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劳动力需求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需求弹性

第1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概括来说,节能潜力主要包括技术节能潜力、管理节能潜力与结构节能潜力等。结构节能潜力又可以分为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的节能潜力。目前,在要素替代与互补关系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Bemdt and Wood根据美国1947-1971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呈现轻微的替代关系,而与资本之间呈现明显的互补。鉴于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或互补的关系,通过要素结构调整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价格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

1节能潜力测算的理论推导

1.1生产要素的界定

生产要素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由于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难以量化,尤其是针对行业层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生产要素中的资本与劳动力。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资本存量能够反映出最大的再生产能力。而在未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时,最终的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技术水平、原材料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一般不会超出其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为分析要素替代的节能潜力,将原材料资本划分为非能源资本与能源资本。最终,本文将生产要素界定为非能源资本、能源与劳动力。

1.2生产要素替代弹性

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可看作任意成本函数的二阶近似这一性质[4],可将成本函数写成:

要素的投入成本等于要素的消耗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因此,在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方程进行参数估计时,需获取非能源资本的投入量与价格,能源的投入量与价格,劳动力的投入量与价格等数据。

2.2.1能源投入量与能源价格

对于存在能源加工转换的行业,能源使用量=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加工转换投入量;而对于其它行业,能源使用量与能源消耗量区别不大[7]。北京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各行业能源的消耗总量。各行业能源投入量的确定方式如下:制造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原油使用量和炼焦煤使用量之和;电热气水生产与供应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主要能源使用量之和;其它行业的能源使用量均等于对应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能源价格的确定方式如下:①确定各种能源2011年的平均价格,其中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和热力的价格来源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焦炭和燃料油的价格来源于市场均价。对于北京地区,天然气价格分为居民用气价格、工商业用气价格和发电用气价格,电力价格分为居民用电价格、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和工商业用电价格。②根据北京市历年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的燃料、动力类价格指数计算其它年度各种能源的平均价格。③根据各行业使用不同种类能源的比例和对应能源的价格计算出各行业单位综合能源的价格,不同种类能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标煤系数统一折算为标准煤。

2.2.2非能源资本投入量与非能源资本价格

非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资本投入总量减去能源资本投入量。其中,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能源投入量乘以能源价格,资本投入总量为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中间投入总量。对于资本价格,若以价值形式而非实物形式衡量时,其市场价格应为1[8]。由于本文中的非能源资本是以价值形式衡量,因此可认为非能源资本的价格为1。

2.2.3劳动力投入量与劳动价格

与Ma et al[9]采用的方法类似,劳动力总成本采用劳动者报酬表示。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该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中增加值部分的劳动者报酬。劳动力投入量可通过用劳动者报酬除以平均劳动价格获得。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该行业的平均劳动价格,其中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同时根据本文的行业划分进行合并处理。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1997、2000、2002、2005、2007与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1997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40个行业,而其它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均为42个行业。为了消除行业划分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按照表1的行业划分标准对各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整理处理。

根据能源投入量CE与能源价格PE、非能源资本量CK与非能源资本价格PK、劳动力投入CL与平均劳动价格PL,可按照式(9)计算各行业的资本、能源与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份额。

小二乘回归求解各行业中上述5个独立的参数。

各行业的回归模型均能通过1%显著水平的整体方差F检验,且拟合优度检验值R2均接近1,表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较佳。

根据回归系数,结合式(7)和式(8),可计算出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结果汇总见表2。

根据表2中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要素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可得:

(1)资本。对所有行业而言,资本的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资本价格升高,将导致资本需求量降低。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的价格弹性最高,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导致该行业资本的成本份额下降0.74%;房地产业的价格弹性最低,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仅导致资本的成本份额降低0.09%,说明该行业对资本的刚性需求相对较大。

(2)能源。能源自价格弹性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采矿业、电热气 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能源价格上涨将降低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然而,其它行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从能源价格对需求量影响

的程度来看,能源价格每上涨1%,采矿业能源需求量将降低1.26%,负向影响

最为明显;金融保险业

能源需求量将增加1.22%,正向影响最为明显。在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建筑业平均的

能源成本份额分别为0.30%、0.70%和1.02%,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低。房地产业和其它服务业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投入的能源成本反而会上升。

(3)劳动力。除房地产业外,其它所有行业劳动力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减少其需求量。其中,采矿业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说明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对劳动力价格变动最为敏感。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该行业的劳动力投入成本反而会升高。

(4)资本-能源。各行业的资本与能源之间均存在着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替代关系相对较为明显的是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成本份额相对较高;其它行业由于能源成本份额较低,导致这些行业中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非常微弱。

(5)劳动力-能源。对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上升。而对于其它行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降低。

(6)资本-劳动力。对于所有行业,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随着资本(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资本)需求量上升。

2.4行业节能潜力测算

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下面对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进行测算。首先需确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可调整范围,本文假定能源价格的最大涨幅为5%,最大降幅为0,劳动力价格的最大涨幅为10%,最大降幅为0,并且各行业能源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保持一致。然后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运用章节2.3中的具体步骤,计算得到北京市2010年要素价格替代总的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此时能源和劳动力价格的涨幅分别为10%与0,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见表3。

表3显示,要素替代节能潜力最高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农业,相对节能潜力均超过了10%,这些行业的能源需求对能源价格较为敏感,能源价格上涨能明显降低能源的需求量。制造业、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采矿业由于能源使用总量较大,节能潜力均在50 t标准煤以上。而金融业的能源消耗总量随着能源的价格的上涨,能源投入的总量出现了弱微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且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大。

3结论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价格替代或互补关系已被许多学者论证并应用。对于存在要素价格替代的行业,可通过调整要素价格的方式,实现非能源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结论如下:

(1)根据要素替代弹性,利用规划算法可以测算区域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

(2)北京市各行业能源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两者的替代关系相对明显。

(3)能源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劳动力与能源在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而在其它行业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

(4)在假定北京市2010年能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最大调整幅度分别为5%与10%的情景下,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知,通过优化调整要素结构,可实现区域能源的节约。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建立基于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的节能规划模型,为区域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5, 57 (3): 259-268.

. Energy Economics, 2005, 27(1): 93-111.

[3]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4]Pindyck R S. Interfuel Substit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mand for Energ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169-179.

[5]Shephard R.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154-159.

[6]Thompson H. The Applied Theory of Energy Substitution in Production [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410-425.

[7]吴智泉,周少祥,安连锁. 能源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研究[J]. 动力工程学报,2011,31(3):234-237.

第2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键词] 就业弹性系数增长率劳动力需求税收政策

一、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需求关系的理论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指的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引入数学符号,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

其中,ε为就业弹性系数,GDP/GDP代表某一年度GDP相较上一年度的增长率,w/u代表同年度就业人数相对于上一年度的增长率,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若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著名的“奥肯定律”,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因此,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因此,就业弹性系数便具有衡量劳动力供求矛盾对经济运行适应能力的作用。

二、就业弹性系数的实证分析

随着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的推进,我国劳动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加之近些年来企业改制造成的下岗职工人数的增加、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大批毕业生、大量的转业军人复员安置及农村就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上升趋势明显,而需求增长缓慢,供求缺口逐年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就业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进一步计算得出就业弹性系数。以下分别以2004年与2005年为例。2004年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共752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故。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5.9亿元,。由此可得,,也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带动了就业增长约0.11个百分点。2005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故。2005年我国GDP为182321亿元,因此,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带动了就业增长约0.08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足以表明即使GDP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并未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还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所降低。因此,单纯从提高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解决就业的问题是十分有限的,必须通过制定税收政策刺激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使得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反应更为敏感。

三、影响就业弹性系数的因素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主要是由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侧重于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就业弹性系数偏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产业结构的变化。过去,我国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大,可以解决不少的就业人口。而如今,很多企业已经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这样一来,就挤兑了很多就业岗位,排斥了很多劳动力。

2.高知识含量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企业都注重在知识上创新或占据行业前沿,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投入,包括人才。门槛的筑高,将很多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拒之门外,无法上岗。

3.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而且数值颇大,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将使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四、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的税收政策设计

为改善我国现存的劳务市场供求状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从增加劳动总需求量和调整劳动需求结构入手,制定更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现状、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促使劳务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

1.增加劳动总需求量的税收政策。税收对劳动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调节、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刺激效应是通过调整税种、变动税率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实现的。比如,采取在企业所得税中允许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措施,可以鼓励私人投资;对新兴产业给予减免税优惠,可以鼓励其发展;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部门,实行减免税优惠,可以保证其存在发展。此外,为了符合WTO要求,把税收优惠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同时鼓励企业雇佣职工,对于达到一定雇工数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政府将对高收入阶层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的一部分用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社会有效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

2.调整劳动需求结构的税收政策。

(1)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约有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增至2.5亿。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政府要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扶持,要对乡镇企业一视同仁,对发展就业的乡镇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补贴实施农民就业的专业培训;鼓励乡镇企业引进高级人才,从税收上鼓励乡镇企业,例如可以考虑免除处于创办初期的乡镇企业的税收,对其出口产品实行彻底的出口退税;对从事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的乡镇企业,可以考虑实施减免企业所得税和降低营业税税率;对投身乡镇企业的高级人才降低其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措施,保证其生存促进其发展。

(2)鼓励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这类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增强,在抵御失业冲击、增加就业方面具有大型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可小视。一般来说,我国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居多。因此,等量资金投入,这类企业可比大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程度地缓解就业压力。然而,仅税收而言,其税收负担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因此,为鼓励此类企业的发展应取消差别待遇,具体而言既包括对其减税、免税、加速折旧、增加费用扣除、延期纳税、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形式。

(3)鼓励下岗再就业。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这么多年以来,有大量职工下岗,这也是我国现在以及将来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意义也可见一斑。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包括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方面的税收减免,还有对安置接纳下岗职工的企业的税收优惠。问题是,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安置下岗职工,但是因未能达到规定的比例,所以仍无法享受税收政策,这样便会挫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规定的吸纳比例。其次,对于那些下岗后自主创业的职工,可以考虑对其创立的企业等实行税收优惠,如成长期的几年内减免某些税或者税收返还,以扶持此类企业的发展,鼓励下岗创业。解决好下岗再就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4)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分类法将商业、金融保险、储运、服务、公益事业及行政、国防等行业划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容量较大,尤其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第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将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是一条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第三产业在创业初期大都处于微利或薄利阶段。若能使第三产业在税费缴纳上得到优惠,其发展空间必定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可以考虑在其创业阶段实行免税,根据资金利润率等相关指标对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实行差别税率。对那些投资少,收效快,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实施减征所得税,降低营业税税率等优惠政策,使其迅速发展;对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诸如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等实施免征所得税的特别优惠措施,促进其发展,吸收劳动力的转移;对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取得的收入给予减免征所得税的优惠。

(5)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审视发展问题,必须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扩大开放,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大力吸引境外消费,大力发展对外营销,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方面,对依法成立的劳务输出公司实行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以此鼓励劳务输出。另一方面,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情况调整出口退税率,保证退税款及时足额地到企业,采取税收抵免等多种优惠措施支持国内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扩大出口,把企业做强做大,从而改善国内劳务市场的供求状况。

参考文献:

[1]胡怡建:税收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樊丽明:税收调控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第3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为讨论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采用了结构偏离度这个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果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均衡;如果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如果结构偏离度为负,表明三次产业中就业结构比重大于产值比重。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

■ (1)

其中:Ni――结构偏离度,Gi――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Li――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i=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一)第一产业偏离度分析

可以看到,河北省从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偏离度均为负值,表明劳动力相对于一产产值来说过多,过多的劳动力只会使一产的生产效率低下。随着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降低,偏离度从1990年的-0.59到2008年的-0.68,其绝对值逐步上升,这也说明了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再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过多的劳动力只能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转移。

(二)第二产业偏离度分析

第二产业的偏离度近二十年呈上下波动,在2008年高达0.73,远远高于于全国平均二产的结构偏离度,从整体看,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偏离度更是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并很好吸收第一产业的转移劳动力,并且具有很大的吸收劳动力的空间。

(三)第三产业偏离度分析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偏离度近些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低于同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一直上升的,在这个上升过程中,劳动力逐渐流转到这个产业,使就业与产业逐渐协调,我们可以判断出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转移劳动力。

(四)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是劳动力的净流出产业,由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一般要求不高,待遇不是很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而第二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产值比重较高,虽然结构偏离度不断减小,但比值仍然很高,对劳动力需求还很大,待遇相对比较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同理分析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第三产业也是劳动力流入的产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二、河北省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通过整理1990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年鉴就业增速和产业增速的相关数据,计算相关产业的就业弹性,公式:■

其中:Ei――就业弹性系数,GLi――就业增速,GCi产值增速(i=1,2,3)

(一)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尽管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就业弹性从1991年至2008年除个别年份外均为负值。这样造成边际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低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不将过多的劳动力转移出去,非常不利于经济健康的发展,因为减少这部分劳动力对GDP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升级,将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性要求提高,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进入第一产业。

(二)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除1997、1998和1999年处于负值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值,就业弹性系数成上下波动状态。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争做工业强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凸显。因此,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为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河北省企业数目增加和企业吸纳大量人员的结果,同时也是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向的。

(三)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基本上均为正值。而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值比第二产业的高,说明河北省的第三产业从90年代初期开始对增进就业的作用就开始显现,其吸纳劳动力方面的能力比较好。因此从河北省的整个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幅上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仍很大,同时从结合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来看第三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虽然放缓,但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的比例都是在不断上升的,按照产业演变的规律,第三产业将来是将会超过第二产业的,所以其带动就业的能力会很大的。

(四)各产业就业弹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于河北省就业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河北省的就业结构仍将进行调整,随着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和技术化,该产业还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出,因为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合理的,因此第一产业在近期内将无法吸纳较多的大学毕业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稳定,二产体现出很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随着二产的核心地位的确立,要引进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大学毕业生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也比较稳定,由于第三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新兴行业的崛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选择将更多的集中于第三产业,像金融、信息等服务性行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对于大学生的行业吸引力更大,同时也会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大学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总体人数和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将不断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第二、第三产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由于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需要劳动力流转到其他产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很小。第二产业构偏离度不断地减小,但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二产中很多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更要求有高水平的劳动力进入,对大学生就业提供的促进作用还很大。第三产业对于毕业生来说,通过对于其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分析,无论从其产业吸引力还是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是起到积极作用。

(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对河北省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劳动力在第二产业比率也是增加的,但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并不是很大。这就是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高校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产业需求

为了更好地就业,高校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校期间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兼职锻炼,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大学生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4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 键 词:劳动力就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6-0010-04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却未能实现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步扩大”,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进行,已成为我国当前具有十分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现状

1.总量失业问题日趋严峻

从劳动力供求形势看,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基本数量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但平均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只有800万个左右,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500万人。[1]据预测,2010年以前,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年均增长0.6%至0.7%,每年新增1000万劳动力,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与此同时,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900万个,远远满足不了就业的需要。根据统计部门和劳动部门的共同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不断上升(见表1)。预计今后几年,下岗向失业并轨后,如按全口径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能会达到7%的一个高水平。[2]

目前,农村尚有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每年约有1000万人转入城镇就业,如果这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会对城镇的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同时,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从2005年开始,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6年全国有465万名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2002年增加了300万人,增幅达186%。与急剧增加的劳动力供给相比,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都将使就业岗位不断萎缩,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3]

2.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的就业压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而且反映在就业结构上,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十分突出。有些人找不到工作,而有些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导致“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尴尬局面。基层和西部地区人才紧缺,高端和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使我国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处于“虚位”状态。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披露,北京市劳动力市场2006年第一季度最大匹配率仅为0.52,最高求职成功率为0.66。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中仍有48%的岗位匹配不到合适的人选,34%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失业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

3.就业弱势群体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在总量失业矛盾和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的同时,高素质、低就业期望值和低年龄劳动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对中级工的需求仍居首位,占40%,但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3%;对初级工的需求比重为20%,下降了9%;而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普遍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占据优势,多年来保持了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达1000万左右。此外,市场的用人需求,则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保持在70%以上。[4]所以,以35岁以上人员、长期下岗或失业者、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以及女性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就业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则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二、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

1.促进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基本前提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根据美国的数据,于1962年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潜力:它的测量方法和意义》中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一定律认为,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我国50多年的经济发展情况,都基本上支持了这种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负相关的变动关系。[5]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需求越大。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会必然导致就业同步增长,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该系数越大,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可见,在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是增加就业量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和技术选择战略,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就业弹性,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6]

2.我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都很大。从传统经济理论上说,这种状况为我国扩大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却处于下降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了56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1。[7]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因此,弹性系数的轻微下降,都将导致失业人数的巨量增加,从而造成惊人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影响我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影响就业弹性下降的因素有很多。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忽视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建立在新的技术水平和更高效率的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这种增长的主要特征在于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而非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质的提高取代了量的扩张,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根本不同的影响。[8]

借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总量所产生的影响。

该生产函数的基本模型为:

Y=AKαLβ

这里,Y为总产量;K和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分别代表技术水平、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就业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上式两端取对数,得:

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与资本深化程度和劳动增长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给劳动力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排挤,使劳动力就业数量相对减少。

其实,为了赶上世界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我国早就确立了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层次的战略。目前我国正在走一条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密集而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的工业化道路,从而呈现出社会资本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的两难状况。从1996年至2002年,央行曾经连续八次降息,这使得我国的利率水平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利率的降低大大地促进了企业更多地使用资本投入来取代劳动力投入,尤其是那些受到政府的扶持、能够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的企业,就有着更加强烈的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愿望。根据有关统计资料,1980年至1989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投资就业增长弹性为0.286;1990年至199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7%,而投资就业增长弹性却降为0.063;[9]在2004年,该弹性系数已不足0.039。

2.经济结构不合理

(1)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较大差异是影响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受土地规模的限制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逐渐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明显乏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从1978年的12.2%增加到2004年的30.6%。可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如表2所示。

然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总量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从表2可以看出,“十五”期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二者的产值比重相差16个百分点,2004年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个百分点。这不仅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而且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我国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新兴服务行业不同,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以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从事金融、审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的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总人数的1.67%,而北欧一些发达国家从事社区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

(2)企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相对较少。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相对于大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分析,在我国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大型企业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则为12万元,而小型企业只需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10]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为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目、大企业上,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和技术进步为特点的国家新型工业体系的骨干力量和龙头企业,但国家对吸纳就业量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明显不够,门槛高、融资难仍是制约创办中小企业的最大障碍。根据我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即使个体工商户达到中小规模企业总数的10%,2004年我国平均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也仅为3.1个,与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相比,差距在15倍左右。[11]

四、协调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1.树立多方位就业的政策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要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树立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就业的政策理念。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干预政策,扩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力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对扩大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经济增长优先论,即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二是就业优先论,即把扩大劳动力就业作为首要的目标。[12]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属于第一种模式,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必须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选择扩大就业的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虽有利于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就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必须选择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能够有效结合的技术政策,做到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如计算机、网络、通讯及相关产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它们已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它们又属于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可见,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方面,两者基本上不存在矛盾。

4.继续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力度

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鼓励旅游、餐饮、商贸流通等创业成本低、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第三产业的新领域,重点支持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新兴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积极采用非正规就业等灵活方式促进再就业。[13]

5.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和服务机制,从投资、税收、融资、技术改造等多方面予以扶持,[14]全力启动民间的投资热情,引导和鼓励自主创业,形成一人创业、多人就业的乘数效应。

6.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从企业结构看,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需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简化创业的注册登记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登记的资金门槛,取消不合理的人为障碍,给创办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支持、经营指导等扶持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使企业有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

此外,应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这是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1]连玉明.中国数字报告[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冯政.中国就业形势和积极的就业政策[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4-08-17.

[3]李庆,郭姝姝.大学生就业研究与我国人才市场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4]陈敏昭.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的任务与对策[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2003-10-24.

[5]李文花.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J].东疆学刊,2005,(1).

[6]孙祖芳.关业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2004,(3).

[7]张丽宾.就业压力仍大,不能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就业增长[EB/OL]. 中国教育新闻网,2006-10-13.

[8]胡乃武,张海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3).

[9]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5).

[10]许保利.当前失业和就业问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国有资产管理,2002,(9).

[11]周天勇.制度逆向安排:劳动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J].经济研究参考,2006,(44).

[12]胡鞍刚.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EB/OL].中国网,2004-12-28.

[13]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7).

[14]蔡.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

第5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第6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键词】三大产业;产业GDP;就业弹性指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121-02

一、我国就业现状

我国的就业问题历来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经历了很多特殊时期的经济发展探索下,如何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寻找到与民众就业相符的产业模式,便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人口基数的巨大,我国在各年龄层面的劳动适龄人口极其众多,同时,由于整体的劳动者和就业的学历、素质不高,又使得他们的就业实力很能力不够。当我国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与总体性问题相遇时,其中产生的矛盾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国总体劳动者的数量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有很多矛盾,比如总量矛盾与劳动力结构矛盾,城镇劳动力就业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大学生毕业就业难与大学生高学历等矛盾,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经济与就业情况极其复杂,为此,国家也提出过很多针对此的战略调整。在我国步入“十二五”建设的时期,在就业问题上国家也发现了未曾有过的挑战和机遇。全民的就业问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迫在眉睫的挑战。在众多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中,很多数据和资料显示我国最为富有的资源便是劳动力资源,而如何发挥他们的潜力和积极意义,如何引导它们在各个产业中寻找到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危机,便成为了我国的民生大计。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开始,结合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人群和历年就业数量的变化率,同时引入GDP在各个产业产值的变化率,并将二者结合,分析得到初步的就业状况结论,最后再使用基于GDP产值下的就业弹性指数,通过数值的变化和趋势,分析中国就业的现状,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 得出可以引荐的少许结论,力争做到客观和有效。

二、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一)关于我国三大产业就业水平的分析

就关于我国多年以来的就业现状和水平,很多专家就整体宏观经济和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做了细致分析。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就业人口的分布是具有一定的计量特征的,而在此我们着重从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情况和构成,来首先分析一下我国就业的初步情况。通过2000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数据及构成,我们可总结如下表1:

从上面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的从业状况在各产业的分布变化如下:第一产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业人数每一年的总人数是呈现下降的态势,虽在2002年出现就业人数多于上年,但是第一产业总体是在下降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从业总人数呈现的是不断上升的态势,虽然仍有某些年份人数少于上年,但总体呈现的是上升的趋势,由上可总结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和规律,大致上也是和我国经济的主要规律相类似。

我们再来看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数据整理推算出,2012年该年北京市的三大产业的就业平均水平为:5.1:23.1:71.8;而我国全国的三大产业就业平均水平为33.6:30.3:36.1;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整体上的就业状况与我国发达地区的平均就业形势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人群和劳动者的吸引力是很弱势的,对这些劳动力人群的吸纳能力也是相差很远的,若要实现我国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的根本改观,对人才的可吸引性才是关键。同时,我国整体上的就业状况侧面反映出我国仍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去吸引和培养劳动力人才,这也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资源更加低廉的另一个原因。

(二)关于我国就业弹性的浅析

(1)有关于就业弹性分析的常见模型。

我们知道,在研究各个产业和行业的就业增长的情况是,一般学者采用以GDP为标准的GDP弹性分析下计算该产业增长变化所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变化情况的一个指标,也就是说,我们规定某一时段区间内,用该产业在这一时期中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该产业增加值变化率相比的值来作为量化标准,所以得出:就业弹性值P=(x/ x)/(y/ y)=(y x )/(x y),其中,y是关于关于该产业的产业人数,x是关于该产业的产业值。

以CDP为基础的就业弹性分析,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在一定时间区间,劳动力和就业人群在各个产业行业的比例和贡献值,就业弹性的计量,相对于三大产业其产业就业人数的构成而言,可以为我们更为精细和敏感的研究产业GDP产值与就业状况的关联关系提供很大的帮助。

(2)基于产业GDP产值下我国就业弹性分析的计算。数据均来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将前面图表数据计算整理如下面几个表格。

在很多关于就业研究弹性资料和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中,学者已经研究得出并证明: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经济体,其国家的或地区的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是与各个产业相应的GDP值相关联,而且,就业弹性值会随着各个产业GDP值的增长而相对应的减少,也就是说,伴随着各个产业其生产值的不断增长,按照推论验证得到,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包纳力是在减弱的,那么我国是否也遵循这样的就业弹性规律呢?从上表粗略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再加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阶段,在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上有着自己的一个特殊过程和阶段。

首先,从我国2000年到2012年三大产业GDP就业弹性统计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值从2002年开始,就全部为负值,这从数据上显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吸引就业工作者以及容纳劳动者的能力上是在逐渐降低的;同时再看,我国的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指数值从2002年开始便全部为正,这说明了第二产业是起到了很好的在国民经济中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帮助解决了很多劳动力和需要就业人群的工作问题。而且,我国第二产业的容纳和解决劳动力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它的指数变化幅度和波动范围很大,这也侧面说明我国在第二产业中正不断的进行着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也亟待我们去完善第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的中期向工业化的后期转变和调整的阶段;最后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从2004年开始,基本上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值就全面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而且全部为正值,这说明了第三产业飞速良好的发展,同时消化劳动力和就业人群的巨大积极作用。三、我国就业弹性分析总结

从前文以及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就业发展的趋势变化明显,而且从三大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以及GDP变化中可知,我国就业形势已出现行业的趋向性引导作用:

第一,从我国第一产业历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这十几年中其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弹性就业数值为负,这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已经在我国众多行业和国民总产值中很难起到通过增加其产业规模和产量来吸引众多人才流向该行业,在不能够带动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解决 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情况下,农村中,村镇中,很多剩余劳动力将会涌向第二、第三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向和流动又反过来加剧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难以吸纳的问题,这最终也与我们时常提到的加强现在化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纲略相符合了。

第二,从处理后的变化率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渐渐变成可以包纳剩余劳动力的产业,但是,它的吸纳能力很有限,且比重很小,同时波动性又是很大,这对于在GDP比例达到60%多以上的第二产业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不相符之处,因为第二产业在吸引劳动力的就业比例上远远低于60%,甚至还很难达到30%,由此我们既看出这其中有发展的问题,亦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在13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中,第二产业的弹性就业指数有8年的小于第三产业的弹性就业数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第二产业在吸引和包纳人才及劳动力方面已经趋于极限,或者说饱和,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实际上是在减弱的。

第三,从第三产业的数据可以看到,该产业在国民的GDP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数据显示在20%左右,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在13年的统计数据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8次是大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的,这说明了该产业的发展迅速和潜力很大。第三产业在就业问题的贡献上极其重要和关键,它不仅让就业率随着自身产业的增长而增加,而且还充分的吸引了很多人才和剩余劳动力的加入,这也就是在我国众多外出打工者中很大比例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大军中。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本身从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也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不断增强,在第三产业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比重情形下,我国仍然还出现着农村人口和农业发展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犹如“短板效应”,最终出现第一产业的瓶颈可能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造成就业的困境和经济的滞后。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各个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各个产业的发展又与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相关。在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特殊历史原因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弱势产业,使其未被开发的潜力释放出来,如何保证强势产业的可持续力,从而解决经济与就业的难题会成为将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全力发展新兴起的产业和行业的同时,我们也要能够对传统和落后的行业进行拓展,在解决人才吸引力的问题上做到与产业相结合,努力开拓外向型企业,努力做好内需型产业,这样的话,在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才能改善经济结构,创造出更多的人才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褚福灵.中国就业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杨胜利.我国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1(2)

[3]周青梅.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思路的重新审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4]柳云飞.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J].前言,2009(10)

第7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技术进步

一、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现象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而其中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主要目标。按照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就一国或地区的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呈现正相关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分析时,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非一致性的不和谐现象:一方面,我国经济是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虽然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的增长率却呈现出下滑趋势。如1986―199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7.87%,同期就业人数平均增长2.4%;而1996―200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8.26%,同期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15%;2000―200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595、681和7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6%和4.0%,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7.3%和8%;在最近几年,2003―2007年GDP年增长率均在10%左右,而就业增长率年均在0.8%左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900万人左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个就业岗位(齐艳玲,2008)。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现象。原因何在?本文尝试通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与就业弹性之间的分析,以期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等问题。

(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在1978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64%,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已经维持了28年。即使在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和本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衰退中,我国经济仍然维持了增长势头,一时间被誉为“一枝独秀”。2005年我国仍然维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GDP增长速度达10.2%。而且2006年1―3季度GDP增长了10.7%,其原因是㈩口及投资都取得了较大的升幅,我国2006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0.7%、11.9%。改革开放以来,我经济为何持续高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数年增长20%以上。这种旺盛的投资需求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政府财政投资的增加和私人投资的增加。二是通过技术转移与创新,引导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最终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三是采取发展教育等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四是对外开放格局的有利形势也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奥肯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这说明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这一经验性规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常用的一种指标是就业弹性,它是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当它为负值时,则与经济增长相伴的是就业下降。从理论上来说,当实际就业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时候,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基本上同步变化,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比较平缓。

表1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全社会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系数值。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业的增长率波动也较大,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性也较大,呈现前期高后期低、整体走低的特点。

根据表1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在这20多年中,就业弹性值出现过两次峰值,且出现的年份正好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年,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但就业增长率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就业弹性值比较小。分时段来看,在1992年以前就业增长率变化不大,经济增长变化与就业增长变化两者不同方向。就业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化并不能做出灵敏的、相应的反映,基本上不受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就业弹性的大小主要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1991年前后情况有所变化,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1991年、1992年就业增长率分别为2.0%和1.8%,GDP增长率分别为9.2%和14.2%,宏观经济的明显转好并没有在就业增长率上得到体现,相反其增速持续下滑,明显地下了一个台阶。此后经济增长虽然逐年降低,但由于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降低幅度并不是很明显,就业增长率仍然维持低速,两者作用的结果使得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平缓,而从1992年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变化具有了一定的同向性。这与前一时期有了明显的不同,标志着两者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决定两者变化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共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加大了。

为了进一步探讨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上述数据,建立了就业弹性EL、就业增长率JY与经济增长率GDP之间的回归方程:

模型1:JY=1.547436+0.055794GDP

(2.377) (0.8513147)

R2=0.29 SE=0.962166 DW=0.411227

F=0.7247

模型2:EL=0.526187-0.029554GDP

(5.7956) (-3.23)

R20.3033 S.E=0.13422 F=10.4495

DW=0.676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GDP的系数为正值,这说明在1978―2005年,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系数值很小,而且T检验未能通

过。模型2中GDP的系数为负,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能通过T检验,说明GDP增长率对就业弹性有显著的负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回归结果,发现我国在1978―2005年期间的就业弹性为-0.029554,即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创造的就业机会反而下降了0.029554百分点。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原因分析

西方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加,二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高失业”的并存现象,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明显背离了传统经济理论,表现为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弹性在低水平上不断下降。那么,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为何会呈现㈩这样的特点及趋势呢?我们认为任何单一因素是不足以构成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的,而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对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资本推动型增长模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但投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在快速下降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导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有利于扩大就业,其中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粗放型增长的特点还很明显,使得经济高速增长和就业增长缓慢并存现象出现。原因是资本驱动增长模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通过扩大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对资本高投入依赖性很强。随着企业的资本深化在不断加速,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对劳动力吸纳率的降低,虽然每年资本投资率相当高,但并没有相应地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高增长;由于投资领域主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集中,投资的构成主要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行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输邮电通讯投资等行业,以及投资回报率高而劳动需求小的行业,如能源、金融保险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会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我国存在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因为各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是GDP,政府要使GDP增长必然要加大投资力度,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是政府比较偏好的投资行业。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软约束,使其必然热衷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例如2001-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达22.2%,但按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3%的速度,投资率从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6年的42.7%,增加了6.2个百分点,但消费率却从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6年的50%,降低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仅为36.4%。这说明由于资本投入的持续高增长,导致生产能力扩大和供给能力增加。而资本形成率的提高和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使得最终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不利于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高就业弹性阶段,在这期间我国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出现了急剧下降,表明劳动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1980―2005年,资本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但劳动投入对GDP的贡献率仅为5.1%。

(二)技术进步加深了对劳动的替代,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35,7%左右。技术进步通过创新与扩散机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张,对我国2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技术进步的结果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下降并存,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加剧了企业广泛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例如由于技术变革使得资本从非技能工人流向技能工人,使得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之间的比率差距在拉大,引起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从对服务行业的要素投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这说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从我国转型期投资、人力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来看,技术进步引起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从我国的资本深化和技术选择路径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走了一条有悖于工业化一般发展规律的道路,劳动力是我国最充裕的生产要素,但劳动力却不是使用比例最高的要素。由于技术路径的选择没有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是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限制,并最终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拉动”效应,1978―2005年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少增加8244.84万人(曹建云,2008)。经济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作用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导致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也说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会造成就业弹性急剧下降。

(三)在就业体制方面,市场体制逐渐替代原有计划体制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制度与体制环境的影响,在国家计划体制并没有完全被打破的情况下,公有制经济面对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政府实行计划安置型就业,居民就业严重依靠政府,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并形成就业、福利、保障的“三位一体”模式,企业承担着安置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实际劳动投入量往往小于名义就业人数,原有的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使得国有企业和农村公社组织内部人浮于事,隐性失业大量存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公经济在改革政策的鼓励下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境愈加艰难,有的中小企业走上了关、停,并、转的道路,大规模企业富余人员被剥离出来,原来的隐性失业逐渐显性,使其就业的绝对额逐年下降。随着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体制改革的深化,机构的精简,富余人员的分流,都使劳动力就业供给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产业结构的缓慢调整、经济环境全球化的加强,造成对劳动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供需的变化

使得就业增速很难得到提高。

(四)其他影响因素也会导致就业弹性的变化

我国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导致人力资源无法完全自由流动,成为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体制。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存在,造成对城市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制度(如同:工不同酬),农村劳动者无法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严重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其次,我国要素价格的扭曲也会造成经济增长的低就业现象。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各项歧视性政策,稀缺的资本要素总是能以较低的价格投向对社会就业贡献小的经济部门(如所有制不同,贷款难易不同),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本要素没有得到有效率地配置,不利于扩大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工资成本逐步提高,促使企业倾向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出现了机器排挤劳动力,造成扩大就业的闲难。第三,在我国许多行业中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现象,从业人员的过度劳动会使就业机会被挤占,从而造成一些具有就业能力的人员的失业,同时过度劳动并不影响存在过度劳动行业的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资本的盈利与经济的增长所应该带来的就业增长均被过度劳动抵消,甚至在某些个别行业或领域还出现就业负增长的情况(王艾青,2006)。

三、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和谐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面对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快速下降并处在过低水平上的情况,现阶段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作用,以下对策建议尤显必要。

(一)促进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就业弹性

研究表明,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最主要的就业岗位增长点将是第三产业,由于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如服务业、旅游休闲、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往往具有见效快、就业门槛低,且投资少、容易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十分重要。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时,有必要在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优先考虑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等行业;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第三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

要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例如加快制定关于中小企业的单项法律,依法维护它们的正当权益;逐步减少直至消除经济中的垄断行为,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它们正确决策,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

(二)协调好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问题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资源禀赋是劳动,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时,要更加注重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现阶段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一方面,发挥技术进步在发现和使用新能源和材料、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技术进步开辟新的就业机会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那些能够带来较多就业机会的产业,如计算机、网络、通讯及相关产业。

(三)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造成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户籍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需要改革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登记和管理制度;要通过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变革传统的二元就业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让所有劳动力都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在城乡间、区域间和行业间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自由公平竞争;完善覆盖我国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劳动力在享受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四)加强法制建设,硬化法治环境,切实解决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保障劳动者权益

第8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关键词】退休年龄弹性退休政策改革角度负面影响

一、我国目前退休政策的现状介绍

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按照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为50周岁;1955年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中将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至55周岁;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即可退休。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偏低。如法国在2004年起,将60岁的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美国预计在2027年将65岁的退休年龄延至67岁;瑞士的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女性在2004时退休年龄已经延长至64岁;澳大利亚女性退休年龄预计在2013年提高到65岁,与男性相同。

随着中国人均受教育水平、平均寿命的提高,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退休年龄过早的问题亟待解决。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都有增加的趋势,且男女退休年龄趋同。中国女性50岁(女干部55岁)的退休年龄与其他国家相比更显过早。近年来,有一些城市和地区都有预计实行弹性退休的相关政策出台,比如上海于2010年试行柔性退休即弹性退休政策,延迟的退休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深圳于2011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草案)》拟规定对深圳女性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以发挥其全部的人才价值。目前人社部和全国妇联等国家有关部委正在调研弹性退休制,预计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改变目前退休年龄偏低的现状。

二、在全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实行弹性退休政策的改革角度

1.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在提高,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这也意味着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有所延长。

和五十年代相比较,人均受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于女性50岁(女干部55岁)的退休年龄已经不再合适,特别是对于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人力资本在没有发挥最大效用的时间就已经不得已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这是不公平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效仿西方国家,将女性的退休年龄逐步提高至于男性退休年龄相等。客观上,女性的平均寿命均高于男性,提高退休年龄,使女性的人力资本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体现了男女公平的一面。

同时,对于从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劳动者,则可维持原有的退休政策不变,仅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提高其退休年龄。

2.规定退休年龄的区间,确定退休年龄的上下限

最低退休年龄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进行规定,对于重体力劳动者的最低退休年龄应该低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同时,为了使企业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优化企业自身的劳动力素质,要规定一个最晚退休的年龄,以免使有些职工在其位不谋其职或者由于年龄问题无法胜任职位,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对于在退休年龄区间内退休的劳动者,高于最低退休年龄的前提下,延迟一年退休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提高其养老金的待遇,具体提高的水平要根据各统筹地区养老金支付能力而定,国家可以给予指导性的意见。

(二)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对企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实行弹性退休政策,退休时间则取决于员工,而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一般为有一定资历、经验丰富的年长员工,员工如果不愿离职,企业不能轻易辞退,这部分人的工资水平高,但是管理能力方面有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企业规模有限,高层管理人员的数量有限,如果其不退休或者离职,年轻的管理者可能无法顺利晋升,则会对年轻的员工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其工作积极性,而且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会持续增加,对企业的正常发展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2.对就业方面可能带来的压力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力的需求才会一直上升。目前看来,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一直在上涨阶段,近年来更是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地方的制造型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但是一旦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期或者衰退期,企业没有扩张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那么延迟退休的人群则有可能会对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产生挤出的效应,给年轻的劳动力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美国社会保障署.全球社会保障制度.

[2]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0(2).

[3]杨婷.延迟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安徽文学,2010(9).

[4]徐巍.法定退休年龄之平等性思考.长沙大学学报,2010(5).

第9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受经济政策、技术进步、工资率以及劳动力相对于其他要素投入的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人们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最终产品和服务需要由各个产业和行业来提供,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需求直接受产业发展的影响。

产业兴衰和产业转化是产业经济现象。产业兴衰指产业的形成、成长、成熟、衰退以及产业的创新和再生等兴衰过程。产业转化作为产业兴衰的结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新、旧主导产业呈现更迭的现象。所以产业兴衰和转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逐渐演化、升级的结果,是产业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发生了改变。

既然产业的兴衰和转化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不断改变的过程,那么劳动力需求也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动,实现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和行业间的转移。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兴衰和转化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通过一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可以间接地识别该产业的兴衰。在产业的形成期,其劳动力需求会迅速增加,但就业总量不会很大;成长期,劳动力需求仍是不断上升的,但就业的增长率较前期变缓;成熟期,劳动力需求总量先缓慢增加然后持平,就业增长率开始呈下降趋势;衰退期,劳动力需求显著降低,甚至为负。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不同的产业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具有不同的数量、素质要求和吸纳能力。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然后向第三产业移动。此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小,素质要求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大,素质要求可能会稍低。如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发展。例如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如果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就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又如在产业衰退期,劳动力需求显著降低,如果大量冗余劳动力滞留在内部,不能及时转移,该产业就无法进一步调整, 导致“衰而不退”。一些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就是因为许多产业处于衰退状态,劳动力需求降低,岗位供应不足,产生了严重的失业。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我们可以依据产业兴衰和转化规律,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劳动力供给,并通过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对劳动力进行科学的配置,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要求。还可以通过对特定产业的兴衰和转化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适当地改变并引导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之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社会人口发展状况相协调。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仍将是我国就业问题的难点,鉴于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短期内无法改变,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在劳动力需求方面的作用相对更大。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劳动力供给的过快增加并不一定带来失业,没有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也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所以扩大劳动力需求是关键。如果从产业兴衰与转化的角度研究劳动力供求问题,就可以更加动态地把握中长期就业问题。而建立我国长效促进就业机制的本质就是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所以必须深化对我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产业的兴衰和转化关系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前,长期的重工业化战略造成我国工农业、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畸形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变动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剧烈波动。同时由于对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限制,人为地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加之“统包统配”的传统就业制度在几十年时间里统一安排劳动力,使劳动力需求较大的轻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得不到劳动力而无法发展,进而强化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努力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协调,又扩大了就业容量,从而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失业高峰起到了缓解作用。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问题。农业投入的不断减少使得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工农业比例又有所失调;工业内部的加工工业迅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则增长缓慢;在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金融业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成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80年代末期的治理调整和经济紧缩,我国出现了市场疲软,传统产业中的煤炭、军工等行业普遍陷入困境,一般加工工业的产品也开始滞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这一时期,我国的劳动就业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 搞活固定工制度。随着企业用人方式的改变,当一些行业劳动力需求降低时,产生了困难企业职工的待岗下岗现象。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到明确,开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市场化的就业制度开始确立。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许多过时落后的产业和缺乏比较优势的传统国有部门不断被淘汰,使这些部门过去提供的就业岗位大量萎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又使多年沉积的隐性失业突现出来,成为公开而突出的问题。不过下岗失业现象主要集中在那些发展缓慢、需求相对疲软的纺织、机械等行业以及煤炭、石油等资源性产业集中的地区,那里产业结构升级任务艰巨,亏损企业多。而新兴的正在高速发展和扩张的如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则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这一阶段也成为我国分行业就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现在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弹性系数有降低的趋势。农业部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排放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关、停、并、转、破等措施使得下岗失业职工急剧增加;第三产业虽然成为了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加强。

总之,从我国产业兴衰和转化的实践看,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上升,主导产业的更迭,每次产业的变动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和就业的波动。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现已形成三次产业共同快速增长,但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的产业格局。据统计,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从1978年底的70.5%、17.3%和12.2%发展为2003年底的49.1%、21.6%和29.3%。总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74432万人。虽然劳动力需求总量在一直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求,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实际失业率的数值也许更高。除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更重要的原因是结构调整的同时时没有创造足够的劳动力需求以及原有劳动力不符合新增岗位的能力要求。

三、依据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增加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在增长的就业弹性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发展地方产业集群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深化专业化分工,提升市场需求空间,而且可以增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促进一定区域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

(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

如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巨大,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前提的,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部门能做到总就业人数下降但总收入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时,才能够持续对第三产业提出巨大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选择适合我国的技术进步路径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加剧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有必要对技术进步进行长期规划,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路径,对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和相对较低的技术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逐步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的升级。

(四)要高度重视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衰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与劳动力转移问题

产业衰退往往导致劳动力需求降低、裁减雇员,尤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最大。我们必须重视有关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衰退产业的变动,对其衰退过程和衰退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与转移问题,使这些产业的劳动者能够有时间、有机会为重新就业或转业做准备。

(五)提高我国企业的活力是创造劳动力需求的关键

产业是无数个微观企业的有机结合体,企业的兴衰某种程度上见证着产业的兴衰与转化,而且劳动力需求最终来源于企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状况。目前我国企业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需要转变传统思路,认真研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环境。

(六)加强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测

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通过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方相匹配才能形成实际就业。而要把劳动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就必须强化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和规模的预测,对产业兴衰与转化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动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节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形成有效的就业。

(七)统筹城乡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