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世界主要经济体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有些国家甚至负增长。我国虽然仍然保持较快速度的经济增长,但也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危机的产生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失衡造成的。如何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这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者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为正确处理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功能 政府功能 关系 分析
如何定位和适度调整好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的关系,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分析研究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失灵和政府调控的缺陷和失灵的基础上,对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关系加以经济学模型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处理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关系的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市场机制的缺陷分析
(一)市场的天然垄断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个优胜劣汰过程的形成,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参与竞争的主体通过对生产成本的不正当性地压低造成的。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的需要形成垄断组织,操作了市场定价。这种垄断的形成往往不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够自觉克服的,这就会导致垄断权力的滥用。典型的表征就是,一部分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使得大部分企业由于没有成本优势,成为了被淘汰的一方。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导致经济发展成为了少部分经济寡头受益、绝大多数市场主体受损的过程,这显然是需要市场机制之外的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配置非最优性
从市场经济理论上推断,市场机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但是看似完美的一整套市场机制在面对不同利益诉求的市场主体时,其配置的效益就必然会大打折扣。比如,对同一生产原材料的采购价,一些厂家采用非市场交易手段比如变相垄断,取得较低的采购价,在生产技术和宏观政策环境基本均等的情况下,其他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将会被迫抬高。显然,这种配置过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这是帕累托最优理论在实践中经常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
(三)市场偏好非公共性
市场主体不是由一个个“上帝”组成的,而是由首先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普通人组成的。这就导致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时,天然存在排他性和竞争性。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要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分配的整体平衡,这就必然需要有这样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能够保证提供绝大数民众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仅仅靠市场的自发供给是难以有效实现的。
(四)市场信息不对称性
在实际的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由于每个市场主体掌握的信息、资源不一,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非常容易引发商业道德和诚信危机,进而阻碍和损害社会各种资源实现配置效益最大化。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资源的通畅流通是确保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但是这个“前提”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其他手段的辅助,才能充分保证。
(五)市场导致分配失调性
由于市场的天然垄断性、资源配置的非最优性、产品提供的非公共性以及市场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难以实现公平分配,容易出现贫富分化,使经济发展效益难以有效转化为社会效益。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这种分配的失调性非常容易诱发社会危机甚至政治危机。
政府调控的缺陷分析
(一)由政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导致调控效益降低
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动态性和复杂性。动态性是指市场经济的运行变动性较大,大量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变化周期比较短。复杂性是指由于市场主体的多级市场关系,导致对一类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分析研判难度变大。这就给政府判断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正确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如果政府对经济信息掌握不够充分、不够完全,把握不够准确,获取不够及时,那么政策的制定就会存在不合实际、滞后等问题,进而背离甚至违背宏观调控政策的初衷,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由政府行政效能不强导致的调控效益降低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采取的是先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再政治领域的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的。相对于市场经济改革的迅猛发展,行政体制的改革推进相对较慢。许多行政部门和行政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思维、理念和方式方法比较欠缺,应对和管理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够,这就导致行政部门在制定和推进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效率和效能比较低,导致调控的效益难以有效显现出来。此外,部分行政官员经受不住经济等利益的诱惑,利用特殊的职权和职务之便搞“权力寻租”,以牺牲公共利益的代价换取个人“丰厚收益”,严重扭曲了调控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三)由行政体制改革导致的调控效益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职能部门。比如,为了有效提升行政效能,严厉遏制权力寻租现象,政府设置了许多机构,这导致行政机构日益膨胀。但是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迅速增加并不必然产生高效率,相反,还经常会出现“人浮于事”、“职能交叉”、“职权不清”等现象,这导致行政管理成本的增加,也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的经济学模型分析
笔者通过经济模型对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条件A:用政府调控经济行为所需成本生产的产品数(设为X)=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行为所需成本生产的产品数(设为Y);条件B:这些产品需要所有的资源(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资源);条件C:政府调控所需成本和和市场所需调节成本是既定的。
由此建立方程:W=(Q1,Q2),其中,W是社会财富分配总和,Q1是政府用调控成本生产的产品数,Q2是市场用调节成本生产的产品数。
首先,A点位置代表的经济学含义是:由于政府调控过度导致市场调节作用削弱,即导致W1
其次,从经济运行的长期考察看,经济保持健康、协调的良性状态总是相对的,而经济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这就导致X∶Y比例值处在激烈的变动中。当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趋于完善,信息技术等提升生产效能的重要手段愈发达,X值将大幅变小,即政府宏观调控成本大幅降低,其节约的成本将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效益持续放大,在这种良性状态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将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于是就形成了政府调控能力和市场调节能力的“双提升”,如图2的L1上的点的连线,这条连线斜率的变化揭示的正是上述经济学意义。
再次,当市场发育愈发成熟,整个经济体内部的主要产业呈现高度专业化发展态势,市场经济所需的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时,同样可以得出结论,即Y的比值将大幅降低,也就是说市场的自我调节成本也将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必然导致政府调节成本的降低,于是就形成了政府调控成本和市场调节成本“双下降”,如由图3中L2上的点的连线,这条连线斜率的变化斜率变化揭示的正是上述经济学意义。
最后,如果政府调控成本和市场调节成本降低的比例是相同的,那么X∶Y将保持不变,如图4中L3上的点的连线,这条连线的斜率变化揭示了这一经济学意义。
科学处理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关系的政策建议
一是在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政府宏观调控所占比例与市场机制作用所占比例尽管可能不一样,但只要它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那么整体社会效益就会不断提升。
二是在市场经济发育愈发成熟、各大主导产业以及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只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幅度、力度和范围不断缩减,市场发挥作用比例缩小,整体社会效益将不断提升。
三是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对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两者必须在一个合理的边界内,否则,就会引发经济危机。这个合理的边界就是一个等式:政府宏观调控所需成本-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所需成本等于0。
综上所述,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多变的,政府必须在充分尊重和运用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和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调节之间的关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只有实现良性的合理科学的互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均衡健康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有效转化为社会效益,从而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姚寿福.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
2.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4.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28)
5.达鲁.谈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督[J].行政与法,1994(4)
关键词:诚信原则 功能 立法完善
诚信是指一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尤其是偿债能力的一种社会评价,它和风险成反比。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限制不正当竞争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它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市场经济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法律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高度发达,诚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诚信原则基本理论问题,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诚信原则的界定
诚实信用原本只是作为一种道德存在于民事习惯中,它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讲求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民事习惯演变为现代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经过了从民法的补充规定到仅调整债权法律关系,到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类法学不断发展的结果。从历史阶段来说,诚信原则的发展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
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阶段,资产阶级基于依法治国的思想,保留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但剥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诚信原则被限制在债法的适用范围内,或规定为合同履行的基本准则。现代民法阶段,诚信原则的诚信要求与自由裁量权走向统一,承认了法官的能动性,对发展和补充法律起了很大作用,还规定了任何人都必须诚信的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诚信原则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诚信原则的性质由补充当事人意思的任意性规定质变为具有强制性的规定,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债法,而且适用于一切民事法律关系,不仅适用于合同的订立、解释和履行,而且适用于一切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履行。至此,诚信原则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完全确立。
诚信原则的功能
在现代民法时期,诚信原则具有诚信指导和衡平权授予的双重功能,它打破了立法与司法两权之间的僵硬划分。诚信原则被定义为立法者对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三方利益平衡的实现,取决于当事人以诚实的心理和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法官根据公平正义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由此,诚信原则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社会间的利益关系,诚信原则要求尊重他人利益,以对待自己事务的态度对待他人事务,不得损人利己,保证法律关系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利益。当发生特殊情况使当事人利益关系失去平衡时,应进行调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复,由此维持一定的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诚信原则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的内心状态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指导作用;其次,它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限授予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正常的交换秩序,这就要求商品交换的主体应遵守诚实和信用方式,遵守法律和合同,尊重他人利益,不以自己活动损害第三人和社会利益,唯有此,才能保障商品交换的发展。同时确定诚信原则,不仅在于建立和维护正常商品交换秩序,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在商品交换中,人们恪守诺言,讲求信义,互相信赖,体现和实践了社会公平正义观念,促进了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及社会道德水平提高,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转贴于
诚信原则的立法完善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到了互联网时代,信用几乎是电子商务的灵魂。信用缺失不仅导致个人、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总成本大大提高,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而且会严重侵蚀社会诚信资源。法治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在于人们的合法预期受到保护,各种社会主体都应坚持诚信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规定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于公司“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及上市中的“虚假陈述”有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刑法》对金融诈骗等犯罪课以重刑。但仅有这些还不足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不守信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还应加强诚信原则的立法完善。具体如下: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信用和管理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诚信体系势在必行。
建立“企业资源信息网”,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获得企业的资源信息。企业一旦违反诚信原则,即可公之于众,这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用市场手段建立发达的诚信服务业,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开办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其从业行为,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公开、中立的形象。建立社会公示制度,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出现恶意逃废债务、失约失信行为,经公证部门或司法机关认定,受损一方均可通过媒体公示,督促其自觉守信履约,形成社会信用监督。成立由政府部门和民间企业组成的诚信管理服务行业协会。这一机构的任务是开展诚信管理与应用研究;提出立法建议或接受委托研究立法,提出有关诚信管理法律草案;协调行业与政府及各方面关系,促进行业自律发展等。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首先,应完善现行《公司法》、《证券法》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尤其要加大失信者的违规成本。民事责任制度不但能有效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裁不法行为人,还可以有效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进而促进证券市场良性发展。在完善民事责任制度方面,我国可借鉴美国有益经验,上市公司只要没履行诚信义务,就应认为违法,就要对投资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投资者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差额就是损失额。我国法律规定无论自然人还是法人是平等的,但实践中,法人地位高于自然人,所以经常会出现法人损害自然人利益但不受惩罚的现象。因此吸取美国有关诚信原则,对建设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有重要意义。
其次,应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诚信管理法》、《个人诚信管理法》、《公平使用信息法》等规范诚信专门法,将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纳入法制轨道。企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我国企业诚信意识之所以淡薄,除了企业自身还未建立内在诚信责任制度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与社会没有对企业构成强有力的外在信用约束机制。在个人信用方面,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个人消费信贷的专门法律。如果不建立个人诚信体系,政府、企业、个人不遵守诚信原则,这必将制约经济发展。立法先行则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扩大宣传力度以增强全民诚实信用观念
这是实现诚信原则社会功能的关键一环。只有加紧扩大宣传力度,加强诚信原则及其功能与作用的法制宣传和道德的形象教育,使诚信原则深入人心,被广大群众所认同,诚信原则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蔡章麟.债权契约与诚实信用原则.汉林出版社,1998
2.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为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本文设计了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首先系统分析驾驶员状态、驾驶行为和车辆行驶状态关系;然后构建了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双核DSP控制单元硬件平台;其次利用PERCLOS算法等判断驾驶人疲劳驾驶状态,并运用数据融合技术将车辆状态信息与驾驶人状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与异常驾驶判断,最终实现汽车异常驾驶报警,实践表明该系统实用可靠。
【关键词】异常驾驶 状态检测 PERCLOS算法
交通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一般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两个因素导致的,一类是由于外界因素,一类是由于驾驶员自己因素导致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占93%)、车(占4%)两方面原因引起的,而道路、交通、气候、管理等方面原因仅占3%。为了有效提高交通安全,预防疲劳驾驶产生的危害,本文将从驾驶员生理、操作行为以及汽车工况等方面系统设计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的检测报警系统。
1 系统模型构建与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刺激驾驶者,驾驶者做出判断,从而对车辆进行控制,整个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反馈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闭环反馈系统中各种因素均相互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决定着汽车的行驶状态,驾驶员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态影响着驾驶行为。即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生理与心理活动影响着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活动,驾驶行为活动转化为驾驶人操作行为,且直接映射到车辆行驶状态上。
根据如图1驾驶员状态、驾驶行为和车辆行驶状态关系,分析反应车辆状态的侧向位移、方向盘转角等信息和反应驾驶员状态的脑电波、眼动特性、头部运动特性等信息,可以设计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如图2所示。车辆行驶状态即时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与正常状态车辆行驶状态模型进行比较,同样将驾驶员控制车辆即时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与精神饱满正常驾驶状态下数据模型进行比较,综合车辆状态信息与驾驶员状态信息从而分析判断异常驾驶状态,当出现异常驾驶时进行报警。
2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主要由双核DSP控制单元、存储单元、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本地与远程报警、接口电路等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双核DSP控制单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和软件任务间的通信和调度,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判断异常驾驶状态,并输出语音报警等相关提示。
存储单元:存储系统程序,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存储正常状态下车辆行驶状态模型数据信息,以进行数据比较。
信号采集与预处理: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车辆行驶时的转向加速度等车辆状态等信息,CCD等相关视频采集器件进行眨眼幅度、眨眼频率和平均闭合时间等驾驶员状态等信息采集与处理。
本地与远程报警:进行语音报警提示与远程报警,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
3 车辆状态与驾驶员状态检测
3.1 车辆状态检测
异常驾驶直接反应在车辆状态上,驾驶人疲劳水平变化将影响驾驶人对车辆的操作行为发生变化。正常状态下,驾驶人反应敏捷,能及时感知驾驶环境变化和车辆行驶状态,及时做出判断,实施对应驾驶行为控制车辆行驶状态,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随着疲劳水平增加,驾驶然对周边驾驶环境变化和车辆行驶状态感知能力以及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均下降,从而导致驾驶人对车辆的操作变量和车辆状态标量均会出现异常。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横向位移量等车辆轨迹变化以及车道线偏离等车辆行驶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对车辆操作行为如方向盘转角控制、急加速、急减速等信息也可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3.2 驾驶员状态检测
汽车异常驾驶关键是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通常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包括驾驶人生理信号的检测和驾驶人生理反应特征的检测。研究表明,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EEG、心电信号ECG、心率变化HRV等生理指标会偏离正常状态值。同时疲劳状态驾驶人的眼动、头部运动等生理反应与精神饱满的驾驶员明显不同, PERCLOS算法证明眨眼幅度、眨眼频率和眼睛平均闭合时间均可用于检测疲劳。
PERCLOS算法采用眼睛闭合程度进行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其原理图如4所示。
图中曲线描述某次眨眼过程,t1-t4为某次眨眼从眼睛闭合80%至眼睛睁开80%的时间,t2-t3时间为某次眨眼从眼睛闭合20%至眼睛睁开20%的时间;状态识别可以计算出PERCLOS值P80。
PERCLOS对一次眼睛闭合过程进行判断,在视频序列检测中,一般以帧为单位,故计算公式可转化为:
P80测量方式以眼睛闭合超过80%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为驾驶疲劳判断标准。当PERCLOS值P80>15%时,为一级疲劳状态,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文中设计的基于双核DSP控制单元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利用PERCLOS算法和数据融合技术对车辆状态与驾驶人状态进行检测和处理,从而判断车辆异常驾驶的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可靠高。
参考文献
[1]KLAUER S G,DINGUS T A,NEALE V L,et al.The impactof driver inattention on near-crash /crash risk:an analysisusing the 100-car naturalistic driving study data [R].Washington.
[2]张希波,成波,冯睿嘉,基于方向盘操作的驾驶人疲劳状态实施检测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7):1072-1076.
[3]Dong Y C,Hu Z C,Uchimura K,Murayama N. Driver inatten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a review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11,12(2): 596-614.
[4]牛清宁,周志强等.基于眼动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3):394-397.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肠系膜上静脉
[中图分类号] R57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6-02
The Change of Rabbit Intestinal Mucosa Structure and Barrier Function Endured Haemorrhagic Shock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Blocking
TAO Lijun1 FANG Jun1 WU Zuozhu1 CHEN Bicheng2
1.The No.1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 325000,China;2.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 of rabbit intestinal mucosa structure and barrier function endured multiple damage by haemorrhagic shock,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blocking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 Methods Twenty rabbi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Plasma endotoxin and MDA of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were detected before shock,one hour after shock and one hour following resuscitation,terminal ileum were taken to determinate ileum mucosa thickness and villus height. Results Plasma endotoxin and MDA level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elevated markedly(P<0.01),ileum mucosa thickness and villus height were declined markedly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The intestinal mucosa structure and barrier function are heavily damaged by haemorrhagic shock,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blocking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then lead to bacteria translocation and endotoxemia,bring about organism harmful influence.
[Key words] Haemorrhagic shock;Ischemia reperfusion;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临床上肠系膜撕裂伤致肠系膜上静脉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日渐增多,手术中需阻断肠系膜上静脉进行修补,因此小肠黏膜需承受失血性休克低灌注、静脉阻断无血流及开放后缺血-再灌注三重损伤。本实验采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模拟临床肠系膜上静脉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病例,观察失血性休克、静脉阻断及开放后缺血-再灌注多重损伤对小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造模与分组
日本大白兔20只,体重1.5~2.5kg,雌雄不限。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戊巴比妥钠(3%,30m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插管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动脉压;分离右侧颈外静脉用于输液及给药,稳定10min,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开腹取小肠标本,分离肠系膜上静脉取血液标本,作正常对照;实验组:经左颈总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在10min内降至50mmHg,建立休克模型,并通过动脉放血和静脉回输,维持平均动脉压在50mmHg水平,休克1h后开腹,开腹后取肠系膜上静脉血样,并阻断肠系膜上静脉,同时开始回输自体血及等量生理盐水,纠正休克,5min后开放阻断,1h后再次取肠系膜上静脉血样,并取小肠样本。
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1.2.1 小肠病理学检查 距回盲部2cm以上取回肠5cm,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4μm),HE染色。采用奥林巴斯BX41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观察3张非连续性切片,每张切片在图像分析仪上测定10个绒毛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其均数作为测定数据。
1.2.2 丙二醛测定 实验组分别于休克1h后、再灌注1h后取肠系膜上静脉血2mL,3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清低温保存备测;对照组于建立颈部插管10min后即开腹取血。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时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1.2.3 血浆内毒素测定 采用偶氮鲎试剂基质显色法测定。实验组分别于休克1h后、再灌注1h后取肠系膜上静脉血1mL加抗凝剂1mL,以1000 r/min离心10min,取血浆保存于超低温冰箱;对照组于建立颈部插管10min后即开腹取肠系膜上静脉血作对照,按鲎试剂试剂盒(厦门鲎试剂厂提供)使用说明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χ±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包,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
对照组绒毛排列有序,黏膜完整,无绒毛脱落坏死,实验组较对照组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明显下降(P<0.01),绒毛间距变宽,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部分顶端绒毛脱落。见表1、图1、2。
图1 对照组小肠形态 图2 实验组小肠形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 MDA及内毒素测定结果
实验组休克1h后血浆MDA及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肠系膜上静脉阻断、再灌注1h等损伤后血浆MDA及内毒素水平较休克1h时再次明显升高(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1t=19.80,P<0.01;2t=5.75,P<0.01;与休克1h后比较:3t=14.80,P<0.01;4t=10.12,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临床上肠系膜撕裂伤致肠系膜上静脉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日渐增多,手术中需阻断肠系膜上静脉进行修补,因此小肠黏膜需承受失血性休克低灌注、静脉阻断无血流及开放后缺血-再灌注三重损伤。
肠系膜上静脉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往往非常严重,入院时血压常测不出,而肠道对失血非常敏感,失血性休克发生时,随着血压下降,血流不成比例地减少和重新分配,最早发生肠道血流量的显著下降[1],加之肠道微循环结构的特殊性及肠黏膜的高代谢、高氧需求,使肠黏膜对缺血缺氧较为敏感,易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凋亡脱落,细胞间隙增宽,从而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黏膜屏障功能削弱,出现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2],最终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3]。本组研究中休克1h后血浆内毒素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说明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进而导致了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并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静脉阻断后随着静脉压力的升高,小肠血供完全停止,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进一步加剧,而血管里内毒素和代谢产物堆积导致和加重局部肠道炎症反应,加重小肠黏膜的损害;另一方面小肠肠腔内压力也相应增高;赵卫川等[4]发现随着肠腔内压力增高,内毒素吸收成倍增多。内毒素本身也可引起肠黏膜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黏膜下水肿、肠绒毛顶部细胞坏死、肠通透性增加,从而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静脉开放后再灌注,肠黏膜血管产生大量自由基,伴随中性粒细胞在局部聚集,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氧自由基与蛋白酶参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加重肠内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加重全身损害[5]。本组研究中发现在休克纠正、静脉开放1h后,血内毒素及丙二醛水平仍有进一步上升,说明缺血-再灌注损伤进一步加重小肠黏膜结构及屏障破坏。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缩短患者术前失血性休克时间,简化术前准备流程,尽早手术,术中应结合上腹部受伤史、受伤部位、出血程度和部位等,尽早探明出血原因,并尽量缩短肠系膜上静脉阻断时间,术后采用对缺血-再灌注保护性药物,从各个环节减少对小肠结构和屏障功能的破坏,从而减轻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减少和避免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褚万立,刘军英,刘雪峰. 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改进及胃黏膜血流量的测定[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16(1):6-9.
[2] 杨洁,聂青和. 肠道细菌移位研究现况[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6):563-565.
[3] Doig CJ,Sutherland LR,Sandham JD,et.al.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critically ill ICU patient[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158(2):444-451.
[4] 赵卫川,赵琪,崔乃强. 肠内压及施压时间对肠内毒素转运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6):370-373.
[5] 要瑞莉,刘爱东,李宏杰,等.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后各器官损伤变化的实验研究[J]. 河北医药,2009,31(13):1554-1555.
关键词 胃肠功能;早期进食;活动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8-0028-03
Effect of early eating and ac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IU Liping, QI Tingjie, PENG Binghua, ZUO Wu(Xingang Central Hospital, Xinyu 338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food intake and ac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February 2016, 98 cases of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 received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and after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admi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9 cases eac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postoperative nursing, and in addition to the routine nursing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arly feeding intervention and active interventi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change of serum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level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exhaust time,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75±1.88)h, (24.58±4.76)h, (44.28±6.33) and (3.04±1.02)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胆道外科常用手术,是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主要方式[1]。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式。本文报道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给予适当早期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新余新钢中心医院接治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98例,均经肝胆超声检查确诊,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30~56岁,平均(40.58±7.33)岁;胆囊息肉7例,急性胆囊炎20例,慢性胆囊炎22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32~56岁,平均(41.28±7.14)岁;胆囊息肉8例,急性胆囊炎20例,慢性胆囊炎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排除精神疾病、合并其他炎症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健康教育等;试验组在给予术后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早期进食干预为术后6 h,患者进食少量流食(白开水或米汤),以刺激患者胃肠道收缩、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24 h后,患者进食低脂肪、低糖半流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循序渐进。早期活动干预为术后患者清醒后,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躯体活动,利于血液循环恢复;术后6 h,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分泌。
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满意度、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血清胃肠激素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满意度评分的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治疗越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行tz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满意度
试验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医疗环境、知识宣教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术后两组MTL、GAS、SS水平均低于术前,VIP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在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时多采取手术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2-4]。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胃肠道无明显损伤和刺激,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术中对胃肠道的牵拉等,会使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蠕动功能麻痹、恶心、腹痛、腹胀等情况[5-6],尤其以术后腹胀较为常见。
出现术后腹胀等情况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患者进行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情况,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早期进食和早期活动干预可刺激患者胃肠道收缩运动和反射运动,加快胃肠蠕动与分泌,利于及早恢复正常饮食[7-9]。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术后MTL、GAS、SS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手术后(P
总之,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能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医疗环境、知识宣教满意度,改善MTL、GAS、SS、VIP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余雪丽, 陈维, 王星平. 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7): 103-105.
[2] Sotiropoulos GC, Tsaparas P, Kykalos S, et al. From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 When the Gallbladder Becomes the Pandora s Box[J]. Chirurgia(Bucur), 2016, 111(5): 450-454.
[3] Igami T, Nojiri M, Shinohara K, et al. Clinical value and pitfalls of fluorescent cholangiography during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 Surg Today, 2016, 46(12): 1443-1450.
[4] 孙东梅.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腹胀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4): 179-180.
[5] 周碧英, 李红.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5, 21(6): 1012-1015.
[6] Awad K, Ahmed H, Abushouk AI, et al.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other antiemetics versus single antiemetics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 J Surg, 2016, 36(Pt A): 152-163.
[7] 冯玲, 樊倩红.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7): 147-148.
[8] Ishizuka M, Shibuya N, Shimoda M, et al. Preoperative hypoalbumin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onversion from laparoscopic to open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J]. Asian J Endosc Surg, 2016, 9(4): 275-280.
[9] 季ィ 刘洋. 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11): 1821-1824.
[10] Le Roy B, Fetche N, Buc E, et al. Feasibility prospective stud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 suprapubic approach[J]. J Visc Surg, 2016, 153(5): 327-331.
关键词:商法;营利性;市场经济;自由竞争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73-03
一、商法的价值
法存在的前提是权利主体的多元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商法越来越完备,这得益于市场经济发展中有大量的商事关系存在。商法就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所有商人和商行为应遵循的一般商事规则,也是调整和规范商人和商行为的特殊私法规范的总称。商法在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中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存在价值。
1.商法的本质特征
第一,商法是渗透着公法因素并区别于民法的私法。商法的规范对象主要是企业,并调整他们之间的商事关系,因而属于私法领域,其规范自然具有很强的任意性和选择性。但是为了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市场发展所产生的不良现象,公平合理的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国家加强了对私法领域的干预,给商法输入了刑法、经济法等方面的公法规范,使商法中的许多规范具有了国家干预的特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商法和民法一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之一,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主要法律手段。民法是普通私法,商法是特别私法,商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对私法中某些问题做出不同于民法的规定。民法多注重意思表示符合真意,多强调权利的本质方面,而商法则以保护信赖为根本目的,注重权利的外观。这就是商法与民法不同的安全理念。
第二,商法是以营利为调节机制的法律。商法的营利调节机制是商法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商法的一大本质。商法的制度繁杂,规定很多,但维护商人及其他从事商行为者的营利则是其重要宗旨。因此商法有其他部门法所没有的营利调节机制。商法营利性的特点是区别于经济法的,经济法是国家公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它反对暴利;商法是在平衡商人利益、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鼓励合法的、最大的营利。商法是对商人个人利益的保护和促进,也是对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追求,是从根本上有利于整个社会发展的。
第三,商法是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的技术性条件。各国的商法总是处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中,这种现象并非是商法本身的缺陷,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表现。随着商事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商法也要随之变迁、发展和完善。民法确认了主体平等、意思自治、所有权保护,形成了市场交易的一般法律条件。相对于民法而言,商法是一步实践性很强的法律,它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整作用是很直接、很具体的,商法规定了商品经济的技术性条件,对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交易内容以及交易必须遵循的规则等都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在市场经济中有什么样的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交易内容,也就有什么样的商法规范。
2.商法的价值
第一,商法是规范商人、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商法主要调整的是商人之间的以平等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关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需要规范的商人,即商人应当合格。商法主要规定的是商人和其他经营者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商事交易行为规则和行为后果等,这些内容反映在法律上即为公司法、票据法、信托法和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商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的营利性。因为商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通过计算和衡量自身经济利益的得失,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商法的作用内容和作用基点是确认和保护商人(经营者)的合法地位和利益,侧重于保护作为商人的企业和自然人之间的平等利益关系,以满足商人的营利性要求。因此商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应该具有从事商事活动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第二,商法规范商行为,实现上市交易快速、安全和秩序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仅应使商人合格,也应使他们的行为得到规范。商人的本质决定商人是以盈利性为目的,通过灵活便捷的交易行为、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增进交易成功的机会。因此,商法应当顺应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对商行为作出灵活迅捷的回应,规定促进交易迅捷、灵活的功能性措施。同时,交易迅捷更应该建立在交易安全的基础上。在交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易的快速进行,秩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因此,商法在满易迅捷的功能方面应该与其在满易安全的功能方面相得益彰。实践证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很注意秩序问题,秩序是所有商人快速、安全交易的保障,离开秩序去追求快速、安全是不可能的。
第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商人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保护商人的盈利性是商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商事主体的活动被称为商活动,所有的商事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营利,而商法的本质就是营利,资本的营利又是商法调整的最根本的对象,抛开营利这个目标,其他任何一种行为都不能被称为商的行为。市场经济依赖于充分投资,只有充分而有效的投资,市场经济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投资者利益和商人利益反映商事交易的安全快速,社会利益反映的是秩序。
二、市场经济的概念厘定及特征
1.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是以促进平等、维护产权和保护交易自由进行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平等合作、自愿交换为基本前提,以自发形成、自由竞争、分散决策为基本前提,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形态。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在民商法条件下的自由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垄断,从而使自由竞争遭致破坏。这就需要法律调节机制来进行规范,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平衡经济活动中各方的利益,保障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运行。根据市场经济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不在于市场的机制和功能,而是在于与“私有”、“契约”、“独立”相对应的“产权”、“平等”、“自由”等具有鲜明价值判断特性的行为规范性质的制度,是建立一种通向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张和追求。总体而言,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平等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2.市场经济具有自由、平等、法治的特点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等价交换又是以平等性原则为基础。因此市场经济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这种平等性的贯彻。但是对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来说,自由也不是无限度的,是需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因此说市场经济还需要具备法治性的特点,即经济运行必须要以完备、健全的法律为基础。作为经济主体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经济活动要受到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约束。完备、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协调和处理的矛盾的依据,是公正平等的体现,能更好的维护市场经济快速、高效运行。因此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以法律为基础。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的法律性是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然要求。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如果经济活动主体不择手段,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前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进行。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必须要以完备、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基础。
3.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基本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应该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原则,即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根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制度,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普遍遵守。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求我们有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规范的法律体系的存在,进而要求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必须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能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三、商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竞争,这一点在商法独立存在的价值中得以体现。市场经济是商法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发展社会的经济,商人构成了市场的主题,商法恰恰又是鼓励和规制商人的商事行为,各国商法的修改其实是对市场关系发展更新的体现,可以说商法的发展几乎与市场发展同步。商法的存在能更好更有效地保障市场的高效运转,使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市场经济的本质在商法中得以体现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自由竞争。只有经济主体通过商品交易市场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为基础自由地进行交易,才能保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物质资料得到合理的流动。商法自由的价值取向就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高效的内在要求。但是商法所注重的自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在交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易在自由竞争过程中迅速、有序的进行。这同时也体现了市场经济对交易安全有序进行的内在要求。商法中的正义同时也是市场交易所要求的正义。缺乏正义的市场竞争必然会给市场经济体系带来危机与破坏。商法不仅认可商人的种种商行为,而且在合法的基础上为商人的商行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商人是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分红是实现营利的一种体现,商人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营利活动。可以说,商法的全部规范都是围绕着商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行为设置的。商法保护商人的营利行为,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没有商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没有商法对商人营利行为在法律意义上的承认和切实的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就无从建立,市场经济也不会得到发展,社会更不会繁荣。因此,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通过合法交易、正当手段获得收益和利润。
2.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商法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 WTO; 国际经济法; 经济法; 政府; 市场
一、市场经济国家对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到底有哪些,这个问题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也是有争论的,对政府扮演的角色有不同理解的。
市场经济国家即使有一个固定的市场制度和一个对政府权利在宪法上有一个基本划定的法律制度,它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也并不一致。有两种观点比较突出。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保持在一种最弱意义上,政府以不违反个人权利的方式产生和存在,它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并认为一种最弱意义、最少管事的国家是能够在道德上得到证明的。国家是否还能管更多的事即管比防止暴力、偷窃、欺诈和强制履行契约更多的事,回答是否定的,国家不能管更多的事,而只能到此为止,再管就要侵犯到个人的权利,因而在道德上就是不可证明的[1]。所谓最弱意义的国家,也就是一种管事最少的国家,最低限度的国家,国家意义弱但又还是国家的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无其他功能的国家,这在古典的自由主义中表述为守夜人式的国家[2]。国家不能因某种目的———哪怕就为扩大个人权利的目的———而为它的某一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辩解[3]。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和多方面的。市场的运行经常是不完善的和有问题的,如垄断、与道德相冲突、经济的外部性、市场的不完全、分配上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是保障市场正常动作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市场狭小、市场不完全的等市场运作不灵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较大范围地替代市场的作用来实现一国经济的。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制度的背景,也都在一定的时期出现过。在自由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随着垄断的出现、国际市场的相互分割使市场的运行产生问题,第二种观点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应该看到,政府与市场都是有其缺陷的,也各有其优势。用政府代替市场在市场运作不灵时是必需的,但这种代替也会带来问题。在七十年代之后,对市场的强调重新得以恢复,GATT和WTO的工作使国际市场的效率得以再现。但是要恢复到第一种观点所认同的状态,已不可能。市场经济国家都在肯定二者的同时,寻求二者的一种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的平衡。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的职能也日益多样化,它是管理但又不仅仅限于管理。工商管理由原来的单一的管理监督变为如今的把组织、协调、服务、控制等功能集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与工具,它履行着重要的经济环境创设和成熟的市场运作职能两方面。
第一种职能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方面,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同时,企业经济理念和经济行为都得到了深刻的扭转与更新,在这转型与更新的过程中,难免有不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违反了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和谐。因而,在这种状况之下,便衍生出了工商管理的职能之一,它通过行政的手段,规范各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规范化、法制化,在工商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实现市场经济环境的良好创设与和谐氛围的保持。
第二种职能主要体现在成熟的市场管理运作职能。市场经济是瞬息万变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经济呈现快速更新的竞争态势,而经济管理的具体操作却远不及市场的瞬息变化,因而,只有工商管理的行政手段,才能通过其行政干预,在对市场经济全面、动态的把握之下,实现对市场经济管理运作的整体把控,使管理与实际相适应、相协调。
二、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和谐相生的关系分析
1.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石。在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设罝专门性的工商管理机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商品交換为起点的商品经济的产生是工商管理的基石,也是根本性的内因,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成了工商管理的不断成熟。
2.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互促共进。伴随着商品市场的繁荣与昌盛,诞生了市场经济的概念,与之前的商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范围更广、方式更新,这些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也为工商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提供了成熟化行政管理的舞台,经济主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增强,自主、自律的观念也得到了巩固。
3.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完善的推动力。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知,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时期,与之相协调的是生产关系的整合和优化,通过经济主体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活动,进行共生与完善。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深远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本身排斥来自外来的任何形式的干扰包括所谓的管理,但是作为市场管理者当然不能也不愿意放弃对市场的调节。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它客观上就要求市场管理者改变自身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但是当市场的发展要求工商管理着进行自身管理,而经济管理者不进行自身改革时,则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时候,工商管理就不在起促进作用,相反却起着阻碍作用了o
总的来说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工商管理顺应市场规律进行调节时会促进经济发展,而违背市场规律的调节则会起阻碍作用。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工商管理进行改革,不改革的工商管理,则又会限制经济发展。我们说要用工商管理来促进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工商管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按照规律,有目的,有节奏的对经济发展进行调节。
1.工商管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的发展受经济规律的支配,但是,在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一些问题也比较容易出现。例如,某种商品在某段时间非常畅销,因而很多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而当商品生产出来后,市场已经出现饱和,于是产品滞销,相关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工商管理部门针对这一类问题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能够使经济活动受到法律条文的监管而更加规范,规避市场风险。
2.工商管理维护了经济活动中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市场经济的活动之中,消费者群体是主体之一,消费者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和态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当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工商管理可以通过行政干预措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处罝。这样,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得到了维护,对经济活动中的不法行为也进行了打击,积极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
3.工商管理在企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与疏导的作用。为了更快地推动我国企业经济的改革与转型,工商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功效,主要侧重于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使两者之间的利益融合到一起,不至于产生冲突与矛盾;而且,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竞争实力不够,经营状况不佳,工商管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整体把握,指引企业进行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业与转型等。
4.工商管理对社会安定的稳定性作用。首先,工商管理与执法部门之间必须进行紧密的衔接,在完全沟通与行为的协调方面达成一致,这样有利于建立工商管理的执法形象,提升其执法力度;其次,通过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中威胁人民生产与安全的企业进行打击,可以明显整顿市场秩序、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稳定社会安全因素,如:打假、查处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工商管理的管理职能角度出发,如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健全与完善工商管理职能,更好发挥其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和稳定性发展,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并思考的问题。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借助于工商管理的行政干预手段,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完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社会的经济秩序相协调,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完善市场经济管理运作,使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和谐相生,这才是长久而持续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之道。
二、民营化的实质
作为市场经济精髓的民营化的实质是经济的自由化,即让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获得自由之身,从而提高自身的运作效率。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利用市场的杠杆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将淡出资源配置的舞台,充分利用政府的优势来为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服务。此外,民营化也是将事业经营与社会功能分开,将事业的经营归还企业,将社会功能让政府带走。否则,无论是要求企业提供社会的功能或是要求政府操纵企业的运作都会导致两者角色的混乱,既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又破坏了政府的社会功能。
民营化不是简单的私有化,它与原始状态的私有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民营化就是为了减少政府对市场权利的侵蚀,让市场成为真正的主宰而非政府的玩偶,市场可以挥动它的公平之剑来创造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公平的环境,从而使企业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来公平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所以说民营化不是一种单纯的人为行为,而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而原始的私有化是一种人为的结果,它不是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的,从而导致市场的分割和无序,破坏社会整体公平和谐的状态,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当今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已针对这一传统固疾进行诸多方面的改革就是明证。
三、民营化的必然性
当市场处于萌芽时期时,政府的参与所产生的效益大于市场自身的缺失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看,这时的政府干预似乎使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这是因为此时的市场尚处于幼年时期,各种规范和约束处于空白阶段,政府的介入,刚好起到了临时规范和约束的功能。从短期来看这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然而由于它的时效性也就注定了它的临时性。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的干涉逐渐成为市场成长的羁绊,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此时的市场在不断的依靠自身来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各种适应其发展的规范和约束,所以此时民营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自由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发展必须溶人国际化的链条中,才能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要想溶人国际化,就必须在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化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也正是WTO的要求。然而作为经济自由化的重要一环的民营化却给经济的自由化带上了枷锁,因此只有推动民营化才能推动自由化,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从社会的功效来看,企业和政府分属不同性质的组织,他们应该按照社会的分工不同,来充当好自己应该的角色,任何角色的混乱必将以牺牲市场的公平和效率为代价。尤其是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的行为不规范,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利益分配的参与者,政府的双重角色使其职能不可能真正的“到位”。而政府的这种行为往往扰乱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破坏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入WTO以后,对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世对于政府管理体制的冲击将更加明显,政府的功能也将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层面,从塑造微观主体转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严格定位在法定的框架之内,昔日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惯,种种行政干涉都将被禁止。政府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不超出法定的边界,企业就可以获得自己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摆脱政府的束缚,推动经济的自由化发展。
从国企改革的内因看,自1987年我国进行国企改革的尝试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历程,也没有完全走出困境。这主要因为我国前阶段的国企改革重点是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为中心进行的,认为国有企业之所以经营效率低是因为政企不分的结果,所以只要还企业以经营的自,就能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当时的这一作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国企的发展,但的确也有其局限性和时效性。因为国有企业作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竞争者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所以仅仅让企业获得经营的自,并不能从根本上医治国有企业的顽疾;其后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因缺乏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和各种规范的约束,造成了人量的短期行为,往往形成“包赢不包亏”,肥了私人亏了国家的局面。
于是国家提出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就必须贯彻“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指导思想,从而将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场,真正的民营化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