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道德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逐步向教师教育过渡,但绝大多数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特别是课程名称和理念,继续沿袭着学科化、理论化、学术化的倾向。舞蹈课时少,训练时间大大缩短,训练内容大大减少,教学目标难以实现。[1]P143同时,学生基础差,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进而厌学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同的舞蹈老师教学内容不一,达成的目标也不清晰,没有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为主,适当增加幼儿园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始终按照学科理论课程的体系和标准开设,教学法经过20多年演变,也成了学科教育学。甚至教育技术也成为教育技术学,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舞蹈不仅自身要掌握舞蹈,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舞蹈准确地应用到教学中。[2]P97《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基本实现了理念和课程结构特别是编制形式的变革,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理念,将学前教育的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学前教师教育为:1.儿童发展与学习,2.幼儿教育基础,3.幼儿活动与指导,4.幼儿园与家庭、社会,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6.教育实践。职后培养的课程包括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体验三类。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将会引起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这一指引要求在舞蹈教学方面要打破教师教的痕迹,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运用,适应幼儿和相关岗位的需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
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而且能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特点,学会欣赏舞蹈作品,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及审美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表演技能、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组织舞蹈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如何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分析教学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是应该要认真思考并且,并需要尝试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提供资源库
根据课程整合的总体要求,结合《意见》和《标准》的要求,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沿,面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人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等视听媒体,收集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课程相关的资源,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提供丰富的舞蹈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基本功,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创编、幼儿舞蹈、舞蹈鉴赏等多种形式的舞蹈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与人才培培养方案一致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注重《标准》中课程及模块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运用能力,切实落实按需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在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注重课程资源专业性与多样性结合,全面性与丰富性结合。
课程建设是方案开展的关键,针对目前学前专业理论性过深,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依据“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技能型课程教学,整合论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训练、各种风格舞蹈的表演能力、舞蹈创编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素养。形成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方法改革——为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打破传统舞蹈教学仅仅是教师课堂讲解示范的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小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改变教师课堂上一直交的模式,充分利用学生中的特长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互相学习。鼓励小老师在教师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特长生优势,推动学生兴趣小组的形成,提高学生可与学习的兴趣性和时效性;注重参与式、场景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学生入职后能力转换的培养。
改革课程模式,实施分模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研讨学习,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预习备课、课堂积极引导、课后及时反思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平台,通过视频、图片、课件等多种载体展现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实训、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指导实践的平台。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帮带”,舞蹈兴趣小组发挥导师作用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及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活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效结合,继续推进完善学生活动小组的活动,将舞蹈兴趣活动小组分为民族民间舞、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方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活动,一方面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巩固教师课堂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舞蹈课堂学习的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同时利用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组织系部学生活动,提高学生活动额参与性及活动组织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同学们在学前教育宣传月,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中参加实践体验。学校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活动参与提高学生舞蹈编排、舞蹈表演,活动组织等能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改变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制度保障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教师进行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的教学管理模式,创建有利于教学团队安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探索。加速推进教师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注重教学管理规范化,常规化,系统化,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及动态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资料整理等工作,规范管理过程、提高教学管理科学性、进而更好的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引导教师形成规范、提高质量、注重细节、不断增强自我提高的自觉意识。
健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和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必要保障。实行校、系、教研室、班级四级督导制度,坚持把日常工作规范化,提高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在规范之中抓创新,在创新之中抓提高,在提高之中抓特色,构建出一套适应技能课教学改革的现代管理模式。
基于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高中学段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学习目标、开发评价、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其具体表现就是:通过界定学生应知、能做和存有什么(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开始教学规划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清晰地界定的标准或目标。同时也告知学生评价的标准,融合评价和教学的过程,把评价与真实世界的任务连接起来,评价学生在知识应用和高水平思维技能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低水平的认知。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高中英语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和意义是:
(一)目标导向是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略
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这本是常识,但我们的许多教师在进教室前思考的更多是:“这节课我该教什么内容”,而不考虑“学生该学会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也即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明,甚至根本没有依据课标的课堂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课本与复习资料,无视课标与考纲要求,单纯依据参考书与自身经验教学;教师也缺乏把课程目标分解为课堂目标的能力,虚幻表述课堂教学目标,结果是教学结束时还不知道自身教学到底到达了哪里;另外,许多老师错误地理解“三维目标”,把“三维目标”理解成“三种目标”,描述目标时,人为割裂三者的整体关系,贪多求全,难以落实。再有就是教师没有形成“以学定教”理念,研究学生不够,没有分析学情,脱离学生实际制定目标,不考虑自己的学生到底“能学会什么”。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操作性强的课堂操作“模式”.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众多问题的解决期待有模式化策略
笔者所任教的武平二中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学生近2500人,教师220多人,生源在武平县是二流生源。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依据课标,设计意图不明,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师无法把课标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不能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策略时,常常只体现“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面对二流的生源和教研水平不高的教师队伍,再加上普通中学教研缺少专家引领,缺乏相关的培训,教研部门业务指导不到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认识与理解模糊,教学效率水平总体不高。我们课题组认为建立一种操作性强的课堂操作“模式”是消解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因为课堂教学模式化,操作简便,可以减少随意性,增加有效性。基于此,我们提出“目标导向,简约教学”,目的就是让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培养学生的预学能力。我们认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目标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课前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预学目标或指定预学材料,也就是教师在进教室前必须明确自己到底要带领我们的孩子们到达哪里,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预学情况的判断把握学情,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然后实现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三、在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目标导向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要重点突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课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设计这一难题,将目标导向课堂教学理论和课堂实际操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广大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探索出适合高中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预学结果为目标,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确定教学活动模式;预学检测、教学过程的检测以及教学反馈使我们从教者能把握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变化和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书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课标词汇》、《新课标词汇》编写组.词汇用书.辽宁教育出版社
[3]《课程论:基础、原理和课程》艾伦.C.奥恩斯坦和弗朗西斯.P.汉金斯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变化;实践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8-000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对2001年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的修订与完善。这一次修订对于进一步注重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质量有重要意义。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
这次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课程体系而展开的研究。本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反映了从理想到务实、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修订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和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十年来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是化学课程标准修改的出发点。随着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逐步实施,无论是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者,还是各地教研员、一线教师,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也产生了不少对新课程的看法。尤其是一线教师,伴随着他们对化学学科发展认识的深化和对化学教育研究的深入,在经历了从迷茫、困惑到清晰、理性,从不认可、不支持到不断尝试、产生认同的过程之后,对化学新课程有了更合理、直接、理性的认识。在看到新课程实施带给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效益的同时,也看到了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及缺陷,如对化学实验及其教学重视不够、课堂开放与实效难以双赢、知识教学观念落后、探究教学不能常态化、多样性评价不能很好落实、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先进教学观念不一致等。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正视成绩与问题,认清优势与劣势,推广课程改革中的成功经验,逐步解决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才能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2.1 进一步凸显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弘扬其基本价值
基础性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要特征。修订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在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诸如“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等更为具体的体现课程基础性的课程目标,适当地降低了部分课程目标的难度。例如,将“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改为“……,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针对于化学学科的多元教育价值及其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修订版课标在原有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着眼于从学生发展、社会需要和化学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科价值和课程理念,不仅观点阐述力求更严谨,更符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文字组织上也凸显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指导意义。”具体来讲,在修订版课标“课程性质”部分,强调化学课程“能为学生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帮助学生逐渐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等重要观点,从而全面地弘扬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2.2 对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明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以来,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难度大、对教学条件和教师基本水平的要求较高,不易被教师很好把握,造成了诸如科学探究开放性与实效性产生矛盾、不能常态化等问题。基于现状,修订版课标对科学探究做了更为科学的要求和规范,以提高教学实效。
2.2.1 调整科学探究内容
为了保证科学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修订版课标在主题一“科学探究”部分增加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等八个必做的学生化学实验活动,并明确指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上述实验活动。在其他主题中,修订版课标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性的特殊要求,对“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来降低了课程难度,二来使得探究内容更加符合时展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正常开展。例如,删除“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就体现了上述思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技能;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78-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指明了方向,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职业技能出发分析与探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铁道机车专业对应岗位群分为机车运用方向和机车检修方向。“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面向机车运用方向岗位群,是机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出口。就学习内容来讲,“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机车运用方向岗位群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通过若干独立设置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完成的,而机车乘务作业过程是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密切结合的过程,情景性、过程性、实时性很强,按学科思想设立的独立专业课程自成一体,与岗位作业实际若即若离,指向性、适用性不强,与岗位作业情景脱离的理论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铁道机车乘务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在校内、在铁道生产现场难以提供满足岗位训练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围绕机车乘务作业岗位工作标准重构“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教学内容,并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以三维立体实景的方式实现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的教学和演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学习、训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教学过程与岗位作业过程一致,实现机车乘务作业的一体化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重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内容要体现职业岗位需求,体现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加大对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把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现场岗位工作一体化教学转变,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变革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重构课程体系的总体原则
第一,根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来构建教学内容,改革、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学习模式。
第二,树立“大平台,模块化,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大平台”和“模块化”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在相近的职业岗位群中,建立统一的公共课程平台,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设置模块化课程,以适应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达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集中教学资源、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目的。
第三,凸显实践性教学的地位。在教学标准的编制(修改)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确保实践性教学不少于总学时的50%,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局面。形成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甚至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态势,体现高职教育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
第四,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行业、企业规范(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融入课程,本着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明确理论知识旨在为后续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服务的方向。对与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课程该精减的尽量精减。同时,加大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直接、间接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突出核心技能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
第五,贯彻产学结合思想。教学标准的修订和实施过程,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现场专家的建议、要求,共同制订和实施,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这样的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
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的需求。针对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对岗位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专业技能的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学习内容,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科学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学习模块,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一核心来进行。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使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一致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拓展成长空间。
(一)教师对“你知道吗”编写情况的意见讨论
1.教师对“你知道吗”作用和功能的认识。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能够从渗透数学文化的高度认识苏教国标版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功能,并且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高年级(指五、六年级)教师更倾向于认为“你知道吗”的作用在于知识传递,这可能与高年级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形式有关。
针对教材,有54.8%的教师认为能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有35.7%的教师认为不够充分,有9.5%的教师认为不能体现。其中,中年级(指三、四年级)教师中认为能够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占66.7%,高年级教师中认为能够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只占40.9%。由此可见,“你知道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教师们对其功能的判断。
2.教师对“你知道吗”具体内容的认同程度。
从表中看出,教师对“你知道吗”具体内容的认同度并不高。并且,中年级教师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占45%,高年级教师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只占23.8%,这提示我们,高年级“你知道吗”的编写内容需要进一步作出精心选择。
3.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配套说明的意见。
从表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教材中的配套说明比较满意,但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不足,教学有障碍。他们希望《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释说明更详尽,以减少他们查找资料的时间。
(二)学生对“你知道吗”编写情况的意见讨论
1.学生的兴趣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到六年级所有学生对“你知道吗”都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喜爱水平,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你知道吗”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为苏教国标版教材的亮点之一受到学生欢迎。
2.学生对“你知道吗”数量的评价。
上表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教材中“你知道吗”的编写数量基本合适,但多数学生在调查中表达了希望增加数量的愿望。
3.学生喜爱的呈现方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教科书中以纯文字面貌出现的“你知道吗”,而比较喜欢有图画的形式,但不同年段之间存在差异,中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喜爱图画为主的图文结合式,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喜爱文字为主的图文结合式。经统计,现行教材(这里指三至六年级的八册教材,下同)中纯文字式的篇数占总篇数的46.5%,文字为主的图文结合式的篇数占总篇数的40.8%,图画为主的图文结合式篇数占总篇数的12.7%,这与学生的喜好有较大差距。
4.学生喜爱的语言表达类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表示喜爱启发自己思考没有现成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不同学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中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喜爱直接告诉式的。经统计,现行教材中事实陈述式的篇数占总篇数的63.4%,提出问题式的篇数占总篇数的22.5%,启发诱导式的篇数占总篇数的14.1%,这与学生的希望也有较大差距。
(三)教师使用“你知道吗”的情况讨论
1.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在教学中有意识使用“你知道吗”。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在使用上存在差异,城市实验小学和城市一般小学中100%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有意识使用,农村小学中有25%的教师表示想起来就让学生读一读,但没有坚持。另从学生方面调查发现,有68.9%的学生表示老师经常在课上使用“你知道吗”中的内容;有29.4%的学生表示老师有时会让我们读一读,但没有坚持;有1.7%的学生表示老师这部分内容基本不讲,学生的反映与教师的表述存在一定差距,结合教师平时备课的情况考虑,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的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粉饰现象。
2.教师在平时备课中对“你知道吗”的关注程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你知道吗”还没有被所有教师纳入备课的范围。虽然城市学校教师都表示在教学中有意识使用,但只有42.9%的城市教师表示在平时备课中总是会思考如何处理,有51.4%的城市教师表示偶尔会思考如何处理,有5.7%的城市教师表示不会思考如何处理。可见,教师对“你知道吗”的关注和思考显得比较薄弱,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功能的发挥。
3.教师使用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你知道吗”的主要渠道是课上和课后。使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学,二是教师直接介绍,三是让学生课上读一读。也有个别教师表示会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做适当拓展。总的来说,教师使用的方式比较简单、随意,这与教师对它的思考不足是相关的。
(四)学生使用“你知道吗”的情况讨论
1.有95.8%学生表示会主动阅读“你知道吗”,有4.2%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阅读“你知道吗”。学生主动阅读的比例非常高,同时表示自己能够读懂“你知道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5.0%。
2.有68.6%的学生表示会主动查找与“你知道吗”有关的资料,而31.4%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查找与“你知道吗”有关的资料。中年级学生表示会主动查找的占83.9%,高年级学生表示会主动查找的占54.8%,高年级学生主动查找资料的热情相对较低。
(五)结论
1.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基本能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其功能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不是全部教师都认识到传递数学文化的作用,也不是所有的“你知道吗”都能被教师、学生所认可。
2.教师在备课中,对“你知道吗”的思考不足,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教学安排计划性不强。对部分有难度的“你知道吗”采用简单化的阅读方式,不仅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一些数学知识,更难以达到“你知道吗”所肩负的传播数学文化的目的。
3.“你知道吗”的编写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形式上要增强可视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在内容上要精选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富于文化价值及教育价值的素材,回避学生过于熟知的内容。高年级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要体现更多的“文化味”。
关键词:艺术高职;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道德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这种评价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而这个客观标准又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艺术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其教育体系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又有着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独特性。艺术职院培养的学生除了高超的艺术技能以外,还需要深厚的道德涵养。因而探讨艺术职院学生道德教育评价问题十分重要且必要。
一、道德评价对象
道德评价既是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服务的。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因此,作为一个基本的手段,在道德教育的体系中,道德评价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和实践这两个核心。这两个核心的确立,意味着解决了在道德教育体系中道德评价的对象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适当、合理地进行道德评判”。艺术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还要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创新艺术高职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评价机制,使艺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还要有高尚的艺术道德素质。高职艺术学生的职业价值是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他们的言行举止又发自他们内心的道德素养。不同学生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一样,内在的道德水准也有差别,因而了解艺术高职学生主体的特性是开展道德评价的第一步。哲学上的主体性是指实践与认识活动中的实践者、认识者或行为者本身,德育中的主体性是哲学主体性的延伸。艺术高职学生道德主体是一般主体的特殊表现,包括艺术高职学生个体、群体与类道德三个层次的主体,其中个体道德主体是基本。道德教育的道德评价范围必须严格限定在这样一个范围,否则就会误置道德评价的立场,进而产生诸多不必要的道德争议与冲突。
二、道德评价形式
一般来说,道德评价有自我与社会两种道德评价形式。艺术高职学生的道德评价首先是学生个人的,然后才是道德教育体系层面的。两者所评价的都是发生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广泛而多样,但两者所评价的是大学生生活与实践中那些具有道德意义,有利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同一般的道德评价一样,两者的道德评价以舆论、习惯、信念等方式实现。一方面,它使道德教育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艺术高职学生的内心信念,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与品质;另一方面,又使艺术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质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实现道德从需有到应有的转化。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使这种道德评价与艺术教育的观念在学生主体中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并用以调节学生与道德银行之间的关系。这种调节一旦产生作用,就说明艺术教育的道德观念发生了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未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被学生认可以前,都属于他律。要实现道德规范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必须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在艺术教育体系里,作为基本的手段,道德评价的过程就是向艺术高职学生推行、宣传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道德要求的过程。
三、评价标准及其检验
在道德教育体系里的道德评价标准上必须坚持实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英国学者穆勒认为,“功用主义的伦理学家主张动机虽与行为人的品格关系很大,但与这个行为的道德性无关”。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历来有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欧洲中世纪鼓吹人的道德修养途径唯一正确的就是信仰神,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却提出了知识就是美德的命题。道德教育体系里的道德评价在坚持道德观的前提下,侧重道德评价的实践性与效果性,因为实践性与效果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社会与阶级的道德和规范总是依附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直接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水平。道德评价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反映,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只能接受实践与效果的检验。
在道德评价体系里,这种检验如何实现呢?一般来说,它可以通过行为监督、价值导向、精神聚合、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多种途径。前四种是属于他律性质的,他律性道德评价是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在道德评价里,以艺术高职学生艺术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德才兼备为标准。艺术高职学生的道德表现是他的才艺表现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聚合。没有道德内涵的表演只能是艺技,而不能是艺术。艺术高职教育追求通过艺术道德这种价值导向影响学生主体的内心信念,通过内心信念的增强,培养学生主体的艺术道德习惯。
四、多元化道德评价方式
道德多元与标准多元也带动了艺术高职道德教育中道德评价方式向多样性转变。现代道德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性与他人。因此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就需要评价者进行换位思考,也不能离开被评价者所处的环境与条件。
艺术高职学生道德非对称性也促使道德评价多元化。因为道德接受具有选择性,不是道德教育的照单全收。“不可能像传递一种科学只是那样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对方”。道德的开放性结构,增加了道德的不确定性,这也促使道德评价走向多元化。“人生的困惑与奋争,理想的冲突与搏斗,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历史的迂回与前进,价值的扬弃与重建,既造成了‘生活’意义的色彩斑斓,也造就了‘生活’意义的扑朔迷离”。艺术高职学生道德的不确定性特征凸显。除上述以外,我们在以道德的名义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往往是某个人的具体行为,但这个行为并不能确定这个人的道德性。因为在这里可见的是道德行为,而道德的品质却远非你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也导致了道德评价的多元性。
道德榜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2013年的《感动中国》十大榜样人物揭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的感人事迹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崇高的道德品质。道德榜样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作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生动鲜活地展现了社会主流道德规范,能有效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与成功,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热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一起交织、碰撞,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道德观念的侵蚀:有的大学生将金钱和利益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有的大学生奉行个人主义,追求低俗狭隘的理想信念,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有的大学生贪图享乐,畏惧吃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大学生缺乏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等等。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道德榜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参照准则,以矫正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道德榜样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为大学生示范了正确的、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参照
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很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他们会从榜样的思想行为中获得对道德的思索和启迪,会通过榜样的亲身示范来获得间接经验,然后将榜样的思想行为奉为道德标准,去认同、学习。2013《感动中国》人物方俊明为救人高位截瘫,28年后才获得了迟到的见义勇为称号,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百岁仁医胡佩兰爱岗敬业,对病人耐心负责,常给病人垫付医药费,退休后还坚持坐诊,等等。这些道德榜样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生动化、具体化、人格化,为大学生示范了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参照,促使大学生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见贤思齐”,自觉保持和强化高尚的思想和行为,矫正和消除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2.对大学生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效仿效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个体价值的评价具有社会一致性,为了满足被社会接纳和肯定的需要,个体会驱动自己与社会主流倾向相一致。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尤其希望自身的思想行为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纳。而《感动中国》道德榜样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代表了社会道德的评价标准,受到了社会的推尊、赞美和表彰,正是被社会接纳的典型。因此,当大学生了解到《感动中国》道德榜样的事迹后,自觉受到教育和鼓舞,引起内心共鸣,在生活中努力仿效道德榜样的思想和行为。此外,根据激励的强化机制原理,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榜样所代表的道德评价标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后,会感到自豪、愉悦和光荣,进而不断自我强化这种效仿榜样的行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二、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扩大道德榜样的影响
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宣传道德榜样的杰出事迹,弘扬道德榜样的崇高道德品质,形成尊敬、推崇、学习道德榜样的良好校园风尚。在宣传渠道方面,要认真编辑、整理榜样人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校广播、网站、校报、电子屏幕等渠道大力宣传,还可利用学校官方微博、贴吧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选取宣传方式时,要综合采用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教育方式。例如,采用图、文、影音等多媒体形式举办榜样人物事迹展览;组织主题班会和研讨会;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介绍道德榜样的栏目;邀请榜样人物来校园举行宣讲会等。总之,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道德榜样在大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以道德榜样们所体现的崇高的社会主义主流道德观来引导校园道德风尚。
2.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榜样评选和激励机制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校园内部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的带头作用。要建立一套公平、公开又不乏灵活的校园道德榜样评选机制。要不断完善报名方式和评选程序,综合采用自我推荐、组织推荐、辅导员推荐、学生投票等多种方式;要不断修订、更新评选标准和荣誉称号的具体设置,体现人性化、灵活化,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成为道德榜样,展示道德风采。此外,要强化校园道德榜样的激励机制,给予校园道德榜样诸如荣誉称号、加学分等各种奖励,表彰校园道德榜样对校园道德风尚的积极作用,激励大学生争当校园道德榜样,以校园道德榜样为标准,不断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3.完善道德实践机制,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
为更好贯彻道德榜样教育,要注重将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思想外践于道德行为。只有让大学生把主观化的道德思想与实践化的道德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将思想道德教育落于实处。因此,要深入完善道德实践机制:首先,要强调道德实践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精心制订活动方案,合理部署活动流程,执行时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形成一套系统的道德实践工作制度。其次,要不断创新道德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和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另外,道德实践要形成长效机制,要把道德实践作为一项长期的持续性任务来抓,使道德实践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常态工作,促进道德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柏正杰,陈亮.对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12):161-163.
1.1 陈旧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内容
传统的德育理念让道德教育变成一种道德知识的强制灌输,强制让学生接受一些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模式,造成学生片面地理解道德内容,认为道德就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模仿受到认可的道德行为模式,并促使学生片面地重复这些道德行为方式。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对于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强制性的灌输道德,没有和受教育者进行“灵的交流”,会造成德育偏激化并缺乏应有的效果。学校德育观念与变革的社会环境脱节,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封闭性,这样封闭性式的德育把德育置于理想化的完美境地,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受教育者的明辨善恶的是非的能力发展。②
1.2 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分为说教式和树立典型模仿式。说教式的德育方式是教育(通常是教师)通过各种书面的材料和非书面的言语让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什么是错误的道德行为。这种德育方式不注重受教育者地自我接受意识,强制灌输一种道德理念,缺乏对受教育者内心想法的正确交流。这种德育方式可能会“用感情去解释事物”使受教育者在过于偏激的状态下来解释德育现实,显然脱离了道德教育的真谛。树立典型的德育模式是对于某些典型的道德典型进行学习,片面地强调其榜样价值,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让受教育者桎梏于其存在的教育情境,缺乏灵活的变通。怀特海说:“必须记住,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装物品的过程。”③这些从外部进行的德育灌输模式忽视了学生真正的自身的成长性,会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偏差。
2 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社会家庭生活的巨变对学道德教育提出新的关怀要求。当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新的传媒日渐发达,如网络、手机等新型的传媒方式。“工具理性”充斥着社会,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人们在技术面前迷失自己。其次,诺丁斯在《对学校关怀的挑战》一书中批评标准步骤搬砖式的教育模式抹杀了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关怀能力,把教学得了无生趣。标准化从大生产的工厂已经转移到了教育领域,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地授课,标准化地学习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而在道德领域,单纯的说教使得道德生活变得无比的枯燥和无味。
3 新的伦理标准――关心伦理
3.1 关心―生成出新的道德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④诺丁斯关怀理论所说的道德普遍性,正契合杜威所说的教育的生长的理念。杜威认为生长的概念就是要让学生在自身的各个地方生长,生长出新的道德。生长是生活和生命的特征,因此教育就是不断地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⑤杜威又说:衡量学校教育的价值标准,在于它在何种程度上唤醒了持续生长的愿望,看它在何种程度上唤醒了持续生长的愿望,看它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实现这种愿望的手段。关心理论契合和杜威的生长理念,她提出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关心思想的养成,就在学生自身的各个地方生成新的道德思想,新的道德品质。
3.2 生成具有关心理念的道德教育内容
关怀是一个重要的德育方式。海德格尔也说,他把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他认为关心既是对其他生命所表现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严肃的考虑。诺丁斯要求关心自我,自我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对于自我的尊重也是道德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在道德上正处于未成熟的状态,而他们通常具有希望获得好的道德评价,应该设置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生命价值,尽量开展各种体育和营养健康课程,让学生在各种课程中懂得自我关心,以及从这个方面提升自我道德素养。诺丁斯要求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伦理的本质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互相关心的文化,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被冠以邪恶而遭到我们的唾弃。
3.3 生长出具有关心理念的教师
杜威认为在学生道德发展处于未成熟状态下的时候,是存在相当大的依赖性的,而在道德成长过程中,需要具有关心理念的教师进行指导,诺丁斯也强调:“关心理论以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⑥没有关心理念的教师可以被称为失败的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产生联系和交流的统一体。艾根(M. Eigen)的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通过对分子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描述了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是如何由超循环形式构成稳定性结构。超循环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圈中的重复现象,它是在循环基础上的新的循环。⑦教师和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无时无刻地都在进行交流和对话,如果只是单反面的训斥和劝导的道德教育将会造成学生的各种逆反。拥有关心理念的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位置,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感染学生,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帮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双方的“灵的交流”,生长出真正具有活力和实际的道德体验。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基础文明行为欠缺;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缺失是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深层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着力点。
一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道德行为从整体上说与社会道德规范是相适应的,但是,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
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却又往往缺乏自我约束,为人处事常常只顾及自身利益。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思维开阔,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认知程度也较高。但是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从却让人担忧,表现在道德素养较差,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基础文明行为欠缺
在高等院校内以及在社会上,大学生的文明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不良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社会适应性不强。当前大学生中基础文明行为比较欠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诚信意识弱、社会公德意识差、行为举止失当、文明礼仪差、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法纪观念淡薄。
(三)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l8—22岁的青年,生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界的热点现象所吸引,表现出道德自制和行为自律的不足。如,有的学生本来不想去网吧,但在周边同学的怂恿下去了,最终沉迷于网吧,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学生本来能以诚信待人处事,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造假且能获得利益,也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等等。2007年5月某高校作了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针对其中一个调查题目“据你看,你周围的大学生在爱护公物、随手关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方面做得怎么样”,学生认为四个方面做得很好的比例分别为14.4%、22.2%、20.4%、15.8%;认为不好的分别为12.5%、17.1%、9.5%、19.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也不甚满意。
(四)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设计,甚至在自我奋斗中,因信奉个人主义而远离了自我的完善,凡事以是否对己“有利”作为评判标准,利己则干,不利己则不干,崇尚自我,事事以自己为轴心,强调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企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现实行为中,不少同学以自我为本位,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青少年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中用“自我实现”来概括20世纪9O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在该研究中,大学生回答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人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占77.4%;“无私奉献”的占10.7%;“发大财”的占9.4%;“有权利”的占2.5%。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你努力学习与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有50.3%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调查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从自我方面考虑的多,考虑社会需要方面较少,社会价值取向较低,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存在,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
(一)高校道德教育长期忽视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长期以来,部分高等院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权威的尊重,只强调规范对个体的强制和约束,而对大学生面对各种复杂道德状况应作的道德判断和处理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这势必会忽视道德教育的熏陶、感化、认同、自省、自律和自觉过程,不断“造就”出在德育方面知行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和“双面人”。究其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轻视道德行为实践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空洞的说教或者抓典型、树榜样,以宣传鼓动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个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即只有教育没有养成,无法使大学生具备真正的“教养”。养成教育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会使“习惯成自然”,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良好的的道德素质。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育而没有养成,就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造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不完整,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操作上,存在着评价考核标准不够完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标准抽象且可操作性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奉献敬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二十字规范的要求比较抽象,没有立足于大学生的职业前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空泛,评价标准模糊不清,从而造成现实道德评价过程中可操作性差;二是忽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道德个性。现在的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一代。每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绝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如何制定体现大学生丰富多彩道德个性的评价标准,成为目前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教育,简言之就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只有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知见之于客观行为,潜在的品质变为显性品质,才能根据具体表现加以检验,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施教者施教与大学生品质形成相统一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离不开理论的传授教育,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磨练。而养成教育作为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事物的情感、意志的最佳、最直接、最不易改变的教育形式,则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中情感、意志进行培养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递进的过程,要获得真正的认识,只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不懈的实践。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一个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认识过程。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生活这一载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着塑造。它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日臻完善,思想得到升华,道德修养得到加强。
(三)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是其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可为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首先,学思结合。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德性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道德修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学习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思考、反省和默虑,从而选择好的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其次,内省。内省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此做了充分的阐述。孔子“内省”的实质是提倡自省察实的道德修养,“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是说内心不断自我省察,就不会感到愧疚,也就不会有什么忧愁和恐惧。这种“内省”的方法,是对自己行为以及所表现出的品德是否合乎道德标准的自我检查过程,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以及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的自我评价;最后,慎独。慎独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即在他人和社会监督不到、法律和道德舆论管不到的地方独自行事。“慎独”作为道德修养方法,就是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时刻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每一个具有道德觉悟的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和双重人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