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印刷的发展范文

印刷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印刷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印刷的发展

第1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手段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印刷从最初人工雕版印刷,到活字排版印刷再到现在的电脑激光照排。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印刷质量上都得到了大大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可变印刷技术及设备日趋完善,印刷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个人电脑,数码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印刷技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采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技术管理印前过程。工作流程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大多数企业都以实现CTP输出为目标,从实现数字化着手开始,逐步实现数码摄影、数码打样、PDF输出、色彩管理、数字工序管理、网络传送,最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以下几个技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DTP (Desk-top Publishing)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一词出现在1985年,它实质上就是通过个人计算机进行文字图像综合处理的整页拼版系统。由于桌面出版软件具有汉字处理功能,加上汉字PS库的建立,使我国具备了应用桌面出版系统的技术条件。1994年以后,桌面出版技术首先在我国广告制作与设计领域推广应用,并广泛应用于报业、书刊及包装印刷业。

CTP印刷技术

CTP(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是指经过计算机将图文直接输出到印刷版材上的工艺过程。传统的制版工艺中,印版的制作要经过激光照排输出软片和人工拼、晒版两个工艺过程。CTP技术不用制作软片,不依靠手工制版,输出印版重复精度高,网点还原性好,可以根据完善的套印精度缩短印刷准备时间。

数码印刷机的发展

数码印刷机(Digital Press/Printer)的出现使数字页面向印刷品的直接转换成为可能,将传统的印前、印刷甚至印后操作融为一个整体,由计算机系统统一完成。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中介物理媒介存在,所有产品在与顾客见面之前都以数字方式在生产系统中存在、流通和处理加工。最终由数码印刷机呈现出来。数码印刷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印版,属于无版印刷方法(Plateless Printing),因此具有可变信息印刷(Variable Information Printing)和按需印刷(On-demand Printing)的能力,将成为正在逐渐兴起的按需要个性化印刷市场的主要生产技术手段。相对于传统印刷,美国国家印刷协会和胶印经济研究中心的Andrew Paparozzi说:“数码印刷有时是对传统印刷的一个补充,有时候它又是传统胶印有力的竞争对手。”传统印刷是“生产后再销售”的生产模式,而数字印刷是“销售后再生产”的生产模式。因此,数码印刷一旦与网络结合就可以构筑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按需生产和服务体系,满足逐渐发展成型的个性化印刷、出版市场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第2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合版印刷;拼版;网络拼版;油墨;色彩管理

合版印刷又叫拼版印刷,又称为网络拼版印刷就是将不同客户相同纸张、相同克重、相同色数、相同印量的印件组合成―个大版,充分利用胶印机有效印刷面积,形成批量和规模印刷的优势,共同分摊印刷成本,达到节约制版及印刷费用的目的。合版印刷一般比专版印刷报价低10%~20%不等。而传统的合版是用手工拼版,将同一个印刷品的不同页面通过拼版软件进行拼版组合,实现顺利印刷后按页码数顺利装订。

合版印刷起源于台湾,它是一种结合网络和印刷的新型服务模式,它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客户、不同小印量的印件组合成一个大版,各个客户分摊制作的制版费用、印刷费用、开机费用、油墨费用、设计费用等等,不仅满足了客户印刷的质量,而且大大的降低了印刷的成本,因此,网络合版印刷成为了网络信息时代的经典印刷。

合版印刷的优势很多,第一,极大降低了传统印刷生产小批量业务的生产成本由于合版印刷采用网络传版,集中印制,分摊费用的方式,因而印刷费用大大降低。例如,采用合版印刷10盒双面标准名片报价只有18元,而传统专版印刷方式或者数码快印的报价是合版印刷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第二,印量可多可少不受限制;第三,可满足一般的品牌传播商业印刷质量;第四,形成印刷成品速度快;保证速度快至关重要条件有两个,一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合版印刷提供了前提的必备条件,二是发达高效的物流为合版印刷的快速提供了保障;第五,个性化、可多批次、随时印刷;第六,对于企业来说,合版印刷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原辅材料进价。大大拓展了企业承接业务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版印刷同样也有不足,由于不同的商家不同的设计主色调,难免会造成色差的问题;建议:①建立统一色彩管理流程,客户所来文件要先经过调图再拼版印刷;②相同色调的印件依纵向拼列;③如果客户对颜色极为严格,要求要依纵向同版或采取传统印刷方式独立开版印制。为避免合版印刷发生色偏问题,制作时毡夭捎CMYK模式的颜色设计,不建议采用RGB模式以免发生合版印刷后之色偏争议。中国地域广阔的特点,物流限制,有些不发达地区不能很好的实现合版印刷;物流成本的限制使得合版印刷企业版图的边界还局限于区域发展,合版印刷企业的业务还主要集中在名片和宣传单页等产品上,还没有能把高附加值数码印刷业务有效地整合到生产系统中。

从区域上看,当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由于客户要求高、需求高端、印刷厂众多,正稳步的发展中;而在华南、华东以及华北区域的主要城市,人口密集、具有充足的活源、物流便利以及印刷市场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城市,合版印刷发展很快、很明显,甚至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形式(如湖南的雅高和长沙合版)。

发展合版印刷,关键在于软件,运用网络软件来承接生产业务;不断开发出最新的设计软件来服务于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需求;应用ERP软件来负责从生产到资金、从人力资源到物流的全部管理,而且,软件开发也是一个不递进的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从这点出发,可以说合版印刷既是一种顺应短版需求、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多后的一种帮助印刷企业挣钱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管理,不断开发新品,需要企业持续投资的一项工作。

合版印刷在中国的发展,正如西安理工大学刘琳琳老师在其《合版印刷在中国:2015年度主题报告》中所说的一样,“合版经历了若干快速发展阶段,如地推接单,区域,网络接单,合版快印联盟等等。目前在往更大更强,更专业,更自动化方向发展。”

合版印刷知易行难。但再难也架不住群策群力,拦不住印刷人创新的热情。做好合版印刷,速度快、服务好、标准化被大多数企业认为是三大基础要素。尤其在“服务”二字上,企业均认为具有广泛的延伸性和可能性。合版印刷通过精细管理来实现质量、速度、价格三者融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合版印刷和网络印刷的取长补短必然是商业印刷企业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殷庆璋.台湾网络合版印刷发展经验剖析[J].印刷技术・数字印艺,2013,10.

[2]潘晓东.“五看”合版印刷[J].印刷工业,2014,07.

[3]王凤娜.“合版印刷热”在国内日渐升温[J].今日印刷,2015,8.

[4]张纪娟,赵高杰.印刷经营新方式[J].中国印刷(合版印刷),2016.1.

[5]合版印刷――大幅面才是主流[J].今日印刷,2015,8.

[6]朱时良.互联网思维下的合版印刷[J].印刷工业,2016,1.

第3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刚结束不久的drupa2012也被业界称为“包装和标签的德鲁巴”。展会上,多家重量级设备及器材厂商争相涉足这一领域,针对包装和标签的各项技术大放异彩,产品推陈出新,为包装和标签印刷企业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包装和标签印刷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云端”进行印前设计

创新是生产的第一步。drupa2012上,艾司科公司展示了成套的包装设计软件,其中的可视化工具可以支持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创建有创意的包装解决方案,为包装和标签印刷提供创新思路。

除了印前软件和流程之外,云技术也被应用于包装和标签的印前设计中。当前,云技术被炒得沸沸扬扬,将对印前工作流程具有革命性意义。

drupa2012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云计算产品有:Adobe公司的Creative Cloud;Pixfizz公司提供的基于云技术的W2P解决方案,其可为包装设计提供专用的优化工作流程;Chili Publish公司推出的第三代在线文档编辑系统Chili Publisher 3.0,该系统的最大特色是支持3D折叠模块,可使包装在设计阶段可视化,更加有利于设计师的创作,其还可以实现在线表格编辑、支持Chili移动阅读器的HTML5版本;扮演着“安全数据库”角色的Xrite Pantone Live,可将颜色数据文件存储在“云”数据库中,在印刷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印刷企业都以此为依据进行印刷。包装和标签印刷企业的客户和合作者也可以通过云技术或使用移动app技术进入设计环节。

基于云端的解决方案,可以保证经过不同承印材料、输出设备的颜色复制始终保持一致。

数字印刷受追捧

drupa2012上,数字印刷发力包装和标签印刷市场。多家供应商都推出了针对包装和标签印刷市场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

一些新型B2幅面数字印刷机值得关注。例如,利优比和宫腰合作推出的新款B2单张纸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生产速度可达8000张/小时,采用高精细液体墨水技术,可印刷定量为64~360g/m2的纸张;富士胶片针对折叠纸盒市场推出的B2幅面的JetPress F印刷机,采用了JetPress 720的核心技术。这些数字印刷机都是针对达到1000印量的短版活设计的。

惠普公司在展会上不仅展示了针对标签印刷的HP Indigo WS6600,而且新推出了针对软包装和折叠纸盒的HP Indigo 20000/30000数字印刷机。其中,HP Indigo 30000有内嵌规矩单元,可在厚度达600μm的纸板上进行打印,同时配置了在线涂布单元,使其能兼容的承印物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海德堡公司推出的Lino-print L系列数字印刷机,是一款经济型的中短版标签印刷设备,采用了按需喷墨系统,适用于印刷RFID标签、防伪标签等。

还有很多厂商推出了针对包装和标签印刷市场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不过,总体来看,喷墨印刷设备厂商数量更多一些。

胶印更加关注包装印刷领域

drupa2012上,胶印的创新表现在网络印刷和单张纸印刷方面。与此同时,面对包装和标签印刷业务增长的态势,关注包装领域、突出增值服务,也是胶印在本次drupa展会上的一个革新点。高宝公司展示了最新的无水胶印机—Varius 80,其是一台模块化、幅面尺寸可变的卷筒纸胶印机,配备了短墨路输墨装置和UV固化装置,适用于软包装以及其他袋式包装的印刷。曼罗兰公司在展会上针对包装印刷领域展示了ROLAND 700LV八色印刷机,其配备了InlineFoiler连线冷烫装置,新型步进输箔功能可节省高达55%的金属箔消耗量。

表面整饰技术的发展

表面整饰技术的发展使得全新的包装印刷应用成为可能。库尔兹的冷烫印技术可为包装和标签增添立体的冷烫印效果,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展会上,一些传统印刷机上连线冷烫印装置,能够进行增值印刷服务。如ROLAND 700系列印刷机,增加了两个冷烫印机组,在完成常规印刷之后,可直接进行冷烫印加工,增添了包装的立体效果和可观性。

第4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此类例子俯拾皆是,无论是在主流的低成本商品上,还是在奢侈品包装和标签上都可以看到。同时,更高级的防伪物品,例如信用卡、礼券、优惠券、门票和常见的金融单据还采用了全息图、UV油墨和烫箔等防伪功能。

对产品防伪和品牌保护的需求意味着需要对此类产品和功能进行检测。可以对印刷机、整饰生产线或同时对两者进行检测,具体取决于装饰设备或防伪设备的性质。鉴于众多此类承印物料的价格高于一般物料,因此,在工作流程中发现问题的时间越早,可以节省的成本就越多。

如果印刷公司和加工厂使用能够检测此类问题的卷筒纸检测技术,他们就能为客户节省时间和金钱,并能因此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应对噪音

检测流程中的“噪音”来自随机灯光。箔、金属承印物料、全息图和其他印刷增强功能可能会给基于摄像头的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自动检测。

然而,只要使用正确的系统,就可以成功地检测大多数应用。要确定正确的系统需要慎重考虑和咨询。

例如,需要使用何种技术来检测门票、身份证、信用卡或其他产品上的全息图?如何对检测参数进行适当的配置以确保合规?

首先,检测系统将确定产品是否应用了全息图。其次,系统将验证全息图在文档上的记录及其方向是否正确。同时,系统还将确认全息图是否被正确应用,包括没有折叠、褶皱或其他缺陷。同样的方法可用于检测热冷烫箔、冷封应用和局部清漆。

首先的挑战是,品牌商和金融公司与其竞争者使用的防伪和差异化设备显然各不相同。其次是检测系统需要应对印刷作业的独特性。

结果是,现成的解决方案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如果通过安装多个设备来解决需求则会导致成本高昂和一些不需要的功能。

QuadTech的做法是聆听每位客户的需求,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完美贴合工作流程和生产的产品。与现成的解决方案相比,QuadTech的系统更像平台。这些系统专门用于各种印刷机和整饰生产线,并可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安装、改装和调整。

配备SpectralCam的QuadTech检测系统是一款灵活的平台,可以在印刷机或整饰生产线上进行配置,并可配备灯光和摄像头来检测客户所需的覆盖水平。SpectralCam可以在保持印刷机全速工作的同时测量光谱响应并计算L*a*b、ΔE、密度和Δ密度。

对于类似上述全息图或箔检测的作业,QuadTech采用了专有的LED为检测提供最佳照明。这些LED使用交流电流,且摄像头可以调除产生的常规振荡,并为所产生的噪音提供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补偿。有一个顶灯会在卷筒纸上聚焦一条窄光束来检测印刷是否正常。此光束强度可以调整,以便为承印物料提供最佳检测条件。还有多个能产生低强度和漫射光的特种灯,用于检测金属箔或UV清漆,而“背光”可用于检测半透明和透明材料。QuadTech灯的额定寿命为10万小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LED具有强度高和焦点集中的特性,可以抵消来自紫外线固化区的反射噪音,即使检测系统安装在紫外线固化装置附近也不受影响。相比之下,其他照明光源非但不如LED有效,还会放大环境噪音。

此外,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印刷商,还可以单独指定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范围既有简单的“低、中、高”,也有精细的多达50种灵敏度水平供选择,还可以专门对卷筒纸上包含多个具体检测目标的用户定义区域进行重点检测。

第5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喷墨印刷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数字印刷技术,摆脱了传统印刷技术的繁杂工艺,是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喷墨印刷具有无版、响应速度快、一张起印、即时改变输出信息等显著优势,是当前应用广泛、灵活方便、经济实用、发展快速的一种印刷技术;也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全球喷墨印刷设备行业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喷墨技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起步较早,目前在这些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客户对设备的性能、环保性要求都较高,市场增长也较为稳定。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喷墨印刷技术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客户则更关注设备的性价比。

1.地域方面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城镇化的实施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广告喷墨印刷市场从省市级城市向县级和重点乡镇扩展,从分散的点向连接的线和面转化(如图1),国际市场上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扩展。

2.宽度方面

由于国内外喷绘介质生产能力的提升,众多厂家除了可以生产1.8米、2.5米宽的介质外,还增加了3.2米和5米宽介质生产线,用于广告标识装饰业的宽幅面喷绘广告将由较窄幅面多幅拼接,逐渐向较宽幅面一次成图不需拼接转化。图2是国内某著名数字设备公司研制生产的5米超宽幅面喷绘机。

3.功能方面

随着喷墨印刷水平的不断提高,喷墨印刷的功能越来越多。主要有:

①超宽幅面不拼接。过去人们制作超宽面画时采用拼接的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有接缝,拼接处画面有错位,近距离观看和背后打灯光时很不美观。因此,对于重要的超宽画面,人们都希望一次喷印不拼接。

②双面镜像喷印。对于背打光(又称内打光)的画面,一般用白色介质喷印。单面喷印时,由于介质本身白色的影响,背面灯光照射后,使得画面发白,颜色不鲜艳。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在介质的两面都喷印,正面喷印正常画面,背面喷印镜像画面,两个画面的叠加使画面色彩饱满艳丽。

③网格介质直接漏墨喷印。对于悬挂在户外的画面,当有较大的风力时,在画面表面将形成很大的压力,轻则使画面本身撕毁损坏,重则使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人们制造出了具有很多孔洞的网格介质喷印这类画面,风力可透过孔洞,使风力卸载和减压,从而保护了画面本身及周围财产和人身的安全。喷印网格介质时,孔洞处的画面需做漏墨处理或吸收。过去没有或少有能够直接漏墨喷印网格介质的设备,人们在网格介质的背面贴了一层背纸来吸收孔洞处多余的墨水,带来的问题是介质成本的增加和背纸的浪费。直接漏墨喷印网格介质,符合节能环保的低碳理念,市场需求较大。

④平卷两用。多数平台式喷墨印刷机既可以印刷刚性平板类介质,也可以印刷柔性卷材类介质,做到了一机多用、一专多能。

⑤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喷墨印刷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4.行业方面

从广告行业单一领域向建材、纺织、印刷、电子、家电、快印、图文、婚纱摄影等工业民用多维领域渗透,如图3。特别是在陶瓷印刷领域的应用,201 2年成为中国陶瓷喷墨印刷井喷式发展的一年。据《陶城报》报道,2012年初,我国陶瓷行业在线生产的陶瓷喷墨印刷机约140台,到2012年底包括在安装的已经有差不多800台,正在使用的约600台,2012年同比增长4倍多。陶瓷喷墨印刷设备每年将拥有30亿~60亿元的市场规模。

5.创新方面

国内外都有要一些公司利用喷墨技术实现了3D喷印成型,不久这项技术将会更加成熟。

国内喷墨印刷市场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短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的喷墨印刷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正在缩小,有些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过去我国的喷墨印刷技术主要是靠企业自身研发和发展的,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国家会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必然会加快我国喷墨印刷技术向前发展的步伐。

我国喷墨印刷设备将趋向环保化、节能化、集成化、自动化、高速化、网络化、信息化、远程化,喷墨印刷企业将走向国际化。集团化、现代化,喷墨印刷工艺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一件起印、按需印刷、随用随印,喷墨印刷产品将实现个性化、自助化、时尚化,喷墨印刷技术的核心关键部件将实现国产化,喷墨印刷技术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并应用到多个工业经济领域,喷墨印刷技术将促进多个工业经济领域的技术革命以及产品与工艺的升级换代。

我国的喷墨印刷技术水平能够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部分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喷墨印刷技术将形成条或多条产业链,喷墨印刷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为国内某公司为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皮带型喷绘机。

喷墨印刷的应用和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8年德鲁巴展会的主题是“喷墨德鲁巴”,2012年的德鲁巴展会也被认为是“一场喷墨印刷的盛会”。相信下一届德鲁巴展会的主题肯定一如既往地以喷墨印刷为主题。在2012德鲁巴上,兰达公司的纳米喷墨技术成为了最大亮点,兰达公司已经与海德堡等几家印刷巨头签订了纳米喷墨技术的转让合同。下届德鲁巴上这些印刷巨头可能都将推出基于兰达纳米喷墨技术的成熟产品,其他非纳米技术的喷墨印刷技术也会取得新的突破,基于电子油墨的静电数字印刷技术将进一步成熟,传统的印刷方式将“走向末路”。

1.喷墨印刷的广泛应用

随着喷墨印刷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喷墨印刷技术已广泛涉足包装标签、纺织品、陶瓷等领域。首先笔者非常看好喷墨技术在陶瓷墙/地砖印刷领域的应用。陶瓷喷墨技术的先进性已经被认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陶瓷领域,喷墨印刷替代丝网印刷已经不是神话,不久之后在陶瓷墙/地砖领域,喷墨印刷技术将全面替代陶瓷墙地砖丝网印花。其次看好的是喷墨技术在纺织品印刷领域的应用。虽然目前应用范围不大,但纺织喷墨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具有环保、排放少、数字化、非接触、无需套色、精度高、转换周期短等特点,其综合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不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可和接受,因此纺织喷墨印刷的前景十分广阔。再次是包装标签喷墨印刷将来会有一定的应用,近几年与其他印刷方式并存,不会替代其他印刷方式。

2.阻碍喷墨印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阻碍喷墨印刷发展、推广及普及的关键因素有3个方面:一是喷墨印刷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和稳定性;二是应用行业对喷墨印刷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包括对技术先进性的认知和对生产成本的认知;三是本地喷墨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广泛参与,喷墨印刷技术在陶瓷墙/地砖印刷中的应用就是例证。前几年我国陶瓷喷墨印刷技术推广缓慢,主要原因是陶瓷喷墨印刷技术本身存在一些瑕疵,陶瓷行业对喷墨印刷的认识不够和没有本地喷墨印刷企业参加。近几年这些因素都解决了,所以喷墨印刷在陶瓷行业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和应用。

喷墨印刷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1.喷墨印刷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喷墨打印头会更加精细,但更精细的喷头应用于些特别的场合,在大多数场合并不是越细越好。墨水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是个近期难以解决的难题,这是由墨水和承印物的特性决定的。随着多种新型墨水的研制成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喷墨印刷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个行业,除了上述陶瓷、纺织、标签行业外,还会应用于玻璃、地板、PCB、可变数据、3D喷墨成型等行业,特别是在个性化、小批量的印刷领域,将会优先发展应用。

2.喷墨印刷的发展前景

喷墨印刷是一个朝阳产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喜人。

①喷墨印刷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喷墨印刷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将会助推下游数字喷墨印刷的需求。据派诺国际集团(Pira International)统计,2010年全球印刷品的整体市场增长3%~4%。到2015年,数字印刷将从现在占总印刷市场的4%增加到14%,其中喷墨技术将占到数字印刷的一半;到2015年,全球数字喷墨印刷产值将达到624亿欧元。我国数字喷墨印刷市场需求虽然滞后于欧美地区,但是近年发展速度加快,市场潜力巨大。图5为全球喷墨印刷市场预测。

未来,所有印刷领域都将出现改进生产效率和印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活动,这将使得喷墨印刷替代部分丝网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和胶印等的市场。

②喷墨印刷设备向大规模生产型扩张

未来,随着数字喷墨印刷设备的喷印速度的提高,喷头阵列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喷印稳定性的提升和墨水工艺的改进,喷墨印刷有望在成本、速度和质量上不断进步,替代部分传统工业印刷的应用,更好地满足各下游大批量生产应用的需求。如图6为2003年与2013年工业喷墨印刷占喷墨印刷比重变化对比。

③环保喷墨印刷将成为未来主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长,环保印刷成为全球特别是北美和西欧一些市场较为成熟的地区的主流趋势。今后,喷墨印刷技术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除了在喷印作业过程中要求喷印作业节能、作业环境无危害外,下游应用领域(如食品、饮料、医药和烟包等)的印品也需要符合低溶剂残留。异味小、无毒、无污染的要求。未来喷墨印刷设备的设计将倾向于低能耗、简化作业流程、降低作业有害气体排放等方向。

随着全球对环保、低碳要求的不断提高,墨水的品种也受环保因素的影响。在世界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通过了与环保相关的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法律,其中对印刷过程和墨水产品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排放作出限制性规定。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战略发展目标下,也对墨水的制造过程及产品提出相应的环保技术要求。墨水也必将以使用弱溶剂、UV等环保型墨水为主。

④企业服务质量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我国喷墨印刷设备的制造商有100多家,其中多数以生产低档产品为主,大多数产品性能差异不大、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喷墨印刷设备的应用不仅多元化、批量化、散点化,客户对喷墨印刷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游用户无论是中小型广告、商业客户,还是大型陶瓷砖、纺织等生产型企业客户,购置相应的喷墨印刷设备的成本投入都相对较大,客户在选择设备时会反复比较。特别是在工业应用领域,设备连续使用时间长,相对于产品价格,客户更加注重产品的稳定性。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服务的设备制造商,将极大地减少客户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生产损失,减少维护成本,降低下游客户的运营风险,从而为下游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⑤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第6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颜色是光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刺激人眼视觉系统并经大脑中枢处理而形成的大脑感知,是光源、物体、观察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颜色测量中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理辐射体称为光源。随照明光源不同,物体的颜色也会不同。CIE推荐的常用标准照明体有A、B、C、D65、D50、D55、D75等。为了实现印刷品的颜色测量,必须采用D50或D65作为标准光源,即色温为5000K或6500K,且光谱接近太阳光光谱。

2.观察者

颜色感觉事实上是光辐射进入人眼视觉系统后引起的主观感受。国际照明委员会在颜色匹配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于1931年和1964年规定了“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和“CIE1964标准色度观察者”,用于表示具有正常视觉的观察者在2°~4°和4°~10°这两种视场观察角度下的视觉响应特性。

3.物体光谱特性

在光源照射下,不同的非发光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原因在于物体对光谱成分有反射、吸收或透射的性质。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反射特性,而其表现的颜色则是被吸收光的补色。

颜色测量的基本方法

1.目视测色法

目视测色法是指通过人眼,对颜色样品与标准颜色的差别进行直接的视觉比较。该方法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颜色观察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实际操作时,应该在规定的CIE标准照明体下进行,一般可采用标准A光源或模拟D65光源。进行颜色测量时应保证一定亮度,使人眼的锥体细胞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也应按照CIE规定来选择合适的视场观察角度。但是,由于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且该方法的效率很低。

2.密度检测法

密度检测法能够测量反射光量和入射光量的大小,其中假设了反射光和密度计提供的光之间的差别是光的吸收量,也就是印刷品表面墨层吸收光量的大小。密度检测法考虑的是整个反射光谱的总体光量特性,实质上是评价印刷品表面各色的亮度因数,而与色调无关。

由于印刷品表面的墨层由湿到干过程中对光的反射强弱不一样,故测定结果有一定误差,而加有偏振滤光镜的彩色反射密度计则可解决该问题。彩色反射密度计已成为印刷车间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观地反映了CMYK四色印刷的密度、网点百分比、油墨叠印率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颜色和墨层厚度的控制。

3.光电积分法

光电积分法是在整个测量波长区间内,通过积分测量样品的三刺激值XYZ,再由此计算出样品的色品坐标等参数。光电积分式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出色源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但能准确测出两个色源的色差,因而又被称为色差计。

4.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测量物体反射的光谱功率分布或物体本身的光谱光度特性,再通过计算求得物体在各种标准光源下的三刺激值。采用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准确度较高,但系统复杂、操作麻烦、成本高,该方法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测色与配色场合。

颜色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使用目前的颜色测量方法,仍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

1.需考虑背景色

在对印刷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考虑背景色对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然而,目前的颜色测量仪器还无法对背景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估计,因此妨碍了其应用范围。

2.无法准确测量特殊印刷品

(1)UV油墨印刷品。由于UV油墨紫外部分丰富,用不同的光源测出的结果差异很大。因没有理想的光源,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好的办法对UV油墨印刷品进行规范化测量。

(2)微粒油墨印刷品。采用微粒油墨印刷的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得到不同的颜色。而使用目前的颜色测量仪器,只能从一个角度进行测量,因此测量结果缺乏客观性。

(3)透明介质印刷品。当光源照射在透明介质印刷品表面时,因光的透射和反射作用会产生边缘损耗,因此对该类印刷品进行测量时,需要特殊照明体和接收系统,即照明面积需远大于接收面积,但现有的颜色测量仪器尚未配备该类光学系统。

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

针对目前颜色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应运而生。

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采用多光谱CCD相机,能形成12~36个光谱通道,相当于将传统的RGB3通道相机扩大为36通道相机,大大提高了颜色测量精度。采用多光谱CCD相机形成的多光谱通道图像如图1。

为实现颜色测量的准确性,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采用了多组LED拟合而成的D50/D65 LED光源,并实现了精确的温控。

采用多光谱CCD相机和XRite分光光度计对同样的色卡进行测量,测量出来的光谱曲线基本相同。再利用1300块Pantone色卡进行对比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的平均精度为1E,重复性为0.04E。

在印刷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势

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可以应用在凹印机和胶印机上,以实现印刷过程中的颜色测量,并实时报警。特别是胶印机容易产生色差,采用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可很好地对色差变化进行监控。

对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幅面位置,可分别设定检测阈值,重复性为0.04E;针对白卡纸印刷品,多光谱颜色测量技术成熟,测量准确,可实现全幅面颜色测量,全局测量精度为1E;针对素面镭射纸和光柱镭射纸印刷品,也可进行测试。该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

(1)可实现全幅面颜色实时测量功能。而传统分光光度计均为手持式,只能实现局部颜色测量;传统颜色控制条,只能监控印刷品顶部的颜色变化。

(2)可实现自动色次提取、自动检测区提取、自动定位点提取等易用。

(3)可以实现凹印机或胶印机产品切换时及时报警,节约浪费。

第7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1.示范企业集中展示 彰显行业转型新气象

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特设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专区,并对29家首批获得“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称号的行业龙头进行集中展示,充分起到了对行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参观这些国家级印刷示范企业,笔者了解了他们先进的管理流程和工艺规范,并从中看出了一些行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比如国有书刊印企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打造了亚洲第一条连续喷墨全连线POD(按需印刷)生产线,通过数字印刷技术实现个性化按需印刷,推动企业由传统加工业态向创意经营业态转型跨越;民营印企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在印制顶级艺术图书的同时,开发了艺术收藏品的电子商务、数字出版平台,成为向文化创意企业转型的先锋;报纸印企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创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盛元印像”,形成了数字连锁品牌的全国布局。通过参观这些优秀的印刷复制企业,我认为每家企业都该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转型模式,只有这样,才会在市场中得以生存,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2.政府搭台助力行业发展

上海国际印刷周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政府搭建的,为印刷复制企业寻找、挖掘包括出版单位在内的各类订单用户的公共服务平台,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更加突显了政府搭台的特点,体现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助力行业发展的决心,特别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在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主题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印刷产业升级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到“简政放权、主动服务、加强监管”上来;宽进严管,激发民营外资经济活力,用有效的“放”促积极的“管”,严格管理,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好查处违规工作,二是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拓展绿色印刷领域,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加大项目扶持,带动行业提升技术水平。从政府部门传递出的种种信息中不难看出,我国印刷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的发展政策。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抓住国家推动印刷产业升级的机遇,利用好政策优势,严格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速自身发展。

3.绿色印刷成为大势所趋

在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上我们了解到,到今年秋季学期,全国要有60%以上的教科书实现绿色印刷,北京、上海等地将实现全覆盖,下半年,绿色印刷将在商业票据领域得到推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联合环保部加强对重点绿色印刷产品和绿色印刷认证企业的检查。可以说,绿色印刷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任何想要长远发展的印刷企业都必须向绿色印刷靠拢。

4.按需印刷或将成为未来印刷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作为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的重头戏之一的“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论坛”吸引了诸多出版社和印刷企业代表参加,通过参加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论坛,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按需印刷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可以说,纸质出版市场日渐萎缩,并呈现多品种、小数量的发展趋势,大量图书经传统印刷后销售时间长,库存量大,还很有可能报废,这些都是摆在出版社面前的难题。而目前传统印刷行业经营困难,人工成本增加,活源本已不饱满,随着纸类出版物总量的下滑,其业务将继续萎缩。北京地区去年倒闭的印刷企业近400家,今年形势将继续恶化,一半企业处于业务严重不满的状态。

制约传统印刷企业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员缺乏。而随着连续喷墨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按需印刷将成为图书出版印刷的主要发展模式。喷墨印刷速度快、成本基本与传统印刷一致,还可以随发随印,减少库存,且用工大为减少,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当前,国内大型出版集团纷纷建立数字印刷中心,如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已经建立按需出版的印刷中心。相信经过1~2年的发展,国内按需印刷业应该会逐渐走向成熟。因此,抢占先机,加强平台和渠道建设成为欲进入按需印刷市场企业的当务之急。

5.新技术应用日趋成熟

(1)3D打印技术

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绿色印刷、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的应用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如上海印刷集团将3D打印技术与文化、印刷相结合,实现新疆龟兹洞窑局部的1:1立体全真复原。

(2)云印刷服务

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是印刷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印刷服务作为先进技术手段成为两者的有机载体。在展会上我们看到了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展示的云印刷服务平台,该平台上游依托凤凰传媒丰富的出版内容资源,下游联合多家印企和连锁印点,通过联通全球范围内数字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出版零距离、印刷零差异、发行零库存、版权零担忧”。

(3)绿色印刷新成果

第8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作为印刷行业资深人士,沈海祥先生从1986年开始,对历届drupa展会都进行了参观访问,其对于历届展会的变化和近年印刷技术变革有着清晰的认识。为了解drupa展会上印刷技术的发展轨迹,更好地预测印刷业的未来,我们特别邀请沈海祥先生撰写此文,作为本栏目的开篇,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届drupa展会为重要节点,系统地回顾近年来印刷技术的变革历程。

drupa展会全称为“德国印刷媒体、出版及纸品加工展览会”,被誉为印刷行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世界上展出面积最大,展商、观众数量最多,展品范围最广,对世界印刷技术发展影响最大的第一大印刷展。drupa展会历来都是印刷创新技术最重要的展示舞台,是印刷市场的“晴雨表”和印刷技术发展的“风向标”,桌面出版系统、CTP、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JDF、喷墨印刷等划时代的技术和产品无不是在drupa展会上首次展示并引起广泛关注的。

drupa历程回顾

很多公司都将drupa展会看作印刷新技术的最大平台,将4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展会上集中展示,这使得drupa展会发挥着印刷技术“里程碑”的重要作用。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印所”)则肩负着将这些新印刷技术快速带回国内进行传播、研发、创新的重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drupa展会,中印所都组织强大的参观阵容到现场学习考察,并将在drupa展会展示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从CTP技术的引进到“德鲁巴来到中国”高新技术报告会等活动的推出,以及“科印传媒”品牌的建立,中印所紧跟时展,有效推动了先进印刷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并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研发创新,为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 桌面出版系统风起云涌

关键词:桌面出版系统(DTP)——drupa1986

在激光照排技术兴起前,铅字排版在中国印刷业盛行。1976年,英国蒙纳(Monotyp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激光照排系统,正式开启了激光照排时代,为桌面出版系统的问世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1979年,国家出版局批准成立了北京新华照排研究实验中心,1984年将其划归中印所。该实验中心在对蒙纳英文激光照排系统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该激光照排系统通过使用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的中国第一套计算机中文字库,排出了中国第一本正式的印刷出版物。

随着技术的发展,早期激光照排系统逐渐被激光照排机所取代,由黑白图像扫描仪、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和激光图像输出设备组合而成的桌面出版系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在drupa1986上,桌面出版系统无疑成为其中最大的热点。在这场对印刷业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中,Adobe、Apple、Aldus三家公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Adobe的努力下,PostScript成为出版印刷行业的标准语言,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现实现了印刷前端黑白图文组版及后端黑白图文整版输出,产生了出版社“来盘加工”这一新的业务方式。

中印所在中文桌面出版系统的开发方面走在国内前列。1985年,中印所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商业化的中文桌面出版系统——“科印”电子出版系统,该系统可对科技类图文、五线谱等复杂版式进行组版输出。在政府支持下,“科印”电子出版系统在国内大部分新华印刷厂中得到了应用,加速了对铅字排版的取代,并迅速成为当时我国书刊电子出版系统的主流产品,促进了桌面出版时代的到来。

与此同时,中印所旗下《印刷技术》杂志经多次改版后发展壮大,与中印所一道承担起宣传和普及印刷新技术的历史使命,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专业杂志,带动了业内一批媒体的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登上历史舞台

关键词: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rupa1990

以往的桌面出版系统只能实现黑白图文的编排,在drupa1990上出现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使印前彩色图文处理实现了由“模拟”到“数字”的转化。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印前处理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彩色图文合一的计算机组版成为现实,而且还实现了分色出片。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硬件包括彩色扫描仪、工作站和图像输出机,软件包括Photoshop、PageMaker等。在传统工艺流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电分机逐渐被淘汰。

为了适应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这一革命性变化,中印所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1990年,中印所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介绍到国内,并于1993年组织召开了国内第一次“彩色桌面系统专家研讨会”。1994年,中印所成功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电子出版暨多媒体展览会及报告会(EPmedia),该展会共连续举办6届,对我国彩色印刷出版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有效推动彩色桌面出版技术在国内的传播和应用,1995年,中印所还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杂志《桌面出版与设计》,该杂志是第一本采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组版输出的中文杂志。

1994年,中印所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成立苹果彩印技术中心,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嗣泉和苹果公司总裁迈克尔·斯本德拉也专程出席成立仪式。苹果公司彩印技术中心以推广世界先进的开放式的彩色桌面出版技术、促进国内印刷行业发展为目标,为国内印刷界同仁提供了一个极为系统、全面、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今世界最新成果的窗口,为国内培养了大批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需要,1989年,中印所与台泥公司开始合作进行汉字专业字形设计和字库产品开发,并于1993年合资成立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汉仪公司正式成为中印所全资企业。迄今为止,汉仪公司已经向国内外市场推出近200款数字化中文字库,承担了研发生产中文字库、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CTP等数字技术集中爆发

关键词:CTP——drupa1995

drupa1995是CTP技术的舞台,在这届展会上,包括CTProof(数码打样)、CT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CTPlate on Press(在机直接制版)、CTPrint(数字印刷)在内的各项技术得到了广泛展示,受到全球印刷业者的追捧。由于CTP(主要指CTPlate)设备及版材在drupa1995上大规模展出,并开始付诸应用,因此许多人将1995年称做“CTP元年”。

drupa1995也是历史上划时代的数字技术呈现最多的一届。数字印刷技术在1993年首度亮相后,在drupa1995上又进行了集中展示,如Indigo公司的E-print1000、Xeikon公司的DCP-1彩色数字印刷机等成为展会上的明星产品,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登上历史舞台。

为了加快CTP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在1996年的EPmedia展览会和报告会上,中印所将CTP技术介绍到中国,并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关于CTP技术的研讨会和数字式彩色打样研讨会。2001年,《印刷技术》杂志首次推出了“CTP在中国”市场调查报告,深入剖析中国印刷行业CTP发展与应用,这一调查迄今为止成功推出了12期,已成为全面展示印刷业CTP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国内CTP市场发展的权威之作。

除了在信息传播方面推动CTP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之外,中印所在CTP配套耗材的技术研发方面也不遗余力。2000年,中印所和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该公司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热敏、紫激光等CTP版材,有效推动了CTP在中国的发展。CTP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印刷行业对激光图文输出系统和传统胶片的淘汰。

21世纪初 网络技术深刻影响印刷业

关键词:与网络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跨媒体出版——drupa2000;

JDF——drupa2004

进入2000年以后,网络化浪潮扑面袭来。在21世纪初举办的两次drupa展会中,网络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drupa2000的主题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跨媒体出版,它们的出现表明印刷技术在数字化之后开始向网络化迈进。drupa2004的主题是JDF,在DTP、CTP及数字印刷技术出现并趋向成熟之后,印刷技术由局部创新走向印前、印刷、印后的全流程整合。

在数字印刷时代新技术大爆炸的形势下,为了将更多关于drupa展会的信息带入中国,中印所旗下媒体《印刷技术》等杂志,对两次drupa展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并于2000年、2004年连续举办了两届“德鲁巴来到中国”高新技术报告会,有效传播了drupa上最新的技术信息,促进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变革。

为了适应印刷新技术的发展,2002年1月,在桌面出版时挥了巨大作用的《桌面出版与设计》杂志完成历史使命,正式更名为《数码印刷》,旨在迎接印刷数字化和数字印刷浪潮的洗礼。此后,中印所又尝试举办“数字印刷技术研讨会”,积极推动数字印刷技术在国内的发展。2004年,数字印刷大型系列市场调查报告“数码印刷在中国”正式推出,引起业界强烈反响。2005年,“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也应运而生,目前,该活动已成为促进数字印刷技术在中国全面、深入应用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印所还致力于行业服务,成立了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为国内印刷行业搭建了数字印刷的交流平台,促进了行业合作和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受到明显冲击,不少以传统出版印刷为主的印刷企业开始向包装印刷转型,drupa展会上展出的印刷设备及相关配套软硬件也将关注点向此领域转移。为此,中印所也加强了对此趋势的关注与宣传,相继推出《标签技术》《包装财智》等期刊杂志,全面关注和报道包装印刷发展,并多次举办相关会议,迎合了印刷行业的发展潮流,并推动了包装、标签等领域印刷技术的发展。

从1994年举办EPmedia开始,中印所也逐渐积累了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经验,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世界。经过多年的努力,2003年,中印所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与drupa展会的主办方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在上海举办,并大获成功。迄今为止,全印展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有力推动了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2003年,中印所以《印刷技术》为基础,将旗下《数码印刷》《印刷经理人》等印刷媒体和出版机构,整合为“科印传媒”,以统一的形象组织市场活动。2005年,中印所又紧跟时代需求,推出印刷行业门户网站科印网(省略),向网络媒体进军。经过几年的发展整合,2006年4月,隶属于中印所的北京科印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接下来的几年,科印传媒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又相继推出专业的印刷电子商贸平台——印贸网(省略),以及科印电子期刊、科印手机报等新媒体阅读平台,在电子营销和数字出版领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目前,科印传媒已成为中国印刷行业领先的综合性专业媒体服务机构,在中国印刷包装领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凭借科印传媒这个优秀的印刷行业信息传播平台,中印所对于drupa新技术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1世纪10年代 喷墨印刷技术独领

关键词:喷墨印刷——drupa2008;喷墨与胶印相结合——drupa2012

drupa2000、drupa2004的数字化、网络化蓄势,最终迎来了2008年喷墨印刷技术的大爆发,数字印刷的发展时代正式来临。

严格意义上讲,伴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兴起,喷墨印刷早已登上印刷舞台,但此前多应用于大幅面广告喷绘和小幅面票据可变条码喷墨印刷领域。在drupa2008上,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高速、彩色、高质量、宽幅面、生产型、广适性等为特征的喷墨印刷机纷纷亮相,有30多家公司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喷墨印刷系统(样机)。崭新的喷墨印刷技术呈现出群雄纷争的局面,甚至已经不能称其为新技术,而直接进入广泛应用的集中爆发期。因此,drupa2008也被称为“喷墨drupa”。此后,一些当初在drupa2008亮相的喷墨印刷设备逐步正式投入使用。

在刚刚结束的drupa2012上,喷墨印刷技术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又有一批成熟、稳定、速度高、质量好的喷墨印刷系统亮相,喷墨印刷技术正式进入应用阶段。

伴随着喷墨印刷技术的成熟,喷墨印刷与胶印工艺、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与传统印刷设备制造商的结合日益紧密,在drupa2012展出的兰达纳米数字印刷机便是其中的典范之作。这个号称掀起第二次彩色数字印刷革命的设备,采用胶印橡皮布转印技术和纳米墨水,将喷墨印刷技术的灵活性与胶印在不同材料、不同介质的完美适性相结合,有效拓展了喷墨印刷技术的适用范围,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将喷墨印刷与胶印结合,并在印刷材料和工艺方面有所突破,也能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实际上,早在2006年,《数码印刷》杂志就推出了“喷墨印刷系统用户调查分析报告”。2008年,中印所通过第三届“德鲁巴来到中国”高新技术报告会向国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drupa2008喷墨印刷技术的发展成就。2011年3月,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在广州举办了“2011喷墨印刷供应商大会”,共同探讨喷墨印刷技术的发展,旨在推动传统印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国喷墨印刷市场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中印所开始进行喷墨印刷新技术、喷墨与传统印刷结合的研发,以及喷墨印刷的应用开发。

2012年3月,中印所与柯达公司、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位于中印所的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共同开发基于高速喷墨技术的组合印刷系统,探索市场、推广营销模式,为印刷包装行业的技术升级、企业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目前,中印所正在建设印刷环保技术产业化重点实验室,其中等离子技术在数字喷墨印刷及表面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环保型喷墨CTP胶印版的研究等多项技术与喷墨印刷有关,在推动绿色印刷进程的同时,也推动了喷墨印刷在中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递drupa2012的最新信息,2012年5月,中印所及科印传媒派出了强大的记者团和专家考察团前往drupa2012现场,并通过科印网、科印手机报和科印微博等平台第一时间传递展会信息,系统、全面地向国内介绍了备受关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2012年7月,中印所还将主办“2012德鲁巴高新技术报告会”,在第一时间权威、全面、立体地展现drupa2012展会上最前沿技术,让国内同行不出国门就能了解drupa展会的技术动态,帮助印刷企业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及其所预示的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新市场中抢占先机。

2012年9月,由中印所主办的“iDigital 2012数码主题公园”也将在天津举行。该公园以“数字生活、印刷时尚”为主线,全方位展示数字技术在印刷领域中的无限魅力。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相关技术论坛、“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颁奖典礼及数字印刷应用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drupa看印刷技术发展趋势

任何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取代落后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或者对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补充和创新,对于印刷业来说也不例外。万众瞩目的drupa展会,既是印刷新技术的推动者,也是落后技术的终结者。

1.数字技术的普及加速了落后印刷工艺淘汰

drupa展会展示的众多新技术加速了印刷工艺的新老交替,并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应用,逐渐取代了铅字排版、电分、激光照排等工艺:从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出到完全取代铅字排版,经历了大约15年的时间(1976~1990年);从drupa1990大放异彩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现到电分机的消亡,也经历了近15年的时间(1990~2005年);从drupa1995CTP技术的出现到激光图文输出技术走向边缘化也走过了15年左右的时间(1995~2010年)。

2.网络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创新

自2000年以来,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跨媒体出版和JDF等技术获得了飞跃性发展。新兴的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使古老的印刷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drupa2012上,许多厂商展示了网络技术在印刷业的应用,甚至有“云计算”的案例。网络与数字技术将不断地推动印刷技术的发展创新。

3.以喷墨印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技术前景无限

如果以2008年作为喷墨印刷技术发展的元年,那么探讨喷墨印刷技术能否在15年左右的时间淘汰CTP和取代某个传统印刷技术也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其都将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印刷技术的更新与变革更多地集中于印前系统,如铅字排版、电分机、激光照排机等,而不是各种已经成熟的印刷方式。drupa1995上,以Indigo为代表的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的集中亮相,掀起一场数字印刷的革命浪潮。时至今日,彼时兴起的数字印刷技术除了挤占部分传统印刷的短版市场外,更多的成就是开辟了个性化、可变数据、按需印刷的新市场。由此看来,数字印刷更像是传统印刷的有力补充,而非取代者。

第9篇:印刷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绿色印刷;绿色认证;趋势

《中国印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印刷取得了初步成效,近200万印刷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中小学教科书基本实现了绿色印刷,绿色印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印刷检测能力不断提高。

绿色印刷总体向好,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1)绿色印刷标准体系和实施框架有待完善;(2)原辅材料的绿色标准化体系和认证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3)印刷产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新格局还没有形成。

因此,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环保体系与检测体系建设、绿色材料与环保设备的协调统筹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1.绿色印刷认证现状

认证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模式,通过认证寻求企业符合标准的证据,通过文件化的方式向外部表达企业符合标准的信息。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

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一种产品(印刷服务)认证,而非企业认证,它只对企业所生产的环境标志产品以及开展这项生产活动所必须的保障体系进行认证。τ诠愦笙费者来说,想要在各种产品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中做出有利于环境的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国家指定的机构依据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从而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

我国的绿色印刷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困难,如包括绿色印刷技术标准、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管理监测、产品检验等在内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绿色印刷环保检测仅仅侧重于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对原辅材料、废弃物等检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加强管理规范绿色印刷的产品检测,是企业进行绿色印刷检测、认证及自我声明的重要依据。

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了《绿色印刷术语》、《绿色印刷通用技术要求与评价方法第1部分:平版印刷》、《绿色印刷产品合格判定准则第1部分:阅读类印刷品》等4项行业新标准,标志着我国绿色印刷企业自我检测、声明和认证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2.建立企业自我声明和认证机制

印刷行业为何要进行绿色印刷自我声明和认证?

首先,与国际惯例接轨。自我声明是国际公认的合格评定方式,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和机制。其次,符合行业和产品特点,印刷过程和产品涉及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但危害程度尚不属于对健康、安全或环境风险特别关注的产品,适用自我声明、认证形式。

要实现绿色印刷行业自我声明认证,就要求相关部门制定自我声明规范,明确企业需要证实的内容和方式;同时对企业申请方式、形式审查机构、认证方式、标志使用规则、监督管理形式等做出规定。其次要确定负责形式审查的专业机构及工作程序,组织负责审查的队伍,确定形式审查评定准则,确定自我声明信息平台及信息形式。再次,要确定自我声明形式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则,明确市场引导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支持认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印刷行业监管部门要明确对自我声明企业及产品的监管要求和程序;形式审查和信息机构受理社会举报、投诉等信息,按规定处理,确定检测检验机构,明确抽查检测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

同时要对企业诚信表现建立记录,可采用"黑名单"制度,视情节可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取消认证资格等处罚;可以把失信经济处罚作为企业自愿申请认证时的附加条件,利用市场手段惩戒失信行为。

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制订、完善绿色印刷系列行业标准,联合环境保护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深人研究完善绿色印刷的实施框架,这对于促进绿色印刷进一步深化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探讨绿色认证奖励机制

实施绿色印刷除了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还需更多、更大资金、税收方面的支持。例如对于获得绿色认证的企业,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给予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施绿色印刷的新模式,对实施绿色印刷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企业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绿色印刷的积极性。

4.绿色印刷发展趋势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凡是有利于环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今后必将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而对于我国的印刷行业来说,实施绿色工艺,使用绿色原料已经是所有印刷企业的共识,但对于工业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的清洁、降解处理等技术,我国投入还远远不够,印刷废料的回收以及整个流程中的过程控制和节能减排,将是绿色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环保潮流发展,绿色印刷将会是整个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绿色印刷不仅事关印刷企业,还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绿色印刷是每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行业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绿色印刷意识,在全行业、全产业链形成绿色发展的共识,才能让更多人愿意为绿色消费买单,一起用绿色"点亮"印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宝.浅谈国内绿色印刷发展[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6,(5):5-9.

[2]中国印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sczc/201506/24-1085800.shtml.

[3]谭文辉,万勇.绿色印刷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今日印刷,2016,(6):16-18.

[4]王莉.绿色印刷实施与发展分析[J].广东印刷,2016,(1):7-9.

[5]何小龙.绿色印刷自我声明认证需关注的6个问题[N].中国出版传媒商,2013-11-5(22).

作者简介:

邓军军(1987.9-),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及印刷材料教学研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