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经济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村;文化景观;现状;探讨
1引言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临水而居、依水成街,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陆林(2004)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如梯田、麦田等。
2.2.4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2006)指出,类似沪宁杭地区,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孤立景观,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marginal area)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导致农田最终荒废,房屋闲置,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Isabelle Poudevigne(1997)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反之,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由此,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2007)以江南水乡为例,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沿街小店寥寥,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不论是小城镇,还是大都市,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在某些区域里,不管你身在何处,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建筑,艺术,甚至政治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对于一个民族,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数字显示,截止到该年年底,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国外现状
3.2.1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探讨与思考
4.1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就内部挑战而言,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对策与建议
4.2.1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 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20~123.
[3] 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08~712.
[4] 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6] Isabelle Poudevigne,Sabine van Rooij,Pierre Morin,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Normandy,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8):93~103.
[7] Sylvain Paquette,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 - 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215~238.
[8] 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16):342~345.
[9] 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00~703.
[10]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J].东岳论丛,2009(10).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貌、传承、危机.
一、乡村景观文化
乡村景观文化是景观文化的一个部分,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文化而言的。根据景观文化的地域差异,将其分为城市景观文化与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文化是指在传统乡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景观文化,它的使用对象是以地缘、血缘为根基的文化共同体。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化的扩张,乡村景观日新月异,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逐渐消逝,乡村景观文化也正在向城市景观文化转变。乡村景观文化的涵义也随着乡村景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表达。但是,根据对乡村景观的界定以及对景观文化的定义,可以在景观文化的前提下几个方面对乡村景观文化作出表达:
( 1) 在城市以外的空间产生的;( 2) 以农业生产和粗放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途径产生的;( 3) 具有农村特有的田园特质的。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现象,是传统文化的分支和延续、萦衍、发展。中国由于地域的广大和各种因素的差异造成了乡村景观的多样化。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握这种民族的、历史的、
地域的文脉,并将之运用到设计中。特别是在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方
面。使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创造出具有亲和感、养眼的风景、多种生物生息、宁静感”
的新农村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性的元素,这更能够成为一种地域品牌”,更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创造出魂牵梦萦的精神环境。
二、国内外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现状
国外已经较早地开展了对于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己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地域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了不同国度相异的地域文化景观。 “一个成功的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实际上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与地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符合中国文化的环境艺术才是中国人内心的理想环境模式。
三、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和建设应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稳定”的原则;符合经济性、宜居性、节约性、生态性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将园林景观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乡村历史文化特色,营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村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因地制宜, 突出乡村景观特色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在旧村改造时,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址、标志性建筑、名木古树等资源;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各种景观斑块异质性,改变不合理的景观基质和格局,把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使乡村建设更具时代特征,实现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促进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
四、乡村生态景观的设计目的
乡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其景观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人人合
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五、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
5.1 保护环境敏感区通过对农村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乡村景观的基本脉络。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地区,但又脆弱且经不起破坏和难以弥补。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
5.2 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只有保证景观结构的完善才能实现景观功能的有效发挥。但乡村景观结构往往由于人为的影响而显得十分不稳定,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使其更加完善而获得稳定。通常是通过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现状确定斑块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有效,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
5.2.1 重视新农村廊道建设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农村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廊道是各种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在新农村规划中非常重视对自然廊道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污染,形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保护环。其主要包括河流廊道和山脉廊道两部分。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水体是大地之肾,水是智慧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园林之神。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于河流廊道本着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主要以营造堤岸防护林带为主,并与沿线乡镇、村庄绿化以及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江河两岸“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嵌合,错落有致,富有浓郁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风光。
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
乡村景观文化的表现不应该仅仅在大范围内运用,流于表面。更应该表现在细节处。基础设施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细节。例如:垃圾箱、休闲广场座椅、村域指示牌、厕所等等。许多乡村景观的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普遍缺少乡土气息,体验乡俗民情的成分就更低,虽然,乡村基础设施的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城市化,但也不能过分地还原“原汁原味”,应与当地的民情风俗、乡土气息相吻合。
七、结束语:
城镇化发展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不能忽视生态景观的建设,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3 个层次的功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使得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09)
[2]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12)
[3]周心琴,陈丽,张小林.近年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
[4]余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02)
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
多元文化作为现今时代的独有特质,促进了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课题,多元文化从多种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1.1多元化背景下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由传统单一的封闭文化向多种文化并存的变迁,打破了文化的地域限制,赋予其更多的开放性特质,这一改变,使高职学生认知外部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的途径大大增加,拓宽了高职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促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各个领域延伸。
1.2多元化有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完善
多元文化的冲击,促使高职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从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自发性地选择和接受更多种价值观念。个体自由的实现,赋予学生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勇于表现自身,充满活力。
1.3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化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学校的教育依然是对高职生群体思想最具影响力的环节。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生群体构成比较复杂,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纪律不够严明是其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树立责任感,不断构建教学新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开拓视野,寻找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关注社会问题,从中获益。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教育改革的不利现状
2.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发展的长期转型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物质无疑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诱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势必影响到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群体,导致学生的功利心较重,将个人利益看得越发重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更是对消极思想、负面新闻传播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有限的校园教育范围内,无限的网络自由空间显然是主流思想教育的最大阻力。
2.2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削弱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同样包括其经过美化包装的侵略和扩张思想,这种变相的文化侵略方式,很容易模糊我国已经形成的的主流意识,潜移默化中引导我国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脱离主体指导思想,造成部分青少年背弃传统文化,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
2.3高职学生群体生活方式受到西方文化的腐蚀
相对于讲究传统含蓄之美的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打着释放自我的旗号,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享乐主义。年轻的高职生群体从了解到崇拜,不假思索地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逐渐认同这种强调自我、追求刺激的生活模式,使得年轻群体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健康发展。
3.针对高职思想教育改革的举措
3.1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各学科的功效
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不能脱离课堂而单独存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责无旁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解读社会热点现象。除开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学科也应该根据学科自身特点,结合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处世之道。
3.2转变高职生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经过实践证明,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政治思想教育尤其如此。高职教育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综合能力,将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教育的范畴,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教师走下讲台,更应该积极深入学生之间,用情感教育的的方式,与学生积极交流,使其思维方式趋于成熟,展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
3.3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环节。校园文化作为外部客观因素,对高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可以无时无刻地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的性格、品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示范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管齐下,才能长期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思维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而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杂,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并存,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各具阵营,这是当代社会不可扭转的现状。文化多元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度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多元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影响,高校需要强化主流意识,加强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倡导学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思潮,努力营造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同时,高校还应该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整合、调控多元文化发展趋向,在教育内容上须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的辩证统一;在教育策略上要树立适应时展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校的积极引导作用下,高职生才能树立起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真正成为造福社会和家庭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尤建国,高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路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54-56,59.
[2]李贞霞,姚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6):53-5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3-02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草屋里的人,他们所想的事情不尽相同”。如果说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重点是让中国人民富起来,那么今天,在人民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便凸显出来,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企盼。因此,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思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政课如何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了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不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大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育人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成员的热切愿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承担着国家繁荣富强、文化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塑造功能
党的十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更关系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必须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2.高校思政课的文化传播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181这种“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传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个理论知识的灌输问题,还要高度重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素质的培育,没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育,便不可能达到由知到行的转化,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33可见非智力因素在道德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诚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456思政课通过追求和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阐释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追求和传播高雅文化,阐释和倡导真、善、美、爱,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用文化温润学生心灵、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以文化感化人,并以感化文化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渗透功能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文化力量。思政课教师在品格修养、知识积累、精神历练、提升智慧等方面地丰富、完善和充实,将会以一个鲜明的文化人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的人生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言行举止。
二、把握受教者群体特征是高校思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前提
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相比有其特殊性,思政课教师只是因为从事该职业才具有了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只能出自引导而非禁忌和灌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它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很难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引导的出发点,应该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普遍了解的前提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1.90后大学生热衷快餐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文化的政治、教化功能比较强,而娱乐、休闲功能则相对比较弱。时至今日,快餐文化的盛行,某种程度上结束了长期的“文化话语霸权”,一方面折射出思想的解放,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快餐文化只会带来平庸和短暂肤浅的快乐。当90后的大学生沉浸在流行音乐、网络小说中;当他们的眼里只有美国大片、《非诚勿扰》;当他们整日挂在QQ上神侃;当泛娱乐化的文化热潮席卷高校校园……这一切足以引起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2.90后大学生热衷独立表达
90后大学生已不再认同“沉默是金”、“枪打出头鸟”这类处事哲言,他们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他们频繁地更换QQ签名档,在微博上,在微信里抒发自己的小清新、小愤怒、小忧虑。相对来说,他们更关注个体体验、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所有“高、大、全”嗤之以鼻,他们要求讲授内容更多形象化、生动化。因此,他们显得更有“主见”,当然,也许这“主见”很显片面、主观。但至少证明他们愿意思考,而不是被灌输。
三、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恰当的路径选择,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1.思政课要提倡经典阅读
文化是通过长期的沉淀、凝聚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发展,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母体,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滋养。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曾经提出“文化自觉”的观点,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3]31培养文化自觉,首先应认识、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思政课应成为文化自觉的倡导者,要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以丰厚的精神资源,来启迪学生的思考,触碰学生的心灵。阅读经典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与先贤往圣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使90后大学生既有古典文化的修养,又关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2.思政课要提倡思辨表达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别指出要“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现实和我们传承的文明存在差距,真善美需要在反复较量中站住脚,思政课要为学生提供比较体验,不掩藏假恶丑,鼓励学生通过思辨和实践做出选择,达到自我表现、教育和服务。
思政课堂应该注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传统教法理论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现在不光要“三备”,还要备思想、备故事、备话题、备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从思考和讨论中引出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使“当事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的充满意义的生活故事。”[4]127意味着思政课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内在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思辨、表达,使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在碰撞中擦出真善美的火花,在争论中提高认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纯粹精神象喻 生命模式 意象模式 伦理向度
鲁迅先生写于1922年的《社戏》可看作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叙事的发轫之作,在整个现代文学诗化小说的叙事模式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社戏》出发,可由此发掘现代文学诗化叙事在首创之初,所具有的一些内生性特点,并由此启发后来的作家在这种形式的叙事中,可能具有的一些共同性。
一、纯粹精神象喻
诗化叙事或者诗化小说是一种美学风格的表述,这个表述也是现象性的。为了进一步深入进行本体论的思考,笔者曾在相关文章中,将类似于这种灵性觉醒的瞬间,称之为纯粹精神及纯粹精神的展现。具体来说,就是生命中一瞬间的直觉,超脱狭窄的自我的有限性,直接关涉到整体的时间、历史和宇宙。任何一个具有直觉体验的人都了解这种瞬间,尽管从本体论上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建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其基础。纯粹精神理论说明了意象为何存在:正是在纯粹精神向外投射的过程中,意象使其显性了,或者说自然或意象成为其象喻。自然本无一物,自然精神也并非超然自在、运行大化的实体,正是人的纯粹精神的投射,使其渡入了精神性的言说范畴,而这一切尽在心智之中。
西方传统中的纯粹精神往往系于绝对化、超然化的命运或宗教。古希腊时期的悲剧即是明证,“悲剧是与古希腊人的命运及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 [1]17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纯粹精神要么直接在天国和基督教的灵性生活中找到象喻,要么委身于崇高的情感,而“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神是崇高的、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1]17。
有趣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却完全不同。西方的纯粹精神象喻指向超然形态;中国的纯粹精神也是超然的(正如此概念所指明的),但其象喻模式却是此岸的、入世的。在《社戏》中,这一象喻指向了两种模式:生命模式和意象/自然模式。这也不由得令人深思:中国传统中的纯粹精神并非缺席,但其象喻模式无论是意象还是特定的生命形态,都被放置于一个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感知系统中,不像西方的基督教无论教义还是世俗的教会、教堂系统所具有的普世性。很明显,这就堵塞了中国式的超然纯粹精神形态向一般社会的普遍渗透。因为意象模式是一种美学模式,需要对象首先是半个诗人,且不像宗教教义传播的那样具有可操作性。基督教历史上有不少不远万里,将耶稣福音带入广袤世界某个极为陌生偏僻的角落的传教士。中国的意象式的超然形态能够想象吗?虽然美学形态和具有某种同构性,但缺了一个集约化、以人的面貌出现的神,以及教义、教会系统,结果就大为不同了。上帝世界的世俗形式很平白,眼睛看得到,不需要想象力,连上帝的天国都有可视性。对普通人而言,在信仰的事情上需要的是克尔凯郭尔所谓“主体性的抉择”。
这个纯粹精神象喻的出现,在《社戏》中还有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点的前提:伦理亲和的有情世界。这个世界值得寻味的是,这是一个和作者鲁迅所处的那个现代性时间毫无关系的世界。
二、伦理亲和的有情世界
“我们鲁镇”开启了一个神话叙事。“我们”的话语的出现拉近了距离,将鲁镇这一社会性的场所内心化了,甚至鲁镇本身也意象化了。鲁镇成了某种共同体,将儒家的伦理性的约束放开,“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几不识字。”耿占春先生在提到乔伊斯的写作时说,“在乔伊斯的著作中,神话化诗学被用作克服生活世界的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的形式化功能”[2]349,那个由高脚窄凳、胖绅士所象征的挤压的世界――京城,正在被鲁镇的神话叙事所克服。
宗教仪典与节日赋予鲁镇伦理性与时间特殊性。值得注意的是,扫墓、归省、社戏都有仪典和节日的双重性,强调的是人神、人伦关系的存续。和西方的纪念已故亲人不同,祖宗是人伦――宗教关系的一体二位。对于鲁镇那些活动着的人物来说,这三者体现的都是一种儒家式的人的位置和身份的适宜性,兼顾人神,实际上也把人的位置提升了,由此取得人和社会整体的和谐。从节日的角度来讲,“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没有节日就没有时间……所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假如祭司不于每日的清晨执掌火祭,那么太阳就不会升起’”[2]275。在人类学意义上,时间是与祭献活动一起诞生的,而且祭献活动“它切断了世俗时间,并使其向神圣时间转化”[2]275。对于祖宗或祖先来说,“古列维奇写道:‘祖先和他们活着的子孙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时间体系中。然而,仪式和节日,构成了连接这两种不同时间感觉,即两种不同的理解现实的纽带。因而在人类意识中,线性时间并不居支配地位;它从属于对生命现象的一种循环感觉,从属于对世界的神话想象。’”[2]276从《社戏》的时间意识来看,它体现出的至少是对现代性一种疑惑。
三、象喻的双重模式
第一,纯粹精神象喻的生命模式。这种生命模式指的是“童年”这一特殊的生命形态。童年的生命形态在叙事中并非还原本然,而是经过成年视角的重构的,它的呈现属于纯粹精神的一个象喻过程。这种象喻在萧红的《呼兰河传》里表现得最为直接。在后花园里,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候,通过童年生命形态的叙事,强烈地表现了存在的觉醒、本真的回归。在《社戏》中,则集中于表现人性的淳朴天真状态,以及游戏的隐喻。纯粹精神的超我性和童真的无私有天然同构性,这当然是象喻的基础。“我们”不仅每天玩着钓虾这样的游戏,而且《社戏》整体就像是一个游戏的隐喻。钓虾是游戏,划船是游戏,看戏是游戏,吃罗汉豆是游戏――童年生命的本质就是游戏。生命就是非功利、非目的性的游戏,没有什么比这种想象更为纯粹的了,因此纯粹精神直观化为这种象喻。
第二,纯粹精神象喻的意象。古典诗歌就是精神上不断的意象显性。在《社戏》中,它通过诗情的多重镜像显现。这种镜像因为将音、色、形融为一体,因为感觉层次的敏锐和丰富,更因为纯粹精神的强度,而具有强烈的抒情魅力。这种镜像,或者是体现为一个“深度瞬间”的“静美的迷失”,“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或者是最初幻象重现――感受的深度改变了时间的线性关系,“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或者是童话叙事,“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写于1921年的《故乡》,借助童年叙事的对比,最终体现的是绝望中的肯定的担负,对历史时间的承担的决心。《社戏》却相反,体现了一种对历史进程、现代性时间的深刻的疑惑。在伦理向度方面,1932年郁达夫的《迟桂花》,1934年沈从文的《边城》都体现出了这种偏好,这将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叙事脉络的一个前提。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2009,46(03).
现代环境艺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想提升设计水平,需要科学把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吸收,促进设计工作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 我国传统文化支持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具体来讲,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和调整人、环境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和谐环境有机创造;从本层含义来讲,人类文化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广泛蕴藏其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积累,促进了我国艺术创作及艺术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形成的基础为传统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因此,不同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以将当时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给反映出来。
2.具体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体现
我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了儒家、释家及道家等学派的思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除了要将设计师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体现出来之外,还需要将人们的审美观念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传统审美,对传统审美思想中的精粹有机吸取,以便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有效的应用传统审美思想,促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所符合,融入意境,将民族精神体现出来。此外,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新时期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渗透步伐加快;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需求,改变了传统文化环境,但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传统文化却无法抹去。因此,就需要将传统元素更加合理的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健康发展,凸显我国文化特色。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复制和仿制传统文化元素
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象征意义视觉形态有效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全新的视觉形态创造出来,可以对某一种新的情感和思想有效表达;也可以创新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兼具传统文化元素的神韵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理念体现出来。此外,也可以将一些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全新的视觉语言环境呈现出来,更加高效的发挥和表达原有的图形信息,将设计者的创造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充分表现传统文化元素。
2.变异和进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需要广泛提取、转化与抽象再重构传统文化元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设计师需要将其中美的元素找出来,之后选择合理的元素来进行创作,通过科学的转化与抽象这些原始素材,将现代设计理念与观众审美需求纳入考虑范围,重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重新阐释和挖掘,有机结合东西方文化,这样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方可以独具传统文化气息。以我国上海经贸大厦为例,其作为典型代表,有机提取、转化了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了我国古典的塔型结构,并不是对塔型简单的放大,而是考虑力学原理与美学理念,有机统一了我国塔型的美学比例与建筑比例。依据传统塔型,对塔的韵律、细部以及轮廓线进行了完美概括,借助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高度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精神意象。
3.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大力继承,有机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与形式结构,将传统建筑特征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统一起来,赋予美感。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有机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元素;其设计单位对我国传统遗产内涵与人文精神等深入理解,同时借助于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与现代建筑材料,构建起来了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作品。其外部特征能够在苏州古城中完美融入,成为了苏州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新馆将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造型运用过来,将现代构成形态的造型元素运用到馆内各个展厅建筑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生成的基础,同时,传统文化又促进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有机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借助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表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提升设计作品的品味与质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摘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是贵族化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某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民化与非功利性。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发达的地区经济,二是悠久的汉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以休闲文化的形式在民众中间出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使然,这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艺术休闲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 “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责任;科学发展;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27-02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企业责任纳入哲学的视野下,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审视企业责任,更能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也为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科学发展的责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一辩证的发展观为企业肩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
中国制定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言外之意就是发展有不科学的地方才提出的,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照,以往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划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现在发展很不平衡,并且有差别拉大的趋势,如果这种不平衡延续下去,会造成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没有把农村的发展带动起来,如果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不能填平,差距拉大,就无法实现全国的现代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收入分配不平衡,个人的收入、群体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发展中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的价值取向少了,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三是发展中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由于过于追求GDP,居民生存依赖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遇到破坏。四是发展中出现了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偏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实现管理方式创新。
首先,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同富国强民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连在一起,紧紧围绕着发展来进行企业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发展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关注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强化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在企业,人道主义就是要关注员工的生命价值和人的价值;在企业,人文关怀就是要做到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塑造员工、发展员工、解放员工。过去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单位、企业屡屡发生安全问题,就是缺乏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把发展成果给广大的员工,要以广大员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企业发展的最高标准。
再次,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坚持政治方向、经济效益、文化建设和社会效应“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使企业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适应,从而使企业和谐向前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发展要求是连续性的,保持内在动力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中断一次性的发展,健康的、正常的发展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最后,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一是要统筹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统筹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要做好统筹兼顾。
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怎样发展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影响作用。因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涉及到诚信、道德的问题等等,这个市场经济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能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经济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经济建设的责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必须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家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其中,个人、家庭主要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的经济组织。惟有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理所当然要肩负起发展经济的重任。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什么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责任是由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企业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构成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如果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整个国民经济必然是停滞不前。
其次,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企业好比市场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生不息,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向社会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的活跃程度。
再次,企业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者。社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成果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中,社会上每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只有运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的竞争使各个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为社会提供更新更高的物质技术装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科技进步。
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就要紧紧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用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职业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千方百计增强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资基础。
三、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文化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历史决定论的同时,也坚持历史辩证法,这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归结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而且认为社会领域中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有其反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思想、文化各个因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个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着文化建设责任。
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切行为,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穿衣有服装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旅游有旅游文化,而动物不存在这些问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就是有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来贯彻好的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就是用制度来实现贯彻文化,这是企业文化贯彻的途径;三是精神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宗旨等,这是企业最核心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快速反映的速度文化。这种文化是强调企业发展的速度,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企业要跟上时代的脉搏,必须有速度文化;二是持续学习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学习和创新联系在一起,不学习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必须学习;三是适应挑战的竞争文化。这种文化是突出企业具有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知识互补的共享文化。这种文化是要求企业员工做到不同的知识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实现共同提高;五是系统思考的反思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系统的思考。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建设责任的实现,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将企业成功的文化运用推广到全社会,使企业文化在全社会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社会文化的建设中,应对社会文化建设投入财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 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科技对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地位不断提升"制度安排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取决于法律、政治、经济等的需要和行为准则,并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首先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首先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经济管理制度"其次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容的产业,还必须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遵循符合文化规律的管理制度"再次,才是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制度安排的影响"不过,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文化与科技之间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产业之中,不少新兴文化业态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文化、经济层次,转而依托科技手段和科技载体"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对文化产业制度安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用匹配程度来衡量"但是两者间的匹配程度呈现出波动现象,而且必然存在波动现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化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方面,由于不同媒体的相互融合,不同生产方式间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使文化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文化企业总体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巨型文化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文化生产关联度增加,延长了产业链,极大地刺激了文化服务业的需求,带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其二,文化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文化管理由原来侧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在现代科技推动下,各种文化产品生产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包括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越来越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各种技术行业之间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文化管理体制要适应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相互融合的需要,从原来注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上述两点说明,近几十年来,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来说,两者间的紧密程度呈现出向上波动的趋势"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管理制度安排"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反映了科技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首先,科技进步突破了原有的管理形式和模式,对文化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管理制度必然产生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要适应科技发展,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制度,都必须尽量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相匹配"其次,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运行技术、制造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为创新管理制度创造了技术和硬件上的可能.比如,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规范网络行为创造了条件;数字版权的出现,为制定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条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匹配图〔.〕制度建构长波制度建构集聚.吸大技术.主要制度创新不过,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只能得到一般的经验性结论.上图展示了100年来科技发展水平与产业管理制度化建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图中引用了熊彼得的经济长波理论来说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上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了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速度"不过,该图所反映的仅仅只能看做一种质的趋势,而不是量的变化.因为对重大科技发展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每一阶段内的科技创新数量也就更难以确定"另外,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只不过是上世纪中期之后的事情,如果抛开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而对其它产业管理制度进行统计则模糊了科技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对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制度建构的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难以确定,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难以用精确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表示.这也是研究这一问题并不适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原因"。
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
科技与文化产业制度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是完全同步或完全匹配了"事实上,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同步,亦非完全匹配,而是存在着严重的时滞.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超前于科技发展水平;二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第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因为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速度有限,从人们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到技术本身再次发展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让人们制定出完善且有预见性的产业管理制度"从上世纪末(尤其是本世纪初)之后,则出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科技发展大大加速,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制定相关产业管理制度的速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兴起时间不长,结合程度不够,人民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时,还没有太多的应对经验.上世纪90年代即出现了数字影视技术,我国到2002年才实施5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6"我国于1992年首次接人互联网,网络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我国至今仍无专门立法来规范网络行为,到2000年才出台5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其他关于互联网文学产权、网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同样是199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而我国却在2008年才出台关于手机短信的5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且该制度在实践中还极不完善"上述事例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滞后于技术出现之后约10年左右的时间.在对技术的成熟程度、管理制度的试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纠偏之后,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有大约5年的时滞"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时滞现象并非不好的事情"相反,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必然.时滞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时滞的存在同时也是必要的.正是因为这种时滞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两者间发展不同步,这也正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各种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项科学技术本身需要经历谋划、提出、产生、发展、完善等阶段"所有这些科学技术个体的叠加,最终就会形成技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发展模式"另外,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是波动前进的"按照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发展是在周期性波动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和管理制度两者各自都是周期性地波动前进,两种波动之间也会发生影响,形成干扰"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所以在同一时间里,两种波动相互叠加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不同步"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叠加的结果仍然会出现波动现象,只不过叠加后的波动周期和波动范围不再具有直观的规律性"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而不断波动前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最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具有工具属性,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使用工具,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作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就是维护科技推动其发展的保障.科技和制度不可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前者必然起主导作用,而后者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候,就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作用的正向效益最大化"比如,当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后,文化信息中的加密、传播技术盛行,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制度加以保障,才能保证这类技术给文化传播、消费,甚至是文化发展带来最大的正向效益"否则如果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互联网领域文化服务质量和内容的混乱"又比如,当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册的文字宣传已经平民化,就需要相应的印刷行业管理制度,否则印刷产品就会无节制发展,落后愚昧文化产品就会泛滥"科技除了主导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之外,科技还为文化管理制度的订制提供了可能条件"而科技的进步,将促使这一可能条件的改变,并进而要求出现与新条件相符合的制度"所以,文化管理制度只能根据科技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科技的完善而完善.当科技创新过程存在波动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必然随之产生波动"同时,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这种波动还不可能是同步的"。
三、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正向效益最大化的途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