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要有优良的师德
只有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那么,怎样培养优良的师德呢?笔者认为:
1.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经常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领会其精神,坚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操。
2.在教学实践中铸就师德。高尚的师德不只靠道德认识就能形成,也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要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不断认识、深化而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凝结成一种师魂的结晶。
3.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有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道德原则和规范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化为自己行为的品质。其次,应善于对自己行为监督,增强自制力,在无人见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到自重、自爱、自律,使自己的师德修养到更高的境界。
二、要有精湛的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提高教学能力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
1.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应试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只有看清应试教育的弊端,才能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才能建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追求构建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发展的最高境界,构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加强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俗话讲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随时充电、读书,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要读杂书,就像吃杂粮人更强健,使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渊博知识。
3.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规律的把握、手段的运用、现象的思考、契机的捕捉都具有及强的专业能力。
三、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体魄
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才能维持身体平衡的协调稳定,消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幸福、快乐地工作生活,那么怎样调节和修炼呢?
1.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有不少市场的现实生活里,作为有知识的教师应该树立起巩固正确的价值观、反击不合理的信念。
2.培养积极的认知评价。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健康的心理标准,积极地去面对一切,千万不要追求完美主义,从而想入非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认知能力,凡事都能超然于外在无关因素,灵活地处理各种事件,同时要克服极端思考,任意推断,过度引申、无限扩大、消极选择、过分自责等思想,维护心理健康。
3.学会心理调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相关状况,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建立健康意识,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其次要冷静分析问题,要妥当地采取对人对己负责任的相应措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再次,要多学习一些“自疗”手法,通过自己的学习体悟和自省,从对人生的感语和发现中,寻找真正的快乐之道。同时,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要把一些不快乐的事件在体育锻炼中发泄减压。
四、要成为创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途径
一、提高对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十一世纪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化着,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素质,看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央电视台曾对我国国民生活中存在的劣习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访问调查,其中最令人汗颜的要数“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街头,只要凑够三五个人,就可以横穿马路而无视红绿灯的存在。可见,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是二十一世纪摆在我们高师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教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将越来越被重视。音乐学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与文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紧密相连的。教师教育注重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逐步提升自身修养,审美情感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使人格越来越高尚。因此,这就要求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跟上时展的脚步,引领时代的潮流。
二、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重视师范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培养高师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让他们熟悉教师教育领域的各项专业技能,要突出教师教育的特点,重视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和音乐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课程教学管理方面,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熟悉掌握教学技能方面下功夫,并引导学生尽快完成素质型、智能型、应用型、多能型人才转变。其次,教育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塑造的过程。我们提倡加强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修养,就是要让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审美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通过有意的长期锻炼逐渐达到完美的境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多数将走上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工作岗位,只有在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加强能力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等方面着力要求,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教师教育人才。
音乐教育需要学生在教学中以自己为主体,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另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学校的文艺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组织和交际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音乐教育是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最好的纽带。
三、注重课堂教学,把握好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
对于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怎样的知识结构,要始终围绕着培养中学教师教育这一教学目标而进入,在日常有限的教学时段之内,既要把握好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思想性,又要掌握分寸,坚持适用,适度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师教学中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学科本位”思想。将每一门专业知识课较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打破按音乐院校的模式,真正地培养教育师资,打破原有的教学,注重个人单项技能,而忽略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技能掌握上,声乐、钢琴、形体与舞蹈、乐理、和声、视唱练耳、歌曲分析与写作、乐队编配、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外国名作欣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与指挥等,让学生都能够不偏科的认真对待、认真学习,使他们成为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求,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有计划的注重课后的巩固来练习与教学实践,通过各种形式如歌舞剧排练,教师教育角色的训练,有关世界音乐艺术家的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较高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基础素质。我们知道在很多学校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学生学习音乐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多数学校进行音乐教学都是采用选修课程的形式,但选修课人数有限,对于全员学习音乐还存在难度。因此,开展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课外音乐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同时也为没能选上音乐课的学生提供学习舞台。
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加强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以自身的道德情操、个人修养以及艺术水准影响着学生。通过教师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我们音乐课堂追求的目标,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无疑是最科学的真知灼见,只有教师掌握了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又能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才能达到让学生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未来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音乐知识结构、能力培养、道德修养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我们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晋主编.学习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一、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主动性,主体性精神,按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充分发展,并且让学生“形”与“数”多维素质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高层次要求。数学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分支,促进数学教育科学化、开放化、信息化,提高全民的数学素质,在生产科学技术方面运用,促进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发展,是当前推行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在各方面的体现
1.在素质教育目标方面的体现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必然有该学科的教学目的,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逻辑的严密性、应用性、科学性要求较强。实施素质教育按培养未来人才的总目标,使教学目标科学化,素质化,使数学教学实用化、社会化。数学教学中同时应具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即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生理素质,智力能力素质,科学思维素质,审美素质等。
2.在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方面的体现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到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学内容中暴露解题思维过程,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生活实际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素质;挖掘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其审美素质。
3.在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实施中,教学方法既要求有启发性,主动性,生动性,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因此教师对课堂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感、有针对性,能引出新知识、新思考;对课堂的思维过程进行充分的展现,对解题思路进行探讨与指点;对教学内容补充适量变式练习题,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主要实施方法有以下几点:改变观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让学生完成教材目标任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重视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兼顾,对教材知识的引申与题海战术转向学生潜力和能力的培养;“主导”与“主体”地位的转换。由教师满堂灌的教转向学生有兴趣自主的学,化苦教苦学为乐教乐学;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重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明确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三、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
数学教育应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强调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科学地思维,养成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品质的习惯,培养创造性思维,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形成适宜的情感,性格和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教学案例具有梯度,思维应有深度。要善于抓住教材内容的精髓,高层次地分析问题,阐明表述,由浅入深具有梯度,从培养思维的深度入手释疑解惑。
(2)结合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抽象日常生活中的题目,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活动空间。
(3)挖掘数学本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讨各种解法,注重一题多解,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研究开放性题,创设特定的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进行批判地分析与评价事物的能力。
2.增加学生的寓教于乐活动
数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课堂教学高质量,课堂容量增大,课堂上学习掌握内容越多越丰富,注意力越集中,兴趣越浓厚,无形中减轻了学生课后课余时间里的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个性,开发学生的智能潜力,增加了学生的寓教于乐活动,巩固和拓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符合应试与测评的需要
数学考试重视双基考查,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形以及数学应用意识。
(1)数学思想方法的考点在基础题和综合题上。函数与方程,化归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数学语言的考查也在加强。一些阅读理解题,信息迁移题,实际应用题的解决都要有较强的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综合素质 路径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00-02
一直以来,实验教学都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实验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一些比较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例如细菌的分布,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消毒与灭菌,抗原抗体反应等等,仅仅通过理论教学是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的。而实验教学正好弥补了理论教学的缺陷,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自主实验探究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病原生物的运动与免疫的发生机制,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况真正联系起来。
实验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包括: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生活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就生物、化学等学科而言,他们都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相关概念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离开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根本无法谈起。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多方面能力均能得到培养。通过过程体验,学生不仅能强化自身的实验技能,而且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用巨大。
2 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虽然实践教学对促进理论教学、加深课堂印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验教学中问题颇多,其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
2.1 教育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生、化等学科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盛行,学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实验教学不被重视并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常有低人一等的思想,千万百计地想离开实验教学岗位,跨入理论教学队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指导流于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久而久之,实验课失去了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价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并无帮助,许多学生在做实验室仅仅走走过场,更有甚者直接抄袭,瞎编,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2 教学模式呆板,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
由于受教师本位的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实验内容一般由教师先选定。在教室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进行讲解后,余下的时间就是学生的被动模仿。学生虽然有大量自主实验的时间,但思维被框定在教师的圈子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一刀切”,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要么被轻易否定,要么置之不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真正动手、动脑的机会很少,主观能动性自然难以有效发挥。
2.3 教学内容简单、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所使用的教材相对落后,其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中经典理论或定律的验证,综合性实验很少,实验大纲的设计性、应用性与综合性不强。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等发展迅猛,新理论与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学内容却并未得到实时更新,高新技术成果基本上未能在实验教学中得到体现,有些学校的教材数年如一日,更新迟缓。直接后果是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时下最新的技术成果,学习动机缺乏。
3 加强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
3.1 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落实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重要体现,社会的发展也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及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摆脱单纯的知识观与学科本位观,建立起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2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跟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角度处罚,统筹规划。具体而言,对于在测试方法、技能等方面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可以逐步淘汰;对于时下最新的研究成果,要大胆使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增加细菌抗酸染色法、外斐氏试验、EU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等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同时,还要合理布局,坚持适当、适量的原则,在不增加课时与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以达到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验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中去,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环节着手:
3.3.1 完善实验的准备环节
教师可以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同时,拟定一些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事先预习相关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继续教育和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主动地参与者。如在教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油镜前,从对光到调焦直至找到清晰的图像,可以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只是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引导与启发。这样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实验的准备还包括器材的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之中。从试剂的配制到实验仪器的检查与使用,从培养基的制备到实验材料的准备,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3.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关乎教学的效果与实验的成败,因此必须注意。启发式教学法是实验教学中较好的方法之一。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实验主体,以引导和个别辅导为主,鼓励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提高综合素质。另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还要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中有许多实验项目与其他学科有交叉,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与直观。如教师可以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结构、菌落特征、细菌在培养荃中的生长现象、寄生虫的形态特征、抗原抗体反应等的展示使学生记忆与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不仅有益于实验效果的提高,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梅.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
[2]黄熙岱.高校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10,(12)
关键词: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咨询心理学》课程,由于其是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应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几年来我们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探讨。
一、咨询心理学课程分析
大学课程的开发和创新,必须对课程的性质、特征、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课程的定位,才能更好地组织好课程的教学,使课程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高校,多数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学习目标、兴趣、热情和协作的精神。针对于此,李子建等人认为在高校教学理念中应明确提出课程教学要注重将理论、技术、方法的学习与大学生学习心态的调整、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反思等紧密结合。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咨询过程及咨询技法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学科,它以各种心理理论观点为依据,有其系统的理论体系、特色和技法。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心理咨询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要使本课程的学问具有实效性,就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实践为中心的技能训练和案例的咨询实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随着社会变革,社会价值观的急剧变化和多元化,国民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加剧,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趋向恶化,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质量、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致人们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发展很快,各类医院、许多大中小学校也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合格专业人员太少。近年来,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几乎都分配到了各级学校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人单位在选人时非常强调和重视应聘者的心理咨询临床实践能力。由于我们一直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胜任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基于对课程的性质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心理诊断、咨询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用心育人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学是科学、是艺术,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用心授课、用心育人。
1.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观。大学课程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需从学生知识增长的角度考虑,而知识包括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对象的组织,大学教学既要传播、应用确定性知识,也要探究和发现不确定性知识。当今大学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观,不能只重视确定性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不确定性知识的研究,使课程教学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和丰富性,将探究不确定性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把教学当作一门研究活动,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真正吃透并讲出课程的精髓。所以,授课教师首先要了解本课程在国内外有哪些优秀教材,认真研究和挖掘,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体系。咨询心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教材版本较少。为了上好课,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包括各种教材、图书论文资料和音像资料。在研究基础上经过去粗存精,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临床心理咨询经验,构建一套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体系。
2.心里装着学生,用心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心里不仅要装着教学,装着科研,还要装着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课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学作为事业和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它是感情和感情的共鸣,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应,是个性对个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优秀教师渊博的学识、潇洒的教态、亲切的神情,真诚、认真的态度,宽广的胸怀,成熟的个性,优美的语言,善良的心地,都会让学生感受到不可估量的人格魅力。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咨询师知识、技能、素质与求助者心理问题和人格全面作用的过程,这要求心理咨询师要具备适宜的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之心。心理系的学生,许多毕业后从事的是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有相应的人格特质,比如真诚、善良、热情、乐观、自信、耐心、宽容、乐于助人,有强烈的责任感等。所以在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培养技能,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以身作则,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业上、生活上、感情上、心理上给予帮助。真正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延伸到课外。教师能给予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却是无限的。
三、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能只传授理论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往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二是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教学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为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首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根据不同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咨询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适合使用的教学模式很多,如“角色扮演”、“小组辩论”、“案例分析”、“咨询模仿”、“行为示范”等。这些教学模式贯彻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咨询案例,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法就是在课堂中模拟咨询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咨询者、来访者、观察者,演练某项咨询技法。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更好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心理咨询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从做中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其次,通过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坚持“三结合”的教学原则,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一是启发与思考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更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考,学会学习,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教师精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中的疑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精辟讲解,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讨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精讲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三是教师点评与学生讲解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事先选择某些教学内容和问题,布置学生课下查找整理资料,准备好课件,然后再上台演讲,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和补充,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场地。心理系的学生基本是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校才安排到中学实习40天,实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没有规定进行心理咨询的实践任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把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在中小学建立校外心理健康实践基地,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基地学校的咨询室值班接待个案,开展了网络与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实践,教师给以督导。尽管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不占用教学计划中的课堂学习时间,也不计学分,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学得真本领的极好机会,同时,在为社会服务中也体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3.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咨询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研究及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除开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围绕课程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班会活动、团日活动,深入合作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活动,指导中小学教师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以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面向社会及深入其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社团组织,并成为该协会主要骨干力量,为全校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和咨询的活动,每年还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各项活动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更是要让学生学会“助人自助”。因此,在咨询心理学的教学中应凸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Newman F,Couturier L & Scurry J. The future of highereducation:Rhetoric,reality,and the risks of the market(1ste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4:53.
[2]李子建,黄显涵.大陆和香港高校课程与教学创新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77.
[3]周守军,郑忠梅.现代大学教学改革:面向不确定性知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1,(1):81.
[4]王金发.用心授课,探索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4,(9):20-21.
【关键词】综合素质美术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美术教育活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美术教育活动能无形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与其它各科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幼儿在生活中在活动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术基础元素和造型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将美术教育活动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这既符合当代教育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美术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美术的源泉,美术中的许多要素、法则,如色彩、点、线、面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而且许多美术创作的题材也来源于日常生活,美术正是用它特有的感性、直观方式去表现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如:小班美术活动《画房子》。应该说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感知基础,但这种基础肯定不很广泛、不很深刻。他们一般只熟悉自己家的房子和周围房屋的形状,给幼儿的印象是初步的,有局限性的。因此,大部分幼儿画出来的房子形状单一,缺乏想像,针对幼儿的这种实际,要画好房屋,我们就必须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园门,去见识一下城市的高楼大厦、农村平房及小楼,夯实他们的感知基础,为绘画提供丰富的材料。还可通过播放电视画面,展示图片资料等途径,让他们知道造型各异的楼房,认识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了这样的活动,幼儿就可画出各具特色的楼房、平房。幼儿通过形式多样的、快乐而兴奋的感知活动,既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又丰富了感知。同时,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绘画能力,甚至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就会在美术教育中得到提高。
美术除了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美化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因此,在美术综合教育中,就不能仅仅停留于幼儿用美术表达生活,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装点自己的用具,使环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而且通过美的创造,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应该通过美术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幼儿逐渐走向一种艺术化的生活。
美术教育活动的生活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使孩子们广泛接触了大自然的五颜六色,再用富有表现力的颜料将它们表现到画板上,使他们发现,原来生活是这么绚丽美好!从而唤起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激情,萌生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一草一木的珍爱……长而久之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保护环境的潜意识。也就是说美术教育活动的生活化无形中达到了对幼儿进行情感培养的目的,这也是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
2 将美术教育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应力求将美术教育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玩与学的统一。在游戏等活动中,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想,通过自身的体验,积累起大量的感性经验,然后再引导幼儿自愿地去表现,这样画出来的画就更富有幼儿自己的个性特点。
例如,在“美丽的夏天”活动中,首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的花园、草坪、池塘或种植园进行游戏,在游戏的同时让幼儿亲近那些小花、小草,感受夏天的气息,听一听蝉儿的叫声,看一看蝴蝶、蜻蜓的纷飞,让自然的美净化孩子的心灵。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发现:有的会被草丛中的小昆虫吸引,追随着蹦蹦跳跳,快乐地奔跑;有的会蹲下来仔细地观察池塘里的小鱼,与池水嬉戏;有的则会在蝴蝶、蜻蜓之间翩翩起舞……经过这些准备活动后,孩子们和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从而带着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又如在画水果之前,可以带幼儿去水果市场参观,让色彩鲜艳、可爱诱人的各种水果占据他们的视线,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水果商店”,经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幼儿会带着愉快的心情、丰富的情感,拿着画笔大胆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水果世界中去。于是,孩子们笔下的花草虫鱼和水果就丰富多采、各具特色了。试想,如果在美术活动前不进行这些游戏热身的话,幼儿就不可能迸发出如此大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化的美术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将美术教育活动趣味化
以往的美术活动程式化明显,目的性单一。在这种活动中,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真正进行个性化的、有创造性的表现是困难的。这种活动还会使幼儿对某种工具产生偏爱或单方面发展,从而影响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使美术教育活动趣味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宽松式、游戏式的美术活动,比如到户外通过观察作画。还可以选择一些特殊场所,比如在瓷砖上自由作画。还可以让幼儿用小树枝、小木棍、小木棒作画笔,以轻软的沙地作画纸。这样,幼儿会更放松、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表现。
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棉签、勺子、瓶子、盖子作画笔;用藕、萝卜、土豆作刻模印章;还可以让幼儿用吹塑纸、旧挂历、废胶片、碎布、盘子等,采用吹、泼、贴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多种材料的运用,有利于幼儿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改变幼儿单独作画、缺乏交流的活动形式,可以减少幼儿的枯燥乏味感。增加一定量的集体合作作画活动,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分组活动、分区活动、不同班级混合分组的美术活动、不同年龄班的混合兴趣活动等,使幼儿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协调能力。
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要理解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艺术表现形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和创造是个体审美体验的一种反映。幼儿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别于成人,他们在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时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幼儿根据个人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长处,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总之,美术教育活动中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可以陶冶人的素养,提高人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因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创设美的空间和环境,这不仅要体现在幼儿园内,也应当延伸到幼儿生活的家庭里去。采取多种美术教育表现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去园外、户外熟悉生活,体验大自然,体验多彩的世界,为幼儿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从而有效地达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
声乐课是幼师的一门基础课,但由于幼师课程设置多,声乐课时少,幼师学生多等原因,教学过程以集体训练为主。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学方式和方法,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通过集体训练让学生获得声乐理论知识,并掌握歌唱技巧,能科学自然、充满信心地歌唱,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1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在幼师的声乐集体课中,练声是全体学生齐唱的。这种训练形式与一对一的训练相比缺乏针对性。对于幼师学生,她们初中毕业,来自不同的地区,因为缺乏系统正规的嗓音训练,方音过重,节奏、乐感不是很好,没有真正接触过声乐的学习,但这种集体发声训练是不可多得的训练方式。首先,可以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由于从未接受过声乐技巧的训练,大多数的学生对大声歌唱没有信心,不知该如何出声,感到难以启齿,而全体一起练声,可以将自己的声音淹没在大家的声音当中,随着大家的发声试着出声,到敢于唱出来,是集体歌唱的环境给了她们勇气。其次,集体练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声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练习和个人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音乐课的全部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参与放到重要位置。声乐集体课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面向全体,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人。
1)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及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讲对歌曲的理解,说明对歌曲的处理想法,这同时也促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歌曲的特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演唱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有比较才能有鉴定,也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对自己在歌曲中存在的毛病和问题看得更清楚,更直接。
3)让学生参与演唱的评议活动。每学完一首新歌,都让学生到台前为大家演唱,而唱后的评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说得准确说明听得对,会听才能唱得好。学生既是演唱者又是评论员,这里面既包含着技能的掌握,也有对声乐理论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声乐集体课形式,采用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感受音乐的美和魅力所在,以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将多种表演形式运用于声乐集体课中,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方法。例如,学生每学期回课两次,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消除学生“回课就是检查”的消极心理,开展独唱或重唱、对唱等舞台表演方式或结伴回课。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她们的胆量,又给她们创设了一个直观面试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具有一定成就感。
4 注重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运用音乐本身特有的价值开发学生的潜能,用音乐中蕴涵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没有感情地去唱,只能叫做唱歌,不能称之为歌唱。要感动别人,首先自己要受感动,正如罗曼·罗兰所讲的“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明白用“心”歌唱的含义。
1)唱好歌曲的开始。每首歌的第一句是全曲的基础,同时也是演唱者唱好全曲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掌握好句首的演唱技巧,准确地、仔细认真地、投入地开始歌曲的演唱。
2)表现好歌曲的。歌曲的是全曲的核心,的表现也应是歌者重点注意的地方。歌曲的风格不同,展现的手法也各不相同,有些歌曲是用高低音对比的手法,将凸显出来的,这样才能使歌曲的乐句间内在的联系更紧密,唱出情绪的变化与发展,表现出歌曲的层次,同时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歌曲的表现得好,整个歌曲才会精彩。
3)注重结束句的完整。有了好的开始,还应有完整的结束,歌曲的结束句表现得不好,便会产生前功尽弃的效果,尤其是以作为结束的歌曲,一定要将高音唱得很有把握,才能演唱全曲
4)运用好肢体语言。有了好声音,还要练习运用好肢体语言,因为歌唱是全身的一种运动,不仅要投入,还要感染到周围的听众,唱歌时状态要积极,只有有感情地投入和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好每一首歌曲。
关键词:实验 欲望 创新 情感
职业高中教育是以学习技能为主的教育,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欲望不够强烈,如何在让学生学到技能的同时又提高综合素质呢?化学实验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就此笔者谈谈几点不太成熟的做法。
1.适量增加实验,培养学习欲望
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使其一生都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热情,有终生学习的欲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提着实验用品进教室上课,学生必然很兴奋,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他们非常喜欢上有实验的课。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补充实验,增加实验量,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实验,不要仅限于教材上给出的实验。如演示蔗糖遇浓硫酸的炭化膨大;硝酸盐的“木炭跳舞”;无水乙醇是否含水,用电石、无水硫酸铜的检验;蛋白质遇酸、碱、乙醇、乙醛的变性;皂化反应;盐析等等。总之,化学实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2.分析实验过程,培养探究创新意识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做实验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借助实验使课好讲,帮助教师把课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只是教师操作的过程,甚至是凑出实验结果的过程,只要出现所需的实验现象就行了。只关心结果,而没有注意在过程中对显示能力的培养,使化学实验仅发挥了传授知识的作用。
其实,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功能。如银镜反应是学生较难做好的实验之一。试管洁净、配制的银氨溶液刚好澄清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教师演示实验之前,先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上讲台试做。在学生未做出光亮银镜而得到黑色浊液时,教师加以仔细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接着再进一步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规范地示范每一步操作,随时提醒学生观察思考,随后教师很快做出了光亮的银镜,此时必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实验完毕,及时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道理。再如学生对催化剂易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催化剂不参加反应。通过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分析:这个实验中的铜有没有变化?变化前后的物质是什么?分析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特点,还可进一步设问有的书上将这个反应写成乙醇与氧化铜的反应,对不对?两个反应的实质如何?
我们在做一个实验时,应让学生多分析,考虑实验目的,仪器、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顺序,实验操作中还有哪些环保、安全问题需要考虑?实验预期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实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应当怎样改进?等等,让学生参与实验全过程的探索。通过多设疑提问,加大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挖掘对实验内容拓宽、延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所得的收获。
3.用实验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的实验设计问题,不考虑原料的来源、价格,不考虑实验条件,不考虑实验过程的多变性,对于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考虑到的问题而没有充分估计周到,可行性很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一切应该用实验事实说话,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提出一个观点、设计,不能靠逻辑推断,得用实验来验证。如学生总是在苯酚与甲苯的分离中对苯酚与水溶液的分离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常以为用过滤的方法就能把他们分开,还有对于苯中混有少量的苯酚,有的学生认为还可用加浓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的方法及在热水中溶解的方法除去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检验正误。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进行修正,运用实验方法论,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了解化学思维方
式及科学方法。
4.迁移实验体验,培养实践能力
化学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与社会事件相符合的能力。因为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也应该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去了解事物,认识事物,剖析事物,解决问题,去享受成功的喜悦。而我们课堂内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妥善处理好这个差距。课堂内的实验教学是现实社会实践的模拟行为活动,相对于现实性的实践活动而言,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具有典型性、安全性及便于指导等特点。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促进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转化。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情况下挖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材,创设情境,提供教材之外的实验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对这类实验进行大胆的探究,同时,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做保护环境的行动者
关键词:综合实验;科研素质;生物仿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63-02
在本科生结束所有专业实验后,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开始之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综合实验,该课程将引领本科生正式进入科学研究的道路。综合实验涵盖了大学阶段所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是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1]。我们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厦门大学软物质与生物仿生研究院的特色研究方向,设计了粒径可控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光子晶体结构色。这不仅综合运用了高分子化学实验技术,而且以合成绚丽多彩的蛋白石结构产品为目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
一、教学步骤
本实验模拟科研项目研究过程,设计了如下环节。
1.实验准备和讲解。阅读相关中英文文献和实验大纲,自行设计基本的实验步骤,小组讨论后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实验计划。
2.制备过程。本实验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微球,利用重力自组装和垂直沉淀组装法制备不同颜色光子晶体,比较不同组装方法对光子晶体质量的影响。
3.表征。高分子微球组分:红外光谱(FTIR)可以对高分子微球的分子结构与组分进行表征。形貌:采用扫描电子电镜(SEM)观察样品在微观尺度上的形貌,观察光子晶体的组装情况。粒径:动态光散射(DLS)可以测得微球的大小和粒径分布,SEM以观察并统计计算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光子晶体光学性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表征光子晶体的反射性质。
4.实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以公开答辩和撰写综合实验论文的方式,分析和讲述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
光子晶体结构色在生物中广泛存在,如蝴蝶的翅膀,孔雀的羽毛等[2-4]。本实验将利用高分子微球自组装方法制备光子晶体结构色,模仿生物光子晶体结构色。具体实验目的如下:
1.掌握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单分散粒径大小可控的高分子微球原理,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量,制备不同粒径的微球。
2.通过对高分子微球进行自组装,了解微球自组装原理,掌握高分子微球自组装方法。
3.掌握自组装高分子微球光子晶体的结构及性能表征方法。
三、实验步骤
1.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微球的制备。本实验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微球,聚合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氮气为保护气体,机械搅拌为300转/分钟(rpm),通过改变丙烯酸的添加量控制微球粒径大小。
由于苯乙烯容易自聚,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入阻聚剂,购买来的苯乙烯需精制。苯乙烯的沸点为145.2℃,为了防止在高温下苯乙烯自聚,需采用减压蒸馏,减压可降低苯乙烯的沸点。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减压蒸馏系统,检查系统漏气情况,方法是:关闭安全瓶上阀门,开始减压,压力稳定后,夹住连接减压泵的橡皮管,观察压力计所示系统压力是否减小,没有减少表示系统密闭性好。加入不要超过蒸馏瓶的一半苯乙烯,开动油泵,调节毛细管导入的空气量,以能冒出一连串小气泡为宜。当压力稳定后,开始加热。液体沸腾后,应注意控制温度,并观察沸点变化情况。待沸点稳定时,转动多尾接液管接受馏分,蒸馏速度以0.5~1滴/秒为宜。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待蒸馏瓶稍冷后再慢慢开启安全瓶上的活塞,平衡内外压力,然后才关闭抽气泵。
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微球的聚合首先在500mL的四颈瓶中依次加入184mL去离子水、20g苯乙烯、不同量的丙烯酸(2.0g,2.2g,2.4g,2.6g,2.8g),通入氮气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机械充分0.5小时混合后,开始升温。升温至70℃,将0.1g引发剂过硫酸铵溶解于4mL去离子水中,分别用2mL去离子水润洗烧杯二次,用10mL注射器将8mL过硫酸铵溶液快速注入四颈瓶中。反应7h后,冷却至室温。在得到的乳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震荡摇匀后,在1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倒掉上层清液,加入与上层清液体积相同的去离子水,超声震荡至沉淀完全溶解,再次离心,重复上述操作2次,得聚P(St-co-AA)微球。该实验根据丙烯酸的添加量不同,共分5组,得五组不同粒径高分子微球。
从乳液聚合角度解释丙烯酸添加量对微球粒径影响的原理。写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总结经验。
2.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微球自组装。采用重量法测定固含量。取出1.5mL左右的洗涤后的乳液放入到130℃烘箱中10h,得干胶。按下式计算固含量:
C%=■×100
W0为称量瓶;W■为乳液+称量瓶;W2为干胶+称量瓶。需平行测定3个样品,将测得固含量取平均值。
玻璃片处理:将26×26cm和76×26mm玻璃片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用乙醇溶液冲洗干燥后,放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体积比为70:30)的混合溶液中浸泡一夜。玻璃片放入去离子水超声30min,用去离子水冲洗,放入烘箱内烘干备用。
重力自组装:取含有20mg微球乳液5组分别滴加在亲水表面26×26cm(处理后的玻璃片)和疏水表面(聚苯乙烯)的载体上组装,观察并表征微球组装成光子晶体的情况。
垂直沉积法:将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微球乳液,将76×26mm的玻璃片悬置于乳液中,用提拉仪匀速提拉。观察并表征微球组装成光子晶体。
比较分析重力自组装和垂直沉积法制备光子晶体的各自优缺点,并从组装原理上加以解释。
3.结构及性能表征。动态光散射(DLS),将所制得的聚苯乙烯-丙烯酸乳液加去离子水稀释至澄清,超声振荡均匀,在粒径分析仪(如:MalvernNano-zs)上进行测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ATR)附件测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积分球反射附件测试,分析光子晶体光子带隙的波长范围,扫描波长范围为900nm~300nm。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将所制备的光子晶体用导电胶黏在样品台上,在SCD005(spulter coater)喷金机喷金处理,喷金电流为61 mA,喷金时间为40s,真空度为10-1mbar。采用德国LEO-1530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形貌进行观察,电镜真空度为2.04×10-7mbar,加速电压为20kV。
四、教学总结
本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能力,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研实验的流程,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科研实验的能力。学生通过粒径可控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光子晶体结构色,初步掌握了文献调研、实验计划与安排、无皂乳液聚合和高分子微球自组装、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研实验报告以及口头汇报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学生锻炼了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调及配合的能力,总体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对基本操作不熟练,缺少严谨的科学态度,极少部分学生不积极努力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态度不端正。
问题、建议及今后须注意的问题。进入第四学年的专业课学习,部分学生迫于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等的压力,精力有所分散,但是学生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乐于学习,表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听讲认真,文献调研及实验操作认真。应该将这种态度带到以后的本科毕业论文中。
参考文献:
[1]舒红英,吴光辉,周韦.正交实验法引入应用化学综合实验[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46-48.
[2]X.Y.Liu.Bioinspiration from nano to micro scales[M].New York:Springe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