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第1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文香.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第2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3.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第3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4;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59-02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国家由于自然地域各要素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实践各具特色,不同地域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经过历史的积淀,构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即区域文化。

关于区域文化的概念,学术理论界仍然是“百家争鸣”。但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就其所实现的载体来说,一般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是物质文化,这是通过实物来展现的文化,是文化最基础的层面;第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及宗教体制等;第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积淀以及价值体系等,这是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在本文中所研究的文化是以地理区域为载体的区域文化概念,是指古往今来中华范围内不同的区域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遗产的总称。这种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活习俗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必然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内涵和特点,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等。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刚刚引进我国时,美国的小学都已接入了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及美国,文化方面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信息文化)就低于美国。另外,发达的文化往往伴随着繁荣的经济而存在。经济落后的区域与经济发达的区域相比,由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工业化基础薄弱,改造自然及自我改造的能力较差,封闭性特征突出,其文化本身的可塑性及对外的文化交融性特征不明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旧时代的文化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不足,但更能保有文化的传统继承性和原生态性。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和文化呈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一方面,积极文化背景可以为人们提供力量和灵感;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受到消极文化带来的惰性。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使文化观念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我国现有巴蜀文化、齐鲁文化、闽南文化、吴越文化、臧佛文化等多种区域文化模式,这是该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对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区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其影响,所以发挥了强大的塑造作用和调整控制作用。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农业发展观、工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伴随着这几种观念的转变,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与自然关系比较协调,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的阶段;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和掠夺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及加深的阶段;强调平衡人的需求、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理念支配下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开始于文化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应同步发展

对区域文化进行分类,更有助于对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对策的理解。具体地说,区域文化其实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目标、信念、道德和价值等的总和。商业文化是商业运行的理念,也是商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反映出的观念,可以概括为是商品流动领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在消费理念和消费对象等方面趋同性意识文化的总称。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更能够脱颖而出,打造优秀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在三者之中处于基础地位。商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企业必须注重研究营销环境和市场定位,而且建立营销组织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把商品更好地推向市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完美结合。

(二)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区域文化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文化资源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既可以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等传统的文化产业,又可以发展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现代文化产业, 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演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出现,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拉大等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已开始进入体制和区域双重驱动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实现文化产业的产值逐年递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促进东、中、西部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我国东、中、西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本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文化的区域差异是一把双刃剑,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其区域经济能否良性发展。不同文化类型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相互承认、认同和进一步的合作,从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剂的角色,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互补互利,并实现各自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2] 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14.

[4] 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5] 曹连平.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2009,(4):44-45.

[6] 赵冰,金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90-492.

第4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甘肃省;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2] 邬连东.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6):785-791.

第5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陶瓷文化;区域科技;创新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的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神韵。

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制作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器物文化、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纵观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德镇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景德镇的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开放思维、合作意识等等。

二、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实现条件所构成的体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景德镇地区经济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陶瓷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景德镇陶瓷工业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这是景德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和区域技术创新辨证关系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传统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一般来说,文化创新不仅促进科技创新,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常认为传统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传统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传统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2]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既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又有与现代科技的精神相背离的一面。传统陶瓷文化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即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我们要挖掘和推动其正面作用,遏制和消除其负面效应,不仅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而且必须注意消除那些潜在的危害人们创新能力的观念,努力形成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1、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有利因素

传统陶瓷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和积极的因素,对科技发展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3]。传统陶瓷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方法对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参与和建构作用,成为科学技术进步新的增长点。比如,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等,对匡定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转向,具有积极的意义[4]。

2、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不利因素

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对科技创新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要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构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从古代的官窑开始,景德镇为皇室烧御瓷,向来是不计成本的,用百里挑一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考古发掘成果和拍卖行历年来的拍卖品来看,进贡的官窑器不能有一点瑕疵,在烧成后即使发现有芝麻大的缩釉点,也会被打碎后就地掩埋。残次品一旦流向民间,或有民间仿画官窑器纹样,窑督和窑工就有杀头之虞。这种精益求精的传统、为皇帝服务的优越感以及炫技心态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官窑文化,而在市场上则积淀为官窑崇拜。

在传统的分类上,艺术陶瓷是和生活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工业用瓷相并列的一类陶瓷细分产品。纯艺术陶瓷是将陶瓷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其艺术、文化特征已经决定了其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客户群规模不大。生产工序都由各种瓷艺工人纯手工完成。这就造成了当地陶艺产业产能较低、产品价格较高的结果。低产量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的收藏等心理需求,但是由此带来的高单价却又将许多有陶瓷爱好的潜在消费者排除在外。市场和生产两项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的局面。

四、利用陶瓷文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瓷都经济发展

1、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点

当今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时代,而文化本身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的影响与作用日益明显而重要。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具有陶瓷特色的千年瓷都,继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作用,促进瓷都科技发展,仍应成为瓷都人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因此,弘扬传统陶瓷文化,进行科技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也应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掘陶瓷文物古迹、传统制瓷技术以及陶瓷风俗的文化、旅游价值来发展旅游经济。

2、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创新是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陶瓷产品及相关的各项工艺技术、设备、建筑等都是陶瓷文化的物化成果,自古以来,景德镇之所以称为瓷都,是由于历朝历代都有其创新的陶瓷文化,如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鼎盛”,尤其是而今的品种丰富,技艺精湛,人才济济,精品迭出,正因创新,才使得传统陶瓷文化生生不息。

3、传统陶瓷文化有利于形成特色区域科技创新

景德镇以瓷为名,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景德镇地区特色科技创新。一要观念创新,破除小作坊、小生产的影响,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档次,把陶瓷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发展瓷都经济的骨干;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速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品牌、上档次、增效益为中心,加大新产品、新瓷种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瓷种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日用陶瓷艺术化。

[参考文献]

[1]方旋.区域科技创新模型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 ,(05 ).

[2]李素珍.谈谈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J]. 科教论坛·引进与咨询,2005,(8).

第6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文化;教育;经济;共生;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048-06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而言,西南民族地区所存在的贫困问题仍然是比较严重的。该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的特点内在的规定了此种贫困只是相对的贫困,而非绝对贫困。文化富集与经济滞后并存是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存在,而现有反贫困战略选择仅仅关注经济发展向度,注定会出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两难困境。“社会经济发展依赖的基础和条件是多方面的。除资源、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外,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也是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整体而论,目前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其生产方式还比较原始,人们仍囿于颇具原始色彩的生产观念与生产方式之中,如生产中的靠天吃饭,粗放式耕作与田间管理等,所有这一切都限制着区域内民族经济的发展。”显然,仅以经济扶持和发展作为反贫困战略已经不能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而应兼顾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可继承性。那么,如何才能兼顾,避免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相互对立的二元结构呢?这是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进程中战略选择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选择向度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而在以往反贫困过程中,人们更多是关注经济指标,因而出现了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失传的两难困境。事实上,“贫困地区发展的任务就是要把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东西,把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那么,如何把自然与人文的发展优势转化成经济的发展优势呢?转化成社会水平的发展优势呢?实际上只能靠教育,教育是这一转化的‘活’的关键”。“没有西部‘人’的发展,是谈不上西部教育的发展,更谈不上西部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但是,长期以来,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选择主要以经济扶贫导向为主,未能从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战略选择,发挥好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陷入了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两难困境。因此,要使西南民族地区真正脱贫,并走出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矛盾的尴尬处境,需要发挥好教育的作用,提升西南民族地区人民的人力资本存量,走民族地区内生经济发展之路;同时需要发挥好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然而,教育反贫困战略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行后,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而言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教育投入与经济效益回报不对称,巨额的教育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水平,但并未有效改变贫困的面貌,众多贫困县仍未能从教育获益并真正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其二,教育对民族成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作用甚微。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成员在与现代化相依相随的大众文化中迷失了自我。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或被视为愚昧落后之物而予以抛弃,或媚俗于经济发展的猎奇心理而扭曲变形。在民族地区,新一代的民族成员不会讲本民族语言,不懂本民族特有的“符号”内涵;而且,他们在面临文化选择之时显得无所适从,甚而不免自卑。在对本民族文化特色和发展趋向无任何主见的情况下,一任趋同。笔者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大量实地调查发现,教育反贫困战略未能达成预定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分强调推崇整齐、划一的教育发展模式,脱离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实际需要。西南民族地区多为多民族杂居之地,文化背景复杂、经济形态各异,千人一面、简单移植的教育决策必将水土不服而以失败告终。教育反贫困战略在西南民族地区的前期推行遭遇的困境追根究底,原因在于教育与经济、文化之间缺乏联动共生机制。西南民族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构成当地社会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存在服从于社会整体存在的需要,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也受其他子系统制约。唯有当教育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之时,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先导性特点才能得以体现,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因为就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教育来说,其本身是多民族、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经济上来看,发展水平有先进,有落后。但是从文化上来看,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于是有不同的开发的利益,就会造成强势、弱势文化的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许应该考虑有学者提出的在西南民族教育中灌注和谐共生之道的想法。

由此,在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实践中,文化、教育、经济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三者共同为该地区的整体、良性、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三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相生相息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共生关系,促使这三者协调发展便构成了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选择的根本向度。

二、文化一教育一经济共生机制的构建

“共生”本为生物学概念,由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奠基人、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De Bary)提出,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生命现象。1969年,斯科特(Scott)指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玛格里斯(Maga—lies)在1981年又从生态学角度进一步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种类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

共生的方式可以分为寄生方式、偏利共生方式和互惠共生方式。其中,寄生是共生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一般不产生新能量,能量由寄主向寄生者单向流动;偏利共生是寄生关系向互惠共生关系转化的中间类型,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尽管产生新能量,但能量只向某一方流动,总的来说是对一方无害而对另一方有利;互惠共生的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存在双方的利益交流机制。可见,共生不仅指一种状态,更强调的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联。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需要教育,优势转化需要教育,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关键。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把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改造社会的行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行为,这诸方面的行为经验和知识,集中起来,传播下去,使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迈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面对西南民族地区富集的文化资源,我们绝不能只顾经济的发展,而失掉文化的发展。教育应该成为“扬西部自然人文资源之长,改经济科技滞后之短”的关键。文化、教育、经济成为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其三者共存共生于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共同为西南民族地区整体、良性、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教育、经济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方式上是互惠的,是三者形成的一种最佳结构关系和存在状态,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三者关系中,教育是作为沟通文化与经济关联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因此,如果以教育作为平衡点,我们可以将三者的共生结构的层次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关注教育本身,面对人,即教育对象;中观层面,关注的是教育与其他子系统如文化、经济的辩证关系;宏观层面,关注教育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微观层面

在微观上,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个民族、社会或共同体向下一代传授他们认为对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或至关重要的文化传统的过程。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讲,文化都是既定的存在,虽然人生之初对文化是茫然无知的,但随着教育的力量,人逐渐习得了本民族、社会和共同体所需要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文化都是既定的存在,人的一生都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成为某种文化的特定载体。

西南民族地区立体的天地系统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从而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民族文化,也造就了承载各自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人作为各自文化载体的现实性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必须关注这些具有差异性、个性的文化影响之下的文化载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是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经济发展至上的观念的影响下,西南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了重现实轻发展的倾向,即只关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忽视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现代人”与“民族人”的矛盾,造成了现代性与民族性“二元对立”的状态。

现代学校教育作为主要教育形态,对文化的选择是一种普适性的取向,强调的是一种文化整合,体现的是文化的单一性和全球性。这种教育制度进入西南民族地区之后,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与学生自身所承载的独特的、多样的民族文化发生了碰撞和交流。学校教育以统一性和主流文化的形式,消解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过程中,西南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似乎主要承担的就是培养适应主流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现代人才,忽视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前所接受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忽视了教育还要担负着培养传承本民族文化、本民族合格成员的使命。从而出现了现代经济与民族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

要改变这种二元对立状态,使学校教育在培养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才的同时关注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思路和理念。教育只有“以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基因来融入现代化的潮流,来抓住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形成的‘人’的发展,继而来促进、来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以培养人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既要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多样性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人”这个教育对象层面上达到了“共生”。学校教育从只关注现实转变到既关注现实又关注未来,即培养现代人的同时也要培养民族人,这是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中观层面

教育作为以人为中心的系统,与构成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教育的发展无论在目的、规模、速度、结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处于与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作用具有双向性和耦合性的特点。

首先来看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是与一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契合的。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影响着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同时,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纵向上,教育保存和传递着文化;横向上,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工具;性质上,教育改造和创造着文化。

教育不仅与一定的文化相互制约,与一定的经济也存在着制约关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再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内容和手段;同时,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生产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

文化产生于人们对不同自然环境的适应,因此,文化和自然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定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着一定的教育,教育也只有与其相适应,才能是有生命力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西南民族地区所蕴含着的丰富自然人文资源,内在的要求该地区的教育不仅要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个性,同时也要让人们尊重产生这种多元文化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对文化是充满尊重与敬畏之情的,在反贫困的实践中就不会采取单一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方式,无限制的攫取这些资源以获得经济上的短期发展。

教育受文化、经济制约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今世界教育出现的三个“第一”,即“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足可以说明这种独立性。

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要走出当前困境,对教育、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予以理性审视尤为必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角度看是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也就是所谓“生生之谓易”的态势。西南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经济之间,教育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带动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和文化之间,教育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更新文化,同时文化也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观念以及教育的模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则在教育的协理下互相作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战略的前期推进,正因为缺乏对此共生关系的正确认识,忽视了反贫困战略作用发挥的具体环境,因而最终无法解决教育贫困、经济落后、文化传承等诸多相互关联的问题。

西南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中,教育的这种基础性、关键性和先导性作用的实现是以与文化、经济等子系统形成共存共生的关系为前提的。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富集与经济滞后并存的现实不应推衍出二元对立,而是要借助教育,通过教育培养的具有共生发展理念的人实现现实意义上的转化。转化的前提不是外显的文化与经济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人作为实施转化的主体的内在理念的更新。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一步,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状态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也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宏观层面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社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本质上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这种交流与沟通已变得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的紧密。这种频繁不仅体现在次数上,更重要的是在广度和深度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将与经济全球一体化一样走向趋同,而是像塞缪尔·亨廷顿所言,“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这种多元是在沟通和交流之上的多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我”同化“你”,“你”同化“我”,而是“我”以“你”的存在而彰显出“我”的存在的多元。

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变化的发生一般是由局部到整体,由外部到内部。因为,一种事物出现变化,如果是外部条件引起的,总是先由局部变化开始,或是从外在的变化再到内在的变化。若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作为内部和中心,把以生产为主要因素的经济作为外部和周边,那么,经济则是一个民族、国家与外界和其他民族、国家最直接地接触的方面,是外部和周边,所以首先出现变化。此种变化推动了居于内部和核心的文化也发生变化。但是,较经济变化而言,文化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滞后的,速度上是缓慢的。如果说经济中生产的变化像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可以通过引进而由人们直接掌握的话,那么,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变化则必须要通过教育引发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才可能得以实现。

对于相对落后和贫困的西南民族地区而言,培养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人才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首选。现代化的人才,是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取得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将教育的功能仅仅定位在这个层面,其背后的思想只看到社会变化的表层,关注度远远没有到达变化的核心,是治标不治本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精神的体现,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得到传承和保存,那么这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教育不仅要关注表层的经济生产,更要关注深层的文化核心,既要培养发展经济的人,又要培养传承文化的人,只有两者兼顾,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避免短期的片面发展,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文化的保存与传承还是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其核心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整个社会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社会要想取得发展,根本上是使人获得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基于此,西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促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将优势文化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长久持续发展的“恰切”人才。这也是构建“文化—教育—经济”共生关系的最终目的所在。如图1所示。

为了将此联动的共生关系描述得更为清楚,可以将每一个待发展的西南民族区域,视为一个由外至内分别由以物质为核心的经济层、以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层、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层构成的系统。以物质为核心的经济层是社会系统的最外层,因为经济发展与生产工具改进相关,接受新的生产工具改变生产方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经济反贫困的最基本策略,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以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在该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承接内外。教育发展与社会制度完善相连,而社会制度的完善又基于物质条件满足之上。以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处于最里层,表明民族文化对民族精神构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文化发展的艰巨性。居于中心的民族文化在变与不变的动态发展中相对稳定存在。一方面,系统中心若发生本质改变,系统便不再是原来的系统。因此,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必须以其民族精神为核心,保护和保存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系统是要素的系统,当其构成要素发生变化之时,系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系统变化又将导致要素的新一轮形态更新。因此,没有绝对稳定、固定的中心,经济和教育的变化对民族文化必将产生影响,在保持精神核心不变的前提下,民族文化结合时展需要也应该作出必要的自我调整。

总之,“文化—教育—经济”的共生结构不仅关注西南民族地区民族多样性存在的现实,同时也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纳入思维框架之中,是统一性和现实性、多样性和未来性的结合。这一新的发展理念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突破以往文化与经济对立的二元结构,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把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有机融合于同一个“共生结构”之中。在这个结构中,人是核心,文化是生态,教育是中轴,经济是方向,共同促进该地区走出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文化—教育—经济共生”反贫困战略的切实性分析

由于受历史、地域、观念、政策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和长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以往反贫困的战略中选择发展区域经济和提供经济资助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人民脱贫,这对西南民族地区贫困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经济增长对于贫困减少具有扩散效应,是战胜贫困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然而,西南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活的化石”,现有的反贫困战略照搬东部汉族地区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对其具有独特“民族性”传统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以教育为连接点,构建“文化—教育—经济”共生机制作为西南民族地区未来反贫困战略思路,符合西南地区的民族特性,将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二者矛盾的调和。

第7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产业支撑,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经济,它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主要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合理的物流布局对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在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进程中,物流产业布局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因此,优化区域物流产业布局,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徐州市区域物流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

(一)徐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徐州市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徐州市物流业正进入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

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徐州市物流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物流企业小、差、散、乱;二是物流辐射范围小、能力弱;三是物流业的区域产业联动较差。

(二)徐州市区域物流产业布局优化目标

根据徐州市区域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本文认为徐州市的区域物流产业布局优化目标为以下几点:

一是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现代物流“核心圈”,以物流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构建覆盖淮海经济区、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紧密圈”,发挥重要区域物流枢纽的传导作用。

三是构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现代物流“联系圈”,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区域物流供应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通过这三个圈的建设,逐步构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的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物流供应链枢纽,增强徐州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三)徐州市物流产业布局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给出对某个区域物流产业布局发展相关的影响因素有:GDP、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投资、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批发零售商品总额、出口总额、通车公路里程、铁路正线延展长度、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民用机动车辆数、物流设备和土地成本、邮电业务总量、物流公司雇工人数、物流公司成本占营业额的比例、物流公司个数、物流公司营业额、批发市场送货半径等。

本文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徐州市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徐州市物流产业布局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主因子分析方法的步骤: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形成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一般取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特征值为对应的主因子。

(3)计算主因子载荷量。

(4)根据累积贡献率和主因子载荷量计算各变量的主因子得分。

按照上述步骤对徐州市的具体指标数据进行主因子分析(计算过程略),影响徐州市物流产业布局发展的主因子有如下6个,即:

第一主因子为基础经济主成分,包括GDP 、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批发零售商品总额、出口总额等。

第二主因子为基础物流主成分,包括通车公路里程、铁路正线延展长度、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民用机动车辆数、邮电业务总量、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投资、仓储运输业从业人数。

第三主因子为物流社会化程度主成分,包括物流公司个数、物流公司雇工人数、物流公司营业额。

第四主因子物流公司运营成本主成分,包括物流公司本身财务状况、物流设备和土地成本、物流公司成本占营业额的比例等。

第五主因子为物流园区规模主成分,包括物流园区个数,物流园区营业额物流园区从业人员。

第六主因子为辐射影响力主成分,包括物流园区经营半径,批发市场送货半径等。

找到徐州市物流产业布局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后,我们就可以结合上文对徐州市物流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徐州市特定状况的物流产业布局实现途径。

(四)实现途经

1、大力培育与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产业的集聚

选择一批在现代物流领域已经起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优势企业作为“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重点扶持宏康物流等生产型物流企业、香山物流等仓储型物流企业、汽配城等市场型物流企业、淮海医药等连锁型物流企业、港务集团等节点枢纽型物流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市现代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

2、实现产业联动,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

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强化主业竞争力,将采购、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大型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海尔发展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企业集团物流业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

3、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多式联运,增强辐射能力

发挥徐州在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东输中的枢纽作用,引进来,走出去,建立沟通淮海经济区内外的物流网络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上海、宁波、青岛、天津等地区的产业协作,重点发展徐州与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其他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业务。

利用徐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加快解决物流路线连接问题,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模式,形成货场、公路、铁路、码头、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的无缝连接。

加快发展与连云港的陆海联运业务,实现徐州与连云港陆海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商品在徐州的中转与分拨速度,逐步增强徐州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强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控制与管理。加大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增强项目承载能力,确保入驻物流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建立物流项目确认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划控制入驻项目的质量和选址,确保规划功能的实现。

第8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传统文化;德育;信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和谐与稳定起了巨大作用。很多经典著作,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老子的《道德经》、孙子的兵法、司马迁的史学著作等,都是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化过程中凝练而成的精华,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性格与心理、观念与认知等精神追求,仍然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传统文化首推个人品德的塑造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品德的塑造,典型代表便是儒家主张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的教化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与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做人品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对个人品德塑造的最高要求。其意思就是要将个人的品德修养用于治理国家,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传统文化还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基础之上的,这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利益的统一关系是一致的,要求人们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关心国家民族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分忧。《易经》中讲到“厚德载物”,孔子的中庸之道讲究慎独自省、至诚尽性、忠恕宽容。在道德品行方面,传统文化不但让人们知道该去做什么,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可以说,个人品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传统文化中强调自强不息的信念

《论语》中曾子曾讲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易经》中更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这种民族精神延续到现代,它不仅指生生不息,更是一种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勇于开拓精神。如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着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浩然正气,无为艰难,志存高远,谱写着一段段自强不息的历史篇章。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学生就应该拥有这样自强不息的信念和为了理想坚定不移,勇于追求的雄心和气概。

三、传统文化中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

古训《增广贤文》中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将心比心”以及《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思想的集中表现。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疼爱下一部分学生养成了我行我素,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住宿环境的改变,加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一部分人不能及时转变思想,做事常不考虑他人感受,对老师和同学缺乏理解和仁爱之心,易产生矛盾。传统文化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正如“论语”中讲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中学生拥有了换位思考的理念和同理心,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四、传统文化中倡导诚信待人的品质

“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古人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诚信待人的重要性,如《礼记・中庸》中讲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一个人如果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是遵守人道法则,终成天道。“诚”在这里被认为是人生最高境界。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曾说“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八荣八耻”别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些无不体现着诚信对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讲诚信是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人们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如一个人诚实守信,与人诚信交往,那么大部分人就愿意与之交往,反之则人们会远离他。中学生应该不断修正自己,与人诚信交往,与老师、同学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收获更多的友谊。

五、传统文化中弘扬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坚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荀子《劝学篇》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朝大臣张咏有言“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些都体现着古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多为独生子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娇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抗压力和挫折能力较差,“算了吧”“放弃吧”“下次吧”这些充满负能量的口头禅常常伴随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就迫切需要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阶段,应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坚持自己的正确理想和追求,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轻言弃。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成果。事实上,往往成功的人也是坚持到最后的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读书而不去实践终究无法参透其内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学校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书本外的知识,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加强修养、完善人格,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参考文献:

第9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文化景区 旅游纪念品 文化特色 造型设计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消费观等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开始更加趋向追求一种高层次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需要。因此人们对于购买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提升更多,并且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成熟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劣标准之一。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旅游纪念品市场带来了机遇,但是旅游纪念品设计发展的趋势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一项数据调研揭示出,国外旅游人员在中国的购物消费平均不足100美金,仅占其在中国总消费的18%左右。由此可见,基于文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的价值内涵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1 旅游纪念品与文化的关系

1.1 旅游纪念品的概念

旅游纪念品是将地域文化精髓展示给每一位游客而且此产品是每位游客为了回忆某段旅游经历而购买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商品。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商品不同的是,旅游纪念品更突出纪念性,功能性只是它的一个附加属性。

我国著名艺术家胡铁生先生曾经提出具备“三风三性”的商品即可称为旅游纪念品,即“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1.2 旅游纪念品与文化的关系

随着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重视度的升高,人们对旅游纪念品与文化的关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可以看出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在旅游纪念品发展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文化不仅可促使旅游纪念品的内涵和意义得到丰富,而且也可以直接提高旅游纪念品的附加价值和档次。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把开发旅游纪念品的价值内涵、研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而更加确定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

2 旅游纪念品现状的研究分析

旅游纪念品的特征如下。

地域性,是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是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购买的关键所在。只有当旅游纪念品成为某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时,游客看到纪念品就能回忆起某段珍贵的旅游经历,与此同时纪念品就具备了纪念性和实用性。

艺术性,是指旅游纪念品必须成为艺术品,其基本要求是运用一定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技巧来塑造具有创造性的完美形象,通过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实用性,是指旅游纪念品具有的日常使用功能价值。对于游客来说,购买旅游纪念品时都是看中了它的日常使用价值,以便作为玩赏和馈赠之用。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旅游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虽然门类齐全,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旅游纪念产品的品质不到位,产品要么在做工上过得去但整体毫无设计感,要么在功能、外观互相模仿,严重缺乏创新,不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在后期的设计中,应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内涵、开发具有文化品味的高品质旅游纪念产品。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独有文化特点以及其内在精神,通过外观造型设计将其巧妙地表达出来已是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趋势。

3 文化景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

3.1 地域文化特色及民族风情风貌

旅游纪念品要想能够被广大游客所认可以及购买,首先一定要具备地域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去创新。文化特色往往具有差异性,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某一地域的最本质、最特色的文化符合,从而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对其特有的文化符号进行整合、抽象和再设计。在此,创新性思维需要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温暖的民俗风情、从而产生心底共鸣,使游者通过欣赏、品味来体会该地域的民族文化内涵。

3.2 审美艺术性及工艺精细程度

旅游消费者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品味, 购买时往往对有品质内涵的纪念品情有独钟,只是一味地附加表面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市场已然低迷,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最能将这种情感诉求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时,要注重提升旅游纪念品文化档次内涵, 从而满足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低质量、低材料、低做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一定要保证精致做工、精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