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土地利用规划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利用规划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地利用规划特性

第1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的自然特性等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这种计划和安排应该是以与生态、经济综合协同为目的,与代内、代际公平相结合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近年来,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与途径的探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目前,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把循环经济运用到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寻求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土地资源开发保护的战略选择。

2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2.1 土地可持续利用

将可持续发展观运用到土地利用方面,便可得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可理解为遵循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将政策、技术等结合起来,使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既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对土地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的权利的土地利用方式。

2.2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一定地域内的各类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统筹安排,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和配置。是依据土地的自然、历史条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等,对一定地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

2.3 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联效应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协调资源、人口、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行为,而这种协调关系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行政、经济、技术措施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二)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控制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控制作用包括:对土地使用功能的定性控制、对土地利用活动的一系列量化技术要求控制、对土地利用在空间上具置的定位控制以及对各种土地利用活动在时序上的定序控制。

(三)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引导作用

土地的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随着国家不同的政策和经济形势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也必须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正确地引导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监测与反馈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动态监测及规划信息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反馈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通过反馈,可以正确判断土地是否持续利用,及时修改规划实施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走向平衡、稳定的持续利用状态。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正确引导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框架

3.1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伦理学理论

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长期以来没有在伦理学中得到反映,土地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人类的破坏也没引起人类的负罪感,实际上,人类应让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来有效地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

(二)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人地协调理论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地理科学中通常被称作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人地协调理论观点。

(三)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系统理论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保证其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应从这三方面系统地进行。

3.2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要实现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实现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并重的转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在规划中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不阻碍经济效益的获得,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才是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为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性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安排,这种安排应该是公平的,既要考虑区域内当代人的公平,也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利用。

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此原则。

3.共同性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遵守,只有这样,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益才能得以体现。

4.需求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是其最终目标,因此,规划必须遵循此原则。

4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及程序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融入到规划的程序中,进行系统地编制。规划的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建立由决策者和专家技术组成的工作小组;②听取社会各阶层提高生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和建议;③建立包括经济、自然、社会和法律和问题的数据库;④确定土地资源潜力和限制性;⑤向土地利用者提供信息并反馈他们的目标、愿望;⑥确定需求;⑦根据长远目标制定土地利用管理规划;⑧准备人力和各方面支持实施规划并立法。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条件分析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条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制约其利用的因素,分析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和制约关系,确定其相互地位。

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分析

通过区域间的比较和分析,确定本区域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本区域的土地利用潜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更开阔的视野角度考虑,通过发挥区域特色来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3.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设定

根据土地的利用条件和潜力分析,设定适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短期和长远的各子系统的目标和总体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实施部门。

4.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订

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符合规划区域特征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以谋求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应建立监控预警系统,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为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2]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朱红波,刘海荣.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利用规划[J].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4]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第2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完成这项工程。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本文分别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中摄影测量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规划 摄影测量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土地规划指一国土资源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或近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地理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3S:遥感(Remote Sensing,RS)——人们在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物进行远距离感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1 遥感(R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对土地利用现状跟踪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管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模式。遥感技术可以给土地规划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是信息时代土地现状数据采集、更新和修正的重要手段。遥感图像具有信息量丰富、形象直观、覆盖面广,多波段、多时相、准确等特性。通过遥感图像,可分析土地利用类别和土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航空图像像片可用于编制大中比例尺影像地图,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为城市规划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底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应用步入全数字阶段,进入1m甚至1m以下的高分辨率和立体成像后,在土地规划中的利用越来越广,减少土地规划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在贵州铜仁思南条件困难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更是难度大、周期长。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益。但是遥感影像解译还必须与外业调查相结合,否则解译质量很难符合要求,同时在遥感影像解译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大,要求作业员有较高素质。

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中的空间定位,并能辅助遥感。目前,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利用少量的几个控制点或仅利用一个控制点(基准站)即可取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完全可满足大、中比例尺的测图要求。随着GPS动态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GPS接收机的不断推出使得动态确定载体姿态的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从而大大开拓了GPS在遥感中的应用领域。目前,GPS已与多种传感器(如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激光断面测量系统等)组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这类传感器的定位与测量精度。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

(1)GPS辅助航摄飞行导航,以实现精确定点航摄;

(2)高精度动态像机定位,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3)与其他传感器组合,确定载体的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

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既解决了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这一难题,又克服了机载动态GPS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极大地推动了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实际应用。GPS在遥感摄影测量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规划管理工作的业务数据,将规划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规划辅助编制等任务。目前,GIS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分析现在GIS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已成功运用。如:土地地类适应性评价、地类规划平衡分析、规划技术指标分析、规划道路网分析、规划方案评价等。GIS的技术支持,加大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2]。

(2)辅助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对地理空间信息强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能准确计算农田规模和环境容量,进行有关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分析,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田面平整、基质改良工程量、与周围环境融洽度等指标计算,从而有效确定各地块利用方向,辅助土地利用规划中各项工程的合理选择。运用GI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正确指导规划的编制和具体规划方案设计。

(3)规划设计方案虚拟虚拟GIS具有观察立体细节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者通过虚拟GIS能观察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等各层实际景观,分析出土地利用的各项效益与弊端,结合GIS数据库实时对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定位,获得规划设计区域的3维图像。规划设计者可对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进行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作出正确评价和筛选,辅助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造型[3]。

参考文献:

[1]汪凌.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应用的现状与趋势[J].北京测绘,1996,(3):7-101

第3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D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72-02

一、宅基地使用概述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宅基地使用的重要依托,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系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而有关其取得、转让、行使等具体内容,《物权法》没有再作详细界定,而以指引性规范指向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及其他国家有关规定。

按照有关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申请宅基地,无偿无期限拥有并用于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宅基地申请单位为“户”,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该处宅地的面积受到限制,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户向集体经济组织就宅地的面积与位址提交申请,获得集体经济组织肯定后,经乡(镇)政府审核、由县级政府批准。有关情况需经过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示、听取其他成员意见,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另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宅基地上的住宅,可以出卖、出租的形式让予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的其他成员,但出卖出租住房后的农户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另外,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可以置换的形式交换宅基地。

如上而言,宅基地使用权无偿、无期限,兼且批准程序较为复杂、权利行使受到较多限制,凸现其社会保障之功能。

二、宅基地使用现状

(一)宅基地使用无秩序

当今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宅基地相对集中,除极个别零星散落在农地之间外,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区分与本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作业区域之地段。然而,农村住宅建设混乱的情况十分普遍。

从个体层面看,农村居民盲目追求住宅规模,为了在有限的宅基地上建筑尽量大面积的屋舍,平面上,一味压缩院落大小,甚至挤占公共空间;纵向上,尽可能追求楼房高度。在笔者家乡——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某村,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同样的情势在笔者走访的同安区几个乡村亦相当常见。

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缺乏预见性地计划,住宅集中区域往往密布住宅,但乏以配套公共设施。一块农村土地,即可能是潜在的住宅建设用地、也可能是潜在的公益设施建设用地。但是,由于规划、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相对于住宅、住户而言,乡村公益设施很难具备其应有的规模,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卫生、教育、医疗、交通、景观、文化娱乐等多样的生活需求;从数量上说,这些仅有的公共设施所能覆盖的农户范围极为有限。

上述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宅基地使用无效率

如前所述,由于农户“一户多宅”、超限建房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村宅地处于闲置状态。

“目前全国2.4亿亩村庄建设用地中,空心村内老宅基地闲置面积占10%-15%,宅基地的闲置使大量的可耕土地被白白浪费。”“据北京的一个认真抓宅基地管理的镇自查,发现‘超批多占户’占57%,‘私搭乱建户’占8.3%,‘建新不拆旧户’占3. 5%,各项违规累计所占面积达宅基地总面积的59%。”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中大约有5%—10%的农村家庭已经在省城、县城和众多的建制镇定居并购买了商品房。”

三、宅基地使用与城乡规划

改善宅基地使用情况,首先应当落实增量管控,其次考虑推行存量调整。解决宅基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规划是重要的突破口。致使使用无秩序、使用缺乏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相对于个别程序——诸如法律责任、登记——的规定态度暧昧,规范执行上的不力、尤其是相关审批流于形式产生的不利影响显得更为突出。该情况当然与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不无关系,但审批标准乏于全面之问题,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而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很好的补全该方面的不足。

土地利用规划指的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等级层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宏观和中观层面的计划,即留予具体个体足够的自由空间,同时保证了国家政策目标的贯彻落实。可以说,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引性作用,明确其在宅基地取得程序中的价值,促使宅基地审批有力化、有效化,是现行法律体制、财政格局下改善宅基地使用状况最为切实可行的措施。然如今,该制度在此领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层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情况极不理想。其次,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不规范。编有土地利用规划的乡村,往往只确定数字,而不做区位、布局上的安排,这与《城乡规划法》第十八条要求的“规划区范围,住宅……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的内容有很大差距,深度不够、难以实施。

笔者认为,要使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宅基地取得制度密切结合,发挥其在宅基地增量管控中应当起到的作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当考虑将来城镇发展规划;其次,应当综合考察土地的区位、肥沃程度、历史使用情况及所处环境,结合用地需求,估计城镇发展规模,确定农村居住区域的规模、位址和边界,一般来说,农村居住区域应当在避开城镇发展、以避免二次迁移的情况下接近城镇;最后,居住区域内部的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应当给公益设施留下必要的空间。

四、城乡规划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使用的展望

为充分释放宅基地的利用潜力,如前文所述在落实增量管控之余,还应推行存量调整。大规模的存量调整有赖于大规模的宅基地整理,但是,当今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政策安排,将给该类计划的实施带来不小的障碍。“自治”意味着财权、治权的相对自主。而财权的自主,一方面指代集体财产自主管理,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相关费用独立负担。如今如农村集体的财政如项并不多样,普遍依靠的承包发包所得甚为有限,这些收入在供给集体日常开支后,余项往往以现金的形式平均散予集体成员作为福利,很难承担起诸如宅基地整理的大型公益项目的开展。故而,宅基地整理主要需依靠县级以上政府主持开展。而在我国土地公有双轨并行的背景下,为方便作为国家代表的地方政府对这些土地的支配,以征收的形式转集体所有为国有难以避免,此时,整理后的土地则有非为农用之虞。农村宅基地整理往往与城镇扩张同步发生或针密切相关,上述现象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土地公有双轨并行与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基层自治,突出了城乡利益的矛盾,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制度设计之初衷,对现行多数项目的开展造成了阻碍。笔者认为,集体土地的国有化将是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农用地、二三产业用地之区别,将助益于宅基地存量调整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任小兴.谈农村阶层合理分化后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J].商业时代,2011,(8).

第4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

    交通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类运输线路设施组成,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环节。

    交通枢纽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政治、经济、人口、用地等因素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又对地区间的联系、地块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利用交通枢纽的出现来改善城市交通,从而带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就现实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2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梳理

    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不仅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且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要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发展规模构成影响,从而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与道路等其他各种交通设施的交汇。这一特性造成了交通枢纽往往是交通阻塞主要发生的地点,造成交通流中断、事故增加。针对这一城市交通中的“瓶颈”,如何科学与合理组织交通枢纽的各相交通流,实现交通安全与畅通,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具体的特性及交通流向采取不同的用地规划布局作出具体的分析。

    3 对交通枢纽的具体分析

    3.1 重庆鱼洞换乘枢纽

    该项目地处重庆主城南部,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潜在的对内对外交通需求巨大。

    1) 功能分区

    根据换乘枢纽的外部功能要求,将场地划分为换乘枢纽主体建筑区、配套建筑区、长途客运停车区、常规公交停车区、长途车下客区、长途车发车区、公交下客区、加油加气区以及站前广场区、河岸绿化区10 大功能区。

    2) 平面布局

    项目平面空间结构从使用功能出发,布置在靠近轨道交通鱼胡路站一侧;结合地形高差情况,换乘大厅及客运站前广场布置在不同的标高;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上下客区,始发公交候车区布置于客运站前广场内;长途车候车区则布置在一层,长途客运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北侧,把常规公交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南侧。

    3) 交通组织

    a. 对外交通组织

    规划项目对外客运主要提高辐射长沙、贵阳方向的长途客运服务,内环高速、渝黔高速、界水高速接长沙方向。

    b. 内部交通组织

    i). 长途客车交通流线组织

    长途客车流线经由用地北侧26 米城市次干道车行入口进入,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停车场通道到达长途车发车区,与长途车停车场、公交车流不产生交叉及干扰。

    ii). 公交车交通流线组织

    始发公交车流线由用地东侧进入公交停车区,向西行驶,到达换乘枢纽主体建筑东侧下客后,再由原路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南端下沉车道到达架空层公交发车区,上客再经原路下沉车道进入城市道路系统,与长途客车流线不产生交叉与干扰。过路公交车站设在用地南侧及西侧,不与区内交通系统发生干扰。

    iii). 出租车交通流线组织

    出租车由地块北侧规划路向南驶进换乘枢纽主体架空层,完成临时上下客任务后,向西行驶,进入渝南大道离开。

    3.2 宁杭高铁宜兴站规划

    宁杭高铁宜兴站定位为:“现代、便捷、绿色”。既要体现宜兴的都市形象和重要交通区位;也要使交通组织便捷流畅,实现人车分离;更要节约土地资源、能源尽量集约,打造绿色主题。

    1) 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

    铁路场站平面布局常见模式为:立体式、平面式及半立体式。其中立体式布局优劣势均较为明显;平面式布局劣势大于优势;半立体式集中了前两者的优点,换乘距离、时间控制较短,各交通设施衔接较紧密,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及施工相对平面式更容易,缺点为在换乘距离、时间及交通设施衔接较立体式有些欠缺,部分交通流线会有绕行。结合以上的分析及对宁杭高铁沿线站点平面布局分析,宜兴站布局采用半立体式布局。

    整体规划中,客运管理及旅游集散中心与公交管理及VIP用房以站房中轴线对称布置。在南面就近布置客运及旅游车车场及公交车场。用地西南及东南角的地下车库入口将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导入地下车库与广场行人分离。同时在站房中轴线设置60米宽南北向前广场,以加强对称布局,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导入站房。

    前广场两侧为下沉式景观广场。有效结合了进站流线、商业餐饮等功能。有效导入等候人流,改善站前广场环境。

    2) 交通组织

    a. 地上交通组织

    地上交通以步行、公交、旅游巴士等大型车辆上下客为主,前广场可有效的满足步行人流集散需求,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直接导入站房。出站时,旅客可从地面步行出战或乘坐地面广场两侧公交和巴士,也可通过站房西南侧地下通道入口直接下达地下候车区。

    b. 地下交通组织

    地下主要是出租车接送客与社会车辆上下客及停车等待。进站的出租车及社会车辆进入地下层,在下沉景观广场上下客。

    4 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让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交通规划的前提;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着眼与交通系统本身,土地利用规划也深深的影响着交通规划的决策。以上列举两个例子对如何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作出一定的注解,期望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能够更完美的结合,让城市更灵动。

    参考文献:

    [1] 阎小培、毛蒋兴.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研究 [J].规划师,2002(8):12

    [2] 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 [D].东南大学,2001

    [3]Hanssen,Jan.Usterud Transportion acts of office relocation:A case study from Oslo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4):247-258

第5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思考和建议

一、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在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上的合理和科学布局。它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耕地大量减少等情况,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规划在科学利用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规划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第二轮规划是在90年代初经济过热,中央采取从紧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编制的,规划实施后,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宏观政策的调整,使得这轮规划在许多方面显现出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国内、国际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的传播,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思路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上一轮规划越来越难以适应土地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新的修订。目前,如何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要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水平,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编制与实施的思考

通过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应重点研究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的多元化目标定位问题

社会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不同经济层次的组织有不同的目标,不同水准的个人也有不同的目标,同一组织或同一个人也不会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有两个特性:一是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之间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于经济效益,可以用货币来衡量标准,而社会和谐、生态环境问题中,是无法用货币指标作为衡量的。二是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当改进了某一个目标值,就很可能使另一目标变坏,满足了一个目标却损害了另一个目标,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愉悦程度得到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很显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新一轮土地编制中,如何确定规划的多元化目标问题,如何对目标进行筛选、排序、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规划的弹性与刚性关系问题

弹性,是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运用到规划中,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从理论上讲,规划和市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规划对市场起着诱导、调控、规范和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市场对规划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言,首先是规划在编制时接受市场变动的信号,即信号刺激,如地区建设用地供给不足、需求市场发生变动,导致用地结构布局变化或需求导致区域大量土地闲置等;继而规划通过各种机制对此做出相应调整,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等;随后规划将这一信息反馈到市场,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引导,市场在规划的作用下不断调节并将新的信息反馈给规划,从而实现动态式双向作用机制。在西方国家,弹性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规划领域。如波兰、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讨弹性发展规划方法论,同时做出若干不同方案,供决策部门评价选择。实践证明,弹性规划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弹性与刚性的关系,弹性太大会给地方政府留有寻租的机会,地方高兴,国家遭殃;刚性太大会使规划呆板,国家好管理,地方没自。

(三)规划的开放性问题

从系统论角度看,土地的本质是由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在时空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才可能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土地规划就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不断地输入和输出物质、能量、信息和资金,使之向决策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变化,以实现土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系统的开放程度决定于影响系统开放的激励机制。所谓激励,就是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达到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具有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一般而言,激励功能的强弱,主要与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努力和报酬的接近程度相关,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开放性就是要营造这种开放性的激励机制。

(四)规划理念与规划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它寻求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认为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公平、选择、共同、需求等一系列原则,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近10年来,新土地规划与区域规划理论在区域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转向了人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发展,主要借助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强调经济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并引用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来分析其对经济空间问题的影响。如劳动地域分工中借用生产关系理论, 新产业空间中借助经济学中的柔性生产概念,网络研究中借助社会学家的社会根植性概念等。在方法和技术应用上,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最优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各种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及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开始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研究过程中,已较为广泛地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现状变更调查、动态监测、规划动态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并探索“3S”一体化技术和Web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运用。

(五)规划实施与追踪管理问题

规划作为一种中长期计划和一种行动纲领,其编制工作的完成,仅仅是规划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是否能够实施,则是规划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规划的生命力和应用前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与实施过程是一对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孪生体,规划编制过程仅仅是一种研究、一种分析、一种建议和一种规定,只有将这种规定和建议同规划实施追踪过程对接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全过程,这种全过程规划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追踪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过程包括三个方面:1.规划“政策”化。规划在未进入实施前,不管实施可行性看起来有多强,都只能是停留在文字(图件)化阶段。规划的政策化过程就是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中的各种规划目标、各类实施措施等变成政府的政策加以实施。2.谋划与决断的相互监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咨询服务系统,主要通过探讨各种土地利用问题,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向政府针对具体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多个理念,多个规划方案。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担任“谋士”的角色,最后的决断权在政府决策者。只有真实反映某一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规划才是好的规划,才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动态化的追踪管理。规划作为对未来多种可能性的描述,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经常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整,也就是对规划实行动态式追踪管理,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规划执行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

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一)坚持为以保护耕地为主线的规划目标不动摇,重点兼顾土地空间布局,土地生态环境规划目标

实践证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坚持以保护耕地为主线的功能定位,是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不足的基本国情的。国土资源部就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也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修编的首要原则。

土地的空间布局首先就要考虑农用地布局尤其是耕地布局,主要是基本农田布局问题。基本农田布局就要根据我国未来人口高峰期,综合考虑城镇发展体系和城镇用地规模,科学地确定。参照英国的作法,在大城市周围修建绿化带,作为隔离地带,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外延,对保护城市郊区耕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确定的基本农田不会轻易被占,不会造成对基本农田投入的浪费。除划定的基本农田外,其他一般农田改设为农业调整区,把合理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根据集约利用的原则进行集中布局。只要是不破坏耕层,在指标上不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农业调整区进行安排,视为符合规划。其次要考虑建设用地的布局。建设用地布局主要是城镇体系布局,在规划中,从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空间均衡理念出发,使人口、经济、城镇的分布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要考虑哪些地方适合扩大城市规模,适合进一步聚集人口,哪些地方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而是需要进行保护和恢复,甚至疏散人口,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发展规划的空间引导和约束功能来予以解决。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要考虑由于规划实施而产生外部性作用。一般而言,正的外部性应当得到补偿,负的外部性应当赔偿,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改革僵化的指标体系,构建刚、弹性互补的规划指标

要改革目前僵化的指标体系,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应把指标分成强制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机动性指标。强制性指标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这部分指标需要无条件地实施,如规划应明确规定在空间上需要进行严格保护和管制、严格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和地段。指导性指标主要包括农业结构调整指标(设施农业、畜禽饲养和养殖水面等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指标、生态退耕)、土地资源生态保护、林木覆盖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需要,具体实施是由相关部门实施。机动性指标主要针对一些定位随机性较大的、零星或突发性建设项目而设置,因其建设用地数量及位置难以准确预测,用机动指标进行调节。在规划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增设适当比例的机动指标,以保证一些特殊用地的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这部分指标可以是规划期规划建设用地增量的10%~20%,由各级人民政府机动调整,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但这些指标不能随意突破,这些指标都要由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和用地审批部门同意与备案。

(三)建立规划修编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

公众参与规划编制是规划编制人性化的要求,有利于增强规划本身的综合性,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众参与的方式应根据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参与方式,注重实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规定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组织设置、参与形式及参与步骤,确保公众参与的合法性,保证公众参与层面广、参与活动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市级规划采取了吸收各相关部门及其专家参与专题研究、方案论证的方式,专题研究吸纳了土地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的观点,规划方案综合了部门发展意见,活跃了学术探讨氛围,探索出顺应城市经济发展、又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规划方案和实施保障措施。县级规划将采取部门提出行业规划、县主要领导参与规划方案审查等公众参与方式。乡级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乡镇提出地方建设发展设想,对实施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项目(如居民点调整、土地开发整理、生态退耕等)的安排广泛征求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意见等。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同时做好土地资源的供需预测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就是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保护的规划理念,把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纳入规划目标体系。要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变粗放、掠夺性的消耗模式为集约和永续利用模式,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要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规划理念,如全球化理念、社会化理念、外部性、资源禀赋、理性发展理念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理性发展理念。理性发展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的建筑师创立,在学院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形成理性发展政策。理性发展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在现实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理性发展作为一种与市场机制相对应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与模式进行管理,以控制城市蔓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实现城市的理性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适当控制城市发展的规模是必要的,理性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针对上轮土地规划土地供需预测,特别是建设用地偏差较大的情况,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论的同时,主要做好土地供需预测的调查工作与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做到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因为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论并不完全能够反应现实情况,除了基础数据的准确之外,还要通过实地调查来检验,这往往是以往规划容易忽视的环节。

(五)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监控体系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过程中,编制是基础,审批是保证,实施是最终目的。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抓紧制定《土地规划法》《土地用途管制法》等项法律法规,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应着重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一切土地利用都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其次,要建立起由政府、公众和规划师三位一体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其组成结构可以是各占1/3。决策支持系统对规划的实施起决定作用,既对政府的寻租行为起到约束和制约作用,也可以对个人和单位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第三,要建立完整的规划编制评估体制。通过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修订一套完整的规划体制,解决“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泛调整”的问题,建立规划的监督检查、动态监测和反馈修改机制。第四,建立规划的动态化追踪管理机制。充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规划执行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

[2]张治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与修编的研究[J].福建地理,2005,(3):4-5.

[3]毕为正,刘海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修编建议,国土资源,2005,(2):22.

[4]冯忠铨.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49.

[5]沈明.土地规划理论实践中发展观的演化与趋势[J].广东土地科学,2005,(3):8-9.

[6]朱红波.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6,(1):8-9.

第6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土地规划;执法监察;

1、信息化测绘技术及其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以下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下简称GPS)为代表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传统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是由人工土地利用调查来完成的。人工土地利用调查费时、费力、耗资、效率低下。当今,随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与日益成熟,充分利用“3S”技术集成,对土地资源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已成为可能并为人 们所共识,在此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RS)快速获取地面宏观信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 感影像快速发现变化图斑; 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外业数据检查,对土地利用监测现场调查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GIS) 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 存储、 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 信息真实、 图文并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也可以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作决策参考。

2、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运用最新的国家行政区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类系统,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达到土地利用的图件、数据、现状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打好基础。

当前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其技术流程如下:采用现代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资料,完成正射影像和基础图件制作;通过遥感影像和外业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内业处理,完成信息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实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更新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2.2.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在规划设计前,要做好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等工作。这些信息的处理,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土地性质、质量,从而确定未来发展中可使用用地和不可使用用地;确定保留用地和适宜城市发展的用地,在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远景规划和利用类型预测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布局制图;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结合规划设计中的各种应用模型,还可以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结果进行模拟显示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提供信息。

2.3.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泛采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该测量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精度,并且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内业工作中,采用GIS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和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能保证从外业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能实现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方便数据的查询。

2.4.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而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传统方法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由用地单位的上报和登记的数据,被动的了解变化,并且获取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差。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由于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具有地理坐标,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对室内不确定的解译成果进行精确核查,从而提高遥感解译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信息化测绘技术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RS快速主动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第二,利用GPS准确而快速地获取变化信息的数量和特性,将变化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第三,利用GIS实现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实施土地动态变化成果制图。如郑泽忠等利用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数据,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验证并更新解译的数据库,利用GIS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达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

2.5 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信息化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土地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工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园区中心,在日常动态巡查中是难以发现的。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成功用于土地执法监察,有助于形成“天上有眼睛、地上有巡查”的全方面立体式的监督。

第7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3S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运用

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也间接影响其他行业。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科技能力,收集和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扩大,特别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后的近两年里,3S技术在定界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绘等。但需要指出的是,3S技术广泛应用于其他土地管理领域,是一个开发的新软件。

1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1.1测绘技术的作用

地图学是一门计算和测量地球引力场、地球形状和几何的科学,在此基础上测量地球表面几何物体和自然物体的几何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技术和理论上的困难。根据国土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利用和目标,运用工程技术、法律,从经济和行政的角度,改善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的过程就是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土地占有和征用的变化。因此,要缓解矛盾,保证足够的耕地,就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化,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地形测绘工作要贯穿土地管理和处理的全过程。在测绘工作之前需要获得地形要素,如项目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合理化与普通地形不同,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数据,对开发区进行综合地形测绘,绘制地形图并协助处理地形图。因此,对地图学的需求较高。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各个阶段,测绘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对土地整理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以保证土地开发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实现项目的规范化、成本的节约和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1.2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各阶段中的应用

1.2.1规划阶段每个规划必须以当前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在土地开发规划的设计和编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根据航空影像和照片进行测绘。这些详细土地分析结果中的大部分地图是在第一次详细土地调查中获得的,主要通过手工制作。因此,为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以避免在时间和实践中区分某些参数,必须在土地测绘过程中运用现代测绘技术,确保测绘符合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将在地球测绘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1.2.2设计阶段现阶段,要制定规划中的土地管理项目,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测绘项目区需要精心设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首先,统一的大地基准是测绘的基础,是精度、坐标模型和测绘方案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在同一高程基准和坐标系下确定土地覆盖综合工程的面积,确保保留当地通常选择的高度标准和坐标。其次,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设计图纸、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取决于图纸信息的准确性。只有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才能保证设计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合理性。最后,必须进行立体摄影。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基线数据,必须运用多种现代测绘工具和技术,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全面的立体摄影。1.2.3施工管理阶段土地开发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和建设需要详细的信息分析,准确的地图以及广泛的数据信息。现阶段,最常用的是最新的测绘技术,这项技术的任务很小且很具体。土地利用合理化工程启动后,要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必须保证土地利用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这是保证现代测绘技术能够作为辅助建设者决策的依据所必须的。此外,必须采用现代测量和监测方法来完成该项目。为了找出测绘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图集绘制过程中,必须运用现代测绘方法,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收获阶段。缔约方会议应请秘书处编写一份关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林业的报告。

23S技术

2.13S技术概念

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当前支持的三种获取、存储和更新技术之一。是土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对自然灾害的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包括实现大地测量领域定量指标的科学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GPS是一种基于卫星、航空和航天的无线电定位导航系统,能够为陆地和海洋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近二十年来,遥感技术在资源综合研究和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五年遥感技术将在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目前GIS技术进一步发展,该系统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空间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地质研究,地质分析和分析分离功能。然而,3S技术更重要的应用远远超出了上述成果。3S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3S的集成,即它不仅包含了现代地图学的所有要素,而且反映了一个学科向多个学科的转化。该技术是在3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提供绘图上的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包括利用测量仪器等技术对地球进行测前定位。为保证各阶段土壤处理作业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应采用不同的技术和制图方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特点:基于空间数据的技术信息系统是以系统技术和计算机理论为基础的,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科学管理和有效综合分析地理数据(遥感图像等)的应用、捕获和目标识别,特别是利用探测器收集和传播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国家和区域一级收集和分析数据。

2.2作用

土地管理是对土地利用、土地结构的综合管理。整个项目涉及的数据面广,如空间、属性等。3S大地测量技术应用广泛,技术体系广泛,传统测绘方式效率低下。3S综合测绘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绘方法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测绘精度,数据的效率和功能更符合土地管理项目的技术要求,GPS的定位和导航基础设施(即土地处理数据基础设施)使RTK易于用于地面测量和登记也可方便应用于后期接收。在任何地点,高精度的定位、低人为干扰因素都有助于优化设计和模型,其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这将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

33S技术的运用

3.1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3S制图技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测绘技术包括数字地籍测量、摄影测量等。因此,有必要对土地管理过程中的测绘方法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制图方案,完善与制图有关的技术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地形测量内容作为城市测量规范,作为城市测量的依据等。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一些重要的结构设施可在后续作业中通过GPS进行监测。另外,R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也比较频繁。遥感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耕地和湿地的变化。该系统在预测未来环境、气象和地质灾害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全球定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工作特性、使用权等。同时,通过合理配置电力、灌溉等资源,提高开发区内所有土地的生产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GIS、RS、GPS等测绘技术,将区域内现有信息数字化,然后,通过整合的过程,清楚地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

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主要技术,它的应用可建立一个实用的信息系统,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建立和加强伙伴关系,将土地资源总体规划及相关业务流程与现代技术进行比较,最终完成土地资源的开发。采用通用的计划、修改和自动控制,省去了大量的手工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减轻了有关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

3.3土地动态监测的应用

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和动态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更新慢、图长、误差大,难以及时、准确、主动地识别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与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利用,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提供了准确、快速的信息。GPS提供精确定位,GIS管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属性和空间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卫星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准确、客观、及时、广泛的变化信息。

3.4在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目前,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对土地资源的潜力、适宜性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分类。GPS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工具,可以确定土地资源空间变化的格局和数量,作为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依据,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另一方面,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有效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评价数据,而且大大减少了土地资源评价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助于收集数据,提高评价质量。

3.5GPS在土地整理外业测量中的应用

在规划阶段,对面积、长度和高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使用至少1∶5000的地形图作为设计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来管理GPS安装,并使用整个站点安装来收集现场数据。第一个高度控制点必须在四个级别上进行比较。工程区的主要大地目标、具置、形状、边界信息等,如植被、居民区、井口等,根据工程的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仪器。此外,动态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用来采集数据,如分层道路、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沟道、航道底高等,通过改进GPS接收机硬件和动态发展GPS定位技术,动态载波定位取得了很大进展,加强了全球定位系统在遥感应用中的作用。目前,GPS与各种传感器相结合,GPS在摄影测量和遥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高精度动态相机的定位;二是借助航空三角测量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实现航拍照片的精确定点;三是利用其他3个传感器确定载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空间位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三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成果中最重要的是克服了动态全球定位系统(DGPS)在飞机上应用的主要困难,解决了飞机上载波相位模糊的问题。遥感的应用对GPS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GPS在摄影测量和遥感中的广泛应用,无疑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3.6遥感(RS)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空间摄影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高分辨率和高达1m的立体观测阶段,摄影测量和遥感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数字摄影测量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航空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中获得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它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取信息,GIS的基本信息可分为地形信息、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航空影像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直接从影像中提取构造信息,提供图形信息;通过航空影像的翻译和专题分类,提供土地信息系统的性能信息。这些影像主要用于编制大、中比例尺摄影图,这些图主要用作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项目的工作图。它主要测量地面的几何结构。控制信息是通过遥感获得的,是全面、宏观、客观、周期性、多层次,虽然有些遥感卫星图像可以用于高空测量,但卫星图像的翻译也应与实际研究相联系,否则翻译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在卫星图像解译过程中,以人为中心的因素占主导地位,这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

3.7GIS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供了土地资源储备信息,提高了土地管理规划的技术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数字模拟地球信息,在其他特殊情况下,避免了计算、设计和规划过程中的繁重工作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实际更新有效地保证数据库中地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数据库,包含了气候、地质、水文、自然灾害和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等相关问题的信息。目前,全球环境信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定共同的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在技术规划指标分析领域。通过全球土地信息系统提供的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规划平衡分析等信息技术支持,提高耕地面积和环境面积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快速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经济指标,并完善了工作量矩阵、土地面积平衡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除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利用外,还可以有效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式。GI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效率,虚拟GIS是一种具有观测功能的三维局部土地利用规划,可以直接观测农田、房屋、道路等虚拟景观。三维模型的设计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思维方式和空间模拟。

4结束语

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土地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改善环境,是促进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进步。3S技术是土地测绘的主要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土地处理的质量。结合现代数字科学的发展,地图学是土地耕作过程中的主要支撑组成部分,它应用于整个土地耕作过程,与田间数字测量系统、图形系统、硬件和技术支持软件相结合,进行地面的性能研究且实际数据采集比较快速准确。土地测绘工作起步较晚,测绘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要加快有关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利用土地测绘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土地管理,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飞.测绘工程殊地形的测绘技术探究[J].地矿测绘,2021,37(6):7-8.

[2]张建利,汤利芹,安标飞.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地矿测绘,2021,373(6):30-31.

[3]熊扬坤.试论3S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合理运用[J].居舍,2020,40(27):141-142.

[4]罗太近.3S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0,19(2):84-85.

第8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土地资源、资源禀赋

Abstract: as a carrier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s, the resources endowmen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and key role. In the new period with the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deteriorat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ook at the convenient use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i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and resources endowment,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layout and structure,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land reserv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land use.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ies, land resources, resources endowment

中图分类号:F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在新的时期随着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的矛盾,使得城市的发展陷入了现代化与“去生态化”并存的困境。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的载体,其资源禀赋、利用效益与保护水平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它,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生态城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情况。纳瑟姆曲线(S)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又称倒U形曲线)是世界通用的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基础理论,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阶段,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所占比重最大,建设用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且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速度比较缓慢;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所占比重快速上升,这时绝对禁止或完全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生态问题提供可能和条件;当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阶段中,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所占比重趋于稳定,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利用效益明显提高,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累积,特别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人与自然趋向和谐共生。

土地利用的生态过程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态破坏阶段、生态恢复阶段、生态保育阶段,其中生态恢复阶段又称“边破坏边治理”阶段,包括“治理小于破坏”、“治理与破坏相当”、“治理大于破坏”三个小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 为1000美元时,就达到了倒U形曲线的第一个拐点,这时会采取一定的生态治理行动,土地利用开始由生态破坏阶段进入到生态恢复阶段。东南亚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500~3800美元时,就能达到临界点,土地利用开始进入“治理大于破坏”小阶段,生态质量保持平稳好转。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个拐点在人均GDP5000~10000美元之间,这时土地利用开始进入生态保育阶段。美国在1880—1960年、日本在1930-1970年、韩国在1960-1990年都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高速增长(30—70%)阶段,随后生态城市的轮廓开始出现。

其次,根据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纳瑟姆曲线(S)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又称倒U形曲线)理论关系,我认为菏泽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应重点考虑如下方面:

一是发挥土地资源禀赋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菏泽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具有公、铁联运的交通区位优势,是新时期打造中原经济圈、经济带和山东实施“突破菏泽”发展战略的叠加辐射城市,正处于绝好的发展机遇期。另外,境内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黄河横贯、水系稠密,土壤肥沃,是一方尚未污染的“净土”。因此,要发挥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三新”(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扩大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休闲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土地利用效益是菏泽生态城市建设的“短板”。今后一段时期,菏泽市在土地资源禀赋相对稳定、提升潜力较小的情况下,要达到生态城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必须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型城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是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生态规律为基础,尊重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不要过分强调它的经济社会属性,城市土地的自然属性要得到尊重,土地利用更要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的相关规律,充分发挥他的自然生态功能还要兼顾社会经济功能的双重效益。要根据城市功能的变化,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特别是土地供应商要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增加居住与生态用地比例,根据城市的功能变化,相应的降低工业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增加居住用地,创建生态城市。

四是要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城市土地主要是建城区,主要是建设用地,要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利用,安排工厂、办公、居住,仓储、文教,卫生、绿化等用地,要从城市与周围腹地更大范围合理的利用起来,要进行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保护城市郊区生态空间,科学划分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实行生态补偿,要从土地转让收益里面给限制建设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加强耕地与耕地农业保护,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将耕地与基本农田作为重要生态用地加以保护。这个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不是说把农用地转成建设用地越多越好,我们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几个方面考虑基本农田的保护。另外,还可以考虑与周边城市实现生态用地共享,这些城市可以一起考虑建立一个绿色空间,大家一起共建生态文明都市圈。

五是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促进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基础性生态用地包括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后,菏泽市要在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包括基本农田等农用地在内的生态用地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河道、湖泊、湿地等土地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和扩大城市绿地公园,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保护湿地资源,防止工农业污染土地,逐步提升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整体水平,早日把菏泽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生态城市。

第9篇:土地利用规划特性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