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中西文化相同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相同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相同点

第1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文化价值观;基督文化;个人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而文化人类学家也赋予“文化模式”不同的定义。因为人类行为的异同,所以决定了对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选择和演变。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系统,而人类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风俗、礼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式化的事物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每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定型,成为理所当然遵循的原则。美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一大分支,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文化模式一直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基督文化作为一种信仰而广泛深入群众,共和主义则是美国政治的重要体现。美国文化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在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淬炼和汲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曾经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提名,而它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电影情节的巧妙以及主人公拼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向观众展现了真实的美国文化模式,在情节发展中嵌入文化价值观,这部电影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之处。

一、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简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人物经历,由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担任主角,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使得他被奥斯卡电影节所提名,而他所饰演的角色是著名的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讲述克里斯·加纳成为投资专家前的经历,他一直是一个推销医学器材的销售人员,为了家庭努力奔波着,可是辛勤的工作并不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幸福的生活,他所购买推销的器材也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可是却很少有人购买,妻子终于忍受不了这样艰辛的子而选择了离开克里斯·加纳,他只能带着儿子工作和生活。一个机会的来临使得克里斯·加纳成为证劵公司的实习生,这是一个实现他梦想的工作,可是实习的半年期间却没有任何薪水,而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缴纳房租和抚养儿子了,克里斯·加纳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地铁站的厕所、收留所都是他们曾经呆过的地方,而克里斯也坚信自己的努力肯定会得到回报,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忘记过学习,凭借着自身对数字的天赋和销售工作中的经验,他终于在实习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投资专家,在这条追寻幸福的路上他是坚持者也是胜利者。

二、基督教文化的折射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是由意大利导演盖布瑞·穆契诺执导的,他可以将电影里面纵横交叉的脉络用电影语言精辟地表现出来。因为这是第一次执导英语电影,所以盖布瑞·穆契诺并没有刻意表现美国文化的主流之处,而是从客观的角度上将主人公追求幸福的经历真实展现给观众,而基督教文化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中最关键的一支,也被切入到电影中。

杰斐逊的《独立宣言》和上帝曾多次出现在电影对话中。盖布瑞·穆契诺用电影来折射基督教文化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子,美国一向是以多元文化为主线,对于也是十分包容自由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文化才是主流,并且深深扎根在美国人思想里。很多移民来美国的人都是受过母国宗教压迫的,而他们试图在寻找更为可靠的信仰,而基督教文化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和中国文化中的信仰相同,中国人宣扬儒家文化,以“中庸之道”来立足,而佛教文化作为我国涉及最广的价值观,像美国人那样时刻搬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这是作为一种传统而秉承着。

乔治·华盛顿曾经在《告别演说》中强调基督教文化对于社会引导的重要性,它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准则的形式存在。政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宗教文化和道德文化来支撑和激励,而人们获得幸福也需要这三者良好的配合。而杰斐逊也在《独立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上帝,尽管他是一个信仰自然神论的人。电影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情节,克里斯的儿子向父亲讲述了一个关于上帝的故事:一场大雨淹没了村庄,一个人在水里等待上帝的救援。这时候有一条船划过问他要上船吗,他说:“不用麻烦了,因为上帝马上会下来拯救我。”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待,此时第二艘船经过了,同样问他是否要上船,他还是执迷不悟地说等待上帝来救援。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他被水淹死了,最终到达了天堂,他便责问上帝:“我如此虔诚地信仰你,你却没有来救我,这是为什么?”上帝便说:“我早就听到了你的呼唤,已经连续派了两条船去救你了,可你都拒绝了……”克里斯的儿子觉得这个人好愚蠢可笑,可是克里斯却没有只看到停留在故事表面的意思,他觉得这个故事在传达着一个哲理,就是机会和幸福是同等的,它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否获得幸福就要看我们能否抓住机会了,否则将一无所有。海明威也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多人都处在迷茫的境界,之所以一直在追寻,因为他们都相信上帝会帮助自己的。”无论是电影还是语言,都在向观众表达基督教文化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上帝才会帮助你。这和中国精神中自强不息的文化恰恰吻合,运气的概率很小,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要克服困难而且秉承信仰,总有一天幸运会降临。而电影里面也深入表现了这一点,克里斯带着儿子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和儿子在教堂祈祷,此时教徒们唱起了圣歌,里面唱道:“我们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困难和挫折接踵而来,但是我们不愿意放弃幸福和梦想的追逐,我们坚信你会指引着我们前进,赐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克里斯和儿子听到圣歌不禁产生共鸣,他们在歌曲中获得了安慰的力量,生活还得继续,而上帝会一直支持他们前进。但是中国文化更偏向朋友或亲人所带来的安慰和帮助,这是价值观上的不同,那样会赐予我们更多的寄托和力量,才有重新上路的勇气,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点。

三、个人意识的体现

个人意识在美国人眼中至关重要,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都可以看到个人意识的深入程度,而中国人则不同,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意识,凡事也应该有依托才能完整。美国人在更多时候是通过自我依赖来获得成功,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都是如此。中国却一直流行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我们所遵循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特别是家庭和朋友之间更应该共同克服困难和面对生活。这是中西文化观念本质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朝着一个幸福、美满的方向而努力着。

美国个人意识中得以体现最强烈的一点就是独立精神,他们教导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所谓自助精神也是由个人意识分离出来的。电影中克里斯的儿子所讲述落水之人和上帝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唯有通过自助才能获得生活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通过团体或家族的力量来获得成功,反倒是一个人很难去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互帮互助在中华民族是美好的传统之一。

美国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别人的尊重,电影中对这点的体现也非常多。克里斯所从事的工作十分不如意,以至于家里生活拮据,妻子无法忍受这样有上顿没下顿的子,和克里斯的争吵更加坚定了她离婚的想法。而克里斯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妻子的任何选择,因为对她的尊重而答应了离婚,而自己的儿子也是全权由自己抚养,因为克里斯觉得让一个妇女承担起一个孩子的所有费用是很困难的,而自己作为男主人更应该考虑到妻子的处境。家庭破碎后克里斯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一个收容所允许他们住一晚上,儿子克里斯托弗就问克里斯为什么妈妈会离开他们,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克里斯告诉儿子妈妈的离开和他并没有关系,妈妈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选择离开。克里斯的表现是对妻子和儿子的双重尊重。因为儿子是一个个体,没有必要束缚他人格的成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离去总会让人觉得不够贤惠,不能保持家庭完整,会遭到丈夫和其他人的谴责。电影情节中克里斯曾经有一次没有找到住所,带着儿子住在地铁站的厕所里,克里斯不想让儿子失去自尊,于是向儿子说这是一个“山洞”,因为他们回到了远古恐龙时代,而克里斯托弗就这样安静地睡了。还有一处在篮球场和儿子的对话,克里斯在对话中打击了儿子在篮球上的喜爱之心,但是他马上知道了这是错误的言语。于是他对儿子说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话:“你自己能不能成才绝不是别人的话或思想可以决定的,就算我是你的父亲也不能。你要相信你自己是可以的,那些自己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指责别人不行。”克里斯对妻子或儿子都是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而独立精神对于美国人来说很重要。而在中国,一旦孩子出现什么困难父母大多会马上出来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就是指一家人互帮互助。

个人主义还包含自我奋斗的过程。电影中克里斯一直乐观、坚持面对困难。有四个画面是讲述克里斯奔跑的场景,导演的目的就是表现一种不断追求幸福的行为,在奔跑和坚持中获得幸福和成功,这种价值观在建立美国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而中国人一向勤劳、勇敢,这和美国自我奋斗的价值观有类似之处,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徒劳无功的事情。

四、结语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中克里斯从穷困潦倒的销售员变成了金融投资家。电影中始终以基督教文化和个人意识为主线。这部电影真实展现了美国文化模式,让观众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到美国文化中所秉承的自由、独立的精神,在他们眼中凡事都要靠自己,并且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而这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恰恰相反,我们所崇尚的是互帮互助的精神。文化差异的出现使得文化价值观各有不同,这正是中西文化各自璀璨、独特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少如.《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中西文化对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06).

[2]周彦军.解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1(20).

[3]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第2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动物词汇比喻义;文化;异同分析

一、引言

人们常常借动物词汇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来比喻人和事。在汉语中人们往往用动物,如常以“龙凤呈祥”象征吉祥;“生龙活虎”“龙争虎斗”比喻气氛热烈,有朝气。常以“浑水摸鱼”、来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英语中同样可用动物来喻人喻事,其所表达的意思更加广泛而有趣。如a dog’s breakfast/dinner来比喻事情乱糟糟,一团糟;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来比喻某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先逃”,意指那些一遇到危险就争先寻求安全或一看见困难便躲得老远的人。但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却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二、概诉

(一)英汉动物语言文化内蕴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语言中的词汇共性联想来自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所存在的共性所达成的种种共识。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发展的渊源不同, 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语言的词汇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熏染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色彩,因此又产生了语言的相对性。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 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中西文化中动物比喻义的相似点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东西方人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如在汉语中有“蠢驴”、“鹦鹉学舌”、“像狐狸一样狡猾”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有:He’s as sly as a fox. He’s foxy. You’ve got to watch him. (他滑得象个狐狸。他很狡猾。对他你可要当心点儿。)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你这头驴!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儿来?)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 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 (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 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象蜜蜂一样。以“鹿”比喻“温顺”(as timid and tamed as deer);用“猴子”比喻“淘气顽皮”(as naughty as monkey);以“蜗牛”比喻“缓慢”(as slow as snail)。除此之外猫和老鼠的关系几乎所有文化都类似。汉语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英语中的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却有之意。

(三)中西文化中动物比喻义的不同点

由于中英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动物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思往往有所不同。

中国人喜欢养狗,认为狗是忠实的。但是,在语言中的狗与人们的态度却大不相同。汉语中凡是带“狗”字的词语基本上都是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等。但是,在英美人看来狗是一种忠诚善良的人类好伙伴。中国人说“幸运儿”,而英美人却说“a lucky dog”。 “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

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常用来比喻声誉很高的人。在中国文化里,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野兽,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老虎往往会引起类似联想。关于虎的习语大部分都是以庄严雄伟的形象出现,例如,英雄虎胆、虎踞龙盘、如虎添翼、等。由于英汉两种语由中对虎狮的比喻形象的不对等,因此,造成了英语中的一些用狮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在汉语中却与用虎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对应。如:as brave as a lion (勇猛如虎);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落入虎口);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

又如马,马是英国皇家动物,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头了不解之缘。而汉民族文化中,牛才是生产劳动的好帮手。所以涉及“牛”的汉语成语很多,如“对牛弹琴”、“牛蹄之涔”等。英语中涉及牛的表达方式则不多。因此,在英语中一些用马比喻的习语却与汉语中用牛的比喻形象的习语对应了起来。如例句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eat like a horse食量大如牛iron horse铁牛talk horse 吹牛

三、总结语

通过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且,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更要注意能力;通过对动物词汇内涵的学习与比较从而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707.

2、刘扬.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试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59.3、杜新宇.从动物词汇看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J].民俗研究.2004(3).150

4、徐涓.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华中师范大学2005,(04)

第3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中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不能磨灭,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着影响。本文主要以供电企业为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文化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中国自明清以来对官吏实行的是低俸禄政策,但是这并不阻碍底层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挤入统治集团。因为官员的俸禄虽低,但是整个社会上是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时至今日,“官本位”意识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央在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机制仍然在按照行政级别制订,如某级别可以享受多少工资待遇、多大住房(包括地段)、可以购买多少企业股票,这种分配政策的制订无需接受任何质疑和监督,于是基层企业规模再大,其领导的级别不如上级机关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由此而产生,于是乎“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导致大家对“官”仍趋之若骛。

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各种门类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也不再是国家干部了,但是国有供电企业领导经过改革之后的自由裁量权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还是象一个官僚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弹性尽可能加大,在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外衣下,不对能力制订客观的评价指标,权力指挥一切,国有企业中的成“官”的正常通道没有了,于是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不能优化、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管人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具体表现如下:

(1)重德治而轻法制的偏向

儒家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都更注重个人修养,强调道德教化。虽然也有虽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艺,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一类主张规章制度的话,但相对于其长篇的“德”的强调来说,太过于苍白。

表现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德行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企业员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德治”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2)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西方管人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尚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人思想的本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更偏重于那些重总体,轻个体的学说。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谚语“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思想最精确的诠释。

第二,没有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就是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均同,不讲贡献;讲公平,不讲效率等等。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

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排斥任何做法的“个人主义”。其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吞没。其根本原因是:

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

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供电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已有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愿意思考、创新。这是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有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领导升贬并无直接关系,企业倒掉,领导易地继续做官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企业领导更多的是对上负责,于是因人设岗在国有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岗的员工本身就不具备上岗条件,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无法在这类企业中执行,换句话说,谁也没有能力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替代,企业领导的协调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人治”得越久,领导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领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制度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因此制订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儒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正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如何将儒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去,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促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专家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用人的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新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处世哲学,更多着眼于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对于企业这种微观组织的细节化的管理论述甚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鉴儒家文化时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帮助,可以引用的只是一部分原则和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所以,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精华,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运用待遇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具体措施

(1)改革薪酬体系

①取消一切所谓某某级领导干部享受某某待遇的特权,把包括住房在内的全部福利和包括公务用车、通信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全部纳入薪酬体系,使企业内部整个薪酬体系透明化。

②尽可能实现同工同酬,原有体制内职工的收入可以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调节。

(2)公开招聘流程

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公布岗位说明和岗位要求,招聘过程公开化,做到以岗选人,为合理的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奠定基础。

(3)疏通各岗位的上升通道

①加强技术、经营、行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疏通每个岗位上升的通道,改变以往提升待遇只能走行政管理一条路的现象。

②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各岗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能力已超越岗位要求而又无岗位可上时,可以将相邻岗位加以合并,同时相应提高薪酬。

(4)强化制度管理

改革目前制度订得很严而执行很松的陋习,将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化,做不到的制度不制订,凡已制订的制度必须确保执行。因此对规章制度实行持续改进,不搞大而全,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完善、增加。

(5)加强内部竞争

改伯乐相马为赛马。如同美国国会选举一样,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岗位(如1/4)在公司内部重新竞聘,这样每过数年公司各岗位之间就相当于轮换一次,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整个企业在创新中前进。

另外,严格控制每个岗位竞聘者的数量,当某岗位竞聘者的人数超过设定上限时,则适当降低该岗位的待遇;当该岗位竞聘者数量不足时,则提高该岗位待遇,相当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各岗位的薪水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邱雯.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

第4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信仰、心理和价值观。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方式,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因此,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要了解这两种语言代表的两种文化,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思维差异与翻译

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对颜色的使用和表达,汉语的“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黑眼睛”则译为“dark eyes”;汉语的“黄”,英语译为“blue film”.此外,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差异。例如英语句子“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若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今天无论你怎么出洋相都不过分。”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英语句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的正确译法为“不过我们说到故事后头去了。”因为在“前”与“后”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时,中国人与西方人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的,因此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说法;而英语民族则相反。

二、历史典故和差异与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反映了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民都各自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一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也就难于欣赏。如三个和尚的典故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把这个谚语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是那么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这个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就必须要注意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有道教主宰天地的“玉帝”,有佛教中法力无边的“如来佛”,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在欧美文化中都是不存在的。西方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对于中西方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是应当注意的。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有些词汇在汉语和英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大相径庭。比如英语中“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西方人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而汉语中的“龙”字则恰恰相反,它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但由于汉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龙”字的汉语不能直译为“dragon”。因为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而“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最好转换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

三、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

语言常常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中国人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勤劳;力大如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地,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地理环境影响气候,因此也影响着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词语的内涵。比如中国的“东风”和英语中的“east wind”,虽然汉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对应词语,但内涵却截然不同。中国西部是高山,东临大海,在中国人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

四、生活习俗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套话是“你到哪儿去?”、“你在干什么?”或“你吃过了吗?”在中国文化里,这几句话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礼节性的、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到哪儿去?”、“你在干什么?”之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纯属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对方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了吗?”则会使他们不知所措,他们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如“Hello!”、“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

就称谓而言,不同语言里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汉语里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语里则不问姊妹、不问兄弟一视同仁,分别为sister和brother,汉语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也是径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分出大小,又要说出性别,而英语里却模糊、笼统,一律称为cousin。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种文化差异,多看,多想,多动脑,从各个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力求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作,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完美享受。

参考文献

第5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一 商务英语翻译及其特点、原则

1.商务英语翻译的定义

商务英语属于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用来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商务英语翻译主要负责对商务合同、商务信函、广告等翻译工作,通常有两道程序:一是理解,即翻译者要明白对方所谈论的商业活动信息;二是表达,理解之后,将信息重点完整流畅地传达给读者。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必须掌握的基本条件,用于商务英语的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表达要准确,多是些缩略词、专业词或包含商务、法律意义的词汇。缩略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通常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们使用的频率较高,因此必须熟悉缩略词的全称及意义,如LC,全称为Lettere of Credit,是信用证的意思。

商务英语重视实用性和严谨性,其语句一般都简练明了,且逻辑十分严密。针对不同的商务形式,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如商务信函都比较简洁,并列句或简短句应用得较多。严谨性多体现在法律文件或商务合同上,长句和复合句的运用比较频繁。此外,商务活动大都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进行,除了简练严谨,还有固定的礼仪,在长期的交往中容易形成一些公式化的套语,如常用的句式“We shall appreciate your…”表示感谢。

整篇翻译即是词汇和语句的结合,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有效的商业信息,因此语篇翻译需有较强的专业性,在简练严谨的基础上,还有注意整体的流畅,确保层次分明,表达方式要礼貌委婉。

3.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

首先是术语对等原则,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决定着其必然要有许多术语,而这些词汇可能会有其他含义或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一定要将其明确分开,结合整体意思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如Balance sheet,指的是对某段时间内财务状况总结出的会计报表,对等翻译为“资产负债表”,对其改善时,一般会翻译成“改善财务的整体状况”,而很少译成“改善资产负债表”。还有许多一词多义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如Average,在保险行业表示海损,在股市则表示若干股票的平均价格。

其次是文体一致原则,商务问题具有多样性,翻译者必须熟悉各种文体,翻译前先对文体类型做出明确判断,如果比较正式,注意措辞务必严谨简练,商务英语之所以简练,是因为有大量缩略词,如B/L,全称为Bill of Lading,为提单的意思。在商业广告中,用语要有独特性,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意译或调整翻译的方法,如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另外,广告翻译还应考虑其关联性,如在一些女性用品中,多带有“丽、雅、倩、芳”等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产品的主要对象是女性,如Nivea,译为“妮维雅”;Clinique译为“倩碧”。

还有一项原则要遵循,就是礼貌原则,即翻译的语气要恰当,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二 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策略

1.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必须对翻译双方的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寻找两者的相同点。在平常的学习中,应多多积累,在专业知识之外,对相关的知识也多多涉猎;在翻译之前应做足准备,如没太大把握,应先搜集资料加强学习,对双方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所了解;交流中,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并及时做好笔记总结。

2.深刻理解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翻译之所以重要、有难度,是因为它具有很深厚的内涵需要挖掘。普通英语只要不影响交流就够了,而对商务英语而言,实现流畅交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因为文化不同,在翻译时必然要不断磨合,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商务英语翻译多涉及的是商业活动,翻译者必须具备充足的商务知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总结能力,只有挖掘双方蕴藏的文化内涵,才能提升准确率,进一步保证翻译的质量,翻译的同时也应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此外,翻译者自身还应不断加强学习,实时搜集跨文化交际信息,借助一些比较权威的网站或其他途径了解各种文化的内涵。

3.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文体多样,词意丰富,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掌握科学的翻译方法,才能提升翻译的质量。国内关于翻译技巧和方法的书籍种类很多,应用较为广泛的翻译方法通常有:(1)直译法,即直接对原文的语句进行翻译,如此能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前提下掌握原文的意思,能较好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需注意的是,若遇到同义词较多的词汇时,一定要仔细对比、谨慎甄选,使用最恰当的一个词,同时在翻译中,译者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确保原文的完整性。(2)意译法,即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整篇的意思而改变某些词汇的原文意思,此方法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特征,应用也很广泛,如对于复杂的债务关系,经常会总结为“三角债”,但翻译时就不能直接译成“triangle debt”,而应译成“chain debt”;如红糖,通常译为“brown sugar”,而不是“red sugar”。(3)音译法,即为了突出原文的语言功能而保留原语言的发音。如“功夫”译为kungfu,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又能让人明白其意思,容易接受。须注意的是,音译法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滥用,否则必然要出错。(4)直译、音译结合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灵活,既能保留原文的字面意思,又能体现原文的指称意思,有利于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

三 结束语

如今,国际贸易十分频繁,国内许多企业也都在国外成立了公司,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上存在很大障碍,急需一批商务英语翻译者,商英翻译的作用日益重要,翻译者必须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保证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紫薇.浅析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文化适应性问题[J].

第6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 文化导入 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

1.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当下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行过程中,文化干扰不得不列为课堂教学主要的难题之一。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关注词汇的记忆、短语的搭配、语法的合理使用等内容,忽视英语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和导入。事实上,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种,其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不该被教育工作者忽视。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段落,做语法搭配题目,却难以符合语境地进行英语交流。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中缺乏英语文化的导入。

2.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式

在地球村逐渐成形的今天,全球化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如何进行外语教学成为每一位外语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内容能否展开,教学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和教师能否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有关。传统的教学导入枯燥无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文化旁白。

在《外语教学文化》(胡文仲,高一虹,1997)一书中提出以文化旁白的方式进行有效而灵活的文化导入,即在语言教学中介绍及讨论相关内容的文化背景。这种方法能够多方面地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适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

2.2文化对比。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难免会把语言放在国语的语境下进行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强记忆,但难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排除文化中存在的障碍,正确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歧义和误解。

2.3开辟课外课堂。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了表达清楚和准确,我们需要结合语境进行领悟和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语境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语境不仅包含时间地点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特征。由于语言群体的不同,语境中的地域人情、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也大有差异。要跨文化交流,就不得不打开这种在交流上使人难以理解的语言障碍,否则只会相互误解,不知所云。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升对语言文化的好奇心,使之在课堂外注意西方文化中与中国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久而久之,便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语言多方位的理解。

3.高中课堂文化导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导入枯燥无味。

有创造力的导入会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枯燥乏味的课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每天老师都以“How are you today?””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are you doing?”“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with your time?”之类的问题引入课堂,然后告诉大家:”Okay,now we are going to start our class.”或者“Okay,let’-s going to learn the unit.”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应对自如,给教师的反馈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热情高涨。然而,事实是学生对这些节节听、课课答的问题已经相当熟悉,因此对答入流。这种毫无创新的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并且这种导入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师生之间也就变得相对孤立。

3.2导入部分冗长,拖沓耗时。

课堂导入的内容一般控制在3到5分钟之内,不宜太长,如果导入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就会显得头重脚轻,影响课堂上的教学部分的效果。高中课堂45分钟(部分课时为100分钟),课堂容纳量较小,而高中教学的内容又相对较多,许多老师连自己的课程安排都无法全部结束,也就无暇顾及课堂相关内容的导入。对于语言教学,时间不在于几分钟讲授的一个语法的运用,几个单词的背诵或者一段文章的翻译,而在于能否打开学生的心门,消除他们对未知语言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了解知识的成就感,使他们在课后自觉愿意了解课堂的相关内容,增强课堂内容的记忆和回忆。例如学习Unit2“Keeping Healthy”Topic2“Is it good for you health?”第一课时,教师先讲述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尤其对相关健康方面的短语进行引入(如be good/bad for sth. stay up late,healthy habits,unhealthy habits等),这种讲述虽然创设了课堂相关的情境,也渲染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但老师结束讲述便已花费将近二十分钟,占用了课堂中过大的一部分时间,学生难以发挥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高中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以科学而包容的态度多方面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抛弃民族主义为中心的偏见,对西方文化由理解变得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使得高中生成为全球文化村中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走向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村民的坚实大道。

参考文献:

[1]倪晶晶.高中英语教学导入环节调查与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9):85-85.

第7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中国文化 英语表达力 研究

世界上的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概念或情景,中国文化也有英语母语者所不知的文化概念或情景。例如,一顿典型的中国早餐与英国的肯定是不同的,因此中国的学生经常会向他们的外教解释早餐是什么。毫无疑问,英语学习者只有在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和掌握合适的英语表达后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赋予母语文化以目的语文化相同的学习与实践。南京大学丛教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不能用英语顺利传达母语文化的现象定义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很明显将导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与外国朋友交流时产生障碍。鉴于此,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即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现状如何。如果他们的表现不尽人意,则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一问题?学生和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看法如何?这些都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的定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多少不同的学科探讨或涉及到文化,文化的定义就有多少。在语言教学界,文化有种种定义,分别与言语行为、文本结构、社会组成和知识结构等等有关。Rosaldo(1984)指出“文化不仅仅只是仪式和信仰层面那么简单。”她强调文化塑造和决定成员的社会观念与认知观念,而且这些观念不足为外人所轻易理解。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924)最先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面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注重的是文化的精神层面。

人类学家认为可以从两个意义上来理解文化的定义。一种是大写C的文化,指的是音乐、文学和艺术等等形式。另一种是小写韵c的文化,指的是人们为了在特定社会正常交流所了解的知识。

与国外同行一样,中国学者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者从不同的方面来定义文化。他们的努力表明文化绝非是某个人或群体的穿着、饮食或者谈吐,而是某个整个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邓炎昌和刘润情(1989)遵循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传统,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群体的信仰、风俗习惯、制度,以及刻画某个群体的特征。辞海(1972)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为:广义上面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狭义上说,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意识形态相对应的政治系统和组织结构。

然而,不管如何穷尽文化的定义,与丰富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相比,它始终是抽象的概念。

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在于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英语教育而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者需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或按照英语母语者的角色来改变自己的言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相联系,而是与它的使用者有关,学习语言没有必要改变学习者的文化身份,因此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没有必要追捧美国文化或英国文化。首先,英语可以被任何学习者来表达个人的立场或文化概念。我们应该大力学习和宣扬自己的文化,这是因为一旦我们能够准确的传输自己的文化,就可以避免一些语用上的错误或失误。

因此,英语教育应该引导学习者对母语文化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中国,英语教学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语言上和交际上的技能,以使他们能够用英语来反思和描述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此外,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展开讨论,让英语学习者可以有机会比较和对比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总而言之,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合理补充。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

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关键在于帮助学生避免犯语用失误。根据何自然的解释,语用失误是指“在交际中未能取得所期望得交际效果。”语用失误经常出现在英语母语者和非英语母语者得交际之间,但同样会出现在非英语母语者之间。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包括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宗教等。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据寻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时刻用文化意识去指导自己的交际活动,要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不要随意滥甩或套用本族文化,避免由此引起的文化干扰,造成交际融难、冲突、误解,甚至仇恨。这就是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1983)所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根据Jenny Thomas的划分。跨文化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opragmal linguistic 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例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常用“never mind”来回答道谢,因为其意指“没关系”。而这在英文中显得很滑稽或不合时宜,因为地道的用法应当是“You are welcome”,而“never mind“恰恰用来回答道歉。

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社交――语用失误通常是因为缺乏目的语文化知识而引起的。1985年,何自然教授在广州外国语学院主办得一期“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讲习班”上,对79名学员进行了一次汉英语用差异辨识测试。结果显示平均错误率达到了总数得51%,且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十分普遍。

鉴于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交际,且社交一语甩失误导致的交际失误更为常见,因此英语学习中大力加强目的语文化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学习目的语文化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情景,英语教师和学生常常难以判断哪种表达最符合具体场景;此外,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并非生活在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有时他们也需要用英语来表达中国的文化。

这种不平衡的文化教学现象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注意和研究。中国文化失语症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外国语从丛教授2000年提出来的。他首先注意到: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受到广泛的重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这一基本理论,轻视本国文化的教育和输出,导致本国文化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甚至误解。对于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他们不知道如何用地道或合适的语言来阐述儒家或道家文化,有的甚至把Mencius译成门休斯而非孟子。从丛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教学的缺失。

如上所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几乎集中于目的语文化的传授,母语文化没有一席之地。如果对现有的英语教材进行粗略的统计,可以看到90%以上的教材几乎都是有关英国文化或美国文化。在这种严重的不平衡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甚至对于自己的文化不屑一顾。

其他的学者对该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胡文仲(1992)提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简单的移植西方的文化。孙俪指出(1989),英语教师有责任促进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即英语的中国化或中国英语的形成。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关注于英汉语言与文化的不同上,对于英汉文化的相同点研究甚少,主要表现在过多研究文化休克、文化定型等课题上。其实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

四、学生的英语表达力

英语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教会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是培养他们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文化的层面上说,交际能力一方面指能够理解目的语的文化,另一方面指能够反思自己的文化,理解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此能力的英语学习者能够在两种文化问游刃有余,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

与众多有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表达力的研究相比,对他们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研究显得相形见绌了。1981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一项汉英文化知识测试,平均分为百分制的六十二分。1999年汕头大学刘奎求对英专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中国文化知识问卷,平均分仅为百分制的26分。对于大学生在该方面能力的调查,仅有清华大学张为民的调查,但他选取的样本足来自中国最优秀的一所高校,代表性打了折扣。

王宗炎先生曾经指出:在文化教育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国语文化,二是学会这些文化的外语表达(王宗炎,1994)。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在学习先进文化的伺时,也有义务介绍和传播中国的文化,增进交际双方的相互了解。无论是汉语的“交流”,还是英语的“communication”一词,其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韵“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

五、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在讨论困扰中国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不能不提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英语教师,以及他们自身面对的问题。由于英语教育的范围早已超越语法与技能的范畴,英语教师不得不重视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表达力。

“当谈到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时,必须承认它包括理解目的语文化与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的能力,包括察觉和处理两种文化差异的能力,而不是丢弃自己已有的社会与文化身份,假装是英语母语者。”这段话向英语学习者清楚地指出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责无旁贷落在了英语教师的肩上,人们对他们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许多人看来,英语教师被指望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间自由穿越,帮助学习者获得相同的能力。

然而,许多英语教师也面临与学生同样的困窘,因为“对高级的英语学习者甚至是专业的学习者而言,他们的社会文化框架、知识储备与预设始终与母语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也要意识到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时的重要性。此外,许多事例也证明了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也精通中文。例如,学者林语堂和钱钟书就以渊博的中西文化功底而著称。鉴于此,有必要在教师发展课程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简言之,无论对于中国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抑或是英语教师而言,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都至关重要。他们必须意识到“明示的指导以及有意的模仿英语母语者”都不能替代学习语言中的社会化过程。“英语学习者不能简单的摆脱自己的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中……母语文化是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并且塑造着他们……学习者要忠于母语文化,否认这一点相当于否认他们自己。”这些评论也许会促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重新审视他们的母语文化,尤其是当绝大多数人并不能顺利的传达他们自己的文化时。

参考文献:

[1]袁肃.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缺失.黑河学刊,2008,09.

第8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插部奏鸣曲式; 借鉴;创新 ; 调性 ; 主题材料

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音乐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艺术,同样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西音乐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对西方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观念与技法的借鉴和运用,中国民族管弦乐在其固有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本人将以施万春的《节日序曲》为例对此加以阐述。

《节日序曲》是为了纪念伟大列宁90诞辰和向“五一”献礼而写的作品。乐曲所要展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欢庆节日地热烈欢腾的场面和浓烈的抒情意味。其中,作曲家对藏族、维吾尔族、阿细族歌舞场面作了动人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节日序曲》以热情洋溢的笔墨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繁荣的讴歌。他把汉族音调的喜庆,藏族歌舞的优美,维族歌舞的奔放,阿细族歌舞的热情浑然天成地融进浓浓的乐思。欢乐的锣鼓点和各民族的歌舞节奏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宏的节日画卷。

主题材料及其发展

1、主题材料

序奏主题表现出普天同庆的欢乐情绪;主部主题描绘出人们喜庆节日的愉悦心情;副部主题刻画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歌唱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插部Ⅰ展现了藏族人民欢庆节日的喜悦之情;插部Ⅱ是对维吾尔族欢天喜地庆节日场面的生动描写 ;插部Ⅲ勾勒出阿细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

2、主题材料的发展

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在初次呈示后重复了一遍。随后连接部中在属调上再次出现,并以模进手法进行了展开、发展。连接部的最后19小节中,作曲家采用了序奏主题加以发展引入副部。在结束部中,副部材料加以变化(三度关系离调)后再度出现。插部Ⅰ、插部Ⅲ主题换调(插部Ⅰ:e羽---E宫、插部Ⅲ:C宫---E宫)后在次出现。插部Ⅱ中,主题则运用了卡农手法加以发展。再现部中,主部省略了重复部分,连接部中的最后19小节也被省去。在省略了8小节的结束部后,通过一段“导入”引向了真正的尾声;尾声中,副部主题、主部主题、序奏主题得到了很大地展开、发展,尾声对整首乐曲的音乐形象作了适当地概括。

由此可知,《节日序曲》对插部性奏鸣曲式的借鉴、创新表现为:

一、对插部奏鸣曲式的借鉴

(一)以插部代替展开部

在传统奏鸣曲式①中,呈示部之后往往是使其乐思得以积极发展的展开部,但此乐曲却使用了插部来代替展开部,这主要是因为在这首作品中,作者以呈示部表现万民欢腾的庆祝节日的场面,以展开部描写天安门前少数民族的歌舞场面。这两部分相异的内容就使音乐发展的主要部分不是呈示部音乐材料的展开,因而使新的音乐主题材料出现得以可能。因此在呈示部之后不在是发展呈示部主题的展开部,而是一个由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构成的插部来代替展开部,生动地表现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情景。

(二)副部的调性从对比到统一

奏鸣曲式是一种戏剧性的曲式,它主要表现对立事物的矛盾冲突、转化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调性对比到调性统一来实现的。因此,在插部性奏鸣曲式中,呈示部中的副部常不以主调出现,从而实现与主部在调性上的对比。当呈示部再现时,副部就会返回主调,实现调性统一,充分体现奏鸣曲式中矛盾和统一的辨证关系。此曲中,呈示部中的副部没有在主调A宫上出现,而是出现在F宫上,再现部中的副部回到了主调A宫,达到了调性统一。

(三)连接部中主部主题的转调再现

连接部中主部主题的转调再现对奏鸣曲式的借鉴体现为以下二点:

1、在古典乐派的作品中,副部主题常常只是将主部主题改调出现,实现调性的对比。此作品主部主题在连接部中以属调出现(A宫---E宫),充分体现其古典特色。

2、在连接部中,主部主题在属调上转调出现(换调、转调就有了展开的性质)。因此,主部主题在此处进行了展开、发展,这就对展开性思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四)插部中的展开性思维

1、插部中复调手法的运用

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常出现复调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复调因素的不间断性特点可以帮助奏鸣曲式中主题的剧烈展开。在此作品的的插部Ⅰ、插部Ⅱ、插部Ⅲ中,同样运用了复调手法:分别在藏族囊玛歌舞曲调中叠加堆谢歌舞曲调形成第二主题;在维族歌舞曲调中叠加哈撒克族歌舞曲调形成第二主题;在阿细族歌舞曲调叠加苗族飞歌形成第二主题,以及插部Ⅱ中主题再现时作曲家所采用的卡农手法,无一不显示出展开性思维。

2、调性的局部动荡

展开部的任务主要是直接进行矛盾冲突,体现着冲突发展的基本过程,这主要表现在调性长时间处于不稳定和连续转换的状况之下。从结构图式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此曲的插部Ⅰ呈现出G宫---e羽---E宫---#c羽---#C宫的调性布局;插部Ⅱ呈现出bE---C的调性布局;插部Ⅲ呈现出C宫---G徵的调性布局。它们或是同宫犯调、移宫犯调,或是关系大小调交替,显示出调性的不稳定。

(五)尾声的材料综合

插部性奏鸣曲式中的结尾常应用前面的主题材料,同时给以一定的变化发展。这首作品的尾声在17小节的导入之后分别出现了副部主题、主部主题及序奏材料,并予以展开、发展,整首乐曲的主要形象在尾声中得到了很好综合。

二、对插部性奏鸣曲式的创新

(一)、再现部前使用锣鼓点实现对再现部的过渡。

在传统奏鸣曲式中,由于展开部中的调性与和声长期处于不稳定和频繁变化的过程之中,所以为了能使主部主题在主调上得以平稳再现,展开部的结尾往往可能出现由主调的属和弦构成的一个相当长度的段落即“属和弦准备段”。但这首作品却选择了中国传统连接手法---锣鼓段引入再现部,这主要是由于:插部的调性相对比较稳定,几个主题多为呈示型,能够使主题在主调上获得稳定的再现,因此“属准备段”已不再需要了;为了突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示人们在传统节日里热烈欢腾、锣鼓齐鸣、载歌载舞的生动画面,而选用了锣鼓全奏以发挥连接作用导入再现部。

(二)、连接部中主部主题的转调再现

在主部主题的转调再现中所体现出的对奏鸣曲式的借鉴前面已详细论述,同时它也显示出创新的一面。乐曲中,作者把主部转调部分放在连接部中,这就使连接部的结构得以扩大。这是由于情节的要求:人们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喜迎佳节,情绪越来越高涨,正是以这一情绪发展为基础,作者将主题作了五度移调,乐队以全奏奏出,更突出地体现了整首乐曲锣鼓喧天的气氛。并且在欢庆之余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憧憬着幸福生活,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优美、流畅的副部,这样就使得连接部结构的扩大成为可能。

总之,施万春的《节日序曲》在极大发扬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巧妙地借鉴并运用了西方奏鸣曲式的技法与思维,使中国的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实现了完美结合。

西体中用、中西合璧②已成为中国当前音乐的主流,中西音乐的融合给中、西方音乐者们开辟了更为广袤而神奇的天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借鉴不等于照抄照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音乐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立足于民族音乐的基本精神之上,在此基础上努力吸收西方音乐的精华,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第9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关键词: 认知特征 英汉语用 对比分析

随着国际全球化程度的深入,中西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扩大。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交际双方因缺少一个共用的语用前提经常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彼此不理解、曲解和误解等语言障碍,甚至冲突,引起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结果,我国许多大学生对当代语用学知识的掌握几乎为零,语用能力明显落后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英汉语用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一、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应用的可行性

(一)英汉语用对比的理论基础。

比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在语言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1](P62)那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要认识英语的特点,就要和汉语比较。“应用语言学及文化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是:通过比较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来发现和描写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碰到的问题。这一比较的结果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测试及学习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P499)。通过对两种语言进行描写性的表述的对比,进而联系文化历史渊源及民族心理来对这些共同点和差异处加以解释性的对比,更好地提高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英汉对比分析是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预测汉语对英语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即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所谓英汉语用对比,是要揭示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描写和解释应用上的语用原则,揭示它们的异同。

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迁移理论。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P90)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以前的语用知识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语用知识的使用产生的影响,是学习者语言或语际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语用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4](P69)。而这种从母语中迁移来的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点是造成操汉语为本族语者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迁移的根源,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减少语用失误。

(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中国的大学生学英语的年龄集中在17岁到2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母语,已掌握一些英语概念,能够有意识地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因此,他们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调整认知方式和方法,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并有意识地进行记忆,提高对比较后知识的掌握。由于元认知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意识。另外,受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中国大学生没有掌握完整的英语概念体系,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常不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汉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即内部语言表现为母语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中,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异同,让学生从比较中强化英语语用知识的学习,从而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无可否认,学习外语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相似或不同之处,帮助他们形成L2系统。在跨语言策略上,我们首先承认了迁移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新的L2语言体系”。[5](P69)

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汉语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在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时,大多潜意识地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把汉语文化中的思维定势、价值观和社会规约等母语习惯植到英语活动中,或机械地套用汉语结构,这样就会违背英语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交际不快或失败。这主要表现现在称谓、招呼语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和委婉语等的使用上。比如在招呼语方面,汉英表现迥异。汉语看重感情的沟通,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在中国,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你上哪儿去”“最近忙什么”。在中国人看来,这只是一种显示友好的“问候”、招呼方式,不太在意对方的回答。但如果和操英语为本族语者交谈时“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busywith?”就不是招呼语了,可能认为这是要回答的问题,“吃了吗”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你上哪儿去”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英语崇尚个人自由,喜欢创造轻松自在的交谈氛围,因此见面常谈论天气,如“Lovely weather,isn’t it?”“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汉语用对比,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

(一)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注重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和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尽量沟通汉语与二语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语用差异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的不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言民族和以中文为代表的汉语言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很大。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语法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解。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通过分析对比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语用方面的异同。教师在授课时要穿插有关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宗族文化和个人文化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差异,以及中国和操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的历史民俗差异。

2.强化英汉交往规则的对比

言语交际是否成功,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恰当的礼貌表现方式和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与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英汉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标准也相差甚远。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效法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将其分为得体、慷慨、赞美、谦虚、同意和同情准则。

中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准则。顾曰国先生借鉴Leech的礼貌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

对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谦”;对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要“抬”“尊”。汉语言文化通过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小儿”“小女”;自己的家为“寒舍”、“舍下”、“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作”、“拙著”;称对方为“您”、“您老”等,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对平辈则用“贤”,如“贤弟”。

尊词或敬语在英语文化的礼貌准则中很少见到,除非是对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尊敬和崇拜者。他们在社会级别中位置较高,相应地其称呼语中的礼貌级别也高。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主教),Priest(神父),Nun(修女);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阁下),U.S.President(美国总统),Mr.President(总统先生)。一些表达方式如will,would,may,might,can,could等是具有英语特色的表示尊重和礼貌的形式,这些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表达方式。何自然列举了汉、英语言中表示尊重、礼貌的不同语用格式。

汉语 英语

贵姓? Could I have your name?

有事请教您?Could you give me some help (advice)?

您有什么高见?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How do you like it?

敬请光临。 We would like to have your come.[6](P93)

另外,操汉语的人在演讲结束时爱说一些谦虚客套话表示礼貌,如“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等。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取而代之“Thank you.” “Thanks for your attending.”,有时也说“I hope you’ll enjoy my talk.”。中国主人在请人吃完丰盛的饭饭仍然会说:“没什么可招待的”、“不会做饭”等的客套话,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以此来显示礼貌。

(2)求同准则

人们在交际中都爱面子。英语文化中的赞扬准则与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许多相似处,即考虑对方的“面子”,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存在一些差异。

Brown&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7](P562)由于受社会伦理道德、社会结构及血缘关系、的影响,中国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社会交际类型。[8](P90)语言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所以汉语文化的人更重视积极面子。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个体要被集体接纳,要求与集体相和谐,如果个体在集体与社会中不被欢迎和尊重,就失去了立身基础。[9](P52)因此汉语文化的人更强调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反馈和自我尊严的外在表现,认为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不是那么危害礼貌。

在西方国家,由于其特有的价值观念、,人们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提倡人人平等,行动自由,因此更倾向消极面子。

另外,在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德、言、行准则等方面,英美文化表现异同。

3.强调英汉语用差异的比较和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在语言知识各个层面渗透语用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招呼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道歉语和委婉语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出的礼貌规则、社会价值及思维模式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各种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二)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重词汇、语法等应付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的讲解,这造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落后其考试能力。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开辟第二课堂。学校要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定期观看英文电影。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并向其推荐与课程学习主题相关的外国文化的课外书籍,以增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等活动,模拟现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英语的能力。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电视广播等积累文化知识。邀请外籍教师讲课或办讲座,开设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学校,参加对外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三)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应有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自己要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提供者、评价者,更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当终生学习者的角色。由于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课题,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并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扩充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做好学生语用能力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见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1977.

[2]Robert Lado,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Volume 17,Number 2,July 2007,1957:241-247,(7).

[3]Odlin,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203-23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