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调查的困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第1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一、制定了“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方案”,确定了组织实施“四个三”的就业培训工作目标,即:“三个优先”、“三个结合”、“三个层面”、“三个三千”。

“三个优先”就是:一是县确定的重点扶持产业优先培训,保证企业用工需要;二是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优先培训;三是库区移民优先培训。

“三个结合”就是培训工作要与就业、与技能鉴定持证上岗、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紧密结合。

“三个层面就是实施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一是企业培训,二是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三是政府部门和乡镇培训。

“三个三千”就是企业培训3000人,社会培训机构培训3000人,政府部门培训3000人。

移就业培训任务已由尤委(2006)8号文件分解下发给各乡镇,并与县委、县政府下达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指标挂钩(其分值占总分7%),与招商引资的任务挂钩(各乡镇组织输送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或企业培训,并实现在当地企业就业的,每人折抵引资任务5000元,到外乡镇或县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每人折抵引资任务10000元)。

二、研究制定了“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实行绩效认定和年度考核办法”、“培训经费支付办法”等配套文件。选定了“海通服装技术培训基地”等八家具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条件和能力的社会培训机构来承担服装针车工种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整合了300多台电动平车,目前已具备了同时在十个培训点组织培训的能力。

三、开展二个调查,建立二个信息库。

1.开展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现动态管理。我县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工作,经过精心组织现已摸清了家底,使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8.13万人,其中已向非农产业转移5.5万人(其中在县外就业3.35万人);有7509人愿意转移就业,其中有2298人愿参加服装针车培训,有1530人愿参加纺织档车工培训,有3799人愿意参加家庭手工等其它项目的培训。目前,各乡镇已组织人员对有培训意向的人员实行跟踪、动员,使各项培训工作能在近期内全面展开。

2.开展全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建立“工业企业用工信息库”。通过调查,掌握全县工业企业2005年底在册员工信息,并对今年各企业员工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信息库”的建立既能了解企业的用工环境变化情况,掌握企业下阶段的用工需求,为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岗位需求信息,也为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考核验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在为县内企业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设定了本县企业到县外招工的基本条件,以确保异地员工的“留工率”,维护我县劳动力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四、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用工搭建好平台。

我县在开展“全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工作中,了解到部分企业,特别是服装、纺织企业出现暂时性用工困难的情况下,春节期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宣传服务月活动”。经过全面动员、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使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活动月期间,我们共印发了三万份“致尤溪籍在外务工老乡的一封信”;发放6000多份宣传提纲和春风卡;调研了28家企业,安排“华姿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负责人在有线电视台宣传、推介企业的优势;收集、整理了“蓝桐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25家县内企业的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4500多个,通过有线电视台“荧屏就业大广场”栏目、“广播村村通”等渠道;各乡镇共悬挂“返乡就业,建设家乡”等宣传条幅38条,走访了3万多个农户;组织召开16场(不含村级组织)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代表座谈会”,有754位返乡人员代表参加;举办了30场有25家企业参加的现场招聘活动。活动月期间,共有3041人报名,有1799人被县内企业正式录用(其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127人),为26个缺工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五、明确目标责任,促进“抓培训促就业”氛围的形成。

第2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河南;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29-03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是有效地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共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我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的情况,探讨农村劳动力的定居城市障碍的内在规律,从而有序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对我省城市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本县镇和本村。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等五大区域的十六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7名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情况抽样普查,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的规律。

2 河南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

2.1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其次为未婚劳动力,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其次为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比较低。

2.2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对全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2076名农村劳动力进行的调查表明,愿意居住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一成,除了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2.3 河南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障碍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居住城市的障碍均表现为收入和住房构成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主要障碍。另外,豫东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和安全担心;豫中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受歧视、喜欢乡村生活、不适应城市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豫西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和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等。

2.4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4.1 性别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男女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男性农村劳动力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对于安全等障碍的担心则低于女性农村劳动力,这说明男性适应社会的能力比较强。

2.4.2 婚姻状况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已婚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障碍的问题认识中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说明已婚的家庭责任比较大,养家担子比较重,考虑问题比较现实。未婚的农村劳动力也是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等问题相对于已婚的较低,说明年轻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离异的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考虑最多的是收入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4.3 年龄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收入和住房的问题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和受歧视的问题,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这些问题,除了12~17岁这个年龄段也都是农村劳动力考虑的比较多的问题。而26~35岁这个年龄段对于乡村环境的喜好占得比例较高近三成,比6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还要高,这个问题很难理解,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了解。

2.4.4 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的障碍中收入、住房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这几个问题表现的比较一致,而且学历越高对于这些问题考虑的越多,而对其他的问题顾虑相对少一些。

3 研究结论

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第3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调查方法:入户访谈。

调查内容及结果:

1 您在2011年,家庭成员是否有人生病?如果有,是否为主要劳动力?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家庭成员生病率100%,主要劳动力占23%。因主要劳动力身体不适影响家庭收入的有81户,占调查数的81%.

2 您在2011年家庭成员是否因病住院治疗?如果有,是否为主要劳动力?

调查100户中,因病住院治疗占10%,主要劳动力占5%。

3 您在2011年医疗消费是多少?您是觉得多还是少?是否能承受?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医疗消费平均为530元,60%人觉得稍高点,95%户能承受。

4 您在2011年出现身体不适时有没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98%户出现身体不适时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5 您在2011年病倒后有没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有2%户病倒后不去就诊。

6 您生病时的首次就诊地点主要在哪里?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首次就诊地点为村卫生所95%,镇卫生院3%,上级医院2%。

7 您对现在的医疗收费是否满意?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有10%户对现在的医疗收费不满意,反应看病贵;80%选择满意,有10%不置可否。

8 您是否参加了新农合?是否减轻了您的家庭负担?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100%户参加新农合,100%选择减轻了家庭负担。

9 您的家庭收入是否影响你去就医。

选择不会影响的82户,占62%,选择有影响的有18户,占18%。

10 您是否每年都到医院做全面的健康查体?

只有5户5人次选择是。占调查总人数的1.25%。

问题:

调查证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服务需求基本适应,在减轻农村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和返贫状况,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新农合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主要劳动力膳食不合理,劳动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太重,并伴有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情况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医疗卫生意识差,多数农户主要劳动力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不怕穷,就怕病”这些是在调查中常听到的言辞。

2 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农户重治轻防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虽然医疗卫生部分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受山区农村群众整体素质的影响,农民对预防保健很不重视,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只有5人次2011年主动到大医院做过健康体检,这5人还是因为有医院发的免费体检卡。

3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与医疗消费没有显的比例关系,而与农户的健康意识呈正相关。这个结果在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得到明确的体现。

4 农户主要劳动力因病就诊率不足,相反,农户未成年人存在过度医疗现象。儿童患普通感冒认为应该输液治疗的占90%以上。

建议:

第4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一、劳动力转移引发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农业人才流失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在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5.8%,平均年龄达49岁,而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3岁。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181名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达79人,占43.6%。而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90%以上。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必然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二)子女教育缺陷

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不但留下了孤独的老人,不少的家庭还留下了未成年的子女,那么这一部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156户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103户,其中有31户属夫妻双双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委托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管。据调查代管也只是对生活上的管理,而学习、思想上的教育则往往推给学校,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上有缺陷,如卷洞乡悦来村几个小孩长期无人管教,导致发生偷盗行为幸亏发现及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仍有一父母外出无人照管的小孩因上网已失踪近半年杳无音信。

(三)养老面临两难

在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4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高达82岁,50岁以上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现状极为普遍。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流出省外的务工人员或许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几年也不回家,有的会寄钱回家也有不少的分文未交,据本次专项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未寄带回现金的占30%以上。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传统的家庭养老,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留下精神上的孤独,特别是本身需要照顾的有病痛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农村养老院容量又特别有限,根本无能力接纳这一部分有子女的老年人,所以造成了这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土地流转困难

据本次调查百胜镇、珍溪镇属沿江乡镇,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户不愿土地荒芜,全家外出后土地流转一般以私人协商为主,免收代耕费请他人代耕待返回时再收回。而卷洞乡悦来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现在已取消农业税、提留款等税费支出,大部份全家外出的务工人员不愿免费把土地让人代耕而宁愿让土地荒芜,据调查一般农户要求代耕户支付80―100元/亩的代耕费,而大多数农户均不愿支付代耕费,所以造成土地流转困难,荒芜现象严重,因为有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所以基层干部对土地荒芜现象也倍感头痛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五)滋生“厌农”思想

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提留款,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比较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被调查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是以手工耕作为主,机械化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只能以“肩挑背磨”的重体力劳动来完成。所以很多青年劳动力根本就看不起农业生产更不愿意从事这类劳动。据本次调查这类因“厌农”而外出的务工人员占1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家庭责任感较差的未婚青年。

(六)婚姻基础不牢

本次调查的103户外出务工家庭中,有21个家庭因健康、子女教育以及外出工作难找等原因,夫妻双方只一人外出务工,占务工家庭的20.4%。婚姻关系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种长期分居的家庭来说婚姻关系无疑是暗藏危机。

二、几点建议

(一)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办好职业教育学校;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让农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此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电大、函大等学校通过低收费的办法吸引农村青年就读,鼓励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几件事情,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切实抓好新型实用科学种养技术的培训,特别是要针对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农活重等特点,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上门服务、印发资料与现场示范两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

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又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有鼓励政策,同时又要有约束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让农村土地流转活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深得人心,广大农民希望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妇女儿童权益、农村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有更多的好政策惠及他们。

(四)大力抓好农村普法和道德教育工作

调查中发现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村居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形成的。广大农民真诚地希望了解有关农业税减免、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

(五)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第5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我镇有劳动力人口17540人.外出务工人员5703人,其中回乡创业人员5人,其中开成实体的一个,占外出务工人口的0.001%,开办回流型企业0个,投资规模也很简单,没有形成很大的气候.现有一个小企业的产业项目是以酒业为主,累计投资额总产值50多万,只占全镇工业总产值极少的一部分.所缴的利税也极少,吸纳劳动力人数共30人,其中城镇劳动力20人,农村劳动力10人,虽然农民工回乡创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但还是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起到了致富创业的带头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欠缺!

三.农民工回乡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缺乏资金。回乡创业人员在创业中缺乏资金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调查,打工时的原始积累对于创办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且往往在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就被耗尽,新办企业大部分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贷款困难,资金短缺常使企业陷入起步容易运转难的尴尬境地,步入正轨的企业也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多数返乡创人员有一腔回乡创业的热情,却因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2、缺人力。目前,回乡创业人员投资办厂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招不到企业所需的人员,无法按设计要求正常投产,尽管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协助,但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3、缺优惠政策。调查表明,有30%的人认为政府没有鼓励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有18%的人认为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即便有一些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或未认真执行没有落到实处,存在重引进轻扶持的倾向。4、缺创业环境。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企业所在地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少数社会流氓常到工业园区滋事,造成职工思想不稳定。有的单位借检查之名到企业索拿卡要,企业老板要花费很大精力来应付。有些村、组干部,视这些回乡创业企业为“财神”,隔三差五来“揩油”,吃喝不算,还要向企业老板借钱借物,导致某些创业者不敢露富,不敢冒尖,不敢扩大再生产,害怕树大招风,引来麻烦。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在回乡创业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许多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创业就难以成功。这不仅仅是其个人利益受损,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积极性2、尽量给予资金扶持。要加强金融、财政对回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3、优化企业环境。对回乡创业企业要规范收费项目,制止乱收费行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法,对损害企业利益、损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回乡创业良好氛围

第6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一、工作进展及主要措施

为确保完成城乡"双10万"帮扶任务,年初专门召开全省就业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同时联合财政厅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帮扶对象、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和扶持政策。各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将"双十万"帮扶工作和解决新增"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结合起来,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劳务输出示范县"为抓手,以街道(乡镇)、社区(独立工矿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依托,采取入户调查,逐户逐人建立城乡困难家庭基础台帐,实行实名制管理,通过开发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劳务输出等措施,竭力解决城乡帮扶对象就业问题。

(一)拓展"五条途径",安置10万城镇援助对象就业

截止5月底,全省确定援助对象15.2万人(年初确定12.3万人,1-5月新增2.9万人),共免费培训4.9万人,帮助6.4万人实现再就业,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6亿元。

一是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为主渠道,就地安置援助对象。各地继续将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作为安置主渠道,就地安置援助对象。对特困帮扶对象,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并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5月份,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0.75万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1937.3万元。

二是以实行"以奖代补"为手段,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援助对象。对录用援助对象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实行"以奖代补",给予适当奖励,并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1-5月份,鼓励企业吸纳1.25万援助对象就业,落实企业社保补贴3989.8万元。黄石市对各类用人单位录用援助对象按每人每月100元给予奖励。

三是以落实扶持政策为重点,鼓励援助对象自主就业。鼓励和支持援助对象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实现灵活就业且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辅导,积极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1-5月,扶持0.68万人实现自主经营,实现灵活就业3.1万人,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5492.3万元。

四是以开展专项活动为载体,集中安置援助对象。全省统一行动,集中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庆五一、促就业"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重点帮扶援助对象,共免费培训1.8万人,帮助2.5万人实现再就业。定期组织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活动,集中为援助对象提供就业服务并现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审核发放手续、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

五是以搞好摸底调查为基础,制定独立工矿区援助方案。多次组织专班深入独立工矿区进行摸底调查,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一同研究,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指导各地在独立工矿区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指派专人负责,并在人员、业务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制定独立工矿区困难人员社保援助方案,拟从2007年4月开始,对荆襄化工公司、松宜矿务局和省工业建筑总公司等企业距退休年龄5年以内下岗职工实施社保援助,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直至退休。

(二)采取"七大措施",促进10万农村困难劳动力转移

截止5月底,全省帮助33个贫困县培训困难劳动力4.92万人、组织转移就业4.88万人,落实各项补贴资金2034.9万元,其中培训补贴1388.7万元、职业介绍补贴327.2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05.2万元。

一是政策扶持,推动转移。在现有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基础上,针对农村援助对象制定"两补一免一奖励"政策,即:技工学校招用困难农户劳动力的按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给予补贴,参加技能培训和初次外出务工就业的给予食宿和交通补贴;培训后参加技能鉴定的免收鉴定费用;对乡镇和村组劳务输出联络员按工作业绩给予一定奖励。

二是信息到家,服务转移。依靠各大媒体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省开展"就业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在当地电视台常年开播《就业广场》专栏,在县以上城市广场架设大型电子显示屏,在社区、乡镇和村组设立劳务信息栏,宣传就业信息和政策,将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三是培训到人,促进转移。在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过程中,将贫困地区困难劳动力作为重要对象提供针对性培训,并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每个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完成培训任务。为适应工作需要,在去年认定305家定点培训机构基础上,年初与财政部门又共同认定了163家。大力开展定点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四是服务企业,就近转移。将培训转移和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紧密结合,一方面对全省企业缺工情况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五县十五村"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抽查。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针对,实行劳动力输出"先内后外",立足就近就地转移,优先满足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有效缓解招工难和求职难并存问题,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

五是对口支援,优先转移。由劳动保障部牵线搭桥,组织夷陵、兴山等库坝区与外省市实行对口支援,优先转移困难劳动力。夷陵区与南京市实行对口支援,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夷陵区就业局签订200人转移安置合同,并拨付18万元培训资金,用于解决夷陵区困难农户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转移输送到南京市就业。

六是品牌效应,规模转移。在巩固扩大现有"十大劳务品牌"基础上,在33个贫困地区培植发展新品牌,通过品牌带动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规模化输出。继郧西县、英山县等地相继被确定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后,正着手开展省级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评选工作,评选重点放在33个困难县市区,通过典型示范效应促进困难劳动力转移。

七是春风行动,扩大转移。春节前后,全省统一组织开展了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春风行动",33个贫困县市区将10万帮扶对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提供针对。今年的"春风行动"较往年相比,呈现"三个转变"的特点,即由农民工求老板转变为老板求农民工、由企业讲条件转变为农民工讲条件、由先求职转变为先培训后求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援助对象素质偏低。城镇援助对象普遍年龄偏大、缺少技能,市场就业能力较弱,社区公益性岗位存量有限,继续开发空间不大。部分人员择业期望值过高,有的宁愿吃低保也不愿从事一些脏累苦或报酬较少的工作。农村困难劳动力也存在类似问题,30岁以下年轻人已大部分外出就业,需要帮助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的农民,短期的引导性培训难以奏效,转移就业难度大。

(二)公共培训机构培训能力不足。现有的公共培训机构大多场地狭小,设施简陋,师资不足,培训层次低,培训能力、规模和水平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特别是实训条件落后、实训设备严重不足,难以高质量完成学员实际操作训练工作,直接影响学员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三)转移培训资源有待整合。目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部门都在开展此项工作,都有各自的培训项目,有效的培训资源缺乏整合,同时给管理造成混乱。部分基层培训机构承担多个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其结果是多头报成绩,造成任务数的虚报,工作成效被夸大,甚至一些培训机构钻空子,多头申请经费,造成资金浪费。

(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薄弱。当前,劳动就业工作重心逐步向社区和乡镇转移,完成"双十万"帮扶任务主要靠基层。但是,部分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没有按要求配备劳动保障专干,大多是兼职,工作和人员经费也没有完全落实。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在乡镇改革中已被改制或撤消,有的虽保留了少数人员,但没有任何经费来源,无法承担工作任务。

三、下步措施及建议

下半年,将紧紧围绕"双十万"帮扶任务,着力在指导督办、政策落实和基层平台建设等几个关键环节下工夫,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指导各地将"双十万"帮扶工作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等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重点独立工矿区困难企业,实行厅、局相关领导分企包干、定向指导。

二是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坚持工作进展情况按季检查和随时抽查相结合,对工作滞后地区上门督导、重点督办。加快"双十万"直报系统研制工作,对帮扶对象以实名形式通过网络系统上报。下半年,各地"双十万"工作将按月上报进展情况,省里将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按月通报。

三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运用各项补贴政策效应,鼓励企业、社区经济实体吸纳城乡困难对象;充分运用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援助对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援助对象切实做到"两优先、三减免",即优先培训、就业;减免培训费、免技能鉴定费、免职介费。

四是加强基础平台建设。督促各地按照鄂政发[200]1号和鄂编办发[200]25号文件规定,落实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和经费。支持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运用职介和培训补贴等政策完善就业服务、增强自身实力,实行"以钱养事"。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以省政府名义于7月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各地半年来实事进展情况,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

第7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中国目前的真实失业率到底有多高,仍然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尚没有公开与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数据。

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数字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数字由国家统计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收集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镇劳动力的被使用程度,但它毕竟不是通过调查得到的失业率数字,很难使用这一数字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把那些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无工作者视为失业人员,而那些没有去登记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失业者队伍之外,因此肯定会低估真实的失业程度。

人口普查是全面系统了解就业和失业问题的另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但人口普查每10年才进行一次,所以,普查得到的就业和失业数字很难满足失业率对时效性的要求。不过,我国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刚刚于2000年结束,这就为我们窥视中国的失业状况提供了可能。

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普”)的长表中,所有15岁以上的人口都要针对自己的工作状况回答若干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基本上遵循了国际劳工组织所推荐的就业和失业标准。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15岁以上人口失业率为3.58%,但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城镇失业率为8.27%,其中城市为9.43%,镇为6.24%;而农村失业率只有1.15%.从分省来看,城镇失业率超过10%的省份达10个,其中最高的辽宁为17.68%,其他依次为黑龙江15.43%,天津13.96%,海南13.42%,吉林13.88%,青海12.30%,上海11.99%,内蒙古11.35%,江西10.33%,重庆10.76%.虽然根据“五普”得到的城镇失业率高达8.27%,但中国官方公布的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只有4.3%左右。中国目前的城镇失业率到底有多高呢?这其实是一个仍然没有人说清楚的问题。

城镇登记失业率虽然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相比并不高,但由于这一数字不是用国际接轨的调查方法得到的,它因此很难说明中国城镇的真实失业状况。而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计算的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27%,这显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失业水平,但由于“五普”的失业率在很多方面无法严格遵循国际上调查失业率的口径,这一失业率数字也很难说是中国城镇真实失业程度的度量。不过,如果比较城镇调查失业率和“五普”失业率的具体内容,则不难看出,“五普”的失业率更接近于国际上所通行的调查失业率。尽管“五普”失业率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国的真实失业水平,但它也许是对目前中国城镇失业水平的最接近实际的度量。鉴于失业率正在成为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率调查制度并定期调查失业率。

二、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从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2003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的时间。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2003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一个亿,预计今后几年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与前几年稍微不同的是,城镇下岗的人数有所减缓,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5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但综合来看,上述三个方面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压力继续增加。从需求方面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2003年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减低。从综合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可以看出,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

三、关于真实失业率的估计

为了弄清楚城镇的真实失业率到底有多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地方统计局合作于2001年在全国5大城市福州、上海、沈阳、武汉和西安进行了劳动力抽样调查,并在之后的2002年又进行了一次专门的失业率调查。这次跟踪的调查完全遵循国际上关于就业和失业的定义,因此从中可以计算出与国际接轨的失业率数字。调查所以选择上述5个城市,主要希望这些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域性的差异和变化。福州和上海是在整个经济改革期间都具有良好经济运行情况的沿海城市,东北的沈阳、中部的武汉、西北的西安都是内陆城市,这些城市都拥有大量国有工业企业,并经受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巨大冲击。

表1是这次失业率调查的结果。该表报告了每个城市的失业率,以及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的失业率。2002年末,5城市的总体失业率为14.3%;失业率最高的城市是武汉(22.3%),其次是沈阳(17.6%),西安(16.5%),福州(12.3%)和上海(8.9%);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失业率,达到16.9%,而男性只有12.2%;中年人的失业率在所有年龄阶段是最高的。

中国的失业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如何?这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作者比较了中国和其他转型经济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鉴于其他大多数的国家农业人口比例要比中国小很多,所以作者估计的中国失业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失业率。可以看出,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在转型经济国家中处于中流的水平,与欧洲一些相对高失业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法国)差不多,但是要远远超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亚洲,中国的失业率要远高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总的来说,中国的失业情况是比较严重的,特别在某些城市和地区,但也似乎并没有严重到使中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的程度。

四、问题与对策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2003年开始把就业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相比,问题和挑战更大。归纳起来看,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如何扩大就业需求的问题。解决失业的根本途径仍然依赖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曾经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目前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不断降低。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0%,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经相当小。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就成了扩大就业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增长速度太慢的问题,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的问题。*

二是在扩大就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就业的质量和劳动关系问题。中央所以把就业摆在如此的高度,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就业与社会稳定有关。就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所谓就业数量是指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就业质量主要是指就业的环境和劳动关系。就业的上述两个方面都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从历史上看,一个政权的更替或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既可能因就业岗位严重短缺而引起,也可能会起因于就业环境或者劳动关系的恶化。中国目前一些地方工人工作条件很差,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常常被拖欠,构成了对社会稳定的极大威胁。因此,在关注扩大就业的同时,还必须同时关注劳动关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精神,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心。

三是必须高度关注农民的失业问题。农民由于有土地的保障,常常被认为不存在失业问题。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失业问题因而变得日趋严重。据估计,因开发区、道路和其他各种工程的建设,自1990年代以来至少有2000万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这一数字几乎和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相当。当然,土地被征用后,农民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这些补偿一般来说都被压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况且,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很少能够成为企业家,指望他们自己利用得到的经济补偿来为其后半辈子提供生活保障是不现实的。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些经济补偿只能维持其一时之需。一旦这些补偿被坐吃山空,而他们又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则这些农民就成了真正意义的失业者。和城镇的失业者不同,城镇居民失业后可以得到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帮助,而农民则完全被排除在正在建立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同时,农村则根本没有建立起任何社会保障制度,其结果,农民失业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因此,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失业问题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有效地扩大就业并更加积极地应对失业,除了要重点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外,还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的着力点。

1.完善劳动力市场统计,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掌握就业和失业信息在短期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劳动力市场调查体系已被看作现代社会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必不可少的环节。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已经建立了自己完备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体系。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这些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不仅获得了及时、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也为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日益重视。劳动力市场调查已经不再仅仅是劳动管理部门关注的事情,其运行状况和结果已成为社会各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指针。因此,要想有效地应对失业,完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统计,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2.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着双重分割,这是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劳动力市场的第一重分割是城乡之间的分割。第二重分割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这一分割通过把人分成不同身份而拒其于特定的市场之外。例如文化程度较低并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找工作主要依赖劳动力市场。而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干部身份或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人则被划归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分割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从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种划分造成了效率的损失。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还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所提供的都是服务和劳动,都创造价值,不能因为劳动形式不一样,就被拒之于某一个市场之外。这种划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当然,这与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形成一个更加整合的劳动力市场必将使市场更加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3.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

随着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相对滞后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了很大矛盾。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是这一矛盾的突出体现。虽然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总量过剩,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并不是总量过剩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基本上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状况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正规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一个过渡或者说连接二者的桥梁。如果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一个不断发育的培训市场,并让这一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必将会大大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当然,要建立并维护这样一个市场,显然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如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共同努力。

4.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力度,不断提高失业者的就业能力

中国在扩大就业和应对失业问题上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2002年后开始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大大加快了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网络的形成,并在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下岗和失业的“并轨”,“下岗生活补贴”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就要求“失业保险”和“城镇低保”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覆盖面低”和缴费困难的问题;而城市“低保”存在着资金来源困难、管理不规范和“瞄准”机制缺乏效率的问题。其结果,一些真正需要社会救助的城镇失业者和困难家庭得不到相应的帮助,生活相当艰难;相反,一些生活并不十分困难的人却常常能从中得到好处。因此,从社会救助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进一步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加速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提高城市“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让失业者尽快回到就业的队伍之中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失业者的就业能力。国际上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经验表明,中国积极就业政策要想进一步取得成功,主要应该在这样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改革,积极改善就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二要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失业者寻找工作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三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培训市场,鼓励各种形式的职业和技能培训。

第8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该市有570.25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38%。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6.6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约3.54亩。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剩余严重,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加大。虽然中央出台不少富农政策,但是,偏远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单纯靠他们在当地发展农业生产,致富潜力不大。当前,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外出务工已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里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职业技能。当地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功能,尽快使农民解放思想,提高文化和技术素质,消除各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秩序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以此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分流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济宁市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外出务工的大潮中去,务工收入如何,跟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外出打工农民已成为济宁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从总体上看,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四成以上。许多较富裕农户的致富秘诀都是外出打工。本世纪以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如表一:

从表中数据看出,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济宁市“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达到79.4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26.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共14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600余元,比全市农民人均月纯收入高出一倍。全市新增劳务收入4.25亿元,全年劳务收入总额达到42亿元。

根据全市所辖县、市、区的22个行政村、3785户农村居民以及百余名在城区打工农民就业情况的抽样调查,形成下表的数据资料(如表二)。

调查显示,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去向如下:

1在本地就业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9.2%的农村劳动力在本乡从事非农产业。他们离土不离乡,有的从事小手工业生产,有的就近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小型民房建筑队打工。在济宁农村,第一产业中形成一批大蒜、苗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济宁市民营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成长,为农民在本地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有效地缓解了该市的就业压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的重要渠道。

2到外地打工

由于农业生产利润低、风险高,种粮农民意识到靠土地仅仅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要增加收入,必须跳出农业求发展。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2.1%的农村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劳务经济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手段,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调查显示,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比重最少,到2003年,从事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98%。说明农村劳动力正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有所缓解。农民外出打工的渠道主要有通过政府兴办的劳务中介输出,通过熟人介绍外出等。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分流的同时也出现回流现象,呈现出双向流动的格局。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农民本身或者来自社会方面制约农村劳动力分流的因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流向受到不利影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1来自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因素

首先,农民思想观念滞后。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约束着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对故土的迷恋和坚守,使他们拒绝外面的世界。思想保守,墨守成规,更是济宁这个孔孟之乡农民的痼疾。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有不少人仍习惯于日出而更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仅凭对困难的想象就放弃外出计划。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这只是外因,农民兄弟要从思想上脱胎换骨。

其次,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较低,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城乡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教育的差距。和全国一样,济宁市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很高。据调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5%,而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下表是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抽样调查的结果。这一结果与上述比例结构基本吻合。

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来到城市后,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只能靠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计。从2003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回流农业劳动力的16%。农民一到外地打工,就去建筑工地出卖苦力。在那里,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仅挣20元左右的工资。而有一定技术的建筑工人,工资在70元左右。他们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往往眼看着有许多工作岗位,自己不能胜任,只好望“岗”兴叹。

2来自社会的制约因素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障碍和制度约束依然存在。现存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中,还存在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因素。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规章和政策限制了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岗位。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工资收入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存在权利不平等。长期以来,城市职工子女可以在父母所在单位内部就业,而农民子女只能还是农民。

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缺乏组织协调。有的乡镇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至今不健全,有的经费投入少,有的人浮于事。劳动力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县、乡劳务市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据统计,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自发性转移的占5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出去的占20%。由于政府监管、服务职能的缺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被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几乎无人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

其次,农村教育落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实效。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济宁市教育落后与其所处孔孟之乡的地理位置极不相称。在济宁农村,有两种倾向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一,“行儿上学”,学习不行的孩子上学白花钱,不如不上学,或者辍学去挣钱。其二,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支付学校教育成本的比例太高,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由于经费的困扰,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愈是落后地区,这种情况愈加严重,教育越是落后。农村教育落后,直接导致农民及其子女素质低下,缺乏就业竞争力。

第三,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济宁市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数量不明显。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功能不配套、集聚能力不强,使小城镇招商引资难度大,民营经济成长环境差,难以创造较多就业岗位。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第9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 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