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

第1篇: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高等教育

2009年8月7日,总理考察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使物联网概念得到升温。到了2010年,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同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成为热点。伴随着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实际应用,“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建筑”等词语越来越多的提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来,众多物联网相关领域的企业纷纷投入到物联网产业研发应用中。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特点,使得城市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和简单化。传统的以人工采集数据的方式,不仅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而且人工采集的范围有限。物联网不仅可以实时采集海量数据,而且能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鉴别。物联网可以部署在移动、恶劣、危险、复杂的环境中,并且可以实现无人值守。

二、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物联网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应用。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其本质是把各种传感器嵌入到国家电网、铁路、桥梁、公路、隧道、供水管网、油气管道、堤坝以及建筑中,试图通过智慧的连接构建基础设施的物联网。

此外,全球范围内频发各种自然灾害,使得物联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如:美国两年前出于安全的考虑,提出国家基础设施保护计划(NPI),目的是保护基础设施不受恐怖袭击,同时防止大电厂停电、大坝崩溃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三、陕西省物联网高等教育现状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学为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1年初教育部表示,在2011年高考中,全国30多所高校将新增一个热门专业――物联网工程。同年,共有700多所院校申请增加这一专业。经过严格审核,北京、江苏、天津、武汉、四川、黑龙江等地的30多所院校获得了新增资格。最终通过申请的30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为211和985工程学校。

陕西高校通过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申请的有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三所高校。

通时,陕西省作为全国著名高校聚集地,集中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理工可院校,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综合性院校为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优良的成长环境。此外,西安欧亚学院等民办高校还在积极探索物品编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等物联网基础技术条件的应用。这些高校都正在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学术力量。

四、陕西省物联网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

1、政策支持

陕西省近期出台的“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计划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能物流、智能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旅游等行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更好地建设和完善科研平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物联网产业相关学科的研究,并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结合研究平台。

2、经济环境

随着西安市国际港务区的建立和保税物流中心的不断完善,西安作为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辐射能力无可限量,在智能物流的研究和应用中也会随之得到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物联网做出全球新兴技术产业蕴藏着极大的商业机遇,同时,它对物流、交通、建筑等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觑。

3、应用环境

随着西安公路网络、国际港务区的不断完善,西安对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物流、零售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中心辐射作用。加之西安作为全国教育中心之一的独特角色,技术开发业和实际应用能够形成双向有序链条,从而形成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有利应用环境。

4、学生就业前景

因为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广阔,包括政府部门、设计公司、涉外企业等行业的电子工程、智能化管理、传感设备等方面,加之物联网近几年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极高重视,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是十分乐观的。

此外,西安市在成为全国最大的陆港城市的同时,能够以其便利性和功能性特点吸引一大批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扮演高校教育成果实践场所的角色,成为高校教育的推动力量。

将企业拉入物联网高校教育中来,不仅能够为物联网技术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条件,更能够使物联网高校教育达到“育得其所,学其所用”的实用性目标。

五、对陕西省物联网高等教育的思考

1、开设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专业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国高校争相开展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开设。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物联网相关专业并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际环节,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2、实现“高校――企业”双向对接

从前述物联网的特点和物联网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现实应用来看,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安防、地震预知等特殊环节中“高、精、尖”的深层次应用。而陕西省大部分以“物联网”概念为经营方向的企业只局限于条码、RFID等物联网子技术的基础应用,应用的社会层面较窄。陕西省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在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中做好“学校――企业”的相互对接,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宽且深的发展。

六、结语

物联网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实现理论发展和提升的关键环节。除了关注研发的物联网技术的高等教育,还要关注物联网技术能够率先得到应用的行业,以发挥其辐射作用,开拓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因此,关注物联网的高等教育应从技术研发和应用两个方面着手。同时,为促进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在相关方面的长足发展,应该对开设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本文希望能够对陕西省物联网高等教育的推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梅方权.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析.农业网络信息,2009.12.

[2] 宁焕生,徐群玉.全国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电子学报,2010.11.

[3] 王晴,王建华.物联网发展与高职教育之探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 李耀华.我国物联网正呈现“羊群效应”.通信世界,2010.18.

[5] 刘明彦,王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基于物联网课程设置浅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X.

第2篇: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据估,受到我国高校不断扩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几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其就业压力势必会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二、中国传媒行业——发展迅速

传媒即“传播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出现以及融合,传媒业可以划分为纸质媒体(包括报纸和杂志)、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新兴但是前景美好的移动媒体。传统的传媒业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传媒业逐渐产生发展方式上的变革,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传媒行业逐渐由一种社会舆论宣传的媒介发展成为一种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文化产业,前景十分广阔。传媒行业从产生之初就担负着对社会的宣传和导向作用,是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传媒业的社会角色,使其从社会宣传领域向生产力方向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阶段,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研究,3G技术的逐渐成熟,传媒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加快,受众偏好将催生细分媒体的发展,受众也将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参与媒体内容的传播。同时,互联网的未来将向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手机媒体市场的机会将会凸显,在此条件下,传媒行业的社会化时代将全面到来。“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传媒业将有望延续高速增长势头,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传媒的发展,我国传媒产业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正确认识传媒行业的社会角色,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见,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传媒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传媒行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不仅带动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新型传媒还将催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增加就业选择,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传媒行业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前景影响分析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并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崛起。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供多样性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促使大学生根据传媒行业的发展和要求及时调整努力方向,改变择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以更好的达到就业目标,实现自身与社会价值。

(一)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选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音响、电脑等媒体的逐渐普及,人们对影视音像等文化信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媒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传媒行业的深入迅速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一个巨大的大众传媒文化产业市场正在形成。不论是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电台亦或是影视制作公司,对传媒行业相关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并催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在新的发展趋势下谋得新的出路。据了解,与传统行业的人才饱和相比,传媒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稀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专家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到60万人之多。由此可见,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实际上,传媒的行业内涵与外延相当丰富。其具体可细分文化娱乐行业、出版行业、广播电视行业、平面媒体行业、网络媒体行业和户外媒体行业。这为传媒行业在成为一种文化生产力的同时产生一系列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传媒行业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可以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工作或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工作的新闻类传媒;二是在政府部门或私人企业从事包括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的营销广告类传媒;三是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成为一个专业的公关人员的大众传媒类;四是以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从事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作、网络设计等的媒体类;五是进行创造性导演、艺术导演、导演、脚本写作、摄影、编辑等的创作表演类。由此可见,传媒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带来多种可能性,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高校扩招等原因而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加快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相对传统,就业方向仅限于本专业或者是传统行业,极易造成专业内的大学生供大于需的局面;并且,也由于其对新兴的文化产业关注较少,与社会的接触有限,不能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信息,而导致其待业率上升。而传媒行业等文化产业的兴起及发展改变了社会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对指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就业视野,并深入了解以传媒行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正确认识传媒行业的社会角色,针对社会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传媒行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传媒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快,其在吸收高校学生就业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它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仅要熟通传统媒体业务,还要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特别是新传媒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要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既具知识又怀技能的复合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事业。因此,高校学生要想选择传媒行业就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多方面技能,发展成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全方位复合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传媒行业内的包括传媒经营、传媒型网络、数字媒体、数字影视等方面的全方位复合人才备受国内外公司的重视,熟悉内地媒体市场、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已经成为未来传媒行业所需人才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根据传媒行业的发展和要求及时调整努力方向,有目的的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其次,因传媒行业迅速发展而改变的社会发展方式将促使大学生有意识的增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了解和认识,及时更新了解社会最新需求,明确就业方向。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应作出的准备探究

针对时下传媒行业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校及毕业生都应作出积极努力,以有力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传媒的双向发展。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传媒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选择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如网站信息、手机飞信、QQ群、人人网主页等,既要加强就业政策宣讲有与解读,也要开展全面有效的就业信息收集、指引工作,发挥传媒时效性强、信息量广的优势;其次,高校要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就业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关转变,并利用传媒开阔视野、创新意识、增长知识;最后,高校要继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多样的专项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引导部分学生向传媒产业的学习与转变,其中,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中,要尤其注重发挥传媒的优势,利用媒体资源与相关就业部门合作,以媒体访谈、专家评议等方式对毕业生创业的内容进行可行性评定,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毕业生作为就业创业的主体力量,应理性认识就业形势并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正确认识自我,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注重自身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加强实践锻炼,利用各类媒体进行知识学习与经验汲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第3篇: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结合现有部分本科院校的转型方针,我校确定为应用性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物联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传感和射频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服务等岗位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实践环节在总学分中高达30%以上。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落实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势在必行[1]。在合作理念上,按照“专业对接行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推进创新”的基本思路,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实质性对接;在合作原则上,坚持互惠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校内外两种资源,提升合作实效;在合作机制上,建立导向机制,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作为首要任务。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对培养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利于更好发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目标牵引作用[1]。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和科研研发基地,共建专职老师与兼职老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让企业行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调整、优化,参与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产教融合,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把产教结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此带动培养方案的建设与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了“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一体化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的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在开辟渠道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的基础上,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院兼课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监控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建立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和素质提升机制。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实施订单培养。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并接受师生见习和实习,服务专业面向产业,也为学校面向社会推行“订单式”教育提供了基础。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实现订单培养,在企业、学生互选的前提下,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在确保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提下,根据企业需求,安排企业急需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在确保毕业生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毕业实践与企业试用期打通,使学生尽快地融入企业生产。通过校企合作,增强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提高专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与贡献率。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方式探讨

(一)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的作用。现代学徒制在有些职业院校开始推广,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为核心,以专业的课程为纽带,以学校的老师和企业工程师深人合作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理论与企业具体的实践相脱节,理论知识与企业对人才要求能力相割裂、学校教学场所与项目实际开发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改革。在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中实施实施现代学徒制,让学生采用学校与企业的交替式学习和项目开发,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接受培训,实现理论到实践,以解决实践的问题再来学习理论,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重要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不同行业的熟悉程度,实现因材施教,学徒制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就像师傅和徒弟一样,针对具体的实践问题面对面的教育指导的方式,从而加强了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了解,实现了对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有利于摸清学生的理论知识或实践薄弱环节,实现因材施教的针对性的培养。二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做项目,从而实现了

CDIO的教学方式,学生更有兴趣达到更好的效果。情景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被动者变成主动者,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意愿达到最强。三是学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通过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项目实践中自己的优势得到发挥,通过真实具体的项目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在毕业时可以被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录用。

(四)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分析。依托湖北省或武汉市物联网重点产业和相关行业,通过准确定位实现校企合作,其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湖北物联网企业分析。湖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创建了“智慧光谷”――“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武汉物联网联盟的宗旨,就是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以获得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湖北的推广应用,打造湖北省新的千亿元产业。结合武汉特大城市以及“两江多湖”的特点,启动智能交通、智能湖泊、智能城管、智能小区、智能电网、智能商贸、智能物流等物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建立物联网子系统,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减低碳排放,同时促进本地物联网企业发展壮大。通过示范工程探索完善的运作模式,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将武汉打造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重点城市。分析企业的特点和用人需求,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二)实行“双导师制”。在学生入学后,尽量能为每个学生配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两个导师根据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精雕细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导师制使教师、师傅和学生间交流频繁,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成绩评价由校企双方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课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评价;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成绩按照企业导师占60%,学校导师占40%的比例,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结束后的效果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

(三)教学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以四年学制计算,学生2/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1/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采用大一到大三每学期20周,其中16周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4周在企业实习,大四一整年都在企业实习,学生在前三年的时间内在学校、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最后一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过程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四)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企合作的另一方面,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生实践学习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人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共同推进产学研的结合,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如增强校企联合,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下,学校为基地企业解决生产问题,优先提供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教学基地。每个实习基地都聘请了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理论、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训练,了解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课程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四、总结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双师” 结构教学团队,实施订单培养;在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引用现代学徒制,让学生采用学校与企业的交替式学习和项目开发,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接受培训,实现理论到实践,以解决实践的问题再来学习理论,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共建实习基地,产学研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了应用新本科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鲁彦彬,葛雷;应用型物联网人才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21)

[2] 胡成松,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新教育时代,2014.3

[3] 刘芳,Brief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for Transformation i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 Upgrad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教育研究会议期刊,2015.6

[4] 胡成松,民办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湖北省十二五规划项目

[5] 薛莲,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中国教育改革论丛,2013.7

[6] 李长友; 谭正航;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的优化,高等理科教育,2014年02期

[7] 刘鹏;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2(21)

第4篇: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一、中职教育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生缺乏主动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是很多没有进入到理想大学的高考失利生而不得不选择的地方。一些高考失利的学生选择复读,再次参加下一年的高考,而亦有大批选择放弃,来到了中职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就十分不扎实,尤其高考失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物理课程上失败的,而在中职学校就没有好好学习的念头,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对学习产生很强的抵触和自卑心理,因此生源质量差,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物理教学有效性低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教材创新性差

因为中职学校相比普通大学来讲是极小的一部分,国家对中职学校投入的财力远不如高校多。因此,编撰中职教育所用教材的也十分稀缺,都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推荐的书籍。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根本无法跟上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陈旧老套的教材缺少创新性,让本来缺少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更不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

3.学校的物理教学考核不严格

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低下和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不严格密切相关。物理教学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中职技校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十分简单,通过考卷的方式,考查几个十分基础的常识,和语文、政治一样进行考核,没有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导致物理教育只是纸上谈兵,把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变成纯理论的教育,容易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4.物理教学模式不新颖

因为生源质量普遍偏差,物理教学也变得十分被动。很多激情满怀的老师来到中职打算大干一番,但是当他们辛苦备课、讲授完之后,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导致老师的热情也慢慢褪去,课堂讲授也变得单一、枯燥,仅是在黑板上简单地罗列物理公式,和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类似,不去和学生很好地互动,在课下也没有实践动手环节,都使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5.物理教学设备稀缺

中职学校一般缺少政府资金的投入,没有充足的资金去购买物理教学使用到的实践设备,如一些测试电路的仪器仪表,观察物理现象的设备。或者在学生使用不当后,导致基础设备受损,没有资金去维修。而物理教学设备的短缺导致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变得十分抽象,根本无法去感受一些简单的物理变化。正是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中职物理教学的局限性。

二、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物理教学的对象还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通过建立宣传栏,评比出物理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定期宣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室学习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让学生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谋生之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中职学校出来的学生未必比大学校园出来的学生质量差。现在社会不缺少大学生,缺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作为中职学校中最基础学科的物理,能够让学生学到创新精神的地方很多。因此,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从源头上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改革教材内容

每个中职学校都应该在符合自己学校需求和条件的前提下,引入最新的优秀教材进行教材的改革,不脱离教育部制定的物理教育大纲,同时又能有创新的内容。合理地、灵活地引入适合自己学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比如热门的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最前沿专业技术的教材。对于热门专业,市场需求大,如果能够通过教材的改革,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将会使中职学校物理教学具有十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中职学校还根据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利用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物理教师,自行编撰一些可用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去。只有和社会最前沿的专业技术接轨,中职学校出来的学生就业前景才会好,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3.改善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

大学校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中职学校重在实用技术的培养,中职物理教育必须注重实践环节,只有实践才能把课程教学变得更具实用性、直观性。而和物理实践最直接相关的就是物理实验设备的问题。中职学校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善学校的物理实验的设施条件。如果学校的实验设备齐全,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热情也被相应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替代传统的理论解释,换成具体的物理现象的呈现,更具直观效果,合理利用教学硬件资源,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物理学习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4.对物理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学校配有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远远不够的。物理教学的主角还是物理教师。单调枯燥的讲课模式只会降低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因此,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创新培训,互相学习优秀的讲授模式,深入研究物理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有怎样的关系。物理教师应该和学生多多沟通,找出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及时把有用的信息反馈给学生。物理教学可以辅助各种各样的课堂互动活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脱离理论教学。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手。在课下,可以给学生定期布置一些小型物理设计作业,按照实际需求锻炼学生对物理的理解。传统教育机制为主,创新教育为辅,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物理知识。

5.加强物理教学的考核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