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早期教育;婴幼儿;智能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1月在我院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06例,随机分为早期教育组和对照组,早期教育组153例,其中男81例,女72例;对照组153例,其中男79例,女74例;两组儿童母亲年龄22~36岁,妊娠期无重大疾病,孕龄37~42周,出生体重2 500~4 000 g,单胎无窒息史,母孕期无并发症,新生儿期无重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两组儿童在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居住环境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测试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利智力量表改编的标准化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简称CDCC量表);观察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并进行评估分析[1]。
早教组从孕期开始由儿保医师对孕妇进行早教宣传,提高孕妇对早期教育的认识,生后到家访视时教会家长婴儿操、洗澡、抚触、新生儿行为测定,并根据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体格发育评价、神经精神发育评估结果、年龄等特点进行综合性早期潜能开发指导。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并开始接受早期教育指导,嘱家长第1年每两个月到儿保科跟踪检查一次,第2~3年每三个月一次,同时儿保医师做好相关体检记录。
对照组未进行智力检查及干预,18个月第一次体检时做发育商测试,发育商>130为高(优秀);发育商129~115为中上(良好);发育商114~85为中等(正常);发育商84~70为中下(偏低);发育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本次测试的两组儿童中,早期教育组优秀、中上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中、中下、下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早期教育组发育商DQ为106±6.4(80~140),对照组发育商DQ为104±7.7(52.3~135);经X检验,P
3 讨论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训练和保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期婴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为关键与重要的,通过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心理智能发育,时间愈早愈好。儿保医师强调婴幼儿早期教育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有利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既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又可保健,还可进行早期教育,这样使工作开展成为可行和现实[2]。再者,通过定期进行发育商测试鼓励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可以早期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在早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尊重婴幼儿的人格,尊重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②重视婴幼儿的感受和需求,经常训练其动作技能,带其接触社会和自然环境,多方面地接触人和事物,使其空间知觉得到发展,认识范围得以扩大,为思维活动的形成准备条件[3];③鼓励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0~3岁是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婴儿才能逐渐拥有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婴幼儿的求知欲望;④鼓励其与同伴进行交往,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⑤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其在编故事、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⑥培养其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注意培养婴儿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鼓励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生理心理的成熟度来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儿保医师应定期对家长进行营养和保健指导,对婴儿在不同领域的认识和在不同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给予肯定,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充分发挥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⑦给婴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早期教育在教育体制,实施模式,具体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面不断改进,并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对于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开展是有非常有必要、有积极意义的。早期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帮助婴儿发展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把激发人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婴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95.
【关键词】 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发育;影响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代表了祖国的未来,所以改善儿童发育和成长情况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条件,来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照顾和教育。家庭和社会为儿童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定作用。而儿童时期也是他们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所以很容易被一些不利于他们生长发育的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小儿生长发育异常[1-5]。儿童保健早教知识能够更早的发现儿童的异常,及时的使他们得到诊断和治疗。所以儿童保健早教知识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发展,能够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自我院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400例。对儿童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儿童的性别、出生情况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后天生长的环境情况经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儿童都进行系统保健,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保健指导。而观察组实施系统保健的基础上融入早教内容,对儿童的家长进行科学养育只是的教育。两组儿童分别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使用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测评。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采用SO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也是成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开始[6]。儿童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使其,如果这个时期能使儿童的生活更加的丰富,能够针对性的给予儿童正确的教导,能够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7]。这也为儿童以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基础。早期的教育原则就是以儿童早期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客观要求,更要重视儿童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行。在一般的认为,早期教育在儿童出生就可以进行,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教育的重点不同。周岁以内的儿童可以对其进行感官功能的训练、语言的训练和动作的训练[8]。周岁到3岁的儿童在上述训练基础上还可以加上感知动作的思维,动作的连贯性和活动。对孩子语言、玩伴和个性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对0-6岁的婴幼儿及父母开展早期教育,有助于对身体、智力、精神、人格等多发面的协调发展,这与健康的成长是互动的,早期教育不仅对婴幼儿的教育有帮助,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都是很大的。在儿童三岁以前的大脑发育是最快的,而大脑的发育与外界的环境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院开展的早期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采用多样化的刺激对孩子的大脑挖掘最大的潜能。对儿童定期的开设专业的早期潜能开发课程,对儿童开设保健、教育和抚养相结合的综合。婴幼儿智能的发育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两者共同影响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有资料显示对周岁以内的小儿早期发展指导,影响着其智能发育,也是恒定的因素。同时,对孩子开展一些亲子互动的益智游戏活动,能够使家长对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过程更加了解[9]。通过研究表明,儿童保健早期教育对儿童发育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能够使小儿提高综合素质,更能使小儿全面的发展,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段娅莉,朱晓平,张程华,等.早期教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00.
[2] 安继业,姚梅玲,冯彩英,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16.
[3]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40.
[4] 潘黎明,唐剑波,叶掌梅.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29.
[5] 赵平.早期教育对0-3岁儿童神经心理和智能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6):446.
[6] 李晓霞,王念蓉.早期教育对要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58.
[7] Slater久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cy and later D[J].J Child Psyehiat,1995,36(1):69.
[关键词] 早期教育;干预;婴儿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91-03
出生到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虽然其成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后天环境对智力发育水平的重要影响作用[1]。在婴儿刚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大脑的代偿功能活跃,可塑性较强,利用这段时间,给予婴儿早期的教育以及干预,对于提高婴儿的智力水平效果显著。本研究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儿实施早期的健康教育以及干预,评价其对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并且自出生到1岁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婴儿4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童25例,女童15例,胎龄38~41周,平均(39.4±0.8)周;出生体重2.6~4.8 kg,平均(3.6±0.3) kg;将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单纯保健的1岁儿童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童20例,女童20例,胎龄37~41周,平均(39.2±0.6)周;出生体重2.5~4.9 kg,平均(3.7±0.4) kg。两组婴儿均为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均为单胎,无先天畸形、窒息、颅内出血等疾病。两组儿童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系统儿童保健管理,每3个月需实施一次营养指导、疾病预防以及体格发育监测评价。
研究组在对照儿童系统管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戴淑凤教授编写的《中国儿童教养工程0~1岁方案》、鲍秀兰教授编写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2]给予婴儿实施早期教育以及干预,首先在小儿出生后2 d,门诊医生对新生儿测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便于家长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测查结果,指导家长对新生儿实施听力、视力刺激训练。30 d后到早教以及干预门诊,建立一个系统档案,之后由早教医师实施一对一教导,教导儿童做一些精细运动训练,儿童家长也可进行陪同练习,指导家长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需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制订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计划,便于家长后期实施家庭训练。也可向家长推荐一些适龄儿童适合的画报、书刊以及益智玩具,宣传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叮嘱参加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小儿家长,需每周六参加家长学习,接受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认知、儿童潜能开发、儿童智能发育规律的相关知识培训。每个季度和儿童一起参加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社交能力。
1.3 评价方法
使用Gesell发育量表在儿童满1岁时实施发育测试,根据分值划分等级。优秀:>115分;中上:100~115分;正常:85~100分;边缘:75~85分;落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5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
研究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5个能区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儿童发育商的分级比较
研究组语言能区仅有1例语言能区落后儿童,其余4个能区均无落后存在;对照组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能区均有落后,且语言能区落后儿童人数为4例;研究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的智能发育情况不仅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宫内等环境的影响,后天环境的优劣,尤其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0~3岁,所受到的刺激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的,也就是在不断刺激学习下,大脑会日渐成熟[4]。出生时,大脑成百亿的细胞必须经由环境反复刺激,才能转化为有组织、功能不断完善的细胞网络[5]。婴儿期为脑发育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根据婴儿年龄的特点,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机会,充分发掘大脑潜力,对于刺激小儿神经心理完善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6-7]。本院自从开展早期教育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早教经验以及方法。为了客观评价早教实施效果,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对象均为医院门诊就诊的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等比较均衡,可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组儿童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语言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一些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因家长的早教意识相对较低,儿童未能及时参与到早期教育中,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育[11-12]。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早教的宣传力度、范围,提高家长对其认知,能更好地参与到早教中[13]。同时,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早教知识以及经验,提高早教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丽芹.早教对婴幼儿智能与心理发育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7):84-85.
[2]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2.
[3] 裴世翔.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2):38.
[4] 招凤彩.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智力发育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7-98.
[5] Tubeuf S,Jusot F,Bricard D.Mediating role of education and lifesty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life conditions and health:evidence from the 1958 British Cohort[J].Health Econ,2012,21(Suppl 1):129-150.
[6] 徐志兵,杜德锋,张晓雁.早期教育对早产儿大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36-137.
[7] 陈建标,黄中成,孔繁熙.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52-154.
[8] 朱华,彭珉娟,杨涛毅,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3,34(4):435-437.
[9] Rogge CE,Bezur A.Erratum: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reation,stability,and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early photographic processes:an upper-level undergraduate laboratory[J].J Chem Educat,2012,89(9):487-489.
[10] 黄.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3):24-25.
[11] 张晓艳,张玲.探析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1):242-244.
[12] 易燕,程琳,柴艳婷,等.早期教育在小儿生长发育中的价值研究[J].河南中医,2014,34(B06):151.
【摘要】探讨基层婴幼儿保健门诊中早期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及效果评价。方法 以儿童保健医生为指导者,“医教结合”对100例试验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营养指导,定期监测其生长发育过程,提前干预;与常规体检对照组婴幼儿100例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则低于对照组,均P
【关键词】早期健康教育;应用;基层婴幼儿;保健
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逐渐受到重视,但早期教育的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基层儿保门诊开展多元化、灵活丰富的婴幼儿早期健康教育服务,研究早期健康教育对基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参加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的健康婴幼儿(孕37~41周,出生体质量2 500~3 300 g,出生前后未合并高危因素)200例。其中以第1次体检自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并坚持按照要求进行训练的婴幼儿为试验组,以常规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试验组100例,男童56例、女童44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9±1.2)d。对照组100例,男童47例、女童53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7±1.0)d。
1.2 方法:1)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4:2:1体检模式接受常规的体格检查。试验组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0~6个月每月1次,6个月~1岁每2个月1次,1~2岁每3个月1次进行保健。
2) 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及实施方法:①早期教育。依据鲍秀兰教授《0-3岁教育大纲》按各年龄段所在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感觉综合5个方面的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由儿保医生通俗易懂地讲解项目,示范动作并根据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发育相对延迟的婴幼儿和落后能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②健康教育。定期开办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护理、婴儿营养与辅食添加、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及心理保健等。
2 结果
1) 2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小儿1周岁时的体质量、身长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 2组儿童智能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儿童在各能区发育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早期健康教育是将儿童早期教育、营养指导、保健、心理行为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全面的育儿指导以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3.1 体格发育的影响:婴儿的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及各阶段运动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增加食欲和机体抵抗力,改善睡眠,调节生长激素,促进体格发育。本研究试验组男女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发育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综合训练配合营养指导、合理膳食对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智能发育的影响:在婴儿期,由于言语交往能力有限,心理发展可有效地通过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婴幼儿亲密程度,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婴儿心理发展极为有利。
3.3 营养性疾病的影响: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通过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的监测,适时进行血常规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发放营养处方,尽早干预。
3.4 早期健康教育的服务效果评价:近年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的综合指导,在基层借助儿童保健医师已具备保健专业知识及家长沟通技巧,“医教结合”,将早期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婴幼儿家长正确育儿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早期教育更易推广。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儿童体格发育不重视心理、智力、行为发展的状况,在提高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水平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增加彼此信任度,增加了儿童保健门诊量,提高了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王念蓉.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58-59.
[2] 林传家,李寄平,张秀玲.Gesell量表―――0-3岁智力发育诊断量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87:2-10.
【关键词】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3-0002-04
【作者简介】李相禹(1985-),女,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2011级博士生;石晓波(1987-),女,河南安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2013级博士生,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
课程与教学是影响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过程性因素。对早期教育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确保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高教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非常注重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循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量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评价工具,这为完善我国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一、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工具
美国开发了大量的课程与教学观察评定量表,同时也很注重教育情境中的真实性评价,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一)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观察评定
美国运用大量的观察评定量表研究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这些量表多采用等级评定或检核表的形式。从评价涉及的领域来看,既有综合性的评价,也有侧重教学某个方面的评价,如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师幼互动或教师的教学观念等方面的评价。
1. 侧重课程与教学环境评价的量表
对早期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现在一些综合性的早期教育评价工具中。《早期教育环境评定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ECERS)是在观察和评定早期教育环境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ECERS主要评定早期教育机构的环境质量,包括43个项目,由7个子量表组成:空间和设备、日常生活护理、语言/推理经验、活动、交往、教学结构、成人需要。每个项目的评定等级为1~7,其中1为不适宜的,3为一般的,5为好的,7为优秀的。使用者主要通过观察来评定班级的教学质量,观察时间一般为3个小时。[1]
《早期基础教育机构班级教学评定量表》(Assessment of Practices in Early Elementary Classrooms, APEEC)主要用来评定基础教育机构的班级教学质量,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学环境评定的主要内容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直接的、指导的教学模式,那么项目评定得分就低;如果教学行为中大多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那么评定得分则较高。[2]
《早期教育项目质量评定手册(修改版)》(The Assessment Profile for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是一份观察评定教学质量的检核表,共包括五个子量表:学习环境子量表(材料的提供,儿童的自主性选择)、一日活动安排子量表(不同活动的平衡和种类)、课程子量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儿童被鼓励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个别化的教学)、师往子量表(教师交往态度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反馈以及对儿童的管理)以及个别化教学子量表(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对个别儿童学习经验的支持等)。该量表共有75个项目,根据观察期间观察到的教学活动,选择是或否,一般采用时间取样的方法,观察时间为3个小时。[3]
2. 侧重课程与教学模式评价的量表
《班级教学活动观察量表》(Classroom Practices Inventory,CPI)是美国很多州实施教学评价的工具。该量表将教学实践分为课堂管理、学习动机和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包括26个项目,主要包括:社会性情感子量表和课程子量表。社会性情感子量表主要评定教师的态度,课程子量表主要评定课程的特点,是基于NAEYC有关教学的指导原则而设计的。其中10个项目是关于直接教学模式的,即教师直接指导的教学行为,例如记忆和训练,艺术活动中的模仿等,这些行为被认为是不适合儿童发展的;还有10个项目描述了积极的教学行为,例如关注儿童的自主选择和探索多种多样的材料,鼓励儿童表达多种多样的想法。[4]
《早期教育机构班级观察量表》(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Observation Measure,ECCOM)也是侧重教学模式的评价工具,适合于观察和评定教育对象为4岁~7岁儿童的班级。该量表评定的内容包括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班级的社会情感氛围和班级管理等。两个单独的子量表分别用来评定班级教学活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程度,或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教学模式的程度。[5]
3. 侧重师幼互动评价的量表
早期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幼互动的质量。师幼互动构成了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强有力的背景。其中,有些工具是从师幼互动的角度评价早期教育教学的质量。如《师幼互动量表》(Caregiver Interaction Scale,CIS)和《班级计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其应用范围广泛且具有较高的信效度。CIS共有26个项目,收集师幼比、教师培训和班级规模的数据,重点考察教师的情感、管理风格和对幼儿的响应性,包括教师的敏感性、严厉性、分离性和许可性四个方面。[6]
《班级计分系统》(CLASS)则更关注课堂互动过程的质量,对物质环境和课程资源的评价也是基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境中。该量表从情感支持、课堂组织和认知支持三个领域考察师幼互动,每个领域又包括若干维度,衡量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支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学业技能发展。同时,也注重对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7]
4. 侧重教师教学观念评价的工具
考虑到教师教育观念是影响早期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也有一些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评价工具。皮恩特和豪伊斯(Pianta & Howes,2005)等人运用《现代性量表》调查研究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8]《现代性量表》(Schaefer & Edgerton, 1985)包括15个调查项目,量表等级从1到15,变化的程度显示了成人在与儿童的交往过程中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或者说是以成人为中心,还是以儿童为中心。有关这方面的测量工具还有很多,例如:皮恩特的《师生关系量表》(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cale,STRS),主要评价教师观念与师生关系的相关性;[9] 伍贝斯(Wubbels,2000)的《教师互动问卷》(Questionnaire on Teacher Interation:QTI),从师幼互动的角度去研究教师的行为等。[10]
另外,柏杨等人(Donna M. Bryant et al.,1991)设计了《发展适宜性教学知识和观念调查问卷》,调查教师的发展适宜性教学观念。问卷包括28个指标、5个评定等级, 调查研究了幼儿教师发展适宜性教学的知识和态度。[11]麦克斯维尔等人(Kelly L. Maxwell et al.,2001)运用《教师观念和行为量表》(TBPS)调查了两个问题:一是发展适宜性和不适宜性的教学观念;二是教师自我报告的关于运用这些发展适宜性和不适宜性教学行为的频率。该量表包括14个发展适宜性教学观念指标,9个发展不适宜性教学观念指标以及17个发展适宜性教学行为指标。[12]
美国关于幼儿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设计基于两种思路:一种是在量表中同时包含了教学观念中两种对立的理念(成人中心和儿童中心),然后对所得分数进行转化,调查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另一种是以一种主流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设计教学观念量表,衡量教师观念符合的程度。由于教师自我报告在真实性上依然存在缺陷,因而,有关教师教学观念的调查一般会与班级教学现状观察相结合。
(二)基于教育情境的真实性评价
除了使用定量研究的思路,采用观察评定法,运用量表对早期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外,全教协会(NAEYC)指出,“适宜的早期教育评价是在自然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作品的方式进行的”[13],强调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现场观察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高瞻课程中的学前课程质量评价为典型代表。
高瞻课程(High Scope)运用学前课程质量评价(Preschool Program Quality Assessment,PQA)从教室和机构两大方面评估课程质量,共有63个子条目。其中,“教室”维度侧重考察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工作,包括:学习环境、生活常规、师幼互动及课程计划和评价几个子领域;“机构”维度侧重考查整个课程的实施情况,包括:父母参与和家庭服务、教师资格和教师发展,以及课程管理。其中,对学习环境、生活常规和师幼互动的评价主要使用观察法,对课程计划和评价等其他维度则主要使用访谈法。经过训练的观察者深入课堂使用轶事记录便签记录教师的行为,计算有效的 PQA 分数。这是一种综合性考察课程质量的评价工具,既关注课程的结构,也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既从儿童的角度评估课程,也从家长、监管者的角度进行评估。
高瞻课程认为,有效的评价依赖于收集到有意义的、变化的、客观的信息。同时,高瞻课程编制了《儿童观察记录表》(Child Observation Record,COR),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价。[14]《儿童观察记录表》是一个被普遍应用的早期教育评估工具,是一种基于研究者观察的评估工具,在班级课堂的自然情境下进行轶事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创性、社会关系、创造性表征、音乐和运动、语言和读写、逻辑和数学六个特定的领域,能够提供儿童在各领域中知识和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估信息。评估者每天用几分钟时间来记录儿童在真实活动中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探索,然后把这些记录打印出来保留或存入电脑文件,最后根据该评价工具的评价策略、评价项目以及评价等级分类和整理记录的信息。评价者可以根据学前儿童评价中所列的观察项目决定每天的观察重点,并根据当日的观察记录为第二天的活动制订计划。[15]总体来讲,《儿童观察记录表》是对先前研究工具存在缺陷的反思和批判,是基于儿童发展的真实性评价,代表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理念。
二、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工具的特点与启示
(一)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工具的特点
首先,从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来看,大多基于全教协会(NAEYC)倡导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理念(DAP),体现“儿童中心”的儿童观和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同时,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多是基于大量的循证研究,以科学的实证研究作为依据。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其次,从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思路来看,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并重的思路。从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来看,不同的早期教育教学评价工具在评价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同时关注教师对幼儿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支持,特别关注师幼互动的质量。采取的方法不仅包括定量的量表评定,也包括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观察和分析。
最后,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强调评价结果的运用。早期儿童教育要将评估与教学相结合,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幼儿形成初步的概念,学会与外界交往的方式和认知世界的途径。[16]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材料,为幼儿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适宜有效的支持。
(二)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启示
我国当前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注重静态的结构性因素评价,忽视动态的过程性质量评价。我国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忽视动态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尤其是师幼互动等方面的评价。[17]
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工具为我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首先,应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确保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应有的发展为归旨,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其次,应开展与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相关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美国关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指标,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幼儿园教育需要的评价工具,兼顾工具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再次,评价工具的制定要将定量的等级评定、检核表与定性的真实性评价相结合;并在侧重教学环境、师幼互动、教学模式或教师的教学观念某个方面的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力求全面、准确、客观、深入地评价课程与教学。最后,要注重将评价的结果用于改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建立评价的长效机制,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评价,通过评价真正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Harms, T., Clifford,R.,& 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Revised Edition)[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8.
[2] Maxwell, K., McWilliam,R., Hemmeter, M., Ault, M.,& Schuster. Predictors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lassroom practices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third grade[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1,16: 431-452.
[3] Abbott-Shim, M.Lambert, R., & McCarty, F. Structural model of Head Start classroom quality[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0,15:115-134.
[4] Hyson, M., Hirsh-Pasek, K., & Rescorla, L. The classroom practices inventory: an observation instrument based on NAEYC’s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s for 4-and 5-year-old children[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990,5: 475-494.
[5] Deborah Stipek,Patricia Byler.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observation measure[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4,19: 375-397.
[6] Arnett, J. Caregivers in day-care centers: Does training matter[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9,10: 541-552.
[7] CLASS Implementation Guide[EB/OL]. http:// /QualityCounts/SPMMay23.pdf, 2013-4-7.
[8] Robert Pianta,Carollee Howes. Features of PreKindergarten Programs, Classrooms, and Teachers: Do They Predict Observed Classroom Quality and Child-Teacher Interactions[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05, 3: 144-159.
[9] Pianta, R.,& Steinberg, M. Teacher 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to school[J].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1992,(57): 61-80.
[10] 辛自强, 林崇德. 教师互动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0, (4).
[11] Donna M. Bryant, Richard M. Clifford, and Ellen S. Peisner. Best Practices for Beginners: Developmental Appropriateness in Kindergarte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1991, 4: 783-803.
[12] Kelly L. Maxwell, R. A. McWilliam, Mary Louise Hemmeter,Melinda Jones Ault, John W. Schuster. Predictors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lassroom practices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third grade[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1, 16: 431-452.
[13] Bredekamp, S., & Copple, C.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Revised Edition)[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1997.
[14] 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Manual: High/Scope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 for ages 2.5-6[M]. Ypsilanti, MI: High/Scope Press. 1992.
[15] Schweinhart, L. J., McNair, S., Barnes, H., & Larner, M. Observing young children in action to assess their development: The High/Scope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 study[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 53: 445-455.
【关键词】 早教知识;儿童保健;儿童发育;效果
作者单位: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教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主要是指根据婴幼儿的主要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与规律,通过组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为其健康人格的养成奠定良好基础。0~3岁是现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开端,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所以,在儿童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给予其有效的几次,增加儿童大脑内神经元突触的数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智力潜能[1]。为了更好的分析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为了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制定本社区的早期教育方案,从而促进我国儿童早期的发展,我社区特组织并开展了本组研究,现做出具体的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我社区的100例健康儿童,其中,男52例,女48例,所有儿童均为身体健康的儿童,其在出生时均无缺氧、窒息、抢救室以及缺血性脑病等,且所有儿童在出生之后均无惊厥史。儿童在进行研究时的年龄为2~32个月,平均为14.5个月;儿童的智商发育为70~110之间,平均智商水平为90.8;体格检查结果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的相关处理,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儿童人数均为50人,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和处理之后,显示无明显差异,继而进行本组研究。
1.2 教育方法 在实验组,为每个研究对象建立基本的成长档案,从其出生之后的2~3 d开始对其进行NBNA的基本检测和检查,从而使儿童的家长能够较为科学和全面的掌握儿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实验组的儿童开展早期教育。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年,每个月对儿童进行定期跟踪的检查,第2年和第3年的跟踪检查时间分别为每3个月和每4个月一次。跟踪检查的具体内容如下:研究对象的体格发育情况、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营养状况、智力发育状况以及疾病的防治等。以鲍秀兰教授的0~3岁早期教育大纲要求为依据,并结合每名研究对象的不同发育和实际状况,为其制定出适合的、具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训练计划,具体包括:语言训练、动作训练、认知能力训练以及社会的交往训练等。将上述的训练内容打印出交给儿童家长,并指导儿童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出的所有研究结果均经过统计学软件,即SPSS 16.0的相关分析和处理,当P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的体格发育受到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例如遗传、疾病以及营养等。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体格发育,并关注起饮食结构以及疾病的防治,从而保障了我国儿童的体格健康[2]。本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体格发育尚无显著性差异,由此提示,将早教知识融入到儿童保健中对儿童的体格发育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人类的大脑是在环境的影响之下不断发育和完善的,换而言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人类的大脑才能够趋于成熟。人类在刚刚出生时,大脑必须要人类大脑是在环境影响下发育完善的,也就是说是在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而成熟的[3]。所以,为儿童提供最佳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其早期脑细胞的发育。另外,婴幼儿时期是人类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中如果能够结合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和特点,为儿童提供较为丰富的感官刺激,并为其提供最佳的语言环境,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则有助于刺激其心理发育,从而使儿童的脑部潜能得到发展,提升智力水平。国外有关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其早期教育有关[4]。而本组研究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组儿童的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改变,为了更好的使孩子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家长们在最求子女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起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然而,家长在对子女身心关注的同时,却并没有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此,加大早期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将早教知识融入到儿童保健中,使儿童家长了解到早期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而快速的促进我国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参 考 文 献
[1] 陈淑新. 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19(5):413414.
[2] 鲍雪梅.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心理发育影响的探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28(18):21912192.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0~3岁婴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及人口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用以保障 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实施。本研究对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管理模式进行梳理,从而为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和教育工作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95—02
收稿日期:2014—06—28
作者简介:喻小琴(1980— ),女,湖北鄂州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儿童发展与教育。
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关注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发展,积极开展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后续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这些都表明国家已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教育政策的主流,未来0~3岁婴幼儿教育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显得极为迫切,并有助于了解各省市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更关系到各地将如何具体建立、完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困难,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落实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在早期教育的相关政策下,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这使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研究和工作走在前列,为全国带了一个好头。2002年至2005年,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联合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市妇联、儿保所、各区政府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规划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这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的是在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地激发婴幼儿的潜能,优化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在政策法规研究方面,他们研究了市、区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管理体制、教养机构和社区服务网络、专业教师培养和培训,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调研报告和实践依据,并提出“一级网络,二级管理”的组织管理网络,由政府牵头,联合妇联、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计生委、地区办等相关部门开展婴幼儿早期关心与教育。
国家其他各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而且,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更加具体,为0~3岁婴幼儿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指导。
(一)入托婴幼儿早期发展管理模式
杭州萧山区从2001年就开始成立课题组,为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而努力,探索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早期教育模式。[1]同时,课题组还启动了“托幼一体化”工程,使幼儿教育(原为3~6岁儿童)向低龄化(0~3岁婴幼儿)延伸,并且将这种延伸转变成各幼儿园的自觉行动。通过研究逐渐完善托幼行政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使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一体化。[1]
综合来说,萧山区的教育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呈现出内在性:总体上由教育部门主管,然后调动幼儿园、社区、家庭以及其他教育力量,满足了各自的内在需要。
(二)散居婴幼儿早期发展管理模式
0~3岁婴幼儿大部分散居在家中,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都由其看护人完成。各地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使3岁前婴幼儿教育不再仅仅是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专利,各部门乃至民办机构也开始涉足,[2]大力发展早期幼儿教育事业。目前,开展散居婴幼儿教育的机构类型主要是早期教育中心和社区早教指导站。
早期教育中心面向社区0~3岁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承担着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教养服务的职能。
社区早教指导站由幼儿园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兼职从事2~3 岁散居婴幼儿教育,接待社区内0~3岁婴幼儿来站游戏、交流,接待0~3岁婴幼儿看护人来站咨询等。
同时,计生、妇联、卫生、街道等部门以及一些生产、经营婴幼儿生活需求品的企业都在利用各自的优势不定期地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济发达地区在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工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无疑会为其他省市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提供借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早期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依托幼儿园和社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是发展趋势,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收托0~3岁婴幼儿的较少,大部分由民办托儿所来负责;而社区又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加上我国的社区建设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因此,社区的早教指导站有时也只是徒有虚名,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
(二)对民办早教机构的监管和指导严重缺失
为了满足居民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大量的民办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但民办的早教机构基本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早期教育机构品牌大都没有冠上早教的名称,而是以教育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名义出现。这类早教机构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机构,使得早期教育缺乏办学标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监督考核无序等问题十分明显。
四、积极推进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一)各级组织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关心和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加强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宏观指导。例如,在杭州萧山区,0~3岁婴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妇联管理转为教育局管理后,教育局加大了管理力度,把“托幼一体化”工程列入幼教工作的重点之一。区政府还出台了《萧山区0~3岁早期教育实施方案》,全面启动0岁教育工程,为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组织对0~3岁早期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家长及社会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1]
(二)加强对早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早期教育工作应该有规范化的管理,各级政府不仅要关心和重视早期教育,还应该推动和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还应明确早期教育的监管主体,确定准入门槛。
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还可以成立监督指导小组,每年根据早教机构及其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随访、抽检和督导。[3]
(三)鼓励多种体制发展早期教育事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公办早期教育无法满足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国家政策主张依靠社会力量来发展早期教育。
在鼓励多种体制发展早期教育的同时,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欢迎、鼓励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早期教育当中,同时,也应该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加大指导支持和保障监督的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早期教育这项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婴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
参考文献]
[1]来铃娟,陈俐娜.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推进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报告[EB/OL].http://apclc.com/viewzyzx.asp?unid=787.
[2]何媛,郝利鹏.我国当代0~3岁婴幼儿教育政策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张明红,左志宏,冀彩虹.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0(Z3).
[论文摘要]:目前幼儿园已经出现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彰显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幼儿园尚无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政府应将低幼儿童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增加投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相应师资准入制度,并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教专业等,以缓解社会需求与教育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推动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3岁前入园,这不仅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扩大。按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后,基础教育将向两极延伸,即向上延伸到高中阶段,向下延伸到0~6岁。目前,很多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反映了政府对社会早期教育需求的关注与重视。
一、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现状
(一)幼儿园出现了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目前不少幼儿园应家长要求,开始开办托班(一般招收1.5岁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亲子班(一般招收几个月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和随小班就读(一般是2.5岁至不足3周岁的低幼儿童被编到幼儿园小班生活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低幼儿童教育。从笔者调查的103所幼儿园情况看,开办托班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3.69%,这说明随小班就读和托班是幼儿园两种主要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其次是开设亲子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20.38%;同时开办亲子班和托班的幼儿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5.83%
(二)随小班就读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虽然随小班就读的低幼儿童数量在单个幼儿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却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教师把“随小班就读”现象称为“中国特色早期教育形式”。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几乎半数的幼儿园存在随小班就读现象。因此,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其开办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开设托班是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重要原因,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因为缺乏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而让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0.77%;幼儿园受设施场地限制只能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6.89%;其他原因(如不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尽早人园)占11.65%(注:回答此问题时,被调查幼儿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笔者在此调查中还发现,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现象大都集中在办园时间长、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设施与充足的场地。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的,低幼儿童无法使用其中的很多设施,如在幼儿园配备的厕所里,便坑的蹲距是为幼儿设计的,低幼儿童的肌肉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加之自立能力差,不小心就会掉人便坑而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园长为目前没有资金投人,改建、扩建园舍,以适应低幼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流露出焦急的情绪;二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由于低幼儿童与幼儿在生理、心理、动作、自立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师资标准与规格、工作程序及要求等相应地有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尚无正规的早教师资培养机构,一般的师范院校与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只有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看准商机在开展早教师资培训。这些私立培训机构通常缺乏规范,而且大都只提供短期培训,因此不可能培养出胜任低幼儿童教育的合格师资;兰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把0~3岁儿童早期教育纳人正规的学前教育系列加以规划和管理,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阶段的收费做出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招收低幼儿童开办托班时只能以幼儿班的收费为参考,但在教师配备上却不能参照幼儿班,因为低幼儿童自制力特别差,言语表达能力低,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经常会拉尿在身上,配备的教师少了根本应付不过来,这致使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的效益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
(三)幼儿园托班与亲子班有着巨大的潜在生源
笔者对部分尚未开办托班与亲子班的幼儿园进行了低幼儿童生源预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回答“肯定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75.73%;回答“可能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14.56%;回答“说不清”的只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9.71%。为了证实幼儿园低幼儿童生源预测情况,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私立的儿童早教训练中心,发现其生源的年龄大都在1~2岁之间,其中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2岁9个月,当问及家长为什么不送幼儿园时,接受访谈的家长大都回答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不要。从其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附近的社区,也有路程较远的其他社区。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曾见到一位年纪大约50岁的老奶奶,她家距离孩子上的早教中心大概有15公里左右,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当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学习时,她说早期教育这么重要,付出些辛苦也是应该的,居住小区的幼儿园只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而她的孙子1岁半了,找关系托门子,小区里的幼儿园就是不接收。类似的J情况不胜枚举,从这些家长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幼儿园不招收低幼儿童感觉很无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幼儿园开设托班或亲子班的潜在生源的确很充足,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
(四)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早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就家长希望低幼儿童进人幼儿园的原因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0.68%的家长说不清原因外,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是主要原因,占被调查家长总数的69.90%;其次主要是因为家长太忙无暇顾及孩子,此类情况占33.98%,说明社会节奏的加快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因为孩子不好管,希望儿童人园接受教育以改变在家形成的一些坏习惯,此类情况占4.85%(注:对此问题的回答,家长可以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家长认为送孩子人园是其理想的选择,雇保姆不仅开支较大,而且多数保姆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幼教。这说明幼儿园教育在家长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家长之所以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的: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仅有一个孩子,而社会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由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尽量向下延伸;二是随着家长文化层次和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谈到低幼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关键期时,家长都会兴高采烈地交谈个没完没了,这与20年前做家访或讲座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花很多时间向家长解释这些陌生名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可见,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大力发展低幼儿童早期教育。
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开展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三岁前低幼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尚未形成,如果采取集体教养方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模式以及师资规格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所教养方式,也不是幼儿园已有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私立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在大中城市应运而生。进人21世纪以来,不少公办幼儿园也开始举办亲子教育,招收3岁前低幼儿童。但总体来看,目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私立托幼机构看准家长舍得投资的心理,从硬件上高投人,人托年龄过分低龄化,教育形式上则是“洋”字当头,盲目引进外国教育模式,作为吸引生源的招牌,以获得经济上的高回报。这使低幼儿童教育明显地贵族化,有失教育公平;二是从事低幼儿童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使低幼儿童教育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幼儿园普遍开展低幼儿童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全省2004年学前一年在班幼儿620929人,占全省在园(班)幼儿总数的57.21%。这也就是说,河北省以学前一年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使政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上,而没有太多条件支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幼儿园在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布局不尽合理,或过于集中,或出现盲点。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还处于初级办园阶段,“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玩教具、图书短缺,卫生保健工作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幼儿园目前的师资力量也普遍明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公办教师编制,还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社会力量办园又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无视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擅自办园,影响了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都无暇顾及低幼儿童教育的科学开展,往往不得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把0~3岁低幼儿童教育纳人国家教育规划,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各地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0-3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把这一阶段的教育纳人政府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而贵州、宁夏等不发达省份到目前都尚未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深人.0-3岁低幼儿童教育有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提出如何保障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及时而值得关注的。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对策
(一)把低幼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生活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非常迫切地希望把低幼儿童送人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但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学前教育国家规划”,这使幼儿园开办低幼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往往出现令人尴尬的情况。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河北省为例,在我们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城镇以上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或亲子班,加上没有开设但近期打算开设的幼儿园,基本上接近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面对这一迫切的社会需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分步发展战略”,率先在大中城市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人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加大各级政府对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投人、扶植和监管力度,为将来全面普及和规范0~3岁儿童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二)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
解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从长远考虑,建设一支观念领先、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采取学历教育形式,一是学历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学历教育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专业理论系统、扎实、深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三是学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理想、专业倾向,能够对将来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三)建立低幼儿童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国家还有必要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认证制度。除了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获得早期教育师资资格证外,还可以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规定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合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获得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资格证书。设置专门的资格认证这一准入门槛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早期教育师资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早期教育师资的来源,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对建设高效、合格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四)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育婴师资格培训
【关键词】木村久一 ;儿童 ;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一、木村久一早期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天才观
天才还是庸才,这是由人的天赋能力所决定的。这种悲观论调,是有史以来的普遍信仰。高尔顿等人的人种改良论者则更甚之。然而,从种种事实来看,天才还是庸才,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决定的。木村久一坚信天才不是个人天赋的能力,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就是他的天才观。
2.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木村久一强调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木村久一认为孩子刚出生时具有100分的潜能,教育要充分的开发这些潜能。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儿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可能能力递减法则。”根据现代科学家的研究,产生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可能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是很长的,但也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很短。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我们人的能力也是这样,宝贵的儿童潜能如果不在其发达期给它发展的机会,也会一个一个枯死 。 反过来说,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原因也在于此。
基于此,木村久一认为早期教育应该越早越好,他借用德国“天才之父”老卡尔・威特的话论述说“对子女的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 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孩子100分潜能,使儿童智慧的可能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3.早期教育的实施方法
为了能够培养出天才,木村久一在总结卡尔・威特、汤姆逊兄弟、穆勒、歌德、塞德兹博士、巴尔士、斯特娜夫人等人的成功教育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观察、研究得出了具有自己时代特色的天才教育的方法。
首先,早期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的天性为起点。木村久一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在儿童玩的过程中开启儿童的智慧。“比如家长可以利用吃饭、穿衣、睡觉等日常小事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和孩子玩一些精心设计的游戏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旅游、讲故事和拜访亲友等来增长孩子的见闻。”
其次,木村久一还十分重视环境的教育功能。他认为“由于小孩子不具备选择环境的能力,所以父母应当站在替孩子着想的角度慎重地为他们选择,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玩伴的品行都应当特别留意…”。关于环境的选择,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印证,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也十分强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是儿童成长关键因素,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指出家长和孩子身边的人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环境的一部分。
二、木村久一早期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纵观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思想,他反对传统的天才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重要作用,发现儿童能力递减法则,提倡对儿童及早施教,尊重儿童的天性,重视环境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成人如何看待、教育儿童都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1.树立正确的天才观,及早施教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部分父母存在着有些孩子天生笨、有些孩子天生聪明的陈旧观念。我们经常会在父母中间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 “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有这种观念的父母会表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这孩子天生笨,怎么培养也难以成才,任其自然就可以了;二是这孩子天生聪明,学什么都不费力,任其发展也能成才。实际上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片面的这些旧的观念都是在育儿之前就应当抛弃的。因为每个孩子在先天因素方面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差别,但是相差很少,只是早期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太一样,人的智力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正如威特父亲所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爱尔维修说:“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即使自己的孩子天赋不是很高,只要抓紧早期教育,教育得法,孩子终将成为父母的骄傲。因此,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天才观,相信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只有你把孩子当天才,她或他才能成为天才。同时,父母要切实重视早期教育,抓住孩子生命发展中的每一个关键期,及早施教,帮助孩子充分地发掘自身的潜能。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知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现在许多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不了解幼儿自身学习的规律,一味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今天去英语班,明天又学珠心算,忙得不亦乐乎。孩子提出“玩一会儿”,就瞪目皱眉:就知道玩。认为游戏是“胡闹”,是浪费时间。实际上,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孩子就是在这种做做、玩玩中学习知识,积累了人生最初经验的。
木村久一认为早期教育是一门艺术,应该寓教于乐。父母不应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为孩子提供丰富实物和环境,努力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收获成长的喜悦。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通过谈论有关饭桌上的器具、室内的摆设、院子里的花,巧妙的教他新的单词和词义。” “我尽可能带着女儿到郊外去,利用实物向她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化学、天文学” “威特的院子里特地为他修了一个大游戏场,铺着60公分厚的沙子,同时载着各种花草树木,威特在这里观花、捉虫,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 。只要幼儿真正感兴趣事情,他们便会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去做,才能做到最好。家长只需在孩子产生疑问时适时提供帮助,激发孩子的好学、好动、好玩的天性,使孩子在玩耍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正如老卡尔・威特所说:“在教育时,与其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莫如开阔他们的眼界”。
3.重视家庭教育
木村久一认为“学校不是万能的,孩子进入学校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中一个个天才诞生的生动事例,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我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行了”,另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不懂教育,没有能力把孩子教好;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教育孩子。从根本上说,这些家长混淆了幼儿教育的概念,将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殊不知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是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如果过分依赖幼儿园教育而忽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那样不但会错失很多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使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完全的开发,而且会对孩子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木村久一提醒广大家长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木村久一一生耕耘在幼儿教育这片土地上,为幼儿的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 《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所蕴涵的幼教思想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每一位父母去细细品味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日]木村久一著,河北大学日研所译.早期教育与天才[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