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公务员省考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务员省考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务员省考培训

第1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关键词:政策网络;录用制度;改革

1.基本概念

1.1.政策网络

政策网络是由于共同的利益或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组织共同体,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多种多样的,这些共同体相互协调影响政治决策。政策网络强调政策主体的多元性和独立性,决策过程中各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互相妥协,以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进而实现政策目标。

1.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一种制度。具有凡进必考;依法、公平、科学考录;注重考生的基层工作经验等特点。

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考试录用程序不合理

1.公务员考试过程的招聘公告,登记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政治检查,验收,试验。由于具体的工作要求是不同的,在考试的过程中对每个职位的冷热程度,容易导致基本上比,高的考生被淘汰,得分低的学生已被接受。

2.公务员考试周期一般历时长达半年,从每年 10 月中下旬开始到第二年 4 月结束。持续时间长,考生为了尽快获得工作岗位,不会将自己的前途完全寄托在公务员考试上,部分考生会因谋求其他职业而放弃公务员考试中竞争激烈的面试。

3.由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中央和地方的,当地的本地测试结果之间互不认可的,它不仅使考生的工作搜索空间大大缩小,而且实际上对用人单位聘用优秀的公务员设置障碍。很多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不得不重复报考,使两个部分中的\“\”,参加“省考”现象,考生和招生单位的经济资源的浪费。

2.2.考试内容设计不合理

1.笔试未能体现专业性。笔试考察的内容非常广泛,且题量大、时间紧,但与考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拟录取职位的能力需求脱节,与科学选拔人才的目的有一定距离。

2.面试内容不全面。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但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测试不完善的职业道德素质。

3.面试缺乏客观标准。考官队伍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由于实际操作中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与方法,因而一些考官评分通常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与第一印象,导致考生的面试成绩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4.科目设置不合理。

不同的位置有工作和工作要求的不同性质,因此在课程设置也应检查在同一时间。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在考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工作是不科学的,考核内容的设置,内容区试题由用人单位本身,它是非常科学的。

2.3.考试资格限制不平等

1.各种限制条件过于苛刻,如地域限制、专业限制、年龄限制、工龄限制等,导致报考范围受限严重。

2.对职位报考条件的规定往往是用人单位随意规定的,缺乏科学性,而且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

3.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政策网络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职业稳定作为首要考虑的人找工作,和公务员由于特殊的处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的第一选择。已在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倦怠等因素,应力,和金融危机迫使他们向公务员,通过公务员考试,成功加入公务员队伍。签于此,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各种政策主体之间形成的政策网络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其政策影响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对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和参加政策制定和执行,由此产生了不同“节点”穿插而生的政策网络,在各“节点”之中,产生错综复杂的政策网络。

3.1.政府

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中心,包括地方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和公务员局在内的层级性公务员考试录用政策的“次级网络”。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和公民权力的者和执行者,享有一系列政策制定权,而政府决策者的偏好会导致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政策网络的偏向。如制定的招生要求计划时,一些待遇、福利较好的职位将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而相对偏远、艰苦,福利待遇较差的职位将会成为“冷职位”,或许因为不够开考人数而撤销该职位。

3.2.培训机构

虽不是每位考生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但培训机构的不同利益诉求也会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政策网络构建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政策的各培训机构是公考生(包括国考和省考)的“培养者”和“输出者”,其通过率是检验其教学质量和关系培训机构生存的重要指标和因素,各考生在选择培训班时,其高通过率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在各种培训机构的大力宣传和实力相比以及“公考热”的恒温下,高通过率、培训机构的条件等问题将会使各培训机构之间的不通过利益诉求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政策网络产生影响。

3.3.考生

尽管公务员考试存在些许弊端,但对于各考生来讲,成功踏入公务员队伍无疑是获得最大满意度的工作,在职业稳定的同时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想要考取公务员的考生是最直接的诉求主体。但是公务员考试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考试适当进行降分、分省(自治区)划分录取名额,有利于实现其利益;现行各省(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呈现联考形式,这样防止考生在各地进行考试,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减少投机行为。但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区域差异,所需人才偏好有所差异,所以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定中,更主张改革公务员考录制度。

3.4.相关群体

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媒体经常就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公考热”和考录制度的弊端发表观点,如考试录用程序欠妥、报考资格认定与面试环节不合理、笔试内容设置不合理等。这类利益共同体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政策网络中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渠道影响政策问题的确认、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选择和政策执行等过程。

4.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

4.1.完善考试录用程序

在民事服务程序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和最多的省份是一个“所需的位置,笔试,面试”的过程,但这个风险较大,公务员的录取率很低。它可以用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制度。只有树立公务员录用人员的资格,公务员可以做。国家公务员局集团每年数次公务员资格考试笔试(只),根据不同级别的资格的考生的分数,并通过考生相应的线发出“公务员资格证书”,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访问\“公务员从业资格证”的考生可以选择是否加入队伍,加强参与政策执行的学生。

4.2.优化考试内容

首先,考试中央和最多的省份是困难的,容易引导学生学习偏差,困惑和奇怪的问题,所以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所以,试题的难度应服从正态分布,与试题难度适中为主,更难和更容易的问题的比重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丰富考试,打破考试选择“寰宇一家”的方式,适当增加主观题。并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职位需求而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区别的题型,注重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与公考所需人才专业对口。

其次,在面试过程中,改进面试方法,优化面试考官队伍结构,实行“阳光面试”制度。具体为注重考生的道德水平,采用比较科学的结构化面试外,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心理素质测评等方式,以保证面试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测试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考官主要由从事专业人事工作的人员与专家、学者组成,并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考生和面试官进行匿名编号,随机抽取,统一秘密调配,防止黑箱操作并给公考面试带来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4.3.规范公务员考试录用资格

科学设置基本上,并提交给公务员审批管理。不合理的限制,公务员事务局将及时更正,坚决制止个人从单位参与“量身定做”的地位滥用。如发现考生和群众能通知到纪检机关,并由开始的单位和责任人将受到责备。逐步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户籍,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竞争。规范、透明职位要求、报名资格,不得由用人单位随便改动,更不允许在公考时故意为自己的关系人员特设职位。(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亚鹏,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80-83.

[2]蔡宏彦.近年来政策网络理论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246-248.

第2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我是被“年薪8~20万,上不封顶”的招聘横幅吸引来的。2012年下半年,已经大四的我开始找工作。某个公务员培训机构进行校园招聘,我对这个机构的唯一印象是陪同学买公务员考试参考书时,书店老板的介绍。

别说年薪20万,就是年薪8万,也是每个月将近7千,我们本科生的薪金期待只在3000元,能找到3500元的工作已经是很不错了。

公务员培训师的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做宣讲的湖南分校张校长又说,本科生也可以,只要经过他们公司内部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投了简历,被问了几个问题,我见张校长在我的简历上挑了一个勾。当然,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投了简历的同学都进入了下一轮面试。经过了试讲、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环节,公司总裁在北京用远程视频对我进行了面试。我觉得这个公司很规范,憧憬羞入职后系统的内部培训。

2012的12月份,因为还没毕业,我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培训学校,职位是申论老师。当时湖南分校一共有四十多名老师,有一部分是研究生,剩下的是和我一样的本科生。有四五个人是资深的。在公务员培训界,2年以上工作经验便可以称为资深,工作一年便可以说是老人儿了。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人员流动性很强。

新入职的老师,每人发了一本教材,跟学生报班时发的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参考书。他们又发给我们人手一个视频账号,可以免费观看名师课程。实际上就是网校教程,和学生掌握的资源完全相同。我只能自己琢磨怎么讲课。领导会听我们的试讲,觉得还行就可以出去讲课,觉得不行就重新准备。至于应该怎样教课、学生有疑问该怎么解答,公司都不管。老师们私下达成共识:讲得清就讲,讲不清就不碰,除非学生不停地追问。

不到一个月,我就出师了,开始了公务员培训的职业生涯。

尽管我的职位是申论老师,但是我们教什么课,完全是按照各类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和流程进行的。国考笔试在年底,接下来最火的便是面试班。所有的老师都投入到面试培训中来,所以我最开始做的是面试封闭班的带队老师。

我主要负责坐在那里扮成考官,提问题,给面试的学员打分。封闭班,顾名思义便是学员们吃、住都在一起,集中教学。忙过了国考面试季,公务员的省考又开始了,我又变身为笔试封闭班的带队老师,负责给学生们改卷子、答疑。有时候学生来问我,为什么这道题给这个分数,说实话,我也没有太大底气回复,只能含糊其辞,糊弄过去。

笔试封闭班的班型很大,我带过的一个杭州笔试封闭班达到150人。这么多人统一吃住、做卷子、听课、上晚自习,感觉又回到了高中生活。

尽管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感到心虚,但公司的生意却是越发红火。2013年省考,仅浙江省一个省便开了30~40个笔试封闭班,还没算上走读的精品班、专项班等课程。杭州市公务员培训市场份额,我们公司占了一半还要多。老师们开始连轴转,讲课质量自然有所下降。学生们会时常投诉,按照规定,被投诉的老师要被停课3个月,但是人手不够,学校便把这个老师调到其他的地方继续教课。

2013年的清明前夕,我入职仅仅4个月,便接到了学校排课老师的电话,让我第二天赶赴湖南郴州,讲一个为期4天的申论精品课程。当时我就蒙了。我只给笔试封闭班的学生改过卷子,试讲的时候也只讲了”申论是什么”这样粗浅的认识。从来都没备过课,我第二天怎么去讲课呢?我央求排课老师,说自己可能上不了。可是排课老师说:“不可以,你必须上。因为根本没有老师。”就这样,赶鸭子上架,我赶赴郴州。

在去郴州的高铁上,我一路都在哭。因为紧张、害怕,一直没有吃东西。来的时候,我向同事借了他做的课件。可是有些地方,我也看不明白。第二天早上9点就要上课了,我还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去讲课?

冷静下来,我决定当天晚上只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就给同事打电话去问。接下来的几天,不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都在给同事打电话。我在心里愤愤地想,公司真是极其不负责任。

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学生们。这个班有50个学生,放眼望去,有些跟我年龄相仿,也有几个三十多岁的叔叔。那天我穿着黑西服、白衬衫,脚蹬一双8厘米高的细跟高跟鞋,尖头,还镶嵌着金属。所有学生都很关注我,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是个很有品味的人。”我特别开心,这身行头我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越心虚,就越注重外表,我得给他们一个成熟、专业的感觉,他们果然被唬住了。

一堂课,只要前半个小时没出问题,后边也不会出问题了。我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了一些小笑话,我能感到学生眼睛里透出热切的光。对我讲的内容,他们都会拿着笔认真地记录下来,深信不疑。下课后,一些学生聚拢来,问东问西。有人会问:“老师,你长得真年轻,多大年纪了?”还有人问我手上戴个戒指,是不是订婚了。

虽说公司没有对我们进行正规培训,这个问题倒是有老师教。他告诉我,如果有学生问年龄,就要岔开话题,说自己虽然看着长得小,实际上年龄大,经历多。事实上,我是1989年出生的,根本还没有男朋友呢。

四天课程结束后,只隔了一天,我又被安排到广州去给省考的;中刺班讲课。我们的网站介绍上,这是名师课程,只讲一天,是对申论答题技巧的高度压缩,类似于考前预测性质的课程。我哭着对排课老师说,我不想上;中刺班。广东省考的内容和湖南省考的内容不一样,我对要讲的内容不了解,我怎么去讲课?

我还是去了广州。在路途中,我一直在备课。上课的时候,还是遭到了学生的白眼。我也知道我讲得不好。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在课堂上拿出行测的试题做了起来,脸上全是轻蔑的表情。

顾不上这些,因为我又被安排去梅州讲课。凌晨3点,我到了梅州,从酒店的前台接过公司留下的课本,备课到了点,睡了一个小时,我又站在讲台上,讲了6个半小时。我们老师们私下会交流,觉得公务员培训的性价比很低,从几百元的点拨课程,到上万元的所谓”一次成公班,课程售价与授课内容根本不成正比。我们只能尽力把自己懂的教给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省考笔试后,面试班报名火爆。学校人手不够,开始大量招人,教师队伍扩充到200多人。提交简历,面试一次便可以录用,很多老师都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我看来,只要说话利索就行。

之后,政法干警的培训又开始了。7月份,我有29天在外出差,只有两天在长沙。房东打电话给我,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我也越来越不明白,为什么公务员培训会这么火爆?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公务员?

工作了几个月,我总结出我的学生分两类。一类是家里有钱、有关系的。在课下互动的时候,他们会说自己过了笔试,家里可以想办法安排。另一类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工作不好找,考公务员相对公平,毕竟笔试做不了假。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识: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又不用做很多事。

我们到各地宣讲的时候,也会对学员们分析说,你毕业之后有三条路:考研、工作、考公务员。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好找,研究生毕业工作也不好找。只有考公务员,稳定,工作轻松,待遇高,连产假都比别人休的长。为什么要当公务员?不用讲,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我不太想干了,因为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一方面,对课程理论体系产生怀疑,讲得那么笃定,有用吗?可能根本没用。另一方面,我的学生都是想进体制内享福的,我把这些人一批一批地送进公务员体系,他们又不想做事,中国的未来会怎样?

我的父母倒是不反对我辞职,他们是希望我去考公务员。在外人看来,公务员培训师考公务员那肯定很容易,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男同事,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只拿了一个中等的分数,面试时就被淘汰了。

第3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今年以来,我市公务员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和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高公务员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提供坚强有力保障的目标要求,着力完成职能所赋予的公务员管理、公考录用、奖惩任免、人事调配、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年度考核等各项目标任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贯彻落实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举措

(一)认真传达,深入学习。按照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全市公务员管理系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修订完善全年工作思路,切实把握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创新管理方法,努力使省厅和省局的指导思想在我市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二)广泛座谈,理清思路。及时召开公务员管理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工作成绩,研究谋划新的发展目标,分析公务员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力使公务员队伍适应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实际需要,并就公务员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三)规范管理,宣传典型。规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向行政机关流动管理。自今年4月1日起至上级未出台公务员转任等政策之前,参照管理人员向行政机关流动一律按调任规定办理。落实公务员考核奖励政策。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对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报记三等功,并依照《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中组发〔XX〕2号)明确的程序与权限分别由市、县(区)办理相关手续和予以奖励。四川省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后,我市对受表彰的10名个人和3个集体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今年上半年公务员管理工作的主要亮点

(一)积极监管,着力完善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自今年以来,市级行政机关和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晋升非领导职务,包括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均严格按科级领导职务职数50%的比例进行控制,不搞“满堂红”。对县(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向行政机关调任,由市公务员管理机关进行考察,有效避免了调任干部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针贬时弊的办法措施。从公务员管理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性思考,坚持务虚与务实结合,创新和规范并举”,做到探索性工作重在创新,日常性工作重在规范,具体性工作重在落实;“四类八种”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制度管事,以职责管人”找准了改进工作和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入点。尤其是针对当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该登记不主动登记,不该登记要求登记,工作调动被动登记”、“不符合条件要求进行公务员调任”以及有关公务员日常登记、调任中省、市均无具体执行文件和欠规范管理等问题,明确提出探索制订《巴中市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日常管理暂行规定》和《巴中市公务员调任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力求从机制层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既是解决目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又是与时展相合拍的措施。同时,从事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同志积极探索创新,今年上半年共有2篇理论文章、10篇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和《巴中日报》等刊登。

(三)自警自励,勇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最根本的是自警自励查找问题,改进作风。为此,我们进行了三查三改以提升服务效能。即一查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改进现有工作主动增添措施;二查为考生服务、为群众给力不周,改进作风避免网络恶意炒作;三查办事效率环节,改进方法树好队伍形象。尤其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为目标,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而形成服务群众的“快”,坚持原则的“监督员”,维护稳定的“消防队”,打造过硬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树立良好形象。

(四)加大培训,着力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在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感觉到担任部分领导职务公务员的管理和行政机关其他公务员的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因而有的部门在呈报任免中,既报送党委主管机关又报送政府主管机关审批;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内设机构中层干部自行任免或将事业单位人员借调到机关任职;有的部门调配任免或请示报告不附空缺编制或职数通知单等,给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6月初,我们在市级机关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上,专门将各单位的政工或人事科长一同进行专题业务培训,从公务员法的产生过程及管理机构演变、人事任免规定、公务员招录等十个方面对政策进行详细认真解读,提高了广大政工人事干部掌握运用公务员管理的政策水平。

三、加强公务员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公招考录服务。与市考试中心一道在公招公务员报名时,保留考生通讯信息,以优化为考生服务。

(二)加强未登记人员管理。切实抓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未登记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的编制、工资、待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受大的影响,以保持社会稳定。

(三)加强公务员日常登记和管理。对市、县(区)行政机关和所属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公务员(工作人员)登记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未按程序进行登记的,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正常程序报批。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新形势、新任务为公务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公招考录工作面宽量大,处于难点、热点、焦点之中,占了公务员管理的半壁河山。为此,我们对现有公务员管理的机构设置、力量布局和人员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配套政策。建议省公务员主管机关尽快出台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日常登记和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以便全省统一规范操作,避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执行政策不一致,造成相互攀比、相互脱节等现象。

第4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弊端;完善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公务员的报考越来越火热。招考职位由2003年的5400个职位到2013年的12927个职位,增加了接近3倍;而报考人数从2003年的8万多人到2013年的138万人,短短十年时间人数翻了接近20倍。公务员报考职位之所以如此火爆,究其原因主要有就业不景气、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福利好等原因。这使得公务员成为一个香馍馍。但随着报考的火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报考资格设置的不合法,面试环节的不公正,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等。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弊端与不足

(一)报考资格设置的不合法

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职位报考的火热,关于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条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2007年福州招收公务员要求乐器演奏水平达到10级,让人们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条件持怀疑态度:这是否是为某领导亲戚所量身设置的报考条件。对此现象我们称之为“萝卜招聘”。

《公务员录用规定( 试行) 》第十六条规定,“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 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从性质上讲应属于国务院部委规章,并不得与《宪法》、《公务员法》、《立法法》相抵触。

《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尽管《公务员法》第二十三条同时规定,“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但本人认为,从立法的原意来看,第二十三条中关于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剥夺三十五周岁以上的公民的报考资格,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人事管理部门那种认为法律没有规定上限它就可以自行作出规定的观念和做法,是歪曲国家立法制度的观念和做法。”[1]

(二)面试环节不公正

我国公务员面试制度存在弊端主要由以下几点:

首先,面试成绩主观性强,感彩浓烈。面试成绩是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否被录用的关键,所以对每个通过笔试的考生都非常重要。但面试的考官往往都是人事主管部门或组织部门的人员组成,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打成绩往往凭借个人的主观喜好而不是根据具体职位要求来决定成绩。

其次,面试的题型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我国公务员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能力测试,对应试者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考察不足。

最后,面试的过程不公开。面试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容易导致领导干部在面试过程中、徇私枉法、黑箱操作。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公务员的录用任用逐步走向公开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但监督环节在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中仍然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一套较完备的考录监督系统;二是监督部门不够独立;三是立法工作滞后。[2]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外部监督部门、监督主体、监督的方式、监督的后果等。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使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公务员考试的权威性遭到质疑。

三.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完善

(一)细化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的相关立法

我国目前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法规只有《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两部法律,仅凭这两部法律不可能包含所有问题,《公务员法》只确定大的方向,具体的细节并没有规定,这就为各级招录机关留下了自的空间,为部分人违纪,钻法律的漏洞提供了条件。立法机关应加紧对公务员配套制度的立法,建议国务院专门出台一部关于公务员报考资格的法律,对年龄、专业、学历、户籍方面明出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二)保障面试的公平性

首先,要提高考官的自身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公务员面试考官,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经过考核合格者方能担任公务员面试考官。对已经担任者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培训。

其次,形成独立的考官制度。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 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 具有地广人多的特点。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应考人员和面试考官之所以敢铤而走险,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监督体系不健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应加强对公务员录用全过程的监督。建议将以下三点纳入条例规定的相关条款。一是组织监督在考试录用全过程中一定要有纪检、监察、公证等部门参加。二是新闻舆论监督。让新闻舆论部门的工作人员以适当方式了解和报道考试录用真实情况。三是应考者监督应考者经历了笔试、面试等程序,对考试录用的组织程序、考官水平、考官回避等情况心中有数,主考部门、用人单位应建立相应机制(如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认真接受他们的监督。[3]

注释:

[1]刘家海. 公务员录用规定合法性的缺失与补救[J]. 学理论,2010( 4) : 27.

第5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在考公务员的这条道路上,无数人都失败过,一年又一年,不放弃。也有无数人,在参与过一次考试后就放弃了这条道路,选择另谋出路。还有那么些少数考生,通过层层选拔,笔试、面试一一被他们“攻克”,一次性解决问题在“考公”的队伍里,他们称之为“上岸”(成功考上公务员的简称)。让我们来听听“考公”大军里不同的声音。

笔试过了,面试还要加把劲

小陈参与了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当时他报的是某地区海关基层岗位。小陈是2015届的应届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时就决定考公务员。大三到大四的那个暑假,当许多同学都出去旅游或者去实习时,他的假期是在培训班里度过的。“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就觉得这个工作挺好的。父母也觉得很好。那就好好努力一下。”关于“为什么选择考公”,小陈是这么说的。

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8点30分到下午5点左右,排得满满的课程占据了他的生活。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许多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和《申论》的教材,有知识讲解,也有真题训练,还有许多本影印的参考资料,他的生活每天就是泡在书堆里。这样的备考一直持续到了国考报名,每本书上都有他做的笔记与思考的痕迹。考前每天,他都坚持做一套卷子,模拟着考试时间,严格地要求自己。小陈回想起来说:“那时候觉得压力还是蛮大的,虽然父母没说一定要考上。但是自己还是想要试试看,拼一拼。”

充分的备考加上稳定的发挥,在国考笔试时,他以第2名的微小之差进入了面试。“当时查询了成绩之后,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觉得自己的付出看到了一些希望,获得了参加面试的入场券。”小陈回想起当时的心情还是觉得很欣喜。但是因为微小的分数之差,他只是第二名,想要成功竞争上这个岗位,就得在面试里翻盘。现实总是残酷的,面试时并没取得好成绩的他,落选了。他说:“这也是意料之内的,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是还是要接受现实。”国考失败后,他没有选择等待,继续自己的求职之路,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就职于银行。

明年再战,备考的那9个月

“我为这次考试,足足准备了9个月。在这期间我拒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每天就是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小亮是这么形容他的备考生活。考取公务员,是他大三时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因为家里大部分的亲戚朋友都是从事个体行业,我想我要和他们做一些不一样的。我很喜欢看新闻报刊,关注国内外大事,经常看《半月谈》《领导文萃》类的杂志。喜欢比较稳定、规矩的工作。也许别人会觉得我的爱好比较沉闷,但是我依然乐在其中” 。

“父母蛮支持我的,不过他们觉得努力了就好。万一没考上也没有关系。但是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考上。”在2015年国考时,小亮的笔试成绩并不理想,没取得进入面试的机会。这次的失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接下去的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一到考试前我就特别紧张,感觉自己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毫不松懈的备考9个月,却以失败告终。那一段时间我觉得内心很低落。不知道怎么面对接下来的考试,万一又失败了怎么办。”国考成绩出来后,小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他不再闷在房间里苦读,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备考计划。也正是这样的自我调整,在接下来的事业单位考试中他取得了所报岗位的第一名。“2016年的国考又开始了,今年我的心态和去年完全不同。我也报名了今年的考试,岗位变多了,但是要求也变高了。没了去年一心求上岸的心态,现在备考起来都觉得轻松很多。我相信这是生活带给我的磨炼,我会继续加油的。”自己选择的路,再多的失败也要坚持下去,9个月的备考不算什么,一次失败也不算什么,要鼓起干劲,备考再战!

工作两年,拿起书本继续备考

“刚毕业那年,父母都劝我去考公务员。可是那时候就是执拗,想要选择不一样的路,自己找了一家公司上班了。觉得工作有挑战、忙碌。到现在工作也满了两年,开始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听从父母的,好好备考。”

小彬毕业后已经工作了两年,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使她满意。现在她时常会想是不是要重新拿起书本,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将自己稳定下来。说行动就行动,她马上就报了培训班,为201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做准备。

“其实大四时,我就有在父母的劝说下准备去考公务员了。但是因为我学的是日语专业,能够报的岗位比较少。而且,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这个专业的,希望自己毕业以后可以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想大学四年学的日语都荒废了。那时候我有想过去当日语老师、翻译这一类的工作。但是现实往往和想象有着巨大的差别。工作了两年还是决定继续备考。”两年的工作带给她更多的经验和积淀。现在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上课备考,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坚持自己,找感兴趣的工作

小黄的父母,在她大一时就要求她以后必须考取公务员这类的岗位。在父母的想法里觉得这样的工作很稳定,也很体面,不累也没有压力。他们认为一个女生只要有个安稳的工作,以后找对象,结婚都能比较顾家,父母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和小黄说:“我们都是做个体的,这样的生活很累,每天需要在外面奔波。万一经济大环境不好,一年的付出就没有收获。而且你看看,前几年忙的时候都没时间照顾你。所以还是找个稳定的工作来得好。不要求晋升,只要本本分分的拿一份工资就好了。”小黄的父母常常用这样的理论给小黄“洗脑”。

经不住父母的一再劝说,小黄也走上了“考公”这一条路。她像普遍的考生一样买回了许多的考试资料,在家自学。她报名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地区的事业单位考试以及省考。“虽然我在读着这些考试资料,但是我的心却不在这。在备考期间,我还是经常关注我自己喜欢职业的招聘信息,而且还悄悄地投了简历。”小黄这么说道。每一次的考试她都去参加了,最终她通过了大学生村官的考试,同时她自己投的一份喜欢的工作也同意录取她。

第6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一、建章立制

宏观上已有《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但在微观上还要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制订好“三个办法”,予以充实、完善,使面试工作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一是面试暂行办法(规定);二是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三是面试监督暂行办法(规定)。面试暂行办法要明确面试的主管机构,面试评委的组成,面试方法,面试程序,面试规则等等。面试考官管理办法要明确考官资格条件、义务与权利、资格的授予、管理与培训等等。面试监督暂行办法要明确监督工作的组织、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对违纪的处罚、以及监督人员的纪律等等。

二、完善环节

1、试题命制。试题是面试三要素中的重要要素,关系选拔公务员的素质。根据实际需要,面试考,试大收集整理试题可以分非专业试题(公共试题)和专业试题。非专业的面试试题的命制一般由设区的市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拟制。命题人员一般由考录工作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既有理论又懂业务的骨干、命题专家共同组成。面试题应具有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鉴别性、灵活性、延伸性、可行性、确定性。试题要能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如果是结构化面试,其试题的拟制要包括:问题(即题干)、出题思路(命题缘由)、主测要素、参考答案或评判标准等内容(以供考官评分时参考)。

2、试卷组合。在试题组合上,无论新拟制或从题库中生成的面试题,都要注意做到:面试与笔试的分工协作,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趣味性与启迪性不可分割,针对性与可测性相互配合,难易程度与考生实际水平以及职位需要力求适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考生组卷,一般可按不同对象的考生分为:有工作经历的考生和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考生两类。前一种考生以测试特殊素质为主,后一种考生以测试智力发展潜力为主。组卷要针对测评要素,一套试卷中,大概有4至5道题,一般包括测试考生的理论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与应变能力、公关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依法行政意识和适应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等,同一内容的题目不重复,如测评公关能力的试题,一套面试题中只能有1道题,不能有2道题以上。

3、考生排序。考生是面试的三要素之一。组织全省性的统一考试,参加面试考生是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的。为了保证质量,笔试成绩合格线应由省人事厅统一划定。参加面试的考生,要从笔试成绩上省定合格线的考生中,按照每个招考职位数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严格依次确定。如果个别职位考生成绩上笔试合格线的人数达不到录用职位数3倍的,按照上线考生的实际人数参加面试。如果个别职位只有一名考生进入面试,没有对手与其竞争,为把好人员素质,对该位考生则要求其面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如70分)以上才能进入下一个(考核、体检、录用)环节,但这一要求须在面试前告知参加面试的考生及面试评委(考官)。

4、考官管理。面试考官是面试三要素的关键要素。加强考官管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对考生进行准确、客观、公正地评判的高素质面试考官队伍,对于把好公务员“进口”,巩固考试录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选好考官对象。拟担任考官的人选主要应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人事)处、各类业务职能处(室)、各机关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中选拔,在组合上应注意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结构,在具体要求上考官人选必须是政治、业务、身体、心理素质好的,并通过培训、考核等程序确定。

(2)明确考官资格。对面试考官的资格可以进行分级。比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或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必要时也可以设四级、特级,并规定面试考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各个级别应具备的相应的资格条件。

(3)强化考官培训。对新任考官,进行任职培训;对老考官,进行知识、技术更新培训以及晋考,试大收集整理升级别的培训,以及当年有关面试工作具体要求的培训。

(4)把好资格授予关。可以成立全省面试考官资格评审委员会(临时),对面试考官的资格进行严格评审把关。其成员一般由:省人事厅分管领导、公务员管理处负责人、著名考录专家等若干人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各级面试考官资格的评审、授予、晋升、取消。

(5)加强业绩考核。建立面试考官业绩考核制度,包括建立工作业绩档案,记载参加面试工作的主要情况。每年或两年考核一次,并填写面试考官业绩考核表。考核结果作为面试考官资格审核和晋升的依据之一。不合格者随时淘汰。

5、评委组织。面试考官可实行分层分级组织、选派。考官的选派及其组合的形式有:一是部门组、统一组、专业组、划片组、1+X组。二是面试评委由人事部门选派的考官与用人单位选派的考官组成,考官人数一般以7名或9名为宜。在考官选派中,实行考官队伍电脑化管理。

6、面试方法。录用国家公务员面试方法有许多种。例如:面谈法、情景模拟法、实际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测试法、背景调查评价法、文件筐测评法、人机对话测评法、脑像图测评法等。为了使面试更加客观、公正,广大考生更能接受,现阶段,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式的面试方法比较多见。

7、成绩计算。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目前公务员考试总成绩中,多数人认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均为5:5(即1:1)比较科学、合理。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严格依次确定参加体检、考核人员的名单,并予以公布。

8、考场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面试考场设置;考场布置;席位设置;候考室设置;以及制定评委守则、主考主持词、考生须知、旁听人员须知、评分表、评分参考标准等。

三、组织领导

1、健全机构。省市委组织部和省市人事厅局是全省市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负责全省市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市、县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面试工作必须在综合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组织、指导、监督下实施。省、市级综合管理部门应按照《录用国家公务员面试考官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组织面试考官培训,建立面试考官库,以及评委工作业绩档案,将评委在每次面试中所承担的工作、面试的人数以及面试的绩效等纪录在案,并定期进行面试考官工作考核。

2、加强领导。为保证面试的客观、公正,面试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面试工作的领导。

四、监督检查

现阶段可以成立非常设监督机构(监督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也可以聘请社会监督员。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允许他们对不公正面试进行曝光;以及群众监督,允许推荐群众代表到场旁听面试。甚至让已面试过的考生旁听后面的考试。为规范监督必须制定各类监督、旁听人员守则。

1、加大监督力度。面试工作监督的重点是,严格把握好易发或多发违纪违法的主要环节:一是面试试题的拟制、押运、保管、领取、启封、签收等,监督人员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认真实施监督,并验证签名,以示负责;二是监督面试考官临场随机抽签上岗,最大限度地遏制考生与考官在考前的接触机会,责成有条考,试大收集整理件的地方或单位实行考官入闱或异地交流上岗,发现需要回避或其他不适宜担任考官的人员,有权建议立即撤换;三是监督考生的分组和出场顺序必须采取临时抽签的办法确定;四是监督检查面试考场的设置是否规范,没有监督人员在场的,不能进行面试,面试成绩须经监督人员确认无误后予以签名,否则不予办理录用手续。

2、提高监督人员素质。为避免和防止监督形同虚设,应对监督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要求学习和掌握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熟悉相关业务。做到持证上岗,依法办事,忠实履行公务员录用面试监督人员守则。

3、拓宽监督渠道。在监督人员的选派上,除了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选调精兵强将外,同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主动邀请纪检、监察和邀请特邀人事监督员参加,加强对面试工作全过程的监督。面试考场设立监督席,必要时增设旁听席、记者席。同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

第7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与西南交通大学陈光教授谈社会转型期的择业观 2005年全省省级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公招数据显示,报考人数与录用名额的比例超过100:1的职位达18个。其中,报考人数与录用名额的比例最高者达884.5:1。 四川公务员报考的“火爆”场面不过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据国家人事部统计,全国有36.5万人参加200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比上年增加47%。10282个岗位平均每个有35人竞争,竞争难度大大超过高考和考研,各大媒体形容,国家公务员考试已成为“目前中国最艰难的考试”。 为什么公务员考试如此火热?“公务员热”又向我们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看待“公务员热”?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光教授。 “热”自何处 记者:2001年,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人数为3万多人;到2005年,这一群体达36.5万人。仅仅5年翻了10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陈光:今年对公务员考试的一个生动形容是,“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对于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火,我的看法是,首先,这是公务员考试制度造成的。在现代社会,“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试,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其次,从2004年开始,公务员招考放宽门槛,包括取消户口限制、取消身份限制、减少专业限制等条件。 记者:今年四川公务员报考有什么特点? 陈光:总的来讲,今年公务员招录有3大特点:一是考录比例非常悬殊。据我测算,四川今年的考录比例是53:1,高于全国47:1的平均比例,超过已往任何一年;二是报考者的学历层次比较高,研究生占考生比例约20%-25%之间;三是报考者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 记者:据调查,针对“公务员吸引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工作稳定”的达53.3%,看来,这是吸引众多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所在。 陈光:正是如此。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它在诸多工种中具有的较高吸引力。它的公共性,使人们对公务员掌控的社会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充满较高的预期;它的稳定性,使公务员成为风险最小的职业,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它的保障性,让公务员能够最充分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实惠。人们往往看重社会声望较好的职业,而公务员正满足这个条件。

“热”至何时 记者:20世纪80年代,伴随全国“下海”热潮,许多年轻人纷纷走出国家机关。20年后,众多年轻人却纷纷又从外面的世界“挤”进机关。这说明什么? 陈光:与过去的创造社会共同财富、实现个人价值不同,现在的人们更热衷于使用财富、管理财富,参与公共事务。“公务员热”不可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那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生活,所以会有“下海”创业热,而经过20多年经济的相对高速发展,人们经济比较宽裕了,同时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短时间内创业盈利的空间变小,于是整个社会的管理问题开始被更多人关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心态和行为;另一方面,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对人们择业观仍有重要影响。应当指出,当前政府、公务员在掌控公共财力资源、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以及获得工资外福利待遇等方面,不仅优于其他行业,而且他们的失业风险还是最低的。所以,从短期来看,“公务员热”还很难改变。 记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务员热”中的人们是非常理性的,他知道千军万马中自己一旦冲出去,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 陈光:这就有一个责、权、利相匹配的问题。人们也许更多地考虑到公共职位的“优越性”,但是要做一个称职的公务人员,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公务人员应当是素质最为优良的职业人。公务员职位的稳定性、保障性是与崇高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相匹配的。“公务员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任务艰巨,我们的行政行为急需规范。 怎样看“热” 记者:“公务员热”持续升温表明:与公共事务相关联的岗位已成为人们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这揭示出什么问题? 陈光:在我们分析后得出,“公务员热”表面反映了人们就业思路在转变,表明人们更加渴求公务员工作的稳定,以及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较高的一种心态。但实质揭示出三个问题,即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公务员机制建设的缺陷,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记者:那么,“公务员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吗? 陈光:它也是国际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不同国家公民的就业观念各不相同,但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不相上下。比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行过500多次公务员录用考试,平均考录比例达21:1,其中有些高级职位考录比例甚至达333:1。但应看到,中国的考录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应当说,“公务员热”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又具有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记者:我们应如何理性应对当前“公务员热”现象? 陈光:“公务员热”反映的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理念的变化,也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大变化。在社会转型期,“公务员热”是一个必经过程,它并不是盲目的,甚至可以认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当然,在大量人才涌向国家机关的新形势下,政府在公务员选拔过程、相关制度设计方面应更加合理规范;作为“机关人”,公务员应牢固树立为大众服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作为个人来说,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们,要用心研究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要克服一定的盲目性。毕竟,公务员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观点]

“公务员热”凸显三个问题 就业形势 35个人竞争1个职位,这样的比例虽然在公务员考试中“再创历史新高”,但在其他事业单位的招考中,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公务员热”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乃民生之本,缓解就业压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机制建设 竞争机制、淘汰机制的缺失或形同虚设,很可能让一些人端着无风险的“铁饭碗”却损害工作效率,造成财政虚耗。而这一弊端,在择业者看来却很可能成为“优点”,并进而成为自己“首选”的因素。不能强求每个考生都从公共利益来考虑问题,但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应是公务员队伍建设中不可轻忽、不可懈怠的一个命题。 社会保障 公务员成为考生眼中的“香饽饽”,除了“铁饭碗”的诱惑,还有“铁保障”的诱惑。别的暂且不说,单是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他职业群体无法望其项背的。为什么“单位人”很难向“社会人”转变?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社会保障畸轻畸重,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应朝着更公正公平的方向前进。[交锋]

是铁饭碗? 正方:作为现今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公务员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公务员正点上下班,工作条件良好,而且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小,前途较稳定,不吃青春饭,只要不犯错,可以安安稳稳一直做到退休。近几年来,经过多次加薪后,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相比,工资待遇也优于普通民营企业。同时,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比较高,福利待遇也有保障。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使得人们对公务员的评价和职业期望值都比较高。在人们心目中,公务员不仅是“铁饭碗”,甚至变成了“金饭碗”。 反方:当公务员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端了“铁饭碗”。公务员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已经在逐渐建立。尤其是近几年,公务员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首问责任制”、“限时答复”、“末位淘汰制”等制度的实施,使得公务员工作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突出了对公务员行为规范及考核的量化制度的建立,公务员“进口”将更严格,“出口”渠道更加畅通。公务员不是市场经济下的最后一个铁饭碗。 利弊几何? 正方:公务员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公务员热与我国的公务员招考更加注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密切相关。在公务员报考中,已经不再设户籍限制,这为全国范围内的报考者提供了平等的报考机会,这表明我们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其次,众多人报考公务员,有助于人才的选拔和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反方:我国报考公务员热的“奇观”,是市场吸引力正在迅速流失的一个明确预兆。其本质,则是中国人对市场的信任正在急剧下降。由于人们之间横向的传统信任纽带遭到肢解,导致民间企业本身很难超越地域提供信任资源。如此,民间企业本身的市场就只能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低水平的信任被迫重新向官僚系统纵向聚集。它不仅为官僚体系提供了合法性,也为一些官员最大限度地寻租提供了可能。 是正常的人才流动? 正方:公务员热与“大城市热”和农民工赴城“找工热”并无实质的区别,这些都是人才流动的正常规律。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大多数人一辈子固守在一个单位,做着从一而终的工作。而公务员招考给人才流动提供了相对简捷和公正的渠道,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第二次选择工作的可能,而不是把第一份工作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热加速了人才流动。 反方:公务员的众多职位均要求高学历,说明国家对于公务员素质能力高要求的重视。但这样的规定,会造成政府和社会争夺人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单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基层岗位。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公务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时,培养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引起政府注意。(记者陈婷)[专家简介]

陈光,1961年生,安徽濉溪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技政策与公共管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物宝天华国际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四川省重点软科学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项目10余项。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等多项奖励或称号。 [链接] 一些发达国家在设置公务员招考条件时,门槛并不是太高,但是涉及具体职位时,要求往往严格而又细致。由于人才流动、自然减员及职位增加,当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每年都要招考公务员。 欧盟:身体条件不作苛刻要求 欧盟许多成员国家招考公务员,一般对外貌、身高、体重、肤色不作限制,只对于“患有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严重疾病者”不给予报考资格等。但对于一些肢残等人士,只要“身体缺陷不会威胁公务员本人及其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不会严重干扰公务员履行职责”,录用机关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特殊照顾。对于军队、警察、消防等特殊行业还是有特殊要求的,并向公众解释清楚。值得一提的是,欧盟许多成员国家在公务员招考公告时,一般不会对每个职位报考人员的学历和专业作出苛刻限制,但是会对每个职位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作出详细而又具体的描述。 美国:不设最高年龄限制 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从1955年开始,美国各级政府在招考公务员尤其是中高级公务员时,纷纷将报考人员的学历资格限定为大学毕业。至于年龄限制,美国各级政府并无统一的限定标准,对报考人员的最低限制年龄一般在18岁至21岁期间,但是对最高年龄限制则不多,尤其是对涉及法律、财经等特殊职位,往往还会适当提高报考人员的最低年龄。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从未对报考人员的最高年龄做出任何限制。 日本:任何人不得阻挠报考 日本十分鼓励公民报考公务员,认为这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一种表现,因此对报考人员的限制条件比较宽松,录用考试一般分为高级考试、中级考试、初级考试3个等级进行。为保障公民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权利,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人都有权利报考公务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挠,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完)(陈辑)

第8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一、以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坚持引进、培养并举,优化人才环境,着力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

㈠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一要全面实施“325人才引进工程”。全年确保引进各类人才2500名以上,其中中级职称或学士学位以上的中高层次人才2000名,重点解决我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工程等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二要积极组织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重点组织好市内外4次大型人才交流活动,对来我市应聘的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将继续实施交通费补助。要进一步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适时增加交流场次。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全国性的各类人才招聘。三要努力办好国内重点高校xx实习基地。重点联系10所左右高校,选拔300名左右外经外贸、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类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实习,力争有百名以上毕业生留我市工作。四要大力实施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制度。对携带国家发明专利或高新科技成果来我市创业并用于产业化的各类人才;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市财政给予3-1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五要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积极实施引进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符合年龄规定要求的可办理《工作居住证》,并享受本市同类人事人员同等待遇。六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智力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内外专家来我市进行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帮助解决重大技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全年力争引进国内外智力项目50个以上,其中国外智力项目20个。争取设立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㈡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要继续推进“115人才工程”,着力抓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培养工作机制,确立培养目标,落实培养措施,加大培训力度。要努力改进完善培养人选选拔、考核和科研经费资助等各项管理工作。二要重视做好在职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根据高层次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规划,将选送3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赴国(境)外参加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和城建规划等专业培训。继续选送一批在职优秀中青年赴国内重点高校培训深造。三要会同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办班,开设国际商务、财务总监、市场营销和工民建等专业班次。四要创新形式和内容,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根据本市2003-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计算机应用能力(三级)》、《WTO基本知识》和《通用英语水平等级》等公共课目的培训,同时要切实抓好专业课的培训。五要继续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对到村工作满二年的,将择优考录到镇属事业单位工作。要切实加大培养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工资报酬等相关待遇。

㈢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一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要大力宣传重才爱才单位以及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适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表彰奖励人才工作先进。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要积极推进人事工作,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定期人才供求信息。三要创造条件,争取建造一批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人才公寓,重点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居住问题,市财政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网络,积极发挥镇(街道)人才服务站作用,建立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着手启动现代化人才大厦建造。

二、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

㈠强化公务员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按照上级有关公务员培训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公务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要加强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和《行政许可法》等。要继续抓好公务员计算机三级、电子政务、英语等级培训和初任培训、学历培训等。

㈡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按照“凡进必考”要求,组织实施市镇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加强公务员轮岗交流工作,积极探索机关中层骨干跨部门交流办法,大力推进年轻优秀公务员多岗锻炼,对关键岗位上的公务员实行定期轮岗。根据市镇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工作,更好地发挥考核的评价激励作用。要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制度,严格惩戒制度。

㈢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执政为民意识。要继续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规范公务员服务行为,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宣誓制度,增强公务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度,克服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现象。要引导公务员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三、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切实增强事业单位生机和活力

㈠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围绕人事管理“进、管、出”各个环节,继续推进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用人制度改革,规范完善聘用制度,切实加强聘后管理。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度和人事制度。继续实施紧缺专业人才聘用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严格考核和解聘辞聘等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㈡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事业单位自主选择岗位工资、结构工资、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合理拉开收入档次,使分配向绩效和关键岗位倾斜。

㈢积极探索职称制度改革。要按照科学分类、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宏观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社会评价机制,实行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要改进完善聘任制度,严格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宏观控制,推行以考核为依据的竞争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㈣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事业单位性质和职能,做好分类管理工作。要从严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法人登记管理和年度检验。

同时,继续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干部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目标管理考核、退休干部管理和工资福利等日常工作。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争创“四型”机关

第9篇:公务员省考培训范文

一、认清形势,把握人事人才工作新要求

2009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8.2亿元,同比增长13.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80.2亿元,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9亿

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8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5383元,增长1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人才智力保障支持的结果。一年来,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和广大人事干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努力解决人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各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一些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一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集中审批全面完成,公务员管理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圆满完成公务员年度考评任务。以能力建设为主线,加强了公务员培训力度,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做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引进、考聘博士27名、硕士302名,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2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名,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组团参加"中国山东第五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并取得丰硕成果。大力实施"百名外国专家兴沂蒙"工程,聘请外国专家161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7亿元,居全省前列。

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围绕金融、文化、物流、旅游等产业,在编制限额内对部分单位进行了更名、撤并、调整或加强。着力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水利、粮食等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党政群机关编制实名制,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做法在全省推广,并得到中央编办的高度评价。

四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以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推动了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调动了事业单位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安置工作取得新成效。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了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持续稳定增长。圆满完成了181名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任务。

上述成绩的取得,倾注了全市人事编制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当前人事编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未见底。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经济社会顺利发展重要支撑的人事编制工作,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减一增"上: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劳动用工需求大幅减少。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招聘毕业生的单位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企业层次明显下降,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也大幅下滑,许多企业取消、缩减或推迟了招聘计划。另一方面,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新的高峰,预计接收毕业生将达3.5万人,数量较去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一减一增",使高校毕业生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能否促进就业增加,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

二是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复杂形势,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迫切和艰巨。与人事编制部门有关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都需要加快步伐。

三是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人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实践证明,每次经济危机中,越是重视自主创新、重视人才作用的地方和企业,抗冲击的能力就越强。我市是人口大市,但不是人才强市,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紧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破产裁员,科研经费紧缩,包括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一大批人才面临失业风险,发展空间受到压缩,这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引才机遇。要抓住机遇,抓紧引进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紧缺人才,使之成为我市科学发展的新资源。

分析形势、认清大局,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不断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二、突出重点,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年,全市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局,服务发展,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突出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把加强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围绕人才强市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一是继续抓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切实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中心,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人才载体在聚集新兴产业、巩固产学研合作成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大力引进国外智力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要抓住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蕴含的重大机遇,瞄准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研发等高新技术领域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吸引和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新模式,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要积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招揽海外人才。要继续实施"百名外国专家兴沂蒙工程",积极响应国家外专局的"千村引智示范项目",重点抓好日本水稻逆"v"字栽培技术、美国蓝莓、自然养猪法等引智成果的推广。

三是不断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要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能力、业绩和贡献的导向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努力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把引进的人才放在重要岗位上,满足他们干事创业的愿望;坚持来去自由,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引才用才环境。要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

(二)加强指导服务,千方百计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现在已经成了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引起了中央、国务院、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元月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这是国务院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就业是发展之源、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政府之责。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同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又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希望,能否顺利就业,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国家的人才战略与和谐发展,关系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平安,关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

最近,从教育部的信息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20万,再加上前几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估计今年大学生就业任务是在700万左右。**是人口大市,也是生源大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人事工作的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广开就业门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等专项计划,并结合我市实际,扩大项目范围,部署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全科医师培训计划,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力度,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路子,以创业带动就业。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功能齐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反馈、监测和预警机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就业派遣、失业登记、社保参保、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评估,将督查和评估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和高校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非公领域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就业氛围。

(三)以完善机制为重点,继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在总结前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登记、备案工作。要继续完善公务员考录工作,按照公平性原则,提高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考录成本。要进一步放宽基层机关公务员报考上级机关的限制,加大从基层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要健全公务员任用和退出机制,逐步解决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要大力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切实抓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和对口培训,促进公务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要深入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活动,提高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积极参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同时,要深入调查研究,配合省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配套法规建设,完善公务员考录、考核、奖惩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公务员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去年8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意见》,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稳妥,认真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二是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最近,中央转发了中央编办《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县区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总结前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扩大试点范围,适时全面推开,确保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改革中,要注重把握四个方面: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切实推动乡镇职能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方面转变;要区分不同类型,统筹设置乡镇党政机构,推进乡镇事业站所改革,合理确定人员编制规模,着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要明确界定县乡之间,乡镇与派驻单位之间的责权关系,改进管理工作方式,健全完善考评办法;要把乡镇机构改革放到推进农村改革的全局中通盘考虑,注重搞好与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其他相关改革的衔接配套、整体推进。三是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监督管理。要严格把关,管住总量,确保中央和省确定的各级政府机构限额不突破,确保市、县、乡行政编制总额不突破。有减有增,管好存量,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在2011年前完成消化超编人员任务。要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健全机构编制人员和财政预算管理的配合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畅通监督渠道,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有关案件要逐一查处,严肃追究。

(五)进一步抓好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加快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进度,成熟一批改革一批,在总结完善新闻影视、出版发行等行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政策认真进行审视和论证,需要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尚未出台的有关政策要抓紧研究制定。二是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健全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续订等相关办法和合同履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维护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性质事业单位的招聘用人方式,不断提高招聘工作水平。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尽快完成主要行业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工作。要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规范职业资格管理。三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年要重点研究制定九年义务制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落实。要配合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落实相关人员的工资待遇政策。认真研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和分配办法,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

(六)切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完成今年安置任务。要严格执行安置计划,拓宽安置渠道,完善自主择业政策,加大干部就业创业工作力度,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干部解困工作机制,抓好各项解困政策的落实和维稳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对人事编制工作的领导

一要大力支持人事编制工作。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把人事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起考虑、一起研究。对人事编制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及时听取汇报、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涉及部门多、改革和创新难度大、需要整体推进的工作,以及关系民生、事关稳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要加大协调力度。要解决好人事编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关心爱护人事编制干部,做到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更好地激发广大人事编制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人事编制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请示和汇报工作,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把人事编制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