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外包的账务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包的账务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包的账务处理

第1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 营业税;差额;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营业税暂行条例》)的实施,拓展了营业税差额纳税的空间,避免了有分包业务的公司和分包公司重复交税问题,体现税法的公平、合理。涉及的行业有运输业、旅游业、建筑安装业以及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特别是针对运输企业,差额纳税将原先的运输业务运出国境后转由其他运输公司运输的情形,扩大为运输企业将运输业务分包给其他运输公司的所有情况,都纳入差额纳税的范围。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中明确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一)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以下略)

另外,《营业税暂行条例》还对旅游业以及建筑安装业、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营业额的确定作了详细阐述。《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列举了几种差额纳税的情况,本文以运输企业为例,探讨相关的政策及账务处理方法。

运输公司承揽了运输合同,因自己的运输能力有限或来不及调运车辆,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里无法完成运输任务,选择将部分合同转由分包运输公司负责完成。在共同完成运输任务后,由运输公司统一开具发票结算,运费由运输公司收取;分包公司同时给运输公司开具发票,运输公司再向分包公司支付运费。从整个过程来看,完全符合条例的相关规定,可以执行差额纳税的政策,从而减少运输公司的纳税基数,避免了运输公司同分包公司重复纳税现象的发生。《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对收入扣除项目所使用的单据做了严格规定。运输企业要想执行差额纳税,除运输业务分包必须符合规定条件外,还应当选择正规的分包运输企业,才能保证分包公司能够提供合法的凭证——运输发票,作为扣减营业额的有效凭证。另外,分包公司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运输规模,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输风险,如车祸、货物污损、货物泄漏等意外造成的客户损失或社会危害,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为保险起见,要慎重选择分包公司,签订运输业务分包合同,注明各自的权利义务,以明确责任,防范风险,同时也可作为税务稽核差额纳税的依据。

对于差额纳税的账务处理,《营业税暂行条例》中没有特别说明,应当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这样账务处理难免会出现分歧。分歧关键点在于收入的确认和收到分包人开具发票的账务处理。有的观点认为,公司对客户的收入应以公司开具的发票为准,即全额确认收入,收到分包公司开具的发票作为运输成本列支;有的观点认为,收到分包公司开具的发票,直接冲减运输公司的收入。第一种观点是一种惯性思维,即每个公司开具发票金额都全部确认为收入,理论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对这种做法,笔者认为有失偏颇。最起码违背了《营业税暂行条例》关于运输公司对外分包运输业务营业额的确认原则。首先,运输公司的实际收入并非是开票总额,而是扣除分包公司运费的差额。以所开具发票金额作为收入记账,是虚增了运输公司的收入,与实际情况不符。其次,分包公司开给运输公司的发票,也不是运输公司发生的成本费用,不能作为运输公司的成本费用列支,否则会造成收入、成本费用的不匹配,造成财务信息不实,容易误导投资者,对公司领导的决策制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分包公司开给运输公司的发票是分包人的实际运费收入,是对运输公司业务合作的确认依据,也可证明运输公司和分包公司共同完成运输合同。第二种观点则较好地体现了《营业税暂行条例》中有外包运输业务的营业额的确认原则。运输公司先以开具发票金额计入收入,然后以分包人开具的发票,红字计入收入,这样收入账簿余额反映的是收入的实际发生额,即差额,也符合《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差额纳税的相关规定。为便于分别查询运输公司的实际开票金额和分包人的开票金额,笔者认为可以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分别设置“运输公司开票金额”和“分包公司开票金额”二级科目。“运输公司开票金额”二级科目贷方反映的是运输公司的实际开票金额;“分包公司开票金额”二级科目借方或贷方红字反映的是收到分包人结算运费发票的金额。“主营业务收入”一级科目的贷方反映的是运输公司的应税收入,即运输公司开票金额扣除分包公司开票金额的差额。此法较好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收入确认原则。

明确了差额纳税的相关规定和相关账务处理方法之后,运输公司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签订、保管好分包合同。这是税务主管部门确定运输公司是否符合差额纳税的基本依据,也是运输公司同分包人明确权利、义务的书面证明。同时还要保存好分包人的运输明细资料,以备税务部门稽查。

2.印花税要按运输公司实际开票金额缴纳。运输公司的营业税虽然是按差额计算缴纳,但对运输合同印花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却没有提及,则只能按照原先的规定执行:按开票收入全额计提缴纳。

第2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运营 发展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已经步入了纵向发展的阶段,客户的要求也是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改革也在快速进行中,金融行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市场,商业银行要想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转变以及竞争态势的变化,就必须找到一条全新的管理运营模式。要想在市场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建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组织并整合各类的相关资源,进一步改造流程的业务运营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就已经开始对于国际大银行进行流程的再造,并且在再改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绩和服务质量。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的发展特点

(一)集中化

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是指以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为依托,区别于传统的网点分散处理模式,由业务处理中心采取跨网点、跨地区集中处理业务的组织模式。其原理是依托网络通信、影像传输等技术,以影像处理代替原始单据处理,通过对会计业务流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分割及分离处理,将各种非柜面业务、通过柜面但无需及时办理的业务、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可集中处理的业务,通过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的业务处理方式来实现集中处理。

(二)工厂化

随着商业银行的转型,银行的会计运营工作不仅仅要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和保障,还要能够为银行创造收入,成为银行实现利润的源泉。所以,商业银行应重新考虑其运营模式,实现前后台的分离,将复杂工作放在后台,简化前台操作,来提高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商业银行应致力于建立像工厂一样的生产运行体系,通过专业化的技术、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严格的成本控制,成为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增值服务的保证。

(三)外包化

业务外包将组织内的再造推向了组织间的再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银行流程的重构,将非核心业务或流程剥离出来,对于一些重复性的、操作程序化和简单化、风险可控的营运业务,在明确作业标准和责任的基础上,委托给服务供应商,由其组织人员按规定的标准和流程作业并承担风险和责任。通过把业务外包给比自身更有效、更经济、更专业的服务商,商业银行实现了发挥比较优势、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生产力的目标。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商业银行会计外包业务将会逐步涵盖影像信息采集、会计档案整理与集中保管、对账单制作与传递、会计资料运送、现金清分整点、后台信息录入等业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工作的现实思考

(一)构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处理流程

客户关系管理简称为CRM,主要指的是企业在业务流程再改造过程中,对业务流程的重组主要以客户为中心。这种新的经营战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运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立以服务为向导,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摆脱传统的运营模式,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工作来说,主要是以记账作为流程的起点,以记账平衡作为终点,确保整个账务流程的顺利即可。但是这显然不适用于现在的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模式。现在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有着更高的要求,必须将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放在首要位置,再凭借市场作为向导,从而更好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仅要对产品的集成和流程环节进行整合,还要将客户需求扩大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确保每个业务处理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客户开展的。此外,对于业务流程及手续的简化也能够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通过简化业务流程,可以大大算缩短客户进行业务操作的时间,从而为客户节约时间、提升效率,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会计运营体系。

(二)进一步推进前后台业务的分离

在整个业务流程运营过程中,前台柜员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是直接与客户进行交流。因此,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以及市场竞争力从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前台柜员的服务质量所决定的。此外,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大的方便和效率,还必须加强会计业务的后台运营管理。只有对各种业务进行充分的梳理,特别是将前后台的标准进行分离,才能降低对于风险的控制难度。具体可以通过在集中过程中,着重强调整体流程的全局最大化,尽可能的实现每个环节的利益最大化。

(三)不断完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

在业务流程改造完成之后,账务处理系统从大程度上保障着每一笔业务的连续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但是,如果账务处理系统一旦出现了运转困难等问题,而又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时,就会造成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运营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今后财务处理系统出现问题时,其保障体系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转,从而将损失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四、总结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要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打破既定的经营模式,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不断再造业务流程,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银行会计管理运营工作从核算体系、组织体系、控制体系各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工作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和相应的业务流程,实现从分散处理到集约化运营、从单纯重视运营保障到推动经营与参与决策并重、从侧重核算管理到强化流程管理的深刻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明勇,宋博.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变革与展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9)

[2]陈冲,王晓琳,卢峰.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思考[J].金融会计.2009(02)

第3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从BPO业务在印度兴起以来,外包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软件外包、数据外包、服务外包等,业务流程外包也拓展至财务领域。

华财会计在线是由多家服务的专业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财务服务平台。其中“北京华财理账顾问有限公司”作为华财会计在线的主要运营机构,主要承接各类财务外包及咨询服务。目前华财会计在线依托互联网软件即服务的SAAS模式,已经具备了承接世界500强在华机构的财务流程外包、大型民企及总分机构的财务流程外包、连锁企业的财务流程外包、中小企业财务整体外包等各类财务外包业务,成功案例逾千宗。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杭州、南通、香港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全国客户。在近年的发展中,华财会计在线始终秉承“成长源于创新、信任源于专业”的理念,以建设全国的在线会计服务网络为目标,大力发展本土财务服务机构的外包业务能力,力争做到行业领先水平。

作为一家新兴的财务专业服务机构,华财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创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财务服务相结合,解决了传统会计服务的两大问题:第一,互联网技术的植入,跨越了传统会计服务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一方面让客户享受到了更加快捷高效的会计服务,另一方面增强了华财本身的服务能力;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凭证电子化技术的实施,华财会计在线提供的财务外包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做到财务管理中真正的“日清月结”与“日监控”。将传统会计服务的“月记账”通过网络方式实现“日记账”,发挥出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财务监控作用。

基于技术上的创新、流程上的改造,华财的财务外包服务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并且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与好评。同时还在2010年度获得“中小企业财务服务创新成果奖”、“最值得信赖的中小企业财务服务机构”、“中国最具成长价值的中小企业”等荣誉与奖项。

财务属于企业的敏感职能,一般来说,发包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要赢得发包企业的信任,除了行业内的声誉和口碑以外,主要是要做好客户财务信息的安全工作。华财会计在线于2009年通过了ISO9001和ISO27001两项国际认证,其中ISO27001是一项专门的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华财是行业内惟一一家同时获得两项认证的企业,通过标准化的信息安全流程,确保发包企业财务信息与数据的安全。

连锁企业的财务外包

连锁餐饮企业通过在线财务外包解决方案,解决了异地管理、终端监控的问题,通过收支两条线的控制,有效实现了各个连锁店的财务同步、集中决策、管理标准化。

发包方:某知名餐饮连锁企业

接包方:华财会计在线

某餐饮连锁企业是国内知名老字号,为了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增强企业发展的能力,进行了股份制的改制,并在新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走上了连锁化经营的道路。在实施连锁经营的时候,企业管理能力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财务失控。

采取每一个店都设置会计、出纳和收银岗位,存在以下问题: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难题,账目统计、核算标准执行不一致。采取总部设置统一的会计、出纳,各店设置收银岗位,又存在以下问题:总部对财务、资金情况的掌控不及时;单据传递缓慢,月底业务处理量集中,信息质量差。

通过与华财会计在线合作,利用华财会计在线的线上业务处理平台,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是通过单据的电子化,实现了日清月结、日监控。各分店每日要将当日发生的业务单据扫描后,上传华财服务器,华财工作人员在第二日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信息处理及时,监控到位。二是各店只设置收银人员即可。华财项目团队对各店的单据根据事先约定的建账方案,同一标准进行账务处理,信息统计口径一致,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是发包方的管理团队通过华财会计在线平台的授权,不同的岗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只要能上网,就能及时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四是发包方的人员招聘、管理等成本大幅降低。

华财会计在线平台通过SAAS技术,实现了远程业务处理和监控,解决了异地、异店财务信息不能对称、财务管理标准不能统一贯彻、财务处理不能集中的问题。一方面在线服务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做到了财务信息及时交互、财务处理日清月结、财务决策统一贯彻;另一方面,在线的全面监控有效帮助了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监控,有利于营销、管理的宏观调控与整体决策。

世界500强的财务外包

世界500强在华机构拥有完善的财务架构及核算模块,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通过财务外包,企业重新优化了架构和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控制了运营风险。

发包方:某世界500强在华企业

接包方:华财会计在线

某世界500强企业,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美国,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是全球芯片制造、电子通讯的领导者。该公司因在通信领域的不断创新而闻名世界,专注于提供先进的技术连接整个世界。

该企业1987年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境内拥有3家独资企业、1家控股公司、16个研发中心、5家合资企业和22家分公司,员工9000多人,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发包方根据经营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中国和新加坡作为财务外包中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的试行点。

拟发包的业务包括了Regional Finance Job Description、General Accounting and Internal Control Assistant、Promoter Finance Job Description。服务范围涵盖了该企业在中国的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的财务业务支持。

发包方希望通过财务外包专业机构的介入,帮助简化组织架构,缩短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在全球的财务外包中比较通行的是应收、应付的外包,而本次的外包领域涵盖了经销商的管理、内部控制的分析、销售团队的预算费用控制等方面。因此在外包的模式上,发包方与接包方经过充分的讨论,采取了原岗位20余名工作人员的团队由接包方整体接收,以合并一个团队的方法使业务平稳过渡。

在项目最初的3个月,双方紧密沟通交流,对业务、人员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同时,双方建立了月度的例会机制,就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双方各自在经营、管理上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通报。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保持与外包前不变化,以熟悉和掌握业务流程,稳定业务团队等工作为主。

第4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我们身边。小微企业不仅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不同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给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现实中,大多数小微企业因自身规模有限,从业人数较少,企业内部岗位分工不明确,一人多岗、一人多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小微企业的财务工作也是这样,很多小微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会计,采用外聘兼职会计或委托代账机构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实际上兼职会计或代账机构因为同时多家企业的账务,有时甚至一人几十家公司的账务,往往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被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流程。在他们的模式中,账务体系设置相对简化,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不一定能准确及时的记录和反映企业当期的各项经济业务。而在企业内部的出纳或内勤岗位的工作人员中有相当多的人员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有关财会方面的知识或接受过专业培训,无法满足岗位要求。因此,很多小微企业的会计工作也无法达到其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要求。

为了能使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有效防范经营上的风险,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提高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本文就小微企业财务工作方面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建议及感受。

一、建立一套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套清晰完整、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企业的经营者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必要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基本的财务制度。尤其是对本单位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如资金收付制度、费用报销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这项工作可借鉴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做法,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财务人员一同参与,在保证必要且有效的内控前提下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便于操作。

二、妥善保管好各类单据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填制或取得的各类单据,如收付款单据、银行结算单据、出入库单、收发货单、工资表、各类合同等,其实是记载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载体,记录和反映着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及经过,他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和依据。常言道“有账不怕算”,只有各类原始单据记录完整、真实有效,我们才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有“账”可算。如果原始单据本身不完整或记录不清晰,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实际工作中原始单据其流转及分类保管的状况也能从一个侧面代表和反映着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

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在现实生活中因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漏洞而导致员工侵吞企业财物的事件屡有发生。他的安全与完整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监督本身也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很多小微企业自身没有专职会计,日常工作主要是由出纳人员完成的。在这种缺乏岗位间的控制与监督的状况下,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在实务操作中,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的工作:

资金收付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流水账或台账必须及时登记,务必做到完整准确。

根据实际需要支取现金,避免出现库存现金余额过大的现象。

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盘点库存现金余额,且盘点时应有人监督和复核,不能由出纳一人独自完成,并将盘点表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妥善保管好银行结算单据,定期核对银行对账单。如果企业是外包财务工作,还应督促外聘会计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四、做好存货的记录与盘点

各类存货物资是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保证存货的安全与完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实中,一些企业的存货种类较为繁杂,却又没有专职的仓库保管员,出入库手续也比较简单。因此,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没有建立存货管理的台账,以及没有及时登记各种物品的出入库记录。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存货的台账并及时登记。对于各类存货物资,应按照重要性予以分类。对变现能力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的物品,应建立完整的明细账记录出入库情况,并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严格管理。对于货值低、种类杂的零星物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实地盘存制汇总记录。如果是工业企业,还应该按照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分别进行管理。

五、登记核对往来账目

小微企业的账目核算往往比较简单,如果财务外包的话外聘会计也很难按照企业的需求随时提供往来明细等账务信息。为了便于日常经营管理,维护自身利益,企业内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台账登记制度,用于记录企业对外的经济往来。台账应按照每一家往来单位独立设置户头,并根据自身业务内容设置登记内容,尽量保证信息完整,根据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时准确登记。

在实际生活中,“先发货、后付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企业与客户间发生的业务及账款的结算情况,这本身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表现,也将直接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对一些客户零散、品种繁杂的小型商贸公司来讲,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在记账的同时还应分类保管好记录业务流程的各种单据,以备日后核查。

除了科学合理的设置台账并认真仔细登记外,应及时进行核对。一方面要定期与会计账簿进行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另一方面还要与对方单位及时核对,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小微企业的经营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定期进行资金、存货及往来等的对账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切实维护企业各项利益。

六、设专人负责与财务有关的工作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自其注册成立起必然会产生各类经济活动,无论是否需要缴纳税款,也均会涉及纳税事项。因此,财务工作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中,企业的财务工作往往涉及面广,如资金收付、单据整理与保管、登记核对各种账目等,这些工作繁杂琐碎,而且重复性高工作量大,必须有专人负责处理。如果企业的会计工作采用外包方式,还要及时与对方进行详细沟通,讲清楚本单位本期所发生的各项业务及背景经过,以便对方准确地进行会计处理,并将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给企业负责人,及时沟通处理。

七、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应主动学习财会及税收政策知识

随着国家税收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和手段不断升级改进,对税收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和偷漏税款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为了扶持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也在不断的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这对所有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将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防范税务风险,降低纳税成本,不仅仅是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也应该成为企业经营负责人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

在小微企业的生存和成长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小微企业的经营负责人应从企业实际出发,切实抓好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控制好关键节点,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必定能为企业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史寒君.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中国商论,2015(25).

第5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①Word:word是现代办公中使用最多的字处理软件,满足对各种文档的处理要求。

②Excel:excel电子表格发挥着极大的计算、排序、汇总等功能,给会计的核算职能带来极大方便。

③powerpoint:利用PowerPoint可以创建展示演示文稿。

2、财务软件:财务软件是财务人员重要的工作工具。财务软件不仅提高了财务人员账务处理速度,优化了工作质量,同时还满足信息使用者查询、输出等需求,其信息量的扩充也是不可比拟的。财务软件的操作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财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软件,熟悉总账管理、库存管理、往来款管理、报表、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

①用友:在用友多年财务软件的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以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目标核心,以业务管理为企业的行为核心,突破了平行思考的串行的价值链结构,提出了基于立体价值链结构的产品体系部署原理,适应了中国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企业管理需求的不同特点。包括了单一企业模式、具有分支机构的单一企业模式、产业型和投资型的企业集团及连锁经营模式等。

②金蝶K/3:金蝶和用友一样,都是由财务软件开发成功转型到ERP软件,金蝶K/3V10以企业绩效管理为核心,与企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通过全方位管理、灵活的业务适应性、强大的业务扩展性、个性化与国际化管理和快速实施应用等特性,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构建全面的企业绩效管理,来帮助成长性企业提升战略企业管理能力。

第6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在保持农村集体原有的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将农村集体组织的账务活动交由乡镇政府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通常再委托给有关职能部门,行政村只设出纳人员,由出纳定期向会计集中核算部门报账,由乡镇的会计集中管理中心进行凭证审核,账务处理等工作。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在各地的实际工作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制度框架来保证这个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因此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暴露出的问题

(一) 法理依据的缺失

从法理上讲,农村基层组织不隶属行政主体的范畴,它本质上是独立决策的自治组织。基层组织对本村内部经济活动具有自,它具有不同于政府公共组织会计工作的属性。乡镇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从核心本质上去定义属于接受农村组织的委托,从事记账工作的机构。它从法律上不具有从事记账工作的资格,另外农村财务工作也不能纳入政府会计统一核算体系中。

(二)委托关系中制度结构的不健全

现行的农村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是由基层乡镇政府自上而下一手推动的的一种政府行为,没能构建起完善的委托关系制度架构。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基层村民力量的分散导致的 “搭便车”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科学的程序使村民参与基层组织治理,由此导致的监督制约基层乡镇组织公共权力力量的相对弱势,使基层政府有条件滥用手中的公权力去干预农村经济事务。在这种模式下,乡镇政府身兼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两种角色,很难从根源上杜绝乡镇政府侵占农村资金的行为。

(三)内部权责关系的不明晰

农村财务工作,首先是服从于集体组织内部管理需要,以及时有效做出符合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其次才承担起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职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以后,监督权和管理权实质上集于乡镇基层政府手中,村民不能根据本组织内部利益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监督职能的实现就更无从发挥。

(四)账务处理与内部经济活动的脱节

取消基层组织会计岗位,对资金用途和收益的监控就变得更为困难。责任人的缺乏会消弱内部监督的效果,不能全面细致审核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必要性,核算工作就容易出问题和偏差。财产物资的保管及清点工作难度也会因此进一步增加,很容易出现账实不符以及其他各类违纪违规现象。

三、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提出的合理改进

(一) 采取更科学合理的制度架构

农村财务工作中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制度层面。农村财务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现代意义上的的委托关系,其前提在于农村自治的健全。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组织原则,促进农民民主自治意识的觉醒,让全体成员对本集体内部各项事务保有充分完整的参与权。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要保障村委会独立的主体地位,使其能自行决定本组织内部各项事务。从财务制度角度考虑,村委会应建立严格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要保障渠道的畅通使本村财务模式的选择真正体现出全体村民的意志,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使全体村民能自主决定是否把农村会计工作委托给乡镇政府统一核算。可以考虑在农村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时,在与基层政府签订的相关协议中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再重新行使村民的选择权以及选择权行使的具体方式。在村民会议决定本村财务工作交由乡镇统一核算的情况下,要完善财务公开机制,使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

(二)理顺内部各组织权责关系

作为将本村财务工作委托出去的基层自治组织,在自主选择会计核算模式时遵循自愿原则。全体村民将本村财务工作委托出去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农村财务状况混乱,可能给本组织带来的潜在损失。另一方面,基于对农村特殊政治生态状况的考虑,乡镇基层政府有必要参与到农村财务核算工作中去,但乡镇政府不应同时承担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做为乡镇政府应认真履行好其监督角色。合适的做法,是由乡镇政府选择合适的会计记账机构,统一承担会计核算工作,将这一块工作采取外包形式出让出去。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统一对记账机构实施监督。这样既降低了监督成本,又没有削弱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职能。二是所有自愿参加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的集体组织会计工作,可以交由记账机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降低机构的服务成本,使农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会计服务。对于记账机构来说,也可以在乡镇政府的有效监督下,开展农村会计记账业务,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另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保管及清点体系,在清点财物时,要保证所有相关利益方的参与,这样可以有效地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内部监督上把好财务工作的第一关。完善内控制度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科学的机制,促使农村集体组织,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议各村组的出纳,还要保留对本村财务工作内部审核的工作权限,另外针对村会计业务素质落后的特点,同时也为了克服村会计是由村干部直接委派带来的弊端,可以考虑在统一招考大学生到村任职时,选拔一些会计方面的人才,由基层政府直接委派到村组任职,如此也可以对村干部形成有效的制约。二是要加强对会计记账机构的监督,督促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对农村会计的方方面面建立系统的程序使其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农村财务工作。记账机构除了做好记账工作之外,也要协助各集体组织搞好内部财务控制,必要情况下可以在有偿的前提下,给各村组建立起财务分析制度,以使村组能加强内部管理。

(四)增强外部监督功能

第7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了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根据该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在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因此,本文就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作如下简单的阐述:

一、要正确的进行资产组的认定

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的相关资产组成。所以,在具体认定资产组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为依据。因此,资产组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是认定资产组的最关键因素。比如,企业的某一生产线、营业网点、业务部门等,如果能够独立于其他部门或者单位等创造收入、产生现金流,或者其创造的收入和现金流入绝大部分独立于其他部门或单位的,并且属于可认定的最小的资产组合的,通常应将该生产线、营业网点、业务部门等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例如:乙上市公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该生产线于2006年1月投产,至2012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乙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包装后对外出售。与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

1、专利权X于2006年1月取得,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除此之外别无它用。

2、专用设备Y和Z是为生产W产品专门定制,别无它用。

3、包装机H是公司2005年12月18日购入,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W产品)进行外包装。该机器有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包装外,还承接其他企业产品的包装,收取包装费。包装机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后的净额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能够合理确定。

在本例中,包装机的可收回金额能够单独计算确定,可作为一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均无法独立产生现金流入,该三项资产共同产生现金流入,应将三项资产作为一个资产组。如果包装机H只对产品W进行包装,无法独立产生未来现金流量,则包装机H也应和其他三个设备共同组成一个资产组。

(二)资产组的认定,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者监控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比如企业各生产线都是独立生产、管理和监控的,那么各生产线很可能应当认定为单独的资产组;如果某些机器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其使用和处置时一体化决策的,那么这些机器设备很可能应当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例如:甲服装公司有童装、男装和女装三个工厂,每个分厂在采购、生产、销售、核算、考核和管理等方面都相对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工厂通常应当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例如:某企业生产的铸件要经过铸造车间铸造、机械加工车间进行机械加工才能对外出售。如果该企业只生产这一铸件,则铸造车间铸造和机械加工车间构成一个资产组。

(三)资产组认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资产组已经确定后,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企业由于重组、变更资产用途等原因,导致资产组构成确需变更的,企业可以变更,但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说明。

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三、资产组减值测试

根据减值测试的结果,资产组(包括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如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

(一)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价值;

(二)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

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零。因此而导致的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例如:某公司在A、B、C三地拥有三家分公司,其中,C公司是上年吸收合并的公司。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产生独立于其他分公司的现金流入,所以该公司将这三家分公司确定为三个资产组。2012年12月1日,企业经营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出现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时,C公司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520万元(含合并商誉20万元)。该公司计算C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假定C公司资产组中包括甲设备、乙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分别为25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假定C资产组中各项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相同。计算商誉、甲设备、乙设备和无形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做出账务处理。

本例中,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520万元,可收回金额=400万元,发生减值120万元。

C资产组中的减值额先冲减商誉20万元,余下的100万元分配给甲设备、乙设备和无形资产。

甲设备应承担的减值损失=100/(250+150+100)*250=50万元

乙设备应承担的减值损失=100/(250+150+100)*150=30万元

无形资产应承担的减值损失=100/(250+150+100)*100=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20

贷:商誉减值准备2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

第8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1.研究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兼职研发人员的劳务费;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或租赁费用,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研发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设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试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二、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规范管理

1.研究与开发费用责任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的技术研发部,负责统一管理技术部门、试验部门以及各生产车间进行新产品开发试验的具体工作。

2.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管理。在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的设计软件、机器设备、样品样具、新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应按照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进行报告审批后购置、领用,视同其他费用支出管理。

3.研发物资的领用及研发产品的入库管理。技术研发部门、试验部门须明确专人负责研发物资的领用工作,在领用材料时,需要开具专用“领料单”并详细标明用途,按审批手续审批后领取。同时技术研发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领、发、存料的账物管理工作,设置材料收、发、存统计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材料的耗用情况、结存数量以及存放的地点。每月编制“月份材料收、发、存统计报表”。技术研发部门对研发制作的新产品,要有具体详细的核算。研发的产品不论是报送样品、礼品赠送等何种用途,均要办理产品入库、出库的手续。建立“研发产品统计台账”,准确登记每一笔产品的入库时间、研发目的、产品的数量及号型等内容,并且做到账物相符。

4.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

(1)研发项目费用预算管理。技术研发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研发项目申报与审批,针对项目预算研发费用,做好研发费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核算管理工作。按照研发项目需要准备以下资料:①研发项目计划书和研发费用预算;②研发机构或研发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③总经理办公会关于月份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④委托、合作研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⑤研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第9篇:外包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 信息技术 税负 对策

一、“营改增”的背景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改革的主要变化: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等。

二、“营改增”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税负影响

(一)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产业的税率降到3%,企业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直接减少2%。同时,改革后计税依据变为增值税的不含税价,剔除了价格所含的税额,降低了产品及服务的价格,销售收入表现为隐形“减少”,对于不变的税率,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

另外,信息技术产业中销售额不超过500万的企业转变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由于行业特性,它对可抵扣进项的固定资产需求量很小,这对企业税负影响不大。

(二)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1.对生产型产业的税负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生产型产业的生产销售收入远多于500万,属于纯粹的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相对于5%的营业税率,相同收入必多缴税额。但是,其生产过程需投入大量固定资产,能抵扣较多的进项税,从而减轻税负。

其次,改革后,其计税依据变动为不含税价,计税基数就会减少,应纳税额就会降低。

最后,信息技术生产型产业的生产外包战略会更有优势。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可将项目分包或转包给相关企业(服务外包方),这些服务外包企业的销项税会形成发包方企业的进项税,这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成为发包方企业独自承担全部项目所纳税额的减少数,大大减少了应纳税额。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名义税率增加的表象上,通过对产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营改增”有效地起到减税作用。

2.对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税负影响

第一,改革后,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中一般纳税人由于税率和销售额均高于小规模纳税人,会比小规模纳税人多缴纳更多的增值税额,相对于同为营业税纳税人的情况,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大中型信息技术产业,税负增加。

第二,由于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主要成本构成中工人成本较高,而该项成本不能产生进项税额,成本可抵扣的项目比重过低,导致税基过高,变相增加了税负。

第三,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实际的生产环节远低于生产型产业,基本不可能实施外包策略,也极少产生重复纳税的问题,因此税率的提升将直接导致该部分信息技术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税务负担的加重。

所以,由于在税率、抵扣项目和外包策略等实施细节上的缺陷,“营改增”会导致部分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尤其是大中型规模的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税负负担加重。

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内部政策

1.加强信息技术产业的财务管理改革

企业要建立增值税明细账,记录和生成增值税明细账以便在日常销售和采购环节上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计提税额,在账务处理时注意与原收入和成本费用记账核算的不同。

在改革财务制度的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适应业务变化,合理控制企业费用支出,利用财税改革的有利方面,实现税负的最大程度的减轻。

2.及时转变经营模式,调整内部结构

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认真解读“营改增”具体内容,结合自身产业属性,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份认定,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尽可能运用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外包服务经营战略,增强产品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出口,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在税负最小的状况下的收益最优。

(二)外部政策

1.对上游企业多争取发票

信息技术产业上游环节的供应商会成为增值税纳税人,这些供应商也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和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使企业通过进项税抵扣,降低增值税负。

2.对下游企业实施提价策略

信息技术企业要顺利进行提价策略,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优化企业营销策略,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把销售量提高上去,增加销售额,相对的会降低税负。

四、展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