安全性与效益性,这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安全和效益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且安全原则涉及的范围较小,仅仅局限于支付环节的安全性,相对的信息构成较为简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商法的建设重点开始向安全性与效益性转移,现代法制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传统交易形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扩宽了民商法的主体范围,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自由。其次,网络和市场空间更加开放,人民获取信息的范围更加广泛,从而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网络技术大大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输速度,交易双方可以不必再进行当面交易,一切交易活动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无疑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民商法内涵的变化是适应时展的重要体现,拉近了民商法与人民生活的距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商法原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安全原则、平等原则和效益原则三个方面。安全原则的变化赋予了民商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时安全原则也是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和保护的原则之一。尤其是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交易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确立了安全原则在民商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有序进行,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原则也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民商法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技术平等、媒介评等和实施平等,主要目的是保护交易双方在权益和义务方面的平等,维护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一直以来,公平和效益问题的统筹兼顾是民商法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适应时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平与效益原则的充分诠释,只有不断实现民商法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一)拓展了民商法应用范围
一个成熟的民商法律体系都是针对现阶段的经济活动而言的,具有内在的完善性,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但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给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促进了民商法在原则上的变化,也促进了民商法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首先,民商法应用范围的扩大体现在信息库专用权的变化上。在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交易双方信息的收集与开发是促成民事商业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对民商经济交易活动的信息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与一定的民商事权利,并对其劳动成果进行保护,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信息库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就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民商法中的域名专用权的定义得到进一步明确。域名就是计算机与网络世界连接的虚拟地址,不仅可以方便用户访问自己的账户的信息,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标志符号。因此可以这样说,用户得到了域名的使用权也就得到了该域名的专用权,法制建设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商法中域名使用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地整合。
(二)拓展了民商法的调整对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网络世界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宽阔,并为经济交易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价值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且信息本身的价值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意义的现实主体,这是由信息具有的财产相关性和人格利益相关性决定的。基于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应该在立法过程中予以体现,并将信息库专用权、版权控制权等涉及到交易主体双方利益的信息联系纳入到民商法调整范围内,拓展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实现民商法的跨越式发展。
(三)民商法将实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民商法作为调整民商事活动中交易双法权利和和义务的一个有机体,其立法和完善应该以当今民商事活动中的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全球的经济活联系日益频繁,各个地方的民事活动更具共同性和普遍性,应该制定统一的立法和执法标准,保证全体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不受损害,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执行标准等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商法在现代民商经济活动中占有突出地位,应该受到国家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商法的完善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究新时期民商法内涵和原则的变化,加强民商法的建设,为民事经济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08:16-17.
[2]于婷婷.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才智,2014,33:256.
[3]蒋梅.十后我国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5,12:17-18.
[4]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15:179-180.
【关键词】休闲消费;社会经济;发展
英国17世纪的哲人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众所周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具体过程上,即我们的社会生产方式上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深入,而在我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之下,休闲和消费也日渐成为老百姓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使得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住好等各种生活所需的基本消费。而随着我国假日改革的深入,老百姓的节假日增多、“自由时间”更加充裕,休闲消费也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与谈论,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其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扩大内需的新机遇, 其背后所蕴含的综合经济文化效应也必将日显突出。
一、休闲消费的概念与内涵
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广义上,休闲消费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满足生理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为了休闲,在日用商品、食物、衣物等方面的支出。第二,是满足健康娱乐层次的消费。例如体育活动、旅游活动、个人爱好需要、家庭娱乐耐用消费品、享受型的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指出。第三,是满足发展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图书、技能知识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支出。第四,是满足精神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献爱心等公益活动、赠送礼品等情感领域的消费。
休闲消费在我国也被称作闲暇消费,“闲暇消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消费行为”马克思把闲暇时间称之为“自由时间”,他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休闲消费的重要性。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消费行为的一种高级形式. 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体验、知识、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二、如何认知休闲消费
对休闲消费的认知,可以从4个方面的特征来考虑:
1、从消费主体看:无论老少长幼,都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休闲消费活动。当然,对于一些高收入的人群以及拥有许多空闲时间的人来说,休闲消费活动的频率与意愿自然也会强一些。但基本上来说可以遵循一个规律就是:消费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必然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的高地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这点很容易理解,高收入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享受高消费的休闲活动。而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而人生的最后一段时期人也基本处于一种相对意义上的休息状态中。另外,青少年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数据显示,在没过,一个接受初中级教育的学生每年有180天的假期,这个数字在日本是120天,而在我国也有80余天。
2、从消费内容看:休闲消费中劳务和精神消费所占的比重大。前面提到,休闲消费是在民众的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保障之后而逐步突显出来的一种消费,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寻求自身的新发展,追求享受层面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上的满足。人对于基本的生存保障的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也就是有一个临界点。而对于劳务商品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可以说是无限大的。从以往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当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把更多的家庭支出用于劳务商品的消费与精神层面的消费,两者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大。因此,我们也这么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透过休闲消费展示出来。
3、从消费趋势看:休闲消费的收入弹性大。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假设我们将消费者的支出简单地分两类:一类是基本生活消费,一类是休闲消费。若消费者的总收入全部用于即期消费,没有储蓄和投资,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消费弹性是较小的,其消费的品种数量有限,其货币支出也是有限的。而体闲消费的收入弹性则很大,即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休闲消费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此处虽然显得不那么恰当,但是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表现出人们对消费的品种和质量的无止境追求,不断有“食不厌精”,“此山望见那山高”的诱惑在引导消费者。
4、从消费意义看:休闲消费是衡量社会进步、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消费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社会,国家越富有,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就越多。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消费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点可以从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假日改革可以看出,每当到了长假时期,人民的消费就会发生一次井喷,因此,将一个长假转变成多个小长假,实质上也是对消费的鼓励,使得民众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行消费,在消费的同时也拉动了内需的增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休闲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投资、出口与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内需也逐渐成为了政府的提出的一条新的基本国策。而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假时间的增加,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有新的说法提出这时一个休闲时代,的确人们不光光追求如何生活下去,更加追求生活的质量以及自身的发展,人们会将收入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旅游、健身、艺术、博览、教育、饮食文化、游戏等休闲活动中去,换句话说休闲消费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发展休闲经济、扩大休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了我国政府对于扩大内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金融危机下,促进休闲消费有利于满足和扩大内需,同时也是一种更为有效与长远的“救市手段”。而我国的休闲消费正处于爆发性增长期。根据发达国家以往的经验与休闲与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对休闲旅游满足爆发性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正式3000美元以上,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将达到近4000美元。所以倡导休闲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发展
随着假日改革的推进,民众节假日的增多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老百姓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休闲消费中去,而于此同时人们的休闲观念也逐步发生变化。由此第三产业中休闲产业的休闲服务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人们对休闲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的重视,都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休闲消费中,旅游业是不得不提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受到各国及各个地区政府的推崇与重视。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4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151.44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其中外国人181.94万人次,同比下降22.88%。据测算,本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99%。1-4月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4178.50万人次,同比下降4.75%。其中外国人673.88万人次,下降21.82%。经测算,1-4月累计,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1.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94%。2009年4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90.12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90%。出境第一站按人数排名,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澳门、日本、台湾、韩国、越南、美国、泰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1-4月份累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1587.4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4%。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民众对于旅游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有数据显示,09年全年我国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休闲消费是驱动经济的发动机”,当一个国家越来越富有,那么该国的百姓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也就越多,而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休闲消费也便成为主力。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体闲消费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扩大了内需,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发展休闲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可以通过休闲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够指出一二的老问题了。第三产业比重过小,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由23.9%上升到40.1%,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仍是有较大的差距。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休闲消费的发展,休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已明显表现出来。休闲产业的极大发展,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通讯业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作为先导产业还能间接影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收入增长。
休闲消费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从而能为缺少工作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休闲消费方式预期内容的多样化是增加就业岗位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相关的就业结构也必将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明显增大。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引导正确合理的休闲消费和发展休闲经济,不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对于不少劳动者,尤其是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与其增加其休假的时间,还不如增加其劳动和就业的机会更为切合实际。强势群体的休闲消费在一定意义上讲能转化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比如,开发和利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就能为该地区创造就业机会,而旅游者来旅游伴随着的必然是在该地区的消费,结合这两方面必然能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增加。
4、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正如前文提及的,人们用于生存和享受的物质需要(比如食品、衣服、家用电器等),因为其受到物质与经济水平的双重束缚而变得有限,但是人们用于休闲、自由发展方面的需要摆脱了物质约束可以无限扩大。休闲作为一种业态,目前国内既有闲情逸致、小资情调的传统消费场所,也有乡村庄园、葡萄酒庄、高尔夫球场、豪华游艇、迪斯尼大型游乐园等西方泊来品。因此,休闲消费的发掘潜力是无限的,可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本性需要扩张而增加,由此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频频出台,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位,要求积极培育休闲这一消费热点。休闲消费大部分涉及的是较高层次的需求,要求具有较强的享受性和发展性,主要是以促进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所以,充裕的休闲时间和日益个性化的休闲消费方式,将使人们将自己的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和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两大主题。而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题,而本文也仅通过对休闲消费的思考,希冀能给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一永恒的命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琪延等.休闲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本总合研究所,现代日本经济事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日本总研出版股份公司,1982,135.
[3]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85.
[4]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9.
[5]李萌,杨眉.专访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禹礼:启动“国民休闲计划”恰逢其时[J].中国经济期刊,2009(10):58.省略ta.省略/html/2009-6/2009-6-18-9-36-59326.html.
[7]郭鲁芳.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0.
[8]曹王争,李捷.休闲消费:社会进步的驱动器[R].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
[9]baike.省略/view/690053.htm.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技术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上的新发现及其在技术中的应用,都以人们预料不到的高速度展现出来。新技术不断突破,发明创造层出不穷。越是尖端技术,其革新的速度越快,更新换代也越加显著。新技术革命引起新的产业革命,促使世界产业迅速地朝着尖端技术化、知识密集化、高增殖价值化方向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领头的产业正在更替,以微电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轴心的新型产业群将成为肩负世界未来的战略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
1.1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1.2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1.3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得以运用生物学的方法以及现代工程科学所开拓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构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例如,基因拼接和重组技术为创造生物新物种和新品系提供了最有希望的手段。通过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产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生物技术还可用来进行各种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的加工,以提供新材料和新元件。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是发展低能、节能和脱能型新产业,并寻找新的能源,以摆脱当前能源限制,人们对此也将希望寄托在生物技术上。
此外,生物技术还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了解环境,从而消除了水和空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医疗技术、防治疾病,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等。
3.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它能够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也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
4.新能源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更感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新能源技术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生产、保存、传递能量并通过能量形式的转换来有效利用能量的技术,一般包括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以及核能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能源的范围,丰富的新能源清洁且能永久利用的特点,不但改善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空间技术
空间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是一门快速的、大范围的、在宏观尺度上最能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例如,通信卫星可以大面积覆盖地面以至全球;气象卫星可以进行全球天气预报;侦察卫星可以及时监视广大地区的军事活动等,导航卫星系统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国防等部门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6.海洋技术
海洋与全球变化、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研究是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充分利用地球上这块最后的资源丰富的宝地的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6.1解决淡水危机
淡水资源奇缺的中东地区,数十年前就把海水淡化作为获取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美国正在积极建造海水淡化厂,以满足人们目前与将来对淡水的需求。全世界共有近8000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水超过60亿m3。最近,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查明,世界各大洋底部也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资源,其蕴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20%。这为人类解决淡水危机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6.2为人类的深海探测研究提供可能
深海是指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世界上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30多处,其中的20多处位于太平洋洋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11000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域。深海探测,对于深海生态的研究和利用、深海矿物的开采以及深海地质结构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济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民商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为满足时展的需要,相关的立法部门开始逐步完善民商法体系,使得民商法能够出台,并得以全面的实施。在时代持续性的发展中,民商法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文就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及;民商法;变化;发展
一、引言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领域中。经济甚至是整个社会形态都受到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影响。在多重影响下,社会的发展逐渐以科技、信息和技术为基础,同时科技与信息的发展促使人们朝着更具前景的方向发展。民商法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对民商法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法律的发展变化必须适应时展,最大程度的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隐患。在社会经济发展下,民商法需要不断完善,才能够与时展同步。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
实际上,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民商法的价值体系影响非常大。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中,民商法中的安全价值与效益价值显得更为突出,其安全价值显得更为突出。即便从传统法律观点来看,民商法的安全价值始终处于派生地位,受到的重视度不高[1]。但是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安全价值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分析就会发现,在传统信息交流中,安全隐患非常少,双方之间的交易大部分是当面付款和领取货物,安全隐患可以说为零。而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受到信息技术影响,发展空间更为广泛,民商法主体打破时空限制,进行交易,导致产生相应的安全隐患,致使交易双方在民商交易行为中安全价值受到威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民商法的安全地位。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
民商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非常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一)民商法内涵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促使民商法的安全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统民商法中,安全效益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如,传统的民商法中安全原则涉及的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仅仅体现在安全支付方面,且只是由简单的信息内容构成。在民商法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民商法的主体范围更为广泛。借助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打破传统时空的限制,交易活动更便利。与此同时,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民商主体信息更便捷,从而提高民商主体交易的自由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是适应时展的表现,促使民商法与人们生活更紧密。
(二)民商法原则的变化首先,安全原则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赋予了民商法安全原则更深的内涵。在市场民商交易活动中,安全原则是民商事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现如今的民商事活动,不仅要保证安全,还要将安全作为重要目的。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唯有确保安全才能够维持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子网络的闽商活动,更需要高效性与便捷性。虚拟性的增强,致使存在较多的不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民商活动秩序,保证民商事活动在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其次,平等原则的变化。平等原则是民商法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平等原则必须维护交易主体的利益,促使双方在交易条件、交易平台等多方面上保持平等,且这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社会经济逐步发展,民商事活动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现象,继而影响市场秩序,扰乱市场交易的有序性。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民商法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技术平等、媒介平等以及实施平等方面。实施平等主要是针对不同国籍的民商事主体而言的,即不仅要保护国人的合法权益,还应当维护国外消费者的权益,促使实施平等。最后,效益原则的变化。根据法律发展历程就可以了解到,公平和效益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民商法中的公平与效益存在着一定矛盾。在经济逐步发展中,需要对这两者进行补充,从而兼顾公平与效益。
四、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全球经济的逐步发展,已经形成经济整体。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民商法体系必须趋于全球化。全球价值观念与法律观念逐步趋于统一。首先,民商法应用范围的发展。就民商法本质来说,其必须建立在体系完善性基础上。但是在社会逐步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民商法的内涵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导致法律体系并不是非常的完善[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民商法的体系逐步完善。民商法的发展,民商事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民商事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在建立民商事信息库的时候,民商法就应当赋予信息提供者相应的权利,以此来维护信息提供者的劳动成果。但是在目前信息库建立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另外,在民商法应用于域名中。事实上,民商法对域名至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仅仅是一个虚拟的地址。人们利用域名可以进行信息联络,还可以促使其他的计算机访问自己的信息。可以说域名是信息时展的产物。作为虚拟的地址,提供信息联络与传递。在网络逐步发展中,域名的逐渐成为一个商业符号,与过去的企业商标和知识产权有一定的联系。在时展背景下,域名将成会成为商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筹码。基于此,民商法就应当给予其必要的保护,以此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其次,民商法调整对象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借助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将变得更为便捷,同时民商事活动交易双方的交流空间将变得更为宽泛。但是,民商事主体交流的时候,有可能会涉及到隐私与利益,继而影响信息所有者。因此,基于对信息所有者的考虑,民商法在此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日益频繁,民商法需要调整对象,促使民商事交易主体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规范双方之间的交流行为,促使民商法在信息交流中发挥出重要作用[4]。最后,民商法实现全球统一。过去各个国家发展相对独立,随着经济发展,网络促使各个国家活动增强,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与网络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促使网络民商事活动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不断被挖掘,继而总结,促使民商法的全球范围的价值观、法律观念与标准不断趋于统一,从而实现民商法的统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社会习俗、风俗以及法规都各有不同。即便民商法的发展逐步趋于统一,但是各国的民商法发展并不是任意的。因而,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民商法的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大同小异。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商法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时代的发展促使民商法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民商法体系,从而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大洪.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1):564.
[2]张德峰.从民商法到经济法: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的同步演进[J].法学评论,2013,13(03):345.
[3]巴于茜,任先行.商业信用原则在我国商法中的缺失及补正[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1):89.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冲突的世界范围内出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始。生态学科的开启不仅仅是向人类控制自然和管理自然发出的一声警告,还是与内涵更为丰富的环境保护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反思。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谓循环经济,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实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规则,追求自然的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的生态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排放和自然的开发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对垃圾处理的压力;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再循环属于输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求在企业层面上循环生产,而且应当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国民经济重新核算、调整发展战略、重新构建制度组织创新体系,把经济发展调整到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维系地球生态的永续不衰。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5年我国GDP增长10.2%,经济列车一路呼啸高速驶入2006经济年度。当我们庆幸于高速发展经济时,下面的三组数据的对比却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经济快车能持续多久?①国际上称为直接关系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6和1/3。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②我们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远快于其再生的速度。每单位GDP我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12种主要原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倍~10倍。③每年我国生产工业固体废弃物7.8亿吨,排放污水800多亿吨,生活垃圾超过1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11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超过2000万吨,工业废水超过400亿吨。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62%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滥垦滥伐、超载放牧,使我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耕地退化超过40%,草地退化超过50%。
有学者设定污染(从健康角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和其他损害的货币成本在GNP的8.5%―10%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实际上增长的GNP正被用于补偿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形式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必然会延缓甚至阻碍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以末端治理为主,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进入了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阶段,进而实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成功地将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 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的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把不同的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代谢生态链关系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通过贸易方式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三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的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模式。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的发展的共同点:政府的主导,全民参与。①建立高效的管理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②立法。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③建立参与的长效机制。企业和消费者主动承担回收废弃物的责任。在日本,消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费用标准为空调3500日元、电视机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机2400日元。在汽车行业,日本厂家要每辆车承担20000日元的回收处理费。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生态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经济需要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污染控制逐步由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转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从1999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就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近10年企业层面清洁生产推广的基础上,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起步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目前,已建和拟建的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辽宁省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和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正有序地进行。此外,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也正在开展不同规模和类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路径选择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设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标生态标志,实现许可证贸易等加快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加大制度供给。①制定并实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规章,使得对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对企业生产改造、资本运作有所规范。②制定并实施鼓励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实施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企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倾斜措施。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适当的向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倾斜,同时对于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予以优先考虑。④引导民间资本向环保产业投入。
第三,建立全民共建的长效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政府、法人主体、公民全力参与和共同的努力。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教育等工作中去,使循环经济发展由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共建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P93~94、P240
[2]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8)
[3]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版,P8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工农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Q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1-02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公害与开发比重等特点。在人类解决生存与健康、食品短缺、资源和能源缺乏、环境污染重大问题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工程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提供大量廉价的原料和产品,同时引起传统化学工业的工艺改革。目前常用的化工原料除有乙醇、丁醇等传统产品外,利用固定化棒杆菌的生物反应器,由丙烯腈生产丙烯酞胺的工艺已获得成功,其产品回收率高,成本低。另外,如能将生物催化引入化工领域,其影响所及极为巨大,从而产生根本性的变革[1]。
一、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速率,从而提高了食品产量和质量,拓展食品的种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真菌蛋白,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和低脂肪的优点;国外以淀粉为原料生产果葡糖浆。用酶法或发酵法生产的新的甜味剂氯化砂糖是砂糖甜度的600倍;应用发酵法生产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将逐步代替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合成品[2];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安全检测技术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学方法和生物芯片等。这些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生物安全性检测领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3]。
二、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纳米材料,仿生材料,医学材料多方面有重大应用。
(一)纳米材料
1.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纳米银和纳米铁为当前采用较多的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是金的微小颗粒,在水溶液中通常以胶体金的形态存在。其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对细胞内部进行染色[4-5]。纳米银生物材料: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银离子有分解生物细胞膜和干扰细菌呼吸功能的作用;银本身具有抑菌的作用,而纳米银因其可与细菌的DNA键合,抑制其繁殖,故而纳米银的抗菌性能远远优于传统的银离子杀菌剂。纳米铁生物材料:有研究显示,在癌症中引入超顺磁生物相容纳米氧化铁颗粒胶体悬浮液,然后施加外磁场,可以将坏死组织和携带粘附的纳米铁直接进行降解[6]。
2.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无机生物材料在人工骨、人工齿以及牙种植体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外已研制出含有ZrO2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在人工齿上。它的性能可达到甚至超过致密骨骼,且生物相容性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炭纳米材料能促进骨组织修复生长,减少神经组织瘢痕产生,进神经再生。
3.纳米高分子生物材料。纳米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主要来源于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常见的材料有:(1)多肽蛋白质酶等;(2)灭活病毒细菌质粒等;(3)多糖物质,如淀粉、明胶、纤维素、甲壳素等;(4)多聚磷酸酯、(脱氧)核糖核酸等。
(二)高分子仿生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从生物现象中发现了奇异的功能。如从荷叶表面的自清洁功能得到启示,研究出了超疏水材料;从鲨鱼皮等生物表面减阻性能的启示,研制出了表面减阻仿生材料;从壁虎脚垫的吸附原理得到启发,研究出了高强度吸附材料……仿生材料的研究为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7]。
三、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大力发展生物能源,有助于为社会生产提供新的农业生产力。通过加工生物燃料,可以起到能源替代、环境保护等多重经济效应。第一,生物能源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其特点是“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生物燃料可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比如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广泛的沼气,其年总产量达到104亿多立方米,在我国使用用户已达3000多万个,沼气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8]。第二,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纤维素资源主要来源于各种农作物和农业加工的副产品。因此,如果充分发展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可以将数量巨大的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变废为宝[9]。
四、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农业产业的运用尤其广阔。随着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细胞生物学近些年的大力发展,基因工程与其他新兴学科相联结。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上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虫的农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鱼类等新品种,扩大食物、饲料、药品来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0]。
五、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目前,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得最广泛、成绩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领域。疾病预防:利用疫苗对人体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例如用基因工程制造乙肝疫苗用于乙肝的预防。同时由于生物技术的引入使得贵重药物的生产规模化,降低了药品价格,开辟了药物生产的新纪元。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降解产物对机体毒副作用小,能满足多种生物医学需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通过常规方法制成所需要的制品[11]。
六、在转基因的方面的应用
目前,基因组的研究将由“结构基因组”向“功能基因组”转变。关于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迅速,具有广谱抗性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将获得更大优势。生物性抗逆向非生物性抗逆的转移。通过转基因技术相栽培作物导入抗性外源目的基因,可以改良植物的耐胁迫性。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稀有蛋白等产品。目前已经成功转化口服疫苗的植物有烟草、番茄、马铃薯、莴苣、和苜蓿等。植物转化能为我们提供更为廉价的蛋白质,因此利用转基因植物,开发新型疫苗将可能成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疫苗开发途径[12]。
七、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排放大量污染物,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生物技术除了应用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土壤、水体等的生物修复,还可以进行环境污染的快速监测、粘泥的控制、污泥脱水、油脂分解、农业环境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宋宪亮,孙学振,王洪刚.浅析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J].西北生物学报,2008,(3):20-32.
[2]奇晓巍.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7):176-177.
[3]孙远.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9,(11):48-55.
[4]徐翔晖,王雪微,陈晓农.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J].综述,2009,6(1):72-78.
[5]张阳德.纳米生物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1-62.
[6]元家钟.纳米铁治癌法[J].粉末冶金技术,2005,(10):382.
[7]吴成伟,张伟,孔祥清.仿生材料表面微纳力学行为[J].力学进展,2010,40(5):543-562.
[8]丁声俊.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J].求实,2010,(10)34-36.
[9]刘莹.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61-62.
[10]顾伟,刘雷艮,左保齐.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1):69-73.
【关键词】新闻传媒;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这就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新闻传媒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共生的重要关系,因而必须对这种共生关系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否则新闻传媒就有可能出现“负能量”而不是“正能量”,这一点应当引起新闻传媒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五位一体”建设的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这种共生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促进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深入分析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因而必须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的履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有利于新闻传媒步入更加科学化、健康化、持续化发展的轨道。一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处于经济社会的“中介场”,因而新闻传媒直接受到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好就会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反之,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整个传媒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资源。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10%左右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达70%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这主要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为新闻传媒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这一点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更为重要的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媒体时代随之来临,使新闻传媒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中国新闻传媒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传媒经济的规模和数量可以进行量化,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从GDP当中分离出属于新闻传媒的经济价值,但这并不能否认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由于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传播作用,因而能够传播更加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进而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同样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目前新闻传媒都高度重视民生新闻,大到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小到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样的传播,能够有效的解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进而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再比如,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通过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重大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传播,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预警机制,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比如新闻传媒通过广告,能够有效的刺激消费,这同样会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闻传媒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是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传媒要想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方式,特别是在改变过去零散的传播模式,将系统化作为新闻传媒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走转改”和“三贴近”,紧紧把握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将其贯穿于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新闻传媒应当更多的选择“同期声”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二是重视新闻传媒自身价值。新闻传媒要改变过去孤立的发展模式,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既要使新闻传播更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要高度重视自身“权威性”作用的发挥,既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同时也要重视服务老百姓,着力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既要推动社会治理,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体现新闻传媒平民情怀。所谓平民情怀,就是真诚地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自觉地尊重并维护老百姓的各项权利,以提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己任的新闻情怀。新闻传媒要想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更加紧密,就必须将平民情怀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老百姓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又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方式进行播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已经不能孤立存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此要有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使新闻传媒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多、更好、更有效的作用,这一点应当成为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这也是新闻传媒重要的经济责任。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将更加紧密,新闻传媒也必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罗以澄.新闻媒介是和谐社会守望者[J].中国三峡建设,2014(02)
[2]强男,张瑜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J].当代传播,2015(05)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地位特殊。长时间以来,我国追求经济建设而忽略林地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破坏,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本文在前人和同行的研究基础上,论述林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拟探讨林地保护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目前部分学者和同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沈勇强、程爱林分析了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林地流失现象,并提出要根据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以建设林地流失。陈国瑞通过分析厦门市的具体情况,研究了厦门市的林地保护利用具体方案,为建设海峡西岸海湾型城市,实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许接眉通过分析永安市的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对策。此外,其他学者和众多同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不同地域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文章并以永定县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得到有益的结果,为地区的建设服务。
1 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利用是对立统一的
以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建设必然会影响到林地的保护,而加强林地保护就会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诚然,二者之间具有矛盾的一面,但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1.1 二者的对立面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目前条件下,我国的工业生产还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居多,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现象在未来—段时间内还会存在。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占用是大量土地和需要消耗自然资源,对于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讲,不可避免占用到林地,从而导致林地流失。林地保护的原则是保护林地的数量和质量,为森林的建设提供载体,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项目对林地的占用和破坏,对林地的占用实行定额管理,这无疑会减少林地的供应量,不能满足地区的用地需求,从而影响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对于森林资源尤其是林木的使用上,部分企业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林地的保护则需要可持续有计划的使用,并要保持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这也对使用林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在短时间内影响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二者的统一面
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代人民已经不能满足于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对社会的建设以及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还包括生态文明的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又直接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威胁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林地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供应林木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使林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一方面,保护林地、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可以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符合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能够为生产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而不会出现资源枯竭而影响了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利用既是矛盾的双方,同时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护林地、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 永定县林地保护利用概况
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连接闽粤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永定县是典型的“八山-水-分田”的山区县,林业用地面积大。由于种种原因,永定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1 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加,林地保护压力不断增大
“十一五”之后,永定县的建设用地需求量迅速增加,由于永定县山地多、平地少,适宜建设的用地数量比较有限,于是,林地不断被征占用而转为非林地,从而导致全县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毁林开垦、毁林养殖等蚕食林地和非法占用林地现象时有发生,也使部分林地逆转为非林地。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县林地面积17.62万公顷。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深入发展和建设,永定县的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将大量增加,因此林地转为非林地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林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
(2)林业投入资金不足,森林经营管理较为粗放
森林资源培育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群众投资林业、保护林地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政府对林业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每年投入林业的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很小。另外,全县90%以上的森林由集体或个人经营,由于林木所有权主体多样,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综合来看,县域林地的保护利用效果欠佳。
(3)对林地使用的科学引导有待加强
现行占用征收林地审核管理的政策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环节,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完善。林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中长期保护利用规划,未进行科学引导与区域统筹安排,导致林地非法流失,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高,这对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极其不利的。
2.2 林地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永定县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生态系统功能不够健全,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林地的保护构成压力,水资源安全、水土流失、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态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足够的物质原料支持,木材作为基础性的生产资料之一,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据测算到2020年,国内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区域内的木材供需矛盾也将进一步凸显。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上升,节能减排任务将趋于艰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
总之,永定县林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利用林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 结论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