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

第1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自2007年9月,北京进入高中课改以来,各校一直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以东城区各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为例,调查发现东城区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上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部门职责不清,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教学、教务、信息技术、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学校主体,各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2)评价主体的评价理念习惯于传统的标签式评价,评价内容存在雷同的情况,尤其是教师的课程评语。(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和功能受到学校教师的质疑。

由此可见,探索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制,真实记录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重点。在近五年的实施中,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 组建项目组,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重点

东城区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东城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成员由教科所、信息中心、中教科、各高中校联合组成,负责管理和协调相关工作。项目组重点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如何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管理、班级建设相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课程评语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等。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涉及教育、教学、教务等多个部门,经过一轮的实践,各校均成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并设专任教师统筹落实。例如,宏志中学的职能分工体系如下:教学处指导学科教师组织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及录入;教务处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科模块学分认定和成绩录入;政教处组织年级组完成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培训以及评语的填写录入;信息处对各部门进行网络技术指导。

■ 评价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确保评价有内容可操作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把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内容、可操作,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特征的评价。

思想道德方面。各学校结合德育活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内容实施评价。宏志中学在社区服务方面,以一个活动一个单元主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共8个单元主题:奉献爱心、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绿色环保、崇尚礼仪、关爱健康、文明守序、公益效国。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评价。

学业成就方面。各校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并利用橱窗、板报让学生去认识自己,撰写个人目标。学生在“我的发展目标”栏目中填写了三年的发展规划,同时增加了“理想的职业和大学”等内容。

合作与交流方面。如东城区的模拟联合国活动、高中生辩论赛活动及双语导游活动等,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171中学采用学长制,即由学生管理、帮助学生的制度,为多数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增添了表现的机会。

审美与表现方面。各学校纷纷通过合唱节、戏剧节、读书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171中学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做“有层次 无淘汰”的教育,在审美与表现方面设置了3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如音乐艺术方面:人人参与的普及层——“新年炫声”卡拉OK大赛;部分选拔的推优层——新年汇报演出;创新拔尖的特长层——金帆合唱团新年音乐会。3个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该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为评价做好内容准备。

运动与健康方面。学校有各类的体育选修课,同时多数学校都举办体育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运动与健康,以及学生个性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互评。

个性发展评价方面。大部分学校通过社团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包括心理社团、动漫社团、吉他社团、环保社团、生物社团、模拟联合国等。如北京二中实施“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建立了选择性课程结构、多元化课程设置、个别化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 进行情景式记录评价,实现评价的客观性与针对性

评语怎么写一直是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内容雷同的问题,以及对评语评价主观性和功利性的质疑,东城区师生实施了客观的、有针对性的评语评价,即情景式记录评价。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还是班主任的评语,在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都对学生特定场合的表现进行了描述,这种情景式的记录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针对性。

为实现情景式记录,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个人电子文件夹档案,有的班级还建立班级日志,有的学生用电子日记的形式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这些均为评语评价积累了鲜活的材料。

学生自我评价:依据情景成长记录所积累的鲜活材料,撰写评语评价。如“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在机器人选修课上,我与同学合作搭建自己的足球机器人,还尝试了编程;在戏剧中的心理学选修课上,我第一次尝试设计调查问卷并完成整个调查,还编写了心理剧……”

课程评语:“分班后,你以积极的心态很快融入了班集体。老师惊喜地发现,你开始敢于展现自己。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逐渐变得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声音还是有点小);在班级‘化学电源知多少’的比赛中,你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电池的发展史》ppt制作,并协助发言的同学播放课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你的这些变化,经过努力,你一直要寻找的自信回来了。希望你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

班主任评语:“在我的记忆中,你是我10年来所教的学生中向老师鞠躬最多的一个学生,也是对别人说‘谢谢’最多的一个学生,不少同学背地里叫你‘傻根儿’,我想,在这种调侃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你的朴实与执着的一种敬佩;你并不聪明,但是却凭着自己的一股钻劲,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你的家境并不富裕,却毅然向汶川的同胞捐出了一百元钱;你的音乐天赋并不高,但凭着一股韧劲赢得了乐队小号首席的位置……”

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科教师评价,还是班主任评价,在评语里都包含着对评价对象的客观行为描述,正是因为这些描述为价值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增强了评语评价的客观性和针对性。

■ 探寻评语填写的思考点,让总结性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呈现是《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以下简称《报告册》)。《报告册》是对高中学生三年成长的总结,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报告册》中的评语评价主要是由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成果、高中学生评语、研究性学习成果3部分组成。项目组通过分析《报告册》评语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学生不知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的现象,探讨学生评语填写的思考点,从而指导师生进行有效评价。

如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可以围绕职业理想、座右铭、性格特征、兴趣特长等方面,真实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与成果,可以分别从社会实践活动、奖项和个性特长(或兴趣爱好)、优秀品质和班干部经历(或社团活动)3个方面去记录和评价;研究性学习分为4类,即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献文学类、技术设计类。

目前,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行为、班级建设的结合点主要是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评价还必须与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区分开来,二者所评价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评语式评价采用情景式成长记录,虽然此种评价增强了评语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但是无法实现师生通过评语进行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和成长的功能。

第2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其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强调,应“完善综合素质评价”。[1]为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测评比较重视,探索出一些较有操作性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有待改进。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分析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在学生质量评价方面,采用的是一种动态性、综合性评价,评价的形成和总结得到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促使职业院校培养富有职业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生学习者。国内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颁发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后,各职业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视,很多学校也在探索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建立教育评价的新机制等问题。从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看,国内高等院校大体可分为综合素质量化和认证两大类。

1.综合素质量化。通过笔者调查和网络搜索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综合素质测评,基本是把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量化。如:《X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中规定,“品德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5;学业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65”。其中“无偿献血者每次加6分”,“凡考试作弊者,每次扣10分;每旷课1节扣1分”,“班委、团支委、科代表、舍长加6分”。《X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2007年修订稿)》规定,“德育素质测评满分为100分”,其中“政治思想20分”、“道德素质40分”。组织管理能力20分中,“院学生会主席20分”,“院部长13分;院副部长11分”,“院干事8分;各系学生会对应院学生分数低一个等级;班干部对应系学生会低一个等级,2分一个差距”。《XX财经职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中“能够参加实践活动,表现一般,得5分;无故不参加实践活动者一次减5分”。《XX外国语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第八条品德行为表现的基本分为70分”,“文明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4分,免检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6分”。

2.综合素质认证。素质认证主要表现为采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来记录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其代表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如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托。它实行三级认证,即学校、院(系)和团支部三级,分别建立认证机构。认证的内容共分六个栏目: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其中“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主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等等。《证书》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载体,在毕业时颁发。该证书基本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素质拓展情况的记实,学生毕业时,该证书由学校统一打印,加盖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的公章后,连同毕业证一并发给学生。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有的甚至无法再继续下去。在总结现时高职院校采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评价目的欠明确、评价内容欠全面、评价方法欠科学、评价结果欠理想。[2]

1.评价目的欠明确。综合素质测评的主要目的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主要还是运用“德、智、体”为模块,这种模块一方面难以体现职业院校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在实践中也容易使三块互相独立,不能全面评价学生。最能体现高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整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导向性不明确,以学业分数为核心,以本专业课知识为主要内容,注重评价本专业教学计划内学业完成情况,忽视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重视看得见的智力因素,忽视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3]从而导致评价学生的侧重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相符,测评指标的正面导向性不够,学生的认可性与接受性不高,起不到科学与准确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中测评不够民主,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等等,违背了测评的公平性和公开性,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测评的导向性作用。

2.评价内容欠全面。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模块,并且在这个基本内容上建立了详细的二级指标,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各个模块的内涵、分值所占的比例描述、分配不尽科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较笼统,从而导致各校综合素质测评内容表述不尽相同。如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的测评,有的是品德测评,有的是德育素质测评,有的是品德行为表现测评,其实这些看似相近的项目的内涵是不一致的,造成评价内容的不完善。测评内容的项目数不一,有的院校素质测评的内容包含的项目多,有的院校素质测评的内容包含的项目较少,素质涉及面欠全面,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再者,测评的内容中,强调学习成绩,职业技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评价方法欠科学。一方面,以量化的方式进行素质测评,测评项目赋分值的多少人为性较大,主观性太强,形成量化学生的素质缺乏科学性。如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到底应占多大的赋分值,身心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实践及创新等方面的赋分值又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没科学的研究结论,各校的赋分值不尽相同,这就造成赋分值的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从前述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看,各个院校的素质测评项目不一致,赋分值不统一。完全“实录”的方式起不到清楚明了地表明学生素质优、良、中、差的作用,认证证书事实上成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实践、学术、活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由校方有关部门制定,评价主体是老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等级判断,学生的各种特长在评价机制中较难以得到认定,激励作用不强,不能较好地显现学生在各个层面的素质发展状况和个性的“闪光点”,容易挫伤学生发展个性优势的积极性。[4]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差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多层面、多角度。加之,社会评价并没有被作为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评价体系不完整。

4.评价结果欠理想。评价结果没有成为调节和引导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风向标,成了为测评而测评,使测评流于形式。如上面的完全“实录”的记载方式,学生在毕业时每人一个证书,这就不能简单明了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为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证书《素质拓展证书》,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解放日报》就曾刊文说,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成了“鸡肋”,学生方面难以突出个人特点,市场方面尚未获得广泛认可。[5]另外,较多的高校测评在过程中也感到工作量很大,无论是每年对学生的素质进行量化测评,还是对学生素质拓展情况的填写、申报、审核与确认,师生都感到工作量相当繁重。

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改进策略

1.注重正面导向性的测评目的。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制度,其目的就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提升综合素质。[6]由于综合测评中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关,这就要求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表述要具有正面性,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使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产生航标灯式的作用。要让许多学生能够自觉地对照测评中的指标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进取,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既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平衡和谐地发展,又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特长以及个性的目的。另外,参与组织实施综合素质测评的人员,也要注意对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及其指标作正面宣传和解释。

2.构建全面和谐的测评内容体系。测评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对学生的测评也应是综合的、细化的,测评内容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又要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水平;既要注重学生共性品质的表现,又要鼓励学生健全和完善个性品质,力争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测评内容体系的全面和谐并不意味着各个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测评效能,否则,繁多的测评让学生应接不暇,不能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定,高职院校学生测评应该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测评,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时效性,既要体现教育机构对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又要体现企业或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要求,指标确定后,由学院教务处、学生处、用人单位和学生代表采用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各个测评条目的权重。

3.尝试测评方法的科学多样化。各种类型的评价应具有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周期,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基本原则,注重评价过程。技能性评价应该适当缩短评价周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授课情况进行,考核方式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动手操作。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相对周期要较长,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编辑《学生素质综合手册》,为学生自评、互评、用人单位评价和班主任(辅导员)评价提供指导。具体操作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评价可以是书面反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座谈交流完成,一般为开放性问题,不计算量化成绩,目的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不断完善;自评和互评可以使用同一种评价表格,表格的设计要做到目标明确、细目清晰、操作性强,重点考查学生思想修养以及一日生活规范化情况。所有评价材料和结果应该收录到个人的评价档案袋中,阶段性评价后应组织专门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内容要人性化,并且第一时间交给被评学生,建立反馈受理机制,为学生存在的困惑和质疑提供咨询和解释。

4.营造校企合作、齐抓共管的测评氛围。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从这一认识出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可以营造一种校企合作、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可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成熟的应用技术和前沿技术,而且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发展综合素质,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学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得到人才素质要求信息,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加快人才培养与企业接轨的步伐。企业在合作中,则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种联合,可形成强强联手、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局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与企业共建的学生综合测评基地中,通过科技开发、产品研制和工程项目的参与,检测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掌握专业技能情况;通过群体协作完成训练项目,检测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技巧、组织管理才干;通过实践过程,检测学生爱岗敬业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思想。在综合测评中,将社会需求、单位评价、老师要求、学生表现及自我评价有机地结合,通过数据收集、科学测评,及时发现其优点与不足,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扶正补弱,综合提高。

5.健全测评后的反馈支持服务机制。在学生评价结束后,有两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是正确合理地评价反馈意见,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的咨询服务。在书面反馈评语中应包括对学生各项评价的成绩及对成绩的分析说明,提出学生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人性化指导意见。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承担着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处理学生评价中不公平现象,解释学生评价指标和标准,为学生发展创造支持环境等功能。健全的支持服务机制可以保证对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理念、原则、指标、程序等的设计和把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运用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保证学生“双证书”获得的比率。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引导学生成为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

[2] 鲁亚平,李建,刘继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问题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64-65.

[3] 武正林,朱建国,张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10-12.

[4] 李国桢.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6):50-52.

第3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综合素质 "Q"商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将智商、情商、德商等十二种与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关系密切的“Q”商进行整理、分类,制定“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Q计划”。[1]

一、对“Q商”与“综合素养”的理解

十二种“Q”商,是指:

简称 全 称 含 义

IQ(智商) Intelligence Quotient 代表智力水平,提供记忆、运算、问题解决等必备的能力。

EQ(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 指面对多元的社会变化冲击,情绪的稳定程度。

MQ1(德商) 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指人的道德品质。包括体贴、尊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等各种美德。

AQ(逆商) Adversity Quotient 指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FQ(财商) 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指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

HQ(健商) Health Quotient 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

MQ2(心商) Men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是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DQ1(胆商) Dar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 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

WQ(志商) Will Intelligence Quotient 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

SQ(灵商) 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即灵感智商,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CQ(职商) Career Quotient 是工作时智商与情商的综合体验。

DQ2(发展商数) Development Quotient 指促使物态或事态转变的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泉源。

综合素质培养分为: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基础性素质既是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础,也是形成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所需要的基础。专业性素质是指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性素质是指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素质。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Q”商分析

1.提升学生基础性素质的“Q”商

基础性素质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包括体质、品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EQ、HQ、MQ1、MQ2、FQ、WQ、AQ实现。

思想道德素质是基础性素质的基础,使学生认清责任和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于MQ1的提升非常关键。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即HQ的提高。在企业招聘的面试时,可以通过交谈、小测试,了解EQ,即情绪智力,它是作为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要承受各种压力和不适,对于自身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不要强求,试着改变一下心态,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是MQ2所发挥的作用。FQ是一个人最需要的能力,不仅要学会生活中的理财,更要培养起学生的成本意识。同时,在学习、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弹性地面对逆境,接受困难及挑战,才会有卓越的表现,这是由WQ、AQ决定的。

(二)提升学生专业性素质的“Q”商

专业性素质是在掌握技能后,职业素质的体现。IQ需要通过读书、思考、实践、反思等方式,扩展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而CQ则是IQ和EQ职业化的综合表现。其内涵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像个做事的样子”;二是职业化的工作形象――“看起来像哪一行的人”;三是职业化的工作态度――“用心把事情做好”;四是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对一个品牌信誉的坚持”。

(三)提升学生创新性素质的“Q”商

创新性素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关键,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质疑、判断、前瞻”,分辨是非,找出问题的真因,需要有较高的SQ,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事态物态不断的转化与变化,可以交织出新的社会环境,所以DQ2愈高的人愈有办法去改变环境进而创造环境。

三、“Q”计划的实施策略

1.课堂教学。根据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要求,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的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解决其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之间、工作与职业之间的不对称的关系。

2.企业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企业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是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应对突发问题、学习工作方法、增强责任心等方面的提升,是提高AQ、MQ2、DQ1、FQ、WQ、CQ最为有效的途径。

3.技能竞赛。竞赛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锻炼承受竞赛压力和挑战的心理能力。学生心态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从最初的孤军奋战、急于求成到最后的团结协作、注重细节,从关注结果到总结收获,使EQ、AQ、DQ2有所提升。[2]

4.假期实践。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提前接触社会,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EQ、MQ1、MQ2、WQ。

5.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策划、组织、参与辩论会、讲座、篮球赛等活动,在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详尽的计划,协调好人员、场地、器材、费用等资源,极大程度的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表达、计划、抗挫、协调等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还要具备职业人优良的职业素养。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意识,找到创新的方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优秀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冬艳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6),193-194页

[2] 向多佳 创新能力训练模式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探索与创新[J].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6-39页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第4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科学院 应用型人才 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成熟,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人才成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目前就业市场上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经验型、应用型和学习型等类型的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养出拥有博学知识、道德高尚、创新意识、快速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今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性的角色日益快速转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也已成为用人单位招揽人才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目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从目前工科大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来看,工科大学生仅是在知识的记忆和备考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对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并不深入,只停留在通过考试的阶段;且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点大部分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导致知识理论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多希望工科大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为单位创造价值。然而当代工科大学生在钻研知识以及知识创新方面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严重影响,表现的极为缺乏;在高校方面,对于工科大学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处在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状态,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得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欲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整体创新意识缺乏。

3.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的下降

工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失。工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处于不够成熟阶段,对于社会出现的各种价值观难以有正确的判断,在价值取向方面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在市场竞争及公共文化环境背景下,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发生变化,在精神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利益,在物质的价值取向上崇尚高消费。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虽然他们痛恨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科大学生身心素质下降表现在:首先,当代工科大学生大多数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由于高校对工科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相对宽松,往往工科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有些同学(特别是男生)有吸烟、喝酒、贪恋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必然会严重影响工科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工科大学生生理、心理两方面都不够完全成熟,在社会竞争压力过大情况下,工科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工科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工科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工科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烦恼、恐惧等各种心理障碍。工科大学生因为感情,学业、工作不顺心等情况还出现了自杀现象,反映了工科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策略

1.重塑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观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及时改变教育观念,以培养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培养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且将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的培养作为核心,将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将其他素质的要求,如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立为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深化教育改革。要深化教育改革,学校首先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改革不迷失方向。要给学校定位就必须先明确学校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必须始终明确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工科人才”的结合部。所以我们始终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2.对工科课程与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优化

(1)调整课程设置

工科院系要认真研究和推进教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当前工科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教学环节。要改革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首先就要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为突破口。课程设置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工科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面对变化的社会需求情况,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因此,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其内容主要有实验、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工科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工科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另一种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种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而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把握的关系,既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薄弱环节的培养,如我校就要重点对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多开展一些创新类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动手能力。二是要处理好高校内部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整体需求与局部要求之间的关系,要针对不同年级、民族、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好校园文化整体建设工作的同时,对不同个体特征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要有所兼顾,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我校不同年级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把握整体、满足个体,提升教育效果。

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如标语、展板、校史陈列馆、文化石、雕塑、佩戴校徽、传唱校歌、校园广播、校报、日常教育等,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及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工科学生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各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素质是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源泉,工科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就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创新动机,并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实践创新积极性。

(1)坚定创新的信念

创新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创新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很大的艰辛和磨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的坚持,就会在创新遇到困难时松懈、放弃,不能成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创新的信念,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

(2)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借助国家、湖北省的一些科技竞赛,通过对有兴趣参加的同学进行训练,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不多

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在理工类院校中,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工科院校的学生应当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创新水平的学科竞赛,比如创业大赛、职业生涯大赛、模拟联合国等。

(4)对有困难的学生给指导和帮助

在学生创新过程中,老师应当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对在创新过程中有懒惰习性,无法坚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监督和纠正,训练学生勇于探索、刻苦追求的精神。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不畏艰难、用于探索的习惯,拥有坚忍不拔的个性,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所斩获。

(5)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课堂教学、社会活动等校园生活中,时刻注意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的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机会等启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的机会和平台。

4.科学制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

从现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来看,较之于传统的学生评价,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样关注其在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情况。但评价方案中体现出的仅仅是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和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根据工科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做出动态性的评价。在评价中没有就学生未来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各校对于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造成各校的评价方案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寻找各种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工科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试图形成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生做出评价。

(1)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量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能够防止主观性,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对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采用量性评价的方法,如,“学习态度与能力”中的“学业表现”可以根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阶段性考试与考查成绩表评定。对采用量性评价方式比较困难的评价指标,则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公民道德素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模糊的东西,是难以简单量化的,可以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评价,例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定。

(2)注重表现性评价

而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式,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表现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为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中,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大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多种类型进行,如演示、实验、表演、作品展示等。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这点符合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想。

(3)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

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评价内容的公开化,评价方式的规范化,客观的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革教学环节的缺失,有利于及时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更加明确的提出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相欠缺的培养内容,可以便于协调改善培养方法。

(4)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和申诉制度

可以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系统中,加强督导检查。建立评价监督与申诉制度,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和部门,对于评价过程的操作情况和评价结束后的结果处理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充分地了解评价的实时情况,有效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束后,评价机构和部门应进评价的操作过程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教训,严肃对待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并撰写评价工作报告。

对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向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举报或提出申诉,要求对不诚信的行为做出惩罚。若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给予的答复和处理措施不当,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进一步的申诉。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平等权利。

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侧重点和关注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相关领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争取加快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工科人才,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涌金,于永明,范庆瑜,毕晓光,刘秀丽,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构建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8,(1).

[2]陈伟,李文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2).

第5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一)教学计划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相互配合

高校教学应在讲授理论知识前提下,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作为主要方向,实践教学不是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教学体系。有些高校因为实践教学无需考试,所以根本不重视。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只在实训室上过一两次实际操作,多数学生根本不会铺床,甚至连中西铺床方法都分不清。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和修订时,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只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才能真正做到实训操作课程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辅相成。

(二)能力培育坚持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互配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仅是知识传授,更应是操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酒店行业国外客人比较多,所以要求一线岗位员工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在酒店实践教学中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上下级沟通协调能力、同客人交往能力、同事之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基础上,形成较强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和全面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选用教材要相互配合

高校酒店实践教学普遍存在注重考“双证”却忽视职业整体素质培养现象,而一些高校学生虽然考取了如《前厅服务员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餐饮服务员资格证书》等,但这些证书含金量并不高。因此,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目的”,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要符合酒店人才需要实用型人才标准。在选用和编写教材上,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选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材,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案例要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理论。

二、三个“对应”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一)校内模拟室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

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已基本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示范操作实训室,但和真实酒店环境仍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环境和氛围还不完全真实等。教师在实训室教学可更多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实训和真正演练的区别。《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要让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铺床要领,了解中西铺床法和特点,多练习。前厅接待服务实训课上,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行李员和前厅接待,模拟一个完整服务过程,包括站立问候,介绍酒店特色,办理入住手续,填写各种单据,各种银行卡的使用,送客引路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训室教学对应

条件许可的学校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实践课在实训实验室进行,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也会感觉比在传统教室上课更有兴趣。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根据教学需要,可分别建设酒店前台、酒店餐饮、酒店客房等模拟部门实训室。还可与一些知名品牌酒店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一批固定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但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还可为学生和酒店提供一个共赢的发展平台。

(三)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应

实习是实训的重要环节,只有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操作实践能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把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一部分,纳入教育教学大纲中来。必修课应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把社会实践活动与酒店专业实践实习真正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三、三个“加强”促进教学实践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不仅是一线岗位实际操作优秀人才,更是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现代酒店从业人员只有规范的操作技能和热情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学习社会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比加强实际操作技能教育更重要,要使职业认同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互促进,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也能满足旅游酒店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

(二)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从实践中产生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知识,这是的认识论。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是为了改变从课堂理论知识到课堂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其转变成从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再提高到理论知识的模式。高校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结合学生在课堂所学,按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进入酒店等相关企业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实现学校与社会对接。

(三)实习结束后总结

组织学生认真写好毕业实习报告书,在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个人在酒店操作技能应用和综合素质方面优缺点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对实习全面总结,可实现从校园学生心态向企业员工心态的转变,使每个毕业生对自己的管理水平、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有一个总体自我评价,及时总结和升华体验,为今后就业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并初步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语

第6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纸质记录袋;电子记录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27-05

2002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增加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活动及日常表现等真实、典型的内容,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提出要“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直接挑战“单纯学科成绩评价”的改革措施,在全国广泛而迅速地得到落实。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新一轮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高中阶段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写实的手法来反映学生在高中的表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录取考生的重要参考”。随后,浙江、上海两地高考新方案都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明确的评价要求。如何建立和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为教育界长期关注的话题。

一、纸质记录袋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以来,纸质记录袋评价法被广泛应用。从应用效果看,记录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的有效方式,能达成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要求,是值得肯定的。但纸质记录袋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由此也给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带来不少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正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入推进的瓶颈。

纸质记录袋评价带来的问题与困惑主要表现为:

(一)多主体评价难落实

纸质记录袋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既要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记录袋的设计和资料收集工作,又要协调各评价主体按要求开展工作,还要完成记录的筛选、评定和保存工作,评价工作任务很重,难免会造成评价与教学的冲突。部分教师被动应付,综合评价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比较理性和务实,在应试压力客观存在、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学习的功利性仍然很强的情况下,普遍不愿在设计和完成记录袋上花时间。即使去做,也只是把它当做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罢了,评价过程因此失去了其本质的功用。

记录袋评价应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除学生本人、同学和老师是评价主体外,学生家长以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单位也是评价的主体。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家长疏于对记录袋的关注。倘若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很少有家长会对孩子的成长做出过程性记录。记录袋中相关家长评价的材料大多是家长在学校要求或孩子逼迫下完成的,有的甚至是孩子代替家长完成的。至于相关社会主体对孩子在社会上表现的记录,大多是学生或家长找上门请他们帮忙完成的。

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纸质记录袋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事实上是缺失的,多主体评价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一些学校的实际操作情况看,高三结束后突击补充评价资料的现象并不鲜见。学校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图省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平时难以全面调动各个评价主体所致。

(二)评价信度难保障

获得和报告能够如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评价结论,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是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其功能的基本前提。记录袋评价是一种专业化评价,如果按照其专业化的操作流程和保障机制来做,其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是能够保障的。可纸质记录袋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为不规范操作提供了可能,直接导致评价的信度受到质疑。

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日常交往与学习活动中,并及时、真实地记录典型案例。也就是说,记录袋内评价记录的内容应该是动态形成的,是不可逆的。事实上,一旦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过程性记录就变成了学期末、毕业时的突击恶补。但纸质记录袋本身无法有效区分哪些材料是原始形成的,哪些是后来补充的,这就为突击补救提供了可能。

又如,目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既与学校利益挂钩又与升学选拔挂钩的高利害性评价,尽管各省都要求各地区要制定相关的诚信保障制度,如校长诚信承诺制度、评价项目抽测制度等,保障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但评价涉及学校利益和学生前途,即使主观不情愿、客观条件不充分,学校领导也会强行推进并设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完美,这直接导致了一些造假行为的产生,个别学校甚至出现学校主导下的各评价主体联合造假的现象,评价的信度荡然无存。但记录袋本身无法有效区分哪些材料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这就为造假提供了可能。

(三)评价资料难处理

调查显示,运用纸质记录袋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校,普遍面临着记录信息难以有效处理、评价资料难以保管的问题。

纸质记录袋在形式上可以是多样的,在内容上也应呈现出个体差异。如何从收集到的庞杂的纸质材料中筛选并提取出最有效的信息,如何在没有绝对化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操作起来很困难。有研究表明,纸质记录袋评价所得分数与同一领域其他评价所得分数之间基本上是或然关系,这与纸质信息难以处理不无关系。

纸质信息容量低、体积大。如果交由学生保管,无法保证记录内容不被随意增减,显然不符合管理要求。如果交由班主任保管,整个班级放到一起就是一大堆,保管起来很不方便。如果学校建立专门保管室,落实专人保管,所需耗费是可想而知的。一旦班级重新组合,资料的流转就更是困难重重了。

鉴于上述原因,一些实实在在运用纸质记录袋评价的学校,在学生毕业时,要么将学生的成长记录不做任何处理地返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处理;要么在学生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后,将成长记录当做废品处理。“虽然这有悖于评价初衷,但也是无奈之举。”一位校长如是说。

(四)评价价值难实现

高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承担着“育人”和“选人”两大功能。纸质记录袋要发挥好这两种功能,并不容易。

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就要求评价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呈现评价要求、让学生在经常性对照中得到提醒和激励,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各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中、在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中,引导各评价主体采取针对性策略,促进学生成长。事实上,纸质记录袋记录内容添加、保存、调取、查阅起来都很不方便,各评价主体间交互性的沟通交流很难进行,信息反馈也遇到不少困难,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严重受限。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应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如果高中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优势,不能用于预测学生的发展潜能,这样的评价信息高校是“不能用”也“不敢用”的;如果高中提供的是一个包罗万象、未经专业分类整理的记录袋,这样的评价信息高校显然是“不想用”也“无法用”的。据《北京日报》2009年报道:“为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三年来综合素质评价已至少“瘦身”三次,最终提交给高校的评价内容已减少大半。”2014年10月,《扬子晚报》以《江苏9成高考生综合素质得A 高校几乎不看》为题,对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被虚化现象做了报道。综合素质评价在目前高校招生中“选人功能”落空是不争的事实。

二、以电子记录平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为突破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尤其是纸质记录袋评价中遇到的上述瓶颈,我校从2008年起,着手研究和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和途径,尝试构建基于电子交互平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如今,学校的“学生成长记录平台”(http://.cn/zhsz/)已经建成,在突破纸质记录袋评价瓶颈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赢得“赞”声一片。2014年4月,《江苏教育报》以《海安中学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成长记录平台》为题做了报道。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运用电子成长记录平台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至少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评价主体责任明确,评价过程有效展开

我校自主研发的电子成长记录平台,借助计算机存储器的记忆特性以及网络的动态性,实现了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为多主体、全过程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创造了条件。

针对纸质记录袋评价中评价内容标准化程度低、评价主体权责不明等不足,我校在研发电子成长记录平台时,按照评价主体分类,建立了各自独立又内在关联的评价子系统,设置了与各个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相对应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各评价主体有对应的用户权限、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不用安装软件,只要电脑能上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平台,进行评价操作。

在学生平台,我们设置了“学生基本信息”和“成长过程记录”两大栏目。“学生基本信息”栏由学生在入校时填写,系统长期保存。在“成长过程记录”栏目中,我们分学期设置“学期目标、学期总结、成长体验、学期评价、成长轨迹、成绩学分查询、我的评价表”六个菜单,其中“学期目标、学期总结、成长体验”由学生本人分学期填写。“成长体验”菜单中,又分设“活动的经历感悟、有意义的成果、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五个板块,要求学生除用文字描述活动情况外,必须用链接附件的方式,将相关的图片、音视频、证明材料等能够真实有效展示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资料上传到平台上,经班主任老师审核后予以确认。“学期评价(包括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成长轨迹(包括各个评价主体记载的活动过程、活动评价等)”等是在各个评价主体完成相关评价后,由平台后台处理系统把记录信息与评价指标比对,对信息进行格式化处理后生成。“成绩学分”由学校教务处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统一上传,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无权更改。“学生学期评价表”是在汇集学生整个学期成长信息的基础上自动生成的,如实反映学生的成长情况以及各方面对他的评价,学期末学校不另发《学生评价报告单》,学生及家长可以登录成长记录平台查看、下载打印,但不能修改。如学生发现信息有误,须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查属实的,由学校安排平台管理员修改。

在教师平台,教师有浏览、审核、评价学生上传资料的权力,有记录学生日常表现、添加学生评语的权力,有处理各评价主体留言和给各评价主体留言、进行互动交流的权限。

在家长平台,家长有记录孩子日常表现、撰写家长期望或评语、浏览孩子综合素质评价表、给各评价主体留言的权力。

在管理员平台,管理员对各用户进行管理,处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维护,反馈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校管理决策的评价建议等。

平台设公共通道。社会成员如需访问,可通过平台向系统管理员发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浏览平台记录内容,通过关键词搜索了解相关情况,评价记录。

每个学期开始时,管理员锁定之前各个学期的“成长过程记录”,开启新学期的评价记录平台。之前学期记载和评价的内容可以查看,但不可写入和修改。此举有效督促各评价主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项目的记录和评价,有效避免了平时不做工作、临时突击补救的做法,保证多主体、过程性评价的真正落实。

从几年运行情况看,电子成长记录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正常有序展开,而且大大减轻了各评价主体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量。“以往,每个学期末,特别是学生高三毕业时,我们做班主任的都是最忙的。如今我们只要平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到时也能和其他老师一样从容了。”不少班主任老师如是说。

(二)监督保障机制跟进,评价信度有效保障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评价结果缺少过程性资料的有效支撑。除一些学校没有真正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无法形成有效资料的原因外,一些采用纸质记录袋评价的学校,也因为收集到的资料无法有效归类、整理和保存,结果也难以有效对应支撑评价结果。采用电子成长记录平台后,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送等都变得十分便利。评价结果是平台对已记录的过程性资料综合分析处理后自动生成的,如果过程性资料缺少,平台将无法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同时,成长平台要求各评价主体在评价时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链接附件的形式上传。只有通过了验核的资料,才予以确认。验核中如发现证明材料不能佐证结论或存在造假行为的,则不予采纳。上述措施有效防止了突击拼凑和造假行为的发生,保证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学校一位体育教师这样说:“以前,有些班主任偏爱文化成绩突出的学生,评先评优时常常‘一俊遮百丑’,即使学生体育成绩差,也通过改分数让他们评上。现在体育成绩是直接上传到平台上去的,谁也改不了。这样一来,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重视了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测试,学生体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综合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评价过程缺少真正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学校电子成长记录平台依靠互联网的公开性、资源的互享性和评价环境的保密性,建立起了三大制约监督机制。一是公众监督机制。电子记录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评价系统,各评价主体甚至社会相关人员可以随时随处调阅每一个学生除隐私外的一切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公众监督也就落到了实处。二是质疑复核机制。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质疑绿色通道,参与者可在专门界面向管理员发出质询指令,管理员受理后,转发相关人员,启动复核机制,并及时反馈复核结果。复核中如发现弄虚作假,学校将对当事人提出批评。如是学生本人在评价中造假,情节严重的,学校给予纪律处分,并记入个人成长记录。三是调控保证机制。评价过程完成情况动态反馈;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由系统自动生成,分学期锁定保存,未经学校授权同意不能修改;学生分班时,所有资料由学校管理员流转到新班级,保证前后的连续性;学生毕业时,高中阶段全部评价表格由平台系统汇总生成,一次性输出、加盖学校公章封存后,由学生带入高校。整个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大降低,平时认真做好每一次记录和评价才是根本。

(三)评价结果运用方便,评价价值有效提升

学生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不断修炼和外部有效引领相结合的过程。电子成长记录平台一方面准确、方便地把以客观事实呈现出来的过程性评价内容和以描述性语言呈现出来的评价结果记录、存储下来,全面、具体、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又及时有效地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反馈出来,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其他主体对自己的评价意见,随时对照培养要求查找自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地知道自己与评价标准之间还有哪些差距、自己在他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进而有目的地调整、培养和发展自己。其他评价主体尤其是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能随时地从成长记录平台上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记录平台不仅是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台,更是各方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促进台,学生自我修炼和外部引领两个方面得到有机整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诊断功能、引领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真正发挥出来了。一位学生感慨说:“以前我只爱埋头于书本,几乎不参加社会实践。进入海中之后,成长记录‘逼’着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高中生活变得很丰富,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这是课堂上和书本中学不到的!”

第7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85-0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应用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合作能力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1-2]。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形态、结构及其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跨越生物、医学、农学乃至药学的一门新兴学科[3]。进入21 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的各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同时实验耗材昂贵,这就需要充足的实验经费的支撑,并且存在学时数少、学生人数多等因素, 因此,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对相关教师而言将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各高校普遍认为,本科生科研活动对于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两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探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查阅资料、完成实验、优化实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并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有利补充,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迫切性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隶属于生物化学教研室,承担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具有原理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步骤多、时间长以及所需经费高等特点,而现有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学时为18学时,内容多以基础实验技术为主,学时有限,在较短时间内及有限经费下,学生的综合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从学生参与科研的目的上看,本科生参加科研的目的比较明确,意在各方面锻炼自身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锻炼、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有的学生是为将来出国、找工作等增加筹码[4]。学生参与相关教师科研,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进行训练,例如:植物DNA提取、总RNA提取、PCR扩增、RT-PCR、DN段的酶切与连接、质粒的转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ACE技术、原核表达技术等,同时,还获得了额外的实验经费支持,开创出“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的双赢局面。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涉及的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问题,是人成才的关键。所谓的思想道德素质,解决的是人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它能够保证人正确的发展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调节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的。而教师在管理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科研素质,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搞科研应该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前提下去开展,要有大局意识、合作意识;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此,学生在完善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必须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5]。

(二)有利于专业及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

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体,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责任,而且有义务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全面把握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景,并积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6]。

在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支持,这就促进了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查阅大量资料,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科研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积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技术原理、仪器使用方法等知识。同时,经历科研的流程,在科研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培养查阅文献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以及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等,促进专业及科研能力素质的养成。

(三)有利于应用及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

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全面训练,动手能力大大加强,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仪器操作方法,为其他类似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是灵魂,要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教育工作突出的一点就在于要把创新贯穿到工作中[7]。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好奇心、兴趣、求知欲,提高大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创新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8]。在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操作过程、掌握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探讨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不定期地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交流和表达自己实验进展及对实验问题的见解,提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交流中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合作能力素质的培养

目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不愿与人分享,团队合作意识差。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其实验特点是耗费时间长,实验步骤多,各步骤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实验将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前功尽弃,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实验方法或操作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同学间互助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要求学生间要及时沟通,互相探讨、实验各步骤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沟通、帮助,才能高质量的顺利完成任务。因此,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有利于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经过参与科研,学生会意识到要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科研任务比较繁重,身体素质是各方面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就无从谈起。从而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无论是探索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断地重复,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这无疑锻炼和培养了实验者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而这又恰是创新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9]。相反,在学生顺利完成科研的过程中又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促进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一剂良药。

三、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中,对学生的报名、考察、选用过程不完善,导致一部分学生有兴趣就来,觉得枯燥就离开,无法约束学生的随意性,同时也使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受挫。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需要对学生参与的环节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时间安排的不连贯性

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多,中间常有不间断的等待时间,同时完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实验持续时间长,需要实验者有较长的集中的时间来完成。而学生的课程安排分散在每天的不同时间,通常没有充足的集中的时间完成,影响实验进程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研需要经历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这就需要相对较长的适应时间。很多本科生是初次参加科研活动,对查找文献、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分析数据等一些基本科研方法不了解,都需要时间来解决,但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科研实验成为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三)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

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教师需要付出劳动,同时也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指导学生科研的教师有限,每个教师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有限,经费也有限,并且完成实验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而每一部分内容可以安排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同时安排学生参与的人数就有限,只能解决部分学生参与科研的要求,不能满足众多学生参与科研的意愿。

(四)受到教师科研项目内容的限制

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时,其选题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每一个科研课题涉及的实验技术有限,只能包含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这就存在实验选题和实验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能根据兴趣选题,也不能将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都进行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

[2]程轶,汪小飞.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信息,2009,(23).

[3]王玲,秦永燕.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4).

[4]李冬梅,张玉平.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5]刘文初.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6][7]葛建,卢秀莲,黄丽红等.高校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过程的探索[J].科学与管理,2008,(5).

第8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质量;元评估;回归分析;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29-04

0 引言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质量水平的批判较多,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用人单位批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水平,认为这些毕业生没有足够的社会意识,不能理解现实世界;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缺乏应变的能力等等。究其原因,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校和学生更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学习,忽视了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时只能表现出“有限的就业能力”。而正是由于他们就业能力的有限,往往不能将自己在学校中所获得的优秀成绩转化为一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共鸣的语言,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使得他们那些智力的、社会的及文化的资本都不能得到社会很好的认可,因而,也不容易被用人单位所接纳。高校评估大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每学期开展的综合素质测评,这个测评结果是评定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等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多是围绕着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来计划大学里应该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应该锻炼的实践技能。目前,各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都大同小异,基本是本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纲,再具体划分二级评价指标,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各种指标的权重以及一级指标下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学者对大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评价体系究竟是否符合实际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呢?这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本论文从元评价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元评价,然后反过来审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为高校制定适宜的评价体系提供元评估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元评估理论起源于美国。美国学者库克和克鲁德认为:如果任何一个评估结论都经得起推敲,就必须经过元评估。所谓元评估(Meta-evaluation),指按照一定的评估理论和价值标准对教育评估的质量及结论进行评估与研究,元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的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元评估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正确有效地引导评估,二是明确指出评估的优劣所在。

美国的教育评估活动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教育评估活动比美国晚了50多年。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化,各界对大学生质量的关注空前强烈,对提升高校大学生质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此,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大学生质量评价问题,如文献提出用外部用人主体在人才遴选和使用过程中的认可程度来评估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设计了从国际认可、区域认可和用人机构认可三个层面出发的评估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已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受到了国内优势区域和用人机构的认可,但在国际层面上认可程度尚有待提高。文献[6]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应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估指标,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实用型三类,分析了这三种类型高校的主要特性并根据每类高校的特点对教育部印发的《评估方案》做相应的修改,如教学型高校沿用原来的《评估方案》,研究型高校注重教学硬件及软件配备,实用型高校则强调就业率等。文献[7]提出从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学生和创新型考试制度三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其中,创新型教师评价应避免过分强调科研,而应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创造性思维;创新型学生的评价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创新型考试制度评价注重考试方式的创新并从考试中获得反馈信息。总之,现有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有适应性评价体系、发展性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但是各种评价体系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元评估实践是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在面向教育科学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定性调查和定量分析工具与模型,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元评估方法。

2 元评估方案设计

我国高校教育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不同。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其输出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各种企事业单位,因此,大学生就业情况应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本文的分析思路是首先调查高校现有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总结评价模型;然后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综合素质测评的原始数据,为元评估模型准备数据;建立元评估模型,将高校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作为自变量,将其就业情况作为因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最主要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最后,对比元评估模型的结果与原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发现原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1 原始综合素质考评办法

某地方高校本着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考评结果是评定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毕业生等)、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综合素质测评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对大学生质量判断的正确性。综合素质考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实践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4个方面。考评总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考评总分=思想道德素质评分×20%+专业文化素质评分×55%+实践创新素质评分×15%+身心素质评分×10%

其中,专业文化素质分等于平均学分成绩,即课程百分制成绩乘以学分系数;其余三项素质分均由基本分和加减分两部分组成,基本分是指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加减分是指由于表现突出或太差而相应地在基本分的基础上加减一定的分值。

2.2 元评估方法

从上文可知,综合素质测评得分高的学生代表其质量比较高,这是原始评估模型的理想结果。为评估原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大学教育的目的以及地方高校的实情,面向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好的就业情况作为大学毕业生质量高的现实反映,那么综合素质测评得分与就业情况之间应该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元评估过程中建立就业情况的回归模型,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的大学生质量评估模型,这里指的是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模型;

2)抽样调查,确定样本并获得原始数据,这里主要指各调查对象的综合素质测评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就业情况。

3)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因变量是就业情况,而自变量是指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

4)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检验原始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符合,则元评估通过;若不符合,则元评估不通过。

3 案例分析

论文选取某地方高校某专业的大四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就业情况作为案例研究。

3.1 获取原始综合素质测评模型

该校的综合素质测评模型已在2.1节给出。

3.2 获取样本信息

随机抽取71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单项指标的平均值,并请企业相关经验人士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拟聘岗位和薪酬待遇等信息为71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打分,以此作为元评估的数据基础。

3.3 回归分析

本案例的回归分析属于多重线性回归,首先需要检验因变量的总体在自变量各水平上呈正态分布。通过SPSS制作直方图验证了因变量的总体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满足假设。然后根据第二步中获取的样本信息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是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因变量是就业情况。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所述。

1)对回归模型的描述。表1给出了回归模型的描述表。总体来说,回归模型对大学生质量的预测效果比较好。多重相关系数R=0.641,多重测定系数R2=0.411,表明约有41.1%的就业情况变化可以用模型解释。

校正后的测定系数R2adj=0.375,与R2接近。R2受自变量的数目与样本量之比的影响,当比值小于1:5时,R2倾向于高估拟合度,这在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校正后的测定系数,因此本案例表明约有37.5%的就业情况变化可以用模型解释。

2)对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2给出了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方程显著,F(4,71)=11.496,p=0.00

3)偏回归分析及检验结果。可以用表3中的容忍度指标来诊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容忍度(Tolerance)是指该变量不能被其他变量解释的变异百分比。因此,容忍度越小的变量被其他变量解释的变异百分比越大,共线性问题就越严重。从表3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3,因此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显著。

在检验显著的预测变量中,判断相对重要性的标准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eta,绝对值越大表示对模型的贡献越大,对预测指标越重要。从表3中可以看出,检验显著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

3.4 检验原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从第三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原始评估模型的四个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就业情况的变化,但是每个指标的显著性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在原始模型中,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回归分析的检验显著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不显著。

3.5 元评估结果分析

综上可知,该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得出的大学生质量测评结果与用人机构对大学生质量的实际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原因如下。

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设置与时代脱节。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较明显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比较常见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为德、智、体、美等几大方面。具体每项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表达含糊,较难定量化;并且,每个高校在具体操作中对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这个权重的分配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智育成绩占最大比重,而智育成绩则由专业文化课程学绩分表示。造成这一现象有主观原因也要客观原因:主观上,学校、家庭和社会长期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在校表现的绝对指标,因此到了大学这种主观思想仍占上风;客观上,专业文化课程成绩是最方便收集也相对公平的考核数据,因此高校在考虑评价体系的可执行性后会倾向于以专业文化课程成绩代表智育水平。但是,社会对大学生质量的要求在变化,传统的高分学生不再是用人机构的最佳人选,现代社会强调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强调文化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

2)高校的大学生质量跟踪体系不健全。综合素质测评中除了专业文化素质评价指标,还有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评价指标。后面这些指标的信息获取在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高校没有完善的大学生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松散,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学校很难掌握大学生综合知识质量、业余知识拓展、科研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缺乏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

3)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单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以学生自评为主,辅导员监督为辅,而评价体系的设计以高校的教务处为主,所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真正评价主体是高校教务处。从高校的作用来看,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力,那么理想上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与低应该由用人单位和社会来做出评价。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缺乏。

4)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元评估不普遍。美国的教育评估实践活动经过学业测验、课程与教材评估、学校效能评估、专业化评估等多个阶段,从小到大,从具体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反映评估活动的动态性与实践性。我国恢复高考至今三十多年,期间又经历了大学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换,时间短、变化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元评估,因此各种类型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4 结束语

通过实证研究元评估某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发现高校的质量评估体系与现实就业市场期望之间存在差异性;总结出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与时代脱节、大学生质量跟踪体系不健全、大学生质量评价主体单一以及对大学生质量评估体系的元评估不普遍等;并提出以下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果评价指标体系空洞、可执行性差,那么评价体系也发挥不了作用。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查市场需求特征,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做到与时俱进。

2)建立大学生质量档案,完善质量跟踪体系。发挥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从不同评价主体出发,在大学每个时间段记录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创新经历,作为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并在学生毕业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做好雇主回访工作,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3)建立定量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元评估方法。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如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心理学等)广泛应用到教育科学中,为大学生质量评价提供定量的方法,并为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胡高,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理性评价与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4):39-43.

[2]张宝歌.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69-71.

[3]范纯琍.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5):8-24.

[4]李少华,李汉邦.美国教育评估的元评估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54-57.

[5]郑中华,王战军,翟亚军.外部认可视角下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63-68.

[6]曾沽,彭安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多样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1):32-35.

第9篇: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维度;因子分析;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殷红卫(1972-),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城市旅游、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资助课题“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研究”(编号:2015JSJG366),主持人:殷红卫、祝晔;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编号:ZCZ47),主持人:殷红卫;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21-05

一、引言

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认为传统智力理论更多着重强调一元智力观的弊端,率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不是像传统论者所说的以语言和逻辑为中心构建起来的系统,而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中得到较好推广和应用。例如,马来西亚学者Sulaiman认为教师本身的多元智能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实施教学策略[2];台湾国立师范大W的Kuo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June Maker等研究工作者尝试构建了用于识别普通人群中具有更多天赋和超常能力儿童的“多元智能识别模型(the identification model)”[3];罗马尼亚学者Stanciu等,通过对36名具有学习困难的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思维模式和个人多种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个人经历或其他系统性的经历会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结论[4]。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此理论,将其引入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中。例如,曾繁仁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反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情景化评估体系,其实质内涵是“素质教育”[1];牛实华等指出,多元智能组合可以让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并内化为教师的自然禀赋,形成教师优良的专业素养[5];樊晓红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提供实施的技术保障[6];张祖民等基于多元智能视角,对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的智能类型存在较强关联想,但现实的教育过程到处存在“龟兔赛跑”式的不公平现象,而在课堂提问、教师对学生期望、师生交往、学生座位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状况[7]。

总体来看,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颇多,包括该理论与教师素养、学生学习模式、学习经历、信息技术环境、教育公平等问题的关系研究。但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的研究尚且薄弱。事实上,高职教育是高职学生多元智能有的放矢并得以延伸和拓展的重要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才竞争态势越发明显,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实现其主动、快乐的成才和就业,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参考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以在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和部分行业及企业专家作为调研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问卷设计和数据采样,同时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科学路径,从而为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都是由生物、社会、个体等多重因素综合而成,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实验,先后得出相互独立的三大类共8种智能。具体而言,第一大类是与物体相关的智能,具体又分成四个亚类,即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第二大类是与语言相关的智能,包含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两个亚类型;第三大类是与人际相关的智能,主要包括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两个亚类型(见表1)。

(二)研究设计

基于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总结的三大主类、亚类智能结构,本研究针对性地设计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建构的维度量表,具体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量表设计。本文依据半结构式访谈和文献梳理进行了量表设计,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多角度调查与分析。量表内容为两个部分,一是客观选择题,内容涉及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目的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以Likert5点量表方式,依据加德纳的三大主类、亚类智能结构,设计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量题项。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2分表示不重要,3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共涉及17个测量题项(见表2)。

2.调查过程。调查主要针对在宁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部分社会行业及企业专家、已经毕业工作的高职学生展开,于2016年4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和问卷数据采样。同时,结合不同受访对象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度访谈。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当场回收的方式,以此提高问卷回收率和调研质量。

3.样本概况。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当场回收问卷280份,剔除填写不规范部分以及其他类型无效样本,使用有效问卷样本共246份,有效率为82%。样本统计结果显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层次主要分布在35-50岁之间的中青年;职业构成因调研对象本身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者、已毕业工作的高职学生等;学历以大学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居多。调查样本总体结构合理,适合具体分析论证开展。

三、调研样本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从可靠性度量分析看,推力指标和拉力指标的Cronbach's α信度值均达到0.803和0.856,表明样本数据信度可靠。KMO度量值为0.839,大于0.7的检验标准,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检验近似卡防值为1917.013,通过Bartlett's球形检验,p值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系数0.05,拒绝了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表明相关系数矩阵具有显著差异,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17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在指标因子的选择上,因子载荷截取点选择0.5,删除因子载荷低于0.5或多个因子上负载大于0.4的题项,据此删除(2)实验假设(6)身体协调度(7)反应灵敏三项;然后再以余下的14个指标进行数据验证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检验p值接近于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拒绝了球形检验的零假设,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解释公因子。结果可以提取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共解释了95%的信息,进而对各测量指标的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测量题项的因子分析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维度研究

基于表3中的分析Y果,对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归类。其中,(1)数理统计(3)逻辑推理(4)不同感官体验(5)形象思维四个题项归类于一个公因子,将其命名为F1逻辑思维;(8)观察敏锐性和(9)分析判断力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2观察分析;(10)语言表达流畅(11)口语交际能力(16)人际沟通能力(17)他人合作能力四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3社交合作;(12)文化鉴赏力和(13)审美领悟能力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4文化审美;(14)自我评价和(15)职业生涯规划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5自我评价。

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公因子中,F3社交合作的公因子均值最高(4.06),说明社交合作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同时其包含的具体观测题项即语言表达流畅(0.829)、口语交际能力(0.807)、人际沟通能力(0.843)和与他人合作能力(0.825)的因子载荷值都较高,说明高职学生潜移默化的语言、交际、与他人沟通及合作能力都是体现社交合作能力的重要测量维度。F2观察分析(3.95)和F1逻辑思维(3.92)的均值也较高,说明这两类公因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数理统计(0.839)、形象思维(0.819)、观察敏锐性(0.896)和分析判断力(0.803)这几个观测题项的因子载荷值也较高,说明高职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数理分析与统计等技能,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果断判断与决策等能力。此外,文化审美(3.36)和自我评价(3.11)两个公因子的均值排序虽然不靠前,但也隶属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范畴,说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已经不再仅限于单一的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范畴,而开始关注学生艺术审美、道德情感、高尚情操,并能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职业生涯的理性规划和评估。

四、基于多元智能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结合当前中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出发,为中国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如下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但其表现形式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创设情境的平台,这种平台应该有助于开发他们各项智能,使其能够扬长避短并促进其智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这在传统只涉及到语言、数理逻辑等内容的学习环境中很难实现。因此,满足不同学生展现、发展自己不同智能特征的需要,包括本研究中凝练的F1逻辑思维公因子中呈现的数理统计、逻辑推理、不同感官体验、形象思维等方面的智能,都可以通过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而实现。比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逼真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趣的游戏探索,让学生在幻灯、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刺激下,调动多种感官,激发自我学习知识的欲望,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二)提供实践机会,增强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认知判断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具有相当能力学习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质,学校教育应该为每一个想学习的学生提供均等发展的机会。因此,结合本研究得出的F2观察分析公因子,认为要提升高职学生在观察敏锐性和分析判断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拓宽学生实践的渠道。渠道的构建可以充分考虑与学生家庭、所在社区、公益组织以及社会企业等建立长期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广泛的实践与发展经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与学校之外的社会建立真实而完整的联系。目前,中国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深度合作以及与国内外相关社区开展的学习型社会建构等研究,存在一致性,可以参考借鉴成功经验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

(三)提供团队学习与交流的学习情境,锻炼学生的社交合作潜能

人际交往智能作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支之一,突出强调个体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同时还强调主动与人开展交往合作的能力,而这点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关键,因为现代企业越发关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个体所具备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大学教育及教学改革实践应主动创设学生开展团队学习、团队训练及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比如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安排室内和室外交叉的学习活动,可以考虑开展团队拓展训练、野外实践、实地调研等相关学习活动,同时关注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展现的语言交流、社交沟通、与团队成员协作等方面技能等,从而与本研究因子分析结果中F3社交合作这一公因子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四)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跨越不同文化某种特质,其核心在于其创造产品的能力,它认为,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源泉,而且不同文化、不同智力模式客观上能够促进不同智能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倡导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育人环境,培育出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潜能充分发挥的外部文化环境,并影响其智能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本研究中F4艺术审美公因子中,文化鉴赏力和审美领悟能力两个子维度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情势下,大学文化氛围的培育应以文化鉴赏、艺术审美、认知领悟能力为基础,通过文化创新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来引导学生的文化及审美素养,并担负起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的重任。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理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一反传统智能测试中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首位的观点,主张从多元角度对学生开展综合测评,同时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等重要地位。比如,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可能更高,但是当面向社会企业,面向行业需求的时候,用人单位,同事之间的相互评价同样不可忽视,且往往对个体产生的促动效果更直接和明显。本研究中F5自我评价公因子两个子维度,即自我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观测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不仅仅只考虑教师的评价内容,还要让每个学生具备充分自我认知和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学会管理自我的学习。此外,还需要更多结合当前社会不同行业和专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突出强调学生开展未来职业生涯的理性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8-51.

[2]Sulaiman T., Abdurrahman A R, Rahim S S A.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mo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8):152-158.

[3]Kuo, Ching-Chih., Marker, et al. Identifying Young Gifted Children and Cultivati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20):170-175.

[4]Stanciu. Dorin, Orban. Ioan, Bocos. Musata, Applying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to Pedagogical Practice: Lessons from the Romanian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1):65-69.

[5]牛实华,白晶.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素养形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